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9-14 17:5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语文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篇1

(一)大学语文学科地位不高

许多高职院校认为,必须把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比重,这本身并没有错误。但在课程的开设时,往往过分强调专业实践训练课程,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则认为是非专业性课程,课时安排随意性很大,甚至取消这门课程,这就不对了。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一书中,列举了11所高职院校13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其中,明确提出开设《大学语文》的专业只有2个。可见,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领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就是在已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的高职院校里,这门课程仍然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三)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不强

据调查,新余市民办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年龄上两头大,中间小,退休教师和青年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比重很大,青年教师普遍占50%左右,老教师占30%左右,而35一60岁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只有20%左右,呈现非健康状态的哑铃式结构。老教师绝大数是国办高校退休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但他们在教学上吃老本的心理严重,加上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并不高。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较为陈旧,特别是运用现代技术教学能力较差,难以适应教学的新需求。不少青年教师来到民办高职院校执教,往往是找不到更好的就业路子,迫不得已暂时委身,总是想方设法另栖高枝,在专业发展方面沉不下心来,积极性不高。

二、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打造一流教育,关键在教师。只有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才能建设一流师资,培养一流的人才。大学语文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养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师教学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二)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最终体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东西不是优越的硬件,而是教师。正如教育家梅贻琦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一所学校,必须在打造优秀师资方面积极作为,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自己的办学抱负。大学语文教学担负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性重任,促进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大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是师资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进学校师资建设,加快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生成和提高。

(三)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教师自身价值的需要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承担着教化万民、培育后代,推动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向前发展的重任。教师最大的幸福是看到自己的学生学业有成。教师的价值在于燃烧自己的生命,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大学语文教师只有通过专业发展,即通过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促进自身的完善,增加自己能力和智慧,才能更好地担负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教书育人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古代教育家孔子,通过完美的专业发展,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奠定了其万世师表的历史地位。

三、促进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构建良好平台

1.改善专业发展环境

民办教育与公办学校同样是公益性的事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完全一致,因此,政府应出台更多更积极的支持政策,让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共同享受国家公共财政的扶持和奖励。创建基于身份平等的民办学校人事制度和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民办学校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法律地位和待遇,解除他们专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应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公众的传统观念,使他们认识到民办教育的重要性,让民办学校教师能够在社会上挺直腰杆,享受身为人民教师的尊严与光荣。

2.建立语文教师专业标准

美国非常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制定。早在1987年,美国就成立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1989年,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了《教师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的政策声明,提出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核心理念。建议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借鉴美国的这一做法,牵头制定教师专业标准包括大学语文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教师的专业身份,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大学语文教师依照专业标准,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到目标明确,减少专业发展的模糊性,促进自身专业的不断成长。

(二)发挥高职院校的积极作用

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资源,教师兴则学校兴,教师强则学校强。学校要创造良好条件,帮助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优质师资资源。

1.开展教研活动

学校要辟出固定的场所,配备先进的专业设备,为教研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保障条件。要根据大学语文教学实际,着眼语文教改前沿,加强语文教师之间的沟通和校际交流,体现教研活动的本土性、合作性和先进性。通过典型引路,发挥名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语文教师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2.强化职业培训

教师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培养过程,是对教师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职业院校应该着眼教师的长远发展,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教师职后培训和继续教育,开阔语文教师的知识视野和人文胸怀,促进语文教师专业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培训内容应从大学语文的教学实际出发,突出大学语文教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语文教师有效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培训时间应灵活把握,既要有暑假、寒假的短期培训,也应安排半年以上的长期进修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培训形式应多样化,可通过到国办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公司等进行多渠道、多途径的培训。

3.健全评价机制

吸收家长、学生和社会人士参加评价小组,体现评价活动的代表性、公开性,确保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公平性。表彰在专业发展方面成绩突出的教师,形成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导向,激发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潜能。对专业发展缓慢的教师,给予必要的警醒,强化其专业发展的动力。每学年对青年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作出评价,并计入专业化发展成长档案中。

4.设立语文教师名师工作室

许多职业学校都设立了专业教师工作室,专业工作室成为引领和开拓本专业的标志。名师工作室要按照“真诚服务、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的原则,创新运行机制,可采用导师培养制。所有导师都要根据培养目标制订具体培养考核方案,明确青年语文教师的发展方向和培养方法、途径、考核指标;帮助青年教师制订三年成长计划、方法和模式,实现青年语文教师在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上的快速成长。

(三)激发大学语文教师自我发展的欲望和动力

篇2

关键词: 文化教育大学英语教学重要性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既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前者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后者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英语教学的对象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最终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了解、认识目的语社会文化的同时,使学生了解母语与目的语存在的文化差异。目前的英语教学注重纯语言知识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而忽视了文化教育。不少学生能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甚至拿到高分,但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的交流过程却很难令人满意,这暴露出我国的大学生英语文化能力低于语言能力的客观实际。要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文化与语言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切活动方式和活动成果,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侧重指精神文明方面的内容,是在一定的共同体范围内生活的人们不同程度上共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趋向和性格特征等。著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认为,语言是人们用于交流的一种社会符号系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社会交往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信仰、行为准则等必然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和国家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由于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使得中西方社会都具有自身的文化色彩和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能否实现跨文化交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对交流双方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二、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巨大的语言文化差异

