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工作的流程范文

时间:2023-09-15 17:3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核算工作的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核算工作的流程

篇1

会计核算工作主要是指针对企业阶段性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准确、全面的账目分析、计算和处理等工作,具体包括账目记录、账目核算和账目报销等。会计核算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进步,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会计核算工作能够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关系到企业最关键的财务问题,能够全方位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具体问题。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有助于管理人员牢牢掌握企业的财务情况和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经营决策,避免出现因为决策失误而导致的财务危机。(2)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风险,奠定企业发展的基础。进行会计核算时会对企业经营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行统一的归纳整理,有利于决策者寻找近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采取必要的降低风险的策略,实现良好的风险控制。(3)会计核算工作能够为地方监管部门提供企业的有效信息,保障企业合法经营。该作用对于上市公司影响更大,会计核算信息能够使监管单位及时了解企业财务、资金和债务等信息,进而掌握企业准确的资料信息。

二、新形势下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制不完善,难以实现有效监督

管理机制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作用显著,一个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能够确保核算工作的可靠性,有利于核算人员行使职权。但目前我国各企业存在对会计核算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缺乏有效管理机制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实施,或者管理机制执行力差、形同虚设,造成核算工作混乱,难以取得有价值的核算结果等现象。在此种管理机制下,会计核算工作往往无法准确反映企业财务实际情况,导致核算工作的监督职能丧失,达不到会计核算的预期效果。

2.核算人员素质低,核算观念存在偏差

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决定了核算工作的效率和信息的准确度。高素质的核算人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更为准确地完成既定核算工作,而素质较低工作人员难以保证核算效率及准确度

。目前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核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低下的情况。企业仅仅重视财务工作的效率却忽略了会计人员的培训,导致核算人员无法接触到最新的核算方法和手段,创新意识和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进度。而且由于专业能力不足,核算人员对于核算工作的认识往往存在偏差,只是简单地进行财务的收入和支出登记核算,未能将会计核算深层次的内容展现出来以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也缺乏正确的会计核算观念,片面认为加强核算工作无法实现企业效益的增长,从而减少对核算工作的投入,甚至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造成核算工作失去原有功效,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3.核算信息依据少,核算工作不够规范

会计核算工作中一般将企业日常经营、物资采购和销售支出的发票作为核算的必要参考依据。但在当前形势下,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由于税务制度问题,这些单据发票的获取可能存在违规现象,导致用于核算的原始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正常进行,对企业造成了财务隐患,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而且新形势下企业会计核算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规范行为,例如会计部门未按照法定配比安排财务管理人员,导致会计人员结构混乱,员工所属任务不够明确,核算工作难以顺利实施等。此外,核算工作的不规范现象还表现在账务方面,建账时很多企业为图方便较为随意,格式更是五花八门,甚至存在账目缺失情况,规范性极差。

三、新形势下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策略

1.完善核算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核算监管

完善的核算管理制度是会计核算工作实施的重要保障。管理制度首先明确了会计部门的岗位设置,应设立会计稽查、总账、明细账管理以及出纳监督等,分工科学合理,避免出现核算上的失误导致财务管理漏洞的产生,造成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管,提升自我核算意识,保证会计核算提供决策信息、控制企业风险和监管企业财务等职能的顺利执行。

2.强化核算人员培训,树立正确的核算观念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会计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换代,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就必须跟随上时展的步伐,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注重强化核算人员培训力度,开展核算人员核算理论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的锻炼,与时代接轨教授新型核算技术,以此来培养新型、高素质的核算人才;另外,也要加强核算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保证核算工作在诚信和谐的氛围下开展。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也可以阶段性地引进高级核算人才,成立核算小组团队,争取培养出一支踏实肯干、积极进取、业务精湛的会计核算队伍。在进行人员培训时,要注重为核算人员树立一个正确的核算观念:核算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核算需要准确的财务信息支撑、严谨的工作态度护航和高效的工作效率保障。

3.建立规范的核算流程,提升会计核算质量

篇2

【关键词】央行会计核算 事后监督 中国人民银行

自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规程》下发以来,事后监督中心对于监督基层人民银行的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经过几年的实践工作我们发现,事后监督中心的监督职能还有待提升,以会计营业核算为主的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差错数量有待减少,这将成为日后事后监督工作改善的重心。

一、事后监督中心工作流程梳理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下发的《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规程》和《关于改进和加强事后监督工作的意见》规定,事后监督主要针对会计(营业)、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的日常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复审和检验,以确保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核算风险及资金风险等。随着网络及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业务逐步由手工记账过渡到网络化集中核算,资金流动速度的加快和会计核算体系的变化对人民银行资金风险防控工作提出了挑战。事后监督作为央行内控体系的重要环节,起着防范资金风险、监督风险管理的屏障作用。

据统计,会计核算业务出现的差错数量远高于国库核算业务和货币金银业务,因此事后监督工作的重心应放在防范会计核算业务的风险上。事后监督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资金的安全程度,不仅发挥对会计核算业务的事后监督、纠错功能,也应形成及时的信息反馈机制,通过风险监督工作梳理潜在风险点,对违规行为实时监控,形成风险预警机制。梳理前台业务流程,结合网络时代的工作流程首先修复由落后的制度导致的风险点,建立符合现代化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业务的规章制度,然后根据标准流程确定操作风险,并对风险性质分类、评级,以确定重大风险和重要风险点。

