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筹划策略范文
时间:2023-09-14 17:5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纳税筹划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纳税筹划,企业所得税,筹划策略
一、纳税筹划的含义
什么是“纳税筹划”?到目前为止,还难以找到一个非常权威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但其定义至少应表述出以下几层意思:一是纳税筹划必须是不违反税法的;二是纳税筹划是事先进行的计划;三是纳税筹划的目的应是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最小化。
有关“纳税筹划”的概念,国内外的学者也有相应的论述:
国际财政文献局(InternationalBureauofFiscalDocumentation,IBFD)在其《国际税收词典》(IBFD:InternationalTaxG1ossary,Amsterdam1988)中对纳税筹划是这样表述的:“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经营和私人实务的安排以达到减轻纳税的活动”。
美国南加州W.B.梅格斯博士在与别人合著的《会计学》中讲道:“人们合理而又合法的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尽可能低的税收。他们使用的方法可称之为纳税筹划……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收是纳税筹划的目标所在”。另外,他还讲道:“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的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的少缴所得税,这个过程就是纳税筹划”。
张中秀在其主编的《公司避税节税转嫁筹划》一书中从“纳税筹划”所包含的方法上给出了纳税筹划的定义。他指出:“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非违法的避税方法和合法的节税方法以及税负转嫁方法达到尽可能减少纳税的行为”。可以用公式表示:纳税筹划=避税筹划+节税筹划+转嫁筹划。
综合以上几层意思,我们可以对“纳税筹划”下这样一个定义:纳税筹划,又称税务筹划、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的过程。企业纳税筹划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意图,就是站在纳税人的角度,在守法的前提下,谋求最大限度的“省税”。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目标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是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后实行的,它把原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统一起来,形成了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它克服了原来按企业经济性质的不同分设税种的种种弊端,真正地贯彻了“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实现了税制的简化和高效,并为进一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
有效开展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关键问题,是正确定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目标。纳税筹划目标,是指通过纳税筹划要达到的经济利益状况。它决定了纳税筹划的范围和方向筹划策略,是纳税筹划应当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将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目标应定义为:在法律认可且符合立法意图的范围内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这种定位,既克服了节税目标的狭隘性,又排除了不符合立法意图的避税问题,是企业定义其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目标的正确选择。
2、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派生目标是涉税零风险
如果说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第一个目标,那么,实现涉税零风险就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第二个目标,也是税后利润最大化这一税收筹划根本目标的派生目标。因此,在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中,为了实现日常稽查涉税零风险目标,企业必须要强化其内部管理制度,尤其要着重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创造平稳、有序的内部税收筹划环境,以备顺利通过稽查部门的日常检查。由于目前我国企业对税法的理解不到位,普遍存在着税收风险较高的问题,所以税收筹划需要把规避税收风险、实现涉税零风险纳入进来。这使得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目标更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三、企业所得税筹划策略
根据我国税法法规的相关规定中对税率、减免内容、法定扣除项目等的一系列规定,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税务筹划:
1、合理利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开展税务筹划
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后,遵循国际惯例将企业所得税以法人作为界定纳税人的标准,原内资企业所得税独立核算的标准不再适用,同时规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应汇总到总机构统一纳税。不同的组织形式分别使用独立纳税和汇总纳税,会对总机构的税收负担产生影响。企业可以利用新的规定,通过选择分支机构的组织形式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企业从组织形式上有子公司和分公司两种选择论文提纲怎么写。其中,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够承担民事法律责任与义务的实体;而分公司是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需要由总公司承担法律责任与义务的实体。企业采取何种组织形式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分支机构盈亏、分支机构是否享受优惠税率等。选择方案具体见表2-1。
表2-1 分支机构组织形式选择方案
税率选择
优惠税率
非优惠税率
盈利
子公司
分公司
亏损
篇2
关键词:新所得税法;研发费用;纳税筹划
一、新税法下研发费用相关规定的变化
1.规范了研发活动范畴
按照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适用于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时,应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若已形成无形资产,则应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进行摊销;但适用于此标准的研发活动仅限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所规定的项目。
2008年12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该通知的第三条明确规定了适用于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活动”。
2.加计扣除标准的变化
根据2008年前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技术开发费应于实际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在100%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加计扣除50%,这同旧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中有关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规定基本一致。而在2006年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前,对企业自创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也采取了全部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方法,即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不予以资本化。
而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对未形成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标准,并未出现变化;而对已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则规定可按其成本的150%予以摊销,其摊销方法为直线法,年限不得低于10年。而实际上,该规定与新会计准则中有关企业自创无形资产所发生的研发费用,采取一定条件下资本化处理的规定基本一致,即研究阶段的支出,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一定条件下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3.细化了研发费用内容
与旧所得税法相比,新税法明确界定了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范围,并通过列举的方式指出了具体的八项费用,其较之旧税法更为详细、具体,更有利于研发企业按照规定归集和申报材料,也更有利于税务机关的税收监管。在新所得税法中,并没有出现类似于“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等具有模糊性质的规定,这也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实施纳税筹划活动的空间。
