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09-15 17:33: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收筹划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篇1

摘 要 下文主要通过介绍了当今企业税收筹划的原则。通过对它的分析和阐述,为充分发挥税收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依据,为企业财务管理者和有关人员进行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制度保障。

关键词 税收筹划 必要性

一、当今企业税收筹划的原则

企业税收筹划不仅仅是节税行为的一种,而且其还是当今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税收筹划属于企业财务管理,其目标是因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来决定的。主要指的是,在确定税收筹划方案时,千万不要盲目地只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从而忽视由于其筹划方案的实施而造成的其他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的减少,一定要全面考虑采取该税收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故为了充分发挥税收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促使当今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负责人在选择税收筹划方案的同时,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一)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具体表现在:

(1)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必须依法对各种纳税方案进行选择,而不能违反税收法律规定,逃避税收负担;

(2)企业税收筹划:不能违背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及其他经济法规;

(3)企业税收筹划必须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环境的变更。

(二)服务于财务决策过程的原则

企业税收筹划是通过对企业经营的安排来实现,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融资、生产经营、利润分配决策,企业的税收筹划不能独立于企业财务决策,必须服务于企业的财务决策。如果企业的税收筹划脱离企业财务决策,必然会影响到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甚至透导企业作出错误的财务决策。

(三)服从于财务管理总体目标的原则

税收筹划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实现其财务管理的目标即税后利润最大化,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低税负,即降低税收成本,提高资本回收率;二是迟延纳税。不管是哪一种,其结果都可以实现税收支出的节约。要进一步考虑的是,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子系统,税收筹划应始终围绕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来进行。税收筹划的目的在于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但税收负担的降低并不一定带来企业总体成本的降低和收益水平的提高。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如不考虑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只以税负轻重作为选择纳税方案的唯一标准,就可能会影响到财务管理总体目标的实现。

(四)成本效益原则

税收筹划的根本目标就为了取得效益。但是,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为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当费用或损失大于取得的利益时,该筹划方案就是失败方案。一项成功的税收筹划必然是多种税收方案的优化选择,必须综合考虑。一方面,企业税收筹划必须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的降低,不能只盯在个别税种的负担上,因为各个税种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种税少缴了,另一种税可能就要多缴;另一方面,企业的税收筹划不是企业税收负担的简单比较,必须充分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因为一个能降低当前税收负担的纳税方案可能会增加企业未来的税收负担,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者在评估纳税方案时,要引进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把不同纳税方案、同一纳税方案中不同时期的税收负担折算成现值来加以比较。

(五)事先筹划原则

事先筹划原则要求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在国家和企业税收法律关系形成以前,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差异性,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才能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如果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已经形成,纳税义务已经产生,再想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那就只能进行偷税、欠税,而不是真正意义的税收筹划。

二、现代企业实现税收筹划的可行性

(一)税收理念的改变为企业税收筹划排除了思想障碍

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把税收看作企业对国家应有的贡献,侧重从作为征税主体的国家角度研究税收,片面强调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别突出国家在征纳关系中的权威性,忽视了作为纳税主体的企业在依法纳税过程中的合法权利,企业只须在政府派驻的税收专管员直接辅导下申报纳税,甚至把税收筹划与偷逃税混为一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逐步国际化、知识化、信息化,理论界开始重视从纳税主体的角度研究税收,企业财务管理者开始认识到税收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另外,税收征管法和刑法也对偷逃税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明确的界定。可以说,目前研究企业税收筹划的思想障碍已经基本消除。

(二)税收差别待遇为企业税收筹划开拓了空间

现代企业税收筹划是通过对企业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选择能降低企业税负、获取最大税收利益的经济行为,这要求税收制度能够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选择空间。随着我国税收制度日趋完善,为了体现产业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杠杆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国家在已经颁布的税收实体法中不同程度上规定了不同经济行为的税收差别待遇,即规定了不同经济行为的税种差别、税率差别和优惠政策差别,同时在税收程序法中也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作了肯定,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空间业已形成。

(三)税收制度的完善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制度保障

综观世界各国,重视企业税收筹划的国家都有一个比较完善且相对稳定的税收制度,因为如果企业所面临的税收环境变化不定,企业选择的纳税方案的优劣程度往往也会随着税收制度的变动而变化,甚至会使一个最佳的纳税方案蜕化成为一个最差的纳税方案。1994年税收制度改革以后,我国税收制度朝着法制化、系统化、相对稳定化的方向发展,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并为市场经济的国际化提供了较为可行的外部环境,这为企业财务管理者和有关人员进行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制度保障。

篇2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税收筹划;问题;对策

现阶段,企业发展期间,研究对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即为税收筹划,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的更新、完善税收筹划的内容,而税收筹划完善程度越高时,越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因此,现代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十分发关注税收筹划问题,但受到缺乏健全的税收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具体的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完善,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开展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一)税收筹划介绍

税收筹划,也称之为“合理避税”,是指企业为将缴税金额减少,采取对内部某些经济安排做出调整的方式,这些调整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随着税收筹划研究的长期开展,其定义、相关条款变得越来越标准化,简要的说,税收筹划是指在合法范围内,对企业经营、投资及理财方式做出科学的调整,以使纳税金额最大限度的减少,保证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利益。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开展的必要性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开展税收筹划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企业的会计管理与经营管理工作来说,资金、成本、利润为3大构成要素,开展税收筹划后,能够最优的调整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管理水平的升高;第二,促进企业偿债能力的增强,强制性为企业纳税的特点之一,纳税后,现金流出量会增加,税收筹划进行后,可使纳税金额尽可能的减少,从而降低了现金的流出量,防止现金不足问题的出现,保证企业能够按期偿还债务;第三,促进财务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在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的过程中,越来越凸显出纳税的可筹划性,此种背景下,现代企业开展财务管理过程中,重点工作中应包含税收筹划[1]。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开展收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逐渐的完善了企业制度,并明显的改进了税收筹划工作,但由于该项制度的实施时间并不长,导致企业开展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税收筹划效果的发挥。

(一)缺乏全面的法律意识

现代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前提条件为合法性,目的在于将企业的税负最大限度减小,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有部分企业在开展的过程中,对经济效益过分追求或盲目追求,导致税收筹划工作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冲突于相应的法律法规,形成违法行为。现阶段,企业税收筹划中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避税、逃税等为主要的表现,这与企业决策者的法律意识淡薄、单一密切相关。短期看,企业违法的偷逃税行为可能使自身的现金流出量减少,但从长远看,不仅难以享有税收收益,还会承担更多的损失,如:税收处罚、形象损失,严重情况下还需承担相应的法律或行政处罚。