二、会计核算风险现状分析

就目前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差错而言,基础性差错占所属业务差错中的绝对比重,其中印章错漏、日期、金额等错误比比皆是,支行网点出错比率远高于中支会计核算部门。有些会计人员因集中核算及现代化大额支付系统的出现而产生了“操作减少,风险自然减少”的误解,并降低了风险意识;网络化集中核算模式也将风险特点改变成如今的线状、隐性分布,加之网络传输本身存在的潜在系统风险,使得资金风险变化快,更加难以控制。

前台相关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等无疑是会计核算差错居高不下的一部分原因,但该问题有待从事后监督角度深入探讨。根据总行的解释,事后监督中心应定位于对会计核算过程的延续,是会计核算业务的后台,会计核算业务应止于事后监督工作。事实上事后监督与前台操作相互分离,监督部门无法直接参与到会计核算过程中,不能保证对会计核算过程进行实时和全面的监控。监督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对会计核算业务无法进行现场核查,分析结果不能及时反馈。从监督手段来看,大部分监督中心采用常规监督方法,且突击检查较少,以致多数风险及错误发生的根源无法被查明。事后监督中心不实行垂直管理,而上级行相关业务部门又疏于对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中心的业务培训、工作交流等,因此事后监督中心对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监督方法和操作技巧等知识的掌握少之又少,这使得前台工作人员对事后监督工作提出质疑,大大削弱了其工作的权威性和震慑性。

三、事后监督工作改进意见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得知,只有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导向的会计控制机制才是实现“零风险、零差错”的根本途径。事后监督中心作为央行会计核算监督的重要部门,其定位应从真实性、合规性监督转向风险性监督,更加重视前瞻性重点检查,提升自身预警能力,协助央行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一)提高事后监督中心预警职能

事后监督中心应通过整理、分析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梳理工作流程,重点监督易发生风险的业务和岗位,并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制定不同防范风险的策略。完善监督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引,将基层央行工作中的经验及问题及时反馈给总行,尽早出台适合基层单位落地的《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规程》实施细则。将事后监督工作纳入到会计核算环节,授予事后监督中心现场跟踪检查职权,以便于事后监督中心发挥更全面、有效、实时的监督控制职能,提前风险控制环节,发挥事后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和震慑力。

(二)差别对待不同类别风险

事后监督中心应通过对已发生的业务风险和分析工作流程得出的潜在风险点,按照定性定量分析及风险发生后对资金安全、单位等产生的影响将风险分为一般性风险、重要性风险及重大性风险三种,并制定相应的责任划分及处罚机制。事后监督中心应及时将风险发生及防范情况与前台沟通,将风险分成制度性风险及执行性风险,便于为防范不同类型的风险提供相应对策。

(三)完善监督信息共享机制

基层央行应建立由会计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的会计监督信息共享协作机制,及时沟通监督成果,避免重复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并根据本行的实际业务及风险状况结合上级行的案件通报等信息不断丰富和完善预警机制,有效实现对重要业务、重要环节的监督。进一步做好事后监督中心与前台的沟通协调工作,定期对新业务、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共同探讨,并制定出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事后监督工作的意见》,(银发[2005]291号).

篇3

一、现阶段会计核算现状

1.内部控制工作不到位。内部控制工作是保证会计核算内容以及结果真实有效的关键,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我国现阶段相关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依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相关人员在执行内部控制任务时,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或者体系中所作出的规范要求比较模糊,执行起来十分不便,再加之,有些工作人员内部工作的意识不足,即使发现某些部门存在问题,也未能及时的检举,致使会计内部控制力度越来越低。

2.监管工作不到位。会计核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何一个流程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否则会为领导决策带来舞误导,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监管,但是监管工作往往不到位,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的监管部门缺乏权威性,缺少独立性,在进行监管期间,有很多因素干扰其监管工作人员,更有甚者,监管部门与核算人员相互勾结,做出不法行为,这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极为不利。

3.会计核算模式落后。在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后,会计的工作量变大,其由原先针对一个单位的财务增加到十几个单位的财务,这使得其会计核算与财政管理相分离,从而使得监督机构对于会计核算的过程无法进行实时的监督,导致了单位财务的管理出现疏漏。而且,如果单位的领导层以及报账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没有提供准确的数据,那么会计中心对于各单位的真实情况不了解,从而导致了该单位的财务管理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

4.弱化了对固定物资的管理。由于在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体系之后,各单位对于财务的管理重心发生了偏斜,开始只重视流动资金的管理,而在固定资产方面则基本上处于无人打理的状态。甚至有些单位在资产形成之后,对于其使用方式不进行及时的报备,作出相应的处理,这使得单位的账目不实,资金流失严重,使得收支失去平衡,影响该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的构建路径

1.做好内部控制工作。会计集中核算体系构建的重点之一就是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完善内部管理系统,对员工所应该履行的职责进行详细的规定,此外,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奖惩体制,以此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其内部控制的意识。在具体实施各项措施时,要处理稽查与核算之间的关系,两者要相互脱离,相互制约,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来管理,这对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另外,做好内部控制还需要建立健全工作流程体系,流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进行规定,按照流程规范进行操作,这也是保证会计能够实现集中核算的关键所在。

2.做好监管工作。监管是保证会计核算结果真实准确的主要原因,任何一个会计主体单位都需要设置一个专门的监管部门,既要对会计人员的核算行为进行监管,又要对会计核算流程进行监管,总之,无论会计核算处于哪一阶段,都不能离开监管部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监管模式并不先进,弊端逐渐呈现出来,比如监管部门独立性不足,在监管期间干扰因素过多,无法真正的做到公平公正,所以做好监管工作的关键就是改善监管模式,以使会计核算能够在高效真实的情况下开展。监管工作人员的责任十分重大,不仅要做好基本的监管工作,还需要不定点的进行抽查,防止出现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

