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及时性原则范文

时间:2023-09-14 17:5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核算及时性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核算及时性原则

篇1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 原则 会计核算

我国经济社会经过长期的发展,各项经济制度得到不断完善。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与国际经济制度接轨的过程中,表现出我国经济制度还不够完善,比如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对企业发展,对国民经济来说非常重要。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与国际会计发展接轨,我国引入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完善我国的会计核算体系。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核算能够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内涵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存在于国际会计行业的一个基本原则,在促进会计核算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指出会计核算时应该依据交易或事项的法律表现形式,但这不能是会计核算的唯一依据,其经济实质应该成为更重要的依据。经济业务因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其法律变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实质与法律表现不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候会出现很大的矛盾。这时候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会计核算就不能单单依靠经济业务的法律表现形式来进行。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有利于在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中保证获得会计信息是真实客观的,从而全面真实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在新的经济形势和时代背景下,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二、会计核算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一)确认相关费用和收入

企业在核算自己的收入和支出的时候,需要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自己的收入就是自己的收入,不是自己的收入就不是自己的。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指导下,企业在确定收入时会坚持以下的标准:一是成本和收入计算都能找到有效的方法;二是企业的商品一旦被销售出去,企业就丧失对商品的控制权和管理权;三是商品交换过程中,不仅转移了所有权,而且报酬和风险都发生了转移,前者转移到企业,后者转移到买家;四是企业商品被卖出以后会产生一定经济效益,这些经济效益可以进入企业的收入。只有满足以上的标准,才能确定是企业的收入。举一个例子,企业把卖出的商品租借回来,从表面看,因为商品已经卖出,所以报酬、风险和所有权都发生了转移,但是按照规定资产的售价和租金是不能分开计算的,必须在一起进行计算,那么卖出的东西以支付租金的形式租回来,这不是普通的商品销售,可以看成是一种融资行为,肯定不能计入收入,这就坚持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一般企业的支出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核算

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时候会遇到融资租赁的情况。所谓融资租赁,指承租人对出租人说好了租赁某一物件,但出租人手里还没有这一物件,于是以融资为目的在别的地方购买这一物件,然后再把这个物件出租出去,收取租金。融资租赁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租赁的物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承租人的资产,承租人对其可以进行选择;二是取消合同的前提是取消融资租赁租约;三是一般租约规定的租期越长,租赁物件使用的寿命越长;四是租金包括租赁的利息,也包括固定资产的利息。依据融资租赁的特点可知,它的目的是把租赁资产从出租人转入到承租人,承租人对其享有使用权。融资租赁中,没有改变资产的所有权,承租人在租约有效期内可以充分使用租赁资产,但利益与风险是并存的。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必须对承租的固定资产进行责任明确。

(三)会计政策变更

在会计政策进行变更时,也要用到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对相同的经济交易进行会计核算时,由于时间不同,相关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会计核算。从表面现象看,这不符合一致性会计核算原则。但应该透过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影响下,会计政策会不断发生变化。市场经济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为了反映市场经济的变化,更好为企业服务,会计政策会相应的进行变更。企业在做会计核算时,一定要考虑经济和政策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准则进行计算,否则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核算企业坏账损失

在对企业的坏账进行核算时,也会用到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通常情况下,判断企业的账目是否是坏账,必须满足一下几个条件:一是承担债务的人已经破产,这种情况下要变卖清算债务人的财产以偿还债务,即使这样也不能收回所有债务;二是债务偿还债务的义务是不能推卸的,但他长时间不履行,收回欠款已被证明是不可能的了;三是债务人发生了死亡,即使对他的财产进行清偿收回全部款项也是不能的。这些判断坏账的必要条件,满足上述条件就可认定为坏账。但在我国的会计法规中指出,当明确账款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比如因遇到重大自然灾害而不能偿清债务时,应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从表面看上述情况并不具备判定坏账的必要条件,但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这种情况也认定为坏账,应该计入管理费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会计核算中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的道理比较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用好这一原则并不是很容易。会计工作人员应该牢记这一原则。

参考文献:

[1]王P.简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J].财会研究,2011,17:30-32

[2]王培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02:245-246

[3]黄晓丽.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2:48-49

篇2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体现;应用

一.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含义

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一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已被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用于对会计核算行为予以规范。按照我国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此后,我国于2006年2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即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此处的“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外在表现,既指其法律形式,又指法律形式之外的其它形式。

二.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重要性

(一)会计核算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形式和业务形式多样化发展,资本市场日益复杂,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就必须在不同的会计原则和方法之间进行选择,并且按照经济业务的实质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

(二)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会计准则的全球化成为必然趋势。面对日益发杂的国家化业务和会计处理工作,我国会计准则有必要和国际会计准则取得趋同。

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确认中的体现

(一)在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确认中应遵循该原则

1.存货是企业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产成品以及自制半成品等,这些资产因其流动性较大,其价格变动也较频繁。企业的存货应当在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在计量的基础上,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在自建固定资产的确认中,涉及到诸如:何时开始计提折旧,长期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从“在建工程”向“固定资产”科目的转化等,而是否“达到预定的可使用状态”是对自建固定资产进行以上核算的关键所在,这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3. 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上来看其所有权并不属于企业,但由于租赁期足够长,实质已经发生了使用权和受用权的转移,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当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

(二)对无形资产的确认中运用该原则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规定,资产只有在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才能被确认为无形资产。若遵循这两个条件,则企业自创的商誉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但实质上企业自创的商誉时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的、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经济效益的资产,因此,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三)在应收账款的确认中遵循该原则

在商业信用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要赊销存在,就有发生坏账的可能。为了正视发生坏账的风险,正确的反映企业的资产质量,保证企业的资金运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及谨慎性原则,企业应合理地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采用相应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

