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范文
时间:2023-09-13 17:1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时期下颁布的会计准则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小觑的影响,一方面,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另一方面,能够积极引导我国中小企业和国际水平接轨。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新财会准则在财务层面上解决了我国中小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当中出现的障碍。
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不规范
现阶段的中小企业当中,会计核算并不能够切实维护企业向市场经济做好过渡,因此新型会计核算理念就不能够从根本上渠道传统会计核算方式,以至于为后期的管理埋下一定的隐患。还有的企业为了追求单方面的利益,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制造虚假数据,由于这些数据的存在使得客观事实受到忽略,因为使得企业的未来发展难免会违背正常的规律。
(二)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
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归属方面做的并不是很明显,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家族式的经营模式,投资者和经营者往往是同一个人,正是因为如此,就难免会出现企业财产和家庭财产混淆不清的状况。上述情况尽管看似问题不大,但是斯却为会计核算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加大了财会处理的难度。
(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目前,我国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较多,但是真正意义上取得上岗资格证并且有一定能力的会计人员却很少,无证上岗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使得很多会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没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有的会计人员一味迎合管理者的主张,不仅不依法设立账目,甚至还会出现账目混乱的情况,以至于会计信息严重背离了实际情况。事实上,在会计的众多职能当中,会计监督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有效,管理者应当依据企业的经营状况来进行有效地管理。如果会计工作人员单纯受到利益的驱动,那么必然会使得监督职能彻底丧失,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是难以挽回的。
二、如何构建并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体系
(一)提高系统风险防范能力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企业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过程当中,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会计信息,这一环节能够为企业提供可靠的数据。其次,企业只有立足于可靠的会计数据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信任,使得自身在社会上取得较好的市场竞争地位。尤其是在现代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来构建自身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体系,并且在这种体系之下做好各方面的核算工作,从而提高各项事务运营的成果。
(二)强化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
从主观上来看,会计自身对于自己的监督是必须要做到的,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会计人员自身发展方面,也体现在企业效益的取得上面。从客观上来看,保险公司要依据中小企业的现有状况来规范操作流程,使得会计核算当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掌控,并逐渐将规章制度落实到岗位职责当中去,从而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在此基础之上,中小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和措施就能够帮助各个部门之间形成协调的关系,使得会计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和纰漏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得到有效地解决。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都决定着中小企业必须要利用优势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以此来处理相应的会计核算信息,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良性发展。