根据2008年国税发116号文件,可以进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八项费用具体包括:(1)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资料费;(2)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动力费用;(3)直接从事研发人员的薪酬及相关津补贴;(4)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5)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6)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7)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8)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
二、新税法下研发费用纳税筹划策略改进
1.明确研发费用核算科目
按照2008年国税发116号文件的要求,企业应严格按照研发项目来归集核算其研发费用,并对其实行专账管理,如实填写年度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发费用的实际发生额;若企业在某个纳税年度内进行多项研发活动,则应按照不同研发项目分别归集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否则不予扣除。
由此可见,企业若想获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纳税筹划收益,首先需设置合理的会计核算科目归集核算其研发费用,同时还要在日常核算中将其直接或分配计入不同的研发费用。具体操作时,企业应在“管理费用”科目下设置“研发费用”二级科目,在该二级科目下再按其种类进行明细核算;而在新准则执行后,企业应在“研发支出”科目下分别设置“费用化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两个二级科目,在这两个二级科目下再按其种类进行明细核算。与此同时,企业应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对不同研发项目实行多维度统计。
2.合理区分两种处理方式
从理论上说,对于企业而言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处理和资本化处理其所获得的纳税筹划收益是不同的,前者往往会获得货币时间性价值,而后者为此会形成一定的所得税资产。为了合理区分这两种方式,企业首先需对研发活动所经历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进行界定,前者是指为获取新技术和知识而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后者则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者具有实质性改进的产品等。
但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新税法并没有对研发费用在何种条件下进行费用化处理,何种条件下进行资本化处理作出相关说明,为此还需借鉴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加以衡量,其具体需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为此,企业可充分利用新税法这一漏洞,尽量按照自身需要对研发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延长研究阶段的时限,从而获得纳税时间性价值。
例如,某项无形资产的账面原值为1000万元,全部由研发费用构成,摊销期10年,现已摊销4年,因此其账面净值为600万元。按照加计扣除的相关规定,此项资产在剩余摊销期内可予以抵扣的金额为900万元(600×150%),由此会形成75万元(300×25%)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假若该项无形资产的拥有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则会形成45万元(300×15%)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企业由此获得了一部分纳税时间性价值,但其前提是需对研发阶段正确区分。
3.实行集中研发费用分摊
根据新所得税法,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前提下,企业应对技术标准较高、投资数额较大,需由集团公司进行集中开发的研发项目,按其实际研发支出在其各成员单位间进行合理分摊。在实行分摊时,应按照权利和义务、支出和收益分享一致的原则,合理确定研发费用的分摊方法,并签订法定协议或具有公允性的合同。此外,集团公司还需负责编制研发项目的立项书、研发费用预算表、决算表和决算分摊表,以充分增加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依据。
与旧税法相比,新税法并没有对企业合理分摊研发费用设定任何事前审批程序,也未对是由集团公司还是由成员单位行使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权作出说明,这从另一面上说实质也增加了企业的纳税筹划空间。为此,企业可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是由集团公司还是由成员单位享受加计扣除,以上市公司为例,此举可显著增加其净利润,成为了母公司向其变相的利润转移。
4.充分利用其新会计准则
篇3
为什么要进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
营改增之前的增值税在我国只局限于部分商品销售与应税劳务之中,它的优点是能够环环征收、层层抵扣,很好的解决销售过程中重复征税的问题。而在我国,增值税的纳税人通常购买营业税服务却无法获得增值税的专用抵扣发票,显然这无形之中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而且服务业内部、不同的服务业之间、以及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企业的税负,也影响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由于营业税的税制制约了各产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 影响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客观上造成了鼓励制造业、限制服务业的结果, 影响了我国国际竞争力,因此迫切需要进行营改增税制改革。2011年11月16日,我国通过了《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营改增的任务。
二、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
(一)降低税负解放生产力
显然,在营改增的背景之下,以往重复纳税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的解决,这对于各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对它们的生产力起到了大大的解放作用,同时扩大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对于年轻创业者来说,营改增更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这样可以减轻他们的创业负担。例如新兴某航空信息软件公司,通过整合自身会计系统,合理安排公司筹资、经营、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针对采购、生产经营以及内部核算等合理决策,利用营改增这一利好时机,利用国家法规积极进行税务筹划,既保证企业完成纳税义务,又降低了税收负担提高了税后利润,实现自身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使部分企业实际税负增加
虽然营改增给大部分企业带来了减轻负担增加利润的好处,但也难免存在一部分企业,它们的税负在营改增之后不降反升,其主要原因还在于与其来往的企业,每个企业都有自身固定的贸易伙伴,在营改增之前,各个企业按照营业税进行纳税,而营改增之后,营改增的企业按照增值税进行纳税,其未进行营改增的合作伙伴并不具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换言之,这些营改增企业缺乏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索取渠道,因此它们要缴纳的费用上升。例如安徽江淮汽车物流公司,2012年安徽江淮汽车物流公司进入营改增的试点,但该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大部分均为试点外企业,这样一来,安徽江淮汽车物流公司就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相比较进入试点之前,安徽江淮汽车物流公司的总体税负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了。
三、营改增后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合理策略
(一)选择合理的贸易伙伴,挖掘增值税专用发票获取渠道
上文中已经提及,有部分企业在营改增之后税负不降反升,因此对于进入营改增试点的企业来说,首当其冲的任务便是选择合理的贸易伙伴,挖掘增值税专用发票获取渠道,特别是拥有高抵扣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最好的办法便是选择一般纳税人作为自身的贸易伙伴,因为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率高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率,如果本企业属一般纳税人的话,便可以获得更多的进项税额抵扣。而如果大部分贸易伙伴仍然不在试点内,就应该在所有行业完全实现营改增之前寻找已进入试点内的临时贸易伙伴,这样就可以减轻这个过渡阶段企业所面临的高额税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利用营改增,企业适当改变经营模式,达到减轻税负的作用
企业可以借助融资租赁,一方面可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另一方面,还可以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资产的最终所有权可以转移也可以保留。由于其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出现问题时租赁公司可以回收、处理租赁物,因而在办理融资时对企业资信和担保的要求不高,所以非常适合中小企业融资。不仅如此,资产租赁,现在已属营改增范围了,企业在实行资产租赁时,可以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了,承租方可以抵扣很大一部分进项税额,为承租方节约很大一笔资金,同时对于资产的出租方而言,其业务更是得到了拓展。
(三)按照自身企业会计系统的完备性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
