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安全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9-17 15:1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网络安全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写到:“我对真理感兴趣,我喜欢科学。可是真理是一种威胁,科学是一个大众的危险。”[1]大学生是我国网民中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活与网络交织在一起,对网络有着严重的依赖。但是,网络上人流混杂,充斥着大量的信息,网络诈骗也时有发生。大学生作为网络利用率较高的人群之一,受到网络安全威胁的机率也较高,为了大学生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也为了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将是刻不容缓的任务[2]。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的现状
近日来,媒体频频报道大学生受到网络诈骗,这些大学生不仅受到了财产损失,有些大学生还因为突然的打击而自杀。虽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网络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现状尤为令人担心。
(一)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首先,现在的大学生个人隐私保护意识比较薄弱。由于无线网络的覆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的大学生不在电脑终端上也能上网,通过智能手机上的各种软件,他们能随时随地和网络世界连接。每天二十四小时在线,大学生能随时在网络上晒自己的生活。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量,大学生将的个人信息和照片晒在网络上。另外一些社交软件和购物软件的注册都需要注册者提供真实的信息,大学生的个人信息也因此被泄露。其次,大学生的电脑安全维护意识不强。一方面,虽然现在的大学生的电脑上都安装着安全软件,但很少有人每天或几天进行一次电脑杀毒,电脑安全软件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一旦上网就没有节制,长时间的电脑使用造成电脑硬件的损耗,有些电脑甚至会因为过度使用温度过高,造成火灾。最后,大学生的防诈骗意识薄弱。网络上鱼龙混杂,隔着电脑屏幕,很难分清网络对面的人是好是坏。大学生对和自己聊得来的人有很强的信任度,不仅告诉了对方自己的真实信息,有些甚至还发展成为网恋,对这些网友的防范意识很低。一些大学生还会因为巨大的金钱诱惑,相信了网上的一些中奖信息,结果被诈骗犯牵着鼻子走,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3]。
(二)网络信息识别能力较差
现在的大学生在面对海量信息时,没有一定的能力辨别出真假。当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发生时,大学生往往没有能力分析网上报道的新闻和宣传的真假,大学生往往会根据阅读量来判断事实的真伪,一些水军也往往会浑水摸鱼,为自己造势。缺乏判断真伪能力的大学生会因为人云亦云而进行跟风,进一步助长了虚假新闻和信息的传播,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也因此产生了偏差。另外,受到网络上不法分子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等不良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产生失衡。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网络安全问题频发,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对和谐网络环境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理念的落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缺失以及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等问题使网络安全教育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4]。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理念的落后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高校往往是在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后才亡羊补牢,开展一些网络安全教育。还有一些高校,关于网络安全教育的讲座一般是在学生刚开学时进行的,大学生刚入学,身心都没有调整到应有的状态,网络安全教育的效果大大折扣,而且,这种网络安全教育的讲座没有形成系列,没有一以贯之于学生的整个学期中,使网络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另外,高校偏重于安全管理,忽视网络安全教育。在高校中,学生一进入大学,其安全问题就由学校全权负责,因此,学校尤其重视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加大力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也有专门的辅导员为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和心理问题。但是,学校忽视了当前大学生的特点,他们是在网络上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网络上受到侵害的概率远远大于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概率。学校没有专门开设网络安全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造成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网络安全问题频发。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缺失
一方面,当前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网络安全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渠道通常是偶尔举办的网络安全教育讲座,这类讲座学校一般都不会着重宣传,因此,这类讲座往往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前去听讲的人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发挥网络安全教育的作用了。另一方面,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完善。对于涉及到网络安全教育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其中关于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集中在网络道德方面,对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网络法律知识很少涉及。一些计算机课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方面。增强网络安全教育的作用,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网络法律知识、网络道德知识的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当前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三)大学生网络安全监管机制的不健全
虽然当前高校有了较完善的网络安全监督机制,但是在发挥网络安全作用方面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网络安全监督机制没有实时更新,二是因为缺少专业的网络安全教育管理人员。网络世界是一个无时不在发展的世界,其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是,虽然目前高校在建设了较为基础的网络安全监督体系,但是由于没有时时跟上网络的速度更新发展,对网络监督的效果不大。另外,高校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的网络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在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人员一般是保卫人员和辅导员,网络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充分不足。
三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为了增强大学生上网的安全性,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响应和谐社会的号召,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已经是社会和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更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理念
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减少网络安全事故发生,首先要做的是更新社会和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认识。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现实社会和谐和虚拟网络和谐建设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保障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要向全社会宣传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使每个人都意识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让网络犯罪分子无所遁形。其次,利用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新闻媒体上播报网络犯罪的典型案例,提高每个人对网络犯罪的认识。另外,提高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认识,确保高校认识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实际措施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使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丰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网络法律知识、网络道德知识,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必不可少。首先,丰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应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及时疏导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帮助大学生理性上网,合理规划时间[5]。其次,丰富大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教育。高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进行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的讲解,也可以邀请知名学者开展系列讲座,增加大学生对网络犯罪的了解,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然后,丰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高校不仅要保护大学生不受网络的侵害,也要防止大学生受到不良信息和思想的蛊惑,成为网络犯罪的源头。最后,丰富大学生网络法律教育。通过讲座和宣传活动使大学生熟知网络法律法规,当自己的利益遭到侵犯时,懂得利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权利,规避风险。另外,也要教育大学生在网络中的权利和义务,使大学生自觉履行义务,不在网络上传播不良思想和制造网络犯罪。
(三)健全大学生网络安全的监管机制
在构建基础的网络安全监督机制的基础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人力时时更新网络安全监督机制,跟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首先,成立专门的网络安全监管小组,组织教师、辅导员、和优秀学生干部进行网络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素质,切实发挥他们在网络安全监管中的作用。然后,加强高校与当地公安机构的合作,发挥公安机构的法律监管作用。高校可以通过请专门的公安人员在学生中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形成从高校到公安机构的安全防护网,加大对网络犯罪事件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M].李黎,薛人望,等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200.
[2]熊芳芳.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电子世界,2012,(22):139-140.
[3]刘建伟,李为宇,孙钰.社交网络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07):565-575.
[4]王涛.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45.
