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14 17:4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方案

篇1

一、2012年上半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1、严格国有资产监管。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在国有资产的监管上从严抓了已改制国有企业资产处置管理。主要是对已改制国有企业县林业工业公司、县水产供销公司资产移交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事项进行了鉴证。根据《县非工业七大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推进调度会议纪要》第107号精神,对县农司收储县林业工业公司和县水产供销公司资产事项进行了鉴证。

2、落实企业负责人考核制度。按照《县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行办法》,对国有企业县城司经营者的收入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融资额、实际上缴税收、利润总额、企业职工年收入、重大安全事故六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确定,建立了国有企业负责人激励约束考核机制。

3、积极开展国有企业“解忧”活动。一是完成了国有企业职幼教退休教师待遇调查摸底和审核工作。按照市国资委《关于转发省关于妥善解决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的实施细则的通知》,组织对全县范围内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进行了调查摸底和审核工作,并按要求进行了上报。三是协助办理了涉及国有企业用电分离事项。协助国有企业县林业工业公司完成了用电分离改造,涉及企业职工住户117户。

4、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代县政府起草了《县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国营县白虎岭林场改革方案》和《国营县白虎岭林场职工安置方案》,《国营县白虎岭林场职工安置方案》规范了国有企业改制操作规程。

二、2012年下半工作打算

2012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思路是:按照委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运行安全、保值增值。

(一)加大国资监管职能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提高国有企业接受国资监管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篇2

实施债转股后;原国有企业的还本付息将变为资产管理公司持股分红,这不但对处于困境的国有企业和不良资产率上涨、面监金融风险的国有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其一、处于困境的国有企业降低了负债,获得了一笔不需偿还的稳定资金;与上市融资有相同的效果。这样,企业也提高了资金周转的灵活度,降低了负债。

其二、企业通过债转股改变了股权结构,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新持股入的加入将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其三、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转为股权后,资产管理公司介入企业的经营,有望通过资产运作,最终出售所持股权,收回债权;达到盘活银行不良资产的目的;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也通过剥离不良资产,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

其四、实现全国总量在1.2亿左右不良资产的债转股;使该笔巨额债权成为国有企业的资产后,可以增加企业的负债能力和可抵押资产,,提高企业信誉,有助于促进进一步融资,从而达到缓冲通货紧缩的目的,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债转股的运作程序和其中的律师业务根据国家的法律文件和目前运作实践,债转股的基本程序为:由国家经贸委按国家规定的,定条件向资产管理公司提出债转股的建议名单,再由各资产管理公司对名单中的企业进行调查和独立评审;确认债权性质和金额;论证实施债转股的可行性,并与企业和贷款银行共同提出实施债转股的具体方案,该方案经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审核同意并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债转股作为全新的金融工作,其政策性艮强,涉及到大量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其操作难度很大,涉及到大量的调查、论证工作,并需制作和签订各种复杂的法律文件,因此,高素质的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参与债转股的项目操作显得更为重要。

1、债权确认与收购阶段的律师工作资产管理公司在债权确认和收购阶段必然涉及到对负债企业现行法律地位和经营状况的调查;对债权损失确认、与商业银行协商债权收购条件等事项,这些都是律师擅长的非诉讼业务。具体由律师参与调查组,通过负债企业、主办银行、当地工商、税务、企业主管部门、司法机关、企业的交易相对入(主要客户)调查企业的经经营状况,与其他调查人员(例如财务、信贷人员)一起确认债权损失,最后负责起草被调查企业不良债务的调查报告或出具资信调查报告书,对被调查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作出综合评价,对债权的安全性作出法律评价并提出基本的处置意见一一诉讼:破产或收购。对欲收购的债权,参与和商业银行的谈判、协商收购价格、收购条件等,并起草收购协议书等法律文件。

2、债转股可行性论证阶段的律师工作

目前,许多国家企业视债转股为国家为其提供的“最后的晚餐”,为达到逃避债务和控股的目的,隐瞒真实情况,制造虚假信息;当地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视债转股为甩包袱的“最佳时机”,这些都将干扰债转股工作的顺利进行。律师在这一阶段,依据第一阶段的调查报告和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出具法律 意见书,对每笔债权实行债转股的可行性提出中肯、可行、有效的法律意见,以防止负债企业的规避行为,避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之间的冲突;保障资产管理公司的独立评审权和自立决策权。

3、债转股实施阶段律师的参与

债转股可能涉及到具体方案的制定、负债企业的增资扩股和股份制改造,这些工作十分复杂;律师的参与非常有必要。在制定债转股实施方案时,由律师审查其可行性、是否符合《公司法)等法律的规定;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等,以确保买施方案现实可行,便于操作;在具体实施方案时,负债企业如为非公司企业,则应进行股份制改造,资产管理公司作为股东参与新公司的发起,按新公司的注册程序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如负债企业为规范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的加入必然引起股东结构的变化,应依法办理增资扩股,变更工商登记、重新申领营业执照等手续。、这些环节涉及到股份制改造、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工商注册登记及变更登记等法律事务、律师的参与会有效地保障这些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篇3

