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群众网络安全意识范文

时间:2023-09-14 17:5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高群众网络安全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高群众网络安全意识

篇1

为增强公众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能。近期,xx镇围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了“第四届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广泛宣传引导。利用会议、标语横幅、宣传栏、电子屏幕等多种形式,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向广大群众介绍编造散布网络谣言、侵犯公民个人隐私、虚假信息诈骗等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呼吁广大网民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承担网络安全责任,共同维护网络秩序。

开展志愿服务。组织镇、村(社区)青年志愿者深入企业、机关、网吧和农家,开展网络安全志愿行活动,散发宣传单,宣讲网络安全知识,接受网民咨询。结合脱贫攻坚大走访活动,提醒贫困人员增长网络知识,提高警惕,预防网络诈骗,着力营造人人关注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

注重青少年教育。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活动,全镇10所中小学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强化孩子们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抵御和防范网上有害信息能力,构筑网络安全第一道防线。

加强网络管理。提高信息安全认识,开展计算机网络安全专项整治,对全镇计算机网络系统硬软件运行安全、保密措施进行清理检查,及时纠正计算机及关键系统密码设置随意性和过于简单等问题,强化政务信息系统日常管理,严格信息审查,加强网管人员队伍建设,做好办公网络知识教育培训,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确保全镇网络信息安全运行。

篇2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已成为企业和个人关注的重要问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2021,欢迎大家来阅读。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1我校根据相关指示,通过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技能,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号召大家来共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我校积极响应,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的活动。现将我校宣传活动总结如下:

一、统筹把握活动规划

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主持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共同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并成立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保障活动的正常有序的开展。

二、切实保障活动落实

我校在校内张贴“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主题海报,让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有初步的印象和认识。其次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分发网络安全宣传手册,并组织学生共同学习网络安全相关知识,并要求学生回家后将所学到的网络安全知识与家长分享。这既让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还让学生在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同时得到了巩固。除此之外校广播站也会在课间播放些网络安全相关的小故事,增加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了解。

三、总结检验活动效果

我校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及“争做网络文明好少年”的主题班会,班会课上就网络安全问题举行知识小竞赛,以及争网络文明好少年主题演讲。通过知识竞赛不仅可以了解同学们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情况,还可以让同学们在知识竞赛中进一步的巩固所学。通过主题演讲,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落实网络安全问题,争做网络文明好少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来联络感情、了解讯息、完成工作、实现梦想。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空间也日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可是在网络惠及大家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不断涌现,病毒木马破坏盗取我们的文件系统,黑客攻击,一些谣言虚假的信息肆意传播以及数量不断增加的网络诈骗犯罪等等问题,给我们广大网民的信息安全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开展,可以让人们认识到这一问题,对网络安全的普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校在“网络安全周”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加强了网络安全的宣传教育,提升了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了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网络安全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2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部署,根据县委网信办要求,我镇举办了住建领域“法制日”活动,组织全县住建系统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切实做好住建领域网络安全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月活动,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网信事业发展理念,是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组建专班,并对活动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结合行业部门和单位实际,开展体现有特色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二、结合实际,形式多样

1、利用中心组学习会、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每月主题党日活动,持续宣传学习关于网络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批示和相关法律法规;

2、利用led电子屏、网站、qq和“村社工作群”微信开展宣传,办公室整理汇编了《网络安全常识》一期,分发到qq上共大家阅读学习,大力普及网络安全知识;

3、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大家知”网上学习和“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干部职工主动学习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文件,了解目前网络安全方面的动态信息;

4、在精准扶贫活动中开展公益宣传,宣传普及网络安全常识,倡导依法文明上网理念,引导大家树立“网络安全人人有责”意识,争做“四有”网民。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认真落实“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这一主题,突出行业延伸,切实做好活动动员,限度吸引干部职工和社区广大网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媒体和五位一体平台作用,创新形式,丰富资源,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3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要求,增强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县融媒体中心认真安排部署,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为切实抓好这次活动,自收到相关通知和活动方案后,融媒体中心召开会议,对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作了详细部署。明确了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职责,会后中心副主任及综合办主任转发了关于开展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通知进行再强调再落实,传播部进行再传达,强化全体职工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网络安全宣传

为确保宣传周活动不走过场达到预期效果,融媒体中心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了活动取得实效。成立了以融媒体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开展拟定本次活动宣传活动方案、部署工作、组织协调等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各负其责,负责督导分管科室,全力按照下发方案的相关要求,开展好此次活动。

三、宣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一)新媒体方面

1、针对活动的目的意义,在新闻微信公众号醒目处开展“网络安全为了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主题宣传。

2、制作网络安全宣传周预告片,制作H5在朋友圈和社群转发。

3、在公众号《自觉维护良好网络环境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等6条相关信息。

4、在抖音《呆萌版的非遗为网络安全代言》等2个短视频。

5、在APP首页显著位置开设“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链接,目前共刊载和转发网安周相关信息10条。

6、组织全台网络使用情况摸底调查,对可能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二)传统媒体方面

1、在《新闻》播出新闻《我县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全县各基层学校积极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2条。

2、制作并播出公益公告2条。

经过此次活动,全台干部职工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一是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重视程度提高,参与热情提高;二是对网络安全的漏洞得以填补,使办公网络的使用更加安全。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4按照委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我局全力推动、积极组织第三届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宣传周相关活动。通过活动,全面加强了全局网络安全工作,提高了干部职工网络安全意识。依据《关于开展好全区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局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网络安全认真部署全局网络安全意识

为切实抓好这次活动,自收到通知和全区活动方案后,我局召开党组会,对全局开展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宣传活动周作了详细的布置,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职责,会后转发《关于开展好全区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到机关各科室和机关各党支部。要求各科室和机关各支部充分利用各种会议、活动、集体学习等有效形式,在全局广泛宣传和普及网络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知识,强化全体职工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为确保宣传周活动不走过场,达到预期效果,我局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了活动取得实效。成立了以局长。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宣传活动的方案拟定、工作部署、组织协调等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各负其责,负责督导分管科室,全力按照区委领导小组和局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做好本次宣传周的活动。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针对活动意义和活动目的,确定宣传标语为: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通过宣传栏和条幅的方式公开宣传。

2、充分利用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广泛宣传网络安全教育相关知识。

3、全局组织统一培训,对干部职工安全使用支付系统以及办公网络进行系统教育,上好网络安全第一课.

