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范文

时间:2023-09-14 17:5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篇1

关键词: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措施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也使得建筑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带动,建筑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内部固定资产数量也越来越多,再加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给我国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本文简单分析和总结建筑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而有效提升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进而更好的促进和推动建筑企业的蓬勃、良性、健康发展。

一、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缺乏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的重视和投入不足,管理理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观念上,认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是简单的登记存放,在进行固定资产购买时,不能进行预先的预算规划,往往只是看重自身利益或短期效益进行盲目的项目投资,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导致许多固定资产存在重复建设、盲目购置等现象,也造成固定资产的严重浪费。

(二)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由于建筑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对一些施工设备设施的购买、管理和处置多数是各个分公司或项目部门自行掌握的,缺乏统一、规范、严格、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机制,管理工作的落实流程不具体,管理目标及标准不明确、不具体,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不到位,从而导致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账实不符、配置不够优化等问题,也使得建筑企业不能及时、全面、有效的掌握企业固定资产的整体情况。

(三)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较差

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分散式管理,对固定资产缺乏统一、集中的统筹分配和管理处置,这就导致在分配过程中同一类固定资产可能在有些部门大量闲置,而在有些部门缺供需紧张,从而使得部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偏低,出现严重闲置、浪费等问题。同时,有些固定资产在购买后只是记录成本摊销而未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这就导致这些固定资产容易出现流失问题,从而造成企业经济损失。

二、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针对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和对策加以改进和优化,从而更好的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积极更新固定资产管理新观念

建筑企业必须紧跟时展步伐,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知识进行认真、全面、细致的学习、了解和认识,重视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目的、内容、标准和模式等,尤其要重视发挥固定资产在企业整体经营发展中的制约和推动作用,积极提高现代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将过去片面、单一的管理观念逐步转变为当前综合化、创新化的管理新观念,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建筑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避免和减少盲目投资、资产浪费等问题的发生。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建筑企业要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政策,结合自身管理发展特点,制定科学、有效、合理、全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管理岗位的职责、内容和标准,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收入、转移、使用、管理、处置、报废等全过程的具体操作流程,完善管理监督工作的具体规章制度和项目标准。同时,建筑企业还要设立专门、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小组或部门,优化和完善管理机构内部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等,并将各分公司以及项目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模式进行统一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而更好的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可行性、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安全,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三)强化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工作

建筑企业还要着重加强对固定资产在折旧方面的管理和控制,要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制度,明确折旧管理的审查、核算等工作步骤和流程,通过定期盘查,详细了解和掌握在役期间相关设备设施的购置日期、使用年限、损耗程度等,并依此估算出这些设备设施的报废期间及折旧情况,对超出服役期间的设备设施要进行及时的更换,而对在役期间的设备设施要进行定期、科学的维护保养,避免盲目购置新的设施设备,从而更好的节约固定资产资源,减少资产浪费问题。

三、结束语

总之,建筑企业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要积极更新管理理念,健全规章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和水平,真正发挥固定资产在建筑企业管理中的资产效能,促进和推动建筑企业的长效、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萍.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改进[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6):35-36

[2]刘杰.对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的思考[J].经济师,2014(03):272-273

[3]何德琨.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1(30):78-79

[4]张巧云.论如何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J].中国市场,2014(40):48-49

篇2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 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步入新的水平,企业固定资产作为经济活动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因此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概念以及基本要求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实际需用量进行精确核算,促进企业提高对固定资产维护工作的重视,提高资产的使用实效。固资管理需要通过运用科学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从而可以得到准确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额,进一步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实现对固定资产的科学投资预测。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内容

首先在管理中需要明确企业固定资产涉及范围、分类和资产计价等内容,并合理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添置、利用、保养维护以及处置,最后定期定时进行企业固定资产盘查和账务管理工作。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缺乏健全、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制度

由于企业受到人力以及经费等因素的影响,缺乏健全、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制度,机构运作的形式和模式设置的不够科学、有失严密。同时还有很多企业没有进行资产管理市场调查,随便选择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以及设备,所制定的资产管理也就不能真实反映出企业实际固定资产情况。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企业未能形成完善科学的人员分配和轮岗制度,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安于现状,不能及时调整闲置资产;甚至由于企业在吸纳高端人才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引进机制;固定资产管理人力资源难以得到高效整合,使得相应的信息化审计管理受阻;岗位和人员的职责尚未统一明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能动性不高,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行动,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簿设置不健全,闲置设备无人维护、处理,使企业固定资产浪费问题严重。

(三)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成效的反馈机制

由于资产登记制度未建立或不完善,人员配置不到位问题等原因使得固定资产存在很多长期挂帐的固定资产,新资产还没有及时入账,造成资产成本核算的不准确,导致责任不明,无人处理。这是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成效反馈,没有机构对固定资产管理结果的实际状况进行监督,使得固定资产管理难以发挥其强化控制和管理的职能,管理效果局限在表面形式上。

(四)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当前形势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是对已有资产精确核算及时处理闲置资产,然而旧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目标依然局限于保证资产的准确性,这让固定资产管理未得到有效的延伸和拓展,这难以发挥风险防范的职能作用。可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深入探索的技术性不够,虽然传统的账务核算能熟练掌握,但是由于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缺乏对新管理手段的应用,还是让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三、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高的对策

(一)构建科学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制度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健全、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制度,持续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成效的动态管理,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法的创新。

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化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条件,所以必须加强对这两方面的统一管理。在管理初期,通过全面的市场调查,选择适合企业实际资产状况的信息管理设备与软件。并由财务部门参与资产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管理,特别是对投资评估审查、筹资、资产成本扩增与维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在外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考虑项目利润成效、风险承担情况以及净现值法、折旧率等变量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同时实施责任归总,进行集团化管理。总公司根据下属子、分公司的固定资产实际情况,对固定资产进行调拨,统一调配。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购置新设备的成本,还能盘活子公司的固定资产,从而实现提高企业固定资产利用率、缓解企业成本开销压力的目的。

(二)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资产管理人员分配制度和轮岗制度不完善的工作现状,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认为强化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要从人员素质、责任心、培训、激励机制体制建设,制度完善等方面完善,提供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

除强化人员再培训外,企业可施行统一协调、分级管理式管理。根据企业固定资产分类,将企业固定资产交给各职能部门分级负责管理,直至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在这一管理中,企业可以结合资产的类别先进行分级管理,再根据资产使用地点统一交到各级使用部门负责具体管理。实现企业固定资产层层负责,物物有人管,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以及有效利用,并制定完善的责任制与奖罚制,以此不断提高固资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效率。

