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借款的会计核算范文

时间:2023-09-15 17:3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短期借款的会计核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短期借款的会计核算

篇1

关键词:小企业;负债;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

小企业的负债是指小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小企业的负债按照其偿还速度或偿还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本文以《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为基础,结合小企业实际情况拟对小企业流动负债的会计处理展开讨论。

一、流动负债及其分类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有关规定,小企业的流动负债是指小企业预计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清偿的债务。小企业的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等。本文分别对上述流动负债的会计处理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对具体流动负债项目的会计核算内容进行尝试性探讨。

二、流动负债的会计核算

《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要求,小企业各项流动负债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入账。

(一)短期借款的会计核算

短期借款是指小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取得的,时间不超过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清偿的借款。短期借款应当按照借款本金和借款利率按期计提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取得借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短期借款”账户,结转或支付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账户,贷记“应付利息”账户或“银行存款”账户。

例1:甲小企业3月1日,从银行取得3个月借款200000元,年利率为6%,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会计处理如下:

3月1日,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200000

贷:短期借款200000

3月31日,结转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200 000×6%÷12)

1000

贷:应付利息1000

4月30日,结转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200000×6%÷12)

1000

贷:应付利息1000

5月31日,结转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200000×6%÷12)1000

贷:应付利息 1000

6月1日,偿还本息:

借:短期借款200000

应付利息 3000

贷:银行存款203000

如果上述甲小企业按月偿还利息,月末支付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3月1日,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200000

贷:短期借款200000

3月31日,结转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200000×6%÷12)

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3、4月末、5月末分录同上。

6月1日,偿还本金:

借:短期借款20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0

(二)应付及预收款项的会计核算

应付及预收款项是指小企业购买材料物资或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应付未付或预收商品的货款,它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利息和预收货款。该应付利息的会计核算已经提及,不再重复。应付账款是指小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预收账款是指小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与应付账款不同,预收账款所形成的负债不是以货币偿付,而是以货物偿付。应付票据则是指小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正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1、应付账款的会计核算

如前所述,应付账款是在小企业购买材料时发生的。发生时,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应付账款”账户。如果小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则借记“原材料”账户和借记“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贷记“应付账款”账户。

例2:乙小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3月1日,从甲工厂购买材料一批,价款为20000元,增值税为3400元,运杂费600元。货款暂欠。会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 24000

贷:应付账款——甲工厂24000

如果乙小企业属于一般纳税人,不考虑运杂费中的增值税。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20600

篇2

1.短期借款业务如何记账?

企业借入各种短期借款,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短期借款账户;归还借款时,借记短期借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有关短期借款的利息参见后面的[借款利息如何记账].

2.短期借款利息如何记账?

企业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应分别情况处理:

(1)如果短期借款的利息是按期支付的(按季、按半年),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时连同本金一起归还,并且数额较大的,可以采用预提的办法,按月预提计入费用。预提时,按预计应计入费用的借款利息,借记财务费用账户,(如果本文不适合,你还可以选择:计算机论文定做),贷记预提费用账户;实际支付月份,按照已经预提的利息金额,借记预提费用账户,按实际支付的利息金额与预提数的差额(尚未提取的部分),借记财务费用账户,按实际支付的利息金额,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2)如果企业的短期借款利息是按月支付的,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时连同本金一起归还,但是数额不大的,可以不采用预提的方法,而在实际支付或收到银行的计息通知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借记财务费用账户,(本题目可参考范例:开发FTP系统的设计论文),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

3.应付工资如何记账?

应付工资是企业对职工个人的一种负债,是企业使用职工知识、技能、时间和精力而给予职工的一种补偿(报酬)。应付工资科目核算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等,不论是否在当月支付,都应当通过本科目核算。不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发给职工的款项,如医药费、福利补助、退休费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应按照劳动工资制度的规定,根据考勤记录、工时记录、产量记录、工资标准、工资等级等,编制工资单(亦称工资结算单、工资表、工资计算表等),计算各种工资。工资单的格式和内容,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定。

财务部门应将工资单进行汇总,编制工资汇总表,按规定手续向银行提取现金,借记现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支付工资时,借记应付工资科目,贷记现金科目。从应付工资中扣还的各种款项(如代垫的房租、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应付工资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职工在规定期限内未领取的工资,由发放的单位及时交回财务会计部门,借记现金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企业按规定将应发给职工的住房补贴专户存储时,借记应付工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月度终了,应将本月应发的工资进行分配,并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生产人员工资)

制造费用(生产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的人员工资)

营业费用(采购、销售费用开支的人员工资)

在建工程(应由工程负担的人员工资)

应付福利费(应由职工福利费开支的人员工资)

贷:应付工资

4.应付福利费如何记账?

应付福利费是企业准备用于企业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我国企业中按规定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来源,包括从费用中提取和税后利润中提取。从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个人福利,在会计核算中将其作为一项负债;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福利费主要用于集体福利设施,在会计核算中将其作为所有者权益(即公益金)。

从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其工资总额的构成与统计上的口径一致,不作任何扣除。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包括企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交纳的医疗保险费),医护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等。

从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单独设置应付福利费科目进行核算。提取的福利费,按照职工所在的岗位分配:从事生产经营人员的福利费,记入成本;行政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计入管理费用等等,实际支付时,作冲减应付福利费处理。期末应付福利费的结余,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项目中单独反映。

主要的会计处理归纳如下:

提取福利费时:

借:生产成本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福利费

支付的职工医疗卫生费用、职工困难补助和其他福利费以及应付的医务、福利人员工资等:

借:应付福利费

贷:现金

银行存款

应付工资等。

5.应付股利如何记账?

企业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在实际未支付给投资者之前,形成了一笔负债。在会计核算中设置应付股利科目进行核算。应付股利包括应付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应付给国家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利润等。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合作项目,如按协议或合同规定,应支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利润也通过应付股利科目核算。

企业按照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应分配给股东的现金股利时:

借:利润分配

贷:应付股利

股东大会批准的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与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不一致的,按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与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现金股利的差额,调整利润分配和应付股利科目。企业分配的股票股利,不通过应付股利科目核算。

6.预提费用如何记账?

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某些费用不一定当时就要支付,但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属于当期的费用应该计入当期,如企业固定资产大修理在未进行大修理时,不可能产生大修理费用,但大修理费用应在固定资产两次大修受益期间内进行预作为当期费用。按期预提计入费用的金额,同时也形成笔负债,对此,应通过设置预提费用科目核算。预提费用还包括:预提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等。

例:某工业企业2001年1月1日借入短期借款100万元,年利率6%,借款期为一年,借款利息按季支付。该企业短期借款利息采取预提办法,其第1、2,3个月的账务处理如下:

(1)第1、2个月预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5000

贷:预提费用5000

(2)第3个月支付利息

借:财务费用5000

篇3

关键词 工作过程;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05-0025-04

收稿日期:2013-01-17

作者简介:李志河(1974- ),男,甘肃环县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蔺婷(1988- ),女,山

西闻喜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赵瑞婷(1974- ),女,山西临汾人,山西管理职业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及培养研究》(编号:CJA11015

9),主持人:李志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会计制度日趋完善,会计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会计专业的教育观念、培养模式、方法与市场人才需求相脱节,表现出诸多不适应的现象,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对会计类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笔者结合我国会计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岗位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对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财务会计》课程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财务会计》课程的定位

工作过程是指为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包括若干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工作环节[1]。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基础,将教学由理论推向实践,在工作中学习,目的是通过岗位场景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财务会计》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内容包括出纳、财务成果核算、会计主管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该课程是培养会计职业能力的切入点和重点,也是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参加国家会计专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基础课程。《财务会计》的前导课程有基础会计等,后续课程有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会计综合实训等。本课程一般开设两个学期,140个学时,其中理论课86个学时,实训课54个课时。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了解高职学生的特性、认知、学习形态等。高职学生主要来源于中专、普通高中、各类技工学校等,他们的升学成绩比较低,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学生心中已深深埋下对理论课程的厌倦感、自卑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自我期望值一般较低,只有少数人有再升本的目标[2];很多人对高职的概念不清楚,社会对高职偏见较为严重。虽然高职学生的学习比较情绪化,但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如对实践性环节的兴趣明显高于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动手能力较强,而且在进校之前就已清楚今后大致从事的职业,围绕职业定向进行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自主性。

三、《财务会计》教学目标

结合会计岗位能力要求以及会计从业资格标准,从能力、知识、情感三方面来构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处理各项业务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社会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创造力。针对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原始凭证编制相关会计凭证财簿登记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将教学能力目标分解为四个模块并加以实施。掌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会计循环实践的流程;会编制资产负债表等财务会计报表;熟悉会计环境;使学生具备运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能力,选择会计政策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的能力。

知识目标。本课程的知识目标包括四个:熟悉财务会计概念及其基本理论体系,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概念以及理论框架(会计要素、原则、前提、职能)等;掌握会计要素变化的核算,主要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计量、记录与反映;理解特殊会计业务如非货币易、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记录与反映;了解财务报告的组成,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贯穿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会计工作主要环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加深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热爱财会专业、热爱会计工作的思想感情,充分认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程设计从职业岗位需求开始,分析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将其转化为“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分解出每个学习情境所涉及的知识、能力和一些基本素质要求。《财务会计》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会计核算,而会计核算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反映,其教学应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筹备资金业务、投资业务、采购与付款业务、生产业务、存货与仓储业务、销售与收款业务、利润分配业务)紧密联系。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隐含在工作过程中的,不仅包括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也包括手艺、诀窍、技能等宝贵的工作过程知识。

