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分类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经济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经济分类

篇1

论文关键词:统计信息;分类编码;空间信息系统;信息基础数据库

信息分类编码是信息存储、处理、交换及共享的基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各种专题数据库应用系统虽已先后建成,但有关信息采集、处理与共享的技术标准的制定相对为滞后。对信息进行分类能够使信息系统条理清楚,易于管理,并能够方便地从中提取不同类型的信息加以分析利用。而采用信息分类编码是解决信息分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自从开展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工作以来,一直没有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因而迫切需要进行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的分类与编码,以满足各有关方面对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如何建立起一个可供统计各部门统一使用的国家产品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以实现信息管理的标准化,最终实现信息的共享,已成为统计信息标准化工作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是统计信息标准化工作的一个专业领域,是统计信息化过程中的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基础工作。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对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信息共享和各类应用系统建立都至关重要。

1统计信息分类编码概念

分类编码是指把研究对象按各自的特征、特性进行分类,并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数字码或数字、字母混合码的过程。统计指标编码就是根据统计指标分类,将统计指标赋予一定规律性的易为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一组有序符号排列。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编码就是用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对不同的行政级别分属不同类别的统计指标进行分类,并按照不同的类别形成特定的规则和依据。

2统计信息分类编码原则

2.1分类原则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工作,各类统计信息内容广泛,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化的分类与编码,现有数据的检索、处理、分析和信息服务等存在困难,不能满足当前综合指标检索、分析、处理的要求,根据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处理的实际需要,制定如下的分类原则:①分类的结构采用层级结构,逐级展开形成完整的分类体系;②分类要包括所有主要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指标类型,适合各种检索、处理需要;③分类要保持统计指标体系的相对完整;④分类要处理好指标层次与指标分组的关系,加强分类的完备性。

2.2编码原则根据国标《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GB/T20001.3-2001),结合农村社会经济信息的特性,将信息按如下原则分类与编码。①科学性、系统性。以适合现代计算机、数据库以及应用和管理为目标,按照农村社会经济信息的属性或特征进行科学分类,形成系统的分类体系。②稳定性。分类体系以各要素最稳定的属性或特征为基础,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发生重大变化。③完整性和可扩展性。分类既要反映要素的属性,又要反映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应具有完整性。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的分类编码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包含所有主要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指标。④规范性。分类名称尽量沿用习惯名称,有国标则遵循国标,避免概念混淆。⑤唯一性。保证1个编码对象仅赋予1个代码,1个代码只反映1个编码对象。

3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与编码方法

3.1分类方法信息分类的基本方法有线分类法、面分类法、混合分类法3种。基于统计信息的特性,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采用线分类法(也称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次的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线分类法层次性好,能比较好地反映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用方便,既符合手工处理信息的传统习惯,也方便计算机的运行处理。

3.2分类设计根据信息分类原则,结合《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GB/T7635-2002)、行政级别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A门类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特点,将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成5个等级:5个行政级别类,5个大类,10个中类,70个小类,900个细类。在数据库结构设计中,每一层都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类别的扩充。

行政级别类:是按照行政区划级别进行划分,依次为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

大类:是依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原则而建立的类别,依次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其他农林牧渔业产品。

中类:是大类中按照生物学科和农业学科基于生产实践中种养的植物、动物划分成若干分支的类群,如种植业下分粮食作物、蔬菜等。

小类:是中类按照生物学科和农业学科分类法细分成若干分支的类群,如果粮食作物下的小类可划分为谷物、豆类、薯类、油料等。

细类:是小类中细分的基本单位,也是各级单位的起点,即物种(简称“种”),如具有北方特色的谷物主要有玉米、谷子、高粱等等。

3.3编码规则编码规则是分类编码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根据统计数据的各种属性特征来规定编码的每一位取值和对应的含义,进而约束代码的制定。编码要反映出其对应统计数据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以区分不同统计信息的类别。

4分类编码实例

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编码设计首先确定编码对象。例如编码A01的对象是种植业下的粮食作物。其次建立编码、分层和各码位的规范取值规则,对每一编码对象制定码长。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采用9位编码,分6个层次。第1层用英文字母z表示指标标识,第2层用数字1~5表示,第3层用英文字母表示,与GB/T4754—2002A门类中大类的代码相对应,余下3层用数字01~99表示。第3层的代码从A~E,其余3层代码从“01”编至“99”,各码位代表相应的类别。每一层的编码采用数字顺序编码,动态递增产生系列顺序代码号,随着编码的增加而产生新的信息类别代码。其代码结构见图1。

如Z1A010101(稻谷)的结构为:z为指标标识,1为省级指标,为种植业,0l为粮食作物,01为谷物;01为稻谷。最后编制类别代码表(后4层),对每一编码对象按既定的编码规则编制出该编码的数据元素的所有取值表(表1)。

5结论与讨论

篇2

关键词:地方图书馆服务模式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地方的图书馆以往提供服务往往不是非常开放,存在着诸多的限制,但是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的分析、整合、处理等功能要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更好地提供信息资源以及相关的信息服务,就需要充分利用我国地方图书馆,其不但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还有着自身的电子图书馆,在信息收集、处理、分析、整合等方面的功能都比较完善。为此,增强地方图书馆的外向型服务功能,转变其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了几种地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1.资源共享服务模式

以往地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利用以及信息服务形式比较单一,这就使得地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服务的作用范围都过于狭窄,为了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图书馆应该将自身的图书馆资源外向化,面向公众,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作用。只有做到资源共享,才能充分挖掘图书馆资源以及服务的潜在价值。为此,克拉玛依图书馆应该自足与自身的资源,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等实现文献的数字化,并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建立一个全面的立足于社会的地方数字化图书馆服务体系,这样不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个人都可以享受到克拉玛依图书馆的资源共享的成果,不但可以提高地方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还能增强地方的文化内涵,对于地方的发展可谓是一举两得。除此,克拉玛依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自身具备的人才优势来实行远程教育,这样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当地的学习氛围。远程教育的内涵既可以利用克拉玛依现有的知识管理成果,也可以联系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人文等相关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的信息开发工作。

2.分项分类服务模式

地方图书馆对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是提高社会教育水平。因此,就需要对克拉玛依图书馆服务模式进行分项分类,只有加以明确才能更好地提供相应地服务。其一,依托馆藏,建设地方特色经济建设资源。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色,有的地方工业发展具有优势,有的地方是旅游胜地,克拉玛依图书馆应该立足于克拉玛依的经济产业机构、资源配置状况、农业地理、出行交通、风俗文化等相关方面,来进行相关数据库的开发,这样才能为克拉玛依经济发展带来更加专业化的指导。其二,教育分类,开展不同的信息服务模式。一旦克拉玛依图书馆面向公众,其就可能面对各种人群,只有采取必要的分类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指导意义,才能更好地提高当地的社会教育、社会文化水平。具体来说,从纵向上应该以年龄作为分界线,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成年人提供各自的信息服务,并且根据不同人群的接受能力,对相关的信息服务划分等级,诸如技术类人员可能希望对高新技术进行了解,而科学爱好者则技术研究并不是那么深入,只希望能够浅显地了解即可。通过这样的纵向进行分类,就可以达到很好地服务效果。

