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一体化范文

时间:2023-09-14 17:4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教育一体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殊教育一体化

篇1

关键词:福利院;特殊教育;教育模式

正确认识福利院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暴露出的问题,分析问题根源并不断根据现实进行改变,完善管理,创新福利院特殊教育模式,提高福利院儿童的综合素质,是当代福利院应负担起的重要职责。目前状态下,福利院中收容的孩子百分之九十都是残疾儿童,还有儿童心理受过创伤,要想引导这些儿童将他们的人生过得有价值、有意义,仅仅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帮助他们弥补自身缺陷,尽量使他们能够独立生活,成为一个真正能在社会中立足并发挥自己价值的人,才是福利院更应该努力实践的。

1福利院一体化理念

福利院一体化,即集养护、教育、康复、医疗、安置为一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医疗康复与教育康复的融合,也就是将福利院中儿童的医疗与教育有机结合为一体,从儿童的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康复教育。生理方面,给予他们康复治疗,使其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自理生活;心理和教育方面则给予他们受教育的机会,通常会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创造条件。对于智力不健全的儿童,也会侧重训练其自理生活和从事简单劳动的能力,尽量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福利院中的特殊教育使这些与正常儿童略有不同的孩子同样拥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也能让这些孩子在学习中接受与自己身心能力相适应的教育,帮助他们改善自身的缺陷而不是在教育时不断拔高,让缺陷变得越来越明显。特殊教育实现了让福利院儿童享有和社会上的普通人同样生活和受教育权利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和对教育要客观公正的要求。福利院一体化也是促进其中有特殊情况的孩子能够适应社会的有效模式,它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发现自身在某些方面的潜能,激发健全自我人格的意识,改变生活中原有的不良行为,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其实与正常儿童并没有太大区别,这样,福利院儿童就能在教育和引导下最大限度的融入社会,养成独立人格。特殊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它目的性明确、教育方式特殊,大多采用引导的方式进行,突出被教育者的主动参与而不是教育者知识的讲解。

2福利院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实施

在福利院儿童入院后,首先由医生对孩子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特别侧重于神经方面的反应和肌肉骨骼系统的成长,并初步对其进行语言、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测试,判断其是否存在缺陷以及存在哪个方面多大程度的缺陷,然后根据其余多方面因素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确定入院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康复方案。康复方案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教育方案的提出。老师对入院孩子进行详细的观察和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医生的诊断和各方面的测试情况进行教育分析,根据孩子本身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教育方案。在两个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会因为自身的改变而出现许多问题,在长期的治疗与教育中孩子的进步与好转也会使原有的方案不再合适,因此,医生、老师以及与其相关的医护人员要经常进行讨论,分析孩子在当前时期的各方面状况,对于在方案实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解决并根据现状修改方案目标,制定更好的计划。福利院中儿童们的情况都较为特殊,在身体状况、智力程度、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全面考虑每一个孩子的各方面情况然后制定个人的教育计划。通过对个人的针对性教育以及让孩子们在班集体中接触其他人,充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中来,满足每个人应受的不同教育方案的需求,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

3福利院一体化的研究

生理上的康复与精神上的教育同时进行,需要福利院中医生和老师的同步配合和个人康复教育方案的正确制定。特殊教育中,老师不仅要有老师的基本功,还要会使用运动康复、游戏治疗、综合训练、行为矫正等综合性的治疗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福利院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一位特殊教育老师对本职工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程度和教育质量。因此,老师也需要全面提升自己,加强对各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融入社会。

4结束语

福利院一体化在最大程度上挖掘了孩子的自身潜能,帮助他们正视缺陷,努力补足,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在生理、精神和人生价值的实现等不同层次的需要,使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福利院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的满足是提升特殊群体整体素质的需要,因此福利院一体化作为一种有效的特殊教育模式值得进行推广并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庆红等.特殊教育学校创建康复、教育、培训一体化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篇2

【关键词】高等特殊教育 实训基地 一体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项目“残疾人事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2011-434-5-5)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50-01

一、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1.体现教育公平,保障特殊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建成高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不仅仅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保障残疾人权利、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在于残疾学生教育需求的多样性。这对特殊教育师资提出更高要求。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增长培养时间,发展特殊教育师资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提升特殊教育师资的学历层次。另一方面,必须在现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加大专业技能的实训、实践力度,尽快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具有极强专业实践技能的特殊教育师资,以解燃眉之急。

2.实现特殊教育师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促进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成长的必然需要。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临床性,因此人才培养应采用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模式,为特殊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有利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中,加强实训环节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建设实训基地,不仅可以为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提供条件保障,还可以有效地满足特殊教育在职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3.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必然途径。

特殊教育学科的复杂性决定了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和挑战性。我院建校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人才培养结构和层次方面,既考虑到特殊教育教学能力,又兼顾到康复训练技能,既要求熟练掌握某一学科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又要求兼顾其他学科教学能力,既要精通某一类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训练,又要能胜任其它障碍类别儿童的教育康复。作为我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师范,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实施条件的保障等方面不断探索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新模式,特别是在学生实习实训环节开辟了一条符合特殊教育发展的道路,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在实践环节上开拓了先河。

二、我院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1.院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我院现有可满足各专业实训教学需要的各类实训基地(室)55个,主要包括:听觉言语科学实验室、蒙台梭利实训室、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实训室、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感觉统合实训室、社区康复实验室、多功能音乐教室等。有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康复中心)、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学前教育)1个,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40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近3000套,用于教学的计算机900多台;多媒体教室、阅览室、语音室座位数合计7817个。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资源利用不均衡,有些实训室整学期满负荷运转,但有部分实训室又经常闲置,应注意挖掘内部使用潜力、为相近专业提供见习实习或者对外提供服务等;另外实验实训运行管理机制尚待完善,应继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与监控体系。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我院现有附属幼儿园1所,附属小学2所;全校21个专业与一百多家学校、企业建立校企(校)合作联系,与其中的116个学校(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成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康复中心、企业和幼儿园为共同为学院提供实训基地、就业基地和专业教师参加业务实践活动的基地的情况,形成了教学研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在实践过程中,各个实训基地分布较散,各个专业的实训基地缺乏互动和联系,在资源的共享性上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及举措

1.整合各方资源优势,构建共享型专业实训基地。

在学院现有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以体现先进性、生产性、综合性、开放性,规模化的原则,对特殊教育专业群的各专业技能实训进行分析与梳理,以“特殊儿童远程观测与教学观摩系统”、 “微格教学与研究中心”为纽带,构建校内外实训体系相结合的共享型特殊教育实训基地。

2.“立足校本、面向社会”。

有计划的通过校内和校外培训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高超、能满足实训教学与科研工作需要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在校内开展师资队伍培训班,每年选派部分实训教师到校外培训、参观交流、学术交流、企业实践,更新职教理念,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弥补实训指导教师的不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项目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双师型”师资培养平台,使实训基地建设为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为提高学校、康复中心、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服务,为面向社会开展相关职业资格培训鉴定认证工作服务。