(二)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资金流为主线,按照企业运行流程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即把《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筹备资金模块、投资模块、采购与付款模块、生产和存货与仓储模块、销售与收款模块、利润分配模块、财务报表编制模块等7个模块,前4个模块对应企业财务状况核算岗位,销售与收款、利润分配模块对应财务成果核算岗位,报表编制模块对应会计主管岗位。

筹备资金模块。筹备资金模块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目标是:掌握长短期借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的账务处理流程和核算方法;能根据票据登记明细账和总账。达到筹备资金模块的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短期借款业务核算、长期借款业务核算、实收资本业务核算、资本公积业务核算、留存收益业务核算、费用业务核算等。

投资模块。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是:了解投资业务的划分依据和类别;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方法和核算方法;准确地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达到投资模块职业能力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业务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业务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核算。

采购与付款模块。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是:依据记账凭证登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掌握预付款、应付款、应付债券等业务的账务处理流程和核算方法;能根据票据登记总账和明细账。达到采购与付款模块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预付账款业务核算、应付款项业务核算、应付债券业务核算、在建工程业务核算、固定资产业务核算、无形资产业务核算、其他资产业务核算。

生产和存货与仓储模块。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是:能准确地填制或审核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等业务的记账凭证;能根据票据登记总账和明细账。达到生产和存货与仓储模块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原材料业务核算、周转材料业务核算、库存商品业务核算。

销售与收款模块。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是:能准确地填制应收票据、应收款项、其他款项、应收款项减值的原始凭证;能根据职工薪酬、各种缴纳税业务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达到销售与收款模块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应收票据业务核算、应收账款业务核算、其他应收款业务核算、应收款项减值业务核算、应付职工酬薪业务核算、应缴税费业务核算、收入业务核算。

利润分配模块。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是:能对企业利润进行分配;编制本年利润、企业营业利润、利润分配等业务的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达到利润分配模块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利润形成业务核算、利润分配业务核算、库存现在业务核算、银行存款业务核算、其他货币资金业务核算。

财务报表编制模块。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是:能正确编制会计报表;会选择和披露相关报表附注信息;能及时按照规定采用书面和网络系统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报送财务报告。达到财务报表编制模块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编制、利润表编制、现金流量表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编制、会计报表附注编制。

五、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设计

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除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强调采用任务驱动法、角色体验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使用,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如在《财务会计》课程“短期借款业务”这一章节中,采用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几乎在每个单元中都有设置。如在“短期借款业务”学习中,教师首先给学生一张企业借款借据,创设一个企业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短期借款情境,让学生带着任务如短期借款的特点是什么、怎样编制短期借款的记账凭证等去学习,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教师给予指导和修正。

案例分析法。在学习“短期借款特点”这一小节时,教师举一个关于短期借款的例子,例如,A没有通过正常渠道而私自把单位的10万元短期周转借款借给B炒股,结果全部被套住。然后提出“怎样管理短期借款的借入和使用”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短期借款的特点。在稍后阶段,每个学生就自己和别人的观点进行陈述。通过这种讨论交流,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技巧,提高人际交流能力。

角色体验法。角色体验法是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3]。例如:在学习“短期借款的核算”这一小节时,教师将学生按自由组合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扮演业务经办人员、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各小组讨论,模拟企业向银行借款业务、企业偿还短期借款业务的工作流程,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汇报本组任务完成情况,并总结经验;最后由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并评分。

情景教学法。模拟真实的业务场景,采用完全仿真的票据和应用教练策略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网上真账实操,提高业务技能,积累实践工作经验。《财务会计》理论课配套的《财务会计模拟实验》课完全利用计算机模拟手工操作的方式,模拟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而学生被定义为公司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分析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完成编写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登记总账、期末结转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实务操作;了解出纳、会计、财务经理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明确其工作环节在整个会计循环过程中的顺序和位置。

该课程除了为学生提供一个最佳的网上实验学习环境之外,还设置了学习跟踪功能,通过学习日志记录实验的全过程,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该课程使用了大量的动画和语音讲解,界面美观友好,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验财会工作的全过程。

六、课程考核

《财务会计》课程着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训操作能力、学习态度、课后作业等情况。考核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10%)、课后作业(10%)、实训作业(30%)、课堂表现(10%),其中实训作业主要包括转账支票结算方式的凭证填制和传递、委托收款结算方式等的凭证填制和传递、报表编制等,如实务操作、案例分析、实训报告的填写等,在实训作业评价中采用网上在线、实验室操作的形式进行。不设置平时作业。每次考试设置三个实验,学生可以任选其一进行实验,如果对现有实验取得成绩不满意,可以选择剩余实验重新参加考试,三个实验也可以同时进行操作,取最高成绩作为本课程实训作业的考试成绩。期末成绩包括:综合评价(15%)和闭卷笔试(25%)。综合评价主要指在实习中企业和学生的评价,期末考试主要是指手动大型实训作业,题型比较灵活,基本没有对知识进行纯粹记忆的考核。

参考文献:

[1]杨汉东.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调查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8):92-93.

篇4

关键词: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会计科目 科目余额衔接 调整分录

一、引言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反映了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发展的新要求,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供了新的依据,在保留了旧制度会计核算合理内容的同时,又体现了一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但是,每一次新制度的出台,都意味着财务会计核算将面临一次新旧衔接的巨大挑战,因此在操作中会有一定的难度。为此,2013年1月10日财政部了《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处理的规定》(财会[2013]2),作为新旧制度衔接的参考依据。本文以某高校2012年12月31日科目余额表的数据转化时的变化衔接为例,结合对新制度的理解进行分析说明,以供各事业单位实务中参考。

二、新旧制度中会计科目的变化

(一)名称不变,核算范围发生变化的会计科目

1.核算范围变小的科目。

(1)“应付账款”科目。新制度下该科目只核算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应付账款,超过1年以上的应付账款在“长期应付款”科目中进行核算。

(2)“其他应付款”科目。新制度下该科目只核算事业单位除应缴税费、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之外的其他各项偿还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应付及暂收款项;旧制度核算的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改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进行核算,偿还期限超过1年以上的应付款项改在“长期应付款”科目中进行核算。

(3)“事业结余”科目。新制度下该科目只核算事业单位一定期间除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以外的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旧制度核算的财政补助资金和专项资金不在“事业结余”科目中核算,改在“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中核算。

(4)“事业基金”科目。新制度下该科目只核算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不再核算旧制度的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资金。

2.核算范围变大的科目。新制度下“事业支出”科目涵盖了旧制度“拨出经费”和“结转自筹基建”科目核算的内容。

(二)名称改变,核算的内容亦发生变化的会计科目

新制度将旧制度的“对外投资”科目按照持有时间的长短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科目核算;对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划分为短期投资,其余为长期投资。将“借入款项”科目按照借入的期限划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科目核算;对借入的期限不超过1年(含1年)的借款划分为短期借款,其余的为长期借款。

(三)名称改变,核算内容未发生变化的会计科目

新制度将旧制度的“现金”科目改为“库存现金”科目,“应交税金”科目改为“应缴税费”科目,“应缴预算款”科目改为“应缴国库款”科目,“固定基金”科目改为“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四)新增的会计科目

1.“存货”科目。新制度下的“存货”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装具、动植物等的实际成本;旧制度原记入“材料”、“产成品”、“成本费用”科目的变为“存货”的相关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2.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新制度下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旧制度原记入“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其他个人收入”科目的变为“应付职工薪酬”的相关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另外“应付职工薪酬”还涵盖了旧制度原计入在“其他应付款”中核算的应付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3.“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新制度下的“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旧制度原记入的和固定资产相对应的“固定基金”科目变为“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五)取消的会计科目

新制度取消了“材料”、“产成品”、“成本费用”三个一级科目,旧制度下的该三个一级科目核算的内容通过新增的“存货”科目进行相应的明细核算;新制度取消了“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其他个人收入”三个一级科目,旧制度下的该三个一级科目核算的相关内容通过新增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相应的明细核算;新制度取消了“拨入专款”、“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三个一级科目,旧制度下的该三个一级科目核算的相关内容通过新增的“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进行核算;新制度取消了“拨出经费”、“结转自筹基建”两个一级科目,此两项内容通过“事业支出”科目合并核算。

三、科目余额表衔接过程中的调整分录

(一)调整前科目余额表数据及补充说明

1.2012年12月31日结转后科目余额表数据(见表1)。

2.科目余额表的补充说明。

(1)对外投资中有50万元投资期限在1年以内,其余的投资期限均在1年以上。

(2)固定资产总额中有100万元的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元以下,有200万元专用设备以外的单位价值在 1 000元以下。

(3)借入款项中的有100万元偿还期在1年以内,其余的偿还期在1年以上。

(4)应付账款中有80万元为购入固定资产扣下的质量保证金需1年后支付的余款,其余的偿还期在1年以内。

(5)事业结余中有2 000万元下一年度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项目补助资金;有500万元属于非财政专项补助资金。

(6)事业基金的“一般基金”中有200万元属于财政补助结转资金形成的,另200万元属于非财政专项结转的资金。

(二)衔接时应做的调整分录

1.会计科目名称改变,但核算的内容不发生变化的调整分录有:

借:库存现金 5 000

贷:现金 5 000

借:应交税金 145 000

贷:应缴税费 145 000

借:固定基金 530 00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530 000 000

2.科目余额补充说明的调整分录。

(1)借:短期投资 500 000

长期投资 1 500 000

贷:对外投资 2 000 000

同时,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2 00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1 500 000

