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概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科医学概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全科医学概论总结

篇1

关键词:全科医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47-02

为了适应医学教育发展,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求,突出医学门类专业教育的主体地位,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1-2]。我校从2007年至2013年,在临床医学及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的本科生中开设了《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在此期间我们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能更加热爱全科医学,毕业后能选择全科医学方向的工作,以全科医学的服务来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为此,我们主编了《全科医学概论》教材[3]已出版在全国发行,积极开展相关教研活动,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在教学中把“满堂灌”改革为“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常常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常老师只注意传授知识,课堂比较沉闷,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更好的发挥,我们在教学改革中把“角色扮演”体现在《以人为中心服务的应诊过程》、《医患关系》、《以预防为导向的健康照顾》的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等章节教学。在2009—2013年的课堂授课中,我们一方面由教研室老师组成的全科医生角色扮演作为示范,另一方面是我们把教学内容提前告知学生,让班上的学生做好准备,我们在2007级针灸推拿本科专业的教学中,首先把学生分为5个小组,按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等角色,通过他们模拟医生与患者的就诊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医患交流沟通的技巧,掌握医师与患者的道德模式、全科医疗临床思维方法与策略等知识。通过角色扮演说明了全科医生把关注病人与关注疾病放在同样重的地位。全科医生应在对每一个病人的接诊中,体现出以人为本和健康为中心的照顾,从而体现了全科医疗的特色,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得到真正的贯彻。使学生身临其境,学生也可以在其中发现自己在扮演中不同角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还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录像,然后和学生一起进行了讨论、分析,指出正确的医患关系。学生对此反应非常积极。

二、开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

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目标的教学(PBL)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应用于教学中[4]。我们在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对不同的章节及内容进行了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启发式教学,在进行“我国将来的卫生事业是以全科为主,还是以专科为主”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全体同学踊跃参加,积极发言,气氛非常活跃。老师在讨论中,经常提醒学生,使学生不断从中获得知识,在解决问题时得到老师的指导。至今已有2600多名医学专业的学生参加了这项讨论课。又如,我们在讲解全科医生定义时,提出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在讨论中学生围绕全科医生的角色特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预防医学的特点等多个角度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确了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区别的根本点,明确了全科医生的定义。6年来,在开展PBL教学应用到全科医学案例讨论教学中,我们根据社区人群存在的常见健康问题,选择典型案例,编写讨论稿。课前为学生提供需要讨论的案例基本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图书馆以及校园网络资源收集证据,课堂中学生进行讨论和整理汇报提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问题为基础的课堂讨论32次。主要项目概括如下表:

在全科医学概论的PBL教学中我们既吸取国内外的新知识和新进展,强调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与临床的有机结合,又通过讨论学习,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2009年我们对受到社区群众称赞的长沙市开福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采访,并对其中部分服务的常规工作进行了录像,并制作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的多媒体光盘,回到学校后以放录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使学生对全科医师的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样不仅联系了理论知识,同时也进行了医德医风方面的教育。更加强了与全科医学相关机构的联系。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全科医生工作模式,从而培养了医学专业的学生热爱全科医学,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今后选择全科医生作为终生职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学生理解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和全科医生以病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基础、预防为导向的工作方式。在讲解家庭评估章节时,老师利用制作的多媒体来讲解家系图、家庭圈,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家系图的构成、家系图符号说明、家庭圈的书写以及家庭圈代表的意义等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掌握了全科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把相关的教学内容录像并制作了教学光盘5套。

四、《全科医学概论》实验课的PBL教学

实验课对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理论教学内容非常重要。目前我们的实验课主要是全科医学案例讨论,通过对不同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全科医生处理社区某些常见健康问题中采取的临床思维方式,具体工作方法等有更清楚的认识[5,6]。如对2007级至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共计约5000人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全科医疗中的接诊技巧;家庭访视与家庭评估的实验课中。(1)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自己和同学在处理全科医疗案例时存在的各类常见问题有感性认识。(2)老师开展PBL教学,针对每个案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学生每5~6人一个小组,共进行了60组次。通过讨论、撰写案例的分析报告,学生每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其他小组可当场提问,老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引导和归纳总结。为了使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得到进一步的训练,我们对部分内容如“第五章以问题为目标的健康照顾”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分析学生在情景模拟中暴露出的问题使学生领悟全科医生临床诊断思维模式特点和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全科医学的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一方面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充分理解理论授课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专科医院的不同,真正培养以人为中心、防治结合的医疗照顾新观念,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秉辉.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

[2]周亚夫.高等医学院校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5,8(23):1927-1928

[3]赵淑英.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4]包龙梅.PBL与LBL两种教学方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比较研究[J].现代护理,2007,13(24):2277-2278.

[5]方定志,万学红.医学教学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篇2

我校的全科医学教育初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1997年,根据全国卫生改革发展形势和山东省医疗卫生工作现状,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省卫生厅决定将我校作为省内全科医学教育试点单位,探索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当年,我校在省内率先设立了三年制全科医学专业方向,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大专生。根据全科医学的培养目标和全科医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知识技能,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我校制订了三年制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不断根据实施情况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调整与优化,使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基本满足了地区性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对全科医生的基本要求[1-2]。为了达到全科医学教育的预期目的,我校建立健全了全科医学教育组织和机构,成立了“滨州医学院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该中心下设一室三部,即办公室、教学部、科研部、实践训练部,整体负责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专业建设、教学计划制定、教材讲义编写、师资培养及全科医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为保证全科医学教育质量与水平,同期我校还成立了“滨州医学院全科医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以监督指导全科医学教学工作。1998年,山东省卫生厅在我校成立了“山东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根据上级要求,我校以“山东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为依托开始探索尝试全科医生在职岗位培训工作,制定出了全科医生在岗培训短训班、专业证书班所需要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并将其付诸实施[3]。1998年与1999年2年间我校连续举办全科医生与全科医学管理干部培训班3期,共有163人结业,这些学员学成后返回原单位,现已成为滨州、东营、潍坊等地区全科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骨干力量。2000年,我校全科医学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当时,全日制全科医学专业方向(三年制)在校学生已达362名。至2002年,已先后有5届专科毕业生毕业,共计808名。自2003年开始我校又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本科生,学制为5年,其中3年基础课,1年临床课与全科医学方向专业课,1年实习课,毕业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主要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部门等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医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全科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学生所学的课程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总论及各论、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共计近50余门。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我国大中城市正在蓬勃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及全科医疗工作,也可以在综合医院从事专科医疗或在科研机构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工作[4]。为适应全科医学教育教学需要,我校于2003年组建了全科医学教研室。该教研室主要担负本科生和成人培训的全科医学教育教学工作;2004年7月,我校又成立了全科医学系,以推动全科医学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此后,我校又陆续组建了社区医学、社会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相关教研室,以发展壮大全科医学教育教学力量。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已初步建立起了一支以教授、博士为学科带头人,硕士为主体,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这支师资队伍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满足了全科医学方向的专业培养要求,保证了全科医学方向的专业培养质量。2008年我校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了《全科医学概论》选修课程,学生选修率几近100%。许多临床、预防、口腔、麻醉等专业的学生选修《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后对全科医学与全科医生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表现出全科医生职业认同及从业选择意向。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了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迄今为止,我校已形成了在校学生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学专业方向学历教育、在职培训、转岗培训、研究生教育等多种形式并存的较为完善的立体化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2认识与体会

2.1“提高认识”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前提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推行全科医疗模式,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扭转“看病难,看病贵”困难局面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卫生服务环境恶劣的社会策略。推行实施全科医疗,就必须培养高质量的、居民们信得过的全科医生,就必须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各级政府与组织,尤其是高等医学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等医药院校,应该深刻认识开展和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这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思想前提[5]。

2.2“领导重视”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保障在各级政府和组织以及高等医药院校内部,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就很难能够真正开展或进一步搞好全科医学教育。因为全科医学教育需要各种资源,没有领导的重视就不能获得这些资源,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为了引起各级领导对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视,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全科医生及其他相关人员要积极向领导者们建言献策,向各级领导宣传开展和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启发各级领导决策层对于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识与积极性,主动做好领导的参谋,帮助各级领导设计、规划和组织实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6]。我校历届各级领导均十分重视全科医学教育工作,校党委、校长班子多次研究商讨全科医学教育事项,为我校的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策划布置、排忧解难。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我校全科医学教育得以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2.3“科学组织与实施”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关键科学合理的筹集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全科医学教育规律,借鉴学习美、英、加拿大等国家的先进经验,把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我国医疗卫生实际相结合,对于搞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十分重要[7-8]。对外国的全科医学理论与技术要合理的学习、消化、吸收并结合国内实际进行再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要不断地总结全科医学教育经验规律,科学的组织实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按照教育规律尤其是按照全科医学教育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全科医生,才能培养出符合社区居民健康需求的、受到城乡老百姓欢迎的全科医生[9]。

篇3

[关键词]全科医学教育;临床医学教育;区别;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些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成为这些国家及地区的主要疾病。慢性病患者的增多,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急切需要政府、社会做出相应的应变措施,全科医学应运而生。全科医学主要面向社区与家庭,是融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等的一门综合性医学学科[1]。全科医学不仅是疾病诊治的研究,还是对疾病的病因预防、康复保健、人文关怀等一系列的研究。随着医学文化体系及医学模式的进一步发生转变,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为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该模式不仅认识到病人因素,还考虑到病人的环境因素以及由社会因素带来的对疾病的影响。全科医学于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入国内,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高等医学院校及三甲综合医院起步与发展[3]。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全国各地的基层医院对全科医生需求越来越大,出现了全科医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全科医学经过几十年的摸索与发展,我国培养全科医生的主要模式为“5+3”,即5年的临床医学教育+3年的全科规范化培训,还有基础医疗卫生人员通过全科医学转岗培训后获得全科医生的执业资格等培养模式[4]。想要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全科医生,全科医学的教育体系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教学的经验,总结全科医学教育与临床医学教育之间的区别,提出不同的看法,为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

