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概述范文

时间:2023-09-14 17:5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核算的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核算的概述

篇1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非营利组织 会计核算

非营利组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非营利组织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公共图书馆收入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但也对图书馆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图书馆在会计核算方面没跟上,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收支核算上。当前图书馆财务管理面临新的环境和要求,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适应图书馆的适度超前发展、如何适应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务管理,在多渠道筹集资金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建立适应新环境的会计核算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债务分类简单

公共图书馆债务通常指政府或者组织向国(境)内外其他组织或金融机构承借或担保的,以营业收入为主要还款来源的债务。公共图书馆债务根据借款时间长短分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债务核算存在的问题有:(1)没有反映利用贷款建设图书馆形成的债务。在资产负债表中,“借人款项”排列在其他流动负债之前,位于负债类的第一项,似乎隐含着“借人款项”属于流动负债之意,实则不然。(2)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在报表中合并列报不利于管理者分析债务风险,也不利于金融机构评价图书馆的财务状况。(3)当期已发生、尚未用现金支付的经济业务活动,没有核算、披露。例如,拖欠的工资、应付而未付的帐款等,会计账上缺乏专项记录,会计报告上也体现不出来。

2、成本收入不实

(1)图书馆财务支出不能反映事业活动中的应付未付债务,如借入资金的利息等,这部分“隐性债务”,在实际支付时才反映为支出。(2)图书馆财务收入不能得到正确反映。比如由于公共图书馆的许多工作是跨年度的,图书馆相关支出经常在下一年度才发生,年度间缺乏收入和支出的配比,掩盖了图书馆各个时期财务收支的真实情况。(3)收付实现制不能正确进行成本和费用核算,不能准确提供成本信息,也不能客观地反映图书馆运行成本和运行绩效。

3、信息披露不完备

公共图书馆目前的会计报表体系,从总体来说只是起了统计财务数据的作用。其不足主要表现在:(1)会计报表反映内容及报表体系不完整,报表项目设置不够科学,会计信息失真。现行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列示不科学。资产负债表中,既包括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类要素,也包括收人类和支出类项目。作为反映单位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列示收支类项目是不必要的,同时也与收入支出表重复。此外,图书馆的会计报表体系主要侧重反映预算收支余情况,对于庞大的固定资产及其使用情况、举借债务的使用及还本付息情况、专项资金使用的效果等缺乏相关的报告体系进行信息披露。(2)没有建立财务报告公开披露制度。由于历史上我国公共图书馆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因此公共图书馆会计报表只向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报送,满足政府的信息需求。随着公共图书馆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越来越多国家以外的主体与公共图书馆发生财务关系,他们也需要了解公共图书馆的运营情况。但是当前他们却不能从公开的渠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此外我国公共图书馆会计信息目前还没有实现公开披露,而仅仅是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这使得其他主体无法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

二、加强公共图书馆会计改革的措施

1、改革债务分类

在公共图书馆会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金融机构对贷款安全的信息需求。我认为应将借入款科目做进一步划分,根据到期日分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这样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防范风险,而且有利于主管部门安排支出及时还款。因此,在资产负债表中在借入款项下增设明细即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同时,借于公共图书馆资金紧张,除了银行贷款以外,还有在建工程中应付而未付的工程款,这些与银行贷款相比,金额不是很大,但也是公共图书馆的负债,应在报表中反映出来,所以应在报表中增添或有负债这一科目。具体做法可以考虑如下:将原设的“借人款项”科目,按其流动性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科目核算,以便全面、真实地反映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流动性和负债状况。

2、调整核算基础

随着公共图书馆格局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共图书馆的会计信息不再单纯是政府部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会计信息更要有助于有关各方了解公共图书馆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投资和筹资决策提供依据。面对新形势,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公共图书馆会计存在种种局限性,实行权责发生制成为必然。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以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在应计制下。凡属本期已获得的收入,不管是否已收到现款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属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不管是否付出了现款都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应归属于本期的收入,即使现款已经收到并且已经入账也不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不属于本期的费用,即使已付了现款并且已登记入账也不作为本期费用处理。公共图书馆要实行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以后,在以下会计核算方面要进行相应调整。(1)增设“待处理财产损溢尸科目,用以核算公共图书馆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2)增设“待摊费用”以适应成本核算的需要。(3)增设“预提费用”科目,用以核算已支付但应以后分摊的各种费用,以适应科目,用以核算公共图书馆到期应付而未支付的各种费用,如到期应付而未付的职工工资、社会保障费用、公积金等,全面真实地核算事业单位成本。

3、完善报表体系

会计报告是用来反映公共图书馆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的总体称谓,之所以将以前称呼的会计报表改为会计报告,主要原因是:首先,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范围、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从以往单纯的数量信息向数量与文字信息并重方向发展,从单纯货币信息向货币与非货币信息并进,大量文字、非货币信息的存在,单一的会计报表是无法容纳的。其次,从我国现实情况看,会计报表往往与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一同提供,只提会计报表,容易引起误解。我们建议将原有公共图书馆会计报表更新为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和基金变动表、基本数字表、教育成本报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管理当局对公共图书馆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情况的陈述性说明以及其他必要的信息。增加现金流量表和附注披露。编制现金流量表有助于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现金流入、流出进行分析、利用,以掌握公共图书馆现金增减变动状况。编制现金流量表,也有利于掌握公共图书馆货币资金的运用和支付能力,防止出现现金紧缺不能支付到期应付款项的情况。

