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技能范文
时间:2023-09-14 17:5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技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技能大赛;综合性;实用性
全国及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均有一项极为重要的赛事就是计算机网络与安全,其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对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进行相应的检验,同时能很好地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带来新的机遇以及挑战,在竞赛中如果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能更好地鼓舞教师以及学生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为专业教育教学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
一、技能大赛的特点
1.综合性相对较高
鼓励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技能大赛本身的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并且其难度以及参数的精度相对于教学较为综合,其对参赛选手的基本素质、身心素质以及网络操作能力等相关的综合能力进行一定的考核。
2.实用性强
技能大赛本身的特点除了综合性强以外,还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技能大赛往往由几部分组成,而这几部分都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在当今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能很好地掌握这一技术的学生人数不多,换句话说,就是这些项目的设定都是符合社会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其有着良好的引导学生明确就业方向的重要意义。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在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并没有明确地同社会需求相接轨,而现今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不仅要求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的网络操作技术,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等相关的企业素质,这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应当进行相关的改革,培养企业以及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进一步表明应当加强校企间的合作,同时应当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应当注重对所有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改革
在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进行相关的改革时,应当借鉴相关的优秀企业改革成功的经验,并且有效地通过探讨校企合作的相关方式以及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技能大赛等相关的有效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以及综合技能。
例如,可以有效地改革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在进行相关的实践理论教学时应当要求学生能有效地将理论以及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综合素质以及基本的综合技能。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培养网络操作人员的最终目的是有效为社会以及企业培养良好的网络管理员以及网络工程师,因此,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教学中一个档次有效的调整程序设计以及工程素质相关训练的实践教学,增加网络工程实用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中,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并以大赛表现突出的岗位职业能力作为参考标准,并且加强专业的核心技能,更好地提升专业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颜远近.以技能竞赛引领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
[2]李文,高健.职业技能大赛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启发[J].职业时空,2010(4).
篇2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改革
一、前言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和进步的,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相应的职业教育也要有所行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计算机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学科,随着计算机科学新技术、新概念的层出不穷,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学不得不加快更新和调整的步伐,否则,我们所培养出的毕业生将不能适应岗位技能的需求,而终将被淘汰。
此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出现及时指明了各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最新的职业技能岗位要求,为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标准。
二、“计算机网络组建与信息安全技术”技能大赛的现状
随着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改变原有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与行业应用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急需进行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这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就业至关重要。
2009年,我省首次组织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组建与信息安全技术”竞赛项目。该项目的竞赛目的是适应网络产业快速发展及“三网融合”的趋势,体现绿色节能理念,促进网络工程项目及产业前沿技术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应用,引导高职教育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高职相应专业学生实训实习与就业。
随着信息化城市建设的需要,各行各业的综合信息系统,如交通、物业、商业、银行等部门的监控系统,都需要大批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因此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备受关注。
通过竞赛,检验参赛选手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下实现对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的实施能力,设备调试能力,以及网络构架设计改进的能力,包括对常用网络综合布线工具的应用,无线网络构建与应用,各种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安全、环保等意识;引导教师在教学模式和学生评价模式的改革,引导院校与企业促进教产互动、校企合作,提升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能力素质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吻合度。
从以上竞赛要求来看,考查的内容就是毕业生未来主要从事的工作,和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因此,将比赛内容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驱动,“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以赛促训”,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是我们目前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三、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改革的影响
1.课程体系
目前,很多的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选取基本沿用普通教育的分科模式,即将专业课程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相分离,这样不仅造成了讲解内容的重复,而且容易引发前后知识衔接困难的情况,会造成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中的困惑,无法很好的实现技能培养。
因此,要进行课程改革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做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岗位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思路,以职业领域和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取时紧紧围绕“能力为本”的要求,深入分析课程的内涵及其内在关系,将原来分散的课程设计和实训教学环节,按照专业结构的关联性整合成一系列的项目体系。
2.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设置打破传统学科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相结合,联系学生的自身能力和个性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从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就业岗位来看,主要包括网络组建(综合布线与网络设备配置)、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与防护,这些正是“计算机网络组建与信息安全技术”竞赛项目的内容模块。因此,选择哪些课程,如何合理地安排课程可以参照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必须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网络技术》、《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综合布线》、《网络工程》和《网络安全》等。
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将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实现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教学方法
在项目化课程体系下,教学方法也应该采用相应的“项目教学法”,教学阵地从教室转移到了实训室,加大实践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根据职业技能大赛的内容设置了综合布线、网络组建、网络服务器的配置、网络安全等综合实训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独立操作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收集信息、制定项目解决方案,并完成项目的实施和评价。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4.课程评价体系
评价学生成绩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通过考试全面反映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程度,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为评价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新思路。它可以成为课程反馈以及进一步完善课程与改进的必要依据,成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例如,在网络跳线制作中,要求现场制作网络跳线13根,用于连接PC和交换机,要求跳线长度合适,线序正确,压接护套到位,剪掉牵引线,符合GB50312规定,跳线合格。这就是具体合理的技能操作评价。
四、总结
目前,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职业院校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而我们如何去了解岗位需求,又怎样按照这些需求去制定培养计划,这就要有一个标准来引导我们去实现。职业技能大赛恰好为职业院校提供了这一实践平台,积极参与和组织职业技能比赛是作为选拔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文清.论职业技能大赛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年 第21期.
[2]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年6月.
