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神经科学专业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神经科学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学神经科学专业

篇1

关键词:医学科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022-02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人们原有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行为方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强有力冲击,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与职业精神的坚守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整个社会包括医务人员的医学职业精神越来越谈漠,表现为缺乏职业理想信念、情感与责任,重功利漠视生命,重技术轻视人文道德,对待患者缺乏感情和尊重,沟通不畅,致使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们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同时也激发了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国家在加大对医疗卫生硬件投入的同时,对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力度也越来越大,作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主要后备力量的医学专科学生,也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对医学专科学校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医学职业精神,使他们不仅获得精湛的业务能力,更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医学职业精神是指在医学领域医务人员应确立的理想和信仰。它表现在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及在追求医学崇高的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和尊重态度,尤其是尊重和热爱患者的生命,重视患者的权利、人格。尊重患者会促使医生形成高度的职业良知及职业责任感,容易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在执业过程中得到患者积极配合与理解。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升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能够让病人得到足够的关怀,有效地减少医患纠纷,促进全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医学专科学校学生素质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专科学校招收的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为学校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难度。对医学专科学校来说,要解决这一现实难题,培养符合医学执业要求的合格毕业生,必须对学生素质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据笔者从2009年至今对本校2000多名学生的调查,当前医学专科生综合素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理想信念缺乏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部分学生出现轻奋斗重享乐,轻集体重个人,轻奉献重索取的现象,只顾眼前利益而缺乏远大理想,功利思想严重。在笔者调查的学生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医学专业,并不是出于本人对医学的热爱,而是出于对医生这一职业好就业、收入高的预期,缺乏对医学专业神圣性和特殊性的认识,不能树立献身医学,为医学事业发展和人类健康而奋斗的远大报负,容易受到金钱、名利的诱惑。

2、心理素质较差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25.6%的学生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诱因主要有医学专业学习任务重、专业教学模式与以往中学时期不同而遭遇的学业适应问题;自我期望值过高与现实落差过大,不能正确看待和承受挫折;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的同学不能很好沟通,人际关系不和谐。

3、人文素质较差

医学院校绝大部分专业只招收理科生,学生重理轻文,缺少创造性思维,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不能流畅地书写日常应用文和医学文书,不少学生缺乏对社会历史的了解、现实人生的感悟和人际关系的认知,对周围的人态度冷漠,团结协作能力差。

三、医学专科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

如何塑造医学生高尚的职业精神一直是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探讨的问题,但现实状况却不尽如人意。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中缺乏对其职业特殊性的足够关注和有效教育,也就是缺少帮助医学生树立认知到认同再到自觉维护医学职业精神的教育教程。

我国的大学教育一直实施文理分科的专长教育,这种体制导致了专业知识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的对立,这种对立在医学教育中更为明显。医学院校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繁重,相比较医学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学制短,更容易出现专业课排挤公共课,把思想教育及人文教育边缘化现象,导致无论从课时安排,师资队伍的培养、科研经费投入上都远远不及专业课。而医学专业课教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之余,已没有精力与学生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往往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是合格的,但却缺少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说话生硬、态度冷淡,容易引发医生与患者之间信任危机,既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又容易引起医疗纠份。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医疗纠纷发生达上百万件,由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引起的纠份就占其中的21%,并且呈现逐年上升之势,这不得不引发人们对医学教育的反思。

在近年来的医学毕业生就业招聘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用人单位不再单纯关注毕业生的文凭、各种资格证书,而着重考察毕业生的责任意识、诚信态度、沟通能力等,相信这对于推动医学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必将产生巨大作用。

四、医学职业精神培养途径

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融合的学科,它的本质特性是人文关怀。如何培养具有高尚职业精神的医学生,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篇2

关键词:交叉学科;跨学科;计算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研究生培养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8-0001-05

中图分类号:G642

1 背景

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产生在不同学科的碰撞和融合中。在自然科学领域,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有着复杂的学科背景,20世纪1/3的诺贝尔获奖项目出现在交叉科学领域。计算机学科里很多大科学家也都有着交叉学科的背景,如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其实是个数学家,在经济、量子力学及几乎所有数学领域都作出过重大贡献,他提出的计算机二进制表达正是得益于其敏锐的数学洞察力。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张钹院士多次在公开讲座中提到,经他统计,自1966年美国计算机协会(ACM)设立图灵奖以来一直到2012年,60个获奖者中2/3的人都有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专业背景,甚至还有政治等人文科学背景;相反,纯粹是计算机专业或相近专业如电子学、无线电学等背景出身的人并不多。由此可见,熟练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对于在计算机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大有裨益。

高校培养交叉学科人才,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习不同学科的课程,二是开设一些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国内高校已经做了大量尝试,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2013年,《计算机教育》杂志专门策划了跨学科教学专题,对国内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情况进行报道。很多高校的一线教学人员都报告了他们在交叉学科教育方面的构想或实践经验。

计算神经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对于促进脑科学、信息科学尤其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3月23-25日,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知名学者齐聚北京,举行第367次香山科学会议,主题为“神经信息学与计算神经科学的前沿问题”。与会专家探讨了计算神经科学的国内外发展情况,指出该学科在国内外都还发展不成熟,我们应抓住机遇建立一流的计算神经科学。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加大科研资助和鼓励科研创新外,优质的课程教学必不可少。鉴于计算神经科学的多学科交叉特点,许多专业都可以尝试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包括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电子,自动化等,笔者将论述计算神经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以及开设该课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 计算神经科学的特点及其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

借助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人类已经能够上天入地,但是对于脑的认识却十分有限。诺贝尔奖得主克里克(Crick)说过:“对我们人来说,在科学研究中没有比研究自己的脑更重要的了。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都有赖于它。”认识人脑的工作机理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促进神经疾病诊疗技术的发展,二是提高人工智能的水平。

诚如艾萨克·阿西莫夫(Issac Asimov)所言,“人脑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复杂的组织”。它有大约1011个神经元,而平均每个神经元要与103~104个神经元相连。虽然这些数字现在看来并非很大(能存储1T=1012Byte的硬盘在市场上已经很普遍),但问题是计算机硬件是我们事先按一定规则构建的系统,我们对于它每一部分的结构与功能都非常清楚,而人脑却是一个黑箱。想象一下让一台计算机穿越回唐朝,让那个时代的人们了解这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件多么不可想象的事情。

