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基本制度范文

时间:2023-09-14 17:5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核算基本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核算基本制度

篇1

[关键词]统一会计核算制度,综合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自去年新修订的《会计法》颁布实施以来,作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核算制度,围绕其结构、地位、与准则的关系处理等问题引起了我国会计界的新一轮关注,产出了许多新的闪光点,受其启发,本文仅就国家统一核算制度建设中的四个基本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1)如何正确认识新出台实施的综合会计制度?(2)综合会计制度在我国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地位如何?(3)怎样协调处理综合会计制度与财务会计准则的关系?(4)综合会计制度的退出时宜问题等。

一、客观、全面地认识新出台实施的综合会计制度

笔者认为:正确认识新出台的综合会计制度,应重点从以下两方面把握:

1.取消现行大行业会计制度,建立统一的综合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认识深化的结果。

客观地讲,我国从1988年开始会计准则,到1992年出台《会计准则》并于次年7月开始实施算起,前后仅经历了4-5年的时间。而在此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一直是通过制定统一会计制度来指导约束企业的会计核算。从1993年7月1日开始进入了准则与制度并行发挥作用的时期。当时限于只出台了基本准则,还缺乏一套系统有效的具体准则,财政部才以大行业会计制度作为过渡向完全的会计准则模式逐步接近,所以当时理论界还对这一过程设计了三步走的改革目标,即:

大行业会计制度

第一步:基本会计准则{ }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

具体会计准则

待具体会计准则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时,取消会计制度,过渡到第三步。

第三步: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

现在回过头来看原来的这种设计,思路和方向都是对的,只是囿于当时环境和会计实践和局限,不少人把准则和制度看成是两套互相独立、互不相容的体系,而没有从功能作用这一本质问题去考虑,从而得出了准则与制度不能共存的结论。

近几年,不少会计理论工作者结合部分具体准则实施后与行业会计制度双轨运行实践,重新思考准则与制度的关系与定位,独到地从其功能分工入手展开研究,指出:“会计标准的表现形式不是唯一的,会计准则与会计核算制度都只是会计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不采用会计准则为会计标准的表现形式并不是违背国际惯例。”“评判一国会计标准的优劣只能看其是否适应本国经济的。”“准则与制度并行发挥作用,符合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生长。”“实践证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不矛盾。就其最本质的方向来讲,是互为补充的,会计准则更多的侧重于确认、计量、报告等会计政策方面,会计制度则更多的侧重于会计科目、记账方向、编报程序等会计记录方面,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相结合,就能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环节很好地串联成一个整体……”正是这些认识上的深化和共识,才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三步走”演绎成为“四步走”。即在原来的第二步之后增加新的第三步,原第三步改为第四步,

综合会计制度

即基本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

具体会计准则

当然这期间,具体会计准则与综合会计制度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互相替代。从而真正体现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的特征。

2.取消大行业会计制度,建立统一的综合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贯彻可比性原则的必然结果。可比性原则是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之一,它要求同一企业在不同期间以及不同企业对相同交易或事项的处理都要采用一致的。而回顾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从建国至今,在贯彻可比性原则的程度上,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其中,第一次是1950年-1952年,那时,借鉴前苏联的经验,从无到有地创建了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要求相一致的分所有制、分部门、分行业的统一会计制度,实现了同所有制同部门、同行业内的会计信息的一致可比。结束了建国初期会计信息管制的无政府状态。第二次是1992年-1993年,借鉴国际会计惯例,适应改革开放,从无到有地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要求相一致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依基本准则的要求,制定了分行业的大行业会计制度和分经营方式的三大会计制度,实现了同行业、同经营方式下的会计信息的可比一致。第三次是2001年,取消大行业会计制度和分经营方式的三大会计制度,建立综合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同企业、同事项的会计信息的可比一致。由上可清晰地看到,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这三次大的改革,每一次都大大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并最终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同企业、同事项的信息可比,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深化改革开放奠定了良好的会计基础。

二、关于综合制度在我国现行会计法规体系中的地位

《会计法》指出:“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其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制度。这就是说,会计核算制度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现行的以“会计制度”命名的诸如“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等,也包括会计准则、暂行规定这样一些规范会计核算方面的制度。取消大行业和分经营方式的会计制度,代之以综合会计制度,则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构成一下子变成了“会计准则”和“综合会计制度”两个组成部分。而无论是会计准则还是综合会计制度,在新修订的“会计法”中并未明确其地位。这令人不免生出这样的疑问,1993年以来我们一直沿用的由会计法统驭会计准则,再由会计准则统驭会计核算制度这样一个具有特色的三级会计法规体系是否依然存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依据新的会计法,这个体系又将怎样构建?特别是综合会计制度,它在这个体系中又处于怎样的地位?对此,笔者以为,依据新的会计法的规定,综合会计制度出台实施后,我国新的会计法规体系在一定时期内将由原来的三级结构变为二级结构,其基本构成和内在关系可图示如下:

会计法会计准则

会计法规体系{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综合会计制度

会计监督制度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制度

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如此一来,会计准则和综合会计制度将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处于两个平行且平等的规范,共同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共同构成了我国今后的会计核算规范,并作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似乎就不宜再坚持原来“会计法统驭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统驭所有会计制度”的类似提法了。

三、怎样协调处理综合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关系问题

由综合会计制度替代大行业会计制度后,则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厘定准则和制度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厘定准则和制度的关系,必须把握两个基本前提:

其一是必须搞清中国会计制度改革的真正动因。客观地讲,它不外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从国内看,促使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直接动因在于从计划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家运用会计信息以调控解决国内问题的需要;从国际看,其直接动因则在于吸引国际投资,拓展国际贸易,把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的需要。两相比较,会计的主要运用是在国内而不是国际,虽然来自国际方面的信息需求与日俱增,但会计信息在国内的地位无论如何是其他方面所不能比拟的。