3.人性化服务模式

当今社会提供的服务不仅是局限于现成的服务,而是基于人性化基础上的服务,只有对用户的 、习惯等方面进行必要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提供其需要的服务。对于地方图书馆的服务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仅仅将眼光局限在片面的知识提供上面,而不去分析用户的个性化操作、信息需求等更深层次的服务内容的话,地方图书馆服务模式将很难得到相应地提升,这样也就很难促进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克拉玛依图书馆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人性化信息的导航服务。对于使用地方图书馆相关资源的人们的来说,往往都存在个性化的需求,为了了解某一个专项的相关内容。而如果图书馆并没有相关专业化服务的话,对用户的信息查找来说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同时很难全面手收集信息。诸如,科研工作者为了进行学术研究,需要重点的论文资源,如果建立专业的数据库的话,就能够更为全面为其提供相关的信息。其二,人性化的预测服务。人们在利用电子图书馆进行信息查询的时候,往往会有自己的偏好,如果克拉玛依图书馆能够提供相同或相类的查询信息的时候,就能对用户提供很大的方面,这样就能提高其查询信息的效率。这种根据用户提交的相关的关键词、文档、题目、作者等来为用户预测所需信息的服务能够更好地提高其信息的查询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克拉玛依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

4.总结

克拉玛依图书馆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先进的技术,而这些资源以及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服务技术等对于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几种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希望能够对克拉玛依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图书馆服务模式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米玲.西部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建设开展信息服务探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2] 靳国艳.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服务地方经济[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1(01).

[3] 杨文花,赵葆英.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02).

[4] 陈威莉.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02).

篇3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社会经济发展 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交通运输的发展情况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方面。交通运输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民航运输。每一种运输形式的出现和发展都决定了社会经济形势的变迁,而社会经济的类型变化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体系的变化,同时交通运输又对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交通运输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可以把社会经济所需要的物质交换、资源分配、人力资源的流动和生产资料的消费等各方面有机的串联在一起,保证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发展。

1、交通运输可以将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整合。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所需的物质资源自身不一定完全具备,需要各个区域间物质资源的流通和共享。例如:发电的经济区域需要煤,盛产煤的区域需要技术设备,而生产技术设备的区域又需要电力支持。交通运输就是这样的供需关系之间联系的纽带,通过交通运输,各个区域之间互通有无,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2、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人力资源的流动和技术的传播。便捷的交通使人力资源所受局限大大减少,人力资源的流动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技术的传播,而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有了技术和物质资源的支持,等于是为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交通运输在这其中的贡献不可磨灭。

3、交通运输可以开发、利用各区域的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俗话常说“要致富,先修路”,这里的修路,就是交通发展的具体所指。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交通运输掌握着经济发展的命脉。例如资源开发需要交通运输、贸易交流需要交通运输、开发设备需要交通运输等等,而这些还只是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几个缩影而已。从区域的长远经济发展来看,更是处处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的身影。

4、交通运输促进了城镇一体化改革。交通运输的发展,打破了城市和农村存在的界限,让农村距离城市不再遥远,新观念和新技术可以改变人们的固有思想,让人们从“靠天吃饭”到运用科技手段耕种,从而改变区域的经济形式,让经济的发展更加快速,同时复合型的经济形式,也为人们的生活添加了更多的安全保障。

5、交通运输扩大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范围。交通运输的发达,让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原来不便于开发的地区现在具备了开发的可能,无形中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交通运输形式的增多,带来了很多相关的产业,刺激了需求和消费的增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

由此可见,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离开了交通运输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是空谈。

二、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交通运输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以后,才会加大对交通运输的资金投入,这直接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

1、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交通运输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带来的是生产资料的紧张、人力资源的匮乏和技术设备的急需更新等一些列问题,这就需要提高交通运输能力,改善交通运输状况,用来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使区域间的交通运输更加频繁。

2、人们的需求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之相应的是人们对于交通运输的要求也在提高。不仅只是要求走出去,而且要求走的更远、更舒适、更安全。最近几十年来,公路和航空业的发展就印证了这一点。人们需要更好的交通运输条件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需要更先进的交通运输条件来接触更广阔的天地,交通运输已经从满足人们当时需求的必需品转变成了现在生活的装饰品。

3、交通运输的竞争促进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交通形式,使人们的出行有了更多选择,这无形中就给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带来了压力和竞争。要想在这竞争中不被淘汰,交通运输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同时改善自身的内在条件,用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以便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和竞争力。

4、经济发展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还有更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这些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以前受人力、资金所限,社会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只是局限于“有”,而当社会经济发展起来,社会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变为“好”,从“有”到“好”,最重要的就是物质基础,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了这个条件,交通运输摆脱了这个枷锁,自然就迅猛发展起来。

不难看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促进作用,没有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只会停止不前。

总之,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上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关系。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过来要改善交通运输状况,这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随着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它们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因此,只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制定好二者各自相关的发展计划 ,促进交通运输的平稳运行和经济的良好发展。

(作者单位:保定市交通运输公路管理局)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一、大数据时代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内涵分析

新时代是信息应用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平台带来了海量信息,为更多行业提供了丰富的数据,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更多的分析和处理,做好相应的甄别和应用,以此来更好地服务企业生产,满足市场发展。传统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更多是存储和传输,大数据时代,数据非常丰富,存储越多越会造成信息的冗余,不但不能更好地应用,还会造成更多的冲击各种数据,使得各种数据信息泛滥。大数据时代需要重视这些海量数据,更需要做好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依托先进的遗传算法和分类分析等技术降低运作成本,做好细化和综合归类,提升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让数据信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随着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处理技术成为行业应用和发展的重大重要方向,成为研究和探索的主要目标。信息产业成为基于计算机应用的最为重要的高科技产业,更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研究越来广泛而又深入,基于计算机的存储技术、网络平台上的传输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以及遗传属性的运算方法和技术等,并将这些技术与更多管理设备、生产设备和应用设备连接,以此来形成更为广泛的应用体系,为各种应用分析和指令传输及自动化控制和人机互动等提供数据分析支持。

二、大数据时代给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在快速进步,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大数据时代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大数据时代为社会经济带来非常好的机遇,首先,大数据时代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提供了更为详实的数据和信息,为各种决策和管理提供了最为全面的数据支持,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了最为直观而又可靠的数据。能够更加精确地把控社会经济发展,并根据各种数据变化预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向,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依托大数据分析快速研判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到原因,拿出最为有效的应对方法和推动措施。其次,大数据既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更成为一种最具发展活力的新型高科技产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还能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提升我国人力资源整体质量。同时,大数据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更多的挑战。首先,大数据时代是无法回避的,更需要积极应对的,充分发挥其价值和作用,掌握技术的制高点,发挥价值的最大化,推动大数据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国家需要引领大数据技术发展,需要高瞻远瞩,做好更多的引导和支持。其次,大数据时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也是每个国家和企业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海量的大数据信息给更多企业和国家管理机构带来更为复杂的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做好分类处理,才能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发现规律,找出对策,发挥其价值。否则,就会给工作带来更多的不便,让让人无所适从。再次,大数据时代,更多国家将会以积极的态度抢占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制高点,将大数据信息当做最为重要的资源,并做好开掘,争取占据数据信息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这就给各国的信息处理应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必须注重处理技术研发,推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研发。