篇2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现代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了人们最依赖的存在。但是在网络使用中,各种违法现象不断发生,网络犯罪也成为新的犯罪方式。因此,大学校园设置了专门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以帮助学生提高网络辨别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技术。但是,在实际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课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
现代高校普遍设置了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由专业的计算机教师进行讲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大学生并没有更好地掌握网络安全教育的相P内容,学生在网络使用中遭遇诈骗、病毒感染、非法入侵现象依然很多。这就说明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在有些学校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从学生学习的内容上看,很多专业教师不知道这门课程应该讲什么,而将其变为专业性的计算机学习,导致网络安全教育效果不理想。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网络安全教育内容落后
现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存在严重落后、跟不上潮流的问题。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在带来更多便捷与应用的同时将出现更加厉害的攻击技术。但是教学教材或教师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与现阶段的网络实情严重不相符,使学生一直在学习过时、无用的网络安全技术,呈现出严重的无效教育,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对课程的学习采取敷衍的态度,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2.未形成完善的考核体系
对于大学生网络安全课程而言,不像语文或数学课那样有很好的考试方式,因此教师难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多教师不知道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什么样的内容以及如何从考核内容中反映学生灵活处理网络威胁的能力。缺乏系统的考核为教师教学带来严重的困扰与不易,导致教师无法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最终导致网络安全教育课程没有实效。
3.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现代大学生由于自身缺少网络危险的经历,因而缺乏网络安全意识,认为有杀毒软件、安全管理插件就可以避免网络攻击,很多时候随意泄漏个人信息,当发生问题时已后悔莫及。而学生这种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是学生对网络课程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学生从未正视课程的实用性与重要性,从而产生了认知的偏差,导致课程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目的。
三、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对策
1.健全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评估体系是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有效方式。具体而言,大学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应采取统一的考试内容,比如,采取笔试加上机考核的方式。通过笔试考核学生对通识的掌握,让学生根据网络安全的各种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通过机考的方式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是否符合规范,判断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而教师也应该基于笔试和机考两部分内容全面而正确地判断学生的实际学情,形成一种良性的诊断循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认识。
2.加强通识教育
教师可以加强通识教育以解决网络安全课堂不知道教什么内容的问题。通识包括计算机设备、常识、常见问题的处理办法等,都是学生可以掌握且不会改变的网络内容,因此,通过通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了解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增强自身网络安全的辨别能力,防止自己上当受骗。这样的通识课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也更能引起学生兴趣。
3.营造安全环境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在保障学生安全使用网络的同时号召学生保持安全的网络行为。首先,学校要规范校园网环境,对一些有危害性的网站进行拦截,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用网安全,打造良好校园网络安全环境。其次,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号召学生安全用网,谨慎操作,文明用网。
四、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大学生应形成正确的用网态度与方法。因此,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关注学生用网情况,使大学生文明用网、安全用网、谨慎用网,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网购行为;在校大学生;三明学院
项目来源:本文为福建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311311040);指导老师:李想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7日
引言
近年来,网络购物模式逐渐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模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网络市场商品丰富多样、价格相对低、性价比高,同时各种快递公司的发展为购物提供了便利。现有数据显示,网购用户中大学本科学历者占比较高,为35.9%。其次是大专学历和高中/中专/技校学历,所占比例分别为25.7%和23.7%,可见当前大学生成为网络购物的主要群体。国内学者们对在校大学生网购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崔敏(2012)在《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研究》一文中,通过运用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山东省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学生网络购物的需求与动机、网络购物的行为及对网络购物的满意度,并结合大学生网络购物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网络消费的建议和策略;李广伟(2014)在《大学生参与淘宝网购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文中,通过对影响消费者购物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研究,从而为淘宝网和网店提供参考价值,进而做出相对应的营销策略,也为电商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安晓(2014)在《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实证研究――以S大学为例》一文中,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进而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从而提出促进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合理化的引导策略。
针对当前在校大学生的网购状况,本文以网络购物行为为研究内容,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三明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反馈的信息找出其购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发生问题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在校大学生合理消费提供借鉴。研究当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行为状况,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三明学院在校大学生网购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随机选取三明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1份,有效回收率95.5%。在此次的抽样样本中,各年级人数分布为:大一9.9%、大二11.5%、大三29.8%、大四51.2%。(表1)
(一)在校大学生网购心理特征及网购经济来源途径。问卷Q7、Q8题数据显示,大学生之所以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是网购商品的价格相对实体店的便宜,购买方式比较方便、快捷,以及商品的选择空间大等,在总体数据中占比分别为33.4%、30.7%、24.6%。在网购的经济来源方面,一半以上学生的购物费用来自于家庭供给,占比为62.8%,其次为兼职赚来的,占比为31.4%,而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购物费用来自于自己创业以及各种奖金的获得,各占3.1%、2.7%,体现了当前大学生自食其力的能力不足。(表2、表3)
在心理特征方面,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这种便捷的途径恰恰是为了图方便、商品价格便宜,可以用很少的资金买到价格实惠的商品,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在网购的经济来源方面,往往很少用来自于自己付出的努力而获得的报酬购买商品,更多的是来自于家庭的供给。
(二)在校大学生网购过程中注重的问题
1、网购商品质量难以保证。商品质量问题一直是网购中经常出现的主要问题,问卷Q12数据结果表明,三明学院在校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过程中对商品质量问题的反馈比例为36.2%;其次为网站的诚信度和付款的安全性,占比分别为17.0%和16.8%;最后是配送问题和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占比分别为13.6%和12.3%。这些问题恰恰显露出当下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最亟须解决的问题所在。(表4)
2、商家存在许多欺诈情况与虚假宣传。数据显示,有30.4%的学生认为网购中商家销售商品质量的问题主要是存在许多欺诈情况以及虚假宣传,并且卖家的售后服务不到位、对消费者的保护不够等方面也存在不足,占比分别为22.4%和18.7%。在这些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防范商家虚假宣传产品,加强售后服务机制和对消费者加强保护力度,制定相关制度加强网购管理,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表5)
(三)在校大学生网购售后处理方式多样性。从数据上看,在校大学生在选择售后服务时,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理性的选择合理、有效的服务。在售后处理方式中有46.7%的学生会选择联系客服帮忙,38.8%的学生会选择退货、换货,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对网购售后的处理方式选择是自认倒霉或无所谓、下次购买注意下就行,占比分别为7.2%和6.9%。总而言之,当前在校大学生对网购的维权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在此建议高校可开设有关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对网购的维权知识的强化。(表6)
二、在校大学生网购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购物是一种对商品看得见、摸不着的购物模式,由于在校大学生受到校园网购热潮气氛,以及网购商品价格低廉等因素的影响,在网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对三明学院在校大学生的网购问卷调查中,Q12、Q13和Q14反馈的数据表明,大学生在网购中存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交易安全系数低、商品质量问题、商家信誉造假、网购法律制度不完善和商家重视利润,忽略物流的重要性。
(一)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在网络交易过程中,大学生无法对商品的质量进行检验或试用以及尺码问题,并且没有向商家索要收据等购物证明,导致在收到商品后,发现实际收到的商品与网页中商品的图片和描述不符,并且有的经营者以“本店商品一经出售,概不退货”、“退换货邮费自理”等理由来推卸自己的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如果由于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人身或财产损失的,可以向商家或厂商请求赔偿。但网络购物建立在互联网的交易平台上,商家没有实体店铺,大学生明显处于弱势。当大学生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求赔偿,往往会因为网络的虚拟性、数字化而导致取证难、无法追查等问题的出现受到阻碍,导致大学生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和救济。
(二)交易安全系数低。传统的购物模式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存在交易的滞后性和虚拟性,所以交易的安全性问题基本不会存在。由于网络购物交易是在虚拟的购物平台上进行的,因此大学生很容易存在着个人交易信息的泄露以及付款的安全问题。交易安全作为大学生消费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应该得到最多的关注。网络交易信息的泄露主要有搜索引擎、钓鱼网站、木马程序等几种形式,交易信息的泄露将给用户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导致交易信息的泄露,一部分原因在于国家对网络安全的监管不到位;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学生对网络购物安全意识的不足,从而导致交易信息的泄露。
(三)网购监管制度不完善。商家制造虚假信誉是我国信誉评价机制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对其监管难度较大。商家信誉度提升的条件很简单,即商家可以通过增加交易量的方式来增加信誉值,很多商家就是利用这一条件使自己的店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各种方式成为钻级商家的原因。
网购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网络交易的监管力度不够。网络购物是一种正在逐步发展的新型购物模式,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建立完善,并且有关部门无法对网络交易进行有效的监管,这样容易造成商家对违规行为可能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可见,确立网购法律法规制度刻不容缓。造成网购商品质量问题和商家信誉造假、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的原因在于国家对网络购物的监管力度不够,表现为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和网络法律法规制度,缺乏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四)商家重视利润,忽略物流的重要性。消费者在购物平台上下订单后,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接收到商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物流配送的效率提出了要求,在预期的时间内货物未送到,将影响到消费者的满意度下降,甚至可能给客户造成损失。对于商家来说,想节省物流方面的成本来增加利润,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出现商家选择的物流在配送效率上的问题,这不仅给客户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同时也给商家自己带来损失。商家在网上开店最主要的目的是想以最小的成本来赚取最大的利润,因此商家往往会选择物流行业里费用最低、效率一般的物流来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而忽略了消费者重视物流效率的重要性。
三、解决当前在校大学生网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大学生合法权益意识的培养。加强大学生自身维权意识是为了防止在网络购物中出现欺诈行为现象,能够真实、有效地保护大学生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尽量选择评价好、经营资质高的购物平台及商家,对商家的广告宣传和承诺要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切勿冲动、盲目购买;第二,保留有效的交易证据,如付款凭证和聊天记录等电子材料。这些材料会因为技术的原因导致丢失、出错,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对大学生造成的损失是直接的,使大学生的权利无法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二)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大学生在网络交易中要时刻防范个人隐私的泄漏,妥善保存自己的网银密码,不要随意告诉别人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在支付方式上选择安全性高、有保障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操作。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非法泄漏、使用时,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护自身权益。除此之外,大学生还需不断丰富消费者合法权益及法律意识,及时了解一些最新的法律法规,为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做充分的准备。同时,网络购物平台应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以保证资金的付款安全性。
(三)加强网络购物监管。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网络市场交易的秩序及消费者的权益;同时,我们必须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依照此法来维护网络购物的安全性。在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时,我们应不断提高国民的信用品质,从根本上解决信用缺失问题,逐步规范信用管理秩序。在建立网络法律法规制度时,我国可借鉴国外成功的法律法规,例如:德国的《信息与通信服务法》和韩国的《信息通讯网络法》等,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从立法层面上解决网络管理制度。
我们不仅要建立网络法律法规,还要建立起信用评价体系,信用评价体系有助于消费者清晰地知道网购的信用评价过程。网店商品的信用评价相对来说是客观公正的,如此一来消费者也有了一个判断标准。并且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多方共同监管的体系,包括银行、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等跨行业协同合作的信用监管体系。同时,有关部门要处理好网络购物中的各种投诉和纠纷事件,用行政手段加以规范和控制。
(四)提高商家对物流配送时效性的重视。对于商家只重视利润的高低,而忽略了物流的重要性问题。若商家想提高商品的销量,就应该选择物流配送时效性高的、价格合理的物流企业,而不能一味的追求高利润,选用配送时效性低的物流来服务顾客。由于物流配送的时效性高低,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着商家的商品销量,因此商家在重视利润的同时,更要重视物流配送的时效性。
四、结论
网购不仅是对物的消费,更是对文化的消费,这比起传统购物而言承载了更多的内涵和意义。文章调查发现,网购已成为大学生群体消费的一种新形式,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网购这一行为中来。三明学院在校大学生网购行为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认为网购存在较多的问题是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交易信息泄露以及商品质量问题、商家信誉造假、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和物流时效性的问题。由此可见,当下的网购极度缺乏监管力度,需国家相关部门介入管理,同时还需高校对学生消费维权意识的培养,从各方面逐步提高网购的安全性、便捷性以及法制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韩艳.大学生网络购物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5.