(二)适应性及综合性不强

现代企业中,税收筹划工作开展后,可将其财务管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因此,税收筹划过程中,需要对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纳税状况做出充分的了解,以保证相对应。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开展时,需与财务状况严格对应,但实际状况是多个事项并不能严格的对应财务状况,即无法较强的追随财务,导致税收筹划的工作不够完善。另外,企业所制定的收筹划方案仅适用于现有的法律法规及时期,一旦时期、法律法规做出改变后,必须要调整税收筹划的方案,以能适应财务管理工作,但从现状来看,这种适应性并不强,甚至出现违背法律法规发展的现象[2]。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过程中,因未能全方位关注各个影响因素,实践中可能忽略某个因素,从而制约了企业长足与稳定发展

(三)对税收成本方面过于注重

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企业经营过程中,经营效率会受到税收成本的影响,但税收成本仅为众多影响因素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还包含其他相关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在税收作用下,企业资金流动性可以增强,因此,衡量税收作用时,不能单从降低成本方面考虑。而我国目前多数企业开展税收筹划时,对税收筹划开展过程中的税收成本过于注重,一味追求成本最低化,甚至出现偷逃税等违法行为。

(四)开展时过于理想化

由上述分析发现,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过程中,必要条件为一定的目标,该目标需要适合于企业的现状,杜绝盲目制定目标。现在,在我国众多的企业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忽略自身现状开展税收筹划,导致各种税种的统筹工作无法有效的实施,过高的期望税收筹划后的结果,最终,实际工作结果严重偏离预期目标,限制税收规划应有作用的发挥。

三、改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的重视程度

现代企业应在整个经营过程中贯穿税收筹划理念,从筹划准备工作开始,直至筹划决策,由最初的制定策略,到后来的具体实施,均应融合税收筹划工作,在宏观上把握,微观上细查,对各个细节仔细的探究,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以往,现代企业管理层在开展财务管理时,仅对成本控制高度重视,创造出多种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却对税收筹划工作予以忽略,导致整体上的财务支出减少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应在企业管理层中大力的宣传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要性,提升管理层对税收筹划工作的认知,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各个部门及分支结构做出科学的调整,合理的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二)促进机构市场化

税收筹划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要求企业具有比较高的管理水平,如果该项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企业自身,那么不仅推动时间会比较长,而且难度也比较高,因此,为使税收筹划良好的发展,应积极的促进机构市场化。税务机构发展过程中,应对人才给予高度的重视,结合机构内部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构建科学的用人制度、培训制度,以能良好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保证人才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行业中最新的。此外,行业自律要不断的加强,强化机构及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保证工作科学的开展,发挥税收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税务机构实现市场化后,运作将会变得更加的规范,促使税收筹划真正的服务于市场经济。

(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在税收筹划发展过程中,法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税收法律法规趋近于完善时,能够强有力的规范及保护税收筹划工作。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快速的发展税收筹划工作,主要原因为其税收制度比较完善,而且相对处于稳定的状态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税法制度不完善的地方还比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收筹划的发展。鉴于我国书法的特殊性,应将税收立法级次最大限度的提升,尽快的制定、颁布税收基本法,将现行税法中存在的过于分散的问题消除;对于税收法规中存在的不公平之处,积极的做出修改,避免漏洞的存在,发挥其应用的保护作用[3]。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的同时,还应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增强企业管理层的法律意识,促使其法律允许范围内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此外,国家相关部门要关注企业税收筹划工作,一旦发现其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则要及时处理,通过合理与规范的惩处,以及适合的奖励与肯定,以此防止企业漏税与逃税,调动企业税收筹划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企业开展规范的税收筹划工作,促进此项工作的良好发展。

四、结论

现代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开展后,有利于将企业税收支出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财务管理水平,但在开展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制定完善的保障措施,以促进税收筹划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超.基于现代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对策的分析[J].商,2014(25):143.

[2]高峰.关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23):25-26.

篇3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开展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一) 税收筹划介绍

税收筹划,也称之为合理避税,是指企业为将缴税金额减少,采取对内部某些经济安排做出调整的方式,这些调整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随着税收筹划研究的长期开展,其定义、相关条款变得越来越标准化,简要的说,税收筹划是指在合法范围内,对企业经营、投资及理财方式做出科学的调整,以使纳税金额最大限度的减少,保证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利益。

(二)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开展的必要性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开展税收筹划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企业的会计管理与经营管理工作来说,资金、成本、利润为3 大构成要素,开展税收筹划后,能够最优的调整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管理水平的升高;第二,促进企业偿债能力的增强,强制性为企业纳税的特点之一,纳税后,现金流出量会增加,税收筹划进行后,可使纳税金额尽可能的减少,从而降低了现金的流出量,防止现金不足问题的出现,保证企业能够按期偿还债务;第三,促进财务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在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的过程中,越来越突显出纳税的可筹划性,此种背景下,现代企业开展财务管理过程中,重点工作中应包含税收筹划。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开展收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逐渐的完善了企业制度,并明显的改进了税收筹划工作,但由于该项制度的实施时间并不长,导致企业开展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税收筹划效果的发挥。

(一) 缺乏全面的法律意识

现代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前提条件为合法性,目的在于将企业的税负最大限度减小,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有部分企业在开展的过程中,对经济效益过分追求或盲目追求,导致税收筹划工作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冲突于相应的法律法规,形成违法行为。现阶段,企业税收筹划中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避税、逃税等为主要的表现,这与企业决策者的法律意识淡薄、单一密切相关。短期看,企业违法的偷逃税行为可能使自身的现金流出量减少,但从长远看,不仅难以享有税收收益,还会承担更多的损失,如:税收处罚、形象损失,严重情况下还需承担相应的法律或行政处罚。

(二) 适应性及综合性不强

现代企业中,税收筹划工作开展后,可将其财务管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因此,税收筹划过程中,需要对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纳税状况做出充分的了解,以保证相对应。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开展时,需与财务状况严格对应,但实际状况是多个事项并不能严格的对应财务状况,即无法较强的追随财务,导致税收筹划的工作不够完善。另外,企业所制定的税收筹划方案仅适用于现有的法律法规及时期,一旦时期、法律法规做出改变后,必须要调整税收筹划的方案,以能适应财务管理工作,但从现状来看,这种适应性并不强,甚至出现违背法律法规发展的现象。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过程中,因未能全方位关注各个影响因素,实践中可能忽略某个因素,从而制约了企业长足与稳定发展

(三) 对税收成本方面过于注重

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企业经营过程中,经营效率会受到税收成本的影响,但税收成本仅为众多影响因素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还包含其他相关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在税收作用下,企业资金流动性可以增强,因此,衡量税收作用时,不能单从降低成本方面考虑。而我国目前多数企业开展税收筹划时,对税收筹划开展过程中的税收成本过于注重,一味追求成本最低化,甚至出现偷逃税等违法行为。

