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济社会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经济社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品经济社会

篇1

关键词:水产食品学;精品课程;体会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和目标。精品课程建设是新时期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新时期教育规模持续增长与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先进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完美结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和精神内核的健康形成,而教育本身则是以课程为核心的。[1]因此,课程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成败,而课程建设的质量又以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2]为导向。正是这种导向使浙江海洋学院《水产食品学》于2007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获得成功,2年后又被省教育厅推荐参与国家精品课程申报。

一、把握特色、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

首先,深刻理解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内涵,全面分析《水产食品学》课程的历史、现状,提炼出课程特色。综观我校《水产食品学》课程的建设历史,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即课程雏形期(1958-1966)、初期发展期(1978-1992)、课程形成期(1993-2003)和课程成熟期(2003-)。[3]根据课程教材建设、课程内容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情况,应凝练出贯穿于课程建设始终的三大特色,即基于《水产食品加工学》校级重点教材以及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而设置的全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基于难点贯穿于实践教学环节以及“非定期工厂专门训练”的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师科研成果贯穿于理论教学、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验教学与毕业论文的科研引领的特色教学。

其次,要全面分析课程队伍、教学理念、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研究与改革以及教学成果等,对课程进行准确的评价和定位。确定课程建设目标,即将本课程建成校级、省级还是国家级精品。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水产食品学》是海洋类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特色的具体体现,也是其他农业及轻工院校食品专业的重要修读课程,而我校《水产食品学》课程经历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凝聚了几代人艰苦努力,形成了符合我国海洋水产加工产业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其教材在我国主要海洋类高校中得到推广应用,同时,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处于先进水平。因此,本课程定位于建设成国家精品级课程。

第三,依据课程建设目标,制定出科学而可行的课程建设规划。要根据精品课程的指标和内涵,结合课程自我分析与总结,制定课程建设方案。方案应详尽具体,既要符合实际,又要抓住重点,力求建出有自己特色的精品课程。

二、合理构建课程教学团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

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教学能力强、学术造诣高的课程教学团队是建设精品课程的根本保证,教学团队应由掌握最新教学理念,把握学科前沿,有丰富教育思想和高超教学艺术的教师组成,课程负责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专家或教育大师和专业学科的领军人物,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4]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都应是合理的梯队。所以,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一方面要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机会有目的、有计划地派骨干教师去国内外先进院校学习,并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以期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如本课程就实施了青年教师的“骨干教师培训制”、“新教师带教制”、“青年教师导师制”、“专业教学团队制”和“教学业绩考核制”等措施,使得课程中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明显效果、学术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团队整体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

三、教育与教学创新是精品课程实现质的飞跃的源泉

精品课程应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体。[5]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性集中体现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而现代化特征又集中反应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中。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高等教育要以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己任。因此,课程建设必须以创新为主线,贯穿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既要将重点与难点融入实践教学体系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又要将教师科研成果融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这样,才不仅加强科研转化教学的力度,体现出科学性和先进性,又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水产食品学》精品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创新。首先,相比于日本及国内同类课程,在内容体系上强化了水产食品加工新技术、质量与安全知识点,构建了原料、加工、安全与实验四大知识模块的内容体系,表现出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次,知识难点有机融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设计性实验训练并延伸到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采取了“非定期工厂专门训练”,构建了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第三,科研成果融入理论教学(如鱼酱油组胺控制技术)、实验教学(调味酱煮海带加工)以及省新苗人才计划(如纯干刺参即食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校创新实验(如利用海带做原料制新型凉粉)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多种教学手段的联用,促进了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课程重点采用了下列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针对水产加工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典型案例,通过讨论、分析和交流,有效激发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如鱼片干制品,在贮运与销售过程中出现色泽有白而透明逐渐变为黄而不透明、接着表面会发粘、继之发生霉变。这种变化为什么有的鱼种易发生而有的鱼种不易发生?为什么春夏季节容易发生?理论机制如何?怎样有效控制等。(2)现场教学:充分利用舟山发达的水产加工产业和课程实习基地的优势开展现场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学习印象。如,王阳光研制的在浙江兴业集团应用的超低温深冷冻结设备,通过现场教学,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到设备的工作原理、生产能力、能耗情况、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制冷剂等。(3)形象教学:海洋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为水产加工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但是却给教学带来了不便,学生往往对许多原料没有直观的认识,学习兴趣低。利用课程网络原料库介绍水产原料的形态学、生物学、原料加工特性等知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创新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东海光参价格低廉的重要原因是表皮坚硬和泥砂较多,如何解决?主讲教师通过自己的科研课题设计思路、解决方案等引导学生从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重点介绍创新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专业学生2006年和2007年分别获得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项目3项和7项,与课程的创新教学密不可分。(5)育人教学:针对目前的就业环境和个别学生不愿学习的问题,课程利用育人教学法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引导他们主动适应环境。

四、教学资源共享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又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精品课程尤其是国家精品课程最主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强调高校间教育资源的共用、共享和优势互补。[6]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保证。好的课件、网络课程和教材等资源为广大师生所共享,将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办学效益的增长,是一个能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举措,应该大力支持和倡导。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需要打造出一流的课件、一流的课程网站、一流的网络教材和教学录像,并且能够以开放的形式呈现在网络上,为广大高校师生所共享。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是《水产食品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一次突破。一方面,便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利用网络收集最新学科的动态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便于学生在课前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进行了解。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校园网通过共享文件教学、交流,向学生介绍专业网站,甚至直接打开网页教学;在课后,学生可以利用网上习题,网上试题库进行复习和自我检测。目前,本课程已制作完成并上传至校园网教务处网站的上网资源有:(1)课程导学(包括课程简介、教学规范、教学方法、教学大纲);(2)理论教学(web课件、PPT课件、教学视频);(3)实验教学(基础实验、设计设计实验、综合实验);(4)参考资料(包括主要参考书、相关网站、主要参考期刊、鱼类介绍、国内主要水产加工专家);(5)在线自测(自动题库生成);(6)课程作业(在线布置作业、在线网络考试、在线社会成人考试);(7)交互园地;(8)博客中心;(9)课程团队对外交流与合作等。

总之,精品课程的建设重在特色、重在创新、重在改革。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对精品课程的内涵、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也会不断发展。所以,精品课程建设要与时俱进,要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相适应,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关立强,王翠,丁霞.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几点认识[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332.

[2] 伊辉勇,应晓跃.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对课程建设的导向作用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88-190.

[3] 邓尚贵,夏松养,陈小娥,等.浙江省精品课程《水产食

品学》:http://scspx.省略/site/display.php?actionPage=treemenu/declare_info&treemenu_id=1.

[4] 秦宗会,胡武洪.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之一――师资队伍[J].中国西部科技,2008,7(20):64-65.