(三)构建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成效反馈机制

企业可推行统一负责监管的领导制度,实现固定资产台账与档案协作的责任追踪管理,明确企业固定资产的各责任人的权利和义务,使企业固定资产有关的个人与各项行为明确化、透明化,坚持每个固定资产的决策都要有相关责任人签字盖章,严格遵照固定资产可行性报告执行,明确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维护、保养每个环节的责任人。与此同时企业要制定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并组建专人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使用以及保管部门进行固定资产实物盘点,至于定期盘点的次数要依据企业规模以及资产数量判定,最少是要一年一次。企业财务部门要在资产盘点中,对当前企业进行购入、出售或报废全部活动产生的固定资产等内容进行详细登记入账,并及时标注那些未入账的固定资产,通过严格的责任最终管理与定期资产盘点,分析当前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施效果,并在分析中找出不足,及时加以纠正,以此强化企业固资管理的监督与控制职能。

(四)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法的信息化创新

首先,通过易操作、功能全的计算机技术软件,结合管理台账、设备卡片、固定资产账簿等文字记录,将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保管、使用、折旧、报废、租借等活动进行记录分析,实现透明、有序、有效的动态管理。其次,在计算机管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维修以及保养,注意对盘点过后发现的已损固定资产实施维修与保养。最后,需要企业完善固定资产处置、报废、盘活固定资产。物尽其用,对于那些超过制订设备报废条件:超年限,性能差,利用率低;磨损或者由于事故或意外带来严重损害,无法修复,不具有改造价值;甚至影响人身健康、易造成环境污染等情况的固定资产进行合理处理,同时注意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处理企业暂时不用的闲置固定资产,盘活企业闲置固定资产。

四、结束语

由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因此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优化企业经营活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应当不断采取有效办法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实效。笔者资历尚浅,如果本文某些方面存在不足,还望同行业者不吝赐教,共同促进固资管理管理工作效率的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贺红照.浅议企业资产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

篇3

关键词:国有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从财务管理角度区分,固定资产主要有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闲置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在整个企业生产运行中,固定资产能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加大资产管理力度,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固定资产分布较广,种类繁多,流动性较大,管理困难,有些设备如流量计等拆卸频繁,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资产管理力度,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资产保管实施属地管理,资产配套设施由主资产保管人保管,公共设施由牵头实施部门管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较好地保管好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一)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由于公司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根据上级部门的管理要求,依据有关资产管理条例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低值易耗品及实物资产管理办法》、《资产调拨管理办法》等,使资产管理做到有规可依。

(二)设立专人进行资产管理

各资产管理人员在使用资产时,需要登记“固定资产台账”,载明固定资产的名称、类型、数量、购置金额、购置时间、保管部门和保管人等情况;专人负责办理本单位(部门)固定资产领用、保管等工作。

(三)规范管理程序

规范资产配置手续,加强入账管理。各业务部门凡需购置固定资产的应先提交书面申请,经本单位领导审批后,由财务资产部门统一向上级部门提交固定资产购置请示,审批通过后,由材料采购部门统一购置。固定资产购置后由材料采购部门根据业务部门的申请发放实物。规范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领用、交还程序;人员岗位发生变动时,一律需将本人使用的固定资产与交接人员办理书面移交手续,确保公司固定资产不发生丢失的情况。

(四)组织资产清查工作

公司每年年中组织资产清查工作,组织人员深入现场,以实物对照资产账务,采取标签扫码形式见物就清,保证每项资产“眼见为实”,不重不漏,不留死角。公司组织人员现场验收,真正做到“五清”――固定资产数量清楚、存放地点清楚、使用情况清楚、责任人清楚、盈亏情况清楚;“两结合”――实物盘点与账务核对相结合,清查盘点与登记记录相结合。

二、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重复购置

业务部门在购置资产时只考虑本部门所缺,未考虑其他部门是否存在闲置可调用的资产,或者未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购置设备,盲目投资,这样不但增加了企业成本,还导致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变慢,降低企业总资产收益率。

(二)新设备取代旧设备造成闲置

随着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大量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许多传统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企业更新设备,导致原有资产的报废,未提满折旧,造成资产闲置。

(三)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确财务资产管理部门、材料采购部门及实物管理部门工作职责,明确固定资产增加、变更、处置的审批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部门配合不够,虽然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进行,但由于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单据流转速度慢,导致财务入账时间滞后,转资、处置不及时。

三、创新固定资产制度的对策选择

(一)加强学习,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基层单位核算员应深入学习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了解固定资产从申请、购置、保管、转移到报废的一系列处理程序,了解固定资产标签所列示的内容。财务资产部门的资产管理人员除了要学习财务专业知识外,还需了解资产的使用、变更情况,加强与基层实物管理部门、保管使用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资产的最新动态。除此之外,还应该掌握国家固定资产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以及上级管理部门颁发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资产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每年一度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二)规范固定资产的采购过程

一是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要慎重考虑,需经过细致论证可行性后方可获得批复。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环境变化速度快,即使有了年度的投资预算,但在实施每一项具体的投资计划前,仍然需要由业务部门提出具体的采购申请并获得最新的评估方案,避免资产重复采购。二是采购固定资产时,购货发票应与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核对,防止因根据发票填制的资产标签与实际购置的固定资产名称、规格型号等明细不一致而导致大量的账外资产和不良会计信息。三是办公设备等实行交旧管理。新设备购置以后,使用人员到材料采购部门领取新设备的同时,需要交回原设备,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来时清晰,去时明白,有利于资产的清查管理工作。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

财务资产管理人员要与各业务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常联系,通过各业务部门的固定资产报告,掌握各部门的资产管理状态。财务资产管理人员要定期给基层资产管理员提供资产系统里的资产台账,要求基层资产管理员对所辖范围内的资产数量、存放地点、使用情况、所属单位等基本信息与台账一一核对,对存在异常的资产进行跟踪与盘点,对不符事项进行报告,这样的定期自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办法。财务人员利用岗检的机会小范围进行抽查,也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财务资产管理人员要协助各基层资产管理员解决固定资产转移、分拆、组合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并在资产系统内实时更新,使固定资产账目与实际使用状态保持一致。

(四)严格固定资产的处置流程

固定资产无论是报废还是转让,都必须有严格的审核流程。财务人员应深入现场,监查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事前对报废资产进行核实,事后对报废资产处置进行监督。财务部门不能仅凭获批的纸质报废申请就直接对固定资产进行报废账务处理,财务人员要把对实物的处置监查当作份内工作,只有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固定资产账务才不会是一笔“糊涂账”。财务资产部门一定要对报废的过程与文件进行确认后,才能在账务中进行报废处理。报废资产的存放要在固定的废旧物资仓库,统一管理、统一处置,严防固定资产在处置过程中出现流失。

四、结束语

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是关键,加大监督力度是手段。要通过关键手段,不断加强企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严格报废资产管理。只有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提高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淑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9).

