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资产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资产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资产管理办法

篇1

1、各社区(村)的资产,属社区(村)集体所有。社区(村)的集体资产是指社区(村)及其所属企业拥有的房屋、土地、设施、设备、物质、证劵、资金等。依照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规定,应该由社区(村)进行管理的全部资产,所有权和管理权属社区(村),镇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监管。镇社区(村)集体资产监管及财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镇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社区(村)集体资产监管和财务管理工作。

2、社区(村)集体资产的租赁、处置以及各项经济合同的签订、变更等,必须经社区(村)两委会集体讨论并报镇监管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资产租赁原则上实行现场公开拍租。即社区(村)涉及签订和变更等各项经济业务,必须通过两委会集体讨论并报镇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同意方能实施,社区(村)集体资产租赁在到期前30日发出公告,公告之日起15日内报名,公告到期后,镇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社区(村)研究实行议租,杜绝租赁中有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发生。

3、社区(村)集体资产的购置、改造、维修、维护等实行申报制度管理。即除两委会集体讨论外,还必须申报镇监管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方能实施。

4、社区(村)要做好集体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社区(村)书记为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任是管理的直接责任人。社区(村)对集体资产必须实施登记造册管理,建立管理帐卡和档案,定期核查资产变动情况,每年进行一次资产盘存清查,对盘存清查的增、减情况书面上报镇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并按镇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的批复及时进行账务调整,确保资产与实际相符,对租赁的集体资产要进行跟踪管理,租赁到期前30日必须书面申报镇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在镇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做好公告和拍租的准备工作,确保租赁工作顺利进行。

5、社区(村)要切实做好所属部门和居(村)民小组资产的监管工作。社区(村)要成立以书记为组长的理财小组,负责社区(村)的民主理财,监管所属部门和居(村)民小组的资产。

6、凡涉及社区(村)集体资产的经济业务,未报镇监管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给社区(村)经济造成损失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有违法违纪行为的,移交相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二、社区(村)财务管理

1、严格社区(村)集体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根据中央财政部印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及“两则、两制”的规定,结合我镇加强社区(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实际,设置社区(村)财务会计科目和核算办法。村会计在镇监管领导小组的监管下,进行会计核算,社区会计由镇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委派兼任,实行记账管理,出纳由社区主任兼任,主任负责社区(村)财务审核,书记负责社区(村)财务审批。各社区(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及会计、出纳要各尽其责,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到日清、月结(社区季度结),确保帐帐、账据、帐实相符。社区(村)要依法加强所属部门和居(村)民小组的财务管理工作。

2、严格财务审批制度。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即社区(村)支出只能由书记一支笔审批(审批签在发票的右上角),每一张支出票据,必须有经办人注明经办事由(500元以上的大额支出,要注明两委会集体研究时间),由主任证明属实,书记方能审核审批。

3、严格票据管理制度。一切收支票据必须是合法的原始票据,原始票据中的要素必须齐全(即票据的时间、单位名称、商品名称、规格、商品数量、单价、金额大小写、开票人或收款人等),必须有出票单位加盖印章。从严控制生活费支出,因特殊事项开支生活费须注明事由,领条不能用圆珠笔填写,会议费支出要附花名册,杜绝不规范票据和白条子入账。

4、严格存款和现金管理制度。会计按规定开立银行存款账户,银行存款实行预留印鉴(社区公章、书记私章)管理,杜绝公款私存,出纳按会计制度要求登记好现金日记账,做好库存现金日常管理工作,严禁个人借支和白条抵库。

5、严格收费管理制度。社区(村)的一切收费,必须有国家的收费政策和物价部门的明文规定,才能按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居(村)民自治通过的收费须,报镇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后,才能实施收费。为其他单位的收费,须征得镇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并签订收费书面协议,才能实施收费。否则视为乱收费,都必须停止。社区(村)对单位的收费,必须使用财政统一代开的非经营性收费收据,对部门的收费,必须使用镇统一印制的社区(村)收费收据,杜绝收费不开票据和用白条子收费。如有违反,根据情节按有关规定给予诫勉、降职、撤职等处分。有违法违纪行为的,移交相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6、严格集体议事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各社区(村)对重大事项的处理,必须经两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并报镇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方能实施,若未按程序办理,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7、严格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社区(村)要按照《会计法》、《档案法》的要求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实施会计档案管理。年终,会计人员要将各社区上年的会计凭证、账簿、票据等财务资料,移交社区,并指导社区按归档要求,整理成册、立卷归档。社区财务档案不得自行封包保存,也不得擅自销毁。财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社区提出意见,并编造清册,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销毁。人员变动时,必须移交财务档案。

8、鼓励社区(村)共享共建和奖励创收制度。鼓励社区(村)与辖区单位进行共享共建,支持社区(村)两委会积极对外争取资金和创收,对在镇外争取的资金实施责任人奖励制度。奖励政策按实际争取到位资金的20%奖励责任人(10%奖励直接责任人,10%奖励班子成员),奖励在争取的资金中列支。

三、相关事项

1、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支持社区(村)加强集体资产监管和财务管理工作,不得自行其事乱开口子。

篇2

一年来在办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同事们的大力帮助下我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2020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固定资产管理方面

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我严格遵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第一,新增固定资产及时入账责任到人;本年新增固定资产 元;第二,对于损坏报废调拨资产及时处理,首先会同财务核查落实后经主管领导批准撰写资产报废申请报告,报国有资产管理局审批,严格规范资产处置程序,本年报废固定资产110218元;调拨固定资产89634元;第三,完成了单位固定资产的全面盘点对所有的固定资产黏贴了二维码,落实了保管制度,责任到科室、到人。第四,每月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局要求按时完成资产月报工作。第五,落实检查制度,对各科室资产的调配、使用,保管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特别是对易携带易丢失、易损坏资产的检查,各科室基本做到账实相符,存放地点清楚,责任人员明确。