其二是必须搞清楚准则和制度各自的优越性及功能实用性。“准则也好,制度也罢,充其量只是会计规范的形式问题”。会计准则作为国际通用会计惯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特定的经济业务或报表项目为对象,在详细各该业务或项目的特点基础上,规定所必须引用的概念,然后以确认、计量为中心并兼及披露,对围绕该项目业务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会计问题做出会计规范”。可见准则是见长于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并兼及披露。其最大优点是人们在了一份具体的会计准则之后,就会熟练地了解特定会计业务的处理全貌,并能举一反三,增强解决新问题的本领。综合会计制度作为中一种形式,“它以某一特定的企业为对象,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说明、会计报表的格式以及编制等详细加以规范。可见,制度见长于财务会计要素的记录并兼及报告,其最大优点是对素质不高会计人员来说,能直接使用会计科目进行会计记录,并按规定程序和格式编制会计报表,操作方便、易学易懂。

在明晰了上述两个基本前提之后,再回过头来回答如何处理综合会计制度是与具体准则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容易多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属会计核算规范的范畴,而会计核算规范的全部无非就是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撇开准则和制度的形式不说,就其在规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但有的准则也有记录和信息披露的要求;制度重点规范记录与报告,但科目的应用与报表的编制中也体现确认与计量的要求。“如此实现其功能互补,一方面比较适合我国当前会计实践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务实的选择,能充分体现了”四个有利于“的基本思想。即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有利于报表使用者阅读理解和运用;有利于会计监督机构的会计监督;有利于处理国情与国际惯例的关系。

四、展望-综合会计制度的退出时宜问题

篇2

关键词:成本核算 新医院会计制度

对于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来说,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医院所具有的各个科室性质不同、其收入的结构和支出的范围也不相同,所以使得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国在2012年的1月1日开始实行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这项制度的实施,不仅为医院的会计管理工作带来了变革,也为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带来了改变。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后强化成本核算工作的意义

(一)能够使医院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

与一般的企业和制造业不同的是,医院所生产的产品就是其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而对于医疗服务的成本来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医疗业务成本,其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提取医疗风险基金等。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医院要想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把握市场的规律,提高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要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并要不断的提高成本核算的工作水平,要抛弃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观念,提高对成本和效益的重视程度。

(二)有助于为医疗服务制定合理的价格

与一般的制造业有所不同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医院很难对医疗服务给予一个合适的定价,因为,除去一些可见的物资之外,医疗服务的价格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医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水平,而对于这一内容来说,其很难用金钱来进行度量。因此,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实施之后,医院要想为广大患者提供合理且规范的医疗服务价格,使人民群众能够“敢看病,敢吃药”,就必须要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开展好成本核算工作,确保能够准确且合理的对医疗价格的指数进行预测,只有这样才能够真实的反映医疗服务的成本,才能够为医生的知识水平和医疗技术进行准确的定价。

(三)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医院来说,良好的社会效益能够有效的提高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社会效益的增长。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如果医院能够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提高医疗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缩短疗程的周期,就能够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社会效益。通过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医院的管理者能够有效的对某一科室或系统的成本进行核算,寻找到其与医院总成本之间的差异,继而查找到问题的所在之处并予以解决。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医疗成本内的支出,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以及设备的使用效率等。此外,还有助于帮助医务工作者树立经济效益概念和成本概念,使其能够自觉地做到节约成本。

(四)强化成本核算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保险的基本要求

在我国医疗体制完成改革之后,公立医院为了能够有更好的进行收入补偿,就必须要做好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相关工作。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谁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一机会,谁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根据新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保险的相关要求,医院必须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不断的提高医疗服务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而要做好这方面工作,就必须要做好成本核算工作。

二、目前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全面的管理制度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医院都会用政府所提倡的“公益性”来作为指导,继而依靠政府提供的各项资金来维持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这样的情况使得医院在成本核算工作这一方面,缺乏全面的管理制度,有的医院甚至没有对成本核算进行必要的记录,这样情况加上分析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医院的成本核算资料成为了一堆没有用处的数据,致使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严重的脱离了实际的需要。

(二)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对于“成本控制意识薄弱”这一问题来说,其常见与公立医院之中,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与私立医院相比,公立医院能够依靠政府的拨款来进行内部建设和购买、维护医疗设备,在管理体制的影响下,公立医院的竞争意识要弱于私立医院,其定位也较为模糊,而在这些情况的综合影响下,公立医院出现了管理意识淡薄等现象,弱化了成本控制意识,使得资源的使用毫无节制可言,造成了诸多浪费。

(三)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对于医院的会计工作来说,其是一边发展,一边完善的。而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当前在医院会计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业务能力较低、专业素质较差的情况。造成这样的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医院对财务会计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且在招聘录用时,为对其能力进行很好的考核,加之就业之后未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培训。

三、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要构建行之有效成本核算体系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医院如果想要构建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体系,就必须要打破传统会计思想的束缚,坚持开拓创新,积极的去探索新的工作领域,要加强对医院内部情况的调查和研究,经常性的与一线的医疗工作者进行沟通,积极的寻找问题的根源,并在参考一线医疗工作建议的基础上,寻找到相关的解决途径,合理的将医院各科室划分出医疗、医技、医辅、行管四类科室,为医院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奠定基础。加快理论转变为实践经验的步伐。要重视实效性,要将激励的概念融入到成本核算的核算机制之中,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采取成本核算考核评价,以此来提高成本核算工作的工作水平。

(二)要强化成本核算意识

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都必须要强化成本核算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必须要开展关于成本核算的知识讲座,要确保全体医务工作者都能够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强化成本核算意识,帮助所有医务工作者树立起成本核算的意识。其次,要在医院文化中融入成本核算的相关内容,力求通过宣传企业文化来强化成本核算意识。对于成本核算工作来说,其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会计人员的工作,而是全员参与的一项工作,也只有做到全员参与,才能够使会计人员更好的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才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对于成本核算工作来说,其主要的参与者就是会计人员,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首先,在招聘会计人员时,必须要严格把关,确保其能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扎实的文化水平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专业技能的培训,使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能够与时代的变化相接轨,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成本核算工作的需要。最后,要通过讲座、征文等形式,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使其能够树立起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四)要大力推广现代化的成本核算管理手段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正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医院要想做好会计制度改革后的成本核算工作,就必须要大力推广现代化的成本核算管理手段。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能够有效地管理和储存大量的信息,并且具有运算速度快、管理便捷的特点,岂能够在提高成本核算工作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资,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预测医疗成本、控制医疗成本以及分析医疗成本之上。所以,基于这样的情况,医院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快会计电算化的建设,加强对实际情况的考察和研究,购进并完善电算化设施。其次,要加强对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成本核算工作的工作质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以及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之后,医院要想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全面的树立成本核算意识,构建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体系,建立起长期的培训机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才能够推动医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丹丹.关于新医院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18)