篇4

一、电信行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1、进行了体制改革,完善了资产管理制度。电信行业经过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资产的结构与数量已经得到了优化。并且通过逐步完善管理制度,推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现有的固定资产目录进行了修订,并且明确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的流程与管理范围。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2、不定期的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优化培训,对固定资产管理从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以及绩效管理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对于提高企业固定资产利用率有积极的作用。

3、进行资产清查,按照新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核实企业固定资产数量以及组成,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电信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强。我国的电信企业普遍存在着重构建但是轻管理的现象,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够,所以,虽然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但是由于意识的淡薄,造成公司内固定资产有效利用率较低。

2、电信企业缺少集中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从而导致了管理工作中监督约束力薄弱。电信企业的固定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十分巨大,在企业内部却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与监控。而是由财务部门的人员兼职代管,而兼职人员不论是从时间精力角度,还是从素质与专业程度角度来看,都无法胜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且这样的制度下,没有相关的责任人,没有明确的分工职责范围,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

3、采购预算机制不够完善,固定资产积压问题相对比较严重。电信企业现有的采购预算机制一般是省级及以上公司都具有采购权,而对于使用部门,它们也可以采购和安装自己需要的固定资产。这种预算机制十分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的重复性购置和不必要的积压,直接造成了固定资产的使用率低下,资产的投入回报率低等问题。

4、固定资产核算账务存在一定的漏洞。经过多次分营,电信企业固定资产存在着账务和实际不符的现象,比如存在一些有实无账以及有账无实的资产。电信企业资产种类繁多,线路又不断的变化,这就给固定资产的核查、盘点等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线路动态化使得更新资产目录以及新旧目录交接的工作量十分庞大而且更新的频率较高,因此,设备盘点的难度大、成本高。尤其是许多企业核算盘点制度不完善,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上的核查、盘点以及对账,对于实际现场情况疏于管理,又加之通讯电线、电缆经常被盗,有些企业甚至将设备直接无押金以及相关防范措施地交与个人使用,从而造成账面与实际不符的现象比较严重。

5、缺乏协同作业的管理系统。各部门的台账相对独立,部门之间的联系薄弱,因此,会出现较多得重复建设和重复核算问题。例如在资产发生变动时,各部门的重复录入与修改,以及各部门台账的独立性使得各部门账目在统一时的难度加大问题。

三、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

针对我国电信运营行业在固定和资产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笔者提出一些可行化的建议:

1、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企业应该提高对固定资产重要性的认识,将提高资产利用率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并且加入到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以及员工的考核制度上。同时,加强员工的固定资产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以及专业化素质。

2、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于固定资产进行专业化管理。对于资产的购置、安装以及检修、盘点工作以及转让、报废等都应该设立专职人员,明确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这些专职人员掌握资产的增减变动、维护检修等,并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等进行监控和督查。另外,专门部门、使用部门包括财务部门都应该对固定资产使用状况进行定期的分析,从而了解企业资产的使用状况、结构分布以及利用率和投资回报率等等,实现固定资产优化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建立严格采购预算制度,规范企业固定资产的采购、审批以及购置,避免资产的重复购买。其次,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核算、检查、盘点以及考核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的统计核算,加强固定资产及时入账、折旧、分类明细数、资产的分类和比重以及固定资产的各项统计分析,解决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的问题。

篇5

摘要针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松散混乱和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的客观情况,关键是要从制度管理上形成长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制度与实物管理制度。必须严格落实固定资产责任人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管理权责,形成科学规范的固定资产财务账目,完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与发展后劲的管理目标。

关键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依照财政部《企业会计具体准则》中的相关规定,固定资产的定义为:因生产经营、劳务服务或租赁等需要所持有的具有一定单位价值,且使用期限高于1年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作为企业基础的生产力要素,是企业形成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与基本保证,其结构管理水平甚至可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随着当前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速度日趋加快,固定资产投入比重达企业资产总值的46%~69%,而折旧费则不足生产成本的15%。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松散混乱和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的客观形势下,企业必须坚定“开源节流”的资产管理思路,在依靠高产能、高技术附加值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增进内部管理的实效性,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与发展后劲。

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重要性已得到越来越多国有企业的重视与关注。且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技术和手段,使固定资产数据处理、实物盘点和清查更科学、更简便、更高效。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管理内容几乎涉及到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与岗位,是要求企业组织内部成员共同参与的全员性的工作。加之我国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概念、经营模式、管理思路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局限性,相当多的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仍存在有诸多弊端与不足,主要反映在如下方面: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执行力度

1.固定资产保管人、使用责任人分开制度流于形式,账面资产状况缺乏有效监管,易为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带来潜在风险。某国有集团公司出于宏观环境变化与战略规划的考量,公司分拆为两个公司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及时划分清楚债权债务,相互间各有对方帐面固定资产共计759万元,以致固定资产管理出现所有权与使用权严重分离的情况,这无疑会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

2.基建工程管理与财务处理未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6)的相关会计标准,在建工程为全面结转为固定资产,以致出现存在账外固定资产的情况,为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及维护带来严重障碍。

3.未明确执行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标准,以致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账目混乱,资产盘点时难以实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4.固定资产管理重视采购、调拨使用,缺乏相对完善的报废管理制度,废旧物资处置、残值收入管理缺少内控监督,存在舞弊风险。

(二)财务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固定资产存在账实差异

随着国有企业集中管理财务模式的实施,固定资产的采购、调拨、报废等管理职能被分别划拨至财务核算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在企业基建工程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所形成的原始凭证不计其数,可能在最终汇总、财务核算发生疏漏,或由于废旧物资处置时间跨度长,固定资产变动在财务账上无法得到实时反映,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账目分散混乱,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无法与财务账目一一对应等问题。

(三)固定资产闲置,未发挥出应有功能

随着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改扩建过程中许多陈旧的固定资产被拆除或停止使用,闲置固定资产日益增加。但由于闲置资产的再利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缺乏专项处置措施与维护制度,因保管不善而损坏的现象极为严重。据鸡西新闻网报道,黑龙江省庆丰农场浸油厂1500多平方米厂房长期闲置,严重浪费了企业资产的经济价值,改扩建为锅炉车间,不仅盘活固定资产500多万元,更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供暖管网老旧、厂区空气质量差的现实问题。

二、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措施

由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健全内控制度,完善与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使固定资产保值增值,适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要求。其主要措施应包括以下几点:

(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严格落实固定资产责任人制度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首要的问题在于明确职责划分,总经理、项目经理分别对归口固定资产的管理、营运承担对应责任,并作为年度责任业绩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上至下地将固定资产管理任务分项落实至具体职岗、责任人,将业绩考核与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直接挂钩,激发相关责任人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控制的责任感,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审慎负责地执行相应制度,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杜绝上述管理漏洞的发生。

