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感想范文

时间:2023-09-15 17:3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教育感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殊教育感想

篇1

关键词:特殊教育;语文教师;美感形象

一、语言美

语言是人与人交往、沟通的工具。在特殊教育学校,语言更是师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视力残疾学生对外界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听觉,所以说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更应加以锤炼,以补偿学生感性表象的缺乏。1.规范性、逻辑性美。教师的语言要有规范性,特别是讲授基本知识与概念时更应准确、清晰、简洁。教师的语言具有逻辑性才能使所讲授的知识系统化,成为一个整体,构成知识网络。2.深刻性、含蓄性美。语言的深刻性是教师语言的力量所在。所谓深刻就是有“新意”,有“见识”,有“独到”之处。深刻应体现在哲理的揭示、经验的总结、审美理想的探求等。含蓄性是语言具有启发性的表现,也是一个人具有修养与风度的表现。音乐要有间隙、画要有空白,教师的话也不要说尽,课堂上要留下让学生深思的余地。3.感染性、参差和谐性美。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单一传授知识,大量的是和学生情感的交流,所以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感染性。语言的教育作用往往在于“情真”“意切”。要使学生动情,在心理上引起“共鸣”,然后再让学生受到启迪与教育。语文教材中表现语言美的内容比比皆是,如表意精练的“四字格”词语工整骈骊的风姿,参差变化的长短句中整齐错落之美,排比句中音节匀称而又畅达动听的声音美等。语言表达要长短错落,节奏、节拍要昂扬与舒缓相和谐,这样才可以表现教师起伏跌宕的情感。优秀的教师都懂得以语言的节奏去调节感情的交流,并善于将讲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审美主体,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审美的愉悦性,在审美的享受中愉快学习。4.生动性、形象性的美。全盲学生,尤其是先天失明的视力残疾学生对具体物体、周围景物以及对于他们来说很抽象的事物都无从感知,又没有弥补手段,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语言直观描述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应重视学生视觉缺陷的补偿,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直观描述,有时还需要加上教师本身的感受与体会进行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弥补视觉表象的缺乏。

二、爱心真心美

对于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来说,高度的道德精神、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是职业素质的灵魂,而关爱精神同样是教师素养的主要内容。“爱的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教育话题,作为特殊教育教师,“爱”尤为关键。残疾学生是一个不幸的群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有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障碍,在成长的道路上,要付出比健全学生更多的努力与艰辛,因而尊重、爱护、关心和帮助这些困难群体,是每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教师不但要热忱关爱每一个残疾学生,而且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把爱的情感教育作为残疾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残疾学生也能同情、关心、帮助和接纳他人。教师良好的情感不仅会发展学生的智力、愉悦学生的心情,而且还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对祖国的爱、对生活的爱、对学生的爱、对自己从事的特殊教育事业的爱,这一切爱都集中到对学生的爱上,对学生付出一片真心。这种爱心、真心积累的丰富、坚实的教学实践,将是教师与学生内心里一生的财富。

三、知识智慧美

教师无论品德多么高尚,对学生多么爱,工作态度多么认真负责,没有智慧是永远不会得到学生认可的。教师爱学生就要以思想、智慧、知识的乳浆培育学生。教师的天职就在于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腹中有真才实学,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时时注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激昂的情绪赞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以愉悦的情绪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还必须尊重视力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在教育平等的原则下,开展个别教育。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最终是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正是这座古园历久弥坚的活力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努力生活,积极面对人生。通过教学还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积极思考,如何看待生与死,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质,着意锻炼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自信心。

四、人格性格美

教师的美感形象因素还体现在教师的人格力量上。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更是如此,学生崇拜一位好老师的知识、人格,甚至他的一言一行。教师的人格力量表现在多方面。理想美是心灵美的精华、灵魂。富有理想、有执着追求的教师能给学生追求理想之美的人格美感。无私是最崇高的品德。为特殊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教师,给学生以无私奉献的人格美感。坚忍不拔的意志、豁达乐观的心境,是令人崇敬的精神。在艰难的境遇中乐观向上,在疾病缠身时仍欢悦热情工作的教师能给学生以胸襟宽广、境界高远的人格美感。教师的人格常常是活跃在学生心中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人格起着强大的塑造作用。教师的性格对视力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思想境界和心理健康水平会在学生身上打下烙印。性格是一个人的心理特征以及与这种心理特征相适应的具有连续性的行为方式。我们提倡性格多样化,反对违背生活辩证法的“千人一面”、“万人一格”。但是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多样化的性格特色还应有一个共同的基调,这个基调应是真诚、坚强与热情。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提高,人生价值的取向也是语文教师美感形象的内容。如在讲授《老王》一课时,我启发学生体会到作者是在用善良去体察善良,从中合理地引申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的道德理想。残疾人的人格独立是回归主流社会的重要标志。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缺陷往往会导致心理的自卑、自信心的缺乏。许多教师也会不自觉地带着同情、怜悯的眼光去“俯视”这些孩子,这就很难培养起残疾学生自尊、自强、自信的品质。教师只有以平等的态度、以对待常人的眼光去“平视”这些孩子,热爱关心他们,尊重理解他们,严格要求他们,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乐观开朗、心理健康、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人。所以说,对残疾学生身残志坚、逆境中奋斗等诸如此类的教育也体现着教师自身的审美取向。因此,教师应努力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美学成分、人文要素化作残疾学生成长的营养,滋润他们的情怀,从而使他们积攒起人生底蕴,孕育出人文精神。

篇2

关键词:残疾学生?摇惩罚?摇艺术

一、惩罚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特殊教育被视为爱心教育,社会的期望值不同,普遍认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应该对孩子们有爱心,有耐心,导致老师在实施教育时,不能够采用惩罚的教育。怕引起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误解。导致这些学生越来越难教育,打架、喝酒、抽烟、甚至出去偷东西,老师一筹莫展,这就是教育缺乏了惩罚的结果。

二、惩罚要讲究艺术

目前,中国教育的一大毛病就是“缺钙”,而病因之一就是缺乏教育惩戒,缺乏真正的唤醒。那么如何实施惩罚,才能更好地起到教育效果,并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呢?