事实上,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需要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管理技术,把管理技术提升到新层面,才能够合理的进行资源的配置和整合。会计核算在企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对企业的现金流和物流起着全程监控的作用,因此,它也是会计监督工作总的重点内容,必须要与其他技术环节进行紧密结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需要依靠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完成各项业务之间的配合性,进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三、结束语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取得了非凡的优异成绩,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当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当然,如果中小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利用较为科学系统的方式来进行运营,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会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王芳.谈如何完善中小企业会计监督[J].中国西部科技,2010
[2]杨丽梅;李红萍.浅析中小企业会计核算[J].价值工程,2011
[3]刘新萍.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09
[4]苏芝.中小企业优化会计内部管理的策略[J].时代金融,2011
篇2
(一)制度层面的制约。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实施会计核算监督必须依据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和会计财务、支付结算、国库、货币金银等相关业务的规章制度”、“会计核算监督工作接受上级行会计财务部门牵头支付结算、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的业务指导”,这表明会计核算监督是会计核算过程的延续,应遵照会计核算部门的制度要求,以查错纠弊、堵塞漏洞为监督职能。相比较具体业务的会计核算规章制度,其监督规定是分散在多项文件中,制定的监督规程也较为宽泛,下发的制度也没有对业务风险点的识别等做出具体操作性的说明。实际运作中,由于上级行相关主管部门对下级行事后监督部门的业务指导渠道和指导方式不够明确,相应协调交流、组织培训等措施难以不到位;加之,监督体制形成纵向管理不顺畅,考核机制有所缺失,影响了会计核算监督职能的发挥。
(二)监督模式的制约。
按照《办法》规定,目前大多采取集中监督模式对所辖会计核算业务实施监督,要求是在核算业务发生后,对核算结果实施的复核和审验。从实际操作来看,由于会计资料为隔日传递,监督部门通常要在“T+1”或“T+2”工作内完成监督事项。即使会计集中核算业务使用计算机监督,也只在核算系统提交业务截止后,监督部门才能采集影像信息进行监督。受监督时滞的影响,事后监督的范围和内容大多局限于凭证要素规范性和账务处理的准确性等业务合规性方面,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偏差,风险防范的时效性难以保证。
(三)监督手段的制约。
《办法》要求,会计核算监督应采取人工监督和计算机监督相结合的手段。目前,除了会计集中核算业务监督采用人总行开发的事后监督系统进行监督外,国库、发行等会计核算业务仍采用人工监督方式。由于没有计算机监督程序的约束,缺乏校验手段,监督人员只是对会计凭证进行翻阅、审核操作,可能存在省略监督步骤或减少监督内容情况。这种局限于具体业务表层监督方式,履职成效会受监督人员水平、监督技能、职业操守的影响,带来监督质量差异。
(四)标准层面的制约。
会计核算监督在对相关业务进行审核、控制和检验操作中,如何规范履职、监督到哪一步等监督标准是体现监督效能的关键。由于现行事后监督的业务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缺乏系统的梳理以及必要的更新,未能形成客观独立的监督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缺少硬性质控指标,造成各地监督流程、监督方法、监督标准、风险点识别等不一致,会计核算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开展不平衡,影响了业务行为的规范性,制约了监督效能的提高。
二、基层央行实施标准化监督的积极作用
基层央行会计核算监督的“独立性、连续性、及时性、全面性、重点性”工作特点,决定其实施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标准化,履职成效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对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促进自身发展等具有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监督职能的发挥。
随着央行二代支付系统的建设、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的推广应用,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从理念、内容到账务处理流程都发生重大变化,事后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延续,必须符合会计核算发展的要求,制定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和监督系统,以适应央行会计核算发展的需要。
