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

篇1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我国的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并且贯穿于整个办公室自动化的每一个环节中,在相关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随着我国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形式,也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对其应用形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办公自动化要想有效的发展,就应当对计算机进技术进行不断的利用,对其功能进行全面的了解。本文对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形式和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对其相关的数据处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中的运用形式,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希望对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 计算计技术 应用

计算机技术是办公自动化构建中的核心技术,在办公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办公自动化中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并且在不断的变化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更新。办公自动化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形式,对企业内部的信息、图片、文字等,进行有效的连接、分析、处理、加工、归档等工作,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仅有效的提高了企业办公室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本文对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的应用形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并对应用形式,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此促进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更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 办公自动化分析

办公自动化是现代信息发展的重要产物,主要是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主,在办公室中建立完善的自动化信息处理系统。工作人员在利用计算机软件、通信设备,对企业内部信息的维护、更新、储存、加工、传输、收集等处理工作,将企业内部的所有信息都集中计算机网络中。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办公自动化是一个的传递、处理、变化、收集的过程中,主要是由办公室环境、办公信息、技术工具、办公制度、组织结构、工作人员等各个部分所组成。

在办公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现代化计算机设备,将其技术为办公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核心。在办公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工作人员为主体,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指导,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对企业内部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和传递。另外,办公自动化可以有效的将信息企业内部所有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整合,并且将工作人员和办公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最终实现人机信息化管理形式,为工作人员和企业的发挥,提供了重要的发挥平台,从而提高了企业办公室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 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 工作人员工作素养相对不高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办公自动化也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为主,工作人员相对较为缺乏,现有得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形式,不能进行全面的掌握,这样就不能将计算机技术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导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会有所下降。另外,在办公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自身一些道德素养不够,这样就会很容易造成公司内部信息发生泄露和偏差等现象的发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影响。由此看来,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素养,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全面的掌握和利用,是保证办公自动化正常运行的关键。

2.2 办公室管理质量有待提高

在办公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是需要良好的管理制度,作为运行的辅助工具,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对办公自动化没足够的认识度,企业和管理人员不能进行良好得配合,对计算机的应用形式,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其管理制度过于形式化,没有深化到每一个办公自动化运行的环节中,这样不仅仅是对计算机技术的功能,造成了一种浪费,对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会非常不利的。

2.3 办公自动化运行的环境相对较差

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办公自动化运行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我国的一些企业对办公自动化,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导致计算机技术在办办公自动化应用的环境相对较差。在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内部办公室的工作效率。但是,其效果往往是相反的,由于办公自动化运行的环境相对较差,甚至其工作职能存在混淆、含糊不清等现象的发生,最终导致企业内部办公室的工作效率有所下降。因此,良好的办公自动化运行环境,不仅仅能将计算机技术的功能的得到充分发挥,这样可以为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带来最大程度上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经济性。

3 加强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几点策略

3.1 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应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对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的选择。并且在选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那么就需要一套相对完善的办公自动化管理制度,对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应用过程中的依据。因此,在办公自动化制度构建的过程中,企业要对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形式,进行充分的考虑,从不同的角度构建办公自动化制度,将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和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在构建办公自动化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对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工作经验,但是在利用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和我国国内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形式,制定完善的办公自动化制度,为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提高了良好发挥平台,将其功能进行全面的展现.

3.2 构建办公自动化运行环境

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不断应用的过程中,是需要良好的运行环境作为基础的。因此,企业要想有效的发展,不断提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益,那么企业对就要对办公自动化运行环境的构建,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办公自动化运行环境构建的过程中,企业的应当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和,和工作人员对办公自动化的认识度,进行全面的构建。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不断应用的过程中,企业要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适当安装一些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这样可以对办公自动化在运行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管理,为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3 提高工作人员额的工作素养

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应用过程中的核心。企业可以利用定期培训的形式,加强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能力,对Windows系统操作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注重加强工作人员办公室软件的应用形式,对其相关的功能进行全面的了解,例如:PPT、World、Excel等软件的应用形式。同时,工作人员也应当对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些功能,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进行不断的应用,这样可以为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的应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另外,企业的也可以利高薪的形式,聘请较为专业的功工作人员,这样可以起到带头作用,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些不足,进行了简要分析和阐述,并且根据这些不足,提出了一些可参考性的建议。随着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全面的利用,将计算机技术的功能,进行充分的展现和发挥,利用多元化的行水,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时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且构建完善的办公自动化的体系,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进一步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宏玲.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28-29.

[2]李芹娥.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1:193.

[3]罗胜.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6:65+67.

[4]李婷婷.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9:180.

[5]夏春梅.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探讨与研究[J].价值工程,2014,36:205-206.

[6]王玉健.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探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10:201-202.

[7]王柳惠.关于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相关思考[J].科技传播,2015,20:99-100.