事业基金 500 000

(2)借:存货 3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3 000 000

借:固定基金 3 000 000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3 000 000

同时,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3 000 000

贷:存货 3 000 000

(3)借:借入款项 5 000 000

贷:短期借款 1 000 000

长期借款 4 000 000

(4)借:应付账款 800 000

贷:长期应付款 800 000

(5)借:事业结余 25 000 000

贷:财政补助结转 20 000 000

非财政补助结转 500 000

(6)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4 000 000

贷:财政补助结转 2 000 000

非财政补助结转 2 000 000

(三)调整后科目余额表相关数据(见表2)

四、衔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通过新旧制度的会计科目表对照,从会计框架构成来说变化不大,还是以“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会计恒等式为核算的理论基础;但从各项科目内容来看变化较大,有旧制度的单个科目拆分成新制度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如旧制度的“对外投资”和“借入款项”科目拆分成新制度的“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和“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科目;也有旧制度多个科目合并成新制度的一个科目,如旧制度的“材料”、“产成品”、“成本费用”和“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其他个人收入”合并成新制度的“存货”和“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还有增加和取消的科目,如新制度净资产类增加的“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

另外,本次科目余额表衔接的难点和重点是净资产类科目中新增加的科目,在衔接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净资产类各项科目的余额,正确区分资金性质,准确合理的过渡到新增会计科目中去。由于不同事业单位的具体业务存在差异,各单位应该根据单位自身实际情况,按照新制度的相关规定,确保新旧制度能够顺利地衔接。

参考文献:

财政部.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处理规定.财会[2013]2号.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金融创新销售;内部控制;会计核算;信息披露;税务管理

随着金融工程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市场上出现了将金融工具融入传统销售的现象。这种做法对于销售企业来说,可以利用金融工具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销售额;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在支持企业销售的同时也可以扩大传统金融工具的使用范围和领域,开辟新的市场。本文将这种金融工具和传统销售相结合的组合销售行为称为金融创新销售,并对其有关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目前市场上的金融创新销售行为涉及的参与者主要有销售方、资金提供方(仅考虑独立第三方作为资金提供方的情况)、购买方(略去最终消费者和购买方不一致的情况)、担保方,主要的金融工具可以分为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两大类。根据销售方是否对独立资金提供方的金融工具提供担保,金融创新销售可划分为两大类:有担保的金融创新销售和无担保的金融创新销售。对于不由销售方提供担保的销售行为,对于销售方来说等同于普通销售行为,可直接借鉴传统销售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而对于由销售方提供担保的销售行为,就需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进行会计处理,并且会带来与传统销售不同的内部控制、会计核算、信息披露、税务管理等问题。

一、内部控制

传统的销售行为,应按照财政部有关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执行,但由销售方担保的金融创新销售行为,其风险一般要明显高于传统销售行为,因此也要按照财政部有关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执行,而且担保安全性的考量要优先于销售行为的考量,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对于首次发生的该类销售行为,必要时可以自行或聘请资信评级等中介机构进行风险评估,或者另外引入独立第三方保险专业机构对担保行为进行保险。有担保的金融创新销售行为除了销售部门参与外,财务和法律部门应行使相应的职权,以满足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和责权利统一的基本内部控制原则。

二、会计核算

目前对有担保的金融创新销售行为,无论是由销售方或购买方担保,大部分销售企业都是在购买方实际收到商品且收到资金时就确认收入。笔者认为这种处理值得商榷。从企业销售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逐条分析发现,其不满足“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在由销售方担保的金融创新销售行为中,虽然在商品交付时就有资金的流入,但是资金的提供方为独立第三方,而且由于销售方的担保是资金流入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因此该资金的流入不应该视为销售收入带来的现金流入,而应该视为以担保为抵押的融资行为。第一种情况,商品转移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商品办理交接后,如果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办理商品相关权证的转移,此时应该借记“存货(产成品/商品)——发出商品”,贷记“存货(产成品/商品)——库存商品”,金额为商品的成本;同时,对于收到的资金,借记“银行存款”,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金金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收到的资金金额和应交的增值税之间的差额贷记“其他应付款或短期借款”等。当到了规定的购买方付款日期,购买方将资金足额归还给独立资金提供方而解除销售方的担保责任,销售方此时才应确认销售收入,借记“其他应付款或短期借款”等,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同时结转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存货(产成品/商品)——发出商品”。如果购买方在规定的付款日期没有履约付款,那么销售方就需要承担担保责任,向独立资金提供方支付资金,借记“其他应付款或短期借款”等,贷记“银行存款”;如果实际需要支付的金额因罚息等而大于已实际收到的金额时,则在借记“其他应付款或短期借款”等的同时按照超过的金额借记“其他业务支出或营业外支出”等,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对发出商品进行相应的包括法律(如权证变更)、实物(如拍卖、收回处置等)等的处理,确保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并根据相应的业务处理做出会计处理。如果购买方部分付款,那么上述处理就按照已经支付的款项按比例确认收入(假定商品所有权是可以分割的,否则,就需要根据商品所有权的归属问题确认往来款项),同时按比例确认成本,其他关于企业利益保全的措施和处理同上。第二种情况,商品转移时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商品办理交接后,办理商品相关权证的转移,但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此时应该借记“存货(产成品/商品)——发出商品”,贷记“存货(产成品/商品)——库存商品”,金额为商品的成本;同时,对于收到的资金,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付款或短期借款”等。到了规定的购买方付款日期,购买方将资金足额归还给独立资金提供方而解除销售方的担保责任,销售方此时才应确认销售收入,借记“其他应付款或短期借款”等,如果资金提供方当初提供的资金额不包括未来可能需要缴纳的增值税,那么还需要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收账款”,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按照差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同时结转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存货(产成品/商品)——发出商品”。如果购买方在规定的付款日期没有履约付款,或者部分付款的处理可以比照第一种情况进行相应的核算与管理,在此不再重复。

三、信息披露

目前不仅关于金融创新销售的会计核算不规范,有关的信息披露也是五花八门。一般情况都是在销售方因担保而发生了法定的资金支付义务时才不得已做出信息披露,且是按照法律诉讼或或有负债的规定进行披露。对于无担保或者由购买方担保的金融创新销售,对销售方来说,没有任何特殊的信息披露要求。对于由销售方担保的金融创新销售,在行为发生时,应对担保的金额、性质、关键时间点等做出说明,如果已经有历史数据可以合理预测可能承担的担保金额的,应按照最佳估计值做出说明。对于因购买方没有按时付款而实际承担了资金支付的,应详细披露事件的情况、承担的金额、最终财务影响等信息,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决策。

四、税务管理

篇6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表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除在基本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概念外,还在许多具体会计准则中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一)对实质重于形式的概念性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本准则第四条又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如果企业反映的某项资产或费用,负债或收入仅有法律形式上的依据,但不是其经济实质,则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就是虚无的,会计报告使用者就无法据此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或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具体经济业务上的规定。在各个具体会计准则中基本上都明确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最为明显的主要有以下一些:

1、关于融资租赁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定,将承租人租赁的资产分为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企业应将融资租入资产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2、关于金融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规定,企业应按实际利率(而非票面利率)核算摊余成本和各期利息费用。并要求将一些初始成本极少甚至无初始成本的衍生金融工具也纳入资产、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3、关于合并财务报告的范围。《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告》规定,合并财务报告的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而控制应该是实际意义上的控制,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上的控制。

4、关于发行的非衍生金融工具。《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规定,企业发行的非衍生金融工具包含有负债和权益成份的,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预期将赎回的优先股确认为负债。

除上述规定外,在其他具体会计准则中均有与之相适应的规定,比如各项资产的确认,在各资产会计准则中都规定了除满足相关资产的定义外,还规定与各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等。在收入的确定上,《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应当同时满足五个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企业是否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买方等。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践中应用

(一)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是指应收账款权利主体将其所拥有的应收账款按照交易合同的规定出售或转让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获取现款的行为。按交易合同条款又称之为应收账款出售、应收账款转让、应收账款贴现等,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一般处理程序:首先,买卖双方签订交易合同或协议,确定应收账款的对象(即应收单位)、应收金额和收款费用等,其次,卖方向买方移交收款依据等;其三,买方按应收账款的一定比例(一般为70%左右)向卖方预付现款;最后,由买方(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应收账款的客户收取货款。款项收回后,买方可能直接收入自己的账户,并将金额付给卖方;也可能收入卖方指定账户,再由卖方将预收款退给买方。出售的应收账款可能附有追索权,也可能不附追索权。

此项业务,从法律形式上看,应收账款已经出售了,但实质上是否真正出售,还需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出判断,判断的标准:一是看应收账款的收益是否转移,应收账款收益,主要是指提前收回应收账款所获得的投资收益或其他资金使用收益。二是看应收账款的风险是否转移,包括应收账款延期收回的损失和坏账损失等。只有通过实质性判断,说明应收账款的风险和报酬都转移给了买方,卖方企业才能终止应收账款的确认,否则不能转销应收账款,所收买方的预付金额应确认为一项负债。

例题1,A公司将其部分延期期限为6个月的应收账款500万元,于2007年1月1日签订合同卖给B商业银行,合同有关条款的内容如下:

(1)A公司保证提供收款的真实有效证明材料。

(2)合同经双方签字生效时,B公司按应收账款总额的70%支付给A公司。其余款项于2007年3月31日。

(3)合同收款手续费,B公司按合同标的总额的3%计算,在首笔付款中扣除。

(4)A公司继续管理其应收账款,B公司协助催收,所收回合同内的应收账款存入A公司在B公司银行开立的专户。

(5)应收帐款到期不能收回,A公司按再次延期的款项支付B公司利息12%;如发生坏账损失A公司承担90%,B公司承担10%。

要求:A公司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作出会计判断和会计处理。

解:1、按实质得于形式原则判断是否转销应收账款。

(1)应收账款收益权判断,由于应收账款收回后仍存入A公司在B银行开立的专户,所实现的存款利息等收益仍由A公司所有,这说明应收账款的收益权并没有转移。

(2)应收账款流动性风险判断,根据交易合同规定:应收账款到期不能收回时,A公司应按合同金额向B公司支付年利率12%的利息,这说明应收账款的流动性风险没有转移,仍由A公司承担。

