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缺失的表现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缺失的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缺失的表现

篇1

一、公信力缺失的表现

公信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民间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指社会对一个慈善组织的认可及信任程度,是慈善组织的无形资产,在日积月累的发展中形成,体现在权威性、信誉度、公众影响力等方面。民间慈善组织失去了公信力,就相当于失去了它的生命力,会逐渐被社会、被公众所淘汰。

民间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概括而言,就是民间慈善组织公开说明组织所获各种资源的流向,以及说明各种运作是否有成效、是否符合组织宗旨及其社会承诺,用来证明其为可靠组织。

首先是组织的诚信。组织公信力缺失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得不到较高数额的捐赠,只有具备良好信誉的慈善组织才能获得较高数额的捐赠,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如果公众对某个慈善组织不信任,是不可能让他们放心地把钱物交给该组织的。

其次是民众的反响;再者是机构评估的结果。我国的慈善事业大多由政府主导,而且多数由政府离退休人士掌管,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各地的慈善组织与各地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加上现在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比较困难,因此善款就很有可能被挪用;最后,是组织的活动成效。筹资的目的和组织的使命是要保持一致的,组织是否能完成既定的使命,所花的成本是否达到预定的效果,能不能满足捐助人的捐赠意愿和服务对象的需求。捐赠人最关心的是捐款的有效使用率,也就是组织的绩效问题。

二、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由于民间慈善组织不注重自身形象建设及品牌经营等客观因素,导致筹集善款的影响力及号召力不够,从而妨碍了正常运行及发展,且善款管理不善、使用混乱,使接下来的再筹资难度更大,形成恶性循环,不断造成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缺失,主要来自政府、组织本身、社会环境这三个因素。

1.政府干预及管理问题

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在资金运作、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且缺少政府的行政服务意识而过多干预,缺少立法支持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管理问题,造成公信力的缺失。

政府过多行政干预。为了弥补我国慈善事业起步较晚的遗憾,同时也是为了推动慈善事业更好的发展,政府必然加大了介入力度,以此来推动慈善组织的运行和发展。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局面形成了社会和个人对政府强烈依赖的心理,又迫使政府不得不继续在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的发展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政府介入其中的同时也凸显了它的功能过于强大,这一点在民间慈善组织的运行中每时每刻都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2)缺少相关立法支持。当前,法律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但仍不足以规范、监督、促进慈善事业的有序发展,且只能解释捐赠过程中的一少部分行为,并不能解决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慈善组织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还没有专门的慈善事业的相关法律。慈善事业的相关法律是慈善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缺少慈善立法,就很容易发生慈善资金被挪用、贪污、改变用途等弊端,从而丧失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导致慈善信任危机。因此,我国需尽快制订一部完备的《慈善事业法》来为慈善事业和社会捐赠活动给予法律上的保障和监管,这已然成为当务之急,其目的是为了使政府、组织、捐赠者与接受者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及保障,避免由于法律制度上的缺失而导致慈善资金擅自被挪用、贪污、改变用途等不良事件,从而破坏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引起危机。

缺少优惠的税收政策。我国在规定企业和个人捐赠方面的税收政策方面优惠力度不够,“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免除;个人捐赠,没有超过应纳税额的30%的部分,可以免除。”免税比例偏低,造成企业及民众参与的积极性降低。对比国外,有的实行的是税前全免,有的减免30%甚至是50%,在企业捐赠方面的税收政策优惠力度很大。由此可见,国内的税收政策在企业捐赠方面没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阻碍了捐助的积极性,我国政府应予以重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改进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及民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促进慈善事业资金链的良性循环,为慈善组织的影响力及号召力予以政策支持,树立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2.慈善组织内部管理机制的欠缺性

慈善事业的实施过程中,多少都会有一些贪污受贿、擅自挪用善款、款项用途不明等腐败行为,这些严重腐蚀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的行为大多都是由于在慈善组织机构内部欠缺较为完善、规范的管理机制所引发的。财务问题上的透明度缺乏、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管理问题上的监管力度不够、制度不规范、不健全等多个层面的组织内部原因导致了腐败行为的产生,致使其公信力降低。这些因素将在下文中进行阐述分析。

(1)财务机制的不完善。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在自身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需要完善和改进。

(2)缺乏内部财务监督力度。我国慈善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制度导致了贪污、挪用善款等事件的频繁发生,大多数慈善机构内部并未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即便是设立了这个职位,也是没有实权的,因为他们并没有聘请具有影响力或号召力的外部人员,而只是为了方便起见,随意在慈善组织内部指派了一些监事人员。

另外我国的慈善组织大多没有内部审计,即便有内部审计,也只不过是形同虚设。因为大多数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或者是没有实际的权利,常常会受到组织管理者的管制和压迫,导致财务的贪污事件发生。[ 魏前梅.谈谈非营利组织财务监管的制度设计.财会通讯,2005.(6):22.]我国很多慈善组织并不对外公开财务预算和定期的财务报告,而是经常暗箱操作。