幸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手段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我们面对的黑箱正在慢慢变灰。通过这些实验手段,我们可以观察到“箱子”的部分内部。然而,只看到大脑内部的一些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远远不够。唐朝人打开计算机主机盖,能看到主板、CPU、内存条甚至一些精细的电子元件,但这对于他们完全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还差很远。他们需要综合各种技术手段得到计算机内部情况,从硬件问的相互连接关系推断出冯·诺伊曼设计的体系结构及发展变化,从软件的功能推断出算法逻辑,从二进制代码推断出可读代码。要得到这些结果,只有实验数据是不够的,还必须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蛛丝马迹中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原则。人脑就好比一台唐朝人眼中的计算机。计算神经科学就是一门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建模计算的方式理解脑工作原理的学科。

计算神经科学领域的形成始于1988年,Seinowski、Koch和Churchland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计算神经科学领域的“宣言”。从广义上讲,只要是通过建模、仿真等手段对神经科学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都属于计算神经科学的范畴。近年来,由于实验技术的革新和脑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这方面的研究早已不局限于生物、医学、心理学等学科,很多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以各种方式参与到脑科学的研究中,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电子、材料等,他们将该学科中的一些定量计算理论引入神经科学并据此研究脑科学的实验数据和现象。

国外许多著名高校都设有计算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心或相应专业,包括MIT:CSAIL-ArtificialIntelligence Group;Stanford University:Center forMind,Brain and Compution;Harvard University:Mind/Brain/Behavior Program;CMU/University ofPittsburg:Center for the Neural Basis Of Cognition: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Gatsby ComputationalNeuroscience Unit;Columbia University:BionetGroup。这其中大多数都有信息科学类院系的参与,如MIT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roup就是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下的一个组,而Stanford University 的Center for Mind,Brain andComputation由计算机系、电子系、语言系、神经生物系、心理系以及神经科学研究所的教授组成。计算机领域的一些杰出学者也参与了计算神经科学的研究,包括MIT的David Marr和Tomaso Poggio,CMU的Tom Mitchell,Caltech的Pietro Perona,Stanford Universit),的Fei-Fei Li等。这里还不包括大量的以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为教育背景但主要活跃在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等传统神经科学领域的学者。

一方面,计算机科学及其相近领域的研究人员对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贡献越来越大,已经成为脑科学研究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另一方面,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对计算机科学的某些方面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例如,近年来在机器学习领域非常热门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大脑感觉系统层次化结构的启发,见图1。其中,图1(a)为大脑视觉皮层各区域的位置及信息处理通道,图1(b)为深度学习的框架。

3 面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设计算神经科学课程的机遇和挑战

相对于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专业,面向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开设计算神经科学课程相对容易。这是因为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在理论证明、逻辑推断、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基础更扎实,他们接受医学、生物、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相对容易;但反过来,让那些习惯了生理和心理实验的学生接受一些计算理论方面的知识则相对困难。而相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专业,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在模型实现方面有优势。这是因为现在很多计算神经科学的模型都涉及大规模计算,扎实的编程基础使得他们在处理这类问题上更加得心应手。这些是面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设计算神经科学课程的机遇。然而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论述如下。

3.1 课程定位的挑战

通过调查一些国外著名大学开设的计算神经科学课程,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课程的立足点都是“理解脑”,以揭开大脑的秘密为目的,而且无论该课程是神经科学、心理学或相关院系开设的(如Baylor College ofMedicine神经科学系的课程Theoretical Neuroscience-Learning,Perception,Cognition,MIT脑与认知科学系的课程Inl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还是交叉学科中心开设的(如UniversityCollege London Gatsby ComputationalNeuroscience Unit的课程ComputationalPerception and Scene Analysis),甚至是一些计算机类院系开设的(如CMU计算机系的课程Computational Perception),都是这样。

如果在国内高校面向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神经科学课程,将课程目标定位于“理解脑”,会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国外著名高校非常注重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他们培养的研究生已经形成了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习惯,但国内研究生在选修课程方面则显得更加功利一些,只选修那些目前对自己有用的课程。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修一门有关理解大脑工作机理的课程显得比较怪异,这与他们将来从事的IT工作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为此,我们一方面需要从课程体制、培养计划等方面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课程,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在现阶段如何通过课程定位吸引计算机专业学生选修相关课程。

3.2 师资力量的挑战

交叉学科课程的讲授对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需要具有交叉学科的研究背景,这样才能把学科前沿看得更清楚,把问题讲得更透彻,但这通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计算神经科学这一学科跨度非常大的交叉学科而言更是这样。国内这一学科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零散地分布在各自院校的不同院系,而且无论是在哪个院系,他们都是少数派。师资力量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计算神经科学在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4 应对挑战的措施

4.1 准确进行课程定位

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计算神经科学这一课程,我们首先需要给这一学科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从狭义上讲,我们建议将计算神经科学定义为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专业方向(这里的人工智能包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各种智能计算的理论与方法),是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产生交叉的主要领域。相对于计算神经科学的广义定义,这一定义拉近了其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心理距离。

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该课程定位不能只是“理解脑”,还要强调“利用脑”,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一方面人工智能为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提供研究的工具,另一方面后两者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人工智能等信息领域的技术革新。学生理解了这一点,选修这一课程的积极性才会提高。计算神经科学在计算机专业内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其实要用到很多概率论、线性代数、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知识,与人工神经网络、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计算神经科学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一些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箭头表示课程间的支持关系。

4.2 有效提高师资力量

一方面,我们要鼓励教师进行计算神经科学这一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培养该领域的杰出学者或从国外全职引进一批这样的学者,这是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根本之道。如果在全职引进人才方面有困难,可以通过国家的各种引智计划引进一批短期工作的学者,让他们开设计算神经科学方面相关课程,以便有志于此方面教学科研的本地教师参与学习,最终实现课程的本土移植。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尝试让多个专业的教师同时讲授这门课程。教师一起确定教学大纲,分工合作,各自讲授涉及自己专业的那一部分内容并适当向神经科学靠拢。这样做的优点是较容易找到合适的教师并且每名教师不用花太多精力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缺点是内容会比较散,难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更麻烦的是教师如果不专门从事计算神经科学的研究,那么对于某些知识点则难以讲透;因此这项措施只是权宜之计,一旦条件成熟,我们还是建议由从事计算神经科学研究的教师授课。

5 教学内容的选择

由于计算神经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并且分布在很多学科里,因此要求学生将这些学科的课程全部学完后再学这门课程,显然不现实也不必要。另外,将所有计算神经科学的知识点都在课堂上讲解一遍也不现实,这就涉及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

5.1 教学内容精而新

“精”强调对教学内容的筛选,有两个原则:一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必须讲到,这些基础知识包括神经科学、数学、信息论、机器学习等领域的与计算神经科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举一反三;二是挑选有代表性的专题,如神经元模型、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等,把每个专题讲深入了,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这一学科的常规研究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能力。

