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资产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15 17:3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部门资产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部门资产管理

篇1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气象部门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

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介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或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按照种类划分,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特性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组织工作,涉及主管部门、预算单位、财务部门等多个相关部门,所以必须具备一个强大的管理团队,要求具有高强度的工作责任感、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熟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并熟练计算机操作。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指对固定资产的计划、购置、验收、登记、领用、使用、维修、调拨、出售和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为确保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财政部对固定资产管理十分重视,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效率上,都难以适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加强资产优化管理方法是高效管理的一种捷径。

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意义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的物质条件,是事业单位实施各项公共职能、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保护固定资产的完整性、挖掘固定资产的潜力、改进固定资产的利用价值,不仅可以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规范处置行为,优化国有资产配置,还有利于防止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高效节约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使用。

二、气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目前,气象部门大部分预算单位只一味的重视预算资金的收支管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部分预算单位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重钱轻物;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基本都是由各级预算单位办公室人员兼职,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对固定资产登记管理不够及时,经常出现错记、漏记现象,对固定资产发生的调拨、毁损、报废等情况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从而忽略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气象部门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日益改善,在固定资产迅速增加的同时,固定资产管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是相关的制度建设却远远落后于改革的步伐。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固定资产的总价值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失去了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意义。

3.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根据气象行业为公共服务的特性,气象部门固定资产主要是由财政预算资金或专项资金申请购置的,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上缺乏完善的统筹计划,盲目采购、多个项目重复采购、购非所需等现象在一些预算单位比较突出,极大的造成了财力和物资的浪费,而相对应的是导致一些机构或部门因资金的短缺,一些必要的办公设备因资金有限而得不到购置,致使工作在一定范围内的开展受到极大限制,进而造成了气象部门拥有固定资产过剩与紧缺并存的局面。

三、加强气象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

1.加强气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

气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实行申报审批制度,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和相关程序规定新增固定资产,对各级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固定资产财务核算,及时发现问题并查找问题来源;对各级预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实行严格报批制度,固定资产的出处、流向、种类、价值等的处置都必须上报上级主管单位审批;对各级预算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清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系统平台作用。

2.气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气象部门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来购置各类固定资产,长时间的累积,致使其对拥有的资产数量以及使用状况难以准确掌握,存在重复购置现象,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偏低,加上职工工作上的疏忽,资产变动时交接不完整、无法快速完整的查清经手的资产,从而造成资产的流失,存在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有出入较大的现象,给后期的盘点和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四、加强气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政策

1.完善气象部门的组织结构

固定资产管理是气象部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事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所以加强气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必须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机构为先决条件,针对气象部门固定资产现状从实际出发,首先应该完善资产管理部门的专门机构,实行定岗、定人、定位管理,制定合理的统筹计划,实施专业对口、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的组织体系,根据资产管理的权限,合理利用资产进行运作,按资产数额以及单位人员的多少因素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分配。

2.实施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和问责制

对固定资产实施动态管理是加强管理的基础工作,根据固定资产信息量大、任务繁重的特性,对其信息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气象部门从2005年开始《中国气象局资产管理系统》进行资产录入工作,到2007年已经建立了整套比较完善的资产清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同时实施对资产录入增减比变动的情况,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动态管理系统,实现对资金的全面管理、及时掌握流动信息的情况;在有利的工作平台上规范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财务单位要严格履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职责,定期对资产进出明细账和资产卡片进行核对,每期末,由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部门共同盘查、清点、核算,另一方面需要对相关部门的责任人实行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实施全责分明,出现问题需要有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责任,明确各单位领导、资产管理员等的职责范围。

参考文献:

[1]钟立军.对气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思考.

篇2

关键词:高速公路 基础管理部门 固定资产 财务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高速公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设施生产部门。截止2012年底,我国已通车的高速公路为9.62万公里,比2011年底增加1.13万公里,是世界上拥有高速公路最长的国家。随着高速公路行业的迅速发展,基层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越来越多。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现行的管理机制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还需不断完善。

一、高速公路基层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概述

高速公路基层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可以分成六类。第一,生产固定资产,比如说,办公楼、收费站房屋、洒水车、清扫车、拖车等。第二,非生产固定资产。第三,租出固定资产。第四,未使用固定资产。第五,不需用固定资产。第六,土地。

高速公路基层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是有形资产。而投资者只拥有高速公路的经营权,当合同到期之后,国家将会无偿收回高速公路资产。

高速公路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生产部门,它为人们的生活、出行提供便利,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所以说,高速公路固定资产具有社会公益性,它是为社会服务的,带有公共服务的特点。

二、目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是紧密结合起来的,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可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高水平的财务管理还能保护国有资产,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而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基层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会计核算没能反映出固定资产的价值

在会计核算上,由于是按照车流量进行计提折旧的,没有根据资产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折旧方法和年限来计提,所有的都放在公路资产里面计提,因此,会计核算并没能非常细致的反映出企业固定资产的价值。

(二)没有做到账实相符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财务部门、设备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协作配合。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设备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维护保管,并配合一年一度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而设备部门和财务部门由于入账的时间不同,而固定资产的价值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造成了账实不符的现象。比如说:新购置了一批计算机设备,而财务部门却并没有及时建卡、入账,或者说丢失、报废了一些设备,却未能及时同时财务部门做好有关的账务处理,这样就带来了账实不符的现象。而账实不符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容易导致资产的消耗,也给一年一度的资产清查工作带来了难度。

(三)不注重固定资产的维护管理

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维护管理,而有效的维护管理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节约能耗。而当前许多高速公路基层管理部门不注重固定资产的维护管理,许多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流程都只是挂在墙上的规章制度,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于是就导致资产的利用率低,资产浪费现象严重。机电设备是基层管理部门的重要固定资产,其价格昂贵,能耗大,如果有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的话,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可以减少能耗,可以提高使用寿命,从而为单位节约一大笔成本,促进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没能及时调整固定资产

高速公路基层管理部门每年年底会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但是,由于高速公路基层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牵涉的范围广,就是说:该部门的管理范围有多广,其固定资产就会分布到整个管辖范围的各个角落中。因此,年底固定资产清查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而账实不符又给清查工作带来了难度,财务部门与设备部门的核对总是会出现差异。发现了差异却没能积极寻找发生差异的原因,也没能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调整,做到账实相符,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固定资产管理越来越难。