这样不透明的操作和不规范的资金运作与管理,势必会为创造机会。这是阻碍公众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国慈善机构一直面临公信力困境的原因之一。

(3)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理事会,在一个组织或机构中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多数的慈善组织机构内部并未设立这一具备管理、监督、检查等一定职能和权利的机构。即使有个别的慈善组织内部存在理事会,也只是一个橡皮图章,并没有真正的实权。理事会成员很多,规模庞大,并不具备实际管理、决策的能力;理事会会长期不活动、不开会,理事会成员同组织活动音讯隔绝;理事会成员的加入与组织体现个别人意愿,有违理事会精神。

3.缺乏慈善事业良好发展的社会环境

我国慈善事业缺乏公信力,慈善组织资金运作与管理不良,除了政府、慈善组织本身的原因之外。另一方面,与我国慈善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是分不开的。目前来说,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是很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中国现在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总财富盈余并不多。整体经济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对于慈善事业来讲,直接体现在资金的筹集困难这个问题上。

(2)慈善事业的社会成员参与度低。尽管我国目前慈善组织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与世界上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政府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对慈善组织进行管理与控制,但慈善事业本起源于民间公益活动,所以民间慈善组织应占慈善事业的主体地位。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慈善事业,虽然政府也成立了一些公益慈善机构,但其也大多带着浓厚的官方色彩,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慈善机构少之又少。在我国,政府在慈善活动中往往身兼数职、身处要位,既是发起者、组织者,也是参与者、管理者,甚至是操纵者,显得政府在慈善事业中过于强势、功能过强。

(3)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包括舆论监督、竞争形成的同行监督、捐赠者监督等等。

舆论监督主要是指大众传媒的监督。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舆论对慈善组织及其活动监督并未奏效。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的社会舆论监督就处在一种不力的状态。一是表现在媒体开设的慈善专栏太少,结果使得慈善组织及其活动的曝光率太低,致使社会关注度不够高;二是表现在媒体正面宣传成绩的多,而暴漏实质问题的少。结果使得社会对慈善事业真实的运作情况知之甚少,对一些深层的问题更是缺乏认知与了解,从而失去了“话语权”。[ 张耕主编:《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7一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l月第一次版167.]

竞争环境是防止慈善组织官僚化的有效途径。而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的外部制度安排人为地限制了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竞争,《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三条明文规定:“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限制竞争在客观上大大削弱了社会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力度,而如果在竞争环境下社会公众“用脚投票”和自由选择的信息可以直接反映给非营利组织,形成外部硬性监督及约束机制,迫使非营利组织提高公共服务的标准及质量。

我国公民在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方面比较欠缺,一方面是由于组织内部没有透明、公开的财务信息,使得民众无法行使进行有效监督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公民的社会监督意识比较淡薄,不能较好的行使和维护自己的监督的权利。以长春市为例,在长春,几乎所有的民众都关心社会慈善事业,但几乎没有人愿意亲身去监督慈善组织及其行为,这也是长春人“说得多,做得少”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 王名.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郑成良.论司法公信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N].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3] 于慎鸿.程序公正与司法公信力[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8).

[4] 王名.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 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人民出版社,2006,(2).

[6] 王海峰.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甘肃农业,2006,(2).

[7] 王齐彦、李慷、王然.慈善事业发展研究[J].中国民政,2005,(5).

[8] 许琳、张晖.关于我国民间慈善组织的调查[J].南京社会科学,2004,(5).

[9]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篇2

【摘要】教师归属感是教师对学校态度的综合反映。教师归属感的缺失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行为反应,同时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民校教师归属感的缺失与民校管理密切相关,民校需从管理思想、文化机制、激励机制以及心理契约方面进行反思。提升民校教师归属感对民校管理而言需建立:合作意识治校策略、人事制度优化策略、报酬机制科学策略以及校园文化凝聚策略。

【关键词】民校教师;归属感;学校管理

The Management of Private Schools and the Lack of the Sense of Belonging of Their Teachers

Liao Weihua

【Abstract】The sense of belonging comprehensively reflects the teachers’ attitude towards schools, and the lack of the sense of belonging could lead to negative thinking and passive behavior, meanwhile it could bring the nega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s. The lack of the sense of belonging bear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nagement of private schools so that the private schools need to reflect on the management thought, cultural mechanism,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psychological con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ense of belonging of teachers in private schools, some strategies could be taken:managing schools by cooperation, optimizing the personnel system, rewarding in a scientific way and concentrating on campus culture.