篇2

【关键词】中职卫校 妇产科护理学 精品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43-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边疆地区医学中职教育迅猛发展,学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校遵循中职医学教育特点,对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以优质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打造精品。《妇产科护理学》自2013年被评为校级核心课程后,课程组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明确课程定位、设计理念、教学模式与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实训基地建设等为切入点,开展教学资源优化整合,再接再厉于2015年9月被确定为“自治区级中职精品课程”,作为课程负责人,将建设过程介绍如下。

一、 明确课程定位

我校地处祖国西北边疆,“能力本位,就业导向,校企合作”是我校发展的根本,《妇产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进行岗位职业能力调研基础上,依据中职生认知特点和妇产科护理岗位工作要求,本着“实际、实践、实用”原则,制定课程标准,_定教学任务,提出教学目标。

二、课程设计理念

以临床工作任务为导向,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形成课程体系。理论知识传授以护理程序为主线展开即疾病概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实践教学有校内实训练习、寒暑假顶岗实习、临床见习。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真实的临床护理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技能训练与临床岗位需要“零距离”对接。

三、课程内容优化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由行业专家归纳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基本框架,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共同分析探讨并转化为教学任务,按照“教学做”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将课程优化为6个母模块,19个子模块,实践项目11个。

四、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

1.教学模式

与行业专家一起制定课程标准,根据临床实际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需要,参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选取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和校内外实训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 “教一学一做”深度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

本课程理论和实训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Flas、音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生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直观显示女性产科护理、新生儿护理、妇科护理的方法及过程,图文并茂,突出知识传播灵活性,配合案例,扩充和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更形象新颖;问题式教学启发思考和加强记忆;病例讨论及病历分析能使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的内容直接应用于临床,为将来实习打下基础。

五、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学校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1]。我校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内涵建设,向内地兄弟院校学习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及指导思想。

1.鼓励中青年教师申报校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积极参加国家示范性院校考察学习、职业教育技术学会举办的课程建设学习班、各种学术团体、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等,聘请职教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

2.教务科与督导室严把入口关,执行新教师试讲、集体备课、听课、学生评教等严格教学管理制度,日常每周一至周五的巡视,形成立体交叉管理。

六、教学资源优化整合

1.教材优化 编写“适用与实用”的教材放在课程建设的首位,课程组2012年编写适合我校中职学生的校本教材《妇产科护理学实训指导及评分标准》、《妇产科护理学习指导及习题集》,2014年参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规划教材,2015年参编护考急救包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参编教材切合“护考”,在考点上高度融合;切合中职教育特点,坚持“三基、五性”基本原则,借我校国家示范校创办东风,搭载精品课程建设良好氛围,结合岗位知识技能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编写出宜教宜学的精品教材。

2.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

我校多媒体设备建设完善后,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制作图、文、声、动、色为一体的课件,提高兴趣,促进记忆、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搜集医学视听教材、动画,形象展现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展示的内容(如自然分娩的过程等),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建立教学资源库,及时更新课件、实训视频、实训指导(自编)等网络资源,根据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内容建立题库,实现考教分离,形成电子教案、多媒体CAI课件,考试题库在内的立体化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整合,搭建课外学习平台,加强师生间的沟通、答疑解惑。

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契而不舍的积累与沉淀。建设精品课程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有紧紧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更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师资结构,提高课程管理水平,才能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再上新台阶,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课程组继续根据护考标准和临床岗位群需求,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分工协作,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示范和辐射作用,切实推进边疆地区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耿秀双 陈枫 汤善钧等.《护理基本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C].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3):332.

篇3

关键词:经济社会学;农村合作社;市场营销;结构功能主义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017-02

一、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社会学,是把经济行为和经济体系分别看做社会行为及社会体系的一种形态或下属部门。从这种观点出发,使用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及理论体系,说明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的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外延的独立分支。”[1]经济社会学概念最早于 1879 年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创立,后来在社会学家韦伯的关注下发展。经济社会学自出现以来几经周折。在19世纪末时曾盛极一时,随后没落。然后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兴运动,形成了现在的新经济社会学。

1890―1920年是古典经济社会学时期,许多此时期的社会学家为这段辉煌的岁月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主要有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和齐美尔。

马克思对经济社会学的贡献是他确立了经济社会学中关于经济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范围。马克思通过社会背景下的分析,提出了“阶级利益”的概念,认为阶级利益产生于阶级由自在阶级转化为自为阶级之后。他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经济学方法,他选择用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经济和社会现象,强调利益关系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说明了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韦伯积极地接受奥地利学派的理论经济学思想,他把经济社会学添加到主流经济学中。他在1923年所著的《经济与社会》是经济社会学初步建立的标志性成果。韦伯在这本书中首先从个人开始讨论“经济行为”及“行为的经济取向”,然后探讨了“经济组织及其分类”、“经济的形式合理性和实际合理性”,最后分析了“政治组织”、“意识形态”和各种“国家制度”对经济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影响[2]。齐美尔对这一方面最大的贡献是1900年出版的《货币哲学》。在这部作品中,他对现代文化中的货币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并且,齐美尔还创建了各种经济类型,揭示了“挥霍者”和“守财奴”这两种经济类型的行为特征等。至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学家开始以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为复兴经济社会学领域,社会学家提出社会学者应研究经济现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马克・格兰洛维特著名的《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一文发表,宣告新经济社会学的正式成立。

二、营销含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经营现状

对于营销的定义,本文采用美国营销协会(AMA)的定义:“营销是计划和执行关于商品、服务和创意的观念、定价、促销和分销,以创造符合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的一种过程。”这一定义把营销看做沟通生产与消费环节的商业活动过程,同时兼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管理的过程对营销进行定义。更进一步来说,营销是一种观念,主要体现在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营销开始投入到商业活动中,营销观念便已经产生。通过调查也可以知道,对营销的效果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是管理者的营销观念;此外,营销也是一个需要管理的过程,与财务、技术管理不同,营销较为注重分析和策划,强调对市场的分析,并据此制定市场策略。同时,营销也是一种心理和智商的比赛,营销的环境不断变化,因此它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实质上营销就是一个关注顾客需求,并满足顾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随之发展。我国当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本质在于农民的自我服务与民主化经营,在并不改变的情况下,紧紧围绕着维护农民权益,符合农民自身的根本利益。家庭联产责任制度使农民获得土地经营权和人身的自由,正因如此,这些常年在劳动第一线的农民才可以发现在带来优惠政策的同时也出现土地分散经营和用牲畜耕地效率低的弊端。在很多对合作社社长的访谈记录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段相似的经历,在20世纪90年代时,那时还是年轻人的他们已经开始意识机械化农业的重要性。于是,有能力的年轻人率先通过机械化发展致富,而后经验积累,在2004年合作社之风开始吹进乡村之时,他们联手其他村内大户能人创办农村那样的合作社。时至今日,随着合作社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是目前合作社的数量较多,仅在吉林省就有上万家,但规模都较小。在这些合作社中,像梨树县下属的果乡合作社那样的早已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但是这些合作社在营销问题上仍存在较大限制。在200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标准的法律规范,为其发展提供了法律保护。但是由于各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农业发展程度不同,法律只是按照全国的平均水平制定的,这一现实也就导致一些发展情况较差的农村的农民合作社无法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在对外销售方面更是得不到保障。此外,当地政府也在合作社营销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笔者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合作社无法进行顺利销售,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相关部门“管太多”造成的,在中国农村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行政权力对经济权利的过度侵蚀。

合作社营销,是以合作社这种比较特殊的组织形式为平台,进行顾客需要的研究和满足顾客的需要的过程。通过合作社这一平台,可以实现农村小生产者的规模生产,给其带来更多的利益,让其在市场上的话语权。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在较多发达国家合作社营销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三、经济社会学视角下合作社营销策略探究

