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安全的法律条文范文

时间:2023-09-15 17:3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网络安全的法律条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网络安全的法律条文

篇1

关键词:信息时代;安全技术管理;计算机应用;解决对策

前言

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它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各个领域中都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到国家的国防安全、航空航天以及其它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我们的电话通信,日常玩的手机qq、微信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社会上总是有一些不法分子,他们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一些不良技术,肆意地破坏计算机的安全系统,给合法的普通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因此分析当前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探讨计算机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应用,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信息渠道和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网络安全信息存在的问题

1.1网络信息被他人肆意地窃取

计算机网络实际上就是各类信息的传播和储存,因而信息是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本对象。而一些网络信息缺乏密码保护,这就导致一些信息在网上自由的传送。一些不法分子在数据包经过的网关或路由器上截获信息,从中找到窃取资源的分析模式和格式,得到了所传输的信息的准确内容。这样,入侵者就成功地截取了有效的网络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获取利润。不法分子的这种行为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这对于网络用户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损失。

1.2网络信息被恶意地篡改

在网络上自由传播的这些信息不仅容易被窃取,而且还能遭到不法分子的恶意篡改。当入侵者充分掌握信息格式和规律后,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将在网络上传播的信息数据在中途修改,然后再发向目的地。由于这些入侵者使用的技术手段以及他们对信息原本格式和规律的了解,使得这些信息虽然遭到篡改,却很难被及时发现。由于互联网具有连接多样性,终端分布广泛和开放性等特点,这就导致网络很容易受到黑客或者其它恶意软件的攻击,给普通网民带来极大的麻烦。

1.3计算机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发展,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硬件系统仍然由美国掌握,特别是美国的微软系统,它提供的操作系统的使用率占全球的百分之九十,而全世界的cpu处理器也都是美国企业生产。在计算机软件方面,我国的发展稍显缓慢,而且国产的软件存在大量的漏洞。有很多的网络安全隐患也都是由于这些软件自身的问题导致的。我国作为世界上使用计算机最多的国家,由于软件缺陷引起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整体来说,我国的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通过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整体上来说和世界的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及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我国的计算机产业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

1.4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保障系统不完善

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使一个普遍的问题,而在相关的法律体系保障上却不甚完善。若是政府可以通过明确的法律条文来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明确和规范,并使之成为一个依法实施的基础,这在网络信息安全维护方面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从现实来看,关于这方面的法律体系还不是很完善。主要体现在:一、相关的法律设定比较宏观,在具体层面的执行缺乏可执行性;二、随着网络时代的逐步发展,相关的法规也要不断通过调整来适合于真实的实际情况。

2基于计算机应用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对策

2.1对信息加密技术的全面应用

为了防止信息被窃取,或者个人保障自身的信息,一般采用的方法就是给自己的信息进行加密。因此,建立有效、安全的加密技术也是当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最关注的一个技术问题。从目前来看,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加密/不对称加密和专用钥匙加密/公开钥匙加密两类,比如,使用pkzip技术进行加密,它能同时实现数据包的压缩加密和多种软件包的加密,并且可以对加密的文件进行复制。这种方法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都不错,因此受到广大人群的认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加强身份验证的管理

该种方法是指在通过强化计算机用户的登录管理,确保登录人员的合法身份,以此来实现保护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目的。因此,在这个原理背景下,如何确认计算机登录人员的身份就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一般采用的就是参数验证的方法进行登录验证,而且需要验证的参数往往不止一个,需要对全部的参数进行验证才可以实现身份认证。在多个参数共同验证的情况下,每个参数之间相互验证,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保证验证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为了防止被攻击者假冒或者篡改等,一般来说,用生理参数特征,比如指纹、眼膜识别等可以进行更高安全性的验证。但是目前这种技术由于成本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而一般现在使用的是基于证书的公钥密码体制身份认证技术。