“新”强调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一个尴尬的事实是现在真正称得上计算神经科学的教材很少,笔者认为最经典的教材要数Peter Dayan和LarryAbbott主编的Theoretical Neuroscience,该教材由MIT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这本教材内容很丰富,基本覆盖计算神经科学领域内所有的大方向,缺点是内容比较陈旧。计算神经科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大量的经典工作都没有包含在该教材中。该教材若作为研究生课程教材显然不合适,因此教师必须总结近年来该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如在顶级期刊(如Nature、Science等)上挑选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并将这些内容归纳到自己的讲义中。

5.2 教学内容向计算机科学倾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揭开脑的奥秘,还要强调这些奥秘对于计算机科学的意义和作用。一方面挑选一些能让计算机科学发挥重要作用和计算机专业学生体现优势的内容,如神经信号处理和人机接口,因为这些需要用到较多的模式识别技术;另一方面强调为我所用,挑选一些对计算机科学有用的内容,如稀疏编码、深度学习等在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

6 结语

计算神经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为了响应在国内建立一流计算神经科学的号召,对于科研和教学我们都不能忽视。目前国内有能力开设计算神经科学课程的学校还不多,即使有也只集中在医学、心理学等院系,其定位一般侧重于“理解脑”。长此以往,国内对于脑科学的研究将面临跛脚走路的尴尬境地,因为脑科学研究的另一任务——提高人工智能的水平将被忽略,因此在工科院系尤其是信息科学相关院系开设计算神经科学方面的课程非常有必要。研究型高校应抓住机遇,从政策上鼓励工科院系开设相关课程,这对于国内学术界从容应对脑科学革命这一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群,张剑湖,李俊民,数学专业设置交叉学科课程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2):29-31

[2]郑利平,安宁,路强,等,跨学科教学实践与构想[J],计算机教育,2013(1):3-5

[3]陶飞,程颖,杨金键,等,交叉学科研究模式的组织建设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1):6-10

[4]罗嘉庆,周世杰,跨学科课程教学研究与案例[J],计算机教育,2013(1):11-13

篇3

神经病学留学生教学模式自2009年起,我院首次承担了天津医科大学留学生的本科教育实习工作,神经病学作为一门临床课程,是每名留学生必修的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留学生的神经病学的临床实习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从汉语教学到全英文带教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我们改革留学生实践教学带来一些思考。

一、医学留学生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所面临的问题

留学生有一些不同于本国学生的特点:(1)文化背景:我校招收的医学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他们普遍使用的印式英语有其自身的构音和表达特点,与国人从小就接触到的美式或英式英语的发音存在较大差异。而绝大部分学生完全不懂汉语,这导致了师生之间语言交流障碍。(2)学习能力方面:留学生由于教育背景不同,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也存在极大差异,知识结构参差不齐。(3)临床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留学生的课间见习、实习等都要在医院医疗环境中进行,学生交流的对象是病人,这对于那些不具备汉语条件留学生来说,仅从带教老师那里获得信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

目前,我院神经病学教研室教师梯队的学历层次较高,均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带教条件。作为医学专业教师,当务之急是建立留学生神经病学临床实践质量标准,更好地指导临床教学实习。

二、解决医学留学生的神经内科临床实习问题的对策

为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国内外学者提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此,我们探索了几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1.教师培训经常化。留学生教育,教师是关键。为此,我们尽可能加强教师队伍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的训练。具体措施有:(1)创造留学生教育氛围。坚持每周在科里开展教师英语读书活动及组织青年教师、研究生进行晨读,强化教师口语的训练,在授课中应尽可能使用简单易懂的词汇和句型。(2)坚持分层带教。为了让教师树立信心,科主任和高级职称教师定期进行英语教学查房;青年教师床旁带教、组织留学生病例讨论、英语小讲课和参加医院统一组织的留学生专题讲座活动,教学相长,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能力。(3)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科主任曾由天津医大选派赴英国邓迪大学研修,系统学习世界高水平医学院的教学理念、方法,提高留学生和医学生的授课质量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在神经科病房和卒中单元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对英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医疗体系和神经科的工作有了深入、系统的了解。通过以上努力,目前已逐步在教研室培养出了一支专业素质高、外语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2.教学内容现代化。全程英语教学模式决定了英文教材的选用。目前国内没有适合的英文版神经病学实习教材,所以,在教学的同时,结合国内临床医学教学内容及我们在多年临床工作中积累的案例,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内容丰富、知识前沿的神经病学留学生英文教学提纲和实习讲义。

3.带教方法多样化。在诊疗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很难理解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知识,这也给临床神经病学的实习带来了困难。为此,我们采取了很多方法:(1)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它是以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神经解剖学知识、神经系统查体、腰椎穿刺等神经科基本操作、神经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体征等直观地进行动态演示,进行模拟教学训练,使他们能尽快地了解和掌握疾病及神经病学临床技能。(2)对留学生实习教学的难点——神经系统查体,通过电子模拟人在神经系统查体中的运用,帮助学生学习神经系统查体等基本技能。(3)编写了适合留学生书写的神经科英文专科病例,通过病例书写,强化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症状体征的学习。在学生问诊过程中,组织英语口语较好的中国医学生参与到留学生教学中,采用“一对一”帮扶模式,中国医学生作为患者与留学生之间的“桥梁”。此方式不仅能进一步加强留学生与患者的沟通,同时还能提高中国医学生的专业英语素养及交流能力。(4)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即互动式教学模式。实习中以锻炼学生临床思维为主,穿插典型的病例分析,以个体病案来揭示普遍规律,并适当地介绍新进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4.完善留学生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立适合留学生技能培训量化标准及临床实习质量考核标准

(1)技能培训量化标准。在留学生教学过程中,完善留学生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内容包括病历书写、专业基本技能、病案分析、人文能力(汉语能力、与病人交流能力、实习纪律等)。(2)实习质量考核标准: 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急救处理;在技能训练方面,掌握神经科病例的书写,神经系统检查和定位、定性诊断原则,神经内科常见病的概况,CT和MRI阅读;示教腰椎穿刺步骤,理解腰椎穿刺基本过程;能对病史、检查结果、病情变化和诊疗经过做出简明扼要的综述病历整理;另外,对留学生的汉语能力、与病人交流能力、实习纪律等做出评价。

目前留学生医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医学院校的责任,也是中外医学院校极为重视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身作则,亲身示范如何与患者更好地沟通,尊重患者的隐私,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医生给留学生做讲座,介绍他们从医以来的心得和体会,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医德。

我们在带教过程中,应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能时刻跟随医学发展的步伐,做到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为以后的从医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Khoo EM. Teaching methods used in primary care. Malaysian Family Physician.2008,3(1):42-44