截止2019年底单位固定资产总计938583元,共计612条。

二、财务管理方面

篇3

一、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信息化监管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监督民主、管理科学”的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转变,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监督水平,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村组全面进行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登记汇总工作。

(二)规范资产处置程序。明确集体资产转让、租赁、设备添置、报废等工作流程,明确镇村各级领导的审核审批权限。按照要求规范各类资产、资源租赁、转让等合同的签订。

(三)健全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配套措施,建立日常维护管理制度,明确镇相关职能部门和村的职责。

(四)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库。全面运用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监管系统,实现对所有集体资产的全程监督管理。

三、实施步骤

全区推行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监管工作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准备,制定方案阶段(2011年4月10日—4月25日)

区政府召开动员会议,全面部署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监管工作任务。各镇(工业园区、涉农街道)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相关会议进行部署,实施方案于2011年4月底前报区农委。

(二)开展培训,清产核资阶段(2011年4月26日—6月20日)

各村(涉农社区)成立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区农委负责对所有清产核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全面开展村组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面查清集体资产的状况、明晰资产所有权,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

(三)资产登记汇总,数据录入阶段(2011年6月21日—7月31日)

在全面完成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资产情况进行分类登记汇总。完善各类资产的收益合同,对资产租赁等未签合同或到期合同,按照要求进行补签或续签,对调整租金标准的合同签订补充协议。按照软件系统的要求,建立资产信息档案。由软件公司安装软件系统,对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现场指导。各镇、园区、涉农街道结合实际,集中组织力量,将所有集体资产信息档案全部输入软件系统。

(四)系统运行验收阶段(2011年8月1日—9月30日)

在全面完成数据录入的基础上,整合软件系统,进行试运行。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对软件进行测试后正式运行,建立日常维护管理制度。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将对各责任单位建立系统情况进行验收。

四、有关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监管系统是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各责任单位要充分认识推行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按照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抓好贯彻落实。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责任单位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工作机构和具体工作人员,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顺利推进。

篇4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文献述评

[中图分类号] F235.1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2016年,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确定于今年1-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通过清查,可以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量,有利于强化管理基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明确行政事业单位阶段性资产增量,有利于实现资产动态管理;有利于了解国有资产结构比重,为实行资产分类管理提供助力。同时,开展国有资产清查能够从资产的总量、增量、结构等多方面反映公共部门财政情况,为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成果的梳理,列出若干有代表性的研究视角与研究观点,指出它们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不足,形成文献评述,以展现截至当前,国内外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的现状。

需要说明的是,国外并没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这一提法,在诸多文献中多称之为公共资产(public assets)、政府资产(government assets)、国家资产(national assets)。且国内外对于公共部门的名称界定存在较大差异,鉴于国内外研究客体口径不一等因素限制,故本文着重于国内研究成果,仅对国外部分做简要述评。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为了解国外研究文献的总体情况,本文分别以public assets、government assets、national assets为主题词,利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其中2006至2016十多年间,共涉及期刊论文144篇。在这些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中,研究焦点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公共资产管理模式选择、政治商业周期对转型经济中公共资产私有化的影响以及公司合作伙伴关系下的公共资产管理模型构建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

Endrit Lami, Drini Imami, Holger Kachelein(2015)通过分析选举对转型经济中公共资产私有化的影响,深入研究了政治商业周期这一现象。他们假设,企业私有化的机会主义发生于临近下届选举之时,为了融通资金,填补更高的公共支出,以取悦选民和增加再次当选的机会,特别是当他们的借款能力由高公共负债所约束。他们认为阿尔巴尼亚正处于转型期,是一个相对高公共负债的小型开放经济体。他们发现,在选举前,私有化收入显著增加。尽管在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经常被大肆渲染,但在选举时公共资产私有化最可能是实现公共利益的一个次优选择。[1]

Hasina Rasolonjatovo, Evelyne Lande, Victor Harison(2015),研究了发展中国家马达加斯加的公共资产管理并认为,目前很少有关于发展中国家资产管理的相关研究。他们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结论:着眼于资产收益方面的西方资产管理模式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2]

Benedet to Manganelli, Francesco Tajani(2014)提出了一种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下的公共资产管理模型,该模型可应用于不动产管理。模型结果表明私人投资者可以减少业务风险,降低投资所需的财政支出,易获银行信贷的支持。还表明,在公共管理方面,资产管理成本降低,同时伴随着公共资产保护需求的增多。他们认为,该方面需求可以给当地社区公共资产附加一个较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3]

Muhammad Hasbi Hanis, Bambang Trigunarsyah, Connie Susilawati(2011)介绍了印度尼西亚当地政府在采用公共资产管理框架时所面临的挑战。这些挑战是:没有一个制度和法律框架,以支持资产管理应用程序;公共资产的非营利原则,涉及公共资产的多个司法管辖区与管理过程;地方政府目标的复杂性;管理公共财产的非可用性;人力资源的有限性。他们还探讨了地方政府采取和实施公共资产管理框架的实用度。该文的独创性在于印度尼西亚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学者和资产管理从业者可建立一个公共资产管理框架,从而高效和有组织的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这项研究还有一个潜在的应用,即其可应用于其他发展中国家。[4]

(2009)探讨了公共资产管理的目的是维护国家财富。他们通过借鉴发达国家通过设立公共投资基金(即财富基金)来管理他们的公共资产这一经验,认为私人投资者和公共资产是“可管理的”。同时他们还论述了公共财产的保管方式与使用规则,分析了有效的公共资产管理的先决条件。[5]

三、国内文献综述

(一)从问题与对策角度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陈兵华(2013),首先指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分别介绍了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原则,又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概念和资产范围进行了界定。进一步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在着账实不符、大量闲置、购置随意、处置不当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包括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定期举行资产管理培训、优化管理手段以及加强信息化建设等。[6]

