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范文
时间:2023-09-15 17:3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中职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 工学结合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主要以培养具有职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中职专业人才。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应用范围的宽度与广度逐渐加深,人们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加强网络技术教育与研究有助于促进社会生活水平与方式的优质化。本文主要针对网络技术教育中“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网络存在的网络方面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基于我国中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促使我国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先进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接轨。企业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程度与水平的提高促使相关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基于上述原因,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技术的网络专门人才被需要。网络维护工程专业人员、网络安全工程师以及架构工程师等专业人员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网络行业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社会备受关注与尊重的行业,而从事基层网络管理与服务的专门性的人才数量只能站到总数的很小部分。因此,坚强计算机网络专门技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培养模式意义重大。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应当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我国中职院校大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这意味着我国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工作已经开展并被纳入常规教学内容当中。中职网络技术仁慈啊的培养同时具有自身的特点,需要结合当地与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中职院校办学思路不同造成网络专业的教学要求也不尽相同。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方面:有些学校简单照搬办学模式;学校的师资水平还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教学内容陈旧,与市场需求脱节;办学经费紧张,实习、实训条件较差;由于人们对高职院校存在偏见,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总体偏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相对较弱。
二、基于网络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措施探讨
1、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应当更加关注创新意识与能力,将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培养与教学的主要目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专业理论学生应当掌握扎实,基于这种理论教育基础上应当培养学生的更加广泛的知识面以及知识体系。这样才能真正的满足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2、教学课程改革
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实现学习以及顶岗实习想和的方式,充分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使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方向更适合企业的需求。 依托企业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使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3、教学内容改革
为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保证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建立起适合当前状况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素质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构成了整个课程体系的两大坚实基础。 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技术人员。而技术基础课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立足之本,其设置情况应该认真探讨。在技术基础课中,增设了“专业导入”的内容,这是高职所有专业都应该开设的,以讲座,报告或参观的形式,让学生在入学后首先了解培养目标,了解他们将要从事工作的性质,岗位特征,发展方向等,进而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4、教学过程中应当建立双证制度,之中院校应当将这种双证制度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看待。也就是说,学生在达到了素质合格的基础上可以得到相应的素质达到证书。技术能力达到一定标准后可以得到技能证书。这样的制度有利于促进学生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与水平,也更加有利于促进教学的规范性,便于评估教学质量情况,是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专业技能。
5、教学方式方法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过程中对于操作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应当通过实例教学的方式加强学生对该学科的认知水平。例如:应用软件以及程序设计等学科。另外,应当在教学培养的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有这样才能真正令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与目的性。除此之外,培养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加强重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以及自学能力。
6、高度重视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实训
在对中职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高度关注实训练习,加强校内实习以及实训环境下的训练与校外实习。学校内部应当建立相应的专门实验室。另外,加强与校外的企业之间的联系,发展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这样能够更好的为培养专门人才提供便利。
7、网络信息技术“工学结合”的考核制度改革思路
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学生嫩巩固掌握所学知识、技能以及能力发挥。因此,在建立相关的信息技术考核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将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主要内容,减少考核中的理论知识作答,将实践能力以及独立完成项目内容纳入考核系统当中来。另外,考核不能流于形式,应当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基于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多样化能力的引导与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考核减少对专业理论的考核,有助于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高度的动手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育方式进行简要分析,虽然说当今社会环境中,网络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相对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现象依然存在。我国在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战略的过程中需要以充分建设国家信息网络体系为重要的前提和保障。之哟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供信息技术保障。中职院校在进行积极的探索过程摸索出一套“工学结合”的教育培养方式,这种方式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技术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雷超阳,刘军华. 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当代教育论坛,2013(1):12-13
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0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5.045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of the Major of voc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随着我国信息化向广大地区以及各行各业全面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大批量进入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各行各业,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个计算机类专业,它集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互融性和应用普遍性。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切体会到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当前人才市场需求的就业岗位产生较大的脱节,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成我院乃至各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现就我院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几点看法。定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1]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够从事中小型企业网络组建与维护、网络系统的应用与管理工作、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应用软件编制、网站制作与维护和计算机网络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对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调查研究,将学生的就业方向确定为网络管理员、网页程序员、程序员、网络产品的销售、办公文员等,针对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设置相应的课程如下:
熟悉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熟悉数据库应用,掌握SQL查询语言;熟悉各种操作系统的应用和管理;熟悉电脑软硬件的安装、调试与维护;能够排除常见的网络故障和软硬件故障。
根据网络管理员岗位的职业能力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网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较扎实的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自如地完成各种文档的创建、修改和维护;能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其他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设置相应的基础课程:应用文写作、基础英语、办公自动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逐步执行核心课程认证制度。在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的基础上实行“多证制”,这样既能体现国家对高等职业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测定标准,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又有利于建立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的良好运行机制。在各种条件的保证下,逐步实现每个专业模块至少一门以上的核心课程完成认证,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逐步实现核心课程认证制度。认证制度的实施能够更好的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不打折扣,也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2]。
