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

篇1

方法:随机抽取300名小区居民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采取综合控制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措施,分析比较两组的诊疗控制干预结果。

结果:研究组经过医生控制干预治疗后,高血压患者好转25人,无新发病例,总体有效率83.3%;对照组好转15例,新发5例,总有效率33.3%,两者的总有效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

结论:全科医生对社区居民进行高血压控制干预治疗有助于防止新发病例的产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增高,对高血压病人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关键词:诊疗控制 血压 全科医生 社区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105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080-02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食盐摄入增加、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高血压成为目前我国人群患病最多,患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患者呈现一种“三高”、“三低”的状态,容易引起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危及人们生命,因此有效控制人群血压的升高成为目前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工作;总结国内外控制高血压经验,最有效的办法为社区居民一起防治[1]。现以高血压为例,以一定量社区居民为单位,探究全科医生对社区居民高血压进行诊疗控制干预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研究选用某社区300名普通居民,其中血压正常者240人,高血压患者60人,年龄在33~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2岁。将所选居民随机分为等量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人,使两组样本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研究组进行综合控制干预措施,对照组不做任何措施。所有居民自愿接受调查。

1.2 方法。

1.2.1 社区宣传:寻求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卫生服务中心的帮助,在居民区显眼部位设置健康教育专栏,设有专用栏目向居民群众宣传预防高血压方面的知识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更新栏目宣传内容,并且向广播、电视台提供相关的防治高血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视频和书籍资料;在社区活动地点创办咨询台和宣传台,定期举办宣传活动,发放相关资料,并热情接受居民的咨询。

1.2.2 个体教育:面对前来咨询的居民,先为其测量血压,对其进行指导血压的测量方法、预防高血压的措施等,教育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进行身体锻炼以增强身体抗性;在平常生活中饮食方面要减少糖类和食盐的摄入,以及戒掉烟酒等有损身体健康的不良嗜好[2];叮嘱居民饮食中尽量避免高盐分、高能量、高脂肪等食物的摄入,并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有目的性的运动计划。

1.2.3 用药干预:根据国内外医疗机构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对药物依赖性并不是很大,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药物干。根据患者自身血压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有效诊疗方案;要求患者说明当前服用药物名称、剂量、不良反应等,针对不同人的个性差异,对所有高血压患者进行服药指导,特别强调按时吃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调整药物并正确用药,使其认识到药物治疗对高血压的显著作用。安排患者定期检测自身血压,结合血压值拟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以提高疗效。

1.3 统计方法: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居民经过医生控制干预治疗后,高血压患者好转25人,没有新发病例,总体有效率83.3%;对照组好转15例,新发5例,总有效率33.3%,两者的总有效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社区全科医生应具备多项基本技能,能够自行处理常见病症,对于多发性疾病要有处理和控制能力。社区全科医生应提供有效的、及时的、连续的服务,以个人为单位,以社区居民为基本提供人性化服务。随着社区人口不断增加以及人们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促使社区全科医生要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更好、更全面的为人们服务。

本文以控制干预社区居民高血压为例,研究社区全科医生对临床疾病进行控制干预的临床疗效。此次研究中,采取综合防治干预的研究组在诊疗前后血压变化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且研究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防治干预措施的疗效非常显著,具有极大的研究、推广价值。高血压是一种人们普遍患有的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对于此类疾病,需要长期控制,所以社区全科医生的责任重大[4]。全科医生最先基础患者,许多患者就医时并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这就需要全科医生为其指点迷津,为其说明得的是什么病,应该看哪一科,为患者提供方便。医生有了全科意识,才能及时、正确的作出诊断,避免误诊、漏诊,极大的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发展全科医生、实行全科医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全科医生的作用非常巨大;不仅应该提供便捷、低价的服务,更应是高效、优质的服务。应重视疾病的防治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居民改变不良的烟酒嗜好、不良生活方式,正确选择药物并科学服药,都是目前改善疾病控制情况的有效措施。因此,提高全科医生的基本技能和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翁青.社区全科医生进行高血压防治的干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3,10(21)

[2] 萧彩芹.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分析及防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2):255

[3] 梁娣,谭建强.开平市高血压病防治的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1):374-375

篇2

【关键词】 面对面随访; 电话随访; 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2-0134-02

doi:10.14033/fmr.2015.22.077

2013年调查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4%,全国高血压患者人数2.66亿,每5个成人中至少有1人患高血压病。高血压已经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其防治形势极不乐观。高血压患者患病知晓率不足40%,患者管理率约1/4,管理人群服药依从率约60%,血压控制率约50%。常住居民中慢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9.8%,高血压病患病率占慢病人数的70.17%[1]。开展高血压患者的慢病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率,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且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谐了医患关系[2]。加强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采取适宜有效的随访管理方式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途径。为选择适宜有效的管理方式,本文选择2014年进行4次高血压规范管理辖区的高血压患者,按随访方式分为三组进行不良习惯、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情况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进行4次高血压规范管理辖区内的高血压患者180例,年龄39~79岁,平均52.6岁;男98例,女82例;初小以下58例、中学69例、大专及以上53例;单纯高血压病110例,合并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70例。按随访方式不同分为面对面随访组、混合方式随访组和电话随访组,每组60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面对面随访组、混合方式随访组和电话随访组从不良习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三组管理前后不良习惯和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后三组患者不良习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详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重点疾病之一,规范管理是有效控制血压,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慢性病控制率的有效措施。通过规范化管理可以使本地区高血压人群血压水平明显降低,部分危险因素得到改善,整体危险水平降低,治疗率、控制率明显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服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应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加强社区高血压的管理和监测,合理使用降血压药物,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医患沟通[3]。通过不同形式的随访,一对一的干预和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制定个体化的高血压治疗方案以及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将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依从性[4]。高血压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是由于人们对高血压的了解和重视不够,导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低的现状,社区综合干预是积极预防与控制高血压的重要途径[5]。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每年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通过面对面随访,充分了解患者自述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获取客观资料,了解患者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及近期心理状态,为患者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和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存在的危险因素,合理使用药物,综合防控,有效地控制高血压。面对面随访可提高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满意率和遵医行为,起到促进作用[6]。同时借助信息化技术,全科医师对签约高血压患者进行及时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和血压控制达标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管理方法[7]。