我在教学中,也积累了大量对聋生实施惩罚的案例,基本上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005年一个深夜,我班的杨旺和营正两个人,深夜爬围墙出去上网,第二天我找到他们,他们好像都知道自己错了,见到我就认错,其实这样的事情在他们身上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这次我思考着要好好地“惩罚”他们一下。杨旺个性内向,比较敏感,他的家庭条件一般,父母亲都是农村人,我知道他比较心疼父母。我先打电话和他父亲说好,农忙季节,让他回家帮父母忙两天。以前家里心疼他还小(15岁),舍不得让他干农活。这次,通过我和他家长沟通,他父亲答应了,我对杨旺说,你深夜出去上网,知道父母多担心你吗?没找到你,你妈妈几乎一夜没睡,你上了一夜网,用了20多元,知道你的父母种一亩地能挣多少钱吗?这次你回去,好好地和父母一起干活,杨旺回家后,我和他父亲保持电话联系,让他插秧,大人做什么,也让他做什么。两天后,杨旺回到学校,感觉他变黑了许多,我对他说,你把这两天的感想写成日记交给我。他在日记中写道:

爸爸妈妈真的很辛苦,以前我不知道,还偷偷跑出去玩,我很不好,我以后要听老师和爸爸妈妈的话,努力学习。

经过这件事,感觉杨旺长大了许多,不但这样的错误没有再犯,就是以前作业不做这种现象也没有了。我知道,这种“惩罚”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对另一个学生的教育,我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营正外表活泼好动,家庭条件优越,家里其余的都是姐姐,就他一个男孩,且父母看他是聋人,对他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他在学校特别有优越感,好面子。我抓住他这一特点,我在班级晨会上说,营正同学深夜出去上网,说明几点,一,他深夜不睡觉,说明他精力旺盛,这是好事,因此老师决定,给他发一个袖章,学生听到我这么说,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我接着说,让他义务为学校做一周好事,好不好?听到此,学生恍然大悟,随即,学生们鼓起掌来,在掌声中,我给他带上袖章。我说你犯错误了,怎么抵消你的错误呢,用做好事来抵消吧,这一周你至少为学校做好事10件,然后我会把你的好事写在黑板上,并且要为自己的错误写一份检讨,也一并贴在黑板上。他还在教同学们上网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以前上网都是玩游戏、聊天,没有学到任何有用的知识,他在摸索中教会同学们搜索东西的过程中,找到了真正的自信和优越感。这样的错误他以后没有再犯,学期末,还被评为三好学生。

三、惩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一个学生自己自行车被偷了,他又偷了别人的,还美其名曰“换”。我是这样处理的,这个孩子已经17岁了,已经具备了承担自己行为的能力,所以,我先带他上网搜索有关少年犯罪的行为,以及所受到的惩罚。他看到有很多青少年因为偷东西而被抓起来时,非常害怕,我很认真地对他说,这辆车子是别人的,不管是你换的还是偷的,在法律上都是偷,你现在是17岁,等你到18岁时,如果你再这样做的话,你就会被抓起来,所以现在一定要改掉这样的坏毛病,你愿意吗?他认真地点点头,我说,老师陪着你,现在我们去把自行车还给人家好不好,他同意了,后来,我陪他在电影院门口等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把自行车归还给主人,我对这个人解释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失主对我连声感谢。从中,这个孩子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以后,他彻底地改掉了偷东西的坏毛病。

四、惩罚要让学生认识错误,承担后果

2008年,我的班级转来一名新生,他的档案上记载,好打架,在一次篮球比赛中,他对于同学犯规的行为很愤怒,就动手打了同学,导致同学膝盖撞破,暂时不能行走。我问他:现在被你伤害的是同学,你要赔钱,还要尽力帮助他,一定要让同学原谅你。知道吗?那一周,许同学的生活都是他料理的,包括洗衣,叠被,端饭,甚至洗澡的时候,他都给予帮助,而且做得越来越好,由于两人这样亲密的接触,后来两人居然成了好朋友。通过那一周的惩罚,这个爱打架的同学意识到打架的危害性,也明白自己每次打架,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从那以后,他没有再打过架。

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当然,惩罚后不是就万事大吉,老师还要跟踪教育,我们要去掉管理中的条条框框,以变应变,刺激思维,积极创新,解开各种现实中的“结”,以达到惩罚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云晓.没有惩罚的教育不完整.中小学教育,2003(5).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篇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最为可贵的职业情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师爱更体现出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爱就更为重要了。因为,聋生在生理上丧失了听觉,从小无法学会听话、说话,无法形成完整的语言信号系统,认知少.对是非辨别不清,加上他们孤僻、脆弱的性格。经不起外界的引诱,容易受不良行为朋友的诱惑,极易模糊视线,误入歧途。所以,作为特教教师首先应正视他们的心理缺陷,以博大的胸怀和火热的心充分理解、尊重和爱护他们。在思想上正面引导,做学生的知心人;在学习上因材施教,做学生的有心人;在生活上热忱关怀.做学生的贴心人。通过多渠道加深师生情感的沟通,取得学生的信任,使他们从教师的坦诚中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的喜悦,走出自卑,从而建立一种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达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特殊学校教育教学对于学生的直接交流通常采用的是看口形、看手势语或动作演示的方法。然而,这种直观形象的手势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影响聋生与听人的交流,造成沟通时的障碍。当聋生融人社会以后.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书面语和听人们进行交往与沟通。因此,加强提高聋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写话能力就成了聋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段话同样为我们聋校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要走好习作教学的每一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几十年的聋生教育教学实践.我发现聋生能够用手势语正确表达出课文的意思,但无法用书面语表达出来。因为聋生没有掌握好第二语言——书面语。要想使聋生能够写出通顺的句子,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使学生尽可能地接受更多更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弥补聋生生理、心理上的缺陷。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先教己”,这是教师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的师德要求。教师要处处时时用自己美的语言、美的心灵、美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虽然他们听不到你说的话,但他们能从你的表情、举止判断出对与错、喜与怒,而且模仿性强是聋生特有的特征。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聋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教育作用,能开启聋生心灵的大门.使他们从教师身上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审美。