作者简介

徐联华(1965-),男,硕士学位,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技术。

篇2

电网调度自动化,简单来说,就是运用现代自动化技术,对电网进行调度和管理。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常关键的内容。在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对电网调度进行了相应的等级划分,由低到高依次为县级电网调度、地区电网调度、省级电网调度、大区电网调度以及国家电网调度。以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为例,其基本结构如下: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其与服务器、工作站、显示器、变电站终端设备等在计算机系统的连接下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构成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电网调度自动化所涉及的方面是非常广泛的,不仅需要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还需要对电网运行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有效评估,更需要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负荷能力进行预测,而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不同等级的电网调度对于计算机系统的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级别相对较低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选择PC机作为服务器或者工作站;而对于级别相对较高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由于电网容量更大,结构更加复杂,对于计算机系统的需求也较高,需要选择更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更加可靠的软件支撑。

2.智能电网技术

智能电网的基本网络结构如下:智能电网技术可以说是计算机技术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效结合的最佳范例,其中涵盖着相当多的技术,不仅电网的调度需要依靠智能电网技术对全局进行控制,而且智能电网技术同时也覆盖了发电、输变电、配电、调度等环节,计算机技术也随之深入到了电网运行的各个环节。在智能电网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柔流输电等方面,而正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才使得智能电网技术变得突飞猛进。从目前来看,我国构建智能电网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进行电网的建设。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首先是通信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智能电网可以更好的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和保护,需要电网建设人员的重视。在智能电网中应用通信系统,可以对电网的功能进行扩展,提升电网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通信系统,对智能电网服务系统进行访问,对电力相关的问题进行实时在线咨询,实行用户与供电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其次是信息管理系统,其同样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构建起来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对信息的采集、处理、集成和显示,保障信息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可以实现对各种信息的记录、归类、总结,方便人们进行查询;信息的集成可以有效提高智能电网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显示可以为用户提供了解电网运行情况的平台;对于信息安全的保障则能够避免用户信息的泄露,使得用户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然后是网络拓扑,未来智能电网的结构必然是向着稳定性强、灵活性高的方向发展,而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使得发电区域和用电区域相距甚远,电力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损耗。对此,我国在电力网络中加强了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通过直流联网工程等项目,对电网结构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从而有效确保了电网的经济高效运行。

3.变电站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以及相关输配电线路的主要功能是方便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的相互沟通和联系。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前,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通常都是由人工方式进行,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建设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融合计算机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反馈效率,加强对于变电站的监控和管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如下图所示: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变电站逐渐实现了自动化运行和管理,二次设备也开始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深入,还将实现变电站的网络化和集成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出现,一方面,可以有效简化变电站的操作流程,实现无人值守,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有效实现,必须得到电力技术人员的充分重视。

4.结语

篇3

【 关键词 】 计算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结合

Computer and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Technology Research Analysis

Chen Tao

(Sout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SichuanChengdu 610500)

【 Abstract 】 With the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mputer as a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core basis from artificial management of power systems into automated management, while improving management efficiency, but also to protect the overall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the power system. Computer and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technology fully combine to make it at the same time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system. At this point, the issues related to computer and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technology, do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 Keywords 】 computer;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电力系统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需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在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同时,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针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做具体介绍。

(1) 电网调度自动化

在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电网调度自动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我国电力的输送与调度。结合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当前的电网调度按照地域的范围分为五个等级:国家电网调度、大区电网调度、省级电网调度、地区电网调度以及县级电网调度等几个部分。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使用的过程中,其根本功能在于电力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实施数据采集及健监控,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在维护电力调度秩序的同时,还能使其满足电力市场的运营需求。

(2) 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能否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正常运行,则直接关系着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变电站自动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取代人工监视和电话人工操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管理人员对变电站的监控功能,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基于变电站自身的特点,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其根本内容在于对整个站内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不间断的全方位监视,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的解决,避免造成沉重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

(3) 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

在整个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中,其组成结果一般包括过程控制单元、运行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以及冗余的高速数据通讯网络等几个部分组成。在其实施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对各个发电厂的运行状况及发电质量进行监控,确保整个发电过程正常。同时还能对发电设备及其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测,确保在发现问题时能及时的采取措施,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 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现

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实现,在提高电力系统管理质量的同时,还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秩序,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结实的基础。而在其实现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 系统应用服务器

在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过程中,系统应用服务器位于整个系统的中间位置,即中间件。而所谓的中间件是一个用API定义的软件层,且在运行的过程中具备强大的通信能力,且在实施运行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在其运行使用的过程中,其基本功能在于实现客户机、服务器将的数据传输,以便客户机群与服务器间能够有效的通信,同时还能通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保存,为今后的查阅做好铺垫。

(2) 实时数据的获取和保存

中间件在自动运行的过程中,除了将前置机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外,还需要将分析结构存入后端制定的数据库中。在整个实时数据中,主要包括原始实时数据及处理后的实时数据。两者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通过监视线程计算。在保存实时数据的同时,还要结合着存盘线程的实际检测结构,看其是否满足存盘的需要电量,在确定其满足后,方可存入该电量的历史数据库中。

篇4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227-02

0引言

现代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建设涉及系统相关的调控、保护以及调度等众多方面,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相关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实现无人化的操作模式,能够实现对电网众多电力元件、设备、子系统等的运行信息的动态准确采集、传输和处理。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对采集到的电网各项参数信息进行快速、高效的分析及处理,进而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自动判断或为人工分析提供支持,当信息处理结束后,通过电力通信网络将相关指令发送至具体的执行机构,最终实现对电网的管控[1]。

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概述

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涉及面众多、复杂性较强的系统,一般包括发电、变电设备以及输配电网络以及末端用户等几个部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建设旨在借助现代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应用来提高电力系统发配电管理、调度以及故障处理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显著的减少人力劳动,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益。现代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相关技术经过数年的发展,具备众多优势:1)便于系统管理人员对电网设备以及系统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控;2)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3)能够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组成形式和功能丰富;4)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电力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常见应用问题如表1所示。