[2]罗丹.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J].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9,(09)

篇3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 医疗药品 收支核算 成本归集

一、新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实施背景

(一)原有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及成本归集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实施之前,医院会计制度通过“医疗收入”、“医疗支出”、“药品收入”、“药品进销差价”、“药品支出”等会计科目分别进行医疗和药品收支核算,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药品购入时按照售价入库出库,将售价和进价之差计入“药品进销差价”科目。月末要将本月发生的管理费用,按一定比例分摊到“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上面来,而不是直接结转到“收支结余”科目。

国家投入医院的财政补助资金以及医院获得的科研教学资金,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库存物资之后没有后续的账务处理来反映这些资金的使用状况,其成本的归集和核算按照一般资产来处理;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的一级明细核算科目没有明确的界定,成本的归集跟财务人员对现制度的理解有很大关系。

(二)原有医疗药品收支及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首先,医疗人员成本全部通过“医疗支出”科目进行核算,药品核算方法仅仅是按照进价加一定加成比例的简单模式计算收支,因此医疗人员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通过遴选药品、开具医嘱所体现的知识价值没有在医疗收支核算中得到反映,也就无法在这方面对医务工作者进行绩效考核,既不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又是造成医院药品收支不配比、医疗支出过度放大的重要原因。同时对于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来讲,简单通过药品加成的方式来支持医院运营,也导致了医院每年的处方流失率特别高,间接影响了医院的经济收益。此外,药品管理是大医疗行为的一部分,将医疗和药品分两个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不符合国际惯例,也没有必要。

其次,是医疗药品的收支核算不配比,以药补医现象突出。学者王振宇、马飞等就指出,按照旧有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后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药品实行一定的加成率后收支产生盈余,但医疗收支亏损(个别医院亏损严重)。在政府相关补偿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医院以药品结余弥补医疗亏损的情况普遍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多开药、开贵药的逐利行为和医院运行机制的扭曲。

再次,是管理费用简单的按医疗和药品部门人员比例分摊进“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的方法缺乏合理性。根据医疗部门和药品部门人员的比例或其他相关指标比例情况,简单地分摊到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中,对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的各项耗费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同时因为从各家医院的会计报表上无法取得真实的不含管理费用的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信息,所以这种分配方法也不利于对医疗机构之间的经营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任何一家单位都有管理费用,医院也不例外,而且管理费用在医院的整体费用中占据较大比重,公立大型医院的管理费用更是居高不下,而管理费用的分摊却不够合理。原有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管理费用可按医疗、药品部门人员比例进行分摊,采用这种分配方法后,医院的公共费用完全摊入医疗、药品成本中,人为地加大了医疗、药品的成本费用,使医疗、药品成本不实,隐瞒了医疗、药品的真实结余。而且人为分摊管理费用的方式容易造成医院收支结余不准,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最后,就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的成本归集而言,没有明确的界定哪些项目属于医疗和药品成本的归集范围,导致不同医院成本归集口径不统一,甚至同一医院不同财务人员的成本归集口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会计制度对于成本的核算过于简单,成本意识不强,对于各个科室的物资消耗、床日成本、诊次成本等基本数据编报不详,不能准确反映成本项目以及核算科室效益,也容易造成分配不公。

二、新制度下的医疗药品及成本核算

针对旧有医院会计制度下药品管理及成本核算的种种弊端,新医改明确提出,要改革药品加成政策,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价率销售。针对这一医改政策,新制度取消“药品进销差价”会计科目,为药品零差价率后的会计核算铺平了道路。

药品进销差价的取消,使得药品核算和库存物资的核算方式趋同,另外本身药品就是医院库存物资的一部分,取消“药品”总账科目,将其纳入“库存物资”科目统一核算,简化了会计处理,但并不影响药品的有效管理。同时针对医疗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甄选药品、开具医嘱所体现的药品知识价值没有得到体现的情况,新医改提出增设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方案,新制度在修订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在医疗收入核算中增加明细核算科目“药事服务费收入”。

为满足医院管理的需要,新医院会计制度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明确了“大收大支”的概念,统一了医药收支核算和科教项目收支核算(之前的新制度征求意见稿,曾将科研项目收支和教学项目收支分列),更好地体现了会计的配比原则。合并医疗药品收支科目,将“药品收入”并入“医疗收入”中,将“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合并为“医疗业务成本”。在新设的“医疗业务成本”科目中,详细地列明了一级明细核算项目和会计处理方式,医疗和药品收支业务本身就是大医疗的一部分,医疗人员和药房人员需要在工作中密切配合,呈现出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新制度的这一改革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医疗、药品不配比的问题。同时,有利于统一会计核算口径,减少因会计人员对现行会计制度理解不一致而造成的核算差异。

管理费用不再分摊,而是作为期间费用在期末直接结转到“本期结余”,有助于督促医院增收节支,减员增效,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时也避免了管理费用分摊标准不合理造成的医药收支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新制度首次设计了成本报表参考格式,要求医院定期编报“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和“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构成分析表”等报表,同时对医院常用的成本核算术语进行了解释,统一了核算口径。此举显示了新制度对加强成本的归集和核算工作的重视,有利于医院控制成本,降低经营风险,积极面对竞争,同时由于有了比较准确的成本报表数据,也有利于医院开展薪酬制度改革,实行绩效工资。

三、结束语

虽然新医院会计制度已实施三年有余,但目前药品零差价还没有广泛实施,药品还是按零售价进行核算,大多数大型公立医院所使用药品的药品名多达几千种,库存药品金额高达数千余万元,由于药品进销差价的存在,同时并不是所有的药品的出库都是按照零售价收费的,也存在药品的破损、过期、损溢等情况,因此药品的核算工作非常繁重,管理上稍有纰漏,就会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为此,许多医院药房一直配备专门的会计人员进行核算。新制度取消药品进销差价,可以大幅度降低药房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减轻工作负担,降低账实不符的风险。虽然新制度取消了“药品”总账科目,但由于药品管理要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因此医院药品的核算要在“库存物资――药品”中进行统一的核算。

医疗药品收支核算集中在“医疗收入”和“医疗业务成本”两个科目上面,相对规范了医院的会计核算。

新制度没有设置成本类会计科目,这种情况下医院自制药品的成本归集就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自制多种药品和卫生材料的情况下,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好处理。建议增设成本类会计科目,在对医院自制物资进行成本归集后,再将完工产品转入到库存物资中。

综上所述,加强药品采购、保管、领用等环节的管理以及财务会计的核算,保证药品质量,减少积压和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和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核算方法,以切实保障医院成本归集和核算、资产的安全完整、加速资金周转、降低消耗,最终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振宇,马飞.新医改政策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及其改革的影响[J].中国卫生经济,2009,(9):92-96.

