化学学科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学科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学科的特征

篇1

一、作业生活化――让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得到激发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如果学生在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对化学学习的厌倦也就在所难免,化学教学当然也就难脱费时低效的窘境。我把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作业问题。例如,《化学1》中“思考与交流:如何选用材料”、“实践活动:角色扮演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化学2》中“社会调查:常用化学电池的种类、名称等;废旧电池的回收途径和处理方法”。

化学学习的天地很广阔,我们把化学学习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把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化学知识,发展创新能力,积聚化学素养。

二、作业个性化――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求、学习优势和学习风格个不相同,导致学生学习的程度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故作业的布置应以“面向学困生,照顾学优生”为原则,作业分层次要求、分档处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化学作业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能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我一般采取下面两种方式:

1.顺其意而扬长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作业,引导实践,以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特长。如一节新课上完,留下一些问题(这也许不属于考试重点,课堂上也不宜深化,但许多有余力的学生希望更多地了解),那么怎么办?笔者认为教师提供拓展的资料或线索就非常重要。为此,我在作业中经常给学生一些相关知识的网站或参考书目,甚至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场所,帮助学生去深化与开拓新的化学知识领域。

2.反其道而变短

让某些方面有不足的学生参与相反的“特长小组”,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兴趣,发展能力。

在宽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去分析自己的不足,明确了问题的所在也是成功。他们将“苦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作业效率,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缩短了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三、作业多样化――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在化学能力结构中,思维能力是其灵魂。化学教学要强化思维的训练,体现化学教学的学科特色,发挥化学学科的根本功能。为此,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知识与思维的一体性训练,还必须通过作业来引导学生开展有学科特色的、以课本知识为工具的思维活动,使作业成为训练思维的体操。

1.阅读作业――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提供了“科学史话”和“科学视野”等阅读材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口头表达作业――复述化学用语、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律等识记内容,教师还应教学生学会总结规律,学会巧记,而不是死记硬背。

3.书面作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算、简答题或绘制实验仪器装置图等。

4.实验作业――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提供了较多的家庭实验和小制作等。学生通过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实验,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增加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

5.开放性作业――让学生从书本中跳出来,从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近生活。学校与教师可充分利用资源,举行课外活动、社会调查、参观学习等。

四、作业人文化――让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得到升华

做作业和批改作业是一种人文活动,在此,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气氛、平等的交往和进步的快乐。

1.适时适度写好作业评语,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篇2

关键词:课堂文化;传承与创造;本位与兼容;简约与求真;科学与艺术

G633.6

高效课堂,指在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方面具有高效果、在时间投入方面具有高效率、在育人影响方面具有高效益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文化,指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效率、效益的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心里等诸多因素的总和。评价课堂文化有三个指标:一是深度,指课堂教学最内在的最深层的最隐性的东西,具体指教学中对n程内涵的挖掘程度和师生的心理活跃程度,二是高度,指对课程教育价值的认识,是教书还是育人,是注重学还是注重教。三是广度,指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是立足教材还是回归生活,是单纯的本学科还是多学科的兼容并蓄。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土壤”,是课堂活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本文以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行为这四个方面,谈谈高效课堂的文化特征。

一、教学理念文化:传承与创造

教学理念,通俗地说,就是回答教学是什么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观点。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教育专家魏书生认为:每个人的头脑都是一个蕴藏量极其丰富的矿区,谁没发现这一点,就说明谁的勘探能力落后;谁还没有开采,就说明谁的工作中心还没有转移到发展“生产”上来,谁开采的少,就说明谁的开采技术落后。笔者认为:就数学课程而言,教学是传承与创造的过程。在人们综合素质结构中,学识是其基本要素。在课程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扩展并丰富自己的学识,而这些学识均是几千年来人们生活经验与思维智慧的结晶,这就决定了课程学习的知识传承性质。然而依据科学知识与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事实,这又决定了课程教学必须培养创造人才的教育目标性质。课程教学培养创造人才,主要指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贯彻“传承与创造”的教学理念,指引导学生在获取课题知识或形成与课题有关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渗透探究性和促进自主建构性的学习活动。如《函数与方程》课题中的“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问题,教材是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零点的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任意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然后通过探究二次函数图像中零点z即x=c,f(c)=0{两侧两任意函数的乘积z即c∈(a,b),f(a)・f(b)

二、教学内容文化:本位与兼容

教学内容,指课堂学习活动内容。为什么有的教师上课学生喜欢,有的教师上课则是催眠术而昏昏欲睡,究其内容而言,原因有二:一是缺乏深度,二是没有广度,这也就是教学内容文化方面的欠缺。所谓深度,就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潜在内容,体现教材内容的思想性与深刻性。所谓广度,指内容丰富,不仅是本学科知识,而且还包含学科以外的内容。应该说,绝大多数教师都重视对教学内容深度的挖掘,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正是造成学生课堂学习单调无趣的重要原因。因此,高效课堂教学内容文化的构建,关键在于体现教学内容的广度。或者说,本位与兼容是高效课堂中教学内容文化的要求。

所谓本位与兼容的教学内容文化,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既要突出本学科知识,又要渗透学科以外的问题。作为突出学科教学内容的渗透,它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历史文化与科学文化三方面。如《等比数列》课题导入,教材给出了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生物学科中的细胞分裂;②我国传统数学文化:“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③现代计算机的病毒感染速度;④经济活动领域里的存款利率计算。从教学内容文化角度来说,可谓是古今并存,学科渗透,生活与科技兼容,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数学课程的课堂文化。然而为突出课堂文化的丰富、厚实且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这一特点,在“等比数列”知识应用训练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两个问题:

(1)遥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试问尖头几盏灯?

(2)诸葛统领八员将,每将各带八个营,每营各设八个阵,每阵各设八先锋,每个先锋八旗首,旗首各带八个队,每队各有八个甲,每甲各有八个兵,试问诸位会算者,诸葛共领多少兵?

问题(1)是融入诗词文化,它可以诱发学生对诗词的鉴赏情趣,问题(2)是渗透军事常识,尤其是诸葛亮属于中国古人智慧的化身,有关他的问题定然会给学生一种心情愉悦感,而这种愉悦感正是高效课堂所期望的课堂学习心理。

三、教学过程文化:简约与求真

高效课堂是一种追求实效的教学过程。在教学目标方面,它要求简明扼要且重点突出;在教学环节方面,它要求变繁为简而返璞归真;在教学内容呈现与诠释方面,它要求化难为易而不失内涵,因此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文化特征是简约与求真。

简约,指简明、简便、简单、简当、简易等。它既是一种境界,又是一种韵味,更是一种风格,名为简约,但其实质是大气、精要、深刻、智慧和超越。求真,指返璞归真。所谓“返璞归真”,一是要求课程教学必须回归生活或回归自然,二是要求教师依据课标与教材内容来完善并优化教学内容,三是要求课程教学必须吻合课堂学习过程的规律与特点。简约针对的是形式与过程,而求真是针对其内涵。