(四)在收入的确认中中遵循该原则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 ,只有当满足下几个条件时才能确认为收入:(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4)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即收入的确认要点是商品所有权的报酬和风险的实质性转移,而非形式上的商品的发出。该确认条件富恶化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四.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一)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企业在期末一般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企业的存货进行计量,同时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一些在形式上仍然有完整的实物外形、仍构成企业的一项资产,但实质上已毫无价值的存货应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在资产的核算中,对于某些资产,虽然其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按照固定资产的定义可确认为固定资产,随后可在期末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但实质上这些资产已经开启使用则无可变现可能,可回收金额小之又小,这种情况下,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在期末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二)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进行判断,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计提坏账准备。对于某些债务企业,欠款时间未超过三年,企业也没有撤销、破产,从形式上看应收账款仍可回收,但实质上已出现资不抵债和破产迹象。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确认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三)售后回购行为并不确认为收入

售后回购,是指销售商品的同时,销售方同意日后再将同样的商品买回的销售方式。它是指企业将某项资产出售给其他单位,在出售方已经收到了价款,并且已经办理了有关资产划转手续的同时,签订书面或口头协议,约定在将来的特定时期,以特定价格无条件将货物购回。从法律形式上讲,售后回购在货物回购之前,货物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给了购货方。但从经济实质上讲,由于补充协议规定了出售方在未来某个时间必须购回所出售的商品,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购货方,出售方实质上仍然要承担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因此,该项交易虽然在形式上形成了一笔销售收入,但从交易的实质上看,售后回购只是企业的一种融资行为,并不能将其确认为销售收入。

参考文献:

篇3

会计核算贯穿于酒店管理的始终,对于酒店而言,会计核算可以有效保证酒店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财产安全。但会计核算是一种通过会计方式来达到财务控制,以期提升管理的科学方法,其并不能为酒店提供预防的目的。因为会计核算自身存在着局限性,在具体实施中常常会受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制定会计核算制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现代酒店会计核算制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腐败导致核算失效

会计核算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权责发生制原则。实行权责分离,就是为了保证员工之间相互牵制、相互监督、责任明确。但在许多现代酒店中,由于内部腐败,而产生了会计所得信息的不真实。例如,酒店服务生在收取了费用后,与收银员共同腐败,就会导致二者之间的制约变得形同虚设,在会计核算时所得到的信息来源也并不真实。没有明确真实的信息基础,会计核算的工作也最终也必然只能得到一个不真实的结果。

(二)人为因素导致核算失效

会计核算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因为操作的人为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或有意、或无意的因素影响。以有意来说,如果执行会计核算的高级管理人员、虚报费用、私做报表等,都会导致会计核算从根本上失去了作用。酒店会计核算中,对于会计核算重视程度不高,录用核算人员的门槛过低,导致一些特殊岗位的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在专业问题上出现各种各样的纰漏,再比如无意而言,稽核人员因马虎或出错,或者因为信息不及时等,都会影响会计核算程序失去其原本的效果,导致最终数据的偏差。

(三)会计核查程序本身的局限性

一般而言,会计核查程序是为了那些复杂、频繁的财务管理工作而单独设计的。对于一些会计核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特殊情况,可能有事并没有明显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要设计一个十全十美的程序来应对财务管理工作显然是不可能的。尤其,在国内现状而言,大多数现代酒店并没有采取一个符合行业特点的专业性会计核查程序来进行管理,这就到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因为采用的是通用的会计核查方法而无法应对具有强烈行业特点的会计工作。这对于酒店财务管理来说,无意是为其会计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

二、会计核查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完善核查机构独立性

强化内部监督会计核查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国内外大量实例已经表明,多数是内部财务腐败问题所导致。因此,会计核查控制的首要任务就应当是解决内部监督的问题。另外,在现代酒店管理中,很多酒店的会计核查工作并没有被独立出来,而是依附于财务工作的一部分,甚至在某些酒店中,出现了自理自查现象的发生。这就使得原本对于公司至关重要的会计核查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形式主义,只是流于表面程序,而忽略了其真正的意义,会计核查工作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现代酒店应当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核查机构,强化其内部监督职能,真正完善会计核查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加强会计核算信息的及时性

由于酒店经营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经营,有其自身资金流转快、人流量大的特点。因此,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也应当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加以调整。酒店以某一旅客或某一团体为单位进行接待,随之入住而带来的就是后续的各项服务项目。这些都要求酒店在很短的时间内及时正确的完成。因此,会计核查工作如果依据普通公司企业以月为单位进行展开,必然会导致大量问题的产生。应当编制每日营业报表,简便手续,这就要求酒店管理者及时提供酒店的经营动态,以服务于会计核算信息的来源及时。例如,应当以日为单位,将每日的信息流水编制报表,次日报给有关部门经理。由此可见,酒店的会计核查工作,相较于普通公司企业而言,在时间方面有着更为高的要求。会计核查是酒店管理的基础与前提,加强会计核查信息的及时性,有利于加强酒店内部的财务控制。

(三)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与会计核查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

篇4

一、会计核算具有局限性

1.货币计量假设导致的局限性

货币计量假设的意思是,会计要通过货币计量来核算企业的经济实力,而那些无法用货币来计量的经济信息就无法进入到会计核算报表中,例如,企业的人力资源,这是无法用货币来计量的,因此,这就导致了会计核算的局限性。

2.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导致的局限性

历史成本原则是财务报表中的相关资产等项目应该以取得时的成本为基础,并不是以当下的市场价格和其它价格为计量基础。历史成本的会计模式,通常是以币值不变为条件的,但这种币值不变的情况是很难掌握的。因此,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就缺乏现实基础,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可靠程度也让人质疑,主要的问题表现在:(1)物价在环境中变动,历史成本下的资产很难得到固定的核算,其利润也无法真实反映其经营效果,这直接导致了企业会计信息的不真实,会计报表也就不能真实体现企业的经营情况了。(2)无法及时保证固定资产的更新。(3)无法正确反映投入资本保全情况。历史成本下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会计报表为企业提供了虚假赢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这会让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因而历史成本的局限性严重地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而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