[2]王振宇,马飞.新医改对医院会计制度及其改革影响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9,(9):40-42.

[3]王钟炎,沈静华.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误区与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10,(12):47-49.

[4]田立启,张永征.医院管理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毕元广,刘洪玲,李风芹,贺建青.构建理想的成本费用管理模式[J].中国卫生经济,2009,(1):52-53.

[6]王钟炎,沈静华.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误区与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10,(12):47-49.

[7]郭成杰,吴新勇,王立.我国医院药品核算管理方法的回顾与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10,(5):20-21.

篇4

【关键词】医院;会计成本核算;问题;措施

医院作为我国的主要医疗事业单位,其财务会计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医院能否进行正常的运转,因此对医院的成本进行有效的财务核算很有必要。从当前医院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成本核算工作是其管理的重点内容,要想实现医院的长远发展,就必须严格合理的控制医院的成本核算过程,强化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实现对成本核算工作的科学管理,有效提升医院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医院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医院没有对成本核算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大多数医院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要想使这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医院领导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人员更好的投入到会计成本核算中去。但是,由于当前医院普遍在这一方面没有引起重视, 所以实际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几乎都是流于形式, 这种情况下, 会计成本核算的作用根本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2.成本核算混乱。在传统的财务会计制度中, 无法真正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 仅仅是将医院的收支进行统计, 做到一个账目上的大概了解, 在很多情况下还会出现收支不平衡, 账目对不上的情况。这都间接反映的传统的财务会计制度的缺陷, 而且很多的财务人员根本没有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 仅仅是将财务会计制度作为一个记账工具来进行使用, 而且还经常出现错误。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财务会计制度的初衷, 因此也就无法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3.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这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由于当前医院在会计成本核算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对于相关工作人员也没有专业的培训, 这种情况下, 工作人员的知识系统就得不到及时的更新, 会计成本核算就会逐渐和医院的发展脱轨。最后, 会计成本核算软件的落后也是目前医院会计成本核算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一些医院逐渐重视起了会计成本核算工作, 并且也制定了相应的制度, 但是由于软件的落后, 使成本核算的质量和效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 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策略

1.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在新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实施的过程中, 财务人员首先应该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让医院的财务人员明白成本核算不仅仅是简单的进行账目的记录和核对, 而是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 财务人员应该对医院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 并且从数据中了解医院管理的现状, 从而预测出医院未来哪些方面需要进行大力发展, 各项经费的分配是否合理。这些都是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 因此财务人员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转变观念, 重新对新兴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学习, 深入的了解其中精髓。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成本核算的真正作用。成本核算能够反映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 是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晴雨表。因此,医院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2.构建合理的成本核算框架

医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细分为很多的科室, 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想要有效的对这些科室进行科学的管理, 就需要医院构建一个合理的成本核算框架, 将这些科室进行分类管理。在新型财务会计制度中, 将医院的科室分成四个种类,分别是临床服务类、 医疗技术类、 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 通过将科室分类, 就能够细化成本核算的各种细节, 也能有针对性的对同一类科室的成本进行灵活的管理,对不同类型的科室实施有区别的成本核算方法,医院应该努力去构建一个合理的成本核算框架。

3.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医院在认识到成本核算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后, 相关部门就应该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因为会计核算工作不仅需要懂管理。同时,在业务以及软件方面也需要有相关的涉及, 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 不及你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成本核算知识以及经验的传授, 还要给予其一定的管理权限, 这样才能使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4.完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

会计成本核算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是保证会计成本核算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建立医院成本核算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以最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作为依据, 然后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 从医院的内部经营管理、 业务性质以及经济特点等的要求, 进行财务会计制度和业务制度等的协调, 同时还可以通过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 对相应的制度进行完善, 为了保证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应该进行定期的考核, 然后根据实际的考核结果进行奖惩罚劣, 这样就能使医院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实施的效果得到保证。

三、结语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医院也逐渐向市场化发展, 这种情况下, 为了使自身的长远发展得到有效的保证, 就必须加强对成本核算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当然, 成本核算工作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员工素质的提升、 领导意识的转变以及相关制度的不断健全,只有明确了成本核算工作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才能更好地实现相关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推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全成本核算[DOI]10.13939/ki.zgsc.2015.06.118

随着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新医保制度的不断推进,为强化医院财务管理、优化医院与成本控制等,新医院会计制度应运而生。新医院会计制度重点强调对医院的成本管理以及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因此,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全成本核算成为优化医疗体系环境、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与关键。

1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意义

1.1 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是适应社会对公立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需要

2009 年,国家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新医改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新医改提出了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或形成的亏损,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但是怎样补,补多少,既是地方政府也是公立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进行详细的成本核算和分析,为政府的决策方案提供依据。

1.2 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是公立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公立医院作为特殊的事业单位,一方面具有公益性质,应该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又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仅靠现有的财政补助远不能满足医院庞大的支出需求。为了生存,医院要有自己的创收途径,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但是,如果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医疗服务费和药品加成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又会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问题的出现。所以,医院的增收节支应以社会效益第一作为重要前提,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靠收取高额药费维持现状的情况将被改变,为保证其正常运转,公立医院在稳定收入的同时加强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控制成为医院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2.1 医院对全成本核算存在认识问题

在医院的发展中,部分医院缺乏对全成本核算的充分认识,尤其是公立医院,忽视对全成本核算的关注度以及执行力度,单纯地认为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只要实现服务好、质量好的经营管理目标,就能够真正实现医院综合实力以及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但是医院管理层这种片面追求宏观方面的发展规划,而忽视微观角度的全成本核算,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医疗成本的不断增长,甚至在医院管理中会出现重复消费、过度医疗等不符合相关规定等行为,无形之中造成医院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以及障碍,不利于强化医院的财务管理能力、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以及行业竞争能力,甚至是与现代医院的科学管理模式相背离。