如“函数的表示法”知识点,为使学生领悟函数表示的解析法、图像法、列表法这三种方法,教材给出了四个实例:①购买笔记本中的金额与数量的关系;②班级学生成绩与测试序号的关系;③画出 的图像;④打车中的分段函数问题。当然,这些实例是属于不同类型的问题,可以用来引导学生较为深刻地认识函数的内涵。然而作为体现教学过程的简约性,教学中就可以将问题①③④综合为一个问题。对于问题①中融合问题③,就可以在就问题①背景的基础上增设如下问题:笔记本的进价是4元/本,若以5元/本卖出,商家的赢利与卖出数量具有怎样的函数关系?若以3元/本卖出,商家的亏利与卖出数量又具有怎拥暮数关系?对于问题①中融合问题④,就可以在问题①的基础上增设多买中的打折销售问题。从形式上看,它们属于同一个问题,但其内容却包含了函数表示方法中的本质内涵。另外,对于融合教材中的问题③(画出 的图像)内容,既是一种教学回归生活的做法,又是一种返璞归真的体现。对于问题②,笔者以为值得商榷。依据“函数是数集间的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的概念涵义,应该说学生的成绩与测试序号没有确定的对应关系,教学中选择这个实例容易混淆学生原有的函数认识,从简当或简省的要求来说,本实例就可以不融入课堂而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当然,教材是通过问题②来引导学生认识离散函数,但选用的问题情境却欠妥。求真,不仅是要求教学问题反映其真实性,同时又要求体现其科学性,还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建构。

四、教学行为文化:科学与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在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学习方面有其规律可循,在充分发挥课程教育功能方面有据可依。然而教学又是一门艺术,书本上的知识与方法是一种贮存状态的信息,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把这种贮存状态的信息首先转化为传输状态的信息,然后通过学生的学习再把传输状态的信息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贮存形式。教学的科学性,指在这两个信息转化中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过程,既符合学情,又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还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学艺术性就是指教师教学活动能较好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以达到高效的效果。高效课堂也正是由这种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而提出的一种课堂理念,因此科学与艺术是高效课堂教学行为文化的主要内涵。

教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与过程的设计方面。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抽象的数学演绎思维超越了学生的实际思维能力,如果改为给出“3x+4y-2=0,2x+y+2=0”两条具体的直线方程,然后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条直线,再引导学生通过对图像交点观察,进而发现交点坐标就是两直线方程组的解,那么学生就自然能领悟其中的方法与思路。显然,与教材 “先入为主”的思维启迪方式相比,这种思维启迪既贴近学生实际,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进程规律,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

教学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简明性或生动性。如上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两直线图像的交点的学习活动,图像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性展示。这种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既省去了课堂作图的时间而提高课堂效率,又能使学生对“数形方法”有着直观形象的认知,其中足以体现了教学过程的简明性或生动性。

教学的艺术性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教师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为提问的简明性与生动形象的表达艺术;②创设情境艺术,即选择怎样问题构建怎样的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③运用教学手段的艺术,主要指现代多媒体的运用艺术,关键是课件的制作;④教学策略的运用艺术,如教师对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而故意设置陷阱让学生上当而达到欲擒故纵的效果。

“传承与创造”的教学理念文化决定着高效课堂的目标高度,“本位与兼容”的教学内容文化决定着高效课堂的内容广度,“简约与求真”的教学过程文化决定着高效课堂的思想深度,而“科学与艺术”的教学行为文化则决定着高效课堂的进程效度。

参考文献:

篇3

一、课堂教学气氛优化的四个外在特征

1.气氛和谐

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默契配合,表明了高度的教学民主性。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津津有味。师生间教与学信息交流充分,情感沟通舒畅,学生间学习讨论气氛热烈,互帮互学诚挚,师生均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共同分享学习与成功的兴奋和喜悦。

2.节奏适度

从信息的控制看,教师向学生输出的信息质量高。即教师对大纲、教材以及学生实际了如指掌,知识难易程度、知识范围宽窄恰到好处,且计划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强;教师向学生输出的信息适当:即密集、稀疏和疏密间隔交错有致;从信息的反馈看: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作用于学生的信息和来自学生信息的作用。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节奏,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看,步骤井然、操作从容,既有清风徐来碧波荡漾的恬美,又有浪花波涛叠起的壮观。

3.情绪热烈

课堂教学中不存在“当事者迷”。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仅能紧密地围绕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方式及时调动学生情绪,还能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状态。从学生的外部表情判断学生的情绪变化与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以便对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

4.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明显

对学生而言,要以主人翁的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课堂上善于观察与思维;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已有的知识提出一些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唯书唯师。讨论时能畅所欲言,据理力争,但不唯我正确,尊重事实以理服人;对教师而言,热爱学生,信任学生,教学中能灵活运用教学法,善于层层诱导步步深入;启发引导学生从深度与广度的结合上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演绎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的发展和提高。

二、课堂教学状态优化的四个内在特征

1.乐教乐学

教师热心教学,把教书育人视为己任和追求的目标。在这种强烈的事业心作用下,教师满腔热忱地研究教法学法,孜孜不倦地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案,以追求优良的教学效果。学生乐于学习,把学习的意义和乐趣有机地熔于一炉,产生强大的求学内驱力。具体表现在对学习的欲望强烈,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法,学习意志坚强,善于观察思考,乐于操作实验,勤于总结归纳,敢于质疑问难,善于虚心求教,勇于攻克繁难,有明显的个人学习个性和良好的学习心理品德。

2.教学相长

教师虽闻道在先,术有专攻,但在教学中勿一味强调“师道尊严”,而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既要把学生看成是教育对象,又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无疑要向教师学习,但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积累经验,丰富教学技能,形成教学风格和个性。

3.教师对学生心诚相见,学生对教师推心置腹

教与学不再是师生的精神负担,考查、考试不是对付学生的拿手绝招,而是检查分析教学效果,以便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下一步教学的策略。

4.教师语言得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和学生处于共同一致的立场上,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教学语言的字里行间要充满真挚的“情”和“爱”,充满热忱、责任心和期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努力取得成绩,共享幸福和喜悦,从而进一步促进学习。

篇4

【关键词】教学风格;课堂话语;话语分析;话语特征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2-0027-04

一 引言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个性化的、稳定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它体现了教师个人一贯的、稳定的教学心理品质。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不同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偏好。因此,研究不同教学风格的特征差异,实现教师教学风格的科学测量,对于远程教育中的个性化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教师教学风格的测量主要是通过观察归纳和测量量表两种方法。观察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量表的方法需要教师回答大量的问题,而且教师对于许多主观性的题目自己也很难准确地回答。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教学风格的特征差异,实现教学风格的科学测量。

课堂话语是师生交互的主要工具,对课堂中师生话语行为进行分析就能够把握课堂的规律和实质。早在1970年,美国学者Flanders就指出,语言行为占据了课堂中所有教学行为的80%左右,并提出了对课堂话语进行定量分析的互动分析系统FIAS(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FIAS为课堂话语分析提供了一种定量化的研究方法,也为教学风格特征的定量分析提出了一种可能的途径。但是,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信息技术的引入,FIAS在分析新型课堂教学环境下师生话语交互行为时表现出了一定局限性。

本文试图利用课堂话语分析方法,发现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话语方面的个性特征,探索基于课堂话语特征的教学风格建模方法,并尝试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实现教学风格的自动判定。论文在相关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一种面向多媒体课堂的话语分析系统,然后运用该系统分别从话语类别、话轮转换和话语词汇三个方面研究了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话语特征,最后探索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教学风格自动判定方法。

