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3-09-14 17:5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将现代通信技术同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能够独立工作的计算机设备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和资源的共享,便是所谓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是由资源网络和通信网络共同组成的,所谓网络,就是指通过电话线、电缆或者无线通信等互相连接的计算机之间的集合。它的各个节点之间能够进行自由地通信,并且可以实现软件、硬件以及数据库等资源的共享。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主要由六种互联的设备组成,包括路由器、网关、中继器、网桥、集线器以及交换器。
2 计算机数据通信技术
所谓数据通信,是指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以及计算机与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按其发展的历程,它经历了模拟通信、数字通信以及数据通信的发展,其相应的传载体分别是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以及信息源产生的数据信号。
其中,数据通信又可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交换方式。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共享,主要是通过网络协议实现的。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即相同的语言,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网络协议的选择,往往要根据有具体的情况来确定,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3 计算机控制中的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
3.1 联机阶段
在这个阶段,计算机主要是利用中央处理机,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大量计算机连接在一起,来实现信息控制和交换的。在这种方式下,主处理器负责主要的运算和指挥工作,并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存储起来。而其他的计算机只是针对部分信息进行收集和反馈。
但是,随着连接终端的计算机数量的不断增多,主处理机所负担的处理任务也持续增加,造成了沉重处理负担,使得其运行的速度越来越慢,其通信终端的信息获取速度也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在通信线路和中央主处理机之间,设置了一个通信控制器或者前端处理机,用来负责与终端计算机之间的信息控制,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
3.2 计算机互联阶段
互联网络阶段主要出现在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主要是指通过多个计算机的互联,形成互联系统,以实现信息的共享。这种通信系统具有分组交换、控制分散、资源多项共享等优势,但同时也有相对封闭、过于独立等方面的缺陷,很难实现网络的完全互通和信息的完全共享。
3.3 标准化网络阶段
随着微处理器和集成电路的出现和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的进步,这是标准化网络阶段出现的技术前提。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计算机的体积越变越小,运行的速度却越来越快,功能不断齐全,使用的可靠性也在不断提升。
此外,随着局域网的迅速发展,以在路由器和调制解调器的相继使用,许多计算机和通讯系统逐渐形成了一个交互式的网络,真正地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信息共享。
3.4 互连和高速网络阶段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提出的一个重大的课题,适应了信息化通信的具体要求。紧随美国之后,世界上的其他各个国家也都开始重视国家的信息工程建设,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通信技术,以实现全球资源的共享。
4 计算机控制中的网络与通信的主要技术
4.1 以太网
以太网是一种具有极大优势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它具有例如网络的成本低、应用的范围广、软件和硬件资源丰富、通信速率高以及市场潜力大等特点,这些优势的存在,决定了以太网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逐渐控制甚至是垄断了商用计算机的通信管理,并开始向工业现场进军。
以太网在技术上的优势,可以更好的实现网络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及时的通信,而其价格方面的优势,则可以在提高通信网络性能的同时,降低局域网建设的成本。所以,以太网依靠这些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主要控制技术,并推动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4.2 现场总线技术
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实现微机化的测量控制设备与生产现场之间的数字化和开放化通信,保证计算机控制的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完整实现。
它的数据传输方式主要为基带传输,具有极大地实时性和抗干扰的性能。此外,现场总线技术的功能模块相对分散,便于系统的维护,具有极强的可靠性。而其开放式的互联结构,可以使同层之间的网络实现互连,保证与信息管理网络的互连。同时,它的互操作性极强,可以保证不同厂家生产的通讯设备,能够在相同的通信协议下,实现统一的组态。
现场总线技术的优势以及其技术不断的成熟和完善,使得它成为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重要控制技术。但是,由于这种技术的标准过多,在互联通信中会存在许多困难,导致传输的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在计算机的网络和通信中,存在许多限制,不如以太网在这方面的优势大。
5 计算机控制中的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应用
目前,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其应用的范围也不断扩展,例如电子数据业务、个人移动通信、电子信箱等。当然,它的应用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3G与4G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其覆盖的面积广泛,能够满足配电网中的自动化信息传输的需要,在配电自动化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在应急通信方面,也利用计算机数据通信技术,建立应急通信系统,在发生紧急事故的时候,实现及时通信,如应急通信指挥车的建立,就是其重要的体现。此外,无线视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都是计算机控制中的网络与通信技术的重要应用方面,可以促使个人以及其他方面通信朝着实时、双向、高速、交互和动态的方向发展。
6 结束语
在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交流方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由于相关技术的开发和进步,网络通信技术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展,促使新的通信设备,如视频电话等不断诞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且随着计算机控制中网络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对于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会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向立莉.试论计算机控制中的网络与通信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6).
[2]乔东.计算机控制中的额网络与通信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12).
[3]王炜.试论计算机控制中的网络与通信技术[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11).