二、财务会计的局限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及时性问题

目前,财务报告都是定期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主要是以年度、季度报告为载体,这也成为会计信息披露的传统方式。但这种信息披露方式的实效性差,信息落后,不合时宜,使信息使用者无法及时得到准确的会计信息。

在财务会计管理中,财务会计历史成本计量占主导地位,但由于财务会计本身局限性的影响,历史成本在很大程度上都只是反映过去的财务信息,价格变化的影响只能等到相关的资产或负债实现或清偿时才得以反映,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让决策者很难真正利用到会计信息。

2.完整性问题

传统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核心主要为有形资产,但是受到传统财务会计模式的限制,自创商誉、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都无法进入财务报表,可是,这些资产又是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加上知识经济浪潮的袭来,这些资产已经开始逐步取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财富的主要来源。

3.供需矛盾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既然作为商品,它就有相应的需求市场,会计信息商品的主要载体是会计表报:供给方是会计财务报表的提供者,是主体,具有独一性;而需求方则是信息的使用者,具有广泛性,因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区分为不同的个人和团体。会计信息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信息使用者们需要它为其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因此,需求者为了自身的经营利益,希望得到企业的真实会计信息,可是供给者往往不能提供满足所有使用者需求,这就产生了矛盾。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实际上,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还比较差,主要是因为一些企业存在信息失真的问题。为了提高信息的真实度,我们必须加大管理力度,从财务会计本身的局限性出发,结合实际,多管齐下,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提高会计质量。

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会计信息的识别,减少会计信息的失误。企业在使用会计信息的时候,关键要重视信息真伪的识别,从源头上控制会计信息质量。相关人员在审核会计资料、了解会计信息时,必须对披露信息的企业就行充分了解,认真分析会计信息中存在的问题,清晰认识到这些信息将给企业决策带来的影响,继而提炼出准确的会计信息,找出企业的真实会计信息,再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

其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约束制度。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一种惯有的问题,信息披露企业的利益动力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不少企业存在调节利润、粉饰报表的问题,这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因此,企业管理部门必须制定严格的约束制度,控制和制止这种行为。在进行绩效评价、业绩考核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中,如果发现有人虚假信息,应扣减所调节的利润。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对性的监督机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

第三,会计核算要体现及时性原则。会计数据采集、处理,会计信息的、传输和利用能够实时化、动态化。会计数据处理的动态化要求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及时性原则。

第四,会计核算要体现开拓性原则。会计核算方法的质量部断创新和发展,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当选择会计发展过程中最现代化、最新颖也是最具生命力的会计核算方法,实现会计方法的不断变革,与时俱进,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与质量。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是这个时代的特殊商品,加上它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会计信息只能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精确。所以,会计失真也存在一定的客观性,不可避免。但是我们仍应竭力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作为会计人员,应用科学的观点界定可控制和不可控制因素,最大限度地追求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但不能绝对化,将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科学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佩秋.谈会计核算的局限性[J].当代经理人.2006(5).

[2]高怀发. 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J].科学之友.2006(3).

[3]张俊瑞.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3.

篇5

关键词 核算会计 财务报销 关系研究

如今,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在深入西部战略开发的同时,我国对于电的需要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我国大力建设电力工程,在电力不断开发建设的过程中,电力施工企业的财务核算与财务报销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电力企业若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行核算会计与财务报销存的相关性研究,下面以电力施工企业为研究对象,作出以下探究。

一、电力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现状

(一)电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效果不明确

会计核算的工作非常多并且形式多样,电力施工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容易在固定资产、原材料、员工薪资、资金流动、工程造价等方面发生财务疏漏现象。[1]电力施工企业由于经常流动施工所以极易发生资金变动,这会使企业财务工作发生混乱,阻碍企业正常的施工进程。

(二)电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不规范

电力施工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有些存在专业知识性不强的现象,对财务进行随意性操作,没有按照企业规定制度完成财务核算。完全忽视《企业会计守则》例如:会计科目、成本费用的运算、整理财务报告等,都有一定的不规范现象发生。

(三)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

一般的电力施工企业都会设立结算中心,就是企业通常说的“资金池”,设置好管理中心之后,对企业的资金流动进行统一管理,方便日常拨款、统筹规划资金等,有效地提升了资金的利用率,防止了不必要的资金风险。[2]通常,企业计算中心都会给各个部门设置工程使用预算,资金的预算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发放,内部成员在限制内使用资金用于工程结算或者财务报销等。对于部门需要临时调用资金要设立好突发用款审批制度,有效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各种资金问题。

二、核算会计与财务报销存在的相关性研究

(一)会计信息的一般性原则

会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就是为电力施工企业中各个部门提供资金使用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会计信息的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会计工作进展的程度。对于会计工作是否合格的评价,有主观、客观、及时性、对比性和清晰性方面评价方式,客观的评价方式是要求会计核算要从实际业务情况出发,以实际为根据,将财务真实的业务状况体现出来,做到数据一定要精确,这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对比性方面,对比性是指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是否存在相互比较的性质,为了使企业经济有一个良性循环,一定要按照相同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核算。在会计信息及时性方面,要对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最后会计信息的核心就是要数据清晰,财政明确,所有的财务报表均正确、有效。

(二)研究计量原则

企业的收支情况发生时要及时进行确认,明确企业的权责状况。权责发生体制有效地减少了很多程序。此外,企业还要注意配比原则,配比原则的有效利用,将收支进行配比,能将这一时期的资金使用情况体现出来。