由于校内实验资源有限,需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做到教师、学生走出去,将企业请进来,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将教学、科研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目前较好的校企合作形式有:
4.2.1 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践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有发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基地可以帮助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而且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基地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3][4][5]。
4.2.1 校企合作共建校办企业
选择现代化程度较高,规模大,市场信誉好,管理规范的网络科技公司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或生产车间。学生在校内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参与企业生产,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
4.2.3 校企合作实现“工学交替”
企业因用工需求,向高等职业学院发出用人订单,并与高等职业学院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的职业准备教育。其方式为学生在学校上理论课,在合作企业接受工作技能训练,即每学年至少有两个月在公司顶岗实习。
4.2.4 校企合作实现毕业生顶岗实习
根据企业需求岗位和岗位条件,择优推荐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待就业。把毕业实习安排到企业,把实训课堂“搬到”车间,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6]。
程中,教师既要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突出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做”,一方面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使学生用以促学。它把学与用很好地统一起来,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感性认识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教学效率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更具有
实效性[7-8]。
人才培养依靠教学团队。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各类高等院校,很少有教师直接从企业一线进入高职院校任教,这直接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与专业相关的技能,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和效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在上岗前接受相关专业技能的专门培训,并采取各种方法
提高教师素质[9-10]。
学科带头人积极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与规律,将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融入专业发展规划和课程改革的设计之中,积极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把握教学改革和建设方向;同时,带动形成良好的“传、帮、带”团队文化,促进教师职业素质
篇3
这个“基础”却得不到重视,因此,我们要把对中小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育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阶段。计算机网络之中所涉及的人才包括多个层面和多个领域,有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计算机硬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等多个行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目标的确定和不断地扩充都需要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做到万无一失和相互衔接恰当合理,当然,这也就需要各层面、各领域、各环节的人员共同来配合完成。比如,中小学校及教师对中小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重视等,都会使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内的人才培养很难以运行。当然,这些人才的培养决不是等到他们进入高校以后的必修,而是要在中小学时期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建立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思想,至少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最基础和最简便实用的技术。
正如每个人所见,在中国当前的形势下,从小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还是个薄弱环节。作为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的我们必须在透彻了解本校或本地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认知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合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培养一大批新时代的高素质的计算机技术网络经济人才。
1.建立中小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中小学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全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广泛开展,助推我市创新型、创业型城市建设。这就要求对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课程统筹规划,加强引导。宏观层面由市县统筹,微观层面由学校具体实施,做到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同时,要有计划推进,分步实施,做到区域突破与整体推进相得益彰。
2.要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和认知能力,创新中小学校科技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和方法,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教育氛围,增强科技创新教育的吸引力。以形式促内容,以内容促发展。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虚拟训练室,让学生自主地像平时打游戏一样,将课程目标设置为游戏关卡,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和趣味性。
3.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及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加强教师的计算机授课水平和相应硬件及软件的储备和使用。不断丰富科技创新教育的内涵,整体提升中小学校计算机网络教育水平。
4.结合不同学校实际,选派部分教师赴外参加专业知识培训,以此不断提升我市计算机网络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创新教育的能力,从而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计算机网络思想。随着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的多方位、多领域的使用和普及,中小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就变得尤为重要,这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2-0271-02
1 概述
教学定位:计算机网络定位为高等学校计算机核心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掌握基本的网络管理和计算机系统安全设置方法,以及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信息等各种网络应用及开发能力。
课程实施方案总体设计思想,学校的层次不同,学生专业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也不相同。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应有不同的实施方案。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实施方案,例如:按学科划分、按课程内容划分等。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采用基于内容的实施方案设计方法,可以初步分成如下两大类:
1)以计算机网络原理和技术讲解为主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网络模拟与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的功能、组成及基本原理,网络管理,网络服务,网络应用开发等。
该实施方案主要针对重点高校的理工类学生,全面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解,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水平,初步培养简单的网络应用开发能力。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讲解为主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硬件基本功能、简单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的简单配置,网络服务的应用,Internet应用以及计算机系统安全等方面。
该实施方案主要针对重点高校文科类学生、一般院校理工类学生、文科类学生,全面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特别是互联网应用能力。
2 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
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最常用的内容组织方式是采用基于OSI七层模型的方式分层讲解。从内容的性质和认知顺序看,将知识单元组织成不同的知识模块,知识模块又可以分为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网络协议三个认知层次,从而为课程内容简历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
3 实验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实践教学除了要对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验证外,还将选择大量实际中有可能遇到问题,特别是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1实验内容基本要求
对于课程内容的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安排相应的实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关于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课程中的实验设计,对应的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如表1所示。
3.2实验项目设计
实验名称:简洁明了的反映实验的核心内容
实验目的:实验预期达到的目标。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会等词汇分条描述,也可用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等用词对目的进行强调。
实验类型:分为验证型、综合型、探究型三种类型
实验内容:实验的具体内容,分条描述
实验条件:实验所需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环境
实验分析:给出设计该实验的出发点,问题分析,解题思路,实验难点分析等。
实验步骤:操作步骤和程序关键代码
实验拓展:在本实验的基础上的应用能力拓展,给出一个或几个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和迁移能力。
同时,还应该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形式可分为单人实验、小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3.3实验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实验分成3个实验单元,每个实验单元包含若干实验项目,在项目设计和选取上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 结合理论教学,实验项目应该能够反映和验证课程所讲授的主要知识点,以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实现从原理到应用的知识迁移。
篇5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social demand for computer network technical positions, combines with the authors' actual research, designs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analyzes of network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analysis and occupational capacity, and plans task-based and process-based talent development system.