在经济社会学视角下,人们主要关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学的四个研究途径包括建构主义、功利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和批判结构主义,其中结构功能主义体现了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和和谐发展的观点。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3],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帕森斯强调,目标的获得、对环境的适应,将社会不同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以及对越轨行为的控制。合作社的营销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是满足人的社会需求,促进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合作社中,对于内部结构功能的调整对于营销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合作社营销的策略主要集中在商品,即合作社农产品的营销策略中。产品在市场营销中是最基本的因素,通过商品的交换才可以满足生产者与消费者,实现合作社盈余的目标。在合作社营销过程中,农产品的营销策略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目前我国大多数合作社发展的初期,生产经营的产品大多是单一种类。但随着合作社发展扩大,一般合作社会经营多种商品,来保持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和满足社员和市场的多种需要。在发展扩展产品种类的策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产品的级别上下的浮动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合作社发展高档产品是正确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内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原有高档产品的冲击。

2.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

对于市场的需要进行及时的了解来调整产品的生产。例如,绿色农产品是中国农产品市场始终是一大空缺,部分农业合作社在自身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会对合作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市场上已经过于饱和的产品也要进行调整减少生产。

参考文献:

[1] 富永建一.经济社会学[M].中译本.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篇4

基础设施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瓶颈。突出表示在三个方面: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乡村基础设施滞后;农业产业化基础条件差。因为这些瓶颈因素的巨大制约,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地理位置偏远的山区。多年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要素流动不畅,增长动力缺乏,经济社会虽然也在稳步发展,但是与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效果相比,差别却在进一步拉大,因此,全州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必需鼓足干劲,抓住“十二五”黄金机遇期,打基础,破瓶颈,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我科学发展夯实基础。

破瓶颈,打基础。交通要先行。便当的交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第一位的硬件条件。当前,建6条高速公路,随着铁路、铁路州内段扩能改造、机场扩建、沅江千吨级深水码头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加快推进,十二五”期间,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完全改变交通落后的面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优先领域之一,要积极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努力向国家、省争取更多交通建设政策、资金、项目上的支持,加大投入;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职责,抓好工作落实,加快交通建设;要加大宣传力度,落实相关政策,营造社会各界支持交通建设的良好氛围。

改善乡村的生产经营和民众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台。积聚乡村人气,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肯定要求。乡村化程度低,州府吉首以及7个县城现代物流、工业园区建设、信息传达平台等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滞后,乡村建设管理水平、乡村环境品质有待提高,对资金、技术、人才的吸纳能力缺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必需把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摆上重要的位置。要抓住“十二五”机遇期,把改善州府吉首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力度推进州市共建共管,力争5年时间让州府吉首的基础设施条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充分发挥好州府的聚集和辐射功能。要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和现代物流平台的建设,力求在工业园区能源保证项目、乡村物流中心项目上有新突破,增强经济承载容量;把打造友好的乡村人居环境作为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根本方向,以上佳的乡村生活品质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必需下大力气改善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条件。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柑橘、烟叶、茶叶、反季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规模逐年扩大,但是农业产业化基础条件差,农村水利、农村电网、农村路网、农业机械化等临时处于落后状态,农业生产效率并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农产品量的增长因为没有生产效率的支撑,造成农业产业经济效益不高。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和加工,推进农村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道绕不过的课题。要整合国土、水利、农业等各方资源,以项目为抓手,成块连片改善农产品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要把农村电网改造、农村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当成民生事业,思想上重视,措施上得力,加快推进,让我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逐步提高我农业现代化水平。

提出了全力推进优势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民生事业建设“五大建设”发展战略,州委九届七次全会立足我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并作出了推进湘西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州,要“坚持基础先行”科学论断。全州广大干部群众要高度统一思想,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的5年里,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证能力,为我科学发展插上翅膀。

篇5

打造“质监仪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质量监控仪”,就是运用国家法律赋予质监部门的产品质量监督、安全监察、打假治劣等职能,对产品质量实施全面监督、全程控制。“技术推进器”就是运用质监部门特有的标准、计量、认证等技术手段,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质监仪器”不仅是对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职能的完整概括,而且对质监履行职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即由一般性的产品质量监督,转变为全面监督、全程控制;由被动性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转变为主动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将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定位为“质监仪器”,从本质上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对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要求。

(一)打造“质监仪器”,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种权益。打造“质监仪器”,可以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的有效性,促进食品质量的提升,保障食品安全,使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可以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有效性,促进特种设备制造业水平的提升,维护安全发展的局面,使人民群众用得放心;可以进一步提高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性,推动名优企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提升,使人民群众买得放心。人的上述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就更加稳固。

(二)打造“质监仪器”,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打造“质量监控仪”,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全面监督、全程控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打造“技术推进器”,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好的基础上,尽可能快步前进。所以,打造“质监仪器”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落实中央提出的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的重要抓手。

(三)打造“质监仪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是实现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质监仪器”,正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一方面,通过制定企业能耗、水耗、材耗标准,强化生产许可证管理,夯实企业计量工作基础,开展节能、节水、节材技术服务,抓好相关认证,以及扶持发展节能、节水、节材型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免检产品等手段,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环保标准,抓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发展污水、废气、噪声、尘埃粒子、放射源等环境监测仪器检定项目,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打造“质量监控仪”,必须形成监管落实的工作链条

打造“质量监控仪”,必须着眼于提高“故障”快速检出率和及时处理率,致力于构建一条监管对象落实、监管措施得力、后续监管到位的完整链条。

(一)落实监管对象。一方面,要加强研究,明确监管范围。目前对有些监管对象,尽管国家法律法规有所界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一些“模糊地带”。部门在实行监管时往往受利益驱动,或竞相争夺,或互相推诿。为此,要认真研究法律法规,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尽可能明确质监部门的监管范围和对象,落实监管责任,努力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另一方面,要延伸触角,确保监管到位。对法律法规明确的质监部门监管对象,特别是对一些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监管对象,要落实区域监管,强化监管力度,保证全面覆盖。

(二)强化监管措施。质监部门的监管措施主要有行政许可、监督抽查和实施处罚等三种手段。打造“质量监控仪”,重点是提高这三种手段运用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一是提高行政许可的规范性,用好事前控制手段。严格实行“三分离四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三分离”就是行政受理、技术审查和监督管理分离,构成一个既分段实施、又各段衔接,既互相制约、又相互依靠的受理、审查、监管的封闭模式。“四严格”即受理严格、审查严格、检验严格、监管严格。二是提高监督抽查科学性,用好事中控制手段。对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一律不得随意抽查;对一些在监管过程中,发现明显问题的产品,要按照规定实施监督抽查;其他一些属于监督抽查范围的产品和企业,要实行随机抽样,避免主观随意,从而提高监督抽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保证执法公正性,用好事后控制手段。要更新行政执法理念,优化行政执法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效果。推行阳光执法,把质监案审现场向社会各界开放,整个案审过程邀请社会人员旁听,做到案件内容、审理程序、处罚依据、处罚结果等全部公开。一些重要案件的审理可以邀请人大、纪检、司法、新闻媒体参加,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执法公正。

(三)加强后续监管。一方面,加强对企业的证后监管。针对一些企业获证后放松质量管理、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建立健全生产许可证后监管制度,对企业实行日常巡查、监督抽查、定期监督检验、强制检验、年度自查报告、换证复查、企业整改回访等措施,确保证后监管到位。另一方面,加大执法检查后处理力度。严格执行监督检查通报制度,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实行曝光、处罚、责令整改、召回产品等措施,提高监督检查的有效性。全面推行稽查建议书制度,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后提出整改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整改,切实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打造“技术推进器”,必须形成多环衔接的有机体系

