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9-15 17:3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会计核算;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会计制度中,投资的定义为: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投资是企业常有的经济行为,按其可变现性及目的不同,企业对外投资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类:
①短期投资:指能够随时变现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的投资。这种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暂时存放剩余资金,并通过这种投资取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利息收入或差价收入,待需要使用现金时即可兑换成现金,如企业购买的可上市交易的股票和债券。
②长期投资:指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其投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积累整笔资金,以供特定用途之需,或为了达到控制其他单位或对其他单位实施重大影响,或出于其他长期性质的目的而进行的投资。长期投资以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与“长期债权投资”。
长、短期投资投资目的不同,其会计核算亦有区别。
一、账户设置、账面余额与账面价值的比较
投资企业核算短期投资应设置“短期投资”、“应收利息”、“应收股利”、“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四个总账账户。
核算长期债权投资应设置“长期债权投资”(该账户对债券投资核算时一般设置:债券面值、债券折价、债券溢价、债券费用、应计利息等三级账)、“应收利息”、“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个总账账户。
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应设置“长期股权投资”(在权益法下该账户设置: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准备、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差额等三级明细账;成本法下不设置三级账)、“应收股利”、“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三个总账账户。
上述总账账户一般按投资项目或被投资单位设置二级明细账。
投资账面价值是指某项投资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净值,如短期投资账面价值是“短期投资”总分类账户余额减去“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后的差额。投资账面余额是指某项投资在某特定日期的金额,如短期投资账面余额指“短期投资”账户的初期、期末余额。
二、初始投资成本与新投资成本的比较
初始投资成本是指取得投资或追加投资时,应计入投资账户的金额,即取得时计入“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总账及相应明细账的金额。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以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佣金等购置税费)减去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确定。不同的是长期债券投资,还应减去收益化的购置税费、以及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分次付息到期还本的未到付息期的应计利息。
例:甲公司2004年2月2日购入A公司去年1月1日发行的三年期债券,面值20万元、年利息率6%、支付价款22.5万元、其中购置税费0.4万元。
若:①该债券到期还本付息、购置税费资本化的初始成本为22.5万元。②到期还本付息、购置税费收益化的投资初始成本为22.1万元。③按年付息到期还本且上年利息未付、购置税费资本化,则已到付息期的应收利息1.2万元(20万*6%/12*1),未到付息期的应计利息0.1万元,初始成本为21.2万元(22.5-1.2-0.1)。
新投资成本是指在某特定日期,该项投资的初始成本经核算调整后的余额。
①短期投资新成本以初始成本减去投资期间分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不含购价中已计入应收项目的金额,下同)确定;它表现为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
②长期债权投资新成本以初始成本调整以下内容确定:提取的到期还本付息的应计利息、摊销的折溢价、摊销的资本化购置税费;这表现为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③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新成本以初始成本调整投资期间的清算股利而得;它表现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④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新成本以初始成本调整股权投资差额(在初始投资、追加投资、持股比例变动、被投资单位因会计变更和会计差错引起投资前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动时均应调整)而得;但它仅表现为“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明细账的余额;且在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新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
三、取得投资时购置税费会计处理的比较
长期债权投资按重要性原则处理购置税费:金额较大的应资本化计入投资账户的“债券费用”三级明细账内、分期摊销;金额较小的应收益化列入当期损益。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购置税费均应资本化为初始成本计入投资账户内。
四、投资账面余额变动的比较
以下经济业务均会引起各类投资账面余额变动:投资、追加投资、出售、收回。
以下经济业务、会计事项会引起某类投资账面余额变动:
①投资期间收到的利息或现金股利使“短期投资”减少;变动特点:除投资外,不可能增加。
②摊销折溢价、摊销资本化的购置税费、计提到期还本付息的应收利息会使“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余额增减;
③成本法下的清算股利会使“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增减;变动特点:除投资外,账面余额不可能增至初始成本以上。
④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增减的情况有:
损益调整、调整股权投资准备、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摊销股权投资差额、被投资单位因会计变更和会计差错影响其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动而进行的调整;另外,调整股权投资差额时,仅引起“长期股权投资”明细账的此增彼减,不影响总额变动。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变动的特点有:
账面余额随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总额而变动;且其账面余额剔除未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之后,应与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乘以投资企业持股比例之积相等(严格意义上讲,应是:“有表决权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总额”、“有表决权的投资企业持股比例”),即:投资成本明细账余额+股权投资准备明细账余额+损益调整明细账余额=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总额*投资企业持股比例
五、应收利息、应收股利核算的比较
长期债权投资设“应收利息”核算分次付息到期还本的债权投资的已到付息期的应收利息、没到付息期的应计利息(包括购置时的)。至于到期还本付息的债权投资利息应计入“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账户内,不计入“应收利息”账户。
长期股权投资设“应收股利”核算购置时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期间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不论成本法还是权益法均在宣告时计入该账户)、以及其后收到上述股利。
短期投资只在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时,以及其后收到上述股利或利息时,才使用上述两个账户。
六、投资跌价准备与减值准备的比较
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计提时先计算投资成本与市价之差,然后与“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原有余额比较,在将两者之差确定为提取或恢复额(恢复额限定在“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原有余额之内);计提时用的市价不考虑相关税费,且可按投资单项、类别或总体进行比较计提。处置时可立即转销、也可于期末对“跌价准备”的余额进行调整。
长期(包括债权、股权)投资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时直接用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之差确定提取或恢复额(恢复额限定在“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原有余额之内);计提时的可收回金额是当时的出售净价(市价减相应费用)与预计该投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孰高者,且只能单项计提。处置时必须立即结转相应的“减值准备”。
七、投资收益核算的比较
各类投资计入“投资收益”账户的共同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处置净收入与账面价值之差、期末调整跌价(或减值)准备(含提取或恢复)额。
计入“投资收益”账户的不同会计事项:
①短期投资划转为长期投资时,其账面价值与“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②长期债权投资计入投资收益的有:摊销购置时的折溢价、按期计提的利息;
③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下,将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按规定计算的金额(实际应收股利减清算股利之差)计入投资收益;
④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计入投资收益的:损益调整(实现利润或发生亏损时,不是宣告分派时),摊销股权投资差额。
篇2
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主体责任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产发生减值是不可避免的,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不仅是基于经营的稳健,也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方面。但在资产减值核算中尚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一些企业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操纵利润问题不容忽视。