但在实际工作中,面对面随访存在一定的困难,种种因素导致部分患者不能按时接受随访,给面对面随访规范管理带来不便。电话随访作为另一种随访方式,更加灵活,便于定期随访,按照面对面随访的内容进行详细的电话沟通,同样可以起到应有的效果,或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能保证随访的连续性,又能适时与患者见面进行面对面随访的内容,方便患者得到面对面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管理前后不良习惯和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郝吉洪[6]报道的结果不一致,可能与病例较少,病例选择多为长期进行管理的高血压人群有关,长期管理后的患者的理念和习惯已经相对形成并固定,无论哪种方式要改变其现有的生活习惯、健康行为等难度都非常大,再者病例偏少结果可能存在偏差,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对比分析,以及发挥同事间的作用,扩大研究对象,不断总结印证。提高高血压管理率,改善居民高血压管理依从性必须注重医患关系,而医患关系的满意有赖于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提高[8]。在今后的工作中护人员还需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高血压新知识、新理念,提高沟通技巧,改善服务态度和模式,密切医患关系,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实现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及控制率的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高血压规范管理要严格按照4次面对面随访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现实的一面,片面地强调模式不利于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且每种随访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社区应倡导以面对面随访为主,结合卫生资源的实际和患者的个性特征或者根据管理的不同阶段来选择更有效、更经济、更适宜的随访方式,把随访方式多样化,逐步扩大随访人群,同样可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霞.社区居民健康管理及慢病状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7):371-372.

[2]何长蓉.慢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177-178.

[3]陈小英,找锦英,陈小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4,31(1):37.

[4]王伟,严非,薛曹怡等。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依从性影响因素定性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4):429-432.

[5]陈晓燕.高血压的社区慢病管理[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0):257-258.

[6]郝吉洪.12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面对面随访与电话随访的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8):124.

[7]顾亚琴.信息化技术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11):55-56.

篇3

关键词:高血压;眼底疾病;相关性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ypertens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

SHEN Yue-hong

(Qingshe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Qingshen 61246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Study the effect of hypertension of fundus disease.Methods 140 cases of patients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Results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central retinal artery/vein occlusion,ischemic lesions had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nipple(P>0.05),but its incidence and optic atrophy,diabetic retinal lesions,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Key words:High blood pressure;Fundus diseases;Correlation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高,高血压发病率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有研究发现高血压可造成眼底疾病的发生并逐渐为人们所重视[1]。眼底病变的程度与高血压时间长短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血压下降和控制,眼底出血,渗出等病变也逐渐好转,一般效果很好,但到晚期效果^差。本文探讨了研究高血压对眼底疾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于我院治疗的眼底疾病患者14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裂隙灯、视力、视野、眼底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综合检查结果确诊为眼底疾病[2]。综合所有患者所患疾病分析。1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3例,女性患者57例,其年龄21岁~80岁,平均年龄为(51.7±8.9)岁。。

1.2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中使用以下方法进行统计研究[2-3]:①以单种眼底疾病为统计单位,并在记录时将患者是否伴有高血压、高血压病程以及高血压患者所处临床分期等进行详细记录。②在统计时详细记录高血压患者在每种眼底疾病患者中所占比例,并使用SPSS19.0软件χ2检验对高血压病与眼底疾病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③对高血压患者的患病年限及患者高血压临床分期在各眼底疾病中所占的比例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眼底疾病与全身疾病关系情况 通过此次研究发现,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阻塞患者中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2.72%和87.50%;高血压患者占玻璃体积血及视缺血性病变中总患者的80%和76.19%;此外,视神经萎缩占86.67%,视网膜糖尿病性病变占77.27%;脉络膜视网膜浆液性中心性病变占60%。χ2检验结果显示高血压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阻塞、视缺血性病变间无显著性关系(P>0.05),与此同时,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糖尿病性病变及脉络膜视网膜浆液性中心性病变与高血压发病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2.2高血压病程与眼底疾病间关系 由于高血压患者占脉络膜视网膜浆液性中心性病变患者比例较低,因此此次研究未予以分析。依照患者高血压患者病程将其分为>5年,6~10年及

10年时,53%患者伴有眼底疾病的病发。虽然视缺血性病变发病率也随高血压患病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但其变化趋势明显弱于其他几种眼疾。

2.3高血压临床分期与眼底疾病间关系 由于视神经萎缩及脉络膜视网膜浆液性中心性病变患者中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较低,因而此次研究中也未予以统计分析。从高血压患者临床分期角度研究发现,在高血压眼底疾病患者中以Ⅱ期高血压为主,与之相比Ⅰ及Ⅲ期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明显较少。此外,此次研究还发现,眼底疾病受影响程度与高血压严重程度间存在正相关性。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在我国有着极高的发病率,高血压患者中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出现眼底改变。血压增高程度与眼底阳性率基本平行,舒张压增高对眼底病变的作用更为显著。眼的屈光状态对高血压病眼底阳性率有一定影响,远视眼高于正视眼,近视眼则低于正视眼。原发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以视网膜动脉收缩乃至视网膜、视病变为主要表现。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阻塞、视缺血性病变间无显著性关系(P>0.05),但其发病率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糖尿病性病变及脉络膜视网膜浆液性中心性病变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此次研究可以发现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阻塞及视缺血性病变与高血压间存在显著性关系,此外络膜视网膜中心性浆液性脉病变、视网膜糖尿病性病变及视神经萎缩与高血压的间亦存在密切关系。此外还可发现高血压是诱发眼底疾病主要诱发原因之一[6-8],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郭琳,聂连涛,李中健,等.高血压前期与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关系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34):4087-4089.

