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

篇1

中职生心理弱点心理调适师生关系一、中职生主要存在的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心理弱点

1.情绪极不稳定易出现无助感

情绪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刚刚还是情绪高涨,夸夸其谈,可一转眼就心灰意冷,成了行动的矮子;一会儿还是十分的自信,可转眼却变得极度自卑,既容易急躁、焦虑,又容易抑郁、消沉和无助。

2.同学交往中的猜疑心理

猜疑心理作为学生的一种不良心理,在学生中广泛存在,通过和同学们的广泛接触和调查,我发现有猜疑心理的同学不能依据客观事实明辨真伪和是非,而是不着边际的瞎乱猜疑,很容易造成同学之间产生隔阂和冲突,严重破坏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导致班内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同学之间因担心他人说自己的坏话而防着其他同学,不能坦诚对待同学。

3.逆反消极心理强烈

在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亲友的影响,过多或早目睹社会阴暗面,内心深处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对学习与班规校纪抱有严重的逆反消极心理,对教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生活上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二、中职生心理弱点成因分析

1.新生活、新交际环境易引起情绪极不稳定和猜疑心理

学生进入中职后,面对新的集体、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他们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人际关系,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出现两种心理。一是渴望交际,但学生在认识、情感和个性方面尚不成熟,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缺乏足够的交际技巧,常常导致渴望与人交往的开放性与自身内心的封闭性的矛盾,产生焦虑、烦躁不安、苦闷;二是猜疑心理,不少中职生都有主观性、片面性心理弱点,生活中的小摩擦不能依据客观事实明辨真伪和是非,而是不着边际的瞎乱猜疑,很容易造成同学之间产生隔阂和冲突。

2.教师因素加剧逆反消极心理

(1)教师观念滞后。师道尊严在中国根深蒂固。不少教师仍认为,教师之于学生,有无可辩驳的权威性,教师不可能与学生平等,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因而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2)教师教育方法不当。近年来,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在扩大办学规模,学生数量空前增加。但不少教师对学生的现状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工作中容易主观武断,不能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甚至会有冤枉学生的情况发生。同时,部分老师对学生漠不关心,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甚至把对学生的讽刺挖苦当作教育手段。到一定程度后,学生产生逆反对立情绪或心理负担增大,消极情绪与日俱增,师生关系紧张,甚至恶化。

3.青春期身心发育因素导致的情绪极不稳定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身体上急剧变化,使他们非常敏感、不安、疑虑,遇到挫折和逆境时,他们的情绪显得十分不稳定,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中职师生关系现状

由于上述的学生心理弱点存在和教师现状,通过调查,我对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的现状深感忧虑:和谐、温馨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师生关系陌生、紧张,甚至扭曲。

1.师生关系陌生

一边是崇尚“师道尊严”的教师,另一边是思想活跃、价值取向多元化,处处讲求平等的学生;一边是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有较爱贪玩的行为、有社会上超前的意识等的学生,另一边是想方设法地想让学生听话的教师。师生之间好像有堵墙,缺乏有效沟通就不足为怪了。

2.师生关系紧张

师生间做着相反的运动,互不理解,互不信任,距离越拉越远,导致师生关系日趋紧张,甚至产生敌视情绪。

四、教师践行心理弱点调适促进中职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新做法

1.在各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

首先,组织老师观看心理调适视频资料,让教师学会及时、有效地调适学生的心理情绪,化解和消除自鄙、孤傲、落后、消极、自私等各种各样的心理弱点。其次,组织班主任考取心理咨询师,切实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很多教师都能把对学生的心理调适研究全面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到学生的课内课外活动中,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调适的方法,如语文课通过抒情散文、诗歌等课文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运用情感宣泄与转移法进行心理调适。

