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和高中语文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9-17 15:1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语文和高中语文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在网上消息称,下个学期^大将继续开设大学汉语课程,但归入选修课类别,课程为两个学分。校方同时还表示,该校之所以做出如此调整,无关乎“国际化”,只是因为学生对这门课的热情一直不高。
人民大学的做法并非特例,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公布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显示:在全国91所高校进行的反馈中,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仅有34.8%,如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早在几年前就将大学语文从必修改为选修课。该调查同时还显示,62.5%的高校大学语文课时在32个或更少,开课1个学期、2个学分,较之大学英语课的300至400个课时、开课4个学期、12至16学分,可谓天壤之别。大学语文遭遇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多维解读
语文边缘化是对人文和教育的双重伤害
大学语文教材中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是跨越时空、闪耀着不朽魅力的经典之作,浸透着作家深挚的公共关怀与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散发着丰沛的人文精神。哪怕其中的文学理论与文化概述,也都与这种人文精神息息相通。从必修到选修,必然导致很多学生放弃学学语文,这样极有可能会割裂人类薪火相传的文化体系,亦会使传统的优秀人文精神出现断层。
此外,大学贵为高等学府,不仅要承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传承的责任,也要承担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更要对中小学教育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在高考中增加语文学科的分值已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却将语文学科边缘化,这种相互对立的做法,无疑会强化“语文即应试”的概念。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努力学习的语文,在大学里根本不受重视、甚至根本不用上课。那么长此以往,语文恐怕就会成为学生眼里一门纯应试的科目了。有了这样的学习动机,语文怎能学好,出了社会又怎能将其用于工作?
因此,只有重视语文,才能对人文精神的传承和语文学科的教育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不解决实质问题,必修又有何用
大学语文课不受待见其实有两个原因:第一。语文课的教学方式出了问题,同学们上起来没劲;第二,人才选拔机制过于功利化,同学们觉得语文学了没用。
篇2
一、从社会需求视界出发进行法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
大学语文教学承担着我国母语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担负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以及快节奏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形成,大学生在文化学习与语言运用方面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新的特征,其中一部分对于丰富社会文化元素,充实人们的文化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一部分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母语的运用产生较大的冲击。社会对大学语文教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语言交际与表达能力,也不仅仅是要求大学生掌握母语规范应用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较强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包括理解、分析、写作、表达等各方面能力,并拥有较强创新创作能力的综合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也要求通过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改革,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规范社会语言环境,形成健康、活跃、充实的语言文化环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与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社会需求视界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向探索
(一)从人本角度出发,注重语文教学的综合性与人文性
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母语教学,对于母语的重视程度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面对外来文化、网络媒体文化对汉语应用的冲击,加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改善大学生语言环境,已成为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社会需求的视界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语文能力基础,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要在教学方法设计中,抓住大学生心理认同的关键点,在加强大学生母语运用能力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母语文化中的深层内涵与奥秘,让学生感受到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与校园文化氛围的有效营造,为大学生语文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有一定的区别,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其综合性与人文性的发挥,而不再仅仅是教授语言的运用方法,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人格、审美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使大学生真正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成为祖国文化建设的接班人。
(二)着眼社会生活,优化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构建
语文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应该与生活相结合,将社会生活作为着眼点,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上融入社会生活的元素。首先,在教材内容的选编方面,应注意所选文章与时展的契合性,满足新时期不同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需求,并更多选择大学生所普遍关注的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获得大学生的心理认同。其次,要想实现大学生将语文知识与能力应用于实际的社会工作中,就要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衔接,结合工作中对语文能力与知识的实际应用需求,将其融入到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中,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增强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