4、局党组成员和科室负责人签署网络安全责任书,确保责任到人、到岗。

5、组织了全局网络使用情况摸底调查,对可能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5为大力推进网络诚信建设,提升辖区居民网络诚信意识,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共识,积极营造依法办网、诚信用网的良好氛围,根据上级统一安排,以“网络诚信宣传日”为契机,街道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

1、开展网络诚信网上宣传。

宣传活动期间,街道各社区转发#网络诚信宣传#话题内容54条。除了在社区的公众平台上宣传,社区工作人员在各自的私人网络平台上都了诚信上网的相关内容,让身边的人都动起来,带动整个社会的氛围。

2、开展网络诚信专题讲座。

街道办事处下辖7个社区分别举办网络诚信宣传活动座谈会。组织一些居民,一同学习和探讨诚信网络、清明网络等相关问题。此次宣传学习活动旨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推动网络文明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及时的向未成年人及家长等宣传文明安全上网相关知识。呼吁辖区居民通过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自觉抵制虚假有害信息的渗透和传播,以日常中的一点一滴来增强网络诚信、促进网络和谐。

3、开展网络诚信宣传活动。

街道及下辖社区通过电子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传播网络诚信理念,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熏陶,自觉做到文明上网、诚信上网。

4、开展网络诚信宣传网格化专题会议。

组织社区网格化管理员召开网络诚信宣传会议,借助网格员日常巡查,将网络诚信宣传带到居民身边,邀请居民共同参与到诚信网络建设中来。

篇3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信息技术 技术安全 防范对策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现代信息交流以及沟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均有体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中获益匪浅,然而网络信息技术所创造的这个环境也存在很多风险,其出现的安全问题如信息泄露、病毒入侵等,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基于此,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涵义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通常指在网络管理时运用一系列技术手段,使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和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证。确保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安全和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促进数据资料的妥善保存,达到确保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安全的目的。可实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可控制性这些基本要素构成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这一大概念,唯有使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得到保障,才能更好的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国家的不被侵犯,促进社会稳定。

2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特征分析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特征包括:一是可实用性,指网民在通过正规途径,获得相关合法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网络访问,从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为己所用;二是保密性,指坚决不对没有得到合法授权的相关部门或者个人泄露信息,不对其授予使用权;三是完整性,相关人员或企业在没获得国家相关部门合法授权的情况下,不能改变网络数据信息,使存储信息或者传递的信息的完整性得以保证,更不能删改信息或使其丢失。

3 威胁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因素

3.1 网络自身因素

网络的最大特征就是开放共享性,网络的基础协议是TCP/IP协议,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开放性为黑客们的攻击以及各种病毒的入侵提供了机会,这是网络这一信息技术的一大缺陷。

3.1.1 病毒入侵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入侵使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与无国界性带来的弊端显露无疑。计算机网络病毒入侵的途径是借助电子邮件、附件,和某一个程序相捆绑,用户一旦下载相关程序就会使病毒进入到计算机系统之中,产生病毒,严重威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安全。计算机病毒以其强大的破坏性和繁殖能力令人望而生畏,他能将计算机用户硬盘上的文件删除,还能发送硬盘上的文件到指定的电子信箱。计算机病毒一旦侵入一台计算机,与这台计算机相连的计算机也会受到感染,传播速度惊人,对个人及国家利益都会产生极大损害。

3.1.2 网络入侵

网络入侵又称黑客入侵,和间谍活动同质。网络黑客的网络信息技术知识水平极高,在强大的技术力量的支持下他们会开展一系列破坏活动,通过口令入侵、特洛伊木马术、监听法以及隐藏技术等非法访问各种组织机构的内部信息。网络入侵的手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和升级,频繁的黑客攻击网络信息的活动体现在攻击政府网站、盗取金融机构的商业机密完成非法交易、盗取个人信息等,严重威胁了国家的安全及经济利益,损失了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网络黑客的存在是威胁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

3.2 外界环境因素

(1)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震动等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都有影响,当下的大环境对计算机的运行环境并不是特别重视,没有构建一个温度、湿度、环境等都适宜计算机系统运行的环境。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顺畅运行得不到保障。

(2)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可能产生影响的还有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老化或意外破坏,在日常的计算机运行管理活动中,一些不当的操作,检查不及时等都会意外损坏硬件设施,中断计算机系统的运行。

4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防范对策

4.1 继续运用防火墙技术进行防范

防火墙技术即为了防止用户的信息被黑客拷贝与删减,结合计算机的软件与硬件,将安全网关架设在内部局域网与公众网之间的技术。服务访问政策、验证工具、应用网关以及包过滤是防火墙的四个组成部分,防火墙技术对网络内部攻击的防范还不是特别有效,但仍然要继续实施,一定程度上防范外界入侵。

4.2 安装杀毒软件,加强网络维护

杀毒软件即防毒软件、反病毒软件,能够将计算机中的病毒、特洛伊木马以及恶意软件等清除。作为计算机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杀毒软件还能监控识别、自动升级、扫描病毒、加强计算机中的数据备份以及隔离敏感的数据与设备等,对于来历不明的软件具有很强的防范功能。

4.3 推行安全协议,增强保密力度

安全协议即消息交换协议,是在密码学的基础上建立的。安全协议可以帮助我们认证两个实体或者多个实体,还能在安全实体之间进行密钥分配以及非否认证其它秘密的确认、发送、接收消息等。现在已开发的安全协议有五种,包括密钥管理协议、安全审计协议、加密协议、防护协议和数据验证协议。我们要科学合理的推行安全协议,以促进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建设工作的发展。

4.4 加强网民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人为因素对网络安全影响极大,因此,对于广大网民,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针对网民的不道德的网络行为进行法律上的约束,制定相关制度规范网民行为,控制不良网络信息的进入。对于网络技术维护人员,更要加强其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在提高个人技能的同时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4.5 安装防控设备,构建安全环境

良好的外界环境为计算机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支持,在计算机系统运行的空间里,安装防控设备,对计算机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震动强度等进行监督和控制,构建科学适宜的运行环境,是维护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基础。

5 结语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建设涉及到技术、使用与管理等,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关乎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因此,加大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建设力度是极为必要的,国家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广大网民应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健康、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康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对策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2).