[2]崔敏.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2.4.
[3]李广伟.大学生参与淘宝网购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3.
[4]安晓.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实证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4.4.
[5]严德强,张晓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生态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4.13.
[6]熊艳平.我国网络购物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2.
[7]钦国巍.网络购物的权益保护问题刍议[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2.31.1.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7.
[9]王海茵.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商务,2014.22.
[10]拓东玲.大学生网购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3.6.
篇4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网络安全 教育
一直以来,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是各个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学生自身的安全问题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对国民生活影响的日益增加,在校大学生们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为之所影响。正如其他新事物一样,网络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诸多的隐患甚至是陷阱,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起网络安全意识,远离网络陷阱,已经成为各个高校不得不面对的新挑战。
1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网络防卫意识
虽然,近年来我国网民的数量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并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大多数年轻人对于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还是比较缺乏的,特别是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几乎没有接触过网络,因此,在校园中开展网络的相关教育就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教授一些基础性的网络知识教育,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多了解一些关于网络的知识,同时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网络运用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使得学生们在面对网络骗局、陷阱时具备初步的辨别能力,进而从根本上减少校园网络事件的发生。
1.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相信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具备相关的网络知识将会赋予为个人更大的竞争力。虽然在当前的大学课堂中普遍设置了计算机技术的相关课程,但是在教导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漏洞这方面,却并不总是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相信通过在校园中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将会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从而帮助他们在面对日后的竞争时具备更大的优势。
1.3有利于维护校园的正常秩序
网络方面的相关教育并不仅仅涉及到安全方面,它对于维护整个校园工作秩序的稳定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一时一地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在短时间内大量地迅速传播,使事件本身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意义,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升级成为危及校园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如果,学生们拥有一些相关的网络安全知识,具备初步的网络判断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制网络谣言,降低校园的突发,从而为维护校园的正常工作秩序做出积极贡献。
2当前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困境
2.1对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了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从普遍水平来看,对于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依旧有待提高。在部分高校中,日常的学生管理部门完全没有指派专人关注本校的舆论阵地,如官方微博、学校论坛等,同时也没有意识到在日常的安全教育中融入网络教育的必要性,只有在出现了相关事件之后才会注意到网络的安全教育,并在事后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2.2缺少专业的课程设置
大多数的高校基本都开设有计算机类的相关课程,但是其中涉及到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往往过于肤浅。在当下的计算机授课过程中,老师们的讲授内容多为一般性的科普教育,偶尔会伴随一些办公软件的指导使用,由于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网络,因此这些课程的安排是非常必要的。
2.3缺乏相关的网络安全专业人才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虽然不少高校都有一支专业的计算机人才队伍,但是由于专业背景的缘故,专攻网络安全的人才相对还是比较匮乏的,这也是多数学校无法开设专业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的掣肘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对于专业人才、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各个领域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就使造成了收入相对比较少的教育领域中,网络安全人才的缺口较大。
3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1统一思想,加大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
在高校中,管理层需要统一思想,加大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校领导班子中必须有成员主管此项工作,并在各部门抽调专人负责相关环节,坚决避免“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此外,还需要加大学校的制度建设,不定期举行相关的座谈研讨,对已经制定的条款进行讨论分析,不断完善、改进,使得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做到有理可依,进而为校内的网络安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3.2开设专门的网络教育课程
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高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可以考虑开设专门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除了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之外,还要对授课内容进行严格把关,此外,在每一阶段的课程结束之后,对课程的效果、质量等开展调查反馈工作,以便于及时改进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日后对课程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打下良好的基础。
3.3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
针对校内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各个高校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应对这个问题。一方面,加大对校外人才的引进力度。针对比较稀缺的人才,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引进计划,通过高薪、优厚的晋升空间以及光明的发展前景等方式来吸收相关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加大对本校教师的培养力度。对本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也不失为一种经济、可行的途径,培训、讲座、外出学习等方式都可以有效地提升本校教师的个人素质,并通过有目的性的培养,进而使之成为本校在相关领域内的专家。
参考文献:
[1]卢春宇.《欧盟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8.
[2]任海波.《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1.
