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与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心理学研究中,主客体都是人,因此主客体的关系表现为“我—你”的关系,伽达默尔这种“我—你”关系划分为三种[1],每一种类型都体现着主体对客体不同的态度。(1)第一种类型的关系是把人(被试)当成物,当成对象,用科学的态度加以把握,从同类的行为中概括出典型的规律性认识或类型化的认识,以便对人的行为作出某种预见和一般的把握。人的行为不过是作为我们把握人性的工具,人变成了一种研究手段,在这里,人的行为与动物的行为没有本质的区别。(2)第二种类型的关系是把人当作人,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反思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要求理解者完全排除自身的历史性与偏见,进入到被理解对象的历史中,设身处地的把握与理解对象。这种关系过分强调了被理解者的历史性,但忽视了理解者自身同样具有历史性。(3)第三种类型的关系是不仅把人当作人,而且理解者与被理解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之中,彼此是开放的,伽达默尔称这种关系是“效果历史性的关系”。
根据这样的关系,心理学研究也可以区分为“独白”的心理学与“对话”的心理学。
一、“独白”的心理学
主客体的关系是哲学永恒的话题,心理学的发展也是围绕这条线索展开的。古希腊时期主客体的关系是一种统一的关系,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是代表。从近代的笛卡尔开始,树立了主体理性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哲学上奠定了科学的基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在独白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你”关系首先表现为“人—物”的关系,表现为理性的独白,追求绝对的理性,将世界看作是主体理性的附属。主体是绝对的控制者和支配者,客体是受支配和被控制的,因此,理性的独白也可以称为主体的独白。受19世纪生物学与物理学的影响,心理学从成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就致力于模仿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主体设立起来的知识框架,目的是用理性控制与支配自然。自然世界是科学的对象,即客体,科学的目的在于使自然以主体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就成了理性的独白。此时,科学家面对的是物,是客观对象,由于客观存在没有主体性,是完完全全的客体,因此,在针对自然客观存在的时候,这种“独白”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心理学从一开始就陷入到自然科学的理性独白之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最早是灵魂,从词源上来理解,"Psychology"(心理学)一词的意思是指"Psyche—logos"(心理的理念或学问),也就是关于灵魂的研究。心理学首先面对的是人自身的心灵问题,在心理学的早期萌芽时期,心灵问题基本上包含在哲学研究之中,人们通过反省自己的心灵,通过与别人的交谈和交流,共同探讨心灵的问题,苏格拉底将这种方法推向了一个高峰,这种思想方法被称为“精神催产术”,真理就在平等的谈话交流过程中显现出来,但科学家认为这样的方法缺乏实证研究,不具有真理性。这种状况到了近代得到了改观,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借鉴的模式。前心理学中“人—人”的关系蜕变成了“人—物”的关系,人不再是目的,而成了用来了解人性的工具,成了物,成了对象。在这种“人—物”关系中,理解一个人和理解一个典型事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通过对同类的行为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性,在这个时候,同类的行为变成了我们把握人性的工具,仅此而已。在这种研究中,人被物化,完全服从于理性的解释。在康德看来,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研究应当具有伦理性。伽达默尔也批评了这种把人对象化的做法,“这种遵循18世纪方法论思想和休谟对此所作的纲领性表述的社会科学方法,其实是一种效仿自然科学论的陈词滥调”[1],如果把人对象化,势必产生对方法的崇拜。事实上,科学心理学一直致力于研究方法的精巧化,注重程序性的东西,在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之间更偏向于研究方法和手段,忽略了研究的现实性与内容性。
“独白”的心理学追求对心理的形式化解释,用对心理行为的研究代替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研究,用对理性思想的研究代替了对现实个体与人群的研究。注重心理的结构与形式,忽略了作为心理行为的实际生活内容。为了完成对心理行为的形式化的解释,“独白”式的心理学对科学方法有一种渴望,将科学方法运用于心理经验,包括那些超出科学方法论控制范围的对真理的经验,如个体的心理生活、文化经验。如果在研究中发现科学方法不适用于这些经验,就把这些经验排除在研究之外,带有强烈的“方法中心”的情结[2]。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研究手法,用个案的研究来证明普遍的真理,用归纳法揭示普遍的原理,这是一种证实的过程,这样的作法遭到了科学哲学家波谱的批评。心理学过分追求形式化的解释与自然科学的精神有关,自然科学遵循三大研究原则,即,自然一致性原则;实体原则;因果性原则。自然一致性原则认为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适用于所有的对象,即不管怎样,事物现象背后存在着共同遵守的规律。科学的目的就是去解释普遍的规律,即使研究具体的对象,目的也是试图用个别的实例去证明和补充普遍法则。实体原则认为在事物之外存在着一种实体,这种实体实质上就是事物的一种模型,是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的,以自然科学观的视角看,不同学科都有不同的实体概念,例如,就社会学的研究而言,“社会”就是一个实体,就心理学的研究而言,实体就是“心理”。在这里,实体就是建立在个别基础上的一般普遍性。因果性原则表达了一种现象之间的连续关系,一旦确定两个或两类事件之间存在一种因果联系,那么就可以肯定相同的原因会产生相同的结果,即同因必然产生同果。坚持因果性的原则导致将心理生活的主观理解性与体验性抹煞,使心理生活成为一种客观经验的存在,成为可以共证的对象。回顾近现代科学心理学,很大程度上是在“独白”的状态下发展的。无论是逻辑经验主义,还是逻辑实证主义,都过分强调研究的客观性,观察的中立性,而语义模型理论则突出了研究者的逻辑演绎,更没有考虑到对象的主体性。艾宾浩斯为了研究人类记忆奥秘,在实验室里用一些无意义音节组成的学习材料替代有意义的现实的学习材料,排除或忽略了被试的主观感受,诸如情绪、体力、动机、兴趣等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出了关于人类的遗忘规律,显然,这样的结论并不具有普遍的解释效果。赫尔试图完全用数学的推理来解释和预测人类的行为。学习心理学家桑代克用对白鼠的研究解释了人类学习的三大定律,托尔曼在实验室通过对白鼠学习情况的研究,发现了人类的“潜伏学习”。斯金纳也是试图把实验室的强化理论运用到整个人类行为的解释上。同样的,现代认知心理学也试图通过电脑对人脑的模拟来揭示思维的机制。这些都是一种“独白”的行为,因为在这些研究中,主体与客体是分裂的,是“人—物”的关系,二者是处于对立之中的。
“独白”的心理学过分夸大了作为研究者的主体的地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科学家是绝对的主体,自然物是绝对的客体,自然物是统一在主体理性的范畴中,是用主体理性的语言来表达的。心理学家将这样的研究模式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变成了绝对的主体,被研究的人成了绝对的客体,在实验研究中尤为如此。心理学家强调自身的主体性,忽略了被研究者的主体地位,将被试视为一种模型化的存在,把被试从现实社会关系中分裂出来,实行价值中立。在很大意义上,被试变成了一种符号,一种普遍规律的个别表征。心理学家用理论模型对生活世界加以解释和说明,他们遵循的是因果原则,通过世界事实的模型,对生活世界进行预测和控制。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家进行的研究工作是一种“独白”,没有考虑到被研究者的感受、社会背景、需要与动机,没有考虑到个体与群体的心理生活,一切都服从于研究者的程序,而研究者又服从于理性的规范,服从于理性的“独白”。美国心理学是这一现实的代表,研究者在科学的研究程序中得出了结论,然后把这些理论无论制地推广到其他社会和民族,用以解释所有的个体与群体,忽视了理论解释效能的文化差异性与有限性。研究者一厢情愿地为所有人、所有行为构筑统一的心理模式,这样显然夸大了研究者的主体地位。理性的“独白”由此蜕变成研究者的“独白”。
在“独白”的心理学中,“我—你”关系还表现出另一种形式,即“你”被承认为一个人,而不是物。在这种关系中,要求“我”必须完全排除自身的历史性和偏见,客观地了解“你”,还“你”真实的面目。这实际上犯了19世纪施莱尔马赫与狄尔泰的历史主义的错误,因为它忽视了“我”本身的历史性,在这样的关系中,主体是在完全“倾听”客体,是另一种形式的“独白”。这种关系在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中尤为典型。如在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中,就存在着这样的“独白”。本土心理学是在反对心理学研究价值中立的浪潮中兴起的一股新兴力量,中国人意识到依靠国外的心理学理论是难以解释本土民众的心理生活的,于是纷纷拿起传统文化的武器与国外的理论分庭抗礼,他们下意识地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视为两个实体,要么是外来文化,要么就是本土文化。近几年有的学者致力于寻访传统概念,从古籍中挖掘传统概念,用传统概念来阐释现代人的生活,还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考证传统概念的原始意义,力图还原这些传统概念的原初意义,仿佛不用本土的传统概念来解释本土生活,那就不成其为本土化。这样做,实际上又陷入到了“独白”的研究当中,这种“独白”不是主体理性的独白,而是文本或对象的独白,是主体对客体的完全“倾听”,是狄尔泰的历史主义的重演。狄尔泰的历史主义要求研究者完全进入到历史文本之中,忘掉自我,彻底的以一种还原历史的态度进行研究。这其实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即主体的丧失。在本质上,这仍然造成了主客体的分离。在实际的理解过程中,要作到主体的“遗忘”是不可能的。本土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不是寻访传统概念,而是阐释当代人的心理体验与感受。只有采取“对话”的形式,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本土与非本土之间才能达成融合。