在缴纳增值税的过程中,纳税人身份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对一般纳税人采用不同行业不同税率的做法进行纳税,对小规模纳税人则采用简易计税的方法,统一以3个百分点计征税款。对于企业而言,应该预先计算好不同纳税人身份所背负的税负额度各是多少,进行比较从而选择出合理的纳税人身份。例如厦门佳吉物流有限公司为“营改增”试点地区一般纳税人,主要对外提供交通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服务,2013年,该公司预计年销售额为600万元(含税),其中交通运输服务的销售额为400万元,物流辅助服务的销售额为200万元,可抵扣进项税额共计10万元,若该公司继续维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身份,合计纳税45.056万元;若该公司分立为甲、乙两个公司,交通运输服务400万元由甲公司提供,物流辅助服务200万元由乙公司提供,则甲公司和乙公司的年销售额都在500万元以下,符合试点小规模纳税人资格认定标准,此时两公司合计纳税19.288万。因此厦门佳吉物流公司应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相反,如果企业本身本是小规模纳税人,而转变为一般纳税人身份对企业而言具有有利影响时,企业应争取一般纳税人身份。
(四)继续利用原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
1. 为保持现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对现行部分营业税免税政策,在改征增值税后继续予以免征,如: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合同能源等共计13项。
2. 跨年度租赁合同的过渡安排。试点纳税人在该地区试点实施之日前签订的尚未执行完毕的租赁合同,在合同到期之前继续按照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缴纳营业税。这对出租方来说,在合同到期之前继续按照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缴纳营业税,对承租方来说,可以与出租方商量,取消合同,重签合同,出租发票就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
3. 现行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在试点期间的过渡安排。试点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允许其营改增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五)企业财务工作者应及时更新相关税收政策,提高自己的税收筹划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
例如相关政策中指出如果某些试点企业在营改增后税负不降反升,符合要求的便可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定期补助。这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的主要目的便是有效的减少营改增的改革阻力,加快营改增在全国各行各业的普遍实施。
为了规范和完善跨境应税服务的税收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跨境应税服务增值税免税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企业财务工作者应努力学习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做到合理利用,提高企业税后利润。
篇4
关键词:施工企业;纳税筹划;合理避税;策略分析
1引言
从我国目前的施工企业纳税筹划及合理避税工作展开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缺少对税法基本要素的认识,对优惠政策利用不到位以及避税技术有待提高等方面。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施工企业纳税筹划及合理避税策略。
2施工企业实施纳税筹划及合理避税的作用与意义
企业的纳税筹划与合理避税是企业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纳税筹划与合理避税能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一步减少企业的税收支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同时,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优化政策,也是从国家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的。企业合理避税方案的制定,一方面能够减轻企业的税收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推动国家经济的调整。是从国家与企业两项角度的良性发展,对实现国家经济建设与企业经济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3优化与完善施工企业纳税筹划及合理避税的具体措施
3.1对税基进行有效的缩小
近些年来我国的税收制度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趋势。那么,在这样一个趋势导向下。企业的相关人员,便可以通过降低计税依据的方式来缓解企业的税收负担。对此,在具体的工作展开中,工作人员可针对材料的折旧与核算等方式来逐步实现科学、合理化的税收筹划方案。同时,由工作人员对应该缴纳税额的现金价值进行计算,展开分析,并通过双倍余额递减法,来完成折旧时的税额计算。
3.2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筹资方式
在目前实际的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往往会采用多种类的纳税筹划方式,积极应用于政策优选方式当中。同时,在税法的相关规章制度中,也存在着很多能够进行优选的政策。企业工作人员仍要不断加大政策优选的力度,以此来实现纳税筹划的基本性目标。此外,企业纳税方面的相关工作人员还要落实好定价的转让方式,实现劳务与关联企业间商品转让价格的联动。而企业在发生实际的借款行为时,也要有效利用好关联企业,实现资金向负债的转变。同时,在企业的资金筹集活动中,也要做好纳税的筹划工作。实施清晰、科学的资金筹集决策目标。过程中,不仅仅要确保资金筹集的数量,还要有效降低资金的成本。企业纳税方面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始终站在纳税角度,分析在不同资金筹集方式下,税收工作所形成的不同影响。不断丰富企业的资金筹集方式,为后续其他工作的展开夯实基础。
4通过我国税法基本要素来对纳税进行有效筹划
在我国的税法中,对企业的纳税范围、比例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那么,这些规定内的因素,也会在税收工作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的工作人员,为进一步完善税收筹划工作,便要不断加强对税法的认识。在税法的范围内,制定科学的筹划方案。不过,从我国当前大部分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缺少对税法的理解。一些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制定筹划方法时,甚至会跳脱于税法之外,忽略了税法规定的相关要素。因此,使最终呈现出来的筹划方案缺少水平与可行性。对此,企业也不断明确筹划方法制定的重点,遵循税法的基本要素,来合理规划避税策略。
5通过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差异来进行纳税筹划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会计制度本身与税法仍存在差异性。并且,税法中的内容,除了对企业的纳税工作进行规范外,也给出一部分优惠政策。那么,在企业进行筹划工作时,便要实现好优惠政策的有效利用,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经营结构。使企业在完善与优化后,能够满足税法内部的优化政策条件,从而合理享受优惠政策。并且借助于优惠政策,来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1优化企业资产的购置,通过资产购置落实避税工作
我国的发展目标多为整体经济,并以此作为目标对产业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同时,通过有关政策的制定,鼓励企业使用一些设备,并提供优惠政策。那么,在企业进行资产购置时,便要尽可能选择这些具有优惠政策的项目与产品,从而对企业自身的税负进行有效降低。
5.2完善费用列支工作,实施有效的避税筹划
在企业的合理避税工作中,费用列支也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式。企业要在税法的基础上,由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当期的费用进行最大限度的列支。从而通过企业所得税的降低,来减少企业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6施工企业避税方式分析
6.1科学、合理地利用避税技术
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合理避税能力。企业要有效利用相关的技术方式,始终将节税作为企业自身的主要发展目标,并做好减税技术手段的应用。那么,避税技术应用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合法的税收减少上,也体现在小型企业的扶持上以及国家资源的合理分配上。从而从企业角度出发,推动国家产生结构的升级与优化。对此,在企业进行筹划工作时,要同时立足于多方角度。结合税收与资本结构,以及会计方式,来进一步完善税收的筹划工作。通过税收筹划工作的合理规划,减少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出企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6.2做好低税率的筹划工作
在企业进行合理避税与纳税筹划工作时,为了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还可以对税率进行有效的降低,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提高。对此,结合我国目前税法的相关要求,以及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若想要受到低税率政策,便要在现有的经营范围内,进行再一次的优化与调整。通过合理的调整,来降低税率,减少企业税收支出,扩大企业经济效益。
6.3结合我国的税收政策,进步完善避税工作
税收政策的利用是企业合理避税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的税法颁布中,往往也会同步制定税收的减免政策。因此,企业在进行地点设立、投资决策时,也要考虑好国家的税收减免政策,制定科学的企业决策方案。过程中,企业纳税人也要对成本的核算方法进行有效的策略和规划。实施严格的费用支付管理与成本核算,在企业内容构建良好的经营环境。
篇5
关键词:企业;会计;纳税筹划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营效益是当前各个企业和单位追求的目标,更是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保证发展优势的关键所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有很多方法,但是其中最为主要和常见的方法为纳税筹划问题,其是保证当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良好有序发展的关键。