刘株彬、张鸿超、马守凤(2014),认为造成当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者定位不清,模糊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界限。在管理角度上,重价值管理轻实物管理。资产使用效率低,重复购置现象严重。特别指出,内部审计监督不利也是问题的重要成因。为此,他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包括制度构建系统化、资产管理动态化、资产处置透明化。[7]

赵建勋(2015),认为资产管理存在着外部监管不力、资产管理职责不明确,财务管理的不规范造成资产账实不符,管理意识薄弱、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下等问题。基于此,分别通过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方面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应该规范财务管理、强化内部约束,强化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和处置收入管理等政策建议。[8]

(二)从管理模式角度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宗庆华、王少娟(2010),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认为我们初步建立了管理体系、明确了管理责任,开展了资产清查、摸清了家底,加强了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资产动态管理,资产管理已突见成效。他认为可以建立主要资产集中管理模式,搭建产权交易平台、资产评估平台,建设公务仓实物库、固定资产绩效考评指标库。资产处置公示办法要公示、国有资产要折旧、国有资产管理引入绩效评价办法、资产管理效果问责机制等,以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9]

张月玲、陈红丽(2010),在介绍国外公共资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效果进行简要评述,随后从管理体制建设、管理手段优化与管理制度确立三个方面对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分析。[10]

李平(2014),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不动产集中统一管理,防止过度商业化运作,检查、审批和监管相结合。[11]

(三)从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角度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财政部行政法司课题组(2009),认为行政单位开展资产绩效评价工作是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预算资金后续使用成果跟踪评价的重要手段。同时,理顺了行政单位资产绩效评价所应遵循的思路。特别强调行政手段、外部评价和过程评价作用的发挥。他们认为,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时,应关注绩效评价标准适当宽松,绩效评价对象重点选择等问题。并给出了兴证资产绩效评价的组织流程和实施流程。在指标设计中,除介绍指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外,还介绍了资产绩效评价的具体指标,但只局限于指标的名称、范围,并未对指标的具体应用做详细阐述。[12]

赵爱玲、潘姝(2012),认为获得有效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的前提是明晰的产权主体。她们认为,研究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有利于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率,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有利于公平分配社会资源,有利于稳固政权基础,有利于落实国有资产监管责任。在借鉴国企绩效评价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基础上,对甘肃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进行实证研究。在研究中,首先介绍了在借鉴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时,遇到的难点和障碍,进而说明了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必要性,随后给出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过程图。其次,从目标、标准、措施三个层次对指标进行构建并运用yaAHP软件设计出绩效评价结构图,接着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通过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地区应从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和鼓励各单位、部门经营积极性两方面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13]

孙世强、张少茹(2014),主要从行政事业资产的内涵、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对日本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使用与管理绩效进行系统分析。在资产运行绩效评价制度中,对行政事业资产绩效的概念、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效果进行详细分析。他们认为,社会总体意识是满足公共服务总体需求的前提下,资产规模最小化。随后又运用案例分析法,展示了日本京都市左京区政府资产绩效管理产生的良好效果。[14]

谭静(2015),认为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应区分行政性与事业性两类资产进行设计,同时需要分层次进行指标构建,他们设计了资产保障水平、资产管理能力、资产运行效率及资产管理效果等四个一级指标,并对各级指标的内涵及赋值标准予以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指标体系框架,其中包含指标名称、计算公式、权重、样本值、标准值、评价分等内容。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的权重,运用专家意见法对三级指标权重加以确定。随后,明确了可量化以及难以量化指标信息的获取方式,并说明了最终绩效得分的计算方法。最后,对绩效评价报告的撰写进行论述。[15]

另外,还有张彤(2011),认为国有资产配置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水平,有利于平衡单位之间资产使用的不平衡,有利于促进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有利于资源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分别从办公用房、公车使用、通用办公设备以及专用型国有资产等四个方面对目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在建设配置标准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相关数据的清查与统计、区分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分别制定标准、配置标准应体现适应性与可行性原则、对配置标准的制定实行动态管理。[16]陈艳利(2014),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006)及《关于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内部控制五要素和资产管理十层次设计问卷,并对行政类、公益类、营利类等三类事业单位进行调查。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资产管理现状的分析,指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公益类事业单位的特殊问题:资产管理目标不明确、资产使用浪费现象多发、资产定期清查主动性弱、资产处置流程不透明、资产日常管理制度不适用以及资产管理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六方面的问题。随后,针对行政类事业单位和公益类事业单位分别设计了层次较为清晰、内容较为全面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并提出了该模式实现的路径。[17]

四、文献研究简评

由上述可知,国外学者有关公共资产管理研究的主要视角多集中在影响公共资产管理水平因素的探索、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及通过案例与建立模型分析公共资产管理。但相关研究的实践性较弱,且研究对象与视角均较为宏观,业务层面的可操作性存在一定的不足,对解决实践领域中的具体问题不具可操作性。

国内学者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问题与对策、资产管理模式、资产的配置、资产管理与内部控制及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等五个方面,且多针对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可见,国内学者相关的研究更加注重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对策。而且,国内一些研究成果欠缺理论依据,大多是对国家政策法规的解读与延伸拓展,有关研究的实践意义较强而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参 考 文 献]

[1]Endrit Lami, Drini Imami, Holger Kachelein.Fuelling political fiscal cycles by opportunistic privatiza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The case of Albania [J]. Economic Systems, 2015,Vol.10 (1):001

[2]Hasina Rasolonjatovo、Evelyne Lande、Victor Harison.Active asset management: feasibility in Malagasy municipalities[J]. Public Money & Management, 2015, Vol.35 (6):417-422

[3]Benedetto Manganelli、Francesco Tajani.Optimized manag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xtraordinary public properties[J]. Journal of Property Investment & Finance, 2014, Vol.32 (2):187-201

