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范文

时间:2023-09-17 15:1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

篇1

一、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内容分析

1.有用性原则。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医院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相关方面的需要,即预算管理和有关各方了解医院财务状况及收支情况的需要,满足医院内部加强管理的需要。会计信息有用性,是随着医院的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计划经济时期,医院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主要是为满足国家对其直接管理而服务的,其信息的主要内容是资金的收、付、存及支出的基本内容。

2.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指医院会计核算应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进行会计计量、编报财务报告,客观真实地反映医院的财务收支状况及其结果。按照这个要求,会计核算的对象应该是医院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并有合法的凭证作依据,利用符合经济业务特点的方法或标准进行核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保证医院会计核算质量的首要条件。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处理必须作到内容真实确切、数字准确无误、项目全面完整、手续齐全完备、资料及时可靠。

3.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医院各个会计期间共同所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程序和依据应当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原因和对医院财务收支及结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在会计核算中,某些业务往往存在着多种核算方法可供选择使用,如材料的计价方法、修购基金的提取计算方法及收支结余确定方法等。为了保证会计报表前后期有关数据的可比性,防止因会计方法变更影响会计数据的客观性,会计处理方法必须前后各期一致。

二、医院目前会计实务处理的现状

1.管理费用核算不符合真实性原则及配比原则。管理费用作为医院的一项期间费用,内容、含义相当广泛,除了医院管理部门的费用外,还包括医疗、药品部门的间接费用。按现行制度规定,管理费用作为间接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人员的比例进行分摊,这种分配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不能客观真实反映实际的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从而不能真实反映当期医疗收支结余,药品收支结合。尤其是在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较大的情况下,更不利于药品费用的核算。势必影响医院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使报表使用者无法得知管理费用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对管理费用重新归集核算势在必行。

2.会计报表不符合清晰性原则。《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医疗收入明细表”、“医疗支出明细表”、“净资产变动情况表”和“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表”,从各个方面反映医院财务状况。但由于上述原因,现行会计报表中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情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便于理解和利用。医院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是现金流量大、周转速度快,最能反映现金流动情况的“现金流量表”却没有。现金流量表可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评价医院的经营成果、评价医院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差额及其原因、医院期初现金与期末现金的差异变动原因。

三、会计一般性原则在医院会计核算中的适用性对策

1.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就应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以上原则,就应当在会计核算时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细化管理费用的归集、分配。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各级医院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都在利用银行贷款来购置设备及搞基本建设。建议借鉴企业会计规定,引进“财务费用”科目,把原在“管理费用”科目中列支的银行贷款利息支出和在“其他收入”中核算的存款利息收入统一归集到“财务费用”一级科目中核算,贷款用于固定资产建设时,可以正确计量的利息要进行资本化处理。

3.补充完善现医院会计报表体系。高效的管理取决于优质的会计信息,会计报表则集中体现会计信息,现医院会计报表体系亟需补充“现金流量表”。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结合医疗行业特点,灵活设置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项目,以体现医疗行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总体反映医院收益质量及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对医院整体财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在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下方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在净资产方增设“医疗风险赔偿基金”科目,在收支总表中的收支差额项目下增设减项“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税目,以保证提供给报表使用人清晰准确的会计核算结果。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现在执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在对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运用上越来越显出其局限性。因此,不断深入对会计 一般性的研究对强化医院会计核算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瑞成:现行医院会计核算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2009(4).

[2]李红梅:关于完善医院会计科目设置及会计核算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8;(11).

[3]朱俊利:医院坏账准备会计核算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0;(3).

篇2

一、会计信息差异的原因

(一)模糊论的影响

1、会计核算的模糊现象客观存在。同其他事物一样,会计核算也具有模糊性,会计核算过程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复杂的事物是难于精确化的。按照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的模糊论观点来解释,会计核算不能要求绝对精确,必须承认会计信息与事实具有差异性;再从会计学的理论来,也会得出会计核算具有模糊性的结论,因为会计用价值形式来反映物质运动,而这种反映是借助于货币形式的价格来完成的,而价格又是经常背离价值的,所以会计反映的数据是一定时点上的信息,这是物质运动与价值运动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背离的结果,所以会计核算中的模糊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例如:

(1)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固定资产的有形磨损和无形损耗并不是能用仪器可测量出来的,所以任何一种折旧核算的折旧额,都不能完全符合实际,不是提前报废,就是提前折完,所以是无法准确的,是模糊的。

(2)材料、燃料等物质耗费是一次投入生产,在在产品与产成品成本时,采用诸如约当量法、定额法、分步法等不论哪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成本都是近似值,而无法准确。

(3)工资及其附加费用的分配以工时为依据分配到各种产品中去,而工时的计算受一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准确,所以分配的结果也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4)制造费用的分配,各种待摊、预提费用的计入,更为模糊,无法做到真正的合理。

3、会计方法的选择具有灵活性。会计法规往往对同一会计事项的确认与计量规定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从而使会计处理产生了这样也行,那样也行的模糊性,增加了会计处理的主观因素,导致会计信息差异产生。

4、会计准则措辞的不确定性。在会计准则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措辞,如广泛使用的词语“极少可能”、“有可能”、“很有可能”等模糊性词语,影响到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准确性。

(二)契约论的影响

在委托制下,契约是投资者与经营者间的纽带,是约束双方行为的工具,但契约约束存在如下缺陷,导致会计信息差异的产生。一是委托人与人追求的目标不一致,投资者作为委托人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即契约目标。而经营者作为人追求的是自身价值最大。除了追求契约规定的物质报酬以外,还致力于一些非物质的因素来实现自身效用。这样,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激励不相容,一方追求价值最大会损害另一方价值最大,所以经营者有可能利用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虚假会计信息来实现自身目标;二是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会计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利用其有利地位以劣质会计信息欺骗投资者;三是签订契约的不完备性,有可能使经营者利用信息优势与契约的缺口夸大业绩,获取自身利益。