技术推进器犹如汽车发动机的“增压装置”,一旦拥有,动力大增。打造“技术推进器”,必须做到“五要”,即目标定位要高、选择路径要准、实施力度要大、推进速度要快、运行效果要好。

(一)目标定位要高。目标高、压力大,可以激发进取意识,增强推进动力。调高目标,关键要有全局意识和世界眼光。一方面,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坐标系,不断扩大质监工作与地方发展的结合点,做到主动介入、深度融入,全心服务、全力支持,力争在地方政府各部门中率先。另一方面,要以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最新发展为参照系,找准“质监仪器”动力缺失的薄弱点,集世界之长、创全国之新,集全国之长、创区域之新,力争在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内领先。

(二)选择路径要准。提升动力的关键是优化路径,优化路径的关键是发挥优势,重点突破,联动推进,整体提升。要充分利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特有的行政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入实施名牌战略,增加名牌产品总量,丰富名牌产品内涵,扩大名牌产品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精心实施国家免检产品制度,鼓励企业提高管理和科技水平,推动产品质量稳定提升,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引导企业把地方特色产品进一步做专、做特、做优、做大,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概言之,就是要通过上述三项扶优扶强措施,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引导消费、拉动内需、推动出口,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要充分利用质监部门丰富的技术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化检验机构内部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内部活力,将技术机构服务做精;抓住国家鼓励、地方支持的契机,以建设国家级质检中心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和技术发展为重点,将技术机构个体做优;按照统筹规划、优势互补、适应市场的要求,加快技术机构的整合,将技术机构整体做强。通过打造高水平的质量检验、计量检测、特种设备检验、标准情报信息平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实施力度要大。要巧借外力。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出台鼓励名牌争创、支持技术机构发展等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质检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为打造技术推进器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加强横向联系,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为打造技术推进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质检人才库,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的专家的联系与合作,获取更多的智力资源,为打造技术推进器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要用足内力。整合质监部门内部的技术资源,形成合力,开展系列化、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深入企业,解剖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为企业开展专业化、特色化的个。

(四)推进速度要快。一是推行限时办结。按照“承诺制度”办事,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实行流程再造。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改革行政审批方式,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三是精简审批事项。加强法律法规研究,最大限度地精简审批事项。四是加强技术开发。重点抓好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五)运行效果要好。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对“技术推进器”的动力进行评估,如对名牌、计量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评估,找出影响“技术推进器”动力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

打造“质监仪器”,必须在提高灵敏度、精密度、可靠度和使用率上下功夫

(一)加快金质工程建设,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建立办公自动化、业务管理、内部事务管理、辅助决策等四个综合信息系统,提高质监仪器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流程再造、信息共享,增强各项业务处理的关联能力,提高办公效率;建立业务管理系统,通过建设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计量管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稽查管理、计划管理等子系统,推行网上审批,实行相关业务工作的实时监控;建立内部事务管理系统,通过建设计划财务、人事管理等综合电子管理系统,保障内部管理的协调统一;建立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对业务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和整理,对质量状况进行宏观分析,辅助政府实施科学决策。

(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仪器的精密度。人才是“质监仪器”的关键部位,直接关系仪器的精密度。要着重抓好

公务员队伍、执法队伍和检验检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打造质监铁军。要重点加强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建设一支纪律过硬、素质优良、法制观念强、群众信得过的公务员队伍;要重点加强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执法队伍依法办案水平;要重点加强检验检测队伍的业务建设,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技术服务水平。

篇6

关键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梅州;三农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农业大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梅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也是梅州解决“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解决梅州“三农”难题的意义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推动梅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改革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一个特点是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存在二元分割。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在一定时间内有所缩小。但是,这种改革只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激发了农村经济自身的活力,并没有触动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基,也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发展体系。随着后来的改革向城市延伸,加上国家财政收支、国民收入再分配、土地增值收益的使用及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向城市倾斜,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下降。使一度被掩盖的城乡矛盾、工农矛盾再度激化,出现了农村经济发展难、农产品销售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劳动力转移难等种种难题。

反过来,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增收困难,又严重制约着我国内需的扩大。这一结果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还影响到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严重损害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梅州的情况亦如此,一直以来的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也严重地制约了梅州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以,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推动梅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增强梅州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

2006年,全国的人均GDP超过1800美元,广东是3500美元,而梅州只有区区900美元,不仅跟广东省的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就是跟全国的平均水平也有不小的差距。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而的差距更加突出:农村居民得到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以及水、电、通信等公用基础设施服务,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与城市居民存在着巨大差别。这种差距的长期存在,不但影响到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只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梅州农村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才能不断增强梅州的综合实力,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梅州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立足全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城乡协调,共同发展。我国虽然在2000年总体已经上实现了小康,但是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差距特别是收入差距还较大,在相当部分的农村地区实际上还没有达到小康,甚至有的地方还没有脱贫。在梅州,情况亦如此。在八个县(市、区)中,仍有三个扶贫重点县,总人口超过两百万人,占梅州总人口的四成多。因此,要把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各地的协调发展贯穿在梅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国家必要的政策扶持下,鼓励贫困地区的广大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采取综合治理方式,集中力量改善贫困人口集中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要始终把最低收入的贫困人口作为帮助扶持的基本对象,把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作为工作重点。只有实现了贫困地区的奔康致富,才能说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梅州“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为了解决“三农”难题,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其中就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这表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课题。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薄弱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社会安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梅州作为农业大市,目前有六成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条件异常条件下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加上梅州农村耕地的逐年减少、个别地方水资源的趋于紧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增加、农副产品市场竞争的激烈等情况,出现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农民收入下降的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消除城乡壁垒,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进城和外出务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统筹城乡发展与解决梅州“三农”难题的对策

(一)发展和壮大梅州的县域经济

梅州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县域经济。但是目前梅州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多数市(县、区)经济实力弱,还有三个扶贫重点县。因此,要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这是梅州经济加快发展的希望所在。从各地的发展上看,县域经济的壮大和发展,离不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支撑和带动。从梅州本地看,市(县、区)工业企业并不多,特别是龙头工业企业更少,这种状况必须逐步地加以改变。否则,城乡二元结构无法打破,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难以实现。

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营造良好的环境。借助目前梅州已经形成的招商引资的热潮,下功夫抓好投资软硬环境建设,降低门槛,放宽领域,改善服务,大量吸引外来客商投资置业,鼓励当地能人创办企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其次,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在项目审批、土地开发、税收、金融等方面给子更大的支持,充分调动各市(县、区)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

再次,县域工业的发展要突出特色。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有竞争力才能有生命力。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条件,找准优势,认清前景,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发展自己的强项,打出自己的品牌。同时要从众多的中小企业中选择部分有潜力、有前景的企业,重点加以培育扶持,使之尽快发展成为县域工业的骨干和支柱。