[4]Muhammad Hasbi Hanis、Bambang Trigunarsyah、Connie Susilawati.The application of public asset management in Indonesian local government:A case study in South Sulawesi province[J]. Journal of Corporate Real Estate, 2011, Vol.13 (1)

[5]Mihaela 、Mustafa 、Gorana Roje.From Accountable Government to Public Asset Management Reform and Welfare[J]. Economic Trends and Economic Policy, 2009, Vol.18 (117)

[6]陈兵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3(9):137-138

[7]刘株彬,张鸿超,马守凤.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8-20

[8]赵建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8-9

[9]宗庆华,王少娟.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1):15-19

[10]张月玲,陈红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构建[J].财会通讯,2011(1):148-150

[11]李平.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十大原则[J].地方财政研究,2014(12):37-40,45

[12]财政部行政政法司课题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思路和体系构建[J].中国财政,2009(22):31-33

[13]赵爱玲,潘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2(2):232-235

[14]孙世强,张少茹.日本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经验及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14(2):9-17

[15]谭静,李艳芝.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经济研究参考,2015(33):25-40

篇5

今年以来,**县聚焦破解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和绩效发挥不充分等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制定出台了涉农资金整合和项目使用管理等系列制度,全面推行扶贫项目资金模板管理,着力打造**脱贫攻坚资金项目管理使用新模式,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一是突出抓好建章立制。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及资产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领域资金监管的实施意见》《村(社区)扶贫资金监管使用办法》《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管理办法》《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绩效考评办法》等21项制度,重点解决“如何规范高效使用资金”“如何科学管理实施项目”等问题,有效破除“添油式”和“撒芝麻式”的资金分配模式,让整合资金随着规划来、跟着项目走、投入扶贫中,切实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已完成全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库建立工作,共收录项目2410个,总投资24.6亿元,申请财政涉农资金11.06亿元。

二是突出抓好模板管理。根据不同扶贫项目类型,分类建立了贫困户生产发展、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带贫绩效奖补和贷款贴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产收益扶贫、一村一园)等六大项目资金管理及档案资料归整清单参考模板,供部门、镇办、村(社区)借鉴使用,有力地促进了扶贫项目资金规范化管理、精准化实施。

三是突出抓好日常监管。坚持严把项目规划、设计和报备关口,做到“4个凡是”。凡是下达的项目必须是县级项目库中的项目;凡是建设内容发生变动的,第一时间向县脱贫办申请变更,且变更内容要控制在建设内容的10%以内;凡是需要招投标的项目,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进行;凡是产业类项目,在编制实施方案时明确带贫目标和利益连接机制,项目实施前必须以协议、合同等方式落实利益联接,项目验收前要有分红明细台账。按照批复方案建设期限,主动倒排工期,切实加快项目实施,不折不扣地执行项目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和公告公示制,落实专人按进度收集项目影像印证资料和报账资料。同时,加强对项目监理的监管。要求项目实施单位(甲方)加强对项目监理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理必须到施工地实地查看,对隐蔽工程留存影像资料,填写完整的监理日志,切实履行工程质量监理职责。

四是突出抓好资料归档。档案资料作为项目实施过程的客观反映和真实记载,要求各镇办和行业部门落实专人、对照清单逐项收集。建立项目和资金资料清单。实行一个项目一套资料管理,由各镇办扶贫办、行业部门业务股室及村委会要确定专人负责收集、归档资料要落实专门地点存放,原则上镇办部门留存一套资料、村(社区)或项目单位、经营主体留存一套资料。同时,镇办和行业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依据项目进展情况,第一时间向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系统上传各环节的项目工作资料和整改印证资料。建立项目财务资料清单。具体由各镇办财政审计所及行业部门负责收集,并作为资金拨付附件装订归档。日常发生收付业务时,由财务人员负责及时上传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系统。

篇6

根据《陇南市武都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武办发〔20xx〕34号)文件精神,我社区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如期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自4月份,街道召开清产核资工作会议后,我社区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工作部署会,研究部署农社区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其他社区干部、监委会主任、村民代表为成员的农社区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及时制定了《下黄家坝社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计划》,全面展开了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工作,确立了工作目标,了解了工作范围,明确了时间节点,逐物逐件逐地进行清查登记。在公示确认上,力求最大限度地征求意见,逐定期审核,以防重、漏、错现象发生,力保准确、公平、公正。

二、强化宣传培训重点做到两个到位。一是培训到位。4月16日,街道召开了“农社区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动员部署及培训”会议,社区干部等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4月20日,我社区召开了“农社区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动员部署及培训”会议。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向参加清产核资工作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了解掌握“三资”管理的政策规定以及开展工作的方法和措施,为做好清产核资工作提供了保证。二是宣传到位。利用会议、培训、公示栏等各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做好农社区集体经济清产核资工作的意义、目的、内容、步骤、方法、程序等宣传,统一思想,消除顾虑,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序时推进进度自4月份以来,我社区“三资”清查工作全面展开,对资产、资金、资源进行逐笔逐项清查,清查一项登记一项,做到全面、真实、准确,不遗不漏。清产核资工作小组负责对清查登记的“三资”情况进行逐项逐笔核实,重点核实“三资”的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与管理等情况。核实结束后,将“三资”情况逐项逐笔在社区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期满后,按照有关规定,召开社区民代表会议对“三资”清理结果进行确认。确任结束后,经社区签字盖章后,上报街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再经街道办核定同意后,上报区农经局审核。

四、强化督查指导驻社区领导、驻社区干部全程参与我社区的清产核资工作,街道负责培训工作人员也定期下社区监督、指导清产核资工作,根据时限要求,把清产核资登记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时间计划细化到天,确保清理登记工作有效、有序、有力推进。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则严格按照各阶段、各环节的要求,定期对社区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现金等登记情况进行督查,以会计账为依据,采取以物对账、以账查物、账内账外相结合的方式,将清理出的社区资产资源,逐笔逐项如实登记,确保整体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规范档案整理,严格按照上级农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清查的要求,注意收集、整理、保存在清查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档案资料,做到内容齐全、归档及时、存放有序、装订成册、方便查找。