二 相关研究

1 教学风格相关研究

目前,对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教学风格的理论分类,教学风格的科学测量,以及教学风格对学习的影响。教育学研究者以教师喜好的教学模式、方法、语言为依据,采用观察归纳的方法研究了教学风格的分类及其特征。其中,李如密在综合分析国内外16种教学风格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的教学风格分类标准与方法,最终将教学风格分为3个级别共13个三级类型。心理学中对教学风格的研究起源于对个体差异的研究,研究者从认知和社会交互的角度采用测量量表来研究教学风格的分类与测量,并进一步研究了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Sternberg从认知风格这一维度将教师的教学风格分为7种类别:立法型、执行型、评判型、整体型、局部型、激进型和保守型。同时,他还提供了一套在教学情景中测量教师教学风格的评价量表(Teaching Style in Teaching Inventory,TSTI)。Li-fang Zhang等在TSTI的基础上编制了PTSTI(Preferred Teaching Style in Teaching Inventory),并使用PTSTI来研究香港和美国大学生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偏好差异。贺雯利用TSTI研究了中学教师的教学风格特征及其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可见,教师的教学风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重视,但是,对教学风格的测量却只能通过观察和量表的方法。观察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量表的方法需要教师回答大量的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来研究不同教学风格的特征,实现教学风格的科学测量。

2 课堂话语分析相关研究

对课堂教学中话语的研究主要起源于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已有较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行为主义语言学家就尝试对课堂话语按功能进行整理和归类,以达到指导教学的目的。20世纪70年代,Sinclair和Coulthard发现了课堂话语与自然会话的重大区别,提出了著名的课堂话语互动模式“IRF”。这些研究主要以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记录课堂中师生的话语,然后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课堂中师生的话语量、会话结构、提问类型和反馈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在课堂话语的量化分析方面,比较成熟的是1970年美国学者Flanders提出的互动分析系统FIAS。FIAS将传统课堂中师生语言互动的情况分为教师话语、学生话语和沉寂三大类共10个子类。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FIAS在描述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下师生话语交互行为时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据此,顾小清等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交互分析系统ITIAS(Information Technology-based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共包括四个大类共18个子类。ITIAS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FIAS的不足,补充了学生话语类别并增加了技术话语类别,且进一步将教师的提问细化为封闭性提问和开放性提问。但是,课堂教学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各种教学行为互相交织、彼此渗透,并不是分类越精细越好。分类过于精细不仅会破坏教学活动的整体性,而且在记录数据时也不易于区分,导致同一课堂不同的人记录的结果差异较大。

三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为了发现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话语特征,根据Flanders提出的课堂话语分析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三个步骤:(1)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课堂话语行为编码系统,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师生的话语行为进行采样记录;(2)选取一种教学风格分类体系,这种教学风格分类体系必须具有配套的教学风格测量工具;(3)从不同的角度对课堂中师生的话语行为进行统计,分析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话语特征。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多媒体课堂的特点,我们对ITIAS中一些联系紧密、不易区分的子类进行了必要的合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课堂话语分析编码系统,如下表1所示:

对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分类,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分类体系。本研究使用Sternberg提出的教师教学风格分类体系,从认知维度上将教师教学风格分为立法型、执行型、评判型、整体型、局部型、激进型和保守型。选择Sternberg提出的教学风格分类体系的主要原因是:(1)Sternberg的教学风格分类理论比较完整,是目前使用较多、被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可的一种教学风格分类理论;(2)Sternberg还提供了一套在教学情景中测量教师教学风格的评价量表(TSTI)。

在课堂话语分析系统和教师教学风格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了四节小学课堂实录作为分析对象。首先用TSTI量表并结合Sternberg对每种教学风格特点的描述,测得四名教师的教学风格,结果依次为典型的立法型、执行型、局部型和保守型;然后,采用本文提出的多媒体课堂话语分析编码系统每隔5秒钟取样一次,记录每次取样的话语类型;最后,统计每节课的话语类型分布、话轮转换分布、话语词汇分布,对比观察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话语中的个性特征。

四 研究结果及分析

1 话语类型分布特征

传统的课堂话语分析将课堂话语简单地分为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使用师生话语量的分布来分析课堂中师生的主从关系。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课堂中师生交互的情况,本研究根据前期记录的11种课堂话语类型,统计了不同教学风格对应的课堂话语类型分布,如下表2所示:

从表2中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四种教学风格对应的课堂话语中,频次最高的几种话语类别都不尽相同,话语类别在整体上的分布差异性也较大。立法型的教师在课堂中用于讲授知识的话语占据了整个课堂话语的40%,明显高于其他的教学风格。在执行型的教师的课堂中,学生的回答高达38%,明显高于其他的教学风格。保守型的教师的课堂话语中,播放媒体和讲授知识的话语几乎占据了整个课堂。局部型的教师的课堂话语行为则分布相对较均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小组讨论构成了整个课堂的主体,师生的交互很多。这些统计的结果表明,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话语类别分布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

2 话轮转换分布特征

话轮转换是话语分析中另一个重要的分析维度,它反映了会话双方的交互结构和交互模式。在会话过程中的话轮转换通常是指发话人的变更,或者指当前发话人结束发话并由受话人开始发话。为了发现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中师生交互结构上的区别,本研究进一步统计了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话语中的话轮转换分布,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的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轮转换分布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立法型和保守型教师在课堂中的连续话语占据了50%以上,这是因为这两种教师在课堂中主要靠讲解来传授知识,传授知识的话语分别占据了40%~60%(见表2)。但是,保守型教师的课堂中有32.10%的连续静默时间,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教学风格,长时间的静默时间主要被用于教师播放媒体(见表2)。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保守型教师主要通过讲解和播放媒体等广播式的方法来传授知识,在课堂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相对于立法型教师,局部型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轮转换主要集中在T-T、T-S、S-S和S-T,且分布较为均匀,基本没有课堂静默时间。这一结果说明,局部型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的交互较多,知识的传授是通过师生交互实现的,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了课堂之中,使用了一种课堂效率较高的教学模式。最后,相对于保守型和局部型教学风格的教师,具有执行型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轮分布则较为广泛和均匀,这说明执行型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中较为灵活地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来传授知识和进行师生交互。

3 话语词汇分布特征

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同样的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或不同的语句结构来表达,但是,不同类型的词语和句式具有各自的语用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表达者的语言风格和个性特征。据此,为了考察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话语中的语言风格特征,本研究进一步统计了四种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话语中所使用的词语类别的分布,如表4。

从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课堂话语中主要的词语是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助词等常见的词语,且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话语词汇差异。这一结果说明:虽然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知识的形式差异较大,但是,在内容表达上他们均没有进行特意的选择词汇,而是以日常对话的习惯方式来讲解知识或与学生进行交流。

五 应用探索

课堂话语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话语的类型分布和话轮转换分布方面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而在话语词汇选择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据此,可以利用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话语特征构建一个教师教学风格模型,实现教学风格的量化分析和科学测量。

教学风格的判定是一个典型的分类判定问题。支持向量机(SVM)被认为是当前使用较多、效果最好的一种分类算法,能有效地从大规模、高维度的数据集合中学习到一个较精确的分类模型。SVM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判别函数定义为高维空间中的一个线性超平面,从大量的样本中学习得到这个最优超平面被归结为一个线性最优化的问题。据此,我们以所有的课堂话语类型和话轮转换类型作为特征维度构建一个20维的向量空间,以每种课堂话语和话轮转化的分布比例作为特征值,将每个样本映射为该空间中的一个向量。在课堂话语特征空间的基础上,通过SVM算法从已知类别的样本中学习得到一个最优的线性超平面,这个最优超平面就是教师教学风格类别的判定函数。然后,将一个待判定教学风格的样本输入判定函数,就能实现教师教学风格的自动判定。基本的过程如下图1所示:

教师教学风格的判定主要包括两个过程:训练过程和分类过程。训练过程首先将每个已标注教学风格类别的样本映射为话语特征空间中的一个向量,然后运用SVM算法从这些初始小样本集合中学习得到一个最优的线性超平面,输出一个初始的教师教学风格判定函数。分类过程是将待分类样本的课堂话语特征数据输入训练过程得到的判定函数,将待分类的样本分配到一个或多个教学风格类别。为了实现分类模型的自学习更新,本文增加了一个反馈过程,将分类结果作为新的训练样本重新训练得到新的教学风格判定函数,从而不断地更新、修正分类模型。

六 小结

篇5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在现代教育视野中,教学一般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交往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帮助、促进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提高素质。而生活,一般指的是生物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对人而言,它包括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物质生活和具有更高价值意义的精神生活。作为有意识的独特存在体的人,更多追求和享受的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生活。至于“化”,本义为转变,可引申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基于此,所谓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应指政治教师充分挖掘政治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政治学科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联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寻找可能生活,不断改善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的教学状态。

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思想是以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形式化的教学建立在学生丰富而生动的生活背景之上,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理解基本原理,通过系统掌握知识体系、思维方法以及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动态的育人过程,借助这个过程,师生在生动的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感知多彩生活,丰富情感体验,锻造多样技能,最大化育人效果。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特点

1 立足现实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源泉和载体,鲜活的现实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一方面,现实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活教材”。赋予课程时代内容。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体系只有融入广泛嬗变的现实生活中才能有血有肉、有气有力,才能充分展示其生命力和学科价值。另一方面。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好的“催化剂”,也是学生改善生活、走向未来生活的基础。只有做到日常生活课堂化、现实生活学生化,思想政治课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和接纳知识的积极性、自主性,才能实现新课程的价值目标。

2 着眼可能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理想化”极端以及简单沉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庸俗化”极端都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力避的错误倾向。“教学生活化”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和体验来发展其在未来生活中的能力,培养其改造现实生活、适应未来生活的正确价值观。因此,教学生活化必定要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树立起一个价值标杆,即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和超越,使学生为了未来的理想生活做好准备。

3 凸显学生主体: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模式和手段。从众多关于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中看出,“主体间性”应当成为现代教学的思维模式,“教师中心”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应在教学中得以凸显。因此,教学“生活化”应始终坚持“双主体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样作为教学的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提高。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主体意识,以生为本,勇敢“退出去”,适时“站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民主平等开放的双主体互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三、思想政治课“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1 本本相接,构建“双轨制”教材体系。新课标提出,教材的编写要“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反映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求”,“倡导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这些要求决定了思想政治新课程在教材体系的建设上要将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有机融合,在体现出学科独立的理论体系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应变机制,即建立包含学科知识精髓的“硬教材”和反映时代变化、从生活中精选的热点问题的“软教材”共行的“双轨制”教材体系。

选择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或者说经典性的内容,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常规教材、基本教材,不妨称为“硬教材”。其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法律规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常识等。这一教材的内容一经确定,可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与此相适应,选择新课标要求中与现实生活最为接近的部分,如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完善的现实方针、政策等内容,加上时事政治内容等,形成活页式的思想政治课的补充教材、现实教材,称为“软教材”。“软教材”可根据情况变化,反映最新理论和政策要求及国内外大事,每学期或每学年变换一次。

建立这种“双轨制”教材体系应把握和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保持基本常识、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确立相对稳定的价值参照系,从而提高课程的信度和效度,确立学生坚定的政治道德信念和稳固积极的人生价值体系。二是要根据社会及政治、经济变革的新情况和新精神,让学生了解社会变革的“窗外事”,避免成为象牙塔中的“隐士”,从而促进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双轨制”的优势在于,一是使思想政治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发展结合起来,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现实性和时代性特点;二是使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心及学习常规化和制度化,力避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

2 多管齐下,采掘丰富的课程资源。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就需要丰富的多层次的课程资源。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专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但从目前来看,不少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尚未形成清楚的认识,开发和利用的能力也较欠缺。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迫切需要教师课程资源观的彻底转变。

一是广辟路径,牢固树立“教师是最重要的资源,但

不是唯一资源”的理念,把学科、学生、学校、社会等作为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和来源,广泛搜集生活化的课程资料。教学资源的开发、选择和利用是一项复杂的思维创造活动,一方面,教师应该富有想象地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类人士,他们能使学生感兴趣,有助于学生学习,他们可以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可以请他们给学生现身说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如书报、杂志、广播、影视、互联网、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调查等学习资源。此外,围绕教学目标,依据教育需要、学生特点和教学原则,筛选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建立相应的课程资源筛选机制;共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利用网络资源,整合网络信息,构建网络课程等等也显得十分必要。

二是因时因地,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所谓生成性教学资源,不是教师预先准备好的静态的备用资源,而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在课堂上即时产生,有时甚至是在教师预想之外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首先要构建互动平台促进课堂生成性资源生成,做到适时而启、适时而发、适时而导;其次要敏锐捕捉,防止生成性资源的流失,在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时应懂得取舍,用教育机智捕捉它,用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来整合它;最后要注重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引导与升华,对于生成性资源中富有个性与特色的部分应立足课堂,引导学生从本地实际、本人生活出发,突出本地、本校的人文资源优势,把地区区域的人文与社会资源价值上升为整个课改所需的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的特有价值。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来教学生,上升为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来发展学生。只有这样因时、因地开发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彰显思想政治课堂的个性化,丰富和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

效率就是生命。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追问,促成了相对于“科学世界”的“生活世界”这一话语向思想政治课堂的快速渗透与融合。审视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政治课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并不“幸福”。因此,关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生活化问题,这不仅是理论上的合理探求,更是实践的客观需要。思想政治课与生活世界的进一步契合,“生活大课堂,课堂小生活”理念的进一步落实,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广泛开发和有效利用,成为当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走出现实困境的可能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松林,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论变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篇6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化学科学成果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化学发展成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之一,经历了古代化学时期、近代化学时期和现代化学时期3个阶段。今天化学已发展到拥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化学工程学等几大分支,并由此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化学学科文化是指在化学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化学学科理论体系,所具有的思想、方法、概念、定律,所采用的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和人文精神、文化产品,以及教学和行为习惯的总和[1]。而化学学科知识、价值、思维、语言、教学和行为习惯等是化学学科文化的核心要素[2~4]。