[3]2013年山东省技能大赛 网络项目 竞赛规程.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措施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各个层面中逐渐渗透网络技术,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工作习惯,市场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各学校不断加大对学生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有助于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技工院校不断提升对学生主体的重视度,打破常规模式限制,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1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现状
1.1技工院校学生基础薄弱
技工院校生源主要为没有考上高中或高中肄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尤其是当前高中不断扩招,直接冲击到技工院校学校招生,使得生源质量不断下降。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逻辑性与思维性较强,对技校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加之大部分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薄弱,缺少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兴趣。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应当培养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全面考虑学生的特点,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可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但实际中普遍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与专业教学脱节的情况,使得部分学生觉得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没有作用,日常学习过程中缺少学习兴趣与信心,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2教学模式相对陈旧
部分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缺少创新精神。部分青年教师刚从学校毕业,自身缺少教学和实践经验,无法正确认识技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存在恐惧心理,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以往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依据教材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堂上主要以老师为主而往往忽略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要求教学课程应该由以老师为主体改为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需要学生进行灵活的思维活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教材内容过于老旧,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
1.3教学轻视实践教学
技工院校教育与高中不同的是它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即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市场和岗位需求。因此,实践能力对与技工校院校来说非常重要。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却与专业学科不同,它没有很强的指导性,课本教材中也没有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部分教师在讲课时也没有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往往是以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目的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此外,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往往还需要有相关的设备和仪器的支持,而我国目前由于一些学校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及缺乏相关的财力来支持购置相关的教学设备,从而造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影响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2提高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有效性
2.1创新教学方法,引入小组合作方式
技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学生情况,包括成绩、兴趣、爱好及性格等内容,并结合这些内容将学生划分成数量相等的学习小组,保证小组学生在学习方面一致,并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逐步培养学习信心,达成提升技校生职业素养的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小组通常由4人构成,教师选择1名成绩优秀学生、2名成绩中等及1名学习差的学生,这样可以均衡各个小组之间的能力,保证小组合作方法的实施效果。同时,由教师指定小组长,一般由学优者担当,避免出现组内学生不服气的情况。教师对室内重新布局,将课桌椅摆成圈状,这样小组之间更容易讨论交流,教师也能观察学生的表现,提升师生沟通的效率,形成良好的小组学习的氛围。技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时,要求教师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一步步向着目标前进,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结合学生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如,学习时引入积分制,只有学习小组整体完成任务后才能得到学分。这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体验与挑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2.2联系工作实际,搭建实践教学体系
在对市场计算机网络相关各类企业进行调研后,可以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对接的岗位有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网页设计制作师等其他相关的岗位。而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能够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借力实践教学提升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强的学生往往能够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融入岗位工作的过程中。从而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人职业的发展。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运用过程来看,在工作中,只有专业技能融合性对接岗位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能帮助学生对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有更全面的认识。所以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体系变得尤为重要。(1)拓宽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体系时,需要结合技工院校特点构建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而形成系列化、工程化及应用化的格局。实践教学时引入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形成课内外、校内外及产学研的‘三结合’教学体系。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学生学习、实训及竞赛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2)优化实践教学机制。结合时代需求设置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与管理制度,并对实训条件进行优化,解决之前存在的实践重视度不足、师资队伍不合理及实践设施陈旧等问题。同时,做好实践教材编辑工作,强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规划,鼓励教师编写实践教材,必要时可以组织个人或团队共同编写教材与电子教案。(3)融入职业资格认证。具体操作中将职业资格认证融入其中,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经过职业资格认证方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实现扩大学生就业渠道与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的目的。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就有公信力的职业资格认证,尽量选择具有社会认可度,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帮助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4)多种实践考核方式。只有有效地构建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才能够更好地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课的教学。通过有效地考核,老师可以得知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掌握情况,并全方位地考查自身的职业技能。在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环节,企业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绩来有效地评定。学校可以根据这些考查的结果,给学生在毕业时进行个性化的工作岗位的就业推荐,同时也可激发技校学生对实验课教学的认真程度,促使学生们对实验课的学习更加认真。
2.3创新教学理念,深化学生理论知识
想要让学生们真正静下心来进行计算机学习,就要让学生们从根本上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的重要性,想要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们需要尽最大的努力鼓励学生们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技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在课程开设过程中,应该及时进行市场调研,并为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竞争力提供帮助。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可以增加一定的指导性课程,让学生积极规划职业生涯,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不断积累学生的经验。实践能力是学生展示在社会和工作中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不断实习、实训的方式将相应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就需要学校摒弃传统的重视理论忽略实践的课程设置,积极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构建工学结合实践平台,为学生的实习和实践学习提供机会。同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并积极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完成,及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2.4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创新教学评价模式
