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综述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学改革;培养模式;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19-0040-03
1引言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走向,也是中国师范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教师教育呈现出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职业专业化、培养培训一体化以及教师队伍高学历化等新的发展趋势,教师教育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 传统的师范教育必须改革,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对于综合性大学中的教师教育来说,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文化对原有师范院校办学理念与文化的冲击;二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原有师范教育内涵和方式的挑战。[2]将教师教育纳入综合性大学之中,对原有师范院校办学理念与文化的冲击是很明显的。
原有师范院校在转型或合并组建综合性大学后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切实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长期以来的“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实际上也是这种危机的典型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塑自身的“学术性”,促进“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和谐发展,如何巩固并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已成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依据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而设置。但是计算机课程发展具有结构的不稳定性,并且在具体的制定和实施中出现的偏差、课程体系缺乏整体优化,理论教学过多、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依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由于受硬件条件的限制,教学方式则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程实验也大多以简单的验证性为主;课程内容重复,各类课时比例不尽合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新知识及现代教育理论较少顾及,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范性不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在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教师所提出的新要求。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广州大学计算机学科现有三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又分为信息与软件方向、信息管理方向、计算机教师教育方向。每年招生人数大约200-280人。这些专业或方向都有各自的培养计划,学生在招生时选择的专业,很难中途换专业,不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我们根据国内外大学本科教学发展的趋势和我校的现状,提出建立计算机类专业、方向教学大平台,建立一个立体化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培养出具有个性化,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宽口径的本科毕业生。
在此平台下,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应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思路,具有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所倡导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文化修养和师德。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实验技术与技能等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2) 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应用能力。
(3) 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4) 具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网络方面的应用能力。
(7) 具有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外语听说能力。
(8) 具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能力。
(9) 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能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10) 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协作能力。
结合广州地区基础教育的需求,积极探索非定向教师教育的模式,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公共教育学科的课程设置,加强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加强师范教育的学术性基础和教师教育的教育专业性,使教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由封闭走向开放,极大地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以培养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高水平师资。
3课程体系的建设
培养方案的重新规划和设计整合三个专业教学计划整合为一个大平台,一个计算机教师教育教学计划,三个专业模块的教学计划。由于对学生已经进行了分类教育,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进行新的研究。
由于三个专业一个大平台,大平台中的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应能适应三个专业的要求,重新设计和规划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建立新的学籍管理体系,使学生能方便地跨专业学习。
根据新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编写更合适的教材。剔除陈旧的教学内容,注入能反映各领域的发展趋势及新成果、新动态的新内容,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到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之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组织编写和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教材。建立新的实验体系和实践环节,编写配套的实验教材。
建设一个分层次,跨专业的教学平台,在培养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体系、实践环节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改革,将对我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本科教学产生巨大推动。
学生可以通过一年到两年的学习,对专业有所了解后,再对自己有兴趣的专业或方向进行选择。这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减少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并且拓宽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而在高年级则允许学生自由选课,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培养高水平师资。通过把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专业构成一个大平台,结合广州地区基础教育的需求,积极探索非定向师范教育的模式,培养“专业+师范”的复合型师资,师范生在完成与非师范生同样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加修14个学分的师范教育学程,便具有了师范生的资格,使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逐步融为一体,优势互补,协同共生。
4实验体系的建设
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在计算机大类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合计算机类专业培养规格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一体化、分阶段、多层次”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行基础实验课、专业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三个阶段的实验教学,重基础实验课,打好计算机类专业平台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结合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各专业的实验课程,同计算机类专业平台的实验课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的实验教学,扩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和说明的基本方法,网络工程的设计和管理能力,具备计算机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集体协作能力。对教师教育专业通过学科教学法、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专业实践过程,使学生能具备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能力。
5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家教师教育的优惠条件已经不存在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是一个挑战。特别是我们学校是以大类招生,一年以后分流,由于学生对教师职业的不了解,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比较少,甚至不能开一个班。
由于教师职业也面向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使得师范生的就业有更大的挑战。
6师范和非师范专业学生的特点
师范生由于要以教师职业为目标,所以一旦作为师范生,对自己的行为要求有一些潜在约束。总的来说,师范生比非师范专业的学生相对稳重一些,学习也自觉一些。
由于有教学实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非专业能力方面比非师范生有更大的优势,但在专业能力上一般比非师范生的能力差一些。在从事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上竞争能力差一些,但在一般的专业技术职业的就业上,应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钟秉林. 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 教育研究,2003. (6).
[2] 钱国旗,等. 理念创新与策略思考――一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困境与超越[A]. 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作会年会交流论文[C]. 扬州大学,2003.2004.
篇2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综合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260-03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综述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中国高等教学本科生教育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础课程,现在已扩大为面向经管类、工科相关专业本科生、MBA、EMBA、工程硕士等开设(本文探讨面向经管类本科生的课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从产生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
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外最早可追溯到1968年。美国部分大学的管理学专业、经济学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等成立教师研究小组,开设MIS课程,后又开设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有了第一批MIS博士生。此阶段明尼苏达大学明尼阿波利斯分校(University of Minnesota,Minneapolis,简称UMN)的MIS课程和专业发展较快,后来引领MIS前进、培养信息系统教育师资的园地。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MIS走向成熟和全面发展的时代,各国高校纷纷设立MIS课程和专业建设计划和成果,如麻省理工斯隆学院、哈佛、UMN、纽约大学斯特恩分校等在MIS理论与应用上有自己的擅长研究领域[1]。
在中国,管理信息系统一词首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1980年清华大学首次试办了MIS专业。1981年,中国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学首先引入并开设MIS课程,随后一些重点院校的管理科学专业逐步开设,并扩展到计算机专业等许多相关学科领域中。20世纪90年代后,MIS伴随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的进步开始真正迅速发展,成为相关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分割的要素之一[2]。
青海省高校内,青海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依据各校专业特色开设此课程,课程内容有所侧重,如青海大学为经管类专业、计算机管理等相关专业开设,青海民族大学为工商管理MBA开设,青海师范大学向计算机专业和藏文信息处理专业开设。
就国内MIS课程的建设情况而言,因学校性质不同存在差异。工科院校偏重于讲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原理与开发过程,而综合类院校和财经类院校偏重于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3]。不过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讲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时,以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展开。除教学内容的取舍外,各高校不断进行课程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完善和创新,提升教学效果。