总之,由于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特殊性(国立为主),公共图书馆会计核算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如果能够对改革前后公共图书馆财务状况的综合影响进行剖析的话,可能会对丰富改革构想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美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讲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篇2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内部控制;责任体系;人员素质

一、企业会计核算概述

会计核算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标,通过登记账簿、记账、财产清查、会计科目、成本核算及编制会计报表等来全面、综合、系统的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为企业各项决策提供科学的会计信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可以通过事前和事中核算,并在事后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可以说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其在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企业会计人员通过利用多种核算形式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会计信息支持,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来对会计核算形式进行选择,同时还要遵循会计核算手续简化的原则。

二、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会计核算内部制度目前许多企业都已经建立,但在很大一部分企业中,这些会计核算内部制度还存在着不完善和不全面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有效的贯彻执行,导致制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会计核算内部制度的不完善,从而使其在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受到较大的影响,会给企业带来资产上的流失和浪费,使企业的利益受妻损害,同时外部监管也很难得到有效的落实,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部分企业在会计机构设置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不仅设置的缺乏科学性,没有明确权责,而且在设置上还存在着层次不清晰的问题。更有部分企业没有设置会计机构,主要以兼职会计为主。再加之会计人员学历和专业水平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会计人员知识老化现象严重,这就导致先进的会计方法和技术在企业推广和应用存在一定的难度,企业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从而导致企业会计核算水平受到较大的影响。

(三)会计核算中的虚假问题

会计核算中的虚假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编制虚假预算。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的完成成本控制目标,则对工作量和工程进度进行随意调整,通过分解总成本正火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部分会计人员为了私利,甚至不惜编制虚假预算,从而导致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受到较大的影响。

第二,虚开发票。企业为了能够套取现金或是达到逃税的目的,部分会计管理人员往往会采取虚开发票的方法,也有部分会计人员通过虚开发票来增强企业经营业绩,虚拟企业销售业务,从而导致企业收入和利润存在虚增的现象。

(四)会计核算中的不规范行为

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着收入确认和存货计价不规范的行为。许多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通过对金额确认和入账时间都不能有效的将当期损益如实的反映出来。同时在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由于收入确认和存货计价不规范,从而导致会计核算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三、完善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会计核算质量责任体系建设

为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必须从企业管理者、部门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这三个角度加强企业会计核算质量责任体系建设。

第一,企业管理者需要对会计核算质量负主要责任,为了保证企业会计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企业管理者必须促使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企业管理者不得强迫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会计工作;第二,企业的部门负责人对会计核算质量负有全面、具体的责任,如果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的现象,部门负责人可以拒绝为其办理并及时纠正会计人员的行为;第三,会计人员也必须为会计核算质量负责。会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做好自检工作。根据新修订的《会计法》,如果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出现隐匿、做假账、故意销毁会计凭证、职务侵占、贪污挪用公款等行为,必须要依法处理,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加强企业会计核算内部控制与风险预防

根据新修订的《会计法》,各单位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需对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并要对核算过程进行监督。这一规定,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手段、对象和主体,使会计核算的责任落实到位。企业会计人员需承担内部会计监督的责任,通过财务收支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审查、会计账簿的登记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为企业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合法的会计信息,保证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会计活动都在法律范围内进行。

(三)积极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职业道德观念建设

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和管理就必须积极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企业应当根据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会计机构,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综合素质好的会计队伍。

此外,要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的激励机制,吸纳优秀会计人才进入到企业会计核算的队伍中来。企业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管理,重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定期开展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对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指导,保证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四、结束语

在企业会计工作中,会计核算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所以需要对企业会计核算进行规范,确保其真实性和系统性,以便于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企业财务收支状况进行明确,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所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对会计核算管理进行加强,确保会计核算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雁南.浅析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视野,2013(01).

篇3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利益;弊端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11801

会计集中核算是依照《会计法》、《预算法》,进一步规范行政机关收支行为,指在不改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资金支配权、内部理财机制的情况下,改变现行财政资金分散支付方式,切实加强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用活用好财政拨款,集中进行会计核算,集中办理资金收付结算。这是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是国库集中收付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能杜绝现行财会制度下的诸多弊端。本文为此具体浅析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利与弊。

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利

会计集中核算按照统一开户,分户核算,方便单位,积极稳妥,分批实施的原则,单位支出由财政直接支付,并设立会计核算结算中心,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集中资金结算。取消各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各单位财政资金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各单位支出由财政直接支付。其职责是提供统一格式的固定资产购置审批表,支票领用审批表,差旅费报销单、专用报销凭证;按照省财政厅核定的单位年度预算,协助单位做好经费使用情况的控制与监督;办理各单位的工资发放、现金收付、往来款项的收付以及其他收付事项;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要求,确定单位帐套、设置会计帐户、进行会计核算等。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将大大优化财务人员结构,强化收支行为监管。对于增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管能力、提高财务工作质量、降低事业单位领导财务风险与压力,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也是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改革步伐的具体体现。