3.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高素质的人才团队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或缺的条件,构建会计集中核算也是如此,监管现阶段会计核算手段比较先进,只要会运用软件即可完成基本的会计核算任务,但是这不能说明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要求可以降低,越是在现代化阶段,其要求就应该严格,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永远都是必备的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会计核算工作的特殊性,所以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既要注重业务素质,更重要的应该是注重个人品德素质,职业素养要高,不会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这是保证会计核算体系构建得以快速实现的重点。在会计核算人员中,报账人员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报账形式是否正确,报账环节是否存在误差,报账内容是否明确等都关系到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因此需要特别关注报账人员的业务素质。

4.完善报账流程体系。通常情况下,财务与会计核算在单位中都是有效的结合起来共同管理,为了能够让管理更具效率,结果更加真实,完善报账流程体系是关键。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建立检查机制,做好报账发票核查工作,而且应该在核查时,做出必要的判断,之后才能进行审批。现阶段提高报账管理效率的主要手段就是使用远程报账以及查账平台,而不需要人员亲自到场进行核算,这既能够节约核算人员来回花费的各种成本,同时也加快了报账效率,这种相关人员就可以将工作重点放在报账流程体系建设的其他方面上,这对尽快构建出符合实际情况要求的报账流程体系有着积极的作用。

篇4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系统;医院;会计核算

在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很大程度能够减轻医院员工的工作强度,同时还能够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降低平日工作中的出现的错误率,在根本上促进医院管理体制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作为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点部门,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自然能够加强会计核算工作,对于医院的内部财务信息进行现代化的刮泥,增强医院的财务管理能力,提高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

1 医院会计核算工作中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的意义

医院的财务部门运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会计核算系统,保证医院的物资经费都需要通过医院财务部进行统一的管理核算,能够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秩序性。医院通过构建这种新型的管理制度体系,能够更加轻松的点算物品数量,跟踪财务开销。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够建立起医院最根本的物资底帐,从而能够在必要时对于医院的各项财务开始进行全面的评点和决策,比如能够实时的了解库存药品买卖的差价,进行账目的核算,这样能够保障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便捷性和完整性。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都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管理,避免了多不必要的开支和花费,能够加大医院的财务管理力度,使得医院会计核算工作层次分明,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

2 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重点

医院是一个综合性十足的单位,其中财务工作是涉及到了医院的方方面面的,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处理的信息数据量大复杂,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辅助,需要明确会计核算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充分仔细的分析,加以分类,以便建立和完善医院的计算机网络会计核算系统。

3 信息数据方面要注重核算信息的来源

在医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中,需要分清楚其中的各种数据信息之间的关系,加以辨别和剖析,明确医院中医疗收费和医疗物资两者之间存在的流程关系,结合新型的信息化会计核算系统,针对医院的类型和工作对象,研发会计核算的网络系统。医院计算机系统所需要处理的财务数据是非常复杂交错的,各种数据信息的计算、区分类别、收集整理、存储、分析等工作如果实现信息化,通过医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来自动完成,能够大大的简化人力工作强度,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效率,而且也能够减小统计失误的概率,保证了医院服务的水准。

4 医院的整体财务系统

医院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来处理自己的财务信息数据,会计核算的工作环境会产生相当大的变化,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医院的财产物资等东西的安全和完整,能够保障医院的会计财务系统正确清楚地表明医院运营中的经济活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于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要做好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需要严格的管理医疗收费系统,根据医院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执行。医院的所有财务交易都需要由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全面的监督和录入,在财务方面要实现医疗分离、日清月结等核算制度。收费窗口需要当天结算所收取的医疗费用,并且注意实现医疗分离,实现日清月结等会计核算制度。

5 医院的库房物资和药品管理

物资管理作为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重点部分,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涉及到了物资用品的类别,用途等等方面。整体上计算机网络系统需要对其进行实现统一的管理,全面的监控。对于库房物资和药品的管理,能够通过计算机系统来进行全面的管理,医院采购的物资和药品能够统一的办理入库的手续,同时还能够将采购的物资药品名称、数量、价钱等相关因素一起存储到计算机内部,在药房领取药品的时候,网络系统能够自动的对药品进行划价。除此之外,计算机还能够对于物资的采购、、价格调整等方面制定非常详细的统计资料,按照会计工作的要求提供规范的报表和次序。

6 促进计算机系统在医院会计核算工作中应用的对策

6.1 构建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实现财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能够将财务部门的工作同医院的其他部门工作联合管理,加强对于医院的经济管理强度。医院必须要着重发展建设医院的信息系统,才能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促使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医院是一个有机结合统一的整体,需要各个部门的合作努力才能够正常的运营。构建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能够加强医院的中心管理性,减免非必要的开支,提升了工作效率。财务工作作为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于财务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方面会计核算工作,用更小的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

6.2 建立会计核算工作新理念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构建,能够加紧会计部门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要实现医院内部财务工作的一体化,加强会计核算工作同其他业务的联系,必须要同时进行观念方面以及流程管控方面的理念创新。总的来说计算机系统在客观因素上的资源信息共享,,使得核算人员在观念方面需要加强同其他各个部门的团结协作,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流和沟通,促进医院的管理工作,同时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还能够极大的简化医院内部的财务工作流程,从而成功的构建出医院整体计算机系统管理机制。通过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大大地降低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且能够保证会计材料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能够让会计核算部门能够同业务部门之间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减小数据重复处理的工作量,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高效高质的信息数据