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综治和平安建设有关工作部署,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推动我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一)大力加强综治基础建设工作

1.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制。坚持把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召开会议研究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相关事宜,与业务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形成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股室严格落实的工作机制。

2.大力加强综治工作力量。各有关股室根据综治平安建设工作总体部署,结合工作职能和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落实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综治和平安建设,进一步壮大工作力量,提升综治和平安建设法治化水平。主动承担好维护国家安全、预防减少违法犯罪、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责任,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3.加大平安建设宣传力度。深入我局挂钩村及共建社区,策划组织综治和平安建设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开展集中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责任分工,认真抓好落实,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的覆盖面、渗透力和实效性,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综治工作和建设“平安”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真正形成浓厚平安建设宣传氛围。

(二)全力防范化解矛盾风险

4.加大防范打击力度。加强社会安全建设,充分利用展板、横幅标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加大反宣传力度。坚决遏制非法的宗教活动,加强法治观念建设,自觉抵制和。

5.积极做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提高对各类决策风险隐患的洞察感知和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完善法治建设,进一步强化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广泛吸纳意见和建议,提高重大行政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6.全力防范化解重点风险隐患。加强动态监测和研判力度,健全应对工作机制,完善应急工作预案,按照“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要求,全力配合县有关部门做好重点风险隐患的化解工作。

7.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管控。深化信息化建设,加大对网络安全的管理,落实网络安全检测预警、信息通报制度,重点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之人在网上宣扬传播错误思潮,炒作社会热点和敏感案事件的违法行为。

(三)加强综治队伍建设

8.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加强全体干部职工普法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反警示教育和综治、平安建设宣传力度,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综治、平安建设意识。自觉抵制防范组织等敌对势力。做好防火、防盗、防爆炸、防治安灾害事故工作,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消防措施,切实搞好我局安全防范工作。

9.激活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积极引导党员在平安建设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调动全局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综治建设中,不断壮大综治建设队伍。将干部群众发展成平安志愿者,开展好志愿服务活动,救助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预防违法犯罪等公益职能,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工作。

(四)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10.加强内部安全防控。强化内部治安工作,明确治安防范重点部位,落实重点防护措施,加强人员的安全防范教育,防止发生案(事)件。加强信息化能力建设,强化信息网络安全保障,提升网络安全事件处置能力。

11.健全信息报送制度。加强与县信息平台对接,定期报送相关工作信息。按照要求,及时报送重要节点有关工作开展情况。积极报送专题信息,配合县相关部门开展专题宣传活动,扩大综治和平安工作影响力。

12.配合做好专项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积极配合县有关部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推动网格化社会治理,防范重点行业安全风险。重视综治工作,积极参与禁毒工作,加大对黄赌毒黑拐骗等治安问题的重点排查,实施重点整治,创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明确责任人,细化综治平安建设的主管领导和负责人等,领导班子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检查具体工作,发挥带头作用,将综治工作与绩效、晋升、奖惩挂钩。各股室、中心要进一步提高对开展综治(平安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开展好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确保工作落实并取得成效。

篇5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物联网

近年来,随着中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计算机行业体现出较高的价值,能够促进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然而,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网络病毒的传播、黑客攻击、钓鱼网站等,这些都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使计算机网络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探究,有利于提出一些可靠的参考依据,促进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的有效进行。由此可见,围绕“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具备一定的价值。

1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属于IT行业的术语,指的是无法基于一定时间范围当中,采取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处理的数据集合,需通过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够获取更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以及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的优势特点突出,包括真实性、价值高、多样性、速度快、量大等。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整理及利用,少不了计算机的支持。近年来,随着工业4.0的到来,云计算行业、物联网及“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得到有效体现,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比如,在相关计算机管理人员及个人缺乏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及技术知识的情况下,易出现网络病毒传播、不法分子入侵窃取重要信息数据等风险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或个人的信息财产安全。由此可见,在认清大数据带来的影响的基础上,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在高等教育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需结合新形势下大数据的影响,了解目前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总结起来,具体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如下。

2.1网络病毒的传播

就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网络病毒依旧是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果是网络病毒入侵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势必会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给用户带来较大的损失。同时,网络病毒体现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大、危害程度高等特点,很难及时清除,给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较大挑战[1]。

2.2黑客攻击,用户缺乏安全意识

随着中国进入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面临着更加隐秘的网络攻击,很难对黑客攻击事件进行有效侦查。同时,多样化的信息技术能够为黑客攻击提供更多方法,使得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风险逐渐增多。造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充分考虑到用户自身缺乏网络安全意识产生的影响。如果计算机用户的操作行为不当,很容易给黑客攻击提供机会,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威胁。

2.3钓鱼网站不断增多

虽然大数据平台能够为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是在数据广泛应用、网络频繁开发的情况下,大量的钓鱼网站出现在计算机用户的网络使用环境中,如果计算机用户无法准确辨认这些网站的安全性,势必会出现用户信息被泄露等情况,导致计算机用户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比如钓鱼网站利用邮箱获取用户的银行账号、密码及身份证信息等,导致计算机用户面临着较大的财产损失风险[2]。

3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分析

综上所述,人们对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有了一定程度了解,而从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角度考虑,有必要重视防范措施的实施。总结起来,具体安全防范措施如下。

3.1强化网络防火墙技术

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时,需要重视对网络防火墙技术的运用,利用这一技术来保护网络终端设备及系统整体的运行安全。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要利用云计算技术对网络防火墙技术进行升级优化,将云计算与智能识别技术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网络防火墙技术的安全防护效果。同时,需要重视对加密技术的运用,借助这一技术来提高网络安全防范的性能,通过金山卫士、金山杀毒软件、云安全技术等对各种流氓软件的恶意干扰进行防治,从而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总之,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优势,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病毒防御软件和网络安全检测技术,能够减弱计算机网络的风险,实现良好的网络安全防范效果[3]。