关键词: 岗位;能力;工作任务;工作过程
Key words: job;capacity;work tasks;work proces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221-02
0 引言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运行平台和实施载体。信息产业人才的缺口主要表现在具有研发能力的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两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维护、网页制作、网络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技能人才缺口巨大。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中,网络应用的全面延伸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面发展。各行各业和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都会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
1 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分析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都需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而无论是企业的网络构建、管理还是网站的开发运营,都需要更多的网络人才来实现。所以网络管理员、网络架构工程师、网络开发运营工程师、企业信息管理师等相关人才需求尤为迫切。科技的发展,单一掌握某一专业的人才未必能够在市场上立足,掌握计算机网络所涉及的软、硬件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能力;网络设备的安装、操作、测试和维护能力;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快速跟踪网络新技术的能力,能真正把基础理论知识与网络实践能力合二为一的网络建设、操作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紧俏商品”。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可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承担以下工作岗位:网络系统工程的技术指导;网络工程监理;网络工程测试验收;网络工程项目经理;网络集成公司技术支持;网络和数据库管理员;网络系统工程的现场督导;网络集成公司销售服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及其它相关的工作岗位。(表1)
2 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能力分析
在调查相关企业、专家,查阅资料后,通过对职业岗位群、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和调研,确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网络综合技能、创新能力的要求。图1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力培养思路,表2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能力分析。
3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由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由岗位职责划分岗位基本能力和拓展能力,由职业养成规律确定能力等级和培养计划,由企业工作任务整合出职业化的培养体系。
3.1 基于工作任务的培养模式 根据三级能力的培养思路和职业养成规律,由浅入深安排学习内容,并由企业实际工作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按照“小型企业、简单工作组模式局域网的组建”、“中型企业网的组建”、“域模式局域网和大型企业网的组建”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3.2 基于工作过程的培养设计方案 基于工作过程的培养设计方案,是根据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到行动领域,再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培养领域表现形式是由若干个培养情境构成。培养领域设置的原则:一是每一培养领域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二是各培养领域排序要遵循职业成长规律;三是各培养领域排序要符合学习认知规律;所有培养领域组成生产或经营过程。
培养情境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紧密围绕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为载体进行培养情境设计。
创设培养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使培养对象从经验的积累达到策略的提升,培养情境的设置要在同一范畴内至少设置3个以上的情境培养与训练,使之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重复过程、步骤和方法,积累经验,不重复的是内容,找出差异性,达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情境设计的载体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大体可归结为:任务、项目、案例、现象、设备、活动、产品、软件、材料、场地、系统、问题、设施、对象、工位、类型、岗位、生产过程等载体。(表4、表5)
“网络管理员”岗位培养共安排8个培养情境,每个培养情境有4项典型工作任务,共计32个工作任务。(表6)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了一套现代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为社会急缺的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找到了捷径,通过这套体系的运用必将培养出一批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人才,为社会工业化信息化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冬,杨文安,李继良等.网络技术及工程课程群建设改革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2,(31).