篇5

关键词:公立医院;会计核算;转型

    财务部门是医院重要的管理部门,财务工作与各个科室的经营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新时期,国家倡导公立医院深化改革,建立严谨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会计核算的转型,医院应从多方面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成本的节约。

一、新时期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转型的核心

    按照我国《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作为国家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遵循现金收付制。权责发生制原则提出以来,相应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报表的生成等工作都需要围绕这一原则展开,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成为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转型的核心。

二、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转型过程中与管理水平提升的相关问题

    《医院会计制度》虽然实行多年,但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由现金收付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过渡并非一蹴而就,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都需要在会计核算转型中获得重视。公立医院和企业不同,企业对成本和利润非常关注,但公立医院享受国家财政拨款,不以营利为目的,相对企业来讲,成本意识薄弱。因此,新时期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转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以便提升管理水平。

    第一,会计核算工作与各个科室的关联性。从表面上看,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属于财务部门的职责范围,但实际上与各个科室的工作息息相关。现金收付制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而权责发生制应用后,财务部门直接提升了管理的主动性,应当更严谨地控制各科室的收支。以设备和药品采购为例,新医改实施后,医院为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往往会购置新设备和药品。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无论财务部门是否支付了相应的资金,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会计核算时就应视为已发生的费用。如何科学分配采购预算资金、降低财务风险需要各个科室的通力配合,需要科室认同并支持财务部门的管理。

    第二,会计核算工作与成本核算的紧密性。从本质来看,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并不是完全独立和不同的过程,但在日常管理的实务中,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矛盾性。所谓一致性,就是指应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的同时可以对生成的成本进行核算,因为借助信息化管理,完全有条件实现这一过程。所谓矛盾性,是指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分别进行时,各个科室容易对财务部门的核算工作产生质疑,而且数据的往来与传递也会影响到成本核算的真实性。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倡导通过内部管理的优化节约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在转型过程中应重视与成本核算的紧密联系,减少核算工作的重复,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成本。

    第三,会计核算工作与合作单位的配合性。现金收付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型,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财务部门能够依据年度预算,对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做出合理预期,提高财务管控力度。借助会计核算工作转型的契机,财务部门可以通过管理流程的优化减少运营成本。在医院运营中,必然涉及与不同供应商的合作,如药品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低值易耗供应商。应用权责发生制,财务部门可以明确供应商与医院的往来周期,达到降低库存成本的目的。以公立医院的物资管理为例,医院与供应商签订了年度内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合同,但这些低值易耗品并不是一次性运输到医院,而是分期分批进入医院,由库存加以管理。每一次物资往来都会反映到会计核算工作当中,医院根据库存剩余即可决定下一次配送的时间,从而节省库存成本。公立医院应在会计核算工作转型的过程中与合作单位重塑合作机制,形成互惠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

三、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转型的相关举措

    为进一步发挥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转型对管理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今后财务部门应着力推进以下工作。

    第一,加强各科室对预算工作的支持。应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工作直接反映着预算的执行情况。各个科室对预算制定和会计核算工作的支持尤其重要。财务部门应指导科室遵循新医改的战略部署,以服务患者为根本,制定年度预算。各个科室与公立医院领导层、财务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年度预算后,会计核算与预算的基本吻合将直接扫除核算工作的障碍。

    第二,推进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公立医院应努力创建成本优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尽快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工作的对接。财务部门应系统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使科室的收入、成本与会计凭证相有机结合,塑造客观、公正的成本核算流程,并及时向各个科室传达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优势,带动科室成员积极配合会计核算工作的转型。

    第三,建立外部合作的供应链体系。公立医院应根据权责发生制下会计核算工作的反馈信息,从中选取优质的供应商,与之建立供应链体系,由供应商集中负责物资的存储、物流配送等工作,医院财务部门通过月度、季度会计核算结果,向供应商提供下一批物资供应的信息,进而将医院的库存空间、管理人员、管理成本重新规划,节省的成本又可用于为患者服务。

总结

    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转型不仅是遵循《医院会计制度》的必然选择,更是服务患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以财务管理为主线,带动公立医院各科室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成本控制,医院的医德医风也会获得改进。

参考文献:

篇6

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税务制度改革成为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税务事业改革的内在要求。在“营改增”的实施过程中,建筑企业在收入核算、成本核算、现金流管理等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具体而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收入核算的影响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在“营改增”改革之前,企业工程造价、利润等,都是缴纳营业税的重要依据。而在“营改增”实施之后,建筑企业所缴纳的增值税为价外税,也就是说,建筑业企业在增值税的缴纳过程中,纳税依据就成了不含有增值税的工程造价。此外,在实际的税务工作中,由于存在一部分增值税无法抵扣的问题,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企业税务负担,进而出现利润下滑的情况。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

在“营改增”的实施过程中,建筑企业的成本核算发生了一定变化。在“营改增”之前,建筑企业的成本核算为价加税,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进项税额;另一部分就是实际成本。而在“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的增值税缴纳,需要销项税与进项税发票相抵扣计算。这样一来,企业成本核算环境发生了变化,销项税与进项税之间的差距越大,那么,建筑企业所需缴纳的增值税越多,反之越少。