3.以特殊儿童远程观测与研究中心、微格教学与研究中心为桥梁,构建教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立足校内教学实训场所,以特殊儿童远程观测与研究中心、微格教学与研究中心为桥梁,实现多方资源共享,加强校内实习等教学环节和校外教育教学实习见习一体化的联系。为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训练、教学观摩、考核鉴定服务,为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为特殊教育学校、康复中心、幼儿园等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诊断、评估、行为分析、咨询、个别教育训练计划制定等服务,使实训基地成为教学研一体化的中心,成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园合作的桥梁、社会服务的基地。

参考文献:

[1]吴国栋.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12):117-118

[2]卢兵.抓住核心内涵建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41-42

篇3

第一,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我国对特殊教育的财政资助是直接拨款给公办教育机构,而不是拨给有特殊儿童的家庭。其二,管理混乱。学前特殊教育办学主体混乱,既有教育行政部门、民政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卫生医疗部门,还有企事业单位、社区和个人。多个办学主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二、特殊教育师资的规模偏小,数量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无论普通幼儿园还是民办的康复教育机构,从事学前特殊教育的教师主要来自幼儿师范专业。从我国目前的幼儿师资来看,即使有些教师接受过一定的特殊教育培训,但与专业的教师相比,仍然相差甚远。

三、解决我国特殊教育问题的对策

1.加大宣传,改变社会观念

加大对相关信息的宣传,转变国人观念与认识。特殊的孩子也是个生命体,独一无二的个体,只是他比一般人需要额外的帮助。而且有越来越多发现,证明残障的人虽然在某方面有缺陷,却往往在另一方面比一般人灵巧。由此可见,重视特殊教育并不是浪费,而是人才投资。

2.加强学前特殊教育的立法与管理

制定专门针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立法,将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通过立法的形式得到保障,在立法上不断加强学前特殊教育的贯彻与实施,为各类特殊儿童制定专门的学前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只有完善我国特殊教育的法制化进程,才能迅速提高我国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切实解决当前现实中最紧迫也是最棘手的难题。

3.完善学前特殊教育体制

一是规范学前特殊教育管理。首先,国家应尽快完善针对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明确学前特殊教育各个办学主体的职能,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其次,要稳步推进、进一步完善多元连续的特殊学生安置系统,切实推进特殊教育的制度建设。三是增加学前特殊教育投入。发展学前特殊教育,在最终结果上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

4.完善教师培养制

篇4

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年四川省教育《规划纲要》也强调指出:要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构建特殊教育体系,提高残疾学生综合素质。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纳入培训计划,提高专业水平和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在教师评优表彰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比例。

但我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现状令人担忧。《四川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分析报告》指出:尽管近年来四川省坚持每年举办各类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班,但由于省内高等师范院校及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等在特殊教育专业上的缺失,全省特教学校仍有超出半数的教师从未接受过特教专业知识培训,专业素养亟待提高[1]。《关于四川、重庆等地特殊教育师资现状的调查》也指出:特教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特殊教育专业修养不够;年龄普遍偏高,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大多数教师还是在特殊教育学校从事传统的特殊教育,很难适应全纳性教育、融合性教育发展的趋势,势必会影响本地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2]。

2008年以来,国家投入47亿实施“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四川争取该项目新建、改扩建共计101所,其中盲校1所、聋校16所、培智学校12所、综合性特校72所。全省在校残疾学生41839人,其殊教育学校在校生7979人。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特殊教育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入学残疾学生不断增加,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日显突出。可以说,特殊教育教师问题已成为制约我省特殊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对我省特殊教育教师情况的初步调查

为了充分了解我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及其主要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考察、座谈研讨等方式,对我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调查研究,为我省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提供依据,以促进我省特殊教育事业快速优质发展。

本次调查随机选择我省成都、广元、阿坝等11个市州的19所特教学校,占全省95所(2009年数据)特教学校的20%。此次调查针对专业教师发出问卷300份,占全省1572(2009年数据)位专业教师的19.08%;回收问卷266份,回收率88.67%,其中有效问卷233份、有效率87.59%。在本次调查有效样本233名教师中,男性教师60人,女性教师173人。其中30岁以下教师65人,31~40岁教师107人,41~50岁教师44人,50岁以上教师17人;特殊教育专业毕业教师95人,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教师138人。职前学历:中专146人,专科57人,本科30人,硕士研究生0人;职后最高学历:中专26人,专科98人,本科105人,硕士研究生4人。可见,本次调查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网络联系特教学校及教师,通过网络发放、回收问卷(12所学校);二是邮寄发放、回收问卷(3所学校);三是实地考察、座谈研讨,发放、回收问卷(4所学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我省特殊教育教师的性别、年龄、专业、学历等基本信息,以及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教师主观幸福感等。

三、我省特殊教育教师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发现我省特殊教育教师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负担过重、且分布不均

全省公办特教学校由2000年的63所,增加到101所;在校残疾学生由2000年的8224人增加到41839人,其教学校7979人,年均增加在校生4000多人。但全省特教学校教职工仅1777人,专任教师1478人,专任教师师生比高达1:5.4,若按师生比1:3的要求计算,我省专业教师缺口达1180人。而且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分布不均,特殊教育教师数量远未达到我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调查显示,我省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女教师占74.25%;师资队伍呈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3.82%;但我省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参加工作后学历水平有明显提升。

(二)专业教师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缺乏,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职后培训缺乏制度化

我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背景比较缺乏,普通学校到特殊教育学校转岗教师近60%,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尽管近年来我省坚持每年举办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班,但由于我省人口众多,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教师职后培训相对次数偏少,覆盖范围不均,且职后培训多以研讨、交流、校本培训为主,在职培训缺乏系统性与制度化安排,我省特教教师职后培训的速度和水平与特教事业发展需要存在较大差距。

调查显示,从未接受过在职培训的教师占14.16%,参加过1次培训的教师占14.59%,获得2次培训的教师占12.45%,接受过3至5次培训的教师占23.18%,接受过5次以上培训的教师占35.62%。

(三)专业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

本次调查233人中,《SCL-90量表》阳性项目数超过43,提示可能有问题的教师有87人,比例37.34%。因子平均分≥2分,表明有轻度或以上心理障碍、心理困惑的教师有39人,比例16.74%;因子平均分≥3,表明有中等或以上严重心理障碍的教师有3人,比例1.29%。可见,我省特教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如何提高特教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建立有效的学校管理模式和竞争机制,让特教教师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与社会声望,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完善新时期特教师资队伍建设,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四)专业教师职业倦怠显著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MBI)》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作倦怠测量工具之一。其得分越高,教师职业倦怠水平越高、职业倦怠越明显。本次调查总分平均数43.28分,标准差17.27分,总体情况比较好。但在本次调查的233人中,总分66分(量表中数)以上19人,比例8.15%,有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其中,平均数以上两个标准差到三个标准差(77.82—95.09)之间有5人,比例2.15%,属中度职业倦怠;平均数以上三个标准差(95.09)以上3人,比例1.29%,有严重的职业倦怠症状。