国外院校对MIS课程的定位侧重于让学生理解MIS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与实际应用情况。主要以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展开课程的教学内容,极其注重启发式、案例驱动式教学。以美国为例,其MIS program在学生掌握了有关MIS基本知识和结构化、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企业的特定MIS应用场景或特定MIS事件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企业中MIS开发与应用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学习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创新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学科,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体系。课程综合性、系统性、知识交叉性、实践性强。从技术角度讲,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综合运用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管理学等先导课程的知识,是决策支持系统和其他业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基础。因此,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熟悉各行业、各领域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开发,更易就业。但这门课程较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导致学习课程具有较小的趣味性。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和交叉性增加了教学难度,给教师带来较大挑战。如果采用传统的、缺少互动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更不能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因此,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学,学出收获,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本文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适合MIS教学的三向式案例教学法。
三、三向式案例教学法及其在MIS课程中的应用
三向式案例教学法,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参与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为一体,面向三个方向展开:老师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指导上机实验;学生思考吸收理论,完成实验,在综合案例讲解环节向老师和学生汇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MIS综合案例,为老师提供新视角和启发点;在综合案例讲解环节,其他同学向主讲学生提问,探讨知识点,交流心得,共同提高(师对生、生对师、生对生三个方向的教与学,简称三向式案例教学)。这种案例教学法,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不是体现在一两堂课中,而是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巩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知识点,有助于知识延伸和思维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全局意识、团队意识;有助于学生多渠道汲取知识(教材、网络、教师、其他同学、实践经历等),同时对教师也有启迪性。
三向式案例教学法融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学、案例教学、综合教学为一体。以下结合青海大学开设的MIS课程进行三向式案例教学环节设计。
青海大学MIS课程共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16)。理论教学围绕MIS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开发与管理、应用举例等内容展开[4~5],共12个知识模块: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运行与维护、信息系统的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举例、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实践环节包括五个课程内实验:实际系统演示(演示型)、数据库操作(验证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设计型)、综合案例―实际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综合型)。实验教学在理论教学32学时后开始。课内实验中四类实验的要求、层次和支撑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向式案例教学环节具体设计如下:(1)教师按教学大纲和进程计划要求,完成课程前42学时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MIS理论知识。(2)课程前10学时的实验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为综合型实验奠定基础。(3)课程后6实验学时(实验5:综合案例―实际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中,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完成一个实际MIS的开发。小组一般由5~6人构成,由组长管理和分工。开发题目先由学生提出,教师进行完善和确认后确定,保证结合具体行业或具体企业开发。在此6学时和课余时间内,各小组共同讨论、明确分工,认真完成实际系统的调研、可行性分析、系统逻辑模型设计和物理模型设计,并尽可能完成系统实施(青海大学大二学生第四学期开设MIS,学生已具备数据库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开发出实际系统难度不大)的整个开发过程中。并撰写系统开发报告、系统讲解PPT文件。(4)课程理论教学的最后6学时(第12个知识模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教师利用两学时时间讲解经典的MIS开发案例(重点在于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重难点)。剩余4学时,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将主动权交给各小组。各小组代表以PPT形式向全班同学和教师展示其开发的MIS系统。重点说明各环节的工作重点、难点、系统特色、系统分工、系统开发中的疑难问题等,并演示系统。小组讲解和演示结束后,其他小组的同学和教师针对小组的系统和工作进行提问(如果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可加以引导或总结,帮助学生温习和巩固相关知识点)。最后,教师依据各小组同学的工作和表现,确定成绩,并将成绩按10%的比例记入到学生的总成绩中。
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法涵盖MIS教学的全过程,主要体现在理论教学的最后6学时。融教师引导、学生讲解、教师评点、同学提问为一体,从三个方向展开,强化MIS课程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易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掌握MIS主旨,真正理解不同领域MIS的应用和开发。此方法中融会了多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如对比法、启发法、讨论法等,利用“案例―理论―建构”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加深了对MIS和企业战略之间关系的理解;利用“引导―发现―研讨”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讨;利用“参与―互动―自主”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对锻炼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大有裨益。
实际应用此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验内容强度适中,时间分配恰当。(2)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每位同学积极参与,熟悉系统开发的全过程。(3)选择的企业规模适中,管理规范,基础数据齐全。(4)合理分配各小组讲解、提问和答疑的时间,突出重点。
四、结论
三向式案例教学法从师对生、生对生、生对师三个方向展开,融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参与式教学于一体,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团体协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也可应用到其他类似课程中。
参考文献:
[1]卞艺杰.国外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趋势[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
[2]王颖,吴克河.构建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3]卢志平,陈朝晖.主动实践理念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现代情报,2009,(4).
[4]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
[5]滕佳东.管理信息系统[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
Application of Three-Directional Case Teaching i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XU Sheng-j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16,China)
Abstracts: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analyzes the necessities of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course,brings out three-directional case teaching and applies it in the course,designs relevant teaching chains.
篇3
关键词:人工智能;案例教学;应用
1引言
作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全新领域即人工智能,其正在迅速成长与成熟、新方法、新理念、新技术并且不断壮大,同样也包含着计算机网络、数学、信息论各类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学科。人工智能包含的主要内容有知识表示和推理机制、问题求解和搜索算法,自然语言理解、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等;也作为计算机科学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国内外各高校都非常重视,都将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人工智能包含的学科多,知识点杂、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算法难度高复杂,在此情况下各高校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单一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理论与现实应用相脱节;加上理论知识强,案例缺乏,容易使学生感觉空洞;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也达不到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如何让学生高效的学习一直是教师研究的课题,在大数据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和存在于生活、工作各个方面,其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创新性、互动性尤为突出,并极具优势。
2基于案例的教学研究
此方法开始于上世纪20年代左右,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提倡的,基于当时特殊的商业管理真是背景和特殊事件,能够有效的发展和培养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应用能力,开展案例教学后,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此教学研究方法知道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引起教师的重视。1986年由美国研究小组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书中,强烈推荐此方法在实际教学的重要性,并说明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各类课程中去。
3基于人工智能的案例教学研究及应用
3.1案例精选
此方法第一步是案例选取,案例的好坏是决定案例教学效果关键因素。案例的选取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符合现在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重难点等,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以此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案例要有代表性、趣味性,由于人工智能课程内容多、抽象,需要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点转化为趣味生动的案例,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讲到“知识表示”这部分内容中引入“机器人搬积木”、“野人修道士渡河”案例;(3)采用互动的形式,此为人工智能的案例教学研究重要特征,同时也是教学目标得以充分展现的必要条件。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2案例的执行
(1)讲授法。基于教学内容具体知识点设计案例;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案例的呈现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案例—理论”,即先给出教学案例,后讲解理论知识;二是“理论—案例”,即教师先讲解知识,再给出教学案例;案例的呈现方式不同,会直接影响案例的功能,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效果。为了使案例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师讲解案例之前应从创设案例情境开始,通过情境体验与案例剖析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注意,有利于教师导入新课。(2)互相讨论法。大学生课余时间充沛,鉴于此,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案例分配给各组,学生采用组内互动讨论的形式,设计出此案例的各种解决方法。课堂上,将本小组的解决方法用课件展现给其他小组。讲解完成后,学生开始互相讨论,对比各自的方法,然后由老师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以此来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点、应用能力的掌握。(3)相互辩证法。课后,采用相互辩证的方法,组织大家相互辩论。选择一些综合应用比较强的案例。与简单的案例相比,综合应用案例能更加高效地启发学生全方位地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相互辩证法是一种探索新型的教学形式,学生的自主性强,能够在辩论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维护自己的观点,还可以促使学生查阅大量资料,拓展知识面。
4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应用于教学,与教学现代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展必将对现代教育起巨大推动作用。在教学,可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人类推理模型学习工具等诸多的运用,展示出越来越好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邹蕾,张先锋.人工智能及其发展应用[J].信息网络安全,2012(02).
[2]陈柯蒙,张宁.人工智能的发展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2(05).
[3]陈浩磊,邹湘军,陈燕,等.虚拟现实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展望[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1(01).
