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思路范文

时间:2023-09-15 17:3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管理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固定资产管理思路

篇1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创新的思路提出了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使用与成本管理相结合以及绩效管理等措施,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固定资产;成本;预算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应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注定了高职院校的实验仪器设备投入较大,国家对高职院校除了生均财政拨款的投入外,也主要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为目的的固定资产设备购置的投入,如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均一次性投入几千万元的设备购置经费;财政专项拨款也主要是实验设备购置的投入。正因为如此,固定资产在高职院校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一般占到60%以上,而我院固定资产占到了资产总额的84%。高职院校固定资产对于高职的存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管理现状令人堪忧。

一、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固定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以重庆市为例,共有高校59 所,其中高职院校就有32 所,高职学生数也占一半左右,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规模都已上万人。由于规模较大,在内部管理上实行院系二级管理,对固定资产也实行分级管理。各二级单位为了方便完成自己部门的工作目标,盲目超配或抢占更多的固定资产,在设备配置上存在本位主义思想,“攀高求洋”、“贪大求奢”,片面追求“小而全,大而全”,无视学院资源的有效性和整体性。

2.固定资产使用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作为非盈利性公共组织,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学生学费等非偿还性资金,学校管理者没有利润的业绩要求,也没有教育成本管理意识。存在无休止地追求办学资源的无穷占有,而这些设备在购置之后,无论是经济功能还是实体功能使用效率极为低下,有的功能闲置,有的实物闲置,造成固定资产的严重浪费。

3.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把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研放在首位,对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意识不到位,存在“重购置、轻使用,重资金、轻资产”的观念;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多头交叉管理的局面,如房产归后勤处管理、教学实验设备旧教务处和各二级院系管理、图书归图书馆管理等,削弱了国资处在资产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职能;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大多数学校资产管理还停留在单机管理甚至手工操作阶段,不能及时动态反映资产变化和存量情况。

二、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思路

1.固定资产配置与部门经费预算相结合,解决资产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部门预算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高校固定资产配置预算与经费预算管理相结合是合理配置固定资产的最好方法,也是适应财政改革的要求。在学校资源一定的前提下,固定资产的配置必须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为核心,在保障基本需要的前提下以结构调整和优化为主线,合理调整固定资产的配置结构。

财务部门在编制年度经费预算的过程中,对二级部门提出的固定资产购置预算要统筹安排,不能有求必应。

(1)对学校存量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确定学校及二级单位占用的固定资产总额、生均占有量,并与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院校基本办学指标(试行)》(教[2004]2 号)指标进行比较,通过实际占有量与标准指标的对比,从而确定学校及二级单位的资产占用量是否合理。

(2)对固定资产占有量不达标的二级单位,应优先满足其购置需求,在预算分配上给予倾斜。在资产配置过程中要进行可行性论证,根据二级单位资产存量、资产配置标准和工作需要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资产配置优先从现有资产中调剂,学院国资处有权对闲置、使用效率较低和超标准配置的资产进行调剂。

(3)对固定资产占有量超标的二级单位,首先要对其占有情况进行分析,分析设备配置超标的原因。国资处对不适用、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调剂分配,对陈旧、报废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办理报废手续。如果是为教育教学所必须购置,对其购置计划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同时在别的经费预算项目上要进行适当的扣减,以体现学院资源配置的公平,充分调动二级单位的积极性。

财务部门通过加强资产购置的预算管理,从资金来源上进行有效控制,可以保证固定资产配置的科学合理,提高使用效率。2006 年财政部公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确立了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科学编制资产配置预算,制定合理的费用定额,既能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又能减少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避免二级单位之间资产配置苦乐不均现象,避免“攀高求洋”、“贪大求奢”等现象,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2.强化成本意识、加强成本管理,解决资产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已于2013 年1 月1 日正式执行,新制度的亮点就是高校要加强成本费用管理,计算学生的培养成本。计算教育成本既是国家核定拨款定额和确定学费标准的需要、也是学校微观管理的需要。教育成本是培养学生所耗费的全部费用,宏观的教育成本既包含社会成本,也包含个人成本;既包含直接成本,也包含机会成本。目前理论界对教育成本的研究及财务制度核算的教育成本均为狭义的教育成本,即社会直接成本,社会直接成本是高校为培养学生所发生的日常运行和管理方面的支出。虽然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提出了成本核算的理念和要求,但对成本费用的归集范围并没有明确规定,笔者对此有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商讨。

能计入教育成本的是围绕教育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所发生的各类支出,其受益者是在校学生。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将支出分类如下: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等五类支出,由于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没有直接的关系,有特定的资金来源和补偿渠道,不能计入教育成本。对于事业支出是否全部计入教育成本,笔者认为离退休支出与教育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也没有直接的关系,其受益者非在校学生,不论是否纳入社会统筹,均不应计入教育成本。因此教育成本只包含事业支出中的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后勤保障支出等四类支出,每一类支出又具体分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主要是固定资产的建设、购置支出。定额内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可直接计入学生培养成本,而资本性支出则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在受益期内分期计入学生培养成本。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五十八条规定:将效益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会计年度相关的支出,按照有关规定,以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形式分期计入费用。也就是说,能计入学生培养成本的是事业支出中的在职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

成本总额=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生均培养成本=(人员支出+ 公用支出+ 固定资产折旧)/学生人数

由于高职院校固定资产所占资产比重较大,且本文主要谈的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在这里也仅就固定资产的折旧对成本的影响以及为降低生均培养成本、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的措施进行分析,解决资产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折旧是学生培养成本的组成部分,高校现有的固定资产,是以前投资决策的结果,属于沉没成本,其折旧是高校人才培养必须承担的最低成本,一般占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10%—20%,高职院校折旧所占的生均培养成本比例更高,经测算,我院达到了40%多。在生均培养成本一定、实习实训条件能够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固定资产折旧越低越好,也就是说,将教育经费投入更多地用于专业建设和内涵发展上。

(1)降低生均固定资产成本的措施。通过计算学校各二级院系、专业所占用固定资产总额,由此可以计算出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生均固定资产成本,通过不同学校、二级院系、不同专业生均固定资产成本的比较,可以看出其固定资产成本占用水平是否合理。对于生均固定资产成本较高的院系、专业,根据其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并且不能人为减少、单位固定成本与学生人数呈反比例变动的特点,只能通过适度扩招、增加学生规模来降低生均固定资产折旧额,从而降低生均培养成本。单位固定资产成本的下降、生均培养成本的节省也就意味着物力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化,进而促进办学规模效益的提高。