一、纳税筹划的概述
纳税是当前每个公民的义务,是保证社会正常稳定发展的关键。纳税筹划,是指在国家政策和税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纳税人通过各种方式对所需要缴纳的税务进行分析,提出其合理的事前筹备,降低所需要缴纳税务的金额。在多种纳税方案中选择最优化的纳税方案,避免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造成税务的过多和负担的加重。以尽可能减轻纳税人的纳税负担,为今后的经营活动带来一定的税收利益和经济利益。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各种制度的不断完善,纳税制度和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使得其也在发展过程中,对其发展措施和发展流程的要求不断的增加。
一般情况下,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税”,使企业经营利润达到最大化。目前国内有很多专家学者正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因为他们大多将研究的目光停留在企业外部环境方面,包括如何选择纳税地点、如何利用税收中的优惠条件、如何利用税收法律法规中的漏洞缺陷部分等方法以达到“节税”目的。某些企业也会聘请一些知名的税务专家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然而这样花费的成本有时可能比纳税筹划为企业节约的税款还要高,长此以往,得不偿失且效果总不尽人意。
事实上,利用企业会计进行纳税筹划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利用那些科学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纳税筹划,“节税”效果更为明显。
二、如何利用企业会计进行纳税筹划
下面就如何利用企业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企业纳税筹划,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利用存货计价方法进行纳税筹划
1.存货计价方法
存货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拥有的将要出售的产成品、或仍处于生产阶段的在产品、或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不同的存货采用的计价方法有所不同,进而就会产生不同的期末存货价值和销货成本,这样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所得税情况。目前我国税制规定,纳税人必须按照实际成本价格对各项存货的使用情况进行计算,所使用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等。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选定计价方法,则在一定时期内不得随意更改,且由企业领导机构批准,并在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适当说明,最后报当地税务机关备案。
2.如何利用存货计价方法进行纳税筹划
(1)在物价波动的情况下,企业应当选择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平均法进行存货计价,这样可防止由销货成本的波动导致企业不同时期经营利润的波动,进而避免企业不同时期应纳所得税的波动,维护企业生经营活动的稳定性。
(2)在实行累进税率的情况下,企业应当选择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平均法进行存货计价,这样可维持企业不同时期存货价格的均衡性,保证企业产品成本的稳定性,进而使不同时期的利润保持一定的均衡性,尽量避免企业在利润过高时期使用过高税率进行会计核算,从而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税后收益。
(二)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纳税筹划
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一般来说,企业不同时期产生的折旧需计入到产品成本或当期费用中去,这对企业当期成本的高低、利润的大小和应纳所得税的多少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何正确选择折旧方法,进行折旧计算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而影响折旧计算的因素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等。
2.如何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纳税筹划
(1)要充分了解固定资产时间价值和不同时期的税制。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和手段进行分析与控制,在当前企业发展中,对财务的处理方式和处理手段也在不断地增加和变化,保障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其经济效益的良好有序进行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前提关键。如果企业所得税税率在未来时期内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那么企业应当选择平均年限法,这样可减轻企业税率负担。如果企业所得税税率在未来时期内呈现出逐步降低的趋势,企业则要将市场资金的折现率高低考虑在内,进而选择最佳的折旧方法。
在累进税制下,若企业获得过高的利润额,相应地则必须为过高的利润部分承担过高的税率,最终导致企业税率负担加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最好采用平均年限法,使企业利润保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
(2)要充分考虑折旧年限。
一般情形下,在创立初期,企业会享有减免税待遇,这时企业应当尽量延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知道减免期满后再将折旧计入产品成本内。若企业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期,而且无法享受税收优惠待遇,那么企业可采取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加上固定资产成本回收,达到延期纳税的目的。
三、利用坏账损失处理方法进行纳税筹划
在现行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规定下,企业有权采取直接转销法或备抵法对坏账损失进行处理。其中备抵法主要用于应收账款的始发期间,企业为计提坏账做好准备工作,尽量增加当期扣除项目,减少因扣除项目产生的应纳税所得额,这样可有效减轻企业的税率负担。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备抵法可将当期所得的一部分利润进行后移,使企业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等于间接地享受到国家的一笔无息贷款,不仅能够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流动资金,而且可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税收利益,一举二得。
四、结束语
篇6
一、充分认识做好纳税筹划的重要性
首先,纳税筹划是使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税收具有法律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企业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不纳税或少纳税,就意味着花少量的费用获得同样的法律认可和国家法律保护。企业在仔细研究税收法规的基础上,按照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安排自己的经营项目、经营规模等,最大限度利用税收法规中对自己有利的条款,无疑可以使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其次,纳税筹划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促进力。纳税筹划是一种高智商的增值活动,为进行纳税筹划而起用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必然为企业经营管理更上一层楼奠定良好基础;纳税筹划主要就是谋划资金流程,它是以财务会计核算为条件的,为进行纳税筹划就需要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会管理,从而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第三,纳税筹划是维护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保证。在政府和社会成员商品意识、法律意识较强,平等竞争较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已经基本建立的今天,企业要想通过偷逃税来获取物质利益,结果会得不偿失,一旦被发现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轻则补税罚款,重则拘役或判刑。失去信誉的企业将无法在竞争中生存,只有通过税收筹划节税,不偷税、不抗税,才能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应采用的纳税筹划策略
㈠收入纳税筹划策略,就是通过对取得收入的方式和时间、计算方法的选择、控制,以达到节税目的的策略。
1.销售收入结算方式的选择。企业销售货物有多种结算方式,不同的结算方式其收入的确认时间有不同的标准。通过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可以合理归属所得年度,以达到减税或延缓纳税的目的。
2.收入确认时点的选择。每种销售结算方式都有其收入确认的标准条件,企业通过对收入确认条件的控制,可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因此,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企业应特别注意临近年终所发生的销售业务收入确认时点的筹划。
3.劳务收入计算方法的选择。长期合同工程的收益计算可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和完成合同法,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采用完成合同法为佳。因为完成合同法在丁程全部完工年度才报缴所得税,故可获得延缓纳税之利益。如果企业每年均无亏损,宜采用完成合同法,因该方法可享受延缓纳税及合并计算费用限额的利益。但企业若有前五年待弥补亏损,则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为佳。