[2]苏冠方,刘鑫.正确认识眼底光学影像检查技术的特性,提升眼底光学影像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水平[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4,30(6):535-539.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4]马超,金明.AMD与全身性疾病及其它眼底疾病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4,24(4):266-270.

[5]王轩.眼底观察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诊疗中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1):17-19,20.

[6]郁肆青,郑志.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疾病发病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5,31(1):104-108.

篇4

【关键词】高龄老年冠心病;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现状

冠状动脉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 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心肌缺血进而引起心绞痛, 因此临床上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引发该病的因素主要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及其他疾病史有关[1]。冠心病在一些发达国家中较为常见, 而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冠心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 这就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近几年来, 我国人口老年化日益加重, 高龄老年人群冠心病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由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由多种危险因素互相影响, 因此其心血管疾病发病快, 较易导致患者身体器官出现功能衰竭, 甚者威胁患者生命[2]。本文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该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现状,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龄75~90岁, 平均年龄83.6岁。所有患者年龄均>75岁, 且临床病例资料完整, 对30例患者进行诊断均符合“2007年冠心病诊断标准”, 诊断为冠心病。

1. 2分析方法将3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并分析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等。另外调查分析患者的生活环境、吸烟史以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等慢性疾病。

危险因素评定:①吸烟:有吸烟史、目前吸烟、累计吸烟100支均认为吸烟;②静息状态下, 测量患者血压, 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舒张压≥90 mm Hg, 有高血压病史, 或正服用降压药物;③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2 h血糖≥11 mmol/L或餐后8 h血糖≥7 mmol/L。

2结果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患者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具有相关性, 而与性别和尿酸等无明显的相关性, 且危险因素从强到弱分别为糖尿病、高血压、年龄。

3讨论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基本病变进而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主要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及其它疾病史等密切相关。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多种慢性疾病, 对其治疗较复杂, 存在用药种类繁多但治疗效果却不明显的现象;临床研究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生活习惯将起到调整和改变的作用, 而对其进行干预治疗, 如禁烟禁酒,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尽量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以及及时的发现胰岛素抵抗等干预处理[3]。对有早发冠心病病史及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仔细认真的干预处理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很多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同时存在多个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发生通常也是由多个危险因素所引发的, 不管何时多个因素造成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单个因素造成的危害。对于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心肌梗死以及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 应及时、积极采取有效治疗, 将患者病情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中, 对吸烟和血脂的干预改变效果最佳, 而对空腹血糖进行干预的效果最差。

本文通过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 并对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 发现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及LDL等密切相关, 再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后, 其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 患者病死率降低。

总之, 对于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诸多危险因素防治过程中, 应重视患者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确诊并及时进行干预, 同时应有效地控制患者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及合理地调节患者血液脂质平衡等, 这些干预措施能明显的提高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邢冬梅, 张俊华, 李玲, 等.心血管复方制剂对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干预效果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 13(4): 446-451.

[2] 曾莉容.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 2(33): 47-48.

篇5

【关键词】硫酸镁;硝苯地平;复方丹参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高血压是妊娠过程中常见的临床情况,是妇女孕期和围生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占孕妇全死亡原因的12.3%[1]。因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的关键[2]。目前临床上妊娠期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多选用传统药物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用药,中药丹参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也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鉴于西药的副作用,笔者将复方丹参片应用于该病的临床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53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年龄24~36岁,平均孕周(33.4±0.95);治疗组27例,年龄23~37岁,平均孕周34.1±1.06。所有病例符合报道[3]诊断标准:①孕前无高血压病史。②孕后血压高于140/90 mm Hg。③排除肝肾等其他脏器患病者。④排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⑤本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用药:硫酸镁用量:25% 硫酸镁40 ml加入5%的葡萄糖500 mL,6 h内静注。同时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1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丹参片口服3片/次,3次/d。所有治疗为7 d一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观察记录患者的血压、头痛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同时注意肌无力、呼吸困难等镁中毒表现,若患者出现不适则适当停用硫酸镁。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及妊娠结局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值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比较(x±s)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的下降,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血压有显著性改善(P

2.2 妊娠结局 53例患者均安全分娩,其中16例在临床症状好转后行剖宫产,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4]。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头晕、头痛等,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后血压会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现在妊娠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仍然是纠正其病理生理为基础,解痉、降压、扩容、适时终止妊娠为主要原则[5]。

硫酸镁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首选药物,能减低血管张力,抑制神经肌肉活动,防止抽搐,亦可减轻血管痉挛,改善脑缺氧及肾缺氧[6]。但是,单独应用其降压效果较慢,临床上多为联合其他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为Ⅱ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可有效抑制钙离子内流,扩张全身血管,松弛平滑肌,且能够预防先兆早产,副作用小,用量小、降压持续时间长[3]。复方丹参片是中药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滞度、扩血管作用,可以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脂;此外丹参的其他成分还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有降压、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7]。

本研究基于以上理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硫酸镁、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复方丹参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疗效有显著的改善,降压效果明显,减少妊高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且可控,安全有效,本研究结果亦说明这一点。硫酸镁、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韩治伟,范书英,李菁,等.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进展. 中国全科医学, 2012,15 (26):2978-2980.