三、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一)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时代,信息就是最为宝贵的资源。谁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谁就拥有了更多的发言权,谁就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就能占据竞争的有利地位。每个企业需要不断获取信息资源,又要注重自身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防止各种信息数据的泄露。大数据时代,各种资源信息化和数据化,便捷各种交流和传输,也为各种信息非法获取提供了便利。每个企业必须注重信息安全保护工作,做好信息安全保护工作是每个企业的重要管理任务,也是信息安全技术研究的重点和服务的主要内容。加大信息安全保护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动社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成为大数据时代重要的任务。

(二)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

大数据时代,各种数据时刻都在产生,每天海量的数据充斥着互联网。更多企业需要各种数据信息,又要对各种信息进行精细化处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信息的价值作用。信息采集是信息处理的重要前提,也是大数据时代最为重要的任务。做好各种信息采集工作,围绕信息采集做好各种技术研发和设备支持,是大数据时代的一大特征,也是重要的技术需求。对信息处理是实现大数据信息应用的重要保障,对海量信息进行有效处理,满足个性化需求,从中得到更为可靠的数据,以此来指导不同行业发展,是大数据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信息处理技术研发越来紧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篇5

关键词:工学;经济学;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3701

作为专业化的知识系统,每个学科都蕴含着各自领域中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动力,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知识领域当中,包括工学、经济学在内等众多学科,承载着中国经济社会新时展的能量,使得这些学科的融合发展,成为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交叉学科发展中,每种学科都有各自的优势,当然也存在学科之间的矛盾点,因此如何真正实现学科的融合发展,成为决定是否驱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 工学和经济学各自发展情况分析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分类标准,工学包括土建、水利、化工、电气、材料、能源、地矿、海洋工程、生物工程、农业工程、公安技术等学科;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学科。而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09-2013年,我国在工学和经济学领域中,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38.8%和8.31%,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40.13%和6.44%,国内共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工学和经济学的博士导师数分别为8614名和743名;2014年开设工学和经济学学科的大学分别为527所和426所。这些数据可以直观看出工学和经济学在我国学科研究中的地位,这两个学科均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其中经济学科学被视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合理选择和利用稀缺资源,并生产出社会所需产品和合理分配产品的学科;工学所辐射的分支范围更广,目前所培养的人才最多,尤其是19世纪技术革命以来,工学科学的分化和综合发展,推动了该学科的兴旺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知识源泉。尽管工学和经济学在各自的领域中,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成绩,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这两门学科尚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甚至受到各自学科领域中“条条框框”的划分限制,很多学科之间已经达成的共识,事实上尚未全面彰显出来。

2 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的建议措施

笔者认为,单学科的发展,面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全部知识点,而更多时候需要众多学科的同时“发力”,方可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笔者提出了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的若干建议措施。

2.1 寻求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

工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分支科学众多,每种学科都有可能取得饱和状态,而我们将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就需要突破学科之间“条条框框”的限制,寻求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进行两个学科之间的知识交流,形成学科协调效应。譬如工学中的农业工程和经济学中的环境经济学,我们站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就需要研究如何在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保证农业发展环境的“无污染”,此时就需要借助环境经济学中的节能环保知识点,保证农业工程的环保性开展。再如农业属于中国重要的产业经济之一,其发展需要借助庞大的资金链支撑,因此有必要将工学中的农业工程与经济学中的金融学互相融合。

2.2 强调学科之间的公共办学理念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其中鼓励高等学校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在遵循专业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交叉学科专业,强调工学与经济学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当前已有诸多学科互相融合的实际教学案例,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功,结合工学与经济学各自的发展特征,其公共办学具有明显的可行性。笔者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要素,正处于不断变化状态,而社会需求正处于不可逆转的扩展阶段,要求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相关人员,具备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以便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即应该致力于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从侧面要求我们强调学科之间的公共办学理念,工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发展,正符合我国学科发展的总导向。笔者认为学科之间公共办学理念的强调,必须结合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对两个学科之间的资源展开统筹配置,进而明确交叉学科学习的目标、手段和途径,以及研讨两个学科兼容之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个领域起到的作用,譬如经济学研究如何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水平,而工学则重点研究在社会经济活动开展期间,如何提供科学的技术与工具,使得两者均能够共同致力于预期目标的实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学、经济学在内等众多学科,承载着中国经济社会新时展的能量,使得这些学科的融合发展,成为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工学和经济学在各自的领域中,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成绩,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这两门学科尚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为应对庞大而复杂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中的各种发展问题,我们需要将工学与经济学融合发展,以真正驱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篇6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12-02-13

作者简介:吴 飞(1969―),男,白族,云南云龙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资产评估方面的工作。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185-02

1 引言

林业资源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林权管理的过程中,受社会发展进度的影响,传统的集体林权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影响林业管理质量的同时,还直接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由此可见,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不仅关系着我国林业的发展,同时还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2 集体林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林业管理中,传统的集体统一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阻碍我国林业发展的同时,还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2.1 产权不明晰

在传统的林业管理中,集体统一的经营模式占整个产权管理的核心,管理方法的确定也是由集体通过表决。这种管理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优点是稳妥、大众,缺点是缺乏创新。在管理的过程中,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创新,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林业管理的产权不明确。这种管理模式在阻碍我国林业发展的同时,还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2 利益分配扭曲

在当前林业发展的过程中,集体林权制度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利益分配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多数人对集体林权制度产生了极大的不满,而林业也因此越来越缺乏投资吸引力与民众向心力。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集体林区的经济无法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陷入困境。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造林、护林、防火、投入难以及科技兴林难的所谓“五难”现象。针对这种状况,当地林业部门也采取一些管理模式,但取得的效果甚微。而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局面在于集体林产权不明晰,因而林农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得不到实际的经济利益,只拥有空泛的管理权力,林业经营的好坏也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由此导致一些林农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管理积极性不高,甚至一些林农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丝毫没有自己的主见,完全按照集体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状况在影响当地林农经济收入的同时,还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 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措施

完善集体林权制度,除了推动林业资源的发展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业资源的管理效率,使其在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同时,还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3.1 积极探索林业分类管理新模式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林业管理模式上仍处于落后阶段,在实施林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除了结合着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外,还需要结合着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林业分类管理制度的新模式,在推动我国林业分类管理的同时,还能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1.1 生态公益林管理

(1)严格保护区。作为我国一级保护的生态公益林,主要是指在我国林业管理的过程中,居于世界自然遗产、名胜古迹以及革命纪念地等地区生态环境极端脆弱地区的生态公益林。在这些重点区域保护的过程中,不允许任何形式进行经营活动,否则将会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惩。

(2)重点保护林。作为国家二级保护的生态公益林,主要是指国防林、风景林以及江河两岸的的生态公益林等。在这些林地的管理中,除了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活动外,还需要相关人员结合着林地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封育、人促以及补植,确保生态公益林的管理面积。