一、资产减值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计或少计坏账准备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由于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可以对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对于那些资产较好,会计核算规范的企业来说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财务报告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之,只能成为部分企业调节财务状况的砝码。
在一些企业公司不计或少计资产减值准备,与会计谨慎性原则相违背,由此会使对外披露的信息或有重大虚假成分,可能给投资者造成重大误导。同时,不计、少计或多记资产减值准备都会严重影响资产的计量、确认的准确性,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破坏会计制度执行的严肃性。
(二)对资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的自由选择
存货准则规定,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量,如果某些存货具有类似用途并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实际上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价的存货,可以合并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由于准则允许企业对存货的跌价准备进行单个或分类计提,以及对发生存货计提情况的判断由企业自行决定的灵活性,又不免给一些企业空隙可钻。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运用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时,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如占整个短期投资10%及以上),应按单项投资为基础计算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由于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给了一些企业灵活选择的空间,使部分企业通过对计提方法的选择,达到左右利润的目的。
(三)对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职业判断”的偏差
投资准则要求,企业应当定期对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逐项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企业持有的长期投资有的有市价,有的没有市价,对持有的长期投资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可以根据下列迹象判断。
对有市价的长期投资可以根据下列迹象判断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市价持续二年低于账面价值;该项投资暂停交易一年或一年以上;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严重亏损;被投资单位持续二年发生亏损;被投资单位进行清理整顿、清算或出现其他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
对无市价的长期投资可以根据下列迹象判断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影响被投资单位经营的政治或法律环境的变化,如税收、贸易等法规的颁布或修订,可能导致被投资单位出现巨额亏损;被投资单位所供应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因产品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被投资单位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被投资单位所在行业的生产技术等发生重大变化,被投资单位已失去竞争能力,从而导致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如进行清理整顿、清算等;有证据表明该项投资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其他情形。
这里所说的“判断”主要是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作出主观的职业判断。客观的说,由于每个企业实际情况的不同和每个会计人员的价值观的不同,可能会使判断的结果有所偏差,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有某些企业却利用这个空子为达到自身目的,对资产减值在提与不提之间随意判断。
二、完善资产减值核算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严格自律性管理
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业务,胜任工作,更重要的是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对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判断和表达,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严格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现实的会计实务中,业务素质、本位利益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会计人员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可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自律性管理迫在眉睫。
(二)强化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目前一些企业利用会计手段调节会计数据的行为,不仅丧失了企业的诚信,而且也使得会计的信誉备受挑战。正是由于当前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使这种行为也只是“合法不合理”。再有,法律规章制度的另一意义,并不仅在于其被实施的频率,而是它的威慑作用。对于参加会计资料造假的相关违法主体,不仅要明确其法律责任,还要提高法律责任的威慑程度。中国目前企业会计数据失真问题的日益严重与其法律责任的威慑效果低下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才能真正规范企业会计的行为,打击利用会计手段造假的行为,保证企业正常运作,维护公众利益。
(三)改进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
任何经济政策都具有经济后果、尤其在中国,这种经济后果得到了放大,监管政策也一样。中国在上市公司增股和配股的资格条件中就对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进行了严格规定,并且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要被ST,连续三年亏损就要被退市,这种严重的经济后果必然导致经营者采取各种办法来操纵利润。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上市公司的“监管诱导性盈余管理”,而现行的法律法规中的控制参数单一,且多以会计指标(特别是利润指标)为标准,由于过于强调利润指标,这就促使一些上市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而操纵利润。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一套综合的指标体系,改进对上市公司的考核评价指标,如以营业利润作为考核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的主要指标,建立企业的资产状况指标、持续经营能力指标、经营现金流量指标等,以减少企业进行会计选择、操纵利润的外在制度动机。这样不仅可以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操纵利润,还可以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资产重组、地方政府越权减免所得税及给予财政补贴等方式操纵利润。
(四)加强资产减值核算的监督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了存在下列迹象的,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1)资产的市价大幅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货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3)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5)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使用。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发生资产减值,都必须有足够确凿的证据才能进行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如果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确认资产损失。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应有税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以加强对会计行为的约束,减少其随意性。
(五)借鉴国际经验,完善资产减值会计
针对中国现有的有关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不足,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资产减值准则的内容,完善中国资产减值会计,并对其内容进行讨论、宣传,达成共识,便于统一实施,真正解决企业高估资产,操纵利润等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对短期投资和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在制度上仍需完善。
1.短期投资:企业在运用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时,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按投资类别或按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由于按投资总体、按投资类别计提跌价准备会抵销掉一部分跌价损失,按照单项投资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最为稳键,利润最为保守。但究竟选用哪一种,制度未予明确。
2.应收款项: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一般有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可供选择,且提取比例由企业自定,因而具有较强的机动性。此外,《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同时也规定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对此金额较大的应收款项不计提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比例较低(5%或低于5%)的理由”,但并未明确规定集团公司内部企业的应收款项是否应计提坏账准备。而内部往来计提准备与否,对企业损益的影响很大。另外,资产减值准备冲回与公司经营活动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联系,也无法为企业带回现金流,将其计入损益表似乎不太合理。因此,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资产减值准备冲回应类似于债务重组收益、关联交易差价,作为资本公积处理,而不应作为损益处理;或者资产减值准备冲回作为一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以往年度的损益,这样才能使损益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成果,并不再把计提准备作为调节利润的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2]张美红.资产减值会计[J].当代财经,2006,(11).