1.1化学知识和价值观点

化学学科知识与化学学科文化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化学学科知识的发展是化学学科文化产生的基础和存在的依据,并丰富了化学学科文化。如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道尔顿实心模型、汤姆逊糕枣模型、卢瑟福行星模型、玻尔模型和量子力学模型等,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但发展了原子结构的知识和理论,其“依据事实-提出假设-抽象建模-实验验证”的研究思想和方法也丰富了化学学科文化;人类对酸碱的认识经历了朴素酸碱概念、酸碱电离理论、酸碱溶剂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和软硬酸碱理论等发展过程,丰富了“坚韧不拔、不断求索”的化学学科精神。另一方面,化学学科文化是维系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基石,也是化学学科知识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科共同体成员坚信化学学科是造福人类的,追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遵循化学学科研究的行为规范,以伟大的化学家为榜样,不断探索化学科学的真谛,使化学学科知识得以丰富和发展。如新元素的发现、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合成等,正是化学科学方法得以科学应用所取得的成果。从哲学意义上说,学科价值是指学科对人类的有用性。这种学科的有用性包括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有用性,个体与社会层面上的有用性等等,不同的学科有用性反映了不同的学科价值,形成学科之间区别的重要标志。化学是理论和实验结合、基础和创新并重的学科。化学学科的价值主要体现的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揭示客观事物的变化运动规律而得到价值体现,二是通过创造和识别能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物质而得到价值体现的。

1.2思维方法和语言系统

学科方法实际上是学科内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与途径,不同的学科往往以不同的方法论指导学科内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了不同学科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学科方法(也可以说成是学科共同体成员的思维方式)是学科文化的内核,是学科共同体所有成员特有的研究和思维方式。化学学科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科学实验法、归纳法、数学方法、假说与模型等等。化学学科共同体成员习惯于根据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概括、抽象推理的思维,习惯于从实物粒子的微观结构视角揭示物质变化本质的思维;习惯于关注环境因素对体系状态和性质影响的思维;习惯于提出假设、建构模型、实验论证的思维。化学实验方法在化学学科方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化学是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基础科学,即使是计算化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化学实验依然是检验化学原理和计算结构的唯一标准。正如化学教育家傅鹰先生所说,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语言是文化的产物、载体和现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与呈现形式,是学科文化的窗口。每一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其独特的语言方式或言语体系,学科共同体成员用这些专业言语体系进行学术上、思想上和情感上的交流,传递建立在学科知识和信仰体系之上的宇宙观、人生观和知识观。化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和丰富了自身学科语言。化学语言主要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等。普适、通用和简捷的化学语言,能将众多的物质结构、组成、变化和性质等化学事实表达出来(如化学符号CO,表达了一氧化碳分子的组成、共价键成键情况、孤对电子数目等信息)。化学学科共同体成员用化学语言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变化规律,化学语言是化学学科共同体成员进行化学思维、学术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中介。

1.3化学研究和教学行为习惯

学科研究和学科教学是学科最主要的学术活动形式,学科研究习惯和学科教学行为不但是学科文化的重要要素,更是学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学科共同体成员的学科教学与研究习惯具有一致性,正是这种一致性保证了学科及其学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学科共同体成员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和观点逐渐内化成学科成员的学识和信仰,逐渐改变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取和传授,学科文化就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影响着所有学科共同体成员的思想、规范、行为和习惯等,并成为他们参加社会生活的重要经验和手段。化学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掌握系统的化学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能力,形成一定的学科素养和社会所期望的道德品质。化学教学行为体现了化学学科前辈们进行研究和教学的行为习惯,化学教学行为能够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价值观点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化学研究和教学行为习惯。化学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促使化学研究和教学关注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化学研究着力解决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化学教学关注对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化学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价值取向,要求化学研究应具有怀疑的、思辨的品质,促使化学教学教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重视实验探究在化学研究和教学中的作用;而“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这一学科特点也同样决定了化学研究必须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化学教学也应引导学生进行以化学实验为主要方式的探究学习。

2化学学科文化的育人功能

教育既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又是一个文化育人的过程。这就表明学科教育存在两个维度,一是知识维度,即以知识为中心,追求知识的系统性、理论体系的完备性,把对事物的认识作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二是文化维度,即以文化为中心,在知识教育基础上关注文化,使学科教育成为关注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学科文化是教育最主要的文化资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从文化视角研究和探索学科教育思想、方法,可以丰富、发展和完善当前的教育理论,有助于开阔教学的视野,优化师生的知识结构。今天的化学教育已经不单纯是化学知识的教育,通过化学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是化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作为中学课程结构中科学领域的一个科目的化学,既是一种科学知识体系,又是一个教育科目。这就决定了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既必须符合科学知识本身的规律,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与认知规律,符合学校的教学规律。《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要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理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要在化学课程实施中,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要通过化学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因此,化学学科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指化学学科文化主体、学科文化场域,以及包括知识理论体系、学科价值体系等在内的学科文化核心要素,对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价值观念的形成、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施加影响的能力[5~7]。化学学科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语言系统等都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定向和规范作用。在中学化学课程实施中,在重视化学学科知识的教育意义的同时,关注化学学科知识背后潜藏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的教育意义,既能引导学生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养成,又能培养他们形成认识世界的科学态度与高尚理想人格,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2.1运用化学学科文化,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

人格是人的内在品质结构与外部行为方式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综合特征。人格既是个人所独有的特质,又是个人经社会化所获得的整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代学生的理想人格应该包括“有理想、有信念,具有与时俱进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又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开拓创新,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学生人格的塑造事关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基础教育承载着帮助学生建构既适应时代的需求又不失学生个性特色的理想人格的任务。徐光宪先生曾经说“化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中心学科”。他认为科学可按照它的研究对象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数学、物理学是上游,化学是中游,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等朝阳科学是下游。化学是中心科学,是从上游到下游的必经之地。尽管今天的化学看上去没有那些学科炫耀和光彩,却始终默默地发挥着本学科必不可少的作用。化学学科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从生产生活实践中孕育产生的化学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打上了服务于人类社会的烙印,化学学科共同体成员在化学学科中所进行的研究都是以服务于人类社会为终极目标的。化学学科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密切相关,而且通过与相关学科的渗透、交叉与融合而产生了众多新兴的应用性更强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其成果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并造福了人类。化学学科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能够有效地塑造学生报效社会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化学科学发展进程中,许多化学家为化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为科学而献身的事迹是化学学科价值的核心内容。化学家们的事迹是我们进行学科文化教育,塑造学生理想人格的重要资源,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居里夫妇对放射元素镭的发现、候德榜制碱工艺的发明,无一不闪烁着为科学进步和为社会发展坚持信仰、勇于创新、不懈追求的人格力量。而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每一进步,都体现着“在争论中坚持追求、在合作中取得创新、在坚守中获得成功”的特点,更能对学生进行理想人格的塑造。

2.2运用化学学科文化,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不同的学科中有着各自公认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及衡量标准。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在耳濡目染中习得了该学科文化定的感知、思维和行为模式,即学会了本学科特有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形成了该学科特定的专业习性。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形成的学科习性不仅限于专业领域之内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的方式,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到学生观察社会和世界的方式。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常运用的、具有化学学科特征的化学科学研究方法是很好的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素材。化学在研究客观事物及其变化、创造和识别物质的过程中,运用观察、实验、分析比较、假说、建模、概括、归纳和抽象演绎等科学方法,推动了化学科学的发展。例如,化学对物质结构认识所经历的“归纳事实提出假设建构模型发现新的事实实验验证……”的发展模式,化学原理和理论发现(如酸碱理论的发展)经历的“归纳实验事实提出理论假设实践检验……”的发展历程,都是化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整套科学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使得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不断内化形成看待问题的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辨的实证精神。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形成和发展的科学思维方法,不仅有利于化学学习,而且更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2.3运用化学学科文化,规导学生的行为习惯