㈡成本费用纳税筹划策略,即基于税法对成本、费用的确认和计算的不同规定,根据企业情况选择有利方式的策略。
1.存货计价方法不同,企业存货营业成本就不同,从而影响应税利润,进而影响所得税。因此,存货计价是纳税人调整应税利润的有利工具,选择最有利的存货计价方法能达到节税目的。依现行税法,存货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不同方法,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纳税的影响是不同的,这既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步骤,也是纳税筹划的重要内容。
2.折旧方法的选择由于折旧要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直接关系到企业当期成本、费用的大小,利润的高低和应纳所得税的多少,因此,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的计算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3.成本、费用的分摊与列支。通过对成本各项内容的计算、组合,使其达到一个最佳成本值,以实现最大限度地抵消利润少缴税。运用成本、费用分摊与列支方法,并非任意夸大成本、乱摊成本,而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运用成本计算程序和核算方法等合法手段进行的财务纳税筹划活动。可以采用费用分摊法、费用列支法对费用成本进行分摊。
㈢盈亏抵补纳税筹划策略。盈亏抵补是准许企业在一定时期以某一年度的亏损,去抵以后年度的盈余,以减少以后年度的应纳税额。这种优惠形式对扶持新办企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对具有风险的投资有相当大的激励作用。但这种办法的应用,需以企业有亏损发生为前提,则就不具有鼓励的效果,而且就其应用范围而言,只能适用于企业所得税。
㈣租赁纳税筹划策略。从企业纳税筹划的角度看,租赁也是企业用以减轻税负的重要方法。对承租人来说,租赁可获取双重好处:一是可以避免因长期拥有设备而承担负担和风险,二是可以在经营活动中以支付租金的方式冲减企业的利润,减少税基,从而减少应纳税额。尤其当出租人和承租人同属一个大的利益集团时,租赁形式最终将会使该利益集团所享受的税收待遇最为优惠,税负最低,但这已涉嫌租赁避税,企业在操作时应本着公允价格进行。
㈤筹资税收筹划策略。从纳税角度看,企业采取不同筹资渠道产生的纳税效果有很大的差异,对某些筹资渠道的利用可有效地帮助企业减轻税负,获得税收上的好处。通常情况下,企业自我积累筹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要重于向金融机构贷款所承受的税收负担,企业之间互相拆借筹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内部集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总体上看,企业内部集资与企业之间拆借方式效果最好(尤其企业间税率有差别),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效果最差。
㈥投资纳税筹划策略。税负的轻重,对投资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纳税人(投资者)在为进行新的投资进行纳税筹划时,基于投资净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应从投资行业、投资方式、企业的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优化选择。
1.投资行业的选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不应忽视投资国的有关行业性税收优惠及不同行业的税制差别。目前世界各国都普遍实行行业性税收倾斜政策,只是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其税收优惠的行业有所差别。
2.投资方式的选择。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一般来讲,进行直接投资应考虑的税制因素比间接投资要多。由于直接投资者通常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直接的管理和控制,这就涉及企业所面临的各种流转税、收益税、财产税和行为税等。而间接投资一般仅涉及所收取股息或利息的所得税及股票、债券资本增益而产生的资本利得税等。投资者在进行直接投资时,还面临着收购现有亏损企业或兴建新企业的选择,这其中也存在一个纳税筹划问题。如果税法允许投资企业与被收购企业合并报表集中纳税,则盈亏互抵之后投资者所得税税负将有所减轻。
3.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公司内部组织结构不同,其总体税负水平也会产生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子公司与分公司的税收待遇不一致。从税法角度看,子公司是独立纳税人。而分公司作为母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具备独立纳税人资格。因为分公司不是独立纳税人,其利润或亏损结转给总公司,由总公司统一集中纳税,这样总公司和各分公司之间的盈亏在计税时可以互抵,而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则不享有这一纳税优待。
篇7
关键词:营改增 纳税筹划 问题
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每个公民应承担的责任,做好纳税工作十分重要,国家为此也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政策,“营改增”政策就是其中的一种,是社会发展下衍生的产物,严格遵循“营改增”政策,是企业运营发展的基础,因此,研究“营改增”政策的影响以及在“营改增”政策下的纳税筹划问题至关重要,是实现纳税筹划有效性的基本条件。
一、“营改增”政策与企业纳税
“营改增”政策改变了企业的纳税结构,一是“营改增”政策降低了企业税负负担,避免了重复收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了企业成本,有助于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营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综合实力。二是“营改增”政策同样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其弊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营改增”之后,税率上调,实际上增加了部分企业的税收负担,“营改增”政策具有较多条款,对企业不同业务形式规定的税率是不同的,有的业务税率较高,有的业务税率较低,在税率上调的情况下,部分企业业务税率变高,税负增加,因此,增加了部分企业的税收负担。第二,增值税抵扣会延期发放,对于一些资金紧张的企业而言,会影响企业资金流通,无法实现自己的合理配置,阻碍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营改增”后的纳税筹划问题及策略
(一)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在“营改增”试点方案中明确规定了税收优惠政策,部分企业可以延续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如此一来,企业可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为企业争取最大利益,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第一,以往免征营业税的项目在“营改增”之后,同样享受免征待遇。第二,以往享受营业税减免优惠的项目在“营改增”之后同样享受即征即退优惠政策。第三,境内个人或单位在实施出口任务时,可以免除增值税或者实施零税率政策。由此可见,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实现纳税筹划,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寻找记账
寻找记账是有效进行纳税筹划的方式之一,记账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合理进行纳税筹划,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为企业创造利益价值。记帐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能够进行责任分担,在进行账务处理过程中难免出现纰漏,在出现错误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相对的,在企业寻找记帐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账务处理出现纰漏的可能性,即使账务处理出现错误,记帐公司还能够为企业承担部分责任,因此,寻找记帐,能够有效进行责任分担,尽最大程度保证记帐的准确率,降低企业损失。第二,专业性强,税收缴纳计算的准确率高,记帐公司都是由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熟悉精通税法与相关制度,能够为企业制定最有效、合理纳税筹划策略,提供优质服务,保证服务的准确性与专业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第三,节省费用,节约开支,企业设置会计岗位,需要为会计人员支付薪资,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又不强,寻找急症事务所,花费少,专业性强,更加合算,有助于节省费用,降低成本。
(三)选择恰当的纳税人身份
纳税人身份不同,征收率也不同,因此,选择恰当的纳税人身份尤为重要,是实现纳税筹划的有效措施。选择恰当的纳税人身份即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不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小规模纳税人身份与一般纳税人身份存在较大不同,第一,征收率的不同,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税收的征收率是3%,一般纳税人销售额税收的征收率是6%~17%,第二,年应税销售额不满500万为小规模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为一般纳税人。第三,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征收率低,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在销售额高于500万以后分割业务,或者成立新企业,能够降低征收率,利用3%的征收率进行缴税,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降低企业成本,实现合理的纳税筹划。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政策税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在“营改增”政策背景下,建立新的思考方式,运用有效的纳税筹划策略,能够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轻企业税负负担,提上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讨论“营改增”政策下的纳税筹划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价值。