2.在班主任平时工作中重点要克服逆反心理

(1)教育学生学会去适应环境。人与环境存在着依赖的必要,又存在着矛盾的必然。对于环境的众多因素,只有学会去适应它,绝大多数不会因适应不了而消失或改变。尤其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还很可能受知识和能力的局限出现判断误差。所以,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才会用平和的心态、冷静的头脑对待学校的苛求、老师的严厉、同学的摩擦和家长的挑剔,而非一味逆反。

(2)教育学生寻求指点。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矛盾就恼火,见了困难就心烦,这是不行的。应寻找认识和见解高于自己的任课教师给你指点,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果我们讳疾忌医,怕批评、怕埋怨,瞒着关心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害。因此,告诉学生如果有困难,就应主动去找自己信任的班主任老师,并开诚布公地说出心中的矛盾,从而寻求有效的指点,使自己尽早摆脱一味逆反的心理机制。

(3)指导学生练习冷态处理。冷态处理就是遇到矛盾时,学会控制情绪,从而主动调节自己的心态,避免产生情感冲动。中学生由于独立意识初步形成,大多容易把事物理想化,加上好胜心切,常常表现为过于自信,性情倔强固执,行动唐突冒进,同时又缺乏韧性和毅力。一旦遇到了解决不了的困难,又表现得畏缩不前,毫无斗志。因此,在出现逆反心理时,冷态处理很有必要。

五、结束语

在全体参与心往理弱点调适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师生坦诚信任,民主理性,心理交融,交流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教育过程成为师生交、互动合作、共同进步的过程。但创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只要重视中职生心理弱点调适,学生和教师心灵的距离必将进一步缩小,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一定会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人民出版社,2002.

篇2

一、幼儿自卑心理的表现

霍夫曼还认为,自卑幼儿往往会表现出如下早期征兆——常年情绪低落。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为了更好的判断一名幼儿是否具有自卑心理,下面我先谈一下幼儿自卑心理的表现。幼儿的自卑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和做事。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害怕在陌生人面前及集体活动中说话,甚至平时也轻声细语,不敢大声说话。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在公开场合做任何事情,都往后缩、而不是往前冲。显得拘束和谨小慎微。如当教师让这种幼儿带头做游戏时,他们就面露难色,没有别的幼儿那种自告奋勇的精神,有的马上说“我不会”、“我不行”之类的话,个别的还会哭起来。

(二)难以集中注意力,不愿与别人交往。自卑感强的幼儿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一般来说,正常幼儿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是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对交结朋友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往往喜欢独来独往,喜欢一个人独处,从不主动地提出问题。

(三)没有主见,猜疑心重。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许多事情不敢自己做决定,往往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即使在与别人意见相左时,也不能很好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或思前想后,犹豫不决,或随大流。回答问题犹柔寡断,要么不吭声,要么轻轻地回答“不知道”。自卑幼儿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小朋友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有时甚至无中生有地怀疑别人讨厌自己,且表现出愤愤不平。

二、幼儿自卑心理的成因

如果一个孩子很少体会过成功的喜悦,或从未得到过他人的赞赏,他的自信心就会受到压抑,自卑心理就会日趋严重;一个屡受挫折甚至怀疑自己存在价值的孩子,很容易对自己的前途悲观失望,他们以后就可能形成一种自卑的心理。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发现造成幼儿自卑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一)经常数落孩子是形成孩子自卑的温床。我们经常看到父母或个别老师使用如下的字句:“你看你,连碗都端不好!”“真是笨死了!这么简单的画都画不好!”等等,这些语言是一种负面的暗示,说多了,在孩子的心里刻下了“我不行,我没有能力”的印痕。当自卑感如根一样植入孩子的心灵,并影响孩子的行为时,他已是个被自卑打败的孩子了,自信在他身上荡然无存。

(二)家长和教师过高的期望导致孩子追求完美。还有一些孩子如果不能达到父母或教师的期望,则打骂者有之,逼迫者有之。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最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因为,父母或教师对孩子的期望是越高越好,当超出了孩子的实际水平,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或教师预定的目标时,并体验着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时,孩子还能自信么?