社会的需求密切关系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在生活生产的规律指导下实施,使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才能得到真正满足。所以,技工院校在安排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反映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体现从业岗位对学生的需求。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在课程体系中,职业能力培训所占的比例必须合理,并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并重视计算机专业学生相关逻辑思维与综合素质等的教育,不断拓宽就业面。教学评价中不同人员处于不同位置,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评价的结果也存在差异。评价教学质量时要与传统教学评价方法融合,丰富教学评价方法。在对技校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考核时,不仅要注意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同时还要推陈出新,引入发展性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其中包括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等的考核。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时,不仅关注学生理解能力和实际掌握能力,还要考查和重视学生利用网络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点设计合理的课堂提问,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最终实现思维的发散。最后,考核的最终成绩应为学生课堂表现、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实践阶段表现、综合实践能力、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等全方位综合考评。
篇4
关健词:职业学校;网络;动手能力
在中专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一定要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缩小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差距,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注重在课堂里进行理论教学,从而造成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状况呢?最近几个学期中笔者尝试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强化职业技能意识
在我们学校中,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升学,另一条“腿”是就业,但一直偏重于升学。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过程中,也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动手实践教学由于条件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根本无法进行。在就业班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理论知识没有耐心,有的教师上一节课就是“凑”满一个“45分钟”。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的低下,最终导致学生虽然学习过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但不能进行组建网络或从事网络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目前,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必须就业,我校中专生每年有1000多名新生,二年后参加对口单招入本科数一般在60人左右,加上大专约150人,升学人数与就业人数相比为1:4,升学的比例较小。这就使得我们学校必须加强就业这条“腿”的建设,使实践教学更直接接近生产第一线,因而我们的教育观念要变,教学模式要变,教学方法要变,教学内容要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使教学能够面向社会,贴近市场,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应从以理论教学为主导的学科本位教学模式转变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以强化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
二、优化课程安排,突出网络技术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为了培养出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课程安排必须强化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笔者所任教的2002级计算机网络班第一学期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学期又开设了小型网络构建,这两门课程,其中有相当章节有重复之处,(在计算机专业课中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课程也出现这种情况,如计算机原理与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也有部分内容相重复)。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造、合并、优化,根据专业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提取,消除多门课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完全可以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另外还可以删改一些陈旧过时的、偏多、偏高、偏深又不实用的理论章节,减少理论教学时数,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或重点,而教学计划是教学内容的总体安排。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要培养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就必须改变旧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体现“实际、实用、实践、实效”原则。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质量,我们要制定单独的以培养学生网络技术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实训教学计划。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网络技能培养目标(即通过各个网络实践性教学环节,规定学生网络专业技能在毕业时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分阶段的实践性教学安排,规定出各阶段在总体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关系、培训内容、教学目标、考核标准等。这样就明确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便于达到实践性教学效果,真正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有利于学生网络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必须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以笔者从事网络教学的经验来看,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实践教学时数与理论教学时数的比例应达到1:1左右。
三、加强师资培训,增加教师实践动手的机会
由于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技术以及通讯技术发展迅速,大家有目共睹,教师从学校毕业之后,知识的更新必须紧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非计算机专业毕业,即使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未必算得上精通,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职能部门要为培训教师提供方便,比如在市骨干教师培训中,笔者认为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效果相当不错,以后这样的培训可以多进行一些。
质量和特色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保证,关键是教师;教学特色的建设,关键也是教师。因此,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发展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办好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在学校工作中,现在仍然采用的传统的管理方法,评判教师标准是: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备课、听课笔记认真工整,上完该上的课程,学生不出“乱子”,这些教师就是敬职的教师。将专业课教师固定在学校里,很少有机会到外面参与网络实地设计和施工,因此,教的东西在现实中往往用不到,要用到的在课堂上往往不能教。我们希望能够“走出去”,到有网络建设单位进行网络实地设计、施工,了解所教专业在工作实际中的情况,掌握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2003年暑假期间,有单位为了组建网络,曾聘本人作为他们计算机网络顾问,从硬件到软件安装调试,全程参与,在此过程中笔者收益非浅,学到许多以往在书本中无法体验的经历。除此之外,我们也希望“请进来”,聘请具有丰富经验和相当技术设计人员为我们进行培训,学校也可选送我们去高等学校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
四、重视实践场地建设,让师生参与建设过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要实际训练,没有实践场地,教师也只能纸上谈兵。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开办已有多年,网络技术实验机房,只是今年才开始建设,建设的原因是骨干教师培训需要用到该机房,否则建设该机房还有可能一拖再拖。学校建设机房等实习设施的目的往往是由于上级检查,或者为了某些专业验收等等,当然这些检查与验收都能促进实践场地的建设。
在网络机房建设的过程中,笔者带领学生参与建设的整个过程。从拿到旧电脑,开始运用什么方案连接电脑,安装操作系统,到做连接的网线,再到配置服务器,都在本人带领之下,由学生全程参与。可以说在这次机房的建设过程中,本人和学生都学到不少的东西,这使笔者更坚信“教学相长”。
建立校内、校外实验实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希望学校网络技术实习基地建设作为大事来抓,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学生实践动手提供空间保障和物质基础。我们可以在建设网络机房的过程中,让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建设网络机房,在建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学到过硬的职业技能。每一批学生学习结束后,可将各种设备打散还原。新的一批学生学习网络技术时,从计算机硬件到软件的安装都是学生自己完成,安装完成后,再进行网络相关软件实习工作,这样也可节省学校资金,使学生较早地接触未来的工作岗位,强化从业意识。
五、针对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法
如果学生平时学习只是理论,考试用动手实践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网络技术考试,通常考前老师给个范围,学生根据这个范围去背,这种方法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传统的考试方法带来的弊端是: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到了考前搞突击,更严重的是直接导致学生考试作弊。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竞赛辅导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17-02
一、研究背景
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开展,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素质培养作为最重要的内容来抓;而新课改的实施则是要求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更是将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放在了首要位置,要求各大职业院校要:“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全国开展的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对我们的职业教育释放了一个信号,明确了一个新型的导向,那就是产学结合,人人成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很多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展的各种赛项,这些竞赛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出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水平,同时它也吸引了用人企业的目光。对于这些竞赛,我们在惊叹竞赛选手们高超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在这里甄别挑选适合他们的技术型人才。技能大赛既能展示学校自身专业水平,又能提升社会知名度,因此被引起广泛的重视。故此,我们要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为导向,积极研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各种竞赛活动,深刻反思当前职业教学现状,找出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各种弊端,并创新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以此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二、现有的教学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要想顺应素质教育、新课改和国家有关的职业教育政策,就必须对当前职业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认真进行整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坚持工学结合,做到知行合一;也只有这样,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才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形势下形成自身特色的教育模式,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合理构建教育体系和创新教育模式。