(二)有利于监督效能的提升。
有了统一的监督依据,监督人员能够按照业务制度化要求规范操作,保证监督活动有序进行。通过标准化管理,及时发现和督促纠正核算差错和违规操作行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央行整体会计核算水平。
(三)有利于资金风险的防范。
标准化管理应明确风险点和防范措施,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提示和评价机制,可方便监督人员直观、快捷地掌握监督方法,提高监督针对性和监督人员风险甄别、防范能力,能够促进核算部门不断完善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发挥会计核算监督在基层央行风险防范体系中的作用。
三、加强会计核算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建议
(一)制定监督制度,确立工作准则。
完善监督依据是事后监督标准化管理的保证,需要从较高层面同步进行监督业务规程的整合、设计。根据会计核算部门新业务的出台或变动,统一完善监督工作制度、规程、质量考核指标等,不仅要对监督职责、监督内容和方式、监督工作程序、监督工作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还要扎口梳理核算业务风险点,明确风险识别标志与等级,在监督要点、差错分类、处理办法等方面进行明确,形成基层行监督工作准则,做到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监督工作制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促进监督人员行为规范、履职到位。
(二)改进监督手段,优化监督模式。
完善会计核算监督系统功能是监督标准化管理的支撑,通过科学、完备的技术手段提高监督效能。一方面,要加快投入计算机监督系统建设,应用电子化监督方式,以配备辅助软件和后台终端的实时识别功能为监督模式,对账务处理、资金汇划、参数变更、核算进程等重要数据信息进行比对、跟踪,以解决人工监督方式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另一方面,走出单纯合规性监督的局限,通过监督系统增加会计核算风险识别、提示和控制功能,做到风险等级自动归类,风险预警智能检索,打造风险性监督新模式,实现向实时监督、重点监督、风险监督的转型,真正发挥事后监督堵塞漏洞、防范风险的作用。
(三)统一监督标准,提升监督效能。
设置必要的监督指标是事后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基层央行要依据相关指引的要求,制定较为清晰的岗位职责;按照业务类型细化监督方法、操作流程、关联要素、限时指标、监督步骤等,从操作层面明确具体监督要求,确保监督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协调、规范运作。在此基础上,还要以制度对照为导向,对不同业务部门特定风险和个体风险进行赋值量化,确定不同的分析预警级别,制定核算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措施。依据监督结果建立监督数据信息资料库,运用风险控制指标进行监控、分析和预警,实现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延伸与拓展,促进核算质量不断提高。
(四)构建“大会计”机制,拓展监督领域。
篇3
[关键词]统一会计核算制度,综合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自去年新修订的《会计法》颁布实施以来,作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核算制度,围绕其结构、地位、与准则的关系处理等问题引起了我国会计界的新一轮关注,产出了许多新的闪光点,受其启发,本文仅就国家统一核算制度建设中的四个基本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1)如何正确认识新出台实施的综合会计制度?(2)综合会计制度在我国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地位如何?(3)怎样协调处理综合会计制度与财务会计准则的关系?(4)综合会计制度的退出时宜问题等。
一、客观、全面地认识新出台实施的综合会计制度
笔者认为:正确认识新出台的综合会计制度,应重点从以下两方面把握:
1.取消现行大行业会计制度,建立统一的综合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认识深化的结果。
客观地讲,我国从1988年开始会计准则,到1992年出台《会计准则》并于次年7月开始实施算起,前后仅经历了4-5年的时间。而在此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一直是通过制定统一会计制度来指导约束企业的会计核算。从1993年7月1日开始进入了准则与制度并行发挥作用的时期。当时限于只出台了基本准则,还缺乏一套系统有效的具体准则,财政部才以大行业会计制度作为过渡向完全的会计准则模式逐步接近,所以当时理论界还对这一过程设计了三步走的改革目标,即:
大行业会计制度
第一步:基本会计准则{ }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
具体会计准则
待具体会计准则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时,取消会计制度,过渡到第三步。
第三步: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
现在回过头来看原来的这种设计,思路和方向都是对的,只是囿于当时环境和会计实践和局限,不少人把准则和制度看成是两套互相独立、互不相容的体系,而没有从功能作用这一本质问题去考虑,从而得出了准则与制度不能共存的结论。
