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
时间:2023-09-15 17:3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2-0000-02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丰富,基础性很强,因为这门课程主要就是针对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的,因此更加重注基础性原理和技能。涉及多方面知识比如多媒体、数据库、计算机基本技术以及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一些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相比高中的计算机技术内容要更多、更广泛。能有效的促进大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计算机技术,更较为专业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为大学生今后的信息技术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笔者在此提出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改革创新:
一、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是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最佳办法。因为无论那一项课程改革的变化和推进都是要以课堂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创新进而提高课程改革的速度,以致使课程改革有较大的创新和突破。否则各种课程改革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面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依据自身的改革形式和教研成果,坚持以学生为重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未来应用为方向,尽量培养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教师力争做到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引导者、策划者、管理者,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启发学生质疑探究勇于操作;还要采用提问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的促进学生合作探究,主动提出问题并能积极的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实践操作,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还可以运用案例式教学方式,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教学实践较强的课程,结合学校实际最好经常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教学用时较长,需要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才能进行使用任务驱动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选择好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为依据,科学合理的选择,恰当好处的应用,才会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以专业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实际学习的具体任务为驱动,教师指导学生组成几个小组,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每小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力争使学生努力就会有收获,循序渐进的构建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生在自主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已学的知识,争取综合所学内容顺利完成任务。每个小组一定要做到把任务尽量细化,如果遇到较难的问题就合作解决或者是通过询问教师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用这种方法适合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对于某一单一的知识内容是不太适合的。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小组都会有对自主学习新知较为困难的学生,因此教师要首先进行集体指导,学生可以进行模仿练习,促进很多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以致于不影响整个小组任务的完整速度,其实适当的讲解也会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的组员能力较强就应该给他们加大难度,尽量加大对这些学习小组的任务分配,可以选取较为专业的,具有较强挑战性的任务,组织较强小组快速完成并能及时总结经验,使各个成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全面综合发展。学校组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团队结合所学专业内容和教育科研方向,分期分批地开展专项活动,学校通过调动多方人才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尽量千方百计的调动教育科研带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改革教学内容
现代高等教育的培育人才逐渐由精英式转为大众化,学院的人才目标要求也由知识型人才转变为应用型人才,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具体教学内容时,也要求从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为重点,以更好地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大学生信息技术的全面提高。在教学中,把较为实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详实的传授给大学生,使他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理论,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尽快构建较为完整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实践和理论体系。结合大学生的具体专业,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文科和理科进行系统分类学习。迎合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本专业学习内容中及时融入先进的计算机理念和思路,有效地整合所学内容,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计算机基础知识新、内容多、概念多,比较粗糙课程的重点不够突出。同时学时有限,学习较为困难。在教材内容取舍时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是与应相关的理论。每个知识单元的内容以应用为主体,综合性的应用实例入手,引出各知识点及系统概念教师授课时通过精选内容。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地介绍最主要的知识点。
三、改革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网站经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的精心打造下建成并,供学生使用。该网站以贴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学习内容为核心部分,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在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学习内容的同时,辅助学生自练、自测的评价部分以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设置了问题讨论区,实现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基于网络环境教学的课程资源进行管理,包括进行资源的检索和浏览,对资源进行补充、下载。分类存储资源并将不符合教学要求的资源删除,教师已不再是位居前线的知识传授者,而是退居二线的引导者、组织者,其作用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和空间。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主动思考、质疑问难、合作交流、探究研讨、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哦较大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力,这样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四、改革考核模式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不仅在堂上探索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且在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上也必须进行必的改革。笔者所在学院采取的具体方案是参照教学划中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现的要求。着重考核学生对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对基本知识的应用力。采用无纸化考核方式,学生考试时从丰富的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部分题作考题。《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微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基础知识部分占全卷20%(20分)。题型为填空题和选择题;操作技能部占80%(80分),题型包括汉字录入、Windows使用、字排版、电子表格、演示文稿、数据库、因特网的简应用等。在学生的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根据计算公式: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即可算出总评成绩。
任何一项课程改革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更需要一个较为艰难的实践过程,需要大学教师群策群力,依据本校大学生实际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和能力水平进行有效的改革。另外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只有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充满热情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学生学习效果逐步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李勇帆等.基于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9(12):68~72
[2]董高原.浅谈有效教学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广东科技2010,19(22)
[3]热加甫?黑力力.浅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改革.中国电子商务,2010(4)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层次教学;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042-02
一、引言
如今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熟悉、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已经成为胜任本职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每一个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几年里,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我国中小学都逐步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高校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使用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受到各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教学水平发展不一,因此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大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分析
1.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
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的限制,我国各地基础教育在硬、软件两方面的投入差距非常大,使得各地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虽然目前我国在中小学中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由于各地区的情况不同,学生的能力很难在全国进行统一要求。高等学校入学新生大部分都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使用能力,但水平差别很大,有的甚至是零起点。在这种形势下,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如何正确定位,怎样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和合理的教学模式,怎样弥合零起点和非零起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的差异,都是放在教师面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2.计算机信息技术内容多、涉及面广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理论知识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信息处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必修课程。二是实践部分,重点是计算机操作及常用软件的使用,可以采用实习或实验课的形式。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涵盖的内容多,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许多内容都比较新颖、比较有难度,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都是平常接触较少的知识,学习起来难度大,经常抓不住重点,难以掌握。
3.实践教学的模式比较固定
通常在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根据教材挑选一些习题或例题,作为学生的上机实验内容,或者选用与教材配套的实验指导书,指导学生按照上面的实验题进行操作。这种模式中实验题目的设计很大程度受到教材的限制,学生上机实验目的性不强,任务不够明确,教师对学生实验操作内容的控制性差,效果不好。
4.教师的工作量大,课时紧张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学时有限,一直是困扰教学的主要问题。为了赶课程进度,教师往往忽略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内在联系,让学生机械记忆一些理论、公式和过程,分裂了知识的原有结构,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工作量大,每天忙于上课,导致很大一部分教师教学业务成长不快,与学生交流得少,不能及时为学生释疑解惑。这些状况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
5.课程考核形式单一
该门课程学期结束,我校所有专业的学生要求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考试,考试形式主要考核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包含填空、选择、判断三种题型。
三、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
如上所述问题,《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想要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1.实践课程应采用分层次教学
实践教学是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水平差异较大的现象,实践课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教师对每位学生上机布置实验任务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要求,可对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能完成第一个基本实验任务;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完成前两个实验任务,而且加强对实验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完成三个实验任务。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基础不一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实验课的时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选用优秀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考核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选择一本优秀的教材,对于教学工作的实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校理论教材采用了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张福炎、孙志挥编著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实验教材采用张明、王必友编著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该理论课教材概念清晰正确,原理简洁明白,知识新颖实用,材料丰富可靠,文字通顺流畅,图表实例丰富,每章都有自测题。另外,该教材还采用了分层结构的做法,将教材的内容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正文,是教材的核心内容,大多属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必须要求学生掌握。第二层次是阅读材料,是正文的补充和深入,将其部分作为选讲内容。该教材既突出了重点,又可适应我校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安排合理,既可以方便学生自学和实验,也便于按两个课时组织课堂教学实验。
3.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到“精讲”,着重讲清楚重点和难点。为了巩固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在保证实验学时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科学地安排实验时间,实验与理论进度同步,每个实验都要在学习了相应的理论知识之后进行,让学生在实验中达到多练的目的。实验课中,最好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课前教师应根据实验内容布置一些任务,然后要求学生上机完成。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创新的能力。
4.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同时还应是教学活动的指挥者与参与者。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纽带,决不能简单地以多媒体来完全代替教师的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要擅于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和见解,提高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进度与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绝不能完全照搬课件来讲课。教师应向学生建议,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有很大不同,大学教材中的内容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部在课堂中讲解,学生还应该养成自学的习惯。
5.考核方式的改革
学生成绩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考核不能简单地以理论考试来衡量。计算机实际操作也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环节,可以在考核方式中加大实践方面的考核力度。应该针对学生的级别区分、专业特点实行有针对性的分级考核。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文科类和工科类不同的考核标准。对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具备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编辑、电子表格编辑、幻灯片制作等日常事务的能力,具备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而工科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利用数据库处理和加工信息,学会运用有关应用软件解决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考试形式可以采用“自动化考试系统”代替笔试,实行开放式的“无纸化”考核,学生随机抽取试题,考试结束自动提交、自动评阅,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综合水平。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课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福炎,孙志挥.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孙志挥,倪巍伟.关于《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1).