篇2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 医院信息资源管理
0 引言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影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化信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时期,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巨大影响下,医院也进入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时期。而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医院信息管理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信息资源管理时期,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造成巨大的变化和影响,产生了新的社会需求,而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是这种新需求下的产物。医院信息资源和医院信息资源管理将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发生变化。在医院管理中,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促进了我国医疗事业单位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浪潮,也将革命性地改变医院获取知识、信息的速度。因此说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将成为医院建设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1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
关于我们对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侠义的理解,认为医院计算机信息资源就是指医院文献资源或者医院数据资源,或者医院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医院各种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医疗器械,人员管理,数据库等等,这都是限于信息的本身。而广义的理解是,认为医院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这既包含恶劣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等各种资源。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资源相比,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的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赋予了医院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新的内涵。
2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2.1 存储数字化 医院传统信息资源由纸张上的文字变为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者光介质上的光信息,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查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使用。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地信息,既可以在计算机内高速处理,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远距离传送。
2.2 表现形式多样化 医院传统信息资源主要是以文字活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而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则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涉及领域和行业广泛。
2.3 以网络为传播媒介 医院传统的信息资源存储载体为纸张,磁带,磁盘,而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存在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虚拟化的姿势状态展示的,人们得到的是网络上的信息,而不必过问信息是存储在磁盘上还是磁带上的,体现了医院计算机网络资源的社会性和共享性。
2.4 数量巨大 CNNIC一年两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面反映和分析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以其权威性著称。从本次报告中可以看出,截至到2002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为2083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量达到17.9万个;网站数量达到了37.1万个;国际出口带宽总量为9380M。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不是传统的网络信息资源,它是对传统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运用。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医院和医院、医药市场、药店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将成为一种战略资源,它同医疗器械设备和人力资源技术等一样成为推动医院向前发展的支柱。各种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利用将有效的改变医院面貌,为医院的正常运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医院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医院的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除了医疗技术、医疗设备,优质的服务质量和合理医疗价格等各方面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它将会是医学信息的竞争。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图书情报、病案统计等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尤为重要。医院决策部门需要先进的信息服务系统,以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料,掌握最新信息,以击败竞争对手,占领医疗市场。医疗及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最新的信息服务来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更好的为患者服好务,治好病,这样患者就能从更大范围内选取最新的医疗技术,治好他们的病,从而为医院赢得良好的声誉。
篇3
一、影响计算机网络结构实体安全的因素
计算机网络结构本身具有脆弱性。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本身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导致其自身容易遭受多方面的攻击,比如物理方面对传输线路的攻击或者逻辑方面对网络通信的攻击等;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国际性和自由性也意味着计算机网络结构的实体安全面临着来自全球的挑战。操作系统的不安全性。操作系统为计算机网络结构的正常运作提供了一个支撑环境,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操作系统的不安全性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结构的实体安全。例如,操作系统提供了一些包括内存管理、CPU管理、设备管理,管理职能、管理的重点是管理系统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如果这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的管理出现问题,在执行一些操作或者被黑客针对所出现的管理问题进行攻击,都有可能造成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系统的崩溃和瘫痪。再有,操作系统本身存在漏洞,这些漏洞一旦被黑客发现进行攻击,就会造成信息的泄露和丢失进而发展成为恶性循环。人为导致的,自然导致的以及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破坏,在这几种可能性中,人为导致的破坏是影响计算机安全的最大的一个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系统漏洞网络漏洞或者管理漏洞等,窃取计算机系统资料,对一些重要数据进行非法获取、篡改。
二、计算机网络结构实体安全措施
计算机网络结构实体安全首先要考虑到外在的物理条件是否满足,主要包括机房环境、电源系统、通信线路的安全。机房要格外注意环境因素对计算机正常运行的影响,做到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执行;电源相当于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生命源,时刻保持电源电压频率的稳定,防止停电事故的发生;通信线路的通畅是保证信息及时准确高效传输的必要条件,要定期对通信线路进行检查维修,避免通讯不及时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其中对计算机的场地安全要求是十分重要的。在场地的选择上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机房建筑的抗震性和免遭地震破坏,所以机房不能选择在山脚下、水多的地方、低级不稳固的地方等等;还要尽量避免强的震动和噪声,从环境角度入手,应该避免易燃易爆的物品;为了防止强烈的电磁的干扰,机房地段的选择应该尽量避开雷达和无线电路线,放置计算机设备的建筑物要放在建筑物的最内层等等。还有许多应该注意的地方,我们只有做到场地合理选择,才能做好实现见算计网络的实体安全措施。其次,正如前面提到过的,操作系统为计算机网络结构的正常运作提供了一个支撑环境,若想有个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结构,首先要有一个稳定安全的操作系统。Linux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操作系统,不会很容易遭受病毒攻击,然而针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服务器,要及时检测更新系统漏洞,防止因未及时发现漏洞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再次,互联网的安全监管也不容忽视。互联网其自由性、开放性、共享性在加快信息传递促进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通过安装防火墙设置访问权限、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设置备份、安装杀毒软件等方式对互联网进行实时监控。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系统位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是保护内部网络免受非法入侵障碍的途径。防火墙本身具有相当强的抗攻击免疫力,只有经过检测后符合安全策略的数据才能通过防火墙,保障了内部网络的安全。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防止外部的一些因素篡改破坏拦截,对数据加密可以最大程度保护数据的完整和保密;同时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止因个人疏忽或其他偶然因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目前,网络存在网络病毒,特洛伊木马和恶意软件等威胁,杀毒软件正是针对这些威胁产生的。杀毒软件能够对病毒进行监测、识别、扫描、清除等过程,一些杀毒软件还具备数据恢复的功能。杀毒软件通过不断更新升级再配合它所具备的查毒杀毒能力和实时的监控能力,对解除病毒威胁、数据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针对层出不穷的影响计算机网络结构实体安全的情况进行专门专业的研究分析,不断优化计算机网络结构,全面改善管理模式,及时准确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结构发展的最新动态,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基础之上推动实体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结构的进步发展。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网络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我们更应提高警惕,培养敏锐的触角,把握最新发展动态。只有不断创新研发新技术新方案,推动计算机网络结构的实体安全,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网络安全斗争中取得胜利。