一、全科医学教育与临床医学教育的区别

(一)教学的目的和对象不同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们要清楚以下几个问题:我们的教学对象是谁,我们面对的学生基础水平怎么样,我们将培养出什么类型的学生等。临床医学专业性强、临床医学教育实用性强,因为我们培养的对象是临床医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二级或三级的医院工作,这些医院的病人大多数从基层医院转诊而来,他们的病情有的危重,有的疑难,这要求临床医生的临床理论知识扎实深厚,学以致用,从容处理这些疑难危重病人。而全科医学的教学主要面对的人群是全科医学生,无论是“5+3”教育模式,还是全科医学转岗培训方式,完成结业后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和家庭,主要的工作任务是预防保健、疾病防治等,治疗的疾病多为一些常见病与慢性病。全科医学生要求掌握临床知识的广度,不要求其深度,整体上看全科医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的掌握度要求更高,对于一个全科医学教师来说,要求掌握临床医学知识更全、具备的教学能力更强,全科医学教师不仅要带动学生掌握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帮助学员掌握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影响疾病的环境社会因素,才能全面地处置病人、合理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不同

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将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包括内外妇儿等各门学科的知识点。临床医学教学方式主要通过面授。临床医学教学首先通过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个学科的纵向知识,然后是学生进入临床科室见习、实习,进行临床医学实践。全科医学教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教学内容上的不同。全科医生培养一般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全科医学理论学习,主要内容为全科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肿瘤学、计算机基础等;第二阶段为内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皮肤科学、康复医学等临床专业理论学习;第三阶段为社区实践[5]。全科医学的教学方式也不同,虽然全科医学教学理念由临床医学教学发展而来,全科医学教学大多通过面授方式讲解理论知识,但是全科医学教学发展至今已数十年的历程,目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以病例导向讨论学习、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翻转课堂学习法、全景式教学、慕课形式教学、社区学习等[6-9]。这些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减少了教师的备课时间,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课前预习理论知识、课间激烈讨论或者是辩论,最后通过老师的总结方式加深和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会快速轻松适应这种教学方式,这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

全科医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全科医学教学,教学的进步才有医学教育的发展。然而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国家政策倾斜、政府宣传,学校、教师对全科医学的重视力度,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等。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不足具体有以下方面。

(一)国家的政策支持

国家一直重视全科医学的建设,目前全科医学建设有长足的进步,但是一些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比如教学基地以旧改新、设备设施陈旧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全科医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全科医学发展初期没有更好的落脚点,全科培训基地选址偏僻,教学设施陈旧。在全科医学发展初期,人们的普遍认识是全科医学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从而全科医学的发展在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及医院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国家出面,国家加大资金的投入用于基础建设,并予以政策性倾斜,降低报考全科医学的考生录取门槛、毕业后定向工作等;需要政府对全科医学科的大力宣传,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全科医学前期建设投入是巨大的,全科医学对人类生命健康、社会进步将起到重大的作用。

(二)高校对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视

部分高等医学院校比较重视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培养与投入,全科医学教育相对薄弱。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讲授方式仍然是全科医学教学的主流。以板书、幻灯片形式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样会存在诸多弊端,如学生不能抓住学习的重点、注意力不集中、课后容易遗忘知识点等情况。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理论课教师大多为中级以上临床医师经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合格后上岗教学,教学过程或多或少采用临床医学教学思维上课,缺乏全科医学的全局观与大局观,影响全科医学的教学质量。全科医学教学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才可能使全科医学教育突飞猛进地发展。

(三)全科医学生的认识

全科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科认识不足,对全科医学的学习价值观理解不深刻,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很好的规划。有研究发现,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成熟度较低者所占比例占62%、成熟度较高者仅约13.0%[10]。由此看出,一门学科教育不仅要有对学生理论技能的培训,还要有思想政治的培养。全科医学的思想教育对一名全科医生尤为重要。全科医学生要转变传统的临床医学思维观念,学生需要热爱和充分理解全科医学这门学科,全科医学更多是服务于社区与基层,走家串户、建立健康档案,看似每天做的平凡的事情,实际是保障人类健康的伟大事业。

三、全科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与需要

(一)对全科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视

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教育事业的基础,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根据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建设多层级的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包括三级医院、县级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2010年6月国家印发了《关于发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计划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医学人才。2011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发展目标。经过正规系统培训以及定向性培养安排,目前全科医学教育初见成效。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学科发展需要注重全科医学教育的师资培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新的学科发展之初,教师的作用尤其重要。全科医学师资的综合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全科医生的根本保障。目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高校全科医学基础课教师、临床教师和全科教学基地教师。作为独立单位的教师,在承担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中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一些教师从未接受过系统、全面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且缺乏全科医学理念,不能很好地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全科医学思维。我们需要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引进全科医学人才等措施来加强对全科医学师资队伍的建设。肿瘤学、计算机基础等;第二阶段为内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皮肤科学、康复医学等临床专业理论学习;第三阶段为社区实践[5]。全科医学的教学方式也不同,虽然全科医学教学理念由临床医学教学发展而来,全科医学教学大多通过面授方式讲解理论知识,但是全科医学教学发展至今已数十年的历程,目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以病例导向讨论学习、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翻转课堂学习法、全景式教学、慕课形式教学、社区学习等[6-9]。这些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减少了教师的备课时间,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课前预习理论知识、课间激烈讨论或者是辩论,最后通过老师的总结方式加深和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会快速轻松适应这种教学方式,这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

全科医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全科医学教学,教学的进步才有医学教育的发展。然而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国家政策倾斜、政府宣传,学校、教师对全科医学的重视力度,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等。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不足具体有以下方面。

(一)国家的政策支持

国家一直重视全科医学的建设,目前全科医学建设有长足的进步,但是一些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比如教学基地以旧改新、设备设施陈旧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全科医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全科医学发展初期没有更好的落脚点,全科培训基地选址偏僻,教学设施陈旧。在全科医学发展初期,人们的普遍认识是全科医学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从而全科医学的发展在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及医院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国家出面,国家加大资金的投入用于基础建设,并予以政策性倾斜,降低报考全科医学的考生录取门槛、毕业后定向工作等;需要政府对全科医学科的大力宣传,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全科医学前期建设投入是巨大的,全科医学对人类生命健康、社会进步将起到重大的作用。

(二)高校对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视

部分高等医学院校比较重视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培养与投入,全科医学教育相对薄弱。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讲授方式仍然是全科医学教学的主流。以板书、幻灯片形式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样会存在诸多弊端,如学生不能抓住学习的重点、注意力不集中、课后容易遗忘知识点等情况。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理论课教师大多为中级以上临床医师经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合格后上岗教学,教学过程或多或少采用临床医学教学思维上课,缺乏全科医学的全局观与大局观,影响全科医学的教学质量。全科医学教学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才可能使全科医学教育突飞猛进地发展。

(三)全科医学生的认识

全科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科认识不足,对全科医学的学习价值观理解不深刻,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很好的规划。有研究发现,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成熟度较低者所占比例占62%、成熟度较高者仅约13.0%[10]。由此看出,一门学科教育不仅要有对学生理论技能的培训,还要有思想政治的培养。全科医学的思想教育对一名全科医生尤为重要。全科医学生要转变传统的临床医学思维观念,学生需要热爱和充分理解全科医学这门学科,全科医学更多是服务于社区与基层,走家串户、建立健康档案,看似每天做的平凡的事情,实际是保障人类健康的伟大事业。

三、全科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与需要

(一)对全科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视

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教育事业的基础,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根据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建设多层级的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包括三级医院、县级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2010年6月国家印发了《关于发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计划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医学人才。2011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发展目标。经过正规系统培训以及定向性培养安排,目前全科医学教育初见成效。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学科发展需要注重全科医学教育的师资培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新的学科发展之初,教师的作用尤其重要。全科医学师资的综合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全科医生的根本保障。目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高校全科医学基础课教师、临床教师和全科教学基地教师。作为独立单位的教师,在承担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中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一些教师从未接受过系统、全面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且缺乏全科医学理念,不能很好地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全科医学思维。我们需要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引进全科医学人才等措施来加强对全科医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争.浅谈全科医学概论教学的体会[J].青年时代,2016(21):173.

[2]汤志萍,黄婉霞,王富云.现代医学模式对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J].中外医学研究,2014(32):153-155.

[3]徐静,周亚夫,葛运运,等.国外全科医学教育和全科医生培训情况分析及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7):3155-3158.

[4]王良君.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9):5-6.

[5]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我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成果报告[J].大学(学术版),2012(4):84-89.

[6]齐殿君,张联红,王爽,等.“以病例为中心、问题为基础、社区为导向”全科医学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4):418-420,424.

[7]陈英,赵磊.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全科医学基本方法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18):195-197.

[8]杨琳琳,谢军,王大明,等.全景式教学在全科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7):847-851.

[9]陈沁竹,徐王国,王燕.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10):1013-1017.