(二)建立科学、明晰的固定资产管理权责运行机制

完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组织结构,严格区分职责权力,是保证固定资产完整、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就是要将资产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的管理责任进行细致划分,确保固定资产管理、控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全过程控制。

1.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须建立固定资产台帐或卡片,及时登记资产变动情况,定期盘点,保证帐、卡、物一致;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制定,防止非正常资产损失。

2.管理部门:健全归口管理固定资产帐卡等级制度,及时办理资产增值、转移、调拨、报废等手续,保证分管、使用、财务账目一致;定期清查盘点,对资产盈亏报废及时提出处置方案;督查固定资产维护、管理情况,编制固定资

产维修保养计划表。

3.财务部门:建立固定资产核算账卡,定期审核、填报有关会计报表;参与资产管理部门的清查盘点工作;推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数据信息处理效率;规范固定资产编码,编码内容需包含中固定资产原值、购进时间、型号等,避免发生人工传递中可能发生的出错机率。

(三)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形成科学规范的固定资产财务账目

夯实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首先要从会计基础工作、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逐项抓起,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在固定资产采购计划编制、验收、使用、维护、处置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必须形成科学、严密的核算、管理制度,使固定资产业务操作真正实现规范化、高效化,保证资产实物完整和账目清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方面应当依照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统一固定资产入账标准,严格区分资本性、收益性支出,避免出现企业固定资产虚列、少列,资产和损益数据失实的情况出现。

(四)完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盘活存量固定资产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重点要加强四方面的工作。

1.建立固定资产现场动态管理制度。财务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应形成长效的双向沟通互动管理岗位责任制,要求财务核算人员深入班组现场工作,掌握固定资产运行一手资料,确实地执行固定资产核算与实物管理紧密结合的财务制度。

2.定期清查固定资产存量,建立明确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通过季度、年度资产清查,摸清国有企业家底,对于盘盈、盘亏固定资产的成因,在确定奖惩责任的同时,依照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处置固定资产变动,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符合。

3、完善固定资产报废管理制度,体现出岗位管理的相互牵制性和监督性。固定资产报废程序必须经由归口管理领导的审核、批准,报废程序的运行应有明确、适当的职权分工,体现出岗位设置的牵制性原则,尤其是废旧资产的销售环节更要求有力的监督机制,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

4.由于生产工艺的更新与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国有企业存量固定资产在质量功能、运行效率和配置结构方面不

可避免地会反映出标准滞后、与改造技术设备不相匹配的问题。因此,优化配置存量固定资产的质量、功能、规模、结构等要素,对于形成企业整体高效运行的生产体系尤为重要。带病运转、停机待修设备及时维修、报废;正常运转的固定资产,以技术标准、经济合理性及运行效率等作为评价标准,有偿剥离技术陈旧、急需更新的存量固定资产,采购技术效益比更加经济的新固定资产投入使用,维护企业固定资产结构与整体运转效率的高匹配度,盘活现有固定资产。

(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相关人员的后续教育

企业应当积极组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并分为高中级、初级层次进行分批培训:高中级层次的资深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强调管理理论的更新培训,提供资产管理及相关会计决策、分析能力的培训;初级及新入职人员应注重基础性实用性知识的教育培训。继续教育方式也应当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除面授、讲座等传统模式外,实施网络远程教育,也可以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深造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条件,这样也便于集团企业资产管理人员的集体学习与专业技术考核。

三、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随着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健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已成为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必然选择。针对不同类型、行业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还需要企业单位在实践中不断地予以创新、探索,才能有效地加强内部控制,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黄少安.国有资产管理概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张慧萍,李娜.浅谈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32).

篇6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措施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管理理念落后

在企业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对生产销售、投融资等活动的重视程度较高,而相对来说,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较为薄弱,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很少有企业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战略管理中。从一定角度来说,这种管理理念的落后阻碍了固定资产效益的充分发挥,并没有实现价值最大化。

(二)会计核算缺乏及时准确

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常常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形,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企业的在建工程已投入使用,符合资本化条件,但会计核算却仍将后续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工程支出计入在建工程,使得固定资产成本虚高;有的是企业对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选择有误,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符合实际;有的是企业未及时将已报废停用的固定资产核销,使得企业固定资产带给企业的效益与成本不匹配;有的是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不够准确和合理,使固定资产后续折旧计提超出应计提范围。企业中存在上述情况的不在少数,这造成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不准确。

(三)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不完善

固定资产由取得到使用,直至最后报废退出,是一个完整的固定资产运营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固定资产的取得通常都能获得企业的高度重视,但是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和收益分析,以及企业内部的审批制度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很多时候偏随意和盲目;而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则存在一定程度的疏忽,如财务部门与资产使用部门的沟通不善,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无法被财务部门及时获得,最终造成固定资产未按规定要求使用;在固定资产报废环节,企业同样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在审批制度上也不够规范和严格,这就造成了很多固定资产已被淘汰却还挂在账上的现象。

(四)缺乏信息反馈

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这个方面,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各个部门之间、不同子公司之间,能够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企业也缺乏规范的、成体系的信息共享机制,这给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造成的影响就是阻碍了固定资产相关信息的流通。这种信息流通的不畅,会弱化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控制,容易造成固定资产使用状况混乱。具体说来,由于信息反馈渠道不畅,可能会使财务部门在采购固定资产前无法进行准确的可行性分析,也会造成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做不到及时掌握。此外,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如果缺乏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也会由于固定资产的分散管理而产生不效率。

(五)缺乏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企业一般都会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却不尽完善,少有将固定资产管理与员工绩效挂钩,这就容易产生管理上的漏洞,对管理者的领导方式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最终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缺乏一定的约束力和规范性。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强化措施

(一)转变管理理念

企业应转变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将工作重点从生产销售等活动转移一部分到固定资产管理上来,并且管理方式也应由原来的分散化、粗放式的管理转变为集约化、精细化管理。企业应从上到下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树立严格规范的管理意识,从制度上、流程上、监督角度来加强企业全体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通过宣传、培训等手段,建立新的管理理念,最终实现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的充分发挥。

(二)完善管理流程

固定资产管理应贯穿取得、使用和报废的全过程,因此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对于固定资产的取得,应建立规范的审批制度,采用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额与预期收益进行预测和计算,同时应完善建设项目的招投标、验收、质量考察、交付使用等各项制度,将管理重点放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前的成本效益衡量和成本控制上;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应建立全面、连续、动态的管理系统,包括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盘点、信息录入、修理改造等等各个项目,都应进行实时地、清晰地监控,防止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毁损或账实不符的问题,同时应对资产进行优化配置,使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达到最高水平;对于固定资产的报废,应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对报废资产所做的任何处置都应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由这些部门对预报废资产进行评估,作出报废决定后方能执行,财务部门对报废清理的固定资产残值也要进行及时入账,做到账实相符,防止资产实物不在而账务虚挂的问题。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建立闲置资产管理制度,在闲置资产保管、减值测试、维修保养等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