篇3
1、资产类要素核算的主要差异
(1)资产取得时的入账价值
A、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计价。《小企业会计制度》对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规定:如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如果捐赠方未提供有关凭据,则按其市价或同类、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作为固定资产成本。而《企业会计制度》对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则除规定以凭据上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或市价加相关税费作为其成本外,还特别指出,如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其入账价值。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计价。《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后的金额作为其成本。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其入账价值。如果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小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企业也可以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其入账价值。
C、长期债权投资成本的确定。《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以支付现金方式购入的长期债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价款扣除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如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含有应收利息,还应扣除应收利息部分)后的金额作为债券投资的成本。即企业购入债券所发生的手续费等相关税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投资成本。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以支付现金购入的长期债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减去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权利息,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如果所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税费金额较小,可以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不计入投资成本。即《企业会计制度》对购入长期债券支付的相关税费,原则上计入投资成本,同时,运用重要性原则,金额较小的可以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不计入投资成本。
(2)资产的期末计价
A、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如果企业资产发生减值,《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应收款项、短期投资、存货等计提减值准备,以反映其实际价值,不要求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而《企业会计制度》则要求对应收款项、短期投资、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委托贷款等计提减值准备。
B、计算和确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短期投资应按照总成本与总市价孰低计量,当总市价低于总成本时,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短期投资应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对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企业在运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如占整个短期投资10%及以上),应按单项投资为基础计算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即,《小企业会计制度》对短期投资采用按投资总体计算和确定减值准备,而《企业会计制度》对短期投资采用按投资总体或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算和确定减值准备。
对存货跌价准备的确定,两个制度规定也有不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存货类别合并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如果某些存货具有类似用途并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实际上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价的存货,可以合并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存货类别合并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3)具体核算方法和账务处理
A、资产短缺或溢余的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短缺或溢余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比如《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其市价或同类、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盘亏的固定资产,则按其账面净值,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的短缺或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然后根据短缺或溢余的不同原因再分别做出处理。
B、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的摊销方法。《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债券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债券利息收入时以直线法摊销。而《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既可以采用直线法,也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
C、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小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根据不同情况,对长期股权投资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但具体的账务处理规定有较大差别。
在成本法下,《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股权持有期间内,企业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作为当期投资收益。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即确认投资收益时,《企业会计制度》有限制条件,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则全部确认为投资收益。
在权益法下,《小企业会计制度》采用简化的权益化核算,即投资时不核算股权投资差额,只是于每个会计期末,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而《企业会计制度》则采用复杂的权益法,比如,投资时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处理,计入资本公积或按一定期限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在会计期末,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但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计算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确认投资损益时,应以取得被投资单位股权后发生的净损益为基础。
D、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应在租赁开始日,按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价款、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借款费用等,借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科目,按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设备价款,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科目,按支付的其他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而《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企业应在租赁开始日,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分摊时,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若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小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企业也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科目。
E、以应收债权融资或出售应收债权的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以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银行借款,或企业将应收债权出售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时,根据企业、债务人及银行之间的协议不附有追索权的,即在所售应收债权到期无法收回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向出售应收债权的企业进行追偿,所售应收债权的风险完全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承担;企业在出售应收债权过程中如附有追索权,即在有关应收债权到期无法从债务人处收回时,银行有权向出售应收债权的企业追索。而《企业会计制度》对此无相关规定。
2、负债类要素核算的主要差异
借款费用的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专门借款,在满足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时至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全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须与资产支出数相挂钩。
3、所有者权益类要素核算的主要差异
(1)资本公积的内容。《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资本公积主要包括资本溢价、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其他资本公积等四项内容。《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本公积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等内容,由此产生“资本公积”明细科目内容的不完全一致。
(2)盈余公积的内容。《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盈余公积主要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三部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和利润归还投资等内容,由此产生“盈余公积”明细科目内容的不完全一致。
4、收入、费用、利润类要素核算上的主要差异
篇4
关键词:投资 股利 会计处理
0 引言
投资中股利(利息)的会计处理因多种因素向产生或多或少的差别,比如是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是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是投资当年还是投资以后年度,导致的主要差别是冲减投资成本还是计入投资收益。因此,如果不明白其中的机理,非常容易混淆,导致错误的会计处理。一般情况下,其会计处理是从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角度来区别的,没有把投资当年和投资以后年度的会计处理进行对比。
1 投资当年股利(利息)的会计处理
1.1 短期投资中的会计处理 短期投资取得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属于在购买时暂时垫付的资金,是在投资时所取得的一项债权。
因此,在实际收到时冲减已记录的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不确认投资收益。
1.1.1 购入股票时 例1:甲公司于2003年1月15日购入乙公司普通股10万股,每股买价5.6元,另外支付相关税费7万元,1月1日乙公司对外宣告每股发放现金股利0.6元。2003年3月10日,乙公司分派现金股利,甲公司受到乙公司已宣告的股利6万元。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短期投资 57[(5.6-0.6)×10+7]
应收股利 6(0.6×1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63
1.1.2 购入债券时
例2:甲公司于2003年3月1日购入国家于2001年7月1日发行的三年期国债,面值100万,年利率8%,共支付110万元。
①若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买价中含有的利息并未宣告发放,应将此部分计入成本。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短期投资 11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10
②若为每半年付息一次,付息日为4月1日和8月1日,买价中含有2002年后6个月中已到期单位发放的利息,做应收利息处理。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短期投资 106
应收利息 4(100×8%×1/2)
贷: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10
1.2 长期债权投资中的会计处理
例3:甲公司于2003年7月1日购入乙公司发行的面值为100万元的债券,支付价款103万元,年利率为6%。
1.2.1 若为一次还本付息,应计未收利息于确认投资收益时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面值 100——应计利息 3(100×6%×1/2)
贷:银行存款 103
1.2.2 若为分期付息,应计未收利息于确认投资收益时作为应收利息单独核算,不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面值 100
应收利息 3
贷:银行存款 103
1.3 长期股权投资中的会计处理
1.3.1 成本法中 应该判断收到被投资方分来的非股票股利的性质,是属于投资成本的收回,还是属于形成的投资收益。在我国,一股本年分派的现金股利属于被投资方过去年度实现的利润,是企业投资时购入股权中所含净资产的一部分,相当于投资成本。
例4:甲公司于2003年初购入乙公司股票50万股,每股价格1.6元,另支付相关税费32000元。甲公司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0%,行准备长期持有。乙公司于2003年4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2元。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股利 1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10
1.3.2 权益法中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由于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己包含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份额,而被投资单位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必然使净资产减少。因此,投资食业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损益调整”明细科目)。