2 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2.1在配网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

现代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一般涉及系统配网的分析、制图、馈线、配网设备管理以及相关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建设。电力系统配电网络一般包括供电电缆、架空线路、相关变压器等装置,在系统电能输送、分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配网控制通常以人工操作完成,因此,不仅需要较大的人力资源投入,还存在工作效率不高、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等问题。在实际的电力系统配电网改造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引进和升级,能够有效的促进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智能化,当前的电力配电系统通常涉及系统主站和子站、终端几个方面,通过对配电系统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划分,使得电力系统中相关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

2.2在变电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

作为现代电力系统各输配电网络和发电端以及用户端之间的重要环节,变电站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通过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变电站的各项操作,实现变电自动化,能够有效的降低变电站相关监控以及操作的人力劳动。同时,借助于现代变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相关变电设备及系统的全面、细致和高效监控,进一步提升变电站监控的水平,从而为不断提高变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可能。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其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传统的电磁控制、动作装置的不足,该技术积极采用微机化的设备和先进的信号传输介质,如光纤等,提高了系统二次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以及集成化的程度;2)通过良好的人机界面设计,提高了相关数据显示、变电操作等的可视化程度,为具体操作的实施提供便利;3)借助于计算机完成变电站相关运行、管理数据信息的统计与处理。

2.3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电力调度是保证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调度主要由专门的调度人员手动操作完成,由于需要进行很多相关的记录及检修工作,存在调度任务繁重的不足。与此同时,人为因素造成的遗漏、错误现象不容忽视,使得调度的效率显著降低,对整个系统的可靠运行造成不良影响。然而,通过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引入到现代电网的调度过程,借助于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处理以及储存数据的能力,使得电力调度相关的数据记录等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现代电力系统的调度自动化旨在通过计算机和相关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系统的合理调动,提高对运行电网的监控水平,最终实现电网电能的优化和合理分配。通过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实现,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减少系统的电能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提高电能输送、调度过程的安全性,系统调度的自动化建设利于对电网运行中危险因素进行及时的检测和处理,对防止系统事故引发的崩溃现象起到了积极作用[2]。

3 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

3.1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代智能电网建设旨在借助于先进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管理及其相关控制的自动化。通过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在自动操作的模式下,完成特定区域中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全面动态监控,同时能够实现对众多电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事故以及安全隐患等的有效检测及相关处理,进而切实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以及控制水平。在实际的电力系统中,智能管理理念已经成功的应用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及变电管理等领域,显著的降低了人力成本。

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涉及的计算机技术种类众多,以智能电网建设的实时通信系统为例,智能电网实时通讯依靠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电力通信网络平台的构建,并确保相关数据、信息传输的快速和准确性。在实际的智能电网信息管理系统中,依靠计算机技术,除了能够实现对电网数据的采集、汇总及有效筛选,还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故障等进行科学的分析。

3.2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相关的操作和监控过程的可视化、直观化的、简洁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先进的人机交互界面、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的重视。以电力系统相关的图像信息处理为例,一方面,借助于先进的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系统相关维护人员能够更直观、快捷、准确地监测电网设备的运行;另一方面,系统相关的图像处理往往依靠高速、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来完成,这就有效的提高了电网问题及故障的响应速度,降低了系统损失。

3.3使电力系统的通信技术更加灵活多变

现代电力系统的通信涉及电力系统相关的众多数据信息的传输和交互过程,借助于先进的电力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相关控制、运行数据信息的传输及保护。在实际的电力系统通信过程中,通信过程主要包括电网用户和系统服务人员之间的通信、电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通信、电力系统不同子系统之间的通信等方面。先进的、完善的、便捷的电力通信系统的构建,积极的推动了电网用户和电力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使得相关电网用户能够方便、及时的了解电力系统运行及用户用电情况等相关信息。先进的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改善系统电力设备的使用效率,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实现对系统故障的合理预判和及时处理,并能够有效的增强电网抵御外部不良干扰及灾害的能力。此外,借助于现代计算机强大、完善的通讯联网功能,能够提高电力通信网络结构和通信方式的多样化水平[3]。

4结论

先进的现代计算机技术是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的关键力量,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够显著的降低电力企业的人力劳动成本,还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节能降耗的严格要求,为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提供支持。本文对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素云.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科技论坛,2013(26).

篇5

【关键词】模糊算法 输电线路巡视 自动排程

输电线路状态巡视是在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系统运行水平不断提高、设备制造工艺不断提高和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的基础上,为解决线多人少矛盾,实现以“线”为单位的固定周期巡视模式向以“点(段)”为单位的动态周期巡视模式的转变,提出的建立在状态信息管理基础上的科学巡视管理方法和策略[1]。

