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范文

时间:2023-09-14 17:5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

篇1

1 使用悬念手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职教类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往往喜欢上上机操作课,对课堂理论性教学则感到单调,尤其是在学习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表现较突出。此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或采取简单批评指责的方法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效果不会很好。如果采用电视节目预告中使用的“悬念”手法,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循环语句时,笔者手举一张纸,设其纸厚0.5mm,接着提问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此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出来。这时学生已经产生了一个疑问,一张纸和珠穆朗玛峰有什么联系呢?接下来话锋一转说道,就用这样的纸(足够大),对折若干次后,就可以达到或超过世界最高峰的高度!学生马上会瞪大眼睛、张开嘴发出惊讶的声音。此时悬念已产生,兴趣也调动起来了,学生会怀着极大的好奇心要编出程序来验证一下这个问题,教师这时恰当地点出编这个程序的几个主要环节,引导学生操作,预期的教学效果就达到了。

2 富有哲理的幽默语言,让学生轻松愉快掌握知识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

在计算机课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或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沉闷化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在讲到数据库文件记录的删除时,有三个命令:逻辑删除,物理删除,恢复删除。可巧当时正是6月份,天气已热,又是下午课,有个别同学扒在桌子上昏昏欲睡。笔者说,被逻辑删除的记录并没有从数据库文件中消失,仍然占有物理位置,只是不能参加集体活动了,就像现在我们全班同学大多数都在听老师讲课,而个别同学在睡觉,老师讲的课不能听了,同学们回答的问题也听不到了,他自己已经把自己DELETE了,我们是将他PACK呢还是RECALL呢?此时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大声说:“RECALL吧。”与睡觉学生相邻的人已将其捅醒了,醒来的学生不知所措地看着大家笑,一会儿明白了,就不好意思地看着老师。见此情况笔者又接着说,既然大家都不同意将你PACK,你也已经被RECALL了,那么我们全班这个数据库继续工作。笑声把困意都驱散了,三个命令各自的含义和功能让同学们在笑声中都理解了。

3 含蓄的批评,更能提高教育的实效

教学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学生由于定势往往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使得教学批评收效甚微。其实,学生在学习中发生差错是难免的,此时,教师若厉声厉语地指责和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口服心不服。如果教师采用温和含蓄的语言能使学生消除窘态,缓和气氛,跳出困境,才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一次,在批改作业时,笔者发现有几个学生抄袭作业,怎么处理呢?在课上笔者讲了这样一段话:人们常说,天底下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可是这次在批改作业时,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天工造物,奇妙无比,有好几个人的面孔是一模一样的,就像是用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一样,简直把我惊呆了,难道克隆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中学了吗?请你们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开始学生都煞有兴趣地听着,听着听着那几个抄袭作业的学生表情就显得紧张起来了,当大多数学生笑着说“抄”字时,他们的表情就更不自然了。至此,一个“抄”字正是教师批评的主题,借学生之口点了出来,基本目的已达到了,教师这时就可以顺势而下,点到即可。自始至终没有点名批评,也没有厉声指责,而是用含蓄的语言开导学生,让他们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4 设置改错,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故错”是置疑、激疑、制造矛盾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以此启迪学生的思维。在QBASIC语言课堂教学讲到两个变量值互相交换的问题时,笔者就采用

篇2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240-01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

1946 年美国宾尼法尼亚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研制出 ENIAC 计算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标志着全球进入计算机时代。它由 1.8 万个电子管组成,体积和重量较大,计算机运算速度为五千次每秒,运算成本较高,以通信技术、核物理电子计数计数、雷达脉冲技术为基础。ENIAC 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军事方面。1956 年科学家们成功研制出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959 年,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计算机技术进入第三代。计算机的硬件由单一转为固件、软件组合系统,降低了生产成本,计算机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提升了计算机使用性能,种类也多种多样,如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通用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巨型计算机等,标志着计算机科学技术趋于成熟。1976 年,计算机技术进入第四代,美国研制出小型化、智能化的计算机―“克雷 1 号”,一些个人用户和小型公司都开始使用计算机。20世纪 90 年代,计算机科学技术逐渐向大型化和微型化发展。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科学家们对集成电路的研究,集成电路广泛应用到企业、工厂,计算机也随之趋于智能化、专业化,运算速度更快,操作更方便、简单,逐渐应用到社会生产的各个行业和领域。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

1、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人们不用出门就可以通过计算机了解国内外新闻、天气预报资讯、股市行情、世界地图、收发电子邮件、检索信息等 ;不用逛街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中的购物网站买到喜欢的东西 ;通过计算机可以与相隔较远的朋友在线聊天、视频聊天等,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增进了友谊 ;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订购飞机票、火车票等,节省排队时间 ;教师可以更及时、更方便地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实现对学生的在线授课 ;动漫工作者可以使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制作动漫 ;政府机关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建立城市网站,及时了解市民反映的问题,并通过计算机与各个行业的工作人员在线交流 ;很多企业使用计算机来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代替传统的人工处理,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科学技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工作和学习。

2、计算机科学技术更加智能化和专业化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集成电路、微电子和半导体晶体管的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更加智能化和专业化。计算机能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需要进行改装、更新,对于有更高需求的用户可以专门定做计算机,用户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选择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和平板电脑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其他特殊领域也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智能化家用电器和智能手机,家庭式网络分布系统代替了传统的单机操作系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3、计算机的微处理器和纳米技术

微处理器能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性能,缩小传统处理器芯片中的晶体管线宽和尺寸。利用光刻技术,波长更短的曝光光源经过掩膜的曝光,将晶体管在硅片上制作的更精巧,将晶体管导线制作的更细小。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计算机运算速度更快,体积更微型,操作更智能,传统的电子元件不能适应计算机的发展。纳米技术是一种用分子射程物质和单个原子的毫微技术,可以研究 0.1 ~ 100 纳米范围内的材料应用和特性。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利用纳米技术,可以使计算机尺寸变小,解决运算速度和集成度的问题。