(三)从兴趣角度切入,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兴趣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改变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对于教师就要有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储备,要能够从教学内容及相关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并以教学的深度来使学生信服,避免运用低俗趣味迎合学生,并且要留意学生的文化生活与关注热点,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加强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拉近教学活动与学生间的距离,以对社会热点的深入解析以及深层文化内涵的挖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
篇3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部将高职教育培养人才定位为培养受过高等教育而又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在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语文教育必然要随之做出自己的调整,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导致高职大学语文教育尴尬处境的原因
目前作为人文基础学科的大学语文课程已处于边缘状态,许多大学已经取消或者根本没开设过大学语文。不重视的原因在于从社会需求来说对语文能力缺少硬性要求,再加上现实利益,高职大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较之普通本科院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工具意识”的影响
所谓教育的“工具意识”即仅仅从掌握和运用工具的角度来看待文化的功能,并由此在传授知识和传播文化的过程中重视传递“工具”而忽视人文教化。教育的“工具意识”在市场经济中不断被加强,这本身并不构成问题,问题在于,作为一种完整的教育观念,应既有“工具意识”,也应有“教化意识”,而且应当自觉地保持两者的平衡和协调。否则,势必使教育观念陷入某种片面之中而导致教育的失误。
在“工具意识”影响下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心日益偏向于智力和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人文教化,是强调文化的“工具价值”而忽视甚至挤压文化的精神价值。从培养学生素质的角度看,在“工具意识”影响下的教育导致了不容忽视的后果:形成极强的“工具-功利”意识。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的局限
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因此,全国各省的高职院校采取“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种瞄准职业或职业岗位的需求、强调职业技能的“专才”教育定位的理解,往往因为注重强调学生技术、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呈现了明显忽略的倾向。多数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素质的教育定位,使各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一落千丈,使高职大学语文教育陷入了困境。
(三)多年来大学语文课程自身的定位不清晰,教学方法单一,教材落伍
大学语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连教学者本身都不清楚这门课程到底是高中语文的延续还是全新的脱离了中小学应试教育观念的语文教育,对自身的定位非常不清晰。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我国当前空前繁华的学术研究脱节甚远,虽然几易教材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严重束缚;仍然没有冲破应试教育的模式。目前各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由重点高校中文系教师主编。导致各种版本的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存在着通病,即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注重知识的传播,忽视文化的传承。
现今的高职院校大多由原来的中专、中职学校转型而来。许多语文教师习惯于一味强调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虽然也有一部分教师逐渐意识到教材的不合理性和教学方法的不适应性,然而要么无所适从,要么选择逃避。教材的不合适与教学方法的失当导致高职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时兴趣索然。
二、反思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文化积淀在人身上,构成后天习得素质的基础部分,不是工具,而是文化的底蕴。因此,大学教育应当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自觉的“以文教化”的过程。而大学语文,正是承担着这种教育任务的基础学科。
反思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人”何以能够“成人”!“人”是一个多维度的存在,优秀的人才不仅仅表现为多才多艺,知识渊博,更重要的是心智是否成熟、思想是否深邃、精神是否崇高、情感是否丰厚。高职学院学生的普遍情况是人文知识基础薄弱,对人文的理解基本处于浅层次水平,不能独立地准确地自我判定,终将成为“工具型人才”。单向度的“工具型人才”只是拥有外在职业技能而人文素养偏低不懂做人道理的残缺型人才。这种结果决不是现行教育要达到的目的。
更新高职教育思想首先要对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是专业技术优良的工具型人才还是专业技术与人文素养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前者工具型人才是单一的物化的人,是没有自我个性特征没有清晰的个体独立的价值取向的人,而后者则首先是作为一个全面的完整的“人”而存在的,是在岗位上有思想有创新有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教育一定要把握好大方向,面对活生生的个体不能简单地将之培养成有技术没心智的“物化的人”。而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或者说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作用就是让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再是“工具意识”左右其行为的人,不再是一个单向度的人,而是全面的有着丰富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的高素质的人。
由此看来,大学语文教育恰恰是高职院校培养新型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过程中最为重要最不可忽略的人文类基础课程。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重构
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实际上是整个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关系到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作用以及教学方法等。因为思想认识和规定的不统一,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非常混乱。
在课程设置方面,有的大学把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将之定为公共基础选修课,有的把它列为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各校基本各自为政,没有相对规范的设置。