2.3加强对于计算机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并非一日之功,因此,国家和社会在整个发展规划和部署上要有更合理的安排。比如,可以花大成本引进高尖端计算机人才。由于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在高尖端人才方面的储备仍然不足,因此有必要引进更多的高尖端人才来促进国内的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或者说,虽然在计算机系统的整体开发上我们很难超越,那么我们可以就其某一种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争取早日在技术上有所突破,然后以点带面,整体促进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2.4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一定要结合现代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法律条文符合真实的实际情况。还有就是在法规的落实方面,一定要做到务实地执行,切实地保障受害网民的合法权益。

3.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和其对人类活动效率的显著提升作用,在未来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会更加深入。因此,加强网络的、信息安全管理,是我们正确使用计算机、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重要作用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隐患,确保我们的信息安全,为我们的网络活动构建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1]徐晓晨,唐淑梅.网络信息处理与安个方面的计算机应用[J].硅谷.2011(13).

[2]常俊永,房玮.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下的计算机应用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3(1)

篇2

「关键词网络会计;发展趋势;会计信息化(四)会计信息处理的效率提高

依托于方便快捷的网络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的各业务部门完全可以实现各种会计信息及时地传输到财务部门,使得财务信息的处理效率大大提高。财务部门也可以将处理后的信息及时反馈,提高会计反映和控制各类交易的功能。

(五)财务管理成本降低

网络会计是网络经济的一部分。通过网络,企业的财务管理降低了信息收集成本,节约交易成本、审计监督成本和纳税申报费用。网络会计还可以实现多个模块化的会计程序,满足不同投资者和客户的信息需求,从而降低沟通成本。

二、我国网络会计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网络会计发展时间比西方国家要更晚些,网络会计实施的许多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但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企业信息化程度提高,网络会计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网络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必然出现新的趋势。

(一)网络会计风险防范意识增强

网络会计拓展了企业经济资源的范围,使企业资源趋于多元化,再加之信息时代信息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明显加大,同时也给会计操作带来很大风险。因此,企业应该认识到不能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是会计的最大风险,树立和强化风险意识。在此基础上,深化对风险本质的认识,将各种重要的资源以适当的方法列入会计系统,并尽可能地反映会计事项中的内在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降低会计风险。

(二)关于网络会计安全手段的加强

从1986年开始我国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条文,有力地保障了计算机系统和信息安全。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网络会计安全方面的专项法律。制定和完善我国网络会计的相关法律,使我国网络会计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法制化轨道是必然的趋势。此外,数字签名和认证是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协议应用阶段,要实现协议安全支付就必须有CA认证中心。一个完整的认证中心来规范网络会计行为也是迫切需要的。我国网络会计安全问题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必将不断加强。

(三)网络会计管理职能显明

网络会计的职能主要有反映和管理两个职能。反映职能是指详细的、全面的会计工作的结果向信息使用者进行充分的揭示。管理职能是指为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所有者及经营者的需要,会计工作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功能。由于网络的快捷便利使得会计人员能够通过在线访问及时得到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又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横向比较和正确决策。随着网络经济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网络会计的管理职能会日益显明。

(四)财务会计软件和网络的不断改进

我国会计软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企业会计信息化在政府、企业和会计软件开发商等的通力协作下,得以不断的发展进步。会计软件开发经历了从自主开发、委托定点开发到标准化、通用化、商品化、专业化阶段。会计软件应用从过去的单项业务处理到核算管理一体化,从事后记账到事中预警、控制、事前预测,管理模式由分布式向集中式发展。网络会计对会计信息系统的通信质量和运作效率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我国网络会计要成为一个安全的会计信息系统,首先必须具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会计信息安全快捷地传递;其次就是保证财务管理软件的安全及性能良好。

(五)网络会计信息监督加强

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企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从而赋予了会计监督更为重要的使命。在这种新形势下,会计监督的内涵正在发生变革,较之原来意义上的会计监督变得更有广度和深度,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网络会计的信息监督。网络会计使得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直接采集。一方面,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增强,有效地避免了会计处理的“黑箱”操作,有利于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变得十分方便快捷,不会像传统会计一样留下盖章签字,所以今后网络会计的发展需要增设监控岗位,将会计人员的操作和数据同步记录在监控人员的数据库中,以便审查和跟踪调查,以实现有效监督控制。