[2] 刘红秀.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治疗研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6(5): 82-83.

[3] 贺向华. 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10):104-106.

[4] 张优玉. 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 2010,3(14):75-76.

[5] 冯欣,于洁,孙定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药物治疗现状. 中国药房, 2005,16(6):471-473.

篇6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脉压 氨氯地平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表明,收缩压(SBP),舒张压(DSP)及平均动脉压(MAP)是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的预测因子。但近年来,人们对以收缩压增高为主的高血压即脉压增大愈加关注,本文观察了氨氯地平对脉压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观察病例选自2005年11月~2006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5~84岁,平均(59.20±15.36)岁,其中合并冠心病23例,脑血管病25例,糖尿病12例,病程1~32年,平均(11.34±7.82)年,所有病历均符合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方法:原则上未用或停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1周,记录脉压。予以口服氨氯[CD#180mm]地平(络活喜),根据血压水平调整剂量5~10mmg/日,4周后记录脉压。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X±S)表示,治疗前后的脉压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 果

60例高血压患者服用氨氯地平之前脉压为52~105mmHg),平均64±10mmHg;治疗4周后31~76mmHg,平均55~10mmHg,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t=4.17,P

讨 论

近10年来,国外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显示,随着脉压(PP)升高,冠心病与脑卒中的危险性也随之上升,PP能更可靠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在Framingham研究中,任何≥120mmHg的SBP水平,冠心病(CHD)的危险性随着DBP的降低而升高,提示脉压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DBP或SDP预测CHD危险性的作用均低于脉压。

SHEP试验研究表明,对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脉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1%。因各种原因死亡的危险性增加16%。

国内曾报道2435例不同类型高血压与并发症的关系,亦说明了心脑血管事件多见于以收缩压升高为主的高血压患者。

对于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或不对称性血压升高(脉压增大)的患者,治疗目标是降低收缩压而维持舒张压不变,甚至升高舒张压。许多临床试验已证明降低收缩压首选钙离拮抗剂和利尿剂。氨氯地平1次/日用药,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好,愿意接受,可使血压24小时相对稳定。本结果也表明氨氯地平可以降低脉压,并能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7

【摘要】 通过大查房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注重学习内容与专业相结合,伴有高血压病的肾脏疾病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表现慢性肾衰竭的高血压病患者,医生应该考虑这个诊断。

【关键词】 大查房; 学生; 解决问题能力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委员会课题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the Problem-Solving Capability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Clinical Case Conference

Abstract:Through the clinical case conference, we have trained students scientific analysis ability and problem-solving capability, and lear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nection of practice contents and special subject learning contents.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pectrum of kidney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 Physicians should consider this diagnosis in patients with underling hypertension who present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Key words:Clinical case conference;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capability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把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作为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校,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教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1]。教师应不断攀登高峰[2],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3],并以身作则,例如带头参加抗击SARS[4],认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5],创建先进技术[6],重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结合,培养创新人才,因为突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7]。

1 重视大查房

查房是医院最基础、最重要的医疗活动,医学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临床培养有实际能力的医师,教师若将临床信息与基础理论巧妙结合应用于教学,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8]。认真坦诚地回答患者的有关问题,在医疗实践中准确、慎重、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结论,同时结合临床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医疗查房的质量。对所查的疑难、危重病人的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提出见解,介绍国内外对疾病研究的进展情况,将病情归纳,对病人临床表现进行具体分析,动态观察疾病的预后。在大查房的过程中认真坦诚地回答学生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临床思维过程具体包括:搜集资料阶段,分析与综合资料阶段及验证阶段[9],每一种疾病都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和内容,加强学生实际能力训练[10]。

2 大查房的要求与过程

2.1 病例选择应挑选疑难复杂具有科室特色的典型病例;确实没有疑难复杂病例时,也应选择典型病例进行示范性查房。不论是疑难复杂病例还是典型示范病例,所选病例都要求涉及尽可能多的层面和知识点。例如有急性四氯化碳中毒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严重肝损伤[11],有的病人存在颈部淋巴结肿大,需结合淋巴结活检结果下临床诊断[12]。

2.2 参加人员与发言人数科室出门诊的人员除外,其余在科人员均要参加(包括进修医生、研究生和实习学生)。各年资的医生都要踊跃发言:主管病人的三级医生必须发言,2/3以上的带组教授都要发言,(儿科系除主查科室外,其它科至少要有一名教授发言)。

2.3 病历汇报与病房床头查房查房前应做好充分准备(病历摘要、相关文献检索等);经管医生熟练汇报病历;主治医生进行扼要补充,并提出进行全科查房需要解决的诊疗问题;科主任主持并进行必要的病史询问,进行针对性的专科查体。参与查房者可以进行补充。

2.4 病例讨论不仅各级医生要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问题,更要鼓励全体学生、实习生、研究生、进修生进行互动、展开讨论;所有人员的发言都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讨论要抓住重点,围绕一个中心不断深入进行,例如心悸气短及上腹包块[13];查房要有一定的信息量和知识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要体现出本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14,15];科主任(主持人)对本次本科大查房进行概括总结。

2.5 鼓励项目采用多媒体的形式[16,17],将各种检查结果、一些重要的数据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利用大屏幕播放出来,图文并茂的方式会使参加查房的人员直观地了解到患者的病情与本次查房的目的;如涉及到其他科室的内容,查房时可邀请相关科室(医技科室、临床科室)的教授参加,进行跨科大查房。