(五)管理软件不对接

财务部门使用财务管理软件进行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而设备部门则采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进行实物管理,这两种管理软件是相互独立,无法对接的,于是就大大降低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而且这两种软件对固定资产的分类不同,于是又加大了核对的工作量和难度,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

三、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建议

高速公路基层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实现财务部门、设备部门和使用部门的有机结合,切实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财务工作。创新会计核算方法,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资产利用率,减少或杜绝资源浪费。

(一)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

内部控制制度是新兴的企业管理方法,是促进企业走向管理密集型的重要法宝,它能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逐步走向集约化经营。在高速公路基层管理部门中,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在单位内部建立各个部门牵制和紧密联系的关系,在各个部门的岗位设置上按照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原则。比如说:在财务部门中,对固定资产的预算、采购、验收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必要环节至少有两人共同办理,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将财务部门、设备部门和使用部门紧密联系起来,三者之间形成相互牵制的关系,建立一套严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方法,提高固定资产业务操作的科学性,真正做到账实相符。

(二)加强预算管理

将财务预算与固定资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控制固定资产的形成,并做好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根据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制定的定额标准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定额,每次采购固定资产时先进行财务预算,并跟踪每一笔资产的使用情况,跟踪定额的执行情况,严格控制支出,节约资金。

(三)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高速公路基层管理部门有许多固定资产都是闲置着的,尤其是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应积极推进闲置固定资产的租赁工作,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当机电设备长期不运作之后,那么就极有可能造成内部零件的生锈,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进而导致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耗能增加。积极推进闲置固定资产的租赁工作,有助于创造更多的收益。

(四)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

从前文的阐述中可以看出,固定资产管理是三个部门的工作,各自负责一个方面,那么,实现部门的协调配合就非常重要。运用先进技术建立信息化系统,将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实物管理和维护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减少工作量,真正实现账实相符。并且,利用信息化系统还可以有效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从而为做出正确发展决策提供会计信息依据。

在信息系统中,三个部门使用的管理软件是一致的,从而实现三个部门顺畅的信息交流和沟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五)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创新会计核算方法,增强会计核算的深度,提高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水平。当出现报废、毁损的设备时,及时做好财务处理,提高财务信息的及时性。

(六)实行委托管理

对高速公路企业的资产进行优化整合,适当实行委托管理的方式来提高管理效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的措施就是:压缩房产、收费设施、设备等,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尤其是在跨区域的高速公路管理上,委托管理的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管理成效。利用互联网将相邻的高速公路实行委托管理,努力构建起委托管理体系,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

(七)定期盘点固定资产

由设备部门和财务部分牵头,定期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实时固定资产变动的情况。核实每一个固定资产的名称、编号、使用部门、存放地点、购买日期、性能等。盘点之后经由负责人签字确认,一旦发现有不对的地方要及时处理,确保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

四、结束语

随着高速公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基层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越来越多,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创新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以高水平的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丁利.高速公路运营集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分析与建模[D].长安大学:2011年

[2]朱新花.浅议如何加强高速公路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2010(22)

[3]向银华.浅谈高速公路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的管理[J].经济生活文摘(下半月),2012(3)

篇3

摘 要 公安部门资产与预算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部分。本文从资产与预算等财务理论知识出发,就公安部门如何实现高效的资产与预算管理进行了研究,分别从监管机制,资产与预算管理细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资产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希望能够帮助能公安部门提高资产与预算管理效率。

关键词 公安部门 高效 资产与预算管理

目前,国有资产管理是国家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也更加明显的看到国有资产管理业是管理过程中比较薄弱的一环。国有资产管理不仅是管理中的薄弱,对国家经济政治也发生了一定的影响。公安部门资产管理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合理实现高效的资产与预算管理,就成为提升公安部门管理瓶颈的一个有力突破口。就公安部门当前的发展情况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和完善资产与预算管理:

一、建立长期有效的资产与预算监督管理机制,做好预防措施

公安部门资产管理属于国有资产管理范畴,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发生,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部门协助公安部门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长期监督管理机制,从而帮助公安部门做好预防措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从组建专项监管人员、完善公安部门相关规章制度等角度多方面改进,促进公安部门的资产与预算管理。具体的监管管理机制完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施:

(一)建立专项资产与预算管理监督小组

在对待公安部门资产与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上,应该通过组建资产与预算专项监督小组来进一步达到目的。为了保证资产监督专项小组成员的公正性与权威性,小组成员不仅仅应该由公安内部人员组成,还需要有其他单位的相关专业人员参与,从而组建一支高效权威的监督小组。在选拔小组成员时,应该由更高一级单位或者组织为公安部门配备这样一个专项小组,小组成员中必须有国家财税部门人员、公安部门财务管理部相关人员或者主抓财务管理工作的高层人员、国家审计部门人员以及国家监察部门人员等等不同机构的工作人员组成,从而做到对公安部门进行专业和科学的监督与检查。检查范围主要体现在公安部门是否执行国家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有超出预算的项目、资产配置标准是否有超出规定标准、是否有未经过上级或者相关部门审批就擅自购置固定国有资产等违纪、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从而防止甚至杜绝公安部门国有资产的流失和预算的超支。

(二)完善公安部门的资产管理制度

实现以制度管理机构、管理机构中工作的人员是今后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公安部门在通过专项监督小组监控公安部门资产与预算管理的同时,还要积极建立一整套完整、详实的资产管理制度,从而做到长期防范,减少资产流失与预算不合理的情况发生。

二、实行大局把控,各个下属部门独立预算管理

为了能够将公安部门资产与预算管理进行有效推进,各级公安部门的高层应该亲自抓资产与预算管理的战略布局和方向,为公安部门资产管理做好高屋建瓴式的梳理工作,为整个部门的资产与预算管理提供一个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方向和目标,从源头上控制资产与预算管理工作。高层做好总体方针的把握的同时,应该将资产与预算管理的权限分配到下属的各个子部门,实行子部门的独立预算,从而将资产与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在各子部门实施细化资产与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资产与预算管理细化到每一个细节问题,对资产与预算管理进行分门别类的划分,如此划分可以让账目一目了然,让更多人能够快速了解部门资产与预算管理的情况。资产与预算管理细分之后,就可以按照细分之后金额的大小分等级实行管理监督。从而做到每一个细小环节的资产与预算都有人把关有人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不会因管理漏洞而流失,从而保证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三、建立公安部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正确作出预算提供数据资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公安部门资产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准确而全面的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的先进技术帮助公安部门有效管理资产问题,解决公安部门长期存在的摸不清自家具体资产情况,资产混乱无法有效管理等问题,导致不能够准确及时的为预算管理工作提供资产数据资料,从而造成预算工作不能够顺利开展,导致很多时候预算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

资产信息系统的建立,在节省大量人力的同时,可以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公安部门每年或者半年甚至更短时间内的资产变动情况都可以及时录入信息系统,让资产信息系统做到及时更新,从而帮助监督部门对公安部门的资产进行准确监督管理。也可以为公安部门合理配置资源,将部门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进行有效的挂钩,保证今后预算工作少出差错。

总而言之,公安部门资产与预算内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发展问题,纠正问题,从而循序渐进的改善资产与预算管理方法,逐渐向高效管理的模式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妥善处理,就会使得公安部门资产与预算管理向着好的方面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杨建春.加强资产与预算管理结合 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2]彭照杉,林贻武,朱佑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基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8(12).