作者:韦湘夫单位:长沙医学院
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防御求精;关键技术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网络安全也日益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大问题。近年来,因网络违法犯罪而给社会、家庭和个人所带来的损失屡见不鲜。所以,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计算机网络的防御能力,来让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得到提升。
一、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问题
(一)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存在着漏洞
这是我们在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上最关键的不足。因为管理机制对于网络安全的维护工作是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旦管理不善,则维护网络安全便无从谈起。但是,从现行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来看,可以说是还存在着许多漏洞的,这主要体现为:
1.管理维护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网络管理维护工作,对于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责任心等方面是具有较高要求的。如果管理维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或工作责任心不足,则必然导致工作效果受到影响。在业务素质上,不仅仅要求管理维护人员具备完善的理论功底。还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两者只要有一方面出现不足,都是不利于网络管理维护工作的开展的。现阶段,一些网络管理维护人员在业务素质或工作责任心方面不足,这给网络攻击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2.宣传力度不足
做好对网络安全维护的宣传工作,可以提高计算机用户及工作人员对于网络安全的认知程度。但在现阶段,我们在对于网络安全维护的宣传力度上做的还是不够,导致一些用户及工作人员对于网络安全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平时的操作中未能做好防范工作,导致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防火墙性能的不够完善
防火墙能够通过计算机同网络系统之间的相关链接,来化解潜在的网络攻击行为,是维护网络安全,抵御网络攻击的重要屏障。它对于网络安全的维护可以说是具有重大价值的。在设置防火墙的环节,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否则就很容易造成防火墙性能的不够完善。目前,由于一些工作人员在设置防火墙方面的专业技能不够过硬等缘故,导致了防火墙性能的不够完善,使网络病毒容易入侵,同时一些安全系数较低的网站难以被识别和过滤,给网络安全带来隐患。
(三)反病毒技术未能得到全面有效的运用
病毒的攻击常常给计算机网络带来安全威胁。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相应的反病毒技术,使病毒无法入侵计算机网络。现阶段,这一技术尚未在我国得到全面有效的运用,主要体现为不少用户碍于价格成本,往往选择价格较低廉的盗版软件。但盗版软件的反病毒能力自然是远远不如正版软件的,从而导致计算机病毒无法被清除,造成计算机网络遭到病毒的入侵。
(四)扫描技术的应用水平有限
运用扫描技术的目的在于及时发觉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病毒,从而给清除病毒来提供有效的时间和机会。但在现阶段,我国在扫描技术的应用水平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创新性方面还远远不足,也制约了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的提高。
二、提高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的有效对策
(一)改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
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是网络防御策略求精技术的“先行官”。所以要想优化网络防御策略求精技术,首先必须对网络安全管理机制进行改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升管理维护人员的业务素质
针对于一些管理维护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的状况,我们需要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在选聘管理维护人员的环节,一定要加强考核,尤其是要考核他们对于最新技术的理论认知水平和操作水平,_保将业务过硬的人才安排在网络安全维护岗位。第二,抓好对管理维护人员的业务培训,尤其是要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一些新技术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掌握应对最新网络攻击手段的措施。第三,要加强对管理维护人员的考核工作,定期对于他们进行相应的业务考核,尤其要考核他们对于最新网络攻击手段的了解和对于最新技术的运用。对于不能胜任网络管理维护岗位者,要及时调离。
2.提升管理维护人员的责任心
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机制来提升管理维护人员的责任心。一方面,我们要专门对管理维护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促进他们工作责任心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建立起有效的网络安全维护责任考核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并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来确保管理维护人员抱着高度的责任心来开展工作。
3.加大对网络安全维护的宣传力度
前面说过,由于在宣传力度方面的不足,导致了计算机用户及工作人员对于网络安全的认知程度有限。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大对网络安全维护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平面媒体等媒介,对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进行大力宣传,让“网络安全大于天”的意识,时刻与计算机用户及工作人员相伴。
(二)改善防火墙的性能
为了确保潜在网络攻击得到及时防范和危险网站得到及时的阻拦和过滤,我们就要采取相应措施,有意识地改善防火墙的性能。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确保计算机所有的端口都能做好对病毒的抵御
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一些端口难免长时间没得到运用。因此在对于防火墙的设置上,要特别注意让这些端口在重新应用时,能恢复对于病毒的抵御功能。
2.确保危险网站得到阻拦和过滤
在设置防火墙时,一定不能忽略了设置这样的功能:当用户访问危险网站时,防火墙能够及时对其进行阻拦和过滤。来确保网络的安全。
(三)加大对盗版反病毒软件的打击力度
前面说过,不少用户盲目节省成本而使用盗版反病毒软件,造成反病毒的效果打折扣。所以,我们要从法律机制的设计上,禁止加大对于盗版反病毒软件的发行和使用,同时加大对盗版反病毒软件的打击力度。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对这方面的宣传工作,让用户树立起使用正版反病毒软件的意识。让他们明白,一时间的贪图便宜,换来的是更大的损失。
(四)提升对扫描技术的应用水平
我们要积极地采取措施,来改善现有的扫描技术较为落后的状况,提升对扫描技术的应用水平。尤其是要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让扫描技术的应用水平得到全面升华,把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病毒防患于未然。对此,我们可以积极地同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展开技术合作,开发出优质高效的扫描技术。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千家万户中的普及,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课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网络攻击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我们就要不断地对于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进行探索,提高计算机网络的防御能力,让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得到提升。使人们拥有一个安全的上网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月红.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J].信息与电脑,2015,4(15):153-157.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模式;高职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社会对具备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面向技术性和操作性强、更新换代速度快的专业岗位,要求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较强,有较强的理论基础。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采用传统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培养适应社会、行业和企业需求,缩小高职院校教学教育培养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1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现状
1.1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主要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采用讲授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仅局限于片面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教学,理论难以与实践相结合,不能达到学以致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1]。此外,课程教学缺乏连贯性和科学性,多数教师沿用教材的目录章节顺序开展教学,缺乏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最新的技术和资信不能融入课堂教学。根据教学章节顺序讲授知识内容能保证课程的完整性,但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对于应用型的专业技能人才,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必须要理解透彻,并将理论转化成实际,活学活用。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高职教育的目标难以完成。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的目标是获得较好的期末成绩,根据老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考试中大部分的知识由于是短暂记忆而来,缺乏实践应用,考完就忘记知识的情况层出不穷[2]。