(三)会计原则矛盾性的影响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十三项一般原则。在这些原则中,有的原则与会计核算客观性原则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差异的产生。

1、及时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矛盾。及时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及时进行,及时提供会计信息,但在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按时报表,有的就必须提前结帐,比如基层企业要求在月末三日内报表,有些业务量大的企业便在每月25日以后开始结帐,这就不能如实反映全月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的时间要求越紧,这一矛盾就越突出。

2、谨慎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矛盾。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尽量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费用及负债,低估收益和资产,以防范风险的发生。但高估也好,低估也好,都与真实性相悖,都会造成会计信息差异的产生。

3、成本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矛盾。历史成本计价是指各项财产物资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不可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必然导致企业损益、税金和分配的不实,比如在通货膨胀下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核算固定资产,就会使固定资产折旧偏低,使企业产生虚盈实亏,超前分配。

4、权责发生制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矛盾。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提高会计真实性的措施,但在一些情况下却事与愿违,导致会计信息差异产生,一是销货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实现,但在对方丧失支付能力,货款不能收回,形成坏账损失的情况下,就会使销售收入和损益形成虚增,失去真实性;二是市场中产品结构调整频繁,经常出现一种产品的有关费用没有摊完就已转产的情况,使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失调;三是采用权责发生制,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不能真实反映现金的流入和流出,造成账面上反映赚了钱而实际没有钱的情况出现,从现金流量的角度看削弱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信息差异的环境因素

(一)环境的影响。一是受法规制度性的制约。当会计法规缺乏科学性时,就会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带来困难,从而为不法分子钻法规的空子造成条件,导致会计信息差异的产生;二是受会计法规可操作性的制约。如果会计法规的条文缺乏明确性,模棱两可,可操作性不强,其执行起来就会大打折扣,会计信息差异就难以避免;三是受人们的法律意识制约,法律意识不强,执行不认真,就会产生会计信息差异;四是受处罚力度的制约。如果规定的处罚力度不够,或执行者不去查处,会从客观上造成对违法行为的纵容,加大会计信息差异。

(二)环境的影响。一是经济管理体制中约束机制薄弱,会导致会计信息差异产生,如国有内部约束机制存在,一些企业仍然是一个人说了算,缺乏相互制约和群众监督机制,而使会计作假屡屡发生;二是不正之风,一些党政人员存在的腐败现象,往往为了谋求个人私利而指使企业弄虚作假,突出“政绩”,使会计信息差异大大增加;三是由于经济管理秩序混乱,国家职能管理部门和社会中介监督组织的监控职能未能有效发挥,在实践中会计管理部门对企事业单位监督无力,对会计作假不查不处,形成了虚报受奖,实报受罚,执法吃亏、违法受益的局面,会计作假现象有增无减;主管部门偏袒下属企业,税务机关是关注税款,而忽视会计监督;审计机关主要是审计财政性收支和国有大中企业,不可能顾及全面。在这种情况下,尤其使非国有单位的会计管理出现了空白,在非国有经济成分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会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决策的要求。

三、影响会计信息差异的操作因素

(一)会计地位的影响。会计管理体制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影响到会计信息差异的大小。会计地位的受控性越强,受控制人的支配越具体,越容易受到非会计因素的影响(如控制者利益驱动的影响),会计信息差异就越大;控制会计的权力主体越多,会计的公正性就越高,会计信息差异也就越小。会计委派制、记账制提供的信息质量要高于会计企业身份制,因为支配会计的权力主体多元化。但总的来看,当前会计工作处于受单位负责人控制的地位,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各种目的,控制会计核算向非会计规范转变,大大削弱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扩大了会计信息差异。

篇3

[关键词] 实质重于形式;运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概述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定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的核算方式不是以法律形式作为核算过程中应用的参照物,企业会参考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作为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参考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应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取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优越性。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在反应实质内容问题上交易或事项的外在形式或人为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真实性有待考证,所以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方向性以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作为衡量标准成为真实客观的反应交易或事项的重要手段。实质重于形式最早是由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来的,强调会计为更好的反馈经济实质以交易或事项为基础,而非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独立的参考项,该概念在见于1970年的第四号公告。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无疑提高了对会计行业的要求,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更是得到了认可和重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已经被纳入我国的相关法律文献,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应和法律地位。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提出了“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的观点。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必要性剖析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必要性可以从两点进行分析,首先在经济环球化的大背景下会计准则逐渐趋于规范化和国际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加入WTO后为在进出口贸易和经济交流过程中,实现成本最优化利益最大化,势必要在会计准则的完善和规范上实现一定的改革和突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遍布世界,各国间贸易往来逐渐频繁,国际市场逐渐趋于资本化,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国际会计准则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标尺。在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激烈背景下,中国要想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角逐塞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势必要遵守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和规则,将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公允、的反馈给投资者和债权人是基础和前提。

第二点就是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要求逐渐提高,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提供了更大的应用空间。在市场经济的体质下,我国的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为提高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企业的组织形式和业务项目趋于多元化发展。加之在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前提下,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发展规模日新月异,极大的带动了投资、兼并、融资的业务量。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形式的转移和过渡,投资,融资等形式的出现导致会计对象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以充分应用到企业会计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为企业会计在对不同的会计原则、方法等进行选择的问题上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的思想为会计人员提供了以交易性质、经济实质进行权衡和分析的新方向。在这两种背景下,如何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于日常的会计工作中,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研究和运用成为突破口。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资产的定义

我国会计制度对资产是这样定义的,“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组织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组织带来经济效益”。在该定义中可以解读出关于资产的两个含义,第一,资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由企业对其负责。第二,资产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资产既是能用能货币进行量化的经济资源,也是会计基本的要素重要组成结构之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构成会计等式,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现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资产的涵盖面广泛,它指与公司、机构和个人拥有的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或交换价值的所有物,因此不具备商业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资源不能称为资产统计在会计核算的评估报告中。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记录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属于资产中的一种,由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所获得的经济收入归属于企业,同时企业也要承担资产所连带的风险。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并不属于企业,在会计的管理与核算过程中,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日为起始点,在入账价值方面,其选择日的租赁资产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将原账面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进行比较,将两者中价值较小的一者进行选择,保持折旧政策与自有固定资产轨迹切合。