在课程教学方面,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应当以讲授语言与文学知识为主,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等。另外也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应该由“语言+文学”向“语言+文化”的方向转变,把语文变成传播文化思想的工具与载体。这样一来,在课堂教学中有侧重综合文化素质培养的,有侧重写作能力培养的,有侧重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也有侧重中国古典文学阅读能力培养的。
语文不仅仅是知识,它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提升和思想上的超越。语言表达当然是人的基本素质必备的一项能力,然而,语言也是承载思想的媒介,它是作为思想的载体出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这样看来,语文的重要作用不仅是让人学会表达思想的能力,更本质的是让人拥有深邃的思想并能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才能成为有着丰富的情感、丰厚文化底蕴和全面素养的人。
如此看来,大学语文课程必须有明确的定位。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的人文课程,定位应是作为思想文化素质类教育的基础课程,立足精神品质教育这一基点,锻炼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品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尽管不同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素养的侧重点和程度有所区别,但人文教育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统一体系,如果只是零敲碎打或浅尝辄止,缺乏体系化、规模化,就会收效甚微,徒有虚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应以思想文化素质类教育的基础课程定位为核心,建立一种系统化、网状辐射的教育模式,始终以“精神成人”作为课程的终极目标来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也自然而然地随之得到提升和锻炼。
四、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出路
从高职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模式的定位来看,要改变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首先要改变对高职教育及其培养人才规格的认识。要认识到,高职教育虽然是以面向生产一线和基层管理岗位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使命,但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和员工精神品质的事实,高职院校还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办学根本任务。
从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来看,要改变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就必须将其视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人”,一个人只有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才能成为一个全面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是我们当代各类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语文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是传承人类文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重要武器,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特质来看,要改变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就必须对课程本身进行全新的定位和改革,必须切实地从教学出发,改变以往大学语文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不是以获得知识为标准,而是一个人能否在学习中主动地、积极地改造自我,能否极大地发挥他的主体性,能否在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否定中前进。与动物相比,人最大的特性是自我反思的能力,人是具有思想的,人不仅是自然的而且还是社会性的、思想性的存在。人正是具有这样的自我反思的能力,才能不断前进不断超越。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文本的赏析不仅是掌握知识,锻炼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他们自觉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那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精神诉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突破过去纯语言或纯文学的单一化道路,走学科的综合化道路。要打破纯语言、纯文学的教学理念,要注重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综合性、拓展性和应用性。充分利用文本内容丰富多彩的优势,把现行的“单一型大学语文”改变为“综合型大学语文”的新课程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学科分界,兼顾语文的审美性、历史性、思想性,达到文史哲融通的境界。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真实有效地培养起来,大学语文的教学才能冲出以往的尴尬困境。
协调文化素养熏陶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关系。要突破在教育中存在的“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素养”的错位和扭曲,就必须实现从语文知识向文化素质的内化。教师在课堂上由知识的梳理到人文精神的解读、从文本的情感感染到思想的深层解剖,必须兼顾文化素养的提升和语文基础技能的学习,不能有所偏颇。以思想文化素质的培养为核心,加强语言文字的表达,以“精神成人”为核心,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系列的人文性话题为中心,对接学生的生存情境和当下的生存体验。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置一系列的话题。由文本本身联系到作家的精神状态,由学生的当下生活情境切入到作品思想层面,让学生能够深切体认作者的精神诉求并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的参与,扩充了课堂教学的张力,从人文角度去和学生的生存情境和生存体验搭界,更好地提升和内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这些话题的设置基于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和学生的生存情境密切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体现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始终要以人文素质为本位,积极钻研探索和实践,使语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让高职学生感受到与中小学应试教育截然不同的大学语文熏陶。
参考文献:
1、江景平,周钟鸣,朱萍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非中文专业)探索之一[J].中国教育导刊,2005(6).
2、江景平,周钟鸣,朱萍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非中文专业)探索之二[J].中国教育导刊,2005(7).
3、董渊.和谐社会语境下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8(18).