今后,我社区将以本次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为契机,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机构、明晰集体资产权属、加强民主监督、规范社区三资管理,促进社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下黄家坝社区居委会

20XX年8月15日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简农经发〔20XX〕2号文件精神,我街道将2018年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杨柳街道共有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6个,组级集体经济组织49个,其中:开展农村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经济组织6个,开展组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经济组织49个;共清理出集体资产34291225.31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797500元;共清理出集体资源性资产10700.63亩,其中:农民用地8767.74亩。

二、工作举措宣传动员,提高认识,营造氛围。财务清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为了营造良好清理工作的氛围,明确财务清理工作的重大意义,提高对财务清理工作的认识,我街道召开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会议,对此次清产核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扩大了清产核资工作的影响力和知晓度,为清产核资工作的后续开展打下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加强领导,组建工作小组,明确责任。为了加强对清产核资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确保此次村社财务清理工作有序进行,我街道办成立了清产核资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和业务指导,明确了相关工作职责与要求,为清产核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因地制宜,制定方案,组织培训。为了使财务清理中具体可行,便于操作和借鉴,就清产核资工作的清理时段、清理范围、清理方法及清理要求、组织纪律、清理兑现、清理终结等各方面作了具体的安排。清理的范围为所有集体资产;清理时段是20XX年12月31日;清理内容和要求: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账内清查与账外核查相结合,做到账账相符、账款相符、账实相符、账据相符、账内与账外相符,制定财务管理办法,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村社账务公开,为了提高清产核资清理工作小组的素质,对工作小组进行了业务培训。

三、主要问题通过对6个村、49个社20XX年12月31日以前的财务进行清理,通过清理发现以下问题:一是资金管理混乱,缺乏规范和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随意购置,任意处置,资产管理意识淡薄。二是单据不规范,白条入账。历史留下来的借支欠款和白条抵库较多的问题,有物无账、账卡不符、账实不符,形成账外资产无人负责、无人管理等,目前,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三是村财务民主监督制度不健全,监督小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

针对此次清产核资工作发现的问题,我街道办将及时纠正,并在制度层面查找原因,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村级资金、资产的使用管理,严格财务纪律,并以清产核资为契机,把工作做细做实,严格把关,全面实行财务管理规范化。

篇7

医院资产是一个医院运行的必要保障,能否对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和运用,关系到一个医疗机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医改推进时期,提高资产管理是医院的首要工作。同时,加强医院的资产管理,是进行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文章主要讨论医院资产的重要性,并对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资产管理对策。

关键词:

医院资产;管理问题;重要性;对策

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中国的医疗已经开始向全球发展。医院资产是后勤工作稳定进行的保证,也为新时期医疗改革提供经济支持。对医院资产进行有效管理与运用,有利于医院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医院的管理者应该针对自身的情况,做出合理的计划,提高资金的利用水平,在行业内激烈又残酷的竞争中稳定发展。

一、医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中,对医院的资产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才储备、流动资金。其中无形资产一般是指医院的口碑,医院的知名度等。在医改逐步完善的今天,加强医院的资产管理是医院进行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第一,提高医疗单位的管理水平。医疗体制在不断地改革,一些医疗机构面临着改革或者转型的需要,特别是公立医院。传统的管理模式是计划式管理,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医疗机构的运营。管理层需要学习和有效利用科技化高效的资产管理,才可以合理控制医疗成本,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促进医疗机构迎合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给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第二,资产状况的透明化。对医院的资产进行管理,可以增加医院资产状况的透明度。非公立医院没有政府的财政拨款或者仅有一小部分的财政拨款,对医院运营进行投资的民间资本,他们有权利了解医院的资产状况,来验证自己的投资是否得到合理利用,是否产生经济利益。由于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医院有义务进行资产管理并且处理相关问题。资产状况的透明化也能让医疗机构的利益相关人更好地了解医疗机构的运行状况;第三,提升自我竞争力。国内社会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变化,这也促进医疗机构间的激烈竞争。医疗机构想要提高其竞争能力,在竞争中稳定发展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能力。医疗机构的资金是其发展的根本,只有合理控制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才能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提高自我竞争力,获得发展进步的动力。

二、医疗机构的资产管理问题

第一,不重视资产管理和资产效益分析。计划经济体制下,公立医院的资金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导致不少医院不重视资产管理,忽略医院无形资产带来经济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医院的发展水平。其次,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重视资产管理导致投入产出比例失衡,还可能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这并不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近年来,虽然医改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医院的管理者并不重视对资产效益进行分析,经常出现数据不全面的问题,使得分析结果有很大的误差;第二,不重视考核工作。公立医院的财政开支(医疗设备的购买和人员的开支)一般依赖于财政补助,这就引起考核人员疏于对财务状况的考核,导致资源的浪费。考核对于任何以企业或者单位来讲都非常重要,对于医院更应该做好考核工作;第三,资产管理分散以及资产管理体系不全。现阶段,医院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来进行财务管理,这就容易造成交叉管理的状况,导致资产管理分散。对于医疗机构,购买大型设备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就要求医院对资金的管理更加严格。但由于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所以没有责任人为此承担相应的义务甚至是推脱责任,这就会造成资源利用率低,甚至是资源的空置。另外,设备缺乏维护将会造成维修成本的增加从而引起资产损失。不健全的管理体系,使医院的资产管理存在巨大的漏洞,大大降低医院的经济水平发展;第四,落后的管理手段,现阶段,医院的固定资产还采用手工完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率还比较低,还存在一些医院不重视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这不仅会增加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也不能清查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从而导致帐目与现实不符的情况,落后的管理手段也增加了劳动成本;第五,内部审计不到位。内部审计是资产管理的基本保障,部分医疗机构在这方面的水平显著偏低,因此审计工作都处于表面化,审计工作无法有效监管财务运作,导致实际的审计过程存在极大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审计工作不到位,导致审计的监督质量明显下降,医院财务管理无服务及时进行深层次的工作,从而引起资产的使用,物资保管以及设备维护等多个环节出现问题,减少医疗机构的效益。另一方面,资产监管引起的审计问题会造成医院的采购水平降低,盲目的资产采购可能会造成资源的闲置,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导致医院的经济利益下降。