篇4

[关键词] 全科医师培训;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b)-0159-04

全科医学在欧美很多国家被称为家庭医学,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1]。全科医学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其发展和建立基于我国国情,是为实现国家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普及和发展。但由于我国的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开始时间较晚,一直以来存在对全科医学观念及认知上的偏见,所以目前我国全科医学发展中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以促进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良性发展。

1 我国全科医师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1999年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全面启动以来,通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一直处在不断发展、深入的调整过程中,目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六位一体的功能”和“三基训练”初见成效,医务人员、患者对社区全科医学有了一定认识。随着政府对全科医师培训加大管理投入,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推行,准入制度和执业注册及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都应运而生。然而,在我国全科医学的快速发展的背后,诸多问题同时凸显,现总结如下:

1.1 全科医学认识不系统,全科制度尚不完善

我国长期以来对全科医学、全科医师缺乏系统的认识[2]。我国全科医师制度尚不够完善,准入及执业注册制度因为各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并不统一,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在医学界和整个社会还不普及,更谈不上深刻。我国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尽管经过了多年的实践,目前与欧美国家完善的培训体制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1.2 全科医学重要性不明确,全科学员培训态度消极

全科医师对全科医师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010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对辽宁省沈阳市、建平县及浙江省舟山市目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工作的268名全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在建平县认为培训对实际工作有很多帮助全科医师比例为50%,在沈阳市和舟山市,认为培训有一定帮助的全科医师比例也仅为50%[3]。此外,浙江省曾开展一项全科医师培训学员对社区卫生服务影响因素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7.3%的学员认为,自身存在对全科医学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并已成为影响自己参加全科岗位培训积极性的第一要素[4]。还有调查显示,约20%的全科医师学员不愿向他人推荐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对待培训态度较为消极;造成学员对全科医学发展前景普遍不乐观的因素很多,主要为现行医保体制、居民的传统观念、全科医师收入待遇以及日后的继续教育等问题[5]。

1.3 全科培训领导重视不够,培训实施上级监管不严

某些地区尚存在领导对全科医师培训不重视、不支持的情况。浙江省卫生厅在2008年对该省乡村卫技人员的一项检查和调研中发现,某些地区领导未能准确强调全科医师培训实施重要性,存在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4]。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为部分培训相关管理人员及教学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对全科医师培训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培训实施过程中监管不严、培训质量差的现象,也导致培训学员对全科医师培训的重视度下降,对全科医师培训的认识产生偏见,从而对参加培训产生一定程度的抵制情绪。

1.4 全科医师待遇普遍不高,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健全

全科医师待遇较低,职业发展不够明朗,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及保障制度,导致我国全科医师严重短缺[3]。全科医师对目前岗位不满意的原因较多,包括工资待遇低、患者数量不足、职称晋升不顺利、业务水平不能得到快速提升等。换句话说,全科医师待遇和职业发展问题正妨碍着全科医学的发展,也影响着培训的顺利高效开展。全科医师职业发展及待遇得不到应有保障,确保医学人才愿意加入全科医师队伍也必然将成为一句空话。此外,我国全科医师短缺的原因还包括,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出来的“正规”全科医师中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留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工作,而转向选择去待遇更高、职业发展更好的综合性医院工作。

1.5 全科师资队伍数量短缺,全科师资质量尚有不足

在我国全科师资流失严重,缺乏质量较高的全科医师培训师资队伍,缺乏统一规范的全科教学模式[6]。全科师资数量、质量上均存在不足。目前全科医师培训中,具备全科医师培养理念的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健全,大多为来源于专科临床科室的专科医师,而通过规范全科医师培训过程培养出的全科医师的流失,更加不利于后续全科师资力量的可持续发展。

1.6 全科医师基地发展不一,全科轮转模式尚不成熟

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发展参差不齐,多数医院并没有成立单独的全科医学科,临床基地及社区基地培训衔接尚存在一些问题,培训规范及轮转模式等尚不成熟。目前全科医师培训多采用临床培训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符合我国目前国情,具有一定科学性,但临床基地与社区服务中心之间多存在沟通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科医师培训的成效。

1.7 全科培训内容实用性差,培训模式与工作内容脱节

全科医师学员认为培训内容与日后具体岗位需求存在不适合之处。在一项研究中显示,住院医师反映3个月的理论课学习时间过长,与临床实践培训脱节;在临床基地科室轮转期间很少运用全科医疗的临床思维分析和处理问题,容易忽视全科医学专业技能的培养;社区实践部分的培训内容和要求不够细化,缺乏在全科医学科轮转期间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培训内容方面,住院医师希望接受全科医学概论、急诊医学理论与技术、各科临床实践技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疾病防治与管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识别急危重症疾病的能力等方面的培训[7]。

1.8 全科培训教学设置不健全,全科医学核心地位难以体现

全科医师培训的教学设置中并未将全科医学作为核心凸显。培训课程设置中,全科医学的核心地位不够突出,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培训师资多来源于综合性医院专科科室或者专科医院,平时这部分师资力量从事的均为专科医师工作,对于全科医师工作以及带教经验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培训呈现出“专科医师培养全科医师”的奇怪现象;二是至今尚未有规范的全科医师培训教材,目前全科医师培训中多数使用的相关教材为从专科教材中截取编成的,编写这些教材者也是从事专科临床工作的专家及老师,甚至培训中会直接使用相关轮转科室的专科教材。

总之,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尽管目前认为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具备包括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医疗、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于一体”的综合功能,但这一功能仍然比较概念化,落实到具体实施操作层面,至今尚未建立起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以及全科医师的标杆,“六位一体”的功能也暂时不能完全体现[8]。

2 相关建议及对策

2.1 健全全科医学体系,提高全科医学地位

201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提出3年内培养6万名全科医师,并对3万名本科医学毕业生进行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任务,这可以表明国家对全科医师培训的高度重视。目前社会及民众对全科医学认识不足,这与我国国情密切相关,我们应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全科医师培训体系,包括人才评价、培养、职业生涯发展等在内,更加规范、合理、系统、科学的全科医学人才培训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全科医学或者全科医师在社会上的合理价值必然会不断凸显,全科医师对社会的贡献也会不断被社会民众所认知并给予回馈。当得到民众认可和需要时,全科医师这一职业也将不断发展普及,依靠市场的力量,全科医师的待遇等问题也会不断解决。当然,这一体系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医疗体系的多方支持与努力,尤其是需要现有的全科医学岗位人员的不懈坚持和不断成长。

2.2 完善培训规章制度,培养全科服务人才

全科医师培训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短期行为,绝非是讲几次课就可以完成的。全科医师培训必须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必须有稳定的培养模式及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度本身具有激励性和约束性,没有制度工作搞不起来,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建设,在完善相应的管理规章、准入许可制度、考核、培训、薪酬等各单项制度的同时,关键在于要使制度的约束性内蕴于各项制度环节之中,用制度的力量来保证质量,使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完善不仅仅属于制度建设的范畴,同时也涉及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目前迫切需要结合社区基层卫生人才现状,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以目前推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基础,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在首要地位,不断创造适合全科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从而逐渐建立起一支服务能力较高、社区居民较为信赖的社区全科服务人才队伍。建立全科医师制度是一项重大改革和制度创新,有助于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全科医师制度势在必行。

2.2.1 准入许可制度 全科医师和培训基地的准入许可是衡量和保障未来全科医师质量的关键,是医师从事社区医疗执业活动的法律依据。在建立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同时,应与相关部门对全科医师的准入制度加以重视并达成共识,建立步伐统一的全科医学专业执业注册规定和准入制度,加强专业注册的跟踪监管,真正做到全科医师准入许可制度的完整性、严肃性和规范性。同时,也应不断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用制度的方式逐步引导社区医生向全科医师方向转化,并鼓励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全科医师培训基地进行规范化培训,从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全科医师[9]。

2.2.2 培训制度 目前来说,我国的培训制度体系本身并不完善,而确定规范统一的培训制度有利于集中优势整合资源,提高全科医师的素质和临床技能。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全科医师将成为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的主力军,这个队伍将会越来越大。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便成为重中之重。在培训内容上方法要全面,重点要突出,重视实践能力和强化岗位制度,更新学员在常见病处理和重危患者处置上的工作理念,对一些多发病和需紧急救治的科室轮转时间可延长,锻炼其全面救治的能力,多开展专题讲座讨论和小讲座,从而提升全科医师队伍水平和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质量。要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培训过程管理,重视培训效果的评估,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并注意学科间知识的衔接,使学员达到职业道德、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考核标准。同时,加快正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步伐,使之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后备主力。

2.2.3 薪酬制度 薪酬制度是较为敏感的一个环节。全科医师建设为什么如此缓慢,因为目前我国全科医疗理念还不完善,与临床医师相比全科医师地位低待遇较低。逐步改革实施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是全科医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套薪酬制度设计得是否合理,有两个衡量标准:一是具有稳定性,使工作人员有安全感;二是对外具有竞争力,能吸收优秀人才。我国全科医师薪酬制度的设立是为了保障全科医师能得到合理的收入,创新全科医师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合理薪酬的实现,比如家庭医生的逐步推行,可以签约居民并提供约定服务,同时按照年度或季度收取服务费。同时,最关键的是,政府应尽快出台提高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学员经济待遇的相关政策,培养一批用得起、留得住的社区全科医学人才,从而有效防止逆向流动,促进全科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薪酬制度是保障全科医师队伍发展壮大的关键,要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全科医师队伍,增加职业吸引力,必须在薪酬上有一定的竞争力,这对增强社区的向心力、保证全科医师队伍稳定增长有着重要作用。