3.2加强反病毒技术开发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旦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病毒的入侵,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及财产安全,这就需要利用反病毒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能不受影响。首先,可以将反病毒技术使用到客户端中,借助反病毒技术对病毒入侵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对病毒入侵的信息进行警报,使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得到保障。例如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以利用反病毒技术对僵尸病毒、木马病毒等进行防范。目前云计算对各种反病毒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能够提高计算机系统的病毒防御能力,有效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

3.3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计算机用户的操作行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要加强对计算机用户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熟悉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正确操作。在进行计算机系统的操作过程中,用户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病毒感染、恶意攻击软件等网络不法行为造成的损失,以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社区、网络等各种渠道进行网络安全法律宣传,使群众能够正确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保护网络安全提供更多的支持。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主体,需要从关键技术和基础设备方面进行网络安全防范,构建合理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进行有效管理。同时,需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对网络安全的监管作用,对网络安全违法人员进行从重处罚,从而发挥法律法规的警示作用,使人们努力维护网络环境,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4]。

3.4完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

以往中国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视度不足,导致网络安全法律制度的建设较为滞后,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对网络安全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充分发挥法律制度的约束及引导作用。首先,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重视程度,充分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重点内容,将其作为网络安全防范的关键部分,对网络用户的安全意识进行强化,从根本上减少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其次,需要加强网络警察队伍的建设,将网络警察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及时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行为进行排查,将各项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网络安全防范工作的水平。最后,需要充分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工作的情况,以便能够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制订出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使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合理性、有效性得以提升。

3.5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一方面,在企业中,对于计算机管理工作人员来说,需做好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维护及管理,使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对于个人用户来说,在应用计算机过程中需充分重视网络安全,了解大数据对计算机网络带来的影响,做好网络数据加密,规范计算机操作,使由于不规范操作导致信息泄露的问题得到有效避免[5]。此外,在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使不法分子入侵盗窃信息数据的现象得到有效预防控制,有必要合理地使用上述安全检查技术,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保护,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篇6

【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管理

引言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被视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间”。如何应对网络安全威胁,虽然国内外在网络安全管理领域不断地探索,但网络安全问题想要彻底的规避还需要更加完善的技术与管理。

1.网络安全管理的现状

网络安全管理是保障网络正常运行的基础,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防止网络系统因为突发事件或恶意的攻击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技术手段是网络安全管理的必要手段,包括网络安全硬件、网络安全软件和网络安全服务。其中,网络硬件包括防火墙和VPN、独立的VPN、入侵检测系统、认证令牌环卡、生物识别系统、加密机和芯片。网络安全软件包括安全内容管理、防火墙和VPN、入侵检测系统、安全3A、加密等。其中安全内容管理还包括防病毒、网络控制和邮件扫描,安全3A包括授权、认证和管理等,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但是由于网络的复杂性,在当前网络管理中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所以网络安全管理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我国整体的网络安全意识相对缺乏,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网络安全系统的防护能力较差,参与信息安全管理的机构权威性不够,并且大部分的网络设施还依靠进口,这就导致我国网络安全管理的效果不明显。不过,据调查显示,如今我国对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80%以上的单位已经配备了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并有超过10%的单位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安全组织。但也仍然存在安全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安全经费投入比例较少等问题。如图1所示:

图1

图1所示是对我国当前网络安全管理现状的调查,可见网络安全管理问题已经得到人们的重视,但能够达到网络安全管理程度很高的单位所占比例还比较少。

而在国外,西方发达国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在网络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也比较完备,并且很多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技术至今还是未向外公开的。但是即便如此,国外的网络安全问题并没有被遏制,计算机犯罪及网络侵权问题仍然严重威胁着网络使用的安全,并且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网络安全管理的现状都不容乐观,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及投入,制定合理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2.网络安全常见问题

2.1 病毒问题

病毒是威胁网络安全的常见问题之一。根据《2013年中国网络安全报告》现实我国中毒机器环比大幅增长。网络病毒主要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程序,这类程序能够窃取网络、终端设备上的隐私,并且对网络的正常运行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感染上病毒,则系统的运行效率会急剧下降,甚是会使得系统死机或造成毁坏,导致文件及数据的丢失,或者导致重要部件的损坏。病毒在网络的作用下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对网络安全的威胁性非常大。

2.2 黑客攻击问题

黑客攻击问题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之一。2013年,电脑管家网址安全云中心监控到被黑客攻破利用的网络20.3万个。黑客本来是指掌握较高计算机技术的人群,但在这类人群中有部分人利用自己的技术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攻击或破坏。一般而言,黑客攻击可以分为两类,即破坏性攻击和非破坏性攻击。非破坏性攻击在实施以后往往会扰乱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但对系统内的资料并不进行窃取,攻击的方式一般为拒绝服务攻击或信息炸弹。而破坏性攻击则会侵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窃取保密资料,或者对目标文件进行破坏,因此这类攻击对计算机安全的威胁性非常大。

2.3 垃圾邮件问题

垃圾邮件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主要是利用公开的电子邮件地址,进行垃圾信息的传递,将商业信息、宗教信息及政治活动的信息强行的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传递,强迫别人接受垃圾邮件。这类邮件中的不安全内容及信息会传递到用户的邮箱当中,能够助力不法活动的组织及传播,对整个社会都有一定的安全威胁。

2.4 间谍软件问题

间谍软件对网络安全的威胁性非常大,间谍软件对网络安全的影响不在于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破坏,而是通过这类软件的植入可以窃取用户的信息,并且可以监视用户的行为,进行广告的,甚至对计算机系统的设置进行更改,不仅用户的隐私被暴露,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而且还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性能。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带来的数据信息泄露问题也更为突出。

2.5 网络犯罪问题

网络犯罪是一种通过窃取口令的方式非法的侵入到用户的系统之后,进行有害信息的传递,并恶意对系统进行破坏的犯罪行为。网络犯罪通过网络的途径进行诈骗、盗窃等活动,对网络安全的威胁非常之大,并且对整个社会的安全及稳定性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必须予以严厉的惩治。