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 网络安全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138-02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给高职学生带来极大的方便,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条件,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学习环境,但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产生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比如部分学生沉溺于网游、虚拟交友、网购、网络影视中,生活严重脱离现实,性格变得孤独冷漠,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更有甚者参与网络,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给高职学生带来的安全问题,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要全面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安全使用网络能力,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1 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高职学生出现网络安全问题,往往不是因为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技术问题造成的,而与其接受的网络安全教育十分有限有直接关系。
1.1 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认识滞后
网络安全教育作为高职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常态化开展,形成有效机制,确保教育实效,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培养高职学生的网络使用基本能力,提高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意识,减少伤害,提升自身网络道德水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可是,根据调查,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网络教育方面重视不足、认识滞后,往往都是网络安全问题出现了,才针对个案进行处理,缺少前期预防,亡羊补牢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1.2 只注意网络安全管理,忽视网络安全教育
多数高职院校很重视互联网日常管理,不惜花大价钱够买最新的防毒软件和计算机硬件设备,认为只要在网络监控方面做到位,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因此好多高职院校仅仅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简单地对学生进行一下网络方面的安全教育,压根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方案,随后的三年时间,几乎不再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甚至有些高职院校只是走过场,把网络安全教育当作作秀,没有实质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更不可能给学生系统灌输网络安全知识。
1.3 课程设置不足
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相关课程设置严重缺失,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系统化、学分化、课程化,因此,网络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就很难得到保障,一些高职院校将网络安全知识纳入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讲授,但是也远没有把其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严重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学生一知半解,根本起不到将教育内容内化为内心信念然后再外化为行动的作用,调查还发现一些学校采取讲座的形式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这种形式化的教育,从根本上起不到教育效果。
1.4 网络安全教育缺少基本的实践环节
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中,除了要灌输和讲解网络使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必须重视实践环节方面的教育,比如一些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木马病毒的危害性,也知晓计算机下载、浏览需要用杀毒软件,但是,对如何查杀病毒、安装杀毒软件处理常见的网络问题方面了解甚少。多数学生知道网购如果不提高警惕的话,有一定的风险,可是却不知道如何识别非法网站,也更不知道如何防骗。高职院校的网络安全教育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某种程度上,让学生真正掌握安全使用网络的技能,这样的实践环节更重要。
2 改进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有效策略
作为实施网络安全教育的最重要阵地,各高职院校要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切实改进和加强校园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尽全力保障学生安全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服务于学校工作和学生成长成才。
2.1 增强学校对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受到许多不良事件的冲击,网络安全事件的层出不穷,不仅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对学校的其它学生,对家长以及高校的教学生活秩序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对我国区域的地方安全稳定产生副作用。[1]
各高职院校承担着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重任,网络安全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学生安全稳定以及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障。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和降低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各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网络安全教育,通过不同形式,发挥各部门优势,协调有关人员,形成浓厚的校园网络安全教育氛围,真正地使互联网成为高职在校学生的良师益友,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广大学生服务。
2.2 进一步丰富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
第一,加强高职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为了使高职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各院校必须要把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防止网络发展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2]第二,加强高职学生预防网络犯罪教育。网j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3]预防高职学生网络犯罪,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学生如何正确交友,要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基本信息和隐私。另一方面要提高网购时的防范意识。第三,加强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法制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增强在网络世界中自我保护能力,了解网络空间中的权利和义务,知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什么是法律保护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
2.3 加强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实践环节
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各高职院校在全面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从实践层面教会学生们如何安全使用网络,各教育者自身更要加强网络使用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平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此外,各高职院校要定期举行互联网安全使用技能竞赛,开设网络安全教育警示公开课,邀请网监部门相关人员到校进行宣讲,重视安全防范技巧的演示,让广大高职学生真正学会安全使用网络,不能只停留到知识和意识层面。
2.4 加强教育队伍建设
全面加强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专兼职队伍是有效实施教育的保障。根据实际需要,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队伍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分三个方面,首先是普通文化知识,这要求网络安全教育队伍具备广泛的社会、自然学科中的基础常识,要有知识面的优势,才能在具体教育中面对不同教育对象做到游刃有余。二是实践层面的具体能力,各网络安全教育教师必须自己要有较强的安全使用网络的基本技能,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教育效果,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如何安全使用互联网。第三就是必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基础知识,这是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础,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培训,由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讲解,日常工作中可以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 陈联娇,温金英.浅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策略[J].法制与社会,2008(36):276.
篇6
论文摘要:安全问题是目前发生在我国高校的常见重要问题,实施安全教育对于在校学生尤其重要。国内研究者对此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根据大量文献资料,从安全教育的定义、内容、存在的问题、对策四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总结,探寻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分析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预测高校安全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关于安全教育定义的研究
一般说来,关于高校安全教育有着统一规范的定义,所以关于安全教育的定义研究是非常少的。如古月娟、白海琦认为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与法律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及步入社会面临的安全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已涉及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为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安全防范知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在校大学生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能力。”这一点黄维平、韦帮得也是认同的。而王能武认为“高校安全教育是指高等学校为维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各种安全教育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安全规章和纪律、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的教育与管理活动。”总的说来,高校安全教育定义研究侧重点不同,但这些研究主要认为高效安全教育是指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为了确保在校大学生生活环境、心理环境等的安全而运用一些教育方法而实行的教育措施。
二、关于安全教育内容的研究
关于安全教育的内容的提法很多,很多研究者将安全教育内容分成不同的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三点
古月娟、白海琦在提出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即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心理健康安全和文化安全。
(二)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四点
张玉华、袁成龙提及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国家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相比狭隘的高校安全教育,张玉华、袁成龙已拓宽了安全教育的内容,也把国家安全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体现了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意识。另外,孙光辉也将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分为四点:“社会注意荣辱观教育、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教育、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交通事业的进步,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交通安全教育与消防安全教育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五点
姬学民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基础知识教育即有关安全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法规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打击不法分子制定的。教育大学生学法、知法、懂得依法办事。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通过法纪法规学习,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安全教育中应该包含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
(四)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六点
李晓明认为:“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心理安全教育、网络安全和道德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各高校近几年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的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有学生违反了这些 规章制度,从而造成了一些安全问题,因此,对学生的规章制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杨绪霞,薛刚认为,高等安全教育包括国家安全教育、人身财产安全防范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心理安全教育。二者都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划分的更细更全面。
三、关于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袁健认为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学生安全教育形式单一且缺乏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且没有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内容不够全面且教育形式单一,导致了高校安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张玉华、袁成龙也认为,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施只是走过场,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不够完整。谭汝媚认为当前高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体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大学生减灾和避灾自救能力相对匮乏,网络安全问题突出。宋江浩认为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网络化发展趋势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校园外来人口增多,校园住宿条件等都会影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校外人员参观、访问等也给高校安全教育带来问题;高校扩招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问题,在校生人数众多,层次多样,使得校园也更加复杂,安全教育的问题也就更多;交通安全、性安全等也影响校园安全问题。王能武对上述观点也是认同的。
研究者罗列了很多高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中目前高校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是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高校只有在对安全教育有了足够重视的情况下才能搞好安全教育;另外,研究者也看到了由于社会问题而引发的一些新问题如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性安全教育等,有利于高校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四、关于高校安全教育对策研究
高菲提出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为: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袁健认为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学生安全教育必须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采用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张玉华、袁成龙认为提高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加强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三进”工作即安全教育进宿舍进课堂进校园网络。
谭汝媚认为高校党政领导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大安全投入,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将安全教育纳入高校课程教学计划;加强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和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网络知识安全教育。宋江浩认为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完全教育;加强对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加强对高校学生防盗窃、防诈骗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王能武认为:动员各方面力量,切实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法律法规,为高校安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安全教育应突出重点,注重教育效果;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编写安全教育教材,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姬学民认为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之规范化、制度化;以案说法,有针对地教育;突出重点,有区别地教育。陶娟提出:首先要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其次,精编教材,规范教学。精编安全教育教材,将安全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管理中,利用已有的教学体系,强化安全教育。再次,突出重点,提高实效。抓好安全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如专业保卫队伍,辅导员队伍,学生骨干队伍;转好重点学生、重点时期和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接着,创新形式,寓教于乐;关注心理,爱护学生;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李晓明认为: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平安氛围;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安排学时,开设课程;明确内容,选编教材;设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辅导。
研究者对于高校安全教育建议主要针对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提出,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都有涉及,但是具体可行性意见却不够。以后的研究可能会针对时展所出现的安全教育的新问题,进行非安全教育定义,而是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安全教育措施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也会越来越重视其实用性。
参考文献:
篇7
按照___委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我局于20__年6月1日至6月7日全力推动、积极组织第三届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宣传周相关活动。通过活动,全面加强了全局网络安全工作,提高了干部职工网络安全意识。依据《关于开展好全区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党网办发文〔20__〕1号)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局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网络安全
认真部署全局网络安全意识
为切实抓好这次活动,自收到通知和全区活动方案后,我局于5月29日召开党组会,对全局开展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宣传活动周作了详细的布置,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职责,会后转发《关于开展好全区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到机关各科室和机关各党支部。要求各科室和机关各支部充分利用各种会议、活动、集体学习等有效形式,在全局广泛宣传和普及网络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知识,强化全体职工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精心组织
狠抓落实
为确保宣传周活动不走过场,达到预期效果,我局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了活动取得实效。成立了以局长。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宣传活动的方案拟定、工作部署、组织协调等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各负其责,负责督导分管科室,全力按照区委领导小组和局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做好本次宣传周的活动。
三、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1、针对活动意义和活动目的,确定宣传标语为: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通过宣传栏和条幅的方式公开宣传。
2、充分利用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广泛宣传网络安全教育相关知识。
3、全局组织统一培训,对干部职工安全使用支付系统以及办公网络进行系统教育,上好网络安全第一课.
