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15 17:3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资产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

篇1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含在建工程管理,下同)沿袭着“财政部——总行——各级分行”的计划管理体制,即财政部作为主管部门,每年根据国有商业银行的计划需求申请,综合考虑银行业务发展、物价变动及上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等因素,核批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当年的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购建资金计划。这个计划是指令性指标,不得突破,对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提出的是总体要求,即绝对额控制。但这种要求是粗放式的,年度计划的分配、执行及监管、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等均需通过银行自身的经济活动得以实现。因此,在银行内部建立健全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从纵向上看,固定资产管理遵循“分级管理、授权有限”的原则。与计划的逐层分配相适应,固定资产管理在银行内部实行总行、一级分行(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二级分行(即各地市分行)、三级分行(即各城区、县支行)共四个层次的分级管理体制,各级机构对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负责,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审批、指导、监督、检查的权力。由于财政部的考核以总行为单位,出于管理、控制的需要,固定资产的采购、竣工决算、处置、报废、盘盈、盘亏等审批权限集中于总行。

从横向上看,固定资产管理遵循“集中管理、监督到位”的原则。在各级机构内部,固定资产的管理权集中在财会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组织计划的编报、执行和监控,完善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与规范会计核算,监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以及接受稽核部门的监督。行政部门、信息科技部门是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完善固定资产的登记备案及领用制度,监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是固定资产各项业务的终端,负责合理确定固定资产计划需求,妥善使用和保管领用的固定资产,接受财会部门和实物管理部门的监督。

在上述管理体制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科学配置固定资产购建资金资源,合理安排计划指标,强化各项固定资产业务的审批,保证计划管理的有效性;二是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确保其账务处理的合规性,真实、准确地反映会计信息。为此,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如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制度、集中采购制度、日常管理制度、处置管理制度、核算制度与内部考核制度等,这些制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成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前提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的控制与监督工作也得到了日益重视和加强,管理的有序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经济需要,正在抓紧进行股份制改造,把建设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作为发展目标,因此,提高资产质量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实现计划管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加强监管检查成为了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要求。由于管理要求的不断细化,以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一些基于历史原因以及现有体制不完善之处而产生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

(一)账实不符问题

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有账无实、有实无账和账实不匹配。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一是固定资产采购项目的计划指标被挪用,形成固定资产虚列;二是利用“小金库”等账外资金越权违规购建固定资产,但为逃避监管而不入固定资产账或部分入账;三是会计差错,即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国有商业银行曾在1995年进行了清产核资,在1999年和2000年开展了账外并账检查,相当于在全辖进行了大盘点,规范了固定资产的入账核算,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但由于账实不符问题来源于多年的积累,并未得到根除。

(二)固定资产年度计划执行的偏差问题

固定资产购建资金计划作为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工具,是指令性指标,必须做到层层负责、不得突破。但一些分行在计划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执行的结果与执行的目标出现了偏差,具体表现为超计划执行、计划被挪用、擅自购建新项目、擅自换项目等。由于银行业务本身的特殊性,其资金流入、流出十分频繁,金额十分庞大,因此,正常情况下银行固定资产的购建资金来源也就非常充裕,从而需要指令性计划对固定资产的购建加以控制。上述种种计划执行偏差现象则使计划失去了严肃性与指令性,管理机构的管理意图未被落实,造成了固定资产计划管理的失控,如程度严重时还将影响到银行的正常经营。

(三)房地产未确权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要进行股份制改造,要实现上市目标,就必须保证其资产的产权清晰,固定资产中涉及产权问题的项目主要表现是房地产。由于历史上银行办公用地多采用划拨形式、管理制度的松散造成房地产购建资金来源多元化以及办证意识淡薄等原因,银行内部无论是正常入账还是账外并账的一些房地产项目存在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等证照不全的现象,即未做好房地产的确权工作。这些房地产长期归银行使用,虽然不存在第三方对其产权进行要求,但为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这些房地产须补办相关证照,这往往需要一笔不小的税费支出。

(四)基建项目竣工决算造价不完整问题

基建项目的竣工决算代表了基建资金循环的终结,决算造价是基建项目成本的准确反映,是入账原值的确定依据,因此,银行内部都有一套完整的竣工决算审批操作规程。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已经办理竣工决算的基建项目仍需要追加投资的现象,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在利益的驱使及基建项目主管机构的干预下,一些独立审计机构违背职业道德,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掩盖基建项目中存在的或有债务(如税务机构口头承诺的税费减免),将决算造价从表面上控制在批准的预算总投资内,以逃避监管,可一旦或有债务发生,银行必须面临付款问题。二是客观上的原因,近年来,国家逐步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制度,一些基建项目靠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面临着支付土地出让金的局面,从而需要追加投资。

(五)责任人处罚机制不到位问题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要求,银行应该对造成上述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但实际上,这种处罚的权力集中在人事部门,而一些责任人往往现任或曾担任过领导岗位,由于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对其处罚往往是象征性的,或者根本不处罚,造成一些责任人长期逍遥“法”外,有关制度成为一纸空文,这也是国有企业监管不利的通病。由于责任人的处罚未得到彻底落实,容易造成有关负责人责任意识差,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重视,结果形成恶性循环,产生更多的违规现象。此外,责任人处罚不到位的问题也影响到了基建项目决算、闲置固定资产处置等业务的审批。近年来,随着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及三令五申,逐步将固定资产违规现象与有关负责人的职位升迁挂钩,这种情况已有所好转。

(六)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置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的闲置固定资产是指不需用固定资产,主要表现为闲置房地产及闲置电子设备。闲置固定资产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三种因素:一是银行内部流程整合产生的闲置,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推行“减员增效”措施,甩掉历史包袱,对一些经营效益差、无发展潜力的县支行以下机构进行了撤并,造成了撤并机构房地产闲置;二是科技进步造成固定资产无形损耗而产生的闲置,这在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三是违规途径产生的闲置,即一些分行通过各种手段逃避总行监管,购建账外固定资产却未实际发生使用效益。这些闲置固定资产属于非生息资产,占用了银行大量资金,需要积极加以盘活处置。在处置的过程中要确保程序的公开、透明,最大限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三、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的对策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之所以会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历史上长期粗放式管理形成的遗留问题积淀,还有一部分源于现有体制的不完善之处。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做到“权责分工明确、管理高效有序、过程公开透明、监督检查到位”,具体对策如下:

(一)完善人事约束机制

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归根到底是由各级机构相关管理人员(即负责人及经办)的活动完成的,因此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以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而目前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或者约束机制得不到落实的状况是历史原因形成的通病,是产生各种违规现象的症结所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人事约束机制必须受到银行高层的重视与认可,具体措施如:设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人员的任职资格,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实行竞聘上岗;对管理人员实行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其发放个人绩效奖金的依据;将固定资产违规现象与管理责任人的职位升迁挂钩,对有关责任人应及时、合理地进行处罚;将固定资产违规现象与责任人所在机构的人事费用、业务费用挂钩,按违规金额的一定比例扣减人事费用、业务费用指标等。

(二)树立年度计划的权威性

在目前的计划管理体制下,年度计划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主线,必须向各级机构树立起年度计划的权威性,防止计划管理扭曲、失控,实现预期目标。各级机构应形成“没有计划、不得执行;执行计划、不得突破;专项计划,不得挪用”的观念;跨年度使用计划,必须重新申请;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必须与批准的计划相配套。各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转变思想,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对计划的执行实施认真有效的监控,同时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预算管理,细化成本控制,科学、合理地申请、安排计划,减少超计划情况的发生。作为处罚措施,对于出现超计划等违规问题的机构,总行可在处罚责任人的同时,按违规金额的一定比例扣减违规机构下一年度计划。

(三)减少管理层次,科学上收固定资产管理权、核算权

管理层次多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乃至其他各项工作的共同特点,其弊端在于管理效率低下、风险点分散以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监管难度大。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推行机构“扁平化管理”政策,即减少管理层次。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可以考虑将固定资产的管理权和核算权统一上收至一级分行,由一级分行负责辖内的资本性支出及日常核算等职能,未经一级分行批准,其辖内各机构不能动用固定资产账户对外支付款项,辖内固定资产的入账和计提折旧也全部由一级分行来完成。管理层次的减少将有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风险,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四)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电算化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手工统计已远不适应工作要求,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即建立起包括计划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齐备的信息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决算、处置、报废、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系统加以反映,按照管理权上收的原则设置相应系统管理权限,与文件审批流程同步,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有助于银行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透明度和效果。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可以取消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有利于减少手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五)重视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银行固定资产应定期或每年至少盘点一次。但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的盘点往往因为人手少、工作任务重而流于形式,这也是账实不符等违规现象长期未被发现、整改的直接原因。因此,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必须认真落实,从小、从细抓起,对发现的账实不符、盘盈、盘亏等历史遗留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使资产的安全、完整得到充分保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六)加强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

固定资产采购是银行对外付款、发生现金流出的环节,也是逃避计划管理、风险最大的环节。加强固定资产采购管理的具体措施主要有:积极实行集中采购制度,对于大额项目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供应商,项目决策通过集体评议,项目效果进行后评价;电子设备、运钞车、业务用车、出纳机具等固定资产可由总行集中采购,后分配至各一级分行,以进一步节约成本、降低风险;对于在建工程要严格落实建设工期,执行投资预算,按期决算并交付使用。

(七)积极盘活闲置固定资产

篇2

(一)商业银行闲置固定资产现状

国外商业银行对固定资产投资持谨慎态度。国外的固定资产购置,一般通过租赁来完成,用少量的现金拿到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再通过资产的运转,归还租金。因此,国外商业银行只拥有少量的固定资产,更没有闲置固定资产的困扰。国内商业银行对固定资产投资持积极态度。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固定资产本身存量就不少;另一方面,国内房地产价格上涨,人们对房产有上涨的预期,使商业银行对拥有房屋类固定资产持积极态度。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固定资产规模较大,较易形成闲置固定资产。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方针,落实发展战略,严控固定资产总量增长,固定资产一直保持较为稳健的发展态势。商业银行在经营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资产扩张的速度和业务发展的规模,还要充分考虑由此而带来的风险以及经济资本占用情况。因此,在各商业银行固定资产规模稳定增加的同时,闲置固定资产总量普遍呈减少趋势,并加强了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置盘活工作。在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资产出租、处置等高风险领域都加大了管理力度;在促进闲置固定资产的综合利用、保值增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防范合规风险和道德风险。但还存在许多处置困难、甚至无法处置的资产。从资产结构来看,各商业银行的闲置房屋及构筑物构成闲置固定资产的最主要部分,从2009年至2011年新增的闲置固定资产来看,闲置的营业、办公用房类是构成新增闲置固定资产的主要因素。在地域上,西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虽然各商业银行积极进行了闲置固定资产处置,但是很多闲置固定资产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产生了处置困难的尴尬情况。

(二)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审计的主要难点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审计中还存在较多的困难需要解决,主要是以下几点。

1.管理责任不够清晰,影响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在商业银行闲置固定资产管理中,职能部门应分为价值管理部门、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价值管理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的职能必须相分离,做到各尽其职、相互监督。但实际工作中,商业银行对闲置固定资产的管理不重视、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管理模式不统一,造成闲置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不健全、有效性不足,价值管理部门未做到定期检查、监督,实物管理部门未做到定期盘点,或盘点工作流于形式。管理职能的不明确,使审计工作面临各职能部门相互推诿管理责任的状况。