2.3 建立优良师资队伍,保障培训高质发展

以全科医学为思路的教师队伍,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指路人,可以说,其素质和教学水平将影响着全科医师的培养质量。原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对全科医学培训师资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科医学教育师资中,大学本科学历占67.3%,大专及以下学历占23.1%,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仅占9.2%[10]。这一调查结果与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所制定的全科医学师资标准相差较远。此外,全科医师培训师资流失较为严重,对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培训的全科师资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原卫生部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学员之中,仅有41.7%学员在培训结束后仍然从事全科医师培训相关工作[11]。在新医改的今天,全科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必须立足于实际,建立规范的师资认证标准、考核制度,制定全科住院医师带教师资准入制度及遴选标准,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树立带教师资的全科医学理念,提高师资教学能力、带教意识,规范全科医师医德医风的评价认证体系,由此避免学员的水平不一;专科医院的带教师资必须先经过全科理念及全科诊疗模式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全科师资培训合格证书,能理解全科医学与专科医学理念的差异,了解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功能及定位;制定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改善其工作环境和增强师资队伍的岗位吸引力;运用外部政策环境和内部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来逐步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明确教学职责和管理责任,并举办各内容层次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班,创造一定的学术环境;对优秀全科医学师资提供出国进修、访问交流等学习机会,优先发展全科师资精英和导师,将人才培养落到实处,以提高我国全科医学师资培养的速度和水平,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快速地发展。在社区卫生服务一线的全科医学培训师资作用重大,他们是未来全科医师的学习对象和榜样,随着规范化培训学员的不断成长,全科医师师资也将越来越多。北京地区开展全科医师培训就有着一支德高望重、资历深厚并热心于全科医学教育的专家师资队伍,他们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在编写全科医学相关教学大纲和教材、指导全科学员、培训全科师资等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2.4 促进培训交流沟通,强化培训基地建设

全科医师基地培训涉及到医院和社区两个部分,临床轮转由教学医院承担,实习由社区卫生机构承担。调查显示,全科医师培训学员认为临床基地和社区服务中心缺一不可。临床基地主要在于培训学员接触更多社区不多见的病种、病例,获得更多的技能操作机会。同时,通过临床基地的三级查房以及定期的业务学习,学员可逐步形成清晰的临床思路。而社区基地的培训则是为其以后的培训做准备,除了相关技能的学习也能加强与患者交流,学习医患沟通的能力。除了基地实践之外,全科理论学习应更偏重内容的实用性,使全科学员更为系统、综合、高效地学习全科相关知识。应加强各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交流合作,同一地区的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培训水平存在差异,在我国急需全科医学人才的今天,各培训基地应加强交流合作,珍惜培训资源,改进基地教学方法。应加强临床培训基地与社区实习基地的交流与沟通,临床基地应加强对社区培训基地的督导工作。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小组(由医院与社区领导共同组成)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强医院与社区的沟通协调,并对社区中心管理人员及师资队伍全科医生进行相关培训及交流,有助于社区基地明确工作规范,保证社区中心全科医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11]。就目前而言,三级医院的专科分类过于细致,这对全科医师的培养不利,师资来源隶属不同的系统,这长久形成的专科带教观念使其要转变是很难的。全科医师的培养基地可以重点放在在二级医院建设,三级医院对其起着指导监督的作用。

另外,规范化培养全科医师是一项长远持久的培训体系建设过程,政府重视和财政支持是首要,财政不支持、没有投入,基地建设只能是空谈。将社区建设和全科医师队伍发展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稳定投入机制,合理设立专项资金,按照原卫生部制定的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加快完善培训基地的建设,这对保质保量地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至关重要。

2.5 改进原有教学手段,注重培训模式创新

全科医师培训模式以及教学手段必须要有创新。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相关网络资源,调动学员参训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培训效率;集中组织更多全科理论培训,促进学员掌握全科医学最新的理论知识;不断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在重视理论的同时更不应放松对实践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其防治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能力;集中开展全科医学岗前培训,使学员对全科医学有更清晰的认识,为高质量完成培训奠定基础;与继续教育结合,全科医师相关理念及思想应纳入医学继续教育中,让广大医师不断了解到全科的意义;与职称晋升等挂钩,在全科医师晋升职称时,应尽可能将关注点放在其全科理论及诊疗能力上,对其学历、科研水平相对降低要求,以培养出能真正满足基层卫生服务需求的全科医师。

教学手段的和培训模式的创新需要带教师资和管理人员理念的不断改进,比如2010年上海市[12]便针对住院医师培训管理人员及师资队伍展开一系列培训,各医学院校和培训医院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对于改进培训管理人员管理理念及师资带教理念意义重大。这种方式在目前已经得到推广并应用于全科医师培训过程中,值得进一步加强。

综上所述,全科医学理念内涵丰富,有着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全科医学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各项制度,还与建立优良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及建设、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地医院和社区等关系密切。相信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研究将会不断丰富、完善,全科医学体系将为居民的健康保障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戴玉华,乌正赉.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展望[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1,22:99-102.

[2] 廖庆伟.“专科助全科“加快培养全科医师[J].中国全科医学,2004,7(7):1023.

[3] 施萍,吴静雅,付肖冰,等.建立全科医师制度意见的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4):362-366.

[4] 李勤.浙江省全科医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7(6):569-572.

[5] 单炯,赵洁,刘瑜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回顾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353-355.

[6] 门寒隽,韩建军.当前我国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6,9(3):185-187.

[7] 杜改燕,齐殿君,王爽,等.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实施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0):1109-1111.

[8] 沈国星.全国医师岗位培训工作的几点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5, 8(8):1048.

[9] 顾国煜.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和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7,5(4):317-318.

[10] 迟宓宓,郭爱民,路孝琴,等.中国全科医学师资准入要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9-11.

[11] 王敏,王家骥.广州医学院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 2005,8(9)702.

篇5

关键词:社区护理;社区护士;发挥作用

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师团队服务模式正在全国逐步推广,它是以社区人群健康为中心 ,家庭为单位,集预防、 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连续、综合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社区护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士的素质直接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1]。如何发挥好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能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对于护士本人与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本人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数十年,经历了一个从事病房护理工作的临床护士到一个社区护士的转变,也经历了一个护士到管理者的转变,从中悟出了一些对策与设想,在帮助护士如何快速适应社区卫生工作、充分发挥在社区卫生工作服务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1社区护理的特点

社区护理代表了社区卫生与护理两方面的内涵。它不仅注意到个人的健康,而且也注意到社区整个人群的健康,包括疾病预防、健康恢复及增进健康。因此,社区护理既具有公共卫生学的某些特点,又具有护理学的某些特点[2]。在以下几个方面更为突出:①以促进和维护健康为中心:社区护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维护人群的健康,所以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②面向整个社区人群:社区护理的对象是社区全体人群,即包括健康人群和患患者群。③社区护士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在社区护理过程中,社区护士往往独自深入社区、家庭开展各项工作,故要求社区护士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高度的自主性。④社区护士必须和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社区护理的内容及对象决定社区护士在工作中不仅仅要与全科医师密切合作,还要与街道、社区等社会支持部门协调沟通。⑤提供连续、综合服务,管案时间长。社区护理主要是加强对健康人和重点人群的预防保健,加强对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指导,因此管案时间长。

2社区护士的基本要求和能力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内涵的客观要求,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即照顾者、教育与咨询者、管理与协调者、研究者[3]社区护士在不同的工作和时间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多种角色功能要求护士必须完成各种角色赋予的工作任务,这不仅是现实工作的需要,也是我国未来社区卫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4],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要求:①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慎独修养,强烈的责任感:社区护理的主要目标是启发及培养社区人群的保健意识,指导及督促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整个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等。所以,必须以促进社区健康为中心,对工作热忱,有同情心,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任何人一视同仁,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而且社区护士经常上门服务,采取"一对一"服务方式,必须有较强慎独精神。②社区护士必须具有护理专业知识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人类发展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临床经验丰富,知识较全面:社区护士要进入家庭为患者提供服务,了解家庭存在的健康问题,根据对象特点给予个性化护理、技术指导、鼓励帮助及心理支持。③必须善于沟通与合作以及搞好人际关系,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社区护理的内容及对象决定社区中影响健康的因素可能涉及多个部门才能解决,帮助社区居民营造良好的健康环境;组织和协调社区居民,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起一个和睦、愉快的社会环境等,必须要有较强的沟通合作能力,才能做好这些工作。④社区护士必须具有独立判断问题和决策的能力:社区护士面向社区居民家庭和人群,运用社区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提供综合性、持续性、协调性和高度情感性的护理工作,因此社区护士要适应社区卫生服务需要就必须掌握工作技巧,确信它将对指导社区护士用科学发展观学习社区护理方法,推动以社区全科医生团队为中心的,以为社区居民服务为方向的社区护理工作方法,发挥社区护士角色在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3对策与设想

个人对策:①转变观念是做好社区护理人员角色转变的保证[5],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适应几个转变:服务功能从医疗护理服务向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基本医疗和身心康复转变;服务对象从为患者服务向群体、家庭、社会转变;工作方式从院内向院外的社区家庭服务转变。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完成社区工作的关键:社区卫生服务的范畴决定了护士必定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一般时间性系统性较强,缺乏灵活性和持续性,我们要根据各自的特点,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主动、灵活、有的放矢地学习,才能快速适应角色的转换。③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基础:要多组织、参与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和教育,不断提高身体和思想素质,端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④实践、探索是推动和发展社区护理事业的源泉:我国社区护理保健工作的起步较晚,从理论上到时间上与世界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6],有许多问题需研究探讨,如社区护理中的法律观念、如何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等等,社区护士有责任针对社区护理中涉及的问题进行研究,形成能真正指导社区护理实践的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的理论,以推动我国社区护理的有序发展。

管理者的对策:管理者需要创建有利于社区护士自我实现及职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完善社区护士培养机制,制定有效的社区护士人才培养规划,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其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在职继续教育等,以丰富社区护士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及能力,促进社区护士角色功能的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社区护士要完成角色赋予的职责,需要创新、灵活、高效的工作方法;需要充分开发、利用社区护士人力资源,探讨能够充分发挥社区护士角色功能的工作模式,使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依靠人力的增加;管理者需要明确社区护士岗位设置,职责分工,逐步加大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投入及政策支持;加强培训,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长效激励机制。而作为社区护士自身应明确,熟知自己的角色功能,主动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发挥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丽,赵秋利.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71-72.