篇4

关键词:少年班;人才培养模式;智力超常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24-02

一、研究背景

少年班是国家为了通过公开选拨发现智力超常少年提早进入大学,为其创造适合的成长环境而创设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统计学测算,人口中大约有3%的儿童是超常儿童,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5000万的超常儿童,适合于普通少年的教育内容和进度无法充分挖掘这类少年的发展潜力。因此,按照心理和教育科学的客观规律为超常少年提供特殊的教育机会,有助于帮助他们全面、快速地发展。但是,少年班学生尽管在智力活动中表现突出,在提早进入大学的情况下却普遍存在适应问题。少年班学生开始大学生活的年龄偏小,社会化程度较低,生活上自理能力不足,往往由于心理发展落后于智力发展而出现情绪上、行为上、自我管理上的各种问题,影响和妨碍了其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积极探索少年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招生、预科、本科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强对少年班学生的学业辅导和心理辅导,充分发挥他们智力上的优势,帮助他们提高大学学习与生活适应能力,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本文旨在通过对西安交大少年班人才培养模式的介绍和分析,探讨这一特殊人才的科学培养方式。

二、西安交大少年班人才培养模式介绍

1.招生环节。招生环节是少年班人才培养的起点和基础,科学地选拨具有超常智力和培养潜力的学生是少年班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从2002年开始,西安交大在招生中做了重要改革。考试内容既有本学科知识,又增加了人格测量和面试环节。面试的内容包括理工科知识,人文社会知识,生活常识,外语水平和心理学素质等,对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想象力、对复杂情况的思考判断力、自我认知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确保智力超常,品格优秀的少年入选。

2.预科环节。通过招生考试选拨出来的少年班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年要经过预科阶段的学习。少年班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年主要在西安交大附中进行学习,完成高中课程的学习,同时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大学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正式开始接受高等教育做好学业上的准备。在预科环节中,少年班配备了两名班主任,一名生活班主任和一名学习班主任。少年班实行跟班制,由这两名班主任分别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要求大学的部分老师给少年班学生授课,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进行从中学向大学的转变。从第二年开始,少年班大学生正式进入大学校园开始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西安交大对少年班学生实行导师制管理,每一名导师负责三名学生的学业指导。学生在这一年中接受通识教育,暂不划分专业。从正式进入本科学习阶段开始,少年班的课程难度提高、进度加快,学生开始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并学习高等数学。从入学第三年开始,少年班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自行选择专业之后,即到各相应的院系并入普通本科生班开始专业学习。

三、对少年班大学生培养效果的调查

1.调查对象:2005级、2006级98名少年班大学生以及24名家长;调查时间:2008年5月;调查地点:西安交通大学;调查方法及内容:对学生的调查采用了问卷的方式,调查工具是研究者自编的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适应性自评,第二部分是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适应性自评部分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自我评价、情绪管理和独立性。评价分为四个等级:很好、较好、一般和较差。问卷的满意度调查部分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对少年班的生活感想及对学校和老师的建议。对家长的调查方面,方法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20名家长接受了电话访谈,4名家长接受了面谈。访谈内容是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自我管理能力、行为习惯、个性、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价。

2.结果:在对学生进行的满意度调查中,54%的学生在谈论对少年班生活的感想时都明确写到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对自我管理、独立学习的要求高了”、“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了”以及“心理上成熟了”等有关独立性和心理发展的感受。28%的学生提到了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和指导,以及在少年班这样一个特殊集体中生活感受到的温暖和凝聚力。

3.讨论:家长访谈结果显示,80%以上的家长对学生在学习生活适应等六个方面的表现做出了“很好”或“较好”的评价,超过50%的家长对学生在学习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这两个方面的表现评价为“很好”。在“独立性”自我评价方面,有56.7%的学生对自己评价为“很好”。满意度调查中,50%以上的学生明确意识到了大学生活对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帮助,超过25%的学生明确表达了对少年班这一集体的正面感受。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家长普遍对学生的适应情况感到满意,并且明显观察到了学生在大学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而少年班学生基本都意识到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在大学学习与生活适应的各个方面自我感觉良好,尤其是在对自己表现出的独立生活能力感到认同和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科学的选拔方法。西安交大少年班招生中除了书面考试外,面试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众多专家多方面的综合考核以及科学的心理测量,确保了资优少年入选,这就为优秀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质量基础。②合理的课程设置。少年班的课程设置中包括了大量的人文类课程,在课堂上引导和鼓励学生演讲、小组讨论并独立撰写论文及研究报告。这样的课程有益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学习所必需的。③科学化的管理方式。由于生活经验和年龄的局限,少年大学生在独立性、社会化程度和情绪管理能力上仍有待发展,在从初中到大学的转变中很容易感到生活突然发生变化时的压力和焦虑。西安交大少年班针对这一问题专门设置的预科阶段让学生能在较为熟悉的中学环境中度过少年班的第一年,同时为少年班学生配备的两名班主任能够从学习和生活上全面地引导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与生活的状态,促使他们在温暖、安全的心理氛围中学会从各方面管理自己,学生在正式开始本科阶段学习生活之后就能很快地适应。