2.2 全成本核算的项目分类不够严谨

医院作为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体系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医院成本主要由药品、医疗器械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费用等构成。但是,在医院的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全成本核算项目分类不够明确的现象、界限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成本核算的效果,造成核算信息不能够真实反映医院的实际情况与能力,增加评估医院管理能力的难度以及障碍,不利于强化医院的职能、提升医院的地位与价值。

2.3 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

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作为一项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不同于以往医院自行开展的科室成本核算,其成本概念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它能准确地反映成本状况,为医院的价值补偿、医疗付费标准的制订以及医院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以满足政府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有助于逐步形成社会标准,更好地指导行业管理。全成本核算过程对各级各类科室成本都要核算和反映,但它不是终点,要归集分配到门诊和临床各相关科室,全成本应体现各类科室成本、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的全成本。但是,医院全成本核算机构不够健全,医院的科室设置不一致,人员管理与财务的工资管理不协调,后勤管理不够精细等问题限制了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2.4 财务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医院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医务工作者,其具有良好的医疗技术和专业技能。医院的管理者大都是本行业的医学专家,相比而言,财务工作是否受到足够的重视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在人员配置上,对全成本核算等财务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财务软件运用不熟悉、成本核算信息不详尽等问题,造成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全成本核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操作性问题。同时,由于医院所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医院工作人员全成本核算意识薄弱,无法将全成本核算思想落实到各部门、各工作人员,增加全成本核算在基层推进的难度与问题。

3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的应对措施

3.1 强化医院贯彻全成本核算的意识

全成本核算作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与关键,应日益引起医院领导层的关注与重视。医院在日常管理中,要树立起成本效益意识,严格管理与控制医院的成本支出,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医院的成本支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医院要强化全成本核算的宣传与推广,积极培养全体工作人员的全成本核算意识,充分调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热情以及积极性,从而才能够保证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全成本核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3.2 建立完善的全成本核算体系

健全的全成本核算体系能够促进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保证全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建立全成本核算体系时,要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下,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发展特点以及特殊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本医院未来发展规划的全成本核算体系,从而能够保证全成本核算体系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与积极作用。同时,应该进一步明确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分类对象、核算方式、划分依据等相关规定,充分利用财务软件,实现对医院全部经济业务等全方位成本控制,保证在现有的资源配置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医院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推动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再者,医院要做好医疗器械、药品等产品的分类管理以及成本核算,强化对医院材料采购、出库以及使用等以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监管,降低医院不必要的损耗与支出。

3.3 加强医院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提高医院经济运行效益

建立和完善全成本核算手册或工作制度,规定全成本核算的原则、方法,明确全成本核算的具体实施流程,制定全成本核算数据的上报、分析流程,为全成本核算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为确保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实施,财务科应当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全成本核算工作,明确全成本核算管理职能。同时在医务、总务、人事、信息、器械等有关科室明确全成本核算责任人,为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做好充分的组织准备。

3.4 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全成本核算也给财务人员带来了挑战。新形势下,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学识水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医院应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学习,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学习新知识、接纳新事物,加强财务人员的全成本核算方面的知识储备以及综合素质,改变医院全成本核算方面专业人员欠缺的现状。同时,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等管理评价指标,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工资相结合,增强员工的紧迫感以及压力感,从而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效率,提高财务人员学习新的财务知识的动力,为全成本核算的贯彻实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裕嫦.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全成本核算[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6).

[2]李淑英,张宏娟.对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的思考[J].会计之友(中旬刊).(3)

[3]张萍萍.浅谈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构建[J].中国市场,2014(52).

篇6

【关键词】新财务;会计制度;成本核算

财务部门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部门,对企业未来的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医院的特殊性,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对医院成本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医院必须要加大对财务会计制度的管理力度,对财务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完善成本核算组织体系,保证医院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一、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和意义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深化改革,医院应紧跟时展的脚步,与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创新成本核算、竞争、效益方面的意识。第一,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建立成本核算机制,不仅能够适应市场的环境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竞争环境,还能最大限度的获得较小的能耗,实现效益最大化。第二,由于医院的经济收入渠道主要来源于药品收入、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收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医院的健康发展有限制作用。而医院开展成本核算,能够为政府扶持和制定医疗服务定价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进而促进医院的医疗保险费用的改革方式日益完善,有效减少医疗、人力资源和管理成本,提升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效率,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公益效益,有利于医院的蓬勃发展。第三,成本核算工作在整个医院管理工作占有重要地位,成本核算能够准确剖析某一时期医院各科室的盈亏项目的具体情况,为医院调整不合理的收入结构和制定财务预算,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依据,充分了解医院当前的成本管理现状,及时发现存在的成本管理管理缺陷,进而实现严格控制医院成本、降低能耗和患者看诊的经济压力。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

(一)成本核算的流程

成本核算是指医院严格按照分摊方法和遵循规范化、细致化、精确化的原则将医院的各项医疗环节、管理活动所产生的费用进行整合和分析,计算得出的医院运营成本,最终成为医院科学决策的依据。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可分为总成本、科室成本、医疗服务成本以及病种成本,整个成本核算过程需要经过各科室的协助并进行分摊,最终由临床科室接收各科室转移的成本,其分摊步骤如下:首先:一级分摊,行政科室分摊管理费用至辅助、临床、技术科室中,然后将计入各科室的费用纳入整个核算体系,无法直接计入的费用再进行分摊。其次,二级分摊。根据对照参数和各种价格将辅助科室的内部成本分摊至临床、技术科室。最后,三级分摊,临床科室接收技术科室分摊的内部成本。这种核算流程便于获取医院的成本信息和各科室的具体的成本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财务工作的效率。

(二)收入类别和成本类别

1.收入类别。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将传统的药品收入和医疗收入结合为医疗收入,以医疗收入为基础,二次划分为二级明细科目,即药事服务费和材料收入,由于材料收入所占比重较大,可将其作为独立的二级明细科目,便于财物人员对材料和整个医院收入的管控。医疗收入中药事服务重点在服务,与纯粹的药品收入有所区别,单独管控也具有一定意义。总之,对医院的收入进行精细的分类,保证了数据进行的完整和准确,为医院的整个成本核算提供系统的、完善的数据研究。2.成本类别。财政专项支出、药品支出、医疗支出以及其他支出是医院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划分的四类成本。医院精细的划分主要是为了将医疗服务的收入补偿给药品支出,但现实情况难以将以和药品消耗的成本进行明确的划分。