(三)完善相关激励机制

企业应将固定资产管理效果作为员工和管理者业绩衡量的指标之一,从激励机制的建立和执行上,来提高企业上下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也使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提高员工的管理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其不断在改进管理方式方面发挥能动性,最终保证固定资产的价值得到有效实现。

(四)加强审计监督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的内部管理,可以通过内部审计来评价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状况,对管理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具体说来,固定资产审计的内容包括折旧额的提取是否合理、资产的使用是否违反规章制度、资产是否需要维修改造等等,特别的,审计还可以包括建设项目的审计。

三、结束语

固定资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有助于企业目标实现的,因此,企业应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从观念上、制度上、技术上来实现管理的优化。企业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宏观来看,对于国家经济的高效运行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篇7

一、M学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以及问题

(一)M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到2013年为止,M小学有教师职工50余人,学生500人左右。学校共有两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一个饭堂,一个图书馆。其中学校还有标准课室、多媒体课室、实验室、舞蹈音乐室等共40间课室。后勤部门是学校的固定资产主管部门。在管理过程中,由教务处具体分管实验室,音乐舞蹈教室、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安排德育处具体分管各个教室教学设备;后勤处具体分管房屋、建筑物、土地植物、家具等固定资产,及全校固定资产的维护工作;图书馆具体分管全校图书、影像资料类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技术处负责分管计算机教室、计算机维护工作等。

(二)M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私自出租固定资产

在2012年8月,固定资产管理的某负责人与某婚庆公司签订了一年的租赁合同,把两台电脑及一台投影仪作为设备出租出去以赚取收益。在这一年的租赁期内,这些设备的使用权归某婚庆公司,赚取的收益约2800元。某教师把场地及体育器材出租给商业公司举办体育赛事。此次出租的租金归这个教师个人所得,而归还的器材有的毁损了,由学校承担。2012年暑假及寒假期间,学校领导把篮球场地出租给外来的工程建设队伍搭建帐篷作为临时宿舍。由此可见,M小学的确存在固定资产私自出租的现象。

2.固定资产公物私用

M小学在新学期购置了一批新的电脑,使用部门将过多的空闲电脑放在办公室的角落里,但财务部门的一位职工将其中的一台电脑私自带回家给自己使用。2013年6月,学校一位班主任在没有经过学校同意的情况下,把教师用椅从仓库搬回了宿舍,一直私自占有使用。学校有10多个教师长期占用学校的土地种植蔬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余活动和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如上所述,M小学确实存在固定资产公物私用的现象。

3.固定资产毁损严重

从2011年开始,学校固定资产毁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包括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学生课桌椅及体育用品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毁损。自然与科学教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周某盲目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电子设备毁坏,学生无法正常上课,影响了教学活动的进行。某个固定资产管理人在管理学校固定资产时,少了三台风扇,五张学生桌子。某教师擅自拆开、改装电脑室的两台电脑,而拆装后这两台都电脑陷入故障,无法使用。因为几个同学打闹玩耍不慎损坏了两张凳子,三张学生课桌;上体育课的时候,两个同学故意损坏一组单杠,至今这几个学生都没有对这些损失进行负责和赔偿。综上所述,M小学确切存在固定资产毁损严重的现象。

二、M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违规追求经济利益

M小学为了填补超支的招待费用,违规出租固定资产。学校领导为了填补资金缺口,所以把电子设备出租给婚纱公司赚取金钱。M小学为了多发奖金给教师职工,违规出租固定资产。M小学领导为了鼓励教师认真工作,私自把学校的固定资产出租给外来的工程建设队伍,收取租金作为教师奖金。可以看出,正是因为M小学违规追求经济利益,所以导致其固定资产私自出租。

2.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未严格执行

M学习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未严格执行。学校的一位老师申请领取办公桌的时候,借条并没有主管签字,管理人员擅自给该老师出借了办公桌,以致该老师领用的办公桌长期不归还。前述问题中,同类例子也比较多。正是因为M小学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未严格执行,所以其固定资产公物私用的现象也不足为怪了。

3.固定资产管理使用无考核

学校某领导,将电脑、办公桌椅私自赠送给私交较好的学校,管理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管理人员甚至私自处理已损坏的资产,既不登记在簿,也不向主管校长报告。学校一直没有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部门和个人进行业绩考核,不管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怎样,工资待遇也一样。M小学没有固定资产使用人,损坏无考核。学校的自然科学教师在使用实验室的时候管理人员没有跟教师说明实验室的使用规则和方法,导致教师盲目使用并损坏电子设备。管理人员轻易让教师随意改装学校电脑实验室电脑,导致电脑无法使用。管理人员没有按管理要求对学生损坏固定资产进行追责处理。

三、M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M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基本思路

解决M小学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文认为,可利用绩效管理的方法来解决该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基本思路是,首先,编制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目标;接着,分解责任目标任务;然后,分别进行期中控制、期末考核。

(二)M小学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

1.M小学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方法

M小学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方法,是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先编制出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目标,再把目标分解到各责任人。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各个责任人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监督,期末考核。把对部门的奖惩与固定资产管理绩效关联起来,以达到解决固定资产私自出租、毁损等问题的目的。

2.M小学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步骤

第一,确定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目标。结合M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编制解决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责任目标。第二,进行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目标分解。制定目标后,把目标分解到管理责任人。第三,进行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期中控制。把期中的控制效果与期初分解的预期目标进行对比。第四,进行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期末考核。把期末的管理效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并对没有完成目标的责任人进行处罚,奖励管理效果明显变好的责任人。