四、思考与总结

综上所述,西安交通大学从2004年开始探索少年大学生培养的新模式,从招生、预科到科学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各个环节入手,科学选拔出智力超常、综合素质高的少年大学生并有意识地锻炼其独立学习、生活的能力。经过对2005、2006两级少年班学生进行的培养效果调查可以看出,这一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少年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帮助他们在较小的年龄阶段顺利完成了从初中到大学的过渡。但是,从本次调查结果中也发现了少数少年班学生存在的问题。首先,在家长访谈和问卷调查中,有个别学生的学习适应较差或人际关系适应较差。早在十几年前就曾有学者提出,要正确区分刻苦攻读型或早读型与超常早慧儿童的问题。极少数学生的问题说明,今后的少年班选拔应注意将在中学教育模式下因苦读而得到高分的优等生与智力和情感发展较早、较快的超常少年区分开来,否则前者在被看作超常少年提前接受高等教育时可能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学业困难。其次,有26%的学生对学校和老师提出了建议和要求,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希望学校能够为少年班学生安排丰富的课余活动;②希望老师或学校能够在选择专业上给予指导;③在少年班前两年的学习结束后,少年班学生划分专业进入院系之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希望学校能够对此加以关注;④增加心理健康课的课时,个别学生确实需要更全面的个体心理辅导。最后,从学生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可以看出,少年班为学生提供的学业指导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少年班学生是作为超常少年被选拔和培养的,如何在进入本科阶段后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注意个别化的因材施教和跟踪培养,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将是我们继续思考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关于大学少年班超常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0,(2):20-22.

[2]杨荣波.运用良性心理暗示,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时效[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9):63-64.

[3]邓德英.目前我国超常教育及少年大学生培养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教育科学,1992,(4):14-16.

篇5

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武术的精华。二是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武术去研究。通过这样的创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和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更高更远的人生目标。只要掌握了合适的教学方法,体育和武术教学会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武术教学;爱国主义;综合素质

随着李小龙、叶问等电视剧,电影的热播,大家对中华武术的关注越来越热,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对英雄钦佩加崇拜。这几年我在职高体育教学中,曾经遇到好多学生,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里抬拳踢腿,口中还念念有词,当我询问时,他们都热切的期盼老师能教给他们一些,哪怕最基本的小武术。面对同学们对武术如此地渴望,我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在做了大量的调查和测试后,我决定创新体育教学,将武术教学和体育教学融为一体,这样既增加了同学们上好体育课的欲望,也满足了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武术的爱好,同时也为他们终身学习体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在把武术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1 让学生了解中华武术的精华。

武术里面固然有健美的姿势、高难的动作,给人们以美和力的享受,但同时又可强身健体,这是练武的作用。武应该理解为打,那么术指是就是方法和技术了。但是,往往有的习武者练了很长时间拳术,姿势优美,表面上看很有功夫,可是一遇到实际交手之时,就应用不上。原因当然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未得武术之真谛。著名梅花桩拳师韩其昌老师常讲,练拳要练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艺的程度,方为可矣。意无意,达到真意出现潜意识支配,亦就是达到了阶及神明的上乘功夫阶段的,也就掌握了武术之真谛。

2 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武术去研究。

教育部前两年发文,要求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推广武术健身操,旨在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据悉,为推广武术操,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统一习武内容。 小学、初中及高中的武术操有所区别,小学所习武术操有两套,即旭日东升和雏鹰展翅,两套操均是以长拳基本动作为主,动作欢快;初中生的武术操为英雄少年,以长拳基本动作和运动风格为基础,汲取了太极拳、少林拳、南拳和健身气功的技术元素;高中生所习武术操为《功夫青春》 (对操),选取武术基本攻防动作,练打结合,突出武术既可以单练,也可以对打的特点,将健身性、防身性结合。武术操姿势舒展大方,动作刚劲有力,喜好新奇的学生们应该会喜欢。整套操操练下来约3分钟,比现行的广播操时间要短,但是运动量比广播操要大,对学生们能够起到较好的锻炼作用。

高中生所习武术操中增加了“攻防”招势,武汉中学教师张辉对此表示,武术本来就是防攻结合的,攻防招式的出现不稀奇。他认为,攻防招式表演的成分还是偏多,但它增强了锻炼价值和练习的趣味性,也给学生们灌输了一些武术攻防的意识。为了让我校学生既享受体育课的乐趣,也享受体育课中武术的熏陶,我和我校体育组的几位老师,反复查阅有关体育课,武术课的资料,从中选出抬拳道、散打、自由搏击、咏春、太极等几种适合高中学生健身,防身的简便易学的武术,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自由选择。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周边武术人力资源,请来了县里有知名度的武术各方面特长人事来传授学生。通过这样的尝试,我和学生都深感到体育课和武术课融合在一起的无穷魅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同时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坚持、有恒心和毅力、不服输等好多优秀品质。和终身锻炼的理念。

最后我想谈谈体育教学中融入武术教学的感想。

一、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在学生学习武术过程中,我给他们讲陈真等故事,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学生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体育运动使人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竟界,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自信心、自制力、进取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武术紧张而激烈的竞技对人的心理品质即是严峻的考验,也是一种健身强体的技能,同时也是一种注重积极进取的生活方式,它可高贵气质、修炼身心、,可提高人对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增强信心、使人得到勇气。因此体育教学和武术教学融为一体更能也是修炼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很好方法。

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武术中有许多可以用于实战的对打练习,这些练习可以使修习者更加谦虚,培养克制能力和勇气。而且可以提高机敏性和警惕性,同时可以测验动作的适应性和正确性。武术中的套路、散打和跆拳道的练习使人的身体动作更加柔韧,优雅达到武幻芭蕾的艺术境地。学生通过体育和武术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体育和武术知识、技能和技术,并使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武术教学与体育教学的融合,能更好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更高更远的人生目标。