(2)对固定资产实行“开放“管理。在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大力提倡公用性较强的运动场馆、实习实验室和图书馆打破现有的封闭管理模式,向学生全天候、全方位开放,以保证“物尽其用”;同时逐步向社会开放,在一定区域内形成资源共享,从某种角度来说,物尽其用是办学成本的最大节省。《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当然这种开放与共享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高校的积极配合,重庆市教委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规定重庆大学城高校之间可以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现了资源的共享。目前我院有学生选外校的课程,也有外校的学生选我院的课程,有效地实现了学分互认;我院的微电子实训基地在重庆高校中具有领先地位,就向附近高校开放,接纳外校学生来我院实习室进行实验研究。

财政部对资产收入管理明确规定:资产出租、出借等使用收入要纳入学校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资产处置收入要上缴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可见,对固定资产进行开放管理符合国家资产管理的要求,也是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

(3)对固定资产实行“有偿使用”管理:有偿使用制度以学校为主体,向二级使用单位征收使用费,由于二级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部门没有经费补偿渠道,因此有偿使用制度主要适用于二级教学单位。在高校内实行固定资产的有偿占用制度,资产占有使用直接同二级单位的经济利益挂钩,能增强二级单位的经济责任意识,有效抑制占有欲望和需求,促使二级单位更加充分地挖掘、利用、节约有限的物力资源,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进而有效地降低学生培养成本。固定资产有偿使用制度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并已充分运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国内高校没有进行成本核算,管理者无偿使用教育经费,目前“有偿使用”研究尚未完善,相信随着管理者教育成本意识的增强,固定资产“有偿使用”的研究会逐步完善和成熟,并能有效地运用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

3.建立固定资产使用的绩效评价机制,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固定资产使用的绩效评价是固定资产配置的基础和依据,可为学校分析评价固定资产的变动状况、改善固定资产的管理结构、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确定固定资产的配置方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已经得到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重视和一致认可,并在一定范围内做出了尝试。要做好固定资产使用的绩效评价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制定绩效评价标准。建立一套比较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标准,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学校及各二级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和管理业绩做出客观、准确的评判。评价指标主要有:

实验室利用率=实际使用的实验室÷实验室总数设备利用率= 实际开出的实验人时数÷可开出的人时数总数

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数÷设备总数、实验开出率= 实际开出的实验项目总数÷教学大纲计划(要求)开出的实验项目总数

在2000 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评价表》,通过机时利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服务收入、功能利用与开发等指标衡量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2)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在对固定资产使用绩效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将使用绩效与预算分配、年度考核等挂钩,有效引导和规范二级单位的固定资产配置和使用行为。

(3)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健全包括国资处、财务处、教务处和监察审计处在内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体系,建立固定资产购置、验收、使用和报废制度,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1)理顺固定资产管理关系。高职院校固定资产实行三级管理,做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国资处是固定资产一级管理职能部门,对全院的固定资产实行统一管理,负责固定资产采购和报废管理,组织全院固定资产清理盘点工作;固定资产具体使用部门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二级部门,负责对本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实物管理;各使用人员、辅导员及实验室管理员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三级责任人。为避免重复购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将公共基础实验室纳入教务处统一管理,不划分到二级教学系部。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通过校园网络建立固定资产网络管理系统,所有二级部门配备一台终端管理微机,自主及时办理购置固定资产的验收入库和报废资产的出库工作;国资处审核后在管理系统中确认并生成相应的卡片和单据。通过网络管理,便于国资处和二级单位及时掌握资产的增减变动和库存情况,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事后监督为事中实时监控,提高管理效率。

研究成果:

本文为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成本分担理论的高校学费标准研究”(合同编号:KJ1317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良驹.成本性态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控制探微.教育财会研究,2010 1.

[2]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问题研究. 预算管理与会计,2010.1.

[3]封伟.高职院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探索.教育财会研究,2012.6.

篇2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策略

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企业固定资产是其主要生产要素,随着当前我国铁路线路的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改造的不断加强,铁路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明显,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当前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当前,在部分铁路运输企业中,大量存在着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对于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缺乏统一的调配和使用,资产配置模式存在严重缺陷,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间不顾企业整体效益,各自为政,导致固定资产重复购置,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许多铁路运输企业重投入轻管理,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也导致了固定资产利用效益不高,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对于铁路部门来说,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流于形式,各部门之间的权责界定不够明确,使得各部门之间在资产管理工作中的流程缺乏可操作性,从而造成固定资产在整个企业里管理的效果和控制的力度达不到最佳效果。(3)审计监督力度不够。当前部分铁路运输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的审计方面力度不够,存在着审计力量不足,审计工作中职责不清,企业内部审计收人员素质不高、审计制度和人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对于固定资产的审计缺乏时效性和规范性,对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资产闲置、账实不符等问题缺乏必要的审计监督。同时企业审计大部分是事后审计,缺乏对于固定资产审计的事前预防制度和事中监控制度。(4)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固定资产清查流于形式,固定资产潜力挖掘不充分。铁路运输企业受旧体制的影响,对固定资产使用较为重视,而忽视了对固定资产实物的控制。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即使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也是走过场,流于形式。部分企业长期不对账、不清点,监管不力,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较多,使固定资产修旧利废挖掘不充分,家底不清等弊端。

二、提高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

(1)强化管理理念,加大控制力度。根据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原则,建立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将职责分工、授权批准、预算控制、验收交接及日常保管盘点、监督检查等内容都明细化到管理制度中去,通过规范性文件来加强管控力度。只有建立起明确合理的管理流程,才能确保各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环节上分工权限职责都有理有据,才能从制度上保证管理操作的规范化、有序化,避免少数人因管理制度上的漏洞得不到监控,进而彻底解决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闲置浪费等遗漏现象,确保管理工作在管理理念的强化下更加规范和有效。(2)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力度。鉴于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问题,铁路部门可以建立起由董事会直接负责的审计委员会来全面领导处理企业的内部工作,将更大的独立性赋予审计人员,保证他们的更高的权威性,这样做就可以预防财务主管在企业经营者的被迫意志驱使下言听计从,损害企业的利益,欺上瞒下互相包庇,最终造成内部人控制企业要害部门的危险局面,故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制度非常必要。那么要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就必须要建立起一套适合铁路部门自身内部审计工作得考核办法,让审计工作有可操作的制度约束,方可实现其监督的作用。(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相关人员素质。铁路部门应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宣传工作,通过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相关部门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加强管理人员和资产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逐步提高和改善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在掌握市场行情及企业自身资产情况的情况,将使用和变动的监管力度发挥的更加有度,从而实现队伍业务素质的全面提升。(4)强化资产清查力度,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提高信息化水平。通过清查盘点,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妥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在清查过程中,要明确固定资产的产权和资产归属的基础上,对所管理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理、登记、核对,核实资产的使用状态及技术状况,确保资产清查结果内容反映完整,数据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吕玉梅.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固定资产核算[J].财会月刊.2006(9)