[2]裘晓华.《诊断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2):86-87

[3]Belland B,French B,Ertmer PA.Validity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research: A review of the instrumentsused to assess intended learningoutcomes [J].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of Problem-Based Learning,2009,3(1): 59-89

篇4

细胞医学独领

人存于世,位置感和导航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在导航时,我们的位置感会与基于运动和对先前位置认知所形成的距离感相互联系起来。

而早在上世纪70年代,奥基夫就找到了大脑中海马区(大脑中与记忆相关的区域)的一群特定细胞,它们在一定的空间位置就会活跃起来,被称作“位置细胞”。“位置细胞”能够发挥定位功能,不同的“位置细胞”在不同的位置兴奋,从而在大脑中构成了一幅关于周边环境的“地图”。奥基夫的博士后莫索尔夫妇在2005年发现了另一种对空间位置有反应的神经元――“网格细胞”。这种神经细胞的兴奋能形成坐标系,可以精确定位和寻找路径。这两组细胞群结合,就能够在大脑中清晰感知出我们所在的位置以及指导下一步我们的行动会采用何种路径。

3位科学家对细胞医学的贡献,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给以高度评价:这项研究成果“解决了困扰科学界几个世纪的难题,揭示了大脑如何创建周围空间的‘地图’,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定位路径。对大脑定位系统的认知,可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人类大脑空间记忆的中枢机制。”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关于获奖成就的声明中还指出:“感知位置和导航能力是最基本的大脑功能,对位置的感知能够令人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与周围物体的关系,人类正是依靠这些空间能力才能在环境中识别、记忆并辨别方向。他们的研究促使更多的科学家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哺乳动物身上发现‘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组成的定位系统,而对定位过程的研究,也为揭示大脑在认知过程中如何计算开启了新的途径。

脑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残疾原因,但却一直未能发现有效的防治方法,在很多脑疾病中都有空间记忆功能受损的影响。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例,海马体和内嗅皮层经常在早期阶段受到影响,导致患者常常迷失方向。了解大脑的定位系统可以帮助我们从机制上去了解这类患者的记忆是如何丧失的,而且这一发现还能为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线索。”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伊鸣曾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解剖与发育生物学系神经科学专业学习。奥基夫获奖后,作为获奖者的学生伊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以视频的形式还原了奥基夫的实验:大鼠在一个箱子里自由活动,电极被埋置在大鼠海马脑区,大鼠在活动中,每经过一个特定区域,一个海马神经元(位置细胞)就会开始发放动作电位,与此同时,记录神经元放电的设备闪烁灯光,并发出“呲呲”的放电声音。伊鸣说:“当前,奥基夫在上世纪70年代基于动物研究的这个核心理论已经在人类身上被证实,例如,近期采用大脑成像技术研究以及对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位置细胞’与‘网格细胞’同样存在于人类大脑中。因此,对于大脑定位系统的了解或许会帮助我们理解某些疾病中空间记忆缺失的具体机制。”

“师徒三人”同获奖

约翰・奥基夫在几周前刚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获得卡夫里奖。在接到诺贝尔奖官方媒体采访电话时,时年74岁的奥基夫惊叹道:“我简直像在月亮上了!”对于与他分获奖金的莫索尔夫妇,奥基夫赞赏有加:“我们相识了很多年,他们当时的工作已经卓有成效,注定是这一领域的明星。”

约翰・奥基夫在某种意义上是莫索尔夫妇的导师。爱德华・I・莫索尔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他和妻子分别在奥基夫的实验室学习过3个月和1个月,并从奥基夫那里获得了对单个细胞进行记录的一对一训练,“在他实验室度过的3个月,是我这辈子最有效的学习经历。”爱德华・I・莫索尔激动地说。莫索尔夫妇接到通知电话时并不在一起,但在分别接受诺贝尔奖官媒电话采访时,几乎一致表示,能获得这项殊荣,离不开学校、资助者以及实验室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

据官方数据显示,莫索尔夫妇是第五对同获诺贝尔奖的夫妇,而莫索尔女士则是第45位获奖的女性。她表示:“能够在科学上携手走得如此之远,主要因为我们都热爱随时随地随性讨论,用能想到的任何方法把有趣的问题付诸实验,而不是为了研究一个问题而计划着开个研讨会。相反,我们每天都能开个愉快的早餐会。”

John O'Keefe

约翰・奥基夫

出 生 1939年美国纽约

国 籍 美国/英国

研究领域 神经科学

任 职 伦敦大学学院

获 奖 霍维茨奖 (201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4)

May-Britt Moser

梅・布莱特・莫索尔

出 生 1963年

性 别 女

国 籍 挪威

研究领域 心理学、神经科学

任 职 挪威科技大学卡夫利科系统神经科 学研究所和记忆生物学中心创始主任

获 奖 霍维茨奖 (201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4)

Edvard・ I・ Moser

爱德华・I・莫索尔

出 生 1962年挪威

国 籍 挪威

研究领域 心理学、神经科学

任 职 挪威科技大学卡夫利科系统神经科 学研究所和记忆生物学中心创始主任

篇5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双语教学 模式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9.047

Mode and Explora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the

Medical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ZHANG Yahong, GUO Zhenyu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04)

Abstract Bilingual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surgery physicians and integration with the advance medicine knowledge in the world. We are carrying out bilingual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for some teaching experienc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from the bilingual teaching methods in teaching mode, effect and idea. To discuss the problem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for future improvement.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and exploration

医学双语教学(Medical Bilingual Teaching)是指在医学教学中,除母语汉语外,以外文原版教材(通常为英文)为基础,采用汉语、英文同步或交叉授课的教学方法。①

本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极为迅速的时代,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作为生命科学分支之一的医学科学,它的发展离不开大批精通医学专业及外语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医学双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交流能力与扎实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亦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的一种趋势。2004年教育部对医学本科教学中双语教学的要求是“用双语授课课时要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

现代神经外科、护理学均起源于欧美,从根本上讲双语教学有利于神经外科学医护本科、研究生加深对神经外科学及相关护理学历史的了解及其新进展的理解。近20年是神经外科学和相关护理学基础与新技术蓬勃发展的黄金时间,这要求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及学生对相关前沿知识进行及时更新,以便掌握最新的前沿学术动态。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及学生不但要密切关注国外神经外科学及相关护理学最新进展,而且还要将我们自己的治疗及学习体会、新技术和研究成果进行对外交流,这种国际范围的交流与合作都须以英文为媒介。

由于神经外科学及相关护理学知识体系的复杂性及专业性,神经外科医护双语教学在全国尚未广泛开展,也无经验可遵。但我们知道,双语教学的开展是势在必行,亦是大势所趋。我科自2007年起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实习的医护学生进行临床双语教学工作,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现将内容及方法总结如下。