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弊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既有利于深化财政体制的改革,又有利于部门各项事业的发展。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落实的时候,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核算不准确、会计基础工作差、绩效评价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甚至仍实行手工记账而不是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缺乏分析和监管,无法进行预算、核算、决算一体化管理,造成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挤占、挪用相关专项经费,资金过渡使用与资金过多沉淀并存等问题,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发生腐败案件。

3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策略

3.1 营造良好的核算氛围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既有利于深化财政体制的改革,又有利于部门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此核算中心根据《会计法》、《预算法》和有关法规制度,认真做好所管理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及时记录、计算和报告单位各种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核算中心选配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实行统一预决算管理、统一账户管理、统一保障管理、统一收支管理、统一票据管理、统一档案管理、统一财务信息公开、统一信息化管理“八个统一”管理,构建了财务核算中心与行政事业单位联通的“财务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既节约了人力资源,又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还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

3.2 健全预算监督体系

根据各核算单位工作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不改变各核算单位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前提下,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集中核算,强化会计监督,妥善、科学、有效的管理和使用各项资金。定期向领导汇报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和各单位预算管理执行情况,按照财经法规的要求对各核算单位的一切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对核算单位的财务收支范围、财务管理财产物资管理进行具体业务指导,各单位发生的重大财务事项,向单位分管领导和核算中心主任报告,待同意后方可进行处理。认真审查各项收支业务原始凭证的合法合规性,对经审核符合报销规定的原始凭证签收,根据各项原始凭证处理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拒绝受理。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盘活国有资产并使之保值增值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资产购置、使用、报废、处置制度,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3.3 健全会计核算监督体系

严格贯彻专款专用的原则,促进严格遵守“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保证所有收入及时、足额入库,防止隐瞒、截留、挪作他用,甚至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等现象的发生,在源头上堵塞漏洞、预防腐败,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比如某某县全面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对各单位收支情况进行集中审核、统一记账、全程监管,有效防止了私设“小金库”、违规报销等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今年以来,该县会计核算中心共审核资金支付申请3959笔,办理预算单位资金收支报账业务5190笔,没有发生一起违反财经纪律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科学发展的财务管理内控机制,不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4 理顺采购与集中核算的关系

对照项目实施方案,对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管、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建设前期准备、项目建设进度、项目资金落实和项目管理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做到每个项目资金监管全过程记录,对进展缓慢的项目以函告方式,督促推进进度。严格按照项目实施单位申请-主管单位审核-项目申报单位会审-财政绩效管理部门问效核拨的顺序拨付项目资金,规范项目资金的拨付流程。通过不断优化完善会计核算的薄弱环节和工作流程,将对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运行机制、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到重要作用。扎实推进财务专项检查“回头看”,开展会计基础、资金安全和预算执行情况财务专项检查,建立健全财务检查常态机制,提升规范化经营水平,也是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的重要措施,我们将持续推进管理创新,努力提升管理水平。

总之,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最终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本文首先概述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利与弊,然后提出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措施:营造良好的核算氛围、健全预算监督体系、健全会计核算监督体系和理顺采购与集中核算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黄晓英.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析[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8):108109.

[2]李国栋.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浅析[J].财会通讯・综合,2008,(7):109110.

[3]王萍.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实践与探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8):124126.

篇4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会计核算制度;会计人员

一、会计核算制度概述及其重要作用

1.会计核算制度概述

会计核算制度通常也被称为会计反映制度。在制度中,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企业从事会计核算的相关人员对企业日常的资金活动进行计算,其中包括正在发生或者已经结束的账目。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也叫会计核算。该制度方式多样,主要有设置账户、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等。设立此项制度,是为了确保资金活动能够公平、公正、公开的按照计划方向发展,并取得最优成果。

2.会计核算制度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对廉政建设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会计核算制度,用于核实会计信息是否有效可信。只依靠人力劳作,无法从根源上避免贪污、账目混乱的状况。若是出现有关造假、舞弊的现象,就能充分体现出会计核算制度的优越性。企业追求资金公开透明,及时、有效、准确无误核实信息,这些都可以通过加强本企业中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来提高总体的会计核算水平。这项制度还能够使企业管理最优化,账簿中的账目本身存在繁琐、不集中等许多特点,不易梳理。若采用会计核算科学的整合、提炼和按需分类,就能在单纯依靠人力的基础上做到更加全面、系统反应经营业务的要求。与此同时,对相关债权者、投资者等人提供的不同会计资料,也可以利用此制度查找信息的问题,方便使用者及时掌握企业资料,管理企业经营,监督企业运转。许多创业者重视企业内部核算质量责任保证体系,内部人员的日常行为规范与否直接关系整个企业的业绩高低。企业经营部门、财务负责部门、企业会计部门之间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有效应用会计核算制度,将多个部门的运作串联在一起,互相监督、互惠互利,才能实现效率最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更有保障。