(三)修正作用的原则

在核算会计过程中,修正原则的关键之处体现在严谨性与重要性原则当中,严谨性原则是在不明确情况的因素下,把有可能使用的额外资金估算出来,不是提升资产效益更不是减少费用使用。重要性原则是对于会计核算方法的使用上以及处理方式上,能顺利地将经济业务自身的性质多方面的思虑到,依据业务经济水平评价业务的好坏,从而进行选择。

三、财务报销的一般性建议

第一,财务报销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方面,为了将财务报销与核算会计更好的相结合,会计核算是财务报销的一般性原则与依据。[3]只有企业掌握好会计核算的原则,才能将财务报销制度更好的完善,此外,为了将财务报销制度得到发展,电力施工企业内部要发挥出财政监察作用。还要有效地利用好会计法,保证好每个会计人员的利益。

第二,目前,首要做的是加强会计人员管理机制,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要进行严格的规范,形成一个有效解决问题的机构,利用会计手段将会计工作的监察工作做进一步完善,减少会计报销的不合理性。[4]其次,企业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平台,在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责任与义务的划分,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在发生纠纷时可以明确责任人,有效提升工作质量。最后,加强财务报销审核制度的实施,做到先审查后报销的模式。对于原始数据的审核,要有相关责任人严格执行,对于财务报销的任何一个步骤都要严格处理,要对企业和会计工作认真负责。此外,要建设好动态报销管理体系,报销管理要具有稳定性与真实性,在报销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解决,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财务报销。

四、结语

针对目前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在核算会计与财务报销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领导一定要加以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开展。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定制相应的计划解决,为企业实现资金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起到保障作用,进一步推进企业发展壮大。

(作者单位为徐州龙翔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孟雪(1976―),女,江苏徐州人,本科,经济师,徐州龙翔工程安装有限公司会计,研究方向:核算会计与财务报销存在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李文慧.应用网上报销系统强化财务报销管控[J].炼油与化工,2014(02):48-50+64.

[2] 翟珂珂.电力企业网络化报销系统探索[J].商业会计,2012(14):100-101.

篇6

第一,制度适用范围存在局限性。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该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随着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大批民营医院、慈善医院、外资医院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医院应运而生,而非公有制医院会计核算目前尚无制度规定。

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原则不明确。一未明确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在存在经济活动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也不得设置秘密准备,谨慎性原则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目前医院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日益明显,有必要引入谨慎性原则,合理计提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二未规定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指会计主体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而不应仅仅按照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目前医院会计核算中,托管、资产重组等新经济事项不断涌现,只有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下判断事实并在会计信息上予以反映,才有利于医院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三未明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的效益可以在几个连续的会计期间发挥作用,收益性支出的效益只在当期发挥作用,二者并不相同。而支出核算作为医院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合理地划分则有利于真实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同时也可以避免随意列支造成的收支结余不实。

第三,医院会计信息披露过于简单。现行医院会计信息披露过于简单,其主要原因在于一般情况下会计报表使用者仅限于医院及上级部门。现行医院财务报告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不够且内容不完整;财务报表项目的貌似确定性掩盖了其本质的不确定性;重法律形式轻经济实质;重货币性信息轻非货币性信息;重硬性资产轻软资产;重财务资轻财务核心能力,重历史轻未来等。随着多种所有制形式医疗机构的涌现,除政府部门以外,不同方面的人员获取会计信息的侧重点不同,各方面要求医院披露的会计信息不断增多,医院内部决策对会计信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都希望从会计信息中了解医院的经营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以便尽早作出对策。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完善措施如下:

第一,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补充营利性医院会计制度。《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非营利性医院执行《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而营利性医院的会计核算参照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有关政策。而在实际操作中,照搬企业会计核算方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由于缺乏详细、规范的核算办法,营利性医院的会计核算实际上处于混乱的状态,不利于医院的内部管理和政府部门的监督。因此,建议在医院会计制度中补充营利性医院的会计制度,以适应多种形式下医院会计核算的需要。

第二,全面遵循企业会计核算原则。为了加强对医院的会计核算,解决医院发展中的新问题,特别是解决净资产不实、总资产虚增的问题,应该全面遵循企业会计核算原则,包括严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以准确计算和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针对医院经营环境的现状,借鉴企业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现有医院会计核算应该与时俱进增加反映时代要求和经营要求的一般原则,如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以利于医院强化风险意识,提高职业判断的准确性。

篇7

【关键词】会计核算 企业 规范

前言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生存发展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和强大的实例。而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主要对企业内部信息、数据和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并处理,属于企业内部核心体系,是企业发展和经济活动运行的基础,也是预防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更是企业决策和管理人员对企业活动进行审核、差错的重要依据。因此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十分重要,而且要保证严格规范的建立原则。

一、企业会计核算建立的基本原则

会计原则对会计核算提出了一定要求,会计原则也是会计事务处理的根据,同时能够保证会计核算质量。会计原则的基础是会计假设,会计假设如果不存在,就无法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也就没有会计原则的存在。但是,会计原则和会计假设又不是完全相同,他们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会计工作的基础是会计假设,但是会计工作规范是会计原则。在会计工作中,会计原则起到指导性作用,同时对会计核算也具有指导作用。

企业建立会计核算的原则主要有三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原则,即会计核算中的信息要保证客观性、相关性、一贯性、及时性、可比性和明晰性等原则,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和准确;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要求原则,要符合资本支出原则、收益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会计修订原则,修订会计原则要符合谨慎原则、实质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二、企业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的措施分析