篇3

关键词:学校 固定资产 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对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学校固定资产是保障教学、培训、科研、行政、后勤等工作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是学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衡量学校办学规模、评价学校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学校固定资产形态多样,构成日趋多元化,个体价值千差万别,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多元化,可以用财政拨款资金、事业性收入购置、还有社会捐赠以及上级调拨等方式形成,由此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难度大 、管理特点突出:

(一)涉及面广。固定资产管理活动贯穿于学校一切活动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固定资产的支持保障与利用。

(二)分散性强。从整个学校来说,固定资产分布在学校每一个角落,在校学生、社会培训人员流动性大,学校对每一件固定资产的现实状态和具体情况准确掌握的难度大。

(三)工作量大。学校固定资产除了房屋及建筑物外,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办公家具及图书等。种类繁多、个体价值低,如:课桌椅、图书等,资产变多性强,容易毁损,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学校固定资产基本分类及管理现状

学校固定资产大体分为六类:一是房屋和建筑物,即学校拥有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二是专用设备,即学校根据教学、培训、科研等实际情况需要购置的具有专门功能和用途的设备;三是通用设备,即学校用于业务工作的通用性、一般性设备;四是文物及陈列品,即学校拥有和接受捐赠的古物、字画、纪念品等;五是图书,即学校图书馆统一管理使用的各类书籍;六是其他固定资产,即没有包括在以上各类中的固定资产。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薄弱部分,仍然存在着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缺失,账物不符家底不清、资产重复购置资源浪费等问题。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薄弱部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学校普遍存在重视教学、科研工作,而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象,有些学校没有设立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缺乏固定资产管理专业人员。对固定资产购置、处置无计划,管理维护无固定人员,出现问题无责任人,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职权分配不清,致使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盲区。

2. 学校管理中忽略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及监督

(1)忽略固定资产预算管理环节

学校没有将固定资产购置纳入预算管理,购置计划性不强,各部门只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购置,没有一个具体的管理者与协调者,对申请购置的设备协调调研不够,造成资产闲置和重复购置的现象并存,导致资源浪费。

(2)固定资产清查落实不力,制度形同虚设

固定资产管理程序不规范,对于固定资产的领用、保管、盘点及会计核算等日常工作没有程序化。虽有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但缺乏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管理内容,导致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形同虚设。

(3)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单一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管理手段单一。自2006年以来,经过多次大规模的资产清查,学校财务核算大都使用了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了逐一登记固定资产卡片管理,从财务部门的角度来看,财务部门负责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账务核算中账账相符,账卡相符。因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专业管理人员,学校只是从会计的角度对固定资产做了相应的账务处理,学校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形成联动管理,应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只是从操作手段上对原来手工劳动的简单替代,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固定资产管理被动、滞后的局面。

3. 学校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资产家底不清

学校普遍存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一是物多账少,由于学校对固定资产划分标准不一致或是其他原因造成账物不符,比如:上级部门无偿调入、奖励或是其他社会部门捐赠的资产,没有相关凭证和单据,学校没有入账或是入账时间不及时,从而形成学校固定资产物多账少的现象;二是物少账多,对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对已经毁损的设备,没有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对已经到报废年限的设备没有及时提出报废申请,导致固定资产物少账多的现象;三是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财务部门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其他使用部门登记固定资产台账,长期不对账,信息沟通不及时,造成账账不符。

三、 造成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广泛认识

学校历来注重教学培训、科研等方面工作,而轻学校资产管理意识。学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降低了学校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

(二)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学校虽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缺乏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管理内容,其有效性、可操作性不强,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相互交叉,职能界定不清,没有明确权、责、利关系,资产使用部门对资产的维护、保管并不能做到尽职尽责,造成资源闲置、浪费、毁损等现象存在。

(三)学校固定资产监管机制不健全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体制与责任体制缺失,管理环节不严谨,没有相互约束的管理机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购轻管、重钱轻物”。

(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有的学校没有固定资产专业管理人员,兼管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水平,导致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与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不符,在学校职工管理体系中,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与绩效工资、职称不挂钩,没有升职机会,干多干少一个样,造成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 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作,根据相关财经规定: 单位领导是固定资产管理运行过程及结果的第一负责人。因而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关键。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应按照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颁发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相关财经法规,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有效的固定资产动态管理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

(二)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关专业人员

学校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选拔、培养责任心强、业务精干、熟悉政策、善于管理的人员,按照合理分工、相互牵制、落实责任的原则进行管理,各级使用部门指定固定资产专管员,登记好本部门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做好固定资产领取、转移、报废等工作。另外,学校要注重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培训,使其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规范和完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程序,保证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三) 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 强化固定资产的账、卡、物日常管理,保持一致性。

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彻底细致清查,一是对于物多账少的固定资产,按同类资产的现行市场价入账,并进行账卡平行登记。二是对于物少账多的固定资产,对已到报废年限或是已经毁损的固定资产列出清单,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上报财政部门办理相关报废审批,批复后按照相关流程做好报废和注销账务处理。三是将盘点清查报表与财务固定资产账面进行核对,完善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保证账、卡、物三者一致。

2. 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程序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制定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图,相关部门相互约束,及时沟通,准确、全面的反映固定资产管理状况,使资产管理相对透明化,有效杜绝固定资产管理漏洞,造成漏记、少记等现象发生。

3. 强化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

学校制度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并有效执行。学校根据上级部门部署完成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外,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细化固定资产实地盘点环节,摸清家底,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4. 强化固定资产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学校预算管理环节,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在充分调研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做好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统一协调,把闲置的固定资产重新调配,优化资源配置。

(四) 建立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评估与监督考核机制

在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建立自上而下的评估与督查机制是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制度,建立长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评估与督查机制,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指标管理,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以便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五、结论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全局性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效益、发展,涉及学校所有部门和教职员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时展,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面临新挑战,在做好固定资产基础工作的前提下,要不断探索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的新模式与新思路,使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有效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益,提高学校综合实力,进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芬.对学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管理视野.2012(12):153