由于、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语言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交际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语义的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往往赋以词汇以不同的文化内涵,比如individualism和“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英文释义是“the principle or habit of independent thought or action”。在美国,个人主义者的典型形象是移民初期的拓荒者。他们勇敢进取,珍视个人权利,其个人奋斗精神作为整个民族的文化精髓传了下来。美国人认为理想的人是一个有个性、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人。个人价值至上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社会性,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及相互关心。汉语中“个人主义”的定义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如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等”。中国社会提倡个人服从集体,崇尚“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个人主义带有贬义色彩,是“集体主义”的反义词,与它相关的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受到否定的概念和行为。作为承载文化信息的语言词汇,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各种语言除去一部分核心词汇外,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如“龙”在汉民族文化中象征高贵和尊严。皇帝自称“真龙天子”,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在汉语成语中“龙”总是用于褒义,如“望子成龙”、“生龙活虎”、“藏龙卧虎”等。但在西方文化中,dragon却是一种凶残肆虐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喻指凶恶的人、撒旦、魔王、严厉而有警觉性的女人。如果不懂“龙”与dragon在中西方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差异,把西方人比作“dragon”,就会出现不愉快的场面。

2.体态语的文化差异。

体态语(也就是所谓的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属于“非语言交际”范畴,正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它指的是人们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身体动作。体态语的研究范围包括手势、姿势、面部表情、谈话距离等。非语言交际同语言交际一样,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打着不同文化背景的烙印。只有弄清交际双方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才能使交际双方顺利传达思想,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比如用表示杀头或自杀,中国人是用手掌侧面作抹脖子状,美国人则用一只手指太阳穴,表示用手枪自杀。美国人常用手指接触太阳穴或前额来表示某人聪明、有头脑,而中国人对这一手势的通常理解是“这人脑子有毛病”或者是“这人真蠢”。

3.辅助语言的文化差异。

辅助语言指伴随言语的一切声学现象,它通过声调、音量、语速、音质的清晰度、语调和停顿等起到言语的伴随作用。世界各地都有利用各种无语义特征的声音来交流感情的习惯,但具体的使用方式也因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美国人说话时一般都较大声,他们给人的印象是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情绪容易激动。而中国人和日本人比较含蓄,说话的音调都比较低沉或轻柔。即使是最简单的清嗓子时发出的声音,按中国的文化习俗就能表达多种意义,但英美人常因发出这样的声音而向旁人道歉。又如在被问及尴尬或棘手的问题时,中国人常回报以沉默,这在英美人看来是对提问者的莫大羞辱,是缺乏修养的行为。

三、文化教育的策略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必须重视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加强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consciousness of culture acquisition)。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培养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母语文化和教学目的语文化有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拓展一般性的文化背景。英语中的很多词汇来自于神话、典故、寓言、传说等。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适当地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在欣赏文化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的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加以控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使学生上课时能够置身于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使文化教学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英语课堂教学的课时有限,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观看欣赏外文影片,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鉴赏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其西方文化视野,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对英语文化的学习是真正掌握英语语言不可或缺的因素,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需要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对跨文化交际教学在当前教学中的地位的认识,并在课堂教学及课外辅导中全面反映出来,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吴义诚.外语教学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4):78-79.

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冲突;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和文化水融,密不可分:语言反映文化,又受文化制约,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又必须了解语言。“只学习语言,而不了解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掌握、运用不好语言。”[3]由此可见,文化因素理应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与语言教学紧密结合,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代英语教学的现状

80年代中期,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全国统编了几套符合教学大纲的教材,87年开始实施四、六级考试,这些都对大面积的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迅速地走向世界,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教育却明显滞后。一方面普遍的应试教育带来了相当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传统的外语教育观还深深地束缚着我们教师的手脚。有些人看来,语言教学就是教语言,教语言就是教语法、语音、词汇,教这些东西当然要从形式入手,训练学生使用这些形式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任何其它东西都是可有可无的。中国的学生,从小学直到大学,有的还进入博士生阶段,总共学习十多年的英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查词典、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上。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有了词汇和语法知识就可以阅读,就可以应付考试,但是,在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出现问题。当然,二十年来我们的外语教学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却与经济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差距越来越大。“哑巴英语”现象十分严重,我们很多学生成了高分低能儿。这主要是因为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英语学习的全部。这样学生不但发出信息的能力很差,就连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很差,因此综合交际能力低下。同时,有些学生学习方法陈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尤其受传统方块汉字学习的影响,学习外语也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而较少注意篇章;往往重视信息的接收,忽略信息的发出。除此之外,有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较强,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差,缺乏社会技能。当语言能力提高到相当的水平之后,文化障碍便更显突出。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甚至造成交际失败。一个外语说得很流利的人,往往背后隐藏着一种文化假象,使人误认为他同时也具有这种语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他的语用失误,有时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因此导致冲突发生的潜在的危险性也最大。因此,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的挑战,如何通过大学英语教学使学习者具备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信息的能力,从事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是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当我们的学生跨出大学的校门,真正面对一些外事事务时,较强的语言能力很重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更是必不可少。众所周知,由于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所以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例如,在隐私方面: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在时间观方面: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在客套语方面: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4]那么,是什么造成这种文化冲突现象呢?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议