(一)加强对财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培训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逐渐改善,因此各项税收和经济法规政策等也随之变化。这种变化趋势就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确保会计从业人员能够通过培训或继续教育对税收政策和经济法等熟练掌握,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和水平,并且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相关软件的操作,同时逐渐了解会计报税纳税新形式。另外要针对企业会计人员实行激励制度,不断培养激励会计人员,予以合理的奖励措施,激发财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会计政策规范化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会计核算需要遵守一定原则,企业也要有一定处理方法,这些统称为会计政策。一直以来,企业都是对会计科目很重视,但是对会计政策却较为忽视,这对企业会计工作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规范化的会计政策,那么该企业的会计信息就没有很强的可比性,从而导致会计预算考虑没有理论依据。根据对多个企业的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部门管理者的调查,很多集团性企业对子公司会计政策不了解。会计预算管理的核心是损益预算,因此预算管理就要求会计政策规范化。

具体包含以下几点:收入确定政策;费用、成本确认和划分政策;资产减值政策;无形资产摊销及折旧政策;短期投资和存货会计政策。企业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具体包含如下两种。第一,纳入预算管理的经营单位业务范围保持一致,也就是这类企业具有行业专门性特点,如电信行业、供电行业等;第二,纳入预算管理的经营单位业务范围没有达到一致,这类企业是比较多的,而且在这些企业内部,业务种类也很多。如服务业、制造业、物流,控股公司或国有企业等,集团公司未建立标准化会计制度,就需要加强管理。从预算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入手,会计核算方法由集团制定或审核。

(三)建立统一的会计科目

在进行企业核算和预算过程中,统一会计科目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量,是建立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个别企业的预算是企业部门制定的,预算科目和会计核算科目不尽相同,会计数据不能综合整理,核算数据和预算标准不符,很难进行考核管理。建立统一的会计科目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业务考核,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

(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包含稽核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处理程序制度等多个内容。只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企业才能开展会计行为。

完善企业内部制度首先从稽核制度着手,应该建立健全稽核制度。严格依据制度审核账本、财务报表和财务凭证,强化管理,如果审核中出现问题,应该立即修正并追究管理者的责任,严防再发生类似问题,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强化管理。大力推进企业内部稽核制度,是落实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途径,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成本核算制度是由核算对象和成本核算方式构成的,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应该强化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从制度上确保会计核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而提高企业会计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难免会有不足之处,但是随着我国国家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企业会克服种种困难,寻找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不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带来的不便和危害,为了能够促进自身发展,应该将重点工作放在会计核算上,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丁贤友.关于我国会计核算体系建设的思考[J].经济师,2008年10期.

[2]杨凯.浅论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9期.

篇8

【关键词】责任会计 控制制度 企业管理

责任会计运用价值形式,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耗费、占用和成果进行核算、控制和考核。它的突出特点是覆盖全面、全员核算和过程核算。为实现责任会计核算制度的推行,需要根据责任会计核算的特点及原则进行实践应用。

一、责任会计核算制度建立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为了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公司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必须与公司整体目标保持一致,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规模、组织架构和生产经营的特点,兼顾企业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可控性原则

各责任中心只对其可控范围内的收入、成本或投资活动承兑责任。贯彻可控性原则,要分清平级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责任界限,也就是平级的其他责任中心的责任不能由本责任中心负担,也不能让下级责任中心承担上级责任中心的责任,任何一个责任中心对其下属责任中心的责任都有着间接可控性。

(三)公平性原则

企业内部的各个责任中心是相互关联的,是公司责任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因此,在处理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的时候,应该一视同仁,公平合理,避免挫伤责任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

(四)及时性原则

责任会计的职责就是为管理层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为了保证企业和各责任中心的信息数据能够及时反馈给管理层,责任会计不仅要做到准确、及时核算,还要做到对各种核算信息进行准确、及时的记录、传递和报告。

(五)重要性原则

责任会计的控制重点应该放在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和业绩的重要指标和关键问题上,例如企业的利润、成本、质量和资金等关联的经济指标,这些指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而其他指标则作为次要指标,这样企业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在重要的事项上,更好地发挥责任会计的作用。

(六)责权利相符原则

建立责任中心,则必须使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权利和利益统一起来,保证以责定权、奖惩分明。

(七)适用性原则

责任会计的数据来源是来自于现行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通过对财务核算体系的优化和整合,在保证日常财务核算的基础上,确定责任核算单位,明确责任目标,在满足财务核算的基础上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双重需要。

二、责任会计的核算组织体系

责任会计的核算组织体系的建立对责任会计能否推进及能否实现责任会计的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责任会计遵循的统一管理、归口负责和财务会计核算与责任会计核算相结合的原则,责任会计核算一般实行属性分类的核算体系。

(一)投资中心

投资中心对整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效果进行全面核算,以保证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投资中心一般是企业的总部,主要职能为组织公司各责任中心对公司各方面进行系统、及时、正确的核算。投资中心需要确定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审核和核定生产经营消耗及资金占用的各项定额或标准;组织各个责任中心的责任核算并在各责任中心之间进行计价结算;分析生产经营计划及目标的完成情况;考核各责任中心的目标完成情况。

(二)利润中心

利润中心负责对各自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目标执行情况进行核算,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分析发现未达成目标的问题所在。利润中心对投资中心下达的各项指标进行分解并落实到各成本中心;根据各项定额或标准,对各生产环节的耗费和资金占用进行核算和控制;对责任中心的收支进行核算,计算内部盈亏;对各成本中心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兑现奖惩。

(三)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负责将利润中心下达的目标具备落实到具体负责的员工。成本中心对各种生产消耗和资金占用进行有效控制和核算;与相关的责任中心进行内部结算;对绩效考核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料;对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考核。

(四)费用中心

费用中心主要指在投资中心下的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原则上只有支出项目没有收益,所以为费用中心。费用中心根据投资中心确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控制。

三、责任会计核算方法

与传统财务核算不同,责任会计核算根据责任中心管理需要将核算方法主要确定为:

(一)模拟法人核算

对于规模较大的责任中心,需要独立设置核算机构的时候就采用模拟独立法人核算,参照内部计划价格的来确定各项收支项目并对本部门的收入、支出、成本、费用等进行核算和汇总。

(二)收入费用核算

收入费用核算对责任中心的收入及支出进行核算,适合于公司内部仅与收入和费用管理的部门使用。

(三)费用指标核算

费用指标核算主要用于控制费用支出项目,主要适用于管理部门的费用核算和控制。

(四)储备资金核算

储备资金核算主要对物资管理部门的储备资金进行的核算。储备资金核算主要用于控制企业的原材料及成品库存,降低企业资金占用,增加企业资金流动性。

(五)成本指标核算

成本指标核算主要用于责任中心所承担的成本指标作为主要内容,适用于只有成本指标的部门和岗位。

(六)专项资金核算

专项资金核算主要用于专项支出和投资效果为管理目标的项目,主要适用于资本性投资和研发支出。

根据责任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原则,设置完善的组织机构并采用合理的核算制度,可以在日常财务核算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管理的需要,保证企业经营目标能够正常实现。

参考文献

[1]于曾彪. 管理会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林钢. 责任会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张长胜.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篇9

关键词:规范化制度化;会计核算体制;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E232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迅速,各个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那么,企业要想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一定要有自身强大的竞争力和实力。企业会计核算体制的作用,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有效信息、资源数据以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因此,企业内部的核心部门是企业会计核算体制,也是企业经济全面发展和充分运营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预防财务危机的有效途径,还是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有关数据进行核对和决策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众多企业中,企业会计核算体制是十分重要的,要求企业要建立属于自己的规范化原则。

一、我国众多企业建立会计核算体制的重要原则

企业会计体制的重要原则对于核算提出了一些要求,会计原则是企业会计进行业务处理的重要依据,对于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会计假设是会计原则的重要基础,如果会计假设不当,企业不能正常进行核算工作,因此,会计原则就不复存在。但企业会计假设以及会计原则又有不同的地方,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具体表现为:会计假设是企业会计进行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原则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规范。因此,在企业会计核算中,企业会计原则的作用是导向性,对企业会计进行有效核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

企业会计核算体制建立的重要原则是:一是,企业会计资源质量原则,换句话说是企业会计进行核算数据过程中的一贯性和客观性、及时性和相关性、以及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工作人员要将会计信息资源的有效性以及完整性有所保障;二是企业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要求企业要符合运营收支原则;三是企业会计修订原则是指,要求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小心谨慎,同时,要符合实质性原则和重要原则。

二、我国企业充分建立规范化、制度化会计核算体系采取的手段

我国企业充分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会计核算体系而采取的有效手段,具体包括:企业管理人员要充分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逐步利用相关政策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制度化管理、逐步完善有效会计统一科目、逐步建立高效的企业会计核算体制。

(一)企业管理人员要充分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我国当前经济体制不断改善,各项经济政策法规以及税收情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生变化后,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要重视对财务部门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具备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同时,要求工作人员要非常熟练的掌握企业会计纳税报税的全新模式。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可以采取正向激励的方式,将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全面激发,培养出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会计工作者[2]。

(二)逐步利用相关政策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制度化管理

众多企业在经营管理期间,要想做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一定要遵守企业核算原则。在企业管理中,管理人员对于企业内部会计工作非常重视,但是对于企业会计政策工作却十分不重视,由于这个原因,对企业内部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会计政策,这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是没有竞争力的。对众多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部门进行有效调查,有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对于自身企业的会计政策不重视。公司会计政策的预算管理是整个企业的核心。所以,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实行制度化的会计政策是十分有必要的。

企业内部会计规范化、制度化会计政策具体表现为:对企业收入政策的确立、对企业成本和支出政策进行有效确认、企业总资产减值有效政策的确立、企业的无形资产政策确立。进行短期存货和投资政策的确立等。企业要想进行有效的制度管理,设立统一的会计政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统一的会计政策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范围和纳入预算管理要统一,换句话说,这类企业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例如,供电行业和电信行业;二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范围和纳入预算管理不相统一。符合这类特点的的企业业务种类非常多。例如,机器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控股有限公司和物流行业以及国有企业等等,这类行业特点是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规范化制度,因此,这类行业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并且要逐步从有效的预算着手[3]。

(三)逐步完善有效会计统一科目

企业在全面实行内部核算体制以及预算期间,对企业内部的会计科目进行有效的总结,有助于降低财政部门的工作量,是企业充分健全内部会计核算体制的重要标准。部分企业的成本预算是内部财务人员制作的,企业内部核算科目同成本预算数据不一致,整理后的会计预算和核算数据不符合,因此,难以进行有效的企业内部审核管理。企业建立健全有效的会计科目,能够高效的解决企业内部财务问题,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

(四)逐步建立高效的企业会计核算体制

企业要逐步完善高效的会计核算体制,具体的企业会计核算体制包括: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制度的建立、企业稽核制度的建立、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企业成本核算制度的建立等等。所以,企业只有逐步建立高效的内部核算体制,才能有效的开展企业内部会计工作[4]。

企业要想逐步提高企业会计体制,一定要从建立企业稽核制度开始。对于企业内部的核算工作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相关财务凭证以及企业的审核账本等,进行有效的企业内部核算制度管理,一旦审核核算出现情况,要做好应对措施,及时对类似问题作出决策,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情,只有这样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体制才能有效建立,进而强化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企业才能长期稳定的发展。

企业具体的核算成本、核算对象以及核算形式构成了企业的核算体制,同时,是企业内部核算体制的重要部分。所以,企业在实行经营管理过程中,要逐渐强化企业会计核算体制,尽可能的从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上将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体制工作有效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内部会计核算效率。

结束语:

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体制有待进一步提高,伴随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改善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众多企业内部将逐步完善会计核算体制,开辟出一条属于企业内部的核算制度。因此,企业要逐步考虑完善制度化、规范化的内部核算体制的作用,同时,企业自身要想全方位、多层次的向前发展,一定要重视企业内部核算体制的建立,进而能够为企业带来无限的经济效益,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企业预防财务危机的有效途径是会计核算体制的全面建立;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有关数据进行核对和决策的重要因素是会计核算体制。所以,在众多企业中,企业会计核算体制是十分重要的,要求企业要建立属于自己的规范化原则,进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向涛,金颖.如何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一旬刊),2013,06(11):32一33.

