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在加快推进园区建设上求突破。继续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以协调服务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动力,重点推进饮马峡产业区接315国道二级公路、湖硼资源开发基地进场道路等建设项目,配合实施好格尔木至敦煌铁路,锡铁山至北霍布逊支线铁路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加大督促协调力度,着力推动鱼卡一井田400万吨改扩建、二井田300万吨、三井田300万吨煤炭开发项目加快建设,确保110万吨纯碱、两个20万吨精制硫化碱配套1万吨聚苯硫醚、100万吨复合肥配套30万吨纯碱和30万吨氯化铵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切实用好对口支援政策,编制好对口支援规划,力争在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各个方面得到更多、更大的支持。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搞好煤、电、运的综合协调,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二、在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上求突破。把加快推进马海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争取项目、推进“企业帮扶”为抓手,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继续抓好草场灌溉、人畜饮水、草场改良等基础设施项目,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规模开发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高效农牧业,整体提升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紧紧依托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求,大力开展技能培训,使广大农牧民掌握更多的技术技能,进一步拓宽转移就业渠道,增强农牧民外出务工能力,不断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探索完善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适应的基本生活、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等方面保障措施,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力争使城乡居民最底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让更多的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在加快推进城镇建设上求突破。按照“十二五”期间“一年一变样、三年上台阶、五年再造一个新”的目标,在拉开城镇骨架的基础上,加大对沿街建筑物的立面改造和综合整治力度,分步推进旧城街景改造工程,全力实施好污水处理厂,城镇绿化、锡铁山镇一期供水、道路改造等城镇建设等重点项目,着力塑造城镇的特色。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温泉游泳馆、客运站等项目立项并开工建设。继续加大城镇综合执法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违章建筑活动,强化公共资源的管控和维护,彻底根治脏、乱、差等“顽疾”,实现创建省级卫生城镇的目标。
四、在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上求突破。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突出教育的基础作用和民生效应,探索尝试学前免费教育,启动农村中小学营养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完成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搞好村社卫生服务中心网点布局,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确保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更便利的医疗服务。继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综合文化站(室)以及村级体育设施建设等项目,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同时深入挖民族文化特色以及柴达木精神发祥地等文化底蕴,加强文艺人才培养,努力创作文艺精品,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繁荣。
五、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上求突破。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举措,加快实施雪峰物流园区项目建设,并以此为契机,构建多层次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全面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壮大传统服务业规模和水平的同时,加快信息网络、社区家政、金融保险、投融资担保、信息通讯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以全州建设青藏高原旅游胜地为契机,积极向外宣传推介雅丹地貌、温泉等区内特色旅游资源,加紧编制《旅游工作总体规划》,积极争取旅游项目,助推旅游业发展,着力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
篇2
关键词:航道整治工程 经济效益评价 社会影响评价
航道整治概述
我国的航道整治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大禹治水时就曾经遵循顺水之性,即因势利导方法。1565年,潘季驯提出“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整治原则。1949年以后,随着我国水运事业的不断发展,从东北到西南在数量众多的河流上都进行了航道整治工程。长江上游的川江(宜昌至宜宾)通过整治改善了航道条件,结束了川江不能夜航的历史。沿海的闽江、甬江、瓯江和黄浦江等河口,通过整治均取得明显的效果。而世界范围的,欧洲的莱茵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以及前苏联的伏尔加河也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道整治工程。
航道整治不但可以使航道的尺度增加,而且还可使航道获得较长时期的稳定。航道整治与疏浚相结合,可以造成有利的流态以减少挖槽后的回淤。相对于渠化工程而言,航道整治后河道的流量和总输沙量不变,对天然水文情势改变较少,基本上不影响环境状态,工程投资也较小。
所谓的航道整治工程,就是利用整治建筑物调整和控制水流,稳定有利河势,以改善航道航行条件的工程措施。广义来看,航道整治也包括炸礁、疏浚和裁弯取直等工程措施。目前,航道整治的主要任务是:稳定航槽;刷深浅滩,增加航道水深,拓宽航道宽度,增大弯曲半径;降低急流滩的流速;改善险滩的流态。
航道整治是综合治理河道的一个方面,其原则和规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规划设计时要兼顾防洪、排灌、工业布局和港口等方面的各项不同要求。为了正确地进行航道整治,必须掌握航道的演变规律。因势利导,顺应河势是航道整治的原则。航道的整治规划与设计一般包括:确定航道等级及最低通航水位;根据要求的航道尺度确定整治建筑物顶部高程(即整治水位)和整治线(整治水位时两岸整治建筑物或一岸整治建筑物与对岸岸边构成的水边线)宽度;在平面上确定整治线的位置和形态;利用整治建筑物固定、控制和调整整治线。在建筑物的布置上应以最少的工程量来达到最大的整治效果。
航道整治工程项目概况
张家洲水道位于长江下游,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处,全长约32km。水道为双分汊河型,右汊为张家洲南水道,平面型态较为顺直,习称南港;左汊习称为北港,平面型态呈圆弧弓背状,航道里程比南港长约6km。1989年后,南港开辟为全年通航的主航道。港内有两处浅区,上浅区位于新港到大套口之间的过渡段,航道比较稳定;下浅区位于老官厂至鄱阳湖出口之间的过渡段,枯水期航道条件较差。本工程整治的是南港下浅区。
工程建设标准为:设计航道尺度,4.0m×120m×1050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水深保证率,98%。
资金状况为:张家洲南港航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审定总概算为5290万元,竣工决算为5290万元。
航道整治工程效益影响评价
(一)评价依据及参数
1.评价的主要依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改投资〔2006〕1325号文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交通部《水运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1988);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主编《水运建设项目评价手册》1996年。
本航道整治工程属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无直接的财务收入,因此只作国民经济评价,不作财务评价。
2.评价参数及有关数据。社会折现率: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规定,目前社会折现率为8%,而前评价的时间是2001年,当时的社会折现率是12%,为了与前评价一致,本次后评价的社会折现率仍取12%。计算期:该工程建设期为2年,生产期为18年,计算期共20年。评价基准年:2001年。残值:根据本工程特点,残值为零。运量:前评价工可阶段以1998年的实际运量8668万吨为基数推算,预测2010年达到13405万吨,2020年到达18191万吨;初设阶段根据运量预测,以2000年的实际运量8747万吨为基数推算,预测2010年达到12350万吨,2020年将到达17160万吨。
3.工程资金筹措。工程竣工总投资5290万元,由交通部拨款投资,属国家对非盈利公用基础设施的拨款,豁免本息。
(二)国民经济效益评价
1.评价方法。该工程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效益主要表现为航道条件改善后航运运输费用的节约和无项目时支出费用的节约。其国民经济评价采用“有项目”情况和“无项目”情况对比的方法。“有项目”情况即实施该项工程后,完成预测货运量的费用支出,“无项目”情况即不实施该工程情况下同样完成设计货运量的费用支出,两者的差值(即费用支出节约额)即为本工程的净效益。
评价中的各种费用均按规定进行影子价格的调整,以正确客观地计算和衡量本工程项目实施后对国民经济所作的净贡献。
2.工程投资经济费用。工程投资经济费用具体如下:
工程投资费用调整。该工程的总投资为5290万元,根据“为了正确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净贡献,在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原则上都应该使用影子价格”的规定,对该工程建设期的各项费用进行经济费用的调整。主要调整内容如下:扣除工程投资中属于国民经济内部转移支付的计划利润、税金等费用;土地费用的调整,该工程没有发生永久征地费用;工程费用的调整,该工程建设中主要材料块石、碎石、土工布等均为市场价,与影子价格较为接近,因此调整系数为1.0,人工、柴油影子价格根据现行价格进行调整,配套设施费用不作调整,其它费用按工程费用调整系数调整。
根据以上各项费用的调整,该工程投资费用的经济值为4821.28万元,比财务费用减少468.72万元。
运行维护费用。工程建成投产后的年运行维护费用,分为日常航标维护及运行管理费用和工程维护费用两部分,航道运行管理费用在工程前后都是必须的,新增的是工程后的工程维护费用。根据以往经验工程维护费用按其工程经济费用的10%计列,并分摊至每年,经计算,工程年运行维护费用为每年38万元。
流动资金。工程建成后运行管理的流动资金按年运行维护费用的30%计列。
3.工程经济效益计算。项目实施后,显著改善了该河段的通航条件,其效益主要体现为航运效益,包括运输费用节约效益、航道疏浚维护费用节约效益和浅滩阻航损失避免效益。
运输费用节约效益。根据后评价货运量调整结果,结合航道现状实际情况,该段航道货运量的增长均按正常运量考虑,2010年通过该河段的运量为13426万吨,2020年为18044万吨。
正常运量运输费用的节约效益按下式计算:
B11=(CwLw-CyLy)Qz
式中:B11―正常运量运输费用的节约效益
Cw、Lw―无项目时单位运输费用及相应的运输距离
Cy、Ly―有项目时单位运输费用及相应的运输距离
Qz―正常运量