(四) 开展时过于理想化

由上述分析发现,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过程中,必要条件为一定的目标,该目标需要适合于企业的现状,杜绝盲目制定目标。现在,在我国众多的企业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忽略自身现状开展税收筹划,导致各种税种的统筹工作无法有效的实施,过高的期望税收筹划后的结果,最终,实际工作结果严重偏离预期目标,限制税收规划应有作用的发挥。

三、改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对策

(一) 提高企业的重视程度

现代企业应在整个经营过程中贯穿税收筹划理念,从筹划准备工作开始,直至筹划决策,由最初的制定策略,到后来的具体实施,均应融合税收筹划工作,在宏观上把握,微观上细查,对各个细节仔细的探究,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以往,现代企业管理层在开展财务管理时,仅对成本控制高度重视,创造出多种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却对税收筹划工作予以忽略,导致整体上的财务支出减少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应在企业管理层中大力的宣传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要性,提升管理层对税收筹划工作的认知,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各个部门及分支结构做出科学的调整,合理的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二) 促进机构市场化

税收筹划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要求企业具有比较高的管理水平,如果该项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企业自身,那么不仅推动时间会比较长,而且难度也比较高,因此,为使税收筹划良好的发展,应积极的促进机构市场化。税务机构发展过程中,应对人才给予高度的重视,结合机构内部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构建科学的用人制度、培训制度,以能良好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保证人才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行业中最新的。此外,行业自律要不断的加强,强化机构及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保证工作科学的开展,发挥税收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税务机构实现市场化后,运作将会变得更加的规范,促使税收筹划真正的服务于市场经济。

(三)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在税收筹划发展过程中,法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税收法律法规趋近于完善时,能够强有力的规范及保护税收筹划工作。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快速的发展税收筹划工作,主要原因为其税收制度比较完善,而且相对处于稳定的状态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税法制度不完善的地方还比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收筹划的发展。鉴于我国书法的特殊性,应将税收立法级次最大限度的提升,尽快的制定、颁布税收基本法,将现行税法中存在的过于分散的问题消除;对于税收法规中存在的不公平之处,积极的做出修改,避免漏洞的存在,发挥其应用的保护作用。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的同时,还应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增强企业管理层的法律意识,促使其法律允许范围内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此外,国家相关部门要关注企业税收筹划工作,一旦发现其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则要及时处理,通过合理与规范的惩处,以及适合的奖励与肯定,以此防止企业漏税与逃税,调动企业税收筹划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企业开展规范的税收筹划工作,促进此项工作的良好发展。

篇4

[关键词]税收筹划;节税;风险防范

[DOI]10.13939/ki.zgsc.2015.44.123

1 税收筹划

1.1 概念

目前阶段我国对税收筹划还没有一个得到一致认可的概念。本文所指的税收筹划,是指在企业的缴税项目形成前,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税法等其他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纳税项目包括主营项目、投资和理财等,进行合理的规划,最大限度地利用税法中规定的减税和免税政策,来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这一切都基于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并且是非恶意逃避社会责任的行为,对企业的纳税项目进行税收筹划是企业的合法权利。

1.2 税收筹划与避税、偷税的区别

税收筹划与避税、逃税最大的差异是,税收筹划在法律和道德上都是健康的。虽然他们的目标都是减少纳税人需要承担的税务,但偷税漏税是在享受税收便利后拒绝履行税收义务的违法行为,纳税人通过伪造、修改和销毁账目,修改在真正的申税账簿上应交税的收入等手段,来减少应该缴纳的税款,这是非常确定的违法行为。而避税准确来说并不是违法行为,但在道德上与国家订立税法的意图相背离。因此,企业在税收筹划应用上要特别注意,以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责任。

2 企业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及其目标

2.1 企业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首先,正确的税收筹划工作可以帮助纳税人减少税务负担,得到更多的经济收益。其次,企业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来合理地减少税负,提高经济效益。这就对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水平提出了要求。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和经营管理制度,坚持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随着企业的不断经营发展,企业在获得越来越多的收入的同时,企业需要交纳的税款项目也越来越多,企业的税务负担将不断加重,这就需要企业重视并正确应用税收筹划,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2 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

许多人认为税收筹划的目标是节税,但节税和税收筹划并不完全对等。节税指直接减少税款,将应缴纳的税款免除,而这些缴税项目仍然是需要交纳的。而税收筹划的作用不仅限于减少税款,还在于延迟缴税的时间。这是因为除了减少税收负担外,企业更注重的是给企业谋取一个更好的发展前途,以此来确定适合本企业的筹划方案。那么,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到底有哪些呢?其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点:

①减轻税收负担。这是税收筹划可以最直观看到的效果。通过税收筹划,企业在法律的范围内规避了一些税收负担。②实现涉税零风险。通过税收筹划,企业税收管理人员可以提前明确需要有哪些项目需要在什么时候缴纳多少税款,进而避免没有按时缴税而带来的税务处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③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这主要是指企业利用税收筹划达到延期纳税的目的,以获取资金时间使用价值。④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最主要的目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税收筹划应该切合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同时财务管理目标也需要考虑税收筹划能力。企业在执行税收筹划时不仅要考虑减少税款这个直接目标,还要考虑税收筹划的其他作用,如相对税收筹划,以获取资金时间价值等。

3 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及其防范

3.1 税收筹划风险

3.1.1 企业内部风险

(1)税收筹划计划在决定时有很大程度受主管因素影响。在确定税收筹划方案时,管理者的能力和性格对方案的最终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对投资计划的倾向、个人对企业发展方向的期待等都会影响税收筹划方案的最终决策。

而且,税收筹划与纳税人的综合素质有关。首先,税收筹划和偷税、避税只有一线之隔,如果纳税人或筹划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水平不足,很有可能就会发生道德错误,将合法的税收筹划变成违法行为。其次,纳税人还需要具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和充分的税项敏感度,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可以利用的减少缴税的政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其他部门如财务、会计、法务等部门都需要积极的配合,同时纳税人要有足够的能力组合各部门的工作,这就要求纳税人对各部门的工作和技能都有一定的了解。因而,税收筹划的主观风险较大。例如,税收筹划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利用税法空白。其中的税法空白有两种,即立法空白和执法空白。利用执法空白来减少税款是一种违法行为,而适当利用立法空白则是允许的。但利用立法空白进行税收筹划对纳税人对税法的掌握程度有非常精准的要求,否则稍有不慎就会超越合法界限,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目前对于税收筹划并没有系统性的教学体系,而税收筹划的方法很丰富,要充分使用这些方法,发挥他们的作用,需要纳税人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尤其是经济情况,并且对现行的税收政策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因此可以适时地使用正确的政策,有时是利用政策的优惠条款,有时是利用政策的弹性空间。而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与财税政策等条件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税收筹划的风险也就不可避免了。