篇4
关键词:语文 课程 性质
课程性质是一门课程的基础和核心,对于该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它指导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侧重、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教学评价的倾向等方面。
纵观语文教育发展的百年历史,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未曾停止,但仍未形成定论。各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界定也仍有值得完善之处。本文以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4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及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历史线索,分析各时期表述语文课程性质的亮点和不足,并阐述笔者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同时重申语文课程性质的重要意义。
一.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4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及评价
(一)亮点:在原来大纲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反映了当时语文教育界对语文课程性质形成的重要共识。
1、工具性
工具说强调语文的实际价值和效能。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叶圣陶认为“学语文为的是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多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1]。
建国后20多年语文教学遭受政治摆布和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性。因而“工具说”——摒弃了极“左”思想对语文教学的严重干预和错误导向。
2、人文性
人文说强调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教化功能。如韩军提出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属性。于漪真正将人文性的理念提升到语文课程性质的高度上来认识。
其意义在于使语文课程充分发挥德育、智育、美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语文教育即语文教育。而语言又包括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任何言语作品外部形式和内部因素水融。因而语言不仅是交际、生活、学习的基本工具,同时作为思想内容、精神情感的载体,负载丰富的人文内涵。故语文课程既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工具性课程,又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全面深远影响的人文性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两份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具有进步性,终结了“工具说”和“人文说”两者对立的尴尬局面,使语文教育走出了长期左右为难的窘境,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和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凸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个方面,并主张二者的有机统一,有利于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注意在两种倾向之间始终保持一种张力,并促进二者有机融合”。[2]
(二)不足
1、混淆了语文和语文课程
首句的释义主角是“语文”而非“语文课程”。存在偷换概念主体的疏漏。语文(学科)是学校教学的科目之一,而语文课程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过程之一。两者存在着相同的部分,但不能互相取代。课程强调的“过程”、“进程”是语文(学科)所不具备的内涵。因而界定语文课程性质,不能将性质主体替换为“语文”。
2、未能明确界定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未能准确揭示出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没能达到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效果。
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及评价
这份最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课程性质的表述如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亮点
1、历史性的突破——定位回归语言文字运用。叶圣陶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语,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3]叶圣陶所理解的语文即是语言。贯穿语文教学基本过程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因而新课标一针见血地揭示语文课程的核心即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强调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掌握母语,把握语言规则,进而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一定位的回归可谓固本清源,抓住根本。同时,这一规定也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课程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产生重要指导作用。
2、定性主体着眼于语文课程,避免与“语文”的混淆,只有明确释义对象,才有可能准确地界定性质。
(二)不足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迄今为止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凝聚了几代语文教育研究学者的集体智慧,其新锐之处值得肯定。但这最新成果却并非无可指摘,具体表现为一下三处:
1、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仍不准确,未能抓住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外语课程的本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忽视了语文课程与其他外语课程的本质差别在于民族性。语文课程应是学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此处扩大了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范畴,有失准确。
2、将任务纳入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句本身表述无误,但揭示的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所承担的任务,并不属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范畴。
3、未能明确界定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
工具性和人文性其他课程同样具备,这丝毫起不到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作用。
四.反思和补充
这十年新课标的历史沿革已然明晰,其中的发展和存在的疏漏也已得到梳理和评析,以历史的发展眼光看来,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有一个越来越准确、全面、完备的趋势,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但离完善还有一定的距离。
从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对课程性质仍未有完善、准确的定论。这是语文课程发展的重大缺失,对其课程性质的准确界定滞后于语文课程的发展,很可能造成语文课程后续发展的不稳定及众多无谓的争论。性质界定不准确很可能导致教学内容选摘、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评价侧重等方面的偏差,因而这一任务迫在眉睫,仍是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语文就是语言。语文教育就是语言教育。而语文教育的根本性质是民族性,所以语文教育就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语文课程要能体现汉语言教育、母语教育的特点。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民族性,核心是语言。只有认识到这一点,语文教学中才会重视祖国语言,才会重视祖国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丰厚的民族文化精髓,才会重视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才能正确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实现语文课程的任务,才能给语文课程建设以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38页。
[2]徐林祥:《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 上一篇:人事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 下一篇:加强资产负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