(一)现有的教材知识老化。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来说,专业知识应该是不断更新的,同时专业门类也应该不断地吸纳一些新知识、新思想,这样的职业教育才能做到真正的和社会接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社会上各种网络终端产品层出不穷,网络技术将它们编织成一张大网,其触角不断朝纵深方向发展,如果我们的教材依然保持着陈旧不变的内容,那就只能永远都走在技术的后面,永远只能走在社会的后面,这样我们永远都是一个追逐者,永远都不能引领技术潮流。
(二)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可是综合分析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师,我们会发现这么一个问题,教师的教学能力突出,但是思想观念不够开放和创新,例如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务必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练习和完成作业;在实训企业里,教师要求学生完全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诚然,这样的要求和管理方式能够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也能让学生更快地融入教学课堂,可是就势必会出现有些学生的创新思想被压制,被扼杀,而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尝试优于固守常规,失败更是优于水到渠成。
(三)没有形成鼓励创新的观念。在分析日本的“硅岛”和美国的“硅谷”的时候,总能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包容创业失败,鼓励创新。而在分析我国的中关村和华强北的时候,又总会说“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其实这主要是自身的认识所决定的,虽然我国鼓励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但是在我们的内心却没有形成这种应有的认识和宽容,这就是导致我们广西的竞赛选手难以在全国取得优异成绩的主要原因。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竞赛辅导策略研究
从上述中我们也能看到,现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和编排、教师的理论和观念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们中职生践行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这一理论,并且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脱离也严重制约了竞赛水平的发挥,为了让学校的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团队在全国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了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加坚定地走向就业和创业,学校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
(一)以竞赛为导向,开足、开全课程。从学校学生参加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反馈经验我们能够看出,学生其实是缺乏了一些相应的知识,很多知识学生甚至没有学到过,这其实是我们中职院校的课程开设不够合理所造成的。为此,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达到以赛促训的目的。一方面,竞赛队的第一种培训形式是从开设选修课开始的,网络搭建与应用选修课从一年级和二年级每个班级挑选优秀学生苗子,利用每周三下午的第六、第七节课进行网络基础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是思科网络设备的配置和服务器搭建,通过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挑选出优秀的选手参加比赛。另一方面,竞赛队的第二种培训形式是把竞赛的相关知识内容加入到专业必修课中,竞赛内容主要是网络设备配置、windows和Linux服务器搭建,比如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分别开设了《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实训教程》、《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windows server 2008配置与管理实例教程》等课程。通过以上两种培训方式的实施,学生不再为在竞赛过程中遇到没学过的知识而感到无从下手,他们在面对竞赛时才能做到更加的从容和淡定,学生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从中选取适合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的种子选手。
(二)以竞赛为引领,促进教师专业研究。在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按照讲义进行照本宣科,“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讲义的内容并没有改变过,这种授课方式在历史系和中文系中或许有效,但是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来说,却是不适合的。因为我们的专业性质所研究的方向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却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契机,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让教师真正地成为研究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才会有相应的变化,我们的专业才能真正得以发展,学校才能为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撑,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竞赛作为引领,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我们以全国比赛发展方向为引领,对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内容改革,让课改为竞赛服务,同时竞赛也引领了课改的内容和方向。笔者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申报了南宁市和广西区教改项目立项《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制作了一系列课程电子资料,并且把全部资料到南宁六职校精品课程网站:http://219.159.80.28:90/coursefile/002/index.php,供竞赛队的师生学习使用,让教改的课程为竞赛队进行基础知识的入门培训,该教改项目于2015年通过了市级和区级结题。不仅如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还为学生创造了许多合适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参加校级、南宁市级、广西区级竞赛,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演练自己所学的知识。比如学校专门建立了微信和Q群网络竞赛网上讨论区,学生可以在讨论区内发起话题,然后一起进行讨论。对于陌生的网络技术问题,他们可以一起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适合的建议和意见,并且他们对于一些竞赛问题还能建设性地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这对提升他们的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并且学生一起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也能迸射出智慧的火花,促进方案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性就体现出来了。
(三)以竞赛为契机,促进学做合一。从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大方针能够看出,政策是鼓励我们做产学结合的教育,鼓励我们做社会教育、生活教育,要做到“教、学、做”合一,其实这个教育政策的大方针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是十分契合的,而职业技术竞赛就是将这一方面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从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教育理念入手,来作为竞赛的大方向,让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这里能够看出各种职业技能大赛的出发点就是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大政策和方针,因此,职业学校一定要对其加深认识,要以竞赛活动为契机,促进我们职业教育中的产学结合,学做合一。
学校利用职业技能竞赛为契机,来发展校内神州数码网络实训基地的建设,这样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的时候,都能够及时地对这些理论知识进行一系列的动手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另外也可以在学校里开展一些创客教育,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理论知识进行创业和创新活动,鼓励中职生进行创业,比如现在重庆的“学磐”就是一个典型的大学生进行创业的案例,其实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创业这一方面更具有优势,互联网+给了他们无限展示的舞台,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政策更是给了他们无限的支持,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总之,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产生应有的重视,因为其正是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我们要以其为契机,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他们成为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践行者。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也才能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从而最终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加从容地走上进一步求学深造和工作的岗位中去,这也是我们职业教育终生教育理念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陈道志,支芬和,常胜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经管类高职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
[2]肖海慧,邓凯.“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
[3]王红红.探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
[4]方钢山,张宪.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访青岛市职业教育研究室主任刘振海[J].现代教育,2011(Z2)
[5]吕汝娟.高职教育“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价值工程,2014(17)
[6]张中兴,曲豪.“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高职教育教改的探索与实践――以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4(20)
[7]蒲小猛,郭艳玲,王琳.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 教学相长――首届全省卫生职业教育口腔技能大赛的回顾与反思[J].卫生职业教育,2015(14)
篇6