[2]杨纯.浅谈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 87-88

[3]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28-229

篇4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管理流程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固定资产的特征

作为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的劳动资料,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出售;第二,使用期限较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在一年以上,连续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而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

二、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1.成立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公司设置了固定资产的直属机构设备部,负责监督和审查生产部门的资产管理状况,生产部各车间设立了设备员负责本部门的资产管理,设备管理等。2.建立固定资产规章制度。公司发展至今,已建立了固定资产制度,并逐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固定资产管理行为,强化资产管理意识,提高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维护了固定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及增值。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在资产规划、新增、购置、安装、验收、投用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使用。

三、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实物不清,账实不符。由于固定资产数量大、部门之间流动性大、种类繁多,再加上资产管理不善,导致部门与财务部、设备部存在着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管理上存在着相互脱节,致使固定资产盘点不清。如有些资产由于公司扩建或人为因素早已拆除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未办理报废手续,长期挂账,而未作账务处理。

2.对固定资产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疏于日常管理 。现行的会计制度,造成一种假象:货币资产比实物资产更加重要。因此,固定资产在采购的时候往往能够得到重视,层层审批,责权分明,但是在采购之后的使用环节却被慢慢地忽视了,比如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登记管理、定期保养维护、正常有效使用等等,忽略了资金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实物。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长期不对账、不清点、监管不力,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较多。固定资产毁损、报废、调拨、变卖、转让时,不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自行处理,不严格履行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

3.保管、使用制度缺少严谨性。固定资产基本都是使用部门自己保管。在固定资产转移、出售时不严格按有关规范操作,造成监管部门账面财实不符,管理不能连续,甚至会引起纠纷。使用单位对固定资产保养、维护、检修不及时,使资产迅速老化,缩短寿命,导致提前报废。造成固定资产使用率低下。

4.会计监管力度不够。固定资产核算简单,有的只设两个反映固定资产增值变动会计科目,从入账开始,直到清理报废,其数据很少有变化,在此期间缺少对资产连续定期清查。所以固定资产账面只反映历史成本,而与实际价值不符。不定期清查造成固定资产在运作过程中流失,不清楚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也不能充分掌握全公司固定资产分布状况和使用状态,因此不能对企业部门进行合理组合及资源共享,造成闲置浪费。

5.以往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稳定。造成资产管理人员不稳定,再加上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意识、管理观念淡薄,是影响资产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思路和对策

1.加强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就要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档案。要定期、不定期、对使用部门固定资产进行检查、保养、检修和日常维护运行工作。对技术含量高、价值较高的,如房屋、大型仪器设备和精密仪器等固定资产,要制定使用操作范围,建立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以求明确责任。

2.完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运作的各个环节都要具备严谨科学的程序,购置固定资产需使用部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合理选型。在固定资产的新增、调拨、闲置、报废等环节必须及时准确的上报给公司相关部门。

3.加强监管制度。企业在投入使用固定资产后,按要求监督其具体使用情况,是否有损害固定资产寿命行为,是否定期维护,使用是否超出允许范围,要有人定期抽查上报。只有这样,才能更精确掌握固定资产动态,直至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随着固定资产不断使用,固定资产有形和无形损耗,其价值不断减少,但在账面上固定资产价值一般保持原值不变。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与实际价值差别较大,因此公司固定资产只有计提折旧。方能掌握其新旧程度,原值及净值等,使得固定资产损耗得以补偿。

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培养具有新思维,新意识、新技能和责任心强的资产管理人员。向有经验的资产管理成功的企业进行学习交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只有这样,企业资产管理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篇5

关键词:医院 固定资产 管理方式 创新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账务管理方面的混乱

医院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组织,其所具有的固定资产种类较多,这不仅体现在数量方面的庞大,而且也体现在使用过程中的分散性。在这种情境下,固定资产管理也必然需要牵扯到医院内部的多个部门,从而使得在进行使用情况调查时容易产生疏漏。这些固定资产账务管理工作方面所体现出的模糊性也难以为医院领导班子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从而导致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漠视,出现较为严重的重复购买与闲置的状况。另外,经济效益当前并未获得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较为广泛的关注,使得在资金应用与固定资产采购环节上的不够科学,这又进一步加剧了账务管理的混乱状况。

(二)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并不是很高,这种较低的效率主要是由于医院自身的原因导致。在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较多,每个部门通常较为关注本部门的实际使用情况,根据自身的需求不断要求添置新的仪器装置等,并不考虑当前医院所拥有的仪器资源,从而极有可能带来重复购买的现象出现,在仪器出现多余的情况下,通常每一台仪器设备都很难被充分使用,也就导致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的状况出现。除此之外,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并未构建起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往往过于关于财务方面的总体支出情况,而对于支出的细节内容,如支出的标准规范、费用的科学归类等却并不加以关注,这显然更容易导致对于固定资产支出方面的混乱,进一步带来低效率使用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三)资产账账不符及账实不符

会计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对固定资产进行账务处理时,只通过“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一级科目进行核算,单位报账员在向核算中心报账增减固定资产的同时,需要自行登记单位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备查登记簿,但部分单位报账人员责任意识不强,要么根本没有设置以上账簿,要么没有及时登记,因此盘点核对固定资产总账及明细账时,必然造成账账不符。

二、创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式的对策

(一)基于新会计准则创新固定资产的管理思维

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而言,新的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涉及到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方面。固定资产折旧是指按照固定资产所能够应用的时间长度,采用制度所要求的具体方式来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额的计提,并进一步将这个折旧数量进行科学的分摊处理。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运营体系也有着较为显著的变化,而这又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的周转率方面。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指标体系,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运营收入与平均固定资产的净值的比例,这个比例越大则说明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带来的营运绩效也就越好。当运营的整体收益不发生变化时,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固定资产数量会发生减少,而这显然可以带来固定资产周转率的提高。除此之外,在新会计准则下,盈利能力方面的指标体系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也主要是固定资产的核算树木减少带来的,执行新会计准则将使得净利润水平增加。因此,在执行新会计准则下,医院必须对核算准则的变化进行了解,从而更好的解读相关的指标体系信息,改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思路。