(3)一般保护区。在一般保护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结合林地的实际状况,在采伐的过程中进行分块采伐,同时在采伐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补栽。此外,在一般保护区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逐步引导形成复层混交林,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使一次利用变成多次利用,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生态公益林自我补偿能力,减轻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压力,走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路子,达到生态建设与林农增收的“双赢”。

3.1.2 商品林管理

(1)不同的地区商品林所占面积不同,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时的实际发展状况及管理制度,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商品林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针对有限树种资源,应制定出科学、完善的采伐制度,同时还应保护好母树的相关数量,通过相关人工培训方式,使其恢复成林。

(2)在人工材料使用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除了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外,还应严格按照当前国家的相关要求,在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考虑眼前的利益外,还需要相关人员结合着森林资源的实际管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开放,在确保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应考虑到今后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深化配套改革,推动林业市场发展。与其他林业不同的是,商品林在经营的过程中,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有序的竞争机制,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还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3.2 健全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随着林权制度的迅速改革,旧的林业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林改后,针对林农的林木林地怎样合法流转,“种什么”、“怎么种”、“产品怎么销售”,怎么经营才能提高森林质量与经济效益等问题,就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在其进行的过程中,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工作。

(1)成立服务中心,逐步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伐区调查设计、木材林产品检验、木竹检尺、林业科技推广等法律政策信息咨询等林业要素市场。明确服务宗旨,规范运作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为林业改革与发展提供全方位、多系列的配套服务。

(2)规范林木林地合法流转。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管理方式,将制定的相关条例落实到林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同时还应结合着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利用网络的优势,成立相应的互联网,以便从根本上满足林权流转的需要,确保森林资源产权交易的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以及合法性。

(3)在当地部门的领导下,建立完善的林业管理协会,在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积极地引导农民森林资源管理协会,在保障集体林权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推进林产品营销协会等方面的发展。

3.3 加大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林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将取决于集约化经营水平。取决于科技成果的创新和推广应用,特别是林改后,林农作为林业建设的主体,对科学技术的渴求和运用将越来越迫切。因此,在林业建设与发展中“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林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紧紧围绕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在良种繁育、林木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木材加工利用等方面集中力量开展技术研究与开发推广。与此同时,在加大林业科技创新及推广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给予相应的资金及科技支持,使其在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以科学技术为中心得管理体系,在提高林业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能确保林业管理的质量与成效。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在完善林业管理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由此就需要相关部门在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着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及当地林业的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确保林业资源的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学军,何鹏力,周 珲.宁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11(3):41~42.

[2] 钱喜友,杨 华.黑龙江省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林业科技情报,2011(1):80~81.

篇7

我国体系中“经济关系”指的是各经济主体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法律体系通常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或部门法)而形成的有关联系的统一整体。商法是指调整商事交易主体在其商行为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也就是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独立后,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由民法、商法和经济法三个部门法构成。“经济法律”和“经济法律体系”本不是规范的法学术语,以之为基础而进行过深的法学探究是歧途末路。“经济法律”和“经济法律体系”概念之所以存在和被使用,主要是因为经济法学的需要,特别是市场经济法学的法律经济学研究的需要。从法学角度讲,“经济法律”和“经济法律体系”概念只是临时借用而已,对之进行法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以不同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民法、商法和经济法等法律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经济法律、法律体系、商法地位、经济法律体系。

一、关于经济法律和经济关系

虽然“经济法律”不是一个规范的法学术语,但如果以“对象说”对之下一个定义的话,那么多数学者都会赞同:经济法律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在这个定义当中,“经济关系”是关键词,只要弄清了“经济关系”的内涵、外延,并对之做出的分类,就能基本掌握经济法律的形式范围和经济法律体系的部门构成。1所谓“经济关系”,是指各经济主体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从“经济关系”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经济关系是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离开了经济主体就无所谓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的数量决定于经济主体的数量;二是经济关系形成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之中,没有经济活动就不可能形成经济关系,经济活动的多少决定经济关系的多少。而无论经济主体还是经济活动,都取决于分工的程度,社会分工越细,经济主体越多,经济活动也越频繁。根据经济学原理,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大的社会分工:第一次是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中分化出来,第二次是手同农业的分离,第三次是商人的出现,其中每一次社会分工都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进行的,亦即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分工不是跳跃式的,它有一个量变的过程,在每一次大的社会分工之前,都发生和存在着大量的较小的社会分工,而且中间会有许多“分”与“合”的反复;社会分工也不是有终点限制的,在第三次大的社会分工之后,社会分工仍然在向前发展,而且速度更快、频率更高。由此可见,社会分工的发展有三大趋势:一是越来越细的趋势,二是不断调整变化的趋势,三是越来越快的趋势,自第三次大的社会分工至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快,必然导致经济主体、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大量、迅速增加;社会分工的不断调整变化,必然导致经济主体、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不断更新发展。总之,经济关系的数量将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发展而日益增加。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关系不外横向、纵向两大类,但两类经济关

系的数量不等,且差距悬殊。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产品经济(自

然经济)、商品经济两大阶段,产品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在产品经济阶段,由于没有交换活动,因而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关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后,由于交换的出现,经济关系产生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经历了两大阶段:自由商品经济和垄断商品经济。在自由商品经济阶段,多为平等经济主体之间的横向经济关系,从属性的纵向国家协调经济关系很少,只是到了垄断商品经济阶段,纵向经济关系才开始大量出现,但相对于横向经济关系,其数量仍然较少。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发展,大量增加的经济关系也多为横向经济关系,因为纵向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是有限度的,社会经济主要由看不见的手——市场来调节,而非主要由看得见的手——政府来调节。由此看来,只将经济关系分为横向、纵向两大类有失平衡,还必须对横向经济关系再分类。横向经济关系的再分类,也要考虑平衡的,以是否具有营利性为标准将之一分为二。这样,就形成了三类经济关系:

1、横向的非营利性财产关系(经济关系)

2、横向的营利性财产关系(经济关系)

3、纵向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与之相适应,需要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法律部门来调整这些经济关系。于是,民法、商法、经济法就相应出现了。

二、关于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的划分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知,为了便于和研究,适应法律调整的需要,将经济关系分为横向非营利性财产关系、横向营利性财产关系和纵向国家协调经济关系,但针对这三类经济关系是否就能划分出三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分析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划分入手。

(一)关于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通常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或部门法)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2从法律体系的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法律体系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法律体系涵盖一国全部法律规范,这一点易于理解;二是法律体系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对此法学界有争议。争议的焦点有二个:

1、法律体系为什么要划分不同的法律部门?