【Key words】teachers in private schools;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he management of schools

1 教师归属感的含义

教师归属感是指教师一定的需要从学校得到满足和学校的价值观得到教师的认同后,教师乐意被学校接纳并在学校安心乐业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它蕴含着教师的理智感、满足感、安全感和责任感、成就感,是教师对学校态度的综合反映。而教师态度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某些需要是否能从学校得到满足。

归属感具有认知、情感、行为三种心理成分:认知成分是指教师对学校物质、精神生活的认识、认同和认定;情感成分是教师对工作、对学生、对同事等的热爱和留恋态度;行为成分是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力度。

教师归属感的强弱或高低可从教师对学校的认同度、满意度、亲切度、忠诚度、敬业度五个方面加以考量。

2 教师归属感缺失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2.1 心理表现

(1)过渡心理。出于无奈而选择民校,“人在朝廷心在汉”,没有扎根民校的意向,把民校当作暂时的栖息地或通往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的跳板。这在年轻教师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许多年轻教师热衷于报考公务员或公办教师就足以说明了这种心理的存在。

(2)焦虑心理。没有归属感的教师就像没有家的孩子,居无定所,行无定向,四处漂泊,因而其内心焦虑不安。许多民办教师常常因为寻找不到一个比较满意的民校而黯然神伤,又常常担心自己随时被解雇而寝食难安,整天在焦虑中苦度光阴。

(3)自卑心理。许多民校教师认为,职责上自己虽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地位上就是一个“打工仔”——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稳定、居住不稳定。与公办教师相比他们觉得各方面都低人一等,因而纯民校教师(有别于公办教师退休后到民校“发挥余热”的教师)的自卑情结在所难免。

2.2 行为表现

(1)应付行为。教师被动履行工作职责,表现出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应付性态度,没有工作快乐,创新内驱力和成就感很弱。在民办高校中,注重课时量不注重课质量、注重教学不注重教研、注重任务完成不注重实际效果的教师大有人在,不少教师上课甚至成了无教案、无讲义、无作业批改的“三无”课堂。

(2)抑郁行为。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心境不佳,情绪低落,轻视社交,其行为往往折射出人生无寄托、生活无信心、工作无精力、交往无兴趣的心理状态。而这些又恰恰是无归属感的表现。近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调查发现,归属感是一个人可能经历抑郁症的最好预测剂,归属感低落是一个人陷入抑郁的重要指标。[1]

(3)逃避行为。表现在民师身上,一是逃避自己所在的民校而试图选择新的较优秀的民校;二是另辟新的就业途径,设法捧上“铁饭碗”;三是去向虽未确定,但愿意舍弃自己现在民校应得的报酬,干脆不辞而别,重返人才市场。2008年浙江省一项针对民师的问卷调查表明:近50%的教师“经常考虑换个工作”。[2]可见,民师归属感的缺失所引发的“逃避行为”多么严重!

篇3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

1.消极冷漠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沮丧、孤独、焦虑等不稳定的情绪,对学习生活缺少应有的热情与激情。

2.敏感焦虑

一些留守儿童对教师批评或同学评价反应十分敏感,在感情上与别人疏远,并且不信任别人。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是与同学交往出现问题,经常处于焦虑状态,从而脾气暴躁,稍不顺意就大发雷霆。

3.自卑厌学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学习主动性低,普遍对学习兴趣不大,导致学习自信心较低。总感觉自己的能力、才智不如别人,什么都比别人差,做什么事都不自信,担心做不好,怕被人耻笑。久而久之,便会感到学习压力增大从而厌学,导致成绩下滑,有的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尽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偏移、学校教育缺位仍是其中最主要的症结。

1.亲情的缺失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根据对我校留守儿童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留守儿童中,17.9%的家长一般三个月与孩子见一次面,15.2%的家长半年左右回家一次,23.9%的家长在一年左右才回家探望,而43%的家长一年甚至是几年都难得回家看望一次孩子。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愿与人交往等不良的性格特点。

2.矛盾自闭的心理是形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容不得人等不良倾向。他们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一方面他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明显的逆反心理,甚至是严重的暴力倾向,这也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探究

1.增进父母关爱,强化家庭教育

首先,父母要从孩子健康成长的长远目标出发,尽可能地做到家庭、务工两不误。有条件的,可以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接受教育,暂时没有条件的,也可以适当改变外出务工的方式,夫妻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或者一方选择就近在本地务工。其次,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尽可能多地建立亲子沟通的渠道,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另一方面也可以暂时弥补一下孩子情感方面的缺失,让孩子感受一下父母的爱和温暖。

2.加强自我修养,克服心理障碍

篇4

一天,我接待了一对来访的祖孙。爷爷说女孩11岁,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乖巧、听话,而且特别听老师的话。

这不是好事吗?爷爷却发愁:“前两天老师把我请去了,说孩子好像有点问题,让我带孩子来心理咨询。老师说,孩子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不同于一般的师生感情,有事没事总喜欢找老师,到了老师办公室就不想走,又是扫地又是倒水,只要是和老师在一起就离不开了。”女孩说:“这个老师特别好,对我特别关心。每次作文都给我写很好的评语,还在班上念给大家听。我觉得他就像爸爸,比爸爸还关心我。我从心底里喜欢这个老师,爱这个老师。您说,我爱老师不对吗?”