三、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具体应用

(一)扎实的做好各项相关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进行核算工作前,利用新财务会计制度,做好各项相关的准备工作,为后续的成本核算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第一,明确划分执行成本核算过程的单位,对各科室的职工采取编码策略,并细致划分各个核算单元,按照医院的规定明确核算工作的具体内容。第二,不断创新成本核算理念,定期组织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参与专业培训活动,提高财务从业人员核算的专业能力,加强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并对现有工作流程的弊端进行改进,充分发挥财务从业人员的价值。第三,强化管理、清查核算资产,医院的所有资产(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需要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资产管理,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将成本核算按照单元进行分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第四,由于医院具有特殊性质,再加上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成本核算方法,医院人资部门将员工考勤制度落实到位,制定科学的考勤报表,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库,为后期的人员绩效考核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并对财务人员和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组织体系

只有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组织体系,才能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朝着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成本核算组织体系的构建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必要趋势,完善的成本核算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建立成本核算领导组,领导小组属于医院成本核算组织的领导核心,组长:院长;副组长分管副院长;小组成员:各科室具体负责人员组成;成本核算领导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按照规定的核算制度,制定成本核算的具体实行方法。第二,建立成本核算工作组,组长:财务部门领导;副组长;财务部门负责人员;小组成员;各工作项目的会计从业人员组成,主要工作职责是对医院管理、卫生医疗、人力资源的成本进行具体核算工作,准确编制各类成本报表,为成本核算领导组进行正确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第三,建立信息技术小组,由医院信息部门的人员构成,主要负责医院的技术工作,通过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保证医院核算的精确、高效和有序。对成本核算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找出并解决系统内部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隐患。

(三)明确成本核算项目、费用要素以及核算原则

根据的相关规章制度,将成本核算项目划分为:卫生材料费用、人员经费以及其他费用,费用要素包括折旧费、工资津贴、各项福利待遇、社保费、绩效津贴、日常检修费等,在进行成本核算期间,成本核算人员严格遵循分期核算原则、合法原则、可靠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等,全方位的把握核算内容,确保无任何遗漏,提升医院核算工作的高质高效。此外,成本核算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涉及领域广泛,医院领导应加大成本核算的管理制度,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四、总结

成本核算工作质量的高低,对促进医院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及医院内部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升医院医疗设备使用率和资金的利用率以及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明.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5,(52):61-62.

[2]谢其鑫,赵璇,丁方然,程薇.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核算中应用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12):1580-1582.

[3]韦健,王晓飞,蔡晓锋.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04):48-49.

[4]潘宏霞.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和实践[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1):165-166.

[5]董音茵.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3):13-14.

[6]梁宁海.浅谈信息系统在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6,(24):140-141.

篇7

一、 医院全成本核算相关概念

医院全成本核算这一概念来源于企业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医院全成本核算是对医疗服务过程中的物力、财力、人力进行有效地控制,将有关支出全部纳入成本核算范围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卫生资源的过程。医院全成本核算是对医疗消耗、医院工资成本、管理费用等全部成本进行了归集,确定管理费用标准和工资成本比例、材料消耗定额,制定合理的经济指标和合理的消耗,借以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降低运营成本,改善经营管理,调动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医院经营效益,使医院的有限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向社会大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 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一)公立医院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

如果不实行全成本核算对现行的医疗服务价格是否合理也不清楚,由于没有依据,非营业医疗机构即使得到政府补贴,仍然经济较为困难。医疗机构即使做了核算也仅仅是核算职工奖金,不能够解决医院对体制改革需要和全成本核算的现实需求。如果不做好成本记录,就不会有一个完善的、客观的定价系统。

(二)医院全成本核算是医疗卫生行业成本管理的需求

当前医疗卫生行业进行成本核算是以《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为基础,对成本数据来源进行了简化,这种核算方式不利于全行业的成本比较、统计、分析,不能形成统一的成本核算体制。医院全成本核算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项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它能够准确反映成本状况,为医疗付费标准的制订、医院的价值补偿、医院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能够更好地引导行业管理,满足政府宏观管理需要。

(三)医院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实行全成本核算

我国的医院包括营利医院和非营利医院,非盈利医院占大部分。这些医院的目标都是希望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益,包括社会效益和利润。成本核算是一种合理配置资源的管理方法,综合地对资源的效益、利用、成本指标进行合理评价。

三、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的方法

(一)科室核算单元要严格按照五大类定义进行划分,使财务软件、HIS等系统与成本核算单元建立准确的或相一致的对应关系。会计核算期间和成本核算期间必须保持一致。对各科室财产物资要认真清查,各科人员要进行核实,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还需要进行核实全院各科室的房屋面积。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要坚持权责发生制,也就是当费用和成本在当期核算,并进行月末对账。会计和成本核算、会计和各财产管理部门的数据要进行认真核对,保证数据准确,并制定内部服务价格、消耗定额等各项标准工作。

(二)要认真做好对收入和成本数据的归集

医院的收入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药品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在HIS系统的辅助下,各全成本核算科室的收入可以按医疗技术科室、直接医疗科室归集,对于收费项目都可以与具体的执行科室、开单科室相对应。对于成本数据的归集主要根据会计凭证,可以通过数据接口初步归集。

要认真做好内部服务工作量的数据采集,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医疗辅助类科室工作量做好记录,为医疗辅助类科室的奖金分配和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医疗辅助类科室的成本由接受服务的科室进行分摊。

(三).医院全成本核算四级分摊法

完成成本归集以后,可以按照医院全成本核算四级分摊方法进行成本分摊,从而得到各科室的全成本数据。为核算住院日成本及项目成本、门诊诊次成本、病种成本提供可靠信息。

三、 医院全成本核算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进行全成本核算前期工作

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需要全面清查医院资产,还要建立成本核算凭证传递流程和原始记录。工资和财产物资的原始凭证可以采取一式多联,对于一些其他外来的原始凭证应制定合理的传递流程。