[2]柯庆梅.社区护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式[J].中国社区医师,2011,19:335-336.

[3]刘可仪,周颖清.社区护士角色功能的初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A):90-92.

[4]杨辛卉.社区护理发展对护士角色的思考[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19).

篇6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也是学员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课程改革始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1]。现就十年来高原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构的历程进行了梳理,以期为高校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1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

1.1满足现实的需求我国高原地区占国土面积1/4,卫生人员数量不少。由于高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从而影响了高原地区军地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国家西部开发的需要和高原军事需求又向高原医学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在临床能力上要具有“通科医生”的水平外,还需具备执行高原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保障能力。这就要求高原医学专业学员素质必须从原来的“防治结合”尽快向“防治、医卫、平战三结合”方向靠拢,高标准地要求学员掌握高原卫生勤务、高原卫生装备、高原人文地理、高原心理保健等知识。由此,改革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培养高原创新医学人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1.2突破人才培养的瓶颈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是服从与服务于学科建设与学员发展的需求,否则会因偏离学校的育人目标而遭遇人才培养的瓶颈。我系经过多方论证,从毕业学员追踪调研和到关于现场调研情况来看,得到反映最为普遍的问题是:现有课程设置专业口径偏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实践课程和临床教学比重偏小,难以真正实现培养“全科医生”学员的目标。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课程体系构建欠合理,为此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2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课程体系的改革原则与思路是至关重要的。我系正是基于以培养学员科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临床综合分析能力为目的,从学员发展的需求和学科群建设的要求出发,描绘课程体系的建构框架图。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中,确立了“四大原则”: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坚持重在改革,重在创新,重在特色发展的原则;坚持稳定规模,重在逐步推进的原则。将这四项原则渗透到各项具体工作之中以指引课程体系的改革有序开展。例如,对实践课与理论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进行调整,大大增加实践课所占比重,强调学员临床能力的培养,同时,在理论课程中增加前沿理论的课时,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富有学力的学员提供课程资源。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为“突出任职需求、突出高新技术、突出先进学术理论、突出综合能力培养”,并以此为基准,初步形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知识拓展课”四位一体的高原医学课程新体系。较之以前的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呈现出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拓宽与衔接。拓宽即拓宽专业口径,在论证原有学科基础上,新开设高原人文地理学、航空医学概论、航海医学概论等课程。从而使得原本由高原生理学、高原军队卫生学、高原流行病学、高原军事医学地理学和高原疾病学5门课程组成的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得以拓展,形成了涵盖高原医学的基础、临床、预防与勤务等方面的内容,增强高原医学学科体系的特色。衔接即衔接课程体系中四类课程的内在关系。在拓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对四类课程的内容与目标再设计与再定位,通过制定了《高原医学专业课程标准》,明确各类课程之间的课时比例,课程要求及预设目标,进而更为清晰地界定了四类课程的概念、性质、内容、任务,以及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加强各类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3课程体系改革的推进任何设计完美的课程体系都需付诸于实践,才能发挥其育人价值与效能。在此过程中,“不但需要好的教育方案,同时也需要好的干预措施或推进策略”[3]。通过精心设计课程体系,采取一系列的推进策略,落实课程体系的改革。

3.1基于教材建设的推进教材建设不仅是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课程体系建构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教材的编写与修订,可创生课程资源,进一步充盈课程体系的内容。在教材建设方面,首先,依据高原医学专业的定位、特色及专业培养目标从顶层设计和规划专业教材建设,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其次,把好教材编写质量关,认真组织教材编写,着重突出教材的专业特色和高原特色,建设独具特色的精品教材。再者,积极开展教材使用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研究教材的优缺点,使教材得以不断完善”[4]。目前,已编写和出版了国内首套高原医学专业教材(共计五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以及《高原战时常用卫生技术手册》等任职教育培训教材。

篇7

【关键词】 古代 五官科 发明创造 器具

从中国远古到1840年间形成的中医药学术体系,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与疾病斗争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传统医学体系,而五官科作为中医组成部分,是中医局部疾病治疗思想的具体体现形式。在中医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诸多独具特色的五官科医疗技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资料,并有种类丰富的五官科器具发明、流传。这些是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文物价值和临床价值。

本文结合有关文献、论著、文物、图片,按朝代纵向发展对我国古代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五官科发明创造进行系统归纳、综述,阐述古代五官科发明创造的成就及其发展,整理具有代表性的五官科器具,展现我国古代五官科医疗技术的发展脉络。

具有发明创造价值的古代五官科医疗技术

金针拨障术 金针拨障术是我国古代医家治疗白内障眼病时所发明的一项技术,我国早在1000多年前已能实施这项手术,这无疑是世界眼科史上的创举。唐代《外台秘要》[1]在“脑流青盲眼”(即白内障)中提出“……此宜用金篦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白日”,这是我国医学著作中关于金针拨障术的最早记载。杜牧《樊川文集》亦记有擅长金针拨障术的两位眼科医生,他们对白内障的病变位置、颜色、手术适应症、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等问题已积有较丰富的经验。从当时多位著名诗人的诗歌中也可看出唐代的金针拨白内障手术相当普通。明清时期对金针拨障术进行了总结和提高,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张璐所撰《张氏医通·七窍门》[2]上列有“金针开内障”专节,详细讨论圆翳内障(白内障)的成因、症状、针拨内障的适应症与具体操作方法。对病人瞳孔在不同光线下的反应,翳的颜色、形状、老嫩,以及眼球的硬度等都给予了特别的注意,并详细介绍了大小形状各异的金针、拨障时的注意事项、并发症的处理等,并专列造金针一节,介绍金针的大小、粗细、刚柔等内容。书中提及瞳神内夹道(即虹膜与晶体间的狭窄空间),是古代唯一明确指出这一最关键的拨障路径者。对术中出血的原因,明确指出是因进针后触着黄仁造成,此与现代临床观察一致,说明张氏对针拨内障这一重要并发症的认识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目经大成》所载手术操作八法,符合科学原理,它同现代西医白内障摘除术比较,有不易出血、手术反应轻、术后愈合快、不需严格卧床等优势[3]。现在,我国又在此基础上发展成“针拨套出术”,不但能剥离眼球上的混浊晶体,同时能将晶体套出,这比国外的晶体摘除术要优越得多。

对于针拨内障的进针部位,早在《审视瑶函》[4]即有“离黑睛与大眦两处相平分中”之说,但因大眦靠近鼻部,术中操作不便,黄庭镜将其调整为“风轮(即黑睛)与锐眦相半”。此部位至今在针拨内障术中沿用,经现代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认为具有重要的解剖学意义。

砷剂失活牙髓技术 东汉张仲景已首载使用含砷剂失活牙髓治疗龋齿的方法,《金匮要略》[5]有“小儿疳虫蚀齿方”,其处方为“雄黄、葶苈,右二味,末之,取腊月猪脂溶,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其中雄黄的化学成分为二硫化砷。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也记载了以雄黄末塞牙孔口,再用烙铁烙之以治疗龋齿的方法。至明代《本草纲目》[6]记有用醋调砒霜,待干取粟粒大,以绵裹安齿缝内,第二天取出的医疗技术。砒霜为自然砷,该法所载用药量及失活时间,并要求来日取出都是较科学的。美国的斯普纳(Spooner)于1836年始用砷剂失活牙髓,该技术到今天仍是临床常用,较之我国相关技术发明约晚1600年。

镶牙技术 我国在唐代时期就发明了较为先进的镶牙技术——汞合金牙齿充填术,据《新修本草》[7]记载:“用白锡和银箔及水银合成之,凝硬如银,堪补牙齿脱落。”这是世界上用汞合金补牙的最早记载,而英国人Bell最初使用汞合金是在1819年,比我国晚了约1200年。目前镶牙所用汞合金仍由水银、银、锡、铜、锌以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牙齿再植技术 牙齿再植即将牙齿拔除,加以处理后,再将其固定于牙槽窝中,以治疗慢性根尖周围炎和外伤所致的牙齿脱位等。据记载,我国早在宋代就发明了植牙术。如《圣济总录》[8]有治牙齿摇落,复安令著,坚齿散方:“齿才落时,热粘齿槽中,贴药齿上,五日即定,一月内,不得咬硬物。”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关于植牙处方及手术的记载。诗人陆游也有“染须种牙笑人痴”的诗句,而楼钥《玫瑰集》载:“……凡齿之有疾者,易之以新……使人保持终身编贝之美。”表明当时植牙技术已相当高明并已普及,而欧洲直到18世纪,才由法国人福夏尔最早制作假牙和镶牙,比我国晚了至少600年。