(3)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判断,根据交易合同规定:如果应收账款发生了坏账损失,A公司承担90%,B公司承担10%,这说明应收账款的大部分坏账风险仍保留在A公司,说明绝大部分的坏账风险也未转移。

综上所述,A公司虽然从形式上将应收账款卖给了B公司,也取得了合同规定的价款,但实质上该应收账款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没有转移出去。因此,A公司取得B公司的款项实质上是以应收账款为押金的融资性质,A公司不能转销应收账款,所收B公司的款项应作短期借款入账。

2、A公司会计处理:

(1)2007年1月1日收到B公司首笔付款时

收款金额:500×[70%-3%]=335万元 B公司承担损失额:500×10%﹦50万元

借:银行存款 3350000

财务费用 150000

贷:短期借款 3000000

应收账款 500000

(2)2007年3月31日收到B公司余款时

借:银行存款 1500000

贷:短期借款 1500000

(3)若应收账款到期如数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 5000000

贷:应收账款 5000000

同时,归还银行借款

借:短期借款 4500000

应收账款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0

(4)若应收账款到期只收回60%,其余再延期6个月

①收回款项时(收回金额=500×60%=3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3000000

贷:应收账款 3000000

②计提利息时,(500-300)×12%×6÷12=12万元

借:财务费用 120000

贷:应付利息 120000

③收回延期应收账款时

借:银行存款 2000000

贷:应收账款 2000000

④归还银行借款本息时

借:短期借款 4500000

应收账款 500000

应付利息 120000

贷:银行存款 5120000

(5)若有确切证据表明延期部分应收账款成为坏账时

①  确定坏账时

借:管理费用 1800000(2000000×90%)

短期借款 200000 (2000000×10%)

贷:应收账款 2000000

②  归还银行借款时

借:短期借款 4300000

应收账款 500000

贷:银行存款 4800000

(二)售后回购业务。售后回购,是指购销双方签订交易合同或协议,销货方将产品卖给购货方,并收取货款,同时双方又签订一份回购合同,销货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价格从购销方手中买回原产品的一种经济行为。该类业务在房地产企业和大型设备生产企业中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

售后回购业务从法律形式上看是两项经济业务,一项是产品销售业务;另一项是商品采购业务。两项业务在形式要件上都符合销售或采购行为,但实质上是否真正实现了销售,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加以判断,判断的标准:一是商品的管理权是否转移;二是商品在出售后的收益是否转移,商品的收益主要是指商品在出售之后的增值;三是商品的风险是否转移,包括商品的损失风险和商品的降价风险等是否转移等。只有当与商品有关的风险和报酬都实质上转移给了买方,卖方才能确认收入,否则不能确认收入,所收款项只能确认为负债。

例题2,A房地产公司将自己建成的4栋房屋以80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C公司,双方签订交易合同的主要条款为:(1)2007年1月1日,C公司支付房屋价款800万元给A公司;(2)A公司负责该房屋的日常管理、维护和使用工作;(3)A公司承诺到2009年12月31日,不论房地产市场怎样变化,一定以992万元的价格购该房屋,C公司不得自行转让。

要求:A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作出会计判断及会计处理。

解:1、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该项业务是否属于商品销售业务。

(1)房产管理权判断。该房产在销售后,仍继续由A公司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和使用,说该房产的管理权并没有转移。

(2)房产收益权判断。该房产到2009年底,A公司以992万元回购,该房产价格涨得再高,其好处C公司得不到,说明房产的收益权仍留在A公司,没有转移。

(3)房产风险判断,该房产A公司按规定时间、规定价格回购,不论房产造成何种损失或价格下跌等,与C公司无关,说明房产的所有风险也没有转移。

综上所述,A公司销售的该房产,还保留了与销售资产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管理权,并对该资产实施控制;该资产的风险和报酬也并没有实质性转移。因此,A公司不应

确认销售收入,所有价款只能作负债入账。

2、A公司房产销售的会计处理

(1)2007年1月1日收到C公司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 8000000

贷:长期应付款——C公司 8000000

(2)每年计提利息时(假设该款用于生产经营活动)

年利息=800×8%=64万元

借:财务费用 640000

贷:长期应付款—C公司 640000

(3)2009年12月31日房产回购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C公司 9920000

贷:银行存款 9920000

(三)资产租赁业务。资产租赁,是承租人按规定向出租人支付租金,以获得某项资产使用权的一种经济行为。租赁按其资产的风险与报酬是否转移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承租人租赁资产是否确认为资产入账呢?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确定它是否属于融资租赁资产,而判定为融资租赁资产的具体标准:1、购买权,即租赁期满时,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其购买价款将远低于其公允价值。2、租赁期,即租赁期限占租赁资产使命寿命的绝大部分。3、租金数额,即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4、资产使用范围,即租赁资产在一般情况下,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例题3,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向D公司租入一套数控机床,该机床的买价值500万元,使用寿命为5年,双方人同签订了一份资产租赁合同,合同的主要条款如下:1、设备租赁期为5年。2、租赁期内A公司于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32万元;3、租赁期满,在A公司支付了全部租金的条件下,数控机床的所有权无偿转让给A公司。4、租赁期间,由A公司负责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D公司不承担任何费用。

要求:A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作出会计判断和会计处理。

解:1、该租赁资产是否确认资产入账的判断。

(1)机床管理权判断。在租赁期间A公司承担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和使用,说明与资产相关的管理权已转移给了A公司。

(2)机床收益权判断。该机床合同规定,A公司每年年末支付固定租金132万元,除此之外,设备的生产收益、涨价收益全部归A公司所有,说明机床的收益权已转移给了A公司。

(3)机床风险承担判断。只要A公司每年支付租金132万元,付清全部租金总额660万元后,数控机床的所有权转移给A公司,无论机床的维修费、损耗及跌价损失等均由公司承担,说明该机床的风险已全部转移给了A公司。

综上所述,租赁合同生效后,与数控机床相关的风险和报酬都已转移给了A公司,因此,A公司应将机床确认为资产入账。

2、A公司租赁机床的会计处理

(1)租入数控机床时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资产 5000000

未确认融资租赁费 1600000

贷:长期应付款——C公司租金 6600000

(2)每年支付租金时

借:长期应付款——C公司租金 1320000

贷:银行存款 132000

(3)每年摊销未确认融资租赁费时(假设按直线法摊销)

借:财务费用 320000

贷:未确认融资租赁费 320000

(4)租赁期满,付清租金时

借:固定资产——生产用数控机床 500000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资产 5000000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正确理解和把握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熟练地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于各项具体会计业务之中,对于正确地开展会计核算,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准确,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希望本文对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正确学习和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版。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讲座》,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作者信息:

姓名:黄德祥

单位:湖南冷水江市财政局 高级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

篇7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107-02

会计六要素,也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利润是会计等式的构成要素,且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经济业务是指一切能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的价值交换活动,但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不论经济业务会对会计要素造成怎样的增减变化,其最终结果都会满足基本会计等式,也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目前对两者关系认识的不足之处

在我国目前会计学的研究中,虽然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论述颇多,但其仍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1.论述的不完整性。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具体来说:一是从经济业务的数量特征上来说,具体的经济业务在数量上,其表达的是一个无穷值,这就意味着若将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造成的影响思考停留在具体的经济业务上,因为其无穷值的特征,不仅无法准确把握,亦无法得出相应的结论。二是从会计等式的运动态势来看,其在较为复杂的经济业务来往中是动态化的,这就意味着若在会计等式的论证过程中,仅从某一角度对会计等式进行论证,虽然其在本质上是满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的平衡性,但其在形式表达上是不完整的,如仅从简单的静态会计等式或者是一般静态会计等式的角度对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证,由于其在论述的过程中,并没有将经济业务对收入和费用两因素造成的影响考虑在内,就很容易造成论述在直观上的不完整性。

2.不能满足所有相关人员的需求。这主要是从该理论研究对于不同层级学习者的满足需求出发,如对于本科专业学生来讲,若在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影响的分析上仅从简单或者是一般静态的等式角度出发,可能就无法满足其对会计基础理论更深一层的探求;而对于专科学生来说,若从动态不等式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可能对于其来说就会显得比较复杂。

二、经济业务对不同会计等式的影响

基于以上所述在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影响的研究分析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难题,笔者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的会计等式就经济业务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既能体现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影响的全面性,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要求,具体表现如下:

1.经济业务对简单静态会计等式的影响。简单静态会计等式表示为“资产=权益”。从该角度就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进行分析,无论在实际的会计核算中有多少经济业务,但只要这些经济业务的存在是合理的,且不违反经济规律的,其所引起的会计等式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但这四种变化最终依旧是保持平衡:一是资产和权益同时等额增加;二是两者同时等额减少;三是在权益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资产等额一增一减;四是在资产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权益等额一增一减。

该等式是会计等式的基本分析方法,其它多因素的会计等式都是在此基础上扩展而来的,因此,无论对于初级学习者还是高级学习者来讲,该等式的掌握都是推理和学习其它多因素会计等式的基础和前提。

2.经济业务对一般静态会计等式的影响。一般静态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该会计等式是所有会计等式中最常用的会计等式。但在该等式的前提下,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无论发生何种经济业务,其对会计等式造成的影响最终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但都保持会计等式的平衡:一是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二是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三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保持不变,资产内部进行等额的一增一减;四是资产保持不变,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内部进行等额的一增一减。