(二)进行核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要认真划清不计入成本和计入成本的费用支出界限。对于管理与组织医院业务发生费用以及医疗服务发生的费用都应当计入医院成本。不计入成本费用是指医院使用非财政科研、教学项目活动费用、财政项目补助发生的支出、教学项目收入开展科研、医院非正常业务产生的费用。主要包括科研项目支出、捐赠支出、城市维护建设税、培训支出等。

公摊成本是指不能够计入某一科室的当期成本,核算采取全院分摊、单独归集方法。分摊方法可以采取面积比例、人员比例、谁受益谁承担、资产比例等。

医疗辅助科室成本费用可以根据提供的劳务量,依据受益对象按照交互分配法、直接分配法分配其成本费用;对于没有分配完的成本费用可以采取计入医辅类科室费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医院管理;会计制度改革;成本核算

一、会计制度改革后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控制医院成本,维持医院良性运行,提升医院的竞争力,同时成本核算可以有效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保证财务内部资金的正常运转,提高医院的财务状况。医院是构成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机构,担负着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重任,同时医院的接待量较大,其财务管理工作复杂,只有遵从会计制度管理的要求,才能保证其会计工作顺利进行,保证医院的资金流的正常运转。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医院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成本核算工作,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合理控制成本投入,保证医院的各个部门成本核算数据真实有效,利用成本核算数据可以深入了解医院的财务情况,保证医院会计工作健康发展。

二、会计制度改革后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缺乏合理的会计成本分析系统新会计制度要求医院建立科学完善的成本分析系统,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在会计制度下进行,但是很多医院缺乏合理的成本分析系统,成本核算工作难以开展,其系统提供的成本数据不具备参考性,无法正确分析成本变动发生的原因以及引发的相应的成本增长程度。在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缺乏完整有效的成本分析系统,成本核算工作也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得到的会计数据也只是综合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并没有针对与成本控制而整理会计数据,成本核算不能发挥其成本监控和调控功能。2.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存在问题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和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求提高,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开展离不开专业会计人员的支撑,但是有些医院的会计人员没有及时转变其工作观念,核算人员的基本素质偏低,对财务工作中成本问题把握不足,从而影响了成本核算工作质量。同时很多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有待于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的相关数据缺乏准确性,从而影响了管理者的财务决策,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3.内部成本控制力度不足国内医院会计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医院财务部门在进行数据核算时,主要是针对财务数据的统计和核算,但是对核算过程中的事前事项缺乏有效控制。同时财务人员对医院成本变化信息不敏感,即使发生了成本统计变化,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形式化的现象严重,不能起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医院内部成本控制力度不足还体现在对资金流控制不当,部分医院忽视了成本投入和后期收益的关系平衡,投入的成本很难产出相对应的价值,甚至出现了资金闲置浪费的现象。4.医院内部收费标准混乱、缺乏监管机构在医院的会计制度中,对成本的界定分为两个部分,即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但是有些医院对于成本费用的界定不清楚,尤其是对于间接产生费用只是粗略计算,没有进行细致性的分摊,导致医院内部管理费用居高不下。再者,很多医院的管理费用分摊机制不合理,成本核算数据不准确,从而影响了医院会计管理工作决策,造成其分析有效性不足。当前很多医院系统面临着转型的趋势,医院要着重立足于会计制度成本核算工作,但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其监管执行力不强,从而造成医院财务支出项目的监管不严,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三、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后成本核算策略

1.会计工作人员要转变工作观念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推进,医院之间的竞争也呈现加剧的趋势,医院会计工作人员要转变工作观念,以会计制度改革入手,转变思想,端正工作理念,认识到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必要性,让会计人员意识到成本核算关系到医院的切实利益,严格控制医院的成本项目预算,从成本投入中挖掘潜在的经济效益,同时要构建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让全体职工都参与到成本核算中,真正将成本核算工作落实到工作中。2.健全相应的成本核算体系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主要覆盖到服务项目、责任单位、责任人等,医院建立成本核算体系,首先要完成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利用会计数据来进行财务预算,完成成本计划和控制系统;再者要构建科室绩效管理体系,设定详细的经济指标和绩效辅助分析,客观来分析科室内的收支结余情况,同时要确定科学的奖金定义方案,对奖金计算和发送工作制定详细的计划。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要确立实行三级核算模式,以医院作为核算对象,核算医院投入的总成本,对医院的收支情况和经济管理水平进行整体控制,科学归纳和分配项目成本。改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有效控制成本核算管理工作。3.信息化技术应用、实现成本核算自动化会计制度改革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成本核算数据汇总自动化,由于医院的收费项目较多,业务覆盖面较广,科室分工较为精细,因此成本核算工作的数据汇总较为庞杂。因此成本核算要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软件,完成与财务处软件、人事处软件、HIS系统的接口串联,提升核算工作的精确性和全面性。信息化技术应用完全实现了核算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储存,并实现了数据分析和共享的自动化,医院财务管理逐步完成了现代化转变,有效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4.健全财务管理控制机制健全财务管理控制机制有助于优化成本核算工作,提升审批人员、经办人、财务保管人、账务人员的工作规范性和工作效率,形成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因此医院应当建立相应内控工作机制,通过内部工作监督和协调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要把物资设备、药物采购和项目建设的工作纳入到审批程序中,医院要执行经济业务职务与账目业务职务的分离,形成财务支出和财务账目的分析管理,有效降低了发生财务问题的概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后的成本核算工作对于医院财务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会计工作人员要转变其工作观念,健全相应的成本核算体系,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完善财务管理控制机制,实现成本核算工作的可控性。

参考文献

[1]郝贵忠.论新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后成本核算的优化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5,(14):239.