鼻息肉摘除术 对鼻息肉之病因、症状、摘除手术器械设计及手术方法步骤等认识清晰,技术精巧,疗效良好者,当推明代陈实功。陈氏指出,鼻息肉结如石榴子,渐大下垂塞孔窍,使气不得通,药物不效时宜手术摘除。方法是:先用麻药吹鼻两次,次用细铜箸二根,箸头钻一小孔,用丝线穿孔内,二等相距五分许,以二箸头直入鼻痔根底部,将箸线束鼻痔根部纹紧向下一拔,其痔自然脱落,置水中观其大小,预用胎发灰同象牙末等分吹鼻内,其血自止,戒口不发。

咽部异物的剔除术与医疗器械设计 金元时期张子和《儒门事亲》[9]载:“一小儿误吞一钱,在咽中不下,诸医皆不能取,亦不能下。戴人熟思之,忽得一策,以净表纸,令卷实如筷,以刀纵横乱割其端,作鬅鬙之状。又别取一筷,缚针钩于其端,令不可脱,先下咽中,轻提轻抑一探之,觉钩入于钱窍,然后以纸卷纳之咽中,与钩尖相抵,觉钩尖入纸卷之端,不碍肌肉,提之而出。”张氏钩取咽中铜钱的器械设计和方法要领等是很科学的,惜未得到推广改进和发展。

蒸熏术及器具 所谓蒸熏术,是指利用汤药的水蒸汽,或把药物点燃,利用雾、烟作蒸熏治疗,是中国古代耳鼻喉科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技术,可以说是目前耳鼻喉科常用的雾化吸入治疗法的雏形。据记载,早在宋代甚至更早就已成功运用这种技术,如宋·《太平圣惠方》载:“冬月喉痹肿痛不可下药者,用蛇床子烧烟于瓶中,口含瓶嘴吸烟。”明·《普济方》治牙痛,用“莨菪子入瓶内,以热汤淋下,口含瓶口,令气蒸之……甚效”。而在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乾隆年间银制蒸熏器(用治五官科疾病),更为蒸熏术的发明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10]。

唇裂修补术 早在秦代我国就出现了兔唇修补术,到晋唐时期更为盛行,出现了以修补唇裂为专长的外科医家,其技术水平也较高,成为当时的常规手术之一,这是我国外科学发展史上少见的突出例证。《晋书·魏咏之》记载,魏咏之,生而兔缺,为了谋取出路,于18岁时,“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以投仲堪。既至,造门自通。仲堪与语,喜其盛意,召医视之。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笑语。’咏之曰:‘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况百日邪。’仲堪于是处之别屋,令医善疗之。咏之遂闭口不语,惟食薄粥,其厉志如此。及差,仲堪厚资遣之”。咏之术后恢复了容貌美,乃至接任仲堪职为荆州刺史。这一生动的史实说明,仲堪帐下这位以擅长修补唇裂(即兔缺、兔唇)而名闻遐迩的外科医学家手术技术高超,否则不可能使人慕名长途跋涉去求治。至明代,王肯堂在麻醉术发展的支持下,成功运用并发展了唇裂修补术。清初康熙二十七年,琉球国还派人专门到中国福州学习唇裂修补方法。西方直至16世纪,才由法国名医布洛兹·巴雷用“8”字缝合修补唇裂成功,比我国晚了1000多年[11]。

转贴于   具有发明创造价值的五官科代表器具

五官科手术器具 清代医疗器具的发明及使用较多,主要用于五官科疾病,有些构思很巧妙,对口内操作的医疗器具无论在制作上或是使用方面考虑得都很周全,较前代有很大发展。如《喉科心法》一书中专列有“器具图说”,绘图并描述医疗器具的形态、质地和功用。如:压舌、铍针、三棱针、剑针、毫针、长箝、自来风式吹药管、喉枪等[12]。《喉症全科紫珍集》[13]还载有专用于撑开口腔的铁圈。

眼镜的发明 我国在元代已发明并使用眼镜。据记载,元人已用鱼脑骨作原料制成透明片,用黑色丝带将其系于眼睛之前,称为“鬼眼睛”,它在结构和功效上都符合眼镜的定义。如元代《析津志·风俗》云:“幽燕沙漠之地,风起则沙尘涨天,显宦有鬼眼睛者,以魫(即鱼脑中骨)为之,嵌于眼上,仍以青皂帛系于头。”充分说明在元代已发明了眼镜用以保护眼睛,而其载于“风俗”条,说明当时还颇为流行[14]。

牙刷的发明 早在东汉我国就发明了用牙刷清洁牙齿的方法,如东汉·高世安译《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就提到将杨枝制成的一端或两端打扁成刷状的牙刷,形如扫帚,以蘸药刷齿。宋·周守中《养生类纂》有载“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15],说明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1953年在发掘辽宁大营子村驸马卫国王墓葬时,从随葬品中发现了两把象牙制的牙刷柄,牙刷头部呈扁平长方形,有8个植毛孔,分两排,孔部上下相通,每两孔间的距离相等,虽因年代久远,牙刷头部所植毛束已消失,但仍可看出植毛的痕迹。牙刷柄呈细圆柱状,整个牙刷的制法、形状与现代的标准牙刷很相似,这是继用手指揩齿及用杨柳枝头咬软擦齿以后的洁齿用具的一大进步。约500年后欧洲所记述的植毛牙刷与周守中的记录相同。

牙膏的发明 在公元前3000年,我国就已有了保护牙齿、清洁口腔的记载,最早使用的漱口剂有盐、酒、醋、茶及温水等。如春秋时期《礼记》上就有“鸡初鸣,咸盥漱”的记载,五代时期出现了复方配制的洁牙剂,以后又逐渐发展到采用香药去秽,就是在牙齿清洁剂中加入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金银花、野、蒲公英、藿香、佩兰等,不仅能保持口腔清洁,还有治疗口腔疾病的作用。宋·《太平圣惠方》[16]则开创了药物牙膏的先例,其载用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

【参考文献】

1 唐·王 焘. 中医古籍经典·外台秘要集要[M].辽宁:辽宁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7:156.

2 清·张 璐.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张氏医通[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6:98.

3 肖家翔.中医眼科手术疗法的源流及发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 报,1995,17(4):4~7.

4 明·傅仁宇.审视瑶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3.

5 张家礼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金匮 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87.

6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933.

7 唐·苏 敬辑.新修本草[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107.

8 宋·太医院编.圣济总录[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59.

9 金·张子和.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儒门事亲[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5:39.

10 耿鉴庭.蒸熏器[J].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3(1):94~96.

11 胡国庆.口腔病中医治疗术渊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 (3): 43~45.

12 干祖望.中医学概论·喉科概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8:61.

13 薛已原.喉症全科紫珍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1.

14 聂崇侯.中国眼镜史考[J].中华眼科杂志,1958,(3):233~239.

篇8

[关键词] 手术室;绩效管理模块;应用效果;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8(b)-0153-03

手术室的工作模式不同于其他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及工作时间不确定的特点均对其造成较大的身心方面的影响,而这极大地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到其相关的工作质量,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极为不利,故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这些方面的调整是重要的干预方法,而鉴于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工作状态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对管理模式选择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1-2]。本文中对手术室绩效管理模块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价值进行观察及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12月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手术室工作且以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22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另将2013年1~6月我院以绩效管理模块进行管理的22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的22名护理人员中,男1名,女21名;年龄20~43岁,平均(31.5±5.7)岁;护龄1~25年,平均(11.3±2.6)年;文化程度:硕士1名,本科3名,大专7名,中专11名;职称:护士10名,护师7名,主管护师5名。观察组的22名护理人员中,男1名,女21名;年龄20~44岁,平均(31.7±5.6)岁;护龄1~26年,平均(11.5±2.5)年;文化程度:硕士1名,本科2名,大专8名,中专11名;职称:护士10名,护师7名,主管护师5名。两组护理人员的男女比例、年龄、护龄、文化程度与职称构成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22名护理人员以常规的管理模式进行干预,主要为根据手术室的工作情况进行手术护理工作方面的安排,即根据每名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与手术台数、性质等进行护理工作的常规分配。

观察组的22名护理人员则以绩效管理模块对护理工作进行安排,根据手术的具体情况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特长及能力进行工作程序的分配。首先为对每台手术的手术级别进行评估,采用手术级别分、时间分、特殊病情加分、质量评分、夜班加分以及奖励性加分六部分设计手术室绩效管理的电脑模块,以量化考核的形式将手术室工作数量和质量“数字化”,进行绩效分配,然后根据此项目综合评估护理人员每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整合评估,最终对护理人员每个阶段的工作有一个“量化”的认识,再进行下一个考核阶段前进行护理综合质量的评估及经验总结,以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分配与安排提供依据。

将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与干预后3、6个月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能感及护理人员自身、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

①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根据我院制定的绩效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最终的评估分值换算为百分制,以分值达到95分及以上表示优秀,以评估的分值达到9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与干预后3、6个月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估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干预后3、6个月观察组的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3 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明显不同于病房及急诊科室,其对于护理工作的各方面要求更高,不仅仅对于护理人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且长期的高强度不定时的工作状态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积极性也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而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不仅仅与工作性质有明显的相关性,与护理管理模式对工作的安排调整也有较大的相关性[4-5]。因此,早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工作的管理干预非常重要。而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对于护理人员的干预效果差异较大,因此对于护理管理模式的选择极为重要[6-9]。以往的护理管理模式更为注重于对护理工作的合理安排,而对于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造成的懈怠感则不甚重视[10-14]。而这不仅仅导致护理人员出现工作积极性较低的情况,且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效能感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15-17]。因此,对其进行改进极为重要。

本文就手术室绩效管理模块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其较常规的管理模式更具优势,具体体现在其更为有效地改善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工作效能感也得到较大幅度提升,说明其有效改善了护士的工作状态;另外,护理人员自身、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说明其广受各类人群欢迎。而绩效管理模块的这些优势均与其在有效的护理工作安排及绩效考核过程中,改善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有关[18-23]。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手术室绩效管理模块的应用效果较佳,可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提升护理质量,且广受欢迎。

[参考文献]

[1] 刘燕梅,李莲英.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3,5(1):53-54.