三、医院资产管理对策

第一,正确认识资产管理,明确其重要性。医院是重资产行业,仅从固定资产来讲就有诸多种类,与以前相比资产管理更加复杂,所涉及的种类部门较多,而且存在管理流程长的问题,这对医院的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要明确并正确认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对医院的长期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提升员工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制度;第二,合理引进并利用人才,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做好资产管理人才引进工作,聘请有专业素养的专业人才,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是他们能更好的完成医院的资产管理工作。同时要注意对医院原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为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创造条件,使资产管理工作有最基本的保障;第三,增强科学决策。决策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医院的管理者要重视决策的重要性,做好科学决策。尤其是对要购买的医疗设备做好预算,并进行效益分析,减少医院固定资产的流失;第四,建设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和资产管理制度。想要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就必须先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首先要有成本意识,减少成本支出。其次要提升员工的素质水平,加强人员培训工作,使人员的思想与时代背景相一致。最后还应有健全的工作管理方法。完善的制度有利于管理人员进行资产管理工作,除此以外还应有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以解决资金的使用率低和账物不符的情况。管理体系是以资产管理制度为基础建立的,所以建立资产管理制度至关重要。资产管理特别要重视的是无形资产的管理,用口碑和品牌维护医院的形象,然后建立资产采购和处置制度,保证资产的安全并对其有合理利用。同时,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成本核算管理,降低人员的劳动成本,减少人工核算失误,以此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以保证资产有合理有效地利用;第五,建立监督资产管理流程。一方面,实施责任制,明确分工划分职责。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监督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资产集中管理,资产管理分散会造成资源浪费,集中化管理可以实现预算平衡,维持收支关系。坚持按照制度进行理财管理,保证医院资产的有效利用;第六,明确岗位职责,实施规范化管理。医院经费的合理利用是保证预算平衡的关键,严密制定计划,并严格进行预算考核。管理责任要严格划分,责任到人,这样才可以保证管理者不。做好物资采购中的漏洞,首先,做好计划。其次,严格执行计划。最后,规范资金运行;第七,增加资金投入,医院的档案信息网络是数据库的重要组成成分,想要加强档案信息网的建设,首先要进行数据库建设,对小数据进行规范化管理,增加企库存容量,同时还应加强维护数据库,利用自身优势,建立有特点的数据库以改变目前村在的低水平建设工作。数据库建立的以国际和国家标准为主要依据,集中通过人力物力财力建设高水平的数据库;第八,一方面,严格进行内部审计,保证医院的科学化采购,是所购买的该固定资产发挥合理利用,降低购买的盲目性。另一方面,提高审计监督质量,推进医院深层次工作的进行,做好资产使用,保管与维护等各个方面,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医疗机构间的竞争也不断激烈,这就要求医院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医疗改革深化推进既给医院带来了机会同时也增加了挑战,如何在竞争中获得稳定发展是所有医院的共同议题。现阶段,医院的资产管理也将是一个新的挑战,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做好资产管理工作,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康洁.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67).

[2]王新芳.论新时期社区医院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8).

[3]彭杰.新时期医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0).

[4]秦静.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11).

篇8

一、主要做法

突出农民主体,打牢群众基础。坚持“三原则、三体现”,充分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三原则”:一是依法原则。此项改革应遵循《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现行法律法规。二是农民自愿原则。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宗旨是“还权于民”,农民自愿是改革前提。三是村民自治原则。改革必须坚持农民的事农民做主,充分发挥村议事会、监事会和社审核调解小组作用,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贯穿于改革工作的每个环节和细节,使改革真正做到“三体现”,即体现农民意愿、体现农民智慧、体现农民活力。加强引导服务,有序推进改革。双流县农村发展局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试点工作的牵头部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及流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农经科专门负责改革的日常工作,并专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县级宣传督导组、工作指导组、驻试点村工作组,搞好引导服务,做好组织协调。在具体实践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越俎代庖、不大包大揽。比如,在涉及历史遗留问题或群众争议较大的问题时,不搞一刀切,通过村组议事会,交给群众讨论解决,坚持让农民做主。

狠抓关键环节,确保改革取得实效。一是抓好宣传发动关。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地操作相结合、发放宣传资料与进村入户相结合,将改革政策原原本本交给干部群众,让农民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认识,营造全社会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二是抓好实测摸底关。采取“县领导、镇组织、村牵头、社负责、农户配合”的“五联动”工作方法,切实做到宣传发动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对口指导到位、分工协作到位、经费保障到位“五到位”,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公开、公平、公正对农村承包地进行实测。三是抓好民主公示关。既公示实测结果,也公示群众提出问题的处理结果。当地镇政府对经村社公示无异议的实测结果进行审核后,报县农发局审定,审定无误后,对符合确权登记条件的拟确权相关内容交由村、组(社)进行再次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统一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探索固化产权,实行长久不变。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双流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依法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改革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探索出“长久不变”工作就是要做好“两固化,一显化”,即:固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显化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县共238个村(涉农社区)、1803个组(3674个社)、20.31万农户全面完成了承包地“长久不变”的确权颁证工作,并通过司法部门公证,完成了法律意义上的承包地“长久不变”。