新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或企业所承担社会经济性和政治应当被有效地约束在一定的范围内。企业在更多的情况下应当体现出一种经济性的职能,而其政治作用只能被限定在社会架构中最基本的地位。新时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次级分配,而应当着重考虑其为国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可能带来的收益。即国有企业就是一种国有资产的管理形式而已,不带有任何个人或团体社会政治地位的体现。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政企不分”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省部级企业经理、地市级企业主管等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都是不正常的。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应当“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饭大家吃”似乎成了一种约定。在相应环境的影响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明确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国有资产(或者国有企业)没有“产权和权责”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所体现出来的仅仅是一种政治资本而已,并且极大程度上忽视了市场经济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国有资产必须走企业发展的路子,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发展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减少产权主体多元化发展的状态,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流通环节。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建立适当的监管约束机制

新时期为了防止国有资产在相应的改革中被恶性贬值或者国有资产管理没有实现其最基本的义务,国家应当建立相应的监管约束机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细节进行层层把关和严格控制。对于国有资产流动的全过程做到有效的评估和预警建立一种全程追责的体制,以防止非必要的国有资产损耗。这种监管约束机制应当是全面的,包括社会性监督和管理系统内部的监督、网络系统监督等形式。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还要制定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并随国家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整而调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时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会根据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而逐渐调整)。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还要关注激励机制方案的选择

篇4

一、资产清理和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工作目标

(一)优化配置,加快清查盘活国有资产。对全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下属单位、市属国有公司及其控股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情况及国有资产,包括已入账的和未入账的全部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查,加强对房产、土地、经营性资产、交通运输工具、大型设备和专用设备(10万元及以上)、对外投资、大额债权债务等重点资产以及其他资产的清理、核查,完整、准确、真实地反映单位资产全貌和财务状况。对于因改制等历史遗留原因造成权属不清的或无房产证、无土地证的房产、土地和其他资产,资产使用、管理或代管单位负责开展清理和确权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配合清理和确权工作。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减免相应税费,开展房产证、土地证“两证”补办和登记手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通过清理清查,厘清资产分布、配置状况,有效推动资产盘活、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建立平台,实行国有资产网络化动态监管。建立全市统一的国有资产信息管理平台,提供完整、准确、及时的国有资产信息,实现资产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和动态反馈机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施网络化动态监管,建立由财政、国资、纪检监察等部门和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机制,共同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协调发展。

(三)规范管理,构建市属国企集团管理模式。将市属国有公司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全部纳入市国资办集团管理平台,市属国有公司作为子集团,管理本级及其所属全资、控股子企业,使用同样的集团管理软件。通过专线网络终端操作财务核算、资产管理、资金结算和资本运作管理以及通过“内部结算”降低资金结算成本。通过集团资金管理,减小资金分散、沉淀,增强资金调度能力、理财能力。要通过集团核算和网上查询管控功能,减少国有企业月度、季度财务、资产、资金及融资情况等资料上报业务,提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实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即时更新、即时查询、即时分析,有效提升国资、国企精细化管理。

二、资产清理和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组织保障

(一)市政府成立市级国有资产清理和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详见附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资办。设立软件开发维护工作小组、资产清理和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小组。其中,软件开发维护小组负责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调试、安装、培训、数据录入和维护等管理职责;资产清理和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全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的国有(集体)资产清理、核实、资产信息网上核对工作,并提交领导小组组织验收。

(二)市各有关部门、市属国有公司以及下属单位、下属子公司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本单位所辖范围内的资产清理和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资产清理和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范围、内容和时点

(一)范围和内容: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市属国有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子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以及债权债务等全部资产,包括单位财务账面入账资产和没有登记入账的全部资产(含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全部资产)。

因改制遗留原因未入账的资产统一按“改制遗留资产”单项单独列表按明细录入。

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情况进行全面清理,重点做好固定资产、经营性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各类账外资产和对外担保等事项的清查。对清查出的各种资产盘盈和盘亏、报废及坏账进行分类,提出相关处理建议。

(二)时点:2014年3月31日作为资产清理和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基准日。

四、资产清理和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工作安排

(一)准备阶段(4~5月):国有资产信息管理软件开发和配套文件制定等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6~9月):6月,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下属单位,市属国有公司及其下属子企业分别进行自查清理,按归口管理分级上报,保证本单位及所辖范围清查结果的完整、真实、准确,产权管理型公司清查结果同时报主管部门和上级公司;6月底前,完成软件培训;8月系统正式上线;9月完成录入。

市财政局、国资办和市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分级管理”原则对管辖内所属单位的有关资料认真检查审核,并将经审核确认的数据录入信息系统,按资产管理权限授权规定进行网络化动态更新和管理。市属国有公司要在规定时间内将清查、核实确认的数据录入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清查数据录入后,对新增加、减少资产按授权实施分级审批、动态更新管理。

(三)总结验收阶段(10~11月):由市国有资产清理和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检查验收。