篇4
[关键词]基础 实践 工程素质 创新能力 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王文发(1968- ),男,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算法设计。(陕西 延安 71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陕西省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与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BZ2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088-01
新世纪对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部多次下发文件,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等学校理工类大学生是国家工程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推动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与进步的有生力量,因此,大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对于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近年来,延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利用各种机会对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用人单位和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广泛调研,普遍认为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不够扎实、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差、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等。为此,自2006年起,我院提出了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对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设计、课外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按“分阶段、递进式”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形成了“2.5+0.5+0.5+0.5”分阶段、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2.5+0.5+0.5+0.5”分阶段、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所谓“2.5+0.5+0.5+0.5”分阶段、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用2.5年的时间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实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扎实宽厚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继各阶段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用0.5年的时间,根据学生兴趣,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分模块实施对学生专业方向的培养,同时引进专业实训机构,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在校内实训,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用0.5年的时间,学生离校到专业实训机构接受工程素质训练和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培养,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使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新和自我表现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实践的检验和进一步的培养;用0.5年的时间,使学生在学校导师、实训机构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真正参与企业实际的工程应用项目,成为对社会、对企业的“零适应期”人才。通过上述四个阶段的培养,使学生既具有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娴熟精湛的专业基本技能,又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2.5+0.5+0.5+0.5”分阶段、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途径
1.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认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学生普遍重学轻用,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理工类专业学生培养的应用和实践特性,高度重视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从理论到理论的培养方式,真正做到从只强调“教”到更强调“导”、只强调“学”到更强调“用”、只强调“知识”到更强调“能力”和只强调“学会”到更强调“创新”的转变,为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创造条件,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要建立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体系。在该模式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院建立了“一个中心、两种能力、三个体系、四个阶段”的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体系:以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心,强化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好学校、实训机构和企业密切协作的育人体系,按照打基础、定方向、提能力和去适应四个阶段进行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使知识与能力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实、加深和提高。
3.要始终坚持“厚基础、重实践”的办学理念。没有扎实宽厚的基础就不可能有创新,不注重实践就不可能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因此,在该模式的教学实践中,我院用2.5年的时间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开设综合课程,重新组合各种相近学科,增设与理论课程相适应的技能课程和课程设计,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使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具体在理论教学中,将讲授的内容按照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归结相应的问题情景,按照“问题情景—建模(算法设计)—解释与应用”的模式组织教学,并根据问题情景的特点,适度安排一定学时的讨论课,增强师生互动;注重教学手段的选择,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的黑板教学或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开放性”内容,给学生留有一定的问号,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基础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环节、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开拓学生思路,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综合性实验,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完成具有一定背景的实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研究性和探索性实验,使学生在校就能接触到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施方案、组织实验、撰写总结报告等环节,获取新知识和新经验,同时,也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的能力,使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初步的培养,为后续各阶段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4.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和爱好是人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实施该模式的教学实践中,我院用0.5年的时间,通过专业选修课、专业见习、学科竞赛、科技创新项目、大作业、小论文、科研论文、横向项目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灵活学习提供更大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新和自我表现的创新素质,形成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与激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训练和培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5.要强化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在实施该模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用0.5年的时间,让学生离校到实训机构参与工程项目、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通过这些环节,学生既可以品尝到成功所带来的欣慰与喜悦,同时,也能体会到失败所带来的挫折与磨炼,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协作能力、团队精神、意志品质、道德修养等工程素质得到良好的训练。
6.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牢固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教师是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执行者,通过与实训机构和企业建立的牢固关系,一方面,鼓励校内教师积极参与实训机构和企业项目,提高校内教师的工程设计能力和科研水平;另一方面,聘请实训机构和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高中级工程师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在校内、实训机构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用0.5年的时间在企业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背景完成毕业设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对社会、对企业的“零适应期”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革,安静宜.通过多种途径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J].教育与职业,2008(33).
[2]丁笑炯.探寻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之路——“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7(21).
篇5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现状;基础课;计算思维;改革;
作者:赵宏等
一、大学计算机课程现状
大学计算机课程是指在大学中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以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使大学生具备使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和生活问题基本能力的一系列通识基础课程。
1.大学计算机课程目前面临危机
虽然大学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得认可,但目前的种种现象表明,我国传统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已陷入了危机之中。在各高校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中,无论是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高校,如下现象普遍存在:
(1)学校方面。一些高校的教学主管部门直接质疑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必要性。很多学校都已经缩减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有的学校只保留了程序设计类课程,或者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从必修改为选修,个别院校甚至取消了计算机基础课程。
(2)学院方面。专业学院对大学计算机教学效果不满意,认为对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帮助不大。对于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也没有表现出积极配合的态度和意愿。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往往倾向于取消大学计算机课程。
(3)教师方面。在很多大学中,大学计算机课程事实上已沦为鸡肋,没有专门从事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老师,临时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或研究生来完成教学任务。由于许多学校基础课教学改革任务繁重,但成果与职称评定条件不挂钩,导致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师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4)学生方面。大学生普遍对大学计算机课程不感兴趣,逃课率相对较高。有些学生就直接质疑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必要性,教师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我是XX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编程?”各种问卷调查也表明,学生认为计算机对学业和生活很重要,但大学计算机课程则不是他们想要的。
2.危机的主要原因分析
大学计算机重要的基础课地位与我国目前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危机现状之间的矛盾,已经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需要长期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分析造成大学计算机危机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无论是国家层面、教育界还是各高校、各专业学院,对大学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计算对各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还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因此,大学计算机在根本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投入,其改革也没有真正全面深入地开展。大学计算机课程更像是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师的“自娱自乐”,由于得不到在人力、财力以及成果认定上的有力支持,教师不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
(2)大学计算机是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具备应用计算手段进行学科研究和创新的能力的系列课程。但目前,在“大学计算机”与“专业计算机”的关系和区别方面也缺乏明确的理解,从而导致目前大学计算机课程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不合理,大学计算机课程逐渐演变成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的一个“浓缩版”。由于学时的限制,计算机学科的一门专业课,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只能作为一章来介绍,浅尝辄止。导致教师无法讲明白,学生听不懂。这也是学生不感兴趣、老师不愿意教的主要原因。
(3)在“什么是大学计算机”这个问题上还没有形成共识。计算机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是什么?如何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与专业课进行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去理解问题、抽象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因此,目前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演变成教一些空洞抽象的理论、编程训练或者是几个工具软件的使用。这种训练仅仅使学生临时记住几个名词、暂时掌握一门可能永远不再使用的高级语言或几个软件工具。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地位和内涵快速提升的新形势下,改革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使其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满足各专业掌握相关信息技术和大学生日常工作生活的需求,是历史赋予大学计算机课程的使命。
二、“计算思维”理念下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思维”理念的提出及其对国外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的变化,为我国陷入危机之中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带来了曙光。
1.改革历程
在我国,计算思维的重要性也已引起了科学家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也认识到了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计算思维”理念下,我国也开始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
从2008年开始,当时的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陈国良院士的带领下,组织了将近20场各种类型的专题研讨,从计算思维的基本概念出发,就哲学层面、科学层面以及教学层面的表达形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逐步实现计算思维从哲学的表达体系向教学表达体系的过渡,以提高国内计算思维领域的科学研究和计算机教育的水平[1]。