2.6 突发事件导致的安全问题

突发事件所导致的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这类事件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由于突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台风等而导致的网络信息系统的损坏;

第二,由于突发的事故,如电力的终端、软件及硬件设备的故障等原因,而导致的网络信息系统的损坏;

第三,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的网络信息系统的损坏,这里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指人为的破坏网络的线路及相关的网络设备。

这三类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对网络软件或硬件设备的损坏,从而导致信息的丢失及不良信息的流入,给网络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

3.网络安全管理建议

3.1 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网络安全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网络安全问题仅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是不够的,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是促进网络安全管理有效性的保障。首先,人员因素是提高安全管理环节的重要一环,加强对网络管理人员的网络安全教育,全面提高人员技术水平、政治觉悟和安全意识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以有效的排除网络安全影响因素。其次,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明确网络安全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所有的网民之中树立起维护网络安全的意识,从而自觉抵制影响网络安全的行为。

3.2 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发

目前中国网络信息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严重依赖他国。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网络根域名服务器为美国掌控;中国90%以上的高端芯片依赖美国几家企业提供;智能操作系统的90%以上由美国企业提供。中国政府、金融、能源、电信、交通等领域的信息化系统主机装备中近一半采用外国产品。基础网络中七成以上的设备来自美国思科公司,几乎所有的超级核心节点、国际交换节点、国际汇聚节点和互联互通节点都由思科公司掌握。虽然华为、中国移动等公司研发应用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但要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实现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与跨越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集中攻克事关国家战略利益的信息产业关键技术,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设备和关键产品。

3.3 完善网络技术管理

技术与管理一直是信息安全工作的焦点问题,从BISS公布的数据看,超过70%的信息安全事故如果事先加强管理都是可以避免的,也就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二者并重。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国家虽然推行了安全等级和分级保护的众多规定,但部门和重点企业单位更多用设备购置来满足安全分级要求,安全后期服务没有常态化。这导致安全防御设备使用成效低下,无法及时监测内部安全态势,完成系统升级等服务。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做好物理环境的安全管理、网络系统管理、以及网络安全使用规范。此外,完善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技术是促进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首先,要更好的完善传统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其次,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应用拓展及开发新技术。

3.4 强化法律手段对网络安全管理的干预

法律是信息网络安全的制度保障,强化法律手段对网络安全管理的干预是促进网络安全问题得以解决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借鉴国外的相关成功案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其次,建立高素质的网络安全执法队伍,促使网络安全问题能够及时的被发现,从而提高执法的效率;

第三,建立规范的网络运行秩序,严厉打击网络犯罪行为,并定期进行网络秩序的整顿,以预防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

3.5 加大网络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据了解,2012年,中国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才需求量已达50多万人,当时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专业人才仅约4万人,而每年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却不足万人,人才缺口凸显。世界范围内,网络安全人才也是稀缺资源。未来网络安全领域的竞争一定是人才竞争,对比国内外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投入力度和方式发现,中国的投入仍相对集中于“硬件”上,而怎样培养出更适应中国网络安全实践需要的人才、怎样将优秀人才留在中国国内以及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内,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4.结束语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网络信息化新兴应用持续拓展,未来中国网络安全威胁将持续扩大。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网络安全已经提升为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如何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关键还得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升级网络发展思路,把经济增长优势、信息基础优势、优秀文化优势转化为话语权,确保国家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巴大伟.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信息通信,2013(8).

[2]罗耀.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措施[J].信息与电脑,2011(3).

[3]王弘扬.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

[4]熊英.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风,2010(21).

[5]余平.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12(17).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2014.

篇7

【关键词】大数据 网络环境 信息安全 有序

大数据在发展过程中,依靠自身独特优势,满足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并且开辟出了互联网模式的新时代潮流。然而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其自身的信息安全问题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针对这种情况,信息安全体系必须尽快得到健全,防止因为信息安全问题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1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特点

在大数据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数据较“大”,也让信息安全问题可以进行长时间累积,当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迎来大爆发,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相对于以往来数据安全来说,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具有很多新的特点,这也对其安全防护工作产生了困难。

1.1 信息规模庞大

大数据的“大”,决定了其信息规模的庞大。在互联网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互联网将全世界连接到一起,实现了互通互联,据统计,截止到去年,我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7亿人,这个数字也更加强调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在网络中,大数据无时无刻不再进行着信息传播,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增加了信息的传播范围。信息规模大,传播范围广,这对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防护带来更大挑战。

1.2 涉及诸多领域问题

随着经发展,逐渐实现了全球一体化。在这种背景下,促使了大数据在领域跨越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电商的发展,还是新的商业道路的开辟,都是依赖大数据的发展而出现的,所以说,大数据将信息安全问题带到了更多领域之中,在原有基础之上,增加了复杂性。

1.3 信息的泛滥

大数据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和开辟者,具有很强的“隐性安全”。大数据为新时代 的信息传递提高了更广阔的的平台,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信息的泛滥问题,而且通过跨领域传输,将这种泛滥信息又进行了一定分散,这对网络安全管理来说是最大的困难,而且在开放式的大环境下,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行为增加了更多手段,在大量数据的掩盖下,为其犯罪增加隐蔽性。

2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所面临的挑战

2.1 日益加剧的网络攻击

由于大数据自身信息量丰富,这也成为了很过黑客或者病毒的首选攻击目标,这对大数据产生了很大威胁。首先,大数据跨越很多领域,这就说明对很多领域都产生了一定作用,一旦遭受的攻击,必然会对很多领域造成影响。另外,站在终端用户角度来讲,用户国模大,而且防范措施较少,一旦大数据遭受攻击,一定程度上,也会对人民群众造成严重损失。

2.2 信息遭到泄露

在网络平台的多元化发展中,也使个人信息泄露途径有所增加,在个人社交网络中和网络消费上,以及出行车票购买中都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这种个人信息的外流很容易对个人财产造成损害。所以说在任何时候人们应该注意对个人真实信息进行保留,也要在网络管理上增加个人信息管理,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2.3 借助于存储方式,进行网络攻击