三、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现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人们对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数学家和计算机学家们不断研究计算机科学技术,使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下面从 DNA 生物计算机、光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三方面来探究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

1、DNA 生物计算机

DNA 生物计算机用生物蛋白质芯片代替传统的半导体硅芯片。1994 年,美国科学家阿德勒曼率先提出关于生物计算机的设想。在计算机运算数据时,将生物DNA 碱基序列作为信息编码载体,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控制酶,改变 DNA 碱基序列,从而反映信息,处理数据。这一设想增加了计算机操作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物理操作性质,拓宽了人们对计算机的了解视野。DNA 生物计算机元件密度比大脑神经元的密度高 100 万倍,信息数据的传递速度也比人脑思维快 100 万倍,生物计算机的蛋白质芯片存储量是传统计算机的 10 亿倍。

2001 年,以色列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 DNA 生物计算机,体积较小,仅有一滴水的体积。2013 年,英国生物信息研究院的科学家们使用 DNA 碱基序列对文学家莎士比亚154首作品的音乐文件格式和相关照片进行编制,增加了储存密度,使储存密度达到2.2PB/克(1024TB=1PB),提高了人们对信息储存的认识,这一重大突破使生物计算机的设想有望成为现实。

2、光信号和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是一种由光子信号进行信息处理、信息存储、逻辑操作和数字运算的新型计算机。集成光路是光子计算机的基本构成部件,包括核镜、透镜和激光器。光子计算机和传统计算机相比较,有以下几点好处 :(1) 光计算机的光子互联芯片集成密度更高。在高密度下,光子可以不受量子效应的影响,在自由空间将光子互联,就能提高芯片的集成密度。(2) 光子没有质量,不受介质干扰,可以在各种介质和真空中传播。(3) 光自身不带电荷,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自由空间中相互交叉传播,传播时各自不发生干扰。(4) 光子在导线中的传播速度更快,是电子传播速度的 1000 倍,光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传统计算机更快。

20 世纪 50 年代末,科学家提出光计算机的设想,即利用光速完成计算机运算和储存等工作。与芯片计算机相比较,光子计算机可以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1896 年,戴维 米勒首先研制出光开关,体型较小。1990 年,贝尔实验室的光计算机工作计划正式开启。根据元器件的不同,光子计算机可以分为全光学型计算机和光电混合型计算机。全光学型计算机比光电混合型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还可以对手势、图形、语言等进行合成和识别。贝尔实验室已经成功研制出光电混合型计算机,采用的是混合型元器件。研发制作全光学型计算机的重要工作就是研制晶体管,这种晶体管与现存的光学“晶体管”不同,它能用一条光线控制另一条光线。现存的光学“晶体管”体积较大较笨拙,满足不了全光学型计算机的研发要求。

3、量子理论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将处于量子状态的原子作为计算机 CPU 和内存,处于量子状态的原子在同一时间内能处于不同位置,根据这一特性可以提高计算机处理信息的精确度,提高处理数据的运算速度,有利于数据储存。量子计算机处理信息时的基本数据单元是量子比特,取代了传统的“1”和“0”,具有极强的运算能力,运算速度比传统计算机快 10 亿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领域。随着网络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势必会朝着高性能、环保化、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创新性;物联网;实验教学体系;层次化分级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46-02

物联网已成为计算机网络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针对物联网技术的课程设置和应用研究是高校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工作。因此,对物联网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形势下,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探索新的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培养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创新人才,本文分析了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面向物联网的层次化分级实验教学模式,将知识体系按照基础层、拓展层和创新层来设计基础型、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

一、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Internetof Things)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多网络、多设备、多应用、互联互通、相互融合的一个网络。是一个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各种传感器节点、各种无线通信设备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的智能网络。能与现有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远程感知。利用物联网将形成一个更加智能的生产生活系统即物联网生态系统。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是各种感知技术的综合应用。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智能技术,将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得出有意义的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物联网相关技术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由于物联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一高度交叉的新兴前沿领域在国际上备受关注。从2004年开始,物联网相继被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区域性组织列为领先全球和振兴经济的基础战略。美国IBM公司基于物联网提出“智慧的地球”概念,我国也于2009年制定了“感知中国”的战略。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有多所高校申报和准备试办物联网专业,这反映了高校对科学技术前沿的高度敏感和重视,同时,高校也面临着如何建设物联网本科专业的严峻问题。

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

从学科领域来看,物联网是基于计算机、通信、微电子、传感器件等多种学科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其主要知识点涉及感知、传输、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方面。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物联网专业是在计算机学科的基础上开设的,因此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一般包括三部分:公共基础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类基础课和物联网专业课。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如程序设计、电路与电子学基础、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等),以及反映物联网知识点的专业课程,其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三、层次化分级实验教学体系

1.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对于计算机学科而言,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IT教育,其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教师讲授为主,教学过程枯燥、缺少趣味,实验学时不足等方面。目前一般采用理论教学加实验教学的形式,实验教学主要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延伸,其地位仍然从属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无法兼顾整个课程体系之间的内部联系,缺乏系统化、层次化的关联。在这样的传统的实验教学指导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很难将所学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融会贯通。