专用发票的开具,也是“营改增”改革之后,建筑企业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很多小型建筑企业,由于无法开具专用发票,进而出现难以抵扣的问题。这样一来,增加了建筑企业的成本,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现金流的影响

良好的现金流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现金流的增减与企业税负存在直接联系。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其利润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税负、成本。因此,现金流在“营改增”的改革中受到影响,对企业会计核算也势必带来影响。在“营改增”改革之前,其营业税的缴纳依照工程进度的百分比进行计算,于是就出这部分税缴税金纳高于应缴税款。但是,在“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可以在整个项目工程结束之后,进行税款的缴纳。这就有效避免了企业现金流减少的问题,而且提高了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可用现金流。

二、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改革影响的措施

(一)逐步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强化对“营改增”改革的适应性

随着“营改增”的不断实施,“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十分显著。为更好地适应“营改增”的税务环境,建筑企业应逐步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夯实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基础。首先,建筑企业要针对“营改增”改革,对现有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优化与调整,契合当前改革的现实需求;其次,为适应当前改革需求,制度的建立应强化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确保会计核算制度成为企业会计核算行为规范的重要导向,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与质量。

(二)有针对性调整会计核算方式,优化会计核算流程

在“营改增”的影响之下,会计核算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为更好地适应“营改增”,建筑企业应有针对性的进行会计核算方式的调整,对会计核算进一步细化,实现从过去的整体核算向单独核算进行转变。与此同时,建筑企业也要强化对会计核算流程进行优化,逐步建立完善的财务资料系统,便于企业会计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财务会计工作,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三)强化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的会计制度、“营改增”的改革推进,都强调建筑企业在适应“营改增”的过程中,应强化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夯实财务会计工作的基础。首先,建筑企业要强化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其次,强化综合型人才的引进工作。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是“营改增”背景之下,企业强化财务工作建设的重要基础。

篇7

关键词:ERP系统;会计核算;作用探讨

前言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飞速发展与广泛运用,人类社会逐渐代步入网络经济时代,这也使得企业的生存环境与管理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于企业的财务部门来说,ERP系统在会计核算领域的应用是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而ERP系统在会计核算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

1、ERP系统的内涵

所谓的ERP也就是企业资源计划,这一概念是由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家美国咨询公司在总结MRPII软件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器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以及应用开放系统制作等,ERP系统不仅具有这些标准功能,还包含过程运作管理、报表修正等。ERP系统采用的基础技术也使得用户软件与硬件两方面的独立性更加容易得到升级。

ERP系统作为一种信息管理工具,一方面适应了企业发展的需求,而另一方面也是对企业原有传统管理模式的挑战。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企业传统业务流程、企业管理理念以及企业行为模式等方面都带来巨大冲击。ERP系统将企业管理观念、经营业务流程、财务基础数据、物资资料、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其它信息整合为一体,以此全方位地调动企业资源并且依据用户自身的特殊需要进行量体裁衣,从而保证了ERP系统的灵活性与实用性。

2、ERP在会计核算系统中的优势

ERP系统是以计算机信息科技为辅助手段,通过对企业的组织形式、业务流程的重新规划,实现了企业资源的最优化整合,并最终通过信息系统的分配来达到企业资源的有效应用。ERP系统表面上是运用了企业信息化技术,通过改变传统的财务会计作业模式从而向新模式进行转移,其本质上是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内涵的新发展,在另一方面体现的是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重心的转移,也就是说,企业会计核算系统从传统的对数字的计量与记录转向了对经济信息的进一步深化和加工。本文将ERP系统中在会计核算方面的优点归纳如下:

(1)数据处理的效率更高

ERP会计核算系统具有很好的实时性特征,这就可以帮助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即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从而有效地避免信息数据的重复输入与重复存储,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数据处理的效率。同时,ERP会计核算系统也从根本上保证了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与一致性,真正体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者的统一。

(2)会计信息更加全面系统

ERP会计核算系统本身是企业整个经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工作业务流程是与企业其它子系统有机地融合的,具有很好的关联性,这也就保证了企业会计核算信息的全面性、完整性、系统性。ERP会计核算系统几乎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信息资源,具有高度的集成性,这也有助于实现了ERP会计核算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

(3)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重组与优化

通过ERP系统实施,企业可以实现财务管理流程的重组与优化,这也就为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打通了瓶颈。在ERP系统的应用中,经过生产业务流程重组,企业不仅整合了采购与销售管,集中实现了企业的物资管理与产品管理,而且更为重要的整合了企业的财务管理,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平台由传统的分散办公转变为零距离作业。通过企业资源计划在会计核算体系中的应用,企业不同地域的会计从业人员可以依靠信息网络系统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业务核算,极大地节约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优化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体系,使得传统企业运行了多年的两级核算体系转型为一级核算,这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获取更大的收益也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3、ERP系统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作用

ERP系统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ERP系统对企业财务人员角色转变的作用

企业实施ERP系统管理后,财务管理人员的角色发生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在会计核算的业务层面上,企业的很多会计信息在产品经营交易完成后变化自动入账,与此同时,相关 的会计信息会自动进入相应的分类系统,并且自动产生财务报表,方便管理人员在会计信息核算时的即时存取。这样的做法,使得原本由企业会计人员来完成的大量基础工作别计算机取代,也让企业的财会从业人员从繁重的劳动解放出来,使其工作重点转向财务核算信息的深加工工作。企业未来的财会人员将会以会计信息的诊断者与咨询者的角色出现,这种角色的转变也要求财务从业人员具备复合型财务管理的知识结构,并且提高自身在会计信息预测、分析以及控制方面的综合能力。