篇4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资产管理,高职院校应该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并结合现有机构框架进行三级管理。具体如下:其一,专门管理机构为一级部门,负责用专业手段分部门、类别进行资产管理登记,建立稳定、有序的资产清理机制,及时对账、盘点,准确掌握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及使用情况,积极维修、监管资产的使用、维修状况,确保固定资产账目和实际使用情况相符。其二,划定二级管理部门,诸如教务处、图书馆等,专门负责本部门内的资产管理,及时清理资产采购、使用、维修、报废、循环利用等状况,并上报一级管理部门。其三,划定三级管理部门。三级管理部门主要是指教学单位、更细致的部门等。三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本部门资产的管理,明确部门的职责范围,按照学院要求,对资产实行分级管理,确保学校各项科研、服务、管理顺利进行。

二、建立稳定资产管理队伍

资产管理的核心是“人”,为了确保资产管理的效果,就需要建立稳定的、高水准的资产管理队伍。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应该为资产管理部门以及个分级部门配备专业的、常设的资产管理人员,并定期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理论、实务能力的教育、培训。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应该采取如下对策:其一,选聘专业人才。当前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人才较为稀缺,资产管理水平亟待提升。为此,高职院校一方面要进行社会招聘,广纳良材,另一方面应该与猎头公司合作,寻求高素质的资产管理型、操作形人才,完善人才结构。其二,加强资产管理培训。资产管理是一门时效性、专业性很强的科学,为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各级部门中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提高其资产管理水平。

三、完善学校资产购置制度

资产购置是资产管理的起始阶段,资产购置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资产管理的整体效果。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资产购置制度,具体要做到如下几点:其一,加强对资产购置计划的审核。资产购置之前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依据优先分配原则,制定系统的、主次有序的资产购置计划,并与资产的报废、维修管理结合起来,提高资产购置的针对性、有效性。其二,进行专家检查。高职院校的资产购置计划,应该进行专家审核,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避免资产重复购置。其三,推行校务公开制度。高职院校应该加强物资采购内控,并及时公开相关采购信息,推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的方法。诸如在对大宗教学设备、图书、设备等物品、服务进行采购的时候,应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加强监管,实行岗位回避,避免出现暗箱操作行为,提高资产采购、使用、管理、审批、审计的专业性、有效性。

四、采取网络资产管理软件

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是重要的趋势,通过信息化技术、软件、设备、平台管理资产,不但能够提高资产管理的精细度,还能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网络信息服务具有实时性、准确性特点,将其应用到高校资产管理中,能够有效地改善信息提取、对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对资产的实时、动态管理。此外,通过网络资产管理软件还能实现部门之间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具体如下:其一,各级资产管理部门、人员之间可以进行实时交流、沟通,了解资产的采购、使用、管理、维修、废置等状态。其二,加强与财务部门的联系。通过网络资产管理软件,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将财务部门纳入到二级管理部门,确保财务审批的有效性,确保资产账与物相一致。其三,促进各部门之间、部门和使用者之间的联系。部门可以通过该软件了解资产管理的具体情况,使用者可以自己需要的资产管理信息,促进资产设备的调剂,实现资产的共享,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重复购置。

五、建设资产管理后勤文化

这里所谓的资产管理后勤文化主要是指资产管理部门以及资产管理人员在提供管理、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的总和。资产管理的后勤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在实际的资产管理和服务中,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倡导资产管理、服务文化。资产管理部门及人员应该树立与时代相符的资产管理理念,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完善资产管理程序,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谐资产管理、服务人员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正面、积极的资产管理后勤文化,创设良性、可持续的服务文化氛围。其二,推行节约文化。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倡导、宣传节约文化,建设节约型校园,通过资产管理的制度、流程、标语等,让学生认识到节约财富、爱惜资产的重要性,使其更加爱惜、保护各种校园文化资产,使其养成良好的节约美德。

六、总结

篇5

(一)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不健全、结合层次不高目前,教育部还没有出台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具体办法,高校内部也没有具体制度规范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现行高校财务制度无论从框架还是原则都与“办法”的要求相去甚远,虽然教育部2009年下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征求意见稿)对现行的高校财务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但对双方的相结合问题仍处于原则性的层面,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深层次结合处在探索阶段,难以满足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自身发展需要。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衔接不畅,机构职责模糊高校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行政管理权三位一体,没有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运行机制。资产的管理职能分别由财务管理、设备管理、房产管理、后勤管理等部门兼任,资产管理的职能分散,缺少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更未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在高校资产来源和使用方面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情况下,如果不确立职责明确的资产管理机构,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必定造成资产管理出现混乱情况,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核算口径不统一 对于资产管理,财政部门按11类核算,教育部门按16类核算;对于财务管理,由财政部和教育部颁发的“制度”则按6类资产核算。不仅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对资产分类不一致,资产管理内部不同主管部门之间资产分类也不一致,而且不同的资产分类之间缺乏明确的分类转换标准。教育部门在要求高校资产管理部门按16类核算资产、财务管理部门按6类核算资产的同时,要求高校按财政部门11类组织清查和上报资产决算报表。由于核算口径的差异,给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结合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也导致资产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大打折扣。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意义