3.M小学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实例

针对以上讨论的问题,本文探讨运用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方法来解决,现通过实例进行说明。第一,确定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目标。针对M小学固定资产私自出租、固定资产公物私用、固定资产毁损严重等问题,运用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方法进行管理。首先编制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目标。经研究,初拟2015年春季学期M小学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目标为,学校固定资产私自出租的发生率为零、固定资产公物私用发生率为零,固定资产损毁发生率不超过2%。第二,进行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目标分解。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目确定后,接着就要将其分解到管理的责任人。M小学的校长为固定资产主管,统领全校的固定资产工作,后勤部门、财务部门是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管理部门。根据管理要求,经协商确定,固定资产主管(校长)对固定资产具体管理负5%的责任,并承担连带责任;后勤部门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负85%的责任;财务部门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负10%的责任。固定资产管理,主要由后勤部门具体实施。学校定期对责任人进行考核。第三,进行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期中控制。M小学2015年春季学期实施责任制的管理方法管理固定资产。为了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后勤部门把固定资产管理任务具体分给每个分管部门。2015年5月份初,学校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中期考核,具体考核情况如下。第一,对固定资产私自出租的考核。学校按责任部门对固定资产出租情况和固定资产资金筹集使用情况的检查,发现固定资产的资金情况正常,固定资产私自出租现象没有发生,达到预期目标。第二,对固定资产公物私用的考核。学校按责任部门考核检查固定资产的借用情况,发现固定资产账物卡相符率低于95%,是由于学校的某教师把办公室的办公桌拿回家使用,固定资产公物私用现象仍有少数存在,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根据责任制的管理办法,对后勤部门责任人进行处罚,扣除其奖金200元。第三,对固定资产毁损情况的考核。学校按责任部门考核检查固定资产的毁损情况。经过对固定资产的完好率和损毁率的检查和对固定资产盘点,发现固定资产完好率达到95%,是由于管理人员由于管理疏忽,少了2张桌子,固定资产毁损现象依然存在,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根据责任制的管理办法,要对管理的责任部门进行处罚,扣除其奖金200元。从中期检查的情况看,M小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总的情况是有好转的,虽然还存在少数的问题,但较之以前,之前常见的问题明显减少,但距离固定资产责任制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第四步,进行固定资产责任制管理期末考核。2015年7月,春季学期结束,经过上半学期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控制,固定资产管理有了新的变化。学校对固定资产进行考核,固定资产考核情况如下。第一,对固定资产私自出租的考核。学校按责任部门对固定资产出租情况进行期末考核,在对固定资产出租情况和固定资产资金筹集使用情况的检查,发现固定资产私自出租在上半学期以后依然保持情况正常,M小学的固定资产私自出租现象没有发生,达到预期目标。对管理的责任部门进行奖励,奖励其工资的2%。第二,对固定资产公物私用的考核。学校按责任部门考核检查固定资产的借用情况,发现固定资产公物私用现象在上半学期的控制以后,下半学期固定资产账物卡相符率达到100%,M小学的固定资产私自出租现象没有发生,达到预期目标。对管理的责任部门进行奖励,奖励其工资的1%。第三,对固定资产毁损情况的考核。学校按责任部门考核检查固定资产的毁损情况,固定资产毁损在上半学期的控制以后,下半学期固定资产完好率达到98%。是由于一台电脑因为下雨天打雷烧坏了电路,一批学生桌椅因为运输途中的颠簸损坏了一张凳子,但是在固定资产毁损合理的范围内,也达到了预期目标。对管理的责任部门进行奖励,奖励工资的1%。可见,通过运用责任制管理的方法,M小学的固定资产的私自出租、公物私用及毁损严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四、结语

篇8

以较小的力量获得较大效果的现象成为杠杆作用。财务管理利用杠杆的目标是:在控制企业风险的基础上,以较低的代价获得较高的收益。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作用产生于固定费用的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固定费用(如计时工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价值摊销额、固定的办公费用等,但不包括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方面的费用),形成经营风险。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过程中存在的固定费用(如债券利息、优先股股利等),形成财务风险。也就是说,没有固定费用的存在就无所谓杠杆作用。

为达到企业总风险程度不变而企业总收益提高的目的,企业可以通过降低经营杠杆系数来降低经营风险(可采取减少固定成本或扩大销售的方法),而同时适当提高负债比例来提高财务杠杆系数,以增加企业收益。虽然这样做会使财务风险提高,但如果经营风险的降低能够抵消财务风险提高的影响,则仍将使企业总风险下降。于是,就会产生企业总风险不变(甚至下降)而企业总收益提高的好现象。

经营杠杆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关系如下:

由此可见,通过控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可以作为企业经营杠杆系数的调整机制,在经营杠杆作用最大时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即在此时固定费用最大化能取得更为明显的效果。

2.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管理

由于固定资产可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使用,并可以在多个会计期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而,在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的条件下,按照配比原则的要求,需要将固定资产的价值按一定的分配方式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内进行分配,以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当期损益,这就是企业按照不同的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企业在制定折旧政策时应考虑固定资产的磨损状况、企业获利能力、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动状况、纳税义务的考虑、资本保全与技术更新的考虑、会计信息的稳定性等因素。

企业计提资产的折旧方法,直接关系到固定资产回收时间和某一时期的经济效益,折旧的提取对企业筹资和现金流量、对企业投资、对利润等等都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固定资产规模较大的电网企业来讲意义更是重大。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电网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同时资产较分散,资产使用部门多,使用地点范围大,可以说从市区到郊区,从平地到山坡,遍及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同时结构分类复杂,覆盖面大,可以分为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用电计量设备及通讯设备、自动化设备、工具器具、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物、土地、福利设施等十几大类。另外电网资产通常数量多,金额大,更新快,在管理上就要求及时准确反映这些变化,所有这些都为如何做好电网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目前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基本上都能做到账卡相符,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各单位要经常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全面清点一次,保证账、卡、物相符,但是事实上电网企业的资产量大,分布广,很难做到定期的盘点。同时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财务不能及时反映资产的各种的变化,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和财务帐面资产信息的准确性是值得推敲的。由此可见,就目前状况来说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相对薄弱。总的看来无外乎如下几个原因:

原因之一:领导重视不够。领导重视的是企业直接的效益和安全生产状况,其考核

指标主要有: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电费余额、购电量、公司经营电网线损率、售电量等。根据电网企业的特点,一直以来公司对固定资产更重要的要求是使用价值上的,即只要电网能够安全地输送电能,因而就比较容易忽视对固定资产经济价值的管理。

原因之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相对滞后。要保证固定资产账卡物一致,首先要保证各部门在管理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从物料领用的申请到发料、建卡、财务入帐,都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需要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资产管理是各个部门互动的管理,对企业管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财务部门应作为资产综合管理部门、生技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相关科室作为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作为具体保管部门。而我们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显存在职能部门之间工作不衔接,即存在多头管理又有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没有并轨,因此要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做到制度先行,有必要在管理制度上保证资产的日常管理。

原因之三:部分资产的产权问题。部分地区的10KV线路资产产权复杂,农电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由于历史原因,一条线路既有地方所属,又有农网改造中投入,还有用户投资形成,这对资产管理带来了较多的不便和难度。也有一些城市的用户工程产权没移交,供电公司却承担了运行维护以及相应的安全责任。根据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帐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此类用户工程,企业入帐后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因为对电网企业而言,税是现钱,资产固有即存在,这就意味着要用一笔“活资金”去换“死资产”,从财务上来看这么一笔交易对企业而言是不经济的,但事实上该资产本身又确实已经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由此导致用户工程不能及时移交、入帐,这也为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埋下了弊病。