大数据的信息庞大,在储存上相对来说做不到好的安全防护,因为大数据的信息量不固定,会随着传播而逐渐增加,对数据的储存风险也是逐渐增加,并且在大数据之中,有一部分信息可以对网络攻击提供支持,也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进行攻击时的创新手段,对现如今的网络安全问题增加了隐患。

3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策略

3.1 建立新的法律规章制度,完善相关政策

在这种大数据环境中,要求国家在网络安全治理上加大整治力度,站在现实角度,完善法律相关制度,实现大数据安全信息管理,还要将互联网进行全面推进,突出大数据环境下对经济发展具有导向性,并通过相关政策提升网络整体对信息安全维护的积极性,让相关人员形成安全意识,让大数据安全有序的进行信息传播。

3.2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工作,是大数据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对重要的工作内容,首先要提高网民的安全意识,对网络系统进行正确操作,还要做好安全防护系统,保证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最后,在网络购物中一定要开通相关提醒业务,一旦个人信息出现泄漏,保证第一时间将提醒消息发送到终端手机上,进行相关处理工作,避免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3.3 增强防范意识

对于网络安全来说,防范是重中之重,一个良好的防范体系,可以抵御很多外来侵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五花八门的信息都会从个人网络中经过,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防范措施,必然会对人们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

3.4 发展创新技术

虽然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多样化发展,在网络攻击新手段的促使下,人们也研发出了很多新的抵御技术,如人工智能,网络神经等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出现,逐渐建立起了新的防护体系,从信息的输送到信息的存储,都建立了新的安全体系,保障了信息安全不被破坏。

4 总结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帮助,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一定要提升自身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个人信息不被泄漏,并且强化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合理运用,让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处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

参考文献

[1]董清潭.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9):18-20.

[2]胡玮玮.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与对策[J].创新科技,2015(03):84-86.

[3]付小颖.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对策[J].河南农业,2014(24):57-58.

[4]周航.网络时代信息数据安全现状及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8):248.

作者简介

徐玉艳(1983-),女,山东省临沂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助教。

篇8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有关会议精神,我校在本月6日组织学校行政人员对本校校园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并分析当前学校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和解决办法,具体情况如下:

一、全面检查,寻找安全隐患。

1、学校有一小部分学生安全淡泊,虽然学校领导和教师反复强调的安全问题,但还有少数学生没能引起重视,个别学生有时还做出一些不安全的事情。如:有的同学上下学没有按规定走,好骑报废的摩托车上班;有的同学私自跑到网吧上网。

2、学校门口一到放学或上学交通受阻,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校园的围墙不够高,放学或放假时间还时有社会闲杂人员随便进入学校,或打球或玩耍。

4、秀英大道车流量大,车速快,存在着交通安全隐患。

5、旧教室大楼的电线年久久老化,易发生触电事件。另旧教室大楼护栏较低,时有学生爬护栏,造成危险。

6、我校处在城乡交合处、且在书场村内,杂闲人员较多,很可能对我校师生人员的侵害。

7、学校宿舍区值班室墙壁已裂,属于危房。另有瓦房也属危房。8、在校门口有多家小卖部和小摊有无证经营。

9、校门柱子已裂,对师生进出校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管理,消除隐患。

1、加强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进一步组织全体师生有学习和领会上级有关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安全意识。针对个别学生上下学没有按规定走好,学校要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在上下学高峰期间,值日领导和交通督导队认真巡视督促;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规定学生不准到网吧上网;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和人文环境建设,落实好《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为规范》等要求,帮助学生要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荣辱观,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2、专门召开领导、教师和校警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学生安全保卫工作,利用班会、国旗下的讲话及其余场合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对教师进行财产保护教育,提高老师的安全意识,把交通工具放在学校统一规定的比较显眼的地方。

4、根据我校实际,重点对交通安全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Xx交警三大队已派交通协管员管理Xx大道我校段过路口,并在我校校门口划上减速区,在大门两侧安上减速带。

5、加强学校的值班制度和节假日的护校工作,确保学校安全。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准进入学校校园。对不听劝告的人应立即与村委会或派出所联系,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篇9

关键词:网络经济;安全;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02

信息化时代造就了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其具备的直接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可持续性等特点直接促进了新型经济关系与经济形态的发展。但是由于网络经济是依托计算机网络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网络天生具备的安全缺陷使得网络经济在这一核心媒介下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网络经济信息安全已经成为阻碍网络经济繁荣发展的一大屏障,通过技术层面、舆论层面乃至精神层面的措施保障网络经济信息安全亟待落实。

一、网络经济安全的内涵与现状

(一)网络经济安全的内涵与范畴

网络经济安全是维护网络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一系列安全措施集合及其状态。从内容上看,网络经济安全是两种安全的有机结合:网络安全与经济安全。网络安全是指在两个实体之间保证信息交流以及通信的安全可靠,满足计算机网络对信息安全的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真实性、实用性和可维护性等的要求。经济安全则是基于基本经济运行规律和守则,保证经济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经济安全是核心,网络安全是保障,两者在网络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特性的经济形态安全概念。从范畴上看,网络经济安全包含多个层面的安全:如国家网络经济安全与区域网络经济安全、基于全产业链的网络经济安全与企业网络经济安全、电子商务经济与网络广告经济、网络经济从业安全与网络经济支持安全、网络金融安全与网络财税安全等。不同范畴的网络经济安全拥有不同的安全措施体系与安全理念,但核心思想都是维护网络经济的整体秩序与环境。

(二)我国网络经济安全的现状

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的规模与质量也逐年提升。中国网民的规模世界第一、国家域名注册量世界第一、网络购物应用位居中国十大网络应用之一、电子商务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种种表现都预示着网络经济繁荣的成果与势头。但是在繁荣的背后,因为安全措施的不到位、安全观念的落后、安全机制的缺失所导致的网络经济安全缺少保障的案例时有发生。尽管部分企业针对资金安全、信息安全等采取了较好的安全措施,在硬件配置、软件开发、信息传递等方面提供了较好的安全保障,但广大的中小企业在安全领域的忽视与不作为,以及日趋恶化的网络总体环境却掩盖不了网络安全形势的严峻。资金流失、信息盗取等不同形式的网络经济犯罪行为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从企业到群众,从国家到区域的网络经济安全。