最后,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从梅州当地的实际来看,民营经济在各市(县、区)的经济发展中都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各级政府要从政策及体制上保护、支持、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使它们在推动生产的发展、提高地区综合实力、增加财政收入、活跃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加快梅州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梅州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得到加速。但是,目前梅州的发展水平还较低,与广东省甚至全国的平均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要摆脱困境,就必须摆脱传统思维定式,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把加快工业发展,狠抓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用工业化理念大力推进梅州的农业产业化,重点抓好特色农业和农产品的深加工业。要切实抓好农业企业的发展,培育龙头企业,使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加快工业化进程要与城市化相结合,充分提高小城镇的地位,发挥小城镇的作用,把城市化或城镇化与工业化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要更有力地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推进梅州农业产业化,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由于过去梅州的农业是“重生产、轻加工”的不合理发展,虽然当前农业产业化开发和经营有一定的成绩,但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产业链条还不完整,甚至有断裂。这就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某个环节取得突破后,应尽快把整个产业链条续接起来,完成“由一环突进”到“各环节连接”的跨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快速的发展。毋庸置疑,农业产业化是新形势下梅州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必将日益明显。因此,要制定和实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相应加工工业布局及发展的规划,以利于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以利于尽快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主动地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以利于夯实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以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四)多渠道安置农民就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1、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通过发展本地的非农产业,如工业,农产品的深加工业,农产品的流通业,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等,可以大量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政府通过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也可以减少劳务输出成本、提高劳务经济效益。

2、广开门路,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各地一定要将劳务输出作为本地区的产业来抓。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要有序地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和外地两个市场实现战略性转移。为此,各级政府一定要安排出一定资金,用于解决农村劳务输出、劳动力转移的业务培训和市县乡三级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有组织地输出劳动力。做到条件许可的农户每户都有一人及以上投入到了劳务输出的大军中,这不但可以解决农民增收的难题,也可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总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梅州,也是全国广大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壮举,更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杰,翟瑞先.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经济论坛,2005(4).

2、陈承红.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篇7

关键词:金融发展;金融和谐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3-0083-03

和谐的思想源于中国古代,中国古代哲人把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和谐称为“和”,把取消矛盾的对立面称为“同”。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坚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正确的态度是讲协调、讲和谐。和谐也可以称为“大同”,即矛盾或不同的存在是客观的,而且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总体能均衡、协调相处,而简单的“小同”则片面追求单纯一致,主张一元化。从哲学角度看,多元化、讲究包容性,各单位元素既保持独立,又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协调相处的和谐思想最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经济学角度看,均衡发展是最有效率的。以和谐为取向的金融发展是尊重金融发展规律,积极促进金融内外诸要素的相互协调,努力实现能充分调动各金融单位元素的积极因素和充分发挥金融功能的均衡发展。

一、金融和谐才能确保金融功能的有效发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已经不仅仅是充当支付媒介的货币和简单的货币资金融通,其包括货币、资金、资本及其衍生的各种金融工具,还包括机构、市场、监管、政策在内的融通机制。金融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拓展说明金融在经济社会中有日益重要的地位,但金融功能不外乎充当经济运行的中介和动员储蓄转化投资。金融中介和资源配置等金融功能的有效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支撑作用的达成依赖于金融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具备符合金融和谐要求的金融组织体制、金融结构、金融运行机制、金融工具产品等是金融中介和金融资源配置等金融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

金融制度约束下的金融市场、金融政策、金融机构、金融监管等组成的金融运行机制直接影响着经济金融运行效率,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经济状态下,高效率、高质量的金融制度是保证人类社会创造的社会财富的流动和存量更加符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各种金融工具为载体的金融支付媒介功能直接影响着经济的运行速度,丰富的金融工具可以大大加快资金融通的速度,增强经济的活力。金融的动员储蓄和资金配置功能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资源的配置其实就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任何一位社会成员、一个社会集团、一个国家,只要获得了金融这样一种货币化的社会资财,其流动的时间顺序、流动结构、流动速度成为了现代经济社会财富流动的基本载体和动力,换言之,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是金融活动配置决定着社会财富的存量结构和动态结构,是金融活动推动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区域甚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布局和产业分工。金融是一把“双刃剑”,金融资源既可以带来财富,也可能带来风险。事实上,拉美国家、亚洲国家等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金融作为社会财富索取权的不公平分配和不合理流动给许多后发达国家带来的致命冲击的问题。

金融和谐在经济社会和谐中具有关键作用。以和谐为取向的金融发展的目的是要建设切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调控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我国古代的“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为之者疾;用之者舒”等思想和说法都表达了和谐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提出的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等理论说明了和谐发展的重要性。经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在吸收有关传统经济思想和西方金融理论的基础上,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金融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借鉴转型国家的经济金融发展经验,结合经济、社会转型的实际情况,一些学者提出了金融转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转型,实际上是以下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金融体系、实体经济、金融部门改革、法律、历史传统、政府及其执行能力、政治约束和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及其改革策略等。

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使视野不断开阔,也使和谐的内涵不断丰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的指导思想立足于我国实际,明确提出了要树立以和谐为取向的金融发展观念,无疑非常有益于对金融发展理论的科学探索并积极付之于实践。

二、金融和谐要以经济社会为基础并与之相协调

现实中,人们往往会把金融理解为纯粹的工具,片面地认为金融是“撬动经济的杠杆”,是可以随意尤其是政府可以随意支配的游离于经济社会条件的外在资源,严重的脱离了金融与经济的内在联系,这是导致不和谐的重要原因。金融和谐发展必须要以经济社会为基础,与经济社会相协调。

金融资源量的开发是由经济社会状况所决定的。处于特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金融存量是一个相对稳定、具有特定质与量规定的“量”,一个国家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的质量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能力决定一定时期的金融存量。所以,金融存量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数量界限,任何金融行为,只能在这个相对稳定的客观数量界限的基础上实现和完成。因此,如果要攫取过多的铸币税或货币剩余则要引起通货膨胀,危害经济发展。

金融制度和金融运行效率受制于经济社会条件。政治、文化、宗教、历史等状况影响着政府的功能和经济的发展模式,对金融制度有直接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一定时期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愿望、国家开放程度、国际经济运行状态、国家宏观政策目标调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的(尤其是财政政策手段的运用状况)调整等等对金融体制、金融政策产生直接影响。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全民综合素质状况直接制约和影响着金融发展能力。科技信息的发达和有效利用程度与金融资源有效开发密切相关。商品交易对支付方式的需求、经济发展对资本的需求方式、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科技发展水平和金融创新的社会环境等等是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开发创新的基础。

任何滞后和超前的金融制度,都不可能保证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的合理开发是基础,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关键。滞后于时代的金融制度无法保证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超前的金融制度同样会扭曲金融资源的配置状态,而且这种超前性的金融资源开发引发的金融资源配置结果不仅会降低当期金融资源开发和配置的功能效应,而且加大了后期同类金融资源开发和配置的“交易成本”。

三、金融和谐首要的是树立“大金融”观念

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经验表明,和谐金融不是孤立的,是包含金融自身及经济社会各系统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调整的一种比较理想的状念。因此,树立“大金融”观念才能构建和谐金融,否则就会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大金融”观念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要在经济社会的大框架下来考虑和解决金融问题。跳出金融企业、甚至是整个金融领域,转换角度、扩大视野,确立“以优化社会环境、实现金融资源配置与社会资源配置之间的良性循环为目标,以经济、社会大系统的协调运行为前提,构建金融资源开发、配置的“宏观绩效机制”的金融改革大思路、大战略,应该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和谐金融的正确思维和科学决策。我们必须把金融资源、经济资源的开发和配置置于中国历史的、传统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新生的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去,努力实现和保证金融资源与经济资源以及中国特殊的社会资源最大程度的协调一致性。一个国家的文化、宗教、历史、政治、国民素质、决策者的偏好等等要素,构成经济行为偏好不可选择的制约和决定因素。因此遵循科学程序和原则的社会决策非常重要,千万不可盲目借鉴和生搬硬套他国做法,同时不计后果的“闯”与“试”也不应值得经常提倡。从经济社会的大框架下来考虑和处理金融问题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例如,2002年后想方设法启动内需以及近几年来特别关注的中小企业融资等问题,如何推动消费需求的上升、降低储蓄率、扩大直接融资比例等都是治标的问题,根本在于如何建立起收入、就业、人力、技术、文化、法律、道德、制度等经济社会系统各关联要素相互协调的金融效率环境,即如何在经济社会资源各要素的开发和配置过程中恢复和提升经济行为效率的问题,如何提高金融资源“中介功能”的问题。