(五)专业教师主观幸福感较低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是用来评价被试主观幸福感的量表。量表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本次调查总分平均数113.25分,标准差14.93分。在本次调查的233人中,总分在平均数两个标准差(143.15分)以上4人,比例1.72%,主观幸福感非常强;总分在平均数两个标准差(83.39分)以下4人,比例1.72%,主观幸福感非常低,其中1人仅得60分,主观幸福感极低。

四、加强我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举措

(一)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培养新时期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

目前,我省设有特殊教育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有乐山师范学院、成都学院、四川文理学院。2011年三校实际招生不足100人,远不能满足我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必须加强我省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必须针对我省特殊教育实际,精心设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特殊教育特色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组建多元化教学团队,打造复合型教师队伍;投入资金加强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与民政、残联、社区、特殊教育学校合作,革新人才培养方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着力培养具有良好师德,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特殊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文化素养、基础宽厚、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强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二)强化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构建特殊教育师资职前职后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明确我省特殊教育现状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探索、构建适合四川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专业技能训练的职前职后一体化特殊教育专业技能综合训练模式,为特殊教育教师职前职后培养培训有效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我省特殊教育事业高效快速发展。

促进省内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系统性和规范化,建设一支能够满足我省特殊教育需要特殊教育“三级资源教室”师资队伍,加强我省特殊教育“随班就读三级支持系统”、特教教师职前职后培训网络、特教教师教学科研交流平台建设。

(三)建立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资源中心,逐步形成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四川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资源中心,保证特教师资培训制度化。加强特教教师各级各类理论培训基地和实践培训基地建设,形成四川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网络,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培训;健全各级各类培训机制,强化特教教师在职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逐步形成特教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四)关注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这不仅要加强社会对特殊教育的关心与宽容,让特教教师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与社会声望,提高特教教师的工资收入待遇等物质保障,更要关注特教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维护其身心健康,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提高特教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能形成积极的、有效的应对方式,有效缓解职业倦怠和职业压力,而且能很好的影响特教学校校园人文气氛,进而有利于特殊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培养。提高特教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建立有效的学校管理模式和竞争机制,让特教教师保持激情和积极性,感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热情,并进而完善我省新时期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黄汝倩.四川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分析报告——基于近三年《四川省教育事业统计年鉴》的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7,(9).

篇5

关于特殊教育的定义界定,我国学者有不同的见解,目前影响较大的是朴永馨教授的定义。朴教授认为: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而特殊教育教师作为在教育机构中从事特殊需要学生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是现代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含有学科文化课教师,特殊教育机构行政管理人员,还包括职来技术课教师、资源教师、生活指导教师等专业人员。他们不仅承担着普通教师的任务,同时还应成为学生特殊教育需要的诊断者、学生优势智力的开发者、学生差异教学的设计者及学生学习指导的合作者。所以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对于特殊儿童的发展乃到特殊教育的发展前景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我国特教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师资素质结构偏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层次明显偏低。目前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对特殊教育师资要求呈现出高学历的趋势。美国特殊教育教师学历普遍较高,以博士和硕士居多。在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总体学历偏低,本科生较少,另外由于我国的特殊教育起步较晚,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还相对落后,长时间没有正规的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机构,大量非特教专业出身的教师从事特殊教育,这些严重影响到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结构。因此,提高学历层次、完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提升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特殊教育制度不完善、特殊教育教师准入标准偏低

虽然我国的特教发展较快, 但国家在特殊教育方面投入的关注程度还很不够, 相关的法律措施也很不到位。由于特殊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艰巨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 特殊教育教师应具有的素质要求要比同等级普通教育教师的要求更高。我国在《残疾人教育条例》中规定“国家实行残疾人教育教师资格证书”,把特殊教育师资资格法律化。但因缺乏切实的措施来保障落实,一些特殊学校由于师资不足而不得不聘用没有资格证书的老师, 而国家相关体制的不完善又恰好使他们有机可乘。我国特教教师的准入制度不健全且准入标准过低,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 缺乏继续教育规划

特殊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特殊学科, 需要很多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独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需要对特殊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充分了解。我国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特教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数量和机会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他们专业学习的需要。目前我国主要通过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特教师范学校师资培训部, 以及各种形式、层次的短期师资提高班对特教教师进行职后培训, 但是进行职后教育机构的专业水平往往不高, 他们大部分只注重形式, 培训没有连续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缺乏实质效果, 难以满足教师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影响了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制定实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准入标准

加快研制特教教师的专业标准, 严格特教教师准人制度。通过专业标准, 可以明确从业者专业发展的方向, 确立特教教师的专业地位。在制定教师的准入制度时, 可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特教教师培养经验及教师人职资格。在美国, 对特教教师的任职资格有严格的认证过程。一个准特教教师除了要获得基本的普通教师任职资格和特教教师任职资格外, 如果他教育的对象是智力障碍、学习障碍、言语障碍等具体类别的特殊儿童, 那么他还要获得这些专门领域内的资格证书,这样他才具备了特教教师的任职资格。这样不但规范了特殊教育教师从业的资格程序,同时也保证了教师队伍的质量。

·改革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

随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模式也更加多元化。我们可从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方面来完善。一方面可以通过高等院校专门设立的特殊教育专业,进行系统的教育获得任职资格,这种方式专业性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另一种方面即在一般的高校专业学习毕业后,再通过1-2年的特殊教育专业学习或培训取得任职资格。这种方式既注重普通教育的知识、能力,又重视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基础更扎实,方向更明确,专业化水平更高。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训体系,满足特殊教育在发展中对特教教师的需求。

·注重特殊教育教师的自我发展

篇6

从全球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和人权发展的角度看,通过立法实施特殊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残疾人特殊教育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参与机会是否平等、是否享受平等人权的基本尺度。[1]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教育法制建设稳步推进,一批保障残疾人公平接受教育的法律法规陆续颁布实施,特殊教育事业有了巨大发展。不过,正如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所反映的,我国6-14岁残疾儿童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仅为62.06%,这意味着有约38%的适龄残疾儿童没有接受教育。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我国15岁以上人口的总体文盲率为4.08%,而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为3591万人,文盲率为43.29%。[2]残疾人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特殊教育相关法律体系以保证残疾人教育的公平发展。