(三)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所需的固定资产,其取得方式除了外购外,还需要根据参考生产经营的特殊需要利用自有的人力、物力条件自行建造,即称之为自制、自建固定资产。营利性组织所建造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和借款期限都会影响到营利性组织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完整性。因此在自建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上在计提折旧的日期和长期借款利息停止资本化的时效性都需要进行明确的记录。

(四)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用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以投资的方式获取所投资企业一定比例的股份。一般来讲,企业在其他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都被认定为长期持有,包括以股权投资为手段实现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的,或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进而化解存在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经营风险。我国的新会计制度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在选择长期股权进行投资时,需要通过会计核算对当时的经济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在满足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要求下,进行会计操作,完成会计核算在实际中的具体操作和运用。在衡量会计核算方法的标尺是以控制权的影响力度而决定的,控制权影响的大小与会计核算方法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控制权作为业务引导的思想核心,规定中具体由持股比例份额决定,持股份额比重对控制权的影响力具有直接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决策参考项,但控制权并不能作为关乎企业走向的必要条件。

(五)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确认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确认在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有明确的规定,“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应将其视为关联方;如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也应该将其视为关联方。”其中“一方”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人。而“控制”则是指对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决定权,并以此为方式和依据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谋取利益。控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所有权的方式进行压制实现控制的目的,二是以绝对优势的表决权比重实现控制。控制主要有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及直接和间接控制三种情况,因此判断关联方关系可以将控制作为衡量标准,充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三、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的发展对会计行业的要求日益提高,“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已售产品售后回租,代销、委托代销商品业务、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等方面面临挑战,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

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更好的开展和实施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基础条件。会计的专业素质重点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留,另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得到这两方面的保障下,将会给会计信息的统计分析,会计核算过程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以经济实质作为主题,而不是将事项或交易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这就导致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会计核算过程中留下了一定的判断空间和回旋余地,同时也意味着会计人员的自主空间和能动空间较大。而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总结筛选的直接参与者,在“实质”的处理上难免会被个人因素而左右。会计人员工作能力和经验上的欠缺会导致在对“实质”判断问题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如果没有得到保障将会导致会计人员为实现个人利益,进行暗箱操作。而当下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导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中存在纰漏。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应用选择

国内经济的发展脚步逐渐加快,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企业的业务类别趋于复杂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并非完全适用于会计核算过程,因此如何处理好会计原则的选择问题成为当下的思考方向。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具有排它性,与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一贯性、及时性等其他会计原则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大多数企业以“一贯性”原则为基础的相对传统的直线法计提折旧来统计固定资产,却不能客观真实具有针对性的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而加速折旧法的应用能很大程度的克服这一难题。因此如何协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其他会计原则之间做出选择至关重要。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过度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虽然能更具有针对性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反馈。然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非适用于企业所有的会计核算过程。为了更好的披露会计信息,选择正确的会计准则才是关键。而目前部分企业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当做万能公式,导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过度。比如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委托贷款的四项减值准备是应会计准则的要求下增设的,也是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实践过程。然而上市公司的减值准备完全依据其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历来的经验性来决定来决定。因此当业绩好的年度多计提,支出也相对增加,导致净利润压缩;而当业绩不佳时通过回转方式,改善经营业绩来操作利润。

四、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对策建议

(一)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

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是实施开展会计工作的前提,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企业要重视对会计人员专业性的培养,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才能面更好的披露会计信息,同时也能准确的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会计核算过程中进行主观判断。首先企业可以优化相关会计人员的对伍结构,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优化现有的人力资源结构。其次会计人员要注重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工作能力培养的基础。第三,会计人员要不断的提高对行业信息的敏感度,丰富行业经验,员工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会计核算过程而言起到重要作用。第四企业要重视对员工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对员工进行相应的职业道德培养,坚决杜绝员工做假账,等现象的发生,并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

(二)加强监督力度,完善监管制度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意在提高会计报告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要被合理运用,首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空间,为部分动机不纯的会计人员提供了的可乘之机,为部分动力不纯的会计人员提供了主观臆断开脱借口,从另一角度而言反而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负作用。为更好的将“实质重于形式”应用到会计核算过程中,适度压缩会计人员自主判断的空间,加强监督力度完善监管制度至关重要。政府方面可以完善现有的法律文件,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将做假账,等不良现象扼杀在摇篮之中。企业方面要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综合运用多种会计核算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排它性,因此企业会计在具体核算过程中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其他会计原则进行选择和应用,协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其他原则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尤为重要,所以通过对各种会计原则进行深入全面地应用,加快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成为解决这一局面的突破口。在会计核算原则的选择上以真实公允的反应财务状况为主,根据情况和需求做出选择和应用。当实质重于形式与其他会计原则相冲突时,要以提高会计资料的质量为主,侧重于对经济实质的统计分析。综合运用多种会计核算原则,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旨在提高会计信息报告质量,更好的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为其提供真实可靠具有针对性的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判断和参考的依据。

五、结论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提出了当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之间存在差异时,应更侧重于对经济实质的披露和统计,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会计人员素质逐渐提高,“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空间将会继续得到放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规范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起到督促作用,极大的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了会计报告质量的真实性。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本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充分发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优越性,使会计信息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真实公允的反应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

[参 考 文 献]

[1]楼胜亚.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务运用和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4):108-110

[2]宋真真.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10):49

[3]魏晓悦.企业会计信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与现实意义[J].商场现代化,2015(17):217-218

篇4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应用 对策

一、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性

目前,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核算工作的工作效率,也确保核算工作的质量,可以实现会计核算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统一性以及及时性。

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减少违法使用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现象,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相关制度得以规范,也能合理的使用资金,可以减少贪污犯罪行为的发生。