制定配套文件,提供政策依据。结合实际,针对确权登记、流转管理、价格评估、流转程序、登记备案、实测方案、实施细则等方面,研究制定了《双流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双流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评估办法(试行)》、《双流县农村承包地手工实测实施细则》《双流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确认办法(试行)》等15个相关配套文件,并指导兴隆镇瓦窑村完善了《兴隆镇瓦窑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不变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市在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评估办法(试行)》时,充分借鉴了双流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价格评估体系,现已全市推广。

二、相关探索与成效

开辟银农合作,破解融资难题。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取得了突破。双流县宗富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四家合作社利用本社社员141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农村信用联社抵押贷款融资100万元,为农民生产经营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建立保障机制,防范流转风险。为有效防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流转过程中的风险,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县农发局与保险机构、金融机构积极探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险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流转双方的风险。建立土地流转项目储备制度,建立待流转土地项目、拟流转土地业主信息储备库,搞好土地流转项目筛选、包装,收集农用地流转供求信息,引导流转受让方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促进农业优势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搭建信息平台,畅通流转渠道。县农发局积极搭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2008年1月,成立了双流县土地承包流转服务中心,各镇(街道)成立了相应的服务机构。中心开通了“双流县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搭建起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建立评估机制,实现公平流转。为推动全县农用地规范有序流转,县农发局制定了《双流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评估管理办法》。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共评估了89宗土地,评估面积2189.81亩,评估总价达9274.22万元,为936户农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推行托管合作,促进农民增收。丘陵地区农村土地大面积种植果树,但因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劳动力缺失,致使果树疏于管理、效益较低。永兴镇干塘村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双流县宗富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创造性地推出了托管经营方式。即农民将果树托管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和经营,在托管经营期间,不得毁坏果树,合作社每年向农民支付每亩1500元收益。目前,果树托管面积已达320多亩。这种托管经营模式,不但解决了果农技术和管理难题,而且解决了果农和合作社持续增收的问题。探索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推动农民持股进城。黄龙溪镇东岳村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试点的基础上,将各组(社)经营性资产以及未确权到户的田坎、河滩、荒坡等资源性资产实行股份制改造,实行量化到人、到户,明确“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解决因人口“生老进出”四项变动而造成集体资产管理混乱的问题。同时,该村组建了黄龙东岳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按照企业化运作模式进行经营和管理,农民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现金入股,公司产生的收益按股份分红,2013年入股分红达890万元。如此,有利于让农民放心持股进城,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推进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

篇9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主要是提出12项待解任务,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

悬念一: 为什么是温州?

选择温州试点金融综合改革,其原因在于温州具备综合金融改革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也是此次民间借贷危机的“风暴眼”和“重灾区”,首先解决温州问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一方面,温州素有市场化的改革基因,民间资本充裕,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粗略统计显示,温州有40多万民营中小企业和6000多亿元民间资金,坚实的民营经济基础将为温州金融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

另一方面,温州问题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治理危机亦成为当前温州金融改革试点的原因之一。由于实体经济利润下降,且楼市限购、股市低迷、存款负利率,“投资无门”致使大量民间资本演变成炒资产的“游资”和“热钱”。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体制内融资难度加大,体制外融资需求十分强烈。两方面因素造成民间金融供需两旺,加之缺乏足够的引导和规范,致使民间金融脱离正常轨迹异化发展,民间金融“高利贷化”倾向严重。2011年,温州爆发民企债务危机,民 间金融迅速积聚巨大金融风险。有统计显示,2011年1~9月浙江共发生228起企业主逃逸事件,其中温州以84起居首。

个人认为,这样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假如不是定在温州,而是将金融改革试验区定在浙江全省,效果会更好。对浙江来讲,如果能通过这次改革把丰富的民间资本有效地转化为产业资本、科技资本,对于推动浙江的转型升级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民间资本阳光化之后,到底能不能被引导到实体经济上去,这是面临的巨大挑战。

悬念二:究竟要改什么(方案解读)

第一条:民间资本正式纳入正规金融体系

方案: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

解读:保守估计目前温州民间资本有8000亿元,现在对民间资本缺乏法律方面的规定与约束,因此存在包括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诸多问题,所以必须想办法建立相应的制度为庞大的民间资本寻找一个出口。在民间资本案件不断爆发的背景下,设立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将成为一个契机。预计接下来国务院将会出台一系列针对温州金融试验区改革的细则;在未来两三年内,该模式还将在全国多地区推广。

第二条:发展民间金融组织拓宽融资渠道

方案: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解读:为破解农村金融空白、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近年来监管部门大力推动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但在经历了短暂的“冲动”之后,资金来源匮乏、渠道狭窄等瓶颈正制约着新型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根据银监会此前制定的工作计划,2009年至2011年间,全国要设立村镇银行1027家,贷款公司10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1家,共计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但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仅786家,与原定目标相距甚远。

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应努力建立以正规金融为主导、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多层次融资体系。从具体发展模式上可考虑采取美国社区银行的方式,使新型中小金融机构从服务对象上专注于中小企业,从区域上集中于所在地区。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监管措施,防范高利贷和民间借贷风险。如果小型金融机构经营不规范,民间借贷不合理发展将导致高利贷滋生,此举将大幅提高中小企业经营成本并积累风险。

第三条:允许民资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

方案: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引导民间资金依法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

解读:去年11月,温州市出台了加快地方金融业创新发展的“1+8”政策,提出了打造“全国民间资本之都”的构想,其中包括开展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举措。此后,温州瓯海、乐清、瑞安、鹿城等地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相关试点工作。近日,温州首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瓯海区信通民间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注册,展开试点营业。

此次政府提出允许民资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应该是对温州本次金融创新改革的一种肯定。其主要功能是将股东及股东关联人的自有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将部分民间地下资金引上地面,有利于抑制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第四条:启动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