(六)网络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

网络会计需要系统内部有效的控制体制来加强安全。在会计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制,健全日志机制。会计信息系统必然需要自动识别有效的终端入口,防止非法用户登录和错误口令超限额使用情况发生,并立即报警。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

「参考文献

[1]刘忠玉。会计信息化:21世纪财务会计发展大趋势[J].财经问题研究,2004,(8)。

[2]姚友胜。基于网络的企业内部控制及要素特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6)。

[3]崔晓清。21世纪网络会计[J].财务与会计,2003,(4)。

[4]王涓。走近网络财务[J].财务研究,2000,(2)。

篇3

关键词:网络经济时代 财务会计 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正对人们的生活发生重大影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经济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的会计承担着社会信息计量的主要任务,在目前的网络经济形势下包括会计技术手段、会计规则、会计理论和方法正发生重大变化。所以,关于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发展问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一、网络经济时代信息科学技术对财务会计管理的影响

财务会计管理受信息科学技术多个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目标的发展变化

目前,学术界关于会计目标形成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即“受托责任派”和“决策有用论”。这两种观点是不同经济背景下的产物,分别能够满足特定历史条件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在当前的会计理论中,这两种流派的具体应用是不同的。笔者认为,由于现代信息被高度利用和整合,决策有用论的应用是优于受托责任派的。

(二)网络经济时代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变化

只有确定了原有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才能有效提高网络信息时代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当前的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信息高度集中起来,所以要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相关性。网络安全对会计信息的生产、存储和传输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很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因而会计信息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系统。就用户基础质量方面来说,为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生产信息,要求信息操作流程的可理解性和信息产生的可支持性较高;就决策质量方面来说,投资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要利于制定决策,管理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要便于及时作出调整;在关键质量的构成部分的可靠性指标的次要和交互作用的质量方面,要反应真实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保证信息没有瑕疵。

(三)会计业务流程操作方式的变革

当前,电子商务是网络信息环境下的主要经营方式,我国的网络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企业的交易行为一般在网上开展,这就要用到电子单据,它是各项发生各项经济业务的依据。同时,各个部门之间经济业务来往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络查询,会计部门可以及时得到单据记录。因此,处于网络经济时代单据传递的实效性和搜集的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网络经济时代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企业在利用网络寻找合作伙伴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在财务会计管理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环境不健全

目前,我国针对网络会计的安全法律还没有建立。首先,在财务管理软件审批方面,关于关键的审批程序和审批要求还没有响应的法律法规统一规范和管理,从而无法保证市场上软件的质量。其次,在财务软件保护方面,对已有自主产权的财务管理软件保护不力,从而致使盗版猖獗的现象,软件的开发工作无法进展。最后,法律无法有效制约互联网上出现的各种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主要体现在惩处力度不够上。

(二)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进程缓慢

会计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都在转变发展方向,前者正从核算型向管理型方向发展,后者正朝向功能综合化和技术集成化方向发展,但目前的会计软件的普适性较强,专用性不足。会计信息系统缺乏标准化定义,从而使企业在软件开发方方面无从着手,设计出的软件实用性较差。

(三)企业内部控制力度不足

计算机的自动化性能很强,在网络财务会计系统中,计算机承担了传统会计系统中互不相容的工作,所以内部控制形式发生转变,由原来的制度控制转变为软件控制,若软件程序出错或系统出现问题,失控的程序很可能无法得到及时修复,从而增大错误或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在这个基础上,网络财务会计管理的发展速度快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定的速度,相应的制度体系还没有形成,信息安全监督机构还没有建立,从而无法开展好网络会计安全的监督工作。

(四)网络财务会计信息的安全问题

会计信息的安全问题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是否科学,是网络会计安全的核心问题。当前网络会计信息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网络系统自身存在着缺陷