1.转变授课教师的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大学英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2]

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传授一定的语境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变迁、社会风尚、风俗习惯、国情知识等。从而,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最后,要注重培养教师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教师本人具备较强的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较高的英美文化、汉文化的修养,才能适时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目的语文化的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克拉姆申[1]曾指出,我们不应当把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视为附加在听、说、读、写之后的第五种技能。实际上,文化始终是语言教学的背景,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影响教学本身。她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文化是语言教学的核心,语言教学不是四种技能加上文化,文化意识的培养不能与语言教学分割开,而应被视为对语言能力的促进和对语言能力思考的结果。而外语教学中学习者需要习得的不只是特定的目的语文化或特定文化的交际能力,而更应当是跨文化的人格。同时,语言的本质功能是交际。若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不能学以致用,外语教学便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因此,“任何语言教学必须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来教给学生,因为只有在实际交际中,学习者才能真正理解学习语言的目的,才能真正学会运用语言进行交际”[5]。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把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习得很好的融为一体,从而达到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以适应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Kramsch,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Press,1993.

[2]陈祖福.迎接时代的挑战,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3).

[3]杜瑞清.文化自觉,开拓创新[A].张后尘.外语名家论要[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22,(4),279-282.

篇4

关键词:武德;素质教育;大学生

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全面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其实质是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着眼培育全面素质的人才,提高全体国民整体素质的教育[1]。武术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它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作用。无论从其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欣赏性,还是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可以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促进学生索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武德

中华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项特殊的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它具有技术和文化相统一的特色。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武术有一种简单的生存格斗技能,吸收儒、道、阴阳、人文哲理等思想,形成富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拳术运动。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结晶。历代武术拳师都注重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把“德”字放在个人修炼武术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形成了以“德”行为主线和核心的道德规范。武德是尚武与崇德的统一。千百年来武术界把“崇尚武德”作为一种民族的优秀传统,不断发扬光大,形成武术界共同信仰的一种行为准则。习武者按照武德来修养身心,规范言行举止,品评社会的善恶。它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传统的武德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仁”的基本含义就是要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它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同样也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境界。“仁”是通过“义”的环节过渡到人的道德行为。“义”是依“仁”而行的方法、途径和标准,是一种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循一定规范准则的伦理观念。它根源于羞恶之心,是羞耻与否、善恶与否的“应该”标准。同时,“义”也可理解为秩序、等级,要求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符。“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信”是指诚实可靠、信守诺言。守信用,重然诺是武林中人的传统与俗尚。“勇”指的是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之后,果断采用的举止行为,即勇往直前,敢于斗争,有胆量,不畏惧的道德品质。因此,在武术的发展中,武术界非常重视尊师重道、谨慎择徒、出恶扬善、勤修苦练、重义轻利的儒家仁学精神。而现代所提倡的武德要把习武同弘扬祖国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武术教育事业,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要求习武者树立理想,为国争光;爱国爱民,见义勇为;尊师爱生,团结互助;修身养性,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举止端庄,自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素质教育

学术界对素质教育有不同的认识和观点。有些人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也有些人认为,素质教育实际上是理想人格的教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括。[2]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恧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息、有道德、寿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武德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武术既是一种传统体育项目,又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增强体质、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的功能,而且还可强化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勇于吃苦、奋发向上、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品质。这些意识形态的精神要素和内外兼修的运动特色,是其它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同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服从意识

尊师重道在中国武术文化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尊师”指的是尊敬师傅长辈,虚心求教;“道”的含义有三层,其一是涵养、道德、修养,其二是传授、教授,其三是练武规律。习武者必须在提高自身的道德涵养前提下,接受师傅的传授,认真探索练武的规律,在师傅长辈的指点下循序渐进。尊师敬长是武林中必遵的礼仪,不允许有违抗师长的言行。弟子在师长面前,言行非常恭敬、谨慎,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即使弟子日后技高艺精一筹,也不得狂傲无礼,否则,将遭到武林的指责和不容。对师兄、师弟、朋友也有必遵的礼仪以区别长幼、相互尊重。过去弟子拜见师傅要行叩头礼,拜见长辈行叩头礼,弟子不得违背师傅长辈之言,不得无礼犯上,不得违犯门规。这就是尊师重道的典型表现。在《武术汇宗》上篇曾有记述,少林寺要求门徒“各守规矩,苦磨功夫,执守遵照。尚有违犯,责打戒尺四十,晓众游擂,儆戒下次。如重犯者将三等责罚”。近代以来,各门各派的规矩礼数已不如旧时之严厉。但无论如何尊师重道仍为各门各派所共同遵守。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党和人民培养的,并以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行动指导的群体,因此,要尊敬党和人民群众;要遵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以高尚的德和神圣的法来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锻炼,认真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真实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以,我们要借鉴武德中尊师重道的道德准则,对广大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一方面,尊师乃中华传统之美德,大学生要以尊师为礼仪,做到尊敬父母、师长、领导。另一方面,武林中尊师重道的另一层含义是遵守门规、听从师父教诲,其实质就是遵守服从四个字,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队伍,理应以遵守服从为天职,服从领导,服从安排[3]。