3.1.2 企业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主要指外部政策法律变化风险。其中包括税收政策变化风险和其他相关法律变化风险。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相关法律必然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因此,纳税人必然要面对这种由于政策的变化而产生的风险。

3.2 税收筹划风险防范

第一点,增加对企业税收筹划的重视程度,提高计划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同时提高企业从业人士对税收筹划的了解可以促进各部门间的税收筹划合作。①企业要加强该研究税收筹划的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总结。企业可以配置专门的税收筹划人员来出来相关问题,其他财务管理人员则要不断关注政府税收政策,配合管理人员处理企业税务。另外财务人员还要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才能为企业正确制订税收计划。税收筹划涉及税收、会计、财务、企业管理、经营管理、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专业性相当强,需要专业技能较高的人来操作。而企业规模越大,需要处理的税务关系就越多,复杂性和难度性也越高,因此就需要由专业的税务处理人员来进行税收筹划,减少疏漏和错误。②增强筹划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税收人员必须要有清晰的认知,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财务人员及筹划人员应该加强对相关法律的学习及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这可以帮助其进行更有效、更正确的税收筹划,避免因为对法律知识不了解而做出错误的、甚至违法的筹划。

第二点,企业需要保持对税法政策的关注。政府正在不断完善税法中的漏洞,一些合法的行为,在经过税法完善后可能会变成违法的行为。如果企业继续保持行动就会出现违法情况。因此在筹划税收时,企业要时刻关注政策,及时根据政策调整税收方案,最好对企业适用的税收政策进行归类整理,在发生变化的时候做出相应修改和调整,使税收筹划更为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胡庆红.企业经营决策的税收管理与风险控制[J].会计之友,2014(15).

篇5

一、税收效应理论及其对纳税主体的效应分析

经济学理论所说的收入效应是用来说明货币收入一定条件下,商品价格上升与实际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即被迫购买价格已经上涨的商品等于减少实际收入,从而减少几乎所有商品的购买量。从税收角度而言,所谓收入效应是指由于课税或增税使纳税主体的收入发生变化,改变总体收入水平,使纳税主体境况变坏的效应。税收收入效应的大小由纳税主体的总收入与其缴纳的税金之比例,即平均税率所决定的。平均税率高,税收负担重,则对纳税主体的收入效应大;反之,则产生的收入效应小。一般来说,税收的收入效应不会对纳税主体“工作努力”产生妨碍,因为税收增加会使纳税主体收入减少,所以纳税主体为了取得更多的收入而不得不减少闲暇等其他方面的享受,能激励人们更加发奋工作。

经济学理论所说的替代效应是用来说明相对价格变化及其所造成的与私人支出模式变化之间的关系,即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而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用其他商品来替代价格上升了的商品。从税收角度来看,所谓替代效应是指由于政府实行差别税收待遇,使某种商品或劳务与另一种商品或劳务之间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导致人们改变对各种商品或劳务的选择,用一种不征税或少征税的商品或劳务来代替征税的或税负重的商品或劳务。替代效应是由税收的边际税率或边际税负所决定的,边际税率越高,替代效应越大;反之则越小。一般地,替代效应不利于鼓励人们努力工作,而会导致人们增加闲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是税收对纳税主体产生的两大基本效应。收入效应反映了征纳双方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关系,也反映出税收对经济的激励作用。替代效应则表明,当课税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们通过逃避税收,会对经济产生抑制作用。著名的“拉弗曲线”揭示了税收负担程度的经济效应和财政效应,同时也是对税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最好证明,即,一定程度的税收负担既能保证税收收入,又对纳税主体产生收入效应,激励“工作努力”;税负超过一定限度,不仅不能取得最佳税收收入,反而产生较大的替代效应,激励逃避税收。政府课税必须兼顾财政需要和纳税主体负担能力或负担心理,既保证税收收入的极大实现,又维护纳税主体相应的合法权益,促进纳税人“工作努力”,力图淡化税收替代效应的负面影响。

二、税收调控理论及其对纳税主体的激励与制约

税收调控经济的职能及作用方式概括起来有两种:其一,税收自动稳定机制。税收自动稳定机制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政府税收规模随经济景气状况而自动进行增减调整,从而“熨平”经济波动的一种税收宏观调节机制。例如政府对所得课税,在经济衰退时期,纳税主体收入下降,即使不改变个人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国家课征的所得税税额也会自动下降,并且在累进税率的作用下,税收减少的幅度大于纳税主体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起到反经济衰退的作用。相反,在经济高涨时,纳税主体的收入上升,国家征收的所得税相应自动增加,并且在累进税率的作用下,税收增加的幅度会大于个人和企业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抑制社会总需求,减缓经济活动的过度扩张。其二,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景气状况,有选择的交替采用减税和增税的措施,以“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调控政策。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根据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对比状况,以及总供给与总需求内部结构的分配状况,通过增税或减税措施,以及税负差别待遇,调整人们的收入分配状况和消费水平,进而刺激或抑制消费和投资欲望,包括扩张性的税收政策和紧缩性的税收政策。比如,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减税措施,通过相对增加市场主体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需求增加,推动生产规模扩大,刺激经济复苏,从而促进国民收入恢复到充分就业水平;在经济繁荣时期,通过增税措施,相应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抑制私人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扼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调控方式的选择要求遵循“黑箱原则”,即要求把受控的经济主体作为一个“黑箱”看待。调控方式一般只考虑四个基本问题,即:(1)税收政策的制定;(2)税收政策与实施结果之间的关系;(3)受控经济主体整体的行为反应;(4)适时调整税收政策。具体来说,就是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不深入到企业内部,过问企业内部的具体经济情况和特性,而是针对经济主体的整体状况和国家的政策目标来制定税收政策和组织实施,对所有的经济主体产生同样的效力。

三、税收效应及税收调控理论——税收筹划的理论依据

由税收效应理论和税收调控理论的基本描述及其对纳税主体的影响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政府课税应兼顾财政需要和纳税主体的利益,税收筹划是纳税主体的合法权益的体现。

税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理论表明,政府课税应有一个合理的限度,必须兼顾财政需要和纳税主体的利益,税收制度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才能真正得以确立,税收才能取得财政、经济的最佳效应,这是依法治税的前提。国家通过合理、完善的税收制度,依法治税,既保证国家的税收权益,也依法维护纳税主体依法纳税后的合法权益。纳税主体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筹划和安排,取得的任何经济利益,包括节税收益,归根结底属于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依法治税是税收筹划合法性的前提。