2.层次化实验教学模式。计算机物联网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多种逻辑关系,不能孤立的以单门的课程为核心教学,必须通过课程间的学习和关联逐步建立起整个物联网系统设计的概念。我们按照物联网专业的知识结构,构建集成了每门课程的基础实验教学、课程之间相互关联的组合实验设计、以及创新性与前沿性的综合实践训练的系统化分级实验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层次化分级实验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基本技能培养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主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究性,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物联网相关理论和实验体系,为将来从事物联网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3.分层实验设计。①基础型实验,基础型实验主要针对课程的基础知识,突出基本实践技能,侧重于单一课程的基础训练。除此之外还包括将多个相联系的实验内容有机组合的实践训练。②综合型实验,综合型实验涉及到物联网相关课程的综合实验,这些课程不是独立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相互支撑、相互辅助共同构成物联网知识体系,综合设计实验建立在单科单个实验的基础上,与物联网课程的实验内容相融合,建立统一的实验平台,实现多门课程的交叉应用,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整个物联网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③创新型实验,创新型实验是在综合型实验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实验,此类实验不仅涉及到多门课程,而且要求学生在综合实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创新性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项目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并独立设计和完成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应该分小组集体分工完成。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认证和指导,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给出合理建议。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科学描述能力。开展创新型实验应该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依托,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研究和创新,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又可以反过来作用于实验教学。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其实验教学应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前沿性以及与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关联性,根据物联网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既注重课程间知识的交叉渗透,又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探索物联网创新性层次化分级实验教学体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基础,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和创新研究能力。其研究对物联网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功宜.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与世界的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王光福.从传统的实验教学走向开放式实验教学[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1):80-81,23.

[3]凌明,刘昊,时龙兴.关于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10):94-96.

[4]张业民,李光提,黄在范.提高学生综合,设计性实验能力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2):97-98,163.

[5]张飞舟,杨东凯,陈智.物联网技术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6]李如年.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研究[J].北京: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06):594-597.

[7]李珍香,王红.立体化创新性的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1).

[8]高宇.物联网创新实训室建设思考[J].科技信息2010,(36).

篇4

关键词:软件技术;现状;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9-0000-02

自20世纪中期,计算机技术由军事领域逐步扩展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迅速发展起来,可以说,时至今日,人类现代生活几乎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从广度上看,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融入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从深度来看,计算机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计算工具,作为人脑智力的扩充和延伸,在数据通信、经济管理、工农业生产、工程设计、医疗诊断以及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软件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是指计算机系统执行某项任务所需的程序、数据及文档的集合。随着计算机应用需求的日益增长、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硬件环境的升级换代,网络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软件产业发展成为知识生产型、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近年来,软件产业也逐渐成长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加快了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

1 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现状

(1)国外软件技术发展现状。在目前全球软件产业发展领域,美国无疑是发展最为成熟的,近年来,印度、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也比较迅速。世界各国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都十分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国家级别的软件开发的政策,并投资了相应的人力物力。大多数国家把开发重点优先放在了对基础软件的研发以及计算机软件开发方法上。当前备受国际关注的IT前沿技术与关键技术主要有:大规模网络体系;高端计算(虚拟计算、网格计算、云计算、泛在计算);系统芯片(集成芯片);软件工程;知识处理(海量数据库和数据挖掘);高效系统;高可靠软件和系统;移动和无线通信;开放源码;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等。(2)国内软件技术发展现状。我国软件产业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起步,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软件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己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先导产业。2000年中国软件产业规模达到5834亿元,到2009年达到9513亿元 ,2010年超过1万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北京、上海、江苏、杭州、济南等l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我国软件产业在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软件科研和技术、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软件应用、软件人才培养全面覆盖、产业链配置相对齐全、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正处于良性发展阶段,软件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出口额不断扩大,软件产品结构和层次不断优化,从业人员素质和水平不断提升。

2 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政策层面,我国对软件技术与产业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指导和扶植,经过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软件技术与产业规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面对全球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挑战依然严峻,目前,我国软件技术发展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我国软件业从业人员大多为从事基础程序开发、软件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基础性技术人员,而对于软件技术研发具有引领作用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却极为稀缺,这成为严重制约我国软件业发展的“瓶颈”。此外,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市场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偏差,在国际化的竞争背景下,我国熟悉软件行业应用和国际经营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缺乏,影响了软件产业规模和层次的提升。(2)软件产业核心技术缺乏。目前,我国软件技术整体的技术研发水平和研究实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非常薄弱。这导致我国软件产业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处于中下游环节,所生产的产品层次和品质处于市场的最低端,核心技术缺乏,甚至在一些关键性、前沿性、战略性软件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另一方面,我国有不少软件生产企业依然是小作坊式的经营和运作,未引入现代企业机制,重复的进行一些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市场前景不看好的工作。此外,核心技术的缺乏不仅不利于国产软件产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同时也对国家信息安全构成一定的隐患。(3)软件产业产品体系不合理。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自起步以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缺乏龙头企业,软件产业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国软件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化,只着眼于眼前低层次的发展,开发的产品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此外,我国软件产业和企业规模受限,虽发展迅速但未形成以产品研发为中心,以专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的现展模式。(4)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多年来,在国内一直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片面观点,对软件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明显不足。同时在国内软件业发展中,低价倾销、恶性竞争、软件盗版等现象层出不穷,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漠视,导致企业在软件业的技术开发方面,投入不足,长期以往便形成恶性循环,软件产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止步不前,目前,我国软件开发产品尚未形成多领域、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此外,我国支持软件产业基础技术研发、海外市场拓展、投融资等方面服务机制存在缺陷,不利于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制约了软件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3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网络化趋势。网络化是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软件产业的发展也由“以机器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的变革。随着泛在网、物联网的发展及“云计算”、“移动计算”等技术的成熟,软件网络化成为新趋势,网络化软件产品分发迅速、使用便捷、收费灵活、防盗版等特点正改变着软件的模式。(2)服务化趋势。软件服务化的一种主流模式就是元计算,它是指在高层系统软件控制下各种服务器形成一个具有计算数据处理能力的服务“环境”,被看作是下一代Internet技术发展的目标,推进了软件系统的发展趋势开始从集中的主机环境转变为客户网络结构。在此趋势下,软件服务所提供给客户的体验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性因素。(3)智能化趋势。嵌入式系统的方兴未艾为软件产业智能化发展带来巨大机会。随之智能化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信息系统的自适能力,扩大了意识思维的领域。多媒体、数字化等信息技术促进了计算机网、通信网和电视网日趋融合,也推进了软件开发语言高级化、发工集成化的发展。(4)开放化趋势。开放化的主要表现是软件产品标准化和软件源代码开放。开放源代码软件,降低了软件技术和知识产权壁垒,为打破操作系统领域的垄断创造了条件。Linux就是一个开放式的操作系统,具有代码开放、分布式开发环境的特点。以开放源代码软件为基础发展软件产业是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开放化的重要途径。(5)融合化趋势。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将推动应用软件需求的增长,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等“硬装备”转化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软装备”的核心技术,促进了软件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不断深化。软件企业适应市场需要不断拓展并升级其产品领域、推进产业链和集群式发展,以形成行业竞争的新优势。

参考文献:

[1]王超.国内软件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评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07(8):3.