计算机、网络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作为网络系统的三大要素关乎网络会计的安全运行问题。首先是硬件问题,如果选择不合理的系统硬件或者没有做好维护工作,网络系统的信息传输很可能会受到阻碍,无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行状况因此受到影响。其次是网络环境问题,如果网络设备安装得不合理,就会影响到网络运行状况,从而数据传输质量无法保障,数据传输速度也会降低,甚至很可能会中断数据传输。最后是软件问题,软件测试与实际应用、人力、技术水平等因素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如因软件设计错误而导致漏洞的存在等,同时,在处理会计数据时,软件也可能发生错误。总之,网络会计信息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于硬件、网络环境、软件这三个方面。

2、病毒、黑客的侵入等威胁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很多,并持续出现,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破坏力强和很难防范的特点,所以,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计算机黑客通常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对会计数据发起攻击,诸如线路监听、仿冒身份、盗取口令、信息截获和输入虚假信息等手段,因而网络会计信息面临着被破坏、仿冒和截取的风险。目前,我国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不得不面对的现状是病毒、黑客对会计信息造成的威胁。

(五)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

当前我国迫切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会计人才,现有会计人员的网络会计知识往往储备不足,一般情况下,这些人具备扎实的会计知识,却不具备过硬的计算机水平,具体表现为对信息技术不了解,无法排除常见的网络故障以及没有提出解决网络问题措施的能力,对相关法律法规也不了解,

网路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不能从事网络会计工作。所以,现在很多企业的会计处理与网络维护通常是分开的,由专门人员分别负责,从而使管理处于孤立状态,信息沟通受阻,从而无法很好地对风险进行警示。

三、应对网络经济时代财务会计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网络财务会计管理较传统财务会计管理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产生巨大变化,但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不考虑。怎样才能使网络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良好解决,要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下面从两个层面展开探讨。

(一)国家宏观层面

1、建立健全网络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健全法律环境

完善网络财务会计方面的法律政策,建立新的网络会计法规,积极构建新的法律体系,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制定出适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一个利于网络会计健康发展的良好的法律环境。在对软件审批方面,要求统一规范和管理经财政部审批通过的软件,至于未通过的,要限制其行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为了我国的财务软件更好地发展,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管理软件,应针对我国会计软件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在立法效率方面,应做到时机恰当,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新出现的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作出严密阐述,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2、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标准化定义

国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各个企业使用的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合理运用系统开发软件功能,使软件的实用性更强,种类更多,并且针对性更强,以便于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状况、内部管理需求和业务处理流程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信息系统。

(二)企业层面

1、监控与操作工作分别进行

作为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职责分离在网络财务会计管理中减小由内部控制带来的隐患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一风险减小的一个效果比较好的方法是把分别进行监控与操作工作,这一方法的主要做法是:设置监控与操作两个不同的工作岗位,多方备份每一笔经济业务。当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的时候,他的操作过程和输入的数据会被系统自动记录下来,监控人员的电脑能够及时接收到这些信息,他们可以方便地进行备份和存档。当审计人员或企业负责人认为数据存在疑问时,这些信息可以被监控人员方便地提取,进而进行辨别,这样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可以进一步强化,能有效杜绝相关人员弄虚作假。

2、新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亟待建立

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在网络环境下变得更加重要,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监督网络会计系统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以确保网络会计系统的良好运行及工作效率。主要做法如下:首先,为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根据网络会计的新特点,审计人员应对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不断创新与改进;其次,审计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再次,努力提升计算机操作水平,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使用的学习。这样审计监督职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企业的内部控制才能进一步完善,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3、创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网络经济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必须通过互联网进行经济活动,所以会产生动态的会计信息,这些会计信息具有不可捉摸的特点。同时,当前市场的信息需求逐渐公开化、透明化,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格局逐渐形成。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要基于互联网创立,计算机网络的超文本、超媒体技术应综合运用起来,以形成形象、直观、全面的信息。

4、加强防毒措施,应对黑客侵袭

第一,坚决使用正版软件,杜绝盗版。第二,对于移动存储设备,在使用之前,应做好病毒的防范以及查杀工作,以避免会计信息系统遭受侵害。第三,设置防火墙,禁止流氓软件被安装下来,管理好网内的用户名和密码。第四,管理好重要的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它能够对会计数据进行正确的存取与过滤,是限制外部访问的重要手段。第五,对计算机硬盘和软盘的查毒、杀毒要定期。