(一)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是由资产管理的性质与重要性决定的高校的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科研、行政工作的物质基础,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保证。加强高校资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对进一步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降低高校运行成本,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是管理的内在要求 财务管理是高校组织财务活动、划分财权和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资产管理则体现为资产的实物形态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高校资产与财务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是资产价值量和实物形态的不同表现,二者互为因果。两者的关系表明,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结合是管理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加强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也就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财务管理效益,推动财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又有其特定的对象,服务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侧重点是资产价值的管理,而资产管理侧重点则是实物量的管理,二者相互作用,实现对资产的有效管理。因此,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既是加强资产管理、促进资产合理配置、有效使用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的有效手段。

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健全管理机构,理顺管理机制 高校根据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精神,按照资产管理相关职能权限的划分,成立资产管理处或在目前的资产管理部门内部设置相关的资产管理科室,将全校的所有资产归于资产管理部门监督管理之下,形成“决策管理(学校)、综合监管(资产管理处)、归口管理(相关职能部门)、使用管理(各使用单位)的四级监督管理体系。理顺资产管理与归口管理、使用管理单位的工作关系,形成资产采购(购置或构建)、资产管理、信息管理等为内容的管理工作有效衔接,改变目前资产管理“重购置、轻管理”的思维模式。同时,在财务部门设置资产管理科或资产管理专职会计岗位,加强与资产管理处的联系与沟通,定期核对资产账,充分利用资产管理部门提供的有效信息,通过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和安全完整情况的信息利用,加强资产购置计划的预算审核,以有效存量制约年度增量,通过资产处置环节的信息利用,减少直至杜绝资产流失。改变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两张皮”的问题。

(二)加强资产环节管理具体表现在:

(1)资产购置管理。资产使用单位向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提出年度资产购置计划,财务部门根据综合监管部门提供的使用单位资产存量、资产完好率和资产使用效率审核后,进行综合平衡,报决策管理机构批准后执行;可执行的资产购置预算年中需要调整的项目由归口管理部门报主管校领导审核后报资产综合监管主管校领导审批执行。资产购置预算应保持预算的严肃性和刚性,不得随意突破。资产购置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按照规范的合同文本,完整地填列合同规定的内容,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2)资产使用管理。校内各资产使用单位应设置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员,掌握本单位资产的使用情况。资产管理员要随时掌握本单位的资产存量和增量,登记资产的出租、出借情况,及时申报资产的变更信息,实时了解资产的使用状况。单位资产管理员变更时,及时告知资产归口部门和综合监管部门,办理资产移交手续。资产监管部门经常不定期地抽查各资产使用管理单位资产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资产处置管理。资产使用单位根据资产的使用状况和资产报废年限标准向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归口管理部门按程序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物鉴定后报主管校领导审批,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实物审核明细表,与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其资产实物与资产数据的真实完整性报资产管理主管校领导审批,并将报废资产数据转入资产管理系统待报废库。资产处置要严格按审批权限执行,对于高校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和车辆的处置,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以及单位价值或者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的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的处置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资产处置批复后,应将报废资产进行分类,招标公告,履行招投标程序,核减资产数据。资产处置收入进入学校财务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4)资产信息管理。资产管理部门根据资产购置预算、采购合同、实物验收报告和购置发票等相关资料审查其程序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并将资产的相关明细信息录入资产管理系统。在资产信息的录入工作中,力求资产分类正确,信息完整准确,相同资产的名称要求一致。同时,打印出资产验收单和资产条形码标签,并将名称相同、出厂编号不同的大量同类资产(如电脑等),列出明细清单,以识别标签的粘贴。财务部门在处理资产账务时,应将资产验收单编号或资产编号同时录入财务核算系统;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每月进行一次资产账务核对,并将资产验收单编号或资产编号所对应的会计凭证号导入资产管理系统,建立资产编号与财务凭证号的对应关系;年终及时处理资产未达账项,配合财务管理部门编制财务决算报表;在保持基础资产数据与财务相关数据一致的基础上,根据资产决算报告的要求编制资产决算报表。日常工作中,资产管理部门按季度向财务管理部门提供资产购置的预算执行、资产使用和资产处置等情况,同时向学校资产各级管理部门和单位提供相关资产信息。

(三)规范资产管理与财务核算的口径 具体表现在:

(1)统一资产分类标准。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的提高,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机构,财务管理从属于公共财政、服务于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日益显现。高校执行财政部的分类标准,将教育部的资产16分类标准和现行高校财务制度的资产6分类标准统一到财政部的资产11分类标准上,是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要求所在。因此,高校应按财政部的资产分类标准,将固定资产分为土地、房屋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及陈列物、家具用具及其他类等共11 大类,并按新的资产分类标准组织资产盘点、清查、核对等工作。同时,建议财政部联合教育部组织部分高校制定出分类标准间的转换关系目录,以便具体实施。

(2)规范资产确认和计量标准。资产的核算对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财务管理是资产广义范畴,资产管理是资产的狭义范畴。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统一的资产分类标准和高校管理的实际需要,明确规定资产管理(主要为固定资产)的资产核算范围;同时,制定资产核算的价值标准,尤其是价值起点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如家具等。资产的确认范围和价值计量标准的规范和统一,是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基本内容。

(四)开展资产绩效评价 资产绩效评价是考核监督管理高校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建立包括资产安全完整率、资产使用效率和资产管理人员考核指标在内的资产管理指标体系。将校内各单位完成工作任务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成果与占有使用的有效资产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指标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各资产使用单位强化资产管理的责任,从追求资产的数量转到追求资产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同时,建立和完善资产与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资产的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对单位和个人进行年度考核,并与下年度资产购置预算和工资预算挂钩。以存量定增量,逐步平衡校内各各使用单位占有资产的严重不平等现象,解决资产闲置和资产占用不足的问题,引导各单位增强资产的效益观念,明白资产的使用效益与资金的使用效益同等重要。因此,资产绩效评价工作可以为资金分配、预算安排提供依据,促进资金管理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水平。

篇6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2007 年根据财政部部署以2006 年12 月31 日为基准实行了统一清理,各单位按照要求对账面资产和实物资产进行了认真地核对和清理,摸清了家底,报废了废旧资产,基本保证了账卡、账实相符。在具体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从六个方面加以应对: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2、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训;3、统一固定资产管理模式;4、规范固定资产购建工作;5、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和各单位财务软件的有效衔接;6、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关键词 :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2007 年根据财政部部署以2006 年12 月31 日为基准实行了统一清理,各单位按照要求对账面资产和实物资产进行了认真地核对和清理,摸清了家底,报废了废旧资产,基本保证了账卡、账实相符。但在财务检查及与其他单位财务人员的交流中,大家都感到固定资产管理很棘手,在具体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清理不到位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长期重购置、轻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账不到位,造成固定资产账卡不符,有的是有账无卡,又由于长期未清理盘点或清理盘点不彻底,固定资产卡片和实物又不符,2007 年清理时,无从下手,清理核对工作量太大,只能从某一年度开始清理,以前年度部分就没有做到位;部分单位财务管理薄弱,财务报销手续不全,没有办法查清资产的来龙去脉,也是造成固定资产清理工作难以到位的原因之一。