2010年7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所“985工程”高校在西安召开了首届“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了《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正式拉开了我国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序幕。该声明明确了要旗帜鲜明地把“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2,3]。
2012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设立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4,5]。该项目通过3项“大学计算机课程系统性规划研究项目”和19项“大学计算机系列课程及教材建设项目”的研究和建设,进一步提高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2013年4月,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43所院校在厦门召开研讨会,并达成“大学计算机研讨43院校厦门会议共识”。该共识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大学计算机体系”、“进一步确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础地位”和“在坚持面向应用的过程中培养计算思维”等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方向。
2013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了旨在大力推进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的《计算思维教学改革宣言》。宣言明确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目标之一”,“通过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的计算机课程改革,大胆扬弃现有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教学体系”以及“在这项改革中,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构建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体系”等问题。
2013年7月,在第二届“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6],来自全国各高校的36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上进行了成果分享,同时,陈国良院士等众多与会代表在大会上也表达了“计算思维是潜移默化地培养,不应该为计算思维而计算思维”等观点。
2.标志性成果
在计算思维理念下,我国大学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标志性成果。
2011年,陈国良院士等认为大学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计算思维培养的一个关键[7],初步构建了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计算思维导论”课程,并给出了该课程任务、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012年,陈国良、王志强等出版了《计算思维导论》教材[8],并在深圳大学开设了“计算思维导论”课程。唐培和也出版了《计算思维导论》教材[9]。
2012年,李晓明教授在全国多个高校开设了“网络、群体与市场”课程[10],并于2013年开始开设了相应的MOOC课程[11]。该课程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计算与信息科学以及应用数学的有关概念与方法,研究网络行为原理及其效应机制。课程讲解了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经典问题实例是如何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解决的形式,完全脱离了传统的计算机教材里面对系统讲述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讲授路线。该课程是培养计算思维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2013年2月,战德臣教授等通过构建计算思维教育空间——计算之树[12],从计算技术与计算系统的发展角度阐述了“核心”的计算思维,给出了大学计算机所面对的知识空间,进而通过分析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未来对计算思维能力的需求,给出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一个内容体系方案。
2013年4月的厦门会议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董荣胜教授做了“计算思维的表述体系(草案)”的报告;2013年7月,陈国良、何钦铭等在第二届“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公布了《计算思维教学改革白皮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白皮书)[13]。他们构建了具有8类基本计算原理(计算、抽象、自动化、设计、通信、协作、记忆和评估)的计算思维的表述体系。
同时,白皮书也将这8类基本计算原理的关注点及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梳理,如下表所示。
该计算思维表述体系参考了CC1991的12个核心概念和周以真的计算思维的基本概念,借鉴了Denning在“伟大的计算原理”的分类方法。其创新点在于:(1)白皮书在Denning的7类计算原理基础上增加了“抽象”,更好地描述了计算思维的本质;(2)Denning的7大计算原理是并列关系,白皮书将8大计算原理划分为3类,更好地描述了各原理的抽象层次和相互关系。
白皮书还以理工科计算机基础教学知识体系为研究对象,构建了4×3的知识体系结构。
还有一些在计算思维理论、计算机方法论、深化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具体方案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和尝试[14-20],在此不一一阐述。
三、讨论
“计算思维”是一种以抽象、算法和规模为特征的解决问题之思维方式,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所需要的思维[21]。现代社会通过“计算思维”来促进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社会各领域产生革命性的成果。因此,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基础课地位不容忽视和动摇。
针对我国大学计算机课程处于危机的现状,我国已经开展了3年多的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核心任务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得到了共识,也涌现出了一些研究成果。2012年以来,在教育部高教司设立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的推动下,新一轮“计算思维”理念下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对大学计算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培养“计算思维”的改革仍处于摸索阶段。在内容和方法上的突破性改革成果还不明显,还没有形成一套或几套科学的、得到普遍认可的、操作性强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更缺少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与学科专业发展紧密融合的研究成果,真正全方位进行大学计算机课程深化改革的高校数量较少。
最为重要的是,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还没有得到国家层面的有力支持。例如2012年设立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一个项目几万元的经费是由高校和合作出版社共同承担,这与美国CPATH计划几千万美元的投入相去甚远。
正如李廉教授所言[1],随着云计算、社会网络、物联网、普适计算、移动通讯这些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去编制一个程序的任务将会被寻找一个程序的任务所替代。对于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而言,理解问题,并在云平台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工具,其现实意义可能会远远大于自己动手制作解决问题的工具。目前大学计算机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非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如何更好地实现专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模式,提升未来社会对于计算机的理解和应用的整体水平。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究竟给学生讲什么、怎么讲,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篇6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6-0058-02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作为意义上的生产或者生活用品已经融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也随之日臻完善和成熟。是计算机软件在支撑着计算机的正常运转,人们依赖计算机进行生产和生活要借助不同的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因而,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也就提到了计算机维护的首要日程。否则,其安全性就极有可能对计算机的使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会给互联网安全造成极大威胁。鉴于此,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在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对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安全性检测,以便于软件开发人员事先发现安全隐患,从而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确保不同计算机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顺利运转。显而易见,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了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核心内容。
1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基本内容
当今社会,计算机的使用在不同领域越来越广泛,而且越来越具有依赖性,因而,计算机软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则越来越成为计算机用户的终极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软件之间的冲突导致计算机运行的不通畅。安装某一款计算机软件后,用户发现这对计算机本身并没有产生多么明显的影响,甚至会因为该软件和其他软件冲突因而导致计算机运行速度明显变慢等;第二,计算机软件安全性得不到保证。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许多个人信息会被留下,用户的私密信息随之就不可避免地被泄露,自然,用户的个人隐私就会得不到有效的、必要的保护。因此,在不同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开发人员要利用成熟的安全检测技术对计算机软件中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安全修复,从而达到提高安全性,降低风险的目的。
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采用安全检测技术,采取科学的手段,对计算机软件的漏洞和缺陷进行系统性地检测。安全漏洞检测是指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对计算机软件的安全缺陷及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修复,软件升级或版本修复是这一过程的主要运用手段。不过,这类检测只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问题;而真正的技术检测,则是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系统运转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授权、访问控制和机密性等核心内容。
2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软件检测是一项复杂、严谨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不仅对检测的软件有着科学严格的要求,同事对检测方法、技术手段、操作人员素质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首先,由于计算机软件程序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要使用科学有效的安全检测方法对计算机软件安全进行实质性检测。软件中很多潜藏的安全问题,采用简单的检测方法是不能被排除的,所以开发人员一定要事先对软件的相关特性以及检测软件的使用条件进行全面了解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案,对计算机软件安全进行实质性检测,不仅如此,开发人员还要在细节方面也要依据相关程序进行细化和深化。
其次,因为软件漏洞具有存在于软件开发程序的各个环节的特点,需要多类人员共同参与对计算机软件的检测,才可能确保尽可能多地排除软件中潜在的安全威胁。多元化的人员参与有利于实现检测方法的多极性、多样性,这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排除安全隐患。不过,在软件安全检测过程中,必须需要具有专业软件安全检测技术的人员参与,同时还需要有了解软件工作和使用特性的人员,从而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检测,以排除更多的安全风险,满足软件使用的安全要求。
最后,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安全检测必须要按计划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安全检测。选择大体说来,需要通过以下做法具体执行:首先,要对计算机软件检测的各种方案和案例进行必要地分析研究,并且最后要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寻找出普遍通用的检测规律。之后,再根据检测的具体要求,对比、筛选合适的方法予以检测。但是,再进行检测之前,为了确保检测程序的顺利推行,事先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案,并将检测过程的方案制定的形象化、具体化,以确保检测过程准确无误地予以开展。以上工作做好、做细后,还要对上述拟定的检测方案采用电脑模拟建立数据模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语言支持作为实现模型形式化表现过程中的动态帮助。以上环节结束之后,作为对软件进行运行和结构的安全测试,再开始检测模拟系统。
3 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具体技术
3. 1 语法安全检测技术
语法安全监测技术主要是对计算机软件中的语法进行实质性、技术性检测。最初输入条件的不同会使最终检测结果产生差异。语法安全检测技术通常被用于检测源程序中的安全漏洞,该检测技术可及时有效地检测出系统函数与C语言库函数的切换,并及时恰当地做出处理,从而建立以语法为基础的测试数据。同时该检测技术还能实现对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检测,排除潜存的安全风险,保证计算机安全运行。
3. 2 动态安全检测技术
这项技术是对计算机软件运行环境变量进行的必要检测,漏洞等风险因素是它主要进行的检测目标。这种安全动态检测技术的使用,计算机软件源码不需要在运作过程中进行修改,因而计算机用户的隐私安全得到了很大程度地保证。在这类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如果计算机软件的漏洞被发现,就会自动完成相关修复工作。今天,由于计算机在商务应用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软件的检测技术更加适用于商务性,随着普及率的越来越高,对保证商业机密的安全,必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 3 静态安全检测技术
近年来,计算机程序开发人员根据程序代码内部特性和结构是静态安全检测技术这一特征,事先构建合理的测试模型,以满足计算机读取的相关要求,对计算机进行安全静态检测,这就是所谓的静态安全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技术的检测程序是:开发人员先利用这种安全检测技术对需要检测的计算机进行检测之后,再将选定的测试模型和待检测的程序数据进行全面比对,如果待测的计算机软件安全性能良好,其对比数据就会高度一致。近年来,由于这项技术日臻成熟,并且简洁易行,越来越多的软件技术开发人员倾向于此项研究之中,从而推动了这项技术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并且越来越大地在计算机软件安全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4 混合安全检测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检测软件越来越多样化,检测技术要求的不断提升,对计算机软件越来越趋向于多项或者混合检测,以确保效果的精准化、全面化。鉴于此,实践中,我们往往倾向于多种检测软件并行的检测方法,也即这里我们所说的混合安全检测技术。这种混合安全检测技术双管齐下,动态安全检测与静态安全检测并驾齐驱,采用了动态安全检测与静态安全检测两种检测技术的优势,扬长避短,强强联合,确保计算机软件检测过程精准、全面、不留死角,极大地扩大了检测范围。
3. 5 基于web技术的安全检测技术
计算机技术检测采用web技术是近年来计算机检测技术领域的一项尝试和技术突破。Web技术是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出现的网络资源开发技术。随着web技术的不断革新,这项技术也逐渐渗透到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领域中,并且和其他检测手段比起来越来显示出它独特的优越性能――与同是作为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查的传统的检测技术,Web安全检测技术更具有灵活性、高效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在检测性能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优异的成绩。大体说来,基于Web技术的安全检测技术不仅能够及时检测出风险和漏洞,而且能够及时对这些安全风险和漏洞进行有效修复,为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鉴于这种检测技术的精准、高效、安全的特色,基于Web技术的安全检测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不同行业的计算机检测技术中,并且大有取代传统检测软件的趋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大的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作为计算机运用过程中的辅助技术,势必越来越彰显出它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同时,计算机技术越先进,势必要求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也必须随之越先进,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相信我们人类社会在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方面,也必将取得更多成果,以更好地服务于计算机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 傅卓军,龙陈锋.网络安全漏洞检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7).