(三)把孩子放入横向或纵向比较中。一些家长与教师的思维是,以为比较了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刺激孩子上进,开动他学习的马达。实际上,拿孩子与他人比,只能产生自卑和抵触情绪。因为,孩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孩子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因各种原因达不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拿别人的优势对比孩子的弱点,除了让孩子自惭形秽,抬不起头外,也极大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当这样的比较多了,孩子听麻木了,自尊也没了,自然不会求上进了。

三、克服自卑心理的对策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位置是崇高的,教师的话在幼儿心目中就像真理一样,因此教师在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中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

(一)关爱孩子,多赏识赞扬,少批评指责。教师的拒绝、责骂、惩罚会使孩子产生“我是坏孩子”、“我让人讨厌”的感受,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会阻碍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谁也不喜欢总是受教师的数落、指责,孩子是越表扬越上进,越批评越下滑,当然表扬也有方法,也有度,就看教师如何去把握了。

(二)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要偏爱,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教师常常只是与那几位“好孩子”对话,外出比赛也是那几位“好孩子”为代表,游戏中的主角也是那几位“好孩子”来担任。这样就很容易使那些没有被老师偏爱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所以说,我们应以乐观的情绪、正确的态度看待幼儿,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消灭幼儿自卑的心理。

(三)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具体做法:让孩子做好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教师要教孩子懂得生活中失败是常有的事,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只是各自经历的痛苦不同而已。借助榜样的力量,可经常给孩子讲动画片、故事、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人们战胜困难、疾病或生理弱点的事例,增强孩子的抗挫折意识,激发抗挫折的勇气。

(四)正确运用评价这一教育手段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克服自卑心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1.及时地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幼儿自我意识的特点之一是具有他律性“镜像自我”。即他人、特别是与幼儿关系密切的重要他人(如父母、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是他们自我评价的根据。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及时地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进步,不要给孩子贴上消极的(如“笨孩子”、“坏孩子”)标签。即使是一个有不少缺点的孩子,也要多肯定他的优点,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自我接受,喜欢自己,逐渐树立自信心。

2.重视过程而非结果。我们教师要从长计,不要把目光锁定在眼前,只要孩子尽力了,就得理解和宽容。不要期望值太高,去追求完美无缺,孩子不可能样样出色。不能抱有买彩票的心理,赢了再赢是不可能的,要淡化自己的分数观,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过程——培养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从失败、成功中汲取积极进取的思维方式,磨练坚韧自信的性格。

篇3

【论文关键词】小学生 健康心理 培养 方法

对小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是21世纪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小学生德育纲要对小学生提出了诚实、正直、谦虚、宽厚、有同情心、活泼开朗、勇敢坚强、有毅力、重质量、勇于创新等心理品质要求。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这些健康心理品质呢?

1.作为教师要多给学生表扬和关爱,少批评与责骂

我们老师如果习惯“皱眉头看学生,从不面带笑容”,对学生批评是大声地责骂,而缺少表扬与鼓励,缺乏了解和关爱,那么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学生心情压抑、情绪低落。这不仅影响他们目前的学习和生活,严重的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还会造成障碍。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多给他们一些表扬与关爱,那效果就不大一样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就像一场绵绵的细雨滋润着幼苗茁壮成长。

不管是谁,只要工作有成绩,就能获得领导或同志们的肯定,那么他的工作积极性就一定会高涨。小学生更是如此,只要获得别人的肯定,感到别人特别是老师对他的关爱或者是表扬,他们的需求就满足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那么对学生而言老师真诚的鼓励和关爱,往往是无价之宝,极易在他们的心目中掀起成功的欲望,将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2.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技能