谁能说学生爱老师不对?但是为什么老师却觉得学生有点不对劲,建议来心理咨询呢?

交流中,我知道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女孩的老师是一位中年男教师;二是女孩的父母都出外打工好长时间了。我脑子里忽然闪出了几个词——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心理补偿。进一步的沟通证实,女孩作为一个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导致了她对中年男教师的依恋,从中得到一种替代性的心理补偿。

于是,我一面为女孩庆幸,一面为女孩担忧。

因为一个人幼年时期的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很容易导致成年后的两性关系偏差以及婚恋心理异常。进而可以推论,今天的留守儿童,因其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成人后也容易出现两性关系偏差以及婚恋心理异常。

这个问题具有潜伏性和滞后性,就是说,这个问题要等留守儿童成年后才能显现出来。我庆幸女孩对老师的感情还没有性的色彩,还没有出现两性心理的偏差。

心理解析:心理隐患哪里来?

早年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为什么会导致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误区?

从精神分析学说看,人的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大约在四五岁时,对两性差异开始关注,对不同性别的对象有了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性心理发展最初的萌芽阶段,叫作“性蕾期”。这种性心理现象,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不同感觉,表现为从对异性家长的亲近中来获得某种心理的满足。女孩会对父亲亲近撒娇,排斥母亲;男孩会对母亲亲近,害怕父亲。于是,就出现了“亲子三角关系情结”。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约在6-11岁,正好相当于小学阶段,性心理发展进入“同性期”,最鲜明的特征是,只愿意和同性朋友要好,而排斥异性朋友。于是,孩子开始向同性父母学习。男孩会逐渐与母亲疏远,而与父亲亲近,向父亲学习如何长大成为男人;女孩也不再与父亲过分亲密,而和母亲亲近,向母亲学习如何成为女人。所以,大多亲子三角关系情结会随着成长而逐渐化解。

如果在同性期,三角关系情结不能得到及时化解,成人后往往会出现两性关系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成人后,容易出现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其心理根源就在于,同性期时,他们的父母不在身旁,亲子三角关系情结没能及时化解,而形成了亲子三角关系障碍。

心理对策:该怎样未雨绸缪?

具体到一个留守儿童,成人后是否会出现婚恋心理异常,取决于很多因素。

首先要看留守的年龄阶段。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如果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三角关系情结就很难化解,很容易形成亲子三角关系障碍。成年后最容易形成两性心理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如果女孩亲情缺失,特别是父爱缺失,长大后就容易出现恋父情结或类似心理;如果男孩亲情缺失,特别是母爱缺失,长大后就容易出现恋母情结或类似心理。

其次要看是否有补救措施。如能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些早年的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遗留的消极心理,可能得到化解或弥补。

怎样避免给留守孩子未来的婚恋留下心理隐患?

1、尽量避免和孩子长期分离

孩子的成长不光需要钱,更需要亲情。所以,父母外出打工,可以就近,可以时常回家,甚至可以带着孩子。只要态度问题解决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们已经知道,同性期也就是上小学的时候,是孩子向同性家长学习的最佳时期。因此,如果性蕾期出现亲子关系异常,能在同性期恢复常态亲子关系,此前的消极影响也可以得到弥补。所以,孩子上小学时,父母最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抓住时机来弥补和抵消此前的消极影响。

2、创造条件加强和孩子的联系

有调查显示,外出打工的父母,32.9%每天和孩子电话联系一次,39.8%每周一次,21.1%每月一次,4.9%每年才一次,1.3%甚至和孩子没有任何联系。如今通讯如此方便,天涯咫尺。为什么有些父母却不和孩子联系?这也是态度问题。不论把孩子托管给谁,也不要忘了你是孩子的父母,不要忘了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实在不便回家,就让电话来传递亲情吧。

篇5

一、情感缺失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留守儿童的父母一般文化程度不高,个别家长会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儿童。另一方面,常年外出务工的父母在情感上对孩子是有欠缺感的,于是他们选择用物质生活上的满足来弥补日常照顾和情感关怀的缺失。但这种处理方式很可能让一些留守儿童形成金钱至上的错误价值观;而且祖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力度不够且疏解心理问题能力有限,这极大阻碍了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影响其一生发展。

(二)影响健康心理的形成

儿童心理情感形成的P键期是在童年,他们对自身身体和心理变化、学习上的压力等方面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同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烦恼与思想冲突。这时候,他们不仅仅需要和亲人朋友们倾诉,更需要的是长辈或老师们的正确引导。由于乡村学校心理辅导课程不能开展,使得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这极易产生各种心理疾病。