[2]梅宏,刘擐哲.互联网时代的软件技术:现状与趋势[J].科学通报,2010(13):1214—12220.

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实验改革;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是多领域多学科交叉。它是一门集数学、物理、电子学、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控制理论以及智能科学技术等于一体的交叉学科。这种多学科交叉既包括信息学科内部的交叉(如电子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又包括信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如物理学、数学、生物学、材料学等)[1],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以电子信息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21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以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为主体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机遇。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上,如何把新技术迅速体现在教材教学中以适应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2)在实验手段上,如何使教学实验与崛起发展的IT企业的实际运作与技术需求相适应;(3)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上,如何适应时代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养成学生自发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2]。

作为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工作者,以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方针为指导,围绕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技术创新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问题,是新世纪新形势下的一项紧迫任务,对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3]。

本文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点,特别是新世纪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实验以及教学观念思想三个方面的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教学方面需要整合专业课程,从专业基础课、技术型专业课和研究型专业课三个方面优化教学结构,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实验体系改革既需要强调基础,又需要紧跟时展,有选择的适应社会对多方面人才的需求;最后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观念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本文后续部分主要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实验以及教学观念思想三个方面的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最后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总结。

一、整合专业课程,优化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模式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专业基础课;(2)技术型专业课;(3)研究型专业课。创新教学模式需要研究相关课程的整合问题,将教学改革的成果固化到教学计划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善知识结构。既要注意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又要保持专业特色[2],使教学计划具有较大柔性,给学生自我发展留出时间和空间。例如为了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可以要求学生跨方向选修。

设置专业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课程设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研究优势,充分结合该方向的优秀师资以及多年来的项目研究积累和研究生培养经验,同时这些资源优势也能为打造特色课程平台和今后精品课程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以上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本专业毕业生在电子、计算机、英语、实践和专业课等方面可以得到合理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毕业后可以胜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单位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的研究、教学、开发和管理工作。如果继续攻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以及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夯实的专业基础亦将使得本专业毕业生更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技术型专业课基于专业基础课的同时需要结合实践实验课。专业实验依托实验基地,在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深入改革与探索,探索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人才为基础的,具有全面知识结构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探索和实践具有创新性能力的研究型人才、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技术型专业课以课程设计为补充,使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能够理论结合实践,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有充分认识,加深理解。创新与实践可以通过开放专业实验室平台为学生提供,内容要紧随学科发展,涉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前沿方向,为学生创新和实践提供优越的开发环境。开放专业实验室平台的课程实践将对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

前沿讲座已成为大多数研究型大学的必设课程。本专业已经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前沿讲座的课程性质由“限选”调整为“必修”。由专业领域内从事前沿研究的教师讲述该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安排专业教师对所授特色课程进行深入的启发和讨论。学科前沿讲座的意义,一方面使学生拓宽知识面,感受大师的风采和科研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一个科研平台,促使师生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其有机会、有兴趣直接参与授课老师的科研项目,或独立申请创新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创新的能力。

任何教学改革都离不开教学方法的指导。实施电子信息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包括本、硕、博一体化设计,分步培养。从本科教学到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全面一体设计每一个阶段的知识体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架构,最大限度消除各阶段知识结构的交叠,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提升研究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从教学方法出发,要围绕“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研究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构建从知识理解到知识发现和知识创造性的教与学模式。

本科低年级以知识理解为主,逐步的以开放式、引导式、自主学习为主,以“任务”驱动带动实验教学,提出任务,设计问题,通过观测、分析、讨论和总结,达到学习的目的。欧美国家多采用观察物理世界,提出疑问,分析对象特征,总结归纳规律,发现存在问题,给出解决方法和创新提高这种适合激发学生灵感和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强调“以问题为纲”,启发主动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不是“以结论为纲”,满堂灌输;重“渔”,而不只是“鱼”;重“林”,而不只是“木”。授课教师要以问题为纲,重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又发现新问题的教学方式[4]。我们需要借鉴这种国际教学模式,用学生自我发现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替代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本科高年级建立导师制,由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小组的科研实践方法和方向,通过辅导大学生创新实验、吸取部分学生参加教师科研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独立科研能力,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为今后的工作与科研打下基础[4]。

二、基础与发展并重,发展实验体系建设

实验体系的建设既要重视基础又要紧随时代技术的发展,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需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时代性。实验课程的内容选择要体现当下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反映电子信息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实际经验,增强实验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实验课程的内容要具有时代性,根据时展的需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和更新。

(2)基础性。实验课程强调掌握必需的电子信息技术软硬件实验的基础知识及灵活运用电子技术的基本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新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电子信息技术实验内容既要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也要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3)选择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学科发展方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电子信息技术软硬件实验。通过优化、更新实验课程内容,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逐步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工程训练和设计能力培养[5]。

三、传道与授业共进,升华教学思想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今后毕业的学生不仅要服务于运营业还要服务于众多的设计、制造、服务、应用等行业,不仅要为信息产业服务,而且要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服务。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去由少数院校培养电子信息人才的局面已被彻底打破。因此不断进行本科教学改革是高校之间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加入WTO以后,面向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因此,适应时代要求,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电子信息类人才,形成电子信息类主流专业的办学特色,成为院系发展的立足之本、发展之基。观念的转变是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需要就如何加强电子专业建设,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电子信息类人才等问题展开讨论,认真分析院系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并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理清改革思路,谋求生存和更大发展。

目前,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全面培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专业结构调整要适应时代要求,课程设置要符合IT发展的要求,教学改革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学校学院的自身定位,教学实践要有利于形成、发扬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

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本科创新人才,需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关系,处理好专业特色与全面提高素质的关系,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关系。

总之,本科教学改革的目标,即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立足IT,注重特色,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促发展,培养包括IT产业在内的多方向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复合型专业人才[2]。

四、结论

本文针对21世纪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IT人才为目标,分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实验以及教学观念思想三个方面的人才培养问题,并对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改革模式和思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参考文献

[1]谢云,谷爱昱,王钦若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Z):19-22.