5、加强对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才的培养

首先财会人员要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操作以及网络知识水平。其次管理者和系统开发者对网络会计风险防范意识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尽快弥补当前网络会计人员的不足,对复合型的会计人才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新型的财会教育方法要尽快制定出来,特别是关于高等教育的,现行的会计教育体系要加快建立,并构建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以满足网络会计的要求。最后要对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一方面,财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另一方面,财会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水平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学会一些必要的网络知识。

四、结束语

当前网络经济正快速发展,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能较以前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而使财务会计信息实现了实时报告,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逐渐形成;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财务会计人力的发挥状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因而会计信息向国际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由于网络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的运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虽然网络经济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但是我们应深刻意识到网络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发挥网络经济对我们生活的有利之处,促进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提升我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彬,杨善勇.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创新[J].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6

[2]弭元英,薛思思,段豪.企业网络信息化与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相关问题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8

[3]张哈莱,孙乃聪.网络财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7

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信息不对称;网络安全

一、引言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成为大众的宠儿。互联网金融的横空出世绝非偶然,它以其低成本、高效率、亲民性的特征在资本市场上独树一帜,备受追捧。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问题的隐忧。互联网金融开启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探究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是当下急需解决的命题。

二、优势

1.巨大的数据优势

时下,互联网的创新力度不断加强,4G网络即将在中国全面建成,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前景难以估量。在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下,互联网将会渗入经济社会的每个领域,广泛的数据将会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巨大财富。居民生产生活、政府公共管理、经济社会发展运行、国际市场发展走向的信息都会以数据的形式被呈现出来,并应用到经济社会的每个方面,从而从各个维度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经济问题,创建出互联网金融的数据网络。

此外,丰富而详实的数据支持,将带来更加周到的用户体验。大数据综合收集了多种数据,在云计算的帮助下,高效整合了数据信息,使数据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因此,在应用于信息查找,信息配对、信息决策等多个方面时,互联网金融具有服务快捷、价格低廉、应用广泛等传统金融无法比拟的优势。

2.灵活多元的模式

除了纯粹的互联网金融形式如第三方支付平台与网络信贷等,互联网金融也与传统金融行业接轨。例如,招商银行推出“手机钱包”业务,让其在互联网金融的热潮中也分得一杯羹。互联网金融多元的模式不仅促进了产业间的竞争,也迎合了个人与企业的胃口。受众群体的扩大化,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也为互联网金融赢得了名声。

3.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利器

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是金融行业始终逃不掉的经典命题,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时间空间维度信息的错位,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利益诉求不合拍等诸多因素决定了金融行业的信息交流障碍。

但近几年,从互联网金融中,可以看出其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巨大潜力与优势。互联网相当于一个信息储存器,它将信息收集后重新处理,编码,去适应客户的不同需求。另外,互联网的低门槛决定了信息的共享性,信息共享带来的是信息传播,从而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诸多时空错位问题。

4.广阔的市场空间

互联网金融以亲民性、低门槛、个性化著称,这正迎合了当下大量追求个性的群体。相比较于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没有公众疏离感,大众不需到银行排队,办手续,只需在网络上完成操作,高效方便;互联网金融也迎合了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更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具有难以估测的发展空间;再者,互联网金融弥补了传统金融行业忽视的缺口,更注重中低收入群体与小微企业的经济诉求,提供零散、小金额的理服务,从而汇集了经济社会的流动资金,让大众积极踊跃进行理财投资形成了“1元就起投”的繁荣局面。

三、潜在风险与问题

1.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互联网而产生的新兴行业,其成长的每一步都与互联网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开放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但很显然,互联网与金融都是高风险行业,当互联网嫁接到金融行业,其不可控性更是增强。就近几年的网络环境来看,花样繁多的病毒、木马层出不穷,网络虚假信息、诈骗团伙数见不鲜,甚至有一些非法分子“挂着羊头卖狗肉”:打着网络信贷的旗子,做着非法集资的勾当等等。猖獗的网络诈骗,不全面的网络防护,不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都是制约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障碍。