[2] 韩晓梅.绩效沟通在手术室绩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670-671.

[3] 张小英,蔡云霞.总调度集中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工人管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32(5):707-718.

[4] 张庆香.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377-378.

[5] 王舒,韩锋.柔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性探析[J].上海医药,2012,33(23):43-44.

[6] 王湘萍.手术室持续改进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探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4):134-135.

[7] Kazemipour F,Mohd Amin S. The impact of workplace spirituality dimensions on organis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ur among nurses with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affective organisational commitment [J]. J Nurs Manag,2012,20(8):1039-1048.

[8] 张志刚,赵文英,王淑霞.表格化管理在手术患者安全管理流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101-102.

[9] Knight J,Corbett A,Smith C,et al. "What made me stay?" A review of the reasons student nurses enrolled in a Bachelor of Nursing programme completed their studies: a descriptive phenomenological study [J]. Nurse Educ Today,2012,32(8):62-65.

[10] 钟瑞娟,常后婵.优化手术室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工作效率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2):2317-2318.

[11] 朱卫华.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2,25(8):349-350.

[12] 胡乃民,金学勤,黄群,等.星级护士考评法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0,30(5):345-346.

[13] 冯艮娇,罗思妮,杨满青.绩效考核在奖金分配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59.

[14] 韩锋,吴雷鸣.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在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应用性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1,(2):131-134.

[15] 唐滇蜀.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绩效考评的作用[J].全科护理,2010, 8(13):1192-1193.

[16] 毛国君.数据挖掘原理与算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3-55.

[17] 王宏.基于粗糙集数据挖掘技术的客户价值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9-21.

[18] 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2-44.

[19] 孟庆伟.人力资源管理通用工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7-60.

[20] 萧鸣政.人员测试和选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81.

[21] 刘军胜.薪酬管理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4-76.

[22] 郭京生,潘立.人员培训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2.

篇9

[关键词] 新型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0(a)-0129-06

Study of constructing new integrative public health service system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Pudong New Area

YU Donghai1 YANG Yanting2 YE Sheng1 LUO Zhiqin2 QI Changju3 DU Leyi4

1.Department for Developing and Educ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Commission of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hanghai 200125, China; 2.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velopment Center, Shanghai Pudong Institute for Health Development, Shanghai 200126, China; 3.Guangming Tradit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00, China; 4.Gong Li Hospital of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35, China

[Abstract] Pudong New Area, as a “Nation Comprehensive Pilot Reform Are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one of the first batch of “pilot regions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services”, actively explore new integrative public health service system in 2 years. In this paper, from exploring new methods of work in integrative public health service system, namely on how to build a sou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perate mechanism of institutional norms, clear job responsibilities and content, strengthen the non-medicine training, simultaneously sup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ther aspects, achievement in preventive health care projects are summed up.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ive medical health service system, through analysis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in the creation of new common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system. We believe, to build integrative public health service system is imperative which should focus on innovating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public health service model, strengthening qualified talent team to improvepolicy-guaranteedsystem and continuing to increase funding of public health and make good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New integrative medicine research; Public health service system; Institution study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中医预防保健的理念和方法越来越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推崇,人民群众对系统、规范、优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构建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服务体系是在原有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重要内容,两者互相结合,相得益彰,有利于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在现代医学中,预防医学是通过研究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生物遗传因素等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及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演变规律以制订维护健康、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1]。中医预防保健体系是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医“治未病”为核心内容,针对不同个体持之以恒地进行综合调养,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2]。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在维护和促进群众健康中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作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正在成为区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3]。我国人口众多,但医疗卫生资源不足。中医药预防保健具有简便易行、低成本、高收益的特点,能实现百病安从来的理想效果[4]。

浦东新区作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及全国首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地区”之一,现有三级中医医院2 家,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二级中医医院2 家[5],设置中医科的公立医疗机构62家(其中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专业站所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家),中医门诊部10家,中医诊所49家。两年来浦东新区一直探索建立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将中医“治未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覆盖至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研究开展新型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1 工作方法

自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浦东新区于2006年建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召集人,分管领导为常务召集人的浦东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下设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形成政府主导、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专业机构实施的推进协调机制。设立首批2亿元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在机制体制上为建设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同时,在2012年浦东新区政府下发的《浦东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积极推广中医‘治未病’工程,并将此工作列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自2012年起,浦东新区卫生局依据新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构建新型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1.1 构建完善组织架构

浦东新区卫生局专门设立“中医药发展与科教处”,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实施面上统筹管理。2012年,在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卫生监督所设立“中医监督科”;2013年,正式成立浦东新区中医药发展中心,负责全区中医药事业的管理。同年在妇幼保健所、眼病牙病防治所、精神卫生中心等防病专业机构中均设置了“中医预防保健科”,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设“中医治未病”门诊,完成了浦东新区卫生局――各专业站所中医预防保健科――各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门诊的“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建立了政府主导、专业站所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的三级中西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1.2 规范运行机制体制

浦东新区将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匹配每万人口3万元的中医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浦东新区卫生局建立对防病专业机构、各级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将考核内容融于公共卫生之中;考核结果与中医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挂钩;中医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拨付体现以开展项目为测算单位,考核数量、质量为分配依据的原则。此外由浦东新区卫监所中医监督科负责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监管与执法。至此,浦东新区政府层面落实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政策保障和经费保障。

1.3 明确工作职责与内容

2012年,浦东新区卫生局召集各防病专业机构中医预防保健科组建中医预防保健专家组,制订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所需的技术规范、工作内容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各级医疗机构实施;负责专业指导、业务培训和组织管理;制订相应考核细则,成立质控组,承担对各级医疗机构质量控制、评估考核、数据分析等的工作职责。

各级医疗机构设置中医“治未病”门诊和相应“体验”工作室,全面推行面向社区居民的体质辨识、保健指导的中医“治未病”无偿服务;其中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卫生室作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底,在防保职能部门指导和管理下,衔接现有防病网络和工作内容,全面实施属地化以宣教干预为主的综合性中医健康管理及相关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

2013年浦东新区卫生局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浦东新区2013年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的通知》(浦卫中医[2013]10号),在2012年明确工作机制、方向、职责和内容的基础上扩增了各专业站所服务内容和范围;修改优化了工作规范和考核标准。其中,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实施中医体质辨识、中医慢病防治(糖尿病、高血压病)、中医传染病防治(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健康教育等项目;卫生监督所负责实施养生保健机构中医监督协管工作;妇幼保健所负责实施中医孕前保健、中医孕期保健、中医产后保健、孕妇学校中医宣教、儿童体质辨识、儿童中医健康教育等项目;眼病牙病防治所负责实施学生近视中医保健项目;精神卫生中心负责实施老年人认知障碍中医干预项目,为进一步强化工作质量和服务内涵明确了具体要求。

1.4 强化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预防保健(以下简称“非中”)人员培训

为解决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员的紧缺问题,根据中西医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需求,浦东新区卫生局先行先试开展“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预防保健规范化培训班”,委托浦东新区卫生培训中心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同举办了“非中规范化培训班”,组织专家编写“非中”教材,针对全区三、二级医院、专业指导站所、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的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根据上海市卫生局备案同意后,颁发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资格证,准予在浦东新区执业范围内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这些“非中”人员经过规范化培训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西医人才短缺的现状,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奠定了人力基础。

1.5 实施信息化同步配套

为了有效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基线调查、动态、监测与效果评估工作,浦东新区卫生局实施中医信息化同步配套,与西医健康档案(总档)模块融合,两年内开发了两期包括中医慢性病管理(高血压病、糖尿病)等10个模块的中医信息化软件,并在全区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投入运用。信息化同步的实施,减轻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缩短了基层医务人员统计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成效分析

通过两年的探索与研究,浦东新区所开展的中医预防保健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为:

2.1 中医体质辨识

浦东新区对在辖区所有中医治未病门诊接受体质辨识的人群进行调查、统计及分析,以了解该人群的体质状态与类型分布。纳入标准:①2012年6月~2013年10月在浦东新区55家中医治未病门诊接受体质辨识的对象;②对体质辨识服务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不能对身体状况进行自我评价者;精神疾病者;未获知情同意者。共计收集2012年有效记录27 800份;2013年有效记录40 559份。