篇3
【关键词】信息培训;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
随着会计职业环境的变化,职业岗位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具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运用的技能。目前中职学校会计相关专业均开设有会计电算化课程。但在专业教学中仍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实用型人才,是我们迫切要解决问题。现就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供探讨:
1 建立从业资格证要求指导下的教学内容遴选、整合机制
教学本着“够用、必需”的原则。根据电算会计工作中的实际需要,以初级从业资格证要求为指导每年调整教学计划、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辅以校本教材,重点突出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工资、固定资产、财务分析等典型会计业务,力求实现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为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进行案例教学,精心设计软件各模块分项训练和综合实训,并讲解相应的训练步骤和训练指导,以多媒体教学方式教给学生最快捷、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完成相关任务。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还可借助校园网和课程网络课件(课件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视频、实验指导、实验习题、练习题库、疑难解答、自测等模块),做到随时随地安排,掌握学习主动权。
2 加强EXCEL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
EXCEL是由美国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子表格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绘制图表、财务分析功能。将EXCEL电子表格软件应用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财务分析,一方面可以减轻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财务成本,特别适合小企业不必购置大型财务软件就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需要。例如财务会计报表上的各项信息,尽可以通过公式定义的方式对其取数来源详加规定。继而运行报表生成模块。瞬间编制出所需的报表。另外在讲授财务分析系统时,还可以利用Excel进行投资组合决策分析、预测企业资金需要量和企业负债结构模型的分析等。目前。部分企事业基层单位就是直接利用EXCEL记帐和进行财务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学生对此软件的学习接受很快,应用能力也较好。新型ERP教学环境提高技能的可操作性 ,在有限的学校学习时间里,如何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是一个关键问题。首先是汉字输入技术,其次是电会软件应用技术,说明实验动手能力是该课程的主要特点。理论教学中要弱化教师课堂讲授的份量,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上机实践。所以构建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会计电算化ERP实践教学资源环境是保证电会教学效率的重中之重。会计专业全部的多媒体教室、专用的电会ERP模拟实验室、丰富的案例资源库、记账公司真实的职场演练是我校近年来电会专业建设取得的一大成果。第一年主要强化汉字录入和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二年加强电会软件的应用及日常维护,并进行初级会计电算资格证的考试及毕业前的模拟实习。在这所有的教学中,理论和实践课时比例为1:2,而且每科周课时都在6节以上。有了上述前提的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以往大大加强,毕业的学生操作上手很快,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学生来我校学习。
3 教学中重视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与会计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由于同学们在学习会计电算化之前已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常识,因此,可将讲授重点放在分析电算化与手工业务处理方法的不同以及利用会计软件进行业务处理的操作过程上。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会计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引入一些模拟会计业务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促进学生对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和计算机会计处理流程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全面掌握;使学生对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例如:模拟某一企业会计数据,先利用手T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业务操作;然后再将手工会计模拟实验数据改编为会计电算化实验数据,运用会计软件进行相关业务处理。通过两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操作比较,增强学生对两种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另外,在教学形式上也可以灵活多样,比如:同一会计模拟实验既可以设计为一名学生同时担任不同操作员。完成一套帐的全部工作,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流程的所有工作,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设计为学生分组完成,各自分工、协作进行,最后合作完成,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把手工会计实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再现于电算化实训之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对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同时又使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各门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
4 教师要努力探索职业技能训练的新模式
4.1 准备充分,培训到位。教师要顺利完成从“制定活动计划——准备活动物料——开展活动——总结活动成效”等一系列系统的培训工作。年级提前安排各学科小组落实开展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培训教师精心准备培训所用各种材料、讲解规范和要求的课件、评定成绩方式,以便技能训练活动得以有计划、合理、系统地展开。
4.2 内容完整,条理清晰,结合理论,确保训练质量。首先,从培训的形式上,由教师进行授课和现场手把手进行指导;然后通过教师教学演示、视频操作演示、学生规范展演等方式,要求学生模拟训练一家企业的会计日常账务处理及出纳基本功底,充分将理论用于实际训练,提高学生会计技能操作能力;最后进行成果评价,提出存在问题,进一步实行改进,拟将在科组活动总结表演中,发挥学生最优水准。
5 新型教学内容保证技能的实用性
篇4
关键词: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壅水 ,流态变化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in 2 d river bridge established flow mathematic model, the calculation of water level,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bridge produce flow pattern change, discusses using 2 d water mathematical model for flood control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analysis of influence.