方案: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

解读:3.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让我国稳居全球第一,但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为了分散外汇储备风险,鼓励民间投资海外就是很重要的方式。

篇10

关键词:村级财务;规范管理;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9.029

1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云南省兰坪县乡(镇)一级均成立了村级财务代管中心,其机构主要设在乡(镇)农经站,由乡(镇)农经员承担相应职能职责,认真执行《兰坪县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办法》,实行统一记账、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提供财务公开资料、统一建档、分村核算的制度,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按月、按季度公示,全面实现了电算化管理。但在财务规范性建设上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部分村委会(社区)的民主理财、民主监督、村务公开等流于形式,造成农村村集体资产流失,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得不到保障。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兰坪县自实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管以来,一方面资金管理制度基本上还沿用2010年的资金管理办法。随着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壮大,村级资金不断增加,旧的资金管理办法难以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亟需探索新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村级财务运行机制,从而使财务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少数农经站干部和村组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遵章守纪意识不强,在村级财务活动过程中执行制度不严格。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乡(镇)、村经济业务发生后报账不及时,甚至出现跨年报账的情形。部分收入未及时入到农经站账户,甚至直接拿单据报账,坐收坐支问题突出;二是部分村委会报账员手内现金余额过大,在换届时,又将上届所移交下届的应收款单据进行入账代管,所代管的应收款有可能变呆账、坏账,一方面挫伤应收款催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占有村委会的资产。

1.2 财务管理监督亟需加强

一是开支审批手续不够完善。少数开支单据或无事由,或无经办人签字,或无审批人审批,或无民主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二是部分票据不规范。部分村组仍有使用三联收据收款或白条单据付款的情况,本应取得正规合法凭证的经济业务,却以非正规票据代替,附件单据缺乏相应的印章或发放人员签章;三是民主监督委员会未能履行监督职能。部分村(社区)民主监督委员会主任与村委会主任为同一人,失去了监督职能,而有的民主监督委员会由于无报酬或民主监督意识不强,不愿参与或不按要求参与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1.3 收支管理不规范,财务公开不完全

农村财务收入主要来源为上级补助、村集体经济组织上缴、村提留、土地补偿款征收等方面,收入来源单一,支出也主要用于村干部补助、平时村级日常事务开支。但由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有些村干部法制意识不强,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不明确或未起到民主监督的作用,部分村干部在财务支出上未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规定执行,部分村委会在村务经济业务办理过程中,日常生活开支及会议生活费用金额、非生产性费用过大。在财务公开上不明确公开本村财务活动及账目,怕村民反对或有怨言,影响干群关系。

1.4 历史原因造成旧账处理不及时

部分村委会应收、应付款中部分款项年限太长,有的己达10年以上,大部分应收、应付款已成呆账、坏账;固定资产中含有以往农村电力输送线路、农村通组公路等,按现有“双代管”,不符合列入固定资产的要求,但代管资产或负债资金,没有统一的相关要求及指导,对于日常的代管工作,部份资金长期挂账,却失去实际意义,反而使村委会资产虚增,应付款使村委会负债增加,从而使村集体资产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失去财务管理的实际意义。

1.5 村级财务管理人员配备薄弱,经费紧缺

乡(镇)农经站人员编制少,工作量大,队伍力量薄弱,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因工作变动导致业务不熟悉,在开展工作中无法统筹兼顾;另一方面,没有专项的村级财务代管和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工作经费,在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中比较被动,只能按部就班,缺乏统筹规划。

2 规范农村集体村级财务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1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完善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机制

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机制,注重资金管理的同时并重资产、资源管理,出台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资产、资源台账,认真记录村集体“三资”增减变动情况,让村集体“三资”有账可查,有册记载,确实保障村级资产家底清、账册明。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形势下,制定相应的村级财务账户管理制度、库存备用金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细化管理规定,以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以制度管理人,层层落实责任到具体的人和事;切实加强民主理财,强化民主监督机制,让农民群众参与到村级财务决策管理当中来,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2.2提高思想认识,加大监管力度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统一思想认识,常抓不懈。各级党委、政府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明确职能职责,认真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严格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并针对本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和完善,创造一个干部清白、群众明白的农村财务管理环境。

2.3 加大审计力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做好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把村级财务审计监督作为一项常规工作,作为督查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乡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配备专门的农村财务审计队伍,加大审计力度,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肃性。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审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审计督查,明确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对审计中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处理;对于情节严重的由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

2.4 完善财务清查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债权债务化解实施方案

对至今挂账的应收款、应付款、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将部分已形成事实的坏账、呆账进行核实,做好登记处理。制定相关的债权债务清查方案,针对具体情况做出处理,该销账的进行销账,该清偿的进行清偿,认真化解村级债权债务,使村集体的资产、负债、账面代管金额真实、具体,从而使村级账务更具有参考性和实际意义。

2.5 加强支出管理,完善财务公开制度

村级财务委托代管中心在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时应严格按照村级财务管理的规定对村级财务实行预决算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的监督作用,严格控制每个村委会资金使用额度,启用备用金限额制度,控制大笔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有条件的村可启用预决算方案,并经民主程序形成决议张榜公布。在财务公开中,按照村民能明白、能接受、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财务收支情况逐笔逐项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向村民征集意见建议,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行使民利,让农民真正当家做主。

2.6 加强基层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

基层财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指导及培训现有乡镇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定期或不定的请财务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对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财会人员,加强管理,对有条件的财务人员做硬性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加大对村组财务人员及镇会计的财经纪律、思想素质教育,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

2.7保持村级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配备财务代管工作经费

参照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中心和村级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如果确实因工作需要调换的,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根据工作要求及人员情况,按实际工作需要调配,并报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另一方面,配备一定的农村财务管理审计经费,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村级财务清查、清理和村干部任期及离任审计工作,使村级经济活动逐步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