1.2教学模式落后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都是使用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更新换代,高职院校教师并未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传统模式授课缺乏吸引性、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导的学生实践技能较差[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技术性和时效性较强,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缺少实践应用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和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难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主动性、积极性和紧跟社会的变革能力,缺乏创新思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应注重教学模式的革新,加强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构建创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
2.1启发式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需要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理论知识的抽象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针对理论知识的抽象性,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学生的思考,由浅入深,实际联系理论,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可视化、可实操化。如在讲授“局域网”相关的理论知识点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接触到局域网的事件、局域网出现的领域,逐步深入,由家庭局域网到有线局域网,从有线局域网到无线局域网,由家庭如何组建无线或有线局域网到公共场合局域网的组建等。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事件相结合,启发学生去挖掘生活中涉及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围绕“局域网”的主题不断发散思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注重“穿针引线”,从旁指导,让学生根据知识的逻辑思维构建知识框架,学会整理、梳理和思考专业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2案例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理论教学中加入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过程中,清晰地明白理论如何与实践相结合,而不只是停留在概念中。同时,典型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影响,明白该专业在促进社会进步中起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收集最新的专业案例,根据课程内容结合案例教学,如在讲授“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的知识点时,引入现实中计算机网络被袭击的经典案例,让学生思考和提出自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事件,探讨应对模式等,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再是空洞的理论教学,而是围绕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灵活熟练地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网络平台和智能移动终端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用性较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后学习和锻炼仅限于老师的随堂作业,不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和锻炼机会,难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保持高度的专业素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模式授课,“微课”短暂的十几分钟浓缩了一个专业知识点,让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随时进行自主学习,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设置网络课程平台,不定期地专业知识点和设置实时讨论专区,供学生随时随地讨论并学习专业知识,让学生之间养成互相学习、互相解答的习惯。可开设微信公众号,不定期专业、行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让学生与社会接轨,随时更新专业知识,学习最新的专业技能。
2.4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学校教授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实践技能,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岗位实践应用技能指导。校企合作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的教学能贴近行业、企业的专业技能需求,共同开发教学课程,使得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标准接轨,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技能人才。学校的专业学习是较为纯净和单一的,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相结合,让学生能真实体会岗位工作和对技能的需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清晰、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毕业就业中快速适应岗位,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5“学徒制”教学模式
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属性,采用“学徒制”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学徒制”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创新改革,注重学校老师与企业师傅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学习。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也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教学过程中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影响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在甄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过程中,需要选择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教学表达能力人员,能顺利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优质的教学。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随时跟踪和反馈教学质量,保证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及时根据学生接受能力、行业最新技术和资讯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有效的修订,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结语
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勘探 分析
中图分类号:F5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066-01
石油是国家重要的能源,石油的勘探和开发在各个时期都极为重要。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石油勘探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由于石油勘探环境较为复杂,对于数据的要求较为高,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满足这种需要,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地理构造、对勘探过程实施跟踪监测等,这些都为石油勘探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
1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现状分析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在我国的地位很高,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市场经济形势下的激烈竞争,再加上国外企业的竞争使得我国石油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局面。在目前形势下,要从节省勘探时间成本以及准确性等角度去分析来提高市场竞争力,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但是现阶段在应用过程中却有着许多问题。
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态度不正确,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已经在各行各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石油行业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在表面上实现了应用,硬件和软件设施都较为落后,影响着石油业的发展。再有就是技术更新较为缓慢,不能适应现阶段对于石油勘探的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更新换代频繁,但是在石油勘探的实际应用中不能和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联系,落后较严重,甚至出现脱轨现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比较低,只是单纯的操作型工人,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没有深入的了解,知识更新速度慢,工人不能及时掌握先进的技术,这种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石油行业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能够明确地层中石油的存储量,模拟出地层的石油分布图,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石油勘探的准确度。模拟技术也能对石油气进行模拟分析,建模技术为石油勘探实际工程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为石油开采做好准工作。种种技术的应用都说明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石油勘探有着巨大的作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石油行业的飞速发展。
2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石油勘探中具体应用
2.1 数据库技术应用
数据库技术能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在石油勘探中各种复杂的数据较多,这一技术的应用充分解决了数据处理问题。数据库技术对大量数据实施动态分析,得到结果从而提供给使用者所需要的数据,能够实现勘探过程中的准确分析定位。对于石油勘探而言,勘探过程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和大量的数据分析题,而且涉及到的专业领域较为广泛,这些专业知识能够为必须依靠数据库系统作为支撑,基于数据库技术以及建立的数据库信息系统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现阶段石油勘探的需要,但是和国际先进的数据库系统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数据的种类不同、技术不够先进、数据可靠性较低等方面,我国的数据库系统存在的漏洞较多,因此目前主要是结合国外的数据库系统以及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对数据库系统进行更新。