篇6
论文摘要: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要贯穿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学理念,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本文探讨了在实践教学中如何采用企业真实的项目来驱动教学、聘请企业的项目工程师指导教学的教学模式,从而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提高了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际项目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实现零距离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 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一个对实践技能要求非常高的专业,是与社会实际职业岗位联系密切的专业,实践教学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非常重要。进入21世纪,计算机网络得以迅速发展,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已不能满足计算机网络发展、应用的需要,加之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产品更新较快,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网络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均存在着网络设备和技术落后、设备参差不齐的现象,无法跟上新技术和新产品发展的步伐;虽然近几年实践教学力度已有所加大,但实践教学模式还未取得根本性突破。因此,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已迫在眉睫。探索和研究适合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已成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当前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网络技术人才最为重要的环节,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两种教学方法:一是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二是多媒体演示加练习的方法。每门课程结束时再安排相应的课程实训。这两种教学方法存在以下弊端:①以教师为中心,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而学生只是作为“观众”,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②无法适应学生的个别化需求。由于学生基础和素质的差别,存在“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的情况。③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缺少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和动力。④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认识不足,实践教学的内容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一直以来,人们观念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不系统,形式松散,随意性大,结果使学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学以致用。因此迫切需要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2 基于项目驱动的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当今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是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是加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培养则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中高级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因此我们的实践教学就必须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主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掌握项目开发的流程,切实感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做到与就业的岗位零距离接轨。
2.1 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 “项目驱动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实际项目设计、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设计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在传统的学科体系下培养起来的,没有一线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经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近两年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企业派遣的项目工程师的指导下,将企业已验收的真实网络工程项目引入我们的实践教学,推出了网络项目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2 网络项目教学模式 所谓“网络项目教学模式”,就是在企业派遣的项目工程师的指导下,围绕真实的网络工程项目,将学生组成项目开发团队,通过协作方式开展“做中学、学中做”的互动教学,有机的将网络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在网络项目教学中。
为了增加学生对“项目”的真实感,我们采用参观项目、模拟项目的教学方法。首先由项目工程师带领学生参观他所开发的网络工程项目,让学生对什么是项目开发、毕业后能干什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由项目工程师介绍项目工程开发的一般流程,并对项目进行分解,形成一个个的子项目,强调相关的注意事项;然后将学生组成项目开发团队,由团队成员根据所实施的项目进行需求分析和讨论,规划和设计网络方案,拟定有效的项目实施计划;最后根据项目实施计划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2.3 项目评价的方式 项目驱动教学法采用的是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成绩评价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位学生必须作好实施记录、写好实验报告。每个子项目完成后由组长进行小结,教师进行点评,指出该子项目完成的优劣,以及可改进的地方、怎样使项目方案构建得更趋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等,修改方案、项目合成,直至最终完成整个项目。
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并由企业派遣的教师验收合格后,除了需要撰写项目文档和项目总结报告外,一定要及时的进行交流、展示并点评,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反馈和评价。这是知识形成和提高的重要阶段,同时也能极大地促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因此,我们对项目的评价分四级来进行,包括:学生自评,组员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对团队总评,最后综合四级评定来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其中组间互评是采用展示和汇报的方式。学生完成了项目展示后,还应由团队成员制作一个PowerPoint演示文稿来说明这个项目的构思及设计的重点和特点、解决了哪些问题;然后由其他团队一起来评论,说出可圈可点之处。另外,其他学生对这个项目的设计、实施有何疑问之处,也可提出来,由团队来答疑。最后,由教师对团队总评,指出这个项目中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之处。经过这样的展示和汇报,就可以让学生“茅塞顿开”,有助于思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养成,有助于团队精神、集体观念的培育,使学习者为某—相同目标而团结共事的合作精神得到提升。
3 教学改革效果
从2009年开始,在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08级进行了两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学生普遍反映对于教学改革后的课程,在课余准备的时间远大于实验课的时间,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比以前高很多,学生不仅学得会,而且对专业学习的目的有了更加直接的感观认识。采用网络项目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和思考的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去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而且还能使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学生要高质量地完成项目设计,不仅需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以及自学很多相关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因此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职业能力。这些改革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到课率、学习热情、学习成绩等方面,尤其是在毕业设计选题时,许多学生愿意选那些涉及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网站开发等项目式的课题。
4 结束语
在高职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实际项目操作能力,为实现零距离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仍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研究和探索教学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推动高职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严双林.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11(1):53-55.
[2]李环.计算机网络实验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0(5):85-87.
[3]聂丽萍,田立武,沈权权.项目教学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14):162-163.