一、我国特殊教育法律体系概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特殊教育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表1是对我国与特殊教育有关法律法规的系统梳理,从中可以看出,目前纵向上形成了的《宪法》、《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及部门规章、地方条例,横向上形成了《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已构成较为完整、纵横交错的法律体系,基本覆盖了残疾人教育的各领域和层次。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5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这种将残疾人教育写入国家根本大法的做法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它成为我国发展残疾人特殊教育事业的基本依据。2006年和2008年我国分别重新修订并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用较大篇幅甚至专章对残疾人教育作了系统规定。1994年出台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行政法规,它的出台改变了以往特殊教育法律法规嵌套于普通教育法的局面。《条例》明确提出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详细规定了残疾人特殊教育的组织机构、学制体系、教育形式以及教师、物质条件保障和奖惩等方面的内容。教育部于1998年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这一部门规章,则对全国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籍管理、教育教学、校长及其他人员的编制设置、卫生保健及安全工作、有关特教的经费渠道及学校和家庭的相互配合等诸多方面作了详细规范。此外,众多地方性法规和条例成为我国目前特殊教育法律体系的重要部分,对维护残疾人受教育权利、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当前特殊教育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特殊教育对象界定不一致我国《宪法》将特殊教育的对象界定为“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残疾人保障法》进一步明确指出接受特殊教育的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可以说,这对特殊教育对象的界定比较全面。但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19条中,将接受特殊义务教育的对象限定为“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从法律角度而言,这三个法律用语不一、彼此矛盾;从理论和现实角度而言,特殊义务教育的对象不宜只限定为三类,而将其他类型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排除在外,这与“零拒绝”的全纳教育原则相违背,也不符合当代特殊教育具体化、个别化、特殊化的发展趋势,对残疾人分类由少到多、由粗略到精细的趋势。例如,我国台湾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将身心障碍者确定为11种,美国1997年的《残疾人教育法》修正案更是将特殊教育的对象细分为13种。[3]其实,现实中我国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班)接收的学生远不止以上三种,还包括一些脑瘫、自闭症、多重残疾等类型的少年儿童。所以,法律对特殊教育对象的界定既要做到彼此一致,还要符合社会现实。

(二)特殊教育立法理念较为陈旧我国特殊教育的立法理念可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对受教育的主体———残疾人的认识。2008年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是唯一对残疾人作出明确界定的法律,认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这是典型的“机体损伤”观,是陈旧的个体生物医学模式残疾观的反映,认为残疾是个人自身存在的缺陷,忽视了社会环境、法律环境、教育制度等对于残疾人所造成的各种障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0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我国于次年签字生效的《残疾人权利公约》中将残疾看作“是一个演变中的概念,残疾是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其中尤其强调“无障碍的物质、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医疗卫生和教育以及信息和交流,对残疾人能够充分享有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至关重要”。可见,残疾未必会导致障碍,它取决于环境。这是比较先进的社会模式残疾观,即将残疾人看作是人类多样性的一个表现,只是由于社会的不理想造成了残疾人在适应社会、与社会互动中出现了障碍,所以要求法律设置和制度安排必须消除对残疾人不应有的负面态度和相关环境的阻碍。第二,对特殊教育理念的认识。《残疾人教育条例》是我国唯一的残疾人教育专项法规,《条例》制定时限于当时立法实践情况和认识水平,没有体现出特殊教育所需要的各种先进理念,在法律原则和制度上存在着一定缺陷。例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纳教育(包容性教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认可的特殊教育理念,它要求从观念、理论和方式、方法上对残疾人教育做重大调整,但这一新理念没有完全反映到我国的特殊教育法律制度中去。再比如,条例中侧重于学校教育,而对残疾人参与终身学习、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关注不足,对满足残疾人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实施残疾人的个别化教育,推进融入教育的规定相对欠缺等。

(三)特殊教育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不完备我国针对特殊教育的专门法律只有《残疾人教育条例》,但它只是一部行政法规,立法层次过低,能发挥的效应有限。国务院、教育部曾陆续了一些特殊教育的制度规定,但只是以“办法”“、通知”、“意见”的形式下发,没有上升到国家法律法规的高度,所以同样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效力而难以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其他法律中虽然也散见有关特殊教育的规定,但缺乏统一指导思想,相互衔接和整合不够,未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反观国外很多国家,他们均制定了法律层次更高、处于核心地位的《特殊教育法》或《残疾人教育法》,在这一专门立法之下,还在各类教育基本法中独立设章或设节进行相应规定。所以,正如学者们所言“,由于处于核心地位的《特殊教育法》的缺失,导致与普通教育立法相对应或并列的特殊教育立法缺乏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应有的效力层次,使其他相关特殊教育立法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4]#p#分页标题#e#

(四)特殊教育法律规定过于空泛、缺乏可操作性和约束力现行特殊教育法律规定过于宏观,倡导性、宣示性的语言过多,条款的原则性、笼统性明显,而操作性不强。这使得法律的执行产生困难,有损法律权威,也不利于残疾人特殊教育具体工作的指导和落实。例如,《残疾人保障法》第23条规定,“残疾人教育应依据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但残疾类别、接受能力如何评估,并未给予明确指示。又如,《残疾人教育条例》第44条规定,“残疾人教育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并随着教育事业费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和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应当有一定比例用于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这里既没有明确的比例又没有具体法律责任的约束,这种原则性的非强制性规定导致具体操作上和监督上的困难。

(五)特殊教育法律的特殊性未彰显,缺少特有的原则和规定我国目前特殊教育法律基本上是模仿普通教育法律规定建立起来的,既不健全也不符合实际。比如,《残疾人教育条例》对残疾人教育形式的划分完全依照普通教育的特点,分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级中等以上教育及成人教育,这与国际上淡化对残疾人教育形式的划分、强调终身教育、一体化教育的趋势相左。又如,现有法律在经费保障、特教师资、资源教室、个别化教育方案、最少限制环境等特殊教育的特有环节上都缺乏明确的规定。再如,特殊教育应秉持一系列特殊原则,如优先原则、补偿原则、特别扶助原则等,以及对特殊教育对象的无歧视性评估、鉴定制度和受教育权的保障制度、救济制度等等都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或相关规定很不完善。因此,特殊教育法律的特殊性、针对性还有待跟进,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

三、我国特殊教育法律体系的发展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今后要“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今后要“按照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所以,特殊教育的法制建设既是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残疾人受教育权得以实现的保证。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并推动特殊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一)明确特殊教育法律的价值目标与基本原则

法律法规要求逻辑完整,具有层次结构。法律制度的静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法的价值目标、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5]从前述分析可见,我国特殊教育法律只有具体的法律规范条文,而对特殊教育法律的价值目标这一抽象的、总括性的取向未作说明,也没有对特殊教育所应秉承的基本原则作出规定,这是造成我国特殊教育法律彼此矛盾的主要原因。法律的价值目标即法的精神,反映的是立法者追求的社会目标和价值取向,它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历史范畴。在当今,法律普遍遵循的价值包括公正、秩序、民主、自由、平等、发展、文明、进步等,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公平正义。党的十七大报告也一再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所以,特殊教育法律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部分,理应将公平、公正作为其价值目标和根本理想,立法机构应该在《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专门法律中予以明确。此外,特殊教育法律因其规制对象和内容的特殊性,也应体现出不同于其他教育法律的价值追求。我们认为,将全纳教育理念作为特殊教育法律的价值目标是必要的,也是符合当今特殊教育发展趋势的。