五、资产清理和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市各有关部门、各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开展资产清理和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全局意识,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工作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按照“统一领导、整体规划、分级管理、分步验收”的原则,全面开展资产清理和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按期圆满完成资产清理和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保证清理结果完整、准确,切实做到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动态监管。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市各有关部门、各国有企业要按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宣传发动,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认真部署各阶段工作,同时做好本系统下属单位的资产清理和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要主动加强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沟通与协调,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本系统、本单位工作。国土、住建等部门要安排相关业务科室并指定专人负责配合本次资产清理业务工作。

篇5

关键词:国有企业 改制 资产流失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

国有企业在改制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权关系不明晰。国有产权通常由政府部门代表国家行使,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资产的责任人,对于国有资产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甚至出现个别政府职能部门权钱交易的腐败案例,造成国有资产的不正常流失。

(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目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一方面表现为法规不能适应新体制的要求,在监管和运营国有资产的时候存在漏洞,另一方面是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一旦出现国有资产的流失纠纷,很难诉之于司法机构。

(三)法人治理机构不严格。在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没有相应的资产所有权内在约束机制,导致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混乱。另外是未能实现对高级领导层的有效监督,很容易给管理国有资产负责人留下的漏洞。

(四)产权交易市场不够完善。在产权交易中,国有企业的改制必须通过交易市场进行公开挂牌转让,一方面是产权运营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规范,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时的挂牌转让行为不透明,在这种情况下,国有资产很容易出现流失,另一方面是评估国有资产价值的方法不当,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二、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措施

(一)捋顺体制机制,为国企改制创造条件

国有企业在改制的过程中,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必须对体制机制进行捋顺,为国有企业的改制创造良好的条件: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捋顺。通过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深入研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并确定改革的目标,针对国企在发展中长期缺位的问题,高度统一国有资产管理者的权益、权利、义务、责任。这一点可以借鉴深圳“三级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模式,由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企业三级管理,真正分离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

2、国有企业的改制,应该以经济委员会为核心,以改制方案、改制政策为依托,对国有控股企业的改制工作进行负责,减少多头管理现象,对于不符合国家要求的改制工作缺位情况,也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需要在改制的过程中,对现有的机制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3、加强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并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管理知识、专业管理技能,这样才能胜任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各种工作,以便及时发现资产管理漏洞,并进行弥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政府相关职能的正确定位

政府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其所有者的职能必须和其他的职能向分离,如果政府的所有者职能和其他职能混为一谈,就很难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定位政府的相关职能:

1、政府在国有资产管理当中,只能以国有企业资产出资者的身份存在,而没有企业管理的职能。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够过多的干预,必须让企业具备独立法人的地位。

2、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以市场盈利为目的,对于自身的改制通常积极性不高,因此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必须在政府的推动下进行。目前国有资产的监管体制不健全,需要以政府的名义推动国企改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3、各级政府在国企改制当中,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站在市场的角度客观对待国有资产的处理问题,这样才能防止个别官员暗箱操作,违背市场规律干预企业的改制。

(三)规范产权交易的行为

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产权需要进行变更,改制过程中产权交易的暗箱操作手段,是资产流失风险产生的罪魁祸首,有必要对产权交易行为进行规范:

1、产权交易的原则,一是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二是根据市场的价格,进行公开、公正地转让产权;三是根据相关的规定,公告交易的详细信息;四是提高操作的民主决策水平;五是改制工作要遵循市场的经济规律。

2、产权的流转,通过无形市场的交易,提高交易的效率,同时减少交易的成本。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现有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完善,一方面是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的配套管理办法,推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产权交易行为的规范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有企业的改制中,存在产权关系不明晰、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法人治理机构不严格、产权交易市场不正规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捋顺体制机制,为国企改制创造条件,同时正确定位政府的相关职能,以及规范产权交易的行为,这样才能够在国企改制过程中,减少国有资产流失情况的出现。

参考文献:

篇6

突出企业市场属性,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自主经营和市场化运作。加快落实相关举措,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科学设置指标体系,细化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分类考核工作。围绕就地城镇化发展思路,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国有资源配置为重点,积极探索城镇化模式下多渠道融资方式。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中欧产业园区建设。研究和推进PPP融资模式,优化企业债务结构,努力打造“借得进、用得好、管得住”的经营主体。

二、提高整合效益优化国资布局

在科学界定企业基本职能、明确企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归并职能相近企业、整合优化资源闲置企业、调整部分出资人和清退国有参股企业股权等途径,适度缩小国有资产参与面,减少国有资产管理层级,有效集聚国有资源,提升国有资产效益。积极探索并建立国有企业资金适度集中管理机制,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整合归集闲余资金,调剂缓解融资困难,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充分发挥国资部门专业化优势,探索实现国有资产监管的全覆盖,为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加快资源资产整合创造条件。