(三)影响家庭情感的融洽

情感的维系需要沟通和相处。农村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长期不能一起生活和相处,双方互动频率低下,亲子之间一般用电话、短信沟通,而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面对面沟通和交流。同时,大多数留守儿童缺乏对他人必要的信任,对情感表现淡漠,只会接受爱,不懂表达爱。因此,冲淡了与父母亲戚之间的情感,同时也不利于和谐家庭的构建。

二、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表现类型

(一)孤僻自闭型

留守儿童对自我评价往往是自闭的,他们不愿意与人进行沟通交往,这种封闭思想导致留守儿童的行为大多伴有孤僻症,与普通儿童相比,对于相同的事物难以表现出相似的反应,故常常表现为“不合群”。

(二)愤恨不满型

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大多数表现出对远方父母的强烈思念。然而,也有一些留守儿童对他们外出务工的父母也表达出各种不满情绪,诸如埋怨、怨恨,甚至反抗等。因为在留守儿童单纯的内心世界里,家庭就是他们的一切,他们对父母独自将其留在家里表示不理解,甚至埋怨父母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不能够及时帮助自己,留守生活给他们对父母的情感上带来复杂的体验。

(三)放任自流型

留守儿童的生活相对比较简单,其遇到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学习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更容易气馁和放弃,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缺少内在精神动力与亲人的支持。留守儿童为此很容易形成消极的观念和对自我否定,进而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甚至产生辍学自弃的想法。

情感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在行为、心理等方面都与非留守儿童有较大的差异,无论是孤僻自闭型、放任自流型,还是愤恨不满型都会对其本人及家庭乃至社会产生或深或远的影响。

三、留守儿童情感补偿的措施

(一)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这要求 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即随着条件的改善,在经济发达、民工集中的地区,实行民工“市民待遇”,让夫妻双方均有相对稳定工作的民工,享有子女就地入学 接受义务 教育的权利 。同时,要加快专门学校的建设 。

(二)监护人制度

通过动员社会上爱心人士组成关爱队伍,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一般做法是这样的,首先是成立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其次是建立并完善留守儿童信息库, 每学期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进行一次普查,最后在自愿原则下, 倡议并发动各级领导干部职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党员群众担任留守儿童的“监护人”。

(三)校园关爱制度

校园关爱制度主要是指在学校由师生共同关爱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他们的关爱。具体做法有三点:第一,在班级内部由少先队员组成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使留守儿童互相帮助,自立自强。第二,班主任建立学生信息数据库,在课余时间开展关爱活动并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流。第三,在校园内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老师担任心理医生,这样可以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内心的困惑。

(四)改善生活环境

情感缺失的缓解可以从改善生活环境入手。首先,在村里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村民对留守儿童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其次,村委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队伍,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了解村里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再次,政府出资在村内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管理中心,为村里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档案,同时聘请专职人员定期对档案进行更新,如有特殊情况发生及时告知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者父母。

(五)完善留守儿童寄宿制

学校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把该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章程上。第一,在留守儿童入学前应对每个家庭进行全面细致普查,为留守儿童建立相应的资料库。第二,学校充分发挥“学校育人,教育育人”的职能,同时要从单独教学到多功能方向发展,形成监管和教育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专门为留守儿童建立监管体系。第三,培养专职心理老师,及时对留守儿童开展相应心理辅导,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篇6

儿童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留守儿童的境遇使其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没有寻求帮助的对象,长此以往,其人格方面会产生攻击性强、容易出现抑郁情绪等问题,集中表现为冲动、好怒、焦虑、神经质、自闭等不良心理特征。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个性自私冷漠、敏感多疑、任性霸道且情绪多变,有的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终生发展有重要意义。而留守问题导致家庭教育缺失,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甚至导致出现心理危机。年幼时缺失父母关爱,儿童很难形成对周围人的信任感,性格容易变得孤僻。尤其在心理启蒙阶段,当遇到困难,由于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引导及鼓励,留守儿童很容易感到孤独无助,缺乏安全感,甚至陷入自暴自弃的困境中无法自拔。

(二)学校教育不完善

家庭生活不完整使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很多困惑,这时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学校教育应该降低亲子关系缺失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帮助与疏导。但限于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等各种因素,学校在开设心理课程,对学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等诸多方面存在缺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缺少正确引导。另外,师资匮乏,导致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很少有时间与留守儿童进行单独沟通,这种被家庭及学校双重忽视、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三)政府缺乏有效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也与社会大环境有密切关系。地方政府部门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农民外出务工,但对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留守儿童问题却了解甚少,更没有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机制