综上所述可知,一般静态会计等式和简单静态会计等式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简单静态会计等式中的“权益”被分为两部分,演变为一般静态会计等式中的“负债+所有者权益”,因此,两种会计等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因为该会计等式与简单静态会计等式相比,较为复杂,因此为对其进行全面解读,笔者就以某公司在2007年7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造成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公司7月份的各项会计要素符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若在7月份,该公司发生如下四项经济业务,则其对会计等式造成的影响表现为:

(1)该公司受到某外企公司的资本投入70000元,并存入银行成为银行存款。

分析:在该经济业务中,会计等式的资产方―银行存款增加70000元;同时,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实收资本增加70000元,此时会计等式的资产方总额为80400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的总额为804000。该经济业务造成的会计等式两边发生了等额同增的变化,会计等式保持平衡不变。

(2)以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10000元。

分析:在该笔经济业务中,会计等式资产方银行存款减少10000元;同时,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的短期借款减少10000元,此时会计等式资产方的总额为724000元,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的总额为724000元。该经济业务来往造成的会计等式两边的总额发生了等额同减的变化,会计等式保持平衡不变。

(3)从银行存款中提取现金10000元。

分析:在该笔经济业务中,资产方的银行存款减少10000元,而库存现金增加了10000元,此时会计等式资产方的总额保持不变,仍为734000元;会计等式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因为没有发生经济业务往来,其总额亦保持不变,为734000元。该经济业务造成了会计等式资产方内部等额一增一减,负债及所着者权益保持不变,会计等式保持平衡不变。

(4)从银行进行短期借款100000元,用于归还所欠的材料款100000元。

分析:在该笔经济业务中,会计等式的资产方没有发生经济往来,其总额保持不变为734000元;会计等式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的短期借款增加100000元,应付账款减少100000元,此时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发生一增一减等额变化,总额仍保持不变为734000元,此时的会计等式保持平衡不变。

综上所述可知,就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造成的影响来讲,无论等式两端发生何种变化,但最终结果仍是保持会计等式的平衡性,这也是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

3.经济业务对动态会计等式的影响。

动态会计等式表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或亏损(收入一费用)”。与静态会计等式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将本期经济业务中发生的收入和费用作为一个单独的要素列举出来,而不是将其包含在所有者权益内。这样一来,有利于全面了解本期内的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各会计要素变化的详细情况。因为在该会计等式中涉及到四种会计要素,因此,在分析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造成的影响时,可以分为四大类,包含十六小类,具体表现如下:

(1)经济业务仅涉及到会计等式的左边,也即资产内部发生等额的增减变化,会计等式的右端各项因素不变,如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之间的同额增减变化等。

(2)当经济业务仅涉及到会计等式的右端,左端资产不变,则可以将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右端造成的影响分为九小类:一是负债等额增减,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因素不变,如和银行之间发生短期借款经济业务,偿还应付账款;二是所有者权益的等额增减,负债和利润因素不变,例如将部分资本公积金转为实收资本等;三是利润项目等额增减,如将本年度实现的部分利润转为未分配利润等;四是利润因素不变,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减,如股权转债券;五是所有者权益保持不变,利润和负债之间等额增减,如已售出的产品在收取货款的前提下,发生退货现象,而之前所收到的货款并没有及时退回,在该经济业务中,就造成了负债增加以及利润的等额减少;六是利润因素保持不变,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其代表性的经济业务为债券转股权;七是在所有者权益不变的情况下,负债减少,利润增加,其代表性的经济业务有对销售产品取得的部分收入冲减应付账款;八是在负债不变的前提下,所有者权益增加,利润减少,其代表性的经济业务有从本期所实现的总利润中提取部分作为资本公积金;九是在负债不变的前提下,所有者权益减少,利润增加,其代表性经济业务有当年度经营发生亏损时,用盈余公积金来弥补亏损。

(3)经济业务造成会计等式两端同时等额增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类型:一是在利润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如在经济业务中资产方的库存现金增加一定的数额,负债方的短期借款等额增加;二是在利润要素不变的情况下,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如所有者权益人向企业追加投资;三是在负债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资产和利润同时增加,如收回已销售的货品款等都是此类典型经济业务的代表。

(4)经济业务造成会计等式两端同时等额减少,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小类:一是在利润要素不变的前提下,资产和负债同时等额减少,如利用会计等式资产方的银行存款去偿还负债方的短期借款;二是在利润要素不变的前提下,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如所有者权益人收回对企业的部分投资额等,是导致该等式变化的经济业务的代表;三是在所有者权益不变的前提下,资产和利润等额减少,如在经济业务中,用库存现金支付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偶然性罚款等。

篇8

【关键词】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建议

建国初期,财政部根据政务院颁发的《预算决算暂行条例》制定和颁发了《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1950年12月1日政务院了《关于决算制度、预算审核、投资的施工计划和货币管理的决定》,这就是我国高校最初遵循的会计制度。1954年、1958年、1965年、1982年,财政部根据国家政治及宏观经济形式的变化,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分别进行了局部修订。直到1988年12月,国家教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专门制定并颁发了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但该制度由于历史局限性,存在着很大的缺陷。1998年,财政部与教育部联合颁布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一直沿用至今。但时展、社会进步和管理的需求变化,现行的会计制度又出现了一些与高校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

一、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会计核算基础不合理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高等学校通常是国有事业单位,过去政府拨款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教育事业支出内容相对简单,收支规模也比较稳定,采用收付实现制既简单易于理解,又能满足管理上的需要。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所需经费已从国家单一拨款,改为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格局,其支出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国家财政对高校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因此,目前仍然单一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高校会计核算基础,已很难适应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且容易形成财务管理上的漏洞。

1.费用与收入不配比,不利于成本核算

学年制收费与跨年度培养成本不相匹配。我国全日制高校实行秋季入学,按学年收费,新学年是从每年9月份开始,向学生收取的学费包含两个学期的学费,即两个会计年度的收入(暂且忽略每年招生人数均等性),所有收费均确认当期收入,全年收入与支出相抵后为结余。但学生培养工作是跨年度的,相关支出也许在下年度才发生,年度间缺乏收入和支出的配比,掩盖了高校各个时期业务的真实情况,从而影响院校收入、支出、结余核算的合理性、科学性。只简单地计算教育经费支出,不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不能生成教育成本的数据。没有准确的生均教育成本信息,就不能客观地反映高校运行成本和运行绩效,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不利于高校的财务管理。

计提基金是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一种核算方法,与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存在冲突的地方。

例如,在项目中开支的福利费计入当期支出,而由职工福利基金支出的福利费则不计入当期费用,福利基金计提时计入当期费用,这与收付实现制又相矛盾。

2.支出核算中只包括现金的实际支付部分,而对尚未用现金支付的隐性债务未予体现

如目前高校的大额采购活动、维修工程、消费性欠款及基建工程欠款等都是按合同进度支付款项,有相当大的部分为垫付款未核销数,实际上已形成了事业支出,但其欠款数额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下无法进入高校的负债账簿,会计指标信息也无法反映其负债的实际情况。

又如借入资金的利息、职工的应付工资、公积金等,没有要求对这部分“隐性债务”在当期列支,而是在实际支付时才作出账务处理。

因此,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虚增了当期可支配财务资金,必然导致财务状况失实,掩盖了潜在的财务危机,有可能对学校的决策产生错误导向,不利于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由于高校会计核算基础所形成的潜在性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收付实现制影响预算管理的准确性

在实际工作中,单位的年初预算数与年末实际收、支数目相差很多,这是因为,收付实现制下,出现有些单位已消耗使用的物资、材料,由于当年资金紧张,赊欠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本应在当年列支的款项就不能反映,以后年度支付则增加了下一个年度的开支,从而影响下一个年度的预算。

(二)基建财务分开核算,不能反映会计主体的整体经济活动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有关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有关规定执行,不执行本制度”。这项规定使得高校内部形成两个会计主体,一个核算教学科研经费,一个核算基本建设投资。这使得任何一个会计主体都只是反映高校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不能反映会计主体的整体经济活动,高等学校事业经费会计报表不反映基本建设经济业务运营的会计信息,不包括基本建设数据,违背了会计制度要求反映会计主体的整体经济活动这一基本前提。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和投资体制的不断改革,高等学校的基建投资增加很快,各高校新校区的建设资金,其中很大部分是银行贷款。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基本建设资金与学校财务分开核算,对学校财务的全局掌控和风险防范产生更多不利影响。

1.影响学校资产负债状况的真实性

由于基本建设资金与学校财务分开,基建贷款反映在基建财务账目上,在学校的账目和资产负债表上不予体现,但是借款是以学校的名义,还贷还是由学校负责。这样就造成了学校资产负债状况在很长时间内不真实的、不全面,学校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资产负债率远低于实际情况,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由基建贷款带来的高校财务风险也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2.可能造成建造与使用的脱节

正在建造的项目价值由于不在学校财务反映,只有到办理竣工验收结算手续后方可登记固定资产,将项目建设费用同时转为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在实际工作中,因验收、交接等原因,经常发生基建形成的固定资产登记不及时,有的已经开始使用,但学校财务账上没有固定资产的记录,甚至好多年不入账的情况,也使高校的固定资产账目不真实。而新校区建设的金额特别巨大,如果核算结账不及时,对学校资产的影响是巨大的,造成严重资产不实。这种不真实是由于制度的原因所造成的。

3.增加核算成本,加大了工作量

由于分开核算的原因,在机构设置和岗位配置上增加了人员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时自筹基建资金等形成学校财务和基建账户之间往来账目也增加了核算成本,加大了工作量。