2.系统数据维护不到位,审计数据质量较难保证。部分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上级行实物管理部门并不对下级行实物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实,也不对下级行实物信息维护的及时性进行监督,闲置固定资产实物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的现象较为普遍。另外,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与其他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未能实现联动,导致不同系统中类似报表的数据不一致,凸显了闲置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流程薄弱、数据质量低下的问题。审计数据质量的问题,影响审计人员的非现场审计工作的质量,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3.财务核算管理制度不完善,易引发审计风险。大部分商业银行未制定闲置固定资产的专项管理办法,没有明确闲置固定资产的界定标准,未规范认定、出租、处置流程,未明确闲置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办法以及具体的检查监督规定等。在财务核算上,由于制度不完善,使闲置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薄弱,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流程不规范。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别要注意被审计对象的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在问题不清晰的情况下,切忌盲目下结论、武断做决策,注意防范审计风险。

4.被审计部门存在舞弊可能,主观上不予支持配合。部分被审计部门由于经费、职工福利不足等原因,利用固定资产管理的漏洞进行舞弊活动,闲置固定资产管理中由于涉及出租、处置等环节,是“小金库”容易滋生的热土。被审计部门自知存在舞弊行为,在接受审计时,为逃避责任,通过提供错误资料、造假账册、相互推诿等手段,不配合审计工作,使审计工作停留在表面,无法进一步深入。

5.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审计结果受到高层压制。闲置固定资产管理的审计,部分是由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的。IIA的《内部审计章程》规定,内部审计部门必须独立、客观的开展工作,公正地履行职责,要求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其他层级,直接隶属于董事会。但在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审计的部分问题上,由于闲置固定资产收益的使用分配可能涉及管理层,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受到制约,会受到被审计单位高层或内部审计高层的阻挠或者压制,无法真正反映审计结果。

二、加强以风险为导向的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审计

(一)以风险为导向的闲置固定资产审计内容

西方国家在固定资产审计上侧重点各不相同,美国、澳大利亚侧重绩效审计,英国侧重物有所值(衡工量值)审计,加拿大侧重综合审计。在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审计方面,国外审计经验可参考的不多,由于国外商业银行的闲置固定资产存量少、处置及时,因此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做专项审计。而国内商业银行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在这方面需要多加关注。笔者认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用于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审计,一方面应关注闲置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重大风险,采取“抓大放小”的审计策略,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应揭示风险、损失及问题的根源所在,趋利避害地进行分析研究。以风险为导向的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审计,以管理全流程为切入点,合规审计与管理审计并重,通过对闲置固定资产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流程设计与运行操作、会计核算、系统控制、监督检查等管理要素的审计,揭示管理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全行进一步完善闲置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全面及时掌握资产闲置状况,健全制度流程,提升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能力,提高资产盘活利用效率。

(二)以风险为导向的闲置固定资产审计方法

1.非现场审计方法。在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审计中,前期运用非现场审计,通过远程调取大量的审计数据和资料,通过建立审计模型,运用复核、比对、分析、排查等方法,寻找数据和资料中的规律和疑点,它不仅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且有分析数据灵活、排查数据全面的优势。通过非现场审计过程中的模型筛选,可以有效排查闲置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风险样本,有利于精确指导现场审计工作。目前,虽然国内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已经逐步脱离手工账簿,使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但是许多数据、报表仍然依靠手工录入,数据质量不高,且各类报表之间没有联动,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核实数据的准确性,可能产生错误的统计和漏报。为了全面地排查可能存在的闲置固定资产,可以建立多个疑似闲置固定资产的排查模型,通过筛查、汇总、分析模型中的异常情况查找疑点,把审计重点聚焦到少量的样本上。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可以建立人均营业办公面积异常机构排查、单个机构对应多处房产、已撤并或迁址网点对应资产未做处理、长期未完在建工程、自助设备闲置的审计模型。疑似闲置固定资产的排查模型主要关注的是闲置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方面的疑点,审计人员应在全面了解闲置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以及变动趋势的基础上,围绕实物管理中的重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特别是合规性风险与道德风险等,同时兼顾剖析影响闲置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效能提升的主要因素。

2.现场审计方法。现场审计是整个审计实施的重中之重,传统的现场审计是依靠审计人员的经验和海量查阅审计资料进行的,整个现场审计时间冗长、效率低下,相对于新型的现场审计,其审计质量不高、效果不佳。新型的现场审计通过非现场审计中排查的审计模型,为现场审计缩小范围、提高效率、锁定疑点,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闲置固定资产可以分为四大类:房屋及构筑物、固定资产装修及土地使用权相互关联,可归为一类;其他三类为电子设备类、其他机具设备类和运输工具类。由于运输工具总量较低且控制严格,电子设备和其他机具设备种类多、价值相对较低、账面反映闲置较少、使用过的机具设备处置没有收益或收益很低,都不宜作为全流程审计的重点。现场审计中,闲置固定资产实物、出租、处置管理及效能评价才是重点应关注的对象。实物管理应关注账实是否相符、是否有账外闲置固定资产、是否有未确权的房产问题及其原因;出租管理应关注出租定价、出租流程、租金收入及账务处理;处置管理应关注处置流程及核算管理;效能评价应关注闲置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效率、效能及效益对于被审计银行经营效益的影响。但现场审计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报表和系统数据质量不高,使审计的范围、效果存在局限。大部分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资产使用状态数据质量不高,系统和报表在提供闲置固定资产新增、再使用以及处置明细数据方面存在局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数据与其他系统和报表间缺少关联关系,部分商业银行的闲置固定资产处置和出租收入与其他收入共用核算账户,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场的审计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各行缺少统一的闲置固定资产认定标准,沟通时易产生扯皮的情况。通过排查发现的疑似闲置资产可能难以认定为闲置资产,被审计对象可以以各种理由反驳审计人员的认定,相关部门也有可能不接受审计人员的审计结论,因此需要在审计前与被审计对象就闲置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达成共识,如,闲置多大面积、空置到何种程度、闲置多长时间必须在账面反映为闲置资产。

三、以风险为导向的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审计的思考和认识

(一)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审计的未来趋势

1.非现场分析成为不可或缺的审计方法。商业银行经过多年发展,其业务领域不断扩大,操作环节增加、资金量巨大,审计工作面临着海量数据的处理难题,在有限的审计资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的检查监督作用是当务之急。非现场审计可以远程调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性复核,将信息技术和审计方法紧密结合,运用高效的技术分析、模型排查开展审计工作,合理分配有限的审计资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审计部门的非现场工作量约占到全部工作量的三分之一,今后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可见非现场审计的地位正在不断上升。另外,商业银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的各个层面,银行业务数据化、程序化、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正在逐步摆脱手工管理向电子化发展,使用了大量的管理、报表、统计系统,在这些系统不断完善的将来,非现场审计被作为精确定位、有效审计的专业方法,必然成为闲置固定资产审计不可或缺的手段。

2.闲置房产成为闲置固定资产审计的主要对象。商业银行闲置固定资产类型较集中,闲置房屋及构筑物构成闲置固定资产的最主要部分。一方面,房屋及构筑物类固定资产相较于运输工具类、电子设备类、其他机具类固定资产的金额大得多,使其结构占比高。另一方面,房屋及构筑物类闲置固定资产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处置起来有难度,使其减少、下降的幅度不大。而闲置房屋的原因归集为三个方面:一是网点迁址改造;二是机构扁平化改革;三是职工房改后,交回银行的房屋。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经营规模将不断扩张,网点迁址改造和机构结构调整也不可避免,再加上房屋及构筑物类固定资产价值上的特殊情况,因此,闲置房屋类固定资产还将成为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审计中的主要内容。

3.管理审计成为审计关注重点。闲置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风险,日常管理维护不到位,会发生资产损坏或者灭失的风险,资产盘活利用不及时会造成资源浪费,资产出租、处置环节控制不严格,会引发资金甚至道德风险。闲置固定资产在出租、处置的环节中,由于操作不公开、流程不规范、主观故意等原因,成为滋生舞弊的温床。在中国银监会、审计署对“小金库”三令五申的严禁下,舞弊的行为必将收敛乃至消灭;国内商业银行的闲置固定资产在不断发展中,流程操作越来越规范,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主观舞弊的难度越来越大。国外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操作较为成熟,也多以合规审计为主。因此,虽然舞弊风险不容忽视,但长远来看,舞弊审计必将逐渐被管理审计所代替。

(二)完善闲置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1.健全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清晰管理职责的界定。一是修改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确定闲置固定资产认定标准,明确闲置固定资产处置管理部门;二是加强对闲置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细化闲置固定资产管理的检查监督;三是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管理层级,强化其对辖内各级行闲置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职能;四是健全检查监督办法,明晰实物管理部门、价值管理部门、检查监督部门对闲置固定资产的检查职能,强化闲置固定资产的检查监督工作。

2.细化闲置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明确薄弱环节控制标准。一是细化闲置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和合同审批程序,统一合同标准文本的使用,建议各一级分行应制定闲置固定资产出租管理操作细则,规范租金定价、核算、审批、管理层级,加强房屋租赁的合同管理。闲置固定资产出租审批权可放在二级分行,同时向一级分行报备。管理部门可落实在办公室。二是进一步明确闲置固定资产的管理目标和手段,研究制定闲置固定资产处置利用的计划和目标,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对闲置固定资产应尽的职责,强化管理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制度。

3.加强闲置固定资产账务核算,保障账务实物信息完整一致。一是财务管理部门要加强闲置固定资产的账务核算,严格规范房屋出租收入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流程,禁止挪用房屋出租收入,严禁员工利用个人账户划转房屋出租收入,禁止利用财务备用金账户作为房屋出租收入归集周转的过渡账户,杜绝将房屋出租收入充抵中间业务收入的核算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出租合同真实性和租金核算规范性的检查监督,防范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二是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部门与价值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房屋租金收取的管理,确保出租租金定价的合理性,对应收未收租金采取有效催收措施,同时严格执行保证金收取条款。对闲置固定资产的出租实行规范的公开招租程序,确保出租行为公开、公正、公平。

4.优化信息系统管理应用,实现系统联动控制。一是完善闲置固定资产系统信息维护和更新的流程办法,加强对闲置固定资产系统信息的维护更新管理;二是信息科技部门、财务会计部门积极沟通,优化和完善系统流程,加强系统硬控制,提高系统运行控制的有效性。同时,在系统未能完全实现联动时,重视信息维护工作,确保系统数据质量。

5.明确监督检查职能,健全三道防线职能作用。明晰实物管理部门、价值管理部门、检查监督部门对闲置固定资产的检查职能、检查内容、检查流程,强化闲置固定资产的检查监督工作。对闲置固定资产的管理要跟踪管理,把监督机制贯穿始终,做到物物有人管,环环紧相连。在内控管理部门和检查监督部门第二道防线之后,再设立强而有力的审计部门作为第三道防线,牢牢控制风险。