对这个问题,有三种比较典型的观点:

(1)有些学者认为,划分法律部门尤其是纠缠于法律部门划分的具体细节,纯粹是费力不讨好,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一方面,法学家为法律规范的分类而忙碌着,大量时间耗费在理清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上面,为法律规范的“法律部门”归属而大费周折;另一方面,法律规范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滋生。法学所关注的问题,在立法实践中并不重要,而立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法学并没有给予充分地关注。因此提出取消法律部门的划分。

(2)有些学者认为,法律部门划分理论存在严重缺陷,其出发点和理论结构已经过时,建立在并非独立的法律部门之上,没有当代各国的立法根据,也没能正确现实法律体系的矛盾,因此提出放弃法律部门划分理论,而建立“法体制”理论。所谓“法体制”,是指同类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的体系,可分为国家法体制、经济法体制、行政法体制、民事法体制、刑事法体制。

(3)多数学者认为,法律部门的划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于立法来说,有助于从立法上完善法律体系、协调法律体系内部关系;对于司法来说,有助于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明确各自的工作特点、职责任务,并准确适用法律;对于法学研究来说,使研究范围有相对独立的领域,使法学学科分工专业化。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理由是: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十分庞大,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如此,如果不进行科学的组合分类,将有碍于法律的制定、实施和研究,而法律部门划分理论已经被实践、和世界所认可,并且有些学者提出的所谓“法体制”理论只不过是法律部门划分理论的一种变形,没有细化反而更加粗放,好似在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之间又增加了一个层次,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2、法律体系应划分那些法律部门?这涉及到一个标准掌握的问题,即法律部门划分的越细越好,还是越粗越好?

对此也有三种观点:

(1)越粗越好,像上面提到的“法体制”理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法律部门划分不宜太细,粗放一点更好,理由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法律法规不断涌现,任何法律法规之间无论在调整对象上还是在调整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如果法律部门划分过细,会导致法律部门过多、过烂,更不利于对法律法规的、研究和掌握。

(2)越细越好,将法律部门划分为宪法、立法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商法、亲属法、经济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法等众多部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只要正确把握划分法律部门的原则和标准,法律部门划分得越细越好,其理由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法规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现在看来比较小的法律部门将因其所属法律法规的增多而很快变大,与其让它变得庞大时再独立不如现在就让其独立,这样更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法律的发展。

(3)折中观点,是介于粗放和细化之间的一种观点,一般将法律部门划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诉讼法。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法律部门划分得不宜过粗,也不宜过细,要适中,既要严格掌握法律部门划分的原则和标准,又要结合实际需要,只有当其各方面条件成熟时才将其从原有的法律部门中独立出来,超前了会使之力量过于单薄,拖后了会使之受到发展阻碍。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认为实际需要是法律部门独立的首要条件,法律部门划分过粗、过细都不利于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研究和掌握,都不利于法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篇8

关键词:白光LED;可见光;通信技术;发展研究;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2-0071-01

在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白光LED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是推进我们国家社会建设的一项新兴行业,基于对白光LED可见光的通信技术的研究,我们深入的了解到通信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想要将白光LED可见光广泛的应用到通信技术发展上来,就需要不断的改进社会科技创新内容,充分的解决在通信技术发展中关于白光LED可见光在应用中所存在的各项问题,以此来完善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建设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推进社会经济前进的步伐。

1 白光LED可见光通信的使用

关于白光LED可见光在通信技术发展中的运用,我们通过推进社会科技创新理念来不断的完善其作用,促进国家社会经济改革建设,坚持以科技创新理念作为推进白光LED可见光在通信技术革命中的重点发展内容,促进我们国家社会科技建设与发展。

1.1 白光LED可将光在技术方面的研究

对于白光LED可见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需要不断完善社会科技建设,改进国家技术科学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和改革社会经济的重要途径,以此来发展社会经济改革内容,推进在白光LED可见光在通信技方面上的改革。此外,在白光LED可将光的用途在改进社会科技的同时,有为通信光源不断完善和创新的重要作用,同时具有高度的保密性以及不断完善通信技术在无频谱中使用的方向及限制,将白光LED可见光的优点充分的体现到社会科技建设中来,以此促进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创新。对白光LED可见光在通信及其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影响,将具有重要的改进完善作用,这是不断发展社会科技创新理念,完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方式,同时实现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能,对于通信技术发展的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功能,将白光LED可见光技术的改革充分的运用到通信技术发展的关键内容中,发展社会科技的全面领导作用,促进我们国家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中,不断的运用白光LED可见光使用的情况,以此来完善我们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方向。

1.2 改进白光LED可见光在通信科技

为了改进白光LED可见光的发展方向,我们以绿色光源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对白光LED可见光的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将是实现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前进方向。在白光LED可见光的技术发展上,我们对发光的二极管在寿命的长期使用上,是需要不断完善社会科技理念的重要发展途径,也是对电光源科技运用在白光LED可见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发展中不断完善的结构,以转换白光LED可见光的使用效率,促进科技创新理念对通信技术的发展,完善我们国家在高光度以及节能光源使用的重要特点。可见在通信发展的不断利用上,我们对于白光LED可见光的社会科技的发展对于通信技术的重要作用,将是如何推进社会经济前进的重要发展目标。对于白光LDE可见光的使用时间将是现实完善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以促进和发展可见光通信科技的协调手段的特性研究,将对白光LDE可见光的信号如何完善改革发展方向。在对调整白光LED可见光的通信运用上,不断的对科技运行进行形式上的传输,以促进社会科技理念在整个通信技术中的使用和发展。

2 白光LED可见光对通信技术的研究

白光LED可见光的研究和使用,是当今社会建设经济发展的重要前进方向,也是我们国家社会科技创新改革的重要方向。为了不断的完善和促进社会经济建O的重要发展步伐,时刻关注社会科技创新的前行动力,将白光LED可见光的改革充分的运用到通信技术中来,是实现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对白光LED可见光的运用中,主要是将节能这一特性充分的表现到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中,以对白光LED可见光使用的同时,将照明和无线光在通信技术的发展上不断的体现,以此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通信技术发展的需求,促进我们国家社会经济改革建设的全新理念。通过社会科技创新完善国家在白光LED可见光通信技术方面的发展及研究,将社会经济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提高到科技发展性能上来,以促进国家建设完善国家科技创新理念为前提,不断的改进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式,推进我们在白光LED可见光通信技术方面的要求。以创新科技理念为前提,时刻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推进通信技术前行的脚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通过对白光LED可见光的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通信技术方面的发展和研究中,对于可见光应用的重要性。作为当前可见光通信领域的热门研究,在白光LED可见光的发展探寻上都存在重要的意义,对于通信技术的改革与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通过对社会科技创新和完善已经取得了可喜的突破,所以我们需要对白光LED可见光采取更为重要的发展手段,利用可见光在通信技术中的研究来发展白光LED可见光对社会科技的促进作用,以此完善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稳步进程。