篇7

关键词:观念建构;化学观念;教学策略;问题驱动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冯・劳厄(M・vonlaue,1879-1960)曾经说过,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中学化学课程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建构。化学学科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也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组合,而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后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概括性认识,也就是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括性认识。基于学科观念的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既是认知性的,也是体验性的。教师全面把握化学课程中的学科观念体系,并进行基于观念建构的学科教学,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应用价值,感悟化学知识中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从而实现化学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笔者近期参加省、市两次化学评优课,设计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以及“溶液的配制与分析”两节课例。笔者在设计过程中力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设计出不同的有价值的且有梯度的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积极探究,用讨论、评价、实验等方式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发展探究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呢?笔者提出了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策略设计模型。本文以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策略设计包括四个方面:以观念建构为目的的情境设计、以观念建构为目的的问题设计、以观念建构为目的的小组活动设计和以观念建构为目的的反思策略。

一、以观念建构为目的的情境设计

以观念建构为目的的情境设计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课的开始设置整体性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在设计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这节课时,以海水的开发与利用为活动情境,给出海水中主要物质的含量分布图,并提供相关物质的性质,思考从海水中可获得哪些物质,并尝试解决从海水中获得NaCl,从海水中获得淡水以及从海水中得到碘的具体方案。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内容相对松散,授课中难以形成明朗的主线,笔者拟从三个问题依次复习蒸发、结晶、过滤等初中知识,同时引入新的方法:蒸馏、萃取以及分液。这些情境设计也可在具体知识点中呈现,诱发学生质疑猜想,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达到活化思维的目的。如展示地震现场用浑浊的水煮方便面的图片,给学生心理的震撼,促使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常见的生活用品得到干净的水以解决生存问题,使学生用化学的视角与方法去解决现实问题,更体现学科的价值观。

二、以观念建构为目的的问题设计

以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中要关注问题的设计,通过问题的解决促进观念的建构。通过问题的设计将观念生成的过程情境化、活动化、外显化、可操作化。以问题为主线将整节课串联,将观念外显为理解,最终将理解、事实等提炼为观念。在具体课堂操作中可以设置具有驱动型的问题,将学生在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引入课堂情境,通过一系列有深度不断的追问使学生持续不断地探究、分析、概括、总结、反思、建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能够深刻认识化学学科的本真,不断强化和提升头脑中的化学基本观念。

1.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

设置问题应综合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观念水平并加强与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及观念之间的联系,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思维。如问题1:思考如何粗略配制100 mL含NaCl 0.02 mol的溶液?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发散性问题,激起学生对溶液配制的原有认识,并引导学生对烧杯以及量筒配制溶液利弊的分析,加深对粗略配制的认识,为后面准确配制埋下伏笔。问题2:结合烧杯与量筒各自的优点,为解决精度和容量的矛盾,应对仪器如何改造即可准确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分析了烧杯和量筒各自的优缺点后,在学生的头脑中对新仪器的形状已有了模糊轮廓,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很快画出了容量瓶的雏形,教师此时再呈现容量瓶自然水到渠成。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驱使学生主动认识容量瓶的构造及特点。

2.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物质世界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密切”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基于观念建构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一方面是来自生活生产中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提出的驱动性问题亦有助于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如在“分液萃取”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设置这样的驱动性问题组:问题1:白酒中掺水你能发现吗?问题2:色拉油中掺水你能发现吗?问题3:在家里你如何将水和油分离?问题4:你仔细观察过番茄汤吗?上层漂浮的油呈现的红色为什么比水中的红色深呢?通过现场演示向番茄汤中加油振荡的实验,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驱使学生持续不断地分析。具有层次梯度和深度的问题组则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学生在学以致用解释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训练了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相联系的化学学科独特思维方式,更深刻地认识了化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学科特征,对于提升学生对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解层次具有重要意义。

3.基于对学生思维的恰当引导

基于学科观念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从学科视角看待世界和认识物质,用化学学科思维和方法去分析处理问题,直至形成自觉意识和思维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设置驱动性问题恰当引导学生的思维。问题1:观察容量瓶、烧杯以及量筒这三种仪器的标记,总结有何异同。结合烧杯与量筒的使用,思考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问题2:如何确保溶质全部转移至容量瓶?问题3:如何确保溶液的体积恰好是100 mL,不超过刻度线?如果单纯提出问题2和3,学生利用书本以及参考书都可以总结出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但学生不清楚这样使用的原因。问题1巧妙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容量瓶瓶壁的标记:温度、容量以及刻度线,结合量筒与烧杯的标记,自然意识到容量瓶不能配制热溶液,不能进行溶解等,并自然过渡到容量瓶只能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引导学生关注事物本身的特征,从特征审视用途走了一条“捷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以观念建构为目的的小组活动设计

基于观念建构的小组活动设计可以从具体知识入手,使学生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建构起核心的化学观念,也可以是从上位的基本观念开始,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接触具体事例,从而建构起相对稳固的基本观念。如,设计“溶液的分析”小组活动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测定所配溶液的电导率,并给出准确浓度的电导率范围,并以资料卡的方式告知学生电导率大小与浓度的关系。最后提出问题分析你所配的溶液浓度有误差吗?是偏大还是偏小?与你配制过程中的什么步骤有关?教师在本节课的开始就描述了溶液的浓稀对溶液性质的影响,再设计这个小组活动与情境有一定的联系。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讨论分析并选择代表发言。通过这种活动驱使学生主动运用化学的视角和方法看待、解决问题,从计量的方面思考,逐步形成化学计量观。

四、以观念建构为目的的反思策略

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更关注的是以具体性知识为载体和工具来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基本观念。所以,在课的结尾时要为学生搭建交流反思的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交流,为反思与提高提供方向和线索。如引导学生反思对核心概念的深层次理解,总结问题解决的思路、方法,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绘制知识网络图等。通过这样的反思,学生就可以将所学的具体知识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习背景相联系,与教师提供的各种事实资料相联系,与知识背后的观念建立联系,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将观念内化至自身的认知结构中,思想得以碰撞、观念得到提升。如“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例设计的结尾处,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从碘水中提取碘的过程是先加四氯化碳萃取后分液,然后对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馏得到碘,为什么不可以直接控制条件蒸馏碘水得到碘呢?通过这个问题的反思,最终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萃取的真正意义是富集,也与学生具有的生活常识萃取植物精油等遥相呼应。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做出及时恰当的评价,不断调整和优化学习策略及思维方向,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另外,还可以通过课后习题和访谈等途径获取学生观念建构的有关信息,以此为依据帮助学生进一步修正、完善、丰富观念体系。

总之,促进“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策略设计是以问题解决为过程目标,以基本观念的建构为最终目标的思维教学设计。情境设计、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以及反思评价应该是连在一起的。创设的情境必须以问题为导向,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设计的问题必须产生于一定的情境中,与真实的生活、生产素材相联系。问题应该能引起学生的活动,应该让学生能在活动中得到解决,活动需要教师提前去设计;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推动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活动,这些问题和活动教师应提前进行预设,以确保实施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皮连生.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8