篇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而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开始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中处理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有着特定历史背景,1995年《银行法》出台之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几乎全部为国有经济,公民、法人信用度都很高,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并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此时国有商业银行是采取的是专业银行的运作模式,信贷业务政策性色彩浓厚。随着我国经济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国有企业亏损严重,一时间关闭、停产、破产的企业增多,加之部分银行盲目放贷,且银行对信贷质量缺乏有力地监督与管理,导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急剧增加。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增大了国家金融管理风险,成为经济运行中一个重大隐患,使之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和改革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依法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1999年我国政府决定成立东方、信达、华融、长城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中管理和处置从商业银行收购的不良贷款,东方公司负责收购、管理、处置中国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信达公司负责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华融公司负责中国工商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长城公司负责中国农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之后,依据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指令有计划、分阶段地从国有商业银行收购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其收购方式表现为两种,一是政策性收购,一是商业性收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其所收购的债权通过债权(单笔或多笔债权打包)转让、租赁、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债权转股权(阶段性持股)、对外合作和诉讼维权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其中以诉讼方式实现债权为主要手段,涉讼案件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原告向债务人提讼;二是继承原国有商业银行已诉但未审结案件中的权利义务;三是因不良资产转让合同纠纷原国有商业银行;四是被债务企业或利害关系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发生诉讼案件给人民法院的审理提出了诸多法律适用上的问题,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等现行法律,结合实际中的问题,先后出台了多个司法解释,为各级人民法院审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笔者借此文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因不良资产转让合同纠纷能否原商业银行的问题作些探讨。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2条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而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是具有完全独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商业银行转让纠纷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转让的金融资产虚假引起的,但笔者认为双方债权转让纠纷的可诉性是值得讨论的,就此要从政策性收购和商业性收购两方面加以分析。

一、政策性收购

1999年底至2000年初,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指令性计划,按照国有银行不良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一次性对口从四家国有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收购了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这次收购被业界称为“政策性收购”。不良资产剥离和收购过程基本按国家规定完成,双方签订的转让协议形式上表现为合同、协议,但实质上并非合同法上的基于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合同,只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有商业银行对资产转让结果的书面确认。该收购实质上是根据国家规定,将国有资产在两个国家指令的管理者之间实施划转的行为。因此政策性收购中因不良金融资产引起的转让合同纠纷不具有民事法律关系上的可诉性。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6月17日就此问题答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国家根据有关政策实施的,具有政府指令划转的性质,就该转让协议发生纠纷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商业性收购

2004年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后几批债权转让,不同于1999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向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等值、对口定向的剥离,而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将不良资产向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公开招标,通过市场化的招投标方式,现场开标确定并宣布中标资产管理公司。此被业界称为“商业性收购”。这几批收购从形式上似乎已符合《合同法》规定,如转让双方因虚假不良资产引起纠纷是否可诉,对此笔者认为也是有待商榷的。

首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一个政策性的民事主体。根据《条例》规定资产管理公司是为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而设立的,其注册资本(人民币100亿元)由财政部核拨。总裁、副总裁由国务院任命。

其次,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具有特殊性,宜由国家确定,不应由转让双方自行协商。《条例》第三章规定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按照国务院确定的范围和额度;超出确定的范围或者额度收购的,须经国务院专项审批。

篇4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和

本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固定和狭窄(大多是吸收的活期存款),工商资金需求比较单一,加之市场发达程度的限制,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资产方面,即通过对资产结构的恰当安排来满足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需要。它产生于银行经营管理目标即利润最大化和资产流动性的相互矛盾性。商业银行的资产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现金资产、证券资产、贷款和固定资产。银行的资产管理主要指对上述前三种资产的管理,具体包括:流动性管理、准备金管理、投资管理和贷款管理。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方法主要有:1.资金集中法。银行的资金来源是多种多新的,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自有资本,这些资金来源自身有不同的特性。资金集中法则不管这些特性,而将所有资金集中起来,再按银行投资贷款的需要放到不同资产上去,只要这种配置符合银行的总体管理目标就行。这种方法要求银行首先确定其流动性和盈利性目标,然后将资金配置到最能满足这个目标的资产上去。由于流动性和盈利性是相互矛盾的,流动性高的资产(如第一准备)收益低,甚至完全没有收益(如现金),因此,配置资金时要有优先顺序。优先权按一定比例分配到第一准备、第二准备、贷款、证券投资上。在土地、建筑物及其他固定资产上的投资通常另行考虑。银行资金管理的目标,要使其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三者有机结合,虽然三者同时达到是很困难的。

2.资产配置法。又叫资金转换法,认为一家银行所需的流动性资金数量与其获得的资金来源有关。资金集中法过分强调对资产流动性的管理,而没有区分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和资本金等不同资金来源对流动性的不同要求,这种缺陷引起商业银行利润的极大流失。60年代以来,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比活期存款增长要快,而前二者对流动的要求比后者要低。因而,资产配置法就被用来弥补这种缺陷。资产配置法试图根据资金来源的流动速度或周转量和对法定准备金的不同要求,来区分不同资金来源。比如,活期存款比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有更高的流动速度或周转率,要缴纳更多的法定准备金。所以,每单位活期存款中,应有更大比例放在第一、第二准备金上,而放在贷款或长期债券上的比例则要小些。具体运用这种方法时,常在一家银行内设立几个“流动性-利润性中心”来分配它所获得的各种资金,因此,就可能有“活期存款银行”、“资本金银行”等存在于商业银行之中。一旦确立了这些中心,管理人员就每一中心所获资金的配置制定出政策。如活期存款中心就应把中心吸收资金的较大比率放在第一准备上,然后,剩下的大量资金大量资金主要投在短期政府证券上作为第二准备,而把相当小的一部分放到贷款上,而且主要是放在短期商业贷款上。资产配置法的主要优点是减少了流动资产,把剩余的资金配置到贷款和投资上,这就增加了利润。利润性的改善是由于消除了定期储蓄存款和资本金帐户上的超额流动性而获得的。

3.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从70年代开始用于银行资产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来解决银行的资产分配。在运用这种方法时,一般采取三个步骤:第一步:建立目标函数。商业银行通常把利润作为该模型的目标,然后根据资产的收益率来选择不同的资产组合,以实现利润目标的最大值。设立目标因变量P,可供选择的各种资产额分别是X1(现金)、X2(短期政府证券)、 X3(长期证券)、X4(短期贷款)、X5(中长期贷款)、X6(消费贷款),则目标函数为:P=aX1+bX2+cX3+dX4+eX5+fX6,其中:a、b、c、d、e、f分别表示各种资产的收益。第二步:加上约束条件。在建立目标函数的基础上,附加下列约束条件,主要是(1)政策法规的约束;(2)流动性约束;(3)安全性约束;(4)其他方面的约束,如银行章程的有关规定、贷款需求的不确定因素等等。第三步:求解各种资产的具体数值。在利润最大的前提下,根据各种资产约束条件的具体限制便可找出一组最佳的资产组合。与资金总库法、资产分配法相比,线性规划法具有很多优点,这是商业银行使用得最多的方法。如可以使银行确定具体的经营目标,比较各种决策的结果,并根据约束条件的变动来调动资金的分配,从而使资产流动性管理更趋向化。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和方法

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出现于60年代初期,它是指商业银行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增加银行的收益。在负债管理出现之前,只要银行的借款市场扩大,它的流动性就有一定的保证。这就没有必要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将它们投入高盈利的贷款或投资中。在必要时,银行甚至可以通过借款来支持贷款规模的扩大。50-60年代,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出现、银行竞争的激烈和利率管制严格化等变化,构成了负债管理出现的客观条件。

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一般有两大类型:

一类是以短期借入款来弥补提取的存款,这样,在负债方一增一减,正好轧平。第二类是以借入款来付增加的借款需求,这样,负债和资产都增加,而由于以扩大负债来扩大盈利资产,也就带来了额外利润。但这种做法有两方面的风险:其一是费用方面的风险,借入款的利率必须低于放出款的利率,银行才能获利;其二是关于借入款的可借量,当市场的资金需求大于供给时,借入款即不易取得,特别是个别银行的情况不佳时。

负债管理的积极意义在于:第一,找到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方式,由单纯依靠吸收存款的被动型负债方式,发展成为向外借款的主动型负债方式,在流动性管理上变单一的资产调整为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结合。第二,为扩大银行资产规模、增加贷款投放创造了条件。现在,由于可对负债进行主动管理,就可根据资产的需要发放贷款,即使没有存款也没关系,可以通过发放大额定期存单和组织各种借款来保证。但负债管理也有缺陷:首先是提高了银行成本。在美国,实施负债管理主要通过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向中央银行贴现窗口借款、向联储资金市场借款、根据回购协议借款和向欧洲美元市场借款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筹借的款项,均必须支付高于一般存款的利息,而这类负债的增加必然导致银行负债成本的提高。第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如果市场上资金普遍趋紧就会提高流动性风险,使银行陷入困境,甚至带来倒闭风险。同时,负债成本的提高必然促使银行把资产投放在效益更高的放款和投资上,造成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增大。第三,负债管理易使银行不注重补充自有资本,使自有资本占银行资金来源总额的比重日益下降。

银行负债管理的方法主要有:

1. 储备头寸负债管理。是用增加短期负债向银行有计划地提供流动性资金的管理方式,它购入资金以补充银行的流动性资金需要。例如在美国,储备头寸负债管理的主要工具是购买期限为一天的联储资金,或使用回购协议。这样,当一家银行的储备由于存款人提款或增加了对有收益的资产投放而暂时不足时,购买联储资金来补充;而当储备有暂时盈余时,就售出联储资金。从这一点来说,这种负债管理方法提高了资金的运用效率,也减缓了银行体系由于储备的突然减少带来的震动性。但切不可把这种短期借入作为长期资金来源,因为一旦这些银行管理上出现问题并被公众知道时,它们就不可能在联储资金市场上再借到资金,结果面临破产。

2.贷款头寸负债管理。这种方法首先是通过不同利率来取得购入资金,以扩大银行贷款;其次,通过增加银行负债的平均期限,减少存款的可变性,从而降低银行负债的不确定性。银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就是使用此种管理方法。贷款头寸负债管理可以看出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计划部分,这一部分是银行有计划的经营安排,即增加负债,扩大贷款,获取利润;二是灵活反应的部分,这是银行经理人员用于抵销外部干扰对资产负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而采用的平衡法码。

商业银行资产一负债管理理论和方法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产生于70年代中期。这种理论认为: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形成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只有根据金融情况的变化,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才能达到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要求。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股东、金融管制等条件约束下,使银行利差最大化(从而收益最大)、其波动幅度(风险)最小,即保持利差高水平的稳定。为实现这一目标,银行管理者采取两种手段:一是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积极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即运用利率敏感性差额管理法;二是运用金融市场上转移利率风险的工具,如期限管理法、金融期货、期权、利率调换等保值工具,作为差额管理法的补充。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经营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对商业银行、金融界和经济运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商业银行本身来讲,①它增加了银行抵御外界经济动荡的能力。资产负债管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及技术手段,从资产负债的总体上协调资产与负债的矛盾,并围绕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因素――利率,建立了一整套的防御体系,形成了一个“安全网”,使得银行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方面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应变力,从而增加了银行对抗风险的能力。②资产负债管理有助于减轻银行“借短放长”的矛盾。利率自由化引起筹资成本的提高,迫使商业银行减少冒险性、放弃性进攻性的放款和投资策略,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对待放款和投资。对国民经济而言,为顾客提供日益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服务与融资方式,通过提高放款利率,以保持存贷款合理的利差,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资产负债管理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①资产负债管理促使竞争更加剧烈,银行倒闭数量增加。②不利于货币监督机构对银行的监控。放松管制、技术进步促成新金融工具的涌现,使得银行业务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尤其是表外业务的迅速,使得货币监督机构在风险测定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这一切都增大了货币监督机构的管理难度,提高了管理成本。③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由化而引起的放款利率提高,使的投资成本提高,阻碍的全面高涨。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有:

1. 资产负债利差管理法。它主要从上银行的利差及利差的因素,从而为银行实施资产负债管理、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创造条件。利差又称净利息收入,是银行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差额。利差有两种表示方法:绝对数利差和相对数利差(即利差率)。绝对利差能帮助银行估价净利息收入能否抵销其他开支,估计银行的盈利状况;利差率用于银行估计利差的变化与发展趋势,也用于银行间经营的比较。利差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利差的敏感性或波动性,则构成了银行的风险,利差的大小及其变化决定了银行的风险,利差的大小及其变化决定了银行总的风险一收益状况。利差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内部因素包括银行资产负债的结构、贷款的质量及偿还期、吸收存款及借入款的成本和偿还期,等等。外部因素指总的经济情况,市场利率水平、区域和全国范围内金融机构的竞争状况,等等。西方银行运用利差的“差异分析法”(即分别分析利率、资产负债总量及其组合对利差的影响程度的方法)分析利率、资产负债总量及其组合对银行利差的影响。具体分析时,首先要假设其中两个因素不变,改变第三个因素,然后观察第三个因素对利差的影响,依此类推。除此之外,利率周期也对利差产生周期性的影响。银行的得率管理就是要根据利率的周期性变化,不断地调整资产风债结构,从而使利差最大化并保持相对稳定。

2.资产负债差额管理法。是指银行管理者根据利率变化预测,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保证银行收益的稳定或增长。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所运用的工具主要是银行在短期内在主动控制权的资产和负债,如联储资金、回购协议、大额定期存单、可变利率放款等。差额管理法诞生于70年代,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了广泛的管理利率风险的方法之一。差额管理法分两种:(1)保守型的,即努力使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接近于零,从而把利率风险降至最低限,保持银行收益的稳定。(2)主动型的,即银行根据利率预测,在利率的周期性变化中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主动型差额管理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利率变化的方向,同时也取决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程度。

差额管理法不同于其它的管理方法,它认为决定资产负债内在联系的关键因素是利率,主张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根据不同利率特点确定的差额上,并根据利率周期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各种利率类型的资产和负债的规模组合,从而使差额管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应变力。从这个角度讲,差额管理可谓是银行经营管理领域内的一场变革。它的难点和缺陷在于:(1)在确定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时间标准时,银行选取多长时间作为规定利率敏感性的标准,这在银行实际业务经营中十分重要,但也很难确定。(2)银行能否预测利率变化的方向、大小及时间,值得不怀疑。(3)银行能否灵活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这受许多因素(如市场、制度因素等)的限制。①资源的限制,如小的区域性银行,其资金来源有限,因而不具备灵活调节的条件。②差额管理与顾客心理的矛盾。因为银行和顾客对利率预期的心理是完全相反的。③调节差额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如果利率周期短,那么银行就无法改变差额。(4)银行的利率风险与信用风险很难权衡,利率风险的降低可能招致更大的信用风险。(5)差额管理法忽略了利率变化对固定利率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一般认为,利率风险有两方面:一是改变再投资利率,二是改变现有资产负债的价值(价格)。差额管理法只集中分析资金流量的变化,强调了再投资风险,而未注意到利率变化对银行长期固定利率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忽略了利率变化对银行净值(股东产权)的影响,因而具有极大的片面性。(6)差额管理法使得银行成本提高。

综上所述,差额管理法虽非十全十美,但却更接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实际,它能够抓住沟通资产与负债之间联系的关键因素――利率,以部分带动全体,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经营措施,使差额管理法更富有灵活性、准备性和严密性。

3. 资产负债期限管理法。这是近年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运用的降低利率风险的又一种方法,它期限差额管理和期限搭配法。“期限”是近年来金融市场上对债券保值时常用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种有价证券的寿命或距到期日(重新订价日)的实际时间,是衡量利率风险的指标――即金融资产的现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反映。“期限”的概念可用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中,因为银行是信用中介机构,包含了一系列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构成了银行的负债和资产。银行的净值为某资产现值与负债现值之差。由于期限能直接反映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程度,同时包括了价格风险和再投资风险,因此,许多专家主张在进行差额管理时,不应以资产负债的到期日作尺度,而应以资产而负债的期限作为标准,此时的差额即期限差额应等于资产的加权平均期限减去负债的加权平均。各处室就是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不断调整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期限,以期达到理想目标。如当资产期限比负债期限长时,利率上升将导致银行净值下降,此时应缩短银行资产的期限,扩大负债的期限。期限差额管理法的原理类似于利率敏感性差额法,只是两者在具体上略有差异。期限差额管理法比利率敏感性差额法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然而,它也遇到利率敏感性差额管理的同样难题。同时,期限差额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而难以掌握。正因为如此,管理者往往只运用其中的一部分,即期限搭配法来消除一部分利率风险。

期限搭配法又称风险免除法,是金融市场上消除利率风险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持有这样一组有价证券,使投资者在持有这组有价证券的时期内,在再投资率和证券价格变化的情况下,投资期满时实际获得的年收益率不低于设计时的预期收益率。即如果这组证券的期限等于持有期,则此组证券就消除了利率风险。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同样可用期限搭配法部分地消除资产负债表中的风险。即令部分存款及资产的期限相等,则此部分资产负表消除了利率风险,从而可以固定住某一特定的资产负债的利差。比如,15年期固定利率抵押放款,若期限为4年,则银行中发行4年期贴水大额定期存单(中间无利息支付)。这样,这部分资产和负债就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为银行管理者进行其他决策创造了方便条件。

期限管理法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把投资负债管理的重点集中在更加广泛的利率风险上,使银行管理者同时注重利率风险的两个方面:再投资风险和价格风险,并能准确估计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价值及银行净值的影响程度。因此,它比利率敏感性差额管理法在管理利率方面更具有精确性。此外,期限管理法能使不同利率特点的各种金融工具进行比较,从而提供计算上的便利,降低成本。因此,以期限为基础的期限差额管理法确定了资产负债管理的发展趋势。

尽管期限管理法更具优越性,但它也明显地存在许多缺欠,主要表现在:(1)需要银行信息系统提供大量的有关现金流量的数据,预测银行未来所有的现金流量。然而,现金流量信息对大多数银行是有限的,期限差额管理法目前仍不是银行的常规决策。(2)期限概念上的错误同样不容忽视。因为期限的假设前提是:当利率变化时,收益曲线平等移动,在食用风险一定的条件下,不同期限的利率发生同种程度的变化。而表明,收益曲线的平行移动是罕见的。收益率及期限的变化,同样影响资产的价格。但是,期限管理法的优越性随着银行信息系统的完善而不断显示出来,使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建立在更加、准确的基础上。

篇5

一、资产负债相关管理理论

现代商业银行在运营和管理中会大量的应用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工作,对于资产负债能够高效的开展管理工作与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影响深远。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仍很落后,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方法及理论都不够成熟,这些劣势主要表现在资产负债的结构上,并且相关工作的操作比较简单且管理系统落后,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对于利率风险等问题的考虑存在很多漏洞。

商业银行的发展在不断变革之后,为求新的发展局面,负债管理理论业衍生出了这样一种观点,主张银行应当放弃流动性比较高的资产,这样才能够保证自身的资金流动性,并且对于主动型的负债多加利用以此来扩大借贷市场的借款,资产通过阶段渠道和途径的应用来满足需求上的多样化,但同时,经营风险也有所增加。对于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研究中,流动性、安全性一直是热议的话题,但是盈利往往被忽视,负债管理的相关理论能够帮助银行企业加强其盈利性,但是风险性却随时提高,展开多元化的管理能够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和谐统一的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工作相关政策的影响

对于商业银行,我国为规范约束银行业颁布了很多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有序的商业银行竞争环境才能够让银行企业良性的竞争、发展,但同时,也一定程度的抑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从国际角度来看,不公平的收支环境下施行的货币政策令商业银行十分头痛。当前环境下,国际经济周期增长的极快,为稳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我国对外贸易的政策也在不断的调整,出现了多年的双顺差局面。为控制其流动性的增长,央行使用了很多货币政策,通过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进行调节,而提高存款的准备金率则是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大量使用,让商业银行在负债管理工作中埋下了很多不确定性,使商业银行对于资产负债的管理难度也有所提高。为了保证商业银行在贷款间的比率不超出其能够承担的负荷,需要对银行存贷款业务的金额进行定量。

三、金融市场化改革环境中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我国现阶段的很多商业银行发展情势比较乐观,存贷比的相关限制在当下已经不能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存贷比目前只能够为超负荷运营的银行提供运营调整方面的帮助,但是多数的商业银行自身已经能够调节负债能力,存贷比的限制已经不是那么的必要,应当却小调,对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的控制,应当作为商业银行的一大竞争实力,取消存贷比的限制还能够刺激市场的活力。

四、结束语

篇6

关键词: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池;SPV;银行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6-0065-03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背景

银行风险控制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变迁,利用金融创新来进行风险控制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共识。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最为重大的金融创新之一。由于它具有改善银行资产负债比率、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分散和转移信贷风险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近年来在许多国家获得迅猛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虽然才刚刚起步,但其作用已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正式获准进行信贷资产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工作。2005年12月15日,建行、国开行同日发行了首只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其中,建行发行总额约30亿元,国开行发行总额为41亿余元。因此,加强对贷款证券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信贷资产证券化(LBS:Loan-backed Securitization),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其未来现金流可预测的银行信贷资产进行重组建立资产池(Asset Spool),以资产池内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偿付基础,通过风险隔离、资产重组和信用增级,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结构性融资行为。其核心在于对贷款中风险与收益要素的分离与重组,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有效,从而使参与各方均受益。对于单个贷款,其现金流是不确定的,但对于一组贷款而言,尽管整个组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合中每一贷款现金流的特性,但由于大数定律的作用,整个组合的现金流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美国是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受国际石油危机、拉美债务危机、《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即资本充足率)规定等因数的影响,银行信贷资金存量普遍下降,国际资本供求严重失衡。不少拥有风险权数较大的信贷资产的银行将贷款出售给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信贷资产风险权数较小的银行,以减少贷款风险、规避法律管制。与此同时,一些商业银行开始涉足证券投资业务,希望通过将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来盘活资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贷款证券化日渐兴旺起来。美国是世界上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最早的国家,在美国,贷款证券化发展十分迅速,从20世纪70年代末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开始到现在不仅证券化资产的范围大大扩展(包括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机器设备贷款、消费贷款等),而且证券化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到2005年底,美国的资产证券化规模已达到7.1万亿美元,为该国同期国债市场规模的2倍。亚洲证券化市场也呈现快速发展势头,1998年,亚洲资产证券化市场仅80亿美元规模,2004年迅速上升到680亿美元,短短六年时间扩张了7.5倍,其中,香港是整个亚洲证券化市场的中心。

四、资产证券化的操作过程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与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在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不同的新型融资方法,与传统的证券融资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的特点:

1.信贷资产证券化属于表外融资

从发起人的角度看,信贷资产证券化融资不属于负债融资也不属于股权融资,其实质上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这是因为,利用资产证券化技术进行的融资不会增加发行人的负债,也不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中。

2.信贷资产证券化属于收入导向型融资

传统融资方式是凭借资金需求者本身的资信能力来融资。外部的资金投入者在决定是否对资金需求者投资或者提供贷款时,主要依据的是资金需求者作为一个整体的资产负债、利润及现金流量情况。在对资金需求者发放资产抵押贷款时,投资者可能会更多地关注抵押资产的情况,并且关注的也只是资产本身的控制和处置问题,资产抵押本质上是对资金需求者资信能力的一种补充。