(二)构建保障制度,推动文化构建

搭建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执行部门。这一工作首先应构建工作推动及督导小组,负责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规范的审议、备查及督导落实工作制度的执行;其次构建工作分组,负责固定资产管理规划、推动及督导小组各项行政业务;最后构建固定资产管理专案小组,负责推动及执行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工作。上述工作的顺利实现,就必须编制详细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要点与制度安排。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往往涉及到较大的范围,不仅要求医院内部各部门的参与,而且还需要员工等的大力配合。

制度的构建带来的是固定资产管理文化氛围的形成。除上述制度构建工作外,医院应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文化,通过紧密结合自身外部环境的发展状况,不断创新规制层面的固定资产管理文化制度体系,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更好的可遵循的制度,从宏观层面保障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创新性建设。强化医院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建设的引导作用。加强医院管理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教育,提高文化水平,是规范管理体系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这样可有效督促医院管理者在保证自身规范行为的基础上,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行为的监督规范,从源头上保证体系建设的完备性。

(三)科学解读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财务指标

构建并科学的解读一个有效的固定资产诊断指标体系对于固定资产的防范十分必要。医院固定资产的发生不仅会导致医院服务及运营权益的损失,更可能引起总体一连串财务问题。当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发生财务问题时,医院的营运大多会产生部分特别的征兆。由于财务报表是医院整体的表现,因此财务指标可以透视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与相关财务结构的变化。

固定资产管理盘点的相关内容是下一年度进行经费预算与拨付的重要参考,这就使得有必要将这一项工作加以细化,保障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具有一定条件的医院而言,在登记入账环节中,还可以将图片格式的账单引入到该项工作当中,有效做到降低固定资产的质量界定,避免以次充好,导致医院固定资产的流失。

三、结语

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医院可以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保障,是医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新会计制度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不但促进了医院固定资产的规范化还保证了其的安全和完整,使固定资产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增强了竞争力进而可以为国家和人民争取更高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6

1、固定资产的配置问题。国有企业中的固定资产配置问题主要是标准不统一以及配置不合理。在国有企业当中,固定资产所承担的任务量与固定资产所占用的资源无法达到合理的比重,在需要较多资产的单位中缺少资产,在不重要的、不需要太多资金的单位中固定资产配比过高,造成了工作效率上的负面影响,形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

2、固定资产价值与实际价值脱节。目前,在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中,由于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以及价值管理是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的,在账面上所反映的固定资产变化往往不全面,不能够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各种变化,在这种管理状况之下,国有企业很容易出现账物不一致的现象,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账目的真实性也难以保障。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时,台账与财务账的脱节风险较大,在监督上也很可能出现缺失,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的流失。

3、固定资产的后期处理不科学。固定资产的后期处理主要是指对企业当中的闲置资产以及报废固定资产的处置以及拍卖,在现今的国有企业当中,这部分固定资产的价值往往被低估,主要的资产流失现象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在固定资产的拍卖过程中,拍卖的竞买人与拍卖人、竞买人与竞买人之间出现恶意串通的状况,压价、霸市现象致使资产流失;二是有的固定资产没有经过评估备案,或者出现了越权处置以及压低评估价的现象,导致资产的流失;三是报废资产以及限制资产的处理不当,资产流失较严重;四是决策失误,这种状况一般是导致资产隐性流失的主要原因,流失数额较大,影响也较大。

二、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分析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离不开健全的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首先应该从制度方面入手。首先,要制定长期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的管理,明确管理的权责关系,形成良好的权利体制。其次,在企业中还应该设立一个资产管理委员会,加强国有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在固定资产的采购、调配使用、后期处置环节都应该采用统一的手段。最后,国有企业还应该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保障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

2、规范固定资产的使用。规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就是要将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完善,将固定资产的调拨程序规范化,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在国有企业当中,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以及使用部门都应该设置管理台账,管理台账要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单据登记,要对固定资产的增加变动进行详细的记录。在企业当中,有的设备由于其移动性强,在企业相关单位调整之后会很难查清资产的使用情况,很容易形成账务不符的现象。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强固定资产使用的规范,对固定资产的调拨要有规范的程序控制,做好登记之后才能进行变动,才能进行实物转移。在运用固定资产台账的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该根据使用情况实施变更财务账目,保证账务的一致性。此外,在企业内部还应该加强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对固定资产要不定期地盘点以及抽查,保证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合理调配,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3、建立固定资产处置标准。国有企业应该依据现代管理思路,建立一套固定资产的处置标准,规范固定资产的配置、使用以及后期报废。应该建立一套固定资产的考核标准,实施跟踪监督,用信息化手段来实时记录固定资产的动态变化,并且依据这种变化状况制定新的固定资产投资采购计划,依据变动情况作为固定资产的预算基础,形成完整的固定资产使用周期。此外,国有企业还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完善固定资产的操作流程,加强使用过程的监督,实现科学化的管理,达到部门注重资产使用及保管、注重实物的价值以及流通,通过规范化的操作实现固定资产人、财、物的统一。

4、及时处置闲置报废资产。闲置及报废的固定资产会占用国有企业的大量资金,对闲置报废资产及时处置是要将这些资产进行再优化,借助拍卖、报废的形式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从而杜绝浪费,减少企业成本。因此,在国有企业当中,必须树立起资产转化意识以及防止资产流失的意识,不能够偏重任何一面,应该建立固定资产的处置程序,按照科学的方法处置这部分资产。在进行闲置报废资产处置的过程中,还可以聘请外部专家或者外部机构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将固定资产的处理科学化,使固定资产的损耗降到最低,提高企业效益。

三、结语

篇7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ls, methods and means of management practic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the less, only a mor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in order to improv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Fixed Assets,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role play.