2.2 虚拟技术的应用
虚拟技术是运用计算机知识中的模拟技术、立体显示技术等关键技术对石油勘探的过程进行模拟,这种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石油勘探模式,使的模拟和现实相协调,通过现实的数据采集和计算机模拟系统使得石油勘探的数据分析结果在一个模拟系统中现实出来从而达到模拟的效果。在石油勘探的过程中这个模拟系统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便于从中分析,各个专业的人员通过模拟系统可以共同工作,从而加大了各个专业的合作性,解决了现阶段石油勘探开发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可以说缩短了石油勘探的时间,提高了石油勘探的效率和准确性,虚拟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重要的技术,它的应用能够极大的促进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
2.3 勘探的深度和广度加深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勘探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的加大,从以前表面的勘探技术慢慢转型成了更加特殊和隐蔽的油气田开发,这既是当前我国具体国情的需要,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我国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采取了很多的研究措施,致力于对勘探的深度和广度的研究,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了经验,已经逐渐形成了专项的勘探技术,这大大提升了我国石油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为我国油田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计算机网络技术极大的促进了石油业的发展。
2.4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石油的开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石油勘探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地理信息作为依据,地理信息技术能够为石油勘探提供大量的地理信息,包括地质构造、岩性等信息,从而对潜在的石油空间分布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实现对石油资源的准确评估。地理信息技术具有很大的空间地理分析能力,能够完成整个石油勘探过程的数据供给,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适合的勘探方案。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石油勘探过程中提供了地理信息,是整个勘探过程必不可少的技术,在石油勘探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是石油勘探开发不可或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之一。
3 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石油勘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明确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整个时代的重点,要充分的重视其在石油行业的作用,不断的更新硬件和软件设施,以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石油勘探服务,使得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日益成熟,不断促进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佳旭.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4,03:73.
[2] 魏永生,边利频.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14:138.
篇7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提高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构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监控系统 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流通较快也逐渐成为现代化的表现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实现了计算机监控 系统和通信网络技术的统一,进而促进监控系统的扩展。计算机网络监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实现了远距离的设备监控;而且也促进了监控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 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系统的结构
1.1 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
一般而言,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有三个重要的硬件组成部分,分别是:监控机、服务器和工作站,三者有效的实现了现场操控、通信和显示操作的一体化。其中,服务器的作用是促进远程监控机、工作站和近地监控机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工作站的主要作用是将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计算机网路监控技术可以实现多种工作状态,比如:报警处理、遥控设备的工作状态等等。
1.2 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的软件结构
计算机网络监控软件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监控软件、操作系统和通信软件。其中,操作系统是其他软件系统的基础,没有操作系统,其他软件将无法正常应用。其中通信软件是一种技术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工作站和监控机之间的信息,促进其进行信息交流。一般而言,监控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工作站监控软件和监控机软件。其中,工作站监控软件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监控机的工作内容,前者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工作站的任务。
2 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系统的功能
2.1 设备工作状态监控
随着计算机网路监控技术的提高,以及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的完善和发展,监控员工可以更方便的管理设备,可以对工作状态进行远程监控,比如:高低压配电、油压门等等。
2.2 参数遥测
随着计算机监控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进行参数遥测,比如:电流、功率等等。通过遥测监控,可以及时发现监控区域出现的问题,促进问题的及时解决。
2.3 及时报警
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每行参数都有一定的标准,当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在进行参数遥测时,一旦参数不达标,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会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根据问题的具体症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进行及时报警,进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消除危害人们安全的潜在隐患。
2.4 数据分类
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不仅可以依据多重标准来实现对数据的分类,比如:公式、统计数据等等,而且可以以报表或者图形的方式来显示数据。
2.5 智能化管理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比如机场、大厦等,进而促进宽领域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3.1 在教育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计算机网络计算的实际的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一方面,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高效的掌握学生学习的基本信息,比如:学习成绩、档案信息等等;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提高教学信息的整理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也在教育界受到广泛的欢迎,一方面,它有效地促进了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3.2 在交通道路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与之相适应的,交通安全事故也在不断增加,进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的产生和应用刚好迎合了人们交通安全的心理需求。与传统的远程监控相比,在交通安全方面,计算机网络监控技术具有诸多的优点,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扩大了监控范围,使人们更够更加方便的获取公路汽车行驶信息;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相关部门可以及时的了解交通和道路状况,及时维护道路设备及时处理安全事故,进而促进交通的有序开展。
3.3 在边防安全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监控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展,计算机网络监控的最新技术一般都会应用于边防治安防控之中,这样做不仅可以实现对边防的有效监控,而且还可以保障边防的安全,进而促进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3.4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一般而言,除了教育、交通和安保领域外,计算机网络监控技术在其他领域也获得广泛的应用,一般与企业的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煤矿企业。计算机网络监控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解决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进而保障企业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利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由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共同组成的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具有多重功能,比如:设备工作状态监控、参数遥测、及时报警、数据分类和智能化管理等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网络监控技术也取得较快的发展,并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比如:教育界、交通运输业、边防安全以及与企业生产相关的其他领域等等,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鑫.计算机网络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1):20.