3.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风险和融资成本较低

虽然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方式需支付诸如担保费、评级费、托管费、服务费、承销费等众多费用,但其总的融资成本低于其他融资方式。这是因为:第一,资产以真实出售方式进行交易,实现了破产隔离,一旦发起人发生破产清算,资产也不列入清算范围,所发行资产证券的安全性得到保证,降低了风险补偿收益的期望值;第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增级手段,改善了证券的发行条件,使发行的证券有较高的信用等级,不必用折价销售或提高利率等手段来吸引投资者;第三,证券化支出费用的项目虽多,但各费用与交易总额的比率却很低。资料表明,资产证券化交易的中介体系中收取的总费用比其他融资方式的费用率至少低50个基本点。

4.信贷资产证券化适用范围广泛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将发起人目前已有的资产进行证券化融资,还款来源是该资产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但所获资金可作其他用途,即可用于其他项目贷款或投资,而不受被证券化的资产项目限制,此外凡是有可预见的未来现金流收入的金融资产经过适当的结构性重组,均可进行证券化,这更为证券化广泛的推广和运用创造了条件。

五、我国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信贷资产证券化(LBS:Loan-backed Securitization)是指银行通过一定程序将贷款转化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通资金的市场创新业务。其程序一般是首先由银行将所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贷款予以组合,形成若干资产池(Asset Spool)并出售给特设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简称SPV),然后由特设机构向投资者发行以该贷款组合为担保的证券,这种证券通常称为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简称ABS),发行证券所收回的资金则可作为银行新的资金来源再用于发放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流程一般包括构造证券化资产、创设特设机构并真实出售(True Sale)资产、设计交易结构并进行信用增级(Credit Enhancement)、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实施资产管理等基本步骤。其交易结构严密,而且法律关系复杂。

六、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资产证券化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有利于盘活金融资产,化解初始贷款人的流动性风险,改善资产质量,降低融资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业务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大大增强

商业银行的负债以中短期存款为主;而资产,尤其是贷款资产则出现长期化倾向。对此,我国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同时,普通贷款项目也出现长期化的趋势。这使得商业银行本金回流期限被长期合约所框定。这就使得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的不匹配。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出现,则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办法。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战略规划,积极开展各种贷款业务;同时,针对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管理需要,将不具有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转化为证券,并销售出去,从而有效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因此,资产证券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散过程。

2.资产证券化可以扩大商业银行的收益来源,增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间业务已成为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品种和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40%~50%,有的甚至超过70%。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目前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大约只有6%~17%,也就是说,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仍严重依赖利差收入。

资产证券化的推出,给商业银行扩大收益来源提供了机会。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原贷款银行在出售基础资产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手续费、管理费等收人,另外,还可以通过为其他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提供担保及发行服务等而获得收入。通过该项业务,银行的赢利能力大大提升,由此对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能迅速提高。

3.资产证券化可以促使商业银行加强管理约束,增强业务的规范化和透明度

商业银行为促使其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必须全面增强信贷业务管理约束,建立健全较好的产品定价和信贷管理基本机制,将信贷资产标准化、规范化,锁定风险、简化信息含量,增强证券化资产信息的透明度,以降低SPV为基础资产信用增级所花费的成本,同时增强投资者对证券真实价值的认可程度,进而降低商业银行融资代价、提高基础资产的销售价格。

因此,可以说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促使其主动增强业务的规范化和透明度的过程。

4.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有效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改善资本充足率

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有效地管理资产负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式。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如某一揽子贷款或部分应收款,组合成资产池,转入流动性较好的资本市场,同时,转出的资产也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移出。于是,商业银行可以加速将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资产负债结构随之得到改善,资产负债的期限也趋合理。

同时,贷款的风险权重常常高于债券的风险权重,因此,善于管理的银行可以通过对其贷款进行证券化而非持有到期,来改善其资本充足率的大小。这对我国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的商业银行而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5.有利于增加消费热点、分散银行信贷风险

目前,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的信贷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具体措施有发展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耐用品消费信贷等多种消费信贷办法。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将各种贷款科目进行组合和分散,有利于银行风险控制。

证券化还可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新途径。中小企业由于信誉和资金的约束,往往难以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同样,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也很少将之作为主要的贷款对象。通过进行资产证券化,提升了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使之间接地进入证券市场,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然后将这些分散的小额的贷款组合打包,并据之发行证券,从而发挥了纽带作用,提供了让若干企业共同融资的途径。

6.贷款证券化与不良资产的化解

不良资产问题一直是中国银行业的最大问题,并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沉重包袱和障碍。商业银行存在较高的不良资产,会直接导致银行资产流动性降低和清偿债务能力下降,影响银行的赢利能力和水平,同时侵蚀资本充足率,进而阻碍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进程。中国于1999年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s),开始大规模处置近1.4万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截至2005年5月底,中国已累计处置银行不良资产7 008亿元(不包含政策性债转股),其中近70亿美元(约600亿元)的不良资产为国际投资者所购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总额达1.8万亿元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需要在未来几年里处置。而且据专家估计,未来三年中国还有约1320~3520亿元新增的银行不良资产将逐渐显现出来。如此庞大的不良资产如果没有规范的可延续性的方式来化解,将会给中国银行业留下巨大隐患。

各国的经验与教训表明,不良资产证券化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在美国对于储贷机构不良资产,美国清产信托公司采取直接证券化的方式来处理;在日本也有把坏账贷款销售给合作银行信贷购买公司的做法。1998年7月日本设立过渡银行以化解高达100万亿日元的不良贷款,因此对于贷款证券化的研究或许会给我们以启示。

7.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增强竞争力,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目前,我国金融领域已经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为此,我国商业银行正在积极进行改革,工行、中行、建行已经成功在A股或H股上市。笔者认为,上市只能说是商业银行改革成功的市场表现,而银行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才应是商业银行改革的目的之所在。资产证券化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改善银行的治理结构,控制信贷风险。

从以上几方面看,资产证券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收益水平,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应对我国金融领域全面开放后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和全球性的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条件,并已有初步尝试。但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对于资产证券化,无论是理论知识准备还是实际操作经验,都还十分欠缺,在社会环境、制度建设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国在开展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加以注意。

1.评级成本问题

我国国内资产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评级并不高,而较低的信用评级也就意味着较高的融资成本,同时,为评级而聘请国际专家所需成本也比较高。所以,从商业角度考虑,我国现阶段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还不适宜广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实施。但随着该项业务在我国的广泛开展,走出国门是必然趋势。因此,我国应加快信用体系及相关机制建设,提高企业及其资产信用等级,并加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规范信贷业务操作,提高信息透明度,以应对全球化后银行业的激烈竞争。

2.会计、税收、法律问题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涉及的会计、税收、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是资产证券化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些方面涉及证券资产的合法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与各方参与者的利益息息相关,并直接关系到资产证券化的动机和结果。因此,我国应加快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有关会计、税收、法律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并尽快出台相关规定,以规范该项业务在我国的应用。

3.风险问题

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因此,我国在积极研究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其中有关潜在风险的化解对策研究,以求得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

当然,上述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应加快相关问题的研究,积极完善各方面条件,边摸索边实践,正确引导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的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跨国收购的法律背景,省略.

[2] 李志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字:城市商业银行;徽商银行;资产重组;

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本世纪开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全面,城市商业银行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过10年风雨磨砺,虽然立住了市场脚跟,但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大银行股改后的竞争压力,又一次走到了谋求发展新路的岔口。这时资产重组,扩大资产规模,扩充资本金在当前,对我国城商行的生存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于今年1月1日正式成立运行的安徽省徽商银行就是通过资产重组建立起来,其资产重组的模式对我国其他城商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参照意义。

1徽商银行组建的金融环境

安徽省六家城市商业银行(这6家城市商业银行分别是合肥、芜湖、马鞍山、蚌埠、安庆、淮北城市商业银行)要求资产重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宏观金融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困境。

1.1宏观金融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我国已经实现了从配角到主角的转换。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金融在开放背景下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亮点,并且与国际金融体系息息相关。对于未来我国金融业发展来说,改革和开放是其前进的两个轮子。一方面,WTO加快了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与发展: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在积极稳妥中有序进行;证券业的对外开放与市场制度完善交织在一起;而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则后来居上,态势强劲,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另一方面,中国金融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将不断通过改革促发展。改革的内容既涉及金融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也涉及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还涉及金融监管的思路调整。今年作为我国进入WTO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中国市场将对外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也不例外,我国113家城市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从国内环境看: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1997年9月以来,中国在金融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连续的物价负增长及其对企业生产发展、经济效益和投资信心的不利影响,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紧缩现象,对于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放慢,直接导致银行负债业务资金来源减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压力进一步增大。近年来,中央银行在依法监管方面采取了实质性的步骤,先后出台了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法规,不仅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关键必的经营指标进行严格监控,而且在股本结构、分业管理、机构设置、业务范围、基本帐户、业务品种诸方面作出了较之以往更全面严格的监管规定。随着新兴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和问题的暴露,中央银行出于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安全的考虑,全方位加大了对中小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对中小商业银行实行较多限制,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政策优势已经基本丧失。此外,因制度、法规造成的不公平现象比较明显。比如,海南发展银行被关闭后,国家和地方一些部委、部门给下属企业下文,要求存款户只能开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造成了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存款转移。有关条例规定,只有资本金在80亿元以上的商业银行才有资格成为基金托管人,这等于把交通银行以外的所有股份制商业银行都排队在外。再如,基本账户政策和主办银行制度的逐步推出,使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市场份额仍然较低的条件下,处于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

1.2我国城市商行自身发展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存在资本充足率不高、资产质量不高、盈利能力差和法人不完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市场不明确,业务单一化和监管本地化。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服务中比较有优势;虽然大多数城商行意识到这一点,并将之确定为市场定位,但更多的是纸上说的、未曾应用到实际。再加上城市商业银行自身没有在细分市场中寻求自己的定位,而是与大银行拼机构、拼大客户、拼网络。从而大家就看不到监管部门在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在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居民中发挥的作用,开始慢慢淡化城商行地方的特点,对城商行的监管只在简单的复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标准和模式,从而缺乏差异性和弹性,导致监管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截至2005年三季度末,全国113家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027.1亿元,比年初减少31.6亿元;不良贷款率9.74%,比年初下降1.9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的“双降”,当然应该是个好消息,但问题在于,中国银监会感兴趣的是世界通行的资本充足率。113家城市商业银行截至2004年底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6%,因此,2006年底可能将是几十家城市商业银行难以靠自身力量跨越的“天堑”。在去年5月18号举行的《财富》论坛“中国银行业改革近况”专题讨论会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到2006年底之前,只有80%的商业银行会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银行业下一个阶段的改革,针对的就是城市商业银行,“其中70%需要通过资本重组求得新生”。

鉴于以上原因,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他还指出,对于满足各项监管要求,且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达到现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业银行,银监会将逐步允许其跨区域经营。

2004年4月刘明康主席来皖调研时首次提出安徽城商行资产重组后,经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徽商银行资产重组逐入进程。

2资产重组的模式

当前对资产重组的定义很多,主要有两种:广义资产重组和狭义资产重组。广义资产重组是指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通过不同法人主体的法人财产权、出资人所有权及债权人进行符合资本最大增值目的的相互调整与改变,运用兼并、收购、合并等手段,对实业资本、金融资本、产权资本和无形资产的重新组合,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资源的支配权或产权随之发生转移的一种经济行为。广义资产重组既包括对会计学意义上的资产的生组,又包括对债权、产权的重组,实际上属于企业重组。狭义资产重组,指对企业会计学意义上的资产重组,即资产重组是指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将原企业的存量资产,经过剥离、分立和合并等方式,对企业的资产和组织重新组合及设置,确定合理资产结构的行为。资产重组的目的是提高资产的配置效率及资产利用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本文主要论述广义资产重组对当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作用,下文的资产重组均指广义资产重组。