二、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

1.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问题

培养人才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如今,许多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对人才招聘方面给予的重视远远不够。人力资源部门招收会计从业人员时,对其素质考核不够严格全面,更有甚者,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均不达标。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聘请学生兼职或是亲戚朋友出任重要任务,这些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对会计知识的理解有限、实战经验不足、工作热情不饱满。尽管有些企业已发现会计部门的重要性,坚持聘用高素质、高学历人员,但也可能由于无法提供丰厚的资金和优越的实习机会,而造成人才流失。

2.企业会计资料保管不当

会计账簿、资本报表、会计凭证和其他重要资料的保存意义重大。它们是工作人员记录企业资本活动、经营策略、投资决策的重要凭证。从企业成立初期,会计资料就一直跟随企业成长、发展,国家对于保管这些资料的年限、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这当然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有些企业为了考虑降低成本、减少限制、躲避考察,没有合理保存企业档案,这些纸质资料十分容易在曝晒和潮湿的环境中损坏。当企业需要调取资料核算和整理的时候,发现为时已晚,随意摆放的报表账簿已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严重影响企业管理。

三、改进会计核算制度的办法

1.加强基础工作,提高人员素质水平人力资源部门在聘用会计人员时,应该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认真考核会计机构的建立、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若是遇到企业资本和实力的限制,更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最适合企业的人员考核制度。提出一些优惠条件或实习机会来吸引应聘人才的眼球。充分利用留住的人才,企业内部举办知识教育,培养新人,定期再教育能够阶段性强化会计人员所学的知识,温故知新。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使用先进仪器的能力,多接触最新的操作技术,为企业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在人员选择方面,企业应不吝成本,尽可能任用高素质人才,适时创造机会。

2.认真落实资料档案保管体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抓牢基础工作,夯实基层任务,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实时关注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发现企业核算信息主体、范围、质量的新要求,总结出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能准确反映企业运营过程、分析其存在的潜力、总结出当前的经济发展效益,推断今后的有利发展方向。因此,这种记录经济业务的历史资料,企业应依照相关章程,聘用专业人员,投入一定的精力整合、装订、定期维护。对已经到保管日期的无效报表,也不能随意处理,而需要填制销毁表格,建立销毁会计清单,呈报相关部门审核,待审核通过,依规定销毁。

四、结语

为了完善这项会计制度,笔者提出了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人才培养和档案保存,并给出了改进的办法。只有不断完善这种管理体制,加强管理监督,提高人员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清正廉洁、公平公开。

作者:王冰羽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篇5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1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新的内容,对于会计核算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企业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是新时期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引起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重视。

一、企业会计核算概述

企业会计核算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活动进行记录和核算,定期编制相应的会计报表,从而得出相应的指标和数据,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信息的一种会计管理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现代化的会计核算不仅仅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后反映,更是包括了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企业会计核算可以对企业的管理方面进行查漏补缺,及时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解决,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强化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引起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

二、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由于发展过快,目前许多企业在会计核算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问题。

1.会计人员素质偏低。根据相应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存在素质偏低的现象,拥有高级职称和大专以上会计学历的人员极少,且大都集中在大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缺乏相应的会计核算管理知识,使得会计核算管理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2.人员设置不合理。许多企业在会计人员的设置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我国市场经济中大部分企业都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和大型私有企业而言,资金不足,管理水平较低,为了最大限度地精简人员,节约成本,往往都没有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多是一些兼职人员,缺乏专业的能力;其二,部分企业虽然设置了会计机构,但是没有聘请专业的会计人员,一般都是任用管理人员的亲属作为出纳,外聘会计进行会计核算共组。一方面忽略了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外聘会计往往身兼数个单位的会计工作,使得会计核算的及时性难以保证。

3.存在违规行为。相对而言,会计核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积累。而部分企业为了加快核算速度,往往无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核算流程进行简化,使得会计账目出现混乱的情况。同时,也有部分企业为了达到逃税的目的,利用违法违规手段,对会计资料进行篡改,伪造虚假信息,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的稳定。

4.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企业的内部监督是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包括财务清查制度、稽核制度、定额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就目前而言,许多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相关职能存在严重的缺失,导致企业的会计人员容易受到管理者的影响,使得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会计职能错位,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无法充分发挥。

三、实现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对于企业而言,要想实现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提升会计管理水平,就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深化认识。企业管理人员要深化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认识,认识到会计工作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关系着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生死存亡,认识到会计核算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开展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切实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2.建设高素质的会计队伍。首先,要设立相应的会计机构,并配置足够的会计人员;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强对于会计人员的重视,确保会计人员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然后,要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会计人员对于新的会计和税收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要结合当前会计电算化的趋势,培养会计人员对于电算化软件的应用和处理;最后,要加强对于会计人员的考核,实施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从而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3.强化企业外部监管。强化外部监管是减少违规现象的有效措施,因为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实现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借助外部监督的力量,对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进行监管,减少和消除违规行为,确保会计核算管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4.建设完善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是贯彻执行会计法规,保证企业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有: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务处理程序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完善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可以从制度方面保证会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总之,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强化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水平,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于企业而言,要深化对于会计核算的认识,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切实保证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文华.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1(8):158.