例5:甲公司于2003年1月19日向乙公司投入总价值为100万的资产,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70%,其初始投资成本与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相等。2003年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0万元。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股利——乙公司 21(30×7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21
2 投资以后年度股利(利息)的会计处理
2.1 短期投资中的会计处理 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根据谨慎性原则,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2.1.1 购入股票时
承例l:2004年3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03年的现金股利,甲公司获得现金股利3万元。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股利 3
贷:短期投资 3
2.1.2 购入债券时
与短期股票投资相似,将应收股利改为应收利息即可。
2.2 长期债权投资中的会计处理
不论是一次还本付息还是分期付息,投资期内确认的利息均计入投资收益。
承例3:2004年底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利息 6(100×6%)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6
2.3 长期股权投资中的会计处理
2.3.1 成本法中 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当期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十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涧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可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本年应冲减的投资成本=(被投资方从投资日起至本年末累计对外分配的现金股利-被投资方从投资日起至上年末至累计实现净利润)ⅹ控股比例-过去累计冲减的投资成本
本年投资收益:本年收到的现金股利-本年应冲减的投资成本
使用该公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若对方分派的现金股利导致投资日被投资方净资产减少的部分,才冲减投资成本;②以后年度被投资方对外分派的现金股利小于其实现的净利润,则未分完的部分可用于补偿当初冲减的投资成本;③以后年度用未分完的的净利润补偿已冲减的投资成本,已恢复到初始成本状态为最高限额。
承例4:乙公司2003年末公告的净利润为70万元,2004年4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50万元。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5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2[(100+50-70)ⅹ10%-10]
贷: 投资收益 7[50ⅹ10%-(-2)]
若乙公司2003年末公告的净利润为200万元,2004年4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50万元。
应冲减的投资成本=(100+50-200)ⅹ10%-10=-15
本年投资收益=50ⅹ10%-(-15)=20
此时应注意按此处理后股权投资成本账户将大于初始金额,违背了成本法的原则,恢复的投资成本应以10万为限,确认的投资收益为50ⅹ10%-(-10)=15 因此,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5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10
贷:投资收益 15
2.3.2 权益法中 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属于投资前被投资单位的分配额,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有账面价值(“投资成本”明细科目)。
承例5: 乙公司2004年宣告分派现金股利50万元。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股利——乙公司 35ⅹ(50ⅹ7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35
3 股票股利的处理
股票股利是企业用增发的股票代替现金发给股东的股利。从理论上讲,其既没有使资产减少,也没有减少所有者权益,但生股净资产降低了,表明股份稀释;投资企业既没有收到资产,也没有增加所有者权益。
仅仅是股份的增加,且是以更多的股份代表原来的持股比例,表明每股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的减少,每股投资成本降低。
在股票未售出前,属于未能实现的收益,根据收益实现原则,也不能将股票股利作为一种收益加以确认。但为了反映收到股票股利的情况,企业应在被查账中登记所增加的股数,以表明每股投资成本的减少,部分处置该项股票股利的投资时,应按投资成本与全部股份计算的平均每股成本结转处置部分的成本。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投资 会计准则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我国的投资业务日益复杂,新的投资业务不断出现,对应的会计处理问题也就层出不穷。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顺应会计发展的潮流,对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均做出了更详细的规定。其中,涉及到的投资准则有四个:《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这四项准则不仅对投资业务的分类进行了具体划分,对其核算方法也进行了重大改革,促进了投资业务会计准则概念体系的建立,为我国进行各类投资活动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新会计准则中投资业务内容的变化
旧会计准则中的投资主要指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按投资目的的不同将投资业务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是指企业购买的随时可以变现的股票,一年内到期的债券及其他投资。购买时按历史成本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计价。长期投资是指企业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上,不准备随时变现的资产,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两种。
新准则体系中对投资的分类不再局限于以时间长短来划分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而是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方法,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分别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为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设置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并在“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下设置“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两个明细账。
二、新准则中各类投资业务会计核算的变化
1、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企业持有的对其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以及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旧准则中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是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手续费、佣金等相关费用,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尚未收取的债券利息时,应计入应收款,但未规定对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类。
其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计量。同一控制下的企业中,企业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若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应将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若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应当在合并日将初始投资成本与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均调整留存收益。
其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中涉及到以库存商品等作为合并对价的,应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并结转相关的成本,涉及增值税的还要进行税务处理。
(2)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不公允的除外;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成本应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确定。
(3)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按新会计准则规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或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旧准则对有控制权的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新准则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调整为权益法,使得财务报表更具相关性。成本法下,企业持有期间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股利中属于本企业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在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盈利时,按投资比例所得的投资收益调增投资的账面价值;亏损时,调减投资账面价值。确认被投资方亏损由投资方负担的份额一般以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至零为限。
(4)长期股权投资收回的核算
收回时,按实际取得的款项与长期投资的账面差额确认投资损益,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利”账户,按其差额计入“投资收益”账户,如果是在权益法下核算的,除此以外,还要结转原已计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核算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1)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按照投资的面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账户,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若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账户;若购买的是分期付息债券,则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账户。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
(2)资产负债表日利息的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若持有至到期投资分期付息,一次还本证券,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若为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投资,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账户,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定的利息收入,贷“投资收益”,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
(3)到期收回投资的核算
收回投资时,应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企业为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的从二手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着重于该金融资产与金融市场的紧密结合,反映该类金融资产相关市场变量变化对其价值的影响,进而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企业为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投资收益,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的,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出售时,应将该金融资产出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此外,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其他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存在类似之处。两者都要求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资本公积。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取得的款项与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提减值准备,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
例:A公司于2009年6月31日从二级市场购入股票10000股,每股市价为15元,手续费3000元。初始确认时,该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公司至2009年12月31日仍持有股票,该股票当时市价为16元,2010年2月1日,A公司将股票售出,每股13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300元。
2009年6月31日购入股票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53000
贷:银行存款 153000
2009年12月31日股票价格变动额=160000-153000=7000(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000
2010年2月1日出售时,价款=130000-1300=128700(元)
借:银行存款1287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000
投资收益 243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53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000
由此可以看出,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对投资业务的规定做出了全面改革。新准则对投资业务的分类和核算更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更能体现出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在会计实务中,准确掌握该类业务的核算方法,对完善财务报告结构,增强财务报表的可比性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秀妍:新会计准则中的投资核算问题[J].中国农业会计,2007(12).
[2] 李桂荣、刘海云:财务会计[M].北京交通出版社,2007.