所谓全纳,形式是全部纳入,一个都不能少,实质是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人人都有权接受教育,强调合作、反对歧视,在全纳(“同而不和”)的同时,又尊重个体差异的多样化存在(“和而不同”)。这种理念有利于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法律的基本原则是建立法律制度和法律调整机制的原理和基本准则,是法律的价值目标在规范体系中一定程度的具体化。西方国家的很多法律以及多数国际公约(如《残疾人权利公约》)均在总则或第一章中将其原则展现出来,但我国包括《残疾人教育条例》在内的诸多法律还未形成这样的惯例。今后,我们在相关的特殊教育法律中应将基本原则加以明确,以此体现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并更好地指导特殊教育实践。在借鉴国际公约和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特殊教育法律所应体现的基本原则界定为以下8点:1.不歧视原则,即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接受残疾人是人的多样性的一部分和人类的一份子,教育面前一视同仁;2.尊重原则,尊重残疾人的独立和自由,尊重残疾人逐渐发展的能力并尊重残疾人保持其身份特性的权利;3.无障碍原则,即保证特殊学校和普通学校提供无障碍的、最少限制的环境以供残疾学生接受教育;4.优先原则,即特殊教育应优先享有国家的优惠和倾斜政策;5.补偿原则,即在同等条件下给予残疾学生更多的、更特别的照顾和支持,以弥补其自身功能和能力的不足;6.正常化原则,即保证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正常生活模式相接近,尽量保证残疾人教育回归主流,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融合;7.个别化原则,即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为每个残疾学生制定个别化的、适合的教育计划,在教育形式、教育目标、教育评价等方面因人而异、因残施教;8.多方参与和合作原则,即明确政府、社会、学校、残疾人及其家庭等各方在特殊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各方的沟通与合作,使特殊教育做到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构建特殊教育的综合支持体系。

(二)积极推进特殊教育立法工作

首先,应该对已有法律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在上述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教育发展的实际和法律环境的变化,检视当前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补充法律漏洞、修正不足之处。当前,国务院已将《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工作列入立法计划,教育部正在组织开展修订案的起草工作,这是特殊教育立法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条例》修订中,要注意将其与新的《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的规定相衔接,尤其要将《残疾人权利公约》中有关教育的原则和内容转化为国内法的规定。例如,对特殊教育的对象应予以清晰界定,对残疾人的认识应从生物医疗模式转变到社会模式和权利模式,应树立全纳教育的理念并明确其实现的方式等。此外,还要逐步修订其他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p#分页标题#e#

篇7

(一)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特殊儿童接受学前3年教育的比例,到年达到65%,年达到80%;特殊儿童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或接受1—3年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比例,到年达到50%,年达到60%;障碍青年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比例,到年达到8%,年达到15%。到年,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普通儿童少年同等水平。

(二)加快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现代化步伐和国际融合进程,鼓励学校创建自己的特色,重视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市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特教班的教学质量。市特殊教育学校年创建国家级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力争到年成为国内知名特殊教育学校,并把学校建设成为特殊教育实习实验基地、资源中心、培训中心和教学研究中心。

二、完善特殊教育的管理体制,切实履行政府职责

(三)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特殊教育的法规、政策及发展规划,负责制定本市特殊教育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以教育部门为主,计划、民政、人事、财政、劳动、卫生、计生委、残联、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特殊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定期研究解决全市特殊教育事业的重大问题。

(四)教育部门是特殊教育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特殊儿童少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包括学前聋儿语训教育)和高中段教育。

财政部门负责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专项拨款,将特殊教育事业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对从事特殊教育的教职工特教津贴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免费教育款项的足额配置,设立特教专项补助费和省特教专项补助费配套使用。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足额按时到位,提高学生助学金标准,并按“两个增长”的原则逐年增加。

人事编制部门要会同教育、财政部门严格按照上级制定的编制标准要求,负责配足特殊教育教师编制。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与教育行政部门配合,做好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指导工作;还要配合残联按照市政府第26号令“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精神做好障碍者的就业工作。有关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私企应严格按一定比例安排障碍者就业,并保证障碍者平等参与工作的权利,同时建立和健全监督与激励机制。

卫生部门会同政府建立一套完整的0—6周岁特殊婴、幼儿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等筛查网络体系,每年向残疾人联合会提供一次全市特殊儿童的准确数据和联系方法,为开发特殊婴、幼儿早期教育提供可靠依据和信息。开展特殊儿童的筛查工作,并指导经医学确诊的特殊儿童康复工作。

计生部门要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生殖健康为大家”活动,广泛宣传科学的优生优育知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减少先天性或继发的三类障碍人群的发生数量。

残疾人联合会负责收集、汇总每年0—6周岁特殊儿童数据,并配合教育部门指导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工作,包括对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和特殊儿童应选择何种教育形式的指导等。加强对障碍者的对口职业培训,提高障碍者群体的职业技能。残联要与教育、民政、劳动等部门配合,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并帮助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三、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五)创设早期诊断和早期教育的机制。成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协调小组,提供与建立一套对0—6周岁特殊婴、幼儿完整的网络筛查体系,并建立相应的教育咨询、指导等援助机构。积极发展特殊儿童的学前康复教育。市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学前教育班,保证障碍儿童顺利完成高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

(六)构筑良好的社会教育扶持体系。将我市建设成无障碍城市,为盲人和聋人创建无障碍人文环境,以开启他们接受社会教育的绿色信息通道,逐步做到公用设施宣传媒体语音化,创设影视节目、通讯系统、公共场所、手语服务四无障碍环境。发展社区康复教育机构,对特殊儿童家长进行康复技能培训和指导。

(七)营造普特一体化的教育环境。特殊教育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自主招生。全市各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必须依法招收适龄轻度障碍儿童和达到二级以上康复标准的聋童入学,并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以保证我市障碍儿童在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或随班就读这一特殊教育主体形式的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将各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考评条例之中,为我市随班就读的学生构建“绿色通道”。

(八)促进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特教班和随班就读学生素质均衡发展。加强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定期对教师的特殊教育工作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个别化教育评估。对无法入校、生活无法自理的障碍学生,提倡送教上门,以保证每一个儿童都能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九)积极开展特殊教育的教育科研工作。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引导教师结合实践开展教学研究。加强特殊教育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加强对随班就读的研究,逐步建立我市的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增强特殊教育教师素质

(十)大力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要将特殊教育内容纳入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范围,鼓励在职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确保绝大多数任课教师都能接受比较正规的各类特殊教育培训,掌握基本的特殊教育教学方法。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的专业基本功训练。尝试建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双证(教师资格证、特殊教育培训证)上岗制度,提倡部分教师有“三证”(双证及专业技能等级证),建立手语等级标准及其它特殊教育专业技能等级标准。积极加快我市特殊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步伐,推进特殊教育“名师工程”。

(十一)要努力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的待遇。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儿童福利机构教职工的特教补贴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从事特殊教育满10年并在特殊教育岗位退休的教职工,退休时特教津贴计入退休费基数。教育部门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及承担随班就读任务的教师在评优、评先等活动中应优先考虑;依法保障特殊教育教师在进修培训、职称评定、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五、切实加强领导,为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十二)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特殊教育工作的领导,把特殊教育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研究制定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服务机构,逐步形成管理网络。

(十三)多渠道筹措资金,落实特殊教育经费。坚持特教特办,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元筹资相结合的投入机制。确保特教专项经费按时足额拨付,确保每年每生的公用经费不低于2000元,并随教育经费增长逐年递增,确保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岗位奖。