“有项目”情况下的水运单位运输(影子)费用,根据2007年4月到相关单位的调查结果,采用0.055元/t.km。“无项目”情况下的水运单位运输(影子)费用,在“有项目”情况的基础上,增加以下两项费用:一是无项目时船舶通过该河段航速较慢增加的燃油费等相应的费用;二是枯水期船舶减载航行但又需满足运量要求时增加的船舶运行费用,经分析计算采用0.07元/t.km。根据运量情况,2006年以前节约效益根据实际运量确定,2006年以后节约效益根据预测运量确定,分别按“有”、“无”两种情况计算运输费用和节约效益。具体见表1,其他年份效益可等差内插。
航道年疏浚维护费用节约效益。长江张南水道航道维护水深4.0m,据了解,工程前每年均需挖泥15万m3方能基本达标,参考同类工程报价,按现行市场价估算,单价为12元/ m3,故每年航道维护费用约为180万元。
浅滩阻航损失避免效益。整治前,张南水道的浅滩碍航现象比较严重。1988年以前,每逢枯季,南港水深不足,被迫封航,曾出现过水深1m(1979.2)、封航101天(1964-1965年枯季)的情况;1998年特大洪水后,浅滩开始恶化,枯水期需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超常规维护,但仍有船舶搁浅。浅滩阻航损失包括阻航期间的船舶营运费用、货物时间费用和旅客支出、航道部门采取“解阻”措施的支出费用等,据不完全统计,本项目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平均每9年一次的浅滩阻航损失可以避免,参考《评价手册》,经计算,在现有运量的前提下,张南水道浅滩阻航每次至少导致航运部门损失3964万元,该费用分摊至每年为440万元。
4.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根据该工程建设期的进度情况及完工后的运营情况,将各项费用与效益汇入现金流量表,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得出计算结果如下:
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21.22%
经济净现值ENPV:2932.09万元(is=12%)>0
(三)社会效益综合评价
除上述定量计算的国民经济效益以外,项目还具有以下社会效益:
首先,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航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出险大大减少,为地方赢造了安全的出行环境,确保了长江沿线上下游物资交流的顺利进行,从而为本区域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其次,本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航道尺度,大大提高了航道的通过能力和航运效益,不仅航道条件得到大幅改善,而且万吨级船队也能顺利通行,标志着连接长江中下游航运的一个“咽喉”航道被彻底打通,使这段航道与整个长江中下游航道相适应,为发展长江航运创造了条件,为沿江经济带的建立和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再次,张南水道紧邻九江港,而九江港又是江西的北大门,因此,项目的实施对九江港的货物运输将带来积极影响,能促进九江港吞吐量的发展,进而促进九江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结论
张家洲南港航道整治工程改善航道里程32km,该工程调整后的经济费用为4821.28万元,工程实施后,在生产期内每年可节省运输费用560-892万元,其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为21.22%,满足社会基准折现率12%的要求,经济净现值2932万元,表明该项目国民经济效益是比较显著的,项目的实施将给国民经济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
同时,本项目的实施解除了长江中下游的航道“梗阻”,为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了更大的社会效益。
现今,我国航道整治工程技术水平已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近年来依托于各条河流的整治工程,不断进行科技攻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综上所述,张家洲南港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经济上是合理的,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季飒爽.航道工程经济评价[J].水运管理,2006(2)
2.王仁利.松花江佳同段航道整治工程效益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4)
3.王建武.河南省治淮骨干工程效益评价及下一步治淮工作的思考[J].治淮,2008(3)
4.姜广田,王金伟.抚顺市西露天矿周边河流防汛安全综合整治应急工程经济评价[J].吉林水利,2008(5)
篇3
(1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3 2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民办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天然的依存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有需求、拉动、调节作用,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推动、支撑、保障作用,二者只有加强互动良性发展,才能取得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 :民办高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0.001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倒逼机制下河南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A880009);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民办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QN—199)。
收稿日期:2015-03-16
高校不仅从事知识的传播活动,更重要的是开展知识的创造活动,特别是开展各种专门知识、科技知识的创造,这种以传播和创造知识为核心的活动需要以区域经济社会为落脚点,因为区域经济社会可以为高校的知识活动提供方便和现实的舞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高新技术广泛应用,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决定了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同时民办高校作为依托区域社会力量兴办起来的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体系是相互作用的,二者只有积极以正能量相互促进,互动发展,才能取得共赢的局面。
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拉动、调节作用
1.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民办高校的参与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球化的视野,更重要的则是要基于本地资源。由于民办高校自身对区域经济发展这个指挥棒具有更加灵敏的嗅觉和反应能力,更善于利用本地资源,发挥区域的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民办高校这个为了自身发展需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的教育实体此时更加凸显出其作用。民办高校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其存在源于市场的需求,所以专业设置针对市场急需的人才,这样就在客观上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人才。
1.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的拉动作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民办高校的生源。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举办者的投资和学生的学费,可以说生源在一定程度支撑着民办高校的生存。民办高校的生均学费一般比较高,且生源大部分还是本地学生,要想生源充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许可,二是意识形态认可。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活跃,带动居民思想状态的改变,经济条件的提升为许多家庭让孩子到民办高校上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另外,知识带动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家长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也认同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民办高校生源充足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缓解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民办高校要想得以可持续的发展,解决好学生的“出口”问题很重要。学生是否选择某一民办高校,就业率是一个关键性的参考指标,毕业能否掌握一项生存技能,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和增加,在客观上为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要求的同时,也增加了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岗位,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目前针对学生就业问题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民办高校与区域企业合作,与之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供求关系。使学生能够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增加就业的筹码。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了民办高校与各方面的联系,为民办高校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教育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但民办高校可支配的教育资源有限,要提升教育质量,与企业和政府建立紧密的联系非常必要。校企合作一方面企业可以直接为民办高校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学校可以增添高新技术设备为涉足新的科技领域创造条件,为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又能为学生提供实验基地和实习岗位,使学生和老师真正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课题,产学研相结合,增强学校发展动力。政策的支持对民办高校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指导,出台相关制度优化民办高校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1.3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的调节作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节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民办高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办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是满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有着重要影响。民办高校应服务社会、办出特色、错位发展。民办高校只有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使学校保持活力;才能使人才培养目标紧跟时代的需求,使学校的科研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才能取得政府更高的扶持力度,以利于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能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为依托,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有区域特色的学科专业。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节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更新,作为依赖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得以存在的民办高校需要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判断,并以此作为选择人才知识结构的依据。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找准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优化资源配置。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才能建立自己的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民办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支撑、保障作用