篇6

1.教育主体面较窄

首先,学校教育不到位。相对而言,现在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要任务都是落在学校身上,但是现实中,部分学校把这个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并没有深入将法的精神和权利意识交给学生。学校教育中心始终在教学和考试上,农村学校更是多问题,,都可能引发学校暴力事件,留守儿童无心上学,农村整体教育水平差,学生更无法得到良好教育。其次,社会主体群体效应发挥不充分。我国整体国民的精神生活还跟不上速度,青少年在各种诱惑之下很难自我鉴别和自我控制,容易引发各种犯罪。社会主体在实施自己的行政职能时,要认真起到社会引导教育的作用,例如公安、看守所、司法局、社区,及其他公益组织,都可以发挥自身的法制教育作用,为社会法制发展贡献力量,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再次,家庭法制教育的缺失与不足。我国整体国民的法制意识相对不高,因此,家庭在实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时必然受到限制,家长本身就不懂法,所以也很难教育孩子。家庭教育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环节。家长应该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切实对孩子履行法制教育的义务。家长的过度溺爱、法制观念淡薄,都将制约法制教育的效果。

2.教育内容不明确

当前很多教育主体在进行法制教育时,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混淆。教育层面还仅限于“知法”层面。知法要明义,最后要做到的是守法,守法是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法制教育要做到让学生守法,并且懂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外,教育的对象应分层化,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点,进行小学、中学、大学的法制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手段要相应同步变更,不可照搬照抄,全盘均一个教育模式。

二、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多元化探索

针对目前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存在的诸多缺失,有必要结合当前新形势,综合利用多方力量,进行多元化法制教育探索。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1.教育主体多元化,联合力量,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综合机制

第一,学校是法制教育的基本阵地,必须从源头上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可以定期让学校领导和老师参加司法系统做的法制培训,同时可以聘用有教师资格的法律专业毕业生,他们既可以上思想政治教育课,又可以定期做讲座,为学校师生作法律知识培训。教育厅主管部门可以尝试将法律知识水平引入成绩评定,教师的绩效和年底考核也要跟法律知识水平相挂钩。还可以考虑将学生法律知识水平的高低列入到学校教育水平的评估中去,激发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自觉性。另外法制教育教材要深入浅出,要结合最新案例,学生感兴趣,能看懂能掌握法制知识为目的,教学计划要制定具体详细,具有可执行性。

第二,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要随时跟家长沟通,可以通过电话,微信,QQ,飞信等信息手段经常发送法制教育知识点,班主任可以建立微博,家长通过微博法制知识学习后来教育学生。另外,定期召开家长会也是把握学生的身心动态发展的较好方法。

第三,社会应该成为家庭和学校的支柱力量,联合发挥最优力量。首先,司法系统部分可以连同教育局,建立“警校共建”机制,定期关注学校周边环境,实施行政手段对学校周围的网吧,有黄色活动的场所进行整治,防止青少年受到不良影响。另外,可以发挥公安监所的教育作用,公安监所包括看守所、妇女收容教育所、强制戒毒所、拘留所。可以让学生参观这些场所,听取反面案例,让犯案之人做些改造后的感想,这会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看守所可以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宣传栏上做些相关的典型案例,这无疑将对参观者起到深刻的震撼和警示作用。典型案例要是真实发生的,切合学生生活,能触动他们心灵的案例,并且可以结合法律知识,生动活泼地进行青少年教育,让他们养成懂法、守法的习惯。公安、戒毒所、看守所、拘留所还可以联合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教育基地的宣传展板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放更多实际的案例,图片真实展示,以此保证教育的长期性。社会各力量可以联合起来,建立综合教育机制,主动走出来到广场,进校园教育。

第四,社区法制教育。可以让青少年学生深入基层,进社区以自身所学法律知识,在社区中作法律宣传,为老百姓做法律知识服务。村、镇等基层有专人负责法制教育工作,制定具体的行政职责。

2.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要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教育方法和手段,他们喜欢活泼,丰富,直观化的教育方法,所以教育方法和手段的设计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要具备新颖性和直观性。并且最好能让他们同时参与到其中,有互动的环节,比如定期举办法制知识竞赛,有丰富的奖品奖励,还可以通过社区日的互动,让家长带上孩子到社区活动室参观,参与法制游戏,定期举办法制类晚会,通过小品相声等传递法制精神也是青少年喜欢看的。另外,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网络和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现在青少年们拿着一台手机上网,就随时随地可以搜到各种信息,但是在网络的便捷化的同时,也要看到网络信息混杂,辨别能力不高的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首先,可以在学校建立法治教育网站,让学生可以自由上网站浏览法制教育视频和学习专业知识,另外学校可以开发网络法制教育资源库,课程教学可以从资源库中选取内容讲授,这样会更加系统。其次,学校可以建立法制教育在线交流平台,教师可以与青少年学生网上聊天,这是学生喜欢的互动方式,可以随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学生思想道德的状况和法律意识,以便随时发现存在的隐患。最后,可以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等社会机构网络沟通机制。

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群体的特殊教育

农村留守青少年常年跟父母分离,父母远在他乡打工无法照顾到孩子,导致他们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心理和生理都缺乏有效动态监督,在外在诱惑之多的社会环境下,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识别鉴别力更差,导致犯罪爆发率极高。有的青少年是年迈的隔辈亲属代看,但这辈人基本上都是文化程度低,身体有病,年龄大精力有限,无法有效对他们进行精神引导和道德管束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走向岔路。对此,社会和学校应该负起更多的责任。首先,村中应设置法制教育办公室,由专门部分专门人负责,调查所在区域有多少留守儿童,要动态监管他们的状态。另外定期开展法制讲座,将村的中小学学生集中在一起,讲述法制知识。