[2]迎评工作组.适应时代要求,拓宽专业口径,培养IT人才[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59-63.

[3]夏定元,马杰,邹传云,黄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22(4):83-86.

[4]焦李成,石光明,钟桦等.“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1):26-29.

篇6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

Research On Vocational College Computer Major Education Reform

Li Ru-ping

(Anhui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Hefei Anhui 231100 )

Abstract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computer major graduates obtain employment and social needs, which is a common problem of computer major at present. We can explore how to run the computer major features by methods as follows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 reform of the existing curriculum,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computer;major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作出了重要贡献。计算机专业是高等职业院校中招生较多的专业,但由于信息技术变化日新月异,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学习出现就业难现象,与此同时IT行业又出现一些岗位招不到需要的学生,面对学校在人才培养和企业在人才需求上的差距,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人才模式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结合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二、当前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各高校发展的重点专业。目前,高职院校几乎都有计算机专业,统计的毕业生就业率很高,都是95%以上,但专业对口率却很不尽人意。这说明现在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非常尴尬,许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从事的是与计算机专业不相关的职业。这与十多年前计算机专业毕业就业情况形成了强烈的的反差。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我们计算机专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挑战,难道计算机专业学生已经供过于求了吗?难道高职开设计算机专业不合适吗?然而,通过对社会需求的调查,情况却截然相反。据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和新安人才网等招聘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排在热门招聘行业前列的依次为: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快速消费品、通信(设备/运营/增值服务)、/医疗/保险/美容/卫生服务、房地产开发/建筑与工程、贸易、电子技术、教育/培训/研发/院校、批发/零售。其中,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招聘岗位在整个2010年,一直居十大热门招聘岗位前列,招聘职位数量始终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许多公司为找不到合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而苦恼。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难以打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也要不断更新,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相对滞后,与企事业单位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有较大程度脱节。目前高职学生在校实际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左右,一些学校又盲目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出现了在校学习时间减少的情况一课程没有相应减少,这就导致许多高职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基本操作不够熟练,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差距较大,进入工作单位后需进行较长时间的入职培训,要在工作岗位上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较长,高职院校本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与优势无法体现出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一是有部分院样校虽然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教学改革,但从本质上看仍然沿袭着中专或照搬其他本、专科学校的办学模式,没有自身的办学特色。二是高职学校的任课教师普遍缺少企业实践,还不能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在企业实践及新技术应用上不断变化的要求;三是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相对目前企业实际的技术应用情况,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过于陈旧,与市场需求有较大的脱节;四是计算机专业办学经费紧张,实习、实训条件较差,学生在校期间实习和实训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由于近年来高考生源有下降的趋势,面高校招生数量仍然在继续增长,同时学生高考后又有了许多其他的选择,高职院校招生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生源质量总体偏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热情和刻苦钻研精神很难看到,面对新的技术、新的软件,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学习能力较弱,往往显得束手无策,这种情况会让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给用人单位留下了适应能力不强、后劲不足的印象。针对上面所述的一些问题,高职计算机专业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三、明确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培养面向服务和管理、面向生产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目前计算机类岗位对人才的要、需求变化很快,我们需要对计算机专业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实时动态的研究。

计算机职业岗位群是指计算机行业和应用计算机作为工具的相关职业群组。由于计算机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性,且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计算机专业岗位分得越来越多,计算机职业岗位群范围越来越大,各职业岗位具体要求也越来越清晰。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及人才招聘会进行调研,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比较对口的专业岗位需要的从业人员包括以下以下几类:一是计算机操作人员,应掌握对计算机组成设备及机器的配置以及计算机的安装、维护及相关设备及软件的应用,计算机常用软件的环境配置、安装、卸载、应用,简单软件产品的开发等;二是网络管理员,应掌握网络的组建、管理及维护、以及简单网络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等;三是计算机设计人员,能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出适合社会和企业及个人需要的产品;四是电脑销售人员,具有对电脑销售、组装维护,网络安装、配置、搭建,软件的安装与维护等以及计算机产品的营销和服务能力。

计算机专业岗位能力有些什么要求呢?

职业岗位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职业素质是指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个体能力,如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社会能力等。根据计算机专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进行分析(如表l所示)。 上述岗位能力是对计算机专业实施教学改革的依据,因为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用人单位都期望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综合能力强、进入工作状态快,而且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并有较大培养空间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因此,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以上述岗位能力要求为最终目标。

职业岗位能力 职业素质 团队协作、职业道德、法律知识、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职业能力 关键能力 主动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工作能力

专业能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应用、网络组建与管理、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

拓展能力 网络营销、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队伍培养结合各校具体实际师资情况,可以采用创新四层“双师型”混编的培养模式,教师团队中80%以上的教师应具备“双师”资格,教学能力强、学识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过硬,能够适应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同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又快又好发展。在师资建设上采用以老带新,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相关岗位进行实践锻炼的方法,从而形成教学质量更高、素质更强的师资梯队。

创新四层“双师型”混编培养模式的师资队伍成四层阶梯状(图1),自下而上分别是基础理论课教师、专业知识课教师、校企共建校内科研团队和企业工程技术员,在师资构成上包括校内专任教师、校外兼职教师 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确保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基础理论课教师:主要讲授一些职业素质课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具备计算机专业的基本职业素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知识课教师:讲授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技术所必须掌握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后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并具备一定的职业岗位能力,