现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以知识的再生产和综合运用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在基于自身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本能之上要更好的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民办高校的职能所在,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2.1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民办高校通过培养一线技能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民办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为企业培养从事一线工作的技能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企业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保证企业工作人员充裕,能够持续生产,也有利于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完成企业内部对人才的培养。
民办高校通过创新科技,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区域经济建设。民办高校能够快速捕捉科技发展动向,明确经济建设对科技有怎样的需求,并迅速做出反应。积极促进本校的科研力量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创新科技成果。民办高校更重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只有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生产力,才能实现科研的价值,凸显民办高校的实力,而这一切从客观上就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民办高校通过继续教育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可以为非统招在校生提供再教育的机会,通过培训的方式使有学习意愿的人能够获得自己需求的知识技能,满足社会居民学习新知,提升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期许。
民办高校利用学校的人文资源推动区域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发动学生志愿者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带动区域社会优秀文化传统传播、共享校区的知识资源、提供给社区居民免费的信息支援等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2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民办高校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建设校园文化、传承精神文明,借此服务于企业文化,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民办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社会进步需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需要技术革新,民办高校聚集了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并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相融合,研发适合区域企业的技术和促进区域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产品,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民办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作为以人才输出为目的的民办高校最容易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能以最快的速度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培养结构;再者可以利用其丰富的信息资源,预测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科专业做出前瞻性的调整,在人才市场抢占先机,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3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员工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得以保持优势的关键,所以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获取高素质人才的方式也多样化。有媒体公开招聘、中介机构推荐、招聘会现场招聘、企业内部培训等。通过猎头公司和媒体公开招聘成本较高,同时还面临新人入职,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磨合期,也存在“水土不服”的可能性。招聘会现场招聘受现实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招聘人员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更容易受招聘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造成优秀人员的流失等现象,因为招聘会现场多数是学生应聘,相对缺乏实践经验。当下企业对内部培训的方式比较认可,同时又具有民办高校合作的先天条件,所以利用民办高校的高级人才资源成为一种趋向性的选择。民办高校通过人才资源对企业进行知识的支援给企业注入了活力,为企业长效发展提供了保障。
民办高校除了可以间接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可以直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民办高校可以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建立科技园,参与商业区的建设,与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还可以走进社区、服务群众、丰富居民生活、提升生活质量。无论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还是服务地方群众生活,都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 服务地方;启示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也必然成为独立学院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学习、借鉴和研究。目前,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理论研究很少、经验总结的也不多。因此,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提高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必将成为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拓展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也是独立学院肩负的神圣使命和推动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
一、独立学院服务社会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是在原来民办专科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时间较短,在服务社会方面还只是刚刚起步,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和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
1. 社会服务意识淡薄。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独立学院的董事会或独立学院的投资方,在投资教育之前都是企业家。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他们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认识不是很深刻。特别是在发展的初期,由于投资较大,急于收回成本乃至盈利,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关注不够。
2. 组织协调不力。
独立学院成立的时间短,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在所难免。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服务社会相应的管理机构,没有专人负责;有些独立学院在服务地方上有口号无行动;有些独立学院虽有自己的专门机构,但组织散乱,单兵作战多,集体攻关少。
3. 专业设置不科学。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一般都紧随市场,本身无可厚非。但存在“一窝蜂”的现象,专业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低水平重复比较普遍,不能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4. 科研实力总体较差。
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不合理:教师非老即少,中年教师甚少,老教师基本都是原高校的退休教师,知识结构相对老化,科研积极性也不高;年轻教师大多是刚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缺乏科研能力,更缺乏与社会进行沟通的能力;中年教师有一定科研能力,但数量较少,难以形成梯队建设。这导致独立学院的教师科研实力总体较差。
(二)社会方面的问题。
独立学院在社会服务方面相当滞后,除了独立学院自身的原因外,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也严重影响独立学院社会服务的发挥。
1. 宏观政策方面的原因。
独立学院要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要求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权。教育部在公立院校,特别是在重点院校给予了较大的专业设置的自主权。而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一般要求与母体学校相一致,否则,学生毕业时的学位授予就成问题。这导致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往往在母体学校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重复,妨碍独立学院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灵活地办学和进行社会服务。