(三)资产费用虚增,不能真实反映高校的经济状况

1.虚增资产

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方法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减少的数额,编出的资产负债表是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完好程度和实有价值。这使得高校固定资产虚高,财务状况不真实。

2.虚增净资产

净资产是指资产减负债的差额,它反映国家对院校所拥有的权益数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可见固定基金是净资产中的一部分。由于固定资产在使用中发生磨损或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其价值逐渐减少,院校净资产应该也不断减少。但在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核算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状态时,固定基金账面仍保持原值,虚增了净资产。

3.虚增费用

购置固定资产实质上是资产存在形态的改变,并未引起资产的减少,而借记有关支出类科目,虚增了费用支出,减少了事业结余,影响了结余分配,使会计信息失实。

4.费用成本归集多样化

如发生的设备购置支出既可在“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中核算,也可在“事业支出——设备购置”等科目列支;发生的福利费支出既可在“专用基金——福利基金”中核算,也可在“事业支出——职工探亲费/奖金”等科目列支。这样就造成同一教育成本的归集变得多样化,影响费用的统计和支出的预算管理。

(四)会计报表信息不足,不能满足各类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要求高校编制的基本报表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支出明细表,这三张报表主要反映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目前的会计报表体系从总体来说只是起了统计财务数据的作用。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会计报表反映内容及报表体系不完整,报表项目设置不够科学,会计信息失真,对于庞大的固定资产及其使用情况、举借债务的使用及还本付息情况、专项资金使用的效果等缺乏相关的报告体系进行信息披露。如广东省2006年度高校报送的财务决算报表,有8张主表、12张附表和2张补充报表,8张主表中有7张表反映收入和支出情况。而高校每年的应收学费总额、学生欠费情况等,多年来会计报表上一直没有反映,而这部分信息对分析高校财务状况尤为重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的业务活动日趋多样和复杂,投资、举债、经营创收等活动被广泛涉及,因此,高校业务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不断增加,关于高校投资、筹资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情况也是报表使用者所希望获得的信息,而现行制度却不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此外,提供的表外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也严重不足。

(五)内部控制能力较低,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

没有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不利于高校财务管理。对出售、报废或发生毁坏时直接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注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取得的价款或变价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这种处理方法不能综合反映固定资产清理中的收入、支出以及清理后的净损益,未能反映固定资产减少所形成的盈亏,容易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将高校的固定资产以极其“夸张”的低价出售。

(六)负债分类不科学,不利于财务管理

负债分类不科学。在资产负债表中,“借入款项”排列在其他流动负债之前,位于负债类的第一项,似乎隐含着“借入款项”属于流动负债之意,其实不然。近些年来,高校进行大规模基本建设的资金大多来源于银行的长期借款。将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混合列入“借入款项”中,不利于有效揭示高校的财务风险和分析其偿债能力。

二、修改和完善高校会计制度的建议

(一)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高校所有经济业务的核算统一采用权责发生制,可以对收入、费用、成本进行准确的确认和计量,可以对外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同时也有利于对高校管理层的管理责任做出客观的评价。除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外,与之相联系的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以及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也应一并应用。财务报表上“费用”取代“支出”,收入支出表也将改为收入、费用和基金变动表。

1.对于学费

国家明文规定高等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学生欠费实际上构成了学校的债权,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出来。设置“应收款项——学费(住宿费)”科目,在每学年开学时,把学生应交的款项设为“应收款项——学费(住宿费)”,学生交款后冲减该科目,未交款的形成学校的债权。针对学生欠费不交的实际情况,还可以计提坏账准备,当发生欠费减免时冲减“坏账准备”,这样可以全面记录学生的欠费情况,并真实反映学校的资产状况,便于与有关管理部门进行核对,及时催缴学生欠费。

2.对于债权

有些债权的确定,应采用权责发生制。某些临时性收入如我校的租金收入等,当合同已签订或事项已实施,但对方的款项还未到位,或对方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这时就应及时确定债权,以免遗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应在“应收及暂付款”科目下设置“其他应收款”科目和相应的明细科目。当此类业务发生时,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其他收入”或相关科目;当收到对方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贷记“其他应收款”。期末,“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若在借方,表示对方还欠金额,若在贷方,表示多收对方应退返金额。

3.对于应付未付款

分期付款采购或赊销购买设备等业务,还有职工的应付工资、公积金等业务,也应采用权责发生制。对于此类会计业务应在“应付及暂存款”下面增设相关明细科目,当发生此类业务时,借记“教育事业支出”等有关科目,贷记“应付及暂存款”相关明细科目。付款时,借记“应付及暂存款”相关明细科目,贷计“银行存款”等科目。这样,当年完工的设备采购和大型维修及修缮均已全部列支,年末反映的结余数才比较准确,也有利于社会公众了解学校的负债和当年的收支结余情况。办理职工的公积金业务时,学校应在当月就作出账务处理,而不要等到实际缴存时才借记支出科目。

(二)参照企业,将成本核算融入会计制度

1.划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教育成本是指实际发生且与学生获取知识、技能、提高能力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直接用于培养学生的培养费用,应直接计入教育成本,主要包括教学人员支出、学生事务或补助支出、教学资产折旧费、教学业务费等。

间接费用是指为了组织和协调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而开支的各项费用,分配计入教学成本,主要包括:行政人员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维持学校正常工作的办公费用支出、行政资产折旧费等。

科研支出、学生个人支出、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支出等不能列入学生培养成本,应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明确权责发生制原则

在学生培养期间,教育投入和培养对象的成长进度往往可以培养许多届学生。因此,先开支的费用应按比例计入当期和以后各期的教育成本中去,而不能将当期开支的所有费用全部计入当期的教育成本中去。还有一些费用如税金、利息等往往是期后支付,则必须预先计入当期的教育成本。

3.划分成本核算对象

根据高校的特点,应分别按照各专业、各层次的学生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增设明细科目,编制成本计算单,以全面全过程反映各专业、各层次学生教育成本和生均教育成本。

(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1.固定资产应该计提折旧

购置固定资产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比照企业会计,开设“累计折旧”账户,核算固定资产折旧额,当期计提的折旧计入期间费用,同时减少“固定基金”。在资产负债表上,分别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已提折旧额和账面净值。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清楚地反映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而且也不会造成净资产的高估。

2.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核算高校因出售、报废或损毁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及在清理过程中发生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等。及时地综合反映固定资产清理中的收入、支出以及清理后的净损益,固定资产减少所形成的盈亏,计入“其他收入”或“其他支出”。

(四)完善会计报表体系

高校现行报送的三张财务报表远远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应增加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高校也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改进和完善会计报表体系,一方面可以将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业务及经营活动成果等综合会计信息,对外提供给高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另一方面可通过内部报告,向校内管理部门提供专用的会计信息。另外,会计报告体系中的文字报告不仅包括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信息,还可以包括非货币化的非经济信息。

1.增加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高校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从事教育科研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为真实反映学校的资产、负债与净资产,为准确核算教育成本,应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日常核算基础。但由于目前高校基本建设规模都比较大,资金缺口也相应较大,如果同时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表”,既有利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了解高校不同来源的资金结构及其使用情况,也有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尤其是高校的决策者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以评价高校在未来会计期间的现金流量及债务偿还能力,以避免盲目投资或借款。

2.附注披露

由于会计计量的局限性,有许多有用的信息无法进入财务报告的主表,但通过附注可以充分披露出来。在附注中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加强对预决算的比较,不同年度各类收入或费用的比较,各学院各专业的比较,从而增加会计报告的信息含量。

(五)财务会计与基建会计合并

高校会计核算的对象应包括教学科研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在内的一切经济活动,而且应把高校所有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全面的反映。为了理顺基建财务和学校大财务的关系,使基本建设资金核算成为学校财务核算的一部分,应将基建资金并入高校会计制度核算。当学校的基建投资规模超出自有资金范围时,可以及时预警,引起学校决策者的重视,把基建贷款规模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以避免学校的财务风险。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全面实施。高校财务对高校的会计科目也进行了修订并在2006年的决算报表中报送了《2006年度部门决算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科目转换表》以适应政府的收支分类改革。分类改革后可将基本建设业务纳入学校财务核算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暂未执行。基建账并入学校大账,可根据基建业务的特点和国家有关基建制度的规定,在高校会计科目中加设明细科目,无法在科目中反映的信息也可设置辅助账。这样,既能在学校财务大账中全面反映基建业务,又能直接编制预决算报表,不必进行合并。

(六)计提坏账准备

在市场经济中,高等学校存在投资、产业、营销等方面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经济业务核算时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对债权性资产应根据账龄法提取坏账准备,有利于院校作出准确经营决策、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即谨慎性原则应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得到体现。我们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市场动态,运用市场与账面孰低原则提取坏账准备。例如,某校的信托存款账面价值2000万元,由于企业破产等原因长期无法收回,但一直作为银行存款列示,如不提取坏账准备,就只能是虚增了“银行存款”,混淆了报表使用者的视线,不利于学校的财务管理。新晨

(七)负债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在资产负债表上,负债划分成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大类,按照到期日长短排列。“借入款项”分解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列于流动负债项和长期负债项下。

三、账务处理的改革建议

(一)会计科目的增减

增加“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坏账准备”、“应收款项——学费(住宿费)”等科目,在“其他支出”下设“资产减值损失”明细科目。

减少“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将“借入款项”拆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科目,对长短期借款分开核算。

(二)会计分录的处理

【参考文献】

[1]刘红政.高校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12).