2.税收对经济的调控与影响来自于纳税主体对课税的回应,税收筹划是纳税主体对税收的正向回应。

税收调控理论表明,只要税收存在,就必然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来源于纳税主体对课税的回应,包括正向回应和负向回应。政府利用税收调节经济实质上是通过税收利益差别来引导纳税主体行为使之产生正向的影响,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因而政府不仅注重如何制定税收政策。而且更关注纳税主体对税收政策的回应。就纳税主体而言,既然外在的税收环境存在利益差别,不从中作出筹划或抉择显然是不明智的。就课税主体而言,运用税收调节经济旨在通过纳税主体对税收利益的追逐来实现调控目标,而纳税主体追逐税收利益的途径有逃税、避税和税收筹划,其中,逃税和避税的主要后果是导致政府税收流失,是政府所反对的;税收筹划则对经济产生直接影响,这种影响是好是坏,取决于税收制度是否合理。税制合理,税收筹划对经济产生正向影响;税制不合理,税收筹划则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国家可以利用的只有税收筹划。也就是说,税收筹划不仅对纳税主体是必要的,对实现税收调节目标同样也是必要的。税收筹划本身与税收政策导向是一致的,它有利于税收政策目标的实现。

3.税收调控范围和手段划定了税收筹划的范围和途径。

税收上的利益差别,使得税收负担具有弹性。从纵向看,在不同经济时期,国家选择实施扩张性或紧缩性税收政策,使不同时期的税收负担具有弹性;从横向看,国家在地区之间、产业之间、产品之间乃至行为之间,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也使税收负担具有弹性。由于税收调控纳税主体行为是通过弹性税负来诱导纳税主体行为的,因此在税收负担有差异或有弹性的领域里,税收筹划是可行的,是有利可图并且是安全的,是国家所鼓励、所利用的。而在税负无弹性的领域,税收筹划则是无为的、无效的,纳税主体减轻税负的行为,只能是逃税或避税。这也表明,如何根据税收政策找出弹性税负,才是税收筹划的根本途径。

4.税收调控方式决定了税收筹划是纳税主体获得合法税收利益的唯一途径。

税收通过外在税收环境刺激或制约企业的行为选择,使企业适应税收的变化,形成对所有的经济主体总体上一视同仁的激励与制约机制。这表明税收调控并不针对具体的纳税主体,不同的纳税主体所面临的是同样的税收环境。在市场经济中,纳税主体要想获得合法的税收利益,只有通过税收筹划才能实现,而企望得到国家的个别优惠是不现实的。同时,国家税收政策也将根据调控目标与政策实施结果的状况作出新的调整,这就要求企业税收筹划应及时与税收政策变动作出相应的配合,与时俱进地更新税收筹划的内容与方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税收政策的变动,某些今天看来行之有效的税收筹划方法,明天则可能是偷税行为。

四、影响税收筹划的税收因素分析

分析影响税收筹划的主要因素目的在于:把握税收筹划的必要程度,即纳税人在财务规划中把多大精力放在税收筹划上是适宜的;了解税收筹划大致范围和可能达到的程度有多大,节税潜力如何;能带来最大节税利益且又最简便易行的途径何在以及税收筹划所应考虑的其他相关因素。

影响企业税收筹划的税收因素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其一,税收负担水平。税收负担水平包括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水平。从宏观上看,衡量一国税负高低的公认指标是税收总额t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微观上看,衡量一个纳税人的总体税负一般不是单纯以某一税种的税负来衡量,而是以企业资本回报率即资本收益率来评价,资本收益率是净收益与利息支出之和同投资总额之间的比值。通常情况下,税负越轻,资本回报率越高,税负越重,资本回报率越低。

税收负担水平对税收筹划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首先,税收负担水平决定税收筹划的广度和深度。如果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较低,企业税负可以承受,纳税人就没有必要精心筹划节税策略。因为如果进行税收筹划还要花费一笔节税成本,而所取得的税收利益对资本回报率影响又不大,此时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就大打折扣。但是,如果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水平高,税收则成为影响资本回报率的重要因素,是否实施节税策略结果是完全不相同的。其次,国家间税收负担水平的差异,影响跨国纳税人的投资决策。由于国际市场上不同国家或地区同类商品税负轻重不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所得税税负水平也有高低之差,相应的投资回报率也相当之悬殊,所以跨国纳税人在实施经营和投资过程的税收筹划时,往往青睐于税负低的国家或地区。

其二,税负弹性。税负弹性是决定税收筹划潜力和节税利益的关键因素。税负弹性越大,税收筹划的余地和可能的节税利益就越大,税收筹划就越有利可图。在一次性总额人头税制下,由于不具有税负弹性,不产生替代效应,纳税人就没有税收筹划的余地。而在多种税、多次征的复合税制下,各个不同的税种各有不同的弹性,为税收筹划提供了条件和空间。其中,主体税种由于覆盖范围广、税源大、税法规范相对比较复杂,其税负的伸缩性就较大,成为税收筹划所瞄准的主要税种。

税负弹性取决于税种的构成要素,其中主要包括税基、扣除项目、税率和税收优惠。由于税基的宽窄、扣除的大小、税率的高低以及税收优惠的多少,都有较大的弹性幅度,因此各税种构成要素的弹性大小就决定了各税种的税负弹性。一般而言,所得税的税负弹性要高于其他税种,也就成为税收筹划的主要税种。

其三,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是国家税制的组成部分,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目的,通过给予一定的税收利益而对纳税人实行的税收鼓励。税收优惠反映了政府行为,是通过政策导向影响人们生产与消费偏好来实现的,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不把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引导投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加以运用。

税收优惠对于纳税人来说,是引导其投资方向的指示器。充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是税收筹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方便、又安全,而且税收利益非常可观。

篇6

关键词:税收筹划;合理避税;组建过程;经营过程;筹资过程

1 企业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税收负担的多少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利润,这就启发和刺激了企业作为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运用各种税收政策,使得税负最低。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大量的外国企业来到中国进行投资,由于各国税收政策的差异,刺激了各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从而促进了税收筹划的发展。

(1)税收筹划是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措施。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之一。实现该目标的途径总体来说有两条:一是增加企业收入,二是降低企业成本。税款作为一项费用,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税务支出,就等于降低成本费用,从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通过偷税骗税等违法手段来降低税收成本所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大,而税收筹划则能通过合法的手段有效地规避纳税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税收筹划,可以使纳税人在一定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与服务,树立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扩大企业产品或服务市场份额,有利于企业的不断发展。

(2)税收筹划可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纳税人具有依法履行纳税的义务,同时也有税收筹划的权利。追求税后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纳税人可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和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实现节税的目的。税收筹划除了可以实现节税功能外,还可以防止纳税人陷入税法陷阱,从而维护其正当权益。