篇6
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在借鉴和引用国标会计惯例的地方很多,包括一般会计原则、会计要素的计量标准、记录和反块方法,以及会计报表体系的设置等,都比较好的体现了国际会计惯例。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般原则,统一记帐方法。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对会计核算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国长期以来没有明确规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則,致使我国的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不统一,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更不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为此,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提出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是:(1)客观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可比性原则;(4)一贯性原则;(5)及时性原則;(6)明晰性原則;(7)权责发生制原则;(8) 收入配.比原则;(9)谨慎性原則;(10)实标成本核算原则;(11)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划分原則;(12)重要性原则。此外,还规定了合法性原则。这些原則是在总结我国会计核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标惯例而制定的,除了合法性原则外,其他原則基本上和国标会计准则相同或相似。
新的会计制度还统一了记怅方法,按照《企业会计准則》的统一要求,会计记帐只采用借贷记怅法,不采用其他记帐方法。目前工业企业大多数都采用了借贷记帐法,也有一些企业采用别的记帐方法的,在我国商业企业主要采用增減记帐法。财政部过去对记帐法未作统一规定,只要求企业在保证记清怅目,不镨不乱的原則下,可根据实f示情况自行选择。而国标上通用的记帐方法是借贷记帐法,在我国大多數行业的企业中也是用这种方法,为了适应改革新形势的要求,规范会计行为,《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记帐采用借贷记帐法”,这也是向国标会计惯例靠栊的一种表现。
二、重新进行投资划分,改革投资核算方法。
投资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对其进行严格的经济核舁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国标会计准则委员会还专门制定了投资会计唯則。我国在投资划分上,是桉照投资方式和性质区分为建设投资和技术改迨投资,而®I1示上通过按照时间的长短和目的划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在投资核舁上,企业对外投资在“长期投资”和“有价ii券”科目中反映,长期投资反映企业向外投资转出的困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后者仅反映企业购入的各种債权性的有阶证券,不涉及购买股票的问题。企业以实物、无形资产方式投资的,其资产重估价值与帐面净值的差额,要调整有关资本。新的财务会计制度改变了投资的核算方法,采用了国标上通用的划分投资的方法。新制度按投资的目的不同和投资期限的长短,将对外投资重新划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其中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債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短期投资是指各种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在会计核算上,设置了“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两个科目进行核算,在长期投资中,股票投资和其他投资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債券投资,应按实标支付的款项记帐。企业对外投资的实物、无形资产、其资产重估确认价值与其帐面净值的差额,不再调整有关资金,直接计入资本公积金。这些改革基本符合国标会计准,靠近了国标惯例。
三、采用国际通用的成本计算法。
我国目前的成本核算方法采用的是完全成本法,不仅核算程序比较复杂,内容面面俱到,不能做到真实反映企业的经營情况和经济效益,而且不符合国标惯例。为此,新的财务制度改变了完全成本法,米用了国标通用的制造成本法。制造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把企业的全部成本费用划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两个部分,企业成本核算到制造成本为止,企业期间费用直接休现当期损益。邓就是企业为生产经營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支出,直接计入生产成本;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生产经營成本;企业发生的铕售(货)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我国企业采用制迨成本法,不仪有利于减轻企业财会人员的工作量,使会计核算更加符合紀比原则的要求,避免企业在成本计算上弄虚作假,而且有利于同国标惯例接轨,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借鉴国际惯例,建立坏帐准备金制度。
在我国,企业发生的坏帐损失是采用了直接记入成本的方法,而国标上大多数国家的企业坏帐损失不直接计入成本,而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会计核算的稳健原则,建立了坏帐准备制度,发生的坏帳损失,冲減坏帐准备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其他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由于市场竞争波动,企业时常面临着应收帐收不回来的风险。为此,新的玢务会计制度规定,建立坏帐准备金制度,那就是企业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可以计提坏帐准备金。发生的坏帐损失,冲减坏帐准备金。坧帐准备金在会计报表中作为应收帐款的备抵项目列示。这里说的坏帐损失是指因債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或者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倩义务超过三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救。在我国企业,建立坏帐准备金制度,这将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承担风险的能P,为企业坏帐损失的及时处理提供了资金来源,同国标会计惯例进一步接轨。
改革利润分配办法,规范利润分配渠道。
在利润分配上,国示上普遍米用的分配办法是企业桉税法规定擻纳所得税,税后按资分红。而我国在利润分配上与国f示惯例差距较大。一方面所得税前实行税前还贷和提取名目繁多的单项留利,另一方面国家对税后留利征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还肴在利润分配上,不同类型的企业政策不同,制度不统一,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在政策上,在利润分配之前允许国營大中型企业税前抵扣归还借款利润、治理三费产品留利、技术转让利润、支付融资租赁费利润、提前还清借款留給企业的利润,这些优惠政策仅限于国營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没有享受这项优惠政策;在制度上,按规定,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本为33%,而且享受“两免三減”的优惠政策,目前一些地区的政策就更优惠了,私人企业实行35%的所得税,而国營企业要按55%的税率上缴所得税,在利润分配上,国际上普遍实行比较规范的利润分配办法,企业不管经營何种业务,统一作为一个整体计算盈亏,并按税法交纳所得税,税后按资分红。为此,新财务制度改变了利润分配办法,米用了国标上通用的方法,那就是依法缴纳所得税,税后分利的办法,并规范了企业利润分配的秩序;一是被没收财物的損失,违反税法规定支付的滞纳金和罚款;二是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三是提取公积金;四是提取公益金;五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显然,从制度上看,同国f示会计惯利已接轨,在实f示工作中还有个政策配套的问题,税前抵扣的优惠政策怎么办,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怎么办。
六、改革会计平衡公式,建立新的財务报表体系。
会计平衡公式是会计核算中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内容,是采用记帐方法,确定记帐规则,进行谈算平衡,编制报表的理论依据。我国目前所采用的会计平衡公式是“资金来源=资金占用”,这是我国产品经济的产梦。这主要是为了在平衡公式中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米用的所谓反映资本主义关系的“资产=负债+资本”,但不能明确地直观地反映资产、负債和所有者权益之间有关系,产权关系不明,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满足祛会各方面的需要,不利于同国标惯例接轨。为此,新的財务会计制度改变现行的会计平衡公式,采用了国f示上通用的会计平衡公式,那就是“资产=负債+所有者权益”。这不仅有利于(使会计)明确反映资产、负債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使会计核算的信息满足各方面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使我国的会计核算与国f示会计核算对接,同国标惯例逐步接轨。
篇7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衔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12月19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该制度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同时,财政部针对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也做了说明,颁布了《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但目前部分事业单位还尚未做出调整。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1.虽然财政部已经做了详细说明,但事业单位对于衔接流程尚不清楚;2.新制度中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事业单位对此还不清楚如何进行处理。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进行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进行阐述。
1新旧准则衔接的步骤
很多人认为,新旧制度的衔接,就是把会计科目变化调整。其实这只是制度衔接中的一部分。通过对多家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调研,笔者对衔接的工作总结了七个步骤,分别阐述如下。
第一步,执行前的准备工作。凡事预则立,在进行衔接之前,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将上一年度的数据进行清查确认。该步骤中主要包括三项:1.对资产负债的清查;2.资产折旧的准备;3.编制科目余额表。事业单位首先要对本单位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清查,包括各项物资、货币资金好往来款项等,并将清查的结果报领导审批,按照原会计制度处理;其次,核实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原值、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以及预计净残值等信息,为新制度要求的追述调整做准备;最后编制2012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此余额表为原制度下的科目余额表。