对于企业而言,资产重组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实现最优的规模化经营,另一个是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对企业的资源进行重新的配置。实现这两个目标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资产质量,从而可以在不增加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资产重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扩张型资产重组。扩张型资产重组是指企业为扩大经营规模而进行的重组。合并、兼并、收购等方式是扩张型资产重组的基本形式。采用扩张型资产重组,必然涉及增量资本来源问题。资产所有权问题也将随之变动。

(2)收缩型资产重组。收缩型资产重组与扩张型资产重组相反,通常是为缩小经营规模而进行的重组。分立、出售、破产等方式是经常采用的收缩型资产重组形式。收缩型资产重组也将会涉及负债与产权规模戒结构的变动。

(3)混合型资产重组。混合型资产重组是指企业同时彩资产重组扩张形式和收缩形式的资产重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实现重组目标,一方面将与经营方向不一致的资产采取收缩方式将其剥离出去;另一方面,采取扩张方式将实现经营目标需要的资产并购进来。混合型资产重组不一定引起资产规模的变动,但必然引起资产结构变动,并有可能引起资本结构变动。

在改制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五种模式:

(1)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即改制实践中所讲的“主辅分离”的重组模式。

(2)直接把企业优良资产分离出来,改制实践中一般采用控股式分离和分立式分离两种模式。

(3)企业合并,数个企业资产重组成一个规模企业,即改制实践中所讲的“合并式重组”和“新设重组”模式。

(4)吸收新增资产,即改制实践中所讲的“购买式重组”和“信贷式重组”、“合资式重组”、“股份化重组”等模式。

(5)直接组建母子公司,即改制实践中所讲的“关联企业控股管理”模式。

其中,企业合并是指将拟改组企业剥离非经营性资产之后与其他的拟改组企业进行合并,并将资产重新组合。本文将重点论述新设重组模式,即原企业法人资格相应取消,由新设立的公司进行替代的模式。

整体重组新设立模式的优点是:(1)企业的主要生产要素在重组后改变不大,有利于保持企业运行的连续性;(2)对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比较容易,重组时间较短;(3)公司管理层次比较简单;(4)关联交易少,有利于强化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增加公司运作的透明度。此模式的缺点是:(1)不适应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的重组,在资本运作上缺乏回旋的余地;(2)企业在重组时难以剥离不产生经济效益的资产,不利于企业减员增效,从而不利于提高企业资产的营运质量。该模式的适用对象是:新建企业,或“企业办社会”的内容较少且效益较好的老企业;已进行多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企业以及股份公司。

以上是几种资产重组的模式,企业可以通过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重组的方式,达到最优的重组效果。总之,通过资产重组,将明晰并购企业的产权,并提高并购企业的资产有效利用率,增强企业的发展实力。

3徽商银行资产重组案例分析

合并重组是银行制度、产权模式、组织形式的重大革命,对监管者、所有者及经营者都会产生较大的震动。为了最大限度减少震荡、节约成本,就要选择正确适当的重组模式。根据具体地区、对象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模式。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比较论证,多方征询意见,听取建议以后,安徽省13家行社最终选择了成本低、效率高的复合重组模式。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一级法人模式、吸收合并方式、更名存续形式,具体操作经历分四个步骤。

3.1选择法人模式。安徽城商行重组在提议之初,即陷入法人模式之争,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一级法人模式,一种是两级法人模式,还有一种是保留多家法人的业务联合模式。一级法人模式强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便于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两级法人模式认为是银行制度创新,既能保护城商行积极性,又能增强竞争实力。业务联合模式认为应维持现有各行社的法人地位,以保留城市商业银行优势和特性,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同时通过横向联合扩大业务范围。通过反复研讨,权衡利弊,最后确定选择一级法人模式,为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构建现代商业银行创造了条件。

3.2选择重组范式。《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重组有两种范式:一是新设合并,二是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是指将参与重组各方合并起来组建一个新公司,吸收合并是以一个公司为母体,将其他各方吞并进去。安徽城商行重组在范式的选择上,起初大都倾向于新设合并,主要理由是新公司属省管,参与重组的各方均为市级,将其并入新公司各方都无话可说,若要以哪一个市行为主,其他规模质量相当的行社都可能不乐意。这一方式看似能被各方所接受,但却忽略了新银行的准入难度和合并后的银行存续历史问题。通过权衡分析,最终选择以合肥市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吸收合并模式。这样既尊重了合肥市位居全省之首的现实,又找到了一条便捷的准入路径。

3.3选择实施方式。吸收合并的重组范式虽然解决了准入捷径问题,但仍未解决提升银行品牌、扩大市场空间、上收省府管理的问题。为此,在不违背现行机构管理规定的前提下,以变更名称的方式提升机构层次,即通过合法程序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将合肥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后管辖权自然提升到省,且因冠名中无安徽省称谓,又自然要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审。这样既解决了品牌提升问题,又解决了以合肥市为主,其他各市心怀不快的问题,因为大家进入的已不是合肥市商业银行,而是徽商银行,从而进一步调动了重组各方的积极性。

3.4选择合并形式。安徽13家行社的重组既为吸收合并就要以吸收方为主体,不管叫什么名称,都应以原合肥行为主。若如此,则有兼并、吞吃之嫌,明显不符合安徽6家城商行实力质量大体相当的现实。因而在合并时又选择了共同发起、平等进入的形式,由6家城商行、7家城信社共同签订多边合并协议,而不是由原合肥行与其他行社逐一分别签订双边合并协议,使并入者都享有平等的权益。但在高管人员安排上,本着因才施用、择优公推的原则,选定原合肥行董事长为合并后的徽商银行法人代表,外聘经营班子主要负责人,其他各行原法人代表分别就任副董事长和副行长,既体现了合肥行为主的意愿,又维护了平等的权益,使这次合并皆大欢喜,过渡平稳。

经过一年多的重组,安徽徽商银行赶在2005年岁尾正式成立,成为全国第一家由多个城市商业银行联合改制重组而成的具有一级法人体制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6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入股,7家城市信用社重组加入。

重组后的徽商银行资产总额458亿元,负债总额437亿元,可折股净资产总额21亿元,其中实收资本14亿元。据了解,在2004年中国银监会对全国113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分类评级中,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4家城市商业银行,被评为“规模、质量、效益”综合指标最好的一类行;淮北、蚌埠2家城商行被评为二类行,其经营业绩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徽商银行董事长由原合肥市商业银行董事长戴荷娣担任,董事会包括15位董事及独立董事、9位监事,其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担任徽商银行三位独立董事之一。

4徽商银行重组模式对国内其他城市商业银行的借鉴作用

徽商银行不是6+7的简单联合重组,其主创设计人、安徽银监局局长杨家才说,“这是一个由复杂纷繁到形成共识的过程。”徽商银行的重组工作从提出到挂牌历时1年零11个月,在论证阶段即围绕是否重组、如何重组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和论证。最终确定了以国际现代银行为标杆,从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设计制度,建设具有城市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整体思路。

合并重组是我国企业改革中运用比较普遍的方式之一,但对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如此多家的合并还是第一次。银行业是准入制的特许行业,不够准入条件的市场进入,势必会带来管理失职和风险蔓延。这次13家行社合并重组的实践证明,坚持条件,严把条件关,是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重组成功的关键。

4.1前提条件:自愿参与。凡参与合并重组的各行社必须自愿申请,签署股东大会投票通过的同意合并重组意向书。从城市商业银行多为当地政府控股和内部人影响力较大的两大显著特点可知,其参与重组的意愿主要由地方政府和行内高管人员所左右。因此,必须首先逐一征得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和行社经营班子的完全同意,并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这是合并重组能否展开的先决条件。

4.2准入条件:指标合规。银行合并重组不是良莠不分、来者不拒,而是坚持各项经营指标合规达标才能准入。安徽银监局在重组工作之初即明确规定,参与合并重组的各行社,其主要指标必须达到监管标准方具备准入资格,并规定不良资产率5%以下、资本充足率在8%以上、连续两年盈利、连续两年无大案、拨备覆盖率在50%以上、每股净资产在1元以上。重组中各行社严格对照标准自我检查,积极创造条件达标进入。这次参与重组的13家行社中,有4家是通过资产置换、弥补亏损3亿多元,达到准入条件后才获准进入的。

4.3维权条件:消化包袱。对于重组各方来讲,一方带有隐性包袱就是对其他各方利益的侵害,各方都带包袱重组就是对新进股东利益的侵害。所以,银行重组必须把“消化包袱、不带病进入”作为各方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条件。安徽13家行社严格按照银监会“准确分类、提足拨备、核销损失、做实利润”的要求,将中介机构清产核资时统一认定的损失类资产一律核销,属非信贷资产的直接抵减资产;属信贷类资产的,先作账务处理,预提应缴税款,待按程序核批后,再作纳税调整。13家行社共抵减非信贷资产损失2.2亿元,暂作账面核销的信贷类资产损失2.6亿元,有效处理了隐性包袱,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各方权益。

4.4公认条件:共同决策。合并重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既涉及方方面面的政策,又牵扯上下左右的关系,还直接影响各相关方的经济利益,加之安徽这次参加重组行社本身就多达13家,协调统一起来确实难度很大。为此在重组工作展开前,即“约法三章”,以协议形式约定,重组过程中的每个规定、每步操作、每项安排都必须由各行社法人代表共同商议、共同决策,以此作为共同认可的条件,否则参与重组的任何一方可不予执行或遵守。在此约定下,13家行社的重组工作每走一步,都有共同决策的会议纪要,每项重要环节都有共同签署的协议文本,使整个合并重组工作建立在共同参与、共同决策、共同准备的基础上,确保了全过程顺利进行。

5结论

目前,110多家城商行资产总额已接近2万亿元,分支机构5200多个,员工队伍10.9万人,市场份额逐年增加,信誉稳步提高,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体系中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而这些新生力量对合纵连横表现出空前的热情。

对这些“散兵游勇”而言,合并重组是必然趋势。作为全国城商行中第一家联合重组的银行,徽商银行的合并重组无疑是我国银行界在改革中极具典型意义的事件。“徽商模式”可以说为推动城商行向真正的市场化经营和联合壮大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徽商银行挂牌时,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曾表示,根据发展状况允许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是银监会坚持“分类监管、扶优限劣”监管原则的具体体现,对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业银行,银监会可以受理以防范风险为前提,在充分整合金融资源的基础上联合重组,审慎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并按照审慎监管要求从严审批,稳步推进。

当前城商行的发展正步入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联合重组、兼并改造、引资上市等已经成为城商行改革、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商行需要外来的新鲜力量来推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使城商行在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到2006年底,绝大多数城商行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的监管要求。显然,城商行目前“化解潜在风险,充实资本,推进改制,改进金融服务”是重中之中。近10年的引资实践证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确实有助于解决城商行目前普遍存在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有助于城商行改善和提高资产质量,建立良好的经营管理机制、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引资给正在爬坡的城商行注入了活力和动力,加速了城商行向国际银行标准靠拢的速度。可以预见,在徽商银行与上海银行的榜样下,2006年更多的城商行将会有上佳表现。

参考文献:

1、梁新华、吴扬:《资产重组与企业扩张》,(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12

2、金运、陈辛:《银行再造——浦发银行重组上市的探索与前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09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