2 税收筹划的应用

(1)企业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对一个企业来讲,筹资是其进行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的首先具备的条件。企业的筹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但无论是哪种筹资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资金成本。筹资决策的目标不仅要求筹集到足够数额的资金,而且要使资金成本达到最低。现代企业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向银行借款、向非金融机构或企业借款、企业内部集资、企业自我积累、向社会发行债券和股票等。企业的筹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如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利用留存收益、向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由于我国税法对不同筹资方式取得的资金成本的列支方式不同,这便为企业筹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

我国税法规定,权益资本以股息形式获得报酬,一般要被征两次税,一次是分配前作为企业的利润或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另一次是分配后作为股东的股息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样就形成了重复征税的现象。企业通过借款所支付的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资本来源结构,提高债务在总资本中的比重,减少应纳税所得额,降低税收负担。但需要注意的是,负债筹资虽然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但这并不意味着负债越多越好,企业的负债筹资应该以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有效地控制风险为前提,否则有可能使企业陷于财务危机甚至破产。

(2)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第一,通过投资产业的选择进行税收筹划。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第二,通过投资地点的选择进行税收筹划。企业在投资经营中,除了要考虑投资地区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环境、技术和劳动力供应等常规因素外,不同地区的税制差别也应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要选择整体税负较低的地区或税区投资,在我国国内一般可以考虑以下重点区域: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沿海经济开放区;西部大开发地区等七大地区。

(3)企业组建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在组建的过程中既可以采用子公司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分公司的形式,不同的组织形式各有利弊。子公司是以独立的法人身份出现的,因而可以享受子公司所在地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税收优惠。但设立子公司手续繁杂,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子公司必须独立开展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纳税,在经营过程中还要接受当地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等。

分公司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身份,因而不能享受当地的税收优惠。但设立分公司手续简单,有关财物资料也不必公开,分公司不需要独立缴纳企业所得税,并且分公司这种组织形式便于总公司管理控制。

税收是企业成本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可以规避涉税风险,控制或减轻税负。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与会计水平,有利于纳税人实现财务利益最大化,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和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优化配置。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税收筹划对企业的影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税收筹划,合理的降低税收负担,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税收筹划;合理避税;组建过程;经营过程;筹资过程

1企业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税收负担的多少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利润,这就启发和刺激了企业作为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运用各种税收政策,使得税负最低。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大量的外国企业来到中国进行投资,由于各国税收政策的差异,刺激了各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从而促进了税收筹划的发展。

(1)税收筹划是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措施。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之一。实现该目标的途径总体来说有两条:一是增加企业收入,二是降低企业成本。税款作为一项费用,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税务支出,就等于降低成本费用,从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通过偷税骗税等违法手段来降低税收成本所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大,而税收筹划则能通过合法的手段有效地规避纳税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税收筹划,可以使纳税人在一定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与服务,树立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扩大企业产品或服务市场份额,有利于企业的不断发展。

(2)税收筹划可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纳税人具有依法履行纳税的义务,同时也有税收筹划的权利。追求税后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纳税人可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和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实现节税的目的。

税收筹划除了可以实现节税功能外,还可以防止纳税人陷入税法陷阱,从而维护其正当权益。

2税收筹划的应用

(1)企业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对一个企业来讲,筹资是其进行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的首先具备的条件。企业的筹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但无论是哪种筹资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资金成本。筹资决策的目标不仅要求筹集到足够数额的资金,而且要使资金成本达到最低。现代企业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向银行借款、向非金融机构或企业借款、企业内部集资、企业自我积累、向社会发行债券和股票等。企业的筹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如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利用留存收益、向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由于我国税法对不同筹资方式取得的资金成本的列支方式不同,这便为企业筹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

我国税法规定,权益资本以股息形式获得报酬,一般要被征两次税,一次是分配前作为企业的利润或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另一次是分配后作为股东的股息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样就形成了重复征税的现象。企业通过借款所支付的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资本来源结构,提高债务在总资本中的比重,减少应纳税所得额,降低税收负担。但需要注意的是,负债筹资虽然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但这并不意味着负债越多越好,企业的负债筹资应该以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有效地控制风险为前提,否则有可能使企业陷于财务危机甚至破产。

(2)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第一,通过投资产业的选择进行税收筹划。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第二,通过投资地点的选择进行税收筹划。企业在投资经营中,除了要考虑投资地区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环境、技术和劳动力供应等常规因素外,不同地区的税制差别也应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要选择整体税负较低的地区或税区投资,在我国国内一般可以考虑以下重点区域: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沿海经济开放区;西部大开发地区等七大地区。

(3)企业组建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在组建的过程中既可以采用子公司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分公司的形式,不同的组织形式各有利弊。子公司是以独立的法人身份出现的,因而可以享受子公司所在地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税收优惠。

但设立子公司手续繁杂,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子公司必须独立开展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纳税,在经营过程中还要接受当地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等。

篇8

【关键词】 案例教学;税收筹划;实施策略

一、引言

案例教学(Case Method)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但我国案例教学的效果并不尽人意。何志毅,孙梦(2005)对中国五所著名大学商学院的调研结果显示,70%以上的学生不满意案例教学效果,并将主要原因归结于案例质量、教师点评、学生准备和课堂组织四个方面。案例教学虽然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但是能够科学掌握并运用到教学实践并非易事,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近年来,许多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实施案例教学进行了探索,但是探讨税收筹划案例教学的并不多见。笔者结合多年的税收筹划教学经验,对案例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二、税收筹划课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税收筹划案例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税法基础知识之后,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对“实践活动”的分析和认识,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税收筹划课程的性质、授课时间、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决定了该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是可行的。

(一)税收筹划课程性质适合案例教学

税收筹划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或者至少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围内,通过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些调整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减轻税收负担的行为。该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集税收管理、会计处理、财务管理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实践性、应用性强,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于纳税人经营活动的千差万别,税收优惠政策的差异和税种适用条件的不同,因此,筹划方案具有不确定性。税收筹划依靠的是筹划者对税法的理解,靠的是筹划者的智慧,而不是靠非法的手段。课程的这一性质决定了税收筹划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讲授,还必须结合典型案例给学生以足够的启发,才能真正掌握税收筹划理论和实践的无穷魅力。

(二)税收筹划的授课时间适合案例教学

本科生是否适合案例教学在国内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反对者的观点认为,本科学生既无社会阅历和实践管理经验,又缺乏理论知识基础,案例教学对其难度太大,教学效果并不见得会好。但是,笔者认为,税收筹划课程采用案例教学对本科生来说是合适的。因为,税收筹划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授课计划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会计、财务管理、税法、投资、营销管理等会计学相关知识,具备开展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此外,这个阶段的大学生一般也有了近三年的大学社会实践,能够认识到学习这门专业必修课的重要性,并正在积极为日后的毕业实习和求职奠定知识储备。案例教学由于本身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实践性和真实性,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中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三)税收筹划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案例教学