第二步,建新账。笔者所说建新账是指根据新的会计科目,将原来的会计科目进行调整。财政部对于科目调整作了详细说明,笔者将其分为五部分,如表格1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结转时,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顺序进行结转,收入和支出类科目因为没有期初余额,因此不需要进行结转。科目结转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平行转入和调整转入。所谓平行转入,是指将旧科目的金额直接转入到新科目当中;调整转入,是指将旧科目的金额进行调整以后,再转入到新科目当中。
在表格1中,需要平行转入的主要包括“名称未变 内容未变”和“名称变化 内容未变”两部分,这两部分的科目可以直接转入到新科目当中。对于需要调整转入的部分,笔者按照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顺序,选择重点来分析如何转入。1.存货。该科目对应旧科目当中的材料、产成品和成本费用。所以,将旧科目当中的三个科目金额合计数转入到新科目当中,同时,对于无法达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认定标准的原固定资产,也将其金额转入到存货当中;2.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该科目对应于旧科目当中的对外投资,将旧科目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把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转入短期投资,其余的转入长期投资;3.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该科目对应于旧科目的借入款项,转入方法类比对外投资;4.应付职工薪酬。该科目应根据明细,分别对应旧科目当中的应付工资、应付地方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和其他应付款等;5.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该科目对应于旧科目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将事业基金中的投资基金分析转入新科目中;6.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事业基金。该科目对应于旧科目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扣除掉“非流动基金—无形资产”),将旧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分别转入以上三个新科目中;7. 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该科目对应于旧科目固定基金,在转入时要注意旧科目当中不符合新制度固定资产标准的部分,应当转入事业基金,而不能转入本科目当中。架起整个衔接的桥梁是“会计分录”,所以在转换中要做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第三步,追述调整。这次新制度中比较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增加了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的核算。新制度中要求,对执行新制度前形成的固定资产(不包括新旧转账时转入“存货”的固定资产),事业单位应当在2013年度全面核查其原价、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相关信息,并于2013年12月31日对这些固定资产补提折旧,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记“累计折旧”。这部分固定资产从2014年1月起,按月计提折旧。
对于执行新制度后形成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按月计提折旧。需要注意的是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不计提折旧。这与企业会计制度一致。无形资产的追述调整与固定资产相似,不再赘述。
第四步,基建并账。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核算基本建设投资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单位会计“大账”。新会计制度中增设了“在建工程”会计科目,并在该科目下设置了“基建工程”明细科目,用来核算由基建账并入的在建工程成本。总结如表格2所示。
2其他注意事项
篇8
关键词:税负公平;证券税制;重复征税;资本利得税
一、我国现行证券税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证券投资所得重复征税
1.对已分配利润重复征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不允许从应税利润中扣除向股东支付的股息。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规定,个人取得的股息、红利和利息所得,除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外,应当依法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这样,在我国,一笔利润先要缴纳33%的企业所得税,然后公司用税后利润进行分红派息时,这部分股息和红利还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如果这部分税后利润分配到法人股东手中,可以享受境内投资收益的税收抵免,不会发生重复征税。但是如果这部分利润分配到个人手中,仍会发生重复征税的问题。
2.对未分配利润重复征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除另有规定者外,不论企业会计账务中对投资采取何种方法核算,被投资企业会计账户上实际做利润(包括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时,投资方企业应确认投资所得的实现。也就是说,即使被投资企业的利润未进行股息、红利的分配,利润保留形成的资本增值一旦实现为资本利得或转增资本,投资方依然要将之作为投资收益和转让收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一笔利润在缴纳33%的企业所得税后,如果不进行分配,也会存在因利润留存所形成的资本利得被再次课税的可能。
(二)征税范围存在差异
在征税对象方面,目前我国仅对可流通股交易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而对法人股交易、期货交易以及基金交易不征税;仅对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行为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而对股票一级市场、基金、债券等的交易行为不征税;仅将内资企业的资本利得纳入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中,其资本损失不冲减当期所得,而对外资企业转让不是其设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持有的B股取得的资本利得却暂免征税,并且资本损失可以冲减当期所得;对于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外国企业,其取得的股息、利息及红利收入按30%(另有规定的除外)的税率纳税并附征3%的地方所得税,但对于那些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息、利息、红利收入的外国企业,或虽设立机构但上述所得与其机构没有实际联系的外国企业则按20%的税率缴纳所得税。这些做法显然有违税收的公平原则。
二、完善我国证券税制的建议
(一)借鉴国际经验,消除重复征税
目前世界各国对公司所得税的课征,在形态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独立课税制,以“法人实在说”为理论基础,①认为法人与其股东在法律上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且均具有负担税收的能力,故应对其各自所得分别独立课税,并不构成双重征税,美国、荷兰和瑞士等国均采用了独立课税制;二为合并课税制,采用“法人拟制说”理论,①认为法人仅是个人股东的集合体,是其从事事业的工具,本身并非实在的主体,因此法人的所得实质上是个人股东的所得,而对法人所得的课税是个人股东所得税的提前征收,换言之,法人所得税是个人所得税的前置税,因而构成对法人所得的双重课税,这一课税模式为多数OECD成员国所采用。
相对于独立课税制而言,合并课税制由于承认双重征税的存在,并设法通过各种方式加以缓和或消除,因此较独立课税制更为合理,应当成为我国今后公司税制发展的趋势。
在各国避免重复征税的具体做法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免税法。这是最为简便的一种方法。即股东个人所得股息全部免税。它的最大特点是能从根本上消除重复课税。
2.扣除法。即允许公司从应税所得中扣除部分或全部已付出的股息,就扣除后剩余的部分缴纳公司所得税。
3.抵免法。即通过将公司缴纳的部分或全部税款归集到股东所得的股息中,达到对股东个人所得税的抵免。
4.双税率法,又称分税率制。即对公司分配的股息按低税率征税,对留存收益按高税率征税。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轻重复课税,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证券市场的超额负担,故极少采用。
鉴于目前我国所得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重偏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同时考虑刺激投资这一宏观政策目标,可实行抵免法。或者一方面对法人实行“免税法”,即当法人从其投资的股份制企业获得股息时,若发行股票的企业用于发放股息的那部分所得已缴过企业所得税,则法人的这笔股息应免于征税;另一方面,对个人实行“抵免法”,即当个人股东收到股息或红利时,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计税,然后从其个人应纳的所得税中,扣除这笔股息或红利在股份制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已支付的税款。
(二)对征收范围、税率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维护公平原则
篇9
一、关于《制度》的适用范围
按照《制度》第二条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宫院、清真寺、教堂等。适用本制度的非营利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1)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2)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3)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民办学校是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否应该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实际工作中存在混乱。
我国民办学校总体上讲有三种形式:捐资办学、投资办学和混合集资办学。纯粹捐资办学的民办学校一般是非营利性的,应该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纯粹投资举办的学校和各种社会力量混合集资形成的民办学校是否应该执行《制度》呢?会计界存在分歧。
