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衔接数学内容范文

时间:2023-09-15 17:3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高中衔接数学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高中衔接数学内容

篇1

笔者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初高中数学内容,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中考命题方向做了一点尝试,与各位同仁交流.

“等比数列的性质”是高中数学必修内容,它与初中数学“数的比”“比例中项”等内容联系紧密,等比数列的求和学生也有所接触.

比如:求1[]2+1[]22+1[]23+1[]24+…+1[]2n的和.可以用图像法解决此问题.如图可知,上式的和=1-1[]2n=2n-1[]2n.对于即将升入高中的学生,不妨把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一列数a1,a2,a3,…,an叫作数列{an}.

一般地,如果每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面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an}叫等比数列.即an+1[]an=q(n是正整数,q≠0),q叫公比.

a2=a1·q,

a3=a2·q=a1·q2,

a4=a3·q=a1·q3,

……

则an=__________(用a1,q,n表示).

若S1=a1,S2=a1+a2,S3=a1+a2+a3+…,

Sn=a1+a2+a3+…+an.①

用错位相减法,将①式两边乘以公比q得:

q·Sn=a1·q+a2·q+a3·q+…+an·q,

则qSn=a2+a3+a4+…+an+an+1.②

②-①得:(q-1)Sn=an+1-a1,所以Sn=____________(用a1,q,n表示).

知识理解

在等比数列{an}中,若a3=20,q=2,则a6=______________,an=_______________,S6=,Sn=_______________.

知识应用

某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活动,过程如下:

设∠BAC=θ(0°

数学思考

(1)小棒能无限摆下去吗?答: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设AA1=A1A2=A2A3=1.

①θ=_____________度.

②若记小棒A2n-1A2n的长度为an(n为正整数,如A1A2=a1,A3A4=a2…),求此时a2,a3的值,并直接写出an(用含n的式子表示).

篇2

关键词: 教学衔接 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新教材,根据高中生的认知结构与个性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流程指导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使他们适应高中教育阶段的学习,顺利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是数学教师的基本任务,也是促使学生快速适应新环境的关键,对提高整体高中教育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一、做好准备工作,奠定衔接基础

对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为实现教和学的科学平稳过渡,教师首先需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为解决衔接问题奠定基础。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入学着手提升对衔接的重视程度,提升紧迫感,避免出现松懈情绪,告知学生高一数学知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与位置。同时,教师需结合实际案例通过与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对比,给学生讲述高中数学的教学特点和知识特点,使其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例如,教学“集合”时,是高中数学课程的第一个知识点,对高一新生来说虽然在智力、能力等多个方面与初中相比有所发展,但是毕竟刚由初中阶段上升而来,对新知识朦胧性较大。虽然集合思想在小学和初中均有所渗透,但由于学生之间知识的差异层次较大,而且新数学概念的引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应告知学生高中数学课程中集合和初中阶段集合之间的异同点,对知识深入学习和研究,层次更深,只要认真学习就能轻松掌握。如此教师先在心理方面为高一新生减轻压力,并利用集合知识中的衔接点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新内容,进而尽快适应新知识学习。

二、结合教材内容,做好教学衔接

教材作为展开教学的主要依据,从数学教材内容来看,初高中阶段的知识难度存在明显落差。部分数学知识点在初中阶段学习要求较低,中考中不予重视,但是高中阶段则提高要求,学生需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结合教材内容着重分析初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不同,认真研究知识深度和广度,对于教学要求相差明显的部分可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补充,根据学生情况展开衔接教学。

举个例子,“解三角形”教学实践中,本章节的中心内容是如何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主要工具,教学目的落实在解三角形的应用上。教师为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可先引领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生学过的三角形相关知识内容,包括三角形的边、线、角,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等。通过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复习和回顾,让学生找到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衔接点,适当降低学习难度,使他们在心理上对新知识不再恐惧或害怕。最终学生通过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的关系进行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三、学习方法衔接,强化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部分初中学习方法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教师需从学习方法指导上着手,不适用的应引领学生适当改进或舍去,对于行之有效的可完善和保留。其实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并未掌握系统的学习方法,高中面临的挑战较大,掌握学习方法的自主意识较强。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抓住时机,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着重指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和改进,在学习方法上做好衔接。

比如,在“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教学过程中,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等相关知识内容,教师可以他们的固有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为切入点,使他们进一步熟悉掌握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理解和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使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学习方法,先让他们亲自画出表示直线和平面三种位置关系的图形,分别为:线在面内、线与面相交和线与面平行,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深化。接着,教师可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直线、平面平行案例,诸如翻书、开门等,通过再实践巩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四、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做好衔接教学相当关键,教师需充分意识到衔接教学的重要性,在具体实践中从教学准备、教材内容和学习方法等不同方面着手,寻求初高中数学的结合点,实现高质量衔接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课程。

参考文献:

[1]阎丽娟.基于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高一新生学情的调查与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15.