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的预算管理,充分合理的使用资金,实现会计集中核算,还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资金的使用,为事业单位相关核算部门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和核算信息,使预算行为更加规范,确保规范理性的运用资金。

二、当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监督盲点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事业单位执行会计与单位实际工作相脱离,而且执行会计和核算会计同时负责多个单位的帐务工作,对于单位的业务细节无法全面的了解,也无法判别单位业务的真实性以及金额数大小,只能通过单位发票、合同、明细单等原始单据来判断,无法通过原始单据监督会计业务的真实性,所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无法确保会计基础信息的质量,不能有效的监督会计核算的基础数据。

(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配合不协调

会计核算中心设立后必须经过中心的审批才能使用事业单位的资金,这就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性的下降,责任归属不清晰,容易形成责任的相互推卸。会计集中核算会导致实物管理与资金管理的脱节,尤其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过程中难于统一账实,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原始凭证存在一定的真实性问题

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经过单位本部门以及会计核算中心对原始票据进行审核之后,才能在核算中心账户中录入,从票据本身来看,其内容和数额已经由相关部门进行了审核,符合必要的财务监督管理要求。但是,会计中心对原始票据所反映的经济事项内容的真实性却缺少有效的监督。在会计中心进行集中核算的过程中,存在着个别单位虚开报销票据用以套取现金的违规现象。

三、改善会计集中核算的措施

(一)在制度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单位实现总体目标、履行职能而自我约束过程。为了防范单位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应该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适应性的原则,对单位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归纳总结,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单位内部控制包括财务体系、岗位责任制、财务决策议事机制等,单位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有收支业务控制、资产控制、预算业务控制、合同控制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集中核算的业务指南,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只有完善健全制度,按照制度办事,才能有效的实行会计核算、监督职能。

(二)协调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一是明确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与单位财务管理的职责范围,保证资金使用权、所有权和自的同时,要提高会计核算管理与监督职能。二是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审核和管理的积极性。三是进一步促进、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审批制度、健全并完善有关固定资产的规定,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加强会计核算中心与各单位的联系、沟通,提升水平,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加强审计监督

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后, 应该不断加强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审计部门对财政资金的各个环节实施审计监督。审计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时, 不仅要做好财政部门的审计, 还要做好会计核算中心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 要综合分析三者的审计,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以便对各单位预算的编制、调整及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还要注意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 通过审计, 促进各有关部门合理使用财政资金, 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是事务工作量不断加重,所以,事业单位要充分加强财务管理,加强监督,规范会计操作,从而有效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对于建设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健全国库的集中收付制度,提高财政管理运行制度的公开度、效能度、廉洁度、务实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臧红.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

[2]赵辉.试谈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2

篇5

1.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

由于高校属于教育型事业单位,其自身较为特殊,加上认识上的不足,使得当前我国的会计制度中,对于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也就使得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人员在面对会计核算问题时,缺乏统一的财务制度指导,工作没有相应的标准,会计核算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高校后勤对于高校的正常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涉及餐饮、修缮、绿化、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是高校中必不可少的服务保障机构。高校后勤行业的多样性,使得其经济业务相对复杂,会计核算工作数据庞大且多样,工作难度较大。而会计核算制度的不足和缺陷,使得相关的财务信息和会计核算结果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无法及时有效地反映高校的后勤经营状况以及财务收支状态,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缺乏健全的成本核算机制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人员对于成本核算不够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按照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后勤工作进行成本核算,认为成本核算可有可无,作用不大;其次,对于成本核算的认识不够全面,只片面注重对于资金成本的记录和核算,而忽略了对于固定资产的成本管理,在对学校的固定资产如交通工具、建筑等进行使用时,没有向学校交纳相应的使用费用,也没有进行计提折旧,使得成本核算工作不够全面;然后,对于自身购买的固定资产,也只是在购买时计算成本,而没有关注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用,设备的利用率低下,造成了固定资产的隐性流失。这种不完全的成本核算,导致成本核算的结果缺乏完整性和真实性,使得后勤经营利润虚增。

3.存在财务信息失真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学也逐渐成为一门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学科,先进的会计核算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层出不穷,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更加轻松。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由于受到高校自身特点的影响,其会计核算方法较为落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虽然最近几年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也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会计核算方法,但是整体上仍然不够科学和严谨,信息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高校后勤在存货管理中,其物资大部分仍然是由学校供给,存在重财轻物,重购轻管的现象,购置时没有对实际需求进行分析,随意购置和重复购置,使得资金浪费严重,会计核算工作没有及时对存货进行盘点,也没有对需求进行及时了解,使得账目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信息失真情况严重。

4.其他问题

除了上述主要问题之外,高校后勤会计核算工作还存在会计主体不明、控制薄弱等多种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进行和作用的发挥,影响后勤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甚至会对管理决策造成误导。因此,加强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后勤服务财务管理的行为,促进资金的合理利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二.社会化背景下加强高校会计核算的对策

1.对会计核算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

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体系,是进行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可以为会计核算工作和财务收支管理提供参考和规范,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参考。高校后勤进行社会化改革之后,对于会计核算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勤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于内部的管理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后勤经营的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以经营服务的成本和收益为对象,加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高校后勤的管理部门而言,可以参考企业中的会计核算模式,结合自身特点,建立适合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科学有效的会计核算体系,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对后勤经营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核算,准确反映高校后勤的实际经营状况和财务收支状况,为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及时而准确的会计信息。

2.完善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核算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之后,后勤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后勤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加强高校后勤的成本核算,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在满足后勤服务需求的前提下,确保成本的最小化,提升经济效益。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加强成本管理,高校后勤管理人员要参考企业的会计制度要求,对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明确,合理确定成本支出的具体项目,逐步完善成本核算的内容。同时,要根据高校后勤经营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完全成本核算的会计项目,并利用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对后勤进行全面成本核算,不仅要对资金成本进行管理,还要对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员工福利费用、工会运营费用等进行管理,并将其纳入成本核算的范围,确保成本核算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使得会计核算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3.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