具体而言,我国网络经济安全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缺少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的意识,网络安全缺乏整体和高层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举措的规划,这就导致网络经济安全无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安排和构想;二是安全产品和设备的技术不过硬。这是网络经济安全犯罪高发的技术层面原因,也是直接影响网络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这与国家整体安全技术研发水平较低和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有着紧密的联系;三是经济信息保密程度不够或法律层面界定不清。这和问题背后也隐含着另外两个更重要的问题:即公众网络安全意识不够,以及网络安全法律不健全。四是网络安全产业链整体互动不健康。目前网络经济及其安全各个环节还缺少良性互动,上下游企业合作松散,缺乏规范的约束手段,既影响了各自和整体效应,也使网络经济风险有机可乘[1]。

二、网络经济安全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

基础设施是网络经济安全的基础,是维护网络经济秩序,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的外在保障。这里的基础设施不仅仅指的是安全硬件设备的研发与装备,同时也囊括安全机构的设立与协同合作、安全等级保护等相关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两个部分,安全硬件设备的研发与装备是实现网络经济安全的物理保障,国家有关部门、企业等单位要在互联网接入、服务器使用、安全软件应用等方面提高安全警戒级别,谨防存在安全漏洞的安全产品进入信息流通的环节,造成信息泄露和安全威胁;安全机构的设立与协同合作强调政府部门在网络经济安全上的责任与行动部署,通过建立快速准确的预警机制、信息机制和处理机制,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应急机构与部门层面、地方层面的分支机构,构筑起维护网络经济系统安全的防范体系;安全制度的建立是从隐形视角出发构建维护网络经济安全的无形的力量。例如病毒防治制度、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等。制度可以增强行动的执行效率,明晰权责分配,增强规范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弥补法律法规在操作层面的不足。

(二)完善信息网络法律法规体系

网络经济安全必须依靠法律法规的健全以抑制网络经济犯罪行为。我国目前的信息安全法相关法规主要有八部,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用于规范信息系统或与信息系统相关行为,同时国务院也下发《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千意见》,针对电子交易过程、市场准入、用户隐私保护、信息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现实问题进行规范和引导。立法部门应针对网络经济安全领域制定专门的法律,用于保障网络经济运行全过程环节的安全,同时也应积极融入国际经济信息安全法的制定过程中,融入国际性网络经济安全体系。

(三)建立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我国计算机安全人才培养已出具规模,在部分高校也成立了专门的计算机信息安全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我国的信息安全领域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国家应注重独立自主的网络经济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通过科研型单位、工程型单位和应用型单位,立体式的培养网络经济安全人才。此外,监狱网络经济安全的复杂性,高等学校也应注重培养法律、经济、互联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以应对网络经济安全不断出现的新挑战。

(四)拓展网络安全文化传播渠道

网络安全应该是一种全民意识。现有的网络安全宣传多是安全厂商和专业安全机构在利益的驱动下进行,企业和普通网民在这一宣传潮流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2]。这就说明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还未形成,社会也远未形成网络安全文化氛围。一方面与我国正处于网络社会的初级阶段之现实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网络安全文化的宣传机制和渠道落后有关。我国网民虽位居全球第一,但网民的总体素质却处于较低层次,网络安全文化无法通过有效渠道对外传播,即使存在若干传播渠道,却因传播方式、传播机制的不当而收效甚微。

网络安全文化主要包括网络安全知识、网络道德教育等内容,针对网络经济安全方面的内容则更细化,如网络经济安全基本常识、网络经济的运行模式、网络经济道德等。网络经济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就需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公众传播相关知识。现有的传播渠道仅限于网络经济运营商的安全操作说明、国家有关部门和安全协会的安全操作公益广告、新闻传播主体制作的网络经济安全节目等,这些传播手段在促进网络经济安全普及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后网络经济安全文化的传播渠道应把握“全民化”的脉络,增加自媒体、流媒体、新媒体的传播分量,注重拓展宣传形式,扩展和精细化宣传内容,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网络经济安全文化。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信息安全;国家安全;挑战;应对策略

最近媒体曝光的“棱镜门”事件警示我们,敌对势力网络监控和窃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的安全问题。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不仅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其地位和作用也在日益凸显,已成为国家安全各个领域联系和交汇的纽带,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性保障。因此,信息安全已提升到国家核心的战略层面,成为国家综合性安全战略的制高点和新载体。

一、信息安全的内涵和特征

1.信息安全的内涵

信息安全最初仅是一个技术领域里的概念,其被推广到国家安全领域中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才被广泛运用。对信息安全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狭义上来说,其主要是指信息的安全,即信息状态的安全存在与转移,包括信息的保密性、实用性、完整性、可控制性以及可靠性五个方面[1]。广义上,信息安全指信息的稳定与有序,即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状态和信息技术整个体系未受到外来的威胁与侵犯,在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各方面均不受外境的威胁和破坏,处在正常运行的状态。

2.信息安全的主要特征

信息安全具有脆弱性。目前,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依赖信息网络系统,信息网络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控制系统的中枢。在当代社会,由于缺乏合适的国际治理机制,的信息网络技术漏洞防不胜防,导致安全攻击和灾难也时有发生。社会对信息系统的高度依存,这必然导致社会安全的脆弱性,只要控制或摧毁了一个国家的信息系统,就能对这个国家带来灾难性打击。信息技术的开放性,攻击成本的低廉性,使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攻击的发起者,导致信息系统遭受的威胁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