三、加快推进检测中心股改步伐

充分利用现有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我县国家标准件检测中心相关资产的整合、调整进程。按照县里的工作计划,依法履行监管职责。认真做好职工股和其他社会法人股的增资扩股审核、上报工作,协调国有控股股份公司年度财务管理及资产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工作,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提升国资监管信息化水平

以国资监管重点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NC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结合现有系统承载量,确定系统扩容工作方案,推进县级国有公司全面深化应用。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开发引进包括资金集中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和融资债务管理等管理模块,进一步实现“以制度管人、以科技管事、以信息管资”的管理目标,努力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篇7

(一)政策背景

在1999年,银行受到不良债权冲击,此时国有企业改革受到负债过高影响而前行艰难,中央政府做出新的改革方案,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银行债务转为的股份,从此正式出台了债转股政策。债转股是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在实施之初就受到极大的关注与厚望,希望由此降低国有企业负担、化解金融风险,保证国有企业可以在三年内完成脱困。但是实施四年后,债转股政策并没有取得让人满意的成绩。本文利用资本结构理论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将这一问题从约束、激励以及控制权安排等方面分析其对治理结构产生的影响。债权转为股权这种方式造成债转股企业经营机制与治理结构的发生改变。

(二)债转股的涵义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规定,债务重组是债权人按照法院的裁决或者是和债务人之间约定的协议,允许债务人对债务条件事项的修改。债务重组有以下几种方式:一,利用非现金资产对债务进行清偿;二,利用比债务帐面价值还要低的现金来清偿债务;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四,债务人把债务转为资本,即债务转为资本,与此同时债权人把债权转为股权;五,混合重组。总的来说,指的是商业银行剔除不良信贷资产的这种行为,剔除出的部分交给新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如此操作把企业和商业银行存在的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关系变成了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相互间的被投资和投资的关系。商业银行不再接收企业对其偿还的贷款本金以及相应的贷款利息,变成依据经营业绩向包含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股东按股进行红利分配。

(三)债转股的目标

《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采取债转股政策的目的做出清晰的表述,这是由国家经贸委和人民银行共同联合的文件。采取债转股政策主要希望能够达到三个预期目标:一是提高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效率,促进现代企业制度更快建立;二是改变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现状,加快回收银行的不良资产,促进资产可以更快流通,降低金融风险的存在;三是加快完成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债权转股权,更快转变亏损现状,及早盈利。后两项都是直接运用债转股政策可以获得的优势,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减轻银行以及国有企业可能受到的原来问题的影响。如今我国的资本市场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必须加强资本的流动性,促进资本所有者能够更加具有活力与变化,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得到企业的资本所有者的更多关注,创造出更高的经营业绩,需要管理层也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

二、债转股的实施情况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债转股实施情况分析

《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的意见》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联合,其中对哪些国有企业能够进行债转股以及企业选择的范围给出明确要求与限制:由于缺乏资本金与汇率变动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使得“七五”、“八五”全部与“九五”前两年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要方式设立投产,这种情况造成企业归还本息困难,亏损成为经常性事务,还有一部分由于负债过高,运用债转股之后能够实现盈利的工业企业,其中有总共512户是由国家决定的重点企业,这些企业负债过重问题能够得以解决,存在的虚盈实亏或者是亏损都是由于改建、扩建原因导致的,利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能够实现盈利。这些被选中的工业企业所含不良债务必须是1995年或是之前年度形成的。

(二)债转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还是有形成不良资产的风险存在,债转股资产的效益必须提供,这样资产管理公司才能避免产生新的不良资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自身的不良资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后变成金融债券,资产管理公司承担这部分的风险,从国家整体角度来分析,仅仅是从国家的一只手放到另一只手,一旦资产管理公司不能把这部分的不良资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重整与处置,不良资产风险并没有真正消失。

第二,转股操作改制成本偏高,同时缺乏配套政策,造成进行具体运作时出现许多困难。债转股受到现行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影响,没有相应配套制度,导致在债转股后成立的公司有很多新增加了支付压力与负担,过高的改制成本极大的影响了企业实现盈利、摆脱困境与债权变现的目标达成。将以上提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后可以看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土地使用权问题,二是税务负担问题,三是其他改制成本。

第三,进行改制之后,资产管理公司不能够顺利实施自身的股东权利,存在难以规范转股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在进行债转股时,《公司法》有明确规定,国有企业需要依照相关规定实施,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是股份有限公司,债转股后,作为转股企业的阶段性股东的资产管理公司,虽然不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插手,可是需要对企业的重大决策进行参与,包括派出财务人员监管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控制控股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选任权等,要求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定,改变经营机制,按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成立规范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三)债转股运作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债转股自身的作用是有限的。采取债转股政策完善了企业资本结构,减少了企业的利息支出,增加了企业利润水平,给国有企业提供了能够摆脱困境的机会,在政策刚开始实行的时候,国家经贸委受到社会多方关注,众多国有企业都展示出极大的热情。大部分企业将其认作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最后一次免费午餐。然而,债转股虽然将处于困境的国有企业财务负担减除,但对企业能否利用转股形式实现获利能力的提高完成盈利存在疑问,国有企业是否能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无法保证,以财务角度来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债转股只是作为一项简单举措用来减轻国有企业负担,无法在根本上扭转企业存在的困境。