Key words: a two-dimensional flow mathematic model, backwater, flow pattern change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要求,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的项目须编制防洪评价报告,报告主要分析建设项目对河道产生流态变化以及壅水影响。通过对建设项目所在河段建立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建设项目对河段产生的流态和水位变化,从而定量分析建设项目对现有的防洪工程产生影响。
一、概况
南宁市新村大道越江桥工程位于清川大桥(四桥)上游2.2km处。桥南岸为陈坡村,桥北岸接西乡塘老街附近已建成的新村大道。
大桥结构形式为主桥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塔、梁、墩固结体系。桥梁采用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桥下构桥墩为主要阻水建筑物,河道中布置三个桥墩,其中主桥独塔下桥墩阻水较大,横向阻水宽10m,形式为双矩形柱式桥墩,其余两座引桥桥墩也为双矩形,纵向长3.75m,横向宽3.0m。
南宁市防洪工程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右江上游百色水利枢纽建成后,南宁市防洪标准可达100年一遇;修建老口水利枢纽后,南宁市的防洪标准可达到200年一遇。新村大道越江桥两岸的堤防分别为江北西堤和河南西堤,两段堤防防洪标准均为50年一遇。
二、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原理
(一)控制方程
二维非恒定运动方程为:
(1)
式中:t——时间坐标;
x、y——纵向、横向坐标;
g——重力加速度;
f——柯氏系数;
zy——床面高程;
h——垂线水深;
z——水位;
u、v——x、y方向的垂线平均流速;
n——河床糙率;
ε——紊动粘性系数。
(二)求解方法
采用边界拟合坐标技术对模拟区域进行坐标变换。坐标变换后可将X-Y平面上不规则的物理区域变换为坐标系下的矩形区域。变换关系如下:
(2)
式中,P、Q为调节函数。坐标系下的水动力方程为:
(3)
式中,
用有限差分解法对变换后的方程(3)进行离散,采用交错网格技术,采用ADI法对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计算得到各个控制节点的水位、垂线平均流速。采用ADI(Alternating Direction Implicit)法求解。
三、模型的率定和计算方法
模型的上边界条件为流量,下边界条件为水位,模型糙率率定的方法一是根据一维数学模型选定的糙率作为初始值,计算河段长为1811m,通过计算其上边界条件水位的平均值与一维成果基本相同,绝对误差小于1cm;二是根据实测洪痕资料进行分析,本次以2001年邕江实测水位流速进行比对,模型计算出的水位成果和实测的一致,南宁水文(三)站位于本次分析计算河段范围内,模型计算出的相应断面水位和实测水位是一致的,计算的流速大小、分布和水文站实测值基本一致,误差均小于5%,由此率定出的河段糙率作为本次分析计算的依据。
四、计算单元网格划分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河段长1811m,平均计算河宽490m,计算区域面积约543150m2,河道纵向(I)从上至下不等距地划分101格,其中本工程区较密,平均为6m,工程区外略疏,从上到下排序,1为上游,101为下游,河道横向(J)等距地划分100格,从右岸到左岸排序,1为右岸,100为左岸,平均间距约为4.9m,为100×101=10100个计算网格,总共10100个结点,其中建设项目位于断面I=61#~70#,流态计算单元网格结点即为流速矢量图流速矢量箭杆的起点,见图4-1。
水流计算,上游边界采用流量边界条件,根据谢才公式按加权法计算得到入流边界每个计算节点的垂线平均流速;下游边界采用水位边界条件,其水位采用一维水面曲线推算至二维计算下边界,得到下游每个节点的水位。
图4-1 河段计算网格
五、边界条件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边界分上下边界,上边界为设计洪峰流量,下边界为水位,本次边界采用《广西南宁市防洪工程河南东堤初步设计报告》,见表5-1。
表5-1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边界条件表(P=2%)
流量 水位
19100 80.34
六、计算成果及分析
(一)工程建设前后壅水计算成果及分析
根据水位计算成果,确定二维水流流态计算范围为1811m长的河段,采样点水位变化见表6-1。当邕江该河段发生50年一遇洪水流量为19100m3/s(归槽),计算结点I=45、J=22处(位于桥梁所在河道断面上游115m)水位壅水最高,为0.04m。河道两岸附近产生最高壅水为0.013m。50年一遇设计洪水壅水影响长度约为桥梁所在断面上游825m。
(二)流态分析计算
特征流速、流向变化统计成果见表6-2。邕江在工程区河道比较顺直。从流态图可以看出,河道主槽流速比较大,50年一遇设计洪水的最大流速达2.329m/s,而两岸附近的流速则较小,流速小于1.0m/s。工程建设后由于桥墩阻水,桥墩横向两侧流态变化较大,两侧流速增大,桥墩迎水侧流速变小,背水侧出现紊流,流速变小,工程区域附近发生频率P=2%设计洪水时,最大流速增加值为0.101m/s(位于桥梁右墩和右岸河南西堤之间,距离右岸25m)。工程建设前后流态分布见图6-1、图6-2。
图6-1 P=2%设计洪水河段流态图(工程建设前)
图6-2 P=2%设计洪水河段流态图(工程建设后)
表6-1工程前后水位变化统计表(P=2%)
表6-2工程前后流速、流向变化统计表(P=2%)
(三)桥梁建设对防洪工程的影响
桥梁建成后对河道两岸防洪工程影响主要为壅水和流态变化。桥梁建成后两岸防洪堤附近产生最高壅水仅1.3cm(见表6-1),工程产生壅水不大,不会改变河道两岸工程的防洪标准;流速最大增加了0.101m/s,两岸防洪堤均有防护措施,而且工程建设后两岸的流速较小(小于1m/s),因此流态变化对防洪工程影响较小。
尽管桥梁建设产生的壅水和流态变化对两岸防洪堤影响不大,但是由于部分桥墩是设在防洪堤迎水面的堤脚,施工时将破坏堤脚的原状土,而且桥梁建成后,桥墩迎水侧以及桥墩南北两侧将产生冲刷,因此在桥梁建成后应恢复原状土,修建在防洪堤堤脚的桥墩15m范围内应进行防护。
七、结论
二维定床数学模型的参数经过实测水面线以及水文站实测流速成果率定,模型能较准确的模拟河段水流流态,分析出建设项目对河道流态、水位影响,成果合理。
从计算成果分析可以看出,建设项目造成的流态、水位变化对两岸防洪工程影响不大,但是对防洪堤脚稳定是有一定影响的,通过采取防护措施,可以减少建设项目对防洪工程影响。
【参考文献】
[1]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 《广西南南宁市防洪工程河南西堤初步设计报告》
[2]王船海、李光炽《实用河网水流计算》河海大学水文系
篇5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
0 前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信息化已成为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熟悉地掌握计算机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也随之发展而不断推进。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高校开设的一门基本课程,自开设以后教程教学一直不尽人意,如何在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要发挥老师主导学生的作用成为每一位教师所研究的课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1.1 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知识部分,主要向学生介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原理和技术。实际部分是根据学生在领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实际操作,主要侧重于介绍计算机的常用软件和具体操作,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机构,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完这门课程,是很多教师那面临考虑的。课堂时间的限制,以及简短的可操作时间,使得很多教师不得不进行蜻蜒点水式的教学方式,将所有知识点大概地讲解一次,但是在讲授过程中很难获取重点,而且很难让学生对这些部分的知识概括性地了解。有些教师照本宣科,蜻蜓点水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到课程枯燥,而且对技术知识一知半解,难以对知识点进行重点概况。久而久之,就容易让学生对这们课程失去学习兴趣,而且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当课程考核时,学生可以通过上传共享的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考核,个别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考核而拷贝其他同学的作业,靠投机取巧通过考核。
1.2 实践教学的模式比较固定
通常在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选择书本的习题和例题进行上机操作。但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固定学生思维,难以培养学生形式发散性思维。同时,在这种模式当中,实践操作多是根据书本的步骤进行,学生实践操作性不强,知识纯粹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无法激起学生对这么课程的兴趣与热爱。
1.3 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
由于各个地方的经济水平和发展限制,我国各地的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城镇与农村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使得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极不平衡。虽然大部分农村学校都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但硬、软件方面的投入仍然受到限制。所以,一些高校农村新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但是与城镇新生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差距。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平衡好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成为高校教师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2 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探究
针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教师应该积极面对,认真分析当前问题的原因,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探讨。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教学案例,采用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胜。
2.1 学与考必须进行紧密结合
学生需要通过该门课程理论与实验的学习,参加等级考试一级的考核。同时,老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灌输学生关于等级考试相关的知识点。在理论教学中,对于一些部分难掌握的 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历年等级考试的真题来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例如,在求解进制转换问题时,面对复杂的计算,教师可以适当地例举一两题关于等级考试题来让学生加强训练,最好能够把理论结合实际操作来进行,当学生算出正确结果时,内心的成就感自然而然地增强,从而加深对这门学科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2.2 恰当合理利用课外教材