篇3

【关键词】初高中 数学学习 衔接 问题与对策

在实际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发现:很多在初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成功升入高中以后,出现了学习吃力、跟不上课程进度、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使他们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丧失了兴趣,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

一、造成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习环境的变化

高中,是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面对着新学校、新老师、新班级、新同学,学生要经历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的心理可能会发生变化。其次,学生经历中考升入高中,势必会有一个放松懈怠的阶段,刚刚升入高中,还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再次,学生刚升入高中,就要接触诸如函数、集合、映射等比较难理解的抽象概念,也使他们对于日后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有所担忧,产生畏惧心理,这些都可能造成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衔接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变化

初中的数学学习,学生接触的基本都是常量,比较简单,易于理解;高中的数学,多是一些抽象性的概念,而且多研究变量,且题目类型多,计算复杂,注重理论分析,较之初中的数学教学内容,学习难度了很大的增加。

此外,初高中的数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举例来说,高中数学的几何部分,常会涉及重心、垂心、中心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等内容,而这些知识并不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因此,学生对于这部分高中常用而初中不常接触的概念十分模糊;再比如,初中的数学学习,几乎不涉及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和不等式,而高考数学中却常出现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考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教学方法的变化

初中数学教师的授课,一般都会讲解很细致,且初中数学题目类型较少,一般来说,主要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公式和典型例题,课后多加熟悉,就会在考试当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但是到了高中,学习任务一下子加重了,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且应用形式变化很大,老师很难在课堂上全盘讲解,一般只能选择典型题进行讲授,不能把全部题型类型都讲解得特别细致。因此,高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多思考,多总结,多练习。

(四)课堂容量的变化

由于初中数学的难度小、题型少,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会对重难点学习内容进行反复强调,对多种类型试题进行举例示范,还会给学生争取一定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内容的巩固。到了高中,教学时间紧、任务量大,知识点多,且题型变化大,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明显增加,教学进度加快,课堂容量也有所增大。

二、解决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衔接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实现教育管理优化

1. 认真做好初升高的入学教育。在初中升高中的衔接阶段,各高中应该认真做好入学教育,通过召开家长会、入学典礼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初高中衔接阶段对于日后高中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尽快进入到高中紧张的学习状态,消除懒散松懈的情绪和行为方式,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同时,教师也要向同学们介绍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和方法,消除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畏惧心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结合实例,将初高中的数学学习知识进行对比,使学生意识到初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课堂容量、教学方法等存在差异,应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来对待高中数学的学习;二是使学生意识到高一的数学教学内容是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理解好、学好这些内容将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三是请高年级数学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让高一学生从入学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鼓励式教育,激发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高一数学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应该采取鼓励式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进步和提升给予充分的肯定;在作业布置上,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同时,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进而激发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现教学环节优化

1. 备课环节的优化

首先,授课教师需要通过访谈、进行入学摸底考试等形式,对班级学生在初中的数学学习基础和情况进行了解。针对班级大部分同学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进度。

其次,高一的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应该对初中的数学教材内容有所了解,知道学生在初中都进行了哪些知识点的学习,在备课环节,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困难:对于初中学习没有涉及而高中需要应用的知识点,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之前进行补充;对于像三角形的四心、相似图形以及十字相乘法等在初中只是略微涉及,而高中是重点的知识部分,进行巩固加深。

再次,针对高一的数学教学初始阶段,我们有必要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以对初中旧知识的回顾复习作为铺垫,取代直接导入高中知识点的教学方式,以减缓高中数学教学的坡度。

2. 教学导入环节的优化

首先,教师要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作为教学的立足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分梯度教学。教师应采取“低起点、小梯度”的知识导入方式,多进行基础知识的练习,逐步增加教学难度,进而使学生对于新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

其次,在高中数学的初始教学阶段,老师也可以适当地放缓教学节奏,多给学生一些吸收、理解知识的时间,对于不懂、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帮助解决,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再次,对于难点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采取过度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进行函数概念的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初中学习过的基本函数复习,然后再过渡到高中数学里的从集合观点定义函数的学习。