二是要促进各金融单位元素的功能“到位”与功能“互补”。在同一经济和社会环境中,各种资源适度开发、合理配置的最佳状态是实现各种资源配置的效用“到位”和功能“互补”,而非相互的效用“替代”和功能“互斥”,这一点完全契合我国传统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例如,金融、财政政策的效用替代,导致了金融资产财政化和财政资金信用化。又如,超越“客观数量界限”的金融资源配置,极可能产生相同属性的不同社会资源之间的“功能替代”和“功能互斥”现象,从而破坏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状态,引发通货膨胀或金融危机。我们在金融政策中要注意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效用“到位”和功能“互补”;国有、地方、民营、外资金融的效用“到位”和功能“互补”;直接金融、间接金融效用“到位”和功能“互补”;金融的行政监管、市场调节效用“到位”和功能“互补”,等等。对于金融单位元素效用和功能发挥“不到位”、“替代”、“互斥”等现象要认真调查分析,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进行正向或逆向调整以促进金融和谐。例如,面临农业发展、促进就业、就学等弱势群体的扶持、扶贫开发等迫切的需求就应该考虑政策性金融是否“到位”的问题,要进行适度的发展;面对多年来许多地方所热衷的“外资”引进问题,就应该考虑其是否过分的问题,要进行反面的思考;面对日益增长的外汇储备问题,也应该审视是否有效用功能的“替代”问题,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等等。

三是要以求实开放的态度注重保护和引导金融的内生成长。经济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催生并发展了金融业,同时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的经济社会系统诸要素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需求。就此而言,无论是需求导向还是供给导向的金融都应该根据新的需求而调整,也就是说,既有的金融永远处于滞后的状态,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因此金融的探索没有止境,对金融的内生成长始终应该以求实开放的态度予以保护和引导,这也是“大金融”观念的意义所在。但是,事实上,金融的内生成长遭到压制和扭曲的现象并不鲜见。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历程不长,在1993年前应该说经历了一段“金融自由化”的实践,但是忽略了“金融自由化”的微观基础和政府部门的驾驭、约束和控制能力,未注重对风险的监管,供给为主导的金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金融的内生成长,例如1993年前金融机构量的高速扩张,基金、债券、股票、期货等金融工具的遍地开花等。在1993年后则截然相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金融监管的重点,忽视金融发展和创新,金融的内生成长遭到压制。目前金融结构的不协调状况(直接融资偏低、民营金融机构发展滞后)、金融产品单一(集中于银行信贷)、非正规金融活跃等与金融的内生成长未被保护和引导密切相关。因此,要认真推动自然演进基础上的直接融资的发展,适度地将非正规金融纳入正规金融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将自发的一些符合经济社会需求的金融交易方式规范化、金融产品化等等。

参考文献:

[1]孔子,曾参,子思等论语•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2]崔满军金融资源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郭竞成转轨国家金融转型论纲――比较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美]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中译本,第1版,邵伏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

[5][美]戈德史密新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中译本,第1版,周溯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6][美]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M].中译本,第1版,卢骢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0-0041-03

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地方高校作为立足地方的教育机构,其根本特色就是具有地方性,为地方服务是其办学宗旨和目的。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据统计,截至2016年5月30日,我国有2595所普通高校,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75所,其他国家部委直属高校43所,其余均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数的绝大多数[1]。地方高校的区域性特点,使其与地方的关系更加紧密。因此,地方高校要依托地方优势,为自身发展赢得机遇,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目前关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多从两者的互动关系方面进行研究,而对于如何对其服务价值做出合理选择还不是十分明晰,我们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国内外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经验

高等教育最初的功能就是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人才是其唯一的功能,并且这一功能维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19世纪初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功能才逐步拓展,从人才培养拓展到科学研究,19世纪下半叶进一步延伸到服务社会。高等教育功能的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它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是高等教育领域中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先行者,最初威斯康星大学只是一所社区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学校逐渐意识到为地方服务是学校发展的唯一出路,通过不断地为地方的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促进了当地的畜牧业发展。校长范·海斯提出,“服务社会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学校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的观点,并在实施“为州服务”的办学模式过程中形成了以服务地方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威斯康星思想”。在他的带领下,该校以“大学应该直接有利于农业、使工业效率更高和有利于政府”为立校之本,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服务,成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典范。威斯康星思想的不断传承,其服务范围逐渐突破本地区的界限,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威斯康星大学不仅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且大学自身的地位不断提高,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学。

20世纪末,硅谷迅速崛起,其发展历程与斯坦福大学有着密切的关系,195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成立了以微电子研究和生产的科技园区基地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大学为依托的科学园区,园区的发展壮大是以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和技术为依托,体现出明显的特点:一是师生直接参与公司活动。硅谷的很多公司是斯坦福大学的师生们创办的,经营的产品也是以斯坦福大学科研成果为主,并在学校周边形成了很多企业和技术的孵化机构[2]。二是斯坦福大学为硅谷的发展提供科研成果和技术成果转化。虽然斯坦福大学并没有直接创办直属大学的公司,但却成为硅谷地区经济发展的技术源头和人才储备库。斯坦福大学不仅为硅谷地区提供大量的人才、技术,而且创造了良好的人才和企业成长环境,斯坦福大学成为硅谷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站”和“智囊团”。三是人才在高校与企业间的流动渠道比较畅通,斯坦福大学坚持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宗旨,创造宽松的人才流动环境,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使人才的能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的有机整合形成了硅谷——斯坦福大学的合作模式,创造了硅谷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辉煌,被誉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硅谷的发展证明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强大生命力和生产力。

我国的教育部门也积极倡导高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一些地方高校抢抓机遇,主动与地方建立合作平台,开展全方位的更加深入的产学研究合作,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合起来。

借鉴硅谷发展的成功经验,我国许多地区改革开放后也效仿国外成功经验创立科技园区,以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中关村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中关村主要从事电子信息产业,以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著称。中关村的发展壮大同样与其周边的教育科技环境密不可分。在中关村的周围就有几十所高校,二百多家科研院所,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其提高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和技术,成为中关村发展壮大的强有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地方高校数量大,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引起高校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来,地方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与经济发展相比,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滞后性,人才的供给状况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对高质量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需求迅速增长。但我国目前的毕业生大多为知识型和研究型人才,这些人才缺乏实践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出现企业急需的人才招不到,而又有大批的毕业生无法就业的“招工难、就业难”的两难境地,导致企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从而出现大量的劳动力结构性失业[3]。