3 病案举例

男,36岁,因水肿2年,加重伴乏力l月于20060731入院。

该患者2年前间断出现眼睑水肿,劳累后明显,因不影响日常生活未诊治。l月前无明显诱因水肿加重,眼睑及双下肢均水肿,眼睑水肿以晨起及劳累后为重,尿中泡沫增多,伴乏力,于本院化验发现尿蛋白2+,肾功能不全,当时血肌酐568 μmol/L,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十余天,具体用药情况不祥,水肿好转后出院。近1周水肿再次加重,食欲不振,无恶心及呕吐,伴胸闷,偶有呼吸困难,夜间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病程中有头晕、头痛,无发热、咳嗽,无腹痛、腹泻,无脱发、光过敏、关节肿痛及口腔溃疡,否认皮疹及骨痛,无抽搐及意识障碍,饮食较差,睡眠尚可,近2天夜尿增多,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尿量正常,大便黑,体重无减轻。

发现高血压病5年,血压最高达270/180mmHg,间断服用牛黄降压丸,平时未监测血压。因头痛不规律口服去痛片5年,每年100片左右。其两个姐姐发现高血压病,未行尿常规检查。吸烟史二十余年。否认糖尿病、肝炎史。

入院时查体:双上肢血压:220/150 mmHg,双下肢血压:260/170 mmHg,慢性病容,轻度贫血貌,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向左扩大,心率86次/min,节律规整,心尖部可闻及II级收缩期杂音,A2>P2,腹软,无压病,未触及包块,腹部及腰部未闻及血管杂音,肾区无叩痛,眼睑及双下肢略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RBC3.34×1012/L,HGB108 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尿常规:蛋白:3+,余无异常;肾功能:尿素氮:21.14 mmol/L,肌酐:600.0 μmol/L,钙:2.1 mmol/L,CO2CP:19.9 mmol/L;24 h尿蛋白定量为3.5 g;肝功能、血糖、血脂及血浆蛋白电泳无明显异常;心电图:左室高电压,V5,V6导联T波倒置;胸透未见异常。7月5日肾图:双肾功能重度受损,吸收排泄障碍。7月5日肾脏彩超:双肾实质回声增强,左肾:66 mm×28 mm,右肾:79 mm×27 mm。8月4日彩超:双肾弥漫性实质性改变,左肾:89 mm×34 mm,右肾:88 mm×32 mm。双侧肾上腺、肾动脉未见明显异常。眼科会诊示视网膜动脉细,有动静脉压迹,有少量出血及点状渗出,存在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入院后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期)”,予以休息、调节饮食、促进毒素排泄、控制血压、纠正贫血等对症治疗,入院后规律口服降压药后目前血压下降,波动于160~180/90~110 mmHg,现未确立病因诊断,一方面考虑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另一方面考虑为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考虑良性肾小动脉硬化还是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目前仍不完全明确,会诊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明确诊断,同时请各位专家提供更好的治疗建议。

临床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期)。

诊断依据:水肿2年,加重伴乏力1月。双上肢血压220/150 mmHg左右,慢性病容,轻度贫血貌,眼睑及双下肢略水肿。血常规:RBC3.34×1012/L,HGB108 g/L;肾功能:尿素氨:21.14 mmol/L,肌酐:600.0 μmol/L,钙:2.1 mmol/L,CO2 CP:19.9 mmol/L。尿常规:蛋白:3+。7月5日肾图:双肾功能重度受损,吸收排泻障碍。7月5日肾脏彩超:双肾实质回声增强,左肾:66 mm×28 mm,右肾:79 mm×27 mm。

治疗原则:休息、调节饮食、促进毒素排泄、控制血压、纠正贫血等对症治疗。

补充临床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肾性高血压病。

诊断依据:水肿2年,加重伴乏力1个月,发现血压高5年,血压最高达270/180 mm。血压220/150 mmHg左右,慢性病容,轻度贫血貌,心界向左扩大。血常规:RBC 3.34×1012/L,HGB108 g/L;尿常规:蛋白3+;24 h尿蛋白定量3.5 g。心电图:左室高电压,V5,V6导联T波倒置;肾脏彩超:双肾弥漫性实质性改变,左肾:89 mm×34 mm,右肾:88 mm×32 mm。

治疗原则:休息、调节饮食、护肾、控制血压、对症。

该患者为36岁男性,发病年龄较早,考虑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能性大,慢性肾小球肾炎首先肾小球受累,以后可逐渐累及肾小管,高血压肾病则多以肾小管先出现损害,先出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等改变,以后逐渐累及肾小球,最后出现肾功能不全,当肾功能不全、双肾缩小时,两者鉴别有一定困难,甚至无法鉴别,且鉴别诊断对治疗的指导意义不大。但对临床上对疾病的认识来说,我们仍需鉴别,主要鉴别点有:①看浮肿在先还是高血压在先;②看尿蛋白的量,高血压肾病的尿蛋白多为轻中度蛋白尿,很少超过3 g。另外,年龄、性别对鉴别也有一定的意义,必要时可行病理检查,但该患者双肾已缩小,现不适合肾穿病理检查。