大学教学活动的目标应该围绕着人才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税收筹划的教学目标也要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税收筹划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税收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课堂学习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学生只有掌握这些能力后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基本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可以在日常授课中得以实现,这是我国传统教学方法所重点强调的。显然,在各种能力的培养方面,我国传统教学方法对此关注不够。而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其各个环节的设计能够从不同角度锻炼学生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比如,案例教学中案例分析的环节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案例讨论甚至辩论的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最后案例报告的撰写环节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其掌握规范的科学研究范式,为将来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基础。

(四)从教学实践效果上来看,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较好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学生们普遍反映这一教学方法能够明显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授课教师也感到,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明显改善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师生互动,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改善。

三、案例教学在税收筹划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方法适合在税收筹划教学中应用。不过,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在教学安排、案例选择、教学手段、教学组织、课后小结、考核机制上要注意相关的问题,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在教学安排上,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要统筹兼顾

在实践中,虽然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有着诸多好处,但完全以具体案例介绍具体筹划方法并非良策。因为企业面临的涉税业务千变万化,即便是厚厚的手册也不能囊括所有的案例,更何况税收政策在不停地改变,企业总要面对变化着的税收环境。因此,在本科教学阶段,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尚不能取代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本科教学阶段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教学目标的,而在理论知识普及和更新方面,传统教学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案例教学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其开展一定要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相关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由此可见,提倡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税收筹划课程应全部以案例教学为主。理论讲授和案例教学各有优势。理论讲授是案例教学的奠基和先导,为学生提供掌握税收筹划的逻辑框架和基本知识,案例教学是理论讲授的应用与延续,为学生灵活应用税收筹划理论,提高税收谋划技巧提供舞台。因此,两者应该结合起来,各自所占的课时以1:1为宜。

(二)在案例选择上,应注意案例的代表性、时效性和实战性

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应该少而精,并不是越多越好。这也就对税收筹划案例的选择提出了一些要求。

首先,所选择的案例应有代表性。就税收筹划来讲,很多内容都可以进行案例分析,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只能挑出一些重要的内容和学生乐于参与的知识点实施案例教学。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时的多少、学生专业和授课内容,有选择地挑出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实施案例教学。其次,案例选择应注重时效性。突出“时效”,也就是与时俱进。由于我国税制建设很不完善,税收政策变化很快,税收法律、法规处在不断完善当中。因此,选择的税收案例必须根据新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以免误导学生。最后,案例选择应讲究实战性。选择的案例应注意从现实生活中来,能直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具有较强的应用性。通过编制大量可操作的筹划案例,引导学生明确区分合理的税收筹划与偷逃税的界限,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要领和操作技巧。

(三)在教学手段上,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税收筹划的案例,题目一般比较长,法律政策依据较多。如果教师能采用多媒体手段,不但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而且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另外,心理学实验证明,常人通过听觉接收的信息量为15%;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25%;而利用声光同步设备,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记住的内容可达65%。因此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呈现听觉和视觉材料,再经过分析讨论,更能提高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四)在教学组织中,应注意教师与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各自的定位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掌握技能,所以大多数案例的设计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在案例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必要的争论和创新观点,同时避免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扮演着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传授者和灌输者的角色。而学生在案例教学组织活动中被要求置身于具体理财环境,站在决策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进行决策。学生要对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整理、计算,结合具体环境、相关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形成自己的意见、观点,开展课堂讨论。通过讨论不断创新、修正和完善。最终形成学生各自不同的思想和结论的案例分析报告。因此一定要注意,案例教学,学生才是主角。明确这一角色定位对于组织好案例教学活动,实现案例教学方法的教学目标极为重要。

(五)在课后小结上,教师应注意对案例讨论进行概括和评价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并系统梳理课堂讨论情况,指出问题,肯定成绩,鼓励创新,使案例分析的效果得到升华。总结时,要避免给出绝对性观点或答案,因为税收筹划案例与现实经济活动一样,很少有绝对正确的所谓“标准答案”。案例讨论的最终评价包括案例本身的评价、对案例讨论结果的评价和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对案例本身的评价是让学生理解如何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对案例讨论结果的评价侧重于运用学习的理论知识去剖析实践中的问题,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当注意的是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要公正,以正面激励、肯定为主,对分析思路错误的学生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批评,以防影响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六)在考核机制上,建立一种新型的考评机制

案例教学法的效果除了取决于教师的准备情况和个人的知识、能力以外,还取决于学生的素质和参与程度。设计合理的考核体系,是提高学生能动性,确保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教学法下的考核体系,过多注重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无益于诱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案例学习和讨论。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注重平时、注重过程、注重个性的考评机制来调控学生的行为。新的考评机制应使学生高度重视每次的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报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书面表达能力,以适应本科教学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对于富于实践性的税收筹划课,期末的笔试最多只适宜占总成绩的60%,而平时的考勤与案例讨论则占到另外的40%。

【参考文献】

[1] 何志毅,孙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现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1):91-95.

篇9

摘 要 税收筹划是税收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方向。随着我国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水平的逐步完善提高,税务筹划也逐步得到了税收征管部门和广大企业的关注。本文以工程施工企业的收税筹划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税收筹划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现状,以实际的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提出了完善工程施工企业的税收筹划的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 工程施工企业 税收筹划 应对措施

我国实施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之后,经济活动的主体主要是以企业为主,在企业进行日常的经营活动时候,它主要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为经营目标的,我国的税收制度主要是以针对第二产业的增值税和针对第三产业的营业税为主,通过具体的地税局和国税局进行相关的税收的征收工作,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等一系列的税改政策的推出,我国的税收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完善的补充,在这时,税收筹划的功能和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它是纳税企业主动进行纳税优化处理的税收行为,而在我国,长期存在着忽视税收筹划的现象,在税负压力较重的企业之中,往往通过不正当行为进行偷漏税减少税负,而不去寻求合法的避税手段,所以使得整体的经营缴税环境日益恶化,这尤其体现在自负盈亏和自主经营的现代企业之中,可以想见通过税收筹划实现税负减压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的石油企业基本上是以国营为主,在石油企业中进行税收筹划还处于起步阶段,而石油企业无论是从经营规模还是缴税规模,都具有极大的弹性空间,这也就为税收筹划在石油企业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发展空间。