4、局党组成员和科室负责人签署网络安全责任书,确保责任到人、到岗。
5、组织了全局网络使用情况摸底调查,对可能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四、效果明显
深入人心
1、经过这次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对网络安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重视程度提高了,参与热情提高了;二是对网络安全的漏洞得以填补,使办公网络的使用更加安全,。
2、全局干部职工的网络安全意识明显提高。这次宣传活动中,让全体干部职工基本树立了网络安全教育理念,认识到网络安全教育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认识到学习掌握应急知识的重要性。
2020学校“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2
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2
根据__县教育局转发教育厅《关于开展20__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9月16日至9月24日__镇中心校组织全镇各中小学校开展了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校教职员工、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技能,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号召大家共同来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镇中心校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把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了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了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确保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二、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周主题活动
1、有条件的学校利用LED电子屏辅助宣传。每天滚动播放本次网络安全周主题“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及相关宣传标语,在最大范围向教师和学生宣传网络安全周活动。
2、镇初中组织开展了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此项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了解。
3、9月19日,各学校召开了“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主题班会,讨论宣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增强识别和应对网络危险的能力。
4、利用升旗仪式,由主持人通过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师生宣传网络安全常识。
5、通过学习园地、板报的方式对网络安全知识进行宣传。
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应用在极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各种新的网络安全问题,病毒木马传播、攻击破坏、网络盗窃诈骗、有害信息蔓延、网络游戏成瘾等都给广大网民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__镇通过此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加强了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升了教职工和学生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基本技能,构筑出了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增强师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20学校“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3
为落实省联社及《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参加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更好的促进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安全对业务发展的支撑作用。行领导高度重视,在各部门的精心组织、策划下,于20__年6月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主要有以下几个活动形式:
1、对员工的网络安全知识进行指导,在我行内网网站通告,讲授网络安全相关知识;
2、在内网网站网络安全相关学习视频,组织员工进行观看,视频内容包括“《个人信息泄露要防范》、《电脑病毒要防范》”等;
3、向各网点分发网络安全宣传折页。
在活动中,我行员工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安全意识,更获得了很多新的科学知识,在日常办公中避免不必要的安全漏洞。
2020学校“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4
20__年__月__日至__日是首届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宣传周,为全面加强我校网络安全安全工作,增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依据国家教育局【20__】__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于20__年__月__日——11月30日在全校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宣传周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网络安全
认真部署师生网络安全意识
为切实抓好这次活动,__月__日上午中心校召开小学校长会,对整个网络信息安全宣传活动作了详细的布置,明确了人员的职责,会后下发了《中心小学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计划。要求各校充分利用各种会议、活动、课堂等有效形式,在全校广泛宣传和普及网络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知识,强化全校师生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精心组织
狠抓落实
为确保宣传周活动不走过场,达到预期效果,全校各部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了活动取得实效。成立了以校长组长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宣传活动的方案拟定、工作部署、组织协调等工作。中心校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全力配合学校做好本次宣传周的活动。
三、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1、针对活动意义和活动目的,确定宣传标语为: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并张贴在校门口。
2、充分利用板报、班刊广泛宣传网络安全教育相关知识。
3、中心校统一下发光盘,各校组织学生观看影像资料,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上好网络安全第一课.
4、全校进行了一次校园网络安全隐患大排查。
5、进行了一次全员参与网络安全演练,各校均于本周举行了网络安全演练。整个撤离过程井然有序,没有意外事故发生。
四、效果明显
深入人心
1、经过这次活动,全校师生对网络安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支持重视多了,二是教师和学生亲自参与多了。
2、教师和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明显提高。这次宣传活动中,让全校师生基本树立了网络安全教育理念,认识到网络安全教育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认识到学习掌握应急知识的重要性。
2020学校“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5
为增强校园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提升网络安全问题甄别能力。按照教育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组织参加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教思政函〔20__〕57号)和省教育厅(教办思政〔20__〕498号)文件精神,化工系于11月29号开展了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一、活动主题
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二、活动时间
20__年11月29日。
三、活动内容
在化工系内广泛宣传关于网络安全的事项
四、活动形式
本次网络安全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
(一)组织召开网络安全主题教育的团课
通过召开主题教育团课,结合身边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网络生活需要遵守的准则,特别是加强对沉溺于网络学生的教育。
(二)在微信平台上进行网络安全宣传
利用化工系微信平台,对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的方案、计划等相关资料以及宣传活动所取得的成果进行。
(三)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竞赛
为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组织师生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竞赛内容紧扣本次活动主题。竞赛网址:___
(四)开展“网络安全精彩一课“教育活动。
举办网络安全宣传讲座,组织师生观看网络安全视频。
篇8
【关键词】计算机机网络课程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能力培养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当前高等教育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硬件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学生对当前网络的认知发生大幅度的变化,作为网络教师,如何摆脱课堂内容和实践脱节的问题,非常值得深刻研究,网络课程还能延续传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计划按照理论和上机来教学么?答案肯定是不行的,网络教学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告诉发展势必要产生新的教学模式变革,这种变化将会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最终导致网络课程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所有目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网络的分类特点;开放式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网络协议;数据通信基本原理;常用网络互连设备和传输介质;LAN、Ethernet、Internet特点和组网技术;PDS综合布线技术;简单网络管理和部分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在教学中还是以突出实用为主,过多的纠结于网络基本原理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于实践容易脱节,根本上要求学生能网络的知识点内容,进行常见网络产品和协议的选用、简单二层网络的布置技能。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对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网络能够熟练应用简单配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强化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实施具体的教学方法。
一、网络安全意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的前提是必须对网络上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比如下载某些不知名网站的软件或者游戏可能有后门或者捆绑病毒,中毒后系统文件被病毒删除或者修改导致一些错误提示或者其他一些不正常的反映,尽量规范的上网,浏览正规网站,并且需要一些比如360之类的防毒软件,最好是看一些论坛或者书籍,提高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安全意识自然就会有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拥有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规范、民俗习惯等,这些人通过社会化的计算机网络被连接到一起。计算机网络带给他们的应该是更快、更好的发展,而不是试图强迫别人接受某些思想或者文化。
二、网络道德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意识的教育是必要的。地球需要环保,网络同样也需要环保。环保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生活在这个生物圈中的人能够身体健康、精神愉悦。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几年中,网上各种垃圾也在泛滥,网络中带有病毒的文件、BBS中肆意的辱骂、无限制地粘贴占用大量版面、运用非法手段攻击别人的计算机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抵制的,现在的90后成就了各种“门”事件的发生,很多学生的做法让整个社会哗然,当然,网络是自由的空间,但也绝不是肆意妄为的地方,大学生网民应该对自己生活的空间加以保护,不向网络倾倒垃圾,也不制造网络垃圾,科学上网,利用好网络共享的资源,合理的使用使我们事半功倍,决不能成为肆意妄为,甚至为非作歹的工具,当然,一些网络上的门户网站也应有责任,不要过度渲染一些不好的事情,甚至扩大转发,目的为了吸引网民眼球,提高网站点击率,这样的做法也是应该摒弃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引导学生,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在网络上传递正能量,使我们的网络大环境得到净化。