(二)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发展中积淀的最优秀的最积极的观念文化,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灵魂,具有鼓励、教育和团结本民族人民奋发图强的力量。在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过程中中华武术有着较大的用武之地,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忠于国家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历代的仁人志士均视“寸寸山河寸寸金”,“甘心赴国忧”。在武林人士身上,这一优秀传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如少林寺有歌诀道:“罚惩恶歹忠国家,永为民族功绩创”,洪门昭告成员:“吾宗之练习此术(指洪家拳),乃有爱国思想存于其问。诚肯筋骨废弛,不能报国:东海可移,此志莫易;磨练筋骨,留以有待”,许多武林人士都是这样,象反秦复楚的项羽,抗击匈奴的李广,抗击金兵的岳飞,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关天培,以及“灭洋”的众,均出身于武林,是武林爱国爱族的杰出英雄。他们既不畏惧凶恶的侵略者,也不畏惧残暴的统治者;既不畏惧恶霸地痞,也不畏惧土匪强盗。这种不畏牺牲、不畏强权,不畏压迫,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思想深深地嵌入了武术文化之中,在武术文化大发展的今天,将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有机地融入高效武术课教学中,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武术理论知识,同时又何以培养和完善现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培养当代大学生优秀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结的有效教育途径,同时也是高校武术课教学的重要任务。[4]

(三)可增强体质,磨练意志

要练好武术必须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而武术练习又可发展人体的灵敏、速度、柔韧、协调等素质,如武术长拳中有许多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跌扑滚翻等动作,经常练习,可有效地发展人体的力量、速度、柔韧和协调能力。武术套路练习时要求手、眼、身法、步法、精神、气力、功力的密切配合,对神经的调节功能有较高的要求。武术动作的方向、结构、路线较复杂,还能有效地刺激和改善大脑的功能。长期的实践证明:练习武术对增强体质、改善青少年儿童的心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适合不同体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的人选择,特别是在中小学推广有助于青少年儿童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自身身体素质,为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习武者体悟武术真谛的保障。拳谚讲:“未习打,先练桩”,“要练武莫怕苦”,“要练功莫放松”,“一日功夫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习武先练桩,习武要先练基本功,练基本功和站桩为学拳之始,练桩时间“由少至多,倦则稍息再站、酸苦至极点时才能休息”。武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学好的,要从基本功开始,循序渐进,坚持练习,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果。例如练长拳的腾空动作,必须持续练习,一旦停止一段时间训练,技术水平不但进步不了,还倒退至原来的水平,甚至比原先水平还差。经过长期的武术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果断、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培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经受得起各种挫折、坚韧不拔的毅力。

(四)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文化素养

大量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已初步揭示和论证了武术运动可以通过改善学生大脑的物质结构和机能状况,全面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创造和实践恰恰是武术运动的重要特征。像现代武术运动中的自选拳、刀、枪、剑、棍,太极拳竞赛套路,亚运武术套路等,都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对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中小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武术在我国历史悠久,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不仅包含丰富多彩的精湛技术,而且还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哲学、伦理学、军事学、中医、宗教等文化内涵,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如许多拳种强调的“动静相生”、“刚柔”、“互补”、“后发先至”和“内外兼修”等拳理要求,都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阴阳辨证”、“五行生克”、“八卦生化”等哲学观念的反映。中国武术中“未曾习武先习德”、“武以德立、德为技先”及对习武者的“仁、义、礼、信、恭、俭、让”等要求更是中国传统伦理观、道德观在传统武术中的深刻反映。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等是中医养生理论的直接反映[5]。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但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对大学生进行武德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扩展学生视野,丰富知识,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德、自身人格修养等各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对大学生的进行武德文化教育,让学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大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余利斌,卢年桥,张建军,夏玲,李世生.高校武术教学与素质教育[J].搏击,武术科学,2006,(2).

[2]曲宗湖,扬文轩.学提体育教学撂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吴洁.武德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德育之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8,(4).

篇5

关键词:学生 心理 教育

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中普遍被关注的对象,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的被发现。由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属于隐性问题,作为非心理专业的辅导员很难准确判定和采取有效措施,这便要求辅导员在了解学生心理问题原因的基础上,不断对工作观念、工作方法和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和积极的探索,力争能够尽早发现、及时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全力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表现各不相同,但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归纳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

大学生由于自身成长中的固有特点及涉世不深,也必然的对于人际交往有一定的障碍,比如认知错觉、性格障碍、能力缺陷等。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 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

作为当代大学生日常工作的管理者,我们需要将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来,并且作为重点工作来做。如何做好心理问题预防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做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排查、建档等基础工作

要及时发现、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摸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并建立相关档案。唯有此才能充分掌握学生动态的信息,预防并及早发现学生的问题,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排查制度。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不规律性,平时看似心理一贯健康的学生,有可能会在某一阶段或某一特殊事件面前产生心理问题,这便需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经常性的排查。在同学中设立心理排查员,建立从宿舍到班级再到年级的排查网络尤为必要和可行,这也是辅导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再次,要畅通沟通渠道,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因为长期隐形积压,导致在短时间内或瞬间引发恶性事件。