3. 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在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阶段,我们主要通过数形结合的直观教学法和新旧知识联系对比教学法来实现高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这里以高中立体几何部分的教学为例,进行数形结合的直观教学法阐述。众所周知,高中立体几何学科是一门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空间感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立体几何时,脑海中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空间构图,更加理解不了其空间关系,因而造成了学习的困难。针对这样的问题,高中教师在授课环节,可以自制一些教学用具或者借用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立体图形,如粉笔盒、小地球仪等,为学生进行直观的演示,变抽象难懂的空间立体架构为现实存在的实际物体,进而达到增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目标。

新旧知识联系对比教学法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新旧对比,分散难点,理解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这里以高中数学的函数部分为例,进行说明。在初中,函数被定义为“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 ,按照某个对应法则,对于给定的x,有唯一确定的y与之对应,那么y就叫做x的函数。”它所表达的是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在高中,函数被定义为“设A,B都是非空的数的集合,f:xy是从A到B的一个对应法则,那么从A到B的映射f:AB就叫做函数,记作y=f(x)。”它所表达的是集合的观念。由此可见,新旧知识之间是存在关联的,通过这种新旧知识联系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三)学习方法的优化

要想真正解决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衔接存在的问题,还要做好学习方法的优化。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使学生认识到初高中数学的不同,认清高中数学在语言描述、思维方式等的特点;二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下复习和勤加练习”;三是使学生转变过分依赖老师的心理,能够积极主动、自觉自主地学习。同时,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抓住知识点的本质,在变化的试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勤思考多练习,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结束语

在初升高的数学学习衔接阶段,由于学习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容量等出现了变化,常会导致学生学习吃力、跟不上课程进度以及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建议要从三个层面做工作:一是学校层面,要在教育管理上进行优化,认真做好初升高的入学教育并倡导鼓励式教育,激发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二是教师层面,要在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从备课到教学导入,再到教学方式方法,都要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还要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化繁为简;三是学生层面,要实现学习方法的优化,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转变被动式的学习为自觉主动学习。唯有如此,才能逐步解决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衔接存在的问题,为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商学浩. 对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5).

[2]杨益锋. 浅谈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08).

篇4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将面临许多变化,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学生不能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甚至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为此,笔者结合高一实际,对初高中分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衔接,全面提高高一数学教学质量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①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②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①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③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④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⑤重视专题教学。

3.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等。

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班会,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①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我们在高一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

②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

篇5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高中衔接教学 数学教学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数学因其严谨的理性思维模式与抽象繁琐的图形变化研究成为了学生最为畏难的学科之一。初高中数学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转折,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顺利开展,提高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1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难开展的原因

高中数学相较于初中数学来说,对于学生的要求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导致很大一部分初中数学学的还不错的学生在进入到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后叫苦连连,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程度大幅度减少。通过认真研究初高中数学课程的设置以及与学生的沟通交谈,本人总结出导致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出现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1教材内容变化大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依据,对于教师设计课程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汲取意义重大。通过认真分析比对发现,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与高中数学教材内容存在有较大的梯度:前者内容通俗浅显,包含面虽广却大多点到为止,且整体侧重于定量计算,几乎不涉及抽象研究的过程;而后者对于设计到的数学问题基本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变量的数目与种类均大幅度增多,在计算分层化、步骤复杂化、参与元素多样化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定性研究,对于学生数理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与前者存在有较为严重脱节的现象。

1.2教师教学方法差异显著

初中数学课堂上,考虑到授课对象的年龄特点以及教材的课程安排,教师教授课程的进度较慢,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消化理解上课内容。对于课程中的重点难点,教师会反复强调并设置足够量的相关习题辅助教学,大多学生们只需做到上课听讲不常跑神,下课按时完成作业就能够收获不错的学习成果。

然而到了高中,由于课程内容和升学压力的逼迫,教师的课程安排十分紧凑,课堂节奏也很快,对学生的专注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此之外,作业在教材上的要求之外还添加了课外练习册,学生不仅要求掌握课本上的公式、定理,还需扩展学习课外的知识。

1.3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不同

初中课程学习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较低,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教师对比起教学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管理自己的行为,谨听老师教诲。然而到了高中,由于课程时间与容量的限制,对于大量的重难点,教师不会再带着学生一一反复指导举一反三,这些都需要学生课下完成,对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自学能力是不小的挑战。