[2]张建兵.浅谈计算机网络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J].电脑迷:数码生活旬刊,2013(05):22-23.
[3]韦锋凡.浅析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2):199-200.
作者简介
邓翔(1988-),男,江西省抚州市人。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程序员。
篇8
1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概述
1.1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意义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新形势下高校与企业之间紧密联系,推动知识产业化和增强高校学生毕业后岗位能力的有效方式。计算机网络是更新速度快、能力与素质要求高的行业,在企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人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能够定向招聘人才,减少员工的二次培训,实现就业零距离。此外,高校所开发的新知识、新技术对于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帮助作用。高校在与企业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能够及时通过企业获取市场需求信息,针对市场进行科研和学生教育的培养,促进高校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1.2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问题
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连贯性,并且技术更新速度相对于其他专业要快很多。高校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学科体系进行教育,往往会出现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的问题。企业与高校合作局形式化现象普遍存在,在高校与企业合作中仅仅局限于学生毕业后的招聘,而没有将企业研发课题与高校进行系统的合作,高校知识转化为实际利益的效果较弱。校企合作平台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效能,高校学生无法获取企业设计及开发实际需求,不能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企业也无法从平台上获得对于企业发展有效的设计方案。
1.3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方法
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要做到课程内容连贯性强、课程与实际紧密关联、课程设计与开发内容可用性强。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要以由浅入深为原则,具有连贯性的课程内容便于学生深刻掌握知识内容,利用校企合作网络平台,可实现企业与高校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技术内容,当完成某一门课程可通过校企平台检验学习成果。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设计上,其数据要以企业项目实际参数为学习对象,企业提出任务目标,高校做出任务分析和分解,并逐步完成,通过实际过程演练,让学生掌握技术要点。高校课程实施后,企业通过学生所设计和开发出的项目成果的实用性、易用性和可用性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2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平台设计
2.1设计思路
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平台是以互联网为通信方式,利用网络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课程内容的相互衔接。平台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高校用户登录应用,另一部分为企业用户登录应用。高校用户登录可通过平台获取企业设计开发项目需求,了解项目的相关数据与参数。高校教师通过企业需求项目进行项目分析与分解,对项目进行分层次教学。企业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企业所需设计与开发的项目,并能够通过学生所设计的内容进行选取与评价,获得可用内容。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平台应用流程。
2.2设计工具介绍
本文所设计开发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平台是以系统采用.net平台,VisualStudio,net开发环境,.netFramework基础结构和SQLServer数据库进行开发,系统采用B/S架构体系,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系统进行模块化程序设计。
2.3功能模块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平台根据企业与高校的需要和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模块可分为系统登录模块、项目模块、课程模块。
系统登录模块:用户要登录系统,必须经过身份验证才能登录成功。根据用户注册身份,可以自动识别用户是企业用户还是高校用户,针对用户属性跳转到对应界面。用户登录模块,需要用户名和密码,与相应数据库表中的员工名称和密码一致才可以,如果用户的信息输入正确无误,则用户就可以成功登录,并将登录信息记录到日志中;如果用户所输入的用户名或者密码出现错误,则会为用户提供错误信息,提示用户输入有误。本模块中,还设计有一个功能,就是在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正确的情况下,用户所录入的信息会自动保存在系统用户数据库中,当同一IP地址访问系统时,数据库会对用户做出判断,用户在不清理IE缓存的情况下,系统将自动跳转进入系统,而无需用户二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项目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中分为企业项目、项目课程分解、项目教学和项目设计与实现。企业通过平台企业所需内容,在学生完成的项目成果中选择优秀的作品应用于企业实际生产中。教师通过项目平台将企业的项目进行分析,并分解成为阶段性教学课程。学生通过平台进行学习,并将设计灵感融入在项目开发中,将最终的学习成果变为现实。
课程模块:课程模块是将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包括:网络组建项目实训、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设备调试、网络技术综合实训、网络操作系统、Web应用技术开发实训、RedHat应用基础、Oracle数据库及应用、多媒体技术、WindowsServer操作系统、网络信息安全、LAMP架构与开发、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实训、网页设计与制作、脚本语言与动态网页设计、网络操作系统(Linux)、网络技术及应用等。企业项目往往需要多种课程综合运用才能够实现。因此,教师在项目分解中,应与学生真实水平为中心,由浅入深进行教学,不断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融入自己的思维,辅助学生发挥出高水平的创造力。
2.4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机领域,数据库可以理解为数据的集合,属于数据组织的范畴。对于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都是根据一定的结构来组织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平台数据库选用SQLServer2010作为基础管理软件按照网络平台需求划分出用户信息表、课程信息表、课程分类信息表、项目信息表、项目评价信息表等。
3结语
篇9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Wang Xiaol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Yuncheng University, Yuncheng, Shanxi 044000, China)
Abstract: Computer networks, as a core curriculum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chieving the goal of training the applied talents for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difficulty of teaching of the vomputer Networks, some reforming measures for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ing teaching of this curriculum are proposed to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ll these measures are put into practice and obtains the better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practicing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classroom teaching
0 引言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成长起来的新兴技术,并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也愈加突出。在计算机网络专业,该课程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学习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络开发三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如果学生学好了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已经被纳入计算机专业考研的科目,其课程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感觉枯燥乏味,以至于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习效率不高。经过课后对学生的调查,总结出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
传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活动中,通常都是以OSI参考模型为基础,分层次介绍各个网络层次的工作原理、相关协议、运行机制等,知识点较多,内容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网络应用联系起来,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多半是支离破碎的协议和孤立繁杂的概念原理,不知道它们之同的相互关系,该怎样组合成一个整体,不会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1]。
1.2 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计算机网络课程包含了大量抽象的基础理论知识,例如数据通信、体系结构、路由原理和协议等[2]。在整个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通常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缺乏互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感觉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3 实验教学环节薄弱