残联要继续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50%用于障碍者职业培训,要酌情给予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能培训补助及在校学生特殊教育补助。重点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发展职业教育,资助特殊儿童接受劳动预备制培训。

对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附设的特教班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免收杂费、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本费和必须的簿本费,以及保育费、管理费、住宿费(免收住宿费专指义务教育阶段的聋哑学生)。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教育阶段(3至6周岁)也纳入特殊教育学校的免费教育范畴。财政部门根据各校在册学生名单发放专项拨款,保障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篇8

【关键词】融合教育;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7/08-0057-04

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再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2013年,《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指出:大力提高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接受残疾儿童的普通幼儿园应当实施融合教育,为就读的残疾儿童提供适当的教育与康复训练。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指出:各地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山东、浙江、陕西、湖北等省市在下发的《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也都提到了积极发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积极推进残疾幼儿随班就读工作。这些学前教育的政策文件无不渗透着融合教育的理念。融合教育倡导“零拒绝”,主张所有儿童都有权利接受高质量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平等的教育。〔1〕这就意味着学前融合教育在中国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和理念指引层面,而是开始强调实践应用了,具体地说,就是强调融合教育理论与学前教育实践的相互促进了。

学前融合教育,是指为3~6岁特殊幼儿创设正常化、非隔离的教学环境,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从而促使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达到真正的融合。〔2〕以融合教育为代表的新型教育思想和实践, 正以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教育形态惠及广大残疾儿童。〔3〕但是,当前我国各地学前整合教育发展的水平并不均衡。例如,李伟亚曾在对浙江省269名幼儿园教师所作的调查中发现,特殊幼儿参与幼儿园活动和课程的类型有限,尤其是社会、科学和体育活动方面的参与程度较低;在社交活动中容易遭到同伴的拒绝;尽管27.3%的有发展缺陷的幼儿和26.9%的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幼儿能得到与其发展水平和特点相适应的教育,但参与的质量仍存在极大的问题。〔4〕这表明,作为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他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融合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在大力倡导幼儿园教师教育一体化的今天,作为承担幼儿园教师职前培训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深入思考在培养学前融合教育师资、促进学前融合教育良性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自己的价值。

一、学前融合教育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挑战

当前,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具体体现是随班就读。〔5〕学前融合教育也倡导“残疾儿童的随园保教”,即普通幼儿园接纳特殊儿童,幼儿园教师在关注正常儿童的同时,也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宜的个别化教育服务。但是,据叶小红2014年对江苏省9个地区的调查发现,普通幼儿园的融合教育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的“合”,即只是提供了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与普通幼儿一起学习的空间,而没有考虑如何让两者在融合教育中获得最大效益。〔6〕要保证学前融合教育的质量,就必须要配备符合学前融合教育所需要的师资。这就要求普通幼儿园的教师既要掌握促进正常发展幼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要掌握促进特殊儿童发展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职前培养是教师教育的重要阶段,学前融合教育对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机构――高校提出了挑战。

(一)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模式的挑战

高校通常对学前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进行分别设置。两者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专业活动等方面基本无交集。学前融合教育要求依托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能科学开展融合教育的普及型人才,让普通教师具备开展特殊教育的技能;依托特殊教育专业,培养能科学开展融合教育的专业化人才,让特殊教育教师具备开展普通教育的能力。〔7〕依据当前融合教育倡导的“幼儿园开展残疾儿童随园保教”的具体要求,学前教育迫切需要培养“融合教育的普及型人才”,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根据时代要求和行业需要,创新教育模式,主动与特殊教育专业在课程教学、实习实训、学生活动等方面进行交叉与融合,培养具有学前融合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的学前教育人才或管理人才。

(二)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资源的挑战

学前融合教育兼具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两个专业的特点,在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等方面都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为达成这一人才培B目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须在师资配备、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就业体系等方面作出调整。不仅如此,学前融合教育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现有教育资源也提出了新挑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需要配置符合学前融合教育理念的各类教育资源,为顺利组织学生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前融合教育普及型人才提供支持。

二、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

学前融合教育能否真正促进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而这一专业知识和能力需要在职前培养阶段习得。何叶曾对成都市开展融合教育的幼儿园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在职前并没有接受过与融合教育相关的培训,不具备融合教育的专业能力。〔8〕因此,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需要结合学前融合教育的实际需求,依托学前教育专业在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中渗透融合教育理念,以培养出既可以教育正常发展儿童,也可以兼顾特殊儿童发展需要的学前融合教育师资。

(一)确立渗透学前融合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设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建构实践体系、规划就业体系的依据。与特殊教育专业不同,学前教育专业不是培养专门学前特殊教育人才的专业,而是培养具有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教师,即要让学生在理解掌握正常发展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和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同时,掌握特殊儿童的教育知识与教育技能。与传统学前教育专业不同,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在保教正常发展儿童,促进正常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兼顾特殊儿童的发展教育,推动所有适龄儿童真正享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二)开展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活动

融合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掌握实施融合教育的能力。〔9〕特殊儿童能否在普通幼儿园享有与正常幼儿在教育理念、教育态度、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平等的权利,取决于幼儿园教师是否具备基本的特殊教育观念与技能。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需要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师资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1.设置融合的课程体系

2002年,教育部等部门提出要在高校师范专业开设与融合教育有关的课程及讲座。〔10〕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也建议提供特殊儿童教育的课程模块。201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2014-2016)》鼓励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的全纳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11〕但是,目前国家并没有对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作出强制性要求,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依据教育部下发的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核心知识领域和核心课程的要求自主设置课程,很难形成学前融合教育课程体系。

对此,我们建议可以借鉴某些国家的做法。如英国教育与科学部规定,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学生必须学习一定的特殊教育课程,高校的教育学院必须有能力为学生提供最基础的特殊教育课程;〔12〕日本的特殊教育学和特殊儿童心理发展都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修科目;〔13〕2001年以后,瑞典实施的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方案规定各类师范生都必须修满60个学分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中就包括专门的“特殊需要教育”模块。〔14〕就目前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现状而言,学前教育专业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可以重点注重两点:一是要帮助今后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学生具备融合教育理念,了解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具备初步设计课程的能力。各高校要在充分调研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细化、深化课程设置,以原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优先设置部分实际使用频率高、实际效果好的特殊教育课程,如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特殊和教育诊断与评估、学前融合教育的环境创设、特殊儿童沟通、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等,同时开设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二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可设置学前融合教育方面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必修课程可以保证所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接受学前融合教育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职前培训,专业选修课程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有关学前融合教育的专业素养。

2.选择实用的课程内容

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下,幼儿园教师是否认同融合教育理念、能否胜任融合教育工作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选择紧密相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考虑学前融合教育课程内容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课程内容应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培养。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了解并认同融合教育的理念。二是要确保融合教育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课程既要强调其自身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完整性、前瞻性,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三是注意加强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如将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特殊儿童的沟通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建立起相对密切的关系,产生交互影响。