篇7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
HUANG Jiande
(Beibu Gulf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 Qinzhou, Guangxi 535000)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were analyzed, and points out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in the teaching.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case teaching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the case sele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1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行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①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包含的知识点多,涉及到大量的概念,理论复杂,内容抽象;并且网络技术更新迅速,同时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注重的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的培养,这将会给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背景下,教学难度有所增加。
2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理论传授而缺乏师生良性互动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着,课堂上缺少提问、讨论和互动;从而导致丧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理论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在课堂上缺失学习兴趣的现象,无法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对计算机网络实验的认识不足
部分师生一直以来都认为计算机网络实验主要是验证性的实验。每次实验都严格按课本罗列的步骤进行,缺乏思考和创新,没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
2.3 实验条件的限制使理论与实践脱节
随着网络迅速发展,网络设备更新较快。许多职业学校由于设备成本问题,只能配置一些简单的网络设备,没有功能完善的网络实验室。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安装与调试之类的实验,如不经过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就容易形成了纸上谈兵的现象;致使较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步入社会后无法胜任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2.4 考核形式单一,难以达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课程的考核主要以理论为主,实践考核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过少。部分学生以通过考试为目的,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致使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不具备熟练操作的技能,更谈不上具备网络管理或开发的能力。
3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案例教学法具有多种的定义,一般而言是指一种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教学方法。②它以学生关心的问题或焦点为导向,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充当着指导者和设计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习知识和发现问题。
3.1 案例教学法的特征
(1)案例教学以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建构学生知识为目标。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深入广泛地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和思索,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地探究。(2)案例教学基于案例为教学材料,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了平等对话和多向互动。通过对案例中具体问题讨论与争辩,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开放和扩展,丰富了问题的内涵,实现了现实情境与教学的融合,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从教学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3)案例教学法重在启发,突出实践。在案例教学中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目的是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运用发散思维去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能独立地进行阅读、查找、搜索资料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形成一套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2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差异
(1)教学目的方面。案例教学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传统教学偏向于课本知识传授。(2)教材使用方面。传统教学法使用的是学校订购的课本,而案例教学法使用的是案例,是对一个复杂情境的记录。(3)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是教师把自己掌握的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讲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而案例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对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4)角色方面。在传统教学法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案例教学教师是导演,负责指导和推动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教学中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需要他们对案例进行分析与思考,并从中得出结论。(5)教学效果方面。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学到的是第一手知识,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传统教学法学生学到的是第二手知识,学习效果差,缺乏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3.3 案例的选择策略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是案例教学的灵魂,案例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成败。③好的案例可以使案例教学事半功倍,让学生融会贯通,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案例的选择上必须把握好尺度;具体来说,一个良好教学案例的选择应遵循以下策略:(1)教学目标要明确,主题要突出。首先要明确案例为教学服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加深对教材中难点和重点的理解和把握;利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与计算机网络相关问题。所以,在素材选取上要注意“取舍”,做到案例选择要精,则要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突出主题。(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目的是就是应用,利用它解决学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要求所选的案例要实,既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也要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出发;不能脱离实际,凭空臆造。同时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扩展性。(3)遵从认知规律。在案例选取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网络设计水平,要做到有的放矢,难度要适度。计算机网络技术案例选择,应定位在现阶段比较流行的或最近出现应用较广的网络案例,应新颖及时,落后过时的没用,过于超前的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最好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在他们身边发生的案例,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对他们更有教育和指导作用。
3.4 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实施
3.4.1 案例导入
在案例导入前应提前做好学生学习知识的铺垫,其中包括与本案例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去认识案例中的重点和难点。④在引出案例后,向学生讲解案例学习的目标,布置学习任务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逐步将学生引入到需要学习案例中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在预习案例时,如遇到困难,可以让学生形成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相关结论。
3.4.2 案例协作学习
(1)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小组。案例学习小组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教师可以对小组作适当调整。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案例要点,有利于培美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2)操作演示。将已经准备好的案例进行演示,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网络案例中的要点。(3)组织讨论。明确案例目标后就可以对其进行讨论,讨论方式可以分为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两种。例如为某网吧设计一个组网方案,要求是有300台计算机,千兆网络。在设备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的问题:网络方案采用多少层网络结构设计(2层)?核心层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采用哪种型号?出口路由器采用哪种类型时性价比高?网络拓扑结构如何设计?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发表个人见解,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在班上开展集体讨论。
3.4.3 案例研究总结
在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学习结束后,教师可要求每个小组写一份案例学结报告;归纳总结本次学习是否达到案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在分析讨论案例时得出的最佳方案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收获,在案例的基础上是否有创新和拓展,解决了哪些问题,在对网络的设计中还存在哪些困惑。教师最后可作适当的点评。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再次理顺学习思路,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4 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体会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教学方法,给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添加了活力。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摆脱了枯燥乏味的网络理论,对学生主动去求知和探索科学知识很有帮助;其次,在课堂教学上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与研究;第三,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更贴近日常生活,使学生能从课堂上学有所得;第四,由于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讨论和总结,容易形成新的观点,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学习能力从理论型向实践能力型转化。
5 结语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融合。通过案例中的知识点对任务的融入,让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所学内容,对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步登辉.案例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9(2):148-149.