[2]明文婷.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探究[J].商情,2013(28):18.

篇6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统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背景下,国企经济核算工作质量就应该不断提高,否则将给予国企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国企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两者关系的有效处理,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一、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之间的关系

随着国有企业经济核算体系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工作也慢慢出现了交叉,并且两者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统计核算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方法:实际上,在国有企业进行统计工作的时候,很多统计指标都是以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的。随着国有企业经济核算体系的完善,可以会计核算也相继使用到统计核算过程中去,使得统计核算方法体系得以完善。如资金流量的核算,资产负载核算等。

(二)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统计核算方法:从理论上来讲,会计学中本来就涉及到很多的统计核算方法,无论是数量分析,还是会计核算静态三要素,都可以体现出统计核算的性质。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还成为会计核算工作的理论基础。另外,国有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预测或者决策的过程中,也使用过统计核算的方法,如在成本预测和销售预测中的分析预测模型等。

(三)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在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分属于不同的核算系统,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核算组织部门,一般情况下,会计核算隶属于财务管理部门,统计隶属于企业综管部门,前者倾向于从价值方面去反映微观主体经济活动,后者倾向于从生产的角度去实现企业成果的反馈。两者不仅仅需要满足外部市场的需求,还适应国有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需要,实现企业目标。

二、如何处理好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之间的关系

结合上述对于国有企业中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之间关系的探析,我们可以看待单方面的核算工作是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一方面,传统统计核算工作难以更加有效的处理越来越多的数据信息,另外一方面单一的会计核算工作难以形成全面的经济核算体系。在两者都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应该站在统一化的视角上去审视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之间的关系,使得其朝着一体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和进步。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在实现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工作统一化的过程中,各级政府机构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给予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相关管理制度上进行调整和完善,为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统一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处于政策环境下,国有企业的经济核算体系的完善目标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二)健全报表统一化的制度体系:国有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整合各级部门信息需求,执行统一化的报表格式,使得其不仅仅反映出企业的各项指标,还可以尽量减少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量,从而给予企业管理者更加方式的信息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做好企业的经济核算工作。另外,积极推动统一报表的推广工作,将其融入到企业经济核算工作中去,以促进企业经济核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三)积极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深入到经济核算过程中去,极大的实现的计算工作任务的减轻,还是使得计算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因此,国有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其一,加大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投入,给予经济核算计算机化打下夯实的物质基础;其二,做好计算机技术的培训工作,使得核算人员能够合理的使用各项技术,去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其三,建立健全有效的计算机系统,形成完善的经济核算体系。

(四)培养专业化经济核算人才:促进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工作的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更加专业化,更加全面化的综合性人才。对此,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注重综合素质较高人才的招聘和选拔,从源头上实现人力资源的控制和管理;其二,做好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将计算机技术,核算统一章程纳入其中,实现工作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其三,将经济核算工作的结果纳入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中去,以此方式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激发,以保证经济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健全统一化的组织体系:促进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之间的融合,势必要改变目前两者分属不同部门的现实,使得其具备比较好的组织基础。具体来讲,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统一将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任务归结为一个部门,使得其计算主体统一化;其二,处理好本来两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交接工作,保证经济核算信息不会在此环节出现遗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要想健全国有企业的经济核算体系,我们就应该积极找到两者之间的切合点,以此为突破口,以不断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从而保证国有企业的经济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1]金国潮.试述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2:15-17

[2]张景霖,汪浩,江凯.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2):65-67

篇7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 006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011- 01

1 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模式概述

(1)涵义: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模式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对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过程中各种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的综合描述,是反映各种要素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人员配备方式和业务流程模式两个方面。

(2)特点:根据相关规定可知住房公积金的特性属于暂存资金,属于缴纳职工个人所有。依照现行行政条例,住房公积金的会计核算主要涉及管理中心业务及公积金业务两方面的核算。

(3)原则:住房公积金的会计核算既要遵循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普遍原则,同时又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而具有新的特点。

2 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住房公积金从产生到现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公积金业务不断出现新的内容,我国的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其需要,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住房公积金归集模式主要有两种,即直接归集模式和委托归集模式。这两种模式也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重复劳动,工作量较大。在委托归集模式下,管理中心和银行都存在着重复劳动,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2)两套系统的积数核对难度较大。两套系统分别在个人明细账上记录信息,在到账日和调账日两个数据不符的情况下,两套系统计算账户的积数和利息不同,最终导致的结息数据不同,影响正常的结算利息的工作。

(3)难以实现跨行的转移。只能是通过员工自行提取,单位另行补缴的方式进行住房公积金转移的办理,违背了转移业务的实质。

2.2 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信息化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公积金会计核算领域。从企业会计发展的大趋势上看,公积金会计核算信息化模式将取代手工会计,成为会计核算的主流方式。但是现阶段的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它只是将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体系中的手工记录、整理部分转换为计算机输入,相当于只是提升了传统手工会计核算体系的工作效率,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公积金的会计核算模式。