1 双语教学授课模式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分配使用两种语言的授课时间及对不同的授课群体采取不同的授课模式,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摸索的重要问题。依照以往双语教学经验,②我们对于神经外科专业实习的护理专科、医护本科及研究生分别采取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

1.1 简单渗透式模式

该模式采用中、英双语教材,板书与作业均使用英文,授课时为中文讲解。对于双语教学初期,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有限,而学生群体的英语水平亦参差不齐时,该种方式较为适用。同时,涉及神经解剖、神经病理等的专业词汇大多较为生僻,记忆困难。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从简单的神经外科学词汇入手,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理解,以便其愿意多接触专业词汇。我们体会,简单渗透式模式适用于护理专科学生或学生接触双语教学初期,而随着教学进度加深及学生掌握专业英语词汇量增多,往往需调整教学模式。

1.2 过渡式模式

该模式中教材、板书及作业均为英文,但教师课堂讲解采用中文和英文混合方式。教师用英文对较为简单的神经外科知识进行描述及讲解,要求学生能够使用简单词句回答一些相关问题。由于神经外科病种有多样、复杂(包括脑血管病、肿瘤、外伤及先天畸形等病种)等特点,要求授课教师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能力。课堂中要求教师能用简单易懂的专业词汇将各种疾病发生、转归及疾病相关解剖、病理及影像学知识融会贯通。该模式我们较多应用于医护疗本科学生或接触双语教学一段时间后、英文水平较前明显提高的神经外科实习学生。教学前我们要求学生对本次授课内容进行提前预习。学生对授课内容有一定了解后,就能够有的放矢,同时能够较好融入课堂并形成互动教学。

1.3 浸入式双语教学模式

该模式采用英文教材、板书及作业,教师使用全英文授课。要求教师和学生均用英文进行思考和解答问题。该种模式为全英文的讲授模式,是双语教学最终要实现的目标。神经外科双语教学中神经系统解剖知识的讲解是神经科医护学生学习的基础。但鉴于该部分内容的复杂性,通常我们课前会要求学生准备相关的外文文献。通过次过程让学生在阅读外文资料过程中,不但潜移默化地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而且常常使其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形成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该模式我们较多应用于英文基础相对较好的研究生,授课前要求学生自行查阅相关外文最新文献,激发同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做到学以致用。

2 影响双语教学效果关键因素探讨

双语教学主要受如下三方面因素影响:教师、学生及教材。优秀的教师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基础,学生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主体,而完善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2.1 教师因素

由于神经外科学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开展双语教学除要求教师有最基本的医学常识及过硬的英文水平以外,还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但现实情况往往事与愿违,那些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专业英语老师往往欠缺神经科学专业知识,而具备较高神经科学专业素养的医师,却存在较大的英文口语困难和障碍。这些现实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相关教师队伍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进行英语和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再教育。通过我院近年双语教学经验,认为严格控制教师的资质是保证教学质量重要因素。神经外科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神经外科专业中级职称以上或博士学位。同时,双语教学前需进行公开试讲,英文口语好及应用能力强的教师优先上岗进行教学。医院还定期聘请相关教育培训机构讲师,对授课教师进行教学基础知识及技能培训。每学期定期组织双语教学竞赛,以充分调动了教师积极性,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2.2 学生因素

如何激发教学主体――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是决定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③是目前广受好评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职能由“教”变为“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我们体会,双语教学时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在授课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专题或病例进行学习、讨论,最终得出结论。

双语教学授课期间,教师需选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影音资料等来丰富授课内容,增大课堂信息量。在授课的同时,让学生增强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兴趣。同时,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也是双语教学中督促学生进行良性互动的重要环节。考核是教师对学生培养是否达到目标的一种有效检验手段。建立合理考核体系是实施双语教学良好效果的保证,只有“授”与“评”的完美结合,才能保证授课的顺利进行及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教材因素

如何选择一本“通俗易懂、难易结合”是经常困扰双语教学的现实问题。现阶段国际神经外科通用教材包括Schmidek and Sweet Operative Neurosurgical Techniques, Youmans Neurological Surgery,Kempe Operative Neurosurgery等,经我国众多神经外科专家的不懈努力,上述教材均出版了中文版本。我们使用后体会,专业神经外科教材有系统性、规范性及连贯性等优点,但有层次性不足及知识量过大等不足。这种情况往往造成学生学习、记忆困难,学习积极性不高,增加了教学难度,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我国目前暂时还没有一本适用于神经外科的双语教材,我们通过对神经外科实习学生英语水平的了解,对于不同英文水平的同学,均自行摘录、编写临床神经外科双语教材,关键词采用中、英文标注,晦涩难懂的部分专业内容用中文标注。自编教材最大的优势是针对性强,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总之,医学双语教学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及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我们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学临床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有良好英语综合能力的神经外科专科高素质人才队伍。

*通讯作者:郭振宇

注释

① 何兴样,刘伟,沈清燕,等.医学双语教学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4.4(3):23-24.

篇6

怀着对徐林主任的深深敬意,笔者近日拜访了这位骨科神经学创建人。见到徐林主任时,他刚做完7台骨科手术,虽然已是疲惫不堪,但他依然耐心地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说话时,浑厚的声音中蕴含着一种坚定的气质,炯然的眼神里透射出一种执著的信念,丰富的谈话中体现了一种创新的精神……

我国第一位骨显微外科博士

1976年,徐林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当时刚刚结束,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年轻的徐林在“大外科”、“大骨科”的轮转性临床工作中任劳任怨。一边刻苦钻研理论知识,一边庞杂精炼实践技能。经常得到患者的赞誉。在这个阶段。他学到了作为一名好医生应该具备的首要条件――勤学苦练,求知为患。

1979年,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的徐林在极度求知欲的促使下,脱产攻读了硕士研究生,不仅再一次锤炼了自己的医学理论知识。也开启了他医学科研的大门,使他向医学的前沿阵地迈出了第一步。

1982年。硕士毕业后的徐林再一次回到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他像一个回归前线的战士,带着更饱满的激情和更为精练的知识来到患者中间。以全新的姿态和病魔战斗。他把自己的“阵地”规划到骨科领域,但同时也不断地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并灵活运用;尤其是对与骨科关联紧密的神经外科,他同样潜心研究,这为他的临床工作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为他多年以后创建“骨科神经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4年,徐林凭借超乎寻常的毅力考入上海医科大学,成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著名骨科与显微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中伟麾下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也是我国第一位骨显微外科博士。在陈中伟院士的精心培育和徐林自身的不断努力下,他的整体医疗技能和医学知识突飞猛进,并且在我国医学界树立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念和创新思维。