2. 地方政府方面的问题。
地方政府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地方政府对独立学院的认识不清,把独立学院的发展与兴起当作地方的民办企业看待,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科研水平、专业设置等问题要么无权管理,要么怠于过问。二是地方政府利用独立学院智力支持的能力不足。地方政府对于如何利用独立学院的人才、技术、信息和思想来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一重要问题考虑不多。三是地方政府缺乏充当“红娘”的意识。地方政府往往怠于“插手”独立学院的发展,缺乏充当独立学院与地方企业沟通与结合的“红娘”的意识。
3. 企业方面的问题。
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最直接的对象就是地方的企业。由于地方企业与独立学院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地方企业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大多持怀疑态度。在有需求时,往往舍近求远,寻找重点院校、公立院校提供服务。
二、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践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始建于2000年9月,属广州大学的二级学院。2004年4月,由广州大学申请,经教育部批准为独
立学院。学院校园占地540亩,建筑面积20万多平方米;目前设有8系3部, 21个本科专业。
(一)举办者高度重视。
松田学院董事长马云珍先生历来重视学院服务增城经济社会发展。马云珍是增城民营企业家、民办教育家,2004年,被中国教育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民办教育家”,在办学之初提出了“立足珠三角,服务广东省、放眼全中国”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松田学院被批准为独立学院之后聘
请了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原宁波大学校长张钧澄担任学院执行院长,之后聘请的历任院长都十分重视科研与社会联动工作的发展。
(二)学院领导大力扶持。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的历任院领导均具有多年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深谙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具有清醒的认识。在服务地方的问题上,精心组织,大力扶持,为学院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遗余力。
1.成立科研联动发展处,全面负责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松田学院在2006年专门成立科研联动发展处,作为学院的处级单位,负责学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全面工作,下辖独立学院研究所,专门立项研究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是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2.制定一系列支持教师和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一是资金支持,凡获得立项各级各类课题,均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二是教师进行科研联动工作均折抵一定工作量;三是积极支持校级、院级科研立项;四是积极打造科研团队。
3.大量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不断提高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院为进修的教师提供资金支持,报销学费,设立专项资金引进高端人才。
4.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如学院结合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实际和产业情况,成立了广东省独立学院中唯一的社会体育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结合增城打造广州物流基地的现实,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
(三)加强师资建设。
在学院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教师队伍建设渐趋合理、科研积极性高涨、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科研工作团队基本形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意识显著增强。
(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取得成效。
1.培养合格人才是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根本。松田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凝成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扬长避短,力创特色;远近结合,立足长远;加强内涵,质量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发展思路。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院工作的中心,努力实现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松田。每年学院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高达95%,高质量完成了人才培养的任务。
2.主动出击,在“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方面成效显著。2007年增城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复了学院上报的《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关于服务增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学院向增城市政府推荐专家学者参政议政,与增城市法院、检察院、教育局、体育局、邮政局等多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还主动与企业联系,建立实习基地,送服务上门。
3.成立科研院所,加强科研研究,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学院先后成立了岭南营销管理研究所、独立学院研究所、松田艺术研究所、汽车与摩托车市场营销研究所和珠江经济研究所,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研究。
4.全院共同参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形式多种多样。各系部根据专业特色,设立了特色社会服务项目,增强了师生的服务意识。如法政系师生为社会提供司法援助、法律咨询服务;管理系师生为增城市邮政局提供策划、宣传服务;艺术系师生为豪进摩托车进行衍生产品进行设计服务;外语系师生为“广交会”提供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三、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启示
(一)举办者的办学指导思想是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关键。
独立学院一般都适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独立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往往取决于董事会,甚至是董事长个人。松田学院董事长马云珍先生实施专家治校的思想直接推动了松田学院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
(二)苦练“内功”是提升独立学院服务地方能力和水平的基点。
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取决于教师、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松田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切实提高办学水平才获得社会认可的。
(三)主动出击是目前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唯一出路。
独立学院相对“年轻”,服务地方的能力有限,“等靠要”是没有出路的,要有一股闯的劲头。松田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主动联系政府、企业,以点带面、由弱到强,靠的就是一股闯劲儿。
四、关于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实现形式的思考
尽管独立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地方院校、重点大学相比,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因此,研究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现形式,借鉴著名大学和国外的高校服
务社会的形式就相当必要。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现形式上,独立学院还存在形式单一,内涵有限等方面的问题。而一些著名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经验、模式都值得独立学院学习和借鉴。如有的学校加强了图书馆、物业、后勤、实验室等一系列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功能的开发,这些都是独立学院可以做,应该做,也能做好的方面,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大力挖掘这些方面的服务功能。
(二)广修栈道,打通“关节”。
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主要障碍是中间环节受阻。这要求独立学院要多渠道地联系社会。学院可充分利用中介组织,通过中介组织把学院服务的能力介绍给社会,弥补教师与社会打交道能力不足的缺陷。如可把学生动员起来,特别是一些企业家子女,让这些学生充当学院与企业之间的“红娘”,必将大大缩小学院与企业的距离,节约学院开展服务的成本。
(三)广结善缘,请佛诵经。
在服务社会方面,独立学院的起步较晚,经验有限。广结善缘,就是要求独立学院要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寻求支持。请佛诵经,就是要聘请政府、企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中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增进政府、企业对学院的了解、认同,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中间开花,服务“零距离”。
中间开花,就是在企业集中区域建立服务公司,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资讯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
总之,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尚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只要增强意识、苦练内功、坚定方向,独立学院服务社会的功能一定可以厚积薄发、大有作为。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课题编号:10y84)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吕祖善.高校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 实现良性互动与合作共赢——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
[2]李源潮.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j].求是,2008,(4).