4 认真准备 热烈发言 深入讨论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科室每位师生都认真准备,鼓励学生热烈发言,临床上应该首先考虑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关于入院诊断,应深入热烈讨论,帮助同学总结本病的特点。对于入院诊断应考虑什么病,从多方面入手,文献报道和本院病历都表明伴有高血压的肾脏病中,尤其男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表现为慢性肾衰竭,需密切随诊观察。诊断不清时需积极行活检。对于疑难病症,对于复杂危重患者应多学科专业组查房:胆囊切除术后,什么病待查,详尽地分析,完善相关检查。对于非常罕见病例,需上科技网查科技文献进行研究会诊讨论。也有患者因经济原因自动要求出院。肾功能不全原因待查,应值得临床注意,密切随访。尽全力明确诊断,提高疗效,向学生介绍新进展。例如,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 CKD)相关的血管损伤可以包括肾外的大血管以及肾内的小血管与微血管。由于慢性肾脏病导致肾功能减退引起的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主要特征包括:管壁增厚、胶原增生、弹性纤维减少或断裂甚至钙化、血管斑块形成、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增强以及血管顺应性下降等,这些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病理基础和直接原因,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探究CKD病人肾外血管病变的机理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近年来已引起肾脏病学者的重视。向学生介绍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不同气候背景条件下,各类疾病(寒冷性荨麻疹、膀胱炎)的发病规律[18],同学反映通过参加大查房提高了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阅读病案需要真实准确及时,必须依法规范诊疗[19]。医疗工作应尽量周全和严密,不断更新完善。对用药适应证及用药后反应,医嘱的变更及其依据都应做准确原始记录,提高医学生病程记录质量[20]、病历质量,采用多种形式提高中文语言表达能力[21]。有些同学文字表达能力差,写病历时,字迹潦草,标点符号不明确,有错别字等,教师应高度重视,严格要求,认真批改,使其比较迅速地提高正确理解和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一院由资深优秀专家定期参加大查房,查病历,并评级打分,对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假若病人不真实陈述病情,或故意隐瞒一些难以启齿的疾病;患者出院后的生活、病情发展,再就医及诊断治疗情况等,患者为了省钱,擅自离院在家自行治疗,不配合医师,不遵医嘱,则产生不良后果。应将医疗的信息揭示给患者与家属,使病人对提供信息有了合理的理解后做出决定—知情权。记录内容有些简单,不确切,需增强法律意识、规范书写病历,减少医疗纠纷,培训学生认识到医疗文书签字的重要性及其与法律责任的密切关系。因老年人需格外严谨、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22]。有的病人因缺乏文化素养,病史叙述不清,需耐心反复询问。应培养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细心、认真、谨慎。共建和谐医患关系,公平原则是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结合的产物,它的确立体现了社会的公正合理性和在更高的水准上人们承担互济互助,主动防范医疗纠纷[23]。

总之,经过大家认真努力,通过大查房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姜小熙. 浅议综合大学医学院校教学督导组的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5):895.

[2] 杨博宇, 张东航, 林秀丽, 等. 医院文化摄影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与意义[J].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8):1379.

[3] 杨立明, 韩 丹, 焦秀兰, 等. 隐性课程对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与意义[J].时珍国医国药, 2007,18(2):347.

[4] 杨立明, 路来金, 王冠军. 通过战胜SARS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9):89.

[5] 杨立明, 华树成, 谷贵山, 等. 提高七年制医学生课堂基本检查教学质量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10):15.

[6] 杨立明, 崔春爱, 路 璐, 等. 师生认真参加医疗成果奖评审共同提高临床研究质量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11):94.

[7] 陈 坚, 周开国. 创新校友工作促进学校发展[J].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5):896.

[8] 于海玲, 陈正爱, 曲香之. 药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5):894.

[9] 王广义, 王 磊. 外科学临床思维特点[A]. 路来金, 安力彬. 临床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11:5.

[10] 王广义, 石爱平, 孟 伟, 等. PBL模式在外科临床实习课的初步探索[A].李玉林. 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上册[M].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99.

[11] 杨立明, 刘景铎. 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严重肝损伤1例报告[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7,13(1):74.

[12] 杨立明. 发热、少尿、淋巴结肿大1例[J].吉林医学, 1989,10(5):304.

[13] 杨立明, 史萃芳, 陈福春, 等. 心悸气短及上腹包块[J].临床肝胆病杂志, 1985,1(3):187.

[14] 杨立明, 李宝华, 杨春梅, 等. 慢性肾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综合治疗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5,28(2):49.

[15] 杨立明, 杨博宇, 秦大明. 老年慢性肾盂肾炎尿毒症患者合并股骨头坏死夏科氏关节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J].时珍国医国药, 2007,18(3):560.

[16] 杨立明, 周淑红, 续哲莉, 等. 制作眼部视听教材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 2005,26(12):56.

[17] 杨立明, 林虹, 迟学芬, 等. 痛风性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英语视听教材的制作与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 2007,18(4):842.

[18] 杨博宇, 路 璐, 张明子, 等. 医学本科生学好医学相关法律的探讨[J].路来金、安力彬.临床实践教学 理论与实践探索[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226.

[19] 杨博宇, 杨立明, 常 乐, 等. 论五年制医学生病程记录质量的提高[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3,5(6):793.

[20] 杨博宇, 杨立明, 周淑红, 等. 加强综合大学本科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探讨[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27(1):76.

[21] 杨立明, 张世显. 对肾脏有毒性反应的药物在老年人的合理应用[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1982,2:36.

[22] 杨立明, 林虹, 叶婉君, 等. 培养学生理解法律知识避免医疗纠纷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07,18(1):63.

篇8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ICD-10;DRGs;重要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5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59-01

ICD-10是以病因为主的多轴心的分类,是医学统计和卫生统计的基础工作[1]。本文试着从ICD-10的标准化过程来和各位同仁一起讨论今后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应用趋势。

1 目前国际疾病分类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1 主要疾病诊断选择错误 由于病人住院期间不确定性的因素太多,这就要求编码人员仔细阅读病案,核对具体的病历进行分析[2]。

例1、一个出院病人,女性,30岁,出院科室为神经内科,其中产科住院时间为7天,神经内科住院时间为2天,有高血压病史,剖宫产分娩一男婴,病案首页诊断如下:高血压:I10;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G45.0;脐带绕颈:O69.1;羊水过少:O41.0;子宫下段剖宫产:74.1001(手术操作诊断)。