三、网络教学引导方向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角色转换的思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育主客体关系要时常换位思考,当然,目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随着教育主、客体网络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都在受益,都在获得进步和提高。两者之间拥有的信息量在逐渐的增加。但是人的大脑本身对信息量的处理是有局限的,不能无限的吸收。为此,在提高教育主、客体网络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必须提高教育主、客体的网络认识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获取、分析、扬弃、创新信息的能力。当教育主、客体能主动、高效地获取信息,怀疑、批判地分析信息,有取、有舍地扬弃信息的时候,教育对主、客体网络认识能力培养的低层目标已经实现,以此为基础,努力培养和提高教育主、客体创新信息的能力,实现对其认识能力培养的高层目标。
四、在日常教学中提高网络实践能力
篇9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成瘾 体育活动 缺失
网络不仅给人们带来丰博的知识,更让人们充分地认识外面的世界,给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社会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青少年由于迷恋网络,影响学习、损害健康、淡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性格发生扭曲,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等,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开展体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戒掉网瘾,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网络成瘾及其危害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伊万·戈登博格在1994年提出的。我国台湾学者周倩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于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长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连续使用网络的欲望,对于上网有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若被剥夺上网行为之后就会出现的焦躁和情绪行为。”网络成瘾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交易成瘾等类型。
许多青少年痴迷于网络,学习兴趣发生转移,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下滑,逃学、厌学甚至辍学;网络成瘾会对青少年身体产生危害,更为严重的是长时间沉溺于网络可能会导致青少年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意识弱化、法制观念的淡化、人格异化、与现实生活的隔阂等严重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与体育活动缺失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与体育活动缺失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今社会充满着竞争和压力,出现了大量的亚健康人群。这些人身体表面看是健康的,各项身体指标均无异常,但与健康人相比,生活质量低、缺乏动力,学习工作效率低,注意力分散,没有目标,感觉生活没劲,这些人生活在一种麻木的状态中。现行教育体制下,青少年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和心理压力,很多青少年处于亚健康状态。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时间被文化学习所挤占。而青少年正处在精力旺盛、个性张扬、冒险和叛逆的阶段,他们需要宣泄情绪,彰显自己的个性。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不能通过体育活动或实践活动来发泄压力,苦闷彷徨中他们就会转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去寻找出口。网络的虚拟性、互动性、随意性和娱乐性,恰好能满足青少年学生的内心需求,从中找到一个发泄情绪和压力的途径,也让青少年在不断积分、获得奖励中获得自我成就感和自尊心。一些自制力不足的青少年学生很容易沉迷网络之中无法自拔导致成瘾。反之,如果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培养运动技能,锻炼身体素质,也就减少了网络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二)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作用
1、促进青少年智力的开发,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供给大脑获得更多的养分,促进大脑的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的发展,提高大脑工作的效率。目前,青少年由于学业负担重、考试紧张和焦虑,大脑皮层会经常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大脑会自动产生保护性抑制,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而体育活动过肢体活动可以让大脑神经系统得到休息,消除大脑疲劳,从而提高青少年学习效率,青少年在参与一些体育活动时也可以提高团队意识,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2、培养青少年顽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一般都具有艰苦、激烈、紧张、对抗、竞争的特点,青少年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实现目标,就必须承受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各种压力,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越是困难重重,也就越能在体育锻炼中培养起来的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如中长跑能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参加团体项目运动项目能培养青少年学生机智、灵活、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精神。
3、释放压力,调节心理
当今社会择校、升学、就业都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如能及时地疏导和宣泄就能把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体育活动是化解心理问题的好途径,实践证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有研究证明太极拳、瑜伽等活动,能起到舒缓情绪,放松身心的作用,步行走能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
4、有助于青少年戒除网络成瘾
体育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户外,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团体活动,能将青少年从网络的虚拟世界拉回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学做人、学会遇事沉着冷静,学习该如何面对困难,提高应对环境的能力,学会人际交往之道。
三、加强体育活动戒除青少年网瘾的路径思考
(一)提高青少年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这几年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比例在不断上升,如何帮助青少年戒掉网瘾,健康上网,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青少年是祖国未来,他们的体质健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关系着中国梦的延续,青少年体育锻炼需要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不能光喊口号,纸上空谈,应把青少年体育作为是全民体育工作的重点,这有助于帮助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戒掉网瘾。通过体育活动能够不断健全体魄,提高个人的免疫力,让疾病远离自己,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生活。青少年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体育爱好,如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在和他人比赛中,能够激发其潜在的能力,在体育活动中锻炼其反应能力及肢体协调能力,并通过团体运动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苦闷的时候相互交流,共同减压。青少年热心于体育运动,在体育活动中充实自己,面对网络就不会为其阴暗的内容所吸引,而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丰博知识上,有节制地上网,戒掉网瘾。
(二)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占领网瘾青少年学生的课余文化阵地
面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打骂不是办法,强制介入往往适得其反,帮助青少年戒掉网瘾,需要大力发展阳光体育。首先,要抓住关键环节,需要学校、老师的正确引导让网瘾青少年学生自愿走出网吧,走向操场,在阳光下运动起来,让快乐在运动中滋生。其次抓薄弱环节,克服体育课以往枯燥的项目,改变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开展丰富多彩体育活动,对于青少年喜欢的项目,有针对性分组、分类的开展教学,让青少年在快乐中体验体育运动带来不同寻常的感觉,在拼搏中提高抗击打能力,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自主锻炼、自我评价。注重集知识、健康、娱乐、竞技、兴趣一体的体育活动,在同学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帮助竞赛的氛围。调动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和自觉性。
(三)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对网瘾青少年学生体育工作进行齐抓共管
在接触和使用网络时,大学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有着内在需要和动机的积极行动者。政府、社会和学校等相关部门,应采取疏导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把注意力从网吧、网络游戏分散和转移出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帮助青少年远离网络需要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学校需要端正认识,把青少年的体育课及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多听听孩子们的意见,组织一些青少年喜欢的体育运动,尤其是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针对每个的实际情况,和家长沟通,给他们喜欢的体育运动多创造条件。社会方面大力提倡全民体育健身,可以通过国家重点项目资金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以及爱心人士赞助等方式加大对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对于网吧要严格管理,规范上网,保证青少年远离不健康的网络环境。在家庭中父母需要以身作则,带领青少年多参加体育锻炼,给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机会。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形成合力,通过宣传、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网瘾青少年主动参与,领略体育的无穷魅力,将沉迷网络的热情转化为参加体育活动的实际行动,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心中一个时尚的追求,在运动中远离网络,戒掉网瘾。
参考文献:
[1]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任占娟.大学生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7
[3]昝禾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归因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7
[4]漆昌柱,徐培.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2003.9
篇10
关键词:C2C;交易者行为;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1)03-0016-06
Risk Prevention Research Based on the Behavior of China’s
C2C E-commerce Purchaser
ZHANG Li-gong1,2, CHEN Qi-an1
(1.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400030, China; 2.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Abstract:Theoretical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factors which affect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isk degree of online transaction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data collection and design of this model was valid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line traders of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bias, which led to inconsistencies in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degree of risk, including trading confidence, website trust, level of knowledge of the seller, payment methods, web services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 these items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level of objective risk of online transactions, and to make model and prevention mechanisms based online trader behavior bias, it is a useful complement to the modern theory of electronic commerce.