② 赵欣.“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2(6):149-152.
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教学 教学改革 高职
1 序言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教育形势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已经转变为以就业为导向、学制改革、订单培养以及职业规划,其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人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培养具备计算机网络系统设置、运营维护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相统一的技术,涉及到现代计算机产业中的智能硬件、软件等互联网应用。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现代互联网发展十分重要。
所以,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改变课程开发的模式,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更是高校信息教育最为核心的部分,如何在探讨过程中引入全新技术;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增强实践能力;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教程,让学生掌握有关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同时掌握与计算机有关的基本技能,作为信息类专业的授课教师,在改革教程时必须认真思考上述问题。
2 对专业技术模式进行创新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高校信息教育的专业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安装、高度、维护以及管理方面的能力,培B能够从事实际工作,能够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实干型人才,能够承担网络工程施工、网络设计、网络管理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2.1 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在内容组织方面,应当注重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对知识的具体应用进行简介,确保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网络原理及相关的网络协议,并且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在组织方面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在多媒体教室开展;还有些适宜采用小组模式,例如网络设备的安装和设置、网络调试与具体布线等,都应当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同时整个网络操作系统、各个网络配件的安排也可以通过局域网完成。
2.2 将培养学生能力当成重点
对职业教育而言,教与学的过程并不是单纯传授学科内容,更多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培养学生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由于课程具有极强的实用性质,因此应尽量做到“边学边做,学以致用”,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时,应当注重尺度的把握,在实践的同时带入转专业理念,把教、学、做融合成一个整体,确保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全面掌握相关理论。通过案例,可以让学生掌握各项基本技能,从而懂得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
2.3 推行双证制度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特殊,因此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还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专家为学生讲课,或者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企业,让学生熟悉工作环境、熟悉项目流程以及网络的最新技术。从而让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认知更加直观,可以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倡导学生考取专业的资格证书,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竞争能力。学院还应当鼓励学生参加各个企业的专业资格认证考试。从而确保学生有能力更快适应将来的工作,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3 对技术方法进行创新
多年以来,高校教师对技术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基本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课程应当符合就业需求,培养当前社会急需要的人才;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信能力;在研究中应当尽可能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以增强效果,积极推行双证制,也即倡导学生参加学历证书考核的同时还应当参加各种技能证书的考核,有鉴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方法:
3.1 挑选最适合的教材
学习过程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要想确保整个过程顺利开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挑选合适的教材。在教育学生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前新的动态,应当将主流技术、实用技术以及基本知识、常用工具及重要的应用结合起来。高职院校教材最突出的特征是操作性强,也就是说教材的内容必须实用。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选择最合适的教材,同时还可以自行编制教材,尤其是借助于本校环境开展各种实验的教材,还可以向学生及时传授新技术,确保学生的技术知识能够适时更新。
3.2 引进优质资源
学院应当尽一切努力创造优越的条件,同时采用最先进的手段辅助,通过互联网与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基础设施,让学生将学与做结合起来;将学生放置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积极与各个企业取得联系,运用企业资源,将一些企业专业人才请进课程,向学生传授有关新技术的知识,确保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更新自己的技能。
4 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始终应当将学生放在第一位,所有的活动都遵循相应的教育理论,注重激发学生学生兴趣,将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总体目标,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掌握所有的基本原理以及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各种形式的方法加以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懂得如何思考问题;还可以与各个企业进行合作,推行“双证书”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对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同等视之,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与应用知识的结果进行考核,从而完成高校职业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文清.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2]黄育云.教育学教材教法研究[J].四川出版社,2002.
[3]昌跃明.浅谈网络实验室的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4]兰晓红.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5]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第四版.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02).
[6]吕同斌.关于高职教育实训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7]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02).