[2] 陈楷.计算机软件中安全漏洞检测技术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7).
[3] 罗宏伟.计算机软件中安全漏洞检测技术及其应用[J].硅谷,2012(20).
[4] 闫云锋.计算机软件安全漏洞检测技术探究[J].民营科技,2012(11).
[5] 彭B,高B.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1).
[6] 黄康宇,贺正求,赖海光,等.Web服务攻击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1).
[7] 郑雅宾,林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3).
[8] 蔡燕萍,凌捷,黄万民.网络安全扫描系统中插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7)
篇7
关键词: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
一、引言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有着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发明与应用,尤其在企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与互联网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伴随而来的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彻底走向信息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以及相应的信息技术完成会计与财务相关的工作,这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变化趋势,会计电算化属于计算机技术和金融工作的一个重要体现的有机结合,会计电算化管理可以提高会计管理的效率,减少了错误率同时,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同时伴随着部分不足,在运用的时候,需要进一步速进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的发展,为提高金融企业管理水平。
二、会计电算化的相关问题综述
1.会计电算化定义会计电算化属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中去的体现,它是以计算机技术改变过去的会计业务,会计业务包括基本会计业务、出纳、国民收入等业务的过程都运用计算机完成。如果在分析过程中,计算机上的会计信息分析是准确和真实的,那么与人工比肯定不会出现任何错误,高效率的电脑分析能够更准确。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综合计算机、管理、信息、会计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会计电算化的出现降低会计人员工作质量。2.会计电算化首先,与传统的纸质会计信息相比,无纸化会计信息有自身的特点,纸质记忆信息是以传统的方式而不是计算机和存储器的数据信息方式进行。计算机存储介质盘主要使用磁盘存储信息功能,有着方便、快捷、易于修改,便利、可删除、不留所有信息痕迹的优势,但它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现在的审计工作不好进行会计保护。其次,对综合知识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有着更高的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必须学会会计专业知识,同时能够运用计算机知识熟练的完成操作。会计人员应该通过系统设置在计算机程序中进行操作,对企业怎样发展,怎样完成审计报告,以及怎样填写信息都要有熟练的应用,按照计算机程序完成操作,会计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快速地达到会计记录目的,在如此的工作环境中,审计人员应该通过学习掌握更全面的知识,只有多方面都有储备,才能够利用审计工作更丰富的知识来保证相应的审计工作顺利有效完成。再次,数据和自动化集中。传统会计向导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实际的劳动分工,任何人都仅仅负责所以工作的一部分。然而在运用会计电算化的时候,会计有着更为现代的表现方式,各种会计工作全部在计算机中完成,通过数据输入来进行操作,这些数据全部可以被所有用户共享。最后,内部控制的程序性保障。进入会计电算化会计方法、会计数据更集中的计算机处理,更连贯,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发生了明显的不同,会计人员应该更好地寻求和工作环境的适应性。会计即应该保障信息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中运行,又需要更加的可靠性采用相应的办法。
三、审计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1.对审计线索的影响传统的会计模式,从原始凭证的记录回顾,从金融到财务报告的编制,每一步都是用不同的会计人员,明确职责分工,每一步都是指定的处理程序和相应的文本信息。这些文件给审计人员带来了一个明确的线索。在审计报告审计人员可以基于原始数据,以及其他方面的处理程序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在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的现代方式使用磁盘存储,会计信息已经修改,改变的地方,删除的地方无法用肉眼识别。虽然在实施会计电算化会计另外,财政局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过程中应保留原始数据,所有的凭证、账簿,并提供审计和监督过程中打印材料向公司报告。但是,不同于以往的手工会计,审计人员无法确定是否已给他们的信息是随时变化的,无论是相同的原始数据。因此,传统的审计方法已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的现代方式。2.审计内容传统的审计内容是手工做账会计数据,现在手工做张通过电算化会计记账的改变。简而言之,审计在过去的人评论,现在的审计工作,该机还审查会计软件,会计电算化的方式,很多企业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自动处理,计算机也有一个程序的错误,计算机将不会意识到你的错误,将继续原程序,记账错误的方法。因此,会计审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了解会计程序,计算机系统知识确保正确的结账程序完成。3.对审计技术的影响对传统会计模式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要按照各个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审查的时候有一些固定程序,通常有审核、检查、分析、比较等方法,这些是与传统的方式记账有着相同形式的,这些步骤全部由人工进行。会计电算化属性是条件下,人类不再审查审计人员的唯一方式,计算机审计是审计。会计模式,会计电算化,审查审计既能够通过材料审查委员会获取,还能够在计算机数据中看到,财务数据的计算机运行中能够有比人工更高效、更准确,以达到审计工作的最快与效率。4.审计人员的影响在传统的手工会计模式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现代方式,审计是审计人员的过程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负责实施办法一个账户,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更加复杂多变,在这样的工作环境,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审计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电脑技能。审核员应写自己的审计软件,建立合适的审计软件,方便今后的审计工作。5.对内部控制操作的影响内部控制的传统手工会计模式,从信息的审查中查找情况,包括的具体内容有很多项,他们购买的商品价格,购买的商品数量、总金额、如何入账,等对会计审计、会计记录的检查。所有账户被确认有没有错误,保证审核通过。但是,运用现代的会计方法,不再需要这么多的地方需要会计人员进行监管。所以,当前的内部控制无法原路适应记账方式的现代化时,应该对应的完成内部控制的及时完善。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应该按照第一个EST建立一个新的计算方式,适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发展,如何制定新的内部控制对计算机审计方式带来了更难的问题。
四、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分析
1.视觉线索消失的风险在传统的会计制度在我国,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从到后期的财务报表,每一项工作需要我们使用纸质记录材料,需要签名的委托人起床所以审计过程规范签名。审计人员的回避,随机或反向检查。但之后出现和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计算机系统将自动直接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里面有计算机程序中的问题,或修改人工通过非法手段,计算机将直接进行错误处理,最后将会计系统按照程序执行操作,非法诈骗。2.内部控制变动引起的风险在传统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对象和过程的内部控制是可见的,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并已经在内部控制、会计系统的变化非常大,原来的一些部分与控制功能,无法适应新的电脑系统,内部控制水平的准确性,在收到很大的影响系统输出信息的真实性。目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对内部控制功能的复杂性,便于会计人员造假,因此大大增加会计系统的审计风险。3.会计审计技术风险的多元化产生在过去的会计审计方法单一,容易控制。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存在,可用于审核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被审计单位能够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购买和自己更符合的审计软件,适合所需要的商业化,同时能够进行自我发展,根据企业的情况或雇佣外国单位审计。审计企业选择不同的审计软件会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选择软件上的不同,应该对应采取的审计方法也需要改变,保证审计师审计电算化系统的数据更加准确,避免因为审计软件选择不对,而造成审计风险提高。4.因缺乏知识而产生的电脑化风险我国会计电算化是随着时展的学科,它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和更广泛的,不仅原来的会计,还包括管理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它对相关人员的要求很高,虽然大部分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理论研究,然而,在一系列的问题,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的过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员工从事会计工作电算化理论掌握不全面,计算机教学很旧了,没有办法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更新,会计人员缺乏审计系统培养不构成严格的制度。5.不完备系统软件的风险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经历了几次更新,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电算化的基础,然而,我国目前使用会计软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安全和会计软件隐私较差。当前的会计软件系统,当某个人进行操作时,如果缺乏监管,不能确定是应该追究到哪个人。其次,每个模板都没有包含,所有形式的会计软件缺乏互相交流。