可以看出,“独白”的心理学实质上是错误地理解了主客体的关系,遵循的是主客体的二分法,没有将二者真正地融合起来,要么是主体理性的自言自语,要么就是完全受制于客体。心理学研究要做到主客体的融合,就必须改变研究方式,从“独白”走向“对话”
二、“对话”的心理学
在“对话”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你”关系既不是“人—物”的关系,也不是“人—人”的单向度关系,而应当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平等和相互开放的关系,即伽达默尔的“效果意识”[3]。所谓效果意识,是指在主客体的交互关系中产生了新的意义,这种意义既不完全属于主体,也不完全属于客体,而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与客体都没有“独立意识”,也没有“依赖意识”,二者是一种对话的关系,主体不排除自身的历史性,客体也不排除自身的历史性,两者的历史性在对话中得到新的诠释,而这种新的诠释恰恰是我们应该研究的对象或目的,即效果现实性。在对人的研究中并不存在着主客体,只有二者的相互作用,即相互理解,强调在“参与”或交互作用中去获得真理或意义。伽达默尔在哲学上进行了一次变革,既批判了西方近代哲学以来过度膨胀的主体性,也批判了历史客观主义,重新界定了主客体关系,这为反思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对话”的心理学首先要排除理性的“独白”,避免“人—物”关系的自然科学模式,不再把人当作理解人性的工具,而是把人当作目的。主体有自身的历史性和前见,客体也有自身的历史性和前见,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学家不是绝对的主体,被试也不是绝对的客体,被试不是符号,他具有现实的关系、背景,有真实的动机、兴趣、情感等等。在研究中,主试与被试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彼此开放的关系,主试不是试图去将被试的个别特征抽象为普遍的法则,而是理解被试的行为,在具体的历史关系中理解被试,不夸大主体的地位。研究者主动地参与所要认识的对象,既不过分突出主体性,但也不能使主体性丧失。当主体试图去理解对象时,一方面,主体自身带着“有色眼镜”,另一方面,对象也同样生活在历史性之中,当进入研究时,二者便开始了一种平等对话和彼此理解的过程。事实上,在心理学理论的产生过程中,这种现象一直伴随着心理学家。心理学的研究在本质上就是“我—你”的交互作用过程。如美国的心理学家,他们是在美国的本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自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因此他们的理论明显带有美国文化的印痕。但同时,他们又是美国文化的解读者,正是这两层关系造就了美国心理学。中国的心理学也是如此,当外来理论进入本土文化以后,不管意识到没有,本土化就已经开始了,而不是如现在有的学者认为的那样:本土化必须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在本质上,心理学就是本土心理学,因为主体与对象之间永远都是一种相互理解的过程。个体的心理生活是个体对世界的主观把握和体验,它始终处于一种“视域融合”的状态。所谓视域融合,是指个体的心理生活既不完全是过去的经验形成,也不完全是当下的生活体验与理解,而是一种现在与过去的交融。换句话说,心理生活不是一种静止的实体,而是个体生活经验的融合,个体心理生活的现实性体现在经验的交互融合之中。有的学者提出必须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学,实现彻底的本土化,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本土化的进程从一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他们的研究。我们理解中的外来理论已经超出了它们的原初意义,我们在接受它们的时候,已经自觉地把它们纳入到我们的认识范畴之中了。就如同翻译语言,当一种语言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它的意思就已经发生变化了,既不是前一种语言的完全再现,也不是后一种语言的自言自语,而是两种语言的融合。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从西方理论进入中国就已经开始了,而不是明确提出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20世纪80年代。
“对话”的心理学应当抛弃对心理行为的形式化解释,避免用抽象的原则来替代现实的关系。“对话”的任务是理解,不是解释或说明,“独白”则是试图去说明对象,用主体的语言来规范对象。在研究个体心理生活的时候,“对话”尤为重要。人的经验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的经验;一种是科学的经验。生活的经验是个体的主观感受,是不可重复的,具有一次性和历史性。科学的经验则是可以重复的,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重现。对人来说,更根本的是生活经验,虽然这不是科学本身,但却是科学的前提。人们最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意义是一切科学认识的基础与前提。随着科学认识的发展,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科学的实践与运用促使科学认识获得不同于生活世界的意义的地位,从而使科学世界的意义支配和指导着生活世界的一切。心理生活是个体对世界的一种主观把握和体验[4],因此,对待人的心理生活,应该理解心理生活是怎样形成,从而理解它的当下状态,而不应该试图为个体心理生活建立原则性的规定。不同个体的心理生活是有差异的,如果一定要认为个体心理生活有共同点,那么这种共同性就是不同个体面对的相同情境。在这个意义上,个体心理生活是具有共通性的,但仅此而已。也就是说,心理生活的本体意义体现在个体与文化以及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它并不抽象地存在于“某地”或“某时”。在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中,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研究“古人心理”、“集体主义”、“民族性”等课题,这些课题本身并不具体。抽象化的研究目的是为这些命题寻找一种共性,而不是去理解具体的人群与个体对这些命题的注解。社会—历史的经验是不能以自然科学的归纳程序而提升为科学的,而应该在现象的一次性与历史性的具体关系中去理解现象本身。自然科学的普遍性原则只适用于宏观层次,而人是具有意志自由的存在,具有不可预测性,因而不具有被控制性。研究心理生活的目的不是寻求普遍原则,而是强调“理解”,不是急于建立理论体系,而是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要面对具体情境中的具体人群,理解与阐释他们的心理生活,不应该为心理生活寻求普遍性。在心理生活领域,只能“理解”,而不能预测与控制。人是历史性或时间性的存在,海德格尔将这种存在称为“此在”,即人在世界上或社会中存在的这一事实本身,它具有时间流动性。每一个体都在时间的流动性中存在,换句话,每个人都有历史性,而且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在理解个体时,必须将个体置于具体的情景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现实性。本土心理学在研究心理生活时,必须确定心理生活是一种连续性,不能还原为单个的片断。
“对话”的心理学还强调研究的整体性。“独白”的心理学是将人类活动孤立地置于某处,用“标本式”的方式加以研究,目的在于从每一个单独的事件中寻找到他们彼此的联系。这样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研究陷入到了方法与程序的泥潭,也使心理学的学科统一性受到了严重的危害。“对话”的心理学主张采用整体性原则,将个体的活动与行为置于社会、历史、文化之中。因为,一方面,个体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塑造者,另一方面,个体也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产物。要理解个体的心理行为及心理生活,就必须了解整个文化与时代的特征,反过来,要理解文化与时代,也必须了解个体。20世纪50年代以前,心理学史主要是按编年史的体裁撰写,主要涉及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主要讲述大人物和大事件,更多地考虑了宏观面,是“自上而下的历史”,俗称“旧史”。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新史”出现了,它是“自下而上的历史”,试图描述被旧史所忽视的无名群众的个人生活[5]。这种变化体现了一种趋势,即整体性的研究趋势,在整体中,局部是理解整体的条件,同时整体又是更好地理解局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整体性的活动,心理学应该在现实的总体性联系中探讨心理现象与心理生活,突出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进入90年代,在西方渐渐兴起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即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以反对实证主义心理学为目标,主张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抛弃传统的二元主义认识论,摆脱实证主义那种“标本式”的研究,强调采用辩证的方法,突出人的社会性和现实性。可以看出,在心理学研究中强调“对话”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对话”是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也是心理学重新树立在社会文化和心理生活中的权威和地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 周宁.本土心理学与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3] 洪汉鼎.理解的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文化心理学 心理咨询 治疗