Key words:C2C; trader behavior; risk; prevention
1 引言
网上交易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相对于B2B或B2C,C2C的网络交易模式因为主体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隐藏着更大的交易风险,而后者是参与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交易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网络购物的消费者群体年龄多以18至30岁的年轻人为主,其中大学生是最具网络交易频次的典型交易群体。中国网络购物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期,但由于网络空间的非现场特征,交易双方无法有效确认,许多人对网上交易认识不足,欠缺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出现明显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国家有关网络安全报告也明确指出:我国至今还不具备系统化的安全漏洞发现与全面分析能力,随着网上交易量不断上升,相应的电子商务交易法律相对滞后,政府在这方面的监管力度十分有限,网上交易出现各种问题多数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针对上述情况,网上交易的风险因素和交易行为研究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大学生作为未来网络市场的主体,更需要正确引导和教育,这对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规范安全交易行为和完善网络商务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研究网上交易行为风险防范的文献资料较少,国外学者多数研究集中在网络交易信任机制和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相关领域,比如Nena研究了网络感知风险[1],Vishal认为网站信用是影响网上交易主要因素[2],Miyazaki讨论了网络风险中网络设施的重要性[3];更多学者重点研究了网络信任问题,由于在网络中买家可以获得的社会线索比较少,因而网络上的信任关系往往更加难以建立[4],Pavlou研究了电子商务中消费者认同与网络信任[5],Diana强调网络信任与服务质量关系密切[6];在网络交易争端方面,Schultz和Bonnet等研究了电子商务交易争端机制[7],McDonald和Slawson阐述了网络市场中信誉问题[8],Ba, Andrew, Han 讨论如何建立信誉的激励机制[9],Houser和Wooders通过eBay进行了信誉实证[10]。我国的研究者除前述领域以外,较多的研究集中在关注信誉、消费者权益保护、电子合同效力、支付安全和ISP及消费者隐私权等问题上, 比如,周黎安等研究了网上拍卖信誉的价值[11],曹振华等对消费者在线交易信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2],张娥等针对诚信进行了网络交易激励机制设计[13],胜指出网上交易中私人秩序可以替代公共秩序的作用[14],其他有孙娟晓等分析在电子商务中利用第三方担保支付方式[15],朱斌等研究了网络交易安全措施问题[16],刘德良分析了网络交易中网站地位与责任的法律问题[17]。此外,大多数学者认为,由于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基础环境相对薄弱,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又较为迅猛,在短期内制定一部完善的法规效用甚微,那么怎么样形成网上交易行为风险防范机制就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研究任务。
上述文献中,相关研究者更多地是从企业角度、卖家角度或者从网络环境等方面作为研究视角,即使重点分析网络消费者行为,也是大多数从外界影响因素来分析购物者行为,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交易者行为角度来考察网上交易中主观风险性和客观风险性之间的差异,并将之结合起来判别网络购物行为风险因素。本文着力于现实和未来网上交易主体行为的研究,通过高校学生网上交易行为调查,获取真实的交易行为特征数据,建立相应理论模型,综合分析风险因素,以期在理论上建立网上交易行为风险防范机制。
2 调查分析
为什么网上交易规模迅速发展,而交易质量却不如人意,这是与网络的“便利和风险”相联系的。通过比对网上交易和网下交易,可以发现网络购物的优势和缺陷同时存在:第一,网络减少了信息的收集成本和传播成本,但增加了操作时间和分析成本,由于信息质量导致交易成本不确定性;第二,网络大大增加了市场空间,更多的消费者、更多商品和更多的卖家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由于买家和卖家在交易时并不见面,对货物的质量和特征没有网下购物的亲身体验,这就意味着交易者需要通过直觉或者经验进行判断;第三,网上交易商品通常比网下便宜,所以网络购物有强烈的吸引力,但是商品质量和支付风险严重影响人们的决策;第四,买卖双方都存在一个取决于其他卖家和买家决策的信息反馈机制,但是在交易发生前,双方无法了解对方过去的真实交易历史,即使买家和卖家就交易达成一致,买家也担心如果他先付款,卖家会不发货或发送的货物与描述的不一致,而卖家也担心如果他先发货,可能会收不到货款。买卖双方博弈所形成的逆向选择和相互道德风险问题正是阻碍网上交易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原因。网上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是目前经济条件下网络购物最大缺陷,购物者面对复杂的信息处理时,容易产生或形成非理性信念与行为偏差,从而加大了网上交易的风险程度。
参与网络购物的人群主要是年轻人,而大学生是现实和未来的参与网上交易的主体,他们具有思想活跃、主动性、选择性和评价性等与网络同步发展的特点,因此本研究设计了基于大学生网上交易行为的问卷,并发放到重庆主要的十几所大专高校及其不同院系,经过回收整理有效问卷达到90%。通过抽样询访和数据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中进行过网上交易的人数超过调查人数的73%,其中平均每月网上交易一次的比例为60.3%,说明在大学生中网上交易已经十分普遍。但作为年轻人的大学生,其对网上交易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他们一方面表现出乐观的情绪,比如:71%对网上交易过程比较有信心;认为网站比较值得信任的占65%;55%认为对卖家有一定的了解;认为对支付手段有一定了解的有72%;比较认可网站服务水平和银行服务水平的均占60%;另一方面他们又呈现风险厌恶的心理状态,比如:超过50%交易者在商家信息的披露、支付环节、物流对货品的保全、法律制度等方面都存有顾虑,其中前两项尤为突出;80%认为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与支付手段有关;而认可政府对网上交易监管水平的只有44%。看似矛盾的心态反映了他们在网络购物中的心理与行为偏差,比如:(1)存在过度自信倾向。53%认为自己的网络技术水平较好;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网站和卖家真实情况的有44%;76.5%对网站和卖家没有防范意识或者防范措施;仅有27%认为在网上购物可能遇到交易风险。(2)存在冒险心理。有72%通过QQ、邮件和留言等方式与卖家联系;76%倾向用网上银行支付、货到付款和中介支付等付款方式,而采用中介担保支付却只有23%。(3)存在从众行为倾向。55%通过自己看、听人介绍和看评价等方式辨别网上商品质量;网上交易可能需要他人帮助讨论的占67%。(4)忽略自身认知缺陷。56.3%参考卖家信誉度和网店规模来确保所购买的商品可靠性;仅有14.6%阅读过有关网上交易的有关法律法规;不知道解决网上交易争端方法的高达88%。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77.8%选择网上购物主要动因是购物灵活和价格便宜,但对网上购买商品比较满意的却只有37%,那么可以推断造成这种异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信息严重不对称,调查中65.2%交易者认为网上购物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商品描述不清楚、商品种类和网站数目太多,与本文推断基本符合。
行为经济理论认为,通常情况下人们具有的风险规避和风险偏好的倾向,也会出现诸如框定保守、过度自信等心理特征,这些特征使预期结果违背了贝叶斯规则,个体的理性受其知识和计算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而表现出系统性的直觉偏差或经验性偏差。心理偏差在不断强化后会形成有偏信念[18],以噪音信号作为交易依据的行为偏差会成为普遍现象。根据上述理论和调查分析,可发现网上交易中人们常常面对的是庞大的信息流、复杂的不确定性和交易压力,但是为了迅速做出判断与决策,他们常常需要借助直觉和框架。无论是直觉偏差,还是框架依赖,甚至是固有的错误信念,都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的正确性。下面我们将借助调查资料对网上交易者行为进行实证分析。
3 模型设计
网络交易环境的虚拟性、交易双方隐蔽性、监管薄弱性以及网络潜在的巨大收益,使投机经营者利用网络售假贩假甚至欺骗消费者的案例时常发生。据美国消费者联盟资料显示,在消费者投诉书中网络拍卖以42%的比率高居榜首,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也显示,超过33%的网民对互联网的安全性不满意。网上交易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风险,简单地说是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人们对于网上交易的担心,也就是对网上交易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担心。就个体而言,在无法改变网络大环境情况下,我们可以完善自己的交易行为模式,通过分析网上交易的心理、信息、手段、技术等因素,将风险降到最低。其中,影响人们行为选择的是预期、判断和决策过程,在本文中重点讨论网络购物满意程度和风险主观评价。网络购物满意程度作为相应风险的反指标刻画了网上交易客观风险程度,而风险主观评价反映的则是网上交易主观风险程度,交易信心是人们选择网上交易的决定因素,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 交易信心分别与网上交易主观风险程度和网上交易客观风险程度负相关。
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首先要信任相应的网站,并且能够接受该网站提供的服务,其中对支付手段的认知要达到初步掌握程度,这些因素与交易风险密切相关,因此提出第二个假设:
H2 对网站信任、对支付手段和网站服务的认知水平分别与网上交易客观风险程度负相关。
网上交易成功的第一步是买家要了解卖家,对卖家的认知水平是买家做出决策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出第三个假设:
H3 对卖家的认知水平分别与网上交易主观风险程度和网上交易客观风险程度正相关。
由于政府监管与电子商务迅猛的发展步伐并不一致,网上交易存在某些漏洞,增加人们判断的不确定性,基于自我保护需要对政府监管进行了解,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4 对政府监管的认知水平分别与网上交易主观风险程度和网上交易客观风险程度正相关。
网上信息纷繁复杂,网络购物者没有足够能力识别,在其行为选择范围、信息认知过程、交易决策方式等方面往往存在认知偏差,要么过度自信,要么从众行为,甚至忽略风险而持赌博心态。根据数据来源,提出如下假设:
H5 不具备防范意识、未采用中介担保支付、听人介绍、不知道解决争端方法等分别与网上交易客观风险程度正相关。