大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内容更新快,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是日新月异,但教材内容却是相对传统。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要以教材为基本框架,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改革和创新,应适当更新教学内容,渗人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参考多本课外教科书、历年等级考试相关新的知识点,将原有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有取舍地清除和新增内容,从而打破原有教材不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讲授该门课的老师可以共同探讨和分享历年的教学经验,根据本校学生的层次水平,出版校内教材书,可将教材的体系结构分为基础部分、提升部分以及综合部分,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有步骤有目的地螺旋式地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
2.3 实物演示引人教学
学生之所以对课程中一些概念、原理感到不易理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主要是因为没有直观的感知。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书本概念与实物相结合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操作,使学生通过观察对课程内容有了感性认识,这样可以让他们更正确、更深刻掌握概念、原理等知识。例如:我们在讲授计算机硬件时,可以将一台主机箱带入课堂,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机箱内的硬件组成,向学生演示卸拆机箱的过程,以及展示硬盘、内存、主板、 CPU 等硬件。通过学习课本的知识概念以及与实物的接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能够形象操作。
2.4 合理进行实验教学
当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极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同一个难点问题,大部分同学都提出了疑问,在大班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难以对每个同学的问题都一一进行解答,课堂时间较为紧张,而且理论课堂上的讲授方式并不适合实验课教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电子教室这个软件,教师可将本节实验课中的比较难操作的试题,通过电子教室一一向同学们进行集体演示。并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广播讲解。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同学们可以引入相互协作式的教学方法,例如:当有学生在某个知识点或遇到问题时,教师无暇兼顾以及应付不过来解答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选择班中操作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同学作为助手帮助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而且能够巩固基础较好同学知识点的掌握,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3 结束语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大学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计算机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如何探索在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掌握信息技术的学生,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
总而言之,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其内容多、涉及面广、加上学生之间的差异等,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能照本宣科,避免死板教学,要灵活运用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学习和思考更好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与操作能力。(下转第246页)
【参考文献】
[1]陆宇光.大学计算机俏息技术课程改革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5).
篇6
【关键词】计算机 安全 信息数据 加密技术
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在当今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里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领域包括数字货币、网上银行、电子商务平台等。综合上面的种种可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电子信息技术的依赖也是显而易见。因此,机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正在逐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信息数据如果一旦被泄露或是剽窃,那么人们面临的威胁将是不可估量的,这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将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为了保证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和社会,就必须要对信息加密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进一步的应用。
1 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
1.1 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考虑的因素
现在是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时代背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占有了很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在被应用的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信息数据安全。一般情况下,对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人为因素。计算机信息技术安全问题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为因素。例如,形式多样的电子诈骗行为,黑客或者木马,病毒等。目前主要威胁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的因素就在这里。
1.2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外部条件
计算机安全和通信安全是确保计算机信息技术安全的两个重要外部条件。详细一点,首先,计算机安全。用户习惯把信息或者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上面,保证计算机本身的安全即是首要任务。计算机安全主要体现在硬件和软件这两方面的安全上。硬件方面,对计算机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使得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软件方面,选择一些杀毒质量较好的杀毒软件定期进行杀毒。再者,通信安全。在计算机上,信息技术的传递条件和媒介即是通信。当通信发生安全问题时,计算机信息数据就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尽管科学技术在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日趋完善,但在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做好了这些工作,木马病毒等一系列问题将得到有效的改善。
2 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加密技术
2.1 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加密技术
存储加密技术和传输加密技术是信息机密技术中很重要的两部分。下面一一进行介绍。首先,存储加密技术,主要用来预防信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安全。依据不同的实现方式,又可以分成密文存储和存储控制两类。在这其中,密文存储是由加密模块等办法来达到目的,而存取控制通过限制用户的权限或是辨别用户的合法性来实现。不管是何种实现方法,存储加密技术都有效的起到了保护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的目的,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一些信息数据安全隐患。其次,是传输加密技术。为了确保信息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对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式处理,即为传输加密技术。一般地,传输加密技术分为线路加密和端-端加密两种类型。线路加密即是对线路中的数据进行着不同的加密密匙,来保证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性。端-端加密是指在信息发送和传输的最初就是由用户进行加密式处理,经过信息数据包的方式,以不可识别的信息进行传递,当信息到达至目的地时,再对数据进行解码便可以得到可以识读的信息,接着再被用户用于各种用途等。
2.2 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密匙管理加密技术和确认加密技术
在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管理之中,我们知道密匙管理加密技术和确认加密技术是又一种不同的计算机加密技术,可以用来确保信息数据安全。就详细来说,首先,对于密匙管理加密技术这门技术,在计算机信息安全加密之中,密匙是一个必须要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密匙介质有磁盘、磁卡等,在这之中,密匙管理重点包括密匙的产生,保管和销毁等等环节。通过我们的密匙加密工作的进行,便确保了密匙操作环节的完整和正确性,从而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上述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和可靠性。其次,还有确认加密技术。确认加密技术是通过在计算机中通过限制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共享区域,进而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了数据的丢失和恶意拷贝等。该技术一个方面使得信息发出者无法抵赖经于自己之手发出的文件和信息,能够让合法信息接收人能够知道接收信息的真假性。另外还有一点需要在此处额外指出来,在确认加密这一项技术中,依据不同的目的,信息数据确认系统的形式主要有身份确认、数字签字等。
2.3 信息数据完整性鉴别以及摘要技术
作为一种常见的技术,完整性鉴别这一项技术主要涉及到密匙、身份、信息数据、口令等方面的鉴定,我们为了达到对计算机信息数据的保密,那么系统会根据既定的程序来检查输入对象的特征值和数据,从而达到对信息数据加密的目的和要求。信息摘要技术重点可以经过单向的Hash加密函数处理,从而达到一对一的信息数据的传输发送,信息发送者加密摘要时通过自身的私有密匙的过程来进行,接收者则可以根据密匙解密的技术来确定和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合法性,通过对原始摘要和传输信息的摘要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数据信息是否被更改便可明了,从而保证了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形势下,必须保证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人力来研究信息数据加密这项技术,并对信息加密技术在计算机安全方面的作用加以重视,给一大批的网络工作者或是网络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地信息环境,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而保证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雷清.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分析及加密技术探讨[J].价值工程,2012,31(36):178-179.