这是一例转科病例,综上所述,患者在产科住院时间为7天,且做过剖宫产手术,不难看出,这一病例的关键在产科,病例将高血压作为主要诊断显然是错误的,正确的编码应是:脐带绕颈:O69.1;羊水过少:O41.0;高血压:I10;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G45.0。

需要提醒的是,编码人员由于习惯使然,经常完全按照医生的编码顺序进行编码,如上病例,则需根据ICD编码原则进行再分析,务必找到正确的主要诊断。主要诊断疾病不仅反应了一个医院的病案统计水平,也是一家医院统计报表的直接数字证据,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年终报表的质量。

1.2 编码错误 合并编码也是常常被忽略掉的一个重要问题,比较典型的有Ⅱ型糖尿病合并症,多发性骨折,多发性脑损伤等,在临床常常未能体现“多发”而进行单一的编码,例:一出院病人,男性,88岁,出院科室骨科,其出院诊断如下:骨盆骨折:S32.8;股骨骨折:S72.9;胫腓骨骨折:S82.2;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S42.2;出血性休克:R57.1。

此类病例经常性将骨盆骨折作为主要诊断编码,其实不然,超过三处以上的骨折我们应该将诊断进行合并编码,正确的编码应该是先编多发性骨折T02.8,再进行细分的逐一编码。正确的编码应该是:多发性骨折:T02.8;骨盆骨折:S32.8;股骨骨折:S72.9;胫腓骨骨折:S82.2;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S42.2;出血性休克:R57.1。

1.3 ICD-10的的重要性 国际疾病分类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现在很多编码员仅根据医院软件的疾病库进行简单编码,而这些疾病库通常未做更新,如果一味根据疾病库进行编码,将会提升ICD-10的错误率。据北京21家医院检查发现有的单位编码错误率高达63%[3]。因此,阅读病案提高ICD-10的正确率显得尤为重要。编码员应仔细阅读病史,参考病况,实验室检查,病理等情况对病例进行系统的分析,再参照国际疾病分类编码原则进行正确的编码,看起来虽然比较繁锁,但是编码人员就应该本着不怕麻烦的精神,逐步提升自己的编码水平,促使编码正确率提升。

2 国际疾病分类与DRGS

目前实施的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的医疗体制以及对医院管理的研究等,都需要高质量的疾病分类做支持[1],国际疾病分类在标准化的道路上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1989年,我国导入了DRGs概念开始研究,并将它与国际疾病分类相结合,出现了现在的疾病诊断相关组,它是根据疾病诊断,年龄,并发症,合并症,病况以及转归因素,将患者分入若干诊断组进行管理的体系。国际疾病分类是病种DRGs唯一的标准化识别代码,它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垂直一体化的管理以有效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标准平台。

3 讨论

目前我国建立了39所医院145万份病案首页数据库以及2343万条费用明细数据库,包括疾病分类字典、手术分类字典、主要并发症、合并症字典等在内的11个电子字典库。这将为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院是一所三甲综合类医院,现代医学发展比较迅速,很多疾病与手术术操作方法更是日新月异,再加上编码员素质有限,很多医学知识很难全面掌握,因此要时时关注医学动态,阅读相关期刊杂志,在自身积累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医学知识,熟练掌握国际疾病分类原则,参加相关培训和继续教育,力求ICD-10标准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哈丽阳,杨银学,贾绍斌,何兰杰.慎防思维定势而成的疾病分类错误-兼论国际疾病分类的重要性[J].中国病案,2007:36-38.

篇9

引言: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可合并心脑肾等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1]。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性慢性疾病之一,心脑血管病是主要危险因素,人体的血压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升高,所以疾病以中年患者为主,但是随着当前人们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高血压逐年有年轻化发展趋势[2]。舌下含服尼群地平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且使用方法,在药物治疗期间加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降压效果[3]。基于此,本文就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8月期间收治行舌下含服尼群地平治疗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总结有效护理干预方案,实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病例均为我院近两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总计90例。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1例;患者年龄在40岁到62岁之间,年龄均值(42.5±3.0)岁;血压收缩(22.0±5.0)kPa;心率均值(73±6.0)次/min;患者入院时血压持续上升且有心悸、头痛等症状表现。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组间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遵从医嘱舌下含服尼群地平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护理。

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叮嘱患者用药并进行饮食护理、患者血压监测。

实验组:优质护理服务。首先,药物护理。护理人员优先了解患者既往降压药使用情况,在服药前2h停止其他药物服用情况。另外,查看患者用药后身体变化情况,告知患者用药期间相关注意事项。其次,心理护理。患者突发疾病情况下,情绪易失控并以消极表现为主,护理人员要将疾病知识以及日后需要注意的生活、饮食中的相关事项告知患者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收缩压降压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满意度问卷调查,百分制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越满意)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90例高血压患者实验指标进行分析。降压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行形式展开,t检验。P

2.Y果

2.1 组间降压效果对比

对两组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效果对比,结果见表1。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前,组间舒张压、收缩压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且优于参照组,P

2.2 组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7±9.8)分,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5.2±6.0)分。组间评分经计算,实验组高于参照组,t=7.8811,P=0.0000。

3.讨论

当前,我国高血压疾病有明显的递增发展趋势且有年轻化表现,高血压疾病还会诱发诸多合并症问题,严重影响生活以及生存质量。就高血压病因进行分析,包括遗传因素、精神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生活习惯因素、药物因素等[5]。就临床表现上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因人而异,一般早期表现出头晕、头痛、心悸等,学院升高到一定程度后会表现出头痛、呕吐、眩晕以及神志不清、抽搐等症状。尼群地平高血压治疗常用药物代表,口服剂量根据病情发展情况而定,一般病情较轻患者每天口服10mg,较重患者则口服20mg,药物能够短时间见效且使用方法简单,但是患者服药期间会有头晕、恶心等反应,所以必须做好临床护理服务工作。

本文选择我院舌下含服尼群地平治疗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以及优质护理的适应症。从两组实验结果方面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降压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两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崔培峰.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3):388-388.