有人认为,《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在法律上证明了投资举办的民办学校不具备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民办学校的出资人一般都是以营利作为主要目的或目的之一,他们对民办学校享有实质上的所有权(不论法律是否承认)。因此,投资举办的民办学校不应该属于《制度》规定的非营利组织。也有人认为,不管民办学校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都是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的公益性事业,是非营利组织。国务院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也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是社会公益事业。《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出资人可以取得合理回报”,是国家对民办学校出资人的“扶持与奖励”,并不是企业股东的分利,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会计制度的适用应以是否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作为划分的主要标准,而不以是否取得经济回报作为划分的主要标准,因此认为这两类企业同样应该执行《制度》。
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民办学校应该执行《制度》。但是,从长远来看,财政部应该针对类似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带有营利性质的非企业单位制定单独的会计制度。
二、关于收入和费用要素的定义
《制度》第五十八条规定:“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入”;第六十二条规定:“费用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减少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出。”上述定义和《企业会计制度》如出一辙,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问题所在。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收入是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仅仅指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不属于收入要素。费用是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不包括营业外支出。
《制度》无疑借鉴了《企业会计制度》的表述,在收入和费用的定义中指出了是“开展业务活动”取得或发生的,而其内容却包括了一些非业务活动的项目,如收入中的“投资收益”“其他收入”(如固定资产处置净收益等),费用中的“其他费用(如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等)”。显然有欠严密。
笔者赞同从广义角度定义收入和费用。同时,由于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只来源于收入和费用,导致净资产增加或减少才是收入和费用概念的本质,而与其来源渠道无关。因此可将收入和费用的定义修订如下: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所发生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入;费用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所发生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减少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出。
三、关于借款费用的内容及其资本化条件
《制度》第三十五条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包括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只有在以下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因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才允许开始资本化:一是资产支出已经发生;二是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三是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
笔者认为,该规定存在两点不足:
一是在借款费用的内容中没有列示“溢价或折价的摊销”。在《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都明确将“溢价或折价的摊销”作为借款费用的内容之一,虽然可以理解为《制度》中的“利息”是指加减溢价或折价摊销之后的实际利息,但制度之间表述不一致很容易引起会计人员的误解。建议单独列示“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或这样表述:利息(含溢价或折价摊销)。
二是辅助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有欠妥当。辅助费用(如借款的手续费)一般是在取得专门借款之前发生的,大多数都不符合《制度》规定的开始资本化条件,从而使辅助费用实际上几乎不能资本化,《制度》的规定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笔者建议借鉴《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做法,取消辅助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只要属于在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都应当予以资本化。
四、关于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制度》第十五条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长期投资等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进行检查,如果这些资产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并计入当期费用。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他资产,如果发生了重大减值,也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并计入当期费用。”《制度》规定所有的资产减值损失都应记入“管理费用”。
笔者认为,非营利组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符合谨慎原则,但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应该和《企业会计制度》一样分别对待,否则便不能分清损失的内容。也就是说,应将坏账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记入“管理费用”,将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和长期投资减值损失冲减“投资收益”,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他资产的减值损失记入“其他费用”。
篇10
关键词:经济法律事实会计确认经济法律事实认定
法律对经济社会关系的调整形成了经济法律事实,经济法律事实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会计在记录客观经济事实的过程中,也必须对相关的经济社会现象进行辨别、确认,才能使各项经济社会事实合乎逻辑地纳入到会计理论框架中。由此可见,经济事实的确认或认定问题是法律和会计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但是由于法律和会计在经济法律事实认定中的出发点、概念、原则和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两者对经济法律事实的认定也就存在诸多差异。正确地对经济法律事实进行会计确认,对于划定不同主体的经济责任,甚至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会计与法律在概念体系上的主要区别
(一)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 经济组织之所以被确认为一个会计主体,主要是出于对这一经济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进行评价的需要;而法律主体的认定主要以其能否独立承担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标准。当然,会计主体的独立存在也同样取决于其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但会计主体强调的是对于利益相关者的经营管理上的责任,而法律主体强调的是其在一切经济交往中的法律责任,即他可能作为债权人也可能作为债务人,可能作为所有者也可能作为财产权利的相对人所应当承担的经济、民事、行政、刑事上的责任。例如,企业集团由于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财务收支和现金流量在集团范围内都是可控的,这样它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但是由于母公司和子公司都能够独立承担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这样他们又分属不同的法律主体。另外,法律主体的认定必须符合若干形式要件,如工商登记等;而会计主体则以管理的需要为准,主要履行管理上的“内部程序”。会计主体问的这种内部管理上的责任划分如果存在逃避法律义务,如纳税义务的情况,将会受到严格限制。比如法律对关联方交易的限制和披露要求实质上就反映了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之间的冲突和协调。
(二)资产认定方面的区别 在资产价值认定方面,法律关注的是资产的“时点价值”,而会计关注的是资产从取得到处置的“系列价值”。从法律对企业出资的规定、破产财产的规定,以及税法对财产交易等规定看,法律对资产价值认定的要求是它必须能够体现交易双方的意思自治和公平公正。笔者认为这似乎接近于会计上所称的“现行市价”,即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企业取得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决定现行市价的基本因素有基础价格、供求关系、质量因素等。会计计量的基础主要是历史成本,它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法律比较关注资产的交易价值即“时点价值”,较少关注资产在企业生产中的价值转化过程。而会计关注的是资产从取得到处置的“系列价值”,它恰恰以记录资产参与价值创造的全过程为主要任务。在资产范围认定和类别划分方面,会计上通常按资产的流动性将其划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所谓的流动性以一个经营周期为标准,其背后蕴涵的经济意义是其参与价值创造的形式。而法律则依客观事物所体现的不同法律关系将其分为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和法律关系客体,经济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经济行为和非物质财富。会计意义上的“资产”在经济法上既含有经济权利的意义同时又含有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意义。法律通常没有笼统地采用无形资产、固定资产这样的概念,主要关注的是资产的权属,以及资产在流转过程中权利与责任的取得或转移。这些权利、义务或责任说到底体现的是一种经济法律关系。
(三)债务认定方面的区别 会计上通常按流动性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另外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会计上的负债又有应付、预收之分。会计上还根据负债的性质将其分为借款、应付票据、往来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应付股利、应交税金等。可见,会计上负债的概念划分标准有三个:一是负债的流动性,二是负债是否为现时义务,三是债务的性质。法律上的“债”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主要基于合同和侵权行为等产生,主要受民商法,包括合同法、票据法、证券法、物权法等调节。它是基于平等主体间的权利义务产生的,一般不包括行政管理方面的义务,如纳税义务等。法律上对债的划分主要以其所体现的法律关系为依据,同时还十分注重债产生的渊源,即它是基于合同、侵权,还是票据行为等产生的。而会计上将债务看作一切相对于所有者的其他主体包括企业内部职工对企业财产的要求权,不论这种权利是来自合同约定、侵权还是行政管理上的规定。