(二)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强

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当地政府都强调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成果为地方服务,在一些地区也确实取得了相当的业绩,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院校都能清楚地意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担当。一些经济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地方财力支持力度不足,高校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还处于零散的、分散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教师个体与企业之间的一些合作,高校与企业之间还未形成有效的服务体系。大多数高校教师固守其传统的职业角色,地方高校的薪酬及激励机制都不利于其参与社会服务[4]。与此同时,地方高校的服务目的存在功利化倾向,服务内容上着重科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引领和人文价值取向,服务层次上追求大而全,缺乏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5]。

(三)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

地方高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无论是从政府对其财力、物力的投入程度,还是高校的科研成果、人才储备等方面都无法与一流院校相比,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不足。地方院校大多为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科研能力相比一流院校而言比较弱,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也较弱,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不足。二是许多地方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其自身还处于一个上升发展阶段,还无暇顾及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显现出明显的服务能力不足的现状。三是地方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地方高校科研能力较过去有较大的进步,但总体来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一些教师教学任务重,自身的科研能力不足,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地方企业发展的能力不足。

(四)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机制不健全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企业需要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人才。但目前地方高校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机制还不健全,大部分的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没有建立对接机制,缺乏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体现在:首先,地方政府促使高校与区域产业对接的政策法规、宏观调控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政策上的指引。其次,地方高校与区域产业的合作大多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上,如,最基本的合作就是教育实习,存在高校派送,企业接收的一种模式中。大多数的课题项目合作还停留在个体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上,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不畅通,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开发、教育实践体系等方面还缺乏双方的深层次合作。最后,地方高校的自我调节机制不健全。高校的人才培养相对于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高校在适应企业的需要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校企双方的深层次良性互动机制还不完善。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促进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输出大多面向地方,为地方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地方高校的责任和使命。而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提供人才支持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基本的方式。第一,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地方院校的转型,构建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地方提供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第二,继续深化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采取多种联合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制订合作培养计划,完善合作培养体系,促使企业直接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来。在人才培养中,学校负责理论知识的传授,企业负责实践知识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高校毕业生能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毕业后直接上岗。第三,加强大学教育与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的结合,促进高校教育进社区、进工厂,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二)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提高地方高校服务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地方高校无论是在科研经费、科研设备、其他科研条件还是科研人才队伍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只要合理地挖掘,地方院校同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地方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核心,加强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地方高校应主动出击,联合企业的科技人才,以科技创新的方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一是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双方的人、财、物的优势,共同研发新产品。二是优化高校内部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支持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三是搭建科研平台,组建优秀研发人才团队,开展校企重大项目攻关,积极促进大学科技园孵化高科技企业。四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三)以优化专业结构为前提,促进高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

地方高校的发展使命决定了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都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发展方向为转移,特别是要紧跟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的科技创新规划[3]。高校的专业结构状况直接影响区域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调整优化高校的专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首先,高校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明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和动向,特别要掌握其产业结构调整状况,以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其次,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具有前瞻性,要根据资源环境、文化特色以及区域优势,立足自己的优势学科及独特领域,围绕自己的办学目标和任务来建设与区域资源、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共同促使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最后,根据市场需要,整合现有专业、开办新兴产业专业。地方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有些专业招生人数不足或者就业不理想,就有必要进行整合。同时支持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培养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人才。

(四)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使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

篇9

【关键词】无线电频谱;频谱资源管理;移动通信

一、相关概念

1.1无线电频谱资源

1.1.1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定义

无线电频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自然资源,对无线电频谱资源开发利用也同时促进了无线电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本文首先要明确无线电频谱资源是如何被界定的。人类已探明的无线电频谱是3000GHz以下可以在空间自由传播的,无线电频谱有传播、反射、衍射和辐射等特性,不同波长和不同频段的无线电频谱由于传播特性不同,所应用的无线电业务也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将我国可规划利用的无线电频谱资源划分为14个频带,可以简单大致区分不同的频段和用途。

1.2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属性

1.2.1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物理属性

无线电频谱是一定范围内无线电频率组合的统称,无线电频谱的物理属性决定了其有良好的传输能力,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形成无线电技术产业。与无线电技术相关的业务要正常开展都依赖于无线电频率,这与车辆必须在道路上行驶的道理一样。无线电频谱是电磁波,从物理技术角度看具有以下物理属性:一是无线电频谱资源是有限的;二是无线电频谱资源是排他的;三是无线电频谱具备复用性,在不同的技术编码和在一定的隔离度条件下,无线电频率是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区被复用的;四是无线电频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且是自由传播的;五是无线电频谱具有易污染性。如果同一无线电频率在同一地区被多个电台同时使用,就会造成无线电干扰,各种噪声形成的干扰使电台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有效地传送信息[1]。

1.2.2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经济社会属性

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经济社会属性指,它能为人类社会利用并带来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就像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一样给大家带来经济社会效益。在当今社会下,无线电技术和无线电频谱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军事、工业、交通等领域,随着无线电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对其需求的增大,对无线电频谱开发利用的上限也逐渐提高,作为无线通信传播载体和基础的无线电频谱资源,显示出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无线电频谱的经济社会价值也随之凸显[2]。

1.3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

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的最理想状态是要让频谱资源的使用达到一个合理的最优值。根据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物理属性和经济社会属性,我国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常用的管理手段包括: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这四种。

二、理论依据

2.1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被普遍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在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无线电频谱资源归国家所有,无线电管理机构是执行频谱资源管理职能的重要政府职能机构。在现代市场体系下,政府要不断对管理方式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发挥好宏观经济调控、外在效应管控、市场秩序维护和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职能。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具有统一集中、专业性、行管等特点,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的内容、手段和强度都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2.2公用物品的理论

公共产品的消费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该产品被提供出来以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非排他性”是指“一个人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当社会组织有能力有组织地分配这些公共产品时,社会组织首先必须用某种方式把公共产品据为己有,这时侯这些公共产品就附加了占有和分配它所花费的成本。在历史上,这个社会组织的角色一般是由政府扮演的,占有和分配这些公共产品所花费的成本是由政府承担的。无线电频谱资源在特定条件下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符合公共产品的特征。综上所述,无线电频谱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战略自然资源,其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而无线电频谱资源作为一种有用的、稀缺的资源,是可以被消费并为使用者带来个人收益或享受的,城市范围内部分紧缺无线电频谱资源,这些特性符合公共管理特性。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资源型地区;产业培育;产业结构调整;兰坪;西部民族;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4-0069-03

地区资源是地区经济成长的自然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禀赋程度往往在地区发展及社会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资源富集地区,开发或发展的初期,对资源的依存度更大,地方经济的核心问题和重点问题就是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产出和财富,从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地区发展、增强地区竞争力。因此尽可能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型产业,是资源型地区发展的长期传统路径选择。但如果过度依赖资源,就容易形成路径依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会缺乏创新和活力。对于稀缺型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区域来说这样的问题更为严重,长期的路径依赖会使地区形成经济单一、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难以安置等状况,资源枯竭时,地区经济发展也会陷入衰退。那么对于地区经济,在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合理适当利用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转型、培育替代型产业是当务之急,通过有效合理的转型和培育,才能使地区经济有持久的发展创新力和活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滇西北的兰坪县是典型的矿产资源大县,自古代以来就对当地的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改革开放后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深化和扩大,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巨大压力,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又能使地区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是兰坪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兰坪概述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地处中国西南边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四周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剑川县和合云龙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丽江市的玉龙县以及本手的福贡县和泸水县毗邻接壤。县城金顶距离省会昆明631千米,距离怒江州州府六库207千米。全县面积4325平方千米,辖四镇四乡,104个村民委员会801个自然村,人口21.7万(2001年)。居住着白族、普米族、怒族、傈僳族、纳西族、藏族等14个少数民族,占全省25个少数民族的56%。兰坪是一个集贫困、民族、山区、边疆和生态脆弱“五位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近年来兰坪县经济社会得到了发展,200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3679元/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也达到1406元。,但是从总体上看,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仍然很薄弱,全县各项主要指标明显低于全省平均值。但另外一方面,兰坪是一个资源极为丰富的县,特别是在矿产资源上明显突出,锌的蕴藏量占世界的1/3,铅的蕴藏量占世界的1/6,铜的储量是17×104t,银矿为7000金属吨,银矿探明储量为4000×104t,兰坪明显是矿产资源强县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弱县。