(二)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清

按照《会计法》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要求,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应当分离,资产的价值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实物管理由办公室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将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信息维护、固定资产卡片登记等工作都推给财务部门一手操办,实物管理部门没有完整资产台账及资产卡片,更谈不上账实核对,工作职责不清,资产管理很难做好。

(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兼职,经常更换,并且很少有人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固定资产的界定及日常管理知识缺乏,资产管理主动性差、资产调配手续不全,管理工作很难做到位。

(四)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没有和单位的财务软件实行有效衔接

各单位财务软件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是按照以前的固定资产分类标准和格式设置固定资产卡片,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是按照新的分类标准及要求登记固定资产卡片。一项资产有有新旧两种分类、两种资产卡片、两个编号,给固定资产的核对、调整带来很大麻烦,也增加了资产核算与管理的工作量。

(五)固定资产的购置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固定资产的年度预算编制不细致、购置和年度预算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房屋等基建工程未批先建、超预算超规模建设,设备购置随意性、资产采购不规范或监管不到位等常有发生。

(六)资产处置时效性差

土地、房屋、车辆等专项资产处置需报财政部门审批,其他资产在一定限额内各厅局本级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下属单位报各厅局审批,超过限额由财政厅审批。在实际工作中,审批效率太低、时间太长,尤其是专项资产处置上报后,长时间得不到批复,造成新的账实不符。

二、行政事业单位做好固定资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

只有加大宣传、强化督查,转变行政事业单位“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维模式,提高所有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度,尤其是提高领导干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才能将上级各项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到位,也才能制定本单位行之有效的配套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长期化。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训

各单位应保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培训,设定准入门槛,实行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继续教育,保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能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的最新知识和上级的各项要求。

(三)统一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财政部门加强培训、应设定模式、强化督查、答疑解惑,统一固定资产入库、出库、部门转移、处置等凭据的格式、内容和日常管理手续和流程,努力实现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实物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对一些历史遗留长期核对不清的资产,财政部门也应拿出处理意见,指导各单位做好具体处置工作。

(四)规范固定资产购建工作

努力推行固定资产部门预算,并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增强固定资产购置的计划性,实行财政集中采购,杜绝分散采购,促使固定资产购置实行实物发放,严禁单位自行购置固定资产,从而严把固定资产进口关,体现部门预算的严肃性,保证固定资产配置标准的统一,实现财政资金的节约使用和售后服务质量的提高。对房屋、大型资产的构建推行建用分离,由政府组织专门部门或委托中介机构负责资产招标、建造、审计等事项,实行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运作,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保证资产的配置标准和工程质量,杜绝无审批构建,超预算构建、超标准构建等现象发生,同时也将各单位从资产构建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

(五)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和各单位财务软件的有效衔接

财政部门应努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和主要财务软件的衔接工作,实现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直接代替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各单位财务部门不再直接产生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会计凭证,固定资产增加、变更时,由办公室等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填制、修改固定资产卡片,通过在线的方式将固定资产增加、变更信息传递到财务部门财务软件总账模块自动生成增加、变更固定资产的会计凭证;固定资产处置时,由资产管理部门通过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向上级部门提交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并报送相应的纸质请示,上级部门同意处置时,国有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在线方式自动将资产减少信息传递到财务部门财务软件总账模块生成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凭证,并在会计凭证后附上级批准文件,从而从制度上保证各单位固定资产的账卡一致,减轻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实现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职能的有效分离,明晰上下级之间固定资产管理职责,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六)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篇7

(一)固定资产清理不到位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长期重购置、轻管理,办公室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长期不对账,造成固定资产账卡不符,又由于长期未清理盘点,固定资产卡片和实物又不符。2007年清理时,因无从下手,清理核对工作量太大,只能从某一年度开始清理,以前年度部分就没有做到位;部分单位财务管理薄弱,财务报销手续不全,没有办法查清资产的来龙去脉,也造成固定资产清理工作难以到位。

(二)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清

按照《会计法》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要求,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应当分离。按照《江苏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资产的价值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实物管理由办公室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将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信息维护、固定资产卡片登记等工作都推给财务部门一手操办、而财务部门并没有参与实物资产管理,工作上职责不清,资产管理很难做好。

(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人员基本是兼职,经常更换,且很少有人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知识缺乏,工作主动性差、资产调配手续不全,管理工作很难做到位。

(四)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没有和单位的财务软件实行有效衔接

各单位财务软件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是按照以前的固定资产分类标准和格式设置固定资产卡片,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是按照新的分类标准及要求登记固定资产卡片。一项资产有两种资产卡片、两个编号,给固定资产的核对、调整带来很大麻烦,也增加了资产核算与管理的工作量。

(五)固定资产的购置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年度预算脱节,房屋等基建工程未批先建、超预算超规模建设、设备购置随意性强等。

(六)资产处置时效性差

土地、房屋、车辆等专项资产处置需报财政厅审批,其他资产在一定限额内,各厅局本级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下属单位报各厅局审批,超过限额由财政厅审批。实际工作中,审批效率太低、时间太长,尤其是专项资产处置上报后,长时间得不到批复,造成新的账实不符。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规范固定资产购建工作

努力推行固定资产部门预算,增强固定资产购置的计划性,实行财政集中采购,杜绝分散采购,使固定资产购置实行实物发放,严禁单位自行购置固定资产。严把固定资产进口关,体现部门预算的严肃性,保证固定资产配置标准的统一,实现财政资金的节约使用和售后服务质量的提高。对房屋、大型资产的构建实行代建制,由政府组织专门部门或委托中介机构负责资产建造,实行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运作,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杜绝无审批构建,超预算超标准构建等现象发生,同时也将各单位从资产构建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