基于以上五个假设构建的研究模型见图1,在这个模型中, 网上交易主观风险程度和网上交易客观风险程度居于因变量的位置,并假定它们受到买家对网上交易双方及监管者认知的影响。
4 数据分析
为达成以上研究目标,本文采用资料法和问卷方法收集并处理数据,选取重庆各高校大学生为调查样本,调研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年轻人网上交易行为及其风险程度的真实情况。我们从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随机发放问卷5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449份,本研究的变量均采用李克特5点评定量表,依次进行了载荷系数显著性检验、模型拟合程度评价、假设检验和模型调整,假设均被接受。重点考察了买家交易频率、买家交易信心、对网站信任程度、对卖家认知水平、对支付手段认知水平、对网站服务水平了解程度、对银行服务水平了解程度、对政府监管认知水平和个体网络技术水平等9个网上交易风险程度影响因素,其中,针对网上交易主观风险程度的系数标准化估计值分别为-0.099、-0.267、-0.017、0.095、0.009、0.014、0.031、0.215、0.002,p值分别为0.126、0.001、0.755、0.054、0.890、0.846、0.662、0.001、0.967;针对网上交易客观风险程度的系数标准化估计值分别为-0.028、0.334、0.076、-0.085、0.165、0.083、-0.035、-0.160、0.037,p值分别为0.495、0.001、0.030、0.010、0.001、0.079、0.453、0.001、0.381。
从中可以看出,“买家交易信心、对卖家的认知水平和对政府监管的认知水平”对网上交易主观风险度有显著影响;“买家交易信心、对卖家认知水平、对网站信任度、对支付手段和网站服务以及政府监管的认知水平”对网上交易客观风险度有显著影响,假设1、假设2、假设3和假设4得到验证。这个分析结果说明了网上交易中买家的消极心理状态、认知缺陷和非理选择会导致网上交易风险程度增加。
按照同样原理,我们分别对“不具备防范意识”“未采用中介担保支付”“听人介绍”“不知道解决争端方法”等四个行为因素进行了逻辑回归,结果表明买家这些行为偏差对网上交易客观风险度的影响也是显著的,支持了假设5。
此外,我们还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银行服务水平认知对主客观风险度都没有影响,反映了C2C网上交易中银行服务严重缺位;随着对卖家认知水平和政府监管水平认知增加,潜在的问题和监管漏洞逐渐呈现,买家的主客观风险度都明显提高,反映了当前风险的客观存在和监管的不到位;而个体网络技术水平对主客观风险度没有显著影响,说明买家忽略自身缺陷是普遍现象;交易频率会改变主观风险度,对客观风险度却不起作用,说明网络风险随时存在,与买家交易数量无关;对网站信任、支付手段认知和网站服务认知显著影响客观风险度,而主观风险度却没有受到明显影响,这种主客观风险度不一致性充分反映了买家存在普遍的认知偏差,构成了交易者主要行为风险。见图2网络购物行为风险因素模型。
5 风险防范
在现实生活中,网上交易的各个环节尚仍然缺乏有效监管,如果购物者无法改变自身的认知偏差,而继续保持某些非理性的行为选择,那么将放大客观上潜伏的各种风险,比如:交易心理因素引起的,盲目信任网站会导致被骗的风险,对交易对象信用程度的片面理解会导致争端的风险,对所交易商品缺少调查和认证导致商品不实的风险;交易手段因素引起的,支付手段落后导致的资金不安全的风险,交易技术欠缺导致的帐号被盗的风险,争端机制不完善导致的交易失败的风险;交易信息因素引起的,缺少交易对象和网站的甄别导致的欺诈风险,对网站格式协议和国家法规不了解导致的无法救助的交易风险等等。其中,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投机是最根本的风险发源,由于买家对商品的了解仅限于图片和文字以及对卖家询答,商家是否有诚信、商品是否合格,买家根本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从契约理论看,如果单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放松对委托人的监管,将直接增加交易的风险,因为人违背契约的成本会低于其违背契约所获得的收益,这就形成了道德风险,而虚假信用等级不仅会影响买家的效用,最重要的是虚假信用会直接影响整个交易平台的交易,即出现逆向选择。目前网站提供的服务认证对卖家的约束效力十分微弱,其惩罚力度对于涉假卖家收益而言,其额度远小于后者,涉假卖家仍然具备继续卖假的动力。同时买家寻求法规保护和消费赔偿的维权成本相对于商品价值显得更大,我国现有的法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等等对网上交易违法行为的规治还比较模糊,造成购物者对法律的盲视。
网上交易的特点决定了购物者处于弱势不利地位,那么我们应该审视自己的交易行为,就信息对称问题、法律法规问题、网络平台问题、知识技术问题、赔偿渠道问题等进行多方面分析,重点防范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黑客风险和物流风险。首先,在微观层面,要建立正确的网络消费思维,冷静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客观地比对不同网站、不同商家和商品,减少购物冲动,不断补充网络技术、网络金融和网络法律知识;其次,针对购物者存在的框架依赖和经验性偏差,要更多地总结失败的案例,减少过度自信、从众行为和冒险行为,具体讲是对网站、商家和支付手段要有长期的观察过程,获取权威机构的印证;最后,在管理层面,消费者在组建网购协会的同时,积极敦促政府尽快加入到网上交易各个环节的监督事务之中,从公众平台、行政监管和技术完善多角度阻止网络交易违法行为,比如政府提供高效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利用银行网络平台建立网上交易征信系统,公开的奖惩机制与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诚信记录结合社会监督,法律监督结合统一的网络执法队伍,参见图3。
6 结果讨论
在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基础上,以年轻人为代表的网上交易者还需要注意其他风险的防范,比如:因锚定效应使年轻人容易简单推测和判定交易对方;追逐新奇网络交易标的,容易产生视觉负作用;信息量巨大,耗费时间和精力,影响学习工作而容易沉迷网络。因此,加强网上交易风险防范,从网上交易者年龄角度看,需要加强年轻人的网络风险意识及网上操作的相关辅导;从网络平台角度看,需要更合理的设计与监管,尽量减少技术层面的风险环节;而从政府管理角度看,国家应该充分认识到网上交易已经成为时展的趋势,要使网上交易市场正常发展,必须要有相关法律来约束和激励交易主体的合理行为;无论是政府、社会或者学校,都需要加强网上交易安全知识教育,引导网上交易健康、安全、有序地发展,完善网络经济环境,促进有效内需和经济增长。
本文通过以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的网上交易行为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网上交易者行为风险防范机制与措施建议,希望有利于政府提高网络商务管理水平、扩大网络经济规模、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也是对现代网络交易理论有益的补充。
参 考 文 献:
[1]Nena L. Consumers’ perceived risk: sources versus consequences
[J].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03, 2: 216-228.
[2]Vishal L, Vicky A, et al.. The impact of relative information quality of E-commerce assurance seals on internet purchasing behavio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2002, 3(1): 237-253.
[3]Miyazaki A D, Fernandez A.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vacy and security risks for online shopping[J].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2001, 35(1): 27-44.
[4]Gefen D, Struba D.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in 15 adoption: a study of E-commerce adoption[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2000, 1(8): 110-138.
[5]Pavlou P A. Consumer acceptance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tegrating trust and risk with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2003, 7(3): 101-134.
[6]Diana Y, Henry H. An overview of online trust: concepts, elements, and implication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5, 21(1): 105-125.
[7]Schultz T, Bonnet V, et al..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issues related to 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s[R]. 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 Working Paper, 2002.
[8]McDonald C, Slawson V C. Reputation in an internet auction market[J]. Economic Inquiry, 2002, 40(4): 633-650.
[9]Ba S, Andrew B, Han W. Building trust in online auction markets through an economic incentive mechanism[J]. Decision Suport Systems, 2003, 35(3): 273-286.
[10]Houser D, Wooders J. Reputation in auction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eBay[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2006, 15 (2): 353-369.
[11]周黎安,张维迎,顾全林,等.信誉的价值:以网上拍卖交易为例[J].经济研究,2006,(12):81-91.
[12]曹振华,褚荣伟,陆雄文.消费者在线交易信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6,(9):91-95.
[13]张娥,等.网上交易中诚信交易激励机制设计[J].管理科学学报,2007,(10): 64-70.
[14]胜.网上交易中的私人秩序―社区、声誉与第三方中介[J].经济学(季刊),2007,(3):859-884.
[15]孙娟晓,等.电子商务“第三方担保支付”方式浅析[J].金融会计,2006,(1):40-42.
[16]朱斌,于雷岩.网络交易和网络安全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5,(9):130-132.
[17]刘德良.网络交易中网站的地位与责任问题[J].辽宁大学学报,2004,(5):30-33.
- 上一篇:股票质押融资利率
- 下一篇: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