1987年,在徐林的博士论文答辩会结束后,陈中伟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预言:“这个经过艰苦磨练而成长起来的新秀,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创新欲。他将来会带动一个学科的发展。”

东方脑瘫SPR手术的奠基人

1987年,徐林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吻合血管的神经移植术修复臂丛神经缺损”研究。同时。还在北京博爱医院参与创建了“中国康复中心”。徐林就像一个动力十足的火车头。在医疗领域里勇往直前地奔跑。以其创新性的工作理念带领整个学科的飞速发展。

脑性瘫痪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占出生人口的4‰左右,其致残率高,治疗与康复均较困难。故一直是骨科、神经外科和康复医学领域的难题之一。徐林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脑瘫痉挛的基础实验和临床诊治研究,其中包括腰骶神经根的解剖学研究,腰骶神经根的组织化学研究,有关“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阻断术”(SPR)的诱发电位研究、动物实验等,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破。

1990年5月,徐林率先在亚洲将SPR应用于临床治疗脑瘫下肢痉挛,并对手术方法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进。痉挛解除有效率达95%以上,功能改善率达80%以上。截至目前,已完成手术8000余例,这是国际上完成手术例数最多、资料最完整、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组病例。

1991年12月,徐林在SPR成功的基础上,在国际上开展了首例“髓外选择性颈段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由脑瘫引起的手与上肢痉挛的病例,获得明显疗效。截至目前,已完成手术500余例。

SPR改变了传统的脑瘫外科治疗模式,使其痉挛解除效果与功能改善效果大幅度提高,这一技术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百家医院先后采用SPR治疗脑性瘫痪。SPR被称为全球脑瘫外科治疗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成为脑瘫外科治疗的重要里程碑。

为了推广此项技术,1991年,徐林与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合作,自主研发了适于普及SPR手术的“神经阈值测定仪”,改善了以往该手术必须使用肌电诱发电位的传统方式,更有利于该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推广,该测定仪已获得国家专利。

为了进一步提高脑瘫疗效,徐林又开展了针灸和中医药对复杂难治性脑性瘫痪的攻关研究。1993年,徐林被推选为中国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4年,被吸收为美国科学进步协会国际会员。1995年,徐林应邀赴美讲学,介绍了SPR在中国的成功经验,受到国外专家的高度关注,并被国外同行誉为“东方SPR的奠基人”。1997年,中国脑瘫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徐林众望所归出任主任委员。目前,徐林创新的SPR治疗脑瘫技术已居国内领先地位,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徐林除了在骨科脑瘫领域的研究和治疗外,还擅长治疗颈椎和腰椎病变、脊柱脊髓疾病和损伤、关节退行性病变、脊髓拴系综合征,及以臂丛损伤为代表的周围神经损伤、神经伤残后遗症等,在骨科创伤、骨肿瘤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自1992年以来,徐林完成的500余例脊柱脊髓畸形、脊髓拴系综合征手术,是目前国际上数量最多的一组病例。

徐林在多年的骨科临床工作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开拓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瞩目。2003年,徐林在国内率先将纳米人工骨应用于临床,被评为“2003年度中国医学十大新闻”之一;同年,他在亚太地区首创“导航引导下关节置换手术”,以及术中CT脊柱导航脊柱开放和微创手术,大大提高了关节和脊柱手术的精确度,从而开创了中国骨科手术的智能化时代。

迄今为止,徐林完成各类骨科手术12000余例,其中约8000例为颈、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阻断术,是目前国际上该手术例数最多、疗效最好的一组病例。在徐林的行医生涯中,“首创”和“首例”出现的字眼最多,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拥有扎实的医学基础和基本功下,发挥出了他独具一格的创新精神。

骨科神经学的创建者

1993年,徐林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并于1997年创建了全球医学界第一个“骨神经科”。同时,徐林还从基础到临床,从教学到科研,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地创建了一门新的医学学科――骨科神经学。

骨科神经学是根据人体的“骨骼神经系统”,将“骨骼、脊髓、脊神经等周围神经”整体联系紧密的区域划分出来,将其作为“骨和神经”综合在一起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例如,“脊柱脊髓区”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针对临床上多见的脑瘫、脊柱裂、脊柱脊髓外伤等疾病的研究和诊治。在以往,这些区域是由临床上神经外科或是骨科两个不同的科室单独给予处理的,由于学科的界限和局限性,成为医学上的盲点或是边缘地带,故该科学研究进展缓慢。徐林通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研究,打破了这种学科间的壁垒,更科学地、全面地进行新的划分,并且在l临床实践中发挥了卓越的贡献。

医学新学科的创建,与徐林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综合理念分不开,更与他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密切相关。徐林从一名医学生到一位医生,经历了反复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临床工作技能实践,打下了坚实、广博的医学理论知识基础,又在骨科和神经科领域具有极其深厚和精湛的造诣,他将骨科学的边缘领域和神经科学的边缘领域经过科学地综合和创新,从而开创了医学的一个新园地。

2002年,徐林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并担任骨科学部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他上任后,对骨科状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根据其特点对骨科的发展制定了详细的规划。以开创特色鲜明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打造国内骨科领域的领军团队、开展创新项目等为指导思想,快速提高团队整体业务水平,为病人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2003年8月及2005年9月,徐林先后为两名世界罕见的“寄生性不完全性连体婴”(“三腿宝宝”)成功完成分离手术,经全世界10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及学术界的极大震动和关注,为中国医学界赢得了赞誉。

2005年,徐林带领的骨科学部成立了“小儿脑瘫康复中心”,一方面巩固、改善了小儿脑瘫外科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培训骨科医生治疗脑瘫的全面技能。其指导理念正是徐林“将骨科、神经科、康复科整合在一起”的“综合理念”,解决了目前脑瘫治疗中存在的“外科医生不懂康复,康复医生不懂外科治疗”的弊病。真正实现了脑瘫治疗三原则――解除痉挛、矫正畸形、实用康复,并且制定了完善的脑瘫术后康复治疗常规。该中心对小儿脑瘫及畸形的治疗采用手术与针灸、手法康复、中医药调整相结合,提高了手术及围术期的安全性,同时缩短了患者恢复时间,提高了患者功能改善效果。2006年,该中心因为在治疗小儿脑瘫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被指定为“国家民政部脑瘫定点治疗中心”。

篇7

“当然不是什么自设专业。生物医学工程是交叉学科,可是个大热门,我也许会做个工程师吧。”我笑着应答。

“是不是也要和典型工科男一样,整天对着电脑看数据,或是画图呢?”