作者简介
张刚(1978-),男,山西省平遥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山西青年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
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45-02
一 引言
在过去的十来年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到了迅猛发展,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不少院校尤其是示范性高职院校也渐渐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依托校企合作办学,坚持特色,以深化改革的思路来谋划科学发展。培育高职院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专业群是形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每个专业群都要围绕一到两个核心专业,为适应区域经济的人才需求,探索和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建设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并同时带动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增强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文信息技术等计算机类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夯实基础,强化特色,提升内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根据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工作谈几点认识。
二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基础
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国家示范性重点培育高职院校5年的建设,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拥有一支力量较雄厚、结构较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几年来,通过引进专家、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进修、以老带新、互相学习等方法和途径,本专业基本形成了以高级职称教师领头、中级职称教师作为支撑、初级职称教师为后备力量的专业教学团队,大部分教师直接来自企业生产、管理岗位,持有行业权威职业资格认证。
在兼职教师聘用方面,通过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收集大量的行业、知名企业的专家信息,并且指定专人与专家保持密切的联系。从2007年建库至今,在册专家人数已达到了50多人,可以满足本专业对兼职教师的需要。
2.初步建立了以项目为载体、校企共建的课程体系
建立了以专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校企共建课程体系。教材的编写以项目为载体,注重实效性和实用性,努力做到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零距离。多门核心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发了项目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材并运用于实际教学。如CCNA认证课程则直接采用思科官方开发的最新权威教材。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Windows组网技术”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交换机与路由器原理及配置”、“Linux系统管理与组网技术”、“网络数据库SQL Server”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3.实训基地具备一定规模
校内实训基地中建有网络技术中心一个,包含网络基础实训室、网络系统集成实训室和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中包含有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包含有校园网。
4.引进行业权威认证,在校内建立认证考试中心
学校引进思科的CCNA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把CCNA培训课程融入本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此外,还设有高新技术ATA认证考试点,开设有华为网络助理工程师、工信部网络安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项目。
5.科研、教改成果显著
2007年以来,学校承担区级以上科研、教改课题4项,院级课题9项。学生在许多全国性的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如在第四届“思科网院杯”2009年度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中,本专业学生与国内著名大学本科学生同台竞技,以广西第1名、全国第11名的成绩进入复赛,在复赛中取得了全国第12名的成绩。
6.社会服务能力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同时,依托学院的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对中职教师和社会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了计算机技术培训,先后培训中职教师250人次;同时,专业教师与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还进行横向科研开发,成功开展了2项课题的研发工作;并且积极扶持兄弟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三 专业建设改革的内容
1.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在校企合作的推进过程中,在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认证培训、项目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只要找准切入点,找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是可以做到互利互惠的。学校通过把美国思科公司的CCNA认证课程融入到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而得到该公司的大力支持,不仅在认证考试费用上给予低折扣的优惠待遇,而且给予教师免费培训和赠与网络设备等帮助,该公司也表示今后还将长期合作。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国内外知名网络相关企业的内在需要,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场地安排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沟通和协商,建立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2.实践“企业引领、职业化训练”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区域经济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特点和高技能专门人才规格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依托行业企业,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建网、用网、管网”三项职业技能;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岗位能力分解,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以项目训练为主线的“企业引领、职业化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职业认证教育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积极推行“双证”毕业制度,规定学生在领取毕业证书前必须获得一个以上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目前,学校已经把CCNA认证课程融合到正常教学体系中,考取CCNA证书成为了基本要求;而且计划在选修课中增加CCNP课程,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考取CCNP证书;鼓励优秀的学生自学CCIE,争取获得CCIE等顶级国际认证。加强校企合作,以项目训练为主线,采取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依托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北部湾园区学院进行“厂中校”的学习。每学期分为三个阶段:校内学习阶段、北部湾园区学院实习阶段和到企业顶岗实习阶段。三个阶段交替进行,每个学期至少安排学生到北部湾园区学院参观实习一周,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将来的工作环境,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达到职业认知的目的。校内学习阶段以项目为主线,整个学习过程都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完成,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岗位技能,实现职业认同的目的。每个学期最后五周安排学生直接到企业实训,让学生熟悉网络组建的基本流程、企业生产工艺及岗位技能,三年当中学生反复多次到企业实训。一方面,学生对职业有了较深入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掌握了企业先进的技术。每个阶段均采用项目教学方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了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通过学生到企业岗位工作实践,让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提升岗位技能。通过多阶段的顶岗实习,确保学生在毕业前累计都到过企业从事网络相关专业工作一年以上,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无缝过渡到实际工作环境中。
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的课程体系
第一,职业认证课程融入正常教学,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继续完善CCNA认证课程教学。在学校建立VUE考试中心,强化学生认证考试,提高认证通过率。
第二,提高认证课程级别,培养技术全面过硬的高级技能人才。在完善CCNA认证课程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把CCNP和CCIE等思科网络技术的顶级认证培训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紧缺的高技能高技术型人才。
第三,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训练课程。通过校企合作,深化课程改革,深入分析“建网、用网、管网”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制定网络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标准,校企共同开发并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案例专业课程,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材,将Cisco、华为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认证课程融入实际教学,实现职业资格认证课程与基础专业课程相融合,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要求,对学生实施职业化训练。