计算机网络 教学改革与实践 课程体系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带来了工作、生活的巨大变化,社会也对大学在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几乎渗透到各个行业。而计算机网络这一门作为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也逐渐增加到理工科、经管类和文科等本科专业的培养课程体系之中。并且,在涉及到信息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中,计算机网络也成为了一门核心课程。因此,不同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必然是不一样的。本文针对不同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对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2 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现状
2.1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构成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中涉及到的网络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非以上专业学生的知识构架以及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的需求,因此,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了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构成整个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体系。
(1)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系列
我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系列包括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实验、计算机网络实训、网络工程、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计算机网络构架和部署、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程序开发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和开发能力。
(2)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系列
我校的非计算机专业包括经管类专业、航管类专业、交通类专业和机务类专业,目前就经管类专业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和电子商务课程,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实际操作能力。其他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类课程还没有进行设置。
(3)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系列
研究生网络课程主要针对民航网络应用方向,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增加了民航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整个民航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和应用开发能力。
2.2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不足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中,在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因此他们学习不到这方面的知识。而目前的研究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只针对民航计算机方向的研究生,包括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和民航计算机网络方向课程,而对其他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还没有开设。常规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包含在每门课程之中,由于课时数量的限制,实验课时远远低于理论课时,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只能走马观花,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能得到足够的锻炼。
3 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改革
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满足目前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如互联网与消费电子创新融合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出现,都迫使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设置需要进行改革,以满足社会对学生所具备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能力的新的需求,使得学生跟上时代,并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1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改革目标
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改革,一是把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学生需要掌握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构架之中;二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根据其接受能力和需求能力,设置好各层次各专业方向上不同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完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和研究生的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的课程建设。
3.2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的改进
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按照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和研究生三个层次不同进行设置后,还是不能满足其他没有开设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的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操作水平提高的要求,因此增加了计算机网络公选课和计算机网络公共实验课。并且,因为社会对学生职业化需求,针对计算机专业方向,增加了计算机网络职业技能培训课程。
(1)增加计算机网络全校公选课
计算机网络全校公选课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使计算机网络课程尽可能地覆盖到所有其他非计算机专业,让有兴趣的学生能够选修到这门课程。主要给学生讲解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常识,一些具体的网络应用和网络案例。
(2)增加计算机网络公共实验课
计算机网络公共实验课主要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课程内容如,小型局域网络建设,常见计算机网络故障诊断、排除,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网站设计与构架,网页制作,远程网站管理,常用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等。
(3)增加计算机网络职业技能培训课程
目前许多企业招聘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人才都要求具有工作经验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或者精通当前市场流行的某些网络软件开发工具。因此,增加计算机网络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主要从计算机网络硬件、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实训项目操作,帮助学生加深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构建基于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及应用领域的整体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
4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不同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和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但因为层次不同,专业方向不同,所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所差异。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因材施教,达到教学目的。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中,从共性的角度总结起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程考核方式、教学平台扩展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和改进。
4.1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手段
通过网络授课,多媒体授课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手段改革,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的教学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并能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优秀教师的教育。
4.2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传授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并最大限度地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再通过课程实验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其基本的实践能力。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际应用才是重点,所以,实践教学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实践环节发挥学习的主导作用,同时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课程主要体现在课内项目训练、大作业、课程设计等方面。学生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实践练习形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和认知方法,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4.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针对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特点和课程的教学目标,采用闭卷笔试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平时作业成绩督促和检查学生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情况,通过项目训练、大作业等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等等。最后学生得到的总成绩,是综合了上述各个方面的结果,基本上如实反映了学生的全面情况,并以考核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4增加师生交流平台
增加专门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web交流论坛、手机短信等方式提供答疑、讨论,方便学生随时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使师生的交互、学生的协作更为方便。
5 结论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需求,分析了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设置的不足,提出了课程体系设置的改进方向和教学改革方向,以期构建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勇,任兴田,杨建红,方娟.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规划与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0, (02).
[2]陈敏,谭爱平,徐恒.“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 (01).