五、会计电算化环境审计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会计电算化审计环境建设电算化会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而没有好的环境保护,从两个方面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审计环境建设。首先,我们必须加强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的企业领导的重视。应该是审计工作的管理应纳入管理工作的日常工作,加强内部审计协会的成立,以及各种系统,其次,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审计的认识,企业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加强企业管理者、会计电算化会计人员审核的理解,有助于科学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第三,要不断完善会计电算化审计机构。应加强审计机构的建立,在一定范围内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审计工作。同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审计,审计管理机构或part-time.but需要注意的是,审计机构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和财政主管部门企业重要,在完善CT过程审计机构应积极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2.完善计算机内部控制为审计人员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几个系统是必要的。空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管理机构的计算机控制。会计、审计人员的有效日期后必须参与定制调整,审计人员必须参与定制调整。在机构设置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控制原则、分权原则。其次,建立内部控制标准操作。第三,在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的保存方式。运用会计电算化之后,可以利用设备对会计信息完成双备份,放在不同的地方避免丢失导致不必要的损失。会计档案的存储使得它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3.采用新的审计方法和制度会计电算化方式运行过程中,对传统审计方式有较大影响,无论是审计方式还是审计历史,相关的内容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变化。过去审计方法只能依靠人工的方式,随着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审计辅助工具的发展,计算机审计现代方式发展运用越来越多,审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但是审计的内容更复杂。传统的审计难以轻易解决的问题,计算机技术能够解决,因此这是今后审计工作的重点。在实施会计电算化会计、审计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审计工作时间更长。4.高效综合审计员电算化会计审计工作的方式比传统的手工会计模式是困难的,需要一个更广阔的知识,审计人员不仅要有审计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审计团队,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现有的审计人员培训、计算机审计人员和审计专业知识,使审计人员掌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过程,使得审计他们的计算机系统的审计;其次,培养能够审计人员。审计人员不仅要了解会计知识,审计包括审计知识公司可以聘请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加强会计和审计知识的培训,能很快成为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5.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企业应加强对安全和隐私的会计软件和监督管理。由于现有的会计软件的操作系统,没有日记会计软件操作和没有记录生成的,所以你不能将对人民负责。然而,安全和在会计软件方面的企业隐私特别重要的,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严格保密,同行业中,会计软件的清晰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因此,企业应加强会计软件的保密工作,保密工作做的好,企业在上升的行业竞争,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软件企业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和开发软件,会计软件的个体化模板有着密切的联系。
六、结语
会计电算化已经对企业审计工作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企业应在审计工作方面进一步改进,必须认真分析会计电算化的审计工作方式的影响,对这些影响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会计电算化的具体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审计工作的挑战,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洋.我国会计电算化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3).
篇8
Abstract: With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and owner for changing the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of building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patterns have been not obviously satisfied.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model technology BIM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BIM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al phase of the application. In the design phase, designers through the BIM technology scheme comparison, optimization, decision realize the optimal design. In the construction phase, constructors mainly use it to take the virtual construction to find and solve problems in advance, guaranteeing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achieving green construction. In the operational phase, managers through BIM technology gain diversification communication, making information transfer more really fast and realizing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project.
关键词: BIM技术;应用现状;综述
Key words: BIM technology;application status;summarize
中图分类号:TP391.9;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4-0022-03
0 引言
科技信息革新技术的浪潮在全世界蔓延开来,数字化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很好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此背景下,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迅速发展。它有机地结合了计算机仿真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科学技术、计算机图学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建筑行业在二维平面图纸下,面对大量繁杂的文字及表格的工作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形象立体的模型方式。它可以真实并全面地将一项建筑工程物理的及功能方面的所有建筑信息进行形象表达。确切地说,它更是其在整个建设生命周期内时刻进行修整、补充、完善的动态信息储备中心。各专业领域参与方均可以通过该信息交互平台较为自由地、传达及提取各自所需的准确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改变了建筑行业以往单一的交流模式,使信息传达趋向于多元化,高效率地提升了建筑行业各参与方的工作质量,成为了建筑领域的一大革新,并从根本上促进建筑行业向前发展,具有极高的价值。
BIM的概念早在30年前就已经出现。国外BIM技术发展较早,各国学者都对其有着高度的重视并在进行不间断地研究开发,目前基于BIM技术的代表性软件有Bentley公司的TriForma、匈牙利Graphisoft公司的ArchiCAD软件。而在2002年我国才正式提出BIM技术的概念,随后2004年Autodesk公司实施“长城计划”,首次系统介绍BIM技术,得到各方相关建筑企业的重点关注。相关领域部门先后举办“与可持续设计专家面对面”的BIM主题研讨会、“BIM建筑设计大赛”、“勘察设计行业BIM技术高级培训班”等。Autodesk等随后推出了Revit等一系列应用软件,上海现代建设集团等公司也在一些项目上使用了BIM技术。我国住建部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纲要中都在强调BIM技术的推广运用。相关部门也频频举办全国性的BIM大赛,国内许多高校也已经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开拓研究,最早在国内开展BIM技术试验研究的是挂靠在西北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的西安虚拟现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的成立对学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等其他院系和研究所在虚拟现实、虚拟仿真、虚拟制造方面具有积极性的影响[1]。近几年来国家也要求大型的复杂建筑项目必须采用BIM技术,这将有利于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后续发展,相信随着对BIM技术的日益成熟,它将成为未来建筑市场不可或缺的一种新技术。
在各国学者的共同努力研究下,BIM技术已经日渐成熟。由许多实际工程案例表明BIM技术已经能基本较为完整地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决策阶段、施工建造阶段及运营管理阶段。
1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对于设计人员而言,BIM技术的出现是实现从运用AutoCAD进行手工绘图到不用画结构图的一大解放[2]。此外,它可以将较为抽象的二维平面图形立体化,从而预先看到整个建筑工程竣工后的实际效果,并可对不符合自己预先构想之处进行反复调整,准确定位,直到制定最佳设计方案。另外,由于各数据参数与模型进行关联后,即使在工程实施后期施工环境发生改变或其他不确定因素产生,在设计师进行单处操作调整处理后,建筑模型其他地方也将自动调整尺寸并更新所有相关信息。因此通常只需对一种类型的建筑项目建模一次,后期就只需要调用该模型而无需再次进行编辑修改,这是对设计人员工作的便捷之处,节省了人力时间,缓解了制图压力,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很多建筑公司的设计单位也会利用BIM技术,尤其是对于大型工程项目,以此来更清晰直观地向业主展示自己所设计产品的理念、功能情况等,在这个过程中,它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由于业主方专业知识背景匮乏而不能参与的问题,使其真正意义上地参与协同设计,从而达到令各方均满意的效果[3]。如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馆项目的设计就采用了BIM技术,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地运用纸盒、泡沫等手工模型进行展示,建筑师将构思的草图导入BIM技术相应软件环境中,进行参数化设计荷花瓣外观和花瓣数量,并不断进行调整对比直至确定最终方案,整个过程实现精准、高速、形象的高度同步。另外由于体育场馆的设计对防火、疏散、温度、声音等功能的要求较高,通过使用BIM技术模拟预测体育馆在83Hz、125Hz、250Hz各个频带观众坐席区声压极差分布分析,证明体育馆的声环境分布均匀并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无声场缺陷[4]。
随着BIM技术的出现发展,“绿色建筑”的概念也逐渐被人们所熟悉。绿色建筑即在一项实际工程的整个生命建筑周期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化地节约能源,并减少污染,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实用的环境。绿色建筑主要通过建筑设计的方法来改变建筑的声光热环境。它避免了传统二维图纸可视化差、信息量不全的特点,设计师可以很便捷地获得有关工程的成本、进度、几何图形的信息,从而更快速地进行决策设计。如南宁市规划展示馆的设计即结合了BIM技术。本项目外形为异性曲面,若采用传统的二维图纸则难以表达出设计师的思想意图,但运用BIM技术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项目使用数字建模软件,把展示馆的信息参数化、数字化后形成一个模型,设计师以此为平台将设计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平台中并加以解决。它分别对太阳辐射、室内采光、声环境、室内外风环境进行分析优化设计,贯彻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理念,最大化地使用有限的资源,是一种全新的高水平的设计模式[5]。同样中铁二院在宝兰客专石鼓山隧道的铁路路线规划以及世博会中的德国馆、奥地利馆,北京奥运会奥运村空间规划及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南水北调工程以及香港地铁等项目都运用了BIM技术,其他还有很多类似工程项目都是通过与BIM技术的相互结合才能顺利快速地完成。