近几年,不少会计理论工作者结合部分具体准则实施后与行业会计制度双轨运行实践,重新思考准则与制度的关系与定位,独到地从其功能分工入手展开研究,指出:“会计标准的表现形式不是唯一的,会计准则与会计核算制度都只是会计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不采用会计准则为会计标准的表现形式并不是违背国际惯例。”“评判一国会计标准的优劣只能看其是否适应本国经济的。”“准则与制度并行发挥作用,符合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生长。”“实践证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不矛盾。就其最本质的方向来讲,是互为补充的,会计准则更多的侧重于确认、计量、报告等会计政策方面,会计制度则更多的侧重于会计科目、记账方向、编报程序等会计记录方面,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相结合,就能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环节很好地串联成一个整体……”正是这些认识上的深化和共识,才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三步走”演绎成为“四步走”。即在原来的第二步之后增加新的第三步,原第三步改为第四步,
综合会计制度
即基本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
具体会计准则
当然这期间,具体会计准则与综合会计制度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互相替代。从而真正体现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的特征。
2.取消大行业会计制度,建立统一的综合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贯彻可比性原则的必然结果。可比性原则是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之一,它要求同一企业在不同期间以及不同企业对相同交易或事项的处理都要采用一致的。而回顾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从建国至今,在贯彻可比性原则的程度上,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其中,第一次是1950年-1952年,那时,借鉴前苏联的经验,从无到有地创建了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要求相一致的分所有制、分部门、分行业的统一会计制度,实现了同所有制同部门、同行业内的会计信息的一致可比。结束了建国初期会计信息管制的无政府状态。第二次是1992年-1993年,借鉴国际会计惯例,适应改革开放,从无到有地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要求相一致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依基本准则的要求,制定了分行业的大行业会计制度和分经营方式的三大会计制度,实现了同行业、同经营方式下的会计信息的可比一致。第三次是2001年,取消大行业会计制度和分经营方式的三大会计制度,建立综合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同企业、同事项的会计信息的可比一致。由上可清晰地看到,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这三次大的改革,每一次都大大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并最终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同企业、同事项的信息可比,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深化改革开放奠定了良好的会计基础。
二、关于综合制度在我国现行会计法规体系中的地位
《会计法》指出:“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其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制度。这就是说,会计核算制度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现行的以“会计制度”命名的诸如“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等,也包括会计准则、暂行规定这样一些规范会计核算方面的制度。取消大行业和分经营方式的会计制度,代之以综合会计制度,则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构成一下子变成了“会计准则”和“综合会计制度”两个组成部分。而无论是会计准则还是综合会计制度,在新修订的“会计法”中并未明确其地位。这令人不免生出这样的疑问,1993年以来我们一直沿用的由会计法统驭会计准则,再由会计准则统驭会计核算制度这样一个具有特色的三级会计法规体系是否依然存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依据新的会计法,这个体系又将怎样构建?特别是综合会计制度,它在这个体系中又处于怎样的地位?对此,笔者以为,依据新的会计法的规定,综合会计制度出台实施后,我国新的会计法规体系在一定时期内将由原来的三级结构变为二级结构,其基本构成和内在关系可图示如下:
会计法会计准则
会计法规体系{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综合会计制度