文化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发展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是根据人的社会文化对其心理进行分析考察,把人放在社会环境内,用发展的、系统的眼光,根据人类的语言、历史、风俗习惯等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对其心理进行研究。根据文化心理学来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文化心理学的认识
文化心理学是理解和表明人类心理活动的独特视野方式,它的基本主张要求文化和心理相互依存、相互生成。文化和人类心理行为之间是无法分割的,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内,要想理解人们的心理行为,就必须依据人们的生活、生产这些特定文化。
二、基于文化心理学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重要性
心理咨询和治疗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它的治疗方式、目标和主题都是受到美国本土文化状况影响的,所以,心理咨询和治疗并非是面向世界的。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际应用中,心理咨询师常用的行为疗法、现实疗法、精神分析法和个人中心疗法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20世纪末,我国开始对心理咨询和治疗加以关注起来,由于社会性是人的重要属性,其行为方式受到本土文化、社会背景的影响,作为舶来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对中国人的心理问题并不适应。所以,当我们在对咨询者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时,把文化心理学考虑进去是势在必行的。
三、基于文化心理学对国人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途径
对国人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必须以我国的社会文化作为主要依据,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体系。基于文化心理学视角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心理咨询和治疗:
1.汲取和创新
对西方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要进行吸收与改造创新,这是因为大量实践表明,国外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程序对于国人的心理状态和观点并不适合。但是所有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共通性,国外的理论研究能给我国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一些启示,因此我们可以吸收汲取国外好的经验,并根据中国人的心理状态,创立一套适合中国人的治疗理论。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社会实践,根据我国国情与国人心理素质现状进行研究探索,这样创建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才能对处在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国人的心理治疗起到重要作用;然后我们再根据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形式、结构,塑造出中国人与我国制度环境和社会文化相适应的心理状态。
2.传承并发扬
我们应该对我国近代哲学和心理学进行研究。我国文化源远流长,我国的心理思想是在我国社会漫长的文化历史中演变而来的,所以要想根据中国人的心理状态构建出一套适应于国人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就应该基于文化心理学视野。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讲,要把心理咨询和治疗同文化背景结合起来,古为今用,为心理咨询和治疗创造出更为有益的技术和理论。
3.科学规范地进行研究
由于心理治疗起源于西方,所以它的咨询和治疗带有西方的文化色彩和价值观。我们在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研究中,应该从西方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和人文主义对立造成的以自我为中心、视野狭隘的弊端出发,肯定西方心理学理论的现有成果,选择适应我国文化实际的研究方法,最终获得符合中国人心理的咨询和治疗体系。
四、如何有效利用心理助人方式进行心理治疗
大量研究表明,国外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心理医生应该采用同咨询者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方式,来满足其心理需求。对于中国人来说,心理咨询和治疗可以采取沉思冥想、瑜伽、气功等方式。虽然这些同西方的治疗方式千差万别,但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采取了立足大局观的方式,认为人们的心理问题是由于机体环境与外界环境没有协调发展导致的。
五、结束语
文化心理学对于心理咨询和治疗具有冲击作用,以文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心理咨询和治疗,说明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开始关注人文取向,表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发展和文化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又表明心理咨询和治疗对文化具有依存作用。笔者相信,在今后,我国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一定会和国外社会一样,被人们当作不可或缺的精神按摩,变成社会文化进步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黄姗 陈小萍 当代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的途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121-123。
[2]程亚华 马海林 论心理咨询本土化:基于文化的视角[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11,58-60。
篇3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 研究 热点与重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18-01
一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发展的方向
管理心理学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正式诞生,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莱维特首次提出。他首次以“管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他的专著,而之前都是以“工业心理学”命名研究心理学的著作,将工业心理学更名为管理心理学,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是对工业心理学的有效突破。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等层面的人的行为以及其影响因素,管理心理学强调人的因素在管理环境中的作用,这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为:领导行为、管理决策、组织变革与发展、团队建设、沟通、激励和跨文化管理等诸多问题,要求能从个体差异的角度研究职务分析、人员选拔、培训、绩效评价和薪酬分配等理论和方式。在全球竞争不断加剧的社会形态下,在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背景中,管理心理学需要得到不断的发展,需要不断研究新问题,在物质资本作用不再突出,而人的因素作用不断加大的情形下,人力资源已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只有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好,才能在科学管理和决策中促进社会更快地发展,管理心理学需要不断提供人如何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知识,不断研究新的管理问题中的心理问题,才能有效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促进人自身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1.研究组织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组织变革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科技的发展带动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促进社会心理的演变,社会组织只有在不断的变革中才能获得一种动态化的平衡。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对企业重组、进行战略管理、跨国公司或是国际合作企业管理的研究成为社会研究的重要内容,管理心理学也开始从对个体理论研究的层面转化为对整个组织层面的研究,只有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才能使企业进行有效的机构调整,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提高员工适应性,实现跨国公司管理组织文化的发展提升。