其次,可以在学校开展丰富的法制知识文化活动。例如可以创办法制主题的板报,带领学生观看法制电影,中学晚自习开始前让学生看中央台12频道法制与社会频道,开展小组辩论赛,举办法制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再次,要整治村中的诸多网吧,禁止青少年进入,如果有违反的商家,将予以重罚,甚至吊销营业执照。工商文化出版部门,广播影视传媒等部门可以联合展开扫黄打非互动,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对游戏厅娱乐场所定期整治,积极营造良好的青少年生活和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对村中闲散人员经常聚众赌博的,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以往青少年学这些人的行为,迷上赌博。最后,心理辅导必不可少。村里可以组织热心人士或者退休的心理医生,大学教授到留守青少年中进行心理辅导,如果比较特殊的家庭还可以整体家庭心理辅导。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 语文 ; 生活化 ; 课堂教学 ; 资源语文课程作为培智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强调了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说明语文更具生活化,如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语文活动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因此,每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设计富有生活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生活和教学成为一对“伴侣”,以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充分体现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指导思想,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还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以生活本色。

一、教师应致力于使语文教学环境生活化

智障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语文课堂教学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处处在我们身边,让学生从中发现语文问题,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更高涨,因此,作为我们教师就必须要敢于创新教育,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去寻找语文资源使学生学之有用。

我在“各行各业”主题教学中,带学生了解、认识“警察”这一职业时,考虑到智障学生对警察接触不多的现状,我找来《黑猫警长》的动画片,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到警察的神勇,断案的机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警察这种职业。比如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我们所要传授的知识,我们可以把教室的一角布置成天气预报台,里面包括年月日的更替,几种天气的变化,与气候和天气密切相关的标志性动植物,以及人的衣饰和运动的转变等等。让智障儿童去观察、认识、在更换或者报道,从而使知识在这种生活化的环境中不知不觉的浸润到学生的头脑中。根据教材内容,我们还可以把教室布置成舞会、动物园、游乐场等不同的生活化环境和情境。那种身临其境、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气息,会完全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进而乐于去学习和运用。

二、教师应把所教授的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当学习内容和智障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的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境,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入手,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才能激发出智障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参与到学习中去。

(一)引入学校生活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拾到别班同学的手套主动送还的事情,利用班会或队会,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二)联系社会生活

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例如:学校组织的一些参观、游园活动等,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者写一写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想等。

(三)结合家庭生活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三、教师采用的语文教学方法生活化

对智障生来说,抽象的单纯的说教是枯燥无味、难以接受的。只有在富有生活特色的课堂上,学生们才能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使培智学校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受到启示: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教学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培智学校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相结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进行,注重走进生活去学习语文知识,在愉快的游戏中,玩中学,学中玩,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生活场景体验法

就是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景中去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生活化教学中最常用到的方法之一。智障生理解能力差,对他们来说来自生活的可以直接感知的知识往往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内容,让智障生走进生活,让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再现,可以促进其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生活场景展示法,可以利用真实场景和模拟场景进行。我在教《有礼貌的孩子》这一课时,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采用半扶半放、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模拟生活场景,让智障生向课文中的“小红”学习,上学时向家人告别,利用学校这一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练习到了学校怎样与老师、学生家长、同学打招呼,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又如教学语言训练“让座“时,我设计了“乘坐公共汽车”这一情景,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要求学生进行乘车实践。利用班里的课桌椅拼搭成公共汽车,教师进行讲解并示范,然后请各类学生进行活动,使学生在场景展示中知道乘车的一些常识,并要求学生对 “让座”中的故事进行表演,使学生知道要给老人及有困难的人让座。这样的场景展示使学生加深了印象,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因此,生活场景展示法能扩展教学的空间,补偿智障生的生理、心理的缺陷,促进智障生的生活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生活游戏活动法

游戏活动法寓教育于活动中,能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促进学生智力和生活适应能力的发展。如角色游戏“做客”,“打电话”,“过生日”等可以把学生引入生活情境中,在玩中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在玩中学习怎样与人交往,提高智障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篇8

一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区校本研修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高教研水平、教学技能、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打造榆阳教育强区,根据省、市《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全区普(职)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教育直属机构。

第三条 确立校本研修与“联片研修”相结合的研修模式。

(一)校本研修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修活动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修程序取得研修成果,并将研修成果直接应用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研修活动。

(二)“联片研修”是以“校本”为基本理念,以促进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目的,以有效实施新课程为工作目标,以校际合作、区域联动、优势互补为行动策略,在校本研修基础上,延伸拓展到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领域,为校本活动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它是让众多学校在这个平台上共同研究解决校本中存在的共性或较深层次问题的“大校本”研修工作机制。

第四条 校本研修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联片研修实行工作组长主持下的片区校长联席会议制,由组长学校校长按照职责主持联片研修工作。

二 教研网络与层级职责

第五条 健全研修网络,搭建工作平台。

(一)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校本教研(科)室和学科教研组。以校本理念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抓好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建立以课例、案例为载体的“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新型教学研训制度;注重方法创新,组织开展校本研训、合作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教学观摩、同课异构、教学咨询、教学管理、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收集和开发校本研修的各种文本、电子资源,健全校本研修档案,构建校本研修工作发展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考核机制。

(二)成立联片研修工作组,建立联片研修工作机制。

依据学校区域分布、规模大小、学段特点等原则,将全区中小学划成片区,组建联片研修工作组,联片研修工作组下设学科研修指导组作为业务指导机构;同时健全学校教研(科)室和学科教研组及备课组,成为学校校本研修的执行机构。