(二)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和各单位财务软件的有效衔接

财政部门应要求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商和主要财务软件开发商做好两种软件的衔接工作,实现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直接代替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各单位财务部门不再直接产生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会计凭证。固定资产增加时,由办公室等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填制固定资产卡片,通过在线的方式将固定资产增加信息传递到财务部门财务软件总账模块,自动生成增加固定资产的会计凭证;固定资产处置时,由资产管理部门通过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向上级部门提交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并报送相应的纸质请示,上级部门同意处置时,国有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在线方式,自动将资产减少信息传递到财务部门财务软件总账模块,生成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凭证。从而从制度上保证各单位固定资产的账卡一致,减轻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实现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职能的有效分离,明晰上下级之间固定资产管理职责,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三)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篇8

一、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高校管理的整体上看,未建立资产管理与账务管理、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财务会计的基础工作不重视资产管理,年终报表对资产情况的批露不够,未用财务管理的理念分析资产管理的方法,资产信息的质量影响了预算编制的细化。从资产管理的内部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缺乏从资产形成、使用到处置的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在资产形成与配置方面,由于缺乏合理、公正、有约束力的资产配置标准,造成资产配置不公和重复购置;在资产作用方面,缺乏资产合理配置的管理机制和资产使用效率的考核标准、对部分闲置资产和利用效率不高的资产无法进行部门间的调剂,导致存量资产在校内无法做到完全跨学科、跨部门的共享共用,致使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在资产处置方面,缺乏规范的资产处置程序和高效的处置途径,导致资产在处置过程中的流失和浪费。

2 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不到位

大部分高校固定资产实行归口管理,如后勤管理部门管理房屋、建筑物和家俱等;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和软件;资产管理处管理设备仪器;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核算。这些职能部门又由学校不同校领导分管,学校缺乏统一领导、统一管理。造成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核算相脱节,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相分离的状态,最终导致高校固定资产普遍存在账实不符、家底不清、资源浪费等现象。

3 高职院校仪器设备、材料物资采购把关不严、使用效益低下

在市场比较活跃的今天,各种设备、材料物资品种相当齐全,但价格和质量却各不相同,有的不顾学校利益,不从价格和质量两方面考虑,结果购置的设备质量不过关或产品质量不符合规定而形成低效率使用或提前报废,不仅占用大量资金,而且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费用。同时由于近几年我国大兴教育,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教育、各高校相互攀比心理及高校升级、评估的需要对资产数量的要求,各高校盲目贷款购置、建造资产。各部门都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追求“小而全”,要求增加房屋、增加投资购置仪器设备、且对资产实行“占有式”管理、对部分闲置资产和利用效率不高的资产无法进行部门间的调剂,仪器设备购置后得不到充分利用,有的甚至只是做摆设,充当评估检查的门面。

4 忽视无形资产的管理和利用

高校作为知识型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是学校的重要资源。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的“重有形,轻无形”观念,使许多高校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认识,没有制定相应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忽视对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和浪费。

5 基础工作不到位

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的台账管理不完善,未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管理;资产管理入账不及时,资产信息质量差;未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或资产清查;未设置专门管理资产实物的部门;资产的建档工作滞后等等。

6 资产信息公开程度差

学校资产信息的透明度差。如学校有多少资产,资产是如何购买、为何购买、归谁使用、使用状况如何、何时报废、报废时如何处置等信息公开程度差。资产信息不对称,群众监督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资产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也不利于管理者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学校资产状况,作出正确决策,难以发现管理漏洞。

二、规范高校资产管理的对策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特点,借鉴国外有益做法,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应以健全资产管理机制为核心,以完善制度体系为重点,以建立动态信息系统为支撑,以实施资产精细化为目标,全面推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1 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推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科学化

(1)构建科学的资产管理责任机制。随着高校的发展,近年来高校加大了资产的投入,高校要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和制度创新。高校资产管理机制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着眼于理顺关系,明确管理责任,把人权、事权和财权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责、权、利相统一的资产管理机制,以至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形成有效的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协调运转的有效机制。可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从而层层分解资产管理的责任,并真正落实到人。

(2)建立先进的动态管理体系。高校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固定资产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建立固定资产网络管理体系。将原来固定资产的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强化事前审查和监督,即对资产的投入、形成、使用、报销、计价、处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审查、监控。做到学校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等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同时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又可用网络实时对账,使得全校资源信息共享,实现一项固定资产业务可以由多个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实行固定资产条形码的管理,建立相应数据库和相关的软件,使用扫描器,可以大大减轻平时固定资产的核对、清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能保证固定资产账账、账表、账实相符。

(3)强化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相结合机制。通过对资产的动态管理,在全面分析各类资产存量和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强化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相结合。一是在资产配置过程中,确立以预算编审为龙头的资产配置新理念,在预算编制前,资产管理部门通过分析资产存量和发展规划情况,依照校所属学院(系)的资产配置申请和论证报告,提出资产配置意见,为财务管理部门编制预算草案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等共同参与,履行物资采购、招标、安装验收、资金拨付;在预算执行分析时,先由资产管理部门通过全面总结分析资产的动态管理情况,再由财务管理部门做出决算报告,向校领导和教代会作报告。二是在资产的调剂、处置过程中,也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程序办理,使资产处置行为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监督。 #p#分页标题#e#

2 完善管理制度,推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化

制度建设是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基础,也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保证。高校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建立健全一套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转,做到既有章可循、堵塞漏洞,又方便管理、提高效率。

(1)在流动资产管理方面要明确财务部门的管理责任。财务部门要完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保证资金安全;要定期核对往来账,保证往来账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防范坏账损失的发生。

(2)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要完善采购制度,资产管理部门要对提请采购的重要仪器进行可行性论证,确保所购资产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完善资产使用、保管制度,在资产投入使用后,应按照重要性原则和分级管理要求,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和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密切关注所购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确保资产的正常使用和性能的完好。

(3)完善资产清查制度。借助2007年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发起的大规模高校资产清查活动,摸清家底。然后总结资产清查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处理,确认学校资产的真实情况。再与学校的档案制度、统计报告制度相结合,建立资产清查制度。要坚持年度盘点、核查制度、定期不定期进行财产大清查,逐步将资产管理纳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

(4)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资产的结构和数量与财务风险直接相关,由于财政支持增加的有限,特别是在近几年扩招和攀比情况下,投资的有效增加对高校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要远大于企业。近几年,多数高校都进行了新校区的建设,一方面新校区的建设美化了校园,为学校树立了品牌,但另一方面,高额的贷款也制约了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树立风险意识,针对每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降低财务成本与风险。