2.研究领导行为
管理心理学要研究领导行为,通过对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采取的领导行为的研究,以及对不同领导行为对职工不同影响的研究,有效发展领导行为理论。虽然在领导行为研究领域出现过不同的理论,但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是费德勒提出的认知资源利用理论。这种理论强调,决定领导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认知资源的利用条件,在组织变革中,管理决策因素是关键,对于组织结构的挑战,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研究领导行为比较重视在决策和判断中所采取的认知策略和判断决策问题,分析不同背景下的决策模式,研究权力结构,研究参与体制,研究如何加强决策技能的利用。
3.研究激励问题
管理心理学是在研究激励问题的基础上诞生的,激励问题是研究最多的领域,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所谓的激励,就是激发人内在动机和活力的各种内部或外部的刺激,使人能始终保持兴奋状态,促进工作成效的有效提升。近年来,人们对激励理论的研究没有很大的突破,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对工资报酬制度的设计依然有很大的实际价值。公平理论提出,要对职员进行工资报酬分配时要重视合理性和公平性,使之能获得公平感,这对职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影响职员工作积极性的更大因素是相对报酬,也就是受到他人收入和自己收入相对比例的影响。
三 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我国管理心理学是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在1979年正式诞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工作动机与激励理论、工作态度与价值取向、领导心理与行为、管理决策与组织变革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而有效的研究,获得了有效的发展,但目前还处于探索学习时期。
我国的管理心理学由借鉴而来,但这种借鉴而来的理论与我国的国情有一定的差距,研究管理心理学要不断调整研究方向,不能全盘西化,要能面对中国现实问题,面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经济政治转型发展的新情况,创新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向,探究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内容,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中国特定管理问题的分析上,在中西对比中,努力探索适合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的理论经验和研究方法,不断主动追求个性化研究,使我国心理学研究得到有效发展,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经济政治发展服务。
总之,管理心理学在当今社会上的价值是显著的,对于经济发展,全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借鉴西方的管理心理学理论研究时,也要能依据中国国情,创新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这样,才能促使中国管理心理学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花东中学 聪
眨眼,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已经六年多了,从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懵懂女孩,到一个经过两个教学循环,经历班主任和备课组长的磨练,我对教材更熟悉,对学生的心理更了解了。但是,我还经常反思:为什么学生的成绩还没很大的提高?为什么没有完成预期的计划?一些知识点为什么说了那么多次学生还没记住?诸如此类的问题经常困扰着我。最近,又拿起了皮连生的《学与教的心理学》一书,在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和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又有新的体会。
一、在专家和新手的对比研究中,柏林纳总结出:根据当时的教学情景与学生的反应和要求来安排教学专长获得的一个标志,也是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别。每次备课,我往往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如何达成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让课堂的发展完全按照自己预设的轨道进行。但是,往往我是没有备好学生,很多时候设定的题目太难太多,导致学生没有按预期完成任务,课堂气氛沉闷;往往也没有预测教学中会出现的状况,而对学生出乎意料的情况招架不住,没有作出恰当的引导。然而,一个富有教学机智的老师,善于观察课堂,观察学生的反应,并能根据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反应随时改变教学内容,最终能达到以直觉的方式对教学活动立即作出反应,并轻松、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和梅尔尼克的过度练习对提高学生记忆效率很有帮助。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保持材料最初减少很快,后来逐渐减慢;两端的材料容易记,中间的材料受到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而容易忘。我们的学生往往对每一模块第一单元的单词最熟悉,中间学的单元没有任何印象,后来学的单元有点印象。其实,可以让学生早读时从不同的单元读起,不要每天都从第一单元读起。另外,早上和晚上是一天中记忆力最好的时间,因为它们各自只受到后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影响,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好早晚的时间进行记忆活动。
梅尔尼克研究了过度练习的量对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作用,发现最佳过度练习是50%。在背单词或范文时,学生常常是读到刚刚会背,或者写到正好能记住就不愿意再多读多写。虽然他们暂时掌握了,但一定时间后容易遗忘。而这个研究告诉我们,背书的时候,如果读10遍就能达到背诵的要求,那么最好让学生在读5遍。其实,学过的知识遗忘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我们稍微鼓励学生并运用理论知识引导他们如何记忆,遗忘就会减少了。
篇5
居室要装修成“靓屋”,离不开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这个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还必须符合环境心理学的要求。因为,不同的设计、房间内部的安排及布置会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颜色可使人产生冷暖的感觉;家具安排可使人产生开阔或挤压的感觉并影响到人际交往。
(1)善于运用善意的视觉“欺骗”。在环境中,有许多元素会使人产生错觉,如色彩、线条、形状等,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因此,在室内设计时便可利用这种错觉,使小房间看起来大一些,矮屋顶看起来高一点。这是一种“视觉的欺骗”。形状也会影响空间感觉,如虚实的比例会给人带来错觉。圆形令人感觉柔和,多棱形状则予人压迫的感受;高的东西令人觉得庄严,矮的东西则较平易近人。客厅中沙发排列的方式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U”字形排列有利于谈话,“一”字形排列会降低沟通的效果。不同的家具设置也会影响家人之间、主客之间的感情交流与沟通。所以,在室内装潢设计过程中,掌握好每个空间的用途及功能是很有必要的。应该考虑到,卧室是用来休息的,厨房是用来劳作的,客厅应该是休闲的。只有根据人对环境的要求来进行设计,才不会失去设计的意义。