通过合理划分线路特殊区段、科学制定状态评价标准,运用各种诊断技术、监测技术并结合运行经验,定期分析设备状态,科学确定巡视计划和周期[2],使线路巡视工作按照“应巡必巡、巡必巡好”的原则开展,才能达到线路安全、经济、可靠的运行。实现状态巡视,可以减少传统巡视工作的盲目性,通过提高对重点巡视区段加大巡视频度,保证巡视力量的合理投放,从而降低了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成本,提高输电线路设备可用率和运行可靠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本文以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输电线路状态巡视工作出台的一系列文件、标准、相关导则、管理规定和安徽省电力公司、铜陵供电公司制定的线路状态管理标准为基础[3、4、5],依据状态巡视思想,分析和研究了输电线路状态巡视管理,根据巡视结果通过状态量知识机提供的巡视策略、评价结果,对当前风险自动进行判定,然后根据判定的潜在风险等级自动提出巡视密度调整建议,然后综合多种情况后由计算机自动排程,形成初步的各线路区段巡视计划,供各班组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后进行派工。

1 基于模糊算法的巡视计划自动排程

如何根据巡视过程中线路各区段当前状态动态调整巡视计划是输电线路巡视辅助决策系统实现的一个关键,其中识别各区段应巡未巡的紧急程度以及该区段的重要程度是计算机自动排程的一个重要环节[6]。

如图1所示,根据状态巡视所确定的巡视周期可确定一个区段下一次应巡时间后,当实际巡视时间从该基准时间向前移动时线路安全风险发生概率将减小,但投入的人力也将增加;反过来,当实际巡视时间从该基准时间向后移动时,人力虽然得到了节省但线路安全风险也将增大,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巡视时间平衡人脸成本和线路安全风险在实际巡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更直观的看到风险概率的变化,各个区段的状态是随其现场情况的实际情况要进行动态调整,状态巡视的计划过程要综合考虑巡视时间、巡视周期、应巡的紧急性、重要性、工作日因素、季节性因素、区段邻近性、工作负载等多种情况,因此算法的简约与弹性至为关键。

结合巡视业务的需求,通过对线路的巡视周期、紧急性、必要性、重要性等进行归并以达到简化算法的目标,本文提出以两个指标性的系数来分别衡量线路应巡未巡的紧急程度及其重要程度,并通过下节定义的模糊系数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

1.1 模糊系数

模糊系数用于表征巡视时间安排的是否合理以及应巡未巡的紧急/必要程度。

模糊系数主要有两个用途:

(1)在对区段的巡视任务进行计划时其反应了巡视计划安排的合理性:太小则意味着未遵循状态量巡检的思想,无谓的加大了巡视密度,造成人力浪费;太大则意味着出现了巡视空白期,工区对区段的当前状况未能及时掌握,运行风险随之增加。

(2)在对已计划但尚未巡视的区段巡视任务进行检查时,可以通过查看该区段的当前模糊系数很简单的就判定该区段应巡未巡的紧急程度。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一个区段的当前模糊系数相比于1越来越大时,也就意味着我们对该区段当前状况的了解是越来越“模糊”的了。

理想状态当然是模糊系数为1,此时人力资源的安排和工区对区段/线路的当前状态的切实掌握都得到了最优化。但限于人力、多条线路的巡视冲突、突发事件等的约束,模糊系数一定是围绕着1在上下波动。由于目前数据积累较少,所以对该系数通过如下的经验性数值确定隶属函数:

(1)小于0.8:人力使用处于浪费状态,应予避免;

(2)大于0.8且小于1.2:正常;

(3)大于1.2且小于1.6:警告,线路运行的安全受到威胁;

(4)大于1.6:线路当前运行状态不明,必须避免;一旦出现应做事故进行上报。

隶属函数定义为:

通过定义该隶属度函数,系统每天计算每条线路的隶属度,但隶属度大于0.5时,需要对该线路安排 巡视任务;同时为了对隶属度函数进行调整,在系统实施完成后通过统计线路的故障率与巡视时间间隔之间的安排做进一步优化。

1.2 弹性系数

在实际线路巡视过程中,部分重要的区段的安全性需要保证,因此本文考虑定义一个弹性系数确保对重要区段巡视的及时性,其中弹性系数定义如下:

弹性反映了模糊系数和1(理想状态)的偏差。通过限制弹性系数的变动范围,也就反应了该线的重要程度。如:

(1)小于0.05:重要,该线的运行状态必须得到近乎实时的监控。

(2)小于0.2:一般,该线的运行状态应有切实的掌握。

(3)忽略:即不关注该参数,但模糊系数本身依然要受到前述标准的限制。

弹性系数是根据线路的重要性而预先设定好的一个模糊系数变动范围,弹性系数越小,该区段的巡视计划的可调整范围就越小,一线执行人员对巡视计划进行调整的随意性也就越小,也就是说其巡视计划的“弹性”就越小。

利用弹性系数,重要线路或区段的巡视计划可以得到较为刚性的保障。而且,也将计算机难以理解的重要、一般、不重要等人的主观定性判断以一种统一的方式转换为计算机可直接处理的量化指标,简化了计算机排程算法。

2 自动排程算法实现

本文所采用的区段巡视计划排程算法主要考虑了弹性系数、模糊系数、工作日情况、巡视周期、工作负荷、上次巡视日期、区段类型、邻近区段等因素,算法主要流程如下:

(1)计算机读取所有区段,并按弹性系数对其进行排序,并按序逐一排程。

(2)计算机考虑当前计划的时间区间内所绑定的状态量是否有一个可用,如无则跳出取下一个区段继续排程。

(3)计算机根据该区段的上次巡视时间和当前确定的巡视周期计算在计划时间段内应排入的日期。

(4)如果是正常巡视,计算机继续判断当天是否为工作日,如不是工作日,则计算机按先进后退的方式查找第一个可用的工作日作为计划巡视日期,可用工作日的范围由弹性系数和模糊系数共同确定;特殊巡视则当天即为计划的巡视日期。