[关键词] 药物化学;研究生;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5(c)-0161-02

药物化学学科是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我国高等药学院校中肩负着中华民族药业发展的重任,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反映着高等药学院校的现实,在相当程度上预示着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药业的未来。它包括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物化学两个学科,是化学和生命科学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科,在人类防病治病的生命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天然药物化学既阐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性质,又研究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方法、结构鉴定及结构优化,以寻找新型先导结构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是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及中药质量研究的重要手段;而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和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化学药物性质、探索药物小分子与机体细胞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两者均是以化学药物为研究对象,为药学领域尤其是新药研究领域中富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重要学科。从学科的进展中,可以看出增强药物化学学科建设既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生物医学背景下培养高质量药学人才的需要,我们应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特别是研究生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优秀药学人才。

1 药物化学学科的进展及其培养目标

药物化学学科在众多医药高校中被列为国家或省级重点学科,也是国内最早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之一。纵观药学学科的发展,自上世纪40年代末国内药学就形成了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学、药剂学及药理学四个二级学科,与药学相关的化学更早就已经形成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四个二级学科。当时无论是药学的四个二级学科还是化学的四个二级学科,都只局限在本学科圈内完善各自的理论、方法及体系,形成早期药学学科经纬分明的学科群环境,这种学科群环境分离于医学和生物学之外。上世纪50年代,药学的四个二级学科及化学的四个二级学科,都积极关注医学和生物学进展,都希望利用医学和生物学知识创造本学科的前沿,导致了药学学科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随后,医学和生物学的进步使病理、生理现象与药物分子的依赖关系明朗化,从药物分子的结构式既可以解读它的化学性质,又可以解读它的生物学性质,包括药物化学学科在内的药学四个二级学科形成的前沿方向存在广泛联系,这些联系最终表现为二级学科的前沿方向之间出现交叉点,药学二级学科的界线在医学和生物学层面上模糊化,药学二级学科的界线在医学和生物学层面上更加模糊、广泛交叉融合。上世纪60年代之后,医学和生物学进步同样引起化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出现了生物无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生物分析化学和物理药学,生物学作为桥梁使化学学科之间的界线模糊化,特别是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在内源性标志物测定方向广泛交叉,并于20世纪90年代迎来了化学生物学时代。如今化学的四个二级学科针对相同的医学问题做着各自的事情,特别是在细胞化学领域广泛交叉下,学科界线更加模糊。

可见由于医学和生物学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生物化学、医学、计算机模拟设计及药代动力学的方法和技术向药物化学中渗透,使药物化学学科取得诸多方面的进展。这些进展深刻地影响着药物化学的自身行为,制约着药物化学专业的目标,现代药物化学已与大多数人熟悉的经典药物化学有本质区别,已由传统的“化学”向“化学+生物学”到“化学+生物学+医学”的模式转变并已经被同仁广泛认同且产生积极的影响,把握药物化学学科发展,增强药物化学学科建设,调整药物化学学科教育目标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不可回避。

2 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进展及培养目标

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至今,天然药物化学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19世纪初,化学家们对已确定的大量天然化学成分的结构按照生源、药理活性或结构进行分类,并不断地揭示出不同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如甲戊二羟的结构单元为萜类共有的生物合成材料,生物碱的前体是莽草酸和α-氨基酸等,即生活细胞合成天然化合物的奥秘被逐渐揭示。20世纪在“药味”浓郁的药学背景下,天然药物化学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以色谱技术如柱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天然化合物的分离、纯化,谱学技术(如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用于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试验(如高通量筛选等)普遍开展为主要特点。有专家[1]预言,21世纪将是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最快的时期,其主要任务有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传统药物实验化、定性和定量化再评价研究;研究生药基源化学成分以开发新的药用资源,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寻找创新药物研究的候选化合物、发展新的天然药物筛选模型及作用机制探讨;设计合理的活性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和仿生合成及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有效性/毒性;从分子水平探讨生物进化;充分利用天然手性化合物资源,大力开展手性药物研究。在研究生的理论教学方面,成熟的药学院校中有相对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和理念,并随着国内外大药学学科变化动态适当修正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研究生在这种随学科变化而不断充实和完善的大药学学科理论熏陶下,对学科的发展和相关学科的动态均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待开展科学研究时更敏锐的科研思路和更有能力开展相关性实验研究,这应归为综合性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部分。但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新增专业普遍化、招生规模超常化、培养目标模糊化、课程设置随意化和经济利益主导化的办学行为给药学教育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2],致使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培养目标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笔者认为药物化学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应加强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鉴于笔者主要从事天然活性成分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下面从偏向于天然药物化学方面的药物化学研究生理论教学方面,在原有教学成果基础上,提一些个人看法,便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优秀的高层次药学人才。

高等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重要专业课,是天然药物化学方向研究生不可或缺的一门课,上好这一课程,对培养天然药化研究生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它囊括了多学科交叉内容。这门课是在天然药物化学基础上开设的,重点介绍天然活性成分研究的思路和新动向,拓宽天然化合物类型,如海洋生物及低等植物独特的次生代谢产物结构类型[3-4]等,更深入地阐明其结构的波谱及光谱特征,使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领域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科研工作打下基础。除加强高等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外,还应丰富相关课程内容,如在高等仪器分析教学中增加如太赫兹时域光谱[5]之类的新方法、新技术;增加天然产物研究进展相关内容,如如生物转化技术[6]、药物动力学[7]、分子生药学[8]、转化医学[9]、基因工程、高通量筛选、中药复方研究方法、天然产物活性筛选新技术和中药质量控制等药学研究成果。

3 小结

药物化学学科是药学领域中的带头学科,是化学和生命科学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科,在人类防治疾病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药学教学模式已在药学院校中被广泛认同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但是新增药学专业的师生对这种办学模式并不太熟悉,不能很好地在药物化学学科教学中发挥作用。充分认识药物化学学科在高等药学教育和民族药业发展的重要地位,调整我们的教学目标,培养高水平药学专业人才,加强新增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优化教学内容、整合师资力量、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等途径可以实现使教学质量大幅度上升。

[参考文献]

[1] 杨秀伟.天然药物化学发展的历史性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1):9-11.

[2] 王威威,崔国辉,赵明,等.以医学进展为依托发展药学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J].药学教育,2005,21(3):1-4.

[3] 冯洁,杨秀伟.长松萝中新的二苯骈呋喃和蒽醌[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7):852-853.

[4] 冯洁,杨秀伟,苏思多,等.长松萝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6):708-711.

[5] 刘囡,徐开俊,周建平,等.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及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J].药学进展,2008,32(9):398-406.

[6] Li Fei,Yang Xiuwei. Biotransformation of myrislignan by rat liver microsomes in vitro [J]. Phytochemistry,2008,69:765-771.

[7] 杨秀伟,徐嵬.中药化学成分的人肠内细菌生物转化模型和标准操作规程的建立[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19-26.

[8] 黄璐琦,肖培根,郭兰萍,等.分子生药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09,39(12):1101-1110.