榆阳区校本研修联片研修组划

组 别

片属学校

组长学校

教研员

负责人

备注

城区组

高中组

一中、二中、苏中、华栋、高专附中、九中

一中

贺艳萍

赵媛媛

吴志清

初中组

一中分校、二中、苏中、四中、五中、七中、十二中、华栋、高专附中、九中

一中分校

高岳成

陈文文

常艳珍

小学组

一小、二小、三小、五小、六小、七小、八小、九小、十小、星小、逸夫小学、原榆阳镇小学、特教、民办小学

一小

常秋梅

段 静

谢海雄

幼儿组

一幼、二幼、民办幼儿园

一幼

孙 娥

常艳芳

杜治礼

农村组

南片1组

镇川、上盐湾、鱼河、鱼河峁、清泉

鱼河峁

赵媛媛

张曼亭

谢海雄

南片2组

古塔、余兴庄、青云、刘千河、刘官寨

古塔

杜邦友

常秋梅

贾美丽

赵英炳

东片组

麻黄梁、安崖、大河塔、牛家梁、金鸡滩

麻黄梁

高岳成

张 艳

罗 慧

北片组

孟家湾、小壕兔、岔河则、马合

岔河则

段 静

陈文文

孙 娥

吴志清

西片组

补浪河、红石桥、巴拉素、小纪汗、芹河

小纪汗

贺艳萍常艳芳

杜治礼

联片研修工作组接受区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接受区校本研修专业指导组的业务指导,同时组织指导联片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实行区、片、校三级拉动,行政、业务两线并举,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互补共生,形成“三级二线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第六条 明确层级职责,提高工作绩效。

(一)以区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榆阳区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是全区教科研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负责全区基础教育科研工作的规划与制度建设,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组织开展重大教科研活动和专题攻关,总结推广教科研成果,表彰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二)区教研室、区进校、区电教馆是全区校本研修、联片研修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全区校本研修、联片研修工作方案,确定研究课题,健全研修网络,完善校本研修、联片研修工作管理办法,策划安排校本研修、联片研修活动,为校本与片区研修活动提供咨询、指导等专业支持。真正把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到学校,贴近校本、贴近课堂、贴近教师、贴近学生,与一线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

(三)校本研修工作专业指导组是校本研修与联片研修工作最直接的指导者和引领者,负责督促检查所联片学校校本研修、联片研修组织机构和研修制度建设,按相关规定要求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和检查评比制度,形成联片研修运行模式和工作流程。积极协调和指导校际、乡镇际联片研修活动,负责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校本研修工作,促进乡与乡、校与校、组与组以及教师之间合作交流、有效互动、共同提高。

(四)中小学联片研修工作组由片区组长、成员学校校长和联片教研员组成,是片区研修的指挥中枢,负责联片研修活动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和检查评估,对片区所辖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开发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调研指导和建议督查职能。片区校长联席会议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科联片研修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

(五)学校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直接领导和指导学校校本研修工作,使校本研修做到有组织机构、有制度措施、有实施规划、有评价考核、有经费保障、有激励机制。

(六)教研(科)室和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研修日常管理。依照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和方案制定学期校本研修计划与进程表,提交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承担对教师业务能力、教学水平的考核,评选教师的教研成果,指导校内各层次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在校本研修计划实施中加强过程管理,形成教研常规:对各学科教研组的课题、计划、活动、总结、成果等进行检查、记载、评价;学期末对全校校本研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提出奖励与改进意见。

(七)学科教研组根据学科教研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学期研修计划,组织和督促学科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教法,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观摩、说课议课、集体备课、教研反思、专题研究、教改实验、撰写论文等校本教研活动,每项活动做到“四定三有”:即定主题、定内容、定时问、定人员(主持人、主讲人、中心发言人等),有记录、有小结、有考评,使预定目标落到实处。

(八)兼职教研员协助区校本研修专业指导组和学科教研员开展咨询、指导活动。带头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积极承担专题研究,主动承担校本培训任务。

三 研修内容与工作方式

第七条 实施“一功五化”,夯实校本研修。

为促进教师理念更新和专业发展,特提出“一功五化”校本研修内容及方式。

(一)锤炼教学底功:三个类型(通用基本功、学科基本功、研究型教师基本功)拾阶而上;三种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后备骨干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次第展开;三种方式(发现新苗、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整体推进。

研修方式采用“自我研修式”扬长补短、“师徒结对式”同伴互动、“竞技比武式”增强动力等。

(二)转化教学理念:教师确立四个意识(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强化“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三落实”,落实教学目标(教材目标化、目标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练习化、练习应用化);落实“教”为“学”服务(以学生经验为起点、为扩大学生经验而展开、为学生获得新经验和理性认识而结束);落实课后评价与反思(反思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策略,反思教学效果,)。

研修方式采用“专题讲座式”提高认识、“以学论教式”转变行为、“评价反思式”长善救失等。

(三)内化课标教材:明确课标要求(课程功能地位及基本理念对课程实施的诸项建议课标设计思路及总分目标);通晓教材体系(教材编写体例及内容体系教材宗旨任务及知识板块单元章节地位及前后联系课时教材内容及设计意图);掌握教材教法(新课程倡导的新教法学习引进的好教法继承传统中的好教法提炼自己的创新教法);组织教师进行课标、教材、教法考试。

研修方式采用“观摩研讨式”对比分析、“分类磨课式”提炼升华、“测查问卷式”考评把脉等。

(四)优化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抓三要素(备课、上课、反思);学生活动抓三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对学困生开展“教学会诊”;引导教师以“高质量、轻负担”为目标,构建新的教学机制,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优质高效。