第二,债转股政策执行上存在的问题。债转股涵盖多个方面,从转股企业到政府、银行,再到资产管理公司,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程。当时实行时各方条件还不能完全具备。债转股运作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最终能够归为以下两个类型:一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债转股是一种应急之策,为了化解金融风险与解决国有企业脱困,具体实施缺乏法律保障,存在许多的法律障碍。二是资产管理公司以及转股企业之间的治理结构存在问题。进行债转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改变企业经营机制,建成现代企业制度。在实行债转股后,企业发生了根本性的组织架构改变,必须要有对应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相配合,需要进行大力度的变革,快速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关联性的理论分析

第一,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对经理行为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定资本结构会对经理的行为选择以及工作努力水平各方面产生其他的影响,企业未来现金以及企业市场价值也会导致收入方面的影响。举例说明,如果经理同时是内部股东,那么降低其持有的股份之时,必然导致经理自己背负更多的努力成本,同时他人可以得到更多的经理努力所得。经理自身在职消费时能够享有更多的优势,但是消费成本却可以由他人负担更大的比例,所以这时必然会提高其偷懒与谋求私利的想法。

第二,成本理论。成本学说以财产所有权理论、企业理论和理论为基础的一种学说,分析并解释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之下,企业内部存在的融资结构缺陷。人接受委托人给予的部分决策权,相应的委托人的利益由人给予服务保证,这种关系被认为是麦克林与詹森将关系。各种组织与合作都可能会有关系,例如公司中经营者以及资本所有者的关系,可以看做是分离的控制权与所有权导致的,这种也一样属于关系。

第三,控制权理论。控制权理论认为,股票和债券其权利安排是有差异的,同时资本的回报方式也不同。股票是直接存在投票权的。而债券只有在企业破产后会附带投票权。只要企业可以依照期限把所欠的债券全部偿还,那么可以给投资者股东资产剩余控制权与股票融资。要不然债权人必然掌控剩余的控制权,这样就能够利用剩余控制权影响负债的成本。因此,在不完全合约之时,掌控剩余控制权的一方对企业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四、加强股权资本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

债转股过程由整个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主导,国有企业债权转股权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企业等。还涉及企业经营者与职工双方,涵盖各个领域,包括债转股企业新公司注册、股份退出以及股权管理的多个环节。其主要载体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该更多的发挥其治理的能力,对债转股企业的治理变革进行积极的推动。在实施债转股政策的过程中,债转股的能否成功受到资产管理公司效率的影响。资产管理公司是专门为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而推出的,运用“债转股”的方式必然作为国家资本的代表之一。委托者决定者,资产管理公司是现实中的委托者,属于现代公司的治理模式,理应由资产管理公司来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进行选择。

(二)加强股权资本的管理水平

能够完善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增强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可以说是债转股的最终目标。在还未进行转股之前,经营者受到政府主导与控制,转股后变成关键股东控制。一些债转股企业随着资产管理公司的体制变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环境改变与新国资管理体系的一步步确定而建立,新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变为密切的战略控制关系,国有资产被国家给予大企业集团进行直接管理,企业由战略股东主导后一起进行管理。当资产管理公司运用带入战略投资者来完成全部或部分股权的转让后,战略股东在企业治理中变为主导。

篇8

国有存续资产的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延续。国有存续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规范、高效的国有存续资产管理体制机制,通过对国有存续资产的运营管理、深化改革改制、促进合理流动,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关键词:

国有存续资产管理;总体设计;分类管理

一、国有存续资产的组成

国有存续资产主要是指未纳入国有企业整体改制范围的企业和资产,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不满足改制要求的主业类、成建制生产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存续企业)。第二类是不能纳入改制范围(如住宅等),以及部分权属不明、存在争议或其他法律瑕疵的土地、房屋资产(以下简称房地资产),这类房地资产都留存在纳入改制范围的企业(以下统称原主体单位),由原主体企业实际占用和管理。第三类是承担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成建制非经营性单位,或与主业关联性不大辅业(非核心)单位(如医院、幼儿园等)(以下简称业务单元)。国有存续资产的管理机构设置方式目前,国有企业集团对存续资产通常的管理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不成立专门机构,由集团公司直接履行相应职责或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委托原主体企业管理。第二种,在集团公司设立分公司或事业部,代表集团公司履行对存续资产的管理职能。第三种,设立独立法人性质的存续资产管理机构,将存续资产划转至其中。

二、国有存续资产管理的总体设计

1.工作原则(1)“先划转”是确保国有企业整体改制工作进程的客观需要。从整体上确定改制资产与存续资产边界,明确管理责任和范围,不因为存续资产问题,影响整体改制工作推进。(2)“后清理”是存续资产管理的基础。由存续资产管理机构联合存续资产原主体企业,对相关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摸清资产状况,分类建档建账,明确管理重点。(3)“再管理”是存续资产全过程管理工作的着力点。在接收和清理的基础上,研究存续资产的管理工作,确定有关政策,针对不同资产状况,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按照整体改制规范要求,区别情况,采取直接管理、共同管理或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管理。