[3]徐铜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政策 对策
[作者简介]李晓明(1959- ),男,广东陆丰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麦影(1977- ),女,广西平南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贸系,副教授、经济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广东 广州 510405)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局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度攻关项目“探索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项目编号:2013-84)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与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课题编号:2013-3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022-02
一、高职教育对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建设同步协调制度,实现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融合发展”的目标。目前,社会公认高职教育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四大职能,其中,培养人才是核心职能,其他职能既是支撑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选取了对高职教育功能的狭义定义,认为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主要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职教育作为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开展科学研究、为当地行业企业提供服务、为社会传承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王一群认为,当前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意识不强、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叶华提出,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的缺失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服务方向的游离、服务群体和目的单一、服务深度和能力不足。周世青认为,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存在发展不够平衡、工作不够主动、联系不够紧密、服务不成系统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认识不到位、能力不适应、机制不完善。任君庆、王义认为,近年来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层面,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项目不多。总之,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中存在能力不足、动力不足、保障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相关政策与法规分析
从国际上看,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较完善的国家有美国、德国、新加坡等,但这些国家大多立足于发展和促进职业教育方面,并提出了政府、行业企业、相关机构等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政策,如德国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培训员资格条例》等,新加坡要求企业为职业教育提供便利等,对职业教育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少有政策规定。
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非常明确,但相关的具体法规条例较少,仅有少数关注校企合作、实习实训方面,缺少对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引导、规范、评价及相关保障。现有的《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涉及高职教育的内容不多,且大多以原则性、目标性为主。我国在国家层面出台的一些相关政策主要涉及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任务及内容,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在具体措施方面,《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决定,2011~2012年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重点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对示范院校提出“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更高要求。
一些地方政府的文件也明确提出,高职教育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如云南省教育厅等印发的《关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培养大批与我省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实现云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关于本市推进组建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联合区域各类办学单位、企业或行业组织,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提高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提出,积极推动全省职业院校对接产业(行业),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部分省市的政府和行业从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面出台了鼓励、规范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法等。如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交通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暂行办法》,深化和促进了北京市交通行业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无锡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建立无锡市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制度的意见》,旨在推进无锡市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深化校企合作,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酒泉市扶持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见习工作实施办法》提出,扶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工作、支持中小企业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吸纳人才的系列措施。
行业层面则较少出台结合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教育部的《关于提高职业教育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能力的指导意见》,从“完善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仅涉及有色金属行业,大多不具有普适性。
三、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1.加强法律法规保障。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敦促及保障高职院校服务于社会发展,鼓励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联动发展。地方政府应根据地方经济及教育特色制定具体法规,有针对性地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的水平。
2.制定具体保障政策。地方政府制定了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明确了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职责和权益,采取地方税收优惠、用地优惠、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倾斜等政策措施,调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社会各界的积极性。(1)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地方政府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支持,吸引企业加入校企合作,鼓励行业的龙头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多方位合作,通过减免税收等手段鼓励高职院校为企业、社区等提供技术服务。(2)教育用地优惠。地方政府在教育用地上实行优先政策,有条件的地区、城市可在社区划分出教育用地,为高职院校服务当地发展提供必要的场所。新规划的城区将教育用地纳入规划,规定一定比例的土地为教育专用。鼓励社会各界以赠地、合作建立基地等方式向高职院校提供教育用地,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社区等的联系,推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3)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向教育倾斜。将高职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促使高职教育的质和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对于当地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将相关的专业群纳入重点支持对象以加大资金投入。(4)支持探索“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探索政府补贴、政府购买等方式,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设立“厂中校”或“校中厂”,共建生产实训中心,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鼓励高职院校通过参与企业研发、技术攻关、工艺与流程改进等,提高院校服务企业的能力与水平,推动双方合作的深层次发展。
3.体制机制保障。地方政府成立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协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从宏观层面指导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的方向与任务,搭建机制平台,使高职院校与企业协调互动,发展共赢。
4.资金激励与保障。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及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对此,地方政府可以立项方式,设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发展专项基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资助一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重大问题、共性问题的项目。
5.政府引领,创建良好环境。强化各级政府支持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责任,确立高职教育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落实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责任。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对在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予以表彰。
6.组织保障。政府进一步加强对高职教育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联系各方、协调各方的优势和作用,建立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的联系机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积极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探索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的体制,探索高职教育集团创新模式、校企合作董事会(理事会)制度等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及社会融合的体制机制。
(二)高职院校层面的对策建议
1.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师生“双主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要注重发挥科研与技术人才优势,将优势科研资源整合组成若干科研团队,建立专家智囊库,深入行业企业的决策咨询系统,积极解决其需求,为其决策当好参谋。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的科技创新体系中,高职院校也是重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更是相互促进的。根据地方产业特色,校企共建研发基地,共同推进研究成果产业化,既可为校方解决研究经费,也能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高职院校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机衔接,从而满足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校方的人才优势,将高职教育中的核心模块――实践教学与服务经济社会有机结合,通过立项资助、制度引导等手段鼓励教师带领学生收集地方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管理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提供企业决策参考,实现师生“双主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样可以真正实现学生所学与企业实际的对接,避免传统理论教学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企业也能由此产生效益,达到“双赢”。
2.打造校企共享的“双师”队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既熟悉企业业务又能带领学生解决企业问题的“双师”,是高职院校最宝贵的人才,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多种渠道,多形式培养和锻炼“双师”人才为地方经济及社会服务:积极推进并完善教师下企业的实践制度,培养现有师资的实践能力;引进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业技术能手作为高职院校的专职或兼职教师;构建跨单位的校企合作研发团队,承担企业实际项目开发,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并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进课堂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打造校企共享的“双师”队伍。
3.积极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形式。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但目前很大一部分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并不高,有的专业性较强的设施设备甚至常年闲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紧缺等原因,无法及时更新设施设备。将高职院校闲置的设施设备通过租赁、项目合作等方式用于企业,将对企业产生重要的效益。同时,实训基地在设计理念上应充分考虑其在当前行业企业中的适用性,既满足教学需要又能为企业提供真实的服务。校企双方也可协议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依托各自的场所、人才、资金、设备等实现优势互补,进行实质性的合作。
(三)行业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1.构建以行业协会为纽带的校企沟通平台。校企双方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影响学校科研与地方产业、行业的结合,限制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行业协会应起到校企沟通纽带作用,打造校企沟通大平台,促进高职院校成果转化,提高其服务社会的质量。
2.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纳入绩效考核范畴。目前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考核基本上仅限于其“培养人才”的职能,而对“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能缺乏要求,这也是造成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纳入高职院校绩效考核的范畴,并引入以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等为主体的第三方力量参与综合评价,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客观评价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积极推进诚信评估制度。
3.企业职工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融合。高职院校具有充足的教育与培训资源,而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技术技能、管理制度、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投入大量的员工教育资源。双方可进行优势互补,企业依托高职院校的场地、师资、设备等资源开展各类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并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其中60%以上的教育经费应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积极探索将企业职工培训纳入高职院校学历教育范畴的新模式,高职院校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将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紧密结合,既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也注重企业技能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段悦兰.立足当地企业 服务地方经济――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2(6).
[2]马云峰.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2(3).