篇9

关键字:高中化学;科学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025-01

一、前言

随着新教改进程的不断深入,目前高中学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全面综合学习素质的科学培养,因此展开立足实践、全方位、多视角的素质教育便成为目前高中实践教学中的先进、广泛的科学教学模式,作为高中教学中基础学科的化学教学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二、完善培养学生的全面科学素质

掌握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其今后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从事科学工作管理的基础工具。而高中阶段则是高中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最基础时期,因此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注重对教学基础环节的强化,促进教学活动的丰富开展,牢固树立学生善于学习、敢于实践的精神,才能最终切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化学学科中富含着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包含众多的基础氧化与还原过程、分解与化合反应、结晶与溶解组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充分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中的反应原理、量变与质变特征规律,强化他们对各类元素的特征熟练记忆,将辩证唯物主义寓于化学教学实践中才能促进学生用灵活的辩证思维、丰富的科学素质促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形成。同时,我们还应强化化学教学与社会关系活动发展的充分融合,通过来源于实践的科学指导,穿插渗透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化学事件影响强化树立学生的环保化学实践意识、节能化学科学素养,从而使他们养成积极学习化学,充分挖掘化学优势的应用能力,并在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的驱动下依据科学化学素质为社会良好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做出必要的贡献。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科学实践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精髓,只有掌握了全方位的科学能力学生才能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并形成主动探索的实践能力。同时科学能力的塑造过程来源于对科学知识的认真传授与学习,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只有依据高中生需求采取现代化、适应性的教学方式及科技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发散思维、丰富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勇于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才能最终促进学生形成丰富、综合的科学能力。

(一)激发化学思维,促进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勇于实践的综合能力。思维能力是智力因素的源泉,其涉及的众多领域恰好与化学学科的丰富、多样特点充分契合,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类比、对比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进行卤族元素的教学环节中,我们可充分利用该族类元素的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突出特点,在令学生了解氯元素的相关特性后,便进行深入的演绎推理式教学,指引学生推导出其他元素的纵向特性,从而充分培养他们形成善于观察、善于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依据该族中包含的不同电子层数量,将其中的各个元素固有特性进行横向对比,令学生找出元素间的显著特点、共同性质与本质区别,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深入分析与科学对比的化学思维能力。针对化学教学中包含众多的实验环节特性,我们还应充分树立学生善于观察及勇于实践的综合能力,将这些化学学习的最基本研究方法通过最科学的指导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形成主动的、客观的,能通过综合观察给出化学现象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并最终掌握化学变化的内在本质。在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全方位、多视角的培养方式,不仅注重对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更注重对学生综合智力的培养,使他们明确化学实验的操作目标,并以主人翁的意识在实验环节中秉承科学求实的态度,认真细致的进行每一项化学实验操作,并最终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二)强化主动意识,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理解及创新能力

自主的学习能力是提升教与学综合水准的必要保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充分强化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技巧与高效的学习方法等环节入手,丰富的引入生活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化学现象的灵活多变及富含生活要素的特征吸引,产生强烈的化学学习欲望,并形成自主学习的主动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能力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消化并逐步扩充知识范围的重要技能。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引导学生牢固的掌握化学相关概念、化学规律的来源背景及客观的实验条件等,并能深入分析化学变化的根本原因及作出相应的科学判断。随着信息化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市场环境越来越需要实践能力完善、适应能力强的综合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体系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只有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全面的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广泛参与课外化学实践活动,通过定期开展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实验技能比拼等专项训练环节,为学生创造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并最终形成综合的创新学习素养。

四、结语

总之,广大高中教师只有从基础建设做起,从夯实学生的整体素质建设入手,促进其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依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需求开展优化建设、基于化学学科生动形象特点、内容丰富特征、实验趣味有力条件开展兴趣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素质与学习理念,并促进他们养成主动探究式的学习习惯,才能最终使他们成为高学历、高素质的综合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案;设计原则;设计策略;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11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与过去相比有了质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尤其是在减少课时量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贯彻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以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呢?笔者认为,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学案(学案可以看作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可以达到上述目的。在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学案的设计与实施做一简要评析。

一、高中化学学案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1. 高中化学学案设计的原则

(1)紧扣《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注重基础,突出主干,难度适宜在基础年级的学案设计中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把教材和教辅资料作为一种资源,对“教什么”和“如何教”都要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准确把握,设计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主动地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

同时,要明确: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是一种最低的限度,在知识设计中,要以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础知识作为最低限度。对于《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即使在某一版本的教材中没有涉及,在学案中也应及时补充给学生。对于教材中没有,而习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应灵活处理,不宜进行大量补充。对于《化学课程标准》中有要求,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应循序渐进,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它,设计中做到必修模块的教学应到位但不越位,选修模块教学应融合提升必修内容。

而高三学段学案设计除了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外,最重要的是《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可以看作是命题专家和考生签的一份协议。因此,仔细研读《化学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界定好教学内容的各级要求至关重要。

(2)突显学科特征。对于化学学科而言,学科特征指的是实验的教育功能。在基础年级的教学及高三各学段的复习中,在学案中对《化学课程标准》中涉及到的实验基础、重要物质的实验室制备等内容进行多次强化,以增强认知。同时,在学案中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对学科知识进行本质处理和深层次理解,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2. 高中化学学案设计的策略

(1)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策略

在新授课教学设计中用的较多。将教材中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形式,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尽量把问题的落点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以不断激发学生探讨问题、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策略

在化学学科的学案设计中用的较多。对化学学科而言:具备结构化、网络化、程序化的化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学习策略是学习能力水平提高的关键。因此,针对化学内容繁、散、零碎的特点,在设计中把零散的知识组织成结构整体或总结成规律、方法,能大大提高记忆的牢固性以及知识检索的效率。

(3)教学内容的经验化策略

新的学习材料只有与学生认识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合理的联系,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因此,在学案中通过设计复习题或提示或铺垫,来激活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

(4)解题优化策略

精选例题与习题纳入到学案中,并通过典型例题的剖析,引导学生尝试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此外,还有教学内容的情景化策略、生活化策略、直观化策略等。

二、高中各学段化学学案的设计思路

1.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的设计思路

每节的栏目设置的先后顺序是:目标解读(包括考纲定位、重点、难点解读以及命题趋势分析。)基础梳理(基础梳理不是简单地重复知识点,应注重学科内知识的整合。并在重、难点处通过设计思维发散或互动探究等小栏目,挖掘知识的隐形关系和内在本质,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考点讲练(把本节主干知识化分为系列考点,通过对考点的详细解读与规律的探究以及易混易错点的剖析,在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的变式训练及跟踪练习的基础上,达到有效掌握考点的目的。这种模式的应用可避免就题论题的现象,并通过相应的变式训练加强应试,克服了大量机械重复训练。)综合应用(通过典型例题的解析以及相应的跟踪练习,提高学生对上述系列考点的综合应用能力。)过关练习(分为A级:双基过关,B级:能力提升两部分,做到题量适中。习题以中、低档题为主,多选择突出主干、贴近实际,体现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习题,大胆抛弃繁琐和超纲的题目。)。

高三一轮章末栏目设置的先后顺序是:网络构建(把本章主干知识整合,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命题预测(根据近几年高考对本章的考查情况,精选一到两个典型题目,通过应用让学生对本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章末检测。

2. 高三专题复习学案的设计思路

把高中化学知识分为五大板块:基本概念与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每个板块通过专题形式整合主干与热点,使知识系统化,强化对主干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通过适度的练习提升能力。栏目设置的先后顺序是:专题知识整合重点难点解读专题考点讲练专题巩固提升。

3. 高三冲刺阶段学案的设计思路

在冲刺阶段,注重回归教材,设计一些回归基础和热点问题的专题学案。如“教材中典型实验的创新设计”;“教材中常考化学用语汇总”;“化学与STSE”;“第Ⅱ卷综合应用试题探讨”等。事实证明,这些专题学案的设计与实施,能有效地提高考生临场的适应能力,有利于考生发挥出较好的水平。

4. 基础年级学案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