2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

2.1运用数学教学实验 跨越高中数学的学习障碍

高一数学学习吃力很大程度上都是初中数学的学习没有使学生具有足够的数形结合认识和图形想象能力导致的,这对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函数知识及几何知识的学习都构成了障碍。初中数学粗浅的内容使很多学生养成了动脑不动手的习惯,极不利于对高中数学问题的学习和理解。

对此,可以利用形如“几何画板”一类的数学教学应用软件辅助教学。例如在对教授高一课程“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意义”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二次函数中的系数与抛物线的位置、朝向以及开合程度的关系系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考虑到学生普遍存在有“不画图,画不好”的问题,教师可以用几何画板的绘图函数引导学生进行课程的学习:输入函数关系式后准确的函数图像立即出现在投影幕布上,改变函数式中各系数的大小,函数的位置,开口以及形状会相应发生变化;同样的,移动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函数关系式中的系数也会发生改变。形象动态的变化过程最大化地促进学生理解问题,化解对于问题的恐惧,最后教师仅需稍加点拨,引导学生归纳变化规律,原本理解复杂、记忆困难的定理公式在学生们的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2创建数学动态演示平台 揭开高中数学的抽象面纱

在高中数学问题中存在有一类经典难题,它们无法用直线思维解决,需要通过大脑一系列的演绎、推理举证才能获得答案。初入高中的学生大多缺乏足够的抽象想象经验和数理思维回路,面对此类难题往往束手无措。为此,教师可以考虑运用信息技术搭建数学动态演示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数学实验,发现动态过程中的数学规律,并且归纳此类动态过程的变化特点。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的同时,对于此类动态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日后进行推理演绎提供素材。

3总结

我们的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环境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并利用。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数理思维,提高学生理性思考能力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乃至一生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性作用。初高中数学衔接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重要过渡阶段,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衔接性课程,提高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是现代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基金项目:本文引自2015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教基研[2015]796号)立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四环节教学模式”新授课研究。课题编号JCJYC150330008。

参考文献

[1] 张定强.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3(03):09

篇6

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1.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主客观因素。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中还存在教材衔接问题:初、高中教学内容有的地方脱节,在教学中若忽视知识的衔接问题,易造成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如果沿用过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统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另外高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实施方法。(1)创造条件。分层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讲清道理。另外教师必须有民主的教风,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要注意师生感情的交流,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2)层次化分。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和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中层、发展这三个目标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3)施行措施。课前预习层次化:要求A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B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会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并据此完成练习题;C层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推导,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

二、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优化教学环节,注重数学基础知识与教学方法的衔接

篇7

【关键词】高一数学;数学教学;初高衔接

对于高一数学教育教学来说,无论是高一数学教师,还是高一学生,如何解决好初高中衔接问题,是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只有解决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才能使学生尽快进入高中数学学习阶段,进而取得更好的成效。特别是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显得十分重要,但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同之处,这就需要高一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初高中衔接问题,这是广大高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教学内容之一。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高一阶段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都对这一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性,特别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都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一学生学习兴趣,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实践,要想更好的解决高一数学教学中的初高中衔接问题,至关重要的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教会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从初中与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来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初中数学教材通俗具体,不仅常量较多,而且题型相对较少并且具有简单性的特点,而对于高中数学来说,普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多研究字母、变量,而且理论分析也十分重要。要想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要从过去学生“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向“主动学习”和“分析理解”的方向转变,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快的步入高一阶段的学习状态,如果仍然没用初中阶段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制约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最终也会使很多学生由于无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在未来数学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艰难。这就需要高一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要认真听讲,而且还要善于提问,更要乐于研究,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进而使学习尽快由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转变。

二、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高一数学教学最为重要的教学载体,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积极改进教育模式,要按照秩序渐进的方式,逐步从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向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转变,这一过程不能求快,而是要逐步的转变,否则会使很多学生,特别是数学基础以及数学兴趣不太好的学生无法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这就需要广大高一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通过45分钟的有效利用,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高一数学教师要对高一数学教材进行科学的处理,使学生能够弄清前后联系,让学生把握住教材,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再比如由于高中数学教材与初中数学教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难度、深度都比初中教材要高,这就需要高一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重要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将学生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要高度重视激励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取得的一点点成绩,都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训练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而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逻辑性以及抽象性,对学生思维方法具有很高的要求,因而必须强化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进而使学生的数学意识更强。高一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比如要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意识和能力,要教育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不能一带而过、蜻蜓点水,而是要对教材中的注释、阅读材料、插图、图像等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发现问题要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四、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由于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具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久而久之,不仅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也会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高一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养成分类、归纳和总结的良好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够加深记忆和理解,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通过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能够使学生的“知识链”不断形成,这样的教学方法与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不同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比如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然后由每个小组汇总后进行报告,所有小组全部完成之后,教师再进行深入的指导和凝练,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综上所述,解决好初高中衔接问题,是每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教学内容之一,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要将这一问题纳入到教学体系当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找出内在的教育教学规模,科学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工作,进而使学生尽快进行学习状态,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广大高中教师必须对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要在教会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训练、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等诸多方面狠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高一数学教学中初高中衔接问题,进而使数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不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福庆.论高一数学教学中如何解决好初高中衔接问题[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8:111.