会计监督制度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制度
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如此一来,会计准则和综合会计制度将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处于两个平行且平等的规范,共同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共同构成了我国今后的会计核算规范,并作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似乎就不宜再坚持原来“会计法统驭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统驭所有会计制度”的类似提法了。
三、怎样协调处理综合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关系问题
由综合会计制度替代大行业会计制度后,则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厘定准则和制度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厘定准则和制度的关系,必须把握两个基本前提:
其一是必须搞清中国会计制度改革的真正动因。客观地讲,它不外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从国内看,促使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直接动因在于从计划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家运用会计信息以调控解决国内问题的需要;从国际看,其直接动因则在于吸引国际投资,拓展国际贸易,把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的需要。两相比较,会计的主要运用是在国内而不是国际,虽然来自国际方面的信息需求与日俱增,但会计信息在国内的地位无论如何是其他方面所不能比拟的。
其二是必须搞清楚准则和制度各自的优越性及功能实用性。“准则也好,制度也罢,充其量只是会计规范的形式问题”。会计准则作为国际通用会计惯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特定的经济业务或报表项目为对象,在详细各该业务或项目的特点基础上,规定所必须引用的概念,然后以确认、计量为中心并兼及披露,对围绕该项目业务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会计问题做出会计规范”。可见准则是见长于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并兼及披露。其最大优点是人们在了一份具体的会计准则之后,就会熟练地了解特定会计业务的处理全貌,并能举一反三,增强解决新问题的本领。综合会计制度作为中一种形式,“它以某一特定的企业为对象,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说明、会计报表的格式以及编制等详细加以规范。可见,制度见长于财务会计要素的记录并兼及报告,其最大优点是对素质不高会计人员来说,能直接使用会计科目进行会计记录,并按规定程序和格式编制会计报表,操作方便、易学易懂。
在明晰了上述两个基本前提之后,再回过头来回答如何处理综合会计制度是与具体准则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容易多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属会计核算规范的范畴,而会计核算规范的全部无非就是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撇开准则和制度的形式不说,就其在规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但有的准则也有记录和信息披露的要求;制度重点规范记录与报告,但科目的应用与报表的编制中也体现确认与计量的要求。“如此实现其功能互补,一方面比较适合我国当前会计实践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务实的选择,能充分体现了”四个有利于“的基本思想。即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有利于报表使用者阅读理解和运用;有利于会计监督机构的会计监督;有利于处理国情与国际惯例的关系。
四、展望-综合会计制度的退出时宜问题
篇4
【关键词】人民银行 会计 监督
2010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出台,从监督机构和人员、监督内容和方法、监督工作程序、监督工作管理等方面赋予了事后监督工作新的内涵。事后监督部门运作7年有余,全面、及时地开展事后监督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有效提升会计核算质量和会计核算监督水平的要求相比,差距仍然明显,问题依然存在。
一、现状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监督模式
事后监督部门按照相互制约和分工负责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采用集中监督和分散监督相结合的方法,采取人工监督和计算机监督并用的手段,对会计集中核算业务进行全面审核、控制和检验。如:会计集中核算监督主要依托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子系统(以下简称AAS),在每个工作日对综合柜、联行柜、网点柜进行持续监督。以人行某中支会计集中核算事后监督情况为例:2005年11月1日至2011年10月31日,共监督会计集中核算业务292743笔,其中发现核算差错共计318笔。2008年会计集中核算业务36655笔,核算差错47笔;2009年会计集中核算业务38188笔,核算差错19笔;2010年会计集中核算业务43515笔,核算差错19笔。近三年核算差错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规范性差错仍时有发生。