[3]杨传健,葛浩.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
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 教学现状 优化策略
计算机专业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热门专业变成了各校均有开设的普通专业。随着职业教育不断深入和计算机专业的大量毕业生进入社会,逐渐出现了这种情况:虽然每年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但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仍然短缺。这一现象表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高职计算机技术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实际操作要求非常高,学生如果不能真正对网络设备进行操作,没有实际组网和管理网络的经验,就根本谈不上掌握计算机网络这门技术。
目前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师资老化的矛盾日益严重,从根本上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一些学校的现行教材中教学内容滞后,偏多偏深,实践与能力培养不够突出,专业实习、实训的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的实验教学往往不能保质保量地进行,学生很难按要求完成教材的学习内容,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目标,学习的最终效果不能满足社会相关职业岗位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
1.优化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使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掌握就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应该将岗位的工作过程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习一门专业技能的最佳方案,就是理论联系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越紧密,学习时间越紧凑,学习效果就越好。
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根据实际岗位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坚持应用能力“宽窄”结合的方针,课程设置与专业覆盖面相适应,让学生获得较扎实的基础素质,以利于培养综合能力。在课程编排上,划分成若干中心,形成多个知识模块,模块之间能相对和互相组合,让学生逐步深入全面地掌握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能力,同时适当兼顾计算机其它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职业岗位群的需要。
(1)公共基础课。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网络技术基础课。教会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科学原理、方法和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断、解决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3)技术技能课。以行业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将职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如让学生进行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的设置,双机互连、小型局域网、园区网的组建,等等。学生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能接受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必然能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切实掌握操作技能。
(4)选修课――以跨专业或高新技术等课程为主,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专业综合应用能力,门数尽可能多,范围尽可能广。
2.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学习网卡的结构、工作原理、分类情况与性能指标等纯理论的知识,可以结合网卡的性能指标与分类情况,介绍网卡的选型与网卡的安装等实用知识,将网卡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介绍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协议等枯燥难懂的内容,可以结合电子邮件的收发工具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学目的是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这就更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教师应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比例,加强技能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扩充专业实训科目,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要求学生独立理解实验、实训任务,自选仪器材料,自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优化教学方法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交互式的教学,利用项目设计制作、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组建网络教室、建设小型校园网、改造小型办公室网络等实践活动,发挥网络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特征,进行网上教育,包括电子教案、电子阅览、电子作业,可有效地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加强教学交流,丰富整个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篇8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技能培养没有侧重点。计算机网络技术涉及到的行业和领域比较广,如网络产品的生产管理与销售、网络工程实施与监管、网络组建、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与管理、网络通讯设备的安装调试、网站开发与维护、网络安全的管理等,每一个领域都可以作为一个方向开设相应的课程,甚至可以深入到行业内部再进行细化。由于中职学生在校时间比较短,如果行业领域无法确定,专业定位过于宽泛,课程体系过大,技能培养就会没有侧重点,学生所学的知识也犹如蜻蜒点水、面面俱到。学生在找工作时因为学无所专,出现什么都知道一点,对不会的东西畏惧,没有自信、茫然没有目标。
网络专业设置脱离实际,缺乏特色。脱离实际一方面体现在脱离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体现在脱离市场变化,学习内容和技术的滞后。由于中职院校生源竞争的压力与日俱增,各学校都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建设改革。有很多学校不顾自身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结果由于师资和实训条件跟不上,不但影响了教学效果,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实训条件跟不上,不重视实践课程。中等职业教育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主要培养技工和技能型人才,实验实训条件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如果没有大量软硬件的投入,改革和发展将是纸上谈兵。中职学校如果不能专注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实战经验的积累,中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将无任何特长和优势可言。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确立具有中职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才培养首先要适应市场需求,以市场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人才培养是否能满足社会需求,可以通过学生在对口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就业情况来衡量。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工程设计型人才不同,这类人才与区域的市场、产业有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所以在人才培养上各学校不能照搬照抄,盲目跟风。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越来越依赖于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创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是发展的长远之计。
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实训课程体系。中等职业教育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要想实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环境的建设。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与企业合作在基地的建设、运作模式和经费方面的发挥重要作用。中职院校的学生最终都将进入企业,因此学校与企业合作是必须的。从教材编写、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师资培养,从企业文化学习到学生实习乃至最终的学生就业,学校都离不开企业。
让学生改变择业观念,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在中职院校^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中,我们可能更多会关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毕业生就业单位调查的信息表明,许多毕业生不屑于从基础工作做起、对专业技术工作无法胜任、缺乏与同事合作的团队精神,这些现状正是学生综合素质欠缺的体现。因此我们要注重对学生以下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现在网络通讯技术升级换代频繁,中职学生仅仅依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领域工作,始终要保持一种开放学习的心态。在学校期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学习中一点一滴的启发和培养。掌握学习的方法能让学生终生受用。
篇9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大多数教育模式注重的都是理论教学,在实践上并没有过多强调,甚至没有任何实践经验。而技工教育旨在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目前有些技工学校部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也是难以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始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对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实践和理论放在同等地位,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实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优势
1.1必要性
校企合作指的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模式。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注重技能培养的技工院校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和一些企业建立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将实用性作为培养人才的第一原则。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专业学科。计算机网络指的是通过不同的网络协议,将全球分散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目前在我国的技工教育中,多数技工院校都开设了此类专业,主要是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论基础以及技能进行指导,培养具备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以及网络编程等多种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领域也在不断推出各种新型技术,企业在应用计算机方面也在高速发展中。如何对企业中的IT资源进行整理和运用,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作用,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是我国多数企业对人才的核心要求。而传统人才教育模式中,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校企合作就成为了实用性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在实践中了解企业的需求,培养出更多企业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
1.2优势
在当今时代下,信息化已经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社会的重要运行平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形式。
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可以从市场以及社会的需求面出发,根据时代的需求培养针对性的人才。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全面合作,能够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从而保证符合企业的要求。
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可以提高人才的质量。通过人才在企业中的实践,以及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可以对教育资源以及场所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最大化地节约了企业和学校的成本,实现了两者间的互补,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是学校和企业双赢的良好模式。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现状
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主要阵地的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现状进行如何?