关键词:高校 固定资产 管理

Key words: college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作者简介:秦明(1979.10-),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有资产处综合科,助教,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国有资产管理。

一、高校固定资产的界定

做为高校国有资产的基础组成部分,固定资产是一个高校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基础,更是衡量一个高校综合实力的基本条件。伴随着这这几年来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对高校的固定资产投入成几何数增长。根据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要求,各类高校生均教学设备为5000元。针对于固定资产的界定,基本上高校的共识为:单价在800元(含800元)以上,耐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能够独立使用的教学、科研、生产等专用仪器设备;单价在500元(含500元)以上,耐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能够独立使用的后勤、行政办公等一般仪器设备;单价虽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起点,但耐用期在一年以上的大批购买的同类有形财产,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专用图书、资料等不受金额限制,均作为固定资产。

二、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念欠缺。由于目前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等手段,所以在具体使用中不用像企业一样需要考虑计提折旧,这就使得大部分高校没有树立起对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概念。另外很多高校对于固定资产的认识都只停留在只管买、只管用而不用承担管理责任的层面,这就使得很多固定资产流失。

(二)资源浪费。各高校因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需求,往往需要采购大量固定资产。但是作为事业单位,高校的固定资产不等同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其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等行政手段,因而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在使用上也就不用核算成本。目前,由于大部分高校都实行了二级财务核算,这使得很多院系并不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而购置数量庞大、价值不菲的固定资产,但是利用率却不高.甚至长期闲置,这些都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三)账实不符。固定资产数据是实时变化的,存放地、使用人、现状等项目随时都会发生变化,需要及时进行更新。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对于资产清查工作的不到位,导致数据没有及时更新,加之资产管理主管部门与财务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没有形成定期核对账务的制度,这使得账账、账卡、账实不符情况不能及时被发现,因此出现大量的糊涂账。

(四)管理滞后。目前很多高校使用的都是单机版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该软件在高校管理体制由集中统一管理向多级分散管理转变的过程中,已逐渐显示出局限性,系统的稳定性、软件的实用性、功能的齐全性都遭遇质疑。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新思路

(一)完善现有制度。当前很多高校都已建立起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还缺少一套与之配套的完整规范体系文件,另外,部分高校虽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但是在日常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却流于形式,未能真正按照相关管理制度执行,造成了有制度不执行的尴尬局面。所以,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应该坚持在管理规范、责任明确、配置合理、效益优先的条件下,贯彻“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合理调配,管用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起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文件,并且进一步增强制度的执行力。

(二)强化人员培训。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性质决定了相关从事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知识与技能。一个高校从事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该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这就要求一是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二是要加强其服务意识的培养。只有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服务意识才能该校的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才能更好的为该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三)提升管理手段。改变目前很多高校使用单机版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的软肋,建立起网络化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从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的转变。使固定资产从申请、采购、验收、维修以致最后的报废都处于严格的监督与控制之下。顺便实现固定资产的账、卡、物的高度统一,以致达到账账、账实的相符。同时利用网络化管理软件,使得各部门可以第一时间知晓全院公用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做到全院设备的共享,这不仅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全院固定资产更加合理有效的分配,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盘活存量资产。改变目前各高校固定资产归各部门所占用的局面,统筹安排,减少采购盲目性,减少设备空置率,全面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优化各部门内资源配置,集中各部门闲置的固定资产,实现全院固定资源的共享,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五)坚持日常清查。为保证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每季度对所属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每年要对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清查,清查固定资产帐与表、帐与物是否相符,是否按规定建帐。同时与财务部门进行帐与帐清查。另外也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审计与监督。作为高校国有资产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审计,以确保固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总之,固定资产在一个高校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决定了对固定资产管理研究必须要不断完善与发展,所以新形势下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与高校的改革同步进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使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以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秦中甫.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23(2):55―56.

篇8

【关键词】 固定资产 管理问题 解决对策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不断进步,事业单位的办公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办公设备不断进行更新,使得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越来越多。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正常经营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必须进行有效管理。但是,随着固定资产的增加,引起了其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比如: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核算方法和基础不健全、维修和使用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难以实现保值增值效用,甚至会造成国有资产管理流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以提高事业单位社会效益。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购轻管”现象严重

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只是一味的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优化事业单位办公环境,但是却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他们认为固定资产的购置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对自身利益不会带来不良影响,因而总是想方设法的写申请、找关系来增加固定资产资产购置。事业单位员工可能认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属于领导者的责任,与自己不存在任何关系,进而导致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降低。同时事业单位领导者会认为事业单位的经营与固定资产无关,而忽视了固定资产的购置以及后续管理,有的事业单位为了提高自身地位,一味的进行固定资产申购却没有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和资金预算,固定资产的盲目购置造成资产闲置。有的事业单位因为忽视固定资产后续管理而使得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出现严重减值问题,进而降低了固定资产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同时,在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管理比较随意,没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由一些没有任何会计专业知识的办公室人员进行管理,及时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有规章制度,这种随意管理的思想也只会使的这些制度流于形式。此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管理中,其出租、出借随意性很大,账实不符的现象比较严重,最后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浪费、流失等现象时常发生。

2、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基础不健全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资产核算过程中,要保证“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同样,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也要遵循该原则。2012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新规定,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计量参考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原则。但是,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往往不具有专业知识,对固定资产的日常核算不能准确的进行明细登记,使得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之间存在差异。其次,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发生变化时,对固定资产管理情况不进行详细的交接,也不近性固定资产盘点,引起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现象严重。再次,很多事业单位不能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难以体现会计信息质量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严重脱节,不能真实地反应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这不仅不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管理,而且会对误导信息使用者,导致其做出不正确的决策。同时,很多事业单位忽视固定资产减值,现实中,很多事业单位不会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减值测试,导致固定资产的毁损不能及时进行核销。再加上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在填写固定资产卡片时,有意或者无意填写不及时、不全面甚至填写错误现象时常发生,同时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的核对不及时,使得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问题严重,最终导致固定资产流失。

3、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事业单位中,一般不存在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往往是各部门分头管理实现的。如:单位财务部门管理对固定资产价值核算进行管理、对于一些专用设备由使用设备的专门科室进行管理。事业单位缺乏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同时,对固定资产的监督检查,没有设立专门的内审部门负责,或者即使有内审部门,其对固定资产的监督检查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严格意义上的监督作用。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由于缺乏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甚至有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例如:在固定资产领用制度方面,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领用缺少实物登记台账,领用固定资产时,只反映在会计账面上,而没有实物记录,造成固定资产领用后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善情况严重。在人员变动之后,也没有严格规定交接手续,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关于固定资产报废、出售、转让等行为没有明确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操作责任心不强,对固定资产维修不专业,不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资产评估,随意处置固定资产,甚至私下转让固定资产,加上事业单位领导长期对固定资产管理情况不问津,就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混乱和效率低下。

三、解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际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提高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首先要提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认识,意识到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能够提高单位的运行效率。首先,要加强事业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对他们定期进行培训,了解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让他们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其次,事业单位应该加强所有员工的资产管理意识,尤其是与固定资产管理密切相关的会计人员,通过开设专题课程来提高他们经营管理固定资产的能力。再次,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合理设置专门部门,负责资产的购置以及后续管理工作,并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才,同时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应该定期进行考核,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资与其管理效益相挂钩,在单位内部执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理论,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和工作积极性,这样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爱岗敬业精神。在单位内部开展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竞赛活动,鼓励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而促使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提高。