一直以来,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过于流程化和简单化,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课时安排随意性较大,形式松散,没有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达到更好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通信技术的目的,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认识并不深刻,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学以致用。
2 教学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2.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的新知识不断增长,因此在教材内容上,教师应根据行业需要和学生需求的实际,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删减一部分过时、落后的陈旧教学内容,增加一些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介绍。
对于理论方面的知识,将教材中复杂的理论内容进行系统整理,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放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上,讲授内容以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主线,重点讲解参考模型、分层中的协议、路由算法、路由器基本原理、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
对于实践教学方面的内容,如网线制作,交换机的配置,局域网的组建,网络服务器的配置等这些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比较实用的操作,可以适量增加课时[3]。在专业重心方面,要将理论教学合理搭配并适时穿插于实践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要将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新技术、新协议和新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并增加到实验教学中来,及时补充和修改实验教程、讲义和课件,根据新的内容精心选择和设计实验,使学生通过课程教学与大量实验,对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有全局把握。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多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课件中尽量多采用彩色图片和动画,多一些形象的动画能让学生更容易更直观地接受一些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如将交换技术、CSMA/CD、三次握手、对等协议通信、相邻层之间信息传递与服务提供、网络拥塞的出现及对策、路由查找及数据转发等过程用动画展示出来,能让学生记忆深刻且快速理解。
第二,采用课堂启发式模式。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根据教材的重点、疑点,选择探究点,提出具有启发性质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发现、多动手。比如在讲解拥塞控制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堵车现象来讲,为什么会产生拥塞,如何解决拥塞,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针对他们的一些回答提出质疑,甚至让学生自己设计算法来解决。类似于这样的引导方式往往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使他们对知识点理解更加透彻,记忆更加深刻。
第三,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在教学中设计案例教学情景,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组织起来,由教师提出案例,引导学生根据案例内容进行认识、讨论、研究和设计,对某一问题和具体实例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这种安排,主要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基本原理的讲述后,给出相应的实践任务,经学生分析设计后实施,然后让学生分析他们的实验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教师主要进行巡查和引导,使学生的讨论范围在主题之内,让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得出评价意见。例如,可设计如下的实验场景,假设某公司有两个主要部门:销售部和财务部。其中销售部门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分散连接在两台交换机上,他们之间需要相互进行通信,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财务部需要进行相互隔离,现在,要求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后自行进行分析和设计,提出整个网络的搭建方案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然后通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不同方案进行分析、讨论和比较,对每种方案给出相关评价并得出最优结果,让学生真正明白如何在各种约束条件之下完成项目要求,并学会如何配置和使用各类网络连接设备。这种案例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研究探索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做实验之前可适当讲述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用于辅助学生实验。因为在学生没有弄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动手操作只会让学生更加困惑。只有掌握了理论基础,做实验的时候才不会感到无所适从。
实验内容的设计应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当前条件,围绕实验教学目标,按照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三个层次组织实施实验教学。尽量将社会中最新的、最实用的网络技术融入到我们的实验教学当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需要。
验证性实验是网络实验的主要内容,主要涉及制作网线、交换机的基本设置、跨交换机划分VLAN,路由器的配置等等[4]。这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协议的实际运用,并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作用,积累一定的实际工程经验,提高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设计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分析及综合设计的应用能力。这类实验往往需要结合多方面知识,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实验的综合应用,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工作量。这类实验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类实验,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网络协议的细节和内部实现,对网络知识的掌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综合性实验需要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内容应具有内在联系性,将多种知识、方法与技术融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5]。一般可由教师给出几个典型的课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关课题。这样的实验例如基于TCP协议的网络聊天程序编写、OSPF协议的仿真,电子邮件用户的编程实现等。由于这种实验比较复杂,有一定的难度和工作量,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是一个考验,设计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反复论证和多次沟通。这种实验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将来网络编程的就业也有很大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对实验环境要求较高,当实验室条件达不到实验设计内容的要求时,就会给一些实验的开展造成困难。如果利用仿真软件教学,就能够消除实验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如用专业的虚拟机软件VMWare可以模拟一台或多台微机,完成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网络服务的配置与访问等实验。用Cisco实验模拟器可以模拟真实的交换机、路由器,完成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连通测试等实验。用Boson NetSim模拟软件进行网络组建的实验教学,学生能快速熟悉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环境及配置命令,快速掌握网络的搭建及配置。用Packet Tracer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网络组建、设备配置、协议测试等网络技术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熟悉网络设备的各种配置命令。使用仿真软件可以降低实验成本,以及实验实施的复杂度[6]。对于实验室硬件条件欠缺,参加实验的学生人数过多等情况,使用模拟软件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达到比较理想的实验效果。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平台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网络技术专业应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集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组建、网络管理、网站建设、防火墙配置等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知识面广,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组建与管理、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发展方向和趋势,为以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网络课程的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用教学的要求,应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一、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在近几年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尽管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对教材的选择尽量做到内容新颖,偏重于实践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媒体演示课件结合模拟环境操作,然而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矛盾仍十分突出,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过的网络设备的连接及配置方法,在实验课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时,大部分同学无法较好地完成实验任务。通过和学生的广泛交流,我们发现,由于路由器、二、三层VLAN 交换机等计算机网络设备,学生在生活中不曾接触过,设备的连接方法、设备的配置命令、子网的划分等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尽管教师在上课时讲解了命令功能和参数配置,由于缺乏真实的网络环境来演示,学生仍缺乏感性认识,对老师在课堂上的多媒体演示课件并不能较好地理解,加上课后又缺乏实践的条件,因而在实验课时很多同学无法完成实验任务,老师在上实验课时只能重新演示,个别辅导,效果并不理想。