2.3 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实务中存在的缺陷

2.3.1 会计科目的设计不合理

(1)同性质会计科目重复。资产类科目中有“住房公积金存款”和“增值收益存款”,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规定两种存款必须分设。“住房公积金存款”反映的是管理中心住房公积金收入、支取和住房公积金委托等的结算;而“增值收益存款”反映的是中心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手续费用支出和管理经费支出等的结算。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中心为管理归集的资金一般都在两家以上银行开户,同时每个银行都有两三个账户,这样多家委托银行,多个账号管理的方式既分散了资金,又不便于中心对资金调度和管理,也不符合会计核算办法的规定。

(2)计提管理经费科目列支不合理。公积金管理办法规定:管理中心的管理经费是按公积金归集额或增值收益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作为增值收益分配的一部分存在,而不是作为费用在增值收益前列支的,提取时会计分录为:

借:增值收益分配

贷:专项应付款——应付管理经费

这种做法只能在收益分配表中体现经费的提取数,而不能在增值收益表中体现管理经费的提取数,不符合一般会计报表的设计规则。

2.3.2 应收应付利息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1)应收利息核算不真实。①会计核算时存在利息收入虚增问题。管理中心为了实现收益,用住房公积金进行投资,从而形成单位贷款和项目贷款,并确认利息收入。由于某些原因这些贷款的本息无法收回,管理机构却仍要确认利息,导致利息收入的虚增。②应收利息确认滞后。管理机构对超过一年的定期存款是在到期后才进行利息核算,违背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

(2)应付利息计提存在偏差。住房公积金的结息日为每年的6月30日,计息期间为上年7月1日至本年6月30日,而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年度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由于会计核算年度与住房公积金结息年度不一致,按会计核算收入与支出配比原则,年末应预提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应付职工住房公积金利息,而在《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中没有明确规定预提利息的计算方法,这样就造成当年增值收益具有可调性,同时也影响了增值收益的准确性。

3 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住房公积金业务的发展,现行的会计核算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住房公积金业务发展的需要。所以对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势在必行。我们可以做的工作有:

(1)用直接归集模式替代委托归集模式,采用数据拷盘避免重复劳动,使用统一、规范的会计核算软件,强化监督,从而提高住房公积金归集的质量和效率。

篇8

【摘要】当前,部分基本建设单位会计核算十分混乱,集中体现在施工手续缺失,缺少投资方案等。应该在根源进行治理和掌控,也就是基建会计核算每个付款阶段均要具备标准的合同和相关手续,严格的按照规定付款等。将会计核算的职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科学管理投资,确保投资收益最大化。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规范基建会计核算问题,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基建会计 核算问题 建设单位

一、 基建会计核算概述

(一)基建项目

实际上基建项目,指的就是基础建设项目,其是在固定范围当中,根据比较独立的综合设计兴建独立工程的一种,或者是几个相互的,内部存在一定联系的工程项目的总称。并且,在工程竣工之后,能够构成一致的行政管理,在经济方面能够单独使用及运营。我们经常见到的基建项目有房屋、道路和桥梁以及轨道等。

(二)基建会计

基建会计是专业会计的主要分支,重点关系到基础设施项目。并且,实在建设单位当中使用的专业会计的一种,将货币当作重点计量单位,使用相应的方式,对于建设单位资金和运用实施确定和计量,还有汇报的管理活动,在建设经济管理当中占有重要地位。

强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会计核算属于资产管理的关键点,是准确记录和体现经济关系的根本,掌控每一项投资项目成本及花费的核心。所以,若想最大限度发挥基础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益,一定要严格的监管会计核算工作。

二、基建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成本会计核算问题

有些基建单位工程开工的时候,政府相关部门还没有将允许开工的文书发放到基建单位,工程资金还没有拨付。就急于开工。并且还有些基建单位没有重视工程设计方案,并没有合理设计工程。比如,有些项目只拥有自己单位的项目计划书,有些项目只拥有技术部分制定的项目许可文件,还有些项目虽然方案获得许可,但是其方案和真实施工情况存在极大的差异。甚至有些项目单位在开始施工的时候完全没有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另外,项目单位开始施工必须要有关部门审核通过之后,才可以实施,程序控制的十分严格。虽然已经对这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当时还是有些单位抱有侥幸心里,不遵守流程,并且项目成本核算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二)会计核算系统不完善

针对基建财务管理控制相关规定,会计工作者在核算项目成本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于单独账户进行核算,达到会计制度提出的要求。有些基建单位把基建账目和单位账户混在一起,这种模式的会计核算系统会导致接近的项目之间关系变得更加混乱。

而我国当前基建单位虽然都拥有独立的基建账户,但是其并没有严格的按照流程进行,同时也没有单独开户和建立项目以及核算。部分基建单位对于管理成本方面控制不够严格,不了解施工阶段每个种类的开销,想要准确的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十分困难。甚至有些基建单位将多个项目放到一个账目当中实施核算,直到工程完工之前,都没有办法了解每个项目真正花费的成本,没有办法给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严重的阻碍。

(三)监管力度不足

基建单位在对于会计成本进行核算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的根据基建会计成本有关规定进行核算,针对工程资金也没有根据审批程序进行,对于产生的成本消费十分随意,没有达到合理的聚集和配置。针对会计核算工作者缺少有效的奖惩机制和措施,评价机制单一。