校企共建校内科研团队:计算机专业采用与企业全方位合作的教育模式,发挥企业在实践经验和技术手段上的优势,共同合作开展校内的校企科研团队,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和实际教学效果,实现“双赢”的合作模式。

企业工程技术员:三年的培养过程中定期邀请企业一线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介绍目前物联网应用技术最新发展,通过工程实践项目的讲授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树立自信,敢于挑战,对未来充满憧憬。

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培养实践性人才

针对高职计算机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设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新模式可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如下:

1、校企合作: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院校16号文件中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每个计算机专业根据专业办学规模的需要,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2个以上,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学校和企业根据企业目前技术应用情况,共同制定工学结合,符合现代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2、专业教学: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基本上讲授课上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讲授知识为主,并做适当的教学示范,上机课学生做布置好的实验,完成实验报告。根据计算机专业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靠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和强化,学生需要大量的操作才能达到掌握专业知识应用的能力。强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以做为主”的教学方法,将课程中的知识分解成不同的任务、案例和操作技巧融入教学内容,并且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使课程内容紧贴生产实践和技术前沿,如条件许可,可在校内建设仿真工厂或实验室,让学生参与项目模拟开发工作,。

3、顶岗实习:企业对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要求较高,高职院校可安排学生在第三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加入企业的项目开发团队,学校也可派出指导老师加入到企业的项目团队,以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作为教学任务与目标,以项目开发人员、教师和学生为教学小组,以项目各阶段为学习单元,以工程项目各阶段的任务书、实施计划,实施方案,报告书、项目完成情况等为考核内容,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从而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项目开发能力。

4、职业技能培养

根据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项目的要求以及企事业单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快速进行课程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同时积极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提高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每学期在学校举行多种计算机职业技能方面的竞赛,通过校内的技能比赛,促进教师和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做好前期的人才选拔和准备工作。

六、对课程和教材进行改革与建设,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造就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大力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将一些理论较多,而学生难以理解的课程逐渐减少,开设一些一些企业中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另外根据一些新的课程的变化情况,鼓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年青教师编写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法的新教材,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计算机专业工作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考试的要求,以及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学习顺序,科学合理地将专业课程划分为一些具体模块并根据课程情况提出学生能达到技能水平以及相应的评估标准以及课程和课程模块的教学方案及评估标准。

2、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包括电子教案、学习指导、实验实训指导、项目应用案例、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习题库、试题库、技能测试库等资源建设,力争实现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建设精品课程的力度,进而建设成为计算机专业网站和网络教学共享平台。计算机专业将从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入手,根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要求,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年青教师进行教学项目开发,并将项目开发的过程融入到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去。

3、课程质量标准建设

制定核心课程的质量标准,构建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和考核的基本规范,为课程模块能力考核体系和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奠定基础。通过课程质量标准的建设,促进教师能及时学习计算机专业先进的技术知识,并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

七、积极主动做好产学研工作,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到计算机专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上来,积极申报院级、省级及国家级科研项目,并将科研活动与当前我国家在力发展的计算机服务外包产业结合起来,同时形成稳定的产学研和社会服务的工作体系。主要内容和具体计划如下:

1、积极申报院级、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努力做好科研工作

积极关注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我国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政策,申报院级、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根据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跟上软件应用技术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进而进行一定的科研创新。组织年青教师要对专业知识不断追求,学习新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从而促进专业的发展。

2、加强与企业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企业实践活动,将目前计算机技术领域最新的知识学习回来,补充到教学环节中来,带动课堂的教学工作,从而使学生能学到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更好的参加到社会工作中去,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组织年轻教师到企业第一线去,参加企业实践工作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动手和实践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提高教师、学生的专业水平,在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的同时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服务。

八、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决定了专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专业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全面的质量监控管理,才能有力的促进和保证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立体化闭环控制质量监控体系。

立体化闭环控制质量监控体系结构体系主要从教学质量监控和人才培养方案两方面出发全面系统监控专业的培养质量。在教学质量上对教育教学中的师资力量、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标准建设、教材的选择、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性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考核方式试卷内容等进行监控。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课程合格率、各项技能大赛获奖率、具备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毕业率、就业率和就业层次进行综合监控,同时通过毕业生追踪调查和企业一线用人单位的评价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高质量和与时更新。

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体系上采用教学信息监控,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教师教学能力检查,系部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教学信息反馈等常规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运用教学督导监控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馈;使用专项评估监控,通过校内新建专业评估、优秀课程评估、教材评估、实验室评估、试卷评估等,借助目标监控辅助过程监控,利用评估的诊断功能,促进有关方面提高工作质量。

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由学院、系部和教研室构成三级监控体系,各部门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学院的监督机构主要是学院督导办、教务处、专家委员会等机构,是监控执行的中心,起组织协调、分析反馈作用;系部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实体,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的组织;教研室是最基层的教学单位,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最小单位,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与最关键的组织。

通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不断完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专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九、结语

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将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创新性人才为已任,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计划、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进行改革,突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用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周洪斌.许礼捷.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与实践 [J]. 福建电脑,2009,3:28

[2]袁锋,张洪军.基于岗位群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设计[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15( 1):106-107.

[3]于敏,王芳.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J]. 科技广场, 2008 , 1: 174-176.

[4]王敏,张文娟。探究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J]. 科技信息, 2008 ,16: 264.

[5]张南宾,刘小平.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J]. 职业教育, 2008 , 6: 13.

[6]向冬临.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 1):23-25.

[7]王顺利,梁政,张云云.“按类教学,分段培养” 高职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1: 127-130

[8]吕生荣,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探讨。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09,4:169-170.

[9]陈豫,黄冬梅,陈庆海,王爱继,杨东方.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08,8:148-149.