2.1 在人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任何活动都是学生生命得以表现的基本,活动过程是学生的内在潜能,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因为人又联合他人的倾向,在和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学生们热情高涨,各自表现。如在《为自己喝彩》的主题队会中,学生表现自我,表演小品、诗歌、舞蹈、歌曲、绘画、写作、演讲等精彩的节目。曲终人散,他们仍意犹未尽,兴趣盎然。因此,近几年来,我始终坚持课前五分钟演讲的惯例,让学生说一件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自己准备演讲稿演讲,汇报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展示自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设计,他们会踊跃报名参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在这一片展示自我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尽情地展示自我。

2.2 老师经常在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富有哲理,但是对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却并不适用。在他们看来,任何失败都是永久性的,灾难性的。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那么,如何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呢?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各个方面的对应点,抓住细节启发学生,感染学生,让他们总结体味艺术力量对心灵的震撼,达到教育与成功的双向意境。如在《穷人》这篇课文中,桑娜在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之后所展开的激烈的思想斗争,就是表现穷人善良,心灵美好的闪光点。另外,就是应抓住竞赛、游戏等时机,对每一项活动中取得成绩的学生,要给予肯定,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检测题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如数学竞赛活动教师出了六道题,规定:答对三道题小学毕业;答对四道题高中毕业;答对五道题大学毕业;答对六道题是博士,这个活动,“差生”也答对三道题。这样,各层次的学生在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同时,也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效应,他们会朝更远大的理想努力。学生,一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会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使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中明确前进的方向,树立勇于攀登的信心。

2.3 作为教师要注重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

哲学家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当我们发现学生存在不良心理倾向的时候,就要及时地纠正和引导。如学生中有的嫉妒心理很强,有的猜疑心很大,甚至有的同学有自卑感。当我们发现学生这些不良心理情况时,就要及时地纠正,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让他们克服。如:班上王红和李丽两位同学是一对好朋友,正在探讨一道数学题,当得知王红在今天的测试中有得了全班最高分,成绩不如王红的李丽一反常态,下课后拒绝和李丽一起跳绳。放学后不和王红一起走;班里选班长,王红是两名候选人之一,李丽却故意选了另外的同学,还扬言要和王红“一刀两断”。这时,我利用课余时间,找来了李丽,循循善诱地开导她,告诉她:嫉妒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克制嫉妒他人的心理。在同别人进行比较时,要承认自己跟别人的差异并努力进取,要正视他人的优势和自己的不足,希望他人进步,自己也有收获。一个人若嫉妒别人,自己也失去向他人学习的机会,还会失去友谊,影响团结。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她听了心服口服,面红耳赤。隔天,我发现王红和李丽牵着手,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老师只要苦口婆心,推心置腹的跟学生谈话、引导,学生定会改过自新。

3.作为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篇4

【关键词】人际交往 性格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024-02

当今世界竞争的基点已由军事、经济转向综合国力,其实只 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都越来越 重视培养人才的质量,重视提高人的素质,其中,居核心地位和 其关键作用的是人的心理素质。美国学者戴尔•卡耐基调查了世 界许多名人之后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 15%是由于他 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 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 际关系。詹纳也作了类似的表述,他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 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 确实,越来越多的研究业已证实,诸如超群的智慧,稳定的情绪, 顽强的毅力,完善的个性,适应环境的能力,随机应变的机智等 高品位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人才资源的要素。

另一方面,专业知识的传授曾是传统教育体制的核心,然而 心理素质不健康者连适应社会都存在一定的,纵有满腹经纶也难 以造福社会。

总体看来,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我们应当从参与国际 竞争和提高人才整体素质水平的高度来看待青少年儿童的心理 素质问题,进而认识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由于我国高等院校中学生自杀事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与学 生本身心理素质的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结合我院学生工作 及学生管理等工作情况,主要从学生的人际交往的指导和性格的 培养两个方面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人际关系指导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关 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表明了 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 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它的变化和发展取决于双方之间需要的 满足程度:只有双方在相互交往中都获得了各自的社会需要的满 足,相互之间才能产生并保持接近的心理关系和友好的情感。深 入研究学生的人际关系,通过富有成效的指导以协调好这种关 系,帮助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调整认知结构