一、工程施工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分析

石油企业是石油勘探、石油开采、石油储存炼化以及石油销售的集成,因此,它主要由石油开采、石油储运和石油加工三大块组成,缘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资源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战略物资,在石油产业的整个流程中,都需要大量的石油装备,包括石油装备的运输、安装、维护和废弃处理,在这一流程中,不仅需要大量物力和财力投入,在日常运营中更需要缴纳大量的税负,这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运营成本支出,在石油企业经过一系列的重组改革之后,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石油企业需要缴纳的税种繁多,税负重大,而且是国家支柱产业,一旦财务管理不能稳定,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以税收筹划为财务管理手段,做好企业内部的开源节流和资产管理,实现公平税负和成本控制,这是完善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举措。

二、工程施工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可行措施

针对石油企业在在大型油气处理装置设备使用上的财务管理现状,本文着重分析,在这类财务管理中引入税收筹划的管理理念,详细的管理措施如下:

1.实施资金筹措的税收筹划

由于大型的油气田处理装置设备成套使用,技术复杂且成本高昂,因此,在进行实际生产活动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融资成为石油企业应对这一问题的首选,而在融资的过程中企业的税负压力很大,以税收筹划为基础,可以获得客观的经济回报,相比于过去的贷款,石油企业可以进行权益筹资、负债筹资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快速筹资、长期筹资的资金需求,通过税负方案优化分析和利息资本化处理,可以实现企业在大型油气田处理装置专项上的税负减压。

2.实施投资管理的税收筹划

石油勘探具有较大的风险性,选择合适的大型油气处理装置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实际内容,结合实际油气田的经营效益和税负情况,保障企业的利润是进行油气田开采的重要考虑依据。因此在进行投资税收筹划时,要专注于两点,即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税收筹划和基于税收基本政策进行的税收筹划,对于前者,要密切关注国家关于石油设备采购、使用以及维护的相关优惠政策,最大限度的减轻企业税负;对于后者,在国家和地域层面,对于石油企业都有不同级别的政策利好,根据石油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状态,会出具相应的扶持政策,这也是石油企业需要在税收缴纳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的。

3.施行生产管理的税收筹划

大型油气田处理装置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石油开采、勘探和生产处理,因此,生产是这些设备的首要任务,也是石油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企业应税缴纳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开展必要的生产管理,针对油气田处理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筹划分析,对固定资产进行必要的折旧处理,对生产成本进行逐年分摊,通过税负滞后,等同于为企业在折旧期内获得了等值的政府无息贷款,从而为企业的现金流的进一步畅通提供了条件,在实际表现中是直接降低了企业的实际纳税支出;有石油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而且多为政府调控的行为,因此,进行转移定价可以为企业节省下客观的税负,种种举措可以使得石油企业以合法的手段获得较大空间的税负减压。

总结:本文以税收征收过程中税收筹划为分析对象,阐述了税收筹划对于降低企业税负压力、合法避税减税的重要作用,并且以石油企业中的大型油气田处理装置设备中的具体情况为分析对象,提出了进行税收筹划的具体应对措施,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税务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篇10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税收筹划管理是适应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众多企业都步入到税收筹划管理的关键时期,一个企业的内部税收筹划,可以说是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部分之一,我们必须使企业的税收筹划情况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更要使企业的税收筹划情况适应企业内部员工的需求,使税收筹划与员工之间达到共赢,得到最佳的经济效应。“小企业会计准则”是指以人为根本,人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而在企业管理中的“人”,它指的不是抽象化的人,而是现实性的人;它指的不是少数的人,而是绝大多数的人;它指的不仅是现代人,而且也指后代人。

(二)关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税收筹划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幅员辽阔,企业数量难以计算,因而企业税收筹划管理异常重要,目前,我国拥有许多企业,其中不乏有规模庞大的。而现如今,不仅各个城市中的企业数量庞大,而且小到乡镇,其拥有的企业数量也不在少数。因此,关注企业税收筹划管理是各级政府都必须加以重视的现状之一。而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尤其应受到重视,而要使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企业的税收筹划状况,要想企业的税收筹划管理达到最佳的效果,“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税收筹划管理是基础,最直接的方法。因此关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税收筹划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与突出。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税收筹划管理建设的催化剂,是完善企业税收筹划管理的强心针

在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发展问题可以说一个可以不断完善人们日常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的一个不容小觑的方面之一。而企业税收筹划管理是保证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步骤,是使企业发展可以达到最佳的状态,为完善企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可以说企业税收筹划管理是城市建设的催化剂,是完善企业发展的强心针,党和政府要时刻对其进行关注,使其可以更好的发展,最终达到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完善人们的生活方式。

(四)“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完善企业税收筹划管理是必然选择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因此对具有强大实力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非常紧缺。就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具有强大实力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在现阶段,企业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起着可以减轻社会压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使社会全面完善的发展,最终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使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让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不可否认,“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最有效的发法之一,它可以使企业中的员工心向一处,共同努力,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研究企业财政管理问题的创新点及其不足

(一)研究企业税收筹划管理问题的主要创新点

我国在研究企业税收筹划管理问题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目前我国企业正在运用企业税收筹划管理制度的体系进行改进创造,设计“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税收筹划管理体系。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税收筹划管理体系我们可将企业的税收筹划制度分为企业的内部税收筹划制度和宏观的税收筹划制度。其中,企业的内部税收筹划制度又包括环境资本税收筹划制度、社会资本税收筹划制度、物资资本税收筹划制度和人力资本税收筹划制度。而宏观的税收筹划制度是可以明确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税收筹划关系和税收筹划活动等。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税收筹划管理体系是符合马克思科学发展观“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与此同时也可以全面的体现出企业税收筹划管理的本质特征。

二是,我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税收筹划管理建设的具体内容,其包括有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税收筹划制度文化建设、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税收筹划精神文化建设、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税收筹划物质文化建设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税收筹划行为文化建设,并且我国对每种文化都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探讨。

三是,我国将系统化的发展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税收筹划管理,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支持下,提出环境投资、社会责任投资和人力资源投资等许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投资形式和具体内容。企业将企业的“内部人”、企业的“外部人”和“后代人”这三个维度合理的结合起来,是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税收筹划管理得到最好的发展。

四是,我国提出了企业收益分配由人力资本参与的具体方式和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原则是利润分享原则和成本补偿原则,这两种原则可以构建出一下三种股权化的形式,及“动态股权制”模式、人力资本“干股”模式和人力资本的“实股”模式。

(二)研究企业税收筹划管理问题的不足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税收筹划管理制度正处于理论的探索阶段,其实践并没有得到广泛而系统的应用,因而关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税收筹划管理的运行效率的有关数据信息比较匮乏。因在以后的企业管理问题中要加强人本的理念,把“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管理理念运用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企业的税收筹划这一核心部分。所以说在今后的企业管理中,我们要不断完善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税收筹划管理理论体系,并且要时刻注意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际运用中效果,这将是今后我们要着重研究与探讨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