首先,要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的管理和使用,避免浪费。高校后勤社会化后,要对固定资产如房屋建筑、机械设备等进行盘点和审核,明确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防止出现重复投资等现象,使得资金的浪费严重。其次,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理念。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对自身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进行转变,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对固定资产以及其折旧费用、使用费用、维修费用等做到充分地重视,并及时纳入成本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准确和真实。

4.引进先进的会计核算方法

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有效实施,能够保障会计信息的精确合理。内部制度的建立也将促进企业会计工作以及日常会计业务有条不紊、循序渐进。从会计人员的管理来看,内部管理会将各部门工作合理分工,科学化的分工加强了企业内部互相监督、互相促进,有利于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同时能够使得其他部门对会计部门有一定牵制作用,防止会计工作中内部腐败现象的产生。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会计利润;应税所得;会计制度;差异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在不断开放的经济环境的推动下,我国经济为了适应国际化市场的发展,在对于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变革也在不断的进行当中,以求能够与国际制度接轨,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机制和政策,我国制定的会计制度,是为了能够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面向市场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于此同时,我国对于税收制度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整,明确了税前列支的原则,规范了企业的涉税处理工作。制度的变更无疑对于企业的会计工作者有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一、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的因素分析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制定差异

会计制度与税法两者制定的立足点是不一样的,这是导致两者在实际应用中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会计制度的制定是为了更好的规范企业会计工作,便于监督和管理,通过制度的约束,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从而向外界提供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满足国家、市场以及会计信息使用人的需要。而税法的制定,则是从国家的税收利益出发,便于统一管理,公平征收,税法是法律体系当中的分支,对于税收以及企业会计制度有约束的作用两者出发点不一定,所要维护的利益角度不同,在制度上约束的倾向不同,在实际的工作中,会计核算既要遵守会计制度的规定,而应税所得的部分也要依照税法来执行,两者在利益倾向上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差异的出现。

(二)会计核算与税法原则差异

企业会计制度对于会计核算有相应要求,并提出会计核算的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真实性、可比性、一致性、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及时性、谨慎性、重要性、清晰性、配比性、划分受益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这十一个,这十一个原则贯穿在会计的全部工作当中,通过这些原则的约束,来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税法对于税前扣除也制定了一套核算的原则,其中主要包括权责发生制、配比性、相关性、确定性和合理性原则,通过两者制定的原则对比可以发现,会计核算原则与税法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既有交叉处的,也有分叉处,两者既相容又不相容。

(三)会计政策选择差异

在新的会计制度当中,对于企业在自身实际经营情况下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上也给予了企业更大的空间,尤其是对于折旧方法和存货计量方法的确定上,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不同,在对于同一个经济问题的核算方法也不同,因而同一个经济问题,所核算出来的会计结果也会有所差异,不同的会计核算结果当然会得出不同的应税所得额,税法对于企业会计的核算并没有过多实际性的要求,只是要根据企业实际的经营利润,来确定应税所得,而税务部分自身对于企业的经营是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的,税务部门只能够通过企业的会计核算,来获得经营成果的数据,因此在会计核算的下,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有可能是来自于会计政策的选择,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变更,也许会导致原有的会计政策无法真实的核算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需要做会计政策的变更,税法对于会计政策的使用和改变,都进行了一定的限定,避免会计政策变更前后造成应税所得的差异过大,而动摇了纳税的基础,这是税法在对于税务工作的保护。因而会计政策的变更也是造成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差异的原因之一。

二、协调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的策略分析

(一)深入研究理论知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差异是一种经济现象,由于这种现象密切关系到报表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因而获得了他们较高的关注度。但是,在学术界,真正关于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差异理论研究的活动却不多见。深入地说,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但是实践创新的前提条件,仅仅就理论与实践二者的关系来说,不管是学者、相关研究人员还是会计从业人员,都应当加深对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的理论研究。此外,虽然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存在着特定差异,但某种意义上来说却又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看到差异的同时也必须看清二者间的统一之处,正确地理解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内在关系。面对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间客观存在的差异,企业必须注意切不可切极端冒险主义的错误,为了经济利益而过度地利用这种差异,但也无需过分保守给自己徒增负担。

(二)不断完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间存在一定差异的问题由来已久,但是一直到现在为止,会计上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依然较为复杂。而这种复杂的操作并没有减弱两者差异所带来的不便,反而加剧了会计信息与相关法律规定之间潜在的冲突,提升了管理层操控会计处理的机会,并同时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税收征管的有效性造成负面影响。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有针对性地对会计准则作出修订以协调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两者之间在处理上的不协调。

(三)加强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税务部门应当强化自身对会计制度的研究力度,提升对会计问题的认识,理清差异的来源与调和方式,适时、适当地展开补充修改以减小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带来的不便。同样,换而言之,从会计制度制定部门的角度来看,在不违反会计原则的条件下,会计制度的制定也应当以缩小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为重要目标。为此,财政部与税务总局作为各自领域相关制度的制定部门,应当强化沟通、深化合作,积极参与对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两者的协调。要注意的是,会计制度、税收制度的影响是社会性的,在对这两者进行修改时必须细致谨慎,修改之前务必认真调查分析以确保会计、税法制度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慧凤,邓阳.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制度性差异:协调与效果[J].财经论丛,2011(6).

篇7

关键词:会计核算 失真 对策

会计核算失真是指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主要特征是会计数据和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准确,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到财务分析等会计信息输出的各个环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

一、会计核算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单位公款消费造成会计核算失真

单位个人为了谋取私利往往是会计核算失真的主要原因,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等“三公经费”中由于管理不善是会计核算失真的土壤。一些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采用各种手段偷漏税款,私设“小金库”,隐匿、转移国家资产来骗取国家资金。个人追逐自身利益,恶意虚报等方式谋取私利。为了不被单位或上级发现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编造,篡改会计资料,数据等,让人不能发现,极大地造成国家资产的流失。

(二)会计法规体系不健全

针对会计的法规不健全,《会计法》出台后与之相配套的法规实施细则并不完善。具体的表现在执法存在困难,执法不严,监控不力。往往一个单位的会计更多的考虑的本单位的福利,还有来自上级领导的压力,对于按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执行,而是随自身单位和领导的指示办,而真正会计的一些法律法规却成了摆设.