改进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宣传,改变观念,重视管理。领导的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应努力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要把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作为建立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的基础,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科学,必须保证企业有关资产及财务指标的统一、真实、完整、可靠和准确。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于固定资产管理挂钩的体系,建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激励机制。

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建立系统的资产管理体制。针对供电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生产轻管理,各自为政,随意处置电力资产的现象,打破条块分割,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意识,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并举,建立健全公司总部、分公司、班组三级的资产管理体系,并严格制定考核和奖惩制度。还要注意加强各级资产管理人员的协调,建立起资产管理信息传递及时、工作相互协调的管理模式,建立资产管理的网络,便于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以清产核资工作为契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资产质量、优化资产结构。清产核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清产核资的成果,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一套既符合今后电网企业实行新企业财务制度要求,又兼顾企业特性的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资产管理约束机制,并加以认真实施,继续深化资产管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以适应今后电网企业发展的新形式。

具体来看,首先,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制约机制。其次,应建立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以资本管理为突破口,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模式。它具体包括企业资本投入、运营、收益管理,企业资本保值增值、评价考核等。为实现这个目标,国家颁布了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报告格式,统一了对不同行业的监管,对企业接受资产的捐赠等加强管理,从而达到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目的。再次,应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比如利用清产核资工作,摸清企业家底,核实财物,使账外资产及时入账;再如切实做好企业资产产权登记工作,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纠正和制止侵害企业资产的行为,清理出那些长期脱离管理的企业资产

强化对资产的核算、监督和审查,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财务部门担负着对电力资产核算、监督和管理的重任。首先要强化对自己的要求,对新建资产要确保及时准确入帐,并正确计提折旧。对久拖未决的工程项目要督促有关方面及时编制决算。对随意处置电力资产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并令其补偿损失。对该报废的电力资产及时向主管部门申请报废。对未在资产目录中列出的新设备要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并积极探讨对策。同时财务人员不仅要努力学习财会业务知识,而且还要学习生产知识,熟悉生产技术设备,经常深入现场了解资产的使用、变动情况,加强与实物管理部门、使用保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资产变动情况。

四、结合ERP上线,展望上海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前景

随着2003年国资委的设立,一整套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随之得以建立,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实行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上海市电力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时地提出了“实施ERP工程,构建精品电网”的宏伟计划,将公司各个业务模块集大成于一体,旨在灵活地将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大大提升了电网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

可以预见,ERP工程的成功实施也必将会使电力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水平。它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手段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和职责,实现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并轨,从而旨在通过自动化的资产管理系统自行监控固定资产(比如重型机械)和商品(比如零件和原材料),并与会计系统和后勤系统相集成,使它能提供大量的功能,最佳化地用以控制和使用企业的资产。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是ERP项目的核心环节,它所倡导的管理模式的确改变了我们过去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将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实现资产变动管理与流程控制,加强动态监督(管资产);

通过实现跨部门流程处理,强调动态管理,加强资产监控。系统根据预设业务流程,实现资产变动信息的自动记录与传递,确保信息及时共享,达到数据规范准确的目的,并能对全公司资产的分布提供及时的掌控、分析与统计,强调对资产的统一调度和配置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落实资产管理责任,防止资产流失,降低生产成本(管人);

通过建立一整套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资产的使用者,实施严密的资产控制与监管,达到防止资产流失,杜绝产生帐外资产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控制资产的使用成本,提高资产保值增值能力。

加强内控机制,分清工作责任,使得管理及时、有效(管事);

通过一体化的流程设计,使得资产管理不再只是部门级事务,实现跨部门的过程处理,有利于分清工作中的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管理与信息的及时、完整、有效,将对资产管理落实为企业经营活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企业做好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打好基础。

五、总结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对于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电网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为确保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出不懈的努力。

作为电网企业来说,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又是所有基础管理工作的核心,有必要实行资产化经营,在盘活存量,用活增量的基础上,使企业资产高效益、低成本运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ERP过程的正式上线运行和业务流程的不断整合,相信上海市电力公司将围绕国网公司提出的“一强三优”的目标,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继续深化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在盘活现有资产的基础上抓管理、出效益,逐步适应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所提出的新要求,在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向建设国际一流电网公司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摘要]

资产是企业效益产生的源泉,资产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作为国际化的电网企业,有必要实行资产经营,力求资产运营上的高效益、低成本。在新的形势下,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自觉地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办事,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注重价值形态经营管理,实现资产的

篇9

关键词:供电企业 固定资产 ERP EAM 途径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供电企业,固定资产价值占总资产的价值比例均在80%以上,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供电企业来说十分重要。

■一、 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

供电企业属于资产分布广、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数量大、类型多

从种类来说分为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电能计量设备、通讯线路及设备、通讯线路及设备、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检修及维护设备、生产管理用工器具、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物、土地等十几大类。

2、 分布广、价值高

从分布情况来看,电网延伸到哪里,固定资产就分布到哪里,遍布供电辖区的每一个角落。

3、 变动频繁、更新较快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供电企业的投资力度,从2000年的大规模农网改造,基建、技术改造等,使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大幅度更新增长,且变动频繁。

■二、 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管理部门多

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在管理过程中前后涉及发展策划部门、基建部门、财务部门、生技部门、运行部门、物资管理部门等多个管理部门和单位。各个部门按照固定资产管理职责的分工,分别承担固定资产管理的某一阶段或某一方面的管理维护职能。

2、 管理内容单一

单纯的固定资产片面管理,忽视了从固定资产从新增、维护、调拨直至报废的全寿命周期的流程化管理。

3、 资产变动频繁

一是新增固定资产。供电企业围绕建设坚强电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加大。二是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供电企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对原有设备进行扩建、技术改造、大修及日常调换,实物资产变动频繁。

■三、 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新途径

针对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及管理现状,通过企业经营管理系统ERP(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简称,即企业资源计划)与数字化电网生产管理系统EAM系统功能和业务流程整合,实现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1、 管理目标

通过对ERP与EAM系统功能和业务流程的整合,建立供电企业统一的核心资产全寿命管理系统,实现供电企业核心资产和设备的一体化管理,确保资产和设备信息实时对应,实现资产全寿命的精益化管理。

2、 管理方法

(1)存量资产清理

按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目录,全面完成供电企业所有存量固定资产的清理核对工作,补充、完善和更新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实现帐卡一致。并在帐卡一致的基础上,针对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等固定资产与EAM系统中的设备进行对应,建立资产和设备的对应关系。

(2) 固定资产新增

项目管理部门在项目开展竣工验收时,发起项目转资,通知其他相关业务部门人员,如财务、物资及运行单位人员开始进行项目转资准备,准备服务购置的设备/资产清单,如接地网、房屋建筑物等,汇总并提交设备清单至设备运行单位、资产清单至财务部门。