参考文献

篇9

几乎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统计学这样在学科性质界定上面临着如此的分歧与冲突。统计学归属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居于边缘科学还是通用方法论科学队列,属于纯粹的社会经济统计还是数理统计范畴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作出明确的回答。因此,从“大统计学”的思维角度厘清统计学发展中的诸多热点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提出“大统计学”的关键点在于厘清学科归属问题。归属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领域,一直是统计学发展中的障碍性问题。统计学涉及到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方面的观察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也涉及到许多自然技术现象中的试验数据收集和分析,这是否可以看作统计学分别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标志,“大统计学”思想的提出,是对统计学研究对象既存在于自然现象也存在于社会现象的认识深化,突出了统计学作为交叉学科的性质,强调统计学的复合性与综合性,提供了从横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通用方法论层面,界定统计学学科属性的全新视角。提出“大统计学”的出发点在于实现认识方法转型。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统计学界围绕“大统计学”学科建设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极大推动了统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但从其提出的初衷分析,“大统计学”主要还是一种思想认识方法,是对长期存在的“小统计”思想的否定与完善。“小统计”思想以社会经济统计为主流,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属于经济学的分支,数理统计学属于数学的分支,实质就是主张社会经济统计与数理统计分立。“大统计学”思想强调“收集和分析数据”这一统计学的共性与规律,认为统计学的各分支学科都是研究不同方面、不同应用领域的统计方法的科学,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的不同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分割统计学学科的依据。虽然“大统计学”思想还没有将统计信息学或数量信息学纳入到统计学的研究范畴,但在其认识方法上,主张统计学各分支学科互相融通又相对独立发展的思维路径是值得肯定的。提出“大统计学”的落脚点在于弥合发展方向差异。我国统计理论界长期存在以学科发展差异取代学科性质的惯性思维。主要表现在:

一是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可以分为两类,一种社会经济统计学,它是关于搜集、整理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资料和方法论的社会科学;另一种是实质性的社会科学,目的是要找到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在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具体数量表现。

二是认为统计学就是数理统计学,它以数学分支学科———概率论为理论基础,目的在于研究随机现象总体数量信息。

三是承袭英美学派的主要观点,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方法论的通用科学。统计学界出现对统计学学科性质定位的混乱,主要是只关注于学科发展的差异,混淆了学科性质与学科发展的问题,将学科性质的普适性与学科发展的差异性等同起来,割裂了学科认识的整体性与学科发展的变动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因此,在统计学学科发展差异的把握上,可以允许把社会经济统计学作为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信息的方法论科学,把数理统计学作为研究随机现象总体数量信息的方法论科学,进而将统计学表述为研究的各种统计方法既能解决自然科学中的问题,也能解决社会经济中的问题,属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这也是“大统计学”思想对弥合统计学发展方向差异的功能所在。综上所述,统计学作为一级学科,不从属于经济学,也不从属于数学或生物学。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技术现象等领域。以前,我国曾照搬前苏联的理论,认为只有社会经济统计学才是唯一的统计学,将数理统计学作为数学排除在统计学之外。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照搬西方数理统计学派的观点,欲将国民经济核算等作为经济学排除在统计学之外。

虽然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增加了统计学的学科归属的难度,但是统计学研究内容的广延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研究问题的复杂性都是建立在“大统计学”研究对象特点的共性基础之上的,统计学的本质是围绕总体数量信息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的,它是对现有统计学研究领域的综合和系统化。

二、我国统计学发展的新任务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统计学学科,是改变我国统计学弱势学科地位的需要,更是统计学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当务之急要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统一、学科体系的综合、研究方法的完善等方面加大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力度。

一要注重研究对象的统一。注重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统一,既是遵循“大统计学”思想的需要,也是推动统计学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统计学在解决经济学、数学相关问题上独特地位的确立,它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哲学等各个领域也崭露头角,赢得了一席之地。统计学正逐步成为贯穿于各学科范围的一门横断学科。要不断加强对统计学学科发展定位的认识199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院校高级统计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研究》提出,“统计学是以客体对象的数量信息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数量信息获取、处理、显示、识别和利用及其规律性的具有方法论特点的综合性科学”。这里所提出的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体对象的数量信息”,它为我们整体认识统计学研究对象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要从统计学研究对象总体性入手,从研究对象中呈现的随机性和确定性的对立统一展开,无论是数理统计学,还是社会经济统计学,都包括由所有可能结果构成的样本空间,以及由某次具体观察结果的集合构成的实现总体两个层面,研究对象的总体都是样本空间和实现总体的统一体,这是对“大统计学”具有统一研究对象的理解与深化。

篇10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历经近3个世纪的不断发展和丰富,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成为公共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石。

公共产品(publicgoods)①一词最早由林达尔(Lindahl)1919年在《公平税收》中提出。不过早期学者如休谟、斯密等,虽没提出这一用词,但针对事物公共性论述了公共产品问题。萨缪尔森指出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为公共产品。[1][2]但是“萨氏”将所有产品分为纯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未免过于简单。[3][4]

公共产品特性和分类一直为学者所关注,例如马斯格雷夫(1959)将产品分为公共产品(纯)、私人产品、混合产品和有益产品;[5]奥斯特罗姆夫妇(2000)将产品分为私益物品、收费物品、公共池塘物品和公益物品。[6]

传统观点认为存在着市场失灵,市场不能有效供给公共产品,政府应承担供给责任。但是科斯1974年在《经济学上的灯塔》一文中以事实为依据提出公共产品供给可以引入市场机制的观点。此外,在公共产品提供上出现“政府失灵”问题,也促使学者探索政府之外的供给方式和模式。例如德姆塞茨(1970)指出如果存在排他性技术,私人企业能够有效地提供某些公共产品。[7]韦斯布罗德(1974)提出由第三部门即非营利部门提供公共产品,论证政府和第三部门的合作互补关系。[8]奥斯特罗姆夫妇(2000)提出多中心供给理论。[6]

有些经济学家指出,政府供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亲力亲为、直接生产,施莱弗指出当政府与私人企业签订比较完备的合同时,私人生产公共产品比政府更有效率。[9]但是经济学认为公共产品供给关键不再是效率,而是制度设计,没有有效的集体决策制度,公共产品无法有效供给。[10]

现实中人们往往不能或不愿表露真实偏好,蒂布特(1956)指出“用脚投票”以表露偏好。[11]格林和拉丰(GreenandLaffont)设计非市场机制诱导提供公共物品所需信息。[12][13]

以上是间接偏好表露法,近些年经济学界以调查和问卷形式获取个人对公共产品偏好,被称为“或有估价法”(ContingentValuationMethod),是直接偏好表露法。

地方性公共产品理论是公共产品理论的延伸。奥兹(Oastes)在《财政联邦主义》中指出,让地方政府将一个帕累托有效的产出量提供给他们各自的选民,则总量要比由中央政府向全体选民提供任何特定的并且一致的产出量有效得多。[14]全球公共产品实践与理论的发展,[15]对已有公共产品概念及供给机制形成新的挑战,为国内公共产品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实验机会。

从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发展路径可以看出,对公共产品研究基本形成以下研究框架(见表1)。

二、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批判性解读——基于视角

1.公共产品定义、特性以及分类的误导性。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公共产品最基本的特性,不可分割性、共同性等多是从基本特性派生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定义与特性更具现实解释力。但是公共产品这些特性从根本上说是产品具有的物质技术特性,是基于产品自然属性的纯技术性判断标准,只是抽象出“非竞争”和“非排他”作为假设特质。用这些特性认识公共产品,一方面无法摆脱就现象论现象的认识怪圈,误导人们只从物质技术特性即自然属性出发,而对决定公共产品本质的社会属性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误导人们在公共产品供给措施和政策上做出错误选择。