[10]李占波,李学相,欧研,姬莉霞,卓伟.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06, 11:27-29.

[11]龚涛.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91-93.

[12]郑燕华,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2:63-64.

[13]唐建华,建立完善的高职教育教育质量监控体系[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7, 1

[14]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

[16]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EB/OL]. [2009-05-10] create.niit.省略/news.asp?dtitleid=7.省略,

篇7

一、中国电子政务实践现状分析

电子政务具有与政务体制的紧耦合性,具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强相关性。当前横向职能制、纵向层级制的条块分割的二维模式是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现实的行政生态环境,不同政治制度下,政府体制存在巨大差异,公共部门的定位、构成、职责、行为模式和政务活动等也大相径庭,政务信息化的目标、路径、方法、过程具有显着相异性,导致国外经验与国内发展需求契合度不高,现成经验不适于直接借鉴。此外,政府投资是推动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核心动力。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主体是由财政供养的各级政务部门,因而其信息化建设及运维所需资金与其他基建项目所需资金的筹措方式并无区别,主要依靠公共财政筹措安排。

1.电子政务实践问题分析。在电子政务建设中,限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分级投资的财政体制等约束,总体上是“以项目为中心”、“以部门为主体”而推进实施的,加之政务业务具有的复杂的跨领域知识与跨部门执行、高度知识密集型及流程密集型等性质,电子政务工程中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1)电子政务领域与行为模式的封闭性,信息化主管官员成为掌握领域话语权的主要群体;(2)投入大,自2003年以来,近10年总计投入超过6000亿元,投入始终保持在15%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中央财政占政府投资的比例为13.15%,地方财政占政府IT投资的86.85%;(3)电子政务建设统筹规划不足,造成互联互通难、信息共享难、业务协同难,严重制约了电子政务作用的有效发挥。(4)电子政务服务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特别是对政府管理创新的支撑作用较弱,与领导同志的期望和公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5)发展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绩效评估开展不到位,新技术应用不足,创新发展不够,人才队伍现状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2.电子政务理念误区分析。理念层面对电子政务的作用、目的和期望普遍存在脱离现实条件的过度拔高现象。(1)意图通过信息化的方式突破行政管理体制困境。不理解信息化是手段,是促成应用对象或领域(比如政府)发生转变的过程,而手段的结果(过程的最终状态)是一个“信息化”之外的价值选择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政府管理创新是依靠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整体建构,信息技术仅处于政府管理创新的最低层次,可以被用于促进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也可以被用于强化传统政务模式。单纯依靠零散的、技术层面的推动政府管理创新,要取得成功是比较困难的,电子政务不能解决体制问题,更不能解决政府管理创新的价值问题。(2)认为在信息社会,政府必须走在技术前沿,应利用最新技术成果所提供的最先进的方式提供政务服务。忽视技术的适用性和可能性前提,忽视政府发展的紧迫需求和本国科技进步现状,成为国外技术和产品的盲目的吹鼓手和推销者,使电子政务发展误入歧途。(3)目标越位与缺位。期望通过政府先行的方式,把电子政务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促进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赋予电子政务超出本身内涵的诸多外延目标,模糊了电子政务发展应有的焦点,不利于电子政务建设的聚气发力,该干没干好,不该干的却投入了巨资,浪费社会资源,损害公共利益。

二、电子政务研究滞后于实践

电子政务实践中表现出的各类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相关理论的深刻指引,与电子政务发展实践的迫切需求相比,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深度远远不足,研究成果在泛化和具体化两端之间摇摆,电子政务研究存在将“电子”与“政务”两部分知识机械堆积、叠加的问题,学术研究存在表层化和简单化倾向,电子政务还未走上科学化演进发展的轨道。

1.缺乏研究共识。一门学科的创生通常有三条件,首先是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其次是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最后是符合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电子政务研究主要还是围绕技术、方案、项目等建设转,我国电子政务研究与应用仍然处于技术主导的阶段;电子政务具有学科融合的交叉性、多样化特性,作为一个单独学科的基础性问题尚未形成,如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体系仍有争论、电子政务研究的范畴和体系也不成熟、未能明确哪些问题有待研究,电子政务的概念、内涵、共同的研究问题、问题领域等都有不确定性,共同认可的原理、原则、理论、方法和学说都没有出现。对电子政务认识的多元化表明了电子政务目前缺乏共识性的研究范式以指导整个学术团体的研究工作。

2.缺乏理论思维。理论思维体现在模型和方法两个方面。现有电子政务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经验研究、实证研究为主,带有明显的经验性、描述性,由于理论、工程、技术三者互相割裂,不可能出现互相促进的循环加速过程,电子政务发展后劲堪忧。由于缺乏引领作用的“理念”,只能“闻技起舞”,网站技术在电子政务中就成了政府网站,微博由公务员使用就摇身为政务微博,云技术出现在电子政务中变身为政务云等,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常舞常新,最终演变成一场场的投资盛宴,技术采纳的应用效能不强。

3.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分类是科学的起始,然而电子政务学科边界模糊。顶层规划和工程实施“两张皮”,政务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指导,尚未形成一个融合技术、管理创新和深化改革的跨学科协同研究的格局,电子政务工作者分别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从事电子政务相关工作,阻碍了电子政务的不断创新发展。信息化主管领导重点关注电子政务战略、规划、发展模式、推进机制等上层构造,对电子政务中信息技术所能带来的变革潜力重视不足或者视而不见;而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则重点关注相关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只考虑在已有体制上引入电子手段,其结果只会是固化传统的管理方式,必然与电子政务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实践过程中不是“重”什么的问题,而是没有形成电子政务特有的理论框架有效融合“电子”和“政务”,电子政务研究中两者都很轻。