2.个人信息泄漏

互联网金融涉及庞大的数据信息,个人身份、信用、财产、上网行为,消费记录等信息都被互联网收集,采用,存储,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被他人窥见、监视,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出售,利用,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

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保护力度不强,难以维护消费者的隐私,带来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保护机制,社会舆论的下行压力不够,国家在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存在漏洞。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信息泄露问题。

3.监管难度大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缺乏有针对性与专一性的法律条文。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规则不明,造成了金融市场的鱼龙混杂的局面;灵活多元的金融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反而带来了庞杂的金融体系,进一步挑战了现有金融管理体系;再加上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过程虚拟化,资金流通过程被网络这一无形的手操控,难以带来可信度。互联网金融机构只能充当中间人角色,并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从而监管体系难以形成。

探其本源,监管难度大正是缺乏相应的金融管理新型人才。现有金融监管机构与队伍已然不能满足互联网金融的需求,新型金融人才紧缺,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备。

4.道德风险问题

互联网金融交易虚拟化,因而贷款违约问题不足为奇。金融交易中,此种情况不可避免,传统金融行业中的银行也难逃厄运。但相比较银行而言,互联网金融明显处于劣势。在发生此种意外情形时,银行会启动贷款风险启动机制,保证其信誉。并且,由于银行详实的信息登记记载系统,执法机关将有足够的证据对违约者进行处罚。而在此同等情况下,因互联网信息的不真实性与借贷双方的道德品质不可预知性,意外一经发生,局面便很难挽回。至于事后消费者权益问题,更是没有详实的应对措施。总结来说,互联网金融缺乏道德认证与信息记载体系,存在巨大的道德风险问题。

四、政策建议

1.推进网络实名制建设

网络金融业务过程可以是虚拟化,但网络金融参与者信息必须是真实化。推行网络信息实名制,对金融参与者进行信息认证是给所有金融人一个忠告与一种警示。这增强了互联网金融的可控性与真实性,使每一笔交易都被清楚的记载,每个人的消费行为公之于众。不法分子不会再有机可乘,别有用心者难以再钻法律的漏洞。

2.加快立法,培养人才

时代在不断前进,立法也需要不断更新。面对互联网金融多模式、多化的特点,国家应加快立法进程,明确监管主体,不让互联网金融无法可依。要努力约束和规范互联网金融参与者的行为,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此外,还要加强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当今时代需要的是兼具互联网与金融知识的新型人才,能够将互联网与金融知识融会贯通,取长补短,趋利避害的人才,需要的是构建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先驱者与探索者。

3.加强网络监管区域合作

互联网是个开放共享的平台,信息的交流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互联网金融因其时空的涉及面广,参与者可能遍及到全球的各个角落,由某一地区单独管理几乎是天方夜谭。因此,实行网络监管跨区域,跨国界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最好的应对措施。只有各区域实行信息共享、信息交流,才能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4.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

保证消费者信息安全是与互联网金融参与者密切关注的问题。对于如今信息泄露严重的现象,应推进网络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应对泄露或出售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的惩处机制,坚决打击倒卖信息的违法分子,严惩违法行为。

五、结语

互联网金融当下呈持续性增长态势,但前方依旧面临诸多的压力与考验。这一新生事物应在国家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引领下,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道路,拨开迷雾,成为构建我国金融体系大厦的重要砖瓦。

参考文献:

[1].李继尊.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思考[J]. 管理世界, 2015(7):90-91.

[2].刘澜飚, 沈鑫, 郭步超. 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探讨[J]. 经济学动态, 2013(8):73-83.

[3].皮天雷, 赵铁. 互联网金融:逻辑、比较与机制[J]. 中国经济问题, 2014(4):98-108.

[4].汤皋. 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思考[J]. 金融会计, 2013(12):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