前 言

根据国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对我国银行业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研究,对不良贷款的比例看法总是比较悲观。据美林公司估计,2009年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坏帐比率为29%,J.P.摩根银行的估计数为36%,著名的穆迪公司估计,在2006年底,中国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35%~70%,考虑到银行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国有独资银行,那么国有独资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要高于上述数字,即便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全部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相同,这一估计仍高于我国国内官方公布的数字,也高于我国国内银行研究机构非正式披露的20%~29%。

一、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概述

(一)信贷风险的定义。信贷风险是债务人因无力清偿债力出现的风险。它是信贷资产经营上的一种主要风险。为了避免或减少贷款风险,提高银行经济效益,银行不仅要掌握贷款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同时也需要加强贷款过程的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和健全银行内部贷款管理制度,防范贷款风险的发生。

(二)信贷资产风险存在的原因

1、借款人方面的信贷风险

1)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2)借款人蓄意诈骗贷款;3)借款人多头贷款或透支,导致信贷风险上升;4)抵押物难以变现,贷款担保形同虚设。

2、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信贷风险

1)基础工作薄弱,信贷档案资料缺漏严重;2)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力;3)银行管理缺乏系统性,致使潜在风险增大;4)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忽视对管理者的管理;5)违规账外经营严重。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按照《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监管要求,目前商业银行按照国家调控要求,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内部信贷政策措施的调整,将授权授信管理与行业风险管理、区域风险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客户准入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的制度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信贷资产业务的稳健发展。随着风险防范措施的加强和落实,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从1999年的30%下降到2003年末的18%,应该说,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措施已初见成效。但是随着宏观调控向纵深发展,信贷资产中潜在的风险和深层次问题正在日渐凸显出来。

(一)投向过于集中、资本充足率偏低,资产质量面临新的考验。1、信贷投向过于集中。过于集中到大企业、大城市、大项目;过于集中到机场铁路、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过于集中到风险较高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多家银行追逐相同的几个热门行业放贷,造成有的投资项目成为政府项目的配套资金,有的成为效益低下的重复建设项目,这会形成今后几年的不良信贷资产,商业银行原有不良贷款压缩和控制任务更为严峻,信贷质量面临新的考验。2、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失衡。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化而信贷投放运用的长期化,所造成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失衡。就以2003年为例,中长期贷款增量占到总增量的46%,而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增量只占到存款增量的30%左右。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不对称,使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更加严重了。3、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过低。近年来商业银行信贷超常规增长,使本已较低的资本充足率显得更为偏低,严重制约了其抗风险能力。资本金不足不仅削弱了银行消化贷款损失的能力,而且还有可能危及社会经济的稳定。

(二)从体制和机制方面来看高风险形成的原因。1、信贷管理体系不适应。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将商业银行总行的一级法人的信贷政策、措施,通过以条条为主的有效的管理体系垂直贯彻落实到位,确保信贷投向的准确和投量的适度,达到低风险、高收益和流动性的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然而,由于传统经营管理体制的影响,在信贷管理的全流程风险控制中尚缺乏统一、整体化的风险控制。2、经营目标的短期化倾向。商业银行的经营考核机制的不完善,会使下属分行对整体目标缺乏前瞻性和长远期认识,而热衷于大额贷款的投入,以实现当期利润偏好为主导。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信贷风险的控制能力,因为就当下而言,银行经营利润的80%以上均来源于贷款投放。然而由于局部的、当期的,又以块块为主的利润偏好,会使商业银行所必须具备的风险偏好能力层层递减,从而失去有效的控制。3、信息渠道不畅、来源不全,造成的信贷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从上至下的行业信息还不够及时、直接和全面,使得直接面对客户的基层机构人员,过度地依赖来自企业的、地方的、局部的信息,造成信贷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4、信贷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5、信贷风险管理的工具相对短缺。

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对策

(一)操作风险的对策。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在协议所给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1、强化流程的管理。对现有流程进行检查和梳理,杜绝可能存在的漏洞。对新开发的产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市场调研,进免盲目投入、无效投入和高风险投入。2、规范严格制订业务手册。针对个人住房信贷的操作人员,应该有详细的管理手册。3、数据库的建立、管理和维护。 4、加强人员管理,优化风险管理岗位。

(二)担保风险的对策。1、银行必须健全保证人担保制度,加强对保证人的风险审查,对其偿债能力进行深入分析;2、加强对抵押物、质押物的分析;3、银行应对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资格和声誉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评估机构与借款人是否存在资金或其他利益关系;评估机构与借款人或与银行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评估机构使用的评估方法是否适用于评估项目,评估机构以往的评估结论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等;4、规范信用担保机构。

(三)道德风险的对策。1、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2、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将我国商业银行部门分散管理的风险管理方式变为流程管理和系统管理;3、建立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外部监督,可有效地降低商业银行内部道德风险;4、以法约束,加大对信贷人员从事道德风险行为的惩罚力度;5、塑造诚信企业文化,建立廉洁高效的信贷人员队伍。

结束语

信贷管理是当前商业银行经营课题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往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都过于侧重宏观环境与外部因素。如宏观金融体制改革地方政府干预企业景气情况等。而忽视了从商业银行自身管理的内部角度进行分析。商业银行实行新的信贷管理体制以来,各信贷业务相关部门职能作用不断理顺,信贷管理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从当前信贷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探讨应如何解决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若干问题,以达到加强信贷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晔.按市场原则构建风险管理机制与管理理念[J].金融论坛,2004(4).

[2]刘积余.美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评析[Z].中银网,2002/6/17

[3]施能自.中国银行业如何理解与实现巴塞尔协议原则[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4(4).

[4]冯志辉.信贷风险管理的经济学思考[N].金融时报,2004-10-12.

篇9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意义

中小商业银行和其他企业一样都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盈利的方式就是存贷利率差,因此就很有必要就银行所拥有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良好的管理,同时加强整理整合银行自身的客户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如今金融市场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取得发展机遇和空间。

一、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虽然在资产和负债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管是事前预测、事中控制还是事后的监督方面相较以前都有十分明显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资产负债管理规模不断扩大

本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和国内那些大型的商业银行比起来资产负债规模就相对更小,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小商业银行自身的不断努力,目前他们的资产负债管理规模逐渐扩大,盈利水平也得到了更大的提升。究其原因有二:首先这些年来,我国绝大部分的中小商业银行为了提高整行的利润,往往都将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作为首要目标,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了不少策略,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在产品、业务方面都做出了新的规划,接触新产品,拓宽业务范围。其次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服务态度方面做出了极大的改善,在维持原本客户良好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发掘新客户,间接性的扩大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这些年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为了盈利的终极目标在不断的努力,国外先进银行以及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给他们指明了一条道路,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同时,注重对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论是事前预测、事中控制还是事后监督都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与此同时,还注重对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来源、使用的方式方法、期限以及利益相关者等等都进行了适当的配置和改善,提高了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三)中间业务盈利收入逐渐增加

其实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盈利的主要方式是靠存贷利率差,存贷利率差越大盈利越大,但这些年来,中小商业银行在吸取了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上,也逐渐拓展自己的中间业务,不断创新,不断引进新产品新理念,拓宽业务范围,利用当下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做到与时俱进,既多元化又独有化,提高中间业务的盈利收入。

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负债结构单一

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来说,资产的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靠客户的存款,很少主动寻求资金,诸如发行相关的金融债券,一方面是由于资格审查不过关、资质不合格;另一方面金融债券只能作为辅的资金来源,所以很多中小商业银行这方面的资金相对较少。而负债这块中小商业银行大部分的都是被动性的放贷出去,主动借款的比例还很少,一旦客户还贷不及时,后果可想而知。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资产结构单一,一旦一方面出现一点问题,蝴蝶效应十分严重,可能危及整行,经营中的风险间接性的增加了,不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

(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单一

对于资产负债管理来说,西方的中小商业银行管理方式方法都多种多样,比如利率敏感性管理、声誉风险管理以及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等等,管理的效果也很好;然而对比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来看,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主要应用的是资产与负债的简单比例管理,管理效果也不甚理想,并没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管理方式方法的过于单一会增加中小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三)资产负债管理办法落后

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资产负债管理办法十分重要,我国目前中小商业银行整体管理办法都比较落后,使用的主要是事前的一些比例确定办法,这种管理的方式方法还比较传统,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在未来的应用价值并不大。不单单是资产负债的管理办法落后,资产负债管理的工具也并不先进,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目前来说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对资产负债的数量进行管制,还没对其进行数据的分析比对,很难实现银行利润的最大化。其次,目前A段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还主要使用净利差。静态的缺口管理等方法,而动态的管理方法却基本没有涉及到,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四)风险管理系统不完善

首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还不强,大家对风险管理还没有很清楚的认识,整个行业的风险管理系统也不健全不完善,很多的地方都做的不到位,风险的事前预测、事中的控制以及事后的监督反馈等整个流程都缺乏有效的机制,对风险没有详细的等级划分以及当风险切实发生时如何及时有效的应对等等都还需要向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商业银行学习和借鉴。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有梯度的风险意识管理人才,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团队,共同为银行的风险服务,降低整行的总体风险。

三、完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建议与意见

(一)建立一套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系统

中小商业银行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建议一套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系统对加强资产负债的有效管理十分必要。在原本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中结合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引进一些西方先进的决策模型作为设计相关统计计量软件的标准,增强软件的性能和实用性;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从资产负债的整个使用流程加以强化,资产负债的来源、使用方式、期限等等,从各个方面进行信息系统的记录,并运用相应的科学合理的模型进行对应的分析,对银行业务实现精细化管理。

(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体系

前面我们谈到了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还比较单一,这对中小商业银行防范风险还十分不利。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在综合考虑和衡量资金的安全性、盈利性以及流动性的情况下,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对象、地区以及时间上都进行合理的搭配,实现银行的终极目标即利润最大化。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体系的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对于资产负债结构的单一化可以考虑从产品的多样性和独有性方面作为突破口,扩大产品的种类,经常对金融产品进行更新,给客户更多选择的余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中小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其次,在资产和负债的搭配上可以下功夫,两者之间很多情况下是可以进行有效的对应的,时间较短、成本较低的负债可以搭配收益更低的资产,而对于那些时间更长、成本更高的负债则与收益更高的资产进行匹配,实现资产负债之间的相互转化。最后,建立一套专门针对自身的风险指标体系,诸如借贷比以及资本的充足率等等,控制和约束银行的风险资产的总体规模,降低整体风险。

(三)加强资产负债的主动管理

相对于西方中小商业银行来说,我国目前阶段的中小商业银行还十分被动,对资产负债的管理也不够积极,很少主动管理整行的资产负债,造成目前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混乱,银行整体有多少资产,有多少负债其实银行的管理者很多情况下都不甚了解和清楚,资产负债的期限以及用途等也都模棱两可,就是中小商业银行疏于对资产负债的管理,使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不足,所以很有必要加强资产负债的主动管理,可以通过建设专门的资产负债管理团队,培养每一位员工的资产负债管理意识,在日常经营中严格执行,提升银行的核心的竞争力。