参考文献:
[1]潘文轩.“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释疑[N].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3(01)
篇8
关键词:营改增;税收筹划;策略
2016年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后,有效的解决了企业重复纳税的问题,可以为一些企业减轻税收负担,但是在新的税收政策环境下,企业将面临新的纳税申报程序、会计核算、缴纳税款程序,因此企业要分析营改增税收政策带来的影响,,从营改增税收政策新变化出发,结合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环境,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税收筹划,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营改增概述
(一)营改增的主要内容
我国“营改增”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在部分行业部分地区进行试点。上海是首个试点城市;第二步,选择交通运输业等部分服务业服务行业试点;第三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营改增”,也即消灭营业税。
营改增后税率发生了变化即:按11%的税率向提供交通运输业的企业征收税款;按3%的税率向提供应税服务的小规模纳税人收取税款;建筑企业按照11%征收增值税等。
(二)营改增的重要意义
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一些企业存在着原来征税不足、隐瞒收入、偷逃营业税的问题,然而在全面实施营改增后,征管链条当中买卖双方会形成销项和进项之间的稽征关系,征管加强,过去隐瞒的税收收入、纳税人偷逃的行为就有可能随着全面实施营改增后暴露出来。全面实施营改增有利于加强征管,可以创建出一个更加公平的税制环境,促进纳税人公平竞争和社会整体经济效率的提升,可以说全面营改增可以起到简化税制,避免重复纳税,有利于统一服务业和制造业税制,最终达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
二、基于2016年营改增环境下的企业税收筹划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纳税筹划意识
在营改增环境下,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营改增条件下可以有效的避免企业重复纳税的问题,但是如果企业不能够在营改增环境下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那就不能再营改增环境下起到降低税负的效果,因此企业要树立起科学的纳税筹划意识,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纳税筹划意识:
首先,企业要转变原来的纳税筹划思路,在营改增环境下企业不能将眼光局限在当前的税务状况下,而是要将眼光放远一点,更好的完善税收筹划工作,及时的更新自身的税收筹划意识。
其次,企业要完全掌握国家颁布的营改增税收政策,这样才能够及时的应对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才能够深刻挖掘出营改增中的潜在的机遇,实现降低企业税务负担的目标。
最后,企业全体员工要认识到税收筹划工作不仅仅是纳税筹划人员的工作,也是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事情,因此要树立起纳税筹划的全员意识,提高纳税筹划的效率。
(二)建立完善的增值税发票管理机制
在营改增环境下会给企业的发票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按照营改增税收政策的要求不断完善增值税发票管理制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企业要对发票的使用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建立健全,对发票的取得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规范发票的开具、传递、管理等环节,避免出现非法出售发票、虚开发票等违规行为的出现,例如企业在取得发票的时候,企业要从一些正规的一般纳税人手中购买设备和服务,并且要对其提供的发票进行真伪鉴别;其次企业在开具发票的时候,要保证字迹清楚、项目齐全、时间相符、符合实际、没有涂画等;再次企业在对发票进行管理方面上,要严格的落实专人管理制度,委派专人来管理发票设备和发票,对发票进行作废的时候,要在发票的各联上都注明“作废”的字样;最后企业要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的登记,并且对其进行定期核对和审核,保证增值税税票使用的合理合法化。
(三)提高税收筹划人员的素质
企业任何的纳税筹划工作都是由税收筹划人员来进行的,因此在营改增环境下就离不开高素质的纳税筹划人员,一支专业素质强、工作态度好的纳税筹划队伍才能够满足营改增环境的需要,因此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税收筹划人员的素质:
首先,企业要重视对税收筹划人员的业务培训,要认识到在营改增环境下会对税收筹划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只有通过培训的方式,让税收筹划人员能够了解营改增税收政策的真正内涵,提高自身处理税收筹划业务的能力。
其次,企业也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税收筹划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在营改增环境下避免出现钻税收优惠空子的问题出现,只有税收筹划人员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够保证在进行税收筹划工作的合理合法性。
再次,企业的税收筹划人员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学习新的营改增税收政策,及时的掌握营改增税收政策给掌握处理带来的变化,这样才能在营改增的背景下可以正确的处理相关会计业务,提高处理会计业务的效率和水平。
(四)做好防范风险的工作
在营改增的背景下,企业难免会遇到一些税收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完善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如果在全面实施营改增后,企业不能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就会遇到税收风险,例如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制定纳税筹划方案的时候,还仅仅凭借主管臆断的话,就会引发税收风险,因此企业要冲从实际情况出发完善防范风险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企业在税改增背景下作出的任何纳税筹划工作都要进行系统的评估,要确定税收筹划方案不会产生风险后才开始执行。
其次,企业要提高税收筹划人员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对可能发生风险的控制能力,这样就可以及时的处理税收风险。
再次,企业要加强对风险信息的传递程度。只有企业加强对风险信息的传递,才能够将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时的传诶企业的管理者,管理者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风险,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信息传递不及时带来的风险。
(五)对纳税人进行合理的定位
原纳税人在营改增之前申报营业税的时候,纳税人的身份主要包括了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然而在营改增之后增值税纳税义务人主要包括了扣缴义务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因此在发票管控、会计核算体系、纳税申报程序等方面也就会有所差别,这就需要企业从自身产品的特性、经营规模、会计核算的规则出发,对自己纳税人的身份进行合理的确定,进一步防范风险,合理的进行税收筹划。同时在营改增之后一些增值税税率会有所不同,纳税申报程序和会计核算体系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就要在掌握增值税税制的前提下,通过延迟固定资产、生产设备等方式,增加与纳税人之间的合作,从中获得较多的进项税抵扣凭证,实现合理避税,达到降低税负的目标。
三、总结
综上所述,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营改增会对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企业要对营改增税收政策的真正内涵要深刻的认识,为了更适应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企业要积极的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降低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企业减轻税收的压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郁明.“营改增”试点企业的税负影响和筹划策略[J].交通财会,2013(10).
[2]沈旭东.新会计准则下中小企业会计税收筹划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07).
篇9
关键词:企业集团;纳税筹划;财务管理目标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006-02
企业集团纳税筹划,是指从集团发展的全局出发,基于法制规范,通过对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的融资、投资以及收益实现的进度、结构等进行合理安排,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纳税支出,以实现企业集团税后利润的最大化或税负最小化目的的一种战略筹划活动。纳税筹划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决策的重点之一,是集团发挥资源一体化整合优势与管理协同优势实现整体资源配置的秩序化与高效性的重要保证。企业集团的纳税筹划主要包括企业投资的纳税筹划、筹资的纳税筹划和生产经营管理的纳税筹划。
一、企业集团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1.企业集团纳税筹划是降低纳税成本、规避纳税风险的重要措施。纳税成本具有收益变现程度的非对称性和完全的现金性两个显著特征。对于一个法人企业而言,由于自身现金调剂能力的限制,在纳税现金支出上几乎没有任何弹性而言。而企业集团是由若干个成员企业组成的一个利益联动的有机体,在诸如纳税现金流量的计划安排与统筹调剂方面可以利用科学的纳税筹划创造出更大的弹性优势,实现在集团整体上与成员企业个体上纳税能力的相对提高或纳税风险的相对减少。