笔者以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为例,目前学院以校企双制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双高人才为目标,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2(2年在校)+0.5(校外教学实习)+0.5(校外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积极推行“校企双制”办学。
但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院各专业校企合作的发展进展不一样,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如下。
(1)学院近几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学生较多,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就业不够理想,能够与计算机网络对口的企业不多。
(2)学院有跟一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方面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但是知名企业、大企业较少,同时大多数只是签订合作协议,参加学院举办的招聘会,但进行深入合作的比较少。
(3)学院会邀请一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方向的企业老师来校讲课,但是大多讲授个人对计算机网络的体会以及自己的发展历程,多数是一些理论的讲解,没有实际操作。
(4)学院每年定期举办计算机网络设计技能比赛,但是缺乏计算机网络企业的参与,技能比赛试题与社会需要有一定的差距。
(5)学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制定了校外实习指导手册,但是参与一起制定的企业较少,制定的校外实习指导手册质量不高。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3.1企业参与积极性不足
在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是整个环节的主体,追求企业利益是企业的根本目的。根据相关调查,企业往往会将校企合作作为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技工院校中,师资力量有限,专业技能的深入研究方面有所不足,往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需求脱节。像计算机网络专业在校期间偏向理论教学,就学院目前局域网高级工的通过率基本在60%左右。而企业普遍希望学生在实习岗位能够很快适应岗位的需求独立开展工作。这样对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吸引企业的积极参与。
在校企合作中,既使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合作途径,但是也难以从根本上提高人才的能力,难以满足企业的几项需求:(1)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教育方向不同,而教学计划则是由学校制定,企业可选择性差;(2)我国在相关的法律政策并没有对校企合作进行保障,企业基本处于被动状态;(3)企业在合作时往往要投入较大成本,学校为企业提供的能力则有限。
3.2企业人才需求不固定
在技工院校的教学中,整个教学计划都有着一定的步骤,学生在参加校企合作以及实习时要在固定的时间段进行,不能随意调整。而对于企业来说,在人才的需求上往往需要根据市场环境的情况进行变动。当企业的任务量多时,在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实习生来完成企业任务,但是学校难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对教学计划进行灵活的变更,无法提供充足的实习生,和企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3.3实习管理困难
目前学生在实习时,首先考虑的是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包括衣、食、住、行等,然后就是所从事的岗位。由于学校中的师资力量较为匮乏,通常安排一个校内的老师管理一个班级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通过一些通讯软件或手机等对学生进行遥控问接管理,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难以对实习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
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中,企业基本上不会和学生签订合同,不存在雇佣关系,难以对实习生实施企业的管理措施。当学生进入企业中,对于企业中的管理制度以及工作环境会有陌生感,如果管理上再有不当,学生出现消极怠工、脱岗、不参加实习等情况普遍存在。
3.4所提供的实习岗位分散、就业难度较大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多数是中小型企业,能够接纳的实习生数量有限,并且有着较高的专业要求。
根据对人才市场的调查发现,计算机专业的求职难度较高,并且很多企业在选拔人才时都倾向于有着丰富实习经验的求职者,因为他们更了解企业中的运营流程,能够迅速掌握企业的模式,降低企业的成本,并能在短时间中为企业带来大量的利益,所以企业一般不愿意耗费大量的成本培养新员工。另—方面,很多培训机构比较愿意和技工院校合作,但是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学生一般难以负担起这些高额的培训费用。
3.5实习生待遇较差
在技工院校中,学生的实习阶段往往在后期的学习中。很多学生认为实习就是参加工作,对于实习和就业之间的区别不明确,没有了解到实习其实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最佳平台。因此学生往往在待遇方面的要求较高,对于企业的薪资不满意,频繁更换工作,难以起到良好的实习效果。
4.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解决对策
4.1在校企合作中建立组织机构
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应当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对人才培养、教育培训以及相关的场地资源等进行协商,保证校企合作的良好运行,并为培养人才奠定基础设施。组织机构应当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总结经验,加强自身的反应能力,拓展人才的培养模式,从多个层面建立指导和监督制度。
4.2院校应当制定良好的管理措施
为了保证校企合作模式的良好运行,加强院校人才的能力,建立良性循环,院校必须要对实习的学生建立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通过指派固定的人员对在实习中的学生进行管理,保证学生的良好出勤,避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确保学生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时刻了解学生的状态,调节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实习中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促进合作的良好进行。
4.3激发企业积极性
目前的校企合作大多是自发性的,难以保障企业的利益,提高企业积极性。首先,我国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确保校企合作的良好运行,改善企业的被动地位;第二,进行校企合作时,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要和企业的需求相结合,以未来的职业技能作为学生的主要教育内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第三,目前大多是由企业为学校提供学习和管理的机会,而企业能收获的益处较少。因此,学校要根据企业的情况,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帮助,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加强企业的合作动力。
4.4利用实习基地深化校企合作
院校可以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特点,将实习基地完善为具备企业化管理,将“教、学、研”进行融合,建立全新的校企合作基地;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管理标准、实际工作环境、生产流程等,通过合理的投资方式在院校中建立企业生产基地。让学生可以使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企业中进行应用,深化校企合作,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真正了解到企业的特点。
4.5融合院校师资力量和企业技术人员
企业的技术人员应当和院校的师资力量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制定学生的实习内容。教师应当参与到企业的培训中,在实践中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环境以及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另—方面,要让教师通过走访企业的方式,对企业中的实习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企业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以及相应的评价,并将结果提交给院校的相关部门,从而对学生的教学计划进行修改。
5.结语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中,由于专业性较强,未来的就业企业更注重实践性。因此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就业。在现阶段中,校企合作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学生在未来求职中的竞争力。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实务”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至今已有7年的建设历程。在课程开设的前三年,我们是按照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传统课程体系,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集成”两门课程作为网络专业的核心课程,前者作为理论课,在第二学期讲授;后者作为实践课,在第三学期开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教学设计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讲网络原理时没有相应的实践验证,学生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讲网络实训时又忘记了相应的理论知识点,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我们开始尝试该课程的改革,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集成”两门课程整合为“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实务”,基于高职网络专业就业岗位实际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课程教材,全面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与学习模式,侧重培养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的能力。学生在经过项目化课程的学习后,将充分具备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及网络管理能力。
1以企业应用为目标的课程定位