2、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和管理

以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与企业存在很大差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权责利”是相分离的。在2012年,新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准则中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办法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核算方式逐渐向企业靠近,要求对固定资产按照其经济利益实现方式计提折旧,对于存在减值现象的还应该计提减值准备。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对固定资产的日常核算和管理做出严格规范,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杜绝固定资产交接混乱现象发生,使固定资产的每个核算环节都有清晰的账目可查,并力争做到核算准确无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单位要准确确认固定资产,不能遗漏固定资产的确认,对于不确定的固定资产也不能草率确认,必须实现资产的准确计量。其次,事业单位必须清楚固定资产的核算思路。单位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就需要有效管理单位的固定资产,同时,必须配置专业人员核算固定资产,这就要求单位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工作人员,明确固定资产核算原则。在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过程中,需要按照合理的方法进行折旧,因为固定资产属于企业的战略性资源,要将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单位会计核算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事业单位还不能忽视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根据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状况,定期对其进行减值测试,以便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对于固定资产的维修、转让、处置等都必须按照严格的会计准则进行,不得擅自处理固定资产。

3、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

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仅需要设立有效的管理部门和内审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和监督,同时,事业单位还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建议完整且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首先,事业单位应该设立固定资产日常操作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包括固定资产购置的预算编制,购置的计划申报和审批,对资产采购、验收、登记以及维修和保管等方面做出明确说明,使其具体操作有序化,对固定资产的收发、转让、报废等各种变化做出详细记录,提高对固定资产核算的约束力,避免对固定资产进行随意操纵。其次,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随着其发展不断进行变化,不管数量还是质量都在发生变化,因此,事业单位有必要在内部完善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定期对固定资产的数量进行盘点,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固定资产的变化情况,针对固定资产判断,分别对盘盈和盘亏固定资产分析原因,做好相应的账务处理,保证单位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再次,针对固定资产的损失,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的负责人,对于固定资产的损失或者浪费,在查清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固定资产的相关负责人就其负责部分赔偿损失。最后,事业单位还有必要建立监管机制,负责监督相关制度的执行,保证单位的制度能有效落实,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治理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从提高管理意识、规范固定资产核算手续、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方面出发,力争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进而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思路;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

1.我国现阶段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不足、观念滞后、缺乏主动性。

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均来自于财政拨款,说白了就是花的是国家的钱,长期以来高校无偿使用固定资产却不计提折旧。致使高校的管理者对资产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意识淡漠,规章制度不健全。作为校方总是积极申报购买,但是东西一到就万事大吉了。对资产的日常维修和养护也是无人问津,平时也是疏于管理,缺乏奖惩机制,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资产利用率低,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致使资产的保值增值受到极大威胁。

1.2固定资产的购建缺乏科学论证和有效监督,造成国家资金浪费严重,情形令人堪忧。

因经济体制导致了高校经济主体缺失,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入账,报废都缺少严格的监督程序,尤其购建前不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和科学论证,盲目购买。加之采购人员缺乏相关的知识,导致在购买过程中很难买到质优价廉的仪器设备,而且有可能还会买到根本不适用的仪器设备,导致资金花了一大笔刚刚买了没用多久就成了落伍的淘汰货。或者由于使用人员水平较差,根本不会用这么技术高端的仪器,设备买了放置一边却用不了。使用价值与购买价值相差悬殊,资产利用率低。造成国家资产的极大浪费。管理者重购轻管,反正花的是国家的钱,不管还能不能修,坏了就买新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为了方便使用而重复购建,国家的钱大笔大笔花了出去,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1.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监督,资产流失严重

学校领导只抓教学,生源工作,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重视。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资产流失严重,主要原因是:使用部门私自将固定资产对外出租、出借谋取利益,所得收益又不上交归本部门私自所有,这种现象无人过问,没有人为学校的固定资产损坏和折旧买单,同时各部门又利用取得的收入购置自有资产,这些资产有很大一部分不会入在学校帐上而成为帐外实物,自由支配,管理相对更加松散,致使学校资产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接受捐赠、上级无偿调拨、自制或改扩建等形成的固定资产,由于不用支付对价或价值不能准确计量,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入账,长时间没有账务记载。再加之管理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工作调动又会使得实物说不出来龙去脉,造成一团乱帐 由于有的单位好多年都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过对账盘查,使得使用者和管理者意识淡薄,甚至还会出现将国有固定资产私拿,侵占等违法现象,这无疑会给高校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带来隐患。

1.4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

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没有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一个统一领导、专门管理、权力集中的监督协调部门,不能实施帐物的独立管理。造成固定资产实物与价值核算相脱节,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相互分离。导致高校固定资产普遍存在家底不清、资源浪费等问题。或者即使有管理机构也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实权。从而使监督管理工作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固定资产入帐不及时或者根本就不入账,导致大量帐外实物的存在,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以及少计、漏计的现象发生,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难度。

1.5资产清查工作做的不好,固定资产被私拿、侵占现象严重

由于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清查不到位,有些单位好几年都没有进行过资产清查,有些有物无帐的固定资产就会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私拿、侵占公有变私有,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

1.6会计核算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

目前,根据会计制度要求,我国大部分高校仍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原则,固定资产只核算原值,不计提折旧,直到报废才一次性注销账面价值。此前不管损坏与否,使用价值如何,一律都用原值计量。使得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差距很大。其次,有些学校由于会计人员概念不清将部分低值易耗品也列人固定资产进行登记,造成会计账面固定资产总值中存在大量低值易耗品,导致学校固定资产价值虚增,账实不符。固定资产各部门之间不进行账目核对,致使总账与各分类账数额不一致,接受捐赠或上级调拨入账不及时或根本没有入账造成出现有帐无物或有物无帐现象非常普遍。

2. 针对以上问题,我简略提出个人的一些拙见

2.1提高高校领导对固定资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与时俱进的固定资产管理新理念

要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好,一是要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确定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增强全校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从领导到管理者、使用者都必须认识到管理好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要实行层层负责,分级监管,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强化他们的管理意识,只有管理意识提高了,才能管好用好固定资产,使其保值、增值,发挥其最大的使用效益。同时还要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的日常检测以及维护工作,从而有效的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赖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广大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全员参与。