(四)收入确认方面的区别收入是一个会计特有的概念(实践中有时把资金流入统称为收入是不确切的,不具有理论意义)。会计上的收入一般按来源划分为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等,或按企业的经营范围分为主管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民商法、公司法等法律很少提到收入的概念;增值税、消费税条例等主要以列举的形式对具体的征税行为进行规定,也未笼统地提“收入”这一概念;企业所得税条例在对收入总额进行确定时,将收入总额分为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股息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同时在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中提到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概念。笔者认为,企业所得税法上的收入这一概念实质上正是从会计上借鉴而来的。会计上收入的确认可能由单一的法律行为所引起,也可能由一系列的法律行为所引起,每一个具体的行为的法律意义又是不相同的。
(五)利润确认方面的区别同收入一样,利润也是会计特有的概念,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法律上一般不笼统地讲利润的概念,所得税法上与会计利润有关的概念是应纳税所得额。它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税法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不过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往往又以会计利润为出发点,扣除或增加永久性差异或时间性差异,将其调节为税法上的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在法律上的意义主要是为税法上企业所得税的税基提供计量的基础。
二、经济法律事实的会计确认
在会计定性分析时,某些经济法律事实是这样被会计确认的:(1)会计将不同法律性质的事物在同一会计科目并列反映,如会计上的长短期投资中既包括股权性质的股票投资,又包括债权性质的债券投资;将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在法律上分别属于财产使用权和知识产权的不同性质的权利并列在无形资产中反映;将应交教育费附加和住房公积金等不同法律性质的款项在其他应交
x款中并列核算;将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归入“其他货币资金”,但在法律上他们分别受票据法、金融法、合同法等调整。(2)会计将相同法律性质的事物在不同会计科目分别反映,如会计上因持有期不同将股票投资或债券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因还款期限不同将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因用途不同将同类物资分别作为存货和工程物资核算;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或长期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反映;将一次性支付的技术转让费计入“无形资产”,而将分次支付的技术转让费计入“管理费用”;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构建的固定资产,其首次付款支付的现金作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以后各期支付的现金作为“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3)会计将尚未产生法律效力的事项予以确认。在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的债务重组时,债务人负或有支出的,虽然支出尚未发生,企业可能承担法律义务也可能不承担法律义务,但会计上仍根据谨慎性原则将其确认为负债。(4)会计将已经产生法律效力的交易或事项推迟确认或暂不确认。会计上常常会由于企业在销售时无法进行准确计量,而等到这些不确定性消除后再对已产生法律效力的交易事项进行确认。例如,在以视同买断代销方式销售商品时,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委托方应当在收到代销清单时,再确认本企业的销售收入。
三、会计确认与经济法律事实认定区别的主要原因
从会计的角度看,产生会计确认与经济法律事实认定上的区别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因会计基本假设产生的法律与会计在经济事实认定上的区别。(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核算的出发点是特定经济主体,而法律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按照法学理论,它的出发点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造成了两者在经济事实认定上的许多区别。笔者认为,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成本费用问题,法律关注的是社会经济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它的出发点是整个社会的成本,而不是某一具体的经济主体的成本,它要实现的是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而会计主体关注的是其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两者的冲突正是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成本扣除进行诸多限制的根本原因。(2)会计分期假设。我们知道,会计核算必须截取一定的时间段为标准,否则一切经济现象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会计也就无法对经济事物的价值信息进行确认。但是法律在调节社会关系上的时间概念却不那么明显,比如物权法上的所有权等概念往往是永久性的,在合同法上,交易完成时间的长短要看合同双方的约定,在税法上则规定了明确的纳税时点。另外,法律虽然规定了诉讼时效问题,但这些时间因素都是社会本位的,与特定法律关系本身的属性有关。而会计分期则是人为确定的,通常以公历一年为一个周期的时间段,这样就出现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区别。(3)持续经营假设。企业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是以持续经营为假设的,从而保证会计提供经济信息的稳定性和可比性。但是法律在确定经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时,考虑的是该主体在法律上的主体地位能否继续存在,即能否继续承担经济权利与义务,至于其经营状况只是其中的决定因素之一。例如,破产法规定企业破产的界限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简称不能清偿),而不是资不抵债,更不是不能持续经营。再者,在持续经营假设条件下,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因此存在账面价值,但是固定资产在交易过程中的交易价格却往往不是账面价值,这样在合同签订和纳税时就不能拘泥于账面价值,而应当按其实际价值确定。同样,在整个企业产权发生转让的情况下,企业价值(账面价值)必须重估,按其实际价值确定交易的价值基础。
第二,因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形成的法律与会计在经济事实认定上的区别。(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该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但该原则的运用造成对某项经济事实的会计处理同其法律形式产生冲突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售后回购和售后租回。售出与购回、售出与租回在法律形式上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是不同的,并且销售与租赁的法律性质也是不同的,但如果他们以同一项资产为标的,那么该标的上的风险与收益实质上并未发生转移,因此,它应当被看作是以该标的为抵押进行融资。二是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在法律形式上并未转移融资租赁物的所有权,但从经济实质上,企业能够控制资产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未来预期收益,因此应当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资产核算。三是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确认。在关联方关系的判断上,会计不仅注重持股比例等法律形式要件,其着重关注的是某种因素的存在对交易公允性的不利影响。例如,企业与本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的企业之间,在法律形式上可能没有任何因股权协议、公司法上的规定而形成的达到重大影响程度的关联关系,但企业会计制度认为由于社会情感、亲属等因素的存在,实质上影响了他们之间交易行为的公允性。四是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母公司能否对子公司实施控制,其标准不仅看其在法律形式上是否拥有子公司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还要看子公司是否为持续经营,其资金调度是否因外汇管制而受到限制等实质要件。五是出售应收债权附追索权。会计上将出售应收债权附追索权按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原则核算。在此有必要说明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中的“形式”不仅仅指经济事项的“法律形式”。例如,关于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确认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但这里的“形式”是指两者在形式上都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存在。(2)配比原则。关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在应付税款法下核算的所得税与按税法规定的本年应交所得税是一致的,但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所得税被视为企业在获得收益时发生的一项费用,并应同有关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同一期间,以达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可见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的所得税同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交所得税是不一致的。(3)谨慎性原则。一是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税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扣除。二是或有事项,包括商业票据背书、未决诉讼、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法律事项,但是由于这些事项的结果不能为企业所控制,根据谨慎性原则,通常只确认或有负债而不确认或有资产,其实二者在法律性质上并没有本质区别。
- 上一篇:工程项目调研报告
- 下一篇: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