可以看出,独立的多媒体教室,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仍然不能摆脱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学习模式。为适应21 世纪信息时代对高素质应用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要,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造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环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其与多媒体技术、Web 网页技术和数据库互连技术以及分布式对象技术结合,构建交互式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的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新形势下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
二、开放式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要求
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可以创造一个数字化学习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将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优化整合,可以构建出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这种平台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实时性、丰富性及信息综合性等特点,可以支持真实的情景创设,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可以方便地链接到网络教学平台,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讨论,自主掌握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率。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各门计算机网络课程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辅助。现代教育技术体系将现代教育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融为一体。对这种新形势下的网络教学平台提出了新要求。
1、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应当具备计算机网络课程基础知识学习功能,教师应提供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相关的最新技术等教学资料。教学课件制作中应注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性能良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科学地表现知识结构,并引导学生快捷、方便、准确地掌握。
2、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同时应有相关网络实验的集成与模拟功能。随着网络带宽的拓宽和网速的全面提升,网络实验课程的发展方向是基于流媒体(实拍教学场景、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和MUD(MOO)技术的虚拟真实教学环境等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虚拟实验环境提供强大的交互功能和虚拟软件友好的人机界面,结合了视、听功能,形象直观,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信息量大,不需实验设备也能进行,从而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网络实验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和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网络规范与组建课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操纵Cisco 的虚拟机,直接操作Cisco不同型号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同时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一条指令的执行结果,在这种虚拟环境下,学生不仅可以很快地熟悉平时甚少有机会接触的网络设备,同时也不会损坏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这种虚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可以把学习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其学习效果是仅仅往网上放有关实验课程的文字、图片资料所无法比拟的。
3、网络教学平台除了考虑教师的教学需要外,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应提供习题、作业的在线解答功能,通过论坛、QQ聊天等形式提供一个师生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开放式交互式网络平台,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了解专业应用、研究、最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知识拓展功能。这种有利于快速灵活地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教学互动,打破了时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如研究性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三、开放式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建构
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Internet 环境下的有力学习工具,并正以其实用性、高效性和交互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教学和教辅导手段。但是,要保证网络教学开展好,构建好的教学平台才是决定因素,所以,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非常重要,而且,这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需求和发展决定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目标。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中,我们着重做到:
1、教学内容明确。教师需要设定教学目标,把教学中各方面的因素协调起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根据教学时数、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各知识单元的核心、重点与难点,突出案例和实际应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关键的引导、促进作用,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做动态调整,使学生不至于在信息的海洋中迷航。
2、个性化支持。基于网络教育技术下的学习过程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仅表现在教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学生的学习过程已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更具自主性。教师构建网上教学平台时,可设置导学目录,既方便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也利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每个知识模板的重点及难点,在每个知识模块内部还可设置一个作业点评,用于解决学生在完成作业和习题时易出现的问题。
3、良好的互动学习环境。教学中的“互动”是解决学生学习中发现问题的一种较好方法,网络教育平台可以提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互功能,学生通过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不仅可以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锻炼其团队协作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这种互动是跨越“时空”限制的,可以采用论坛、QQ 群、E_mai l 等多种方式进行。
开放式的网络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注重构建学生的积极参与、互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学习者。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极大推动网络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使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易著梁 周有丹.高职网络技术专业项目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设计. 计算机教育.2008(16)
[2]曾思恩 秦小云.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广西高教研究.2001(03)
[3]陈柳君.基于情境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6)
[4]刘典型 钟钢.《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教育与探索.2009(04)
- 上一篇: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
- 下一篇:网络安全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