(5)完善资产管理监督制度。审计监察部门应参与资产管理全过程,重点关注采购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基本建设的合法性、真实性,重要资产的使用状况和结存情况,以及资产的报废、处置情况。

(6)完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无形资产的登记、评估、核算、开发利用等行为。

3 加大基础工作力度,推动高校资产管理精细化

(1)健全资产账目。高校应在资产管理部门建立资产明细账,对新购置的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填写固定资产验收记账单、相关人员核准签字、经资产管理专职人员审核后,入资产明细账并打印、分发设备条码标签;财务部门凭固定资产验收记账单,按相关规定报销付款,同时入财务固定资产账。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每年进行分户明细账核对,保持资产账与财务账的一致。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要改变资产部门所有、重复购置、使用效益低、积压浪费等现象。应在购置前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购置过程须按规定进行招标、购置后确定使用部门的责任管理,学校加强调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打破院系、部处、学科、专业的界限,根据各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任务,把相近的实验室进行了分类、合并和重组,建成综合实验室,充分利用现有资产,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在现有条件下,对资产实行有偿使用,既可以节约资金、又减少了资产的重担购置和闲置浪费现象,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益。

篇9

关键词:高校资产;资产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191-02

0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资产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张。由于高校资产是保证高校教学、科研、行政和后勤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和进行的必要基础,也是衡量高校办学规模和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如何改进大学或高校资产管理体制,维护学校资产安全完整、盘活优化资产资源配置、取得良好的资产使用效益、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大学获高校宏观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1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院校基本属于中央或者地方政府拨款的事业单位,其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各类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各种非税性收入、接受社会和校友的捐赠等。这些收入多少主要取决于政府财力,增幅往往受到一定限制,而各种非税其他收入、捐赠收入等也常常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大学或高校这种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资产属非营利性资产,受传统管理体制影响,高校普遍存在重视资产投入,忽视资产利用,由此,高校资产管理中便产生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1 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帐实不符高等学校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制度,但相当部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多头分管,缺乏统一归口的强有力的管理协调部门,有的高校则将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分别分解到财务部门、总务部门、教务部门、设备部门、党政校办甚至学工部门,使资产管理工作相当分散。资产管理缺乏统一的组织机构,没有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制度,从而导致缺乏资产管理中对各部门职责、规划和协调的工作流程,具体工作中由于责权不清而出现互相推诿现象。有不少高校也有相对较好、完整的资产管理制度,但执行落实上却比较困难。教职员工对资产管理制度并不重视,在调离本部门时,不及时办理各种移交手续;资产管理部门人员对于报废的资产只进行登记,却不及时办理甚至不办理财务销账手续;各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的资产置换不进行登记等等。由于高校领导和员工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高校资产管理的混乱。还有些高校对采购的物资不按规定及时登记入账或只记账不对账,固定资产长期不盘点、不清查核对,导致资产的账、物不相符;一些高校在合并后,资产规模也随之扩大,但资产的合并仅仅停留在账面上,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清查整合;相当多高校将已无使用价值甚至已丢失的资产长期挂账,不做销账处理,导致资产的数量和账面价值缺乏真实性;有校办企业的大学或高校对其资产的管理办法不规范,部分校办企业将自有资金购置的资产列入了高校资产,而对其所属高校购置资产却又列人了校办企业的资产管理,造成资产交叉管理,形成双方账实不符。

1.2 资产管理环节存在缺陷,忽视小节各高校资产购置时,不计投入与产出比,导致使用效益低下。资产配置缺乏计划性、前瞻性,部分存在盲目购置或重复购置的现象。高校或大学特别中央部属高校资产的配置方式中有些是专项资金配置,若拨付的款项较多,高校则会提高设备设施标准,追求设备的高、新、全,导致资金浪费、许多功能得不到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若上级单位或财政拨付款项减少,则会产生为了完成项目任务而配置一些低端产品或基础设施工程中使用低质量的材料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等问题。

在资产使用方面,很多大学、高校资产重复配置、闲置、使用效益低下。在部分大学中,高投资、低效率的问题严重,很多设备使用率低甚至闲置,有的甚至长期无人使用;学校为了扩张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学生宿舍,而教学楼的扩建和教学设施的配置落后,或者是资金投入建设教学和基础设施,而忽视了改善学生宿舍和配套设施。资金和资源分配不协调,资金活资源在不同学院间的投入使用比例出现严重不配比,有些院系房屋少而简陋,有些院系的却存在长期闲置的房屋;学校的公共服务平台、实验平台、网络信息、图书等资源原本面向全校的开放,所有院系都可以使用,而有些学院由于资金充裕,仅仅为了自身的利益和便利,争要资源重复建设,封闭使用,造成严重浪费。对于高校或大学来说,固定资产及时报废、报损,可以促使学校的资产设备及时更新和投入。若实验仪器和教学设备应该报废而未及时报废,相关资产管理部门就会因为根据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情况不能及时添置,从而影响教学和科研实验活动的顺利开展;有些仪器设备资产已报损、报废,同时也购置了新的仪器设备,但没有及时办理报废手续,其结果是账实不符,有账无物;高校资产报废报损制度上的漏洞也会使资产管理时常产生混乱。

1.3 资产管理手段缺乏创新,方式单一目前,大部分高校均已经利用计算机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但所使用的软件多数停留在统计功能和数据库的管理,而没有考虑业务流程控制。各资产管理部门独立运行,各自建设自己的体系,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成为信息孤岛且与财务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即各院系及实验室)信息不通,不能实现数据共享,网络覆盖不全面,导致不能对所有高校资产进行信息化监督管理,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不交换。

此外,大部分高校对资产管理的对象并不加以区分,不论主次,不分类别,统统采取同样的管理方法,对于价值几十万元甚至百万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价值几百元的办公用品,采用相同的管理方法,从而造成资产管理人员精力分散,不能有所侧重地关注重要或价值大的资产使用情况和动态变化,严重影响了资产管理效率。同时,高校各类仪器设备采购、实验室建设以使用部门为主,资产名义上是学校所有而实际上为使用部门所控制,在没有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和统一协调的体制下,资产管理部门与资产使用部门间必然存在信息沟通不及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管理效率低下。

2资产管理完善的措施

2.1 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机构成立高校统一的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学校行使资产和自然资源的管理权与监督权。它是学校产权管理的责任主体,作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执行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关于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订学校资产管理制度,拟定、审定资产对外投资计划,负责组织单位内部资产清查、产权登记、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事宜,负责资产报废、报损、转让等资产处置工作,以及与上级主管单位资产管理部门的业务联系。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为依据,结合高校自身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具有约束力和规范作用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资产管理体系。同时,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和各负其责的要求,对资产管理工作的程序进行优化与分工,建立相互制约、互联互通的管理体系。