2.2建立严格的资产购置制度,进行可行性论证,避免重复购置

高校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盲目购置现象严重。高校应当以本校事业发展规划以及经费预算为依据,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年度购建计划,充分考虑本校的具体情况,对于那些确需购置的设备要从经济、技术性能及适用性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对先进仪器设备和价值相对较高的贵重仪器的购置,必要时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购建。坚决杜绝重复购置以及盲目购建现象的产生,为国家节省资金。

2.3加强领导与监督、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必须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级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由业务水平高的管理骨干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校区、部门、院系分级分层负责的管理体系,一级对一级负责。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奖惩制度一切按制度严格执行,使学校的资产管理有章可循。使用部门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以便于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各使用部门之间要多协调多沟通,防止资源闲置浪费,重复购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制定严格的审批、采购、报销、验收、入账、报废等管理制度,强化国有资产的内部控制和监督。建立必要的奖励和处罚措施。检查、考核应当与激励机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一切制度落实到人,必要时做到与工资挂钩,落实奖惩制度。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设置专职的资产管理人员,保证其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高校资产管理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考核校内各部门资产管理制度执行和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大型设备的报废,房屋的拆除,必须经过严格审批,坚持批复完了再作账物处理,杜绝先处理后审批。防止固定资产随意报废,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2.4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

明确高校固定资产的产权关系,解决由于职责不清而带来的无人管理或者是无人负责现象的出现。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统一管理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务必做到责任到人。其职责包括资产购置(包括采购及招标工作)、对全校资产的定期及不定期清查、资产在全校范围内的调拨使用、资产处置、转让、毁损和报废等。高校应通过引进、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2.5进行固定资产的定期清理盘点,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人侵占

固定资产盘点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定期开展资产盘查工作,能够有效对资产进行监督,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人侵占,掌控资产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可操作性的实物盘点制度,及时掌握资产损盈情况,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对有帐无物的要查明原因,是丢失的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是报废的要求有尸体,不能随便自行处理。有物无帐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漏记的要重新补记入账,接受捐赠或无偿调拨的要根据新旧程度和市场价值进行估价入账,只有做到帐实相符,才能有利于管理,不会造成资产流失。对报废、调出、依法转让的固定资产要严格履行审核程序,如实地进行固定资产核销的账务处理,做到入账要及时,销帐要同步,准确反映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固定资产的家底清、账实符。

2.6改革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引进折旧制度

学校财务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分类账和明细账,进行价值管理和数量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和固定资产台账、卡片,设专人管理,详细记录固定资产数量、价值、型号、使用单位和存放地点等确保固定资产账账、账物相符。第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引入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改革。高校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中合理的分摊固定资产费用。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准确划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这样才能使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相一致。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不会造成价值虚增。

3 结束语

我国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境地,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使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逐步趋于完善,从而有效地制止国有资产的进一步流失。

【参考文献】

【1】唐寿琴,董礼.浅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J】.会计之友,2007,(7).

【2】廖鹏.“一校多区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篇10

关键词:油气田 固定资产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256-03

一、引言

石油企业作为以开采矿藏资源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其资产具有特殊性:分布广泛、数量巨大、类别复杂等。这种特殊性,需要与之配套的特殊的管理。而目前长庆油田在资产管理上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会计制度上固定资产的涵义

(一)固定资产的涵义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所有资产类科目的确认条件一样,在具有上述特征的同时,还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

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中石油的固定资产特征和确认条件

特征:出具有准则规定特征外,还有单位价值较高(2000元以上)

符合准则规定确认条件,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并不是将所有的劳动资料全部列为固定资产。一般来说,生产经营用的劳动资料,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就应列为固定资产,否则,应列为低值易耗品。

(四)油气田固定资产的来源

油气田企业的固定资产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建设贷款形成固定资产。

2.企业单位留存收益和折旧形成固定资产。

3.专项拨款和油田维护费形成的固定资产。

(五)油气田固定资产的分类

按照国际准则,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油气资产和固定资产两个类别,分别在固定资产、油气井及相关设施两个科目下核算。其中油气资产包括油、气(水)井、油气集输设施等,固定资产包括车辆、设备、炼油化工生产设施等。本文所涉固定资产,如不加说明均为油气资产和固定资产的统称。

按照中油资产7.0的固定资产目录,将固定资产分为19个大类。每个大类下,又分为若干小类。如此经过4级细化编码,形成1507类明细资产编码,即1507个最小类别的固定资产。

三、长庆油田公司固定资产特点

(一)总量规模大

自重组以来,随着产能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原油、天然气产量的迅速增加,长庆油田公司固定资产规模每年都有巨大数量的增长。

(二)地域分布广

长庆油田公司固定资产分布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广阔,战线长,且油气生产区域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沙漠、高原地区,固定资产工作条件恶劣,巡护困难。

(三)类别多样

长庆油田公司固定资产包括油气生产、集输、储运、净化、炼化、销售的生产设备、设施,涵盖油气生产的上下游,呈多品种、多规格的特点。

四、长庆油田资产管理现状

(一)资产权限管理集中

目前长庆油田资产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资产处以及二级单位的财务资产科,没有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

从纵向上看,长庆油田固定资产管理遵循“分级管理、授权有限”的原则。与计划的逐层分配相适应,固定资产管理在股份公司、地区公司、采油厂共三个层次实行分级管理。各级机构对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负责,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审批、指导、监督、检查的权力。出于管理、控制的需要,固定资产的采购、竣工决算、处置、报废、盘盈、盘亏等审批权限集中于股份公司或地区公司。

(二)资产管理基本完善

从横向上看,固定资产管理遵循“集中管理、监督到位”的原则。多年来,长庆油田公司不断摸索如何建立具有长庆油田公司特点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根据上级的管理制度,结合长庆油田公司的特点,进行坚持不懈的制度建设,制定了包括固定资产购建、转资与预转资、清查盘点、验收、报废、闲置固定资产处置等配套制度,建立气井管理、设备管理的制度及相应的实物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制度层面不断完善,使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

组织机构上实行油田公司—厂—作业区的三级管理。油田公司财务资产处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科领导厂级固定资产工作;各厂级单位财务部门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岗,负责固定资产管理日常工作及领导作业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作业区配备兼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盘点等日常工作。各专业部门归口管理生产设备、信息设备、管线、单井等各类实物资产。

五、现行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长庆油田自上世纪70年代开采以来,一直在资产管理上探询适合自身特点的思路,在资产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战线长、开发历史久、资产增加速度快、以及复杂的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资产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