[2]孙金来,刘丽莉.谈对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一旬刊),2013,10(31):16一17.

[3]齐晓晶.企业会计核算所需注意的问题探讨[J].中国外资,2013,15(03):58一60

[4]王坯,李凤鸣.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瓶颈与突破[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3(11):147一148.谷雨

山东省泰安市公路局 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当前我国会计相关制度不断更新,但是,众多企业不重视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否,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对于会计核算体系重要性的认识,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中,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制,阻碍了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要求企业一定要建立有效的会计核算体制来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因此,本文针对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原则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且对企业如何建立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的会计核算体制进行有效的探究和阐述。

关键词:规范化制度化;会计核算体制;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E232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迅速,各个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那么,企业要想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一定要有自身强大的竞争力和实力。企业会计核算体制的作用,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有效信息、资源数据以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因此,企业内部的核心部门是企业会计核算体制,也是企业经济全面发展和充分运营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预防财务危机的有效途径,还是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有关数据进行核对和决策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众多企业中,企业会计核算体制是十分重要的,要求企业要建立属于自己的规范化原则。

一、我国众多企业建立会计核算体制的重要原则

企业会计体制的重要原则对于核算提出了一些要求,会计原则是企业会计进行业务处理的重要依据,对于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会计假设是会计原则的重要基础,如果会计假设不当,企业不能正常进行核算工作,因此,会计原则就不复存在。但企业会计假设以及会计原则又有不同的地方,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具体表现为:会计假设是企业会计进行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原则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规范。因此,在企业会计核算中,企业会计原则的作用是导向性,对企业会计进行有效核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

企业会计核算体制建立的重要原则是:一是,企业会计资源质量原则,换句话说是企业会计进行核算数据过程中的一贯性和客观性、及时性和相关性、以及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工作人员要将会计信息资源的有效性以及完整性有所保障;二是企业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要求企业要符合运营收支原则;三是企业会计修订原则是指,要求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小心谨慎,同时,要符合实质性原则和重要原则。

二、我国企业充分建立规范化、制度化会计核算体系采取的手段

我国企业充分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会计核算体系而采取的有效手段,具体包括:企业管理人员要充分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逐步利用相关政策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制度化管理、逐步完善有效会计统一科目、逐步建立高效的企业会计核算体制。

(一)企业管理人员要充分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我国当前经济体制不断改善,各项经济政策法规以及税收情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生变化后,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要重视对财务部门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具备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同时,要求工作人员要非常熟练的掌握企业会计纳税报税的全新模式。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可以采取正向激励的方式,将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全面激发,培养出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会计工作者[2]。

(二)逐步利用相关政策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制度化管理

众多企业在经营管理期间,要想做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一定要遵守企业核算原则。在企业管理中,管理人员对于企业内部会计工作非常重视,但是对于企业会计政策工作却十分不重视,由于这个原因,对企业内部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会计政策,这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是没有竞争力的。对众多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部门进行有效调查,有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对于自身企业的会计政策不重视。公司会计政策的预算管理是整个企业的核心。所以,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实行制度化的会计政策是十分有必要的。

企业内部会计规范化、制度化会计政策具体表现为:对企业收入政策的确立、对企业成本和支出政策进行有效确认、企业总资产减值有效政策的确立、企业的无形资产政策确立。进行短期存货和投资政策的确立等。企业要想进行有效的制度管理,设立统一的会计政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统一的会计政策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范围和纳入预算管理要统一,换句话说,这类企业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例如,供电行业和电信行业;二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范围和纳入预算管理不相统一。符合这类特点的的企业业务种类非常多。例如,机器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控股有限公司和物流行业以及国有企业等等,这类行业特点是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规范化制度,因此,这类行业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并且要逐步从有效的预算着手[3]。

(三)逐步完善有效会计统一科目

企业在全面实行内部核算体制以及预算期间,对企业内部的会计科目进行有效的总结,有助于降低财政部门的工作量,是企业充分健全内部会计核算体制的重要标准。部分企业的成本预算是内部财务人员制作的,企业内部核算科目同成本预算数据不一致,整理后的会计预算和核算数据不符合,因此,难以进行有效的企业内部审核管理。企业建立健全有效的会计科目,能够高效的解决企业内部财务问题,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

(四)逐步建立高效的企业会计核算体制

企业要逐步完善高效的会计核算体制,具体的企业会计核算体制包括: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制度的建立、企业稽核制度的建立、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企业成本核算制度的建立等等。所以,企业只有逐步建立高效的内部核算体制,才能有效的开展企业内部会计工作[4]。

企业要想逐步提高企业会计体制,一定要从建立企业稽核制度开始。对于企业内部的核算工作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相关财务凭证以及企业的审核账本等,进行有效的企业内部核算制度管理,一旦审核核算出现情况,要做好应对措施,及时对类似问题作出决策,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情,只有这样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体制才能有效建立,进而强化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企业才能长期稳定的发展。

企业具体的核算成本、核算对象以及核算形式构成了企业的核算体制,同时,是企业内部核算体制的重要部分。所以,企业在实行经营管理过程中,要逐渐强化企业会计核算体制,尽可能的从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上将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体制工作有效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内部会计核算效率。

结束语:

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体制有待进一步提高,伴随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改善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众多企业内部将逐步完善会计核算体制,开辟出一条属于企业内部的核算制度。因此,企业要逐步考虑完善制度化、规范化的内部核算体制的作用,同时,企业自身要想全方位、多层次的向前发展,一定要重视企业内部核算体制的建立,进而能够为企业带来无限的经济效益,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企业预防财务危机的有效途径是会计核算体制的全面建立;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有关数据进行核对和决策的重要因素是会计核算体制。所以,在众多企业中,企业会计核算体制是十分重要的,要求企业要建立属于自己的规范化原则,进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向涛,金颖.如何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一旬刊),2013,06(11):32一33.