(一)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搭建与外出父母的沟通桥梁。一是必须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其教育意识,将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外出打工的家长意识中,为孩子赚足够多的钱,让孩子在物质上获得满足,就是为孩子负责、关爱孩子的表现,同时也是自己作为父母的价值体现。由于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外出打工的父母往往忽视了孩子在心理及情感上对父母的需要。对父母来说,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树立学习和生活的榜样,并在必要时对孩子进行有效引导。二是慎重选择委托监护人。外出家长必须重视与委托监护人的沟通,对留守子女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了解。不能一托百托,对子女的成长和教育不闻不问。三是为留守儿童与父母提供便捷的沟通途径。务工单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创造父母与孩子联系的便利设施、渠道及机会,在儿童放假期间积极提供住宿条件使其与父母相聚等。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学校应在意识层面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视,认识到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制定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教育工作。同时,建立专门的督导小组,实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及生活,让留守儿童在学校各方帮助引导下“感受关心,学会用心,建立信心”,实现留守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首先,村委会要对留守儿童的人数、住址、年龄、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进行调查,以便对留守儿童进行补充监护;其次,督促留守儿童的父母、委托监护人及学校,实时了解儿童学习、生活及思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教育指导;最后,为留守儿童举办丰富的公益活动,创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以活动为载体,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及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感受到社会的关注及爱心,并鼓励其发扬自律、自强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四)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篇7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98

“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已经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逐渐成为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状况及不良后果

1. 家庭教育中的亲情缺失

父母进城务工,农民进城后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等问题,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家里老人或其他亲人代为照看,形成的与孩子分离,由于在农村的监护人从事的都是劳力活,监护人只需求供给留守儿童衣食,情感上缺少抚慰,留守儿童遇到心理问题不能即时进行沟通,心理上缺少疏导,留守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关爱和照顾,导致他们的身心受到极大损害:长期亲情缺失,情感缺少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

2. 家庭教育中的隔代教育

父母放心地将孩子留给他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祖辈对孙辈虽能较多关注的是物质和生活上的需求,但由于他们之间相差两代,“代沟”非常明显,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存在着代差。导致留守儿童内心封闭、孤僻任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情绪消极,有的悲观失望,有的逆反任性。

3. 学校教育中的寄宿教育

乡镇寄宿学校不仅承担儿童的在校教育,还要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寄宿学校的教师不仅仅是教师,同时还充当留守儿童的家长角色。这种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缺失的作用: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感,但从长远看来,这种寄宿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儿童独立性,但这些儿童往往缺乏家庭亲情。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存在的问题

1. 学业成绩方面

对于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他们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不能指导或约束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明显的关系。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下水平,甚至有的只处于低智力水平。大部分留守儿童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没有远大理想,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频繁转移、反应迟缓、缺乏灵活性、学习不主动,不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学习习惯差、上课随便说话、搞小动作 ,边写作业边玩,学写潦草;学习无计划,效率低,学习态度消极,学业成绩不理想。

2. 行为习惯方面

留守儿童由于在农村的监护人只能供给留守儿童衣食,缺少健全的家庭教育,普遍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性,饮食无规律、卫生不讲究、行动没约束,学习无所求等。

3. 个性发展方面

留守儿童的个性发展很大程度上受隔代教育和单亲教育的影响,教育者大都是文化水平低,教育行为都为粗暴的打、骂,基本上]有鼓励没面的言辞,导致留守儿童的个性发展表现为两个极端:一类是攻击型:动则吵闹打架,情绪自控力差,易冲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类是畏缩型:表现为情绪冷漠,畏惧、抑郁、自卑、优柔、寡断、害怕与人交往等个,甚至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出现了违纪行为或犯罪现象(如抢劫、偷盗等)。大部分性格偏激,不太爱说话;有的自尊心相当强,极敏感,容易出现过激行为;有的情感脆弱,经常为一点小事哭泣等。

4. 心理健康方面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方面偏内向,“内向”是农村留守儿童性格上的缺陷,班主任反映:这些学生平时胆小,遇事不敢作主。导致他们性格内向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父母不在身边,学生缺乏依靠,有一种不安全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祖辈不能解决;二是学业成绩不佳,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不愿主动与人交流,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在专家对留守儿童在对“当遇到困难或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怎么处理”的调查中,42.7%的学生选择“把它闷在心里,不对外人说”,39.2%的学生“愿意将心中的困惑与伙伴或同学交流”,仅有16.8%的同学“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仅有1.3%的人“愿意给临时监护人说”。

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

1. 政府搭台,解决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源问题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不断为寄宿学校的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使留守儿童享有与城里的孩子一样的教育,使教育公平、和谐发展,尽最大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2. 提高认识,切实转变农民工的家庭教育观念

政府、学校、工厂要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提高留守儿童父母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农民工或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利用一切力量,采用鼓励方式,积极管理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地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快乐地学习。不断提高农民工对的家庭教育认识,特别要消除农民工观念中“重物质、轻知识”的传统教育理念,使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成为合格的家长。