三、解决基建会计核算问题的策略

(一)改进项目成本会计核算

项目成本核算在会工作当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求必须要对于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有一个完全 的了解,紧抓原料成本,针对原料进入和输出必须要根据订单进行操作,做好原料审核和批复权限等一系列的工作。会计工作者必须要确定入库单和材料领取证明上面,和成本核算有着直接关系的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可以使用ERP的方式,进而提升审核工作的效率。

会计工作者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清楚定额管理当中的工时定额原料和消耗定额,订单号等一系列成本核算表的中包含的内容。然后需要以此在产品和成品上面标记上汽结存和本期真实期末结存等都需要在同一个表格当中体现出来,将所需的成本打印出来,同时还要关注每个数据之间存在的联系。

另外,竣工产品成本分析特别重要,而成本核算是给成本分析提供依据的。

(二)优化会计成本核算监督管理系统

基建会计只有拥有一套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严格的按照这个体制监管基建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相关部分采取抽查的方式对于会计工作者凭证附件是不是符合规定,检查会计凭证记录是不是全面等。同时对于那些工作表现优秀的,还要及时的对其进行奖励,针对那些违反规定的也要进行严厉的惩罚,情况严重的还要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加大监管力度

建设同时完善工程内部控制制度,例如,建设工程预算管理控制和招投标管理控制等,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让相关的部门的责任更加明确,同时区分不相容职位,同时对于这种类型的职位进行限制和管控。严格的按照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确保工程建设能够正常施工。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基建会计核算问}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基建单位会计核算属于其财务管理当中主要构成部分,对于基建项目核算当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有关管理部分必须要强化监管,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基建财务管理水平,进而确保会计核算的真实可靠性。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规范基建会计核算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寒伟.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6:115-116.

篇9

关键词 集中核算 成效 乡镇

经济的发展对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为了适应乡镇建设的需要,我省采用会计集中核算的方式对资金的收支进行管理。即取消各村的会计和出纳,设一名报账员,村级资金的记账权和管理权交由乡镇会计核算中心,由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对各村的资金进行统一分户记账,实现专户储蓄、专款专用,而村级资金的所有权以及使用权仍归村级所以。

一、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做法

(一)推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原则

1.分户统管 三权不变

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时应当保证即纳入单位的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以及资产处置权不变,并在此基础上撤销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的所有银行账户,由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分别设立各分户进行基本的核算业务。

2.两权分离 监督制约

所谓两权分离指的是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的财务管理与其会计核算相分离,款项报销审批同款项支付相分离,报账与审核相分离,两权分离的基础上,形成相互的监督和制约。

3.精简机构 提高效率

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要求取消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的各单位的会计岗及出纳岗,精简机构,同时在乡镇设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对各村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提供资金使用效率。

(二)会计集中核算的具体做法

第一,对各村资金结算进行统一办理。乡镇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办理纳入统―核算单位的商品以及劳务结算、村级各类资金的支出及报销。各村应当建立完善的备用金制度,对内部资金的审批制度进行严格把关,明确本村内部的财务管理由专人负责,同时将制定的经费审批程序、审批制度以及经费审批人员的签字盖章等上报会计核算中心进行备案。

第二,对各村的会计核算进行统一办理。推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各隶属村不再另设会计岗位,各隶属村的凭证审核、资金结算、以及会计账簿等级、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工作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办理和负责。各村发生收支业务时,应当取得或填制符合国家规定的原始凭证。在经费支出经经办人说明事由并签名、单位审批人签字后,才能到会计核算中心进行报账。倘若凭证或资料不健全的,应当由财务管理中心退回到原隶属村进行补全,对于不合法的各项支出不予报销。

第三,对会计档案进行集中管理。推行会计核算中心统一核算之后,各隶属村内部的会计档案也交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保管、编目、立卷和归档。

第四,对各隶属村的财务实行统一公开。会计核算中心应当定期向各隶属村提供会计报表以及财务分析报告,并对财务实行统一公开。

第五,推行乡镇会计核算中心之后,坚持“四不变”的原则。所谓四不变指的是:保持乡镇的财政管理体系不变;保持财政资金的拨款渠道不变;保持各隶属村的理财机制以及财务管理职能不变;保持会计主体的法律责任不变。乡镇原有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中心的总会计业务进行兼任。从各隶属村抽调到“核算中心”的乡镇会计的具体工作岗位,应当按照有利于财务监管的原则加以设置,对于该部分人员的性质以及人事关系应当保持不变。对纳入乡镇会计核算中心的各村级单位采取集中管理、分户核算,在不违反有关开户规定的前提下,可保留各村原有的银行账户。