篇8

一、高中新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

1.教材方面

为了适应义务教育要求,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体现了“容量小、难度浅、解题易”的特点。相反,高中数学一开始就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解题活”的特点,不仅概念抽象不易理解,而且高一概念密集,逻辑性强,学习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烦冗复杂,而且教学进度相对初中快多了,少了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从而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2.教法方面

在初中,教学进度较慢,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多,练得熟,教师可以反复强调重难点内容。但是进入高中以后,由于内容多,教学进度快,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像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且高中教学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注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3.学法方面

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拼搏冲刺,终于如愿进入高中学习,下意识地有一种松懈的现象,并且经过两个月的假期,已让他们对初中所学的知识遗忘甚多。而且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而高中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初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衔接

1.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1)思想认识上的衔接引导

为了消除中考后的松懈现象以及认为高考还遥远的不以为然的心理,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高一的关键性。这里主要做好几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总之,让学生以高度积极的学习态度面对高中数学。

(2)学习方法的衔接引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尤其把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列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开设了有关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讲座,在班级的学习栏中张贴介绍学习方法的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二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抓住每个机会渗透学法的指导;三是对学生严格要求,让他们学会合理支配时间,学会摘录,整理和自我分析、评价、总结。即高中阶段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

(3)学习能力的衔接引导

学生能力的提高是顺利衔接好初高中数学的关键。首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人以“渔”,因材施“导”,努力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是教之根本。其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进入高中,概念、定理、公式较初中抽象、密集,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要重视知识展示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背上。最后,及时调整心理素质,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一个人学习的好坏除智力因素外,与非智力因素有很大关系。正确的动机,良好的兴趣,坚强的意志,优良的品格等,无疑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更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

2.关注教师的转变

(1)重视初高中新《课程标准》,衔接好教材内容

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使得备课和讲课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学生实际。尤其遇到初中新《课程标准》不要求的知识,在应用时一定要重新细讲,并注重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2)重视新旧知识联系,优化课堂教学

立足于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教学中应将难度控制在使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到”的高度,关注“最近发展区”。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做好衔接中的具体工作:①教学进度应先慢后快;②教学方法应承前启后;③教学内容上要分散难点,分层次教学。

(3)重视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还使学生学会质疑和解疑,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另外,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篇9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教学误区;应对方法

新课程改革以来,初高中数学在教材、教法、学法上与传统教学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教学,各个学校都会在开学初的一个星期内探讨高中衔接教材的教学. 即使这样,在后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很多的困扰,特别是学生普遍感到高中数学难学,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望而却步,甚至失去了学习兴趣,丧失学习信心,数学成绩也随之大幅下降. 尤其是我们这类三星级学校,可以说高一上学期结束,有些学生就已经放弃数学了. 高一学生刚进入高中还是很认真的,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此笔者在这几年做了些粗浅的研究,笔者发现,出现这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教师对衔接教学重视不够造成的. 以下是笔者的一些体会.

教师在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1. 教师对衔接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教高一的教师不是从高三下来就是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对新课改后的初中教材缺乏必要的了解,对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很多教师对初中教学的认识甚至还停留在自己上初中的时候,因而对衔接教学的重要性缺少正确的认识,认为只要把衔接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教给学生就可以了.

2. 重知识衔接,忽视心理衔接

我们教师在衔接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衔接教材的内容传授,而对学生新进入高中的心理变化漠不关心.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 其次,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总算考取了高中,有些学生产生了“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 此外,很多学生适应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在教师监督之下去搞学习的被动学习方式,自觉性很差. 而到了高中,由于知识的容量增大、难度提高,学习更需要自己钻研,自主学习. 一些高一新生往往很难适应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于是这部分学生对高中教学产生了失望的感觉,进而丧失学习的自信.