[2]孙金来,刘丽莉.谈对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一旬刊),2013,10(31):16一17.

篇10

[关键词] 医院会计制度 会计核算 信息披露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宏观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一直在探索前进,如何使医院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跟上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满足医院快速发展的经济活动管理和核算需要的财务及会计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现行执行的《医院会计制度》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愈来愈显出不足及局限性,尤其是会计核算上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以适应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文侧重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了阐述:一是指出现行医院会计核算存在的弊端,另一方面提出了现行医院会计核算改进的建议。

一、医院会计核算存在的弊端

1、管理机制不健全

首先是机构分散,没有集中。我国医院一般编有会计和财务两个部门,物资管理工作主要由药械科负责,财务、经济管理多头并举,信息资源独有独用,核算事务交叉重叠,核算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差。其次人少事多,效果不佳。很多医院财务岗位干部编制仅2人左右(含经济管理部门),一职多岗,人员疲于应事,核算质量难保证。再次是观念落后,管不到位。存在重创收轻管理、重增收轻节支、重资金轻实物思想,核算管理工作不深人、不到位。

2、成本核算与资金分配方案未能有机结合

成本核算在客观上增强了医院职工的成本意识,并按照“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行奖金分配,打破了资金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单纯以成本核算的结果作为奖金分配的依据,造成科室重收入、轻质量,引发不合现象。同时,有些科室为了降低成本,不敢引进先进设备,影响了正常业务开展和技术进步。另外,如果完全按照统一的成本核算模式对所有科室进行核算,并由此进行分配,将会出现分配上的不合理。如有的科室辛苦繁忙收入却少,而有的科室轻轻松松却能拿到较高的收入。

3、固定资产核算不合理

固定资产核算未设置“累计折旧”科目,无法对资产的新旧程度进行准确把握,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的实际净资产。其别是电子设备,由于其技术含量高、更新快,客观上存在着因市价大幅度下跌而产生无形损耗或因未来经济效益创造能力降低而发生固定资产减值的可能。如果对已发生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不加确认,必将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这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4、成本费用核算约束力不强

目前,医院的成本项目标准不一,不仅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且可能使行业间的会计信息失去可比性;同时,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成本开支范围,也使医院支出具有较大随意性,可能会导致产生侵吞国有资产的腐败行为,使医疗收费价格的测算和制定丧失客观和公平。

5、医院会计信息披露过于简单

现行医院会计信息披露过于简单,其主要原因在于一般情况下会计报表使用者仅限于医院及上级部门。现行医院财务报告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不够且内容不完整;财务报表项目的貌似确定性掩盖了其本质的不确定性;重法律形式轻经济实质;重硬性资产轻软资产;重财务资源轻财务核心能力,重历史轻未来等。

二、完善医院会计核算的措施

1、正确处理好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过去,许多医院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不分,财务与会计职能结合得比较紧密,为此我们建议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会计集中核算是将会计核算职能从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分离出来,即把财务管理人员和财务管理职能留给单位,把会计人员集中到核算中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分开以后,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不能削弱,更不能取消,而且应当加强。同时应正确划分财务与会计的关系,明确医院和会计核算中心各自的职责范围,在核算制度上保证单位的资金所有权、财务自的实施,保证会计核算中心会计职能的发挥。

2、划清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我们建议在会计核算中,要求将与收益相关的支出计入当期的损益,将与当期以及以后多个期间的与收益相关的支出计入资产的价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正确地确认当期损益和资产的价值。对固定资产的购建是提高固定资产的性能和效率,所发生的支出不仅与当期有关,而且与以后几个期间有关,所以不能计入当期损益,属于资本性支出。对固定资产日常修理来说,一般修理费用只与修理当期效益有关,过了这个期又要发生修理费,像这笔修理费就应该计入当期的费用,属于收益性支出。划清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界限,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守的会计基本原则。

3、加强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医院不同于其他事业单位,医院要实行固定资产成本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方法必然要涉及“折旧”概念。因此,要将折旧基金从修购基金中分离出来,也就是将现行的“专用基金中的修购基金”分为“折旧基金”和“修购基金”,“折旧基金”作为总账科目,“修购基金”仍作为“专用基金”的明细科目。将从固定资产原值中提取的部分作为“折旧基金”,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和转让收入仍在“专用基金的修购基金”中核算。这样,有利于加强单位的资产管理,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所以,应在医院建立基本折旧度,使用“折旧基金”科目。

4、审计医院的成本

在会计核算中,应对医院成本进行审计核查,主要是审查医院成本核算是否坚持了历史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分核算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要求审查医院成本是否是医院实际发生的经济资源消耗,只有建立在实际发生基础上的费用,才能保证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可比性原则要求医院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一致性原则要求医院进行成本核算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不能随意更改会计核算方法;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收入、费用的确认应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计量标准;分别核算原则要求审查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是否分别设置了相关账户,是否进行了分别核算,只有严格区分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支出的界限,才能正确计算医院当期损益,正确反映医院医疗服务和药品销售过程中的实际耗费水平。

5、改进医院会计信息披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