4.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高的教学团队
通过校企互派教师、合作教学、合作开发项目、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使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形成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高的教学团队。
5.建设具有“校中厂”、“厂中校”特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针对国内外知名网络设备生产企业、网络安全系统集成企业和通讯与互联网运营企业在员工培养、客户培训、设备和软件系统潜在用户的培育、项目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内在需要,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场地安排等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共同合作,在校内建设以企业名字命名的网络设备系统集成实训室、网络安全实训室、项目开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考试中心等具有真实企业环境特征的“校中厂”实训基地;在企业内建设具有“厂中校”特征的校外实训基地。
6.带动计算机类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重点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带动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文信息技术等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全面推动专业群各专业的整体水平提升,形成群体优势,做到资源共享,提高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综合能力。
7.增强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
发挥本专业及专业群在IT技术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培训、职业认证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开展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开展网络系统集成和软件项目开发技术服务,主动承担区域内中职和高职院校的带动责任,加强对口帮扶服务。通过多种渠道对北部湾经济圈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持。
四 结束语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有其自身特色,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建设服务的需求,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龙头,以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为主干,以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文信息处理技术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并且在专业改革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专业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9)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7-0078-02
项目教学法是目前职业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使用得尤为广泛。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工作经验的增加、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储备。此方法在教学中,项目的选择与规划是关键,可谓“成亦项目,败亦项目”。那么,如何才能选择或设计规划出有效的项目,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项目选择的角度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涉及的课程比较多,各门课可以使用的教学项目也是多种类型,所以在项目的设计或选择上要有一定的角度,应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创设与当前学习内容相适应的学习情境。这样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避免感觉上的单调乏味,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适合以项目教学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应该选择或设计什么样的项目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答案是:围绕学生,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点,将教学知识点与技能点有效穿选择或设计的项目中,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在教学中,可将“网页设计与制作”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与技能点融入以下五个项目中:制作个人主页、制作个人网站、制作班级网站、制作自己熟悉的企业网站、制作个人爱好网站。所有项目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
二、项目选择的梯度
学生从初中走入中等专业学校,面临着许多的专业问题,特别是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不论其原来的信息技术水平如何,他们均没有专业基础,对专业的认识、理解、认同等均需要一个过程。他们的学习起点、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的差异,也会导致其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在教学中选择或设计项目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梯度、分层次设计项目进程,满足不同能力学生在学习中的不同需求。
如“Web服务器的配置”项目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服务器的配置、一台服务器同时建立多个站点等内容。用来标识网站的信息主要有三种:IP地址、IP地址+TCP端口号和主机头名称。在教学中可以将上述内容分解成项目的三个工作任务:第一个任务是使用IP地址配置服务器,第二个任务是在IP地址上再加上端口号,第三个任务是使用主机头再加上域名解析实现站点的访问。三个任务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项目选择的深度
此处的深度并不表示难度,而是指项目选择或设计和企业实际需要的契合度,是与企业需求联系的深度。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学项目来源于虚构或是加工后的企业项目,已针对教学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了项目设计与改造,保证了项目尽可能多地涵盖教学要求。这样的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把控性大,课堂效果会比较好,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企业真实的要求可能会无从下手,适应性略有欠缺。从学生就业要求以及学生发展来看,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多地将真实的项目引入课堂,将其作为教学项目,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网络综合布线”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介绍了网络系统的设计、施工技术以及网络测试与验收等内容。该门课程我们可以将真实的项目作为教学项目来引导学生设计、规划网络系统。教师可以关心当地的招投标网,从中选择相应的招标项目,带领学生查看标书、实地勘测、了解需求,根据标书要求对网络系统进行设计,结合所给参数进行设备选型,根据现场勘察的情况设计施工方案等。这样各个小组就会设计出多种不同的方案,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如果可能的话,最后还可以与中标公司联系,请他们来讲解设计、施工、设备选型的方案并对学生的方案进行点评,拉近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为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打下基础。
四、项目选择的广度
广度是指教学项目的选择或规划要有代表性和示范性,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获取必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知识,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这就要求项目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发散作用和辐射效果。
“动画设计与制作”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操作性强,适合使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动画制作技能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工作领域,在日常工作的许多场合均能用到,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如好友过生日制作一个MV、新年祝福制作一个动态祝福卡、为好友制作一个动态GIF头像等。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有时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那么,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呢?答案是网站。因为网站是二维动画使用最集中的地方:闪烁的文字、动态的图标、个性的Logo、片头的广告、交互式游戏、浮动的窗口等。在教学中,可以选择某一门户网站,将其页面上各种类型的动画选择出来,作为课程教学的项目案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使其走上工作岗位后有更强的自信心。
五、项目选择的效度
效度意味着项目的选择与设计不能没有目的、不能想当然,要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的教育,9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需要利用三年内所学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在社会上立足、在工作中成长。所以,教学中所选择的项目一定要能对他们就业有价值,对他们适应岗位有支撑,对他们适应社会有帮助。
- 上一篇:固定资产的管理规定
-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