4.学术发展随意主观。尽管国家电子政务有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各地方、各部门也有相应的规划,但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有待提高。现行体制下,国家电子政务一般通过设立项目的形式对经费进行分配,而项目的提出与评审通常是少数行政人员指定特定专家内部讨论形成。专家为避免被孤立、边缘化的危险,“理性地”形成了主动迎合领导意图的文化下意识,对于行政人员的诱导性观点,专家们总会集体无意识地附和并强化,因而最终决策结果缺乏充分的客观依据,需求动力被异化,一方面导致了科技人士围着行政人员转,严重损害学术竞争;另一方面科研发展的随意性和不均衡性问题严重。

5.缺乏学者群。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导致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缺乏共同的研究视角,难以形成研究共同体。相关研究者对电子政务的专注度和深入度不足,对电子政务的研究仅是偶尔涉足,公共管理、情报与文献学、信息学科等领域的研究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仍立足于原有学科,我国电子政务领域并未拥有一批持续的稳定的研究群体,而各级政府信息部门侧重于本部门信息化工作。缺乏既有行政背景熟悉政府运行机制又致力于电子政务科学研究的国家级电子政务学术团体,难以形成学术规模效应。

6.学术地位有待提升。电子政务相关的研究的期刊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期刊以及高校学报等综合性期刊,作为电子政务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尚未出现,电子政务研究对学术交流平台的影响不足。此外,2014年前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立项的电子政务研究课题仅48项,并且从年度立项数量可以发现电子政务的研究呈下降趋势,反映电子政务基础理论研究竞争力偏低。

三、电子政务若干基础研究论题

电子政务研究论题是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适应新变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探索电子政务研究新领域、丰富电子政务理论、推动电子政务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电子政务理论研究论题可由电子政务的学科界定等科学问题、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等应用问题和环境制度因素等生态问题三方面构成,当前亟需开展相关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工作。

1.电子政务的学科问题研究。科学定位可以指导努力的方向和需要做的工作,所以定位是带有基础性、指导性的作用。电子政务的学科问题重点回答电子政务是一个混杂的、外延不断扩展变化的学科集合,还是一个有自己特殊的内在规律和体系的独立研究领域。把电子政务作为公共管理的一个研究领域等单一学科取向的研究,会使政策、管理和技术的融合关系被扭曲,使电子政务研究难以从理论上解决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政府职能转变、管理与服务范式变革等有机结合的问题。因而电子政务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动态兼容性的特征,将零散的电子政务学科知识进行科学化、系统化、抽象化的梳理、概括与归纳,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一个新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一个通过电子治理来实现一个有能力政府的理想框架,并把这个知识框架引入学术研究,引入政府履职之中。

2.电子政务影响分析研究。电子政务实施是组织制度安排的信息技术执行过程,同时在技术执行过程中促使组织制度不断演化变革。电子政务成为政府履职的基础设施后,政府对其依赖也越来越强,一旦政府部门职能、施政方法、理念发生变化,强化、固化传统政务模式的信息化设施也面临重构甚至废置的境地,伴随而来的是新的投资甚至是业务的中断。如何理解电子政务和改革关系,如何才能拥抱改革创新而不成为职能转变的限制条件,需要重点研究制度安排、组织形式、流程机制、权力分布、行为方式、结构形态等与信息技术执行的相互影响作用,主要包括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研究、电子政务对行政改革和政府管理的影响,电子政务对行政主体、行政行为与政务环境的影响,电子政务对执政能力、治理能力、管理方式、行政成本的影响等。

3.政府模型与建模方法研究。认识政府是研究电子政务必须首先明确的现实问题。政府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多机构而且动态变化的复杂巨系统,仅凭一般的感性认识,我们只可能获得片面的理解。由于不同文化和制度下的管理问题具有不同的特性,各国电子政务都具有本土政府的“情景依赖”性,基于我国公共行政条件的政府建模是认识分析政府运行机制的基础,是整个电子政务研究的先决条件。政府模型包括功能模型、组织模型、业务流程模型、信息实现模型等的总体概念框架,是为我们描述政府一个手段,在现实中体现为一套组织结构体系,政府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三定方案、办事流程、服务规范、权力清单等是某种形式的政府模型。建模方法研究需要回答如何有效地获取、抽象、形式化、结构化和数据化这些政府知识,可按照政府功能域、业务领域、业务单元、业务活动、业务流程的最终产出成果等对政府进行多级分类研究,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府政务理论体系。

4.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研究。如何构造建立一种妥善地考虑我国各级政府目前的体制、观念和各部门利益的的权责分配机制是推进电子政务协同发展的关键。以项目为中心的推进机制导致建设缺乏全局性,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就是特定主体从整体和全局的视角出发,基于职能和使命为解决特定问题的症结,达成应然目标所需要的手段、资源、路径及实施步骤等所进行的全面设计构想和安排。在战略层次,要根据国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宗旨、使命、战略目标和指导原则,确定电子政务建设的体制机制和实施路径。在政务层次,要以政府业务流程梳理和再造为中心,同时对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等进行相适应变革。在技术层次,则应对支撑政府业务流程的信息资源、关键技术、管理机制等进行设计,确定电子政务的技术架构。加强顶层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须从政府改革、社会趋势、利益相关者、管理机制的重新设计,法律法规、信息管理、政府角色、目标价值之间的冲突等方面来研究推动跨部门、跨地方的协同和互操作。 5.电子政务安全的权衡研究。安全问题是电子政务的关键问题,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建设过程中需防止“强化安全、弱化发展”的过度安全保护倾向,目前我国的信息产业,尚不具备在短期内占领国内主要市场的能力,因而核心信息装备的非国产化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现阶段的科技水平决定的。信息安全是不断升级的矛与盾的攻防战,信息安全是相对的,在当前发达国家“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现状下,脱离技术现实条件的盲目推行“国产化”将进一步加重“安全保障能力代差”,从而造成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应伴随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电子政务安全既要着眼长远,不断提高我国自主信息技术装备的应用水平,更要立足当前,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安全保障差距。电子政务安全权衡研究要回答如何着眼于现有条件和需求设定电子政务安全的目标。

四、结论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