作者单位:472000河南省三门峡军分区

息安全面临着高度的风险性。

信息安全具有潜伏性。在传统的国家安全中,一个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具有透明性,敌对双方均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可以使双方有充足的时间去应对。倘若国家的信息安全出现问题,极易遭攻击或损坏,且没有预兆,蔓延迅速,常导致信息系统的瘫痪,社会稳定遭受威胁,被侵国家的军事、文化、政治、经济等信息可能被渗透和侵犯。入侵方仅靠对方的硬件或在软件中设置一个“逻辑炸弹”就可在任一时间破坏对方的信息系统[2]。此外,黑客系统也可以利用某些程序或芯片潜伏到一个国家的重要信息管理中,执行某项指令,摧毁对方的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具有跨国性。这是由网络结构的全球性、互联性、开放性、信息资源的数据共享性、通信信道共用性决定的。不论是在影响的地域范围、传播的速度或规模,还是在媒体的表现形式等各方面,互联网都已远远超出了其它大众传播媒体,它不仅极大地缩短了世界各国的时空距离,使地球人有了瞬间即可共享的信息。同时,互联网不仅互联,而且互动,过去人们尽管有选择信息的自由性,但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无法利用媒介去主动地传播个人信息,然而现在,所在用户都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成为信息的者,甚至可能成为引发某一全球性事件的根源。信息流动的便利性使得国家的边界显得异常脆弱,在某方面甚至形同虚设,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信息每时每刻都在其国土上流动,这为犯罪分子、等跨地域、跨国界作案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放大效应和催化剂作用,某个国家的信息安全受到攻击和破坏时很容易波及给其他国家。

二、信息安全对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

目前,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但是人类社会在感受信息网络高效便捷、资源共享等魅力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它给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发展、军事安全和文化安全带来的种种隐患。

1.信息安全影响国家政治安全

当前,任何国家的政治安全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政治生活的影响和冲击,信息已成为国家重要构成部分,而维护国家就必须要确保国家信息安全,必须牢牢掌握国家的信息。从国内角度看,政府的权威因信息技术面临严重挑战。由于网络是全方位开放的,人们很容易地获取所需信息进行转发,但政府却没有能力做到对网上所信息进行有效筛选和控制,使得信息网络媒体的舆论效果愈加强大。如果对一些利用网络攻击政府的言论不加控制,任由其自由泛滥,必将导社会混乱,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

2.信息安全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目前,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网络安全是密切相连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网络。一方面,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经济信息的纽带作用十分明确,甚至已经渗透到了经济安全的核心地位,承担着国家农业、工业、商业、科技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和战略安全,保障国家的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一旦经济信息遭受外境威胁,整个国家的安全也将受到严重的损害[3]。另一方面,计算机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广泛应用,使以网络为构建的现代金融系统成为社会运行的核心系统。由于网络中总是存在很多无法克服的技术漏洞和安全缺陷,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经济的不安全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的信息网络被敌对势力侵入,与国家经济密切相关的银行、证券交易所、空中交通、通讯网、电力网等系统受到破坏,那么很可能会导致整个国家财政金融崩溃,交通运输瘫痪,能源供应中断,从而引起人们的恐慌和社会的动荡。

3.信息安全对军事安全的影响

信息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和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消除了海洋、大山、距离等国家的自然安全屏障,把军事活动扩展到整个世界。在和平时期,针对军事秘密的网络窃密和泄密防控难度大。随着信息网络不断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军用网络和民用网络的界限也日渐模糊,这加快了泄密速度,扩大了泄密范围,致使泄密事件屡有发生。同时军用网络与民用网络的互联也给了“黑客”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他们可以通过民用系统侵入军事系统,开展窃密破坏活动,行动防不胜防,给国家和军队带来了极大的隐患。由于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被广泛应用,信息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信息对于军队就像血液对于人体一样重要”。敌对双方通过信息网络,利用计算机技术侦察、获取、破坏另一方作战系统的重要信息,进而影响甚至决定战争发展的进程。可以说,战争的结果已主要取决于哪一方对信息掌握得更多、更准确以及谁对信息利用得更好,即完全取决于“制信息权”的归属。

4.信息安全对文化安全的影响

在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它大大推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比以往所有时代都多;另一方面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也带来了文化发展的失衡,弱势文化不断被强势文化所同化,导致弱小国家很容易出现价值观念的混乱,民族与国家认同感降低的问题。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把推行“文化扩张”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这种扩张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他们利用本国信息科技的“技术霸权”,极力对不同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国家进行文化扩张。网络时代信息霸权和强势文化的冲击更使网络文化交流变成了单向渗透。当今西方国家占据着互联网传播的制高点,互联网上 90%的信息是英语信息,他们依靠这种语言上的霸权,到处宣扬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对其它文化横加指责,向别的国家大量倾销带有其政治模式、价值观念的各种信息,迫使别国接受他们的文化信仰,从而对众多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持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三、中国应对信息安全的对策

根据目前的国际形势及我国的现实情况,保证信息的安全首要任务是尽快形成一个科学的信息安全战略,使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发展,使我国的信息安全工作紧跟时展的进程。

1.加大信息安全教育的管理,提高公民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

信息安全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人与信息系统的结合,而人又是组织管理和决策的核心关键,因此强化人的信息安全意识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首要工作。只有全民把信息安全意识和素质都提高了,中国的信息安全事业才会有更可靠的保证。要把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放到战略地位,着眼于全民素质和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加强全国人民信息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从事与信息相关的政府、企业等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的观念,提高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使他们人人都能主动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地位,并能以维护国家利益的全局出发,自觉保守国家的秘密,自觉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2.增强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国家信息安全防卫体系

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许多关键技术还依赖进口,处于受控于人的状态,信息安全隐患较多。为了提高我国信息安全技术水平,必须在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协调指导下,制定国家信息安全总体战略,增加信息技术研发投入,对我国信息安全研发机构进行整合,有计划地开展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科技攻关,建立独立的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平台,切实保证我国信息技术和装备体系的安全性,使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去预防和抗击敌对势力对我国发动的一切信息战争和高技术犯罪活动。

3.加强信息安全的国际交流,建立国际信息的安全保障机制

信息流通是全球的,维护信息安全更需要国家间的合作,因此。建立全球性的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已迫在眉睫。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霸权的氛围下,我国有必要加强国际信息安全秩序建设的投入力度,参与国际信息安全协议的制定,争取国际信息安全的主导权。要主动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有关的网络传播和网络安全的研讨和谈判,不断推动信息的共享,反对信息的垄断,尤其是要制定国际网络信息的传播公约,有效地约束网络负面信息的自由流动,遏制网络犯罪和信息战,加强信息传播安全,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参考文献

[1]张静.国家安全中的信息安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