3. 健全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是留守儿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因此学校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监管建设机制,不应该有一个留守儿童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辍学,让他们不因为学习不好而感到自卑,给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篇8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成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人员的规模不断扩大,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特殊的环境里,缺乏父母的直接关爱与监护,与父母联系少,更谈不上沟通。家庭教育的空白,而学校教育与管理又不能有效地弥补这类教育,促使留守儿童产生消极情绪,不良体验,性格内向孤僻,学习滑坡,有的甚至厌学、逃学、散漫、打斗、小偷小摸、沉迷于网吧游戏室。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远离双亲,缺乏来自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失。他们接受教育和学习的单一性无法适应社会,生活没有规律,影响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不能健康成长,心理状况更让人担忧。他们变得孤独、脆弱、敏感、多疑、自私、自卑、任性,在家中与监护人矛盾重重,在学校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导致他们普遍产生厌学心理,结伙沉迷网吧、游戏厅,养成懒散、不负责任、乱花钱的坏习惯等。综合看来,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良情绪

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他们变得沉默寡言、不开朗、内向。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怨恨、忧郁,具体表现为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等不良心理,不能很好地与老师沟通或求助,孤僻、自闭 。调查统计显示,81.1%的“留守儿童”非常的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18.9%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再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

2 人格障碍

相当部分留守儿童任性、霸道、自私、冷漠、敏感多疑、逆反心理重。常为一点小事乱发脾气,有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理,表现出一种叛逆态度,放任心理、行为走向极端。总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周围的人不关心自己,甚至敌对自己。由于自己缺乏父母的关爱,妒忌他人的幸福,严重的还有破坏行为:偷走他人的新文具盒,弄脏或弄坏同学父母刚买的书包、新衣服。自暴自弃没有进取心,没有荣辱感、甚至没有一点自尊。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内心里厌恶自己,瞧不起自己。

3 耐挫力差

留守儿童遇到问题与困难时往往无所适从,显得孤立无助,表现为消极悲观,自暴自弃,意志力薄弱。不能很好地面对困难,用积极的心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没有信心,总抱怨困难为什么找到我。既不找人帮忙,自己也不努力,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既使去做也浅尝即止,尤其遇到困难更是畏缩不前。

4 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主动,遇到困难不能很好地求助老师及学习好的学生,抄袭严重。有的用不正当的手段让朋友帮忙完成作业,老师发现适当的质疑与说服,反而出现抵触情绪。更有甚者千方百计找理由不做作业,故意不带、撕坏甚至丢掉作业本。

5 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监督,常常是问题儿童。周围不论用怎样的公平对待他们,也弥补不了他们精神上的渴求与缺失。他们错误地认为周围人对己不公,没有人喜欢他们,常以怀疑不信任的情感与周围人交往,信奉“钱”的力量,使自己的交往功利而狭小。他们在交际中并不是没有遵守交往规范,也不是不懂交往技巧,而是他们不愿交往,不敢交往,对活动不太感兴趣,不愿与同学们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独来独往,孤独自闭,产生交往心理障碍。他们既渴望友谊,又怀疑友谊。在与他人相处时常有报复发泄的情绪,暴力倾向严重,有的甚至拉帮结派。

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并努力寻求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为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加强内部机制培养,提高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促进健康成长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青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及对策干预.开封教育科研,2008.1: 88~89

篇9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1―0041―01

近年来,随着农村合班并校步伐的加快,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多,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也随之应运而生。但我们发现住宿生的学习明显不如走读生,学困生大部分都是住宿生,而且行为习惯、心理行为也比较偏激,令老师们非常费解。为此,探讨寄宿学生心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一、寄宿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 学生自身的因素 。(1)情感类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烦恼、易怒、恐惧、孤独等。由于学生年龄偏低,不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在校住宿后许多孩子表现出想家思亲、寂寞孤独、大吵大闹、不善交流等现象,甚至于逃离校园,想方设法装病回家。(2)意志类问题,主要表现为遇挫气馁、缺少毅力、过分依赖、倔强固执等。有的学生不合群,难以和其它学生共处。有的学生面对教师的批评和指责心理上难以承受,和老师对着干,故意惹老师生气,出现很强的逆反心理。(3)个性类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嫉妒、多疑、任性、冲动等。有的孩子对别的小朋友的吃、穿特别羡慕,以致于向自己家里提出过分要求,有的孩子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形成了孤僻的个性,难以和其它孩子友好相处。

2. 家庭因素。(1)家长认识不到位,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许多家长对教育的功利性与目的性日益增强,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学生的成绩直接成为评断孩子好坏的标准。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过高或过低的成就期望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2)家长过分溺爱,家庭气氛不和谐。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有的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过分溺爱。而这样的孩子自理能力却较差,寄宿后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再加上亲情的缺失使他们变得异常敏感、脆弱、胆怯。