(2)ERP系统促使财务部门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企业的生存发展依赖于各部门及企业所创造的效益,ERP系统实施后,企业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工作的重点发生了变化,使得企业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这另一方面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明确会计信息核算的基础地位,另一方面又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具有系统分析与处理问题的综合管理能力。企业的财务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企业最终效益的提高。

(3)ERP系统优化了会计核算的过程从企业会计核算过程的角度来说,ERP系统使会计核算的过程更为优化。传统企业的会计机构层次多,会计信息传递慢,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快速反映以及市场竞争的要求,因而,在应用ERP系统后,企业的应付核算、企业库存核算、企业应收核算、企业的固定资产以及其它资产核算环节都以系统流程的形式设定出来,各个环节都有一个清晰的流程表示,而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得到极大的优化。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流程关键点、关键环节进行岗位复核,以此来增强企业对关键环节的事后监督能力,从而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即时性。

(4)ERP系统优化了其它相关的业务流程

在企业传统的管理流程中,往往只是针对业务流程中涉及到财务部分的资料送到相关的财务部门进行处理,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企业财务核算系统遗漏掉了其它同样重要的财务信息。而且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比较多,像以企业供应链为主的物流业务流程、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主的生产流程等,这相关的业务流程中产生的信息需要和企业的资金流管理进行协调,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财务信息,那么依据ERP系统,可以将这些会计信息并行送入财务管理的子系统中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企业的财务管理子系统也会同步地将产生的会计数据送达给业务系统。因而,ERP系统也使得企业其它的业务流程得到优化,从而确保了企业会计核算系统与其它业务的一致性和协同性。

(5)ERP系统对会计账表存储方式以及输出过程的改变

在企业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会计总账、明细账以及日记账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区分,并且需要有其特定的格式,而在ERP财务管理的子系统中,会计账簿、报表所需要的数据是通过创建数据库文件的方式保存在电磁介质上面的,当会计人员需要查看这些账簿或这报表信息的时候,只需要执行ERP系统中相应的会计信息生成与输出功能,系统会根据事先设计的程序从数据库文件中自动获取数据并且对这些数据进行筛选、分类、计算与汇总,而后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格式,打印出相应的会计凭证、账簿或者报表等,这也是ERP系统对会计账表存储方式以及输出过程的改变。

(6)ERP系统在提高会计核算人员工作理念方面的作用

通过运用ERP系统,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理念发生着改变。ERP系统更注重会计核算工作的即时处理,这就要求会计核算人员改变传统的集中处理工作任务的观念。在企业会计核算的环节中,比如接收入库到付款结算环节、生产消耗到工单完工环节、收款至销售出库环节等,都是一个连续的系统流程,会计信息的核算涉及到几个系统模块,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在某个或者某几个环节中没有及时将相关的会计信息入账,那么就会对以后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误差和障碍。与此同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不仅仅单单需要传统的财务报告,而且需要会计核算人员能够提供具有个性化导向的动态财务报告,因此,ERP系统的运用,改变了会计核算人员传统的工作方式,也带来了即时核算的新的工作理念,这对于现代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4、结束语

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应用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 而且ERP系统自身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因此,只有将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经验与ERP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ERP系统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丽娟.浅论ERP系统与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09,(06)

[2]李庆. ERP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研究[J].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9,(08)

[3]刘卫民.实施ERP信息系统提升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8)

[4]舒洁华,舒萍华.完善会计集中核算若干问题的思考[J].审计与理财,2008,(01)

篇8

摘 要 公路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公路管理的主要组织机构,其各项工作的开展对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然而会计核算工作作为公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核心,加强当前公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对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新会计核算制度的实施对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谈起,然后详细剖析了当前我国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进一步提出了新会计核算制度下公路事业单位加强其会计核算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 公路事业单位 新会计核算制度 措施 探究

一、新会计核算制度的实施对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对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的影响

新会计核算制度的会计核算目标就是要实现公路事业单位的价值最大化,其中所规定的会计核算中关于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告等具体准则,可以使公路事业单位充分披露并能客观的反映各单位的会计信息,对明确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对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影响

新会计核算制度在会计核算账户以及会计报表和部分会计处理流程上与旧会计准则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新增加的金融工具确认与测量以及会计核算信息披露等准则为实现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对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影响

新会计核算制度强调各企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统一编制,这对当前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缺乏科学的会计报表编制方法以及会计报表编制不统一等一系列会计报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二、当前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尽管新会计核算制度在公路事业单位中已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是在近期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于如何结合新会计核算制度有效提升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创新理论还没有提出,当前公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现状还不容乐观,其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制度缺乏有效的执行力

就当前一些公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现状来看,大多数的公路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都很难保证对制定的各项会计制度做到彻底的贯彻和执行,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在会计核算凭证的失真,会计核算凭证不符合标准,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不科学以及相应的会计核算报告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缺乏健全的针对会计核算的监督机制

当前多数公路事业单位的各项账簿和会计凭证并没有得到严格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不仅缺乏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监督机构,而且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在这样的状况下,公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就比较容易出现大的漏洞。

(三)会计核算的信息化水平低下

集成的会计核算信息化软件作为贯彻和执行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这些软件的使用,可以充分保证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但是我国当前大多数的公路事业单位很没能充分的意识到会计核算信息化软件对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以至于很多公路事业单位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人力的会计核算,其会计核算质量和效率低下是显而易见的。