2.基本要求(1)集中管理,就是对国有企业整体改制中的存续资产,由资产管理机构牵头实行专业化的归口管理。(2)分步实施,就是按照“先划转、后清理、再管理”的原则,实现存续资产划转和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确保整体改制工作顺利完成。(3)规范操作,就是要体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求,严格遵循改制规范,依法办事,严明纪律,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生产经营活动不受影响,后续管理符合整体改制规范要求。(4)维护稳定,就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毫不动摇坚持维护改革大局,毫不动摇加强存续资产管理,妥善处理相关问题,确保企业和职工队伍稳定。

3.工作目标(1)“接得住”就是合理确定存续资产范围,做好存续资产的分离与划转接收工作,实现平稳过渡。(2)“管得好”就是发挥各方面积极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通过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的方式,针对存续资产不同情况,分类分项实施差异化管理,确保存续资产管理工作有力,管理有效。(3)“有发展”就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好改制后续工作,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以改革求发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国有存续资产的分类管理

1.存续企业产权管理存续资产管理机构通常是“小机关”设置,通常只对存续企业进行产权管理。这类企业宜采取委托管理方式,由存续资产管理机构委托给改制后的股份公司及其所属有关企业进行管理,签订委托管理协议,原有管理方式保持不变。(1)立足企业“自我发展”,继续过渡、观察、培育一段时间。(2)实施具有改革意义的“整体托管”,在委托股份公司管理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托管主体,引入优势企业的支持。(3)采取“人资分离”改革。若以是否成建制保留原企业为标志,前两者为保留或暂保留,而“人资分离”改革更为彻底,不再以成建制保留为目的。

2.房地资产产权和价值管理房地、土地往往是国有企业最“值钱”的资产,要发挥存续资产管理机构与原主体企业的“两个积极性”、“两个作用”,对房地类存续资产实施规范管理。(1)原主体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土地房产,由存续资产管理机构委托原主体企业使用管理,与原主体企业依法合规签订有关合同与协议。原主体企业作为使用人,应做好实物形态管理和有关土地房屋确权办证、盘活等工作。(2)存续资产管理机构要不断强化对房地、土地类存续资产的管理和工作指导,推进重点项目开发工作,推进存续房产土地资产实现信息化管理;规范房产土地类存续资产处置管理,特别是对外出租及租金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业务单元归口统一管理业务单元的归口统一管理,更多是体现在“规范化”和“专业化”上。(1)将业务单元作为集团公司的一个独立业务板块,结合国家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发挥社会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独立发展的可行性。(2)探索与政府、外部单位合作,共同发展。通过合作实现双赢,全面提升业务单元的实力和能力,促进共同发展。(3)按照国家政策和国有企业改革要求,实现相关业务单元无偿划转、移交社会等有序退出。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关于存续资产课题研究存续资产管理伴随改革改制而生,课题研究工作需要持续推进。要进一步重点研究:如何建立既科学高效又符合企业实际的存续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存续资产的最终改革去向和发展归宿,如何促进存续资产合理流动、实现最终回归等。

2.关于存续企业深化改革存续企业没有进入股份公司,但改革改制不能停。推进存续企业深化改革,重点是要逐步化解历史问题。历史问题解决需要资金量庞大,迫切需要争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帮助。企业改革中人员安置分流、债务处置和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移交均需要上级主管单位、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

3.关于房地资产规范管理房地资产规范管理工作涉及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关联交易问题,相关物业有偿使用收费定价复杂而敏感,必须要规范,且符合上市监管。与生产经营相关、职工住宅、对外出租三类房地资产取费标准确定,税费和财务处理等工作需拿出细致稳妥,获各方认同的方案。

4.关于业务单元发展方向在对业务单元实施归口统一的集中管理后,下一步要结合国家产业改革有关政策要求和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按照上级单位的总体部署,通盘考虑业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合理选择发展途径,以改革求发展,在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国有存续资产管理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些问题有些原来就存在,有的是随着深化改革的进程而新出现的。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努力避免、积极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做好国有存续资产管理就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坚持国有存续资产规范管理和深化改革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白英姿,马正武.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研究与案例[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

[2]黄速建.国有存续企业改革:问题与建议[J].经济管理,2004(15):6-11.

[3]黄速建.国有存续企业与国有企业改革[J].新视野,2005(5):29-32.

[4]沈冰.国有存续企业问题探讨[J].商业研究,2006(12):45-48.