二、乡镇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取得的成效

首先,对乡镇的会计行为加以进一步规范,对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进一步提高的作用。在推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取消了原来单位的银行账户,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在各乡镇信用社统一开设了账户,对资金进行分户核算、集中管理,有利于对各隶属村的资金流向进行全方位把握。在发生支出时,各隶属村的原始凭证交由核算中心审核,同时根据资金的来源不同以及支出内容的不同,按照统一的口径进行资金结算的办理,填制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并定期每月向县财政局送交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这有利于控制过去各村级会计在进行核算时随意或故意更改收入,截留、转移收入、改变资金用途以及滥用会计科目的行为,有利于提升各村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为各级领导进行决策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其次,各项资金支出管理得到加强,从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在推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财政部门对各乡镇单位的支出管理实现了进一步加强,每笔业务皆需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才能到核算中心办理款项的支付。建立了一整套监督机制,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全过程监督,对各隶属村过去的财务暗箱操作为进行了有效控制。

再者,对财政支出的监督起到了强化的作用,提高了乡镇的整体理财水平。对乡镇内部的资金实行集中支付、统一核算,有利于对财政管理的职能起到拓展的作用。核算中心对预算资金的管理从传统的事后监督逐渐转向了对单位资金的事前管理以及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尤其是对于财政安排的各专项资金,在进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前,由财政统一拨款给各隶属村之后,各村自行安排及使用,对于资金的运用状况,使用效益的好坏,职能通过事后的监督及检查过程才能了解,所以,对于各隶属村内部的一些移用、挪用、滥支等现象,即便被查出,却总是因为已成为事实,无法进行处理。在推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对隶属村的各专项支出根据支出项目内容进行分别核算,同时对各项支出内容以及支出项目是否相符加以审核,从而对各隶属村的专项资金使用全过程进行有效地监督,有利于改善乡镇财政监督与财务管理的“缺位”以及“滞后”等问题,从而有利于实现资金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对于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乱支滥用等的现象起到积极的控制作用。

总之,作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会计集中核算是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为了可以尽快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工作,需要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进行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财务会计核算;风险;措施

目前,我国的企业发展正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弊端如一些企业的监管工作不完善,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步伐。积极地防范财务会计核算风险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应对防范财务会计核算风险的相关策略给予重视。

一、财务会计核算风险相关概念分析

(一)财务会计核算风险的定义

自企业诞生起,其生产经营活动就存在风险。风险指的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对各种结果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某种结果存在的风险概率,企业根据计算结果来选择企业发展战略。与此同时,企业在开展活动时不仅要预测到好的结果,还要对负面影响进行预估,从而采取相关措施避免负面影响的产生和扩大。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风险指的是企业的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核算时所产生的各种风险。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风险发展现状为:财务核算风险正在呈上升发展趋势,核算过程出错率也在不断增加。

(二)企业风险的内容概述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这两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当企业财务的实际收益小于企业预期收益,且差额较大时,企业的经营一定存在着一种或多种状况,这些状况如果不及时解决势必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加大,所以说企业的经营风险直接关系到财务风险。企业财务核算风险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如果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一知半解,在进行财务风险核算时必定会不准确;二是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缺乏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那么核算误差在所难免。

二、财务会计核算中的风险分析

(一)企业财务会计核算

企业的财务核算包括成本核算以及固定资产的核算,这两项核算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企业的财务核算在这两方面容易出现风险,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方面是财务核算工作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工作过程繁琐;二是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对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存在着了解不透彻的现象,如不了解企业的资产折旧、对企业相关的预算工作不精确等都会导致企业的实际资产出现误差,企业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也就变得差强人意了;三是企业财务部门在工作中对于企业财务状况不能及时进行更新就会导致核算出现问题,时间越久财务核算风险越大,对企业的发展越不利。因此可以说企业财务核算对企业发展来说影响深远,错误的财务会计核算不仅无法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运行状况,而且对企业管理人员来说在做企业发展规划时其参考价值相同虚设。

(二)企业投资

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在投资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在投资前未对投资项目进行全方面地评估就盲目跟风,从而使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出现风险,导致企业利益受损,严重阻碍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企业内部监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信息系统的监管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方面来说,有效降低了企业核算的风险,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工作压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做好财务的安全保密工作,以防止企业数据丢失,降低企业核算存在的风险。

三、应对财务核算风险的相关策略

(一)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应重视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培养,主要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在招聘财务员工时,应注重考察其思想政治是否过硬,对于面试合格的工作人员,进入企业后便对其进行专业和思想方面工作的培训,使其尽快适应财务核算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是企业对老员工的专业培训和思想工作培训也应定期举行。只有当企业做好这两方面的员工培训,才能保证财务工作质量,对企业规避财务核算风险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工作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风险意识是有效降低企业财务核算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领导应加强对员工风险意识的培训,只有认识到财务核算风险的重要性,财务工作人员才能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除此之外,企业领导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降低财务核算风险,如组织多种活动充分调动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积极听取财务工作人员的建议和意见等。

(三)培养良好的财务核算习惯

企业的财务核算包括企业的内部审核以及相关的账目审核。财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养成良好的财务核算习惯如:使用规范的财务审核格式,仔细检查审核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仔细检查审核手续是否完善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的企业的财务核算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核算风险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不断加强防范风险的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风险意识,同时培养其良好的财务核算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汤莉.财务会计核算风险与防范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5,(20):126.

[2]王建明.财务会计核算风险与防范措施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