研修方式采用“案例剖析式”指导实践、“同课异构式”鼓励创新、“调研诊断式”反馈提高等。

强化教学管理:一是管方向,更新理念,落实机制(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管理工作基本方向,重点在“三破”、“三建”:破除应试教育的“唯考分是问”,破除妨碍课程改革的陈规旧矩,破除压抑教学民主的权力滥用: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制度)。二是管过程,夯实常规,动态调控(狠抓落实,既有规范要求,又留创新余地,力求“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着力点在“两个控制”:一是教师的教学流程,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三是管教师,鼓励拔尖,整体提高(着眼点在“两业”,一是敬业精神,二是专业水平)。四是管学生,勤学巧学,导“星”入“轨”(注重学习品质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把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预习、听课、复习、练习、小结”这五个最基木环节分别细化出操作要点,反复要求,强化训练,使之习以为常,在每一个学习时段构成一个相对完整有效的学习周期)。

研修方式可采用“流程控制式”检查常规、“评教评学式”教学相长、“激励策进式”评优树模等。

深化校本教研:树立一种理念(校本教研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增强两种意识(发展意识、研究意识);把握三个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掌握四个步骤(问题、设计、行动、总结);运用五种方式(教学反思、教育叙事、课堂观察、教学案例、课题研究)。校本教研不等同于课题研究,既要积极承担上级下达的课题任务,更应大力倡导紧贴教学实际的小课题、微型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去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去实施这个办法,去反思这个办法的成效,依此形成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常态。

研修方式采用“课题驱动式”群体参与、“问题转化式”沙龙交流、“成果展示式”比学赶帮等。

第八条 加强校际合作,开展联片研修。

(一)当前我区联片研修工作的主要任务:

1.研究教师全员培训,解决观念转变、教学有效、教研有为等新课改带来的三大基本问题。

2.研究新课程的教与学,破解实施新课程的关键-转变教与学的行为。

3.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破解实施新课程的难题-综合实践活动及校本课程的开设。

4.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管理,解决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问题。

5.研究校园文化建设,解决和谐发展的校本文化构建问题。

(二)校际合作、联片研修的工作方式

1.区级层面加强示范式引领带动。确定“校本研修实验基地校”,构成全区校本研修工作的骨干体系,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联动辐射作用。

2.片区层面加强主题式联片研修。针对各片、校研修工作发展的局限性和不平衡性,以片区内强势学科为龙头,带动弱校或弱科共同提高。

3.学校层面加强点面式联动。以学科教研组为阵地,接受片区学科研修指导组的指导,强化学科研修,重点扶持弱科,实行点面结合式联动。联动方式采用“师徒结对”、“课题合作”、“自主联合”等。

4.学科层面加强跨校式研修。在农村中小学以联片方式开展跨校式研修,将专职教师数量少、难以建立专门教研组的相关学校教师组成一个研究群体,能者为师,兼任组长,主持开展研修活动,以消除学科研修工作的“盲区”与“死角”。

四 绩效考核与结果运用

第九条 区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依照《榆阳区校本研修考核办法》,对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切实具体的目标要求,结合本规程一并实施考核。

第十条 各片区、学校要努力营造“人人参与教研、校校彰显成果”的研修氛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态势,在校本研修与联片教研方面,除区上统一进行绩效考核外,要切实加强自查自评,重点突出“四查四比”:教师自查,比个人反思的深度;联片工作组自查,比互动引领的广度;学校自查,比发展变化的幅度:联片互查,比互补提升的高度。

第十一条 区教育局将学校校本研修绩效考核成绩按5%计入督导室对校长年度考核之中,个人校本研修学分与评优树摸、晋级晋职挂钩。

五 工作制度与保障措施

第十二条 依据本规程和《榆阳区中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本管理、校本研修与联片研修相关制度。

(一)工作制度

包括联片研修制度;校本研修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课题申报制度;论文评审制度;常规检查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

(二)档案制度

1.组长学校建立联片研修档案:包括联片研修制度,每学期活动计划,工作组与学科指导组人员名单及分工,每次联片主题活动记录及小结,教师参加联片研修的心得体会,每学年片区交流展示材料及成果等。

2.成员学校(含组长校)建立校本档案:①校本教研档案(校本教研长期规划、学期计划及活动安排;各级申报立项课题申请书、研究过程记录、阶段性成果或结题资料;校本微型课题选定、主题学习内容与研究过程记录、成果及运用;教研组活动的年规划、期计划、周安排及工作总结;汇编教学论文集、教学设计集、教育叙事集、教学案例集、教学反思集等)。②校本培训档案(学校教师阶梯发展培训规划,学年培训计划,学期培训安排及内容记录;教师参与校本培训写实及考评记录)。③校本管理档案(落实“三规一则”及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制度或要求;教师备课质量检查及综合评价;作业设计与批改质量检查及综合评价;学科素质测评试题及成绩统计表、学情分析资料;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优秀课例光盘;优质课件;校本课程开发资料)。

3.建立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主要包括个人信息表;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个人在“一功五化”校本研修中的训练计划与纪实;个人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纪实;个人申报立项课题或校本课题研究的课题资料、过程记录及成果应用;个人听、评、说课记录及参加教研组、片区教研活动的感想、反思、随笔;个人教研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叙事、反思、总结等。

第十三条 加强领导,夯实措施,构建保障机制。

(一)加强校本研修、联片研修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专题研究、布署、检查、总结教育科研、校本与联片教研研修工作。区校本研修工作专业指导组和各联片研修工作组要牢固树立研修强校意识,求真务实抓研修,做到有工作布署、有过程指导、有质量督查、有总结评价。学校校长要切实担负起校本研修的组织领导责任,履行好校长在校本与联片研修中的工作职责。

(二)加强校本研修工作的经费投入。

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学校领导要树立教育科研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理念,安排必须的经费用于校本研修,为“培师德、练师能、铸师魂”提供有力保障,每年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本校当年经费总额的5%。联片研修经费在教科研经费中专项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