[2]牛景锐.防火墙与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硅谷,2013(08):146-146,133.
篇7
随着信息化在当前社会的纵深发展,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平台的电子商务、数字化学习模式逐步被接受,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已逐渐企事业单位用人的必备条件。当前,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相关专业领域问题能力的重要任务,其包括三个层次:操作使用能力训练,综合应用和设计能力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开发。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2003年明确指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应当从操作技能中心化转变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信息处理教学中心化,将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放在中心位置。通过信息获取、存储、显示、处理、传输、控制和应用的相关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充分感受信息文化、强化信息意识、切实掌握相关应用技能。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后,学生能够具备创新实践能力,从而继续应用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相关学习。
2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Currentsituationofbasiccomputercoursesteaching)
2.1学生基础差异大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加快了中小学生计算机启蒙教育的步伐,加之计算机在普通家庭的普及,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但由于地区差异、生源地学校差异、与家庭背景差异的存在,大学新生入学后反映出较大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差异。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文字处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完成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但部分学生对电脑的认识局限于QQ聊天、游戏等网络初步应用,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掌握远为达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根本目标。学生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的状况无疑加大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难度。如何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教学难易度和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析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课堂效率,给相关任课教师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2.2知识点繁杂,实践性强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文化、操作系统基础知识、Office办公软件应用、网页制作、常见多媒体软件应用、网络技术基础、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程序设计语言学习等。课程知识点多,覆盖面广,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因而学生完全掌握难度较大。同时,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的现状是:教学课时不足,上机时间操作不够,因而教学效果不佳,也不便于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追踪与核查。
2.3基础课程设置与专业结合度不高
现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的运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而不同的行业、领域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因此,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后期专业领域的发展。但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尚未考虑这一因素,继续按照统一标准安排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导致课程学习与大部分学生的专业结合度不高。学生所接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无法在相应专业领域达到运用,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2.4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质上,我国高等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屡见不鲜。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更新快、实践性强。学生普遍反映教学缺乏挑战性、趣味性和操作性。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该讲重心放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其操作水平上。通过反复的上机操作与实践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局限于普及基本理论和讲解计算机语言。
2.5教学形式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采取多媒体理论授课与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在理论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讲解基本知识、演示操作流程,但学生无法及时操作、演练。这种传统授课模式基本是以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为核心。同时,固定模板的电子课件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与教师的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产生固化思维,无法达到个性化培养的目标。学生自学为主氛围的缺失,导致基础教学效果不佳,也不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的探索(Theexplorationofnewteachingmode)
3.1差异化教学模式
(1)基于学生素质分层教学针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新生入学后学校可组织统一的计算机水平摸底测试,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能力分级,以实现分层教学和分级管理。通过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将其分别编至基础班与提高班。基础班的学生,将继续采用课堂理论授课与上机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先学习、后实践,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基础原理、网络知识后,对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运用等有全面、清晰的认识。同时通过上机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对于提高班的学生,可以略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可以从基本应用入手。同时,以上机实践为主,通过操作任务布置,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以及程序设计等难度系数较大的任务。根据计算机基础不同的学生采用分层次教学,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趣味性,能积极动调动学生自助学习能力,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2)基于专业特点分类教学良好的教学体系需要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教学模式来支撑。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对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生专业要求差异较大的背景下,要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高校可以根据“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培养目标”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将主要学科划分为理工类、人文/外语类、经济/管理类三大基本层次,将学习知识模块划分为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与程序设计三大基本模块。人文/外语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侧重于常用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的简单应用等,而理工类专业学生更侧重于抽象思维方式、计算机语言编程等能力的培养。通过结合专业特色,优化教学内容,才能分别达到基本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人才。
3.2采用“1+x”教学模式
“1+x”教学模式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创新之举,“1”代表必修,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操作,其难度小、要求低。“x”代表结合特定培养目标及学生兴趣爱好开设的特色计算机课程。目前,我国高校的“x”课程可以包括:《图像处理与广告》《三维设计》《视频处理与广告》《网页制作》《Flas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等课程,以满足商学院、新闻学院、机械学院等不同院系学生的兴趣。通过“1+x”模式的运用,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降低教师授课的难度,使课程设置高效、目标明确。