会计人员缺乏明确的保护措施和条款,导致会计人员不能依照法律和法规办事,会计人员隶属于本单位,如果本单位的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就会舍弃国家、集体利益,就会干出一些违法违规的事情来。不明确的法律保障,使得会计人员处于“两难境地”。

(三)监督缺失

我国《会计法》规定,对从事会计人员要实施监督。但是,自《会计法》实施以来,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一直缺失。终究原因是一些领导只顾本单位利益,不愿去实施这一监督职能,只将这一法律作为一项财经纪律,忽视法的地位和权威性。这一执法监督机制一直未形成,缺少足够的法律威慑力,以致普遍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的现象。

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对单位法人的依附关系,加上会计人员的自身利益与单位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会出现双方不愿被监督的现象。还有,国家在行使这一监督时,由于审计力量薄弱,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渗透到每个单位,使会计的整个外部监督功能十分有限。

(四)会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人员素质较低突出表现在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低。业务素质是指,会计人员从事这一职业时本身要具备的能力,专业方面的要求。虽然,针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有专门的考试,要取得专门的职业资格证,但是,考试的方式并不能真正反映会计工作的实际,学到的东西不一定能用于实际。政治素质,是从会计人员内部约束会计人员的一种能力,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不高,不能做到清正廉洁,会极大损害国家及单位利益。

二、防止会计核算失真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法规提高责任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从思想上武装会计人员的头脑,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关系。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完善会计法规,使会计法规尽可能地全面、配套并具有可操作性,堵住会计核算失真的法规漏洞。同时,国家要明确责任,会计人员和单位领导对会计工作要负直接责任。不能在出现问题时只是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某方面的责任,让每个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责任意识整体提高后,共同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

(二)明确各自权力和职责

现如今,我国会计人员与本单位存在一定的依附关系。会计人员属于本单位的职工,受本单位的管理,包括人事、待遇等都受本单位的支配。这给从事会计的人员带来不便,不能独立进行核算,受到本单位领导的干预。要求会计人员解脱出来,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职责,互不干涉对方,由各级审计部门及注册会计师承担,代表国家、社会和所有者行使监督职责,以确保本单位会计核算的真实性。

(三)强化会计监督机制

1、内部监督

从内部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各单位领导要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会计人员要严肃而又理直气壮地履行会计监督,敢于同不正当行为作斗争。

2、外部监督

从外部加强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监督,健全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审计监督,实行会计报表公证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实行普遍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使监督系统化、规范化。严格执法,对于违反财经法规制度,会计核算严重失真、财务管理混乱、屡查屡犯的单位和有关人员应当依法查处,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四)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阶段针对会计队伍建设,国家尝试很多方式,如实行会计资格认证,定期对从事会计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作为从事会计的个人要认真学习《会计法》相关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增强职业纪律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办事,做到客观实际。

同时,国家要切实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定期举办培训学习,对会计职业认证更加严格。优化培训内容,完善培训方式,变单纯的理论学习到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工作。完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坚持原则,成绩显著者在晋级、晋职、奖励方面打破常规鼓励人才脱颖而出,对会计队伍中违法乱纪分子,调离会计工作岗位,追究其应负法律责任。

总之,会计核算要反映单位和个人的实际,影响其真实性的因素很多,要求从外部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加强监督,明确自身的职责和权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确保会计核算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张进明.关于会计核算失真的分析[J].财会通讯,2002(3)

[2]项友志.会计失真的症结在哪里[J].会计研究,2001(2)

篇8

【摘要】医院成本核算是一项费时耗力的工作,利用系统将医院财务核算与成本核算有机结合起来,既可做到会计核算数据和成本核算数据的有效统一,亦可提高数据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会计;成本核算;合二为一;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2-0164-01

医院成本核算是一项既费时,又耗力的工作,将医院财务核算与成本核算有机结合起来,既可做到会计核算数据和成本核算数据的有效统一,亦可提高数据利用率和工作效率。会计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是公认最高的,为提高成本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利用系统将两者合二为一是最有效的管理办法。

1在院领导及各部门的配合下,做好上系统前期准备工作

1.1对医院的核算单位进行重新设置根据医院管理需要,建立医院成本核算机构,配备并培训相应合格的高素质成本核算人员,将核算单位分为3大类:医疗部门、药品部门、行政管理部门。

1.2清产核资 对全院各部门资产进行认真清理盘点,财产物资要清查,保证帐实、帐帐相符,对固定资产做到计算机建账,专人负责。对各部门占用房屋面积进行实地测算,重新核实,将固定资产和房屋折旧由计算机自动计入部门成本。

1.3理顺收费项目,明确收入明细依照3000多种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做到收费明细清楚,实现医疗收费的有序管理,为财务与成本核算一体化软件的自动采集打下基础。

1.4 统一收入标准口径根据医院的管理需要设置更为明细的财务收入项目,并制订相应的会计明细科目,为医院会计与成本核算一体化提供了统一的收入标准。统一核算口径,把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口径统一,数据来源也要口径统一,避免数出多门,严格会计期间,成本核算的期间和会计核算的期间保持一致。

1.5制定医院相关消耗定额及内部服务(成本转移)价格参照市场价格,将医院水、电、气等后勤服务项目测算出工时成本,按人力成本计算出各服务项目的价格,将供应室的几十个服务品种测算出实际成本后制订内部转移价格,实行医院内部有偿服务。

1.6规范工作流程 在实行财务与成本一体化管理系统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进行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操作。其他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准确性和真实性是前提,需要单位强力的制度约束。