(2)有效沟通,及早发现学生心理问题

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机会最多、交流时间最长的教师群体,在工作中,应将重点放在学生心理问题“及早发现”上,并及时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交流情况,必要时将问题转交心理咨询机构负责。对于非心理健康专业的辅导员而言,要能够敏锐地洞察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的心理,尽可能打破学生对老师固有的身份隔阂,用“真诚”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以家人、挚友或者陪伴者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困难,通过有效交流逐渐的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帮助和引导,最终帮助学生树立生活的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3)做好体辅导,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个体辅导是辅导员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和教育的辅导模式。个体辅导要求辅导员既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家庭和个人信息,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和存在的心理问题,而且还要运用自身的经历经验、专业知识与学生充分、耐心的交流,为学生提供积极乐观的辅导意见。同时,辅导员还要引导学生对自身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4)推行集体辅导,普遍预防学生心理问题

集体辅导是在充分调查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的学生以讲座、实践、文体活动等为载体进行辅导模式,是针对多数学生开展教育、预防心理问题的最佳途径。另外,辅导员可以引导班集体设定集体发展目标,将每一名同学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重视每个个体,不抛弃,不放弃,促进整个班集体和谐友爱氛围的形成和每个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通过集体辅导的开展,辅导员可以将健康身心发展的知识和理念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有效地预防、发现、帮助存在心理隐患的学生。

(5)强化专业技能,科学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干预不是简单依靠交流谈话和思想工作能够解决的,还需要辅导员具备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确保科学有效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为辅导员要在工作中积极与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交流、合作、研究,这是提升辅导员心理工作科学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思维活跃、冲动的青年学生,会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许多的挑战,这就要求辅导员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并培养自己超常的爱心、耐心和宽容心,能及时调整自身的状态,理性的接纳不同学生,处理各种事件,以自身的健康身心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都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的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当代大学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这更要求我们注重心理问题学生的排查、筛选及引导工作,寻找出适合自己切实可行的心理问题排查及解决机制是当代大学辅导员的重点工作之一。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 跨文化交际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无论是交流学习还是贸易往来,中国人与外国友人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在经济全球化、地球村成为现实的21世纪,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地位以及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因此,各种各样的英语培训机构与日俱增。大学教育也不例外,英语成为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重头课。如何学好英语成为每个大学生关心的话题。同样,如何有效地上好英语课成为每位大学英语教师一直研究的主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英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很多学生从初中到大学,甚至有的从小学到研究生学了十几年英语,然而毕业后还是没有办法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有些学生可以和外国人交流,但也仅限于几句简单的问候,除了“How are you?”“It is a nice day today”之外,再也无法进行深层次、有实际意义的交流。

对于21世纪的大学生来说,学英语不再是用来应付考试,而是要真正地实现英语交流。因此可知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既是我国快速发展所要求的,同时也是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英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并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出版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国际教育界也一直在倡导“To know(学知识),to do(学做事)and to be(学做人)”。樊蔚蔚教授和陈俊森教授曾总结:英语教学应紧扣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一、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育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跨文化交际对于有些读者来说是个新词,实际上,我们经常从事跨文化交际,只是我们不自觉而已。我国外事人员和外宾之间进行的是跨文化交际,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国商人谈生意也是跨文化交际,我们和外国游客、留学生以及外籍教师交往同样是从事跨文化交际。甚至有时我们没有直接和外国人接触,仍然有可能是在从事跨文化交际。比如,读外国小说、看外国电影等。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密不可分。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将英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更加恰当一些。20年前,我国开始有统一的英语教学大纲,符合教学大纲的教材,再到后来开始实施四、六级考试,这些举措在推动英语教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国力日益强盛,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大部分的学生,从小学直到大学,有的还进入博士生阶段,总共学习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英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死记硬背上了。对于以往的学生来说,有了词汇和语法知识就可以阅读,就可以应付考试;但是对于现在的学生,应付考试已经不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能够真正地和外国人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的交流才是最重要的。

二、跨文化的英语教育

由于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在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教学就成了当代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在具体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词汇对于英语来讲就像盖房子需要砖瓦一样,英语学习中词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词汇方面入手,要注意词的意义及内涵,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有一些是完全对等的,但大部分词汇的意思不完全对等。因此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要了解其内涵。如“red”与“红”在意义上就不很一致。因此在表示某人红光满面时,绝对不能用“Your face is red”,因为这句话为“你脸红了”表示对方不好意思或者处于窘境。同样“白色”与“white”也不尽相同,譬如英语学习者对a white lie不易理解,难道谎言还有颜色吗?当然不是,它的正确意义是“不怀恶意的谎言”。这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对等的词汇有很多,如何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它们,就需要英语教师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和引导。