3.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多种多样,关键是要根据课程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实地调研等都可根据课程特点加以运用。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育质量。如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异地互动教学,贯通高校与特殊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开展高校与特殊教育学校、学前融合教育机构之间的互动教学,为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提供技术支持等。

4.建设合作的课程师资团队

一般说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特殊教育师资相对缺乏。要开展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需要构建一支合作的专业团队。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配备有关特殊教育课程师资:一是“请进来”,也即学前教育专业与特殊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机构、融合教育机构通力合作,师资共享。如果本校既有学前教育专业,也有特殊教育专业,则同一学校两个专业可以相互协作,实现师资共享;如果本校没有特殊教育专业,则可以联合特殊教育机构或融合教育机构,特别是学前儿童特殊教育机构,如儿童康复机构,实现师资共享。“请进来”的专业师资需要根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设计课程内容,以确保课程教学能够符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请进来”的专业师资在讲授课程内容之外,还可利用自身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解特殊儿童、观察特殊儿童、学习与特殊儿童沟通的教育实践活动。〔15〕二是“走出去”,培养本校特殊教育师资。如果本校既没有特殊教育专业,也不易找到对口机构的特殊教育师资,则可考虑选派校内专业接近的教师,如具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进修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相关课程,为开展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教学培养和储备师资。

(三)建立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实习体系

幼儿园教师教育态度、教育理念的形成,教育实践技能的掌握,都需要通过教育实践积累。通常情况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选择实习基地时,较少会考虑特殊教育机构。架构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实习体系时,必须增加到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开展实习的内容。

(四)开展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所谓“第二课堂”,是指邀请融合教育研究者、优秀的一线教师或者有专业特长的特殊儿童家长为高校学前教育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儿童康复机构、特殊教育机构等开展志愿者或义工活动,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由组建“融合教育”社团,组织成员阅读融合教育书籍、观看融合教育视频、进行融合教育讨论、开展志愿者活动等等。“第二课堂”对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实施学前融合教育既有利于保障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也有利于推动普通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学前融合教育对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迎接挑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需通过整合资源、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增设融合教育课程、优化实习实训工作、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在职前培养中渗透融合教育理念,开展融合教育实践,提升未来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教育能力,以培养真正符合实际需要的学前融合教育师资,提高学前融合教育实效,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景时,刘慧丽.芬兰融合教育的发展、特征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3,(8):54-60.

〔2〕张国栋,曹漱芹,朱宗顺.国外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界定、评价和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5,(4):3-8.

〔3〕罗洁.推进融合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在北京市残疾人融合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特殊教育,2013,(6):95-96.

〔4〕李パ.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34-40.

〔5〕展雷蕾.融合教育的教育融合,支持教育的教育支持〔J〕.现代特殊教育,2012,(1):5-8.

〔6〕叶小红.江苏省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及应对建议〔J〕.早期教育,2015,(12):2-7

〔7〕邓猛,赵梅菊.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学报,2013,(12):75-81.

〔8〕何叶,彭韵潼.全纳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3-16.

〔9〕汪斯斯,邓猛.印度教师融合教育能力的培养及问题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5,(10):85-91.

〔10〕万莉莉.本科师范生对随班就读态度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8-3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EB/OL〕.〔2015-03-09〕.http://.

〔12〕姬彦红.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幼儿教师培养〔J〕.中国特殊教育,2012,(2):17-20.

〔13〕周念丽.中日幼儿园教师学前融合教育意识比较〔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52(12):35-37.

篇9

关键词:实践教学基地;全纳教育;特殊教育

师范生2014年1月国家出台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G2016年)»提出全面推进全纳教育,并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师范生的全纳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全纳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学校必须无条件地接收学区内所有儿童,并为这些儿童发展所需的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1].顺应全纳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对特殊教育教师概念界定,也不再局限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人员,而是扩展至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机构中履行残疾学生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未来教师除了要了解全纳教育相关理论知识,还需要尽可能地在真实的全纳环境中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因而教师教育日益重视实践教学的价值[2].

1当前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现状

1.1全纳教育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单一,特殊教育专业师资培养还是以向特殊学校输送教师为主要目标,全纳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3].在相当多的师范院校,全纳教育既没有单独的授课,也没有纳入其他实践课程[4].因而在实践教学方面,以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为主要内容,特殊教育师范生全纳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未列入人才培养目标之中.

1.2特殊教育教师岗位能力未得到充分培养

长期以来,特殊教育师范毕业生以教育系课程体系为知识框架,学量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特殊教育专业课程[5],培养特殊教育师范生的院校未能与普通教育、社会福利、康复、医疗等行业交叉融合,学生的实践机会也都集中在特殊教育学校,缺乏多机构合作实践机会.特殊教育是一项团队事业,合作已经成为特殊教育当中的一种普遍和必要的实践[6],而当前特殊教育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单一,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多领域、多团队合作实施特殊教育的意识与能力较弱,专业发展自主意识也不强,这与当前国家对于特殊教育教师的全纳教育实践能力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1.3实践教学的教育价值难以实现

大部分师范院校实践教育活动都一次性集中进行,缺乏系统规划,导致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分离、短期实习与长期教学相分离、教师素质培养与专业课教学相分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脱离[7].教育实践不只是对理论知识的运用、验证,更是师范生体验教育现实、学习教学的关键路径,拓展了师范生专业学习的空间[8],而缺乏对实践教学的整体规划,将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践教学的教育价值难以实现.

2全纳教育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2.1全纳教育对特殊教育师范生实践教学的影响

一体化教育和社区康复代表了服务于有特殊需要者的互补性和相互支持的方法.大部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在普通教育系统中获得各种专业支持,而各种外部支持在地区一级调整管理.特殊教育学校还将扩展其功能,为普通学校提供满足学生特殊需要的专业支持.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管理者,通过使用课堂内和课堂外的各种已有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因而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应当特别注重培养未来教师自治能力、根据学生需要调整课程与教学及与家长、专家的合作能力[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建议教师职前教育机构把对于教育多样性的理解与回应作为师范生的基本学习目标,教师教育课程重点应向基于实践的学习倾斜[10].我国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充分体现了全纳教育的理念,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与普通学校教育工作者合作,指导、实施随班就读工作,协助学校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助关系,促进学生的社区融合;同时要求开展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院校将«专业标准»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特殊教育教师的社会实践与教育实习[11].为适应国家特殊教育的发展,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院校应当将全纳教育实践能力列入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目标,系统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机会,激发特殊教育师范生专业发展自主性,进一步实现实践教学的教育价值.