篇9

关键词:国有粮食小企业;《小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要素;利润表要素;影响

《小企业会计准则》2013年1月1日起已开始在全国实施。国有粮食企业按照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对中小企业划分,大多数是小企业,要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

一、对国有粮食小企业资产负债表要素核算的影响

1.对资产类科目核算的影响

(1)《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按照历史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_。国有粮食小企业原来设置“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核算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现按照新准则要求取消已设置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并对余额进行转销,待实际发生应收账款坏账、存货损失时确认为营业外支出。对于发出存货成本的核算,《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计算。我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根据存货采购价格波动大及存储时间较长的特点,统一要求采用加权平均法作为发出存货的成本,便于企业相互比较,符合会计核算可比性、一致行原则。

(2)国有粮食小企业原来设置“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科目,对低值易耗品采用五五摊销法或一次摊销法核算,对包装物分别采用分期摊销法或一次摊销法核算,企业根据其价值大小选择具体的摊销方法。《小企业会计准则》将小企业的“低值易耗品”及“包装物”科目合并为“周转材料”科目,并按照分期摊销法或一次摊销法核算,并取消了五五摊销法核算方法。因粮食行业特殊性,其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使用较多,我县统一规定国有粮食小企业在“周转材料”科目下设立“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二级科目明细核算。

(3)国有粮食小企业原来专门设置了“应收补贴款”核算应收的各种补贴款,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取消该科目,由于粮食系统财政补贴品种较多,我县根据具体情况,统一将它作为“其他应收款”的二级科目加以核算,以便符合国家局和国资委财务报告的要求。

(4)《小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科目并对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摊销期限进行规范,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完全一致。原来国有粮食企业对一年内分期分摊计入待摊费用的各项支出,以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的开办费项目,《小企业会计准则》是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核算。国有粮食行业新成立企业时,会计人员要注意这一变化。

2.对负债类科目核算的影响

(1)国有粮食小企业原来将短期借款利息计入“预提费用”,将长期借款利息计入“长期借款”科目核算,《小企业会计准则》将借款本金与借款利息分别用“长(短)期借款”和“应付利息”科目核算,便于金融企业了解粮食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便于粮食小企业融资。

(2)将国有粮食小企业原来设置的“其他应交款”科目取消,作为“应交税费”的明细科目核算; “应发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扩大了核算内容。

3.对所有者权益科目核算的影响

原国有粮食企业执行的制度中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仅包括资本溢价,不包括接收捐赠和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粮食小企业原来将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计入“资本公积”,《小企业会计准则》将该项目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核算。

二、对国有粮食小企业利润表要素核算的影响

1.对收入核算的影响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对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不再要求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而是要求小企业采用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交易完成和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作为标准,减少关于风险与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同时采用增值税条例中几种常见的销售方式收入确认的时点,与税法规定完全相同,避免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2.对补贴收入核算的影响

国有粮食小企业原来应计应补财政补贴,通过“补贴收入”科目核算,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将补贴收入作为营业外收入二级科目项目核算,不再设“补贴收入”科目。

3.对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的影响

国有粮食小企业根据新准则,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外,扩大了核算范围,将原计入管理费用的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矿产资源补偿税、排污费等也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

4.对营业外收入核算的影响

《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充分征求税务部门意见,根据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其他收入所涉及内容一律计入企业的“营业外收入”。例如,小企业出租包装物租金收入、存货盘盈、汇兑收益等。国有粮食小企业会计人员在平时业务处理时应高度关注这些变化。

5.对营业外支出核算的影响

国有粮食小企业原来计提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原来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计提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计入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这些项目是利润的减项;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将实际发生各项损失时再确认为营业外支出,大大简化了国有粮食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使粮食小企业会计报表信息与税法规定尽量保持一致,减少纳税调整。

6.对所得税核算的影响

《小企业会计准则》将“所得税”科目改为“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将计算应交的所得税额确认为所得税费用。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核算,最大限度地消除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既方便了国有粮食小企业会计人员核算,也更好满足了税务部门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10

会计学是一门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学科,学好了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企业管理会有相当大的作用。想好更好的应对会计考试,多复习多做真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真题和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在借贷记账法下,“应付账款”科目的增加额登记在(

)。

A.借方

B.贷方

C.借方和贷方

D.借方或贷方

2.下列各项中,应采用订本式账簿的是(

)。

A.库存现金日记账

B.库存商品明细账

C.固定资产明细账

D.应收账款明细账

3.(

)是指根据需要只对部分财产物资进行的清查。

A.定期清查

B.不定期清查

C.全面清查

D.局部清查

4.强调某一企业各期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的会计核算质量要求是(

)。

A.可靠性

B.相关性

C.可比性

D.可理解性

5.下列关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增加记贷方

B.增加记借方

C.减少记贷方

D.期末无余额

6.下列不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

)。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费用

7.下列各项中,属于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收入业务的专用记账凭证是(

)。

A.付款凭证

B.转账凭证

C.收款凭证

D.单式记账凭证

8.下列属于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应与现金实际库存数逐日核对相符的是(

)。

A.账证核对

B.账账核对

C.账实核对

D.余额核对

9.下列关于启用会计账簿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活页式账页装订后,可直接按每一账户的装订顺序页码,无须重新编定

B.启用活页式账页时,应当按账户顺序编号,并须定期装订成册

C.活页式账页装订后,应再按实际使用的账页顺序编定页码,另加目录,记明每个账户的名称和页次

D.启用订本式账簿时应当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顺序编定页数,不得跳页、缺号

10.A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3月广告费5000元,下列关于该项经济业务账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借:管理费用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B.借:销售费用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C.借:财务费用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D.借:制造费用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11.固定资产发生盈亏进行会计处理,下列各项中,(

)是应借记的会计科目。

A.固定资产清理

B.营业外收入

C.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D.待处理财产损溢

12.下列各项中,属于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时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定期盘点法

B.实地盘存法

C.与银行核对账目法

D.和往来单位核对账目法

13.某企业的资产总额为200万元,负债为80万元,在将企业负债25万元偿还之后,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万元。

A.105

B.95

C.120

D.145

14.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根据总账余额和明细账的余额计算填列的项目是(

)。

A.应付票据

B.短期借款

C.长期借款

D.应收票据

15.下列各项中,属于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之间主要区别的是(

)。

A.填制记账凭证的直接依据不同

B.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C.编制财务报表的直接依据不同

D.登记明细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16.某企业生产产品领用的原材料剩余800元退回仓库,下列各项中,正确反映此事项的分录是(

)。

A.借:生产成本800

贷:原材料800

B.借::原材料800

贷:库存商品800

C.借:原材料800

贷:生产成本800

D.借:管理费用800

贷:生产成本800

17.下列应计入利润表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的是(

)。

A.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

B.营业税、消费税、印花税

C.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D.营业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

18.下列经济业务中,能够使企业资产总额减少的是(

)。

A.向银行借款存人开户银行

B.向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

C.以银行存款偿还借款

D.接受投资者投入的现金

19.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账务处理程序的是(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D.不存在这种账务处理程序

20.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是(

)。

A.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利得

B.原材料销售收入

C.商品销售收入

D.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多选、漏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有(

)。

A.投资者

B.债权人

C.企业管理者

D.政府及其相关部门

2.传统会计划分为(

)。

A.财务会计

B.成本会计

C.管理会计

D.电算化会计

3.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A.可靠性

B.相关性

C.谨慎性

D.可比性

4.企业的财务报表按编报时间不同,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

中期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 )。

A.资产负债表

B.现金流量表

C.利润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5.下列各项中属于填制原始凭证时应当注意的事项是(

)。

A.填制要及时

B.不得涂改、刮擦、挖补

C.编号要连续

D.内容要完整

6.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组成部分的有(

)。

A.股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应付股利

7.下列应当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的有(

)。

A.记账凭证中的借贷方向记反,并据此登账

B.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固定资产”写成“无形资产”,并据此登账

C.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将396元误写成369元,并据此登账

D.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将369元误写成396元,并据此登账

8.下列关于库存现金清查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库存现金应该每日清点一次

B.库存现金应该采用实地盘点法

C.在清查过程中可以用借条、收据充抵库存现金

D.要根据盘点结果编制“现金盘点报告表”

9.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重置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B.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C.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D.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10.下列关于同一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本期期末余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B.本期期末余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C.本期期末余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D.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11.下列各项中,(

)应记入营业外收入。

A.盘盈利得

B.捐赠利得

C.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D.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利得

12.企业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进行职工薪酬分配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属于财务人员的,应记入“财务费用”科目

B.属于车间管理人员的,应记入“制造费用”科目

C.属于产品生产人员的,应记入“生产成本”科目

D.属于销售人员的,应记入“销售费用”科目

13.下列各项中,影响企业当期“营业利润”的有(

)。

A.所得税费用

B.资产减值损失

C.销售商品收入

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4.下列各项中,属于账务处理程序主要内容的有(

)。

A.会计资料立卷归档的程序和方法

B.会计凭证与账簿之间的联系方法

C.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种类及格式

D.由原始凭证到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编制会计报表的程序和方法

15.下列各项中,属于在借贷记账法下,可以在账户借方登记的有(

)。

A.资产的增加

B.负债的增加

C.收入的增加

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6.下列关于负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负债表现为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B.负债按流动性分类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C.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

D.负债预期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7.下列各项中,不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

A.行政人员的工资

B.行政人员的福利费

C.车间人员的工资

D.生产工人的工资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与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清查

B.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往往是一致的

C.不得按照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账面金额

D.如果通过清查发现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9.下列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

)。

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费用

20.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在贯彻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要求时应该做到的有(

)。

A.财务会计报告中列示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

B.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C.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D.财务会计报告中列示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不答、错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1.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要设多栏式现金日记账,一般常把现金收入业务和支出业务分设“现金收入日记账”和“现金支出日记账”两本账。

( )

2.一般来说,日记账应与收、付款凭证相核对,总账应与记账凭证相核对,明细账应与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相核对。