2)在语言中体现文化差异的还有成语、谚语、格言的学习,因为它们是语言发展的精华部分,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英汉两种语言中丰富的成语、谚语、格言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能否正确使用成它们,往往是一个人的语言水平高低的标志。不论写文章还是说话,如果完全不用成语、谚语、格言,就会显得语言比较单调乏味。邓炎昌教授曾在他的《语言与文化》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坐在窗前看书,她听到有人喊Look out!(当心)她以为人家说“往外看”,就把头伸到窗外去看。上面掉下一块板子,差点砸到她。她很生气,往上一看,见一个人在修屋顶。那人说“Didn’t you hear me call ‘look out’?”他回答说“Yes,and that is what I did.”(听见了,所以我才向外看呢。)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从字面上看,成语的根本体现不出来。虽然每个词都认识,但是放在一起意义却完全变了。再比如在汉语中常常会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产生,英语中的同义习语是“like mushroom”(像蘑茹一般)。汉语中的“无风不起浪”,在英语中就成了“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fire.”这种现象,教师应指导学生查字典,上网收集资料,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3)从风俗习惯以及禁忌着手,因为风俗习惯和禁忌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特点,不同的文化中的这两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有人打了个喷嚏,中国人的反应是“有人想你了”、“有人说你了”,或开玩笑地说“谁在骂你”,而在英语国家人们则会说“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英语国家有很多节日与中国不同,但是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要学习西方节日首先要了解其来源以及意义。比如学习“Thanksgiving Day”时,我们必须让学生了解美国最初一批移民和当地土著人的故事,只有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再比如在美国,13是个非常不吉利的数字,因此买东西或者送礼物甚至楼层都避免数字13,同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给学生讲述关于最后的晚餐、犹大的故事后,他们才能对这一禁忌有清晰的认识。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教语言外,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在教授学生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三、结语

由此看来,在英语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对英语词汇语法篇章理解外,我们应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在教授学生理解语言深层次的文化知识、历史背景。只有了解了语言层面下的文化才能够很好地和该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或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交流障碍和误解。这样才能够使英语学习从脱离实际的机械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符合与时俱进的时展要求,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活”的英语。只有这样,大学生毕业后才能够和外国人进行真正的有效的交流,做到学以致用。也只有这样,大学英语教育才能够真正地从应试教育迈向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文化自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继先生于1997年在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会上就中国人如何保持文化认同问题提出了文化自觉概念以后,相关学者就这一问题,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展开相应的研究。其目的主要在于使大学生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我国民族文化的背景下,让大学生保持应有的文化判断能力,坚定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保持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文化认同。同时尊重西方文化,正确选择西方文化中值得学习的精华变成世界性的东西,植入我国文化之中,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创新并文化发扬光大。因此,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着走进大学校园的今天,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 西方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冲击

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一方面丰富了以学校氛围和传统为基础的校园文化,一方面也使生活在校园文化中的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受到强烈的冲击。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主张通过个人努力奋斗来发展自我,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的权利。将个体的利益放在比集体利益更重要的位置。导致了大学校园中,出现了大学生缺乏集体观念,责任心不强,道德感削弱,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等消极思想。过分注重个性发展的倾向往往易于割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无视个人对社会依赖的一面,不顾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合力对个人的制约作用。【1】还有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全球经济地位的优势向我国传播许多与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发展相悖的文化。大学生由于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有限,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使得大学校园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传播霸权思想的有利土壤。再加上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显现的一些社会问题,使大学生容易对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怀疑,造成理想信念认同危机。

2 文化自觉与大学生文化认同

大学生从西方文化中所获得的价值观,与大学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观产生的差异与碰撞,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明确的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文化选择。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片面的以经济发展状况衡量文化的优劣,导致了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造成文化认同危机。

先生在《文化与文化自觉》书中说到,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认识自身文化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2]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与异文化平等对话,确保我国千百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化文化不被“西化”,必须用文化自觉意识去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激烈竞争的今天,我们不能在西方发达国家面前,再被“洋枪”、“洋炮”吓得腿软,而应该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呼吁世界各国建立符合全球共同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

要培养文化自觉意识,需要对民族文化有深刻地认识,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所生活的文化。同时,面对西方文化,我们也充分的尊重,从西方文化中选择有价值的东西,通过学习借鉴应用于解决我国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避免将民族文化“西化”,而是将西方文化中适合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优秀文化“中国化”。大学生作为国家知识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自身文化自觉意识,努力学习认识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担任着尤为重要的角色。

3 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实效性

(一) 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

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大学校园的封闭状态,使各种先进文化优秀思想不断地在大学校园中涌现,不容忽视的是其中也掺杂着一些极端的消极思想。要想使大学生在高校生活中避免受到不良文化的侵害,需要净化校园的文化空气。营造健康、和谐的大学文化氛围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文化自觉意识,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对文化自觉的认识,以更好地向大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同时应该在大学教育中,多做传统文化的宣传,使大学生正确分辨传统文化中需要客观认识的封建糟粕和积极向上的应该世代传承的优秀精华。避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片面否定。

(二)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的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认可。因此,在大学校园中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将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大学生对思想道德、理想信念走向生活,真正融入大学文化氛围之中。

(三)客观认识西方文化

大学生之所以容易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大学生对西方文化并不是真正了解。多数只是通过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表象来认识西方文化的合理性。同时,民族文化要发展,要通过文化转型适应世界文化的发展节奏,也需要向不同的文化学习,取其精华作为我国民族文化新鲜血液。因此,对西方文化我们也应该有相应的学习和客观的认识,实现与异文化和而不同。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5】

参考文献

【1】【5】,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2】邱素珍,文化自觉和个体认同――多元文化冲突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代青年研究[J],2009.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004-01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高职院校需要认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兴起,之后迅猛发展。大学语文课程的相关问题是受到学校领导、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内容陈旧、教师的一些消极情绪、学生的一些自身情况等因素影响的。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找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存在的这些问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适应时代的要求,结合市场需求,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好目标定位,积极探索教学改革,进行创新,培养大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配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培育一些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型、实用型人才。