从总体上看,事后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监督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事后监督人员对监督工作的基础和重心尚不明晰,对风险的防范意识还停留于完成日常监督的较低层面。主要表现在:
1.货币金银核算业务未纳入事后监督部门进行审核,造成基础性监督工作的缺失。营业、国库、货币金银业务是央行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完整的会计监督信息基于对三大业务的审核而产生,监督对象缺失,必然导致会计监督信息残缺不全。
2.事后监督岗位之间各自为战,缺乏信息沟通与整合。事后监督部门主管岗、综合岗和监督岗之间,各监督岗位(营业、国库、货币金银)之间,在日常监督工作相对独立的处理各自负责的业务,缺乏纵向和横向之间的沟通。使得生成的会计监督信息被人为地割裂开,“形聚实散”,难以整合并分析出完整的监督结果提供给会计主管部门和其他内部控制部门。
3.“重监督,轻分析”现象普遍存在。如:重视对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以下简称ABS)日志的核查,忽视对监督数据分析。ABS日志信息量大、分类检索困难且耗时费力。每日综合柜打印的系统日志信息多达1000条、约25页。ABS日志序时记载,信息交错,人工监督ABS日志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前后逻辑判断。而经过监督ABS日志得出的信息,并没有得到深入分析,体现不出信息价值,事倍功半。
(二)“后督无用”的认识误区
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内部职能部门和辖区内县支行对事后监督工作的普遍看法是“后督无用”。主要原因在于其认为事后监督本身滞后于风险的产生,只能起到“马后炮”的效果。事后监督部门在履行职责,有效提升会计核算质量方面,看似已陷入窘境。
事实上,事后监督工作并非“无用”,事后监督部门自始便具有天然而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发现风险的敏锐性。事后监督部门与其他内部控制部门相比,风险感应并不迟缓,风险控制并非“滞后”。事后监督人员在对被监督部门日复一日地进行有针对性地、连续地审核与检验过程中,完成了大量的基础性监督工作,事后监督在潜移默化中防范会计核算风险。而其他内部控制部门采取的是定期检查的方法,发现风险不及事后监督中心敏锐。
2.纠错的及时性。事后监督作为内审的基础,事后监督的及时性弥补了内审时间滞后的问题。如:会计集中核算监督通过AAS采集ABS上一个工作日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审核,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地发现违规情况。规范性问题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及时告知被监督部门,核算差错及时发出事后监督通知书。
3.掌握会计核算信息的全面性。在日常的监督工作中,事后监督人员真切地与会计核算人员、会计凭证、其他会计资料往来。对“人”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了解更为深入,对“物”的观察更为直接,并能从监督过程中全面、及时地掌握会计核算信息,把握监督的方向。
但事后监督在全面发挥自身优势方面也存在诸多障碍:
1.事后监督目标定位不高。目标仅停留于规范会计核算监督行为,对提高会计核算监督水平的认识不到位,目标定位和方向把握出现偏差势必阻碍自身优势的发挥。
2.工作重心转移到风险控制,受诸多客观因素羁绊。以AAS为例,在没有核算差错发生的情况下,事后监督人员从数据采集到完成AAS业务监督需要2至3小时,加上认真记录会计核算监督日志,剩余时间还需处理日常公务,要对大量的监督信息进行全面地整理并进行风险分析实属苛求。
3.激励约束机制缺失。由于在人民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中,事后监督部门不具备内审、纪检等部门所拥有的有效手段,在对核算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建议时,陷入尴尬境地。
(三)被监督部门与事后监督部门之间的博弈
被监督部门与事后监督部门之间通常存在着一种对抗性博弈的思维:犯错与纠错,预防被查和力争严查。为避免这种对抗性矛盾愈演愈烈,我们多采取沟通、协调等方式进行化解,但收效甚微。在实践中,被监督部门与事后监督部门之间的博弈,产生四种策略组合:
1.被监督部门“合规”与事后监督部门“严格监督”。该策略组合是最理想的状态,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可以实现。
2.被监督部门“违规”与事后监督部门“严格监督”。该策略组合在“违规”问题的处罚得不到落实时,事后监督人员自然会放松监督。
3.被监督部门“合规”与事后监督部门“不严格监督”。在事后监督人员放松监督的情况下,被监督部门“合规”行为极易向“违规”转变。
4.被监督部门“违规”与事后监督部门“不严格监督”。该策略组合在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长期存在。
事实上,在缺乏激励约束机制的情况下,被监督部门与事后监督部门之间的前3种策略组合往往会向第4种策略组合转变,同时带来的是风险由低到高的突变。
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作为央行四大内部控制主体之一的事后监督部门,应在确保对会计核算业务实施日常监督的前提下,在以提升会计核算监督水平为目标的基础上,将风险控制的主线贯穿于整个动态监督过程,侧重风险控制,注重对会计核算信息的分析、评价和利用,才能更加明确地向高层次的目标迈进。