三、新会计核算制度下公路事业单位加强会计核算的有效举措

(一)实现会计核的统一管理

为了实现对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统一管理,相关的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成立集中的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将各公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全部纳入其中,并制定和实施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实现各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统一管理。

(二)完善会计核算监督和管理制度

就当前出台的一些政策和法规来看,尽管当前有不少针对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奖惩措施,但这其中并不包括对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监督和管理制度,所以进一步完善针对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和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的话,那些所谓的奖惩也只是空谈,不能得到最终的落实。

(三)提高会计核算的信息化水平

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公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建立信息化的会计制度是实现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信息化的重要前提条件。同时在实现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使新会计核算制度的各项条款落实到位,要充分发挥新会计核算制度在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指导作用,同时还需要将公路事业单位的相关会计信息融入到其会计核算制度中去,实现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与会计数据的一体化,来更好的促进其会计核算信息化水平的建设。

(四)加强会计核算人才队伍的建设

各公路事业单位要经常对其会计核算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来提高其业务能力,从而帮助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要加强对各公路事业单位管理者在会计核算方面的相关知识培训,使其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了解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从而有效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结论:新会计核算制度的实施为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当前公路事业单位滞后的会计核算体制严重阻碍了我国公路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在结合新会计核算制度的基础上,详细剖析当前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制的各种弊端,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探究新会计核算制度下如何完善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制,来进一步加强公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芳.公路事业单位用会计核算制度探析.会计之友.2007(20).

篇9

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烟叶复烤;会计核算;标准化;财务管理

烟叶复烤加工是卷烟生产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之一。近年来,随着全国52家烟叶复烤企业重组整合步伐的加快,逐步形成了“一个法人,多个加工点”的集团经营模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符合企业需求的具体的核算标准亟待深入和细化。烟叶复烤企业一直执行的是《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在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断加入了《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部分内容。2008年行业统一会计核算软件的实施对于统一政策和集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核算标准的制定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国家烟草专卖局出台了《烟草行业复烤加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为行业会计核算指明了方向。但由于该办法在许多事项的界定上都属于在逐步与会计准则衔接过程中的过渡性规定,同时各加工生产点情况千差万别,《办法》不可能细化到每一个经济事项的操作层面,因此,烟叶复烤企业急需建立符合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需要的会计核算标准体系。

一、烟叶复烤企业推行会计核算标准化的意义

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可以分为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标准、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会计确认标准、计量标准、记录标准和报告标准,其中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标准和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应位于第一层次,其他核算标准都受到这两种标准的共同指导和制约。会计核算标准化对于集团化的烟叶复烤企业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为会计人员提供了规范化的操作蓝本,使会计核算的精细化和规范化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为烟叶复烤企业平稳过渡到《企业会计准则》做好准备。

第二,预算的基础是核算,核算的标准化尤其是按预算口径梳理经济事项,对具体经济事项进行标准化核算,是预算管理科学化的前提,也使核算、预算和资金结算的“三算”有机结合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第三,为行业“对标”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保障,先进企业标杆作用的树立是以真实可比的数据为前提的,核算的标准化正是为此提供基础。

第四,为财务职能全面转型夯实基础,向“管理型”转变的标志之一是能够服务于经营管理和领导决策,

二、烟叶复烤企业目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烟叶复烤企业重组整合后,虽然在行业统一软件过程中对会计科目进行了统一,通过确立环节明确了精细化核算的方向,但各生产加工点的会计核算流程标准,对特殊经济事项的会计确认标准,会计记录标准,会计报告标准等还存在着差别。焦点问题在于不同生产点的不同操作者对相同的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差异,对会计科目核算内容的理解不一致,如物流环节、挑选环节的成本归集不同造成信息的不完全可比,各生产点同部单据格式的不统一,造成单据不规范、不科学等。

三、会计核算标准化工作指导原则

一是系统规划、立足长远,以新准则为基础,在考虑现行制度和办法的同时,兼具前瞻性和可拓展性。二是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以业务或事项为起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其他业务收支等,以费用项目为重点,细化所有经济业务和事项,费用核算、环节核算、归口管理是难点。三是突出创新、注重应用,充分考虑与预算管理、定额管理及对标工作相关的事项,其中以经济业务为起点以及按预算口径梳理经济事项。四是成立标准化工作组,分工协作、整体推进。

四、构建有效的会计核算标准化体系的步骤

烟叶复烤企业会计核算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成工标准化工作组,制定实施方案

企业可以聘请财务方面的及各加工点的财务人员成立标准化工作小组,明确标准化小组成员的分组情况及其工作地点、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标准化小组在专家的指导下,对于会计政策及法规体系、会计核算体系、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体系标准化的内容和项目进行详细界定。必要时可以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第二,整理制度、确定重点、规范业务流程

重点梳理现行的相关制度和办法,分三个层面即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制度、烟叶复烤企业相关制度及办法等。将现行《烟草行业复烤加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与《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比对,找出其异同。对于当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调查和分析,确定重点和难点,寻求关键问题的突破途径。对成本核算业务、货币资金业务、存货业务、固定资产业务等流程进行规范。

第三,会计核算体系的标准化

结合预算管理的口径,列示经济事项,梳理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形成相应的会计核算流程,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

以委托加工主营收入为例:

1.收入的确认及核算范围

烟叶复烤企业的打叶复烤加工费的10个主要价外收费项目,包括分级选片费、分级选把费、回潮费、烤梗费、烤末费、理化检测费、叶片包装费(出口包装、国内包装)、梗条包装费(纸箱包装、麻袋包装)。