(5)计算机按邻近区段原则将相邻区段排入同一个任务中。

(6)计算机对正常巡视的区段还将按任务均衡的原则对计划巡视日期周围的工作日进行均衡,即在挑选可用工作日时还应优先选择工作负载最小的那个工作日。

算法内嵌在铜陵供电公司输电线路巡视辅助决策系统中,在铜陵供电公司运行状况良好,基本满足了企业的业务需求,为线路状态运行提供了辅助决策和管理帮助,从线路实际运行可靠率的提升以及人力成本的投入降低的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3 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现有输电线路巡视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确定线路巡视人力成本与线路安全系数之间的矛盾关系,并通过定义模糊系数和弹性系数实现了对线路巡视必要性的表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算法给出了线路巡视的时间安排,最后给出了算法实现流程并在实际系统应用中验证了有效性。

后续考虑建设线路巡视样本数据库,完善模型系数定义,使得巡视计划的制定具备随人力现状、天气状况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左胜强,贾阳,郭军.开展状态巡视,大力加强输电线路巡视工作的探讨[J].城市建设,2009(49).

[2]颜正刚,施志刚,贠红英. 查找输电线路故障点方法的探讨[J].青海电力,2011(12).

[3]国家电网企业标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导则Q/GDW173-2008 [S].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08.

[4]安徽省电力公司.关于开展架空输电线路状态巡视的指导意见[S].合肥:安徽省电力公司,2012.

[5]安徽省电力公司.架空输电线路状态巡视管理办法[S].合肥:安徽省电力公司,2012.

[6]纪航,刘新平,杨庆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状态评估方法思考[J].华东电力,2009(07).

作者单位

篇6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信息化

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与进步是离不开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如各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调控系统、变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等,其中计算机技术与电力系统的有机结合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电网调度的自动化,这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电网调度的等级进行分类,可以根据由低到高的等级排列分为县级电网调度、地区电网调度、省级电网调度、大区电网调度以及国家电网调度。在这5个级别中,每一个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其中,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电网调度自动化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仅次于计算机系统以外的其他部分分别是服务器、工作站、打印设备、大屏幕显示器、调度范围内的发电场、变电站终端设备、通过电力系统专用广域网连结的下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和测量控制等其他装置。所有这些装置的使用必须依靠计算机将其联系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比较严密的完整系统。电网的自动化调度所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广,在进行实时数据采集的同时还要能够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进行合理的评估分析,除了这两点之外,还要能够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状态及其负荷能力预测等,这些过程的实施都离不开计算机系统的配备。

根据等级不同的电网配备系统,所需要的计算机系统的也不相同,针对级别较小的电网自动化调度,可以选择PC机直接作为服务器或者是工作站;而对于级别较高,容量较大的电网自动化调度,就要选择更为高端、更为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并且,还要保持该计算机技术中的软件功能更为强大。此外,无论哪种级别的电网调度,其控制中心所选用的设备都必须依赖计算机技术的强有力支持。

2 变电站自动化

电力系统中为了方便发电厂与电力用户之间的沟通联系的桥梁就是整个变电站和相关的输配电线路。在还未加入计算机技术的电力系统中,一般是选用人工方式来对发电厂和用户之间进行信息反馈,具体方法有人工监视和电话反馈。选用人工方式,效率低下,且能力有限,不能够取得较好的反馈效果。随着社会变化,计算机应用的推出,大多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都加入了计算机系统,选择利用高科技来对变电站和用户进行信息反馈,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反馈工作的效率,还能够扩大监控变电站这一功能,对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有非常大的功效。变电站在发展过程中借助计算机系统逐步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其二次设备也在不断的朝着数字化等方向迈进,同时还不断的实现网络化和集成化,在实现这些的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不断被深入,基本上是全部选用计算机电缆或者是光纤来替代原有的电力信号电缆。其中,变电站能够实现自动化管理还需要依靠其他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用来操作监视实现计算机屏幕化,另外一个则是运行管理和记录的统计逐步实现自动化。有了这些组成部分的支持,才实现了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从而确保了变电站的整体自动化能够实现。

当然,变电站实现自动化管理这一过程不仅仅只是能够确保变电站的操作任务变得简单方便,更加是为了能够成为电网调度自动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可以这么说,实现电力生产的现代化过程,首先就是要先实现变电站系统的自动化,而实现变电站系统的自动化就必须要依赖计算机技术。

3 智能电网技术

有机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的一个最好范例就是智能电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所涵盖的技术非常多,电网调度过程需要依赖智能电网技术来控制全局,同时智能电网技术还覆盖多个环节,如发电、调度、输变电、配电、用户联系等等,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电网调度的每一个环节,其电网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其中,利用到计算机技术的电网环节有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柔流输电等,正是加入了计算机技术的使用,才使得电网技术的发展日益突飞猛进。在现代社会,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建设电网也是我国建设智能电网的目标之一,目前,我国已经在逐步着手准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建立智能电网的初步计划。