兰坪还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资源;又是是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的组成部分,旅游资源丰富。

二、兰坪县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高地”阻碍发展

资源型地区一般以大规模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来支撑其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具有较高的依赖性,从而出现了单一的自然资源型的产业结构,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失调,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严重偏高,第二产业中又以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为主。20世纪80年代建成了采、选、冶一条龙生产流程后,兰坪依托于得天独厚的铅锌矿资源,发展并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类型,第二产业成为兰坪的区域优势产业,为兰坪经济社会的初始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到20世纪末特别是到2003年,对兰坪县的大规模开发使得第二产业产值迅速上升。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兰坪县第二产业的产值一直平稳上升,到2006年,产值达到了270765万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由2000年的24.1∶51.2∶24.7到2006年的6.5∶78.4∶15.1,三次产业中由2000年的相对均衡到2006年的严重倾斜,经济“高地”现象突出,并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兰坪依托天然赋存的资源优势,资源导向型产业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柱产业,支撑着整个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由于资源型产业的特殊性,不能组织和带动其他产业共同进步和发展,而是形成了自己特殊的“ 高地”经济现象。 各经济要素资本、技术、劳动力高度集聚,在这一经济现象的影响下,其他产业发展空间受到了挤压,发展机会明显减少。从下图可以看出2000年到2006年第二产业急剧增长的同时,第一和第三产业几乎没发生变化,产值比例发生严重倾斜。

(二)资源型产业波动大,规避险能力低

资源型产业是典型的上游产品,不管是产品的价格还是对产品的需求,都与宏观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任何一次经济波动,资源型产业都会受到波及,从而给地方经济带来重创。兰坪的铅锌矿生产是属于粗加工,其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受宏观经济的波动影响较大,规避风险的能力低,作为支撑全县经济的资源型产业在波动时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突出。

气候特点上兰坪属于低纬山地季风气候,境内通甸、金顶属于高原坝区寒冷气候,除了依靠矿产资源的开发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外,两地几乎是靠天吃饭,其吃穿住用行基本都是“进口”,这两地的经济状况严重受制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又直接影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河西、啦井,中排、石登、营盘、兔峨等六个乡镇的发展,兰坪澜沧江沿岸的农业生产除了自给,就是外销到县内的通甸和金顶,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变化严重影响并制约县域内以农业生产收入为主的地区。

(三)资源产业的外在不经济,影响地区经济持续发展

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促进经济发展,也必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方面产生直接和深刻影响。不仅有工业“三废”的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挖掘开采的时候还会对景观、土地、植被生物、水资源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会造成的严重地质灾害,从而对影响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由于“三废”的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在减退,并滋生一系列的病虫害;同时采矿区的植被破坏,带来了泥石流问题,侵吞了大量的良田,影响最深的就是厂区和矿区附近的金凤村。

三、兰坪产业培育的路径选择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过程,而且是经济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经济发展的动力不是一成不变,矿产资源的开发可以作为兰坪经济社会发展的初始动力,一定阶段后实现替代转换,从而为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持续发展。地区经济需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多领域、多层次、多角度,从单一的“高地”型产业结构向具有区域特色和综合性转换。兰坪就是要根据现有的发展状态和具体的地区经济发展基底,找出地方产业培育的合理路径。

(一)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地方经济多元化

资源型地区的产业转化,是接续和替代产业的形成并成为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导展业的过程。在产业结构方面,兰坪县要从单一向多元化综合化发展,三次产业形成恰当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根据兰坪特殊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和发展的历史基础,合理发展和布局相关的优势产业。

首先,在农业生产薄弱,但却有长期工业发展历史的通甸和金顶高寒坝区,加快第二产业的发展。在原有基础之上,加快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力度,利用高新技术,实现产品的精细加工,促成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实现区域发展的竞争优势;其次,在河西、啦井发展畜牧业、药业、林果业。在啦井加大五味子的种植和加工力度,在现有的基础上形成五味子的优势品牌。在具有较多高山草场的河西应依靠普米族善于放牧的传统,大量饲养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特有黑山羊,形成规模化养殖;第三,在营盘、兔峨、中排、石登等河谷地带,则利用自身的气候优势,发展蔬菜种植和特色林果的建设,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规模生产,建成绿色无公害蔬菜林果基地。加大石登野生核桃油的扶持和宣传力度,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农产品的精细加工,不仅可以增加地方的经济收入,也能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可见,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多领域、多层次的产业结构状况是当前兰坪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所以,努力挖掘县内的其他资源,从而为地区的稳定发展建立直接的保障。

在第三产业方面,由于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的限制作用,兰坪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但县内民族众多,自然景观多样,且素有“三江之门”的美誉,可以依靠处于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和靠近丽江的区位优势,发掘县内的旅游资源,使其成为成熟旅游线路上的一颗新秀。

(二)“以工补农”促进农业的发展

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政策,对于兰坪,矿产资源的开发正在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度,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根据地区的发展状况,用有限的资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地方特色产品加工,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一是能把自取的资源有效整合,二是能吸引部分农村劳动力进入企业,三是改变对农村的发展模式由原来的“等、靠、要”输血功能变成自身的发展的造血功能,改变过去一直注重的外生增长,变为区域本身自我更新和发展机能,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自下而上的自觉自发的发展格局。在“以工补农”的过程中该充分挖掘潜力,发展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兰坪如漆树的加工生产,核桃油的生产,山茅野菜如竹叶菜的深加工,普米黄酒的规模生产等都是潜力巨大的产业。在工业的哺育下,形成地方特色产业,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引进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培育创新型人才

任何资源或是任何开发模式,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都不会实现,地区的资源开发与整合也最终体现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上。对于深居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的兰坪来说,人才的严重匮乏是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产业转型和产业培育中的重要阻碍因素。资源型地区的资源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职工素质普遍偏低,在金顶锌业公司中,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生,高科技人才较少;而且科技人才的引进也只是围绕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专业方向都比较单一。这都限制着兰坪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完善。因此引进这方面的高端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加强职工文化、技能、管理的教育是实现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长期任务。

(四)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投资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距离大,兰坪丰富的资源状态一直未被外界较全面的认识,人们对它的认识只停留在矿产资源丰富。只有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即交通通讯信息的建设,才能吸引投资者的目光。首先要充分运用政府机构的互联网,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做到传达及时迅速;其次抓住大丽高速公路和剑川到兰坪的二级公路在建之际,完善内部的交通,主动融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农业发展规划.2005.

[2]张复明.资源的优势陷阱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

[3]庞娟.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J].对策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