3.3以多层次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培养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层:第一,素质培养层。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让大学生了解和认识计算机、关注计算机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价值以及新的发展趋势,具备计算机文化基本素质。同时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如文字处理以及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检索登,在后继计算机综合能力培养打基础。第二,思维训练层。该层次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基本运用能力为核心目标。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的坡度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尤为重要,其教学内容覆盖不同专业领域。通过C++、VB、Java、Web等面向过程的课程内容引入,以设计型、综合型实验为主,训练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综合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第三,拓展创新层。其目标是开拓视野、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该层次试图通过计算机硬件、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课程渗透,配合新技术、高层次、新技术等应用实验,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与个人动手能力,满足专业需求和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结论(Conclusion)
篇8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计算思维;Office高级应用
1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回顾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计算机基础教学从无到有、开创摸索的阶段,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从Basic语言教学开启普及教学,教学对象逐步扩展到各学科各专业。课程名称多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为普及计算机基本知识,培养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学内容采用“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平台+应用软件”模式。
90年代计算机基础课程陆续纳入大学基础课程体系,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将课程名称定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说明计算机教学上升到文化层面的高度,强调培养学生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
2006年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升级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大基课程),教学内容也进一步提升,陆续形成九大模块(见表1)。
2010年《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的,标志着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新一轮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在国内高校形成广泛共识。计算思维相关知识点进入计算机教材。
2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涉及面广,重点不突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逐渐增加,几乎涵盖了计算机学科的方方面面。课程的每一章内容可映射到一本或几本计算机专业教材,大有百科全书化的趋势。
以我校为例,计算机教学始于1985年开始,进行Basic语言培训,1993年筹建计算机教学中心,1995年开始计算机应用基础培训和选修课教学,1997年起按省教育厅要求参加省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与应用等级考试。教学内容与全国高校保持一致。2006年,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和《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6》(CFC),省教育厅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我省具体实际情况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云南省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提出了分类思想。我校教学内容走上了与学科专业融合改革之路,教学内容增加了医学信息相关内容(见表1),教学内容不断增加。
近年各高校对大基课程课时不断压缩,从上百学时压缩至30、40学时。面对内容更新快、知识点剧增的情况,教师上课只能满堂灌,疲于奔命完成教学内容;学生面对内容多而杂,知识点联系松散,重点不突出,多感枯燥无味,难于将知识串起。
2.2教学内容与中学内容有所重合,缺乏亮点
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课程指导纲要》,大多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我们对云南省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我校2014级、2015级新生问卷调查(见表2和表3)发现,大基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重合高。这一表象导致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
通过表3可以看到,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计算机水平良好,认为现行大基课程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自己已掌握,因此学习缺乏动力,随意缺课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校的教学管理者也肤浅地认为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没有必要再用过多的学时进行重复性教学。不断压缩大基课程课时,甚至质疑大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3对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一些思考
3.1解决好学生自我高估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问题
我们对我校入学新生进行了计算机水平测试,按照大学计算机课程大纲要求组卷,测试结果(见表4)显示,及格率仅为5%。这表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并未取得预期中的效果,学生对自己计算机掌握水平估计过高。就办公信息处理而言,通过信息技术会考的学生,仅仅撑握了非常初浅的应用,系统应用、深度应用仍是一片空白,因此,Office部份的教学不应该弱化甚至删除,而应该加强和提升,在其高级应用上挖掘。
在调查中,更多学生对网页设计、多媒体技术感兴趣,但是,由于学时的缩减,教学内容多,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对于这部分,可结合“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予以加强,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3.2解决好计算思维与教学点结合的问题
现阶段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是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计算思维。据周以真教授提出的“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体现的最佳途径就是程序设计,因为程序设计本身就是问题求解的过程。这也是理工科院校或综合性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通常做法。但是对于医药类院校这一途径并不适用。
实际上,医药院校新生对于程序设计课程兴趣不大(见表5)。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的思维结构偏重于形象思维、逻辑性和集中性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相对不足,缺乏创造性思维,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医学生难于理解;二是医学学科要求操作规范化,讲求确定性和准确性,专业性强,学生觉得程序设计对今后工作帮助不大,医学应用软件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设计,医务工作者会用就好,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差。
现有教学内容能否支撑计算思维?其实,现有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充满着大量的计算思维案例,教师们一直都在进行着无意识的计算思维教学。有众多研究者对现有的课程内容与计算思维结合进行了尝试和研究。如龚沛曾教授提出用6周时间开展计算思维和程序设计算法教学;朱鸣华教授提出了概论、数据的表示与存储、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程序设计基础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和信息安全等8单元教学内容;陆汉权教授等提出的计算机历史、计算模型、处理器模型、编码与存储、算法和程序、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7模块内容框架;周怡教授提出“贯穿计算思维内容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医学案例展开Office使用、医学信息分析与决策”。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对我们在大基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我们认为只有结合专业,在日常教学中寻找适宜展开计算思维培养的结合知识点,才能使计算机思维的培养有根有源。
3.3解决好教学内容日益膨胀的问题
笔者认为以下几种内容可以减少。
(1)过时的内容。一些已经淘汰或过时的软硬件内容可以删除。
(2)学生掌握情况较好的内容。如Windows系统操作、Office软件的基本操作、互联网、杀毒软件操作、输入法等。让学生课后自主查缺补漏。
(3)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过、学生有一定基础但没有达标的内容,可放到实验课中,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应该保留和加强以下内容。
(1)新技术、新知识、新进展应该加强,并跟进相关知识和技术普及。