认知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对人际关系有一种积极,全面、 正确地认识是优化人际关系的基础;反之,对人际关系持消极、 片面、错误的看法,诸如“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口开神气散, 舌动是非生”等,将成为一种定势而消极的影响人际交往。因此, 使学生充分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意义,调整其认知结构,增强其 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乃是人际关系知道内容的第一要义。

2.克服人际偏见

为了能与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要能正确地了解同 学。而能否正确地了解同学,首先取决于能否有正确的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人对人的知觉,是一种社会知觉,人际关系的建立均 以人际知觉的结果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诸主客观条 件的限制,人们往往不能全面地看问题,尤其是在看待别人时, 往往受各种人际知觉偏见的影响,对别人行为作出错误的归因判 断。在人际知觉中常易发生的人际偏见主要有:①第一印象;② 月晕效应;③刻板印象;④近因效应;⑤自我投射。

3.加强个性修养

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为个 性缺陷往往是导致人际关系心理障碍的背景因素,甚至是本质因 素。在人际关系指导中,应该是学生养成有利于人际交往的个性 品质:①豁达大度;②克制忍让;③温和亲切;④正直诚实;⑤ 委婉含蓄。

4.掌握有关知识

实践证明,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其对有关人际交 往知识掌握的程度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研究表 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因此,指导学 生掌握好这方面的知识,对搞好人际关系是有益的。建立良好的 人际关系常与下列条件有关:①交往接触的密切程度;②客观条 件的近似程度;③心理特点和倾向的类似程度;④观点、评价和 态度的一致程度;⑤需要的互补程度;⑥情感的相悦程度。

5.学习交往技能

处理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术。这里所说的交际能 力和技术不是指阿谀奉承、投机取巧、口蜜腹剑以及“台上握手、 台下踢脚”等,而是指高超的语言技巧、善于体察人意、及时抓住 契机、注意随机应变等。可指导学生做到:①增加交往频率;②真 诚关心同学;③学会宽容待人;④讲究褒贬手段;⑤保持人格完整;

⑤掌握交往技巧,包括聆听、谈话、非语言交往技巧。

6.掌握调适策略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为了能达到增进学生人际关系 的目的,除了要对学生进行优化人际关系策略的指导外,还必须 使学生对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学会调适。一般情 况下,学生易产生的人际交往心理问题主要有:恐惧心理、自卑 心理、孤僻心理、封闭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逆反心理、 猜疑心理、敌意心理、干涉心理、羞怯心理等。

二、性格教育

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 行为方式方面的心理特征。性格的形成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 结果。每个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 反映客观事物,并将自己的反映保存和巩固下来,形成个体一定 的态度体系,又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行为之中,构成个体一 定的行为方式。可见,主体对现实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是性 格的本质特点。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特征,对个性心理的 其他特征和倾向(如气质、能力、兴趣等)起支配作用,决定着 个人活动的方向。学校性格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培养 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帮助他们矫正不良性格特征。这两者可以 同时在形成学生良好的性格结构之中。性格的结构,由性格的态 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和理智特征组合而成。

1.与性格的态度特征相关的性格教育内容

主要包括:①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方面,培养学 生集体主义、宽容忍让、正直善良、讲究礼貌、乐群不畏等 特征;②对学习、劳动和其他公益活动态度方面,培养学生勤奋、 认真、稳重、机敏灵活、细心、责任感、义务等特征;③对自己 的态度方面,培养学生谦虚、自信、自尊等特征。

2.与性格的情绪特征相关的性格教育内容

主要包括:①情绪的强度特征,培养学生能较理智的调控情 绪的性格,克服经常为激情所控制、动辄大发脾气的性格;②情 绪的稳定性特征,培养学生沉着稳定、老练和稳健的性格,克服 情绪波动、常耍小孩子脾气的幼稚等性格;③情绪的性质特征,是学生经常保持愉快、活泼、乐观情绪,形成乐观、开朗性格; 克服因情绪经常闷闷不乐、落落寡合而形成的孤僻、抑郁性格。

