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1 22:4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渠道经理述职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肾鹿角形结石
【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454-01
鹿角形结石在本地区较为常见,我院2010年间开展经皮肾取石术(PCNL)165例,鹿角形结石占27%(46/165),传统开放性手术创伤大、残留结石发生率高,逐渐被PCNL术所代替,我们采用标准通道的PCNL术治疗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术组46例,50侧,男30例(32侧),女16例(18侧)。年龄17-65岁,平均42岁。单侧42例,双侧4例。主体结石2.5~7cm。46例中有开放性手术史9例,B超显示重度积水20例,无积水18例,肾功能不全4例,中段尿培养阳性10例。均作B超、KUB、IVU及CT检查。
1.2手术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取截石位,逆行插入F5输尿管导管于患侧,人工肾积水,留置导尿管后改俯卧位,上腹垫一小枕,B超定位,穿刺点位于11肋间或12肋缘下、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之间,18G穿刺针在B超引导下进入集合系统,置入导丝,筋膜扩张器扩张至16F,置入薄皮鞘,用输尿管镜观察,确定位置后,用套叠式金属扩张器置入,撤出薄皮鞘,逐层扩至 21F,推入24F金属镜鞘,插入F10.5肾镜,观察寻找结石。采用瑞士EMS三代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对较硬较大的结石先用气压弹道碎石将其击碎,再用超声碎石系统将结石粉碎并清除,或用三爪钳从金属鞘夹出较大结石;对硬度较小的感染性结石和尿酸结石直接用超声碎石清石吸出;对肾镜不能进入的肾盏,更换F8/9.5输尿管镜行气压弹道碎石,对两镜均不能进入的肾盏结石,另建立辅助微通道F16进行碎石清石。反复检查各肾盏后,直视下置双J管,留置F16肾造瘘管。术后3~5天复查KUB,若结石≤4mm为一期治疗成功。
2 结果
本组46例(50侧),一期结石取净率82%(41/50),其中标准单通道36例,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配合取石5例。二次结石取净率92%(46/50),其中肾功能不全及肾积脓引流后二期取石3例,残留结石二期取石2例,梗阻解除率100%。二次手术后残留结石0.5~1.5cm 4例,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或定期观察治疗。术后输血1例,无胸膜损伤、血气胸、腹腔脏器损伤、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3 讨论
鹿角形结石是指充满肾盂和至少1个肾盏的结石,有部分型和完全型两类,容易引起肾脏的损害,有潜在的肾内感染和癌变可能,对其应采取积极的治疗,2007年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指南推荐首选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1]。传统PCNL采用大通道24F至32F,术中视野广,取石快,时间短,但肾脏损伤与出血风险高。国内具有中国特色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扩张通道仅至16F,采用外径9.5F输尿管镜,创伤、出血明显小于大通道,但对大结石而言,往往要建立多通道[2],有限的操作鞘增加了手术时间。24F通常称为标准通道,使用新式的F10.5肾镜,传承了传统的大通道,也吸收了微通道的优点,结合气压超声碎石,在治疗鹿角形结石时具有清石快、出血少的优点。
合适的穿刺点、准确的定位建立经皮肾通道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B超定位既方便又无x线的损害,不仅可以清晰显示肾盂、肾盏的形态、位置及结石大小,还可以准确定位穿刺方向和深度,防止穿刺及扩张时引起的副损伤。B超探头与穿刺针的角度配合要有专门的训练,固定支架穿刺的使用往往不能达到随心所欲和最短通道的要求。在标准通道的建立过程中我们体会:①由于鹿角形结石常嵌顿于肾盂处,虽然已建立了人工肾积水,穿刺针不会出现明显“尿液”流出,要尽可能在背侧中后组盏无血管区穿刺,可以兼顾上、下盏及进入输尿管上段,在不影响碎石的前提下,选择较薄有积水的肾盏建立通道,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出血。②特别注意的是在完全性鹿角形结石又无积水的病例,肾盂、肾盏空间狭小,穿刺针进入设计的位置后,通常无“尿液”,导丝置入后不稳定,只有通过超声探测、手感、空针抽吸等方法来确定,在扩张时固定好导丝,避免将其拖出或推脱,丢失通道的建立。③二步法建立通道,可减少肾实质的损害,在筋膜扩张器扩至16F后,置入输尿管镜观察,调整薄皮鞘的位置、深度、方向后,置入套叠式金属扩张器,逐层扩至21F,推入24F金属鞘,遇到阻力时不强求一次性置入,只要导丝不脱出肾盏,直视下进入肾内较安全。
碎石中EMS三代碎石机具有气压弹道碎石和超声碎石两种功能,低压操作的特点,两种碎石功能交替使用,能降低灌注压和残留的细小结石,缩短手术时间。肾盂输尿管结石尽可能最后处理,防止结石滑入输尿管,增加不必要在操作。金属鞘无可塑性,强行摆动或摆动幅度过大时,容易造成肾组织的损伤,特别是肾积水较重者要防止肾盏间撕裂,否则易引起出血且止血较为困难,表现在术中视野模糊,肾镜鞘恢复原位后视野转清,此时仍有残留结石,可更换输尿管镜寻找,或需要另建立微通道取石。术中肾积水不明显,标准单通道就能清除较大的结石,而积水重的肾脏,由于空间大、结石易移位,也易残留,内镜不能达到肾盏另建立通道也是明智的选择。残留结石多见①原通道与结石部位夹角小于90度。②存在与原通道平行的中盏结石。② 盏、组并发结石,积水重且盏口狭窄或闭锁等。
虽然PCNL是一种微创手术,在没有完全掌握超声扫描及通道扩张的操作技巧时,仍然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出血多见于通道扩张时,肾镜过度摆动,术后感染及假性动脉瘤等。可通过夹管.及时停此操作.气囊压迫及动脉栓塞等治疗,疗效肯定。向松涛等报道PCNL术后尿脓毒血症休克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3)。尤其对于鹿角型结石并发感染患者,术前常因缺少尿路症状,难以获得结石菌特性,术后延误诊断,易发展为严重的尿脓毒血症致休克死亡。采取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冲洗液外渗,标准通道负压碎石清石系统等措施,对降低其发病率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那彦群主编.2007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6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