例如,萨缪尔森将公共产品定义为,“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减少的产品”。[1]可以看出,非竞争性只是产品消费机会均等性即消费属性在现实中的片面表现,许多私人产品例如私人花园,其美景、花香就符合“萨氏”的非竞争性标准。虽然布坎南等对“萨氏”定义提出异议,但也不过从公共产品一些表象出发做了补充和拓展。如布坎南的俱乐部产品是根据一定范围内的消费机会平等性和非排他性对产品从私人产品到公共产品的转换作了连续性处理。[4]这种认识虽更贴近现实,但是仍是从现象上把握公共产品性质,只不过更加注重了一定范围内产品自然属性带来的效应。

如果以西方公共产品定义、特性为标准,对同一产品例如教育进行判断,其研究结论大相径庭,例如巴罗教授认为“教育是纯粹公共物品”;布坎南和萨缪尔森认为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可见,对同一产品进行公、私判断会产生不同认识,无疑会给供给政策制定和措施选择带来很大的误导性。因此,使用“萨氏”基于自然属性的技术判断标准,抛开历史性、社会性,从根本上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不能做出符合历史逻辑的科学解释。对公共产品进行界定并科学认识本质应从其社会属性出发,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分类主要依据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程度和产品形态等。从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程度出发,只能对公共产品做有限个罗列,这种有限性源自对公共产品自然属性把握的不完全性和片面性。从产品形态分类拓展了对公共产品的认识,将长期忽视的制度和文化形态公共产品纳入到范畴中。但是这种分类依然淡化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实际上就是淡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以及制度等性质的决定作用,用这种割裂内在联系的方法,粉饰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本质。

2.满足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的虚伪性。

表面看,公共产品是为满足公共需求、为社会公共利益由公共部门即政府提供的一种产品。这种“公共”性,似乎看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为普通社会大众需求和利益服务的“美景”。但是将这种“公共”性纳入历史分析框架,就能够揭开“公共需求”、“公共利益”的虚伪面纱。

“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具有很大的虚伪性。这种看似社会普通大众的公共需求,只有成为符合资产阶级利益需求并为资产阶级共同利益服务时,才能成为一种能被满足的需求,也就是说某种公共产品只有在给整个资产阶级带来的收益大于损失的时候,它才能被有效供给。[16]例如规制环境污染的公共产品在威胁到社会普通大众生存的情况下还不能得到有效供给。这说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决定社会普通大众公共需求能否满足、公共利益能否维护取决于这种公共产品能否符合资产阶级共同利益需求,能否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只有资产阶级把其“特殊社会”的需求上升为社会的普遍需求,把其局部的资产阶级利益上升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把资产阶级追求原则上升为社会的普遍原则,社会普通大众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才能得到满足和维护。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指出,林木所有者一方面以受害人身份要求获取对私人利益的赔偿;另一方面又利用自己的立法者身份,打着“公众惩罚”的名义,企图将自己的私人利益公共化,获取更大的利益。[17](P277)可见“公共需求”、“公共利益”的实质是以资产阶级公共需求为出发点,并从根本上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服务的。只不过,资产阶级这种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从形式上泛化为社会普通大众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披上了看似美好的虚伪面纱。

由于“公共”性,似乎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部门即政府有了天然的联系。但这种由“公共”性引发的政府供给,其实质是为了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顺畅运行,满足资产阶级私利需求而引发的。马克思指出在一些国家,“甚至可以在生产方面感到铁路的必要性;但是,修筑铁路对于生产所产生的直接利益可能如此微小,以致投资只能造成亏本。那时,资本就把这些开支转嫁到国家肩上,或者,在国家按照传统对资本仍然占有优势的地方,国家还拥有特权和权力来迫使全体拿出他们的一部分收入而不是一部分资本来兴办这类公益工程”,这是因为资本“总是只寻求自己价值增殖的特殊条件,而把共同的条件作为全国的需要推给整个国家”。[18](P24)马克思指出在私有制条件下,国家采取的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即以表面上“公共利益”代表的姿态出现,但是它集中体现了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性质。那么政府活动必须与国家本质保持一致,由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统治阶级共同利益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使整个社会成为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的有效途径或工具。

3.以市场失灵作为划分政府、市场供给边界的局限性。

由于公共产品特性致使分散的市场力量不可能有效提供,供给存在市场失灵,从而为政府供给提供理论依据,[1][2]市场失灵成为划分公共产品政府、市场供给的边界。但是这种划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只以市场尺度为基点,公共产品只能成为市场失灵的附属物,只是市场不能解决才让渡给政府。这种划分的局限性在于对公共产品(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绝对化认识。

首先,西方公共产品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认为“经济人”追求私利,存在公共产品市场供给失灵,需要政府供给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伴随着“经济人”的存在必然产生的,这就难免将公共产品(政府)和市场看作弥补与被弥补的关系;认为二者是历史的起点,而不是历史的结果,是自然的、永恒的现象。认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是为弥补由于“经济人”本性带来的市场失灵,就会使供给主体和政策选择绝对依赖于公共产品(政府)和市场关系,选择的出发点只以市场失灵为基础,只有市场不能或不愿提供时才转而需要政府或其他供给主体,这种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必须看到公共产品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历史发展中的经济现象,并不是市场永恒伴生物,不仅仅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而存在的。早在资本主义市场制度出现前,在尚不存在纯粹市场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就已经存在所谓的公共产品,根本无从谈起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

即使在资本主义市场制度下,公共产品的最终目的也不仅仅是弥补市场失灵。更主要的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顺畅运转、发展服务的,这突出表现为何种公共产品能提供、何时提供是不以社会普通大众意志为转移的,而以能否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为准绳。选择的标准,在于哪些弥补市场失灵的公共产品是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哪些是能听之任之的。因此,绝对化认为公共产品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产物,并以此划分政府、市场供给边界显然没有把握住市场失灵现象背后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应该说,公共产品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作用机制大不相同,不能仅局限于它与市场的关系来考察。

此外,公共产品供给已从绝对的政府、市场两分法得以扩展,形成了多中心供给、自愿供给等模式。但是,这种供给主体多元化是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不断调整而形成的。就公共产品供给的根本目的而言,是为了维护和促进其所依附的经济制度健康发展和完善。因此,考虑其供给主体不应该机械地认为要么是政府,要么是市场,而应基于生产力水平以社会经济制度对公共产品的现实要求为标准。

而就公共产品供给量而言,认为市场失灵导致供给意愿和供给效力不足是主流观点。诚然,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确实存在,但也存在着供给过剩问题,而决定这种供给过剩或者不足的,不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要求,而是社会经济制度发展的要求。有些公共产品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代表主导阶级利益,往往存在着供给充足或过剩现象;有些公共产品代表着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往往会供给不足或受资本家抵制而不能得到有效供给。

由于把“经济人”的利己性归结为一般“人”的特性,即把资产者特殊人性说成一般人性,因此,不可避免地只从成本收益(或付费)的角度来定义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至于供给量的决定,西方理论界倾向于采取均衡分析方法,强调在供求均衡中寻找供给的具体量。实质上,公共产品供给量是一个受多重因素制约的变量,其大小与社会经济制度所要获得的利益程度密切相关,供给量的把握更重要的是看到社会经济制度对这种公共产品的需求。如果这种需求是从社会一般利益出发,则这种供给量除了受到剩余产品量的限制之外,还会受到社会一般利益的长远利益、眼前利益以及社会一般利益内部结构等限制。