虽然BIM技术对设计阶段的影响很大,但是目前并未全面普及。主要是目前国内大多计算机硬盘配置都还有待提高,其次不论是对设计系统研制及专业软件的开发都还不够完善;国内尚未形成专门的BIM技术的规范使其存在责任归属不明确的问题。由于涉及的各领域各方都可以接触模型,如果出现模型信息的泄漏等情况将无从追究责任。而国外相关软件对我国的建筑标准规范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我国设计人员对该三维模型的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有些甚至存在抵触心理;在另一方面由于软件价格相对昂贵,且培训专门的人员需要花费一定的财力物力及时间,对于一些小型公司企业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而对于小型项目,则更多公司偏向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6]。这些都导致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实践运用例子还处于少数,获得的经验也较为匮乏,处于起步摸索阶段[7]。
2 BIM技术在建造阶段的应用
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建筑施工现场不确定因素及突况繁多,特别对于一些大型项目,建设方利用BIM技术主要是进行虚拟施工,即在计算机上虚拟仿真实际的施工过程。虚拟现实技术属于一种二次开发技术,它可以运用仿真系统在多维空间构建出建筑物所在地周围的场景如真实般存在的环境,利用计算机图学、传感器等三维数字技术实现一种更为真实的交互体验,使人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建筑物受到加载、撞击时的情况,来模拟工程在全真环境下的效果,分析其所受到的影响及破坏程度。对于整个施工过程而言,内力及外力的仿真分析及模拟加载是保证后期工程质量安全不可或缺的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施工方也可以提前发现并排除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缺陷或潜在的隐患,如管线碰撞,在直观地看到整个建造过程后,施工方可以对其施工工艺进行调整改进,通过对不同施工方案的比较,实现最优的施工方案。通过BIM技术,一方面为实际工程项目的建造提供经验,有利于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的选定,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现象,提高了施工水平,使后期实际工程的质量受到保证,减少了工程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它可以有效指导施工方进行施工进程的合理规划布置,减少工期,节约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实现绿色建筑。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积极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在稳步健康发展,伴随着这种发展产生的必然是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趋势。因此,这就必然要求经济管理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撑,才能应对日渐复杂的经济情况,于是乎将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结合起来,就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做出的选择。企业的发展状况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把信息技术用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提升,必然能够将企业的经济管理状况得到一个质的提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背景
信息技术指的是获取数据并对其进行采集和处理的一项技术。数据是这项技术的根本。这项技术被生产生活之中,主要得益于应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提高。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大量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从而帮助人们应科学的方法、合理的判断进行决策。信息技术中心作为一项综合科学,它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管理工程和科学技术。以硬件设备作为载体,软件设备作为支持,就可以发挥出对数据的整合和处理功能。
二、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之中的应用情况
(一)信息技术不被重视
尽管目前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但是,由于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自身思想保守和知识的欠缺,导致他们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信息技术这样一项绝对有利于企业管理的技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用。
(二)企业管理体系不完备
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在管理和经营事上,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规范以及管理理念。但是,只有形成专业的完备的管理体系,才能将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才能用于分析市场之中的供求关系,进而指导产品的研发,最终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三)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紧缺
毫无疑问,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的发展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然而一方面当前拥有管理能力和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人才比较缺乏。另一方面方面为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企业,没有专门储备专业的技术人才。而这些都影响了信息技术这样一项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优势技术的发挥以及价值体现。
(四)数据获取不够充足
数据是信息技术存在的根本,只有把完善准确的数据提供给信息技术,才能信息技术的整合工作完美地进行,整合之后的数据可以用来指引企业的管理工作。所以,如果不能够充分地获取应有的数据,就没有办法发挥出信息技术自身的优势。
三、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毫无疑问,信息技术作为一项适用范围很广的科学技术,如果能够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管理之中必然会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带来很大的积极作用。通过信息技术将数据正进行搜集和整理,从而分析出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展趋势,对于管理者来说,这可以使他在决策过程中对市场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所以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来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其战略意义表现为对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都包括远期的发展战略和当下的信息战略,两者结合起来,并以后者作为主体,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发展,帮助经营者作出合理的判断,保证企业的发展方向准确清晰。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信息技术都是一个重大的支持技术。另外,将信息技术与管理结合可以极大的节省管理企业管理者的时间成本,进而可以使接管理者有时间有精力改进企业的外部环境,通过外部环境的改造,必然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素养,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全面而有效的提高。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因为知识经济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适用于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而且,它的成本低产出却很高。信息技术和经济,二者相结合得出的便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使命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
四、信息技术的长处
信息技术一项非常重要的意义的长处就是他可以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准确的、真实的并且充足的信息。信息技术之所以具有这项优势,是因为它的发展得益于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搜集、处理信息。信息技术可以用于企业的业务流程的改造和企业的组织结构的重新构建,通过它可以改变企业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得益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代表新的网络经济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网络本身所存在的,他事物可以比拟的开放性以及共享性,网络经济中的信息管理技术也发生了大的改变。以电子商务为例子,电子商务之中需要掌控很多信息流,包括物料资本、金融资本、技术以及人员,都需要信息技术指引、协调。这些新的经济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应用都使得企业在管理方面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在互联网的时代,经济是社会方方面面都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更新着。这就意味着管理者必须具有学习的心态,不断学习新技术,学习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以先进的理念来管理企业,而使企业不至于落伍不至于走向衰败。固守传统,必然会被淘汰,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不难看出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国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正在不断的推进和发展,在大型企业的改革之中表现得尤为重要。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手段来改善企业的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销售效率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并最终达到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本文在前面提到过,数据是信息技术的根本,得益于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利用来自于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大数据来对市场探究分析,从而发挥其应有作用。
五、结语
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在大数据的时代稳步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信息化的经济管理体制,只有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的经济管理之中,才能够合理利用复杂多变的大数据来指导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发展。而应用信息技术,就必然要求企业管理者对这项技术给予的足够重视和并对相关人才进行引进和培训。
作者:齐春建 单位:山东华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学知报,2010.