(2)根据专业特点,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具体问题的能力。在面向专业服务中找到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落脚点,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思维、能力。
(3)计算机基础理论的认知,是大基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差异,因此理论知识不可少,但也应避免为理论而理论的提升和空谈,必须把握好度,以有助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专业信息素养,提高专业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的切入点。
(4)对各专业学习高年级学生的走访调查(见表6)发现,近79%的受访学生认为,大基课程中,办公信息处理最有用,教学中应加强并提升。
这其中的原因,一是很多学生(包括研究生)对各种总结、实验报告、课程论文、答辩演示文稿、毕业设计等文档排版存在很大问题,长文档编辑排版、目录生成、批注、自动编号、样式等几乎一无所知,电子表格软件更是知之甚少,遑论Office各软件组件间的交互使用及宏。二是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Office软件使用要求较高,大部分学生对于Office软件的大量高级功能显得力不从心。三是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CNRE)二级开考MS Office高级应用科目,大部分学生认为,程序设计并非人人有用,选择MS Office高级应用上手更容易,日后更有用。
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MSOffice高级应用的知识,结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要求,将其讲深讲透,既可帮助学生获得二级证书,又可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可使课程具有一级半的性质,有利于大基课程从一级向二级更高层次的转型。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教学研究 大学新生 计算机水平 差异性
一、引言
《计算机文化基础》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是培养学生信息技能的基础课程,是信息技术教育类课程的关键课。据调查,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人数占整个大学生人数的90%左右。因此,做好该课程的教学和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该课程历年的教学中,发现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性问题导致了教与学两方面的困难。怎样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不一样的学习需求呢?为此,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结果表明许多研究者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大多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一下,真正引起重视的极少。因此笔者根据阅读的资料,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运用情报学的方法,对我校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以便获得教学改革所需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式
2007年笔者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共6 道题,并在自己任课的两个教学班(共480人)进行试调,结果惊人的相似。
两个班就“上大学前你对计算机的认识使用情况”一问的四个选项(单选):从未接触过、基本为0、初级、高级的比例分别为:1%、20%、72%、7%和1%、15%、78%、6%。两个教学班就“你通常用计算机做什么”一问的五个选项(多选):写文章处理数据、上网学习查资料、QQ聊天做空间、玩游戏、收发E-mail的比例分别为:19%、68%、78%、49%、41%和18%、65%、78%、43%、38%。
在2007年试调的基础上,2008年我新增了5个题并修改了一些答案选项,拓宽了问题涉及面,尤其增加了“中学所学信息技术内容的深浅度和利用计算机做何种事的使用频次”等更能全面、深入地揭示大学新生计算机水平差异性的问题。尽量做到问题和答案选项在理解上没有歧义,增强了易选性,共印制问卷4500份,由2008年《计算机文化基础》各任课教师发放回收。由于有些任课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不够,因此回收到19个教学班共3258份调查问卷,调查面涉及了2008级非计算机专业的所有新生,属于全面调查。
该统计表的设计力求简易、客观、全面、科学,以便能让统计数据按需说明问题。根据这些统计数据,用Excel从不同角度进行数据抽取、处理,最后得出完整的调查结果。(有些问题因与本文的相关性不太强而未纳入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我国中学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育效果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学生认为他们的中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只占7%,而51.6%的人认为其中学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并且其中还有学生强调说他们的学校“非常不重视”。城市一般中学和乡镇中学的情况更差,认为重视的分别只占5.4%和3.6%,而认为不重视的分别占56.3%和72.5%。西部和中东部学生认为重视的分别为:6.5%、8.3%,认为不重视的分别占53.1%、46.7%。
尽管教育部早已明文规定要把信息技术教育推广普及,但信息技术类课程并不是高考科目要求的,因此,各中学在升学率的压力下,也就难以顾及了,应付一下是各学校的普遍做法。正因为学校的不重视,信息技术当然也就难有好的教育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的人认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对他们的帮助大,而53.3%的人认为几乎没有帮助。城市一般中学和乡镇中学的情况更差,认为帮助大的都只占1.5%,而认为几乎没有帮助的分别占到了54.3%和66.5%。
因为中学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导致了教育效果的不理想。
1.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高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对计算机的认识使用情况较熟练的只占7.9%,而24.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几乎为0。城市一般中学和乡镇中学的情况更差,认为较为熟练的分别只占4.8%和1.1%,而认为几乎为0的分别占到了29.8%和44.4%。西部和中东部学生认为较为熟练的分别占6.9%和11.1%,而认为几乎为0的都约占25%。
2.中学开设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内容及学生对所学内容深浅度评价方面的调查情况
开设Word、Excel、PowerPoint及其他内容的比例分别为:81.2%、53.9%、46.6%、27.5%。城市一般中学和乡镇中学的情况更差,其比例分别为:77.0%、48.6%、41.2%、26.9%和75.6%、46.2%、41.6%、28.5%。学生对开设内容的深浅度也自有评价,只有7.7%的学生认为Word内容深,55.3%的学生认为浅或很浅。认为所学的Excel内容深的只占3.6%,67.4%的学生认为浅或很浅。认为所学的PowerPoint内容深的只占3%,76.4%的学生认为浅很浅。对于其他内容,认为深的只占1.5%,认为浅或很浅的占到了81.9%。这个结果也反映了中学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应付。
3.看看大学新生在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之前主要用计算机做什么
大学生使用计算机最多的还是QQ聊天和做空间,比例高达90.3%;其次是上网浏览学习、查资料等,比例达74.2%;玩游戏的占47.1%,用于收发E-mail的占48.4%;最少的是用计算机写文章、处理数据,比例只占32%。这个结果与2007年小范围的试调结果大体上是吻合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提出建议和希望。这个问题的答案多种多样不便于统计,因此,此次调查中未作统计。但浏览的结果是:要求多实践的人数最多,其次是要求讲慢点、细点。甚至有学生这样写到:“不要老师认为简单就不讲或快讲,其实我们的基础十分差,就想多了解基础的知识,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
四、建议和改进措施
1.教育部应出台相关政策,提高中小学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2.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监管力度,采取各种措施让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
3.高校面对大学新生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计算机水平差异性问题,在进行《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时,应注意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区别和衔接。建议实行分层次的教学模式,这样更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让教学资源发挥尽量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应建立其申请免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机制。申请免修的学生应参加相应的考试,通过者才予以免修,并可以直接获得相应的学分。其余的学生应分成两个层次:一是按大多数学生的基础制定教学大纲,规定教学内容;二是需要增加学时放慢教学进度的层次。这个层次也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申请进预备班,可多设一定的学分和学时,进度更慢,教学内容还应增加一些必须的基础知识,最后的考试要求也应是一样的。
注:
本文是西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高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19xn0801-12)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邢茹.基于网络调查的公共计算机教学研究[学位论文][D].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2006.
[2]刘登峰,刘建华.论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J].文教资料.2006(8)(下旬):153~154.
[3]黄维平.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中国地质教育.2004(1):72~73.