二、建议
(一)会计监督信息的构建
会计监督信息是实施风险控制的基础,是指事后监督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在对会计核算部门的日常核算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全面复审和检查过程中形成的会计信息。会计监督信息是否全面、及时、准确影响到事后监督部门对风险点掌控的精准度。事后监督需要从以下四方面重视对会计监督信息的管理:
一是建立各类会计核算日志检查系统。对会计核算日志进行审核生成的信息是会计核算监督的基础信息数据。会计核算日志记载了大量的重要操作信息,包括操作人员管理、重要业务管理、重要凭证管理、重要事项管理和系统维护管理等五方面内容。但监督人员对会计核算日志的审核存在较大难度。建议总行开发ABS日志检查等系统,便于监督人员获取有价值的会计核算信息。在此基础上,监督人员可以结合其他会计核算信息进行全面地整合,分析出会计监督信息。
二是监督人员应培养对会计核算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监督人员应注重对人民银行会计制度的系统学习,有针对性的培养对会计核算信息从识别、收集、整合、分析到归类的能力。在监督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工作底稿”、“会计核算监督日志”、“会计核算监督通知书”所承载的会计监督信息进行捕捉、提取、归类、分析。
三是建立会计监督信息传导机制,实现与其他内部控制部门的信息共享。事后监督与内审二者互为补充,会计监督信息在内部控制部门之间传递,有利于推动事后监督在人民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中由被动向主动地位转变,也有利于会计监督信息的利用价值得以体现。
四是建立会计监督信息数据库。会计监督信息数据库的建立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从目前事后监督的现状来看,需要自上而下的建立,同时事后监督中心也可以试探性的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开展会计监督信息的收集、整理。
(二)风险提示和预警
事后监督工作要利用风险提示和风险预警有效提升会计核算信息的利用价值,及时高效的防范风险,从单纯的静态事后审核凭证向复合的动态风险预警分析转变。
一是风险提示,事后监督中心要在监督过程中对已察觉到的问题或隐患进行分门别类、探索风险源头,并进一步对未发觉的风险进行预测,将风险提示传递给会计核算管理部门、其他内部控制部门及被监督部门。风险提示可采用如电子邮件、电话等便捷灵活的方式,以达到及时处置的目的。
二是风险预警,事后监督中心对潜在的风险向被监督部门预先警示,以防患于未然。风险预警应采用通报、报告等正式形式,以达到全面有效预防的效果。对业务核算过程进行提示、预警,实现对重要的时间、环节、网点、柜员的监督,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实现对前台核算过程中高风险环节、业务的监控,提高对风险的反应速度,进而运用科学的评价进行分析,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会计核算风险,有效防范案件发生。
(三)个别风险评估
个别风险评估是促进会计核算监督持续动态进行的必要补充。事后监督部门应在不断总结监督工作的基础上,定期对发生的会计核算差错按风险层次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如:在被监督部门管理层发生变动、岗位轮换等重大事项发生时,采取个别风险评估措施,对被监督部门的风险点、风险大小和控制能力等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及时向其他内部控制部门提供风险评估信息,并向被监督部门提出解决问题、预防风险的建议和措施,使被监督部门能够提前关注潜在的风险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切实提高被监督部门的业务核算质量,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四)激励约束机制
要使被监督部门和监督部门之间存在的博弈关系向“合规”和“严格监督”这一组合转变,将操作风险控制在较低限度内,必须引入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引进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对事后监督人员选择“严格监督”策略所增加的隐性支出应给予一定补偿,其中隐性支出包括精力耗费增加、工作时间增加等诸多方面;对被监督人员选择“合规”策略的期望值,应在业绩考核时给予体现。二是强化约束机制。可以考虑由省会中支事后监督部门对辖内中支事后监督部门实行年度业绩考核。考核的内容可以省会中支相关部门组织的检查、考核所反映的问题为依据,以强化辖内中支事后监督部门的“严格监督”意识。对被监督部门的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不论是否造成后果,都必须给予惩处,以确保制度执行力,增强事后监督部门对被监督部门的约束力。同时,省会中支相关部门可将辖内中支事后监督部门发现的被监督部门“违规”问题通报纳入对口部门业绩考核范围,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参考文献
[1]范谷岚,郭徐荣.对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发展趋势的探讨. 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6):64-65.
[2]俞亚光,吉祖来,燕华凯,赵刚.人民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研究.金融会计.2010,(4):35-40.