(2)注意环境对情绪影响。从一般的家居生活来看,有哪些部分与环境心理学所探讨的东西有关呢?每个人一天之中的情绪变化,会随着他所处环境的不同而改变。早上进入办公室,会显得比较严肃,因为办公室是工作的地方,有一种竞争的氛围。回到家,在客厅或进入厨房,则会产生另一种情绪,这是因为环境因素在悄悄地影响人的情绪。虽然环境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却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事实上,好的居室设计就必须以环境心理学为出发点,在研究每个空间的用途、所需要的效果时,充分考虑到对其中活动者所产生的情绪影响。
篇6
关键词:心理学;小学古诗;教学;意义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借助于其他学科授课成了一种趋势,如心理学意义上的想象心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凸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简单的古诗。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研究诗词教学的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古诗教学的方法多元,笔者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小学古诗教学。
1 心理学与小学古诗教学的契合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上的知觉、认知、情感、人格这些关键词,我们在中国古诗中能够找到其载体。古诗的创作是诗人生活、人生、阅历、情感、仕途等等的综合反映,一个个体所创作的古诗,必定反映了其所思所想。将一些简单易懂的古诗置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其初衷既是认识古诗,更是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古诗本身的意义。
心理学上的知觉、认知、情感、人格与古诗紧密关联。古诗的直观性给学生“知”的感受,也成了认知的载体;古诗中蕴含的各种情感,让小学生不断接触并理解种种情感;古诗所赞颂的伟人或真挚的情感,与小学生的成长不无关联。因此,心理学意义上的关键词与古诗不谋而合,那么,缺失心理学的古诗教学必定是有瑕疵的教学。由此可见,将心理学的某些关键词和心理学的方法引入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必将对古诗本身、小学生的成长等产生事半功倍的影响。
2 小学古诗教学的心理学手段
2.1 直观意境的感受
古诗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因此教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加强视、听等感官形象性的刺激,以强化表象的建立、组合、转换,其教学手段形态化。
第一,在教学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板书“图解古诗”。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哲理。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者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其面目确是各不相同 .
第二,古诗教学,教师语言要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并恰当地使用形态、心理学语言。如教“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时,教师身临其境的描写以及翘首远看,低头细看的动作,使学生看到在丝丝微雨中,隐隐约约看见一大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学生进入了情境,感悟早春的美既柔美又富有生机。
2.2 想象力的发挥
古诗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丰富的意境,这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足够宽阔的想象空间。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这心理过程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词语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如教“遥看瀑布挂前川”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似乎同诗人一同观赏庞然的瀑布凌空直泻而下,领略其雄伟的气势。
其次,古诗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探究古诗创作的源头,小学教学古诗要借助诗人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感悟古诗的诗情画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感受,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宽广情怀。
2.3 情感的升华
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与其相应的情境,缘情融情。如《三衢道中》,诗人以新颖的构思:先记叙后描写,既绘色,写出了绿荫;又绘声,写出了鸟鸣。教者运用形态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迷人山区,观赏初夏的风光:梅子黄黄、绿荫重重、溪水淙淙、黄鹂声声。领悟诗人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喜悦之情,从而产生愉悦之感,与诗人一同感受意境美。
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如教《赠汪伦》,教师借助投影、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汪伦送诗人李白的热闹、欢乐的场景,进而反复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喻意,体验李汪之间的友情。
3 心理学角度教学小学古诗的意义
教学古诗的方法多种多样,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教授古诗,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内容本身的讲授,但是其对意境、情感的掌握势必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小学生心智尚未健全,其心理认知需要进一步成熟。古诗教学恰好给小学生的心理认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介质,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心理学角度教授古诗,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中国古诗,具有天马行空的品格,一字一句,意义丰富,如果只认知其内容,古诗的意义就捉襟见肘。正是因为其天马行空的特点,才给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一个平台。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学会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篇7
(一)研究对象
主要针对15~40岁之间的学生及生活压力较大人群。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期刊报道,以及心理学等专业著作等各类相关的文献资料。2、问卷调查法。在哈尔滨选取各类大学以及繁华广场以及网络上进行问卷发放,在填写问卷相隔20天后,再次对同一调查对象进行问卷发放。对两次测验结果作相关分析,两次填写问卷的相关系数R=0.82,说明两者高度相关,可靠性显著,说明调查问卷的信度较高。3、网络资料查阅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查找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资料4、走访法。(1)根据调查的需要,走访经验丰富的心理学专家,了解专家关于如何让休闲屋在装修上以自己的独到装扮充分缓解压力。(2)走访避风塘、星巴克、蒲公英、雪可工房等相关咖啡店,休闲屋、饮吧等学习相关装扮。5、数理统计法。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全部统计法、以及抽样法对相关因素进行了成效分析,并将图标通过我Word、Eecel等办公软件进行了详实的图表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消费者心理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人们去休闲屋的主演目的是为了休闲放松。您会因为什么来到休闲屋消费?(图1)既然大家主要是为了放松的,那如何让来这里的人充分的放松呢?大家最在意的又是什么呢?从下面一个问题的统计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人们是喜欢阳光庄重的氛围。
(二)装修分析
1、装修色调:根据休闲屋的布局,色调将会根据相应的心理学原理将会有三种大的趋向:(1)红、黄、棕、橙以及桃红色都是暖色,可产生温暖的感觉。使人们感到愉快。(2)兰、绿、淡紫色及灰色是属于冷色,冷色使人感到清新。冷色的墙纸用在书房及面朝南的房间,使面朝阳光的房间显得凉快些(3)白色,白色可以使得室内显得更大气,更有可塑感。
2、装修纹理图案。(1)花卉系列图纹。以来源于大自然的花饰图案为主,会让人有一种温馨亲昵的感觉,营造出一个舒适自在的居住空间,因此,这种图纹搭配在供人们释放内心压抑的区域。(2)文化砖石、竹木系列、浮雕发泡。该类深色调的墙纸最能营造出返朴归真的氛围,因此搭配在供人们释放生活压力的区域。
3、灯光搭配。(1)灯光与室内咖啡的颜色搭配。对于咖啡而言,相应的灯光会更加衬托出它的底蕴与内涵。这里将会选择牛奶白灯光,前面也说过白色可以显得大气,而牛奶白恰好可以很好的诠释浑厚的底蕴与内涵。(2)灯光与室内装修主色调的搭配。室内采取适合的色彩,无疑会让人产生各种感觉,然而灯光的搭配会使得这种感觉更加的亲昵。对于冷色调的色彩自然花卉系列装扮我们将给它搭配一种阳光的色彩,这样就更加会让你有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文化砖石,竹木系列、浮雕发泡系列的装扮我们将会给搭配一种古朴淡灰的灯光,这不仅会使得这些系列的线条更加突显而且拥有一种历史感,这无疑也是一个释放压力的好地方。