3.与性格的意志特征相关的性格教育内容

主要包括:①就行为目的的明确程度特征而言,要培养学生 的目的性、独立性、组织纪律性等性格特征,克服盲目性、易受 暗示性、放纵性等性格特征;②就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特征而言, 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制力等性格特征,克服任性、冲动性等 不良性格特征;③就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的特征而言,要 培养学生勇敢、沉着、镇定、果断、顽强等性格特征,克服怯懦、 惊慌失措、优柔寡断等不良性格特征;④就对自己做出决定贯彻 执行方面表现出的特征而言,要培养学生恒心、坚韧性等性格特 征,克服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执拗、顽固等不良性格特征。

4.与性格的理智特征相关的性格教育内容

主要包括:培养学生习惯于深思熟虑后再行动,而不是轻率 的采取行动;习惯于深刻洞察事务的本质,而不是指从表面现象 看问题;习惯于对事情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而不是随大流,易 受他人暗示;习惯于机智敏捷且富于幽默感,而不是笨嘴笨舌、 反应迟钝;习惯于广泛联想,想象力丰富,而不是缺乏想象力, 只能直观的看问题、凭直觉认识问题,等等。

参考文献

1马绍斌.心理保健.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4

篇5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8-0015-03

在逐步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心理教师、心理咨询与辅导者的义务,也应是每一位科任教师的责任,尤其是在广大中小学中,科任教师由于其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更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为此,教师教育必须注重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培养。

一、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缺失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只是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方法,更重要的是人格、品行、情绪情感等的熏陶和感染。因此,要使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其次要对心理健康教育有足够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并且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普遍较低,这些已成为制约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瓶颈”。

(一)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心理学课题的研究成果。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检测,检测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也较为突出。广州市天河区在最近举行的一次心理保健讲座上,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对在场教师进行测试,结果显示: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压力很大,嫉妒心理、焦虑情绪的出现率也比较高。众多调查发现,教师的心理问题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因此,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中小学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

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首先,根据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许多学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每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这就导致科任教师的一个误区,即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抛给心理老师来管。殊不知这种认识导致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了只是个别教师的事,而未能与班主任、科任教师、学校领导等形成教育合力,这大大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其次,科任教师仅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状况。教育教学工作本来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但在许多教师那里,却变成了简单刻板的行为。这不但压抑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也制约和妨碍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能力发挥。最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较匮乏。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视教师心理教育素养的培训。实际上许多教师不懂得什么是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什么是自学能力、创造力、个性等,更谈不上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普遍比较低

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关注往往只是躯体的、生理的健康与卫生上的,而很少关注精神的、心理的健康,不了解焦虑、自卑、情绪紧张等不良因素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胜任感、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应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有的教师不认为是问题,有的教师则简单地把它一概归为思想品德问题或心理疾病,更少想到教师自身的心理问题也会像传染病一样影响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普遍较低,这严重影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缺失的原因

鉴于目前全国范围内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普遍缺失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

(一)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身负担过重,引起适应不良。面对新课改背景下激烈的升学竞争,繁忙的教学任务,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少教师感到身心疲惫,甚至对工作产生厌烦感。

2.人际关系紧张产生孤独心理。由于工作竞争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使教师之间缺乏充分的情感交流。加之个人性格上的原因,使一些教师过于敏感、猜疑心较重,与人相处时总保持一定距离,内心深处常隐隐产生难以消除的孤寂、忧郁感。

3.亲情离散和疏远引起心理失衡。许多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他们往往很少顾及家庭、亲人,甚至付出婚姻、家庭破裂的代价,使得一些人陷于亲情疏离的困扰之中,导致心理失衡。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缺失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足

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是我国教师教育在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培养上存在的根本性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人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是教师教育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