篇6
关键词:高校机电教育 经济影响 协调发展
经济的战略调整将引发经济领域在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等三个层面的深刻变化。机电专业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自成体系的新型学科,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面对新一轮经济发展和竞争,我校如何围绕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如何面向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积极为社会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在重新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前瞻性地构建高校机电专业新体系,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十分必要。
一、我国经济现状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经济发展显著加快,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生产强劲回升。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产业高端化、低碳化、高技术化、高效化的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
二、高校机电教育现状
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推进高校教育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实用人才。紧紧围绕新型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型专业和特色专业,提升核心专业层次。在培养人才和企业用工方面进行密切合作、校企共建、校企共赢,共建机电类实训基地。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规划从而助推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高校专业教育必须面向行业经济发展进行布局调整,融入行业经济发展,专业与课程的设置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用人企业的需求对接,体现办学特色和人才质量
三、对高校专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确立发展高等专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大对高效统筹管理力度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劳动力素质较低、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特别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缺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发展高校专业教育,提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结构,这既是把人口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优势的必由之路,也是实施人才战略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就业需求预测和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认真制定我校发展规划,并力争做到高校专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二)加强宏观调控,强化高校专业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围绕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抓好高校专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进高校专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应指导不同专业学校专业布点的专业分工,避免热门的专业一哄而上,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制定政策支持社会急需而报考冷淡的专业发展。对社会急需、招生困难的专业,实行学费减免或补贴政策,适当降低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扩大入口;对不适合高校专业教育的专业等应予以取消。
(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我国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校专业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所谓“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就是以用人市场为导向,以用人市场所需专业人才及对高校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导向。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一定是具有特色的市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构建两大体系,但还应有前瞻性的思路,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动规律与发展趋势,实行超前的宏观的规划。
(四)校企紧密合作,积极探索高校专业经济产业化
高校专业教育要坚持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不断开辟并建设好符合要求的实习基地,把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注重教学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首先,学校要了解企业技术工人队伍现状和供求趋势,反馈企业用人信息,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以及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学校教学工作。根据企业的需求及预测分析确定专业设置,形成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其次,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设施、设备和师资等方面的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众多的技术人力支持。
(五)高校专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
目前,我区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时期,需要大量的适应新岗位、新工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就员工个体发展而言,经济与社会的变迁造成现代职业的半衰期越来越短,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动频繁,职业教育和培训成为人们自我发展的终身之需。因此,我校的专业应积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正处在结构大调整、产业大转移、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是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专业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在企业管理中.机电就是将市场信息供需变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指导生产的依据。在未来的企业里.机电产品和机电在管理中的应用.将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标志。总之.大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当今新技术发展的主流。专业教育要紧紧抓住有利机遇,面向市场,服务社会,强化规划,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构建适应我国经济特色新体系。
参考文献:
篇7
一、总体要求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年度总体发展目标,把握发展新趋势,抓住改革新机遇,精于谋划,善于统筹,敢于创新,勤于管理,充分发挥发改部门综合职能优势,深化实施“xxx”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在整年工作着力点上,努力实现四方面的转变。一是从偏重于对微观主体的直接管理,转变为强化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实施和加强宏观调控。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向职能转变迈出新步伐。二是从以前期工作为重心转变为前期规划、中期管理和后期监督并重。既要发挥综合、管理职能,也要履行监督、执法职能,在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同时,加强行政管理能力,提高监督和执法能力。三是从以发展为中心转变为统筹协调发展、改革和稳定关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实,谋求市域内城乡、经济社会、人和自然、行政区与经济区间的统筹协调工作,统一规划和部署,处理好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四是从侧重于经济管理转变为引导全社会的经济社会活动。不断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估分析,加大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有效调控、动态监测,做好经济领域改革的同时,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强化社会服务和管理。
二、主要任务
(一)坚持规划引导,着力推动经济新增长。
切实强化规划引导,综合发挥发改工作经济分析、改革创新、项目管理、价格监管等职能,聚合各方积极因素,提升慈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握xx都市北部中心城市确立的现实机遇,提高xx竞争实力;利用杭甬高速客运专线及场站建设的预期机遇,实现要素集聚。充分发挥大桥经济的集聚辐射功能、沟通吸纳功能和联系桥梁功能,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通过推进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升级优化,提升现有产业层次,替代落后低端产业,跟进新兴优质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增加发展动力。以“改革、开放、创新”经济发展新的三驾马车作为发展新动力,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扩大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创新,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改善发展条件。树立长远发展眼光,积极破解要素瓶颈制约,优化生产力布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和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构建和谐社会。以“民生、民和、民安”为出发点,发展社会事业,夯实民生基础,维护社会稳定,夯实民和基础,强化社会管理,夯实民安基础。
1、编制XX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及时做好相关预期目标的下达工作;跟踪督促检查年度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2、扎实落实《规划管理办法》,强化规划审查和管理,着手开展“xxx”规划中期评估工作。配合开展主体功能区发展等规划编制。
篇8
产学研结合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个热门话题,产学研结合其根本意义在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要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主战场,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内在要求。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还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之路,要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没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作用。以下浅谈其具体表现及对策: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职教育对于社会的任务和作用,归根到底根本职能是为社会开发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职教育的规模和水平。
高职教育到底是以培养技术型应用性人才为主,还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为主,对这一人才培养定位问题应有清醒的认识,否则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将无所适从,高职教育也将迷失发展的方向。当前全国高职教育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多数高职院校过度削减必要的理论课程,片面强化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办学层次向中职教育下移,导致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降低。使得高职院校与中职、技校甚至培训机构无异,只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将严重削弱了高职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竞争力,也将失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独特优势。
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是培养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专门应用性人才,即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是一般的操作工,也不是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者,应该是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技术浪涛用型人才为主。
二、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
专业是高职教育办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当前高职院校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没有认真分析区域产业背景、行业格局、企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与区域社会接轨不密切,缺乏市场的导向性,其结果是大量相同或相似专业的重复设置,优质资源分散,专业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高职院校有效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特色专业明显不足,这也是造成结构性失业的根源之一。
高职院校多数是由地方政府主办的,为了获得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必须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其次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必须与区域的人才市场对接。所以高职院校要主动以需求为导向对接区域产业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做好区域产业的调研和预测,通过市场调查明确高职教育定位,使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步,在变动中升级,培养区域产业不可替代性专业人才。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
当前高职院校突出表现在为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的作用不大。表现在自身的科技创新实力不强,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为企业做出贡献不大,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作用不明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