智能电网的建设,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其中智能电网的通信技术建设,就要利用现今比较先进的网络通信方法,同时还要结合网络通信技术的双向性、实时性和可靠性,以免出现任何不必要的麻烦。然后就是智能电网中的信息管理系统,这是完全依靠计算机技术才能存在的。当然,不仅仅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信息管理系统,我国各行各业的管理信息系统都必须要结合计算机技术,智能电网只是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而已。一般而言,我国的电力系统是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这5个环节在内的复杂性系统,这5个环节中的每一个都要结合计算机技术来完成。

4 结束语

现代社会,除了需要人才之外还必须要有信息技术,目前,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化了。从计算机技术发展到现今,技术力量不断完善,各行各业都加入了计算机技术的使用,电力系统也是一样。加入计算机技术之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发展较快的阶段,在计算机技术不断改革的同时,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的改革,两者之间共同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计算机技术的大力支持,电网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才能发展如此迅速,才能取得如此良好的效果,才能让居民用电达到一个快速、方便、高效的阶段。本文已经就计算机技术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有机结合的三个部分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计算机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机结合的部分也非常多,更待我们去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任延冬.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J].教育研究,2009(06).

[2]刘振威,杨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2).

[3]程玉民,王维鸿.计算机与电力系统自动化创新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9(01).

篇7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12/tp.2016.05.004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当前社会生活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电力系统中存在的缺陷,提升电力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平稳进步和发展,加强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促进电力系统朝着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产物,是人类社会的一次重大变革,自其诞生之日起,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在二十世纪被提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加之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升级,电力系统自动化速度随之加快。电力系统同计算机技术联系密切,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和发展。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主要是以电网调度为主,详细可以划分为五个等级标准,按照不同等级标准进行调度。在电网调度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终端设备同系统整合后,连入内部局域网后能够对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检测以及调控,这些数据通由计算机智能系统展开分析和评测,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电网设备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并且发出警报提醒,远程调节设备故障问题,确保用电客户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不受影响。我国当前电网系统划分的五个等级标准中,能够自动化调度最高和最低的电网系统,促使计算机能够实时对电网调度进行监控,保证不同等级电网的用电安全。为了确保电网系统智能化,应用计算机技术将配电系统划分为三级,能够有效提升电网输送效率,最大化配置电网信息资源,使配电系统得以高效智能运行。变电系统主要是为变电站同用户之间传输电能,在计算机技术未应用之前,两者之间需要依靠人工进行联系,不仅难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浪费了大量人力资源。如图1所示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流程图。

二、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当前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的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这种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研发基础条件,能够确保电力二次转换设备的目标实现。第二,计算技术在数据收取系统中的应用,数据收取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是为了对实时数据进行集中收集和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数据管理效率;第三,电力系统中中间件的应用,主要是体现在对计算机资源和通讯状况监控上,实现对电能数据的高效管理。尽管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仍然存在众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计算技术的日益更新、设备兼容性以及互感器问题上。总而言之,就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过快,与操作人员自身技术水平相背离,并且需要考虑到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可靠性。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尽管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完善,但仍然难以忽视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积极作用,是当前智能电网技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具体表现。智能电网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能的生产、传输以及配电等环节的整合,实时进行监控,对存在问题的电能设备进行远程报警和调控,从而确保电网系统的稳定;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满足图像信息处理需求,借助计算机智能分析得出图像数据。由此看来,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计算机图像技术,使数据分析结果更加客观清晰,同其他系统设备良好兼容,提升电网运行处理效率,对于电网系统平稳运行有着积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意义十分深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电能传输效率,同时能够保证电网系统整体的安全稳定性,已经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就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而言,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诸如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未能保持平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计算机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由此看来,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以免系统整体稳定性受到影响,确保电能的正常传输。

参考文献

[1]林淑娜,林若波.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12(09):215-216.

[2]白艳伟,薛辰斌,赵晓强,梁伟伟.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2):277-278.

篇8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计算机

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满足生产和生活对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并能更好的提高自身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有效管理,加大了电力工业的自动化建设。在电力自动化建设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电力系统自动化进程带去了助推力。目前,电力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现状

1.电力工业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内容

电力系统分布很广,结构复杂。计算机技术有效促进了电力行业的自动化发展。包括电能生产的自动化、电能传输的自动化、系统和元件的自动化检测、网络信息传输等等。计算机技术有效提高了电力工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模型如图1所示。

2.计算机技术在电网调度系统的应用现状

电网调度系统的自动化指的是对信息进行集中处理的自动化系统,它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构成成分,系统经设置在不同分布地点的变电站及发电厂中的远动中断(RTU)来采集电网运行中出现的实时信息,再经过信道传输到调度中心所设置的主站系统之中,供调度人员使用。国内的电网自动化系统是由县级、地区级、省级、区域和国家电网五级调度系统所构成(如图2所示。其中计算机技术是各级电网进行自动化调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调度控制中心所设置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除此之外,还设置了服务器、终端打印设备、工作站、调度范围之内包含的发电场和大屏幕显示器等。

3.计算机技术在变电站的应用现状

作为发电厂同用户间的主要联系纽带,变电站与输配电线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取代了电话人工操作与人工监视系统,扩大了对变电站进行监控的功能,使变电站实现了自动化,其工作效率与安全运行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实施效控制,并以全微机装置来替换传统的电磁式设备;计算机所用光纤及光缆替换电力信号传输所用的电缆,实现了二次设备的数字化与集成化。二次设备经过功能重组与设计的优化,有效建立起监视、测量与协调综合性自动化系统。