[2]许畅.尼群地平与辛伐他汀治疗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命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13):114-114,115.

[3]刘学红.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5):2860-2861.

篇10

病历资料

患者,男,60岁,有高血压病史8年,长期服用尼福达、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平稳。因自诉“胸闷、气短、间歇性胸痛、心悸1周,加重1天”,2012年9月26日入院。入院前1周因劳累后出现胸闷、气短,心前区间歇性闷痛,心悸,有轻微压榨感及紧缩感,行走或轻度体力活动、劳动后明显加重,休息后减轻或消失。我院门诊就诊未行心电图检查考虑心绞痛,给予口服速效救心丸、脑心通胶囊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此后几乎每天或间隔1天行走后反复出现上述症状,含服硝酸甘油及速效救心丸有效。于入院前1天因劳累后再次出现心悸、胸痛、胸闷、气短,呈压榨样隐痛,背部有放射感,伴心悸,较前明显加重。自服速效救心丸后症状无缓解。为进一步诊治以“高血压病、心绞痛”收住我科。

查体:体温36.6℃、心率66次/分、血压120/80mmHg,急性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及凹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内1cm处,搏动范围正常,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心律齐,第二心音增强,各瓣膜听诊区均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查血常规示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均增高,提示有高黏血症。尿沉渣示白细胞(+),心电图示窦性心律66次/分,心电轴左偏,左室高电压,异常心电图。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多考虑左侧胸膜炎。胸部后前位片示双肺纹理增重。颈部血管彩超示双侧颈总动脉硬化。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硬化,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腹部及泌尿系B超示脂肪肝,慢性胆囊炎。CK、CK-MB、cTnI均正常,生化全项示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2.39mmol/L、血沉47mm/小时、谷丙转氨酶48U/L。诊断高血压病、心绞痛,给予硝酸甘油扩冠、间断吸氧、抗凝、活血化瘀等治疗后症状好转。而后几次反复加重,科室内讨论,笔者和部分医生意见考虑可能为非ST段典型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建议到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但因后期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亦无心肌梗死的表现,故最后讨论结果仍考虑心绞痛,AMI可能不大,且首诊医生亦不支持诊断AMI,继续按心绞痛治疗,治疗后症状逐渐减轻。10天后患者于夜间突然心前区及后背部疼痛明显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急到总医院就诊,行心电图检查仍未见典型心肌梗死改变,行冠脉造影检查+PIC术,造影见:右冠状动脉近端约60%~70%弥漫性狭窄,至中段第二转折处可见约99%狭窄,右冠远端中可见约30%弥漫性狭窄,远端血流TIMI 2~3级;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端可见约98%狭窄,远端血流TIMI 3级,回旋支近端分出第一钝缘支后可见60%~98%狭窄,远端血流TIMI 1~2级,第一钝缘支开口狭窄约30%。术中于右冠、前降支、回旋支共植入支架4枚。术后患者胸痛立即消失。

讨 论

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冠心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主要病理改变是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目前认为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高尿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遗传因素等。

本例患者有8年高血压病史,长期药物控制,血压平稳,但甘油三酯及血黏度均高,从未调脂治疗。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期间胸痛部位、性质典型,但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肌三合一均无典型表现。该例属于心电图不典型病例,误诊几乎使患者丧失性命,笔者感触颇深,反思后总结几点与同道共探讨。

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尤其医学知识欠缺,几乎所有疾病发病后遵从“羊群效应”,一股脑涌向在某一方面确实有专长的专家诊治。专家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造诣颇深,但对其他疾病的认识不一定十分准确或正确,加之现有不少基层医院考核医生指标与工作量或业务收入等挂钩,为完成工作量,不少专家当“万金油”医生,在诊治患者过程中因思维惯性或定势的限制,导致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故出现误诊。对此应当:⑴充分认识AMI发病率增高,年龄提前,缺乏典型临床表现者占1/3~1/4,因其部位、个体差异及病程不同,对AMI临床表现的多样化及不典型者应充分认识、高度警惕。⑵详细询问病史,认真全面体检,拓宽思路,从局部入手,整体考虑,综合分析。除典型AMI表现外,有下列表现之一者提示AMI可能:①可能源于心脏的疼痛、不典型的胸痛、胸闷、上腹疼痛、肩或上臂痛,上颌痛或不适,咽痛、牙痛等;②可能源于心脏的低血压与休克、运动后呼吸困难、心衰、大汗、乏力、晕厥;③难以解释的脑血管意外和精神行为的异常,动脉栓塞;④难以解释的畏寒、发热,白细胞增多,消化道症状,特别是与体征不符合者;⑤突发心律失常,双肺对称性湿啰音等。⑶对不典型高度怀疑AMI患者,常规做ECG,甚至做18导联ECG或(和)反复做ECG及心肌酶学检查明确诊断。对症状典型的AMI患者,ECG、心肌酶学无典型心梗表现者尤其要重视。⑷建议基层医院取消医生考核时将工作量及业务收入列为考核指标。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医学常识的讲解、传授、普及教育,提高其看转科医生的就诊意识,尤其遇不属于自己专业的疾病,要引导患者及时到相关专业科室医生处就诊,不能为完成业务指标跨专业诊治。具体到本病,医生不仅要诊断及治疗,重要的要对患者或家属讲授心肌梗死的凶险性,教会他们对心脏病尤其AMI的认识,要建议患者早期到有条件的大医院行手术治疗挽救性命。

参考文献

1 李先维.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首发症状与误诊分析.临床荟萃,2002,1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