3. 学校因素。(1)教育方法不当。受教育评价方式以及一些不良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一部分教师往往缺乏理解、耐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使这些远离父母,本身情绪低落的寄宿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了消极、悲观的情绪,导致他们虽然学习时间充足,但学业成绩依然低下,逐步成为学困生。(2)寄宿学生管理落后。实行寄宿制管理后,管理人员不能配套。一般都是指派学校任教老师、同时委托班主任和值周教师配合进行管理。由于专业生活教师的缺乏或不确定性,使住宿生的管理缺少连贯性和持续性,导致寄宿生的管理存在很大的弊端。再加上基础设施有限,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单调,难以调节情绪。

二、寄宿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1. 建立家校联系制,及时进行家长培训,让家庭教育能够跟上学校教育的步伐。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或不定时家访,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同时老师也要对孩子表现出的不良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及时引导和教育,还要教育学生不要互相歧视、讽刺和挖苦,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

2.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正视自己成长中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孩子在不同的时期身体和心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关键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这种变化是自然现象,不必焦虑、恐慌,更不要逃避。老师要帮助他们正视面前的挫折与困难,指导他们在困境中挑战自我,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引导他们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营造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习、生活氛围。首先要创造宽松的班级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特别是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用积极向上、谦和开朗的心态,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学生。通过指导,使学生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合作与竞争,懂得要多关心、帮助、尊重他人。其次是要做学生的知心人,引导学生及时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教师要教给学生在心情压抑、不开心的时候,可以找好朋友倾诉,可以写日记,也可以通过听音乐、玩游戏、做运动的形式得到及时宣泄。

篇10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表现

普遍认为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四个要件,即依恋、监督、辨识子女的偏差行为、惩罚。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对他们依靠和倾诉、监督鞭长莫及,在有限的见面时间中,无法辨识子女是否有偏差行为,长期无法陪伴孩子心存愧疚,不舍惩罚。留守儿童的父母在良好教养方式的四个方面都无法尽责,如此造成其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一)生活照料不周

突出表现在留守女孩子生理卫生知识指导缺失上。由于父母双方特别是母亲位置的缺位,使一些留守女孩子生理卫生方面关怀和指导缺失。14周岁左右的女孩子生理和身体正处于快速发育和变化的时期,她们更需要得到学校和家庭,特别是母亲在生理卫生知识方面的关怀和教导。但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加上农村学校对这方面的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一些留守女孩子在生理变化出现时表现出极大的恐慌和不安,不知所措。

(二)安全保护难全

留守儿童的安全防护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外界对他们的伤害。监护人监护意识薄弱,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极易受到意外伤害,触电、溺水、害、交通事故、犯罪多发,甚至成为侵害对象。公安部门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二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情感上得不到满足,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等难以被及时发现和纠正。

(三)学习信心失落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仅有2%的学生成绩优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中,胆小怕事、课堂不敢回答问题的占75?G以上;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愿参加活动、自卑心理严重、生活无聊而空虚。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对个体的制约

(一)个体“社会化”进程受阻

在社会学中,社会化是一个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的过程,更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家庭是个体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在个体早期社会化中,家庭教育对个人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个人社会化奠定基础。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失家庭教育,使感情和爱的培养这一社会化最重要的过程得不到保障,而深刻影响其社会化进程。

(二)刻板“标签”难以撕下

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和产生。自我形象是透过与他人互动而产生的,而他人的标签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一致。缺乏良好家庭教育的农村留守儿童会在学校或社会生活中受到偏见与歧视,当被认为是没人管的“野孩子”时,他们会更加自卑、堕落、自我放弃,对人们的评论做出一致的反应,逐渐与标签描述相一致。如此就会使留守儿童问题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要去掉这种标签难上加难。

(三)向往城市的“穷二代”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只能孤独寂寞地成长,享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亲情,过早地体会生活的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由于父母背井离乡进城务工,留守儿童对城市的认同和向往倾向较明显。城乡落差让一些留守儿童感到社会不公而形成压抑、烦闷、消极厌世的社会心理,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向往都市却无法改变现实的“穷二代”的主力军。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对社会的影响

(一)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角色定位是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直接影响和谐家庭关系的建立。从角色理论出发,留守儿童家庭中经常存在角色冲突型、溺爱角色型、过度角色化三种不和谐的关系。社会由家庭组成,家庭关系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十分重要的,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家庭、亲子关系。

(二)社会失范行为与越轨行为增加

由于没有受到健全的家庭教育,有着逆反心理的农村留守儿童非常容易发生失范行为,不加正确引导,他们就会出现思维上的混乱与行为上的偏差,进而背离家庭期待与社会预期。据公安部统计,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及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多发于农村,社会越轨行为增加且出现低龄化的趋势,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三)留守儿童自成亚文化群体

青少年很容易结合在一起形成同辈群体,构建特有社会网络。对留守儿童同辈群体而言,父母监护缺位,留守儿童行为自主性强,他们在承载文化上与社会主流文化相背离,部分留守儿童没有劳动习惯而好逸恶劳。当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形成社会中的亚文化群体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时,必将给国家人才的培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加剧越轨行为,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