“这会是工作的一部分,因为有不同的分支,就业也有很大的不同。”

很多人听说我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都表现出惊诧的眼神,不知道会学些什么。当他们得知我在医学院,眼里的惊讶就又升了一个等级。是的,我在医学院读工科博士学位,梦想着能成为一个为医学事业效力的工程师。

下一个诺贝尔奖的产出地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是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完美结合。通过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来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如果说医生是在临床上给予病人直接的救助,那么生物医学工程师就是通过研发的方式,为医生提供技术支持。

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离不开高新设备的推动。手术室中高端器械,如高频电刀、激光刀、呼吸麻醉机、监护仪、X射线电视、超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都是生物医学工程高速发展的产物,生物医学工程研究者就是这些医用电子仪器的研发者。当你看扣人心弦的美国医疗剧时,医生常常使用的挽救了无数生命的除颤仪,就得力于医学工程师的研究和设计。

生物材料制作也是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器官捐献还较少,而很多终末期器官衰竭者又在等待新的器官来延续生命,于是人工器官应运而生。生物材料为各种人工器官提供物质基础,器官制造直接关乎生命,是个大学问。制作人工器官的材料必须要充分考虑强度、硬度、挠度、韧性、耐磨性及表面特性等各种物理、机械等性能。由于这些人工器官大多数是植入体内的,所以要求具有耐腐蚀性、化学稳定性、无毒性,还要求与机体组织或血液有相容性。这些材料包括金属、非金属及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其中轻合金材料的应用较为广泛。所以,从事这一领域研究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作为基础,还要对物料、材料等方面有深入了解和研究。相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我们会设计出质量高而又成本低的人工器官,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最有趣、最前沿的要数神经网络的研究了。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对脑神经的研究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掀起的一个新热潮。这是一个可能引起重大突破的新兴边缘学科,它研究人脑的思维机理,将其成果应用于研制智能计算机技术。运用智能原理去解决各类实际难题,是神经网络研究的目的,现在这一领域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也许,下一个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就是研究该领域的生物医学工程科学家。

除此之外,生物医用陶瓷材料、纳米医学、微创医学、生物力学、生物信息学、远程医学与健康信息学等,都是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分支。

英语想不好都难

单看这个专业的名字,就能看出这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的三大板块――生物、医学、工程,缺一不可。

第一板块:生物。在该领域,学生要修读化学生物学、生物传感与分析、生物信息学、生物电子学等相关课程。不仅要掌握这些理论基础,还要有生物科学的基本实验技术,能从事试验工作。

第二板块:医学。在医学方面,学生要修读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学、神经科学、医学统计学等。同时要学习生物医学仪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并了解相关仪器的发展趋势,掌握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此前我对医学影像学一无所知,后来去医院和一些厂家实际参观,一张张生动立体的器官美图、核磁共振检查带来的精确诊断,让我领略了生物医学工程的巨大魅力。

第三板块:工程。尽管此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服务于医学领域,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涉及工科的课程最多,也最复杂。生物力学是必修课,但是有其自身特点,这是一个应用力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中的力学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学科。像生物流体力学、生物心血管系统、飞行等与水动力学、空气动力学、边界层理论和流变学等有关的力学问题,学习者了解了这些后可以对自己的身体有更深的认识。除此之外,纳米科学技术引论、成像理论与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信号处理与分析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是必修课。

作为工科专业,它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较强的动手能力也是毕业生将来就业的基础。在研究生阶段,我们要学习硬件电路设计与调试,要像“码农”一样,熟练掌握计算机编程。此外,如果你以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生外语是弱项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也许你入学的时候英语刚刚到国家线,甚至是自己的减分项,那么通过两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你也能成为英语高手。因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欧美国家发展强劲,我们用的一些教材都是英文原版,如《磁共振成像原理》《系统与计算神经科学》等。同时我们也要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了解国外前沿动态。一些专业课还要全英文教学,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英语想不好都是难事。

篇8

情景教学 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 神经病学

神经病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神经病学的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法等一些基本操作技能是神经科医师的基本功。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际操作,不利于临床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

神经病学涉及复杂、抽象的神经解剖学知识。神经系统功能多样;检查内容繁多,专业性较强;临床诊断需要在病史、查体及恰当辅助检查的基础上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因此,要求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神经病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有一定难度。所以,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以便医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认识和掌握神经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建立基本的临床思维,是神经病学临床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

神经病情景教学是基于上述现状提出的一种新的实习教学方法,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设置典型的情景或案例,通过学生设身处地的实际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任务为中心,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我们将此两种教学法的有机结合运用到神经病学实习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要在模拟真实情景的任务驱动下学习,充分利用其优势的互补,不仅能够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其思维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临床实践能力。

一、教学对象

选择辽宁医学院2008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33名,以班为单位随机分成2组,即实验组及对照组。年龄(22.12±1.52)岁;4个班级学生年龄、性别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班神经病学见习课任课教师、教材、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完全相同。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选用《神经病学》(第6版)教材的教学内容,根据临床实践的教学内容安排完成对比教学。

对照组:按照教学要求采用传统的教师示教和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法进行授课。

实验组:由教授设计相关教学任务,在模拟临床场景下,导入一级任务和若干个子任务;学生分成2~3组,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角色扮演等任务选择;通过自主学习、讨论等方式完成任务;通过病例讨论等方式,对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等理论知识进行回顾性复习;教师总结知识点,并预告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临床实践考查模式的改革:根据我院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采用临床技能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同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资料的准备与问题设计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设计相关任务,将知识点融入其中。模拟临床情景有:准备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等检查器具,准备门诊病志、化验检查单、CT报告单等。

2.任务驱动导入

在上述情境中,导入预先设计好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一级任务(即母任务),同时提出若干个二级任务(即子任务)保证一级任务的完成,由多媒体课件展示。

3.自主、协同学习

分组:根据任务安排及学生人数,分为2~3组。每组推选一名同学做小组长,负责协助教师安排同学们的任务选择,并在最后讨论阶段做好总结。

教师先不急于给学生讲解如何完成该项任务,而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回忆所学知识并通过查阅文献利用网络资源找到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及纠错。

4.任务驱动演示

由学生扮演不同疾病的患者、患者家属及接诊医生、科室医生、CT室医师、化验室医师等角色。

5.教学讨论、总结

由各组组长进行病例讨论及总结,提出自己掌握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最后由教师总结知识点,并补充与本次课相关的神经解剖生理知识或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三、教学效果评价

1.结果

2.讨论

目前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的医疗资源不足,扩招后学生的增加使得原本紧张的教学病源缺口更加明显。长久以来,在医学教育领域中,临床操作资源不够充足,医学院学生总是陷入“理论多、实践少”的尴尬局面。情景教学模式的引入,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临床操作资源上的空缺。

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现在已尝试应用于临床各学科的教学中。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任务为中心,介绍和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此两种教学法的有机结合运用到神经病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的任务驱动下学习,充分利用其优势的互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其独立探索和创新能力,学生还会不断的获得成就感,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该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平均分为84.80±5.23)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理论掌握程度、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构建的良好仿真模拟教学环境中学生自觉投入其中,在一环紧扣一环的教学任务驱动下,进入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角色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该项改革突出体现了综合运用情景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并且在明确目标任务驱动下激发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求知欲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改变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另外,在仿真临床实景下,培养了学生关爱病人,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的“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协作、沟通能力得到提高。最后,在运用新教学方法的同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扩展知识面,更新知识体系,摸索、实践、归纳、总结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模式,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靖,李国营,张德兴等.神经系统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J].解剖学研究,2007,29(5):387-389.