2.教育培训不足

在师范教育阶段,主要注重的是对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虽然普遍设置了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但其目的侧重的是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知识以及为相关学科奠定基础,而对师范生内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和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培养不足。在职后教育阶段,没有把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培养纳入我国中小学师资培训的目标之中,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培训课程体系。

3.理论与实践脱离

目前,虽然我国师范教育强调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但在操作上还是偏重理论部分,在实践方面又偏重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的实践,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因此,许多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师范生对所学的心理学、教育学内容,也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的应有了解,得不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锻炼。因而,许多中小学学科教师在教学岗位上基本功还比较扎实,但面对中小学生层出不穷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提升

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中小学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以适应迅速发展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师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有助于协调师生关系,而且给学生提供了直接学习的榜样。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1.保持悦纳态度

教师工作,本质上讲是一种奉献,尤其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则付出得更多。一旦具有这种境界,就会对自己付出的劳动,保持一种悦纳的态度,从学生的点滴成绩、逐步成长中体验快乐。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看到自己的心血变成学生进步的阶梯,会感到教师工作是有价值的。

2.用理智驾驭情绪

中小学生自理能力相对较差,衣食住行纷繁琐碎,学生的思想工作千头万绪,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作为中小学教师必须保持冷静,不能烦躁,更不能因为不顺心而迁怒学生、厌弃学生。教师们应该学会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方法,随时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用理智驾驭情绪,充分发挥自己的自控潜能。当情绪处于消极状态时,适当用心境迁移的办法,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例如,散步、运动、旅游、听音乐等,使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去,以此把情绪调整到平稳积极的状态。

3.学校以及有关部门及时关注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全面改善教师的经济与物质条件,包括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学校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尽可能地发挥和放大教师个性之所长,同时应积极引导教师个性的改善与进化,使教师能与外界的人和环境和睦相处,从而营造一种适合教师生存、发展和创造的人际关系氛围,最终使教师的精神和心理都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增强中小学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教师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心理,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要能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认识到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考试为出发点的做法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另外,教师要有自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一旦成为教师个性倾向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会成为心理教育素养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提升中小学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申继亮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是以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为出发点,以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基础,采取恰当的问题解决策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1.了解学生特点的方式

首先,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观察了解学生的情况,还必须课下与学生多接触,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问卷、查阅资料)、测量以及分析学生的周记等来获得对学生心理特征的了解。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知识外,还应加入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小事中感悟、从参与中体会、在感悟和体会中成长,教师可运用角色扮演、辩论、表演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全面展示自己。

再次,通过心理学的视角审视学生的内在特点。教师要用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注意掌握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措施

首先,师范院校应把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作为当代中小学教师必备的一种专业素质来对待,增设有关的专门课程,或在心理学、教育学等公共必修课程中增加相关教学内容,使他们在上岗前就具备基本的素养。

其次,在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进修培训及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中,师范院校和培训机构应增加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和内容,以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最好开展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专题培训。

最后,中小学校的领导也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主动聘请有关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教师培训。

3.发挥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在中小学,学校的一切教学和教育工作几乎都要在班级中进行,目前,国内中小学都设立有班主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领路人,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最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班主任主持班级工作,与学生有着广泛和直接的接触,对他们的兴趣、个性、优点、缺点都了如指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己成为班主任的新职责和新要求。为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把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作为自己的职责,注意将教师角色、班级管理者角色和心理保健医角色融为一体。

“心理育人,人人有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教职工的行为,只有全体中小学教职工特别是学科教师以及班主任都能担负起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责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中小学长期以来所出现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独撑门户的局面,才能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科教学主阵地中。(稿件编号:090921003)

参考文献:

[1] 朱武卫.浅析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第22卷 第1期.

[2]冯江平.中小学教师的问题行为及其改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6) .

[3]林依定,洪俊.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素养[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01).

[4]刘本剑.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01).

[5]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1).

[6]王战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刘恩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2001(7).

[8]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9]郑和钧.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