2.企业集团纳税筹划是实现集团财务管理目标的具体要求。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资源一体化整合优势与管理协同优势,实现整体资源配置的秩序化与高效率性,以期确定并不断拓展市场的竞争优势,实现集团价值最大化。纳税筹划也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企业集团的纳税活动要实现1+1>2的协同效果就必须进行统一的纳税筹划。企业集团不同于单个企业,它是由多个成员企业组成,每个企业的纳税活动势必会影响企业集团的财务目标的实现。只有从一个企业集团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出发,合理进行纳税筹划,才能使集团整体最少纳税。
3.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受到环境影响,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综合考虑各相关者的利益,这其中有权益资本所有者、知识资本所有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也演进为基于权益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现代企业集团利用税收优惠、税率差异等方法开展纳税筹划,对于微观主体的直接作用体现为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财务决策、有利于企业培养依法纳税的观念、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现代企业集团纳税筹划的目标,概言之,就是减轻税收负担、争取税后利润最大化,其外在表现是纳税最少、纳税最晚,即实现“经济纳税” 。
二、企业集团投资的纳税筹划策略分析
投资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它既是企业诞生的唯一方式,也是企业得以存续和发展最重要的手段,对投资主体来说,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对盈利的关注应充分考虑各种税收因素。企业集团投资的纳税筹划是指企业集团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中有关投融资的减免税优惠,借助成员企业的新建及合并,项目投资的合理配置,达到纳税筹划的目的。
1.投资组织形式的选择。企业在设立时都会涉及组织形式的选择问题,而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供企业选择的企业组织形式很多,不同的组织形式税收负担不同。企业可以通过纳税筹划,选择税收负担较轻的组织形式。企业集团依据税法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税收优惠规定,通过对核心企业的类型选择,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
2.投资行业的选择。在中国,税法对不同的行业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予以充分的考虑,结合实际情况,精心筹划投资行业。企业集团可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税收优惠规定,通过对被投资企业所从事产业的选择,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例如,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中国现在给予的税收优惠,目标之一是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集团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有意识地进行多元化投资,充分利用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的政策,调整成员企业的生产结构,通过筹划降低企业的整体纳税成本。
3.投资方式的选择。目前,中国一些企业集团积极致力于资本运作、企业重组,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对于减轻税负将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对投资者而言,投资者可以用货币方式投资,也可以用建筑物、厂房、机械设备或其他物件、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等作价投资。中国税法规定,以不动产、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营业税,但转让该项股权,应按转让所得额缴纳营业税。而且,中国税法还规定,投资、联营的一方以土地(房地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作为联营条件,将房地产转让到投资、联营的企业中,这种行为具有投资的性质,与房地产的出售不同,没有取得转让房地产的收入,按有关规定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4.投资地区的选择。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税法对投资者在不同地区进行投资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如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西部地区等税收政策比较优惠。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对成员企业所在地和核心控股公司所在地的选择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以享受政府区域性政策所提供的税收优惠。因此,投资者可根据需要,向这些地区进行投资,以减轻税收负担。
三、企业集团筹资的纳税筹划模式分析
1.资本弱化模式。在纳税筹划过程中,企业应首先比较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资金成本,包括资金占用费和资金筹集费。不同的筹资渠道资金成本各不相同,取得资金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因此,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包括税收在内的各方面因素,才能比较出哪种筹资方式更有利于企业。中国税法规定,权益资本以股息形式获得报酬,一般要被征税两次,一次是分配前作为企业的利润或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另一次是分配后作为权益资本所有者的股息收入,征收预提所得税。而企业支付债务资本的利息可以列为财务费用,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因此,企业集团可以通过设计资本来源结构,举债投资,加大债务资本比例,制造“资本弱化”模式,降低自有资金的比例。即使在扩大生产规模过程中,也尽量使用国内外银行贷款作为投入资本,从而降低税务成本。并且,有时可以利用其境外的关联企业以债务资本形式贷款给企业,这种贷款利息要大大高于正常金融机构贷款利息。但这并不意味着负债越多越好,企业的负债筹资应该以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有效地控制风险为前提,否则有可能使企业陷于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倒闭。
2.租赁模式。租赁也是企业集团用以减轻税负的重要筹划方法。对承租人来说,租赁可获得双重好处:一是可以避免因长期拥有机器设备而承受的负担和风险;二是可在经营活动中以支付租金的方式冲减企业的利润,从而减轻税负。同时,租金的支付比较稳定,与购买机器设备相比,具有较大的均衡性。因为购买设备时,其价款一般为一次性支付,即使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资金的支付时间仍比较集中。而租赁支付租金的方式可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共同商定,这样,承租企业可从减轻税负的角度出发,通过租金的平衡支付使利润在各个年度均摊,以减轻税负。
3.可转换债券模式。企业利用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在债券的存续期内享受利息减税的优惠;另一方面,债券的存续期满时,若债券转换获得成功,企业则不需用现金偿还本金。所以,该方式能为筹资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
四、企业集团经营管理过程的纳税筹划
1.存货计价纳税筹划方法。按新的会计准则,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集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导致不同的会计利润和存货估价,并对企业税收负担产生影响。在物价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应选择先进先出法,才能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物价持续波动的情况下,则易采用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以避免企业各期应纳税所得额的上下波动。
2.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式。折旧作为固定资产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转移,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因此它有着“税收挡板”的作用,因为每个纳税期折旧额的大小,会影响企业当期的应纳税额,从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税负。一般来说,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选择加速折旧法,可以使企业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
3.销售收入的确认。销售收入不仅影响企业利润的形成,进而影响企业所得税的缴纳,而且它还是计算确认企业增值税、营业税等税额的关键因素。不同的结算方式,企业确认销售收入的时间不同。因此,企业应根据产品销售策略选择适当的收入确认方式,尽量推迟确认收入,从而延迟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
4.选择合理的费用列支方式。首先,要是企业发生的费用尽量得到补偿。企业应将国家允许的费用足额列支。包括按国家规定提足折旧费、福利费、教育费附加、工会经费等。其次,要充分预计可能发生损失和费用。对一些可预计的损失和费用以预提的方式提前计入,如大修理费等。
总之,集团公司通过纳税筹划,将税收杠杆的制约导向功能有机地融汇到企业财务决策和战略选择中,以期优化集团市场价值取向促使集团整体理财行为的科学化最终实现企业集团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荆艳艳.论企业税收筹划策略[J].科教文汇,2006,(9).
[2]赵玉麒.企业集团税收筹划分析[J].陕西教育理论,2006,(1).