建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保障机制,主动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提高职院校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和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的作用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在实现各自目的基础上,主动让“利”给合作企业,通过人、财、物的市场化运行与管理,校企双方产权明晰,职责明确,制度保障,充分调动企业参与高职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
四、师资队伍的结构性转型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时间不长,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合并“升格”而来,即脱胎于中专办学模式,基础较为薄弱,具备较高理论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教师很少,这是制约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还有是具有生产性和新技术研发功能的设备不足,为区域企业培训员工作用不大,这些因素都导致高职院校不能吸引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影响产学研结合的顺利开展。
我们认为当前对高职教师仅提“双师素质”的要求是不够的,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高职教师必须从“双师型”走向“三能型”,使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进入结构性转型。高职“三能型”教师指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能胜任理论教学;要提高动手能力,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还要求教师参与企业相关研发工作,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性研发。同时,加大与区域产业相匹配的教学设备投入,使高职教育软硬件上都有利于走产学研之路,更好地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升级是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在高职教育内部视角下,产学研结合的价值取向是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根本动力在于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因此,高职院校要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只有确立职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方向,建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适应地方经济和人才市场要求,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合格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亚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对策与建议[j] 科教导刊2011.11
[2]教育部.关于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2012.7
篇9
关键词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372-01
2010年是质监事业“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总结过去5年来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找准“十一五”规划执行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科学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对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推进质监事业大发展、快发展至关重要。
在编制和实施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当中,各级质监部门应当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母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促进职能转变与融合,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强化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地位和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寻求自我发展。这些理念的可行性,已经为部分发达省市质监部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所验证。
1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促进职能转变与融合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质监事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各级质监部门尤其是市县级质监部门,自我发展能力薄弱,不但不能为当地产业发展排忧解难,有的甚至给政府和企业“添乱”,成为“不受欢迎部门”,难以得到地方党委、政府以及企业的支持。因此,在编制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时,必须转变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工作的立足点,做经济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将企业、产业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将该系统管理职责和服务职能融入到地方党委、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的大背景当中,将该系统的能力建设,融入到地方质量能力提升的大背景当中,将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否则,质监事业的发展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质监事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质监部门的特点,是以技术作为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手段,工作内容是以质量为中心,计量、标准为基础,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为重点,服务管理对象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1]。
经济社会发展秩序需要质监。从古到今,社会发展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就是计量与标准,这是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的前提,从先人的“结绳记事”到现代的网络信息手段,从原始的“自给自足”经济到现代“全球化”经济,计量与标准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经济社会秩序的基础,特别是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计量与标准的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将无法立足。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质监。和谐社会建设,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安全又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而质监工作的重点,就是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民以食为天,生以安为先”,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安全因素之一。“三聚氰胺”事件、水污染事件、生产安全事件等一系列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不断向人们昭示质监工作的重要性。
产业发展需要质监。产业的依托是企业,而企业又是质监工作的重要对象。无论任何企业,大到基础建设、生产运行,小到标准采用、质量检验、工艺控制,无不渗透着质监工作的内容,质监在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近年来质监工作的管理内容和成效来看,“生产许可证”管理帮助企业改善了生产条件和检验条件,完善了生产工艺,为保证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认证认可”工作帮助企业规范了管理行为,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提高了自我发展的能力;“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帮助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质量分析”工作帮助企业提高了质量控制能力,使企业学会了运用质量分析的方法,及时解决生产当中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和漏洞,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提供保障。可以说,质监事业是产业发展的领航者、护航者、推进者,所以编制质监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既要强化“大质量”、“两个安全”,又要重视计量和标准的基础作用,细化规划内容,将各项工作做实,促进质监事业平稳均衡发展。
2以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为突破点,促进机体活力提高
当前,由于全国各地管理体制上的不同,加之思想解放程度的差异,使得各地区质监系统管理体制、机制也存在着很大差异。由于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致使其在运行上存在诸多弊端,一定程度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一是分配机制单一,激励机制缺失,造成分配不合理,大锅饭现象严重。二是人才引进机制落后,具有真正技术能力的人员不多,奇缺专业领军人才。三是人员任用机制不合理,非专业人员管理技术岗位的现象比较普遍[2]。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规划的编制和执行当中,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一是改革创新,摆脱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鼓励事业单位公司化,实现系统内部、内部与外部的有机联合,形成技术集团,为新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提供必须的条件保障。二是建立灵活的分配机制和鼓励机制,调整分配形式和方法,以能定岗,真正激发“能人”的积极性,促进用人机制的活化。三是建立人员竞聘机制,营造良好的用人风气和导向,突出专业引领作用,达到“能者上、庸者下”的目的。四是建立系统内人才培养体系,开办专业培训机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系统内的行政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等进行规范化培训,使人才培养常规化,形成该系统完整合理的人才构架。
3以能力提升为切入点,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
质监系统的优势在于依托技术手段支撑实现管理与服务职能,其能力主要体现在综合技术能力方面。综合技术能力,包括检验检测能力、产品质量分析能力、技术咨询服务能力、产品研发和工艺指导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等。上述能力必须以坚实的实验室基础设施、优秀的技术人员队伍、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和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为支撑[3]。
一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检验检测项目,将各级质监技术机构建设成为政府、企业以及广大民众可以信赖的技术平台,为政府监督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企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为民众生活提供优良的技术服务。二是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幅度提高质监部门综合技术能力。要按照国家局、省局的规划和布局,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全面争取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中心等大项目落户到市、县,采取自我建设与强强联合相结合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三是强化移动实验室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移动实验室是固定实验室的有效补充与延伸,它具有机动灵活、反应迅速、应急能力强、试验速度快、结果判定迅速等突出特点,可根据试验结果,快速给出应急解决方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4-5]。因此,要按不同级别合理调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形成质监系统国家、省、市(县)3级移动实验室体系,并加快移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范和管理方法的研究,探索移动实验室应用的新领域,使移动实验室建设与应用步入正轨,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探索质监系统技术机构4级框架结构
由于历史的原因,从国家级质监技术机构到县区级质监技术机构,业务分工不尽合理和明确,检验检测业务大同小异,不但造成上级机构忙于一般的检验检测工作,疏于集中高级专业人员研究深层次问题,而且造成系统内上下级技术机构之间配合不当,下级机构业务空间狭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应当由国家局统一界定不同级别技术机构的业务范围,合理分配业务内容,充分体现出不同级别技术机构的特定地位和作用[6-7]。一是将质监系统技术机构分为国家、省、市、县4级,明确职责分工和业务范围,各司其职,避免和减少业务重叠和冲突。二是结合实际,分级设计业务内容,国家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统筹全国质监系统技术机构的布局、制订技术规范、组织高精尖人才培养、组织高精尖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开发与研制、组织国家级中心建设、组织全国性的产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等重点工作;省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制订地方性技术规范、组织一般性检验检测人员的培养、组织对市、县级技术机构建设的指导、开展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组织区域性突发事件的应对等区域性工作;市、县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常规性的检验检测工作,配合上级机构开展人员受训、监督检查、突发事件应对等一般性工作。三是加强上下级之间、横向之间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体现整体合力。
5参考文献
[1] 叶炎.高举三大服务大旗推动质监事业发展[J].徽州社会科学,2008(8):9-11.
[2] 龚治国.浅析“三大服务”与质监事业发展的关系[J].中国发展技术监督,2009(2):62-63.
[3] 刘华贵,冯魁.用心督查督办服务福州质监事业发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9(4):40-41.
[4] 陈玄韬,邱春玲.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推进质监事业发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9(2):33-35.
[5] 尹集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进质监事业发展[J].城市技术监督,2001(4):12.
[6] 杨少宾,王泽辉.推行目标管理办法促进质监事业发展[J].监督与选择,1991(12):16-17.