( )

3.所有错账更正法,均应由记账人员及相关人员在账簿记录更正处盖章以示负责。

( )

4.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可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 )

5.不同的单位,采用不同的账簿组织和记账程序,构成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

( )

6.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是:可以简化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并可做到试算平衡。

( )

7.“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一种对账记录,因此是原始凭证。

( )

8.“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是损益类账户。

( )

9.总分类账对明细分类账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 )

10.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 )

11.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均可以用来转增资本,都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 )

12.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 )

13.“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借方登记从“库存商品”等账户结转的本期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销售费用。

( )

14.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属于静态报表。

( )

15.企业计算应向投资者分配的现金股利,不会引起留存收益总额的变动。

( )

16.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按企业在银行开立的账户和币种分别设置。

( )

17.填制会计凭证时,所有以“元”为单位的阿拉伯数字,除单价外一律应填写到角、分;

有角无分的,应当写“0”或用符号“一”代替。( )

18.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200万元,本年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50万元,提取任意盈余公积50万元,则该企业年末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为1000万元。

()

19.“营业税金及附加”属于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销售过程中,应缴纳的各种税金及附加,包括消费税、营业税、增值税、教育费附加等。

( )

20.企业已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方在月末尚未提取的商品,仍应作为企业的库存商品核算。

( )

四、计算分析题(本题型共两大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漏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一)

甲公司于2014年1月1日向银行借入一笔生产经营用短期借款,共计600000元,期限为9个月,年利率为5%。根据与银行签署的借款协议,该项借款的本金到期后一次归还;利息分月预提,按季支付。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第1~5题。

1.编制甲公司借人短期借款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按月计提利息的金额。

3.编制甲公司1月末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

4.编制甲公司3月末支付第一季度银行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

5.编制甲公司9月末偿还借款本金及第三季度银行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

(二)

2014年5月,甲公司某生产车间生产完成A产品200件和8产品300件,月末完工产品全部入库。有关生产资料如下:

(1)领用原材料6000吨,其中A产品耗用4000吨,8产品耗用2000吨,该原材料单价为每吨150元;

(2)生产A产品发生的直接生产人员工时为5000小时,B产品为3000小时,每工时的标

准工资为20元:

(3)生产车间发生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水电费等100000元,该车间本月仅生产了A和B两种产品,甲公司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假定月初、月末均不存在任何在产品。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第1~5题。

1.计算A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2.计算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3.计算A产品当月生产成本。

4.计算B产品当月生产成本。

5.计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真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应付账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因购入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尚未支付的款项,借方登记偿还的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余额;如果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预付账款余额。

2.A【解析】订本式账簿,简称订本账,是在启用前将编有顺序页码的一定数量账页装订成册的账簿。

订本账的优点是能避免账页散失和防止抽换账页;其缺点是不能准确为各账户预留账页。这种账簿一般适用于重要的和具有统驭性的总分类账、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D【解析】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只对部分财产进行盘点和核对。

局部清查范围小、内容少、时间短、参与人员少,但专业性很强。

4.C【解析】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规定的会计政策,保证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A【解析】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减少额;

贷方登记增加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其余额计算公式为: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6.D【解析】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7.C【解析】专用记账凭证是指分类反映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收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记账凭证。

8.C【解析】账实核对是指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之间的核对。

账实核对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库存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逐日核对是否相符;②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定期核对是否相符;③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定期核对是否相符;④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债权债务账面记录核对是否相符。

9.BCD【解析】使用活页式账簿应当按账户顺序编号,并须定期装订成册,装订后再按实际使用的账页顺序编定页码,另加目录以便于记明每个账户的名称和页次。

10.B【解析】广告费属于销售费用,支付广告费,费用增加记借方,用银行存款支付,银行存款减少,记贷方,所以本题所作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销售费用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11.D【解析】固定资产盘亏时,应及时办理固定资产注销手续,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按已提折旧额,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其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涉及增值税和递延所得税的,还应按相关规定处理。

12.C【解析】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的,即将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簿记录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来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银行存款的清查一般在月末进行。

13.C【解析】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200-80=120(万元)。

企业偿还负债25万元,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不影响所有者权益。

14.C【解析】“长期借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计算填列。

15.B【解析】企业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为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16.C【解析】本题应作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800

贷:生产成本800

17.C【解析】“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18.C【解析】选项A,“从银行借款存入开户银行”引起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同时增加;

选项B,“向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引起负债内部要素一增一减变动;选项C,“以银行存款偿还借款”引起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同时减少;选项D,“接受投资者投入的现金”引起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增加。

19.A【解析】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20.D【解析】“营业外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2.AC【解析】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正式通过“管理会计”这一专业术语,标志着会计正式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

3.ABCD【解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4.ABC【解析】中期财务报表,是以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包括月报、季报和半年报等。

中期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5.ABCD【解析】原始凭证的填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①记录真实;

②内容完整;③手续完备;④书写清楚、规范;⑤编号连续;⑥不得涂改、刮擦、挖补;⑦填制及时。

6.ABC【解析】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具体表现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7.ABD【解析】红字更正法适用于登账后发现记账凭证所记的会计科目错误,或者会计科目无误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从而引起的记账错误。

选项C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用补充登记法。

8.ABD【解析】在清查过程中不能用白条抵库,也就是不能用不具有法律效率的借条、收据等抵充库存现金。

9.ABC【解析】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10.ABD【解析】账户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统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对于同一账户而言,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选项B、D都是在选项A公式的基础上变化得到。

11.ABC【解析】“营业外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

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选项D,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利得记入“投资收益”科目。

12.BCD【解析】属于财务人员的职工薪酬,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进行核算。

13.BCD【解析】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14.BCD【解析】账务处理程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账簿组织和记账程序。

账簿组织是指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种类、格式,会计凭证与账簿之间的联系方法;记账程序是指由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到填制、审核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编制财务报表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等。

15.AD【解析】资产、成本和费用类账户的增加用“借”表示,减少用“贷”表示;

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的增加用“贷”表示,减少用“借”表示。

16.BCD【解析】所有者权益表现为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17.AB【解析】计入产品成本的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选项A、B应记入“管理费用”。

18.ACD【解析】未达账项,是指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经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事项。

未达账项一般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企业已收款记账,银行未收款未记账的款项;②企业已付款记账,银行未付款未记账的款项;③银行已收款记账,企业未收款未记账的款项;④银行已付款记账,企业未付款未记账的款项。上述任何一种未达账项的存在,都会使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银行开出的对账单的余额不符。

19.AB【解析】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

20.ABC【解析】选项D,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

三、判断题

1.√【解析】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要设多栏式现金日记账,一般常把现金收入业务和支出业务分设“现金收入日记账”和“现金支出日记账”两本账。

其中,现金收入日记账按对应的贷方科目设置专栏,另设“支出合计”栏和“结余”栏;现金支出日记账则只按对应的借方科目设专栏,不设“收入合计”栏和“结余”栏。

2.×【解析】一般来说,日记账应与收、付款凭证相核对,总账应与记账凭证相核对,明细账应与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相核对。

3.×【解析】错账更正法中,划线更正法在更正时,可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在红线的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由记账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

4.√【解析】错账的更正方法一般有划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红字更正法三种。

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5.√【解析】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为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账簿组织和记账程序。

不同的单位,采用不同的账簿组织和记账程序,构成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

6.×【解析】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是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缺点是当转账凭证较多时,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并且按每一贷方账户编制汇总转账凭证.不利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

7.×【解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一种对账记录或对账工具,并不是会计凭证,不能作为调整账面记录的依据,即不能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的未达账项来调整银行存款账面记录,未达账项只有在收到有关凭证后才能进行有关账务处理。

8.×【解析】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毁损及其处理情况,应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该账户属于双重性质的资产类账户,下设“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和“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两个明细分类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9.×【解析】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起着统驭控制的作用,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10.√【解析】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会计对象。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11.×【解析】资本公积,是指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12.√【解析】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付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就是这些产品的成本,也称为制造成本。

13.×【解析】“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借方登记企业本期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

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销售费用应通过销售费用核算。

14.×【解析】由于收入和费用等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因此,利润表属于动态报表。

15.×【解析】企业计算应向投资者分配的现金股利,会引起留存收益总额的减少。

16.√【解析】银行存款日记账是用来核算和监督银行存款每日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的账簿。

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按企业在银行开立的账户和币种分别设置,每个银行账户设置一本日记账。

17.×【解析】小写金额用阿拉伯数字逐个书写,不得写连笔字。

在金额前要填写人民币符号“¥”,人民币符号“¥”与阿拉伯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金额数字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写“00”或符号“一”;有角无分的,分位写“0”,不得用符号“一”。

18.√【解析】该企业年末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200+(1000-150-50)=1000(万元)。

19.×【解析】“营业税金及附加”属于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20.×【解析】根据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要求,企业已完成销售手续,则该商品的所有权已经不属于企业,不再作为企业的存货核算。

四、计算分析题

(一)

(1)甲公司借入短期借款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600000

贷:短期借款600000

(2)甲公司按月计提利息的金额=600000×5%÷12=2500(元)。

(3)甲公司1月末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2500

贷:应付利息2500

(4)甲公司3月末支付第一季度银行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利息5000

财务费用2500

贷:银行存款7500

(5)甲公司9月末偿还借款本金及第三季度银行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借款600000

应付利息5000

财务费用2500

贷:银行存款607500

(二)

(1)制造费用分配率=100000÷(5000+3000)=12.5(元/d)时,A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5000×12.5=62500(元)。

(2)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000×12.5=37500(元)。

(3)A产品当月生产成本=4000×150+5000×20+62500=76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