(三)消费者心理分析来休闲屋释放压力的消费者很多,而他们的心理也变化万千,如何巧妙的利用室内物品的选择与摆放尽可能使得他们不后悔来了这里。
1、团聚心理:现代人对于酒类商品的消费态度转变,人们必须找出另一个场合来做社交活动,又由于人们较少喝酒了,他们多出了更多的钱和时间与家人、朋友团聚,由于人类生活步调越来越快,人们对于与其他人亲密些地交谈有更大的渴求。这时我们就要给他们营造一种团圆犹如在家的氛围。与此同时由此我们推出了一个<亲情、爱情、友情存折>通过亲情、爱情、友情存折,让一起来特色主题休息屋的人一起来共同见证着这段关系的发展,也将成为青春最美好的记忆,留住青春的脚步。在心理压力沉重时,想想爱人、想想朋友、想想有那么多关心自己的人对于舒缓压力也是有很大的功效。
2、离别心理: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有的一种感觉,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终有一别。离别多种多样,我们每个人在离别时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至少有一方最少心里会有些许留恋。离别的悲伤不会消失,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改变;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他们了,可是某个时刻他们又会突然浮现。慢慢的,你会觉得,其实还好;这种无能为力的悲伤,其实也还可以撑过去。在这里我们会为尽可能为这些即将离别的人们建立他们的“快乐档案”随时随地,你们都可以了解那个一直久久挂念着的人的动态告诉他/她曾经你想说又没有说出的话!
三、结论与建议
篇8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文化心理学主要体现在语言、译者与文化心理这三者及其相互关系上。
(一)语言同文化心理的关系
语言学理论中很早就有关于语言同思维二者关系的论证。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上讲,语言是文化分支系统中的一个部分;语言常常能够决定个体的思想与行为,个体生活的语言环境促使了其相应的行为和文化模式的形成。这也就是文化心理学中常常提到的所谓人的心理活动植根并依赖于符号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的主要原因。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文化心理因素在语言中的作用被逐渐放大。因此,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应放到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去进行研究。就商务英语这个角度上来讲,商务英语翻译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商务方面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从而完成两种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商务目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这种交际目的,那么就要把这种交际的过程就要放到源语言同目标语言两个语言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考量,以求符合交际双方的跨文化沟通。
(二)译者的“文化敏感”
从文化心理对语言实际使用的影响来看,作为商务英语的译者,应该更加具备“文化敏感”性才能胜任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因为任何一种概念可以说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之下,同一概念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要保证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信息准确、完整的传递,译者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性才能保障翻译过程中的跨文化的交易效果。否则,就会造成信息在跨文化的传递中的不必要的丢失,并可能会因误解对商业活动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多元文化观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明白的是,文化是多元性而非统一性的。世界由众多的国家和民族组成,因此在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文化,而这些文化之间的差异则是非常之大的。比如说,中国人在做生意时有习惯忌口说“赔”、说“折”的现象,那么在中英商务交流的翻译过程中,就应对这一传统保持应有的尊重。同时,中国人做生意时也讲究有“六六大顺”这样的说法,但是“666”对于受到天主教影响的文化地区的人来说,则是恶魔撒旦的生日,是非常不吉利的一组数字。从文化心理角度来讲,人的心理和一定的心理行为都与其所处的语言环境相一致的。所以,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要对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两种语境的心理文化因素进行考量,才能找到真正合适的翻译途径和翻译方法。
二、文化心理学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一)商务英语的文化意识
商务英语以其应用英语特征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紧密相连。东西方国家由于自然因素、以及发展程度不同使得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体系具有较大差异。同样的一个概念和行为在两个不同的国度,他们的理解可能有巨大的差别甚至是相反的。例如,龙在中国是威严和吉祥的象征,而“dragon”在西方国家就是邪恶与暴力的象征。因此,产品品牌的设计中的“龙”如果直接译为“dragon”,就会对产品在西方文化中的宣传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商务活动和贸易中,需要准确地认识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尽量地熟悉各个国家文化习俗,避免商务出现因为文化差异引起的商务纠纷和损失。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传递性与交流性
在商务翻译上,传统的翻译观念讲究以原文本为核心,根据美国生成语法学派“翻译就是再编码,是通过改变表层结构以反映其深层结构”的理论,文本或语篇在翻译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在这种翻译思想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活动往往会给目标语的读者带来阅读、认知以及理解上的困难,甚至会因文化、语境等因素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因此,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来讲,双文化有时会比双语言更加重要。因此,译者在适当的情况下必须通过语言形式上的调整来取得整体上文化信息的对等。这种形式上的调整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对于源语言语篇绝对忠实的理念,而更加倾向于通过灵活的手段使的译文符合目标语所处的文化背景并取得读者对于译文心理上的认同。
(三)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心理文化功能对等
奈达被称为是“当代翻译理论之父”,其理论成果的核心就是翻译的“功能对等”。根据奈达的功能理论,翻译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两种语言之间功能上的对等,而不能只停留在表层字面意义上的对等。奈达的理论可以说是受到了以韩礼德为中心的系统功能语法学派的影响,而将语言的交际性放在了翻译的首位。在商务英语中,奈达这种“功能对等”理论要实现,就要求译者要突破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二者语言结构,也就是字、词、句、语篇等限制,而降翻译过程融入到民族语言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去。也就是说,要从语言的表层层面深入到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以及文化当中去。在一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东西,另一种文化可能要费力加以解释,要实现文化的对等性有时就要打破语言结构上的限制。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要实现的更多是促进商务活动顺利开展的目的,文化与心理上的对等性的传递就要比对原文的绝对忠实更加重要。
三、文化心理学视域下的商务英语翻译原则
(一)交际信息的准确性
在众多翻译的理论中,对于译文的“信”可以说大都排在首位。翻译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准确而又完善地在两个语言体系之间传递话语中的交际信息。因此,是否能够保证交际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是判断翻译质量的首要标准。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要达到“信”的标准,那么必须要考虑的一点就是信息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过程中受到的文化心理因素对其的影响。虽然传递的是等值的交际信息,但是因为受到了文化因素的影响,语言的表达方式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这种文化心理因素在语言表达上的影响,才能合理规避翻译中的失误。