2.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路

为培养适应全纳教育发展需求的特殊教育教师,学校确立了特殊教育行业发展需求、教学资源分析、师范生专业发展意愿的三维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式,以基于全纳教育理念的特殊教育师范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着力点,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全纳教育实践能力,突出实践导向的职前特殊教育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构建多机构协作建设职业导向教育与学术课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现特殊教育专业服务领域、实践教学地位、学生实践学习选择权的突破,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特殊教育优质化、多元化的需求.(1)特殊教育专业服务领域突破.根据浙江省大力普及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任务,学校培养的未来特殊教育教师的服务领域从传统的特殊教育学校延伸到普通教育、康复、社会福利、医学等行业领域,并具备参与“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特校康复教师+驻校顾问医生”“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跨领域的特殊教育服务项目的能力.(2)实践教学地位的突破.突出实践导向的特殊教育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构建职业导向教育与学术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不再从属于教育理论课程,回归到教学的中心,成为集聚行业、学校、学生3方教学资源的重要载体.(3)学生实践学习选择权的突破.通过建立贯彻专业学习全过程的三站式轮转实践机制,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赋予师范生规划实践学习进程、选择自身专业发展方向的权利,师范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积极适应特殊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拓展自身专业能力,能够较顺利地实现从学校到岗位的过渡.

3基于全纳教育理念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3.1扩大实践基地覆盖领域

根据浙江省在“十三五”期间坚持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及“以多模式融合为切入点,实现融合教育全覆盖”的发展任务[12],学校以提升特殊教育师范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能力、与多学科领域专业人员合作实施特殊教育能力为重点来提高未来特殊教育教师全纳教育实践能力.为此学校以拓展特殊教育专业实践基地覆盖领域为路径,将实践教学基地的共建单位从传统的特殊教育学校拓展至普通教育、康复、医疗、社会福利组织等领域,并通过建设“医教结合”“普特融合”2个培养平台整合各领域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多领域合作实践的学习机会,以适应特殊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1)医教结合培养平台.由教育、医疗、康复领域的机构组成,将特殊教育实施多学科、多团队合作的理念引入实践教学,让师范生熟悉学校、医院、康复中心等不同类型机构之间合作实施特殊教育的工作流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未来特殊教育教师适应特殊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能力及与不同专业人士合作实施特殊教育的能力.依托这一平台,可以为传统的特殊教育领域以外的新领域,如康复、医疗、社会福利等机构培养特殊教育教师,并在跨领域、跨学科的特殊教育服务项目中发挥骨干作用.(2)普特融合培养平台.由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普通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社会教育机构等单位组成,将生涯发展与转衔教育理念引入实践教学,让师范生熟悉特殊教育学校对于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支持模式及普通学校实施全纳教育的模式,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未来特殊教育教师适应特殊教育学校新的功能定位的能力,即具备为普通学校提供特殊教育专业支持的能力,以及根据特殊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在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实施转衔教育的能力.依托这一平台,除了为特殊教育学校培养适应全纳教育发展的教师以外,还可以为普通学校培养具有指导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能力的教师.

3.2建设依托实践基地的实践课程体系

学校与行业单位合作,依托实践基地建设培养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偏好的从“学校到岗位”的实践课程体系,进一步发挥行业单位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咨询、引导、评价作用,以凸显实践教学的职业导向教育价值.根据特殊教育师范生在自我觉察、职业角色试探、职业定向阶段的教育需求,设计双向、开放的模块化、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分阶段实现特殊教育教师生涯发展教育目标.特殊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分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模块、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方向发展模块、专业能力进阶模块3大模块课程,指导特殊教育师范生在特殊教育领域里找到个人能力与专业发展意愿匹配的岗位,更好地适应全纳教育发展需求(见表1)

3.3建立三站式轮转实践机制

学校从以往单一的特殊教育学校实践模式,转向了贯彻特殊教育专业学习全过程、跨领域的三站式轮转实践模式:即大一基于儿童发展的“1+2X”(2X表示在实践自选模块中选择2个实践基地)幼儿教育见习;大二基于特殊儿童多样化需求的“1+X”(X表示在实践自选模块中选择1个实践基地)特殊教育见习;大三基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1+X”(X指提升专业能力的跨机构短期进修)顶岗实习(见图1).3站式轮转实践机制,在培养模式上赋予特殊教育师范生规划实践学习进程、选择自身专业发展方向的权利,推进兼顾学生专业发展意愿的职业导向教育的实施,从而培养专业能力与岗位需求匹配度更高的特殊教育教师;在培养理念上是希望特殊教育师范生在尊重儿童差异的儿童教育观基础上建立特殊教育观,使得未来特殊教育教师能够在普通教育环境中实施多跨专业、多学科协作的特殊教育服务工作,更好地满足特殊教育精细化、多元化发展趋势.由于学校在学生入学之初就给予学生接触特殊教育行业的学习机会,给予他们学习选择权探索适合自己的特殊教育职业岗位,师范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在顶岗实习阶段很快就能进入实习教师角色,并能够适应多团队合作的工作要求.毕业生不局限于在传统的特殊教育学校就业,而且能在康复、医疗、社会福利等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并在跨领域、跨学科的特殊教育服务项目中发挥独特作用.

4结语

篇10

解决教育均衡和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2001年在全省农村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确定中小学的规划思路是:小学向乡镇集聚,初中向中心镇集聚,高中向县城集聚,新建学校向城镇集聚,山区保留一定的教学点和村完小。2008年已基本完成全省中小学的布局调整。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学前三年的普及率已达95%。特殊教育随着优生优育工作的深入,就学人数有所下降。我们的规划思路是:盲教育以省为主,聋教育以地市为主,智障教育以县为主。

在硬件方面,主要抓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在软件方面,浙江省利用实施绩效工资的机会,义务教育段城乡教师工资待遇已经没有差异。在此基础上,为鼓励教师在农村从教,依据教龄的长短,实行了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同时,实行了城乡一体的教师培训制度。

■ 二抓交流

加大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主要是软件的辐射,实现校长、教师的有序流动。

组建教育集团。集团的作用在于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和平民化,实现教师在一定区域内的流动。教育集团的形式主要有:老校+新校、强校+弱校、城市+农村。

县管校用模式。在诸多交流模式中,我比较倾向“县管校用”的模式。即三类群体:后备干部、骨干教师、新教师人事的关系留在县里,由县教育局统一调配。

■ 三抓弱势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定势,地方政府习惯于按户籍人口规划学校,城镇教育资源紧张由此而生,并不断加剧。其实,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城镇的扩张就是引入了大量来自农村的新居民,其中外来务工人员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按城乡一体化的思路,按城镇规划人口——包括已经来的和即将来的新居民,去规划学校、建设学校上学,让更多的孩子跟着父母进城就学。

浙江由于比较早地有了上述认识,因此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抓得较早,落实得也较好。

留守儿童。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立导师制的管理制度,为他们与家长联系创设必要的条件,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生活的充实、学习的快乐。

■ 四抓督导

综合督导和专项结合。教育光有综合督导还不够,需要专项督导加以支撑和强化,需要专项督导解决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综合和专项督导必须相结合。

教育均衡和城乡一体化水平,最敏感的指标是两个:择校率和农村教师的进城欲望。什么时候这两个问题彻底缓解了,教育就均衡了,城乡就实现一体化了。

择校虽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但缓解择校现象的基础是均衡,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以为,在教育部主导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的专项督导评估中,公办学校“择校率”的有效控制和逐渐下降应作为最敏感的指标加以突出,要不然就会是一次“走过场”。专项督导必须“实”,必须解决一两个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