4.计算机技术在配电网系统的应用现状

在配电网系统之中,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在电网的改造和建设方面。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配电系统的网络化水平在逐步提高,其中配电主站、配电子站与光纤终端构成了网络三层结构,实时通信与高性能的配电网系统自动化功能得以实现。

二、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热点分析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发展的热点包括:

①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实现智能化;

②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在线状态的检测技术;

③光电式电力互感器的应用;

④适应光电互感器技术的新型继电保护及测控装置的应用;

⑤特高压电网中的二次设备的开发与应用。

1.电力系统一次设备智能化

在常规电力系统中,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安装地点通常相距几十米到几百米的距离,互相之间的连接采用的是强信号的电力电缆及大电流的控制电缆。电力系统一次设备智能化指的是一次设备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就地实现常规的二次设备部分功能或全部功能,节约了大量的电力信号电缆与控制电缆,一般简称是一次设备自带测量与保护功能。例如“智能化开关”、“智能化开关柜”和“智能化箱式变电站”都属这类功能。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智能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部的电子部件时常受到现场大电流的开断所产生的高强度的电磁场干扰,其关键技术为电磁兼容、电子部件供电电源及外部通信接口协议标准。

2.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在线状态检测

对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汽轮机、变压器、断路器和开关等一次性设备运行中的重要参数做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在线监测,既可对设备实时运行的状态进行监测,又可对其各种重要的参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判断出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及故障先兆,进而使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周期得以延长,设备的使用效率得以提高,为电力设备实现由定期检修过渡到状态检修提供技术支撑。

3.光电式电力互感器

作为输电线路当中不可或缺的主要设备之一,电力互感器的作用是将输电线路的高电压与大电流值按堵塞比例调降至可用仪表进行直接测量的标准值。这个设备的缺点是伴随电压等级升高,其绝缘的难度也在加越大,设备的体积与质量也在加大;而且信号动态范围小造成了电流互感器可能出现饱和的现象,或出现信号的畸变;还有就是互感器输出信号无法直接同微机化计量和保护设备接口。

4.适应光电互感器技术的新型继电保护和测控装置

光电互感器技术在应用于电力系统之后,与电力系统有关的测控设备和继电保装置等二次设备的结构和内部功能会出现较大改变。首先是减掉了装置内部设置的隔离互感器、A用转换电路和部分信号处理电路,进而使装置的响应速度得以提升。但是仍有关键性技术需要解决,即为进行数值计算要对来自不同的相关互感器的数据进行同步采样。其次是进行高效和高速的数据交换通信协议设计。

三、结语

总之,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并在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的每个环节都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伴随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也将迈进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韩旭科.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J].科技与生活,2011(20).

篇9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系统;计算机技术;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5.107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属于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现代化控制系统,可使工业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得以有效提升。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更多功能,而计算机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因此,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当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使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效率得以提升,促进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

1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首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使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交互性及可操作性特点。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通过对计算机技术进行运用,可使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实现相互连接,从而可使数据传递系统得以构成。所以,在整个系统中不同设备之间可实现相互代替以及替换。

其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使自动化控制系统具备开放性特点。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通过对计算机技术进行运用,可使其具备开放性及公开性特点,其中对于开放性特点而言,其表现主要为能够使全部设备与系统连接,从而使各个相关设备均能够保证运转正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依据实际工作需求,对接入设备及系统进行合理选择,具有较强灵活性及便捷性。

第三,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使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智能化特点。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通过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应用,可使系统总线具备智能化特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利用传感设备的基础上,对于现场各个相关设备,现场总线可进行分析及监控,同时在此基础上可实现自动化控制设备,从而可对设备运行状态实行实时监测,对于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出现故障可及时进行处理。

第四,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使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精确性。相比于普通调节器而言,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通过对计算机技术进行运用,由于计算机具有较强数值运算能力,可对偏差最大程度地进行缩小及控制,从而保证在元件老化及噪音等因素不会对控制精度产生影响,可使系统精确性得到较好保证[1]。

2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2.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

对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而言,其属于通过数字运算进行操作的一种电子系统,其基础为可编程存储器,其主要在系统内部存储程序中进行运用,从而可实现控制及运算,同时还能够以数字以及模拟模式对不同机械以及各种生产过程中实行控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与其特点以及功能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所具备优势主要就是具备较高可靠性,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相关配套设施也比较齐全,具有比较完善的功能,具有较强适用性,另外系统设计及构建相对均比较方便,工作量相对较小,在后期维护方面相对也比较方便,比较容易对其进行改造。除此之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重量比较轻,体积比较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产生能耗比较低,比较容易使用,因而在自动化系统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2.2 数字控制技术的应用

数字控制技术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自动化技术,其所指的就是通过对数字及符号进行利用,从而在工业生产中对实际生产过程过程实行编程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为能够使数字控制技术得以较好应用,需要对专门计算机设备进行利用,以数字状态向相关设备发送操作命令,从而使设备能够依据预先设计程度执行工作。在数字控制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软件技术属于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关键部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动化控制,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通过对数字控制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可使系统运行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另外,在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以及对设备进行维修过程中,利用数字控制技术可将AI故障诊断出来,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运用,可使远程诊断以及远程监控得以实现。另外,利用所建立数据库,还能够检修以及维护系统,对相关故障进行修复,并且能够在漏洞进一步扩大之前将零件更换,使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及稳定性得以最大程度保证。