3. 衔接课容量大、速度快,不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

衔接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加上教师大多从高三下来,上课时不自觉地会以高考要求来指导教学. 他们不但讲得多,还会补充,常常是满堂灌. 这样不但效果差,学生难接受,而且会增加学生对高中数学的恐惧.

4. 衔接教学缺乏持续性和计划性

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把衔接教材上了,衔接教学就完成了. 而实际上衔接教学应持续而有计划地贯穿于整个高一甚至整个高中的教学中.

5. 强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忽视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

我们很多教师为了能一开始就震住学生,刚开学时往往非常严格. 这样做固然有道理,但要知道,对学生而言,高中的教师是全新而陌生的,因为在心理上对过去初中教师教育方式的长久认同,这样一来很容易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排斥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6. 强调数学对高考的重要性,忽视学生对数学应用性和趣味性的培养

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重视数学,一开学就会在学生面前强调数学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而对数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以及数学带给人的美感却甚少谈及,忽略了新课改以来初中课堂活泼生动的事实,导致学生感到高中数学枯燥无趣,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面对上述问题应采用的应对方法

1. 教师要认真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

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有关教育和教学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是和师资培养联系的,如果没有合格的教师,任何伟大的改革也势必在实践中失败.”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无疑决定着学生将来的学习成绩和可持续发展. 做好初高中的数学教学衔接工作,是每一个高中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义务. 教师要加强学习初高中新课标,应全面了解初高中的教材,明确各知识点;全面掌握新课程的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要加强与初中教师的学术交流,了解初中教学的全过程.

2. 了解学生学情,做好知识衔接.

一方面,教师有必要通过测试或者入学的衔接练习等去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了解新课改后初中生的优点与缺点,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应认真学习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比较其异同,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

3. 利用学习兴趣,加快心理衔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会使人的各种感受尤其是大脑处于最活泼的状态,使感知更清晰、观察更细致、思维更深刻、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 为此,在高中的衔接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好数学打下基础. 教师可通过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数学方面的伟大成就,阐明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工农业生产、军事、生活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从而引导诱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新课的引入上,教师可以精心构思,创设新颖有趣、难易适度、来自生活的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这样,一开头就能把学生深深吸引,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且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使学生感到就如他在初中学习时一样,数学来自于生活,减少畏难情绪,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4. 做好教学方式的衔接

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这是当前初中数学课改的亮点. 但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很难使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直接的来源,更有一些知识是由数学知识内部结构演变而成的. 基于这点,高中数学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的特点.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的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这些正是初中毕业生比较欠缺的. 因此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应注意以下两点: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难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难度较大,而我们的教师往往刚从高三下来,高三一年的复习教学和临近高考的迎考复习,都容易使教师对知识点难度估计偏低,对学生接受能力估计偏高,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教师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 在速度上,放慢起始速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切忌一开始就高起点、高难度,想一步到位,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2)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新课改后,课堂教学模式一般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训练提高”,特别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从实际情境引入数学知识,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 这一点高中教师应加以继承.

5. 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加强学法指导应寓于知识讲解、作业评讲、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中;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介绍学习方法和进行学法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读书自学的习惯,认真听讲、勤思考的习惯,记数学笔记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多质疑、独立做作业的习惯,总结、归纳的习惯等.

6.要把衔接教学作为一种常态教学,贯穿于整个高一的教学中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高中的数学知识也涉及初中的内容,如初中几何中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点的集合,为集合定义给出了几何认识,高中函数概念的重新认识,函数性质的推证,求轨迹方程中代数式的运算、化简、求值,立体几何中的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等. 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联和沟通. 为此,在高一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分解教学过程,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通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 如函数概念、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可以先复习初中学过的函数定义、直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又如在立体几何中学习“空间等角定理”时,可先复习平面几何中的“等角定理”,并引导学生加以区别和联系. 每涉及一个新的概念、定理,都要结合初中已学过的知识.

7. 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篇10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①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矗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②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①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劝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③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④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⑤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等。

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①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我们在高一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讲祖国四化建设需要大批懂数学的专家学者;讲爱因斯坦在初中一次数学竟没有考及格,但他没有气馁,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科学家,华罗庚在学生时代奋发图强,终于在数学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等等。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②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

③电视知识的反馈和落实。通过建立多渠道的反馈途径,及时收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教学的意见,为及时矫上学生的错误,调整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提供依据。知识落实的思路为:以落实“三基”为中心,实行分层落实,做到提优补差。主要措施是:平时练习层次化,单元结束考查制度化,做到章节会,单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