1.7 由软件公司编制财务及成本核算一体化软件 将财务核算与成本核算有机结合,依据会计科目和成本分类项目,实现会计一次录入,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的两项任务,形成集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为一体的经济管理系统。

2会计与成本核算一体化软件系统的特点

①数据完全共享,财务与成本核算一体化。财务数据与成本数据保持一致,为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数据。同一系统既能处理会计核算,又能完成成本核算工作,保障了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使财务数据和成本核算数据得到有效的统一。②效益最大化。依赖出纳业务、门诊及住院收费系统、固定资产、工资系统等数据实现凭证的自动生成,直接提供会计与成本核算所需数据。③与数据库无关。由于各医院信息系统采用的是不同商家的软件系统,而此软件采用的是与数据库无关的数据利用模式,解决了各系统数据间不能利用的矛盾。④医院全成本核算支持下的分科核算体系,各部门收入、支出一目了然,有效杜绝了重复计算、分配不均的弊端。⑤通过整合利用其他业务系统数据,杜绝了以往各信息系统独立应用模式。

3“合二为一”具体实施操作流程及最终管理目的

本着数据真实、畅通、及时的原则,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数据,通过出纳信息化管理,将医院零星收支数据生成供财务和成本使用的数据。

3.1具体实现方式出纳在收付每一笔款项时录入现金或银行单据业务发生的日期、内容、金额以及核算单位的选定。通过系统提供的凭证生成器生成原始凭证,该原始凭证除满足账务需要外,还包含成本数据供成本核算所用。

3.2数据采集从门诊收费处及住院结账处采集的收费数据,汇总之后为财务所用,其本身涉及的开单科室、执行科室、病人所在科室数据即为成本核算中的单位,而大量的医疗服务项目数据即为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所用。

3.3费用分配采用四级分摊的方法,自动科学合理归集分摊医院的管理费用和后勤保障服务费用,充分披露各级各类的全部成本。坚持月末对帐,会计和各财产管理部门、会计和成本核算的数据都要进行核对,保证数据一致无误。

3.4成本分析考核按相关规范、制度计算医院各项成本,系统自动整理成本核算资料,提供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资料各种报表。

能够应用“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方面分析,寻找成本控制点,多角度对科室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及提出相关建议:内一病房,上半年纤支镜检查89例,比去年增64,过敏源检测298次,比去年增124次,收共增加近20万元:节约消耗,降低床日单位成本,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肖高峰.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刍议[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篇9

在明细核算方面,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模式在账簿格式方面仍以三栏式、数量金额式为主,但丰富了有关记账的口径。比如,数量金额栏式包括单一编码、部分编码、几个编码和全部编码等明细账的记账口径,而三栏式则确定了指定的所属编码、前导编码、某一个编码、系列编码以及全部编码,多栏式的明细账的记账口径则包含了指定一级编码记录其二级编码、指定二级编码记录其三级编码、指定三级编码记录其四级编码。通常情况下,在现代信息化背景下,所有的表格都要用数据的编制,而且根据提供的相关数据表就可以在三库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报表模块完成。但是在人工核算的背景条件下,核算模式的深化内容仍需要信息化背景的支持。

二、加强会计核算的活度

核算活度是灵活程度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体现,具体表现就在于能否使用随即核算。传统的核算模式使用纯手工的方法,使得其除了使用实时核算之外,不能够使用想随即核算等其他的核算方法,欠缺灵活性,然而,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随即核算和实时核算的同时运行,即可以实现核算制,因此,全部的电子账簿都可以进行灵活的加工,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活度,同时也满足了经济管理对随机性的需要。实时核算保证了会计数据的原则性,而随即核算则增加了会计数据的灵活性,两者的紧密结合实现了会计数据严谨性和随机性的共存。

三、大力增加会计核算深度

会计核算的深度是指会计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和关联程度,这两个方面和会计科目设置上的详细程度和关联程度密不可分。在现代信息化背景下,会计科目的设置可以通过科目编码直接得到体现,且科目编码一般最少要到四级,愈详细的编码就会带来愈深入的核算,再者,它还可以使用二维棋盘式的结构报表系统,运用计算机的高速进行来完成各种复杂的会计报表的填制,从而改善传统的会计报表的结构,使会计报表反映的指标更加全面,披露的情况更为深刻。

四、提高会计核算的时效性

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条件下,会计核算时效由人工的速度所决定,而在现代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核算的时效则是由电子的速度所决定的,两者在本质上具有很大的差别。电子数据的传输依赖于互联网,并且要求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工作,因此,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核算模式可以在较高的程度上促进会计信息的产生、提高会计核算的时效。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体系中,各种信息的传输和实际的经济业务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时间上的延后,会计分期不会限制会计软件对财务报告的生成。

五、增加会计核算的广度

作为会计核算的范畴之一,会计核算的广度主要包括了核算尺度和核算指标的覆盖范围的选择。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不仅包括了传统价值的跨级核算指标,还可以用于存储非货币的信息和设置其他的数据库如实物量尺度、人力资源信息等等,进行同时的相应核算。因此,一般较大型的公司可以设置多套账簿,并采取多种记账本位币进行会计核算,只有如此才能够满足经营管理的需求和对外报告的需要,改善传统核算模式中核算指标单一、缺乏多用指标的缺陷,同时,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在核算指标的覆盖范围上缺乏能够将整个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进行真实反映的报表,而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棋盘式对照表刚好弥补了其缺陷。

六、优化会计核算流程

篇10

所谓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纳入政府专门机构(以下简称“会计中心”)进行集中核算的会计工作组织管理形式。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体制的原理,是单位资金使用权和管理权相分离,其性质是会计管理方式的改革。