2.3 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

分散控制系统属于多级的一个计算机系统,其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途径就是通过通信网络。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内容,即过程监控级与过程控制级,对控制、通讯以及计算机与显示等四种技术进行综合应用。在分散控制系统中,通信网络属于核心内容,系统中网络节点为工程师站,其功能主要为对分散控制系统实行组态,从而保证分散控制系统始终均能以最佳状态进行工作。另外,对于分散控制系统而言,其具备比较全面的控制功能,可依据实际需求利用网络与性能较高计算机实现连接,在此基础上使高级控制能够得以较好实现,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对较好运行[2-3]。

3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快发展,在社会上很多领域内均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为能够保证系统得以更好运行,使系统功能得以更好实现,应当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其得以更好l展。

参考文献:

[1]卢庆芳.论计算机控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05).

篇10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

一、机械的制造设计及自动化的内涵分析

作为综合性的学科,机械的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包括的内容有:设计与制造工业机械设备产品,以及对这些设备的控制及运行的研究等。在进行学习时,要把自动化的控制技术与计算机及现代的信息技术进行深层次的融合,继而更好地解决行业的技术问题。在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时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两者的结合,给目前的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式各样的智能化机械设备也不断地出现在市场中,进入大众的视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伴随着我们国家不断调整的经济结构,对机械的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产生了相应的影响。然而,这并不能使其在经济中的作用减弱,为了使行业竞争力有效增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行业利用信息、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实现行业的持续发展与创新是势在必行的。

二、机械的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可视、虚拟与仿真等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组成部分,在机械的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研究中,这些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满足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的行业需求,还进一步地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很多机械设备其组装都很复杂,在进行设计时,有着零部件多及难度大等一系列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的技术,不但能够进行大型设备的研发与设计,还能够在实践的应用中对其进行指导,做出全方位的自动化管理与控制。

(1)在机械的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中,计算机的可视技术是其重点技术,主要运用在机械产品的控制与设计当中。在进行相关的设计时,能够把机械的相关数据与信息进行转化处理,转化成设计人员可以接受的数据,对产品进行动态化的管理,一旦发现性能不匹配的时候,能够进行及时的优化与调整。计算机的可视技术不但可以对机械产品其设计的质量做出保障,还可以降低设计中误差的发生几率。另外,还可以对产品的实用与功能进行有效保证。

计算机的可视技术应用在机械设计中,还能够有效节省工作的时间,提升设计的效率,这一点对于机械制造业来说尤为重要。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视技术的功能性会更加完善,其在机械的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中,所具有的应用价值会不断地提升。

(2)计算机的虚拟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实际的情景进行模拟体验的一种技术,对真实的机械设计环境进行高度虚拟,让设计人员把相关的设计理念进行相应输入,比如一些设计参数等,继而对设计的实际可行度进行充分的验证,这种技术是一种跨越产品本身的,机械设计与人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但能够更好地节省时间,还能够对设计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的保障。

(3)计算机的仿真技术,其主要是对产品的实用性与功能性进行优化与模拟,对特定的参数下的产品模型进行模拟,对相应的指标结果进行分析,来全面地优化机械产品的性能。另外,机械制造的自动化研究中也广泛应用了计算机的仿真技术,把相应的技术支持提供给机械产品的科学控制与服务。

三、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

1.计算机技术其辅助的功能

计算机的技术其有着非常广的涵盖范围,在进行机械设计及自动化这些专业的学习时,要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学习的方法,如三维UG设计软件与二维CAD制图软件等,绘图的软件在对机械设计的功能表达与界面设计上,都为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这些软件的运用,不但可以对制图的速度进行提升,还会使设计变得更为清晰,给设计者的优化与分析提供了有利条件。

2.计算机的仿真技术其应用

计算机的仿真技术是虚拟与可视技术的发展产物,在机械的设计制造模拟环节中应用广泛,例如:在用三维软件对零件进行建模后,就要对排溢、冷却与浇筑系统的可行与合理进行综合的考虑。此时,就可以运用计算机的仿真软件,如运用Molden Flow软件做出模拟操作。在进行模拟前,首先进到参数的设计页面,对浇筑的参数、速度、温度等进行相应的设置,接下来进到网格的划分页面,划出适应产品特征的网格,最后构建出相对应的仿真模拟产品。通过对模拟界面的分析与观察发现在产品设计中产生的问题,以利于设计人员进行及时的改进与完善。

四、计算机技术其发展的方向

1.智能化的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智能化装备不断地出现,这种利用计算机技术而研制的智能化装备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得机械的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对于设计人员的思维扫描、定向感知及语言的识别等,在未来都有实现的可能性。

2.微型化的发展

在微型化发展大行其道的今天,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地引领,机械的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会渐渐地向微型化发展。在具体的产品上进行落实,就是使得产品的功能更全,体积变得更小,有更好的综合性能且便于进行维修处理等。现阶段,微型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初见端倪,如机械产品的功能变得更加综合化,装配环境更为灵活,且设计过程中有更多方案可供选择等。

3.网络化的发展

网络化的发展在机械的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领域中,其主要运用在对于产品的推广与宣传上,也就是进行网络平台的推广或是进行网上订购模式的推广等,虽然其在网络上受到制约的因素会比其它产品多,但是想开拓更大的市场,这种营销手段是具有其必然性的。

参考文献:

[1]何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0):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