四、加强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意义

(一)宏观上对社会经济稳定有促进作用

从宏观角度上来说,中小商业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对整个社会经济来说意义重大。首先中小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经济主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发展是建立在一个稳定健康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这是中小商业银行所必须的社会空间;与此同时,中小商业也应为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两者之间是相互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加强自身的资产负债管理,不单单是能降低银行自身的各项风险,实现银行资源的有效配置,更重要的是能够维持更好的金融市场秩序,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微观上有利于银行自身的长远发展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要想更好地适应这个新的时代,提高自己的发展动力,更大部分是取决于对整行的有效管理。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帮助自身优化整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也能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提高盈利性水平;还能增强银行产品的多样性,实现服务的优质化,降低银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等。诸如此类的益处还有很多,对中小商业银行自身的长远发展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也能帮助中小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

五、结Z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整体的经济状况和金融市场都不稳定,想要在如此经济不景气的情形下取得发展的空间,中小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压力还很大,资产负债的管理任务还很重,需要做出的努力也还很多,中小商业银行理应在结合我国的国情下,有针对性的改善目前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的解决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问题,提高中小商业银行在行业里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冰.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

[2]冯鹏熙.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篇10

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金融体制逐步趋向成熟的必备条件。自1996年我国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已全部放开,外币存贷款利率也已放开,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方面已逐步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仅剩下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两大关键点有待突破。“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将进入加速推进时期,并有可能最终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改革缩小了银行业的存贷利差,降低了传统存贷业务收入,促使银行业开展综合化经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改善银行业务收入结构。但是由于银行经营范围的扩大与深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发挥利率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功能,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效率,促进银行业持续健康经营已经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新机遇

利率市场化改革改变了基准利率的决定方式,通过有序推进的基准利率形成机制将逐渐放宽目前受到央行管制的基准利率范围,并最终建立完备的市场化利率形成与传导体系。在稳步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

首先,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创造更加自由的经营环境,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的自主性。银行获得了自主的定价权,使得资金价格能有效地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这既促进了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优化调整,又有利于商业银行之间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

其次,利率市场化增加了商业银行主动匹配资产与负债的手段。在资产方,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现实条件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实行优质、优价与风险相匹配和有差别化的定价策略。在负债方面,银行可以实施主动的负债管理,优化负债结构,降低经营成本。

再次,利率市场化也推动了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模式的转变,扩大了商业银行发展产品创新和中间业务的范围。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加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这为银行开发相应的创新产品提供了一种可能。金融创新必然会带来收入结构的变化,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快速发展,也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有密切关系。

最后,利率市场化还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通过建立以市场化的利率为基础的内部收益率曲线,银行可以将内部的资金转移定价与市场利率有机结合,提高了商业银行内部绩效考核与内部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有影响

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改变了银行业已习惯的利率决定机制和变动规律,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首先,利率市场化使得存贷利差收窄,过度依赖利差的传统模式会越来越难以为继,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在政策上要做出根本性的调整。其次,利率市场化把定价权交给了银行,对银行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利率市场化还加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水平,利率风险的扩大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风险度量方法,对利率风险的计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利率市场化改变了利率的决定方式,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和结构也产生影响。同时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促使商业银行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发展中间业务并加强综合化经营,使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着更复杂的风险水平。

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影响资产负债结构,给资本管理带来风险。取消利率管制之后,缓解了“金融脱媒”现象,商业银行的吸收存款能力增加,同时改变了负债结构和存款期限结构,使得资金成本上升,促使银行倾向于发展较多的高利率贷款以获得更高的利率。但是同时利率市场化缩窄了存贷利差,由于利息收入又占据银行收入的较高比重,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商业银行的利润下滑,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积累能力,对商业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监管要求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

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遭受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在管理利率上存在期限错配,即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期限的搭配不匹配,利率变动时这种不对称性使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会随着变化。如果银行以短期存款作为长期固定利率贷款的融资来源,当利率上升时贷款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但存款的利息支出却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增加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同时,利率变动还会引起借款人提前偿付借款本息和存款人提前支取存款,导致银行遭受的潜在选择性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不能完全观察到借款项目的风险程度。当银行调高贷款利率,利率的提高将产生两种作用:一是高贷款利率会拒绝低风险的借款人,因为面对银行高利率只有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借款人才会借款,极易产生逆向选择。二是高贷款利率会刺激借款人获得借款后从事高风险活动,引发道德风险。以上情况使贷款项目质量整体下降,增加未来违约的信用风险。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同业恶意竞争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资金价格竞争是充分体现银行经营决策的竞争。当金融机构的存款负债利率低于同业价格但所决定的贷款资产利率高于同业价格,就会面临着丢失优质客户的风险。另一方面,当金融机构的存款负债利率较多地高于同业价格此时其贷款资产利率较多地低于同业价格却会面临着巨大利息损失。特别是在当银行在为了满足监管指标,提高银行存贷比指标和资本充足率指标时,就会出现以较高的成本来获取存款的恶意竞争风险。更严重的是,如果短期内全行业恶意竞争的广泛出现,将使得银行业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遇。

利率市场化带来银行综合化经营转型的风险。利率市场化降低了银行的利息收入,促进了银行不断的创新业务,有利于对现有金融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促进潜在金融资源的开发,在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面临利差范围缩窄的背景下,有利于银行形成新的盈利模式,提升银行在金融业中的竞争力,促使商业银行根据自身资源优势来完成经营业务模式转变。在商业银行发展综合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商业银行自己条件的制约,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方向、风险防范及人才建设上都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使得银行在综合化经营的路径各不相同,不仅给银行经营发展带来了经营模式转变的风险,也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三、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关键的突破点就在于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因此当前利率市场化主要问题就是应对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的问题,当前一旦央行放开存贷款利率限制,我国商业银行将暴露出利率受到金融约束下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

1.收入来源过于单一,过分依赖利差收入。

当前我国银行业仍明显依赖利息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但各银行在这方面的表现存在较大的差距。举例而言,2010年我国五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经营收入的18.3%。但是,所有银行的算术平均水平则只有14.5%,意味着主要由大型银行带动非利息收入的增长。一旦利率市场化全面推开,商业银行则面临利差缩窄,净息差降低的局面,而国内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于利息收入,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积累能力,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满足资本监管要求都带来不利影响。附图为我国的主要的商业银行在2010年的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与总经营收入占比的情况。

2.利率形成机制有待完善,没有市场化的存贷款利率形成环境。

尽管当前仅剩下存款利率上限与贷款利率下限没有放开,但实现这两项利率市场化的市场环境仍然没有形成,目前对于基准利率的讨论仍然存在争议,央行目前确定的基准利率仍以存贷款利率为主,经营发展受到存贷比制约,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发挥资源配置作用。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更多以货币市场利率为基准利率,这一方面要具备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形成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具备货币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之间存在价格传导与反馈能力。

另外目前各个商业银行由于业务之间的同质性,存贷款业务所占比重过大,因此在利率市场化初期维持资本监管要求就需要仍然需要大量吸收存款,商业银行自身在确定市场化利率水平时更多需要参考同业水准,而非真正的市场化利率水平,这也是最近一次央行不对称调整存贷利率后大多数商业银行在短期利率上均保持相同浮动水平的原因。

3.潜在的利率风险与控制不匹配。

由于存贷款利率受管制的现状,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重点关注的是流动性风险问题,而信贷委员会和信贷部门则重视信用风险,由于职能和手段的缺乏,往往忽视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造成利率缺口管理滞后,利率敏感性资产同敏感性负债不匹配。由于商业银行过分追求市场贷款规模的占有率和存款的增长率,导致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不匹配。

利率市场化后,随着基准利率的随机性变动,银行的净利差收入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此外,由于目前国内利率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尚不成熟,因此无法运用表外手段对冲利率风险,这样就只有依靠表内调节,即通过改变资产负债的结构来改变利率敏感性缺口大小。目前商业银行在表内负债调节中仍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加强对资产业务的利率风险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4.由存贷比限制对综合化经营带来的约束。

当前银行监管部门在应对金融危机下出现流动性不足而发生违约情况设置了存贷比考核指标。存贷比指标监管决定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的扩张必须以存款增长为基础,限制了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范围和规模。而实际上存贷比指标与流动性关系并不大,并不是一个流动性指标,主要是在传统金融环境下的一个货币信贷规模调控指标。

如果比较美国的银行与中国的银行,美国银行业的生息资产来源与我国银行业相比要广泛得多,非贷款类的资产占比也较我国银行业高,这反映了美国银行综合经营的程度较高,资产来源多样化,因此在应对利率市场化环境也比我国银行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若没有存贷比约束,国内商业银行开展贷款业务无需依托存款,在有足够的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同样可以稳健开展贷款业务,不仅降低了资金成本,也减轻了当前环境下各商业银行为了追逐存款余额而产生了一些恶意竞争等无效率的市场行为。

四、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商业银行的经营对策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利率市场化再次被提上日程。央行行长周小川明确表示,“十二五”时期要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改变当前以利息收入为主的经营模式,探索商业银行综合化、国际化经营模式,提高非利息收入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比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一方面要提高自身化解利率市场化风险影响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对金融监管部门献计献策,改善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向的工作:

1.建立以FTP为核心的定价机制,引导对外合理定价。

加紧利率存贷款风险定价机制,发展金融产品创新。利率市场化本质上就是金融产品的价格竞争。商业银行在拥有更多的利率自后,存贷款业务的竞争方式将由原来的非价格竞争为主转向以价格竞争为主。为此,商业银行应尽快明确利率定价的原则和考虑因素,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为核心建立利率定价模型,完善产品定价机制。

首先,利率定价既要立足于自身运营成本,又要充分考虑市场的竞争性价格。因此,需要银行进一步改革内部成本管理体制,使运营成本尽量低于同行业标准,为市场竞争赢得先决条件。其次,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定价机制应当基于对国家“基准利率”走势的准确预测。因此,对于基准利率预测模型的技术投入和研究迫在眉睫。在利率定价机制上,应当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价体系,加强行业研究和对于非系统性风险的识别能力,在排除行业风险的同时,甄别客户类型并给予合理的风险成本叠加。

2.调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拓展多元化营业收入。

鼓励商业银行加大产品创新能力,大力拓展多元化营业收入,提高中间收入所占比重。当前商业银行收入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利息收入,这同发达国家的银行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将是利率市场化后,决定商业银行利润和市场地位的分水岭。中间业务是不构成银行表内资产与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收益,但不承担利率风险。要通过资源倾斜和管理政策引导,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逐步改变银行大部分的业务仍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经营收入主要依赖资产负债业务的现状。这也是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和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手段。

3.推动银行制度与流程改革,强化“统一银行”、“流程银行”的理念和意识。

建立相关制度与流程设计来保障各个条线都在推动、深化改革,比如零售条线的改革深化,企业金融、金融市场条线的改革启动,以及风险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的改革等等;同时,随着银行业务越来越复杂、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部门间的配合协作日益成为常态。与之相适应,我们进一步强化“统一银行”、“流程银行”的理念和意识,摒弃“部门银行”、“人治”观念,通过制度和流程的管理,推动各项工作顺利、高效开展。

4.建议监管部门弱化存贷比考核,确保传导路径通畅。

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如果继续维持贷存比,容易导致商业银行对存款利率非理性的一浮到顶、高息揽存行为的普遍出现,给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带来额外风险。

存贷比监管决定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必须以存款增长为基础,若没有存贷比约束,商业银行开展贷款原本并非必须要有存款,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只要能够确保不存在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就可以稳健开展贷款业务。而实际上存贷比指标与流动性关系并不大,并不是一个流动性指标,主要是在传统金融环境下的一个货币信贷规模调控指标。对于管理流动性风险,巴塞尔协议Ⅲ中的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远比存贷比指标细致和到位。

5.建议人民银行形成相关政策支持,帮助中小商业银行应培养优势业务,走差异化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