篇10
【关键词】OA系统;发展历程;OA功能;OA困惑
OA是Office Automation的缩写,是指办公室自动化或自动化办公。OA系统是采用网络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管理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的应用管理系统。
一、 关于OA系统
OA本身的概念是动态的,不论是其外延还是内涵,十几年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它的称谓也随着功能的演变而变化。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办公环境主要依赖手动操作,办公效率的不高使“自动化”这个当时较为新颖的理念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所以,在OA的最初应用过程中,因为可以初步解决人们手动处理工作的特性又被称之为“OA自动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变革,研究工作流程中不同部门、不同工作的协同办公成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重点。OA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技术上实现了协同办公功能,所以这一时期的OA系统也被称为“协同OA”;21世纪的今天,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模式,允许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处理任何事情是目前OA的发展方向,其理念也从Office Automation转变为Office Anywhere/Anytime/Anything,“移动OA”的概念深入人心。
但不论是“OA自动化”“协同OA”还是“移动OA”都只是OA(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在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不同的叫法,不同的认识主体基于不同的认识角度,反映出OA不同的定义。
广义上的OA是指一种现代办公环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中,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和改进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缩短办公周期。借助于各种先进技术,辅助决策,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以实现办公活动的科学化和自动化。
狭义的OA是指OA办公系统软件,是指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搭建协同办公门户和管理平台,帮助组织实现协作管理、审批管理、资源管理、知识管理、文化管理、公文管理等功能。能有效帮助组织解决文化建设、规范管理、资源整合、运营管控等问题。
二、OA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50年代,由于计算机和先进办公设备的流行和普及,人们的办公效率也得以提高。以微机为实施基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始在世界各国得到较快的发展。OA的发展历程与管理水平的提高紧密相连,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革新,使人们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影响办公效率的因素有着不同的认识和需求,OA为了适应这些认识和需求也不断进行适应和调整。
(一)第一阶段:硬件型OA――硬件配置阶段(1960年-1979年)。伴随着办公过程中开始使用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以办公设备为主、以实现个人事务处理为目的的第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始兴起。这一阶段的OA以大规模采用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为标志,办公自动化的理念尚处萌芽阶段。
(二)第二阶段:文件型OA――个体办公阶段(1980年-1999年)。这个阶段办公自动化的概念正式提出。该阶段主要关注个体的工作行为,主要提供文档电子化等服务,解决个人文件存档/档案管理等问题。这阶段的OA开始利用单机版的办公应用软件,例如WPS、MS OFFICE、Lotus1-2-3等软件,“无纸化办公”的理念起源于这个时期。
(三)第三阶段:流程性OA――协同办公阶段(2000年-2005年)。9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协同管理思想(Collaboration)的兴起,旨在实现项目团队协同、部门之间协同、业务流程与办公流程协同、不同场所间的协同,以工作流程为主导的协同型OA开始兴起。该阶段从关注个体、以办公文件/档案管理为核心的文件型OA,到这一时期成为应用主流的流程性OA,以工作流为中心,实现了公文流转、流程审批、文档管理、制度管理、会议管理、车辆管理、新闻等众多实用的功能。
(四)第四阶段:知识型OA――知识管理阶段(2005年-2010年)。这代OA的核心是注重知识的收集、积累与继承,维系组织文化,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企业及员工的协同发展,而不是关注办公事务本身与企业本身的短期利益。只有实现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发展才有空间;只有实现员工的发展,企业的发展才有潜力。而“知识管理”正是实现两者协同发展的桥。以“知识管理”为思想、以“协同”为工作方式、以“门户”为技术手段,整合组织内的信息和资源发展出来的系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型OA”。
(五)第五阶段:智能型OA――决策支持阶段(2010年至今)。决策是执行的前提,企业中正确的行为来源于正确的决策。而随着组织流程的固化和改进、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技术的创新和提升,OA是否可以实现简单的决策,是现阶段OA研究的重点。全新的“智能型OA”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该阶段OA更关注组织的决策效率,提供决策支持、知识挖掘、商业智能等服务。
三、OA的功能
传统的管理方式造成整个单位办公环境的混乱、无序、推诿、低效等问题时有发生,一套规范化的管理系统,可以让所有的工作不但能有条不紊,还能节省时间、成本并提高效率。OA办公系统功能的实现是随着人们的需求层次的变化而不断革新的。从简单的希望将文件电子化到简化办公流程,从希望协调不同部门间合作办公的程序到知识的分享、利用、创新,OA办公系统在为了不断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不断发展着。发展至今,OA办公系统主要可实现以下几点功能:
(一)资源管理功能。传统的手工办公模式下,文档的保存、共享、使用和再利用是十分困难的。在手工办公的情况下文档的检索存在非常大的难度。OA办公系统的使用让各种文档实现电子化,通过电子文件柜的形式实现文档的保管,按权限进行使用和共享。
(二)流程管理功能。OA办公系统可以进行工作流转过程中的实时监控、跟踪,解决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实现高效率的协作。各个部门都存在着大量流程化的工作,例如公文的处理、收发文、各种审批、请示、汇报等,通过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可以规范各项工作,提高部门之间协同工作的效率。
(三)协同管理功能。OA办公系统可以支持多分支机构、跨地域的办公模式以及移动办公。现在来讲,各办公机构的地域分布越来越广,移动办公和协同办公成为一种很迫切的需求,OA可以使相关的人员能够有效地获得整体的信息,提高整体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并且,通过OA办公系统进行审批、预定等工作的进行时,留下的电子数据痕迹为组织数据统计、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知识管理功能。如果信息是以单纯的文档或静态数据等形式存在,信息的覆盖面和覆盖深度十分有限,难以将其凝练成知识,更无法建立很好的知识管理体系。OA办公系统可以将得到的信息整理、转化、利用、分发,并且在这些信息的利用实践过程中,又可以创新成为新的信息、新的知识,达到了利用组织的无形资产创造了新的价值的目的。
(五)文化管理功能。组织文化的推动力不容忽视,对于经验、人际关系、组织文化等隐性知识,OA办公系统中的社区论坛、工作日志、电子期刊等都是很好的工具,组织可以激励职工把自己的经验和心得记录下来,鼓励大家去探讨和碰撞,并把有价值的信息整理出来,让人在知识分享中对其集体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捕获与运用。这些功能OA系统实现起来很简单,但是达到了组织文化的管理与传承,促进了组织文化的发展,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四、OA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一)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OA办公系统中,各个兼容系统相对独立,例如财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这些功能性较强、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模块,有特定标准及规则的工作内容,有专门的管理系统。目前的OA办公系统仅能起到为这些管理系统提供简单链接的功能,并不能实现数据、信息上的互通,信息孤岛、应用孤岛、数据孤岛也随之出现。这样的OA办公系统,并不能整合供组织内部的有效信息和数据,各个系统、应用间的信息并不连通,使得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效率较为低下。信息数据间的不连通,使得决策程序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组织管理问题。
(二)技术与管理还不能同步。技术的革新是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的,OA办公系统的诞生就是为了人们希望可以更有效率、更便捷的办公。目前大部分OA办公系统是以办公事务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为基础的,实现日常工作方方面面的管理。但目前技术和管理的关系面临着“两张皮”的困惑:管理中无法将先进的技术手段执行下去,两者运作起来并非那么紧密。管理是组织发展的推动力,现代的管理方式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支撑,技术的更新促进现代管理进步,所以一定要结合技术手段与管理方式,使管理思想和技术执行保持同步,才能确保OA办公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三)人脑与电脑结合不够到位。目前主要依靠人进行管理决策,而决策是管理的基础,是引导组织正确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利用OA办公系统对现有知识进一步挖掘,现阶段OA的研发重点就是开发出可以帮助组织长足发展的决策功能。OA发展至今,已经可以实现知识储备和知识管理的功能,理论上可以通过选用决策数字模型,结合内部和外部的条件,由计算机执行程序,做出相应的决策,人进行判断的选用,最终达到人脑与电脑的有机结合。但目前,OA办公系统仅能实现简单的信息支持,决策程序还达不到由计算机主动进行执行决策。如何使OA进行有效决策而不仅仅是决策支持,实现人脑与电脑的有机结合,还有探索的空间。
(四)传统与现代管理理念之间存在冲突。在现代管理理念中,任何现代管理方式都需要组织内部各单位合作进行,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使组织内部能够协调一致。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需要按程序、按规划工作,不能有随意性。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都是以“人管”为核心,以“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传统观念为支撑,提倡做事“以和为贵”,缺少标准性,常以“模糊化”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避免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体现了中国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准则。这种中国式人际化的管理方式与现代管理理念中推崇的以严格的制度形式控制组织行为的方式是明显冲突的,这种传统的管理理念导致各种管理手段无法有效实施。如何正确处理传统观念和现代管理理念下的管理方式的冲突是推行OA办公系统必须要攻克的问题。
总之,OA系统的应用改变了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及人为管理的方式,具有减少纸张浪费、提高办公效率、规范管理流程、快速共享信息、方便相互沟通、有助相互监督、提供决策依据等优点。但OA系统实现从“知识管理”到“协同办公”,在技术、管理和理念上还存在很多问题,OA是个动态的概念,OA办公将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吴克忠. OA的新发展与协同办公――OA2006办公自动化学术研讨会大会主题报告. OA2006论文. P1-6.
[2]蔡海鹏,杨坤玉. 办公自动化实施要素及实施对策.OA2006论文. P108-111.
[3]夏晓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再认识及优化建议.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2):6-7.
[4]刘春兰.高校办公自动化工作的研究与实践.职大学报.2009,6(6):97-117.
[5]梁宵. 浅谈无纸办公环境下文书工作的实效性.办公室业务, 2012(8):81-90.
- 上一篇:旅游诚信体系建设
- 下一篇:精神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