1.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问题

高职院校的教育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在一些课程设置、师资水平以及教学质量来说,本身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这里要讲到的是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权威不够。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没有明确的定位,教育部高教相关部门没有明文规定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使《大学语文》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开设随意性很大。第一,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的忽视。高职院校越来越多的注重技术应用性教育,而渐渐忽视了培养人文精神,有的甚至还认为大学语文是非专业性课程,这个课程可多可少,慢慢地遭到其他课程的排挤。第二,高职院校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忽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学校课程的变动,大学语文教师对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的学习认识渐渐减少,认为学大学语文只是一种任务,往往忽视了人文素质培养的教育。第三,高职院校学生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度减少。很多高校大学生感觉大学语文学起来没有新鲜感,学起来很没意思,认为大学语文根本没必要再学。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就慢慢降低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其次,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大学语文教师大多是从中专学校升上来的,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度不够,不能够很好地抓住教学重点与要点;大学语文教师不愿意在教学上多花心思,更没有人文精神的渗透,上课内容枯燥无趣,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整个过程缺乏活跃气氛、感染力,忽视对高职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审美鉴赏以及写作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这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那么也让其失去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再者,高职院校对于大学语文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注重实用。语文本是沟通与学习其他科目的一个语言工具,但是高职院校对这方面的认知出现偏差,忽视了这方面的教育。还有高职院校忽视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研究与改革,重理轻文,认为学好数理化,可以走遍天下。但是现如今人文素养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很大,所以这是一大弊端。

2.完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对策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并不是问题,重要的是高职院校要发现改革大学语文教学的契机,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需求、学生当前水平,教师的相关情况,学校情况以及市场需求,做出相应措施进行调整与完善高职教育大学语文的不足。

第一,改变教学观念,根据实际情况定位教学目标。高职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以及本科大学语文不一样,中学语文侧重在培养"工具性",本科大学语文侧重于培养"人文性"。根据《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体现了要把高职大学生语文教学把人文性放在第一位,创造一个活泼生动的语文课,让学生感受语文课的快乐;培养大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二,完善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不足。首先,学生应该自我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也应认识到学学语文的重要性,多去接触与大学语文教学有关的知识,自我认识到大学语文的学习对自我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去接触大学语文教学。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需求,教授大学课程。大学教师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根据教材选择通俗易懂、篇幅较小、经典时尚且有感染力的文章和文学作品给大学生进行讲解,让其能够感受到学学语文的快乐。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老师应该多向优秀的老师或者去更好的地方去学习语文有关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完善自我,让大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更加实用且有意义。高职大学语文教师还应通过语文教学让大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感。再者,学校应根据需求,完善大学语文教学。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特点,在教学中实现语文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多开展文学系列讲座、开展辩论赛等。通过社会实践丰富大学生的阅历,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增加他们对文学的兴趣,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目标,改革考试制度,传统的标准化试卷考核最大的缺陷是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却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的掌握无法替代能力的发挥。学校在考试目的上,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从上世纪20年代设置以来,其发展几番浮沉,颇多曲折。虽经多方努力,但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的边缘化

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与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几乎同步。在当时,大学语文是所有高等院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由于基本上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课,故而1942年被正式命名为“大一国文”。解放后,凡“国文”皆改称“语文”,所以才有“大学语文”之称。建国初期,受苏联教育模式及“”的影响,这门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营造大学文化氛围为主要作用的课程被迫中断近三十年之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一片荒芜,璀璨的民族文化得不到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找不到出路。20世纪70年代,,百废待兴,但当时流行一句妇孺皆知的口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社会上重理轻文的倾向可见一斑。针对这种不合理倾向,1978年秋,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著名教育家、科学家苏步青教授提出要给理工科学生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随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教授和华中师大徐中玉教授联合倡议,在高校恢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教育部批准了这一提议。至此,中断近三十年的大学语文课程得以重开。从而确立了大学语文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的高校包括高职高专,及成人自考考试,都要求选修这门课程,大学语文迎来了繁荣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教育观念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提倡教育当中的人文因素和美学因素,而大学语文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载体。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强调了在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但在现实中,大学语文却地位尴尬。2011年11月7号,新华网以《关注母语教育 失落的大学语文》为题,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尴尬处境进行了报道,其所选录的三篇文章《母语教育地位亟待提高》、《大学语文: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及《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全部发表于《光明日报》,比较深刻地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与现实中的被边缘化的矛盾。

在众多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尤其不受重视,开不开大学语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对它的重视程度以及专业课的开设情况。一些院校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根本就没有设置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有的院校即使设置了,定位也是错误的。大学语文本身是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但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却把这门课当成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虽然开设了但定位也存在问题。一些院系需要停开、压缩课程,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学语文课,外语、计算机技术、政治甚至普通话口语、书法都可以取代大学语文课,作为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课变得好似可有可无,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学生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同时,还要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身边的世界。谋生的技能之外还要有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识见,如此方能拥有强大的内心,击不垮的信念,才能在人生之路上安之如饴。

二.内容选择的功利化

在大学语文授课内容的选择上,目前存在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偏重工具性,把大学语文的内容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上,强调其工具性作用,近似于应用文写作之类的课程。以教材为例,如孙昕光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1],教材分为阅读和写作两大部分。这种教材的内容安排,其目的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主,兼及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但问题在于,提高什么文体的写作能力?如果是为了提高记叙文、议论文的写作能力,为何要配上快速阅读和精读方法,需知这并不能集中解决上述两种文体的写作能力;而诗歌、小说戏剧单元,则与培养大学生写作能力关系不大,只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阅读欣赏水平。