篇9

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中国信达、长城、华融和东方等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先后正式成立。新成立的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国有独资金融企业,其主要业务有四部分:一是债务追偿和重组,资产置换、转让和销售,企业重组,债权转股权及阶段性持股;二是投资咨询和顾问,财务及法律事务咨询和顾问,企业审计及破产清算,资产及项目评估;三是商业借款,向金融机构借款,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发行债券;四是资产管理范围内的推荐上市和债券股票承销,直接投资、资产证券化。

各国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重组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银行积累的不良资产规模很大,单靠银行自身的盈利和正常的呆账核销已难以化解这些不良资产;另一方面是由于分工经营的限制,银行盘活不良资产总是遇到种种限制和困难,资产管理公司所具有的特许的法律、政策优惠和多种业务手段,有利于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各国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使命是收购、管理、处置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与国外相比,我国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除了这一使命外,还同时肩负着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使命。即运用债权转股权、资产证券化、资产置换、转让和销售等市场化债权重组手段,实现对负债企业的重组,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转变经营机制,最终建立现代制度,达到脱困的目标。

一、当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难点

(一)道德风险问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为商业银行卸去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同时赋予资产管理公司本身处理不良资产很大权力。因此,很容易产生商业银行借机扩大不良债权和资产管理公司本身,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道德风险。避免商业银行借机扩大债权,就必须确定从银行中剥离不良资产的标准。

1.确定时间。我国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确定剥离的是1996年底前的不良资产。这是因为在《商业银行法》颁布以前,4家国有商业银行缺乏经营自,并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业务,相当一部分不良资产是因为承担的政策性业务过多造成的。

2.合理确定剥离的不良资产的数量和范围。剥离不良资产的目的是使4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剥离不良资产后达到相当健康的标准,从而稳健运营。对不良资产划分的方法要继续沿用“一逾两呆”的传统办法,这样便于操作。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平价收购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由于不良资产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以平价收购,意味着不良资产形成的损失完全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承担。因此,资产管理公司不可能盈利,只是亏损多少的问题。鉴于此,必须制定合适的标准加强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考核。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保持整个资产处置程序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杜绝操作中的随意性。同时,应设计市场化的机制,防止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工作人员,使国家遭受损失。

(二)资金问题。资金问题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按账面值收购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然后进行处置。每一家所需的几千亿元的收购资金来源包括注册资本、发行公司债券、商业借款、向金融机构借款、人民银行再贷款、营业收入。其中,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由财政全额拨入。不过,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弥补几千亿元不良资产造成的损失,100亿元是远远不够的。直接融资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行债券,鉴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特殊性应由财政担保;向金融机构借款额要低于可以回收的不良资产额,以保证国有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避免国有银行发生新的不良资产;中央银行再贷款是投放基础货币,要防止发生通货膨胀;商业借款要有法律和政策优惠。

(三)不良资产的回收率问题。要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就必须弄清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我国不良资产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信贷资金财政化,用银行贷款充当国有企业和建设项目的资本金;2.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混乱,大量贷款投入到房地产和股市中收不回来;3.政府干预,银行对经营管理水平低下、重复建设、产品无销路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发放的贷款;4.企业还款意识不强,盲目借款,盲目扩张。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后,对占较大比例的承担财政职能的信贷资金而形成的固定资产,可以通过债权转股权的手段有效降低企业和建设项目的资产负债率,使企业减轻财务负担,然后通过重组和包装上市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收回资金;通过对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充当财务顾问,促进重复建设的企业和项目兼并和重组;对房地产贷款证券化;对政府干预、泡沫经济破灭、企业盲目扩张等无法救活的企业的不良资产可以采用大宗折价出售等方式收回资金。所以,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应当是比较理想的。

(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效率问题。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涉及数十万家企业,如果处置不良资产效率不高,一方面会影响不良资产的回收效率,另一方面可能会使化解不良资产的过程无限制地延长。为此要做到:对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宽松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对内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目前的情况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些业务手段还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有的甚至与现行的法律相抵触。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特别法》。政府要给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更多的政策和手段,如自主决定不良资产的转让价格,能够开展各项投资银行业务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要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否则,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就不一定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

二、债权转股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突破口

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都把债权转股权作为运作的突破口。所谓债权转股权,就是将国有企业所欠的30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务转变为股权,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由债权人变为股东,国有企业由债务人变为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股的公司。

债权转股权,是国有企业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博奕选择的一种结果。

首先,从国有企业来看,愿意债转股的比较多。因为大部分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都很高,债转股后,企业不必再付利息,大大减少了企业的财务费用,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具体讲,有3类企业迫切希望债转股。第一类是发展前景良好,经营管理较好,但债务负担重,缺乏偿债能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债转股后可以轻装上阵,更好地发展。第二类是目前债务负担沉重,经营尚可,但前景极不确定的企业。

这些企业债转股的目的不仅在于减轻当前的财务负担,还要与银行分担将来经营的风险。第三类是目前债务负担沉重,经营困难且前景不好的企业。这类企业债转股的目的是逃避债务。

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角度看,只有将经营状况、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进行债转股才符合自己的利益。因为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只有在资本金安全,在债转股后收益有所增加或至少保持不变时,将债权转化成股权才是适当的,这时他们也才愿意债转股。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债权转股权规定了五个基本条件:1.产品品种适销对路,质量符合要求,有市场竞争力;2.工艺设备为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生产符合环保要求;3.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债权债务清楚,财务行为规范;4.企业领导班子强;5.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方案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各项政策措施有力、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任务得到落实。可以说,符合这些条件的企业也是好企业。