调查方法采用门诊就诊及健康体检相结合方式,体质辨识记录表包括基本信息、四诊合参情况、基础疾病状态及体质判定结果四个部分,基本信息主要指受调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四诊合参主要指医生对受调者望、闻、问、切的基本情况;采用回答《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瘀血质和特禀质九个亚量表中的全部问题,各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以判定标准体质类型,原始分=各条目分值相加,转化分=[(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100,计算各亚量表得分。最后由量表自测结合医生四诊综合判定受调对象体质类型,平和质为正常体质,其他8种为偏颇体质。

经过中医体质辨识后进行个体化中医健康管理干预,人群平和体质比例提高,8种偏颇体质中阴虚、痰湿、湿热、血瘀、气郁5种体质有了不同比例的下降。见表1。

表1 2012、2013年人群平和、阴虚、痰湿、湿热、血瘀、气郁体质

占比情况(%)

2.2 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

从各医疗机构所在辖区的高血压西医不同组别管理患者中按5%比例进行选取高血压患者。依据已划定名单建立高血压中医电子健康档案,对选定并建档管理人群进行随访,中医随访为1次/季度,通过系统随访,提供个体化保健建议及宣教干预,得出中西医随访组较西医随访对照组典型症状改善率提高21.3%。

2.3 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

从各医疗机构所在辖区的糖尿病西医不同组别管理患者中按10%的比例进行选取糖尿病患者。依据已划定名单建立糖尿病中医电子健康档案,对选定并建档管理人群进行随访,中医随访为1次/季度,提供个体化保健建议及宣教干预,得出中西医随访组较西医随访对照组典型症状改善率提高19.7%。

2.4 中医健康教育

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在浦东新区36个街镇的46个行政村/居委各抽取30户家庭中15~65岁常住人口(居住并生活在一起累计6个月以上的家庭成员和非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由调查员深入样本户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调查,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对象基本情况、中医知识理念、中医健康行为、中医基本技能及中医预防需求五部分。

两年来各医疗机构共开展中医健康教育活动969次,辖区居民中医健康素养得到提高,中医健康知识理念知晓率2013年较2012年提高6.5%;中医健康行为养成率2013年较2012年提高6.8%;中医基本技能掌握率2013年较2012年提高9.9%。

2.5 中医妇幼保健

在浦东新区所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和浦东新区妇幼院接受中医保健服务的对象中随机选择孕前、孕期、儿童纳入研究。

通过两年中医健康管理干预,中医孕前、孕期、儿童的中医体质知晓率、中医服务接受度、中医健康行为养成率均有所提高。见表2。

表2 孕前、孕期、儿童的中医体质知晓率、中医服务接受度、

中医健康行为养成率情况(%)

2.6 学生近视中医预防保健

浦东新区将接受近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的学生纳入评估对象,共纳入16家实施单位的3129名近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干预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接受近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学生,在第4、8、12周贴耳穴时,由标准对数视力表测的裸眼、戴镜视力以及干预结束后通过问询获得眼疲劳缓解情况,将其数据进行前后比较分析。

干预对象的6258只眼睛在中医耳穴疗法之前的视力均数为0.57,在开展中医耳穴疗法第4、8、12周测得裸眼视力均值分别为0.60、0.62、064,随着中医耳穴疗法干预的开展,干预对象的裸眼视力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将中医耳穴疗法开展过程中第4、8、12周测得视力与基线视力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见表3。

表3 干预对象裸眼视力变化情况(x±s)

注:与基线视力比较,t = 11.58,aP = 0.00,t = 17.25,bP = 0.00,t = 21.24,cP = 0.00

3 经验体会

浦东新区借第一批“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东风,在新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把握机遇,做好顶层设计,以搭建“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为抓手,充分发挥新区的中医药优势,采取多种手段促进新区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两年来初步探索了新型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创新了工作的方式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体系,在实际构建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发展瓶颈,仍需要政府从体制上出台有力的政策措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6]。

在探索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体系的过程中,笔者总结了目前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①尚未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网络与构架: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缺乏独立设置的中医预防保健机构;大部分中医医疗机构尚未设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科室;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不够深入。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制已存在公共卫生之中,但没有自成一派的服务体系网络与构架,未能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的作用。②相关政策和机制尚不完善:中医预防保健的内涵不够明确,构建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政策不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机构准入管理、人员技能培训、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科室设置、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规范等中医预防保健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规范尚未建立或不够完善;中医预防保健项目开展的政府补偿也尚未完善。③服务提供与群众需求存在差距: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尚未提供全面、系统、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未能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有机结合。虽然有少数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但服务数量较少,服务面较窄;其他非医疗机构开展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不规范,甚至在有些地方存在服务混乱现象。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7]。

经过两年的实践,浦东新区在构建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具体为:

3.1 创新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预防保健的认识不断提高,中医预防保健的理念正深入人心,社会对中医预防保健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各种形式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正逐步开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在服务模式、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监管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但是随着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机构、人员日益增多,由于中医预防保健内涵不明确,相关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政策制度、标准规范的缺失,导致其服务不规范、质量不高、手段和形式单一的问题变得突出[8],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2009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指出“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制订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条件和服务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9]。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不可能单打独斗,唯有走中西医结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才是正道。因此,积极探索研究中西医结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筑一个完整、科学、实用、可行的模式势在必行。

中医预防保健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可操作性高、价格低廉;居民接受度高、效果显著等特点[10]。笔者认为,应注重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服务模式创新,继续做大做强中西医结合的新型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探索适合的组织构架,进一步拓展服务项目,做好效果的评估,提高服务质量和内涵,完善绩效监测和评估体系。

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预防保健人力资源尚不足,应加强专项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总体上,浦东新区公共卫生卫生人员无论在知识结构上,还是数量上,尚不能满足工作正常的开展,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服务机构,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不稳定,更难以提高卫生人员的知识结构。尽管浦东新区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已经处于全国前列,但社区预防保健人员仍然存在学历低、职称不高、知识老化、专业面较窄及流动性大等情况。政府需加强政策引导,通过政策吸引人才,加强社区预防保健队伍建设。同时建立完善岗位培训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体系,采取优惠政策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11]。

目前,各级医疗机构专门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的公共卫生医师由于中医药知识有限,且受到执业资格的限制,仅能开展一些简单的中医健康教育服务,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多样化和更深层次的需求。另一方面,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中医医师则忙于中医医疗和康复工作,很少有专门从事中医预防保健的中医医师[12]。因此,当下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举办非中医人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培训班,培训合格后下发合格证书,允许这些人员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工作。

长远来看,建议在各类中医院校中加大对中医预防保健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大职后教育的力度,对现有在岗的全科医师及非中医类别的医师进行中医知识的培训,从而在源头上缓解中医人才短缺的现状,为开展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服务工作奠定人员基础。

3.3 完善政策保障制度体系

建立并完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配套政策,建立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中医特色预防保健体系建设的投入和合理补偿。选择一些效果好、可及性强、价格低廉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组成分;制订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并有选择地纳入医保报销目录,为中医预防保健领域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制订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机构的设置标准,从业人员准入标准,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实行行政许可,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资格认证与注册管理,建立定期考评制度,健全有关管理规范,制订运行规则,规范市场行为,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4 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

目前,虽然政府已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与关注,但是仍应继续加大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事业的资金投入,争取政策的倾斜与扶持,使我国人均卫生资源的拥有量与人民生活要求相适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公共卫生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加强对公共卫生资金使用审计和监督,杜绝所有不合理与浪费的现象。

3.5 做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宣传和推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知识分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普通员工、机关干部、白领阶层成为亚健康人群,而中医药在该领域有着丰富的防治经验[13-16]。同时,有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对中医药知识欠缺了解,获得途径不畅[17]。因此,做好中医公共卫生理论和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践工中,针对社区居民、部队官兵、企事业、机关单位人员、学生等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中医宣传,推进中医药文化、中医预防保健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部队、进机关、进学校”,从而逐步使居民能真正了解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知识,解决我国目前广大居民自我保健意识淡薄的问题,为各人群提供中医预防保健知识。

社区居民对中医预防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医预防保健的理念正在不断的深入人心,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该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浦东新区作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及全国首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地区”之一,将会进一步加强总结与积累,先行先试,开拓进取,力争为上海市乃至国家构建中西医结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供有用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泓午.预防医学概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

[2] 顾怡勤,顾竞春,施永兴.上海市社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预防保健项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12):1147-1151.

[3] 方娅贝,施永兴.城市“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9):802-805.

[4] 李宗浩,金辉.论中国救援医学的创立及其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地位[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2):1519-1521.

[5] 盛卫星,周俐.探索二级中医医院在区域中医预防保健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资源,2014,5(17):223-224.

[6] 许黎珊.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 [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3(19):199-201.

[7] 吴夏秋,彭锦,宇文业,等.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1):1-2.

[8] 卢传坚,林钊,叶子怡,等.中医预防保健标准体系研究与初步构建[J].时珍国医国药,2011(10):2526-2527.

[9] 王蕾,陈华,陈健,等.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员现状调研与分析[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5(6):386.

[10] 郁东海,都乐亦,孙敏,等.实践探索中西医结合的公共卫生服务新模式[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2):165-168.

[11] 梁瑞琼,陈宛媛.广东省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医院管理,2013,4(11):38-44.

[12] 胡志利.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2):72-75.

[13] 闫伯华,黄志坚,丁国允.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465-466.

[14] 陈雅,杨义龙,吴莉.运用中医养生观探讨过劳死的病机与预防[J].江西中医药,2012,43(4):13-14.

[15] 施仁潮.开展中医药“三进”工作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09-110.

[16] 简福爱,肖建喜,张正茂,等.践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4):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