二是偏重文学史性质,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古今中外著名作品的选读使学生了解中外文学发展史,这种模式又太过于专业,忽略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以教材为例,如吴跃平、晏培玉主编的、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社的《大学语文》。[2]这套教材以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为主要目的,但又要兼顾散文、诗、赋、评论、小说等常用文体,贪多,反而显得缺乏重心,思路不明。

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颁布以来,全国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实践性教学趋势日益明朗。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因而,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特色部分,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面临着课时非常规萎缩和教学效果不佳的尴尬境地。教师们努力尝试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各种方式,来改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没劲”的局面。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理论研究基础薄弱,大学语文实践教学质量不容乐观。

1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落后,忽视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而对大学语文等文化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大学语文不过是一般的公共基础课,轻视此类课程,因而在课时、授课条件、教师待遇等方面与专业课都相差甚远。再加上部分教师思想观念陈旧,在教学中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语文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忽略实践在理论教学中的支撑与验证作用。其实大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却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语文知识的运用。

1.2 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语文水平偏低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尤为显著的就是高职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许多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应用能力都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高,他们错别字连篇,不擅言辞,缺乏基本的朗诵、辩论、言谈技巧,甚至一些最常用的简单的应用文体,也不能正确掌握书写格式。这就使得一部分语文课程不得不停留在听、说、读、写等传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大学语文变成了高四语文。但是,高职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大学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能力,如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写作、公关社交、语言表达等能力,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要求才是高职语文的任务。这些能力的培养都与语文的实践教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1.3 实践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创新意识淡薄

传统的大学语文学习环境固定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大多也还停留在“以老师为主体”的层面,由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学习,显然这无益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教学脱离了实践活动,学生获得的知识面必然十分狭小。许多大学语文老师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们开始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提问、讨论、辩论、多媒体教学等。诚然,这些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手段与方法仍是传统形式下的传统手段,缺乏新意。

1.4 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多为独立篇目,教学内容不似专业课程有非常强的延续性和系统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在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目标方面,只能注意到内容与形式的简单对应,无法像其他课程那样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再加上由于对课程的轻视,大学语文的不断受到挤压,内容一再压缩,课时无法得到保证,在极为有限的课时之内,既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又要安排丰富的实践内容,这是极为困难的,这就导致了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2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改革对策

2.1 强化大学语文实践教学认识

一直以来,人们都是把实践教学看作理论教学的补充,认为理论教学是主体,而实践教学是附庸。大学语文长期以来也一直以无足轻重的地位存在于高职课堂上。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改变高职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现状,首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语文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要认识到大学语文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而是培养高职学生言语交际能力、阅读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团体合作能力等职业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在给予课时保证的同时,提供相应的开展实践活动的条件。语文课也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而是学生思、议、做,老师听、导、评的双向互动,应该是渗透在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只有主观上转变了观念,才能从客观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发展。

2.2 拓展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空间

作为一门文化课程,大学语文知识的传授基本都是在教室进行,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显然无益于语文这样一门综合性学科的教学。突破课堂教学局限,丰富第二课堂,将大学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相结合,努力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突破,才是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改革之道。利用课程活动实践性原则,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突破刻板的课堂教学,把课堂搬到图书馆、文化现场,组织读书会、文学社团、参观考察等,积极开展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打破单一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向社会延伸,以社会为大课堂,实行开放、体验式教学。

2.3 优化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内容

要达到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能力培养要求,还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深入改革。大学语文不能再按照知识自身逻辑来组织教学,而应该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以社会需要以及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内容,将其“加强工具性,注重人文性”课程目标进行分解,在教学中注重语文学习与专业的内在联系,紧紧围绕不同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来选择课程内容,将大学语文建成一个课程群,充分发挥为专业服务的特点。因此,高职语文更适合以专题内容为单元开展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习增加教学容量、完成教学任务,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和理解空间,优化其知识结构。再配以专题训练来提高学生专项语文能力,将实践教学内容与专业、生活、职业密切联系,使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体现专业差异性,改变以往公共课一刀切,脱离学生实际的做法。

2.4 丰富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形式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强调能力本位,大学语文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职业能力,就要着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除了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去读、说、听、问、答,去讨论、辩论、质疑、思考,使学生的勇气和语言得到锻炼,加深了他们对问题的认识,还应该包括课堂外的语文竞赛、社会实践、经典影视鉴赏、讲座、诗歌朗诵、话剧表演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并结合选修课和社团活动的开展,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语文课程的学习。大学语文教学形式的改革要体现出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就必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资源,延伸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空间。

2.5 创新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

大学语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其实践教学方法的采用要从实际出发,要改变长期以来与职业教育相脱节的状况。脱离学情追求理想化的教学,只会是曲高和寡。在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中应当尝试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境体验、讨论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和问题为载体,激发学生兴趣,要突出学生主体,倡导体验参与,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的各方面技能。

3 结语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实践性和应用性在高职教育中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活动就应该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信息,让学生自我探究、自作,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创新,实现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等能力整体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而成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不断地努力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