[2]张拥波,张健,王得新等.神经病学教学探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7,30(1):109-110.

篇9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心底最真的梦想。伴随着祖国的复兴成长,我也在不断实现着我心底的梦想与追求。

我留学时所在的札幌医科大学的神经外科在全日本也是名列前茅的专科,在那里见到的病例大多是别的医院解决不了而转院过来的棘手病例。而对于我,正是学习的极好机会。有一次,由外地医院转来一位被诊断为颅底巨大肿瘤的患者。因为瘤体巨大,范围波及了前额颅骨,且深及大脑的最核心部位——中脑,同时又将额骨、及颅底的前颅窝、中颅窝、斜坡的颅骨、硬脑膜都侵蚀破坏了,手术切除的难度极高。在我看来,对于医生来讲,向家属交代一下手术存在的巨大风险,劝他们放弃手术大概是最好的选择。这样既能够使患者免受手术后遗症带来的痛苦,更主要的是可以防止万一家属不接受手术的结果所带来的医患纠纷。然而经过科内的医生全体讨论后,端和夫教授毅然决定联合整形外科一起为患者做一次大手术。

几番的术前两科联合讨论之后,手术如期进行。求知若渴的我更是兴奋,因为参加这样的手术,恐怕一辈子也就这样一次机会呢!早晨8点,我早早进入手术室,开始准备手术显微镜、术中立体导航等器械。随着手术的逐步深入,发现肿瘤质地极韧,并且大脑内的正常解剖早已被破坏,情况比预计的复杂得多。手术进行到下午,肿瘤才切下来一点点。送去做术中病理分析,结果是一种很罕见的恶性肿瘤。我内心中那些亢奋也渐渐为疲劳所替代。但心里想: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再苦再累也要坚持!最后,肿瘤终于被全部切除,此时已经是翌日的9点多钟了,手术的医生为了保持体力,也分成2组,轮番接续手术。看到一旁从未休息的我,端和夫教授在将肿瘤全部切除后,不顾疲劳,在显微镜下将大脑深部的解剖以及整个手术的要点向我详细地一一讲述。听着老教授的讲解,看着一条条或迂曲蜿蜒、或纵横阡陌走形于琼脂般大脑组织深部,一拨一拨搏动着的鲜红的动脉,感觉是那么充满活力。我的内心猛然间被这幅大脑深部奇妙、梦幻般的微观世界所震撼,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伟大!我想,这也许就是作为治病救人的医生这项职业的神圣之处吧!

在神经外科手术之后,整形外科接着做皮瓣移植、颅底重建的步骤。整个手术在开台后28小时圆满结束。面对着家属深深的鞠躬和诚挚的感谢,日本的医生们除了微微点头,嘴里也简单地说着“您也辛苦了”之外,却也不见更多的寒暄。或许是民族性格使然,或许是他们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职责所在,无需再多客套。通过这次不凡的经历,我收获颇丰。将病例所有材料详细总结,又查阅了相关文献后,写成论文,发表在国际刊物上。同时,我为自己术前的一己私念而深感惭愧!这也促使着我,在回国这么多年的工作中,总是站在患者家属的立场上来决策治疗方案,因为我坚信,只要真心地为患者着想,处在病痛中的他们和家属就会感受到你的良苦用心。

在之后攻读博士的4年,我每天12个小时专注在实验室,细胞、DNA几乎是生活的全部,对小白鼠每一个脑梗塞的成功治疗都会令我欣慰畅怀。4年艰苦努力,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果的论文刊于2006年10月国际神经科学一流杂志Brain上,并在2006年国际神经科学大会上发表。根据该实验成果,札幌医科大学于2007年1月正式开展经静脉移植干细胞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应用。此项成就在日本尚属首例,受到媒体和医学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篇10

Institute and Department of Human

Biological Chemistry and Genetics,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Galveston, TX (Ed.)

Neural Stem Cell

Development and Transplantation

2003, 473pp.

Hardcover $ 169.00

ISBN 1-4020-7588-X

Kluwer Academmic Publishers

本书是由14位专家撰写的关于神经干细胞研究进展与移植方面的专著,介绍了发育与疾病中的神经干细胞模型,提供了有关的背景知识,讨论了干细胞谱系及决定其命运方面的内容,包括各个阶段特异性标志物及细胞命运标志物。传统来源及胚胎和神经干细胞特性在本书中也有所涉及。

全书共10章。第1~5章的内容包括从异形组织中纯化神经干细胞及其克隆分析方面,涉及了啮齿动物及人胚胎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系的产生及特性、以及其在科学研究和修复方面的应用,讨论了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增殖及分化的调节以及培养方法。第6~10章的内容是关于神经干细胞在细胞和基因治疗方面的使用,其中两章的内容对有关动物移植研究进行了综述;另外一章讨论了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刺激的令人感兴趣的新热点;接着讨论了针对神经系统损伤及疾病修复的人体细胞治疗方面的内容;最后一章对用于多种目的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包括人体基因治疗的神经干细胞/祖细胞的基因表达的调节和修饰的方法。

目前,对于神经干细胞系、分化以及移植力的认识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是该研究领域的目的非常明确,人们对此的研究也很感兴趣。借助于生物信息学、基因组、蛋白质组等新领域及其与它们相关的新技术,将能使我们获得新的有关早期神经发育以及神经发育在发育、代谢、免疫、退行性、衰老、外伤或遗传性或后天形成的局部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方面的新信息。虽然许多难以治疗性疾病驱动着该领域临床的发展,但还必须持谨慎的态度,未来的成功将依赖于基础科学家的发现以及临床医生的应用。

本书内容涉及基础与临床方面,著者都是经过仔细挑选来的并具有各自的专业特长,他们分别从各自独特的角度阐述了干细胞研究当前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前景,本书可供临床医生和神经科学工作者及其他对神经干细胞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左萍萍,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