2.收入的初始计量

委托加工业务复烤加工费收入以委托加工合同为依据,待烟叶加工完毕,且经对方验收后确认为当期收入。收费项目必须执行国家烟草专卖局下达的收费标准。

业务流程:

账务处理:

摘要:xxx(客商)销售收入

分录:借:应收账款\烟叶\加工费[客商辅助核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 主营业务收入\加工费[客商辅助核算][加工费收入项目]

第四,撰写会计标准化工作指南

对前期资料进行整理,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借助先进的会计信息平台,形成完整的、内容详实的会计政策体系、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核算标准化体系操作指南。

综上所述,核算的标准化是会计工作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标准化要结企业管理标准,充分考虑与预算系统的有机结合,做到可以和预算系统、资金结算系统相互转化、相互能用。做好会计核算标准化工作必将促进我们的财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华环国际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涡阳烟叶复烤厂;安徽;涡阳;233600)

参考文献:

[1] 高方露,《企业会计标准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9

篇10

企业集团拥有更多的管理层次和更结构化的工作活动,通常会采用分权化的形式,以适应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与之相适应,企业的会计核算通常采用按会计主体进行分级核算的模式,它体现按职能层层分解,不断细化管理的思想。总公司根据国家会计相关制度,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制订统一的会计核算办法、统一的财务报告流程、统一的财务编码体系和统一的报表体系,以保证各子公司财务信息的可比高度以及会计报表的汇总和合并。省煤炭集团公司每年均会对当年企业决算和次年预算的编制下发文件进行布置。集团公司欲借此实现公司的财务目标,降低内部财务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规范和约束子公司的财务行为,有效地解决矛盾。

但按会计主体分级核算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企业集团管理层次多,会计主体较多。(2)会计数据分散,信息共享差,难以对子公司监督控制。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有独立的账套,众多的会计实体必然造成数据分散,难以实现信息共享。通常公司所需的数据是通过报表汇总产生的,这不能排除出现差错、主观调整的可能性,总公司很难对所属单位业务处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做出判断,只能在上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控制。(3)核算复杂,存在大量的内部交易,财务人员工作负担重。不同会计实体之间的内部交易必须进行账务处理,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较多,且大都有关联,日常核对工作量较大,月末还需要进行内部对账,为合并会计报表作准备,下月初要进行专门汇报。(4)系统决策支持功能较弱。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大量信息迅速做出抉择。但在分级核算模式下,会出现一方面数据堆积如山,不能说明实际问题;而另一方面问题却堆积如山,没有数据给予必要解释的现象。可见,上述问题使得管理者无法有效地对外部环境中所发生的变化进行监控,大型企业分级核算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

因此要强化管理,实现集约经营,核算集中就成为必要条件之一。实现管理集中,为核算集中搭建了平台;而核算集中反过来又有利于促进管理集中,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企业集团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为了规范会计核算,简化核算层次,优化财务业务流程,实现会计数据的集中和共享,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重塑组织架构,提高信息决策的支持程度。

笔者认为实施财务集成实际上是一个实施ERP的过程,是企业信息资源在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层面上的一种重组和再造。企业集团的管理权限集中应逐步进行,将分散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变到集中管理的模式上来。通过业务流程的设计将资金、销售、成本作为集中核算的主线,成为相应的管理与核算中心。笔者认为工作的落脚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核算集中。

划分核算责任中心,根据各个责任中心的权责对其经济事项进行分类集中核算与管理。如对提取的折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实行集中;对实现利润的企业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实行部分集中等等。上述集中主要是最大限度地对可能产生分散的资金进行管理,将资金全部体现在公司总部,为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集中核算后,财务的各项工作以突出集中核算为主,强化了财务的管理、监督与服务职能,工作的主动性得到提高;规范会计核算体制,管理分工科学明确,内部交易规范准确,可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2.信息集中。

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企业一开始就实行了会计电算化,有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会计电算化未通过验收还使用“人机并行”的记账方式,从而会计信息不能得到有效共享,浪费了信息资源。会计集中核算就必需依托信息网络手段,通过与企业其它部门数据网络的链接,集成各单位的会计信息,全方位实现数据共享与数据授权处理,使企业集团的管理与核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财务管理与集中核算创造有利条件,为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

3.管理集中。

资金、销售、成本的集中确定了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集中程度,也延伸到公司整个管理工作的很多方面,使管理工作的广度、深度得到提高。

三、企业集团会计集中核算的完善

(一)及时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核算氛围。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协调沟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和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企业资金的高效使用,预防企业高层腐败,消除不正之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企业资金财务管理改革的趋势和要求。

(二)转变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将会计核算从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分离出来,也就是说把财务管理人员留在单位,把财务管理的职能留在单位,把会计人员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把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纳入会计核算中心。

(三)完善内外监控制度,确保企业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

一方面会计核算中心要加强内部控制与自我约束,严格操作,防范风险。由于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后,企业资金管理的风险也大为集中,必须加强内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防范风险。要建立大额费用审批制度、超指标审批制度、超用款计划审批制度以及预算单位的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明确责任。另一方面,会计核算中心还要主动接受监督,接受集团内部监督部门如审计、监察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保证企业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

四、探索企业集团会计集中核算的发展方向

当前,江西省煤炭集团正处在改革改制的重要时期,财务管理模式也可能发生相应变革,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将进一步集中化。笔者以为,集团公司总部将成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主体,成为资金管理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费用中心、投资中心。统一核算整个集团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统一对外纳税,统一资金管理和对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