债转股并没有给企业注入新的资金,它只是改变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但债转股改变了企业的股权机构,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企业的股东,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经营管理。因此,债转股最主要的效果是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机制。

三、资产证券化:资产管理公司核心业务

所谓资产证券化就是将缺乏流动性但仍具有未来现金流量的不良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真实出售、破产剥离以及信用升级等手段转变成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以融通资金、改善信贷资产质量。资产证券化克服了银行贷款期限长、流动性差的局限,使银行贷款成为流动性的证券。通过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结构,改善资产质量,扩大资金来源,分散信用风险,增加业务收入。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有一定难度。首先,我国资本市场容量有限,难以发挥证券市场流动性优势。资产证券化是依托资本市场的,用流动性带来盈利性和安全性。世界发达国家在处理银行不良资产过程中,都是依托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以减少债务重组的成本。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于欠发达时期,特别是没有一个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债券市场,公司债券市场很小,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和实力很弱,吸纳不良资产的能力有限。其次,资产证券化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能够将这些资产按照风险、金额、还款期限等各方面因素分组打包,使每组中的资产在各方面特征上都基本一致,从而才可能对其进行分析和定价。而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中大部分属于对亏损企业的贷款,这些债权中许多记录不全,债务人产权关系不明,很难衡量风险,至于将资产进行分组打包、证券化、定价等,处理起来难度大。最后,债权证券化需要债务追偿上的充分服务,以及这方面配套的法律和操作规范。债权人如果无法有效追账,则债权失去价值;如果追账没有成熟的规范,债权一旦证券化,原来的债权人就会有道德风险,不会全力以赴追账,各个债券投资者又只在每项债权中拥有很小的份额,也不可能自己去追账,结果使证券大大贬值,影响债券市场的发展。

要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顺利进行,一个可行的选择是提高资产化债券的信用等级。增加信用等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财政部门担保。由政府对债券提供担保,当不良资产的清偿出现问题时,由财政部门弥补该清偿缺口,以保证债券持有人的利益。

2.超额抵押。用超额不良资产作为发行债券的抵押担保物。

篇10

一、做好了20*年我县国有企业决算布置、汇总、上报工作。市国资委20*年成立后,要求各县单独报送国有企业年终决算,本年共汇编工业3户、流通企业11户、粮食企业27户、建筑企业2户、农牧企业7户,历时一个月,完成了汇总及上报工作,受到市国资委的肯定。

按时完成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总结及扫尾工作。

*年按省市财政部门的要求,完成了义务教育绩效评价数据采集、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本年一月份,我们召集教育局、人大、校方代表组成专家组,对我县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价及总结,并形成专题材料,上报市局及县有关领导和部门,为下一步提高我县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必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此项工作作为我股本年的中心工作,全股同志全力以赴,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精心准备。在省市没有做出明确布置之前,我们认真学习了资产清查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调查了解我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状况、单位数量,设计了自查所需要的手工表;

(二)精心设计方案。市政府4月18日召开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动员布置大会,我们在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的前提下,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了《*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工作方案》,征求审计、纪检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后,上报县委、政府同意并成立了清查工作领导小组,为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精心布置。4月28日召开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动员布置大会,传达此次清查工作的要求和分阶段任务,县领导又从提高行政效能和反腐败的高度进行了强调,从思想为清查工作扫清了障碍。

(四)做好业务培训。4月30日我们组织县镇相关单位的200余名财会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对如何自查做出指导并以投影方式对资产清查网络填报进行了系统讲解。

(五)做好单位自查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工作。我们耐心解答各单位在自查工作中提出的问题,做到有问必有答,对于部分单位网络上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多次上门现场指导,;对于没有按清查方案要求时间完成的,我们不厌其烦多次督促,保证了自查及上报工作的顺利进行。至6月20日单位上报率为90%。

四、积极做好企事业单位改制工作。

当前我县企事业单位正在进行大面积破产或改制,根据政府要求,我们要全面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去。一是要把好破产企业国有资产退出立项关,二是要监督改制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退出过程中的公开、公正关。本年我们共审查了四家国有企业立项破产,并明确提出资产处置要公开、按程序办理。为此,我股有二名同志抽调到清算组全面参与粮油贸易公司破产、政府招待所改制,全过程参与,在保证职工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努力实现国有资产退出的利益最大化。

五、做好资产管理等日常性工作。

继续按程序做好国有资产的处置、购置备案等常规性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下半年工作要点:

一、继续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一)借助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对各单位自查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根据核查结果报告要求单位进行调整;

(二)对自查和核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主要是资产核销、未经批准擅自处置资产行为的汇报及处罚;

(三)清查工作结束后,对发现的共性和突出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规范性措施,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以堵塞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漏洞;

(四)建立我县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资产实现动态网络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