会计集中核算的内容和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一是会计制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单位不再设置会计机构,取消会计和出纳岗位,只设报账员。单位的会计工作,由会计中心安排人员在会计中心集中办理。二是单位财务主体资格不变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单位的资金使用权不变,单位原有的资金筹措渠道和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三是单位资金由会计中心管理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取消单位所有的银行账户,在会计中心的银行基本账户下设立单位的分账户,对单位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单位的资金拨付和经费支出报账事宜,需经会计中心同意后,由报账员在单位的银行分账户上办理。四是会计中心负责单位会计工作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单位的各项支出审批、凭证审核,以及会计资料的收集、立卷和保管由会计中心负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看出,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只是会计工作的责任发生了转移,没有改变单位的财务主体资格和财务责任,也没有改变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规定责任。因此,无论是对纳入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还是对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以及会计中心相对应的会计责任,以及会计中心相应的会计责任,都离不开政府审计的监督。

二、会计集中核算对审计的影响

1、对审计对象的影响。由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没有改变纳入单位的财务主体资格和财务责任,只是单位会计工作的责任部分发生了转移,所以,纳入单位作为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被审计对象的地位没有变化,单位负责人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被审计对象地位也没有变化。根据《审计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都应当接受审计监督,根据中央两办关于《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暂行规定》,在会计集中核算后,政府审计不仅要把纳入单位作为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审计对象,把单位负责人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对象,同时还要把会计中心纳入审计监督的对象。

2、对审计目标的影响。会计集中核算影响到单位部分会计责任的转移,相应的影响到审计目标的调整。新的《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有责任”。一方面,会计集中核算,与原有会计管理形式相比较,使得单位原有的会计利益的一致化和会计责任的完整化格局被打破。主要是会计和出纳人员不现是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开展会计工作,而是依法、独立的行使会计工作职责,如果出现了会计监督不力、核算不规范、甚至出现违反《会计法》和《审计法》的行为,会计中心及其有关会计人员要承担相应的会计工作责任,这种责任是不能推脱的。另一方面,会计集中核算,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被审计单位及其单位负责人仍然负有完全责任。如果单位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提交虚假的会计资料,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核算不准确,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主管人员则应承担相应的会计法律责任,如果对审计结论的真实性造成了影响,还要承担审计法律责任。因此,在审计中,审计不仅要查清被审计对象的会计责任,还要分清会计中心的工作责任,任何否定相应会计责任的独立性,或者否定会计责任的联系性,都不能算作完整的审计。因此,会计集中核算后,政府审计应当及时调整审计目标。

3、对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的影响。审计目标决定审计内容,会计管理方式决定审计重点。由于会计集中核算运作存在着阶段性,决定着审计在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会计工作移交阶段。审计要把纳入单位的财产清理、财务清理和会计移交手续情况作为审计重点,同时按照政府要求,审计要担任好会计移交工作的“监交人”。会计中心运行初期。审计需要针对会计、出纳不在纳入单位工作,身份发生变化,情况不熟悉,会计核算与单位财务脱节,会计核算不准确的问题加强三个方面的监督:一是要围绕与单位职能相关的专项资金和重点问题展开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执行国家经济政策的情况;二是要围绕单位预算内、外收入开展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的情况;三是要围绕单位各项支出以及发放津补贴开展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有关会计集中核算纪律的情况。会计中心稳定运行时期。审计要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情况实行全方位的审计监督,其目的是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保障会计集中核算体制的健康运行。

4、对审计方式和方法的影响。由于会计集中核算,与原会计管理模式比较,开展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在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增加了会计中心这个中间环节,它使得审计程序执行环节增加,审计方式方法得到调整。如,会计资料的收集和取得、审计方案的制定、审计准备、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形式、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的下达方式、审计罚款资金的收缴,审计决定、建议督促落实方式、审计的工作方法等都带来了影响。对此,政府审计及其审计人员需要更新观念,增强开拓创新意识,一方面要依照审计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审计,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新的审计模式和审计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为会计改革服务。

三、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1、建立健全审计制度,为审计监督提供法律保障。为了支持会计改革,审计要建立健全与会计集中核算方式相适应的审计法律制度。以法规形式明确,审计机关有权依法对进入会计中心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同时,明确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和法律责任;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义务和责任;明确审计中会计中心的义务和责任。使得审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到依法审计。

2、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会计集中核算方式下,更加需要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加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原会计管理方式相比较开展审计,审计需要不再是从被审计单位提取会计资料,而是从会计中心取得被审计单位的帐薄,凭证等会计资料,审计在环节上、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上难度增大。取消了被审计单位的银行账户、被审计单位失去资金管理权,也对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有否账外收支、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的难度和风险。因此,执行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审计对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同时也要抄送会计核算中心;履行审计承诺手续,审计应当与被审计单位和会计中心分别签订承诺书,承诺书的内容要符合针对性和合法性要求。二是审计报告要向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涉及相关内容要求会计中心有关人员参加;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在主送被审计单位的同时,审计机关认为需要的,可以抄送会计中心;审计对涉及问题的处理意见和处罚款额的收缴,由于被审计单位的资金集中在会计中心管理,这样,在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后,审计应当要求会计中心积极配合审计决定的执行、审计处罚款额的清缴,以及审计决定和意见的落实。三是对会计中心业务质量方面的问题,审计机关应当下达审计建议书,并督促其进行整改。

3、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为了适应会计改革和提高审计质量,审计要积极推行“一、三、五、七”的工作法。一是要实行审计立项的“一个改进”。实行对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周期安排、轮番审计的立项。二是建立“三位一体”的审计目标:即,通过对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活动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达到查清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中心责任的工作目标。三是实行审计“五个结合”的方法;即,把单位的定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等专业审计相结合,把审计与专项调查相结合,把账面收支检查与检查单位内控制度审计相结合,把详细全面审计与抽样审计相结合,把账内审计与账外经济活动检查相结合。四是审计要突出七个重点内容的检查:一是会计移交环节,二是会计中心会计核算管理环节,三是被审计单位财务“活”情况,四是专项资金、社会公共性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五是罚款、收费的票据使用、管理以及“收支两条线”执行情况,六是固定资产管理及政府采购规定的执行情况,七是特别是要防止乘机乱发钱物,“三乱”回潮、小金库,公款私存,贪污私分公款情况的蔓延,维护会计集中核算体制的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