(二)专有名词的对应性
特定语言的社会语境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背景与社会心理因素,结合商务英语的翻译来看,商务英语活动与经济、贸易、法律、合同、保险、投资等领域关系密切,所涉及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涉及到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大量的专业术语。这种专业术语在跨语境的情形下为保证交际信息的准确和交际过程的顺利,通常情况下都会带有很强的对应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对术语进行精确的使用,才能够保障交际信息的语际转化,也让双方能够在同一文化语境平面内完成商务交流。
(三)语体的适切性
由于文化的不同,不同语境的人对于“好”、“坏”、“美”、“丑”等带有强文化心理影响的概念的理解有着极大的差异。尤其在商务英语中礼貌与寒暄语的翻译上,中文的“哪里哪里”与英语中的“Howdoyoudo.”这样的表达很难在翻译目标语中找到对应的概念意项。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除了忠实于交际含义的准则之外,还应考虑到文化心理差异给语体带来的影响。
四、文化心理学视角下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
(一)核心概念转化
考虑到文化心理因素对跨语言交际信息的影响,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应从传统的对语篇的拆解-再编码的过程转变为对语篇核心概念意义的转换。通过这种手法可以解决语际交流中因为意象缺失或是意象偏差而造成的翻译困难。如在英文中“blue”代表着蓝色,也代表着忧郁,而在中文确没有可以与之相对的概念意象,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则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注释才能够在目标语完整地传达源语言中的交际信息。如商务信函中的“Thegoodshasbeenshipped.”在翻译时若译为“货物已被托运”,从语境文化的角度上来讲,这个句子所传达的交际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缺失,即在译文中无法体现出货品托运的途径。若译为“货物已经轮船运出”,在目标语上则会显得信息冗余。因此,商务翻译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对源语言语聊进行核心概念的转化,才能更好地达到翻译的交际目的
(二)语言特征的协调性
从句式特征上来讲,英语以圆周句为主,汉语则以松散句为主。在商务英语中,为了显示语言的精确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英文长以复杂句式的长句为主。因此,在中英转换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两种语言的不同的特征,才能够在跨语境的翻译过程中,保留下更多的语言特色和交际内容。
(三)翻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的结合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两种常见的对立的翻译策略。归化是以目标语言为导向,其目的在于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语境文化规范,如将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为“RomeoandJulietofChina”就是汉译英中的归化现象。与之相对的是,异化是以源语言为导向,以源语言的语境文化习惯为规范的翻译方式。近年来,汉译英的过程中异化的现象在逐步提升,“GongbaoChicken”、“kongfu”、“theyearofhorse”等短语越来越多地被英语国家的人所接受。
五、结语
篇9
一、从主体性角度对西方心理学史的透视
美国家多尔迈在讨论传统哲学主体性观念的递嬗沉浮时,曾引述加塞特的话说,“假如这个作为性根基的主体性观念应该予以取代的话;假如有一种更深刻更确实的观念会使它成为无效的话;那么这将意味着一种新的气候、一个新的的开始”。这个“新的时代”便是试图在哲学理论上注重对“主体际性”的生成及其对现代实践的意蕴加以探讨,并因而同时也就意味着,传统哲学的“主体性”观念在完成了它的理论使命和历史使命之后,必然地步入了它的“黄昏”之境[1](P1)。他并进一步评述说,始自笛卡尔的传统哲学的主体性观念,本来“是一种可以避免的错误”,虽然它构成了“人的解放和成熟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但“这一阶段的内在缺陷现在已经变得非常明显了”[1](P1)。
虽然多尔迈以上讨论的背景,是哲学理论领域和更为广阔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但是,假如我们接受多尔迈对传统哲学主体性观念的这种历史判定,并以这种历史判定为立足点来考察心理学,那么我们就获得了理解西方心理学历史的内在逻辑的一个新的视角。这是因为,正是笛卡尔意义上的这种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的主体性观念,构成了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前提,并因而为心理学提供了一个错误的出发点。这就决定了:心理学在它刚刚脱离哲学的怀抱而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证科学“诞生”时,就是一个“时代错误”的产物,是一个已经逝去了的时代精神的某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因而在理论上是脆弱的[2](P10-14)。所以,当被普遍证明是正确的、关于生命的科学理论的生物进化论及其思维方式向以追求“科学”为目的的心理学渗透时(美国机能心理学的产生),心理学既不能准确把握生物进化论对它的理论意蕴,也不能抵挡被曲解了的生物进化论试图要将作为它的研究对象的人这一主体化的趋势,从而陷入理论危机。这个危机,实质上是多尔迈据以判定传统哲学主体性观念之所以走向“衰落”的历史理性的一个特殊的表现形式;或换一种话语方式来说,它与哲学在从其近代形式向其现代形式过渡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危机,在理论实质上是同一的。至少就机能主义的发展导致整个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崩溃、并因而要求它重建自己的理论基础这个意义而言,实验心理学又回到了冯特的时代,或更准确地说,回到了(重新)建立自己理论基础的“诞生”的起点。但是,与哲学对这个危机的反应、即从“单子”式意识的封闭的主体性观念向“主体际性”观念及其理论建构的过渡相比,心理学对这个危机的反应是幼稚而鲁莽的,即干脆而彻底地否定主体性,由此也“开始”了它的“一种新的气候、一个新的时代”,即行为主义的“气候”或“时代”。
行为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否定(人类)意识作为一个存在领域的合法性。然而,正是意识作为一个存在领域的不可还原的实在性,构成了心理学的合乎逻辑的基础[3](P87-92)。所以,当行为主义作为心理学研究纲领,其理论逻辑被充分展开之后,必将又一次地使整个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趋于崩溃,并迫使实验心理学重新回到华生的“革命”的起点上。至少就实验心理学的行为主义传统而言,这就是又过了半个世纪之后,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理论家们,试图在重新论证意识实在性的基础上,改造或扬弃传统行为主义的种种理论努力的历史逻辑的本质之所在。事实上,伴随着行为主义的发展、或当它陷入危机之后作为它的替代形式的,是实验心理学内外的各种“抗议”的力量和运动。其中,对行为主义而言带有“革命”性质的两种力量或运动,即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逐步演化为在当代心理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两大思潮。作为对行为主义理论逻辑充分展开所导致的危机的反应,这些不同的理论思潮作为当代心理学发展趋势,它们所表现出的一个共同基本特征,是向主体性的回归。当代心理学的这种普遍的向主体性回归的发展趋势,不是偶然的,而具有历史逻辑的必然性:它既表达了心理学作为关于意识的科学研究的学科本性,又体现着意识实在与人作为主体性存在事实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联。
二、进化自然观对主体的要求和拒绝
关于生物进化或自然演化的思想,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古老的传统。它的理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阿纳克西曼德的某些睿智的洞见,并在历史上一直作为一种思想潜流存在和流传着。就其主导趋势而言,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主要表现为一种浪漫主义进化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赋予包括无机世界在内的物质以某种活力和发展的倾向,认为自然是自我完善和自我指导的,并最终于19世纪初形成了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的浪漫主义生物进化论,认为每一物种都有自我完善的先天驱力;由这种驱力所导致的获得性性状可以遗传。这种形式的进化自然观,不仅不是反主体的,它实际上以某种不甚明确的方式对主体性存在提出了一种要求。