我们沿着职业分析―工作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的路径开发课程标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面向岗位都以中小型企业网络构建和管理能力为核心技能。“中小型企业网络构建和管理实务”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这种核心技能,在经过项目化课程的学习后,不仅具有中小企业局域网的设计与实施、网络管理、网络设备安装、调试等技能,而且具有建立、维护和管理园区网络的技术支持能力。
如图1所示,本课程以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为主轴,以网络系统三大模块(网络集成模块、网络管理模块、网络应用模块)为核心,其培养目标是从事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运行管理与系统维护、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的高技能型人才。其未来所面临的职业工作是“建网、管网、用网(应用开发)”,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2校企共建课程
本课程开发的第一步是与企业共同分析确立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我们通过以下形式与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
(1) 校企合作共建职场环境下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教材由课程组成员与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通过与国内主流网络设备供应商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消化和吸收他们的职业培训课程,并且结合高职教育特点,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确保专业课程的技能培训与企业“零距离”接轨,使教学内容,尤其是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做到无缝连接。
(2) 校企合作共建以工程项目教学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2007年投资约100万元与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锐捷网络学院,拥有两间具有60个工位的专业网络实验室,实验室占地面积约500m2,建有10组实验台(RACK),网络设备约100余台(套),服务器及计算机60台,构成实验与验证两套系统。网络学院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经权威、前沿、专业的网络技术培训,让学生紧跟网络技术的发展潮流,掌握前沿的网络技术,获取职业认证,打造一身过硬的真功夫。通过学习与培训,使学生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进而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3) 聘请引进企业行家共建双师教学团队: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坚持企业互聘,将合作企业资深专家请进来,共同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等,聘用合作企业一线工程师来校讲课,鼓励有一定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相关企业的实际项目,提高专业教师的知识面,提升专业教师新技术的应用。
通过与行业企业的深入交流,确立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针对实际工作工程中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从系统化学习情境入手,全面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设思路。
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中小型企业网络构建和管理实务”课程开发的流程为:岗位任务分析确定专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具体流程的起点是市场调研,经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职业行动领域专家评审确认、学习领域开发分析、学习情境设计等环节,最后确定了课程体系,下面具体论述本课程的开发流程:
(1) 审查专业定位和就业面向,论证并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包含的岗位或岗位群,提供翔实的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以及每个任务的工作流程、工作对象、工作方法、使用工具、劳动组织方式、与其他任务的关系、所需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实现工作任务向行动领域转换、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以及学习情境的设计奠定生产实际的基础。我们从企业专家提供的十余个岗位中,确定了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网络技术应用三个工作岗位。
(2) 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课程组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所能完成的任务,归类整合职业行动领域,提出典型工作和典型工作任务,梳理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行动能力。
(3) 学习领域开发分析。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列出学生目前的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点和实训项目,已经具备的能力,研究要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具备的职业行动能力,培养学习者的职业行动能力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训练的项目,形成专业技术学习领域。
(4) 学习领域的构建。一个学习领域由描述职业能力的学习目标和描述工作任务的学习内容所构成,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中的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所有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
(5) 根据学习领域和职业行动领域对应关系,即可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6) 学习情境的设计。“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实务”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前期主要以实践操作为主,后期则主要以理论分析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前期的实践操作积累感性认识及相关的操作步骤、工艺、工具设备名称等操作知识,后期的理论知识用于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意对操作细节的分析,因为细节会直接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同时,教师需注意把操作经验、操作诀窍的传授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学到某些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根据中小企业办公室局域网的工作过程分析,初步形成了本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和任务目标。学习情境设计基本目标任务完成后,还需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完成详细设计,包括学习情境设计应规定学习时间、职业行为能力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论与方法论的选择等。
根据上述开发流程,我们设计了计算机网络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本课程就是基于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典型工作过程来设计和开发学习情境(如表1所示),做到每一个学习情境的实施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4课程设计以技术应用为目标,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中小型企业网络构建和管理实务”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要求,并将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导入课程体系,融进教学内容,突出了课程的职业性;创建了综合性、多功能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实训教学过程与工程应用技术对接,实训环节丰富多样,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坚持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原则,多模块的组合能体现出课程设置和课程选择的动态性,可拓展性,设置和课程选择的动态性,使课程设计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能力模块和知识模块的组合能避免单纯的技能的传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技能,突出了课程的开放性,如图3所示。
5结束语
通过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设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开发为依托,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其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精神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也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蒋洁.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4).
[2] 游贵荣.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8).
[3] 李志梅.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 中国电力教育,2008(6).
[4] 铙云波.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探讨[J]. 福建电脑,2006(2).
[5] 李圣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2005(35).
[6] 耿建生,李志红. 高职开设模块化综合技能课程的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6(26).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of Network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ourse Design and Practice
PAN Jie,JIANG Yun-li, YI Wen-quan, LI Su-qiang
(Computer Department of Ji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ujiang 332000, China)
- 上一篇: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
- 下一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