物资管理部门对物资合同录入采购订单分项报价,收到项目负责人的转资通知后,核对发料清单并根据发料清单形成设备/资产清单,并与运行单位所提供的设备清单进行核对。

运行部门收到转资通知后,系统外提交设备台帐给物资部门,并准备在系统中复核设备清单,并在维护完成设备参数后将设备传送至EAM。

财务人员每月定期复核项目成本支出的入账准确性,如支出类型等,收到设备传送至EAM的消息后,汇总最后的资产清单,分摊资产价值,并将资产传送至固定资产管理模块。

(3) 固定资产调拨

由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填写调拨通知单,资产管理部门创建调拨申请,资产调出归口部门审批,资产调出价值部门审批,资产调出部门处理,资产调入归口部门审批,资产调入部门审批,资产调入价值部门确认审批通过增加资产。

(4) 固定资产报废

在设备和固定资产建立了关联关系的前提下,有资产使用部门填写报废申请,并移到退运位置,设备管理部门技术人员审核报废申请并出具技术鉴定报告,明确说明设备是否应该报废,并给出相应的报废处置建议,财务部门核对报废申请,系统自动根据资产-设备关联关系判断资产是否是部分报废,如果是部分报废,则财务部门资产会计必须输入部分报废价值,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资产会计执行报废,系统同时更新资产和设备信息,资产会计打印报废单作为资产报废的原始凭证。

■四、 应用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效果

1、 强化了存量资产的管理

从精益化管理角度讲,需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通过对存量资产的清理,首先,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价值;其次,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最后,有助于资产设备管理部门提升管理水平。输变电资产的清理包含了资产卡片及设备数据清理,输变电设备作为生产管理的实时数据存在于EAM系统中,准确的反映了输变电资产的实物信息,将资产卡片与设备数据建立有效关联关系也意味资产达到了输变电资产的帐、卡、实的一致。做到资产的帐、卡、实一致,为资产实现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

2、实现了资产与设备信息的实时对应

通过ERP与EAM系统的整合,实现资产/设备的对应与联动、资产/设备的状态实时跟踪、围绕资产运维成本的自动归集、达到资产/设备信息的全面准确;提升公司资产基础信息质量,推动资产工作管理方式从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变,促进精益化的生产管理能力以及精益化的资产管理能力的提升;

3、优化了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通过ERP与EAM系统的整合,资产管理方式 由传统的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变,各相关单位人员通过系统完成资产/设备的新增、调拨、报废处理,促进了精益化的生产管理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获得长远的发展,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有效的整合是十分重要的,而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有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我国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企业开始逐渐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且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上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完善。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我国有些企业存在固定资产管理不提折旧或者少提折旧的现象,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严重的账实不符问题,难以真实客观地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制定科学的固定资产处置方式,导致废弃的固定资产长期闲置,使企业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缺乏较强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防范意识

有的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时,没有制定科学的风险应对机制就盲目进行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失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所需占用的资金数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限较长,一旦出现失误,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存在较为严重的固定资产浪费现象

有些企业,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集团企业,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比较广泛,所投资的固定资产项目也比较多,往往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规范的机制。具体说来,主要包括重复购置、固定资产底册记录不明晰、提前报废等问题。在有些大型企业中,由于企业部门或者分公司比较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级次也比较多,更易产生固定资产账目不明问题的产生。

(四)缺乏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监督

有的企业认为那些已经达到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已经不具备什么使用价值了,因此就放松了对报废固定资产的管理,认为开展报废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不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反而还会占用一定的人力、财力,不利于企业成本的控制。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对于那些价值比较大的固定资产来说,在其达到报废标准之后所能够实现的残值收入也是比较可观的。因此,对此类固定资产的处理,企业还是应当予以充分重视的。

二、加强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部分关于我国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不断完善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要想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首先应当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责任主体以及所承担的职责予以明确,这是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加强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监督控制机制,确保实现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从源头上防止固定资产流失问题的出现。比如,企业应当制定科学的固定资产盘查制度,严格遵守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将固定资产的记录、核查等相关工作交由不同的部门或者员工来完成,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的充分发挥。认真开展定期的固定资产盘查工作,对于盘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上报并查明原因,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断增强管理意识。

(二)逐步构建固定资产集中采购机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统一管理一般而言,固定资产的购置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投资回收期限也比较长,给企业的生产运营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比较深远的。因此,企业应当逐步构建出一整套科学完备的固定资产集中采购机制。通过集中采购,不仅能够使企业获得一定的规模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还能够提升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对此,企业可设立专门的采购中心,对各个部分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对于其需要的固定资产进行认真预算,在统筹企业资金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编制合理的采购计划,从而有效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强化企业财会人员的队伍建设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而言,我们首先要按照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企业的固定资产账簿。我们应该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对企业的财务记录、监督、内审等进行规划,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其次,关于折旧费,也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计提,不得根据主管意愿随意提取,对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也应报相关部门备案处理,以便查询及核实。为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不断提升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四)对于不使用的、闲置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处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对于企业来说,要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固定资产,对于企业闲置的、没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要按照企业的营运状况把固定资产分为正常运转、不经常运转、报废处理等类别,并针对每一类资产,按照企业制定的相应政策进行及时处理,实现资金的快速转化,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我们还应该从技术水平、经济合理性、资产使用的效率等方面对其进行考核。通过考核若是发现固定资产技术陈旧、效率低下,应当及时处理。

日常管理中,各项目部管理者首先对于项目部所有固定资产的变动在固定资产表中要及时做好登记以及跟踪。其次项目部之间的调动,要办理好移交手续。另外对于固定资产的维修必须填写维修单,管理员在维修单上填写维修时间、固定资产编号、固定资产的规格型号、原先的维修记录以及本次申请检修的内容,财务部根据维修单的记录以及维修部门检修后的反馈意见,给予报销维修发票,双方同时要做好固定资产的维修记录登记。每月根据项目部资产的变动,管理者需要编制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表,对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进行信息的更新,并把上交的表格留档备查。更新后的资产表财务部再次下发给管理员进行核对纠误,从而保证资产的账实相符。每年年末财务部与项目部管理员一起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盘点后编制“固定资产盘点明细表”,根据固定资产盘点的实有数和固定资产帐面数核对,做到帐务、实物和固定资产明细表相核对一致。同时,对于那些闲置、陈旧的固定资产在盘点后及时处理,由项目部提交申请,然后由专门的检测部门检测后,方可进行转售处置,出售后回收的资金上交财务部,依据税务规定入账处理。

三、结语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认真分析当前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的配置,为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春英.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现状及管理手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2]李春娥,邹云飞.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J].山东煤炭科技,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