篇10
关键词:甘肃省情;信息资源;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3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4-0160-02
一、省情信息分析与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省情信息分析与研究的本质含义是信息工作者或省情研究人员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特定需求,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有目的地搜集和占有省情信息资料并通过整理、评价和筛选,运用数理统计、综合分析、分类评估等手段,对有关省情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概括提炼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和再创造活动[1]。它实际上是在数理统计、综合分析全部或大部分相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出综述性文献的研究性工作,具有信息资源的荟萃性、研究的宏观性、研究过程的综合分析性和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选择性等特点。
省情信息分析与研究是一项信息再处理和深加工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取增值了的、具有决策支持作用和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分析与研究产品,为领导决策机构、科学研究人员或有关需求者提供概括性的专题知识和信息集成,为人们进行决策或研究和解决有关问题提供借鉴、指导和方法[2]。因此,它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我们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的省情研究,为各行各业的宏观决策和微观指导提供实际有效的服务。其次,它有助于我们参与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运用掌握的省情信息以及各种系统性、专门性研究的成果,向各级政府决策部门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参考意见和从宏观到微观的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主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再次,它有助于我们预测省情的发展趋势,开展对全省社会经济发展远景规划研究,引导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实现。而这些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我们能否生产出高质量的省情信息分析与研究产品。
二、省情信息分析与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范围
省情信息分析与研究既是一种特殊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信息服务的高级形式。由于它对其研究对象具有整理、评价、预测、反馈的重要功能,这就决定了它主要着眼于宏观问题和关键环节,着重于进行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的综合性战略情报信息研究。
(一)社会政治、经济信息研究
与现实问题密切相关的省情研究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研究,有关省情研究部门和信息服务机构应该收集、筛选、分析、综合全省各行各业、各个方面、各地区在现实经济活动及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大量信息,为了解、研究和宣传省情提供系统的社会背景信息,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各类参考信息。特别是要着重于以下诸方面:能够反映甘肃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历史或现实基本情况的连续性、资料性信息;能反映甘肃各条战线事业发展与实际工作情况的系统性、动态性信息;联系实际研究和探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理论性和学术成果信息;反映甘肃社会政治思潮和社会环境意识、地方观念的舆情信息;反映甘肃社会意识、公众舆论的信息;反映甘肃经济发展道路、模式的信息;有关研究甘肃的理论学术动态信息,包括国内外学者对甘肃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评估、建议和反映的信息。从而为甘肃省的社会政治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甘肃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二)管理性信息研究
省情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和社会服务。因此,进行决策性、预测性和战略性的信息分析研究是省情信息分析与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管理性信息研究主要搜集和提供为有关部门进行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规划和各级党委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可以参考利用的信息。这种信息实际上提供的是一种无形产品:计划、方案、建议和措施等信息,它是决策和有关工作行动所需要的“智慧和知识”[3]。管理性信息分析研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具有阶段性。我们在进行管理性信息分析与研究时,要善于根据决策的阶段性,系统收集和提供以下管理性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导向研究报告;在决策前提供有针对性的预测信息;在决策进行中提供有分析对比的信息;在决策后提供反馈信息等。二是信息内容的多维性,诸如背景信息、预测信息、环境信息、对策信息、战略信息等。
管理性信息分析与研究的另一方面内容是预测性信息研究。它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出发,以现有的资料、信息为根据,结合有关参考数据,进行归纳和推理,探索全省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走向与趋势。预测性信息分析与研究的内容主要有战略决策的预测性信息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研究、发展重点的预测信息研究等。要求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要能够对各级政府决策机构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领导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起到启迪作用,并对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导向作用。
(三)政策理论性信息研究
它主要对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理论和政策法规进行分析研究,是从政策理论角度进行信息的收集、筛选、评价和分析。其研究产品着重信息内容的理论价值、政策价值,学术性较强。研究内容主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荟萃有关的理论学说、政策分析、学术观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的科学理论知识、事实、数据等。同时,还包括有关方法的信息。
三、加强甘肃省情信息分析与研究工作的具体措施
省情信息分析与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科学再创造劳动,它要从省内外纷繁复杂、数量庞大的文献信息中,捕捉有用的信息。这就要求信息工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理解力和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同时,信息分析与研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科学的加工方法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第一,必须加强甘肃省情信息资源的搜集与整理工作。省情信息研究成果的质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省情信息资源的占有程度 。可以说,没有高质量的省情信息资源的积累,就没有高质量的省情信息研究成果。掌握丰富的省情信息资源是开展省情信息分析与研究的基础和保证。当前,加强甘肃省情信息资源搜集整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注重内部资料的搜集整理。省情信息资源的相当一部分是未曾公开出版发行的报告、公文、统计数据等内部资料,这些资料或是统计数据,或是调研报告,或是分析材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就要求有关信息服务或研究机构及时了解有关省情的各种资料的出版发行信息,尽可能齐全地搜集整理省情信息资料[4]。二是在搜集方式上要注重利用行政力量,积极争取省上领导和有关单位的支持,通过行政措施和法律手段来搜集省情信息资源。要建立健全省情信息资源搜集整理的长效机制,畅通省情信息资源的搜集渠道,通过行政力量来保证省情信息资源搜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三是要注重结合甘肃的实际,结合甘肃当前的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集中搜集、整理和研究相关的省情信息资源。要把省情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和当前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着眼于服务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着眼于各种热点难点问题,系统搜集和整理有关甘肃省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四是要着眼于省情信息资源的服务和利用,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省情信息系统。
第二,紧紧围绕现实需要确定选题。确定选题就是根据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和有关用户的需要以及省内外已有信息资源的客观现状,决定甘肃省情信息分析与研究的题目或重点。它是工作的出发点,选题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信息分析与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确定甘肃省情信息分析与研究选题应当遵循一些原则,一是政策性原则。省情信息分析与研究是为科学决策、R&D和市场开拓活动服务的,其选题必须以各项政策为依据,在政策指导和约束下进行。二是必要性原则。就是要求选题要与全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吻合,与用户的信息需要相一致。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好战略需要与战术需要之间、长远需要与当前需要之间的关系[5]。三是可能性原则。就是要分析研究具备的条件,量力而行,特别是要选择有能力研究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课题。四是效益性原则。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社会效益,在两者发生冲突时,应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在确定选题过程中,要充分调查用户需求,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注意抓好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既要把握时代性、区域性,又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还要根据已有的信息资源情况,认真分析,慎重确定。现阶段选择课题的重点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有关课题;涉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规划重点的有关课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及建设实践中产生并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如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整装备制造业、建设文化大省等方面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争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长点方面的问题;新理论、新思潮、新问题研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动向、苗头中反映出的重大问题。
第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省情信息分析与研究队伍。省情信息的分析与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艰苦的工作,需要有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有严谨的科学治学态度、能吃苦、脚踏实地的研究队伍。从这项工作的特性出发,这支队伍不仅需要省情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也需要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不仅需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政府部门、企业参与,更需要信息服务咨询机构的参与,还需要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参与。省情信息分析与研究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和敏锐的学术眼光,能够随时掌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具有较强的综合概括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当前甘肃省的实际来看,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现有的省情研究人员和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重视省情信息的分析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保证;另一方面要整合资源,加强合作,组织力量对省情研究的一些重点课题进行集体攻关,争取快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并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队伍。
参考文献:
[1]易克信,赵国琦.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方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282―283.
[2]鲜鹏等.甘肃省情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149―156.
[3]易克信,赵国琦.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方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289―290.
[4]商晓帆.面向本省实际搞好省情文献信息服务[J].图书馆建设,1997,(02):49―50.
[5]秦铁辉.情报研究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6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