篇1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越来越个性化,人们对产品包装的要求也逐步增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人与物品之间的交流,这使产品的包装趋向于一个独立的个体。认知心理学为研究包装交互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交互式理念在包装设计上的运用可以使消费者与包装产生互动,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从而提升对产品的关注度。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包装设计;交互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于人类自身,强调人与物品之间的互动性,这些需求都离不开设计。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人,所以设计的任务是“服务于人,创造便于大众生产与生活的方式”。在包装设计中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研究人的心理需求,从用户的认知心理出发,研究包装,产品,用户三者之间的关系,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模型可以分析和解释设计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心理现象。为研究包装交互设计提供了理论与指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可以说是我们把所得到的信息储存到我们的大脑中,通过经历阅历,成为一种个人认识事物的经验。认知心理学为人的选择行为,对事物的感知,记忆等方面的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2、国内交互设计研究交互理念在我国兴起较晚,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包装中属于新领域。国内早期一些设计师已经对包装交互设计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发表相关方面的专著。
3、认知心理学在交互包装设计上的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包装交互设计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国内设计师已经认识到了认知心理学,交互理念对包装设计的重要影响。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心理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站主流地位,认知心理学不是通过人的外在行为来研究内心的过程,而是对信息进入大脑加工过程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在国外兴起较早,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
2、国外交互设计研究国外交互设计兴起较早,有较丰富的研究资料,其研究理论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著有《设计心理学》注重产品的可用性,还有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强调加强设计与人的感官沟通。
3、认知心理学在交互包装设计上的应用
国外强调包装设计要与顾客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交互设计以人为中心,更具人性化,与人的情感因素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交互包装设计有引导作用。
二、包装交互设计表现形式
新时代,科技迅速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作为设计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才能走在时代的前端,交互设计在包装上的运用可与消费者有更多的信息交流与体验互动,所以发展前景很可观。
(一)包装交互设计在包装结构上的运用
1、包装的整体结构
(1)包装使用中的交互,产品除本身的品质外,就需要靠包装来吸引消费者。交互设计在包装结构上的运用,可以使用户与包装产生互动,从而增加用户的情感体验,使包装形态发生变化,从而更便于消费者的使用。如图1,是麦当劳的外卖包装设计,它与平时我们常见的纸袋打包不同,由于麦当劳是快餐行业,这款包装将薯条,番茄酱,鸡块,汉堡,可乐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方便消费者食用尤其是上班族手里拿很多的文件材料等,这样的组合设计使他们一只手就可以拖住实物,并且方便他们在路上食用。这款设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抓住了顾客的心理诉求,在使用过程中充当了实物托盘,与顾客产生互动,从细节关怀上打动消费者。
(2)开启方式的交互,对于包装开启方式的交互设计,是一个情感经历的过程。这需要设计师对消费者的内心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如图2,巧妙的将茶叶的包装仿造成小笼包的形象,消费者拨开“包子”、“粽子”的外皮,里面的茶叶就显现出来了,而包装并不浪费,还可以做茶杯的垫子,开启方式很生动,使消费者在打开包装时充满了惊喜,与消费者的互动性很强,达到了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效果。
2、包装的拆分组合结构
包装的拆分组合在交互式包装设计上的运用,可以使消费者与包装产生更深层次的交互体验,增加了消费者使用的乐趣,提升了对包装及产品的喜爱。如图3、图4,是文具小工具的组合包装,整体组合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的盒子,方便携带,同时又可以根据消费者自身的喜爱拼成不同的动物形状,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这种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让包装发挥了超越自身的功能,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上互动。
(二)包装交互设计在包装装潢上的运用
包装图形上的运用:交互设计在包装图形上的运用使产品,包装,顾客三者之间产生互动。将产品与包装的视觉形象相结合来完善创意,要产生这样的巧妙构思,需要设计师深入了解消费者的使用缘由,如图5,是一款专门为健身中心设计面包包装,装潢上是一名男子拉开上衣,腹部位置留白,通过开窗展现出面包的形态,好像一个健壮的男子腹部的肌肉,信息清晰易懂,给消费者一种吃了这个面包身材也会如此之好的感受,既宣传了健身中心又宣传了面包,又给消费很强的互动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包装交互设计的发展趋势
如何在市场竞争激烈,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中设计出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包装设计,成为了设计师需要重视问题。包装的功能不再是简单的对产品进行保护与运输,而是通过包装,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产生情感的连接。通过认知心理学的应用与交互设计的应用,提升产品与品牌的认识度,给消费者多感官的体验,从而吸引消费者。
(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更具人文关怀科技的发展对包装设计起推动作用,各种新材料的出现更有助于设计师进行包装设计的创新。将新科技与交互设计理念相结合,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设计出方便人们使用的包装,将产品的情感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从而引发对方的共鸣,与其产生互动,激发购买欲。
(二)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更具创新与个性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展的要求,环境的保护需要大家共同承担责任,作为设计师更有义务通过设计体现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保护环境。我们的包装设计即要符合绿色生态环保,利用可再生资源,使产品包装可循环使用,促进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同时还要不失自己的特性,通过交互设计在众多的包装设计中用独特的创意,强烈的视觉效果吸引消费者。交互设计理念独特有新意,倡导与现代科学结合,倡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认知心理学层面看包装交互设计,进一步加深了对用户心理的关注。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
四、结语
包装的交互设计的原则是以人为本,而认知心理学正是了解人的内心的一门学科,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可以为研究包装交互设计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因此设计师要重视交互设计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对其进行有意识的研究。交互设计在包装中的运用丰富了包装设计的语言,增强了消费者五感的体验,加强了产品,包装,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因此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情感需求,加强消费者与包装之间的互动与共鸣,解决实际问题,是做好包装设计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赵伟军.设计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韩淑娟.认知心理学在包装的交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