4.唯心史观与个人主义方法论上的错误性。

之所以西方公共产品理论会在定义、特性以及分类上具有误导性,在满足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上具有虚伪性,在以市场失灵作为划分政府、市场供给边界上具有局限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方法论上的错误性。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依然沿用的是西方经济学分析范式和惯用的方法论,是从唯心史观出发,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做是天然的、永恒的,不研究生产关系本身,而是把重点放在物的发展上,甚至有意、无意地用物的关系来掩盖人的关系,并运用个人主义方法看待公共产品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割裂经济关系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无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沿用抽象、演绎的个人主义方法,从表象出发,将公共产品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孤立地区分开,采用边际分析和成本收益方法研究公共产品特性①与供求均衡条件,利用证实和证伪的检验理论对理论前提、结论以及本身逻辑推理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和验证。

虽然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在不断修正中完善,但是这些修正与发展沿用的依然是唯心史观看待社会发展的思维方式,归根到底不能用科学的唯物史观看待社会历史变迁中的公共产品,这是因为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在研究问题上存在着两个共同缺陷:一是在研究问题时脱离社会性和社会关系,将事物属性视为某种与生俱来、永恒不变的共性;二是用这种抽象不变的共性来解释各种社会历史现象,把抽象孤立的属性看做是打开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钥匙。

三、基于视角公共产品理论构建的几点设想

公共产品是一个历史概念,公共产品理论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才能科学揭示其本质,正确看待其供需特性以及选择合理的供给模式。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将公共产品放入历史长河可以看出,公共产品是为了满足某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共同需要而存在的,它关系到社会存在和发展,这种社会共同需要得到满足时往往会带来利益共享,最终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正是因为这种需要共同性与利益共享性,才会在现实中外在地表现为消费的共同性与受益的非排他性,这两个特性又受到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这种制约不仅体现在公共产品的内容、结构和种类上,还体现在它与私人产品的转换上。认识公共产品,必须看到其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既不能离开共性也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因此,公共产品本质上说,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一定范围的社会共同需要为出发点,体现社会一般利益共享,为维护和促进其所依附社会经济制度发展和完善的产品。可以看出,公共产品不仅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推进利益共享,更是为了维护和促进其所依附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产品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制度安排与设计,社会属性对公共产品界定起着决定性作用。

2公共产品分类要立足其本质属性,它是以“社会共同需要”为出发点,体现“社会一般利益共享”,“为维护和促进其所依附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的产品。根据社会共同需要、利益共享和维护、促进社会经济制度发展和完善的程度不同,可以将公共产品分为维护性公共产品、经济性公共产品和社会性公共产品。维护性公共产品是指维护社会正常运行和个人基本存在的公共产品,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是最基本的共同需要,覆盖范围最广,利益共享程度最高,强调消费机会平等性和供给公平性,例如国防。经济性公共产品是为了保障和促进经济顺畅运行和发展的公共产品,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需求具有针对性,是一定范围的利益共享,例如扶持某种产业发展的政策。社会性公共产品是需求层次较高的公共产品,这类公共产品更侧重促进社会完善和个人发展,关乎发展权利,例如教育。这三类公共产品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变动的。一般来说,在经济处于较低发展阶段时,维护性公共产品需求更多和更容易被供给;当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经济性公共产品日益被需求和供给出来;当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时,对社会性公共产品共同需求不断增长,供给能力也不断增强,这种公共产品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维护性和经济性公共产品所占比重相对下降并保持在一定水平。

3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与模式的选择应基于现实社会经济条件而呈现出动态变化,不能绝对地、孤立地看待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与模式,仅仅认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使公共产品成为市场附属物。因此,在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和模式的选择上,应该坚持供求双层约束下的经济发展动态观。供求双层约束下的经济发展动态观认为,公共产品供求总量、内容、类型和结构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约束的,其供给主体和模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不同呈现出动态变化,只不过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上,哪个供给主体和哪种供给模式更占主导地位而已。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有政府、市场、非营利部门等多种主体,也就形成以某个供给主体为主导的供给模式,或是多元参与有所侧重的供给模式。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产品供求结构、供求重点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在选择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和模式的时候,要立足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把握供求的阶段性特征,并以动态视角正确审视各种供给主体供给能力的大小,选择合理的供给模式。供给能力大小和公共产品对社会发展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供给主体和模式的选择,当经济发展处于较低阶段时,公共产品更多地由政府供给,居民对维持性公共产品具有更大需求;当经济日益发展时,可以将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作为政府供给的补充选择,此时居民对经济性、社会性公共产品具有更大的需求;当经济发展处于较高阶段时,公共产品供给可以不再主要依赖政府供给,而是形成市场、非营利部门、自愿等多元供给格局,供给主体和模式呈现出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公共产品;市场失灵;社会需求;社会利益;唯物史观

[摘要]公共产品是一个历史概念,公共产品理论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才能科学揭示其本质,正确看待其供需特性以及选择合理的供给模式。西方公共产品理论之所以会在定义、特性以及分类上具有误导性,在满足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上具有虚伪性,在以市场失灵作为划分政府、市场供给边界上具有局限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方法论上的错误性。

参考文献:

[1]SamuelsonPAThePure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J]Th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54,(36).

[2]Samuelson,PADiagramaticexpositionofa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s[J]Th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55,(37).

[3]Colm,GCommentsonSamuelsonstheoryofpublicfinance[J]Th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56,(38).

[4]Buchanan,JMAnEconomicTheoryofClubs[J]Economica,1965,(32).

[5]Musgrave,RATheTheoryofPublicFinance[M]NewYork:McGraw-Hill,1959

[6]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7]鲍德威,威迪逊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BurtonWeisbrodTowardaTheoryoftheVoluntaryNonprofitSectorinThree-SectorEconomy[A]inEPhelpsedAltruismandEconomicTheory[C]NewYork:RusselSage,1974

[9]Shleifer,AndreiStateversusprivateownership[J]The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1998,12(4).

[10]Marmolo,EAconstitutionaltheoryofpublicgoods[J]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Organization,1999,(38).

[11]Tiebout,CMAPureTheoryofLocalExpenditures[J]PoliticalEconomy,1965,(64).

[12]Green,JerryRandLaffont,Jean-JaquesIncentivesinPublicDecision-making[M]NewYork:North-HollandPublishingCompany,1979

[13]Laffont,Jean-JacquesIncentivesandtheallocationofpublicgoods[A]AJAuerbach&MFeldsteinedHandbookofPublicEconomics[Z]edition11987,Vol2,No10

[14]WallaceFOatesFiscalFederalism[M]HarcourtBraceJovanovich,Inc,1972

[15]IngeKaulGlobalPublicGoods:InternationalCooperationinthe21Century[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

[16]胡钧,贾凯君马克思公共产品理论与西方公共产品理论比较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8,(2).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