[4]李莉,石连栓,蔡振山.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改革的调查与思考.经济师.2004(7):79~80.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国家《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随即全国各地也分别提出了重点实施计划,如北京市政府提出重点实施电子政务提升、数字化学习创新、基础设施优化等几大信息化工程,包括建设数字校园示范校等,提升了教育教学服务平台,为逐步实现学习型、创新型社会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推进了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为高校培养具备专业背景的信息化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时间仅过去两年,今年是万众瞩目的2008奥运之年,信息化建设产生的巨大影响,每个人耳闻目睹、亲身感受,无论是“科技奥运”无处不在的创新科技,还是万众一心、共同抵御自然灾害时的迅及应对,我们都真正体会到了信息化、数字化科技生产力的巨大潜力,认识体验了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因此,在信息化迅速提高社会生活、科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提升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具有专业背景信息化人才培养效率,成为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研究重点。其中各高校利用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开发教育资源最为关键,需要有效整合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才能迎接新的挑战,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效能,从实质上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提高毕业生多层面就业率,减少高等教育成本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人才需求的差异。这是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育资源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需要整合利用,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1提升计算机信息化教育水平是培养专业创新的基础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使学科渗透交叉日益广泛和深入,国内外高校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成为新的研究重点,各学科领域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提升。
现代信息化充分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信息化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历史进程的重要基础。
信息技术渗透到高等教育各个学科和专业领域,不断推动探索出新的研究方法、新的解决方案,才能不断推出新的科技成果,实现专业领域的创新。以今天的发展现实可以肯定,信息作为产业可持续发展,使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地、全方位地向新一轮社会变革演进。
因此,随着社会各个领域信息化网络更加普及渗透,并日趋融合,高校学科交叉、专业融合,使目前发展迅速、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在各个专业领域蕴涵着更新的重大突破,教育信息资源会随之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所以,培养具有专业背景的信息化人才是高校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点,大学计算机基础是研究建设的核心。
2整合计算机教育资源是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融合与交织,推动着全球性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的格局,具有专业背景的信息化人才竞争将会决定着这种格局的优势,所以高等教育中的计算机信息化教育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公共教学服务资源,有效划分职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才能肩负起这种历史重任。
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资源以往在不同时期主要是按资源的阶段需求分期分段建设,均有相当高的投入,甚至是巨大投入,不同程度分散在各高校不同的资源管理部门,解决了按部门应对的学校发展需求问题,也及时发挥了阶段性作用,一般按人员编制改革为基础。但随着社会经济数字化、信息化需求的提升,按人员编制部门管理使用各自的资源,实际断开了整个控制系统的闭合回路,于是现有资源得不到互补利用,出现了部门间资源互为缺失,出现重复低效率投资,使资源部门间占有资源的需求失衡,如目前高校中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如果在某部门某一方面存在着冗余、在另一方面就严重缺少,因此比较普遍存在着共享资源总有短缺,有设备资源的部门技术资源短缺;而信息技术资源需要开发利用的部门,正好是信息资源拥有一方,即不能跨越行政部门利用现有设备资源,也不会有设备资源的投入,造成信息化资源不能利用,才有出现数字化校园有车无货、公共机房作网吧经营等资源浪费,以及按资源编制部门重复低水平投入等等情况出现。
高校现有的信息化、数字化,包括一类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和不断创意共享的教学资源,构成了高校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服务资源体系,这个资源体系分布在不同的编制部门,各自占有设备资源、网络资源、信息化技术教学资源、实验机房等实体或人力资源。要提高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就要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整合高校管理机制及资源编制,构建数字化校园、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现代管理等综合信息化建设平台,形成高校计算机信息化教育资源体系的多级递阶控制反馈系统,如图1所示。
高校现有的计算机信息化教育资源体系,经整合后是一个多级递阶控制反馈系统。系统由控制器子系统、接收器子系统、分级执行机构子系统和系统检测器子系统组成,整个系统与各层属子系统形成闭合回路。其中:
“管理机构”子系统起着系统控制器的作用,是整个系统的管理者、领导者,可统筹和提高系统效能。主要负责综合资源信息和系统反馈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与处理,提出新的资源需求并提升资源的利用。然后制定目标、选择方案、做出决策、分层实施管理并控制管理。对于执行结果,不仅需要定量分析,而且需要定性分析;不仅需要客观分析,也要主观分析,这是学校管理复杂系统中的一种智能型控制器。
“资源需求”子系统起着系统接受器的作用,为系统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可以是信息资源库,资源信息是随社会经济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与更新的,是符合高校实际发展所需的提高信息化教育水平而接受的迫于解决的资源需求。
“执行机构”子系统负责落实和执行决策任务,整合为信息技术中心比较合理,由不同的资源部门及下属职能部门组成,部门之间资源互补、互相制约,为同一个系统目标服务,共同完成统一决策任务。
“研究分析与处理”子系统起着系统检测器的作用,也可提供现行系统资源利用和需求信息,可制约整个系统平稳有效地发展。
“子对象”包括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研发人员、资源共享者,以及信息化人才培养对象,他们本身既是信息源,也是信息目标地,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合作联系与配合,需要层级沟通,而沟通既需要传递信息,也需要理解信息,最后一环就是反馈。
以系统的观点整合高校教学资源,必然会使高校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部门资源也会面临着结构体系的调整、改革、开发与利用。
信息化长远发展需要有效开发和互补利用整体资源,目前高校信息化资源受限于编制归属的限制,各自独立运作比较普遍存在,因此教育改革首先要整合高校现有资源,提高总体资源综合效能,才可以不断应对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才能提升人才资源培养水平,提高整体高等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3合理设置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信息化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仅需要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型,还需要对学生增强个性化、多途径培养。基于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备了现代多元化教育技术实践环境,在增强学生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学习技能方面,更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越性。利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最能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力求循序渐进,掌握新技术系统理论,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已掌握的新技术,系统快速地把握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加深理解和认识信息化技术的基础理论,提高综合应用技能。
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开发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网络互动教学系统,强化自主学习,提高综合应用操作技能,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按教育部教指委指导性方案,各高校结合自己学科发展,在大学一年级尽可能多地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化技术手段,科学制定学科培养方案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能熟练掌握各种专业相关软硬件技术平台的操作与使用,以为后续自己的专业创新、继续其它计算机选修课、辅修课、双学位课程等学习打下基础。
需要指出,要实现新的教学改革方案,必须建立有效的公共课教学建设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统一建设,才能保证和提高改革后的整体教学水平与质量。包括建设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学大纲、统一实验教学内容、学方案等,以保证整体教学质量。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教学是现代人才培养的“必备”环节,必须要构建好合理的课程知识体系,才能发挥“基础”其功能和效率。各校可根据各学科群生源、整体师资、实验技术条件等有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避免不应有的不同课程内容重叠或交叉现象出现,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整体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学习者群体的知识层次在逐渐提高,仍然可以按照自己不同的知识需求选择不同的知识单元,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不断发展更新的实践过程,可以培养学习者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符合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颖性、实用性和系统性,也符合不同知识结构人才的培养目标,容易适合社会的发展,是现代人才的素质教育。实际上学校教育是阶段性教育,不能保人终生,需要给予学生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其中也包括计算机教师本人不断学习、适应新技术发展的继续教育。
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无论是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还是职业技术培训,乃至终身教育,信息化教育与人才竞争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的必然趋势,国内外大学都在不断扩展各种教育模式,人们在探索综合性人材培养目标的同时,也在不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推动着全球性信息化教育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现代化的教育,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将有助于形成各校学科与专业创新培养特色。
4计算机教育培养目标与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整合
国务委员陈至立任教育部长时曾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教育部也不断组织专家学者讨论,推动新的教育改革,明确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面向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需要根据资源科学有效整合,通过把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结合各高校具体学科的发展特点、学生培养方案、机房实验基础条件和人才社会需求,把计算机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技术方法、学科人才资源、教学建设资源、实验环境资源等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为保证整体教育水平与教学质量,学规范与要求,变革课程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减少不必要的重叠设置、使课程内容为学科群服务,以便有效培养并指导学生综合实践与创新精神,提高具有自己专业背景的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