篇9

关键词: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措施

在医院的经营环节中,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成本核算管理,对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是其经营活动的方法之一。同一般的事业单位来说,医院是不一样的,医院需要通过成本核算管理的方法来加强自身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由于在事业单位的会计体制下,在权责发生制的执行上面医院的工作还是不到位的。这样的结果就是在很多时候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难以有效满足精细化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医院不仅仅需要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还需要在满足日常经营活动的基础上面降低成本。因此,医院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管理,尤其是在新财务制度下的公立医院。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成本管理及核算的突破

(一)明确医院成本管理要求,规范医院成本核算内容

在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下,对于成本管理和核算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目的以及相应的要求。同时,还对成本核算的对象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在新财务制度下,要求医院在核算不同对象的时候应该采取相应的核算方法,主要就是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这些在以往的财务制度中并没有给予明确的规定。因此,新财务制度对于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重视度进一步加深,在成本核算的对象以及管理方法上面都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进行了革新。

(二)顺应新医改的要求,革新成本定额管理制度、费用审核制度

在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中,对于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的观点充分进行了表达,要求医院在不影响自身经营活动以及服务质量的前提下,结合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制定相应的成本定额,按照事前制定的成本额度、成本实施方案以及成本的费用花费等,对医院在经营活动中出现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医院还需要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成本管理以及审核体系,结合科学的措施来对一些错误以及没有必要的措施及时进行纠正,控制整体的成本支出。公立医院还应该保持其公益服务性质的要求,顺林新财务的改革需要,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低成本的服务。

(三)划定不应计入成本核算的业务,真实反映医院成本管理水平

在以往的财务制度中,在成本费用的划分上面,一般只是简单的分为直接费用以及间接费用,在成本核算中也只是对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进行简单的核算,这些简单化的划分和核算给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多的难题,不能够对于医院的真实经营水平进行充分的反映。在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中,首先对于以往的核算对象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其次对于一些费用明确规定不再计入到成本的核算内容中,对于医院的业务类型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加强了医院在今后成本核算中的管理以及控制。

二、加强新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措施

(一)制度降低成本的相关政策

在新会计制度中对医院成本管理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要求医院对于不同的核算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比如,在之前的财务制度中没有对成本的记录和分析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在新会计制度中明确解释了相应的核算方法,由此医院对成本管理以及核算工作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在新会计制度下,各医疗单位在开展成本管理活动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降低成本使用的相关政策。同时,还应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为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二)加强成本核算事前预测与事中的控制工作

在成本核算工作开始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对事前预测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事前预测可以对成本预算起到非常好的控制效果。另外,事中控制工作可以对整个核算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可以不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事后核算可以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严格的分析,找出更加合理的分析方法,将这三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实现对成本消耗的有效控制。公立医院在对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成本分析的评估与结果,然后对医务人员的薪资以及医疗器械的采购费用进行事前控制,实现对医院服务全方位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

(三)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评价体系,加强成本核算管理

公立医院需要结合我国的相关规定,然后根据自身的成本管理要求建立出严格的成本核算评价体系,使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同时,还需要与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实现有效的结合,为医院制定出合理的成本管理目标,通过构建完善的预算方法使医院的成本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成本核算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制定出完善的成本核算评价体系不但可以為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还能实现对医院成本的有效控制,这对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医院进行财务的主要目的就是结合多种方法,对医院的成本对象进行细致化的划分,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优化其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充分提升其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从而使得公立医院的服务水平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

篇10

摘 要 成本核算是对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有消耗进行规范的分类、记录、归集、分配、分析,最终提供完整的成本分析报告。本文从成本核算的体系构建进行论述,为医院成本核算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成本核算 体系 构建

新医院财务制度、会计制度重点强化了对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管理的目标、核算对象、成本分摊的流程、成本的范围、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对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障,可以全面的提升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水平,加强了医院自身运行管理,并且为今后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提供了依据。由于医院成本核算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及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在全面实施成本核算之前,应构建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一、设立成本核算管理机构

成立以院长负责的成本核算领导小组,负责全院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工作,配备专职成本核算员,负责对医院的收入和支出的归集和划分、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工作。

二、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医院的成本核算贯穿于医疗服务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医院内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因此必须做好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保证成本核算原始资料真实、完整。

1.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消耗药品、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各项财产物资的计价、验收、领退、转移、报废、清查、盘点制度。

2.制定必要的消耗定额和人员定额,加强定员定额管理。

3.建立和健全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和凭证,并建立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

4.改进医院的内部硬件设施、信息系统、物资配送和其它管理方式,提高成本数据的准确性。

5.将医院成本核算结果与医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相结合,并制定医院的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制度。

6.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收集、处理成本数据并产出报表,同时进行成本分析。

三、医疗成本核算的流程

1.成本核算科室级别设定的确定:根据医院科室功能,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行政后勤类,进行成本分摊;

2.成本开支范围:人员经费、耗用的卫生材料及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其他费用;

3.成本分摊的参数确定:

管理费用分摊:根据科室占临床、医技、医疗辅助科室人员总数的比例分摊;医疗辅助分摊:根据“谁受益谁承担”原则,按照各部门为临床、医技科室提供的工作量进行分摊;医技科室分摊:根据收入与支出配比原则,按照临床医技检查工作量比例进行成本分摊;

4.成本数据的采集:人事部门负责人员工资等个人经费支出的统计数字,总务部门负责水、电、房屋和维修费用、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的统计数字,设备科负责卫生材料、医疗设备的修购统计数字,药剂科负责药品统计,信息科负责医院信息网络相关数据的支持,供应室、洗衣房等部门负责各部门实际领用或发生费用的统计数字等;

5.数据处理:成本核算部门根据各部门上报的统计数字进行归集、分摊、汇总、分析,编制成本核算表。

四、成本核算的分析、控制和考核管理

根据成本核算结果,对照目标成本或标准成本,采取趋势分析、结构分析、量本利分析等方法及时分析实际成本变动情况及原因,把握成本变动规律,提高成本效率。利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措施,按照预定的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对成本形成过程中的耗费进行控制 。根据成本核算数据处理出来的各项指标与初期制定的成本核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为医院管理决策者总结好的经验,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以便及时解决问题,并对成本核算落实的好、差分别给予奖罚。

五、成本核算工作实施注意事项

1.成本核算应在成本核算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不得随意变改各项参数和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使各医疗机构计算出来的医疗成本能真正反映本单位的医疗实际成本。

2.提供人、财、物的保障,加强对成本核算人员的培训 ,加大对成本核算工作的投入,成本核算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每一个部门、环节、工作点,靠手工操作或半手工操作是不可能搞好医疗成本核算工作,经费保障是搞好医疗成本核算的关键。

3.加强医院内的协调配合,医疗成本核算工作涉及到医院的每个部门、每个环节,各科室要加强配合、通力协作,成本核算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

4.医院应提供信息网络支持,健全医院信息化网络建设,配备医院HIS系统、医疗成本核算财务软件、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确保成本核算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