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应严格谨慎的审核对外投资活动,规避风险。无论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都应按照规定程序聘请社会专业机构科学、合理的论证其可行性和投资效益。资产管理部门应力促学校打破传统的部门条块式管理模式,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公用、专管机制,合理统筹校内资源,充分发挥各类仪器设备资产的使用效益;同时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应当重点强化与财务、基建、图书及其他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关系。

2.2 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平台 高校或大学的资产管理部门应牵头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对学校的资产从立项、采购、验收、使用、报废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动态监控。借助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基于网络的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体系,打造资产管理网络信息化平台。在旧的管理体制和系统下,资产管理的所有部门相互信息沟通不及时,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导致没有完整的资产信息和资产清查起来困难,因此要推行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核算和管理的特点,综合考虑资产管理过程,有针对性地开发、选购和使用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平台或系统。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将极大地提高统计结果的精确度和工作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工作负担,帮助学校的资产管理趋向科学和规范。

2.3 加强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前提,建立一支专职、兼职并重的资产管理专业队伍。在校长或分管副校长的领导下,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和协调学校资产管理工作,对学校资产进行总体监督,分类管理;财务部门负责所有资产的价值管理,其分类标准应与资产管理部门保持一至;各院系、相关资产使用部门实施实物现场管理,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并强化在分管副校长领导下的资产管理专门机构统管学校所有的资产,同时需要在各部门负责人中指定专人负责、领导归口使用资产的管理运作,形成一个宏观与微观管理互相促进的体系,确保对学校资产实施有效管理。

其次,高校资产管理岗位也需要专业性人才,应更加重视资产管理队伍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同时,注重将政策水平高、业务素质好的干部充实到资产管理干部队伍中去。资产管理和使用部门必须重视专职资产管理人员的进修和业务学习,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目标化的培训,有计划地分批、分次组织安排专业的培训和轮训,组织相关专业技术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也可以举办各种国有资产管理实用技术培训班,使管理人员能掌握和运用其中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让其熟知学校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资产管理人员做到仔细观察,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积极进取,从而把工作落到实处,使得资产管理工作更顺利进行,实现资产管理的目标,增强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

3结论

高校资产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资产管理部门需要高度重视,不断转变观念,建立服务意识,不断创新机制、体制,改进制度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努力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体制,合理有效使用和优化配置资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提高资产的经济效益,解决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自身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谦余.学校资产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2006年第36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Z].

[3]王月华,赵明霞.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及相关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9).

篇10

【关键词】高校;资产管理;责任制

一、高等学校资产管理责任制概述

(一)什么是高等学校资产管理责任制。高等学校资产管理责任制,就是各单位按照国有资产的不同类别和使用特点,将国有资产管理目标细化,明确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资产的使用功能、特点和放置地点等,将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到学校、使用部门直至资产管理员的制度。

(二)高等学校资产管理责任的划分。根据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权限,可以将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做以下划分:1.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责任。校长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理应对全校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对主管部门和政府负责。分管校领导根据校长的授权,协助校长负责资产管理工作规划的制定、要求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2.资产管理职能部门的责任。高等学校应设立独立的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划定具体的管理权限,代表学校统一管理全校的国有资产,对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组织和管理全校资产的日常工作。具体责任包括:负责本校资产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管等日常管理,负责本单位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办理本校国有资产配置、处置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的报批手续,提高资产使用效率。3.资产管理员的责任。根据各使用部门的实际情况,可以设立专门的或者兼职的资产管理员,履行学校制定的岗位职责,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资产的购置、使用、维护、报损、报废等的具体手续,并监督各使用部门资产管理的情况,及时与资产管理职能部门进行数据的核对、使用效益的分析。

对房屋、图书等其他实物资产,要实行两级管理和分类归口管理,即由学校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和具体使用部门共同管理。

二、高等学校建立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的必要性

建立高等学校资产管理责任制的目的,是在对资产管理者进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每个部门和岗位的任务和要求,把各高校纷繁复杂的工作同不同范围的人对应地联系起来,做到“资产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一)建立资产管理责任制,是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第二十条规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应当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加强对本单位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的管理,防止无形资产流失。”实施资产管理责任制,是高等学校建立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二)建立资产管理责任制,是高等学校落实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具体表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第四十九条规定:“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将资产监督、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个人。”所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也就是要建立学校资产职能部门统管、使用部门保管、资产管理员专管的三级责任体系,是高等学校履行资产配置及使用、管理职能,实施监督检查,落实国有资产管理责任的具体表现。

三、如何建立高等学校资产管理责任制

高等学校实施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应以对应的财务、教育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保持一致。

(一)建立高等学校资产管理责任制的方案。随着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扩大和快速发展,从资产总量上看,高校的国有资产也出现了快速递增的局面,资产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制定科学、规范、可行的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方案,对于实施资产管理责任制起着关键作用。

1.指导思想: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分管校领导的要求,以资产管理部门为主导,以各资产使用部门为主体,并依托其行政负责人,调动各单位专兼职资产管理员积极性,贯彻执行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实现国有资产的分级责任管理。

2.资产管理责任制的组织结构形式:

3.资产管理责任制的规定

(1)统一管理。资产管理处是学校的常设机构,负责对全院资产进行指导、监督、管理和协调。(2)分级负责。由各部门的负责人作为本单位资产管理负责人,然后资产管理员对其负责,使用人员对资产管理员负责。(3)责任到人。各级单位设专(兼)职资产管理员。资产管理员是本单位资产管理的直接负责人,接受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专职资产管理员的设置要根据各单位的资产占有量、台数和工作人员数,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部门规模较小的可设置兼职资产管理员。(4)账物相符。各资产使用部门都要设立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资产资产明细账,定期与资产管理处的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账物核对,保证账物的动态平衡。(5)定期核查。资产管理处定期和不定期对各资产使用部门进行资产使用、账目等情况的检查。(6)奖优罚劣。每学年评定一次资产管理优秀单位及先进个人,对于资产管理混乱的单位根据学校的资产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二)高等学校资产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1.资产使用人应当转变观念。国有资产管理不仅仅是日常工作中使用好资产,更重要的是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