篇10
关键词:纳税筹划;企业;运用;策略
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可以帮助企业与个人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减少纳税人的纳税金额,确保个人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因此,对于纳税筹划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
参与1935年的“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案的议员曾说过:“对于自己的事业,任何人都有权利进行合理的安排,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减少纳税,相关人员不能要求人们多交税。”法律界一致认同此议员的观点。纳税筹划是合理避税的一种说法,也被称为税收筹划,其规范化定义是:对理财及经营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并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取得节税的经济利益。该定义规定的纳税筹划必须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且采取的方法和行为要合理。其次,纳税筹划发生的时间是需要在投资理财和生产经营活动之前的,并且将使纳税人获得最大化的利益作为纳税筹划的目标,利益最大化既含有赋税最轻的含义,也具有将企业的价值发充分发挥到最大化的意思。
二、纳税筹划的内容和特点
(一)纳税筹划的内容节税筹划、避税筹划、转嫁筹划以及实现涉税零风险是纳税筹划所包含的重要内容。在不违法立法规定的基础上,纳税人合理利用减免税务以及税务起征点等优惠政策,合理安排经营,投资自己筹资等活动,最终实现了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目标,这种行为就被称为节税筹划。如果纳税人不违反法律中的纳税条款,但是利用法律中的漏洞,通过非法、违反立法精神的手段从中获得利益的行为被称为避税筹划。需要注意的是,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是有本质差别的,偷税漏税是纳税人明知其行为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仍然故意进行的行为,而纳税筹划是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因此,为了保证国家利益,相关单位只能不断完善与纳税筹划相关的税法中的各项条款,弥补漏洞。将原本属于自己的义务与责任转嫁到别人身上的行为称为转嫁。纳税人如果为了达到减轻税收的目的而利用调整价格的手段将税务转嫁给他人,这种纳税方式称为转嫁筹划。与其他的纳税筹划方式相比,实现涉税零风险是指纳税申报正常、纳税人清楚纳税账目,且税款缴纳不存在问题的一种行为,其具有规范性的特征,虽然难以得到眼前利益,但可以促进个人与企业的发展。
(二)纳税筹划的特点合法性是纳税筹划的重要特点,一切经营活动的基础是合法性,企业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其活动的开展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范。所以,纳税筹划这种经营方法可以通过法律中的内容实现最大化的利益。其次,纳税筹划具有事前筹划性,因为纳税筹划是需要在纳税事件发生之前进行的一种行为活动,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对税收进行规划的一种方法。与此同时,目的性也是纳税筹划的特征之一,纳税筹划将减少税务金额支付作为其主要的目标,在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企业的价值,这种明确的目标也保障了企业经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
三、纳税筹划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加纳税人的普法知识目前,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常出现纳税人忽略了纳税筹划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的重要前提,很多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更多的注重自身的利益,如果不进行改善将会导致纳税人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增加纳税筹划的合理应用,不断提升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纳税筹划的相关知识。例如,针对纳税筹划策略的设置,纳税人可以综合考虑企业发展的状况,详细的掌握纳税筹划的相关法律规范,确保避税和节税方法设置时的科学性。同时,纳税人为了达到避税和节税的目的需要查阅较多的纳税资料,纳税意识和对纳税普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将会不断提升。
(二)有利于减少纳税人的税收合理的纳税筹划可以有助于减少纳税人的税收,提升纳税的科学合理性,让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纳税筹划需要设计多种方案,并以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选择最佳的纳税筹划方案。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会受到企业资金流动情况的影响,利用好纳税筹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可以支配的现金,尽量减少企业现金流动,可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扩大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规模。
(三)有利于完善税收法律制度国家税务方面的条款的完善和改进可以以税务筹划中纳税人的反馈为依据展开。纳税筹划以帮助纳税人减轻纳税负担为目的,通过利用税收法律中的漏洞来获利,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个人和企业的发展进程。针对国家税收中的优惠政策,纳税筹划也有一种相应的方案,这种方案的设定也是对国家税务政策的科学合理的反馈。因此,纳税筹划能够促进我国税务法律制度的完善,加快建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全面化的税收制度[3]。
四、我国企业在纳税筹划运用时存在的问题
(一)对纳税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纳税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筹划决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情况,同时还需要相关人员详细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因此,纳税筹划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然而,目前很多企业对纳税筹划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相关的人员配置不够,阻碍了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例如,很多企业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收政策的研究不足,对纳税筹划的含义没有充足的了解,在试图节税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领域并不重视纳税筹划,相关人员缺乏纳税筹划意识,纳税筹划工作难以在企业进行普及,影响了纳税筹划的应用效益。
(二)缺乏专业的纳税筹划人员纳税筹划工作在企业中的有效应用会受到纳税筹划人才缺乏的影响。站在企业的整体角度上,企业的绝大部分的财务和经营互动都涉及纳税筹划工作,由于纳税筹划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纳税筹划工作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开展。站在具体业务的角度来看,纳税筹划工作以减轻企业纳税负担为目的,是一种财务优化行为,可以规避企业的税务风险,不断提升企业的经营利润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专业的纳税筹划人员参与了纳税筹划环节的操作与实施过程,具有专业的财务理论和税收知识。然而我国很多企业缺乏培训和引进纳税筹划人才的机制和政策,影响了纳税筹划工作的运用水平。
(三)企业没有从全局角度把握纳税筹划工作我国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工作时,很少会考虑长时间的纳税效果,过度重视缴减税效益而忽视了相应的成本,长此以往将会导致企业的减税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需要考虑效益性和长期性的基本原则。例如,由于纳税筹划方案有成效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企业不能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是应该从全局出发,避免发生错失最佳纳税筹划方案的现象[4]。
五、纳税筹划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一)工资薪资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纳税筹划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时,需要加强针对普通员工的税务筹划工作。企业应该以员工的收入为依据,明确税务扣除的准确比例与金额,合理辨别非缴税收入和应缴税收入,确保纳税筹划工作的合理性。纳税筹划的合理分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的缴纳:企业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正常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减少企业员工的薪资水平,使员工薪资低于法律规定的应缴税标准,进而降低了企业应该缴纳的税款的金额,还保障了员工的利益,为员工和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发放通信补贴的形式来进行纳税筹划。企业以报销或是现金的方式发放通信补贴,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扣除相关标准费用后再进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征用,按照税前标准扣除公务费用。如此一来,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员工的个人缴纳费用,降低企业缴纳金额。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福利代替现金的方式减少纳税的金额,从而有利于企业得到更多的利益。再比如,企业可以通过为员工发放旅游津贴、为员工提供住所以及为员工提供餐补的方式减少现金的发放,达到减少纳税金额的目的,而且也增加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针对个体工商户的个人所得税的合理纳税筹划工作可以争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减少费用支出。首先,由于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场所与家居场所普遍一致,因此可以通过在家庭收入中合理纳入经营所得的收入的方式,使经营利润在国家应缴纳的税费标准以下,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其次,个体工商户还可以适当减少计费项目。个体工商户的营业额达到一定值后计算其征缴费用,对于刚刚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为了减少纳税金额增加的现象,可以适当减少上报收入。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由于一次性支付金额过大而带来的纳税负担,个体工商户可以将物品支付分成多次,多次取得发票。
(三)采用优惠方式进行的纳税筹划我国根据宏观调控的需求,对某些行业和产业进行优惠政策扶持。我国的某些符合民族自治特点的企业可以相应的减免税收,以此来鼓励和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我国针对高新技术发展区域也提出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可以减免15%的税收,保障了这些企业的顺利发展。在纳税筹划工作开展时,企业可以采用优惠的方式,将地点设置为优惠政策扶持力度较大的区域,或是在国家相关标准之下设置企业发展的条件,确定企业发展方向的策略,从而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确保企业能够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5]。
- 上一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特殊方法
- 下一篇: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