篇5
关键词:乡镇 基建 核算与监督 探讨
做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措施,今年以来浙江省慈溪市乡镇都加大了基本建设的投入,把项目做为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基建财务也成为乡镇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基本建设资金管理部门的乡镇财政除了筹集建设资金外,该如何进一步做好基建资金的会计核算与监督,发挥会计内部控制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是目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乡镇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与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基建会计人员参与基建管理不够。会计人员参与管理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里明确规定的职业道德要求,既是会计人员的权利,也是会计人员的义务。由于乡镇基建会计大多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兼任,本身工作就比较繁重,对基建管理和财务的专业知识普遍不足,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不能也不愿参加与基建财务管理相关的会议。造成会计人员不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不清楚工程建设内容与工程的进度,会计的核算与基建管理相脱节。会计人员参与基建管理也是基本建设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建重要事项及重大财务事项监管的缺位,也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工程信息被垄断,形成三超及腐败形成的原因之一。
(二)基建会计人员对基建业务核算水平有待提高。不少基建会计对《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不了解,基建帐务处理不规范,影响了会计核算的质量,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会计科目设置不够规范。有的在行政帐中的专项支出中核算,不能正确使用建筑安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费用等科目。
(2)发生的基建支出列支不够规范。支出列支随意,有些甚至连不同工程项目的支出都不加区分,待摊投资二级科目的使用更是比较混乱。
(3)在会计处理一致性方面不够规范。同一业务单位往来科目前后使用不一致,相同性质的费用支出也记在不同的科目,造成查帐困难。
(4)项目成本核算不够规范。未将前期的勘察设计、管理费列入项目投资支出,造成项目成本不完整。
(三)对工程款项的支付审核不够规范。基建会计对工程款项的支付审核把关不严。大多数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符合现代内部控制规范要求的付款审批制度。部分会计在付款审核时随意性较强,有的会计仅依据单位负责人的签字,没有严格核对工程进度和施工合同,出现了资金付过头现象。有的会计对票据的合法合规性审核把关不严,有关部门在事后的检查中发现,有的是自制三联单,有的用往来发票代替营业税发票,有的是发票的抬头与施工合同确认的单位不一致。做为付款最后把关人的会计人员如不按规定规范审核,将会对本单位的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带来风险。
(四)重要的文件和合同管理不够规范。有的会计档案管理意识薄弱,没有按项目及时收集整理初步设计文件、概算表、各类合同、工程进度报表,竣工验收文件等相关工程文件,这既对日常的会计核算和监督带来不变,也不利于竣工财务决算和上级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五)竣工财务决算不及时。财务决算已成为基建财务管理中的最薄弱的环节,我市绝大部分乡镇大都没有进行过财务决算,影响了进行国有资产产权凳记,办理固定资产移交等后续资产管理工作。由于没有办理财务决算,工程项目的最终成本也无法确切知道,更使会计核算工作不能很好地为财务管理和领导的决策服务,也制约了工程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程项目后评估等其他管理活动的开展。
二、针对乡镇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与监督存在的问题和不规范的现象,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监督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一)全面加强我市乡镇基建会计队伍的建设。我市财政所人员平均人数为7人,除极少数乡镇外都应尽可能建立专职的基建会计队伍,集中核算乡镇的基建会计业务。由财政部门牵头成立乡镇基建会计人员网络。建立平台定期学习基建财务会计制度,基建基本知识,交流基建会计实务中的问题和困难,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提高乡镇基建会计人员的素质。
(二)指导建立统一规范的基建会计核算科目。会计核算的关键和难点在会计科目的设置,财政部门应协调组织相关基建财务专家和优秀的乡镇基建会计共同合作出台分类的基建会计核算科目设置方案。按乡镇工程建设的实际,可分房屋类、市政类、水利类等。
(三)出台全市统一的乡镇工程付款内部控制审批制度框架。各乡镇应根据该框架出台具体的付款审批办法,报市财政备案。严格审核工程结算手续,杜绝基建支出违规现象,重点把握以下要点:一切工程付款等要有合同,审核其付款事项是否是合同所列事项,支付工程进度款要依据合同条款以及由建设、施工、监理三方签字的工程进度表,外地施工单位要出具施工地税务部门开具的发票等。
篇6
一、核算部门业务风险的具体分类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监督部门应依据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违规情况的性质及对资金安全的影响程度,将违规情况分为规范性问题、核算差错和事故三类。但从实际监督工作情况来看,事后监督中心应以核算质量和资金安全的影响程度为标准,将核算部门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等级分为四类,即:重大风险、严重风险、较严重风险和一般风险。
(一)重大风险
重大风险是指核算部门前台经办人员由于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相关规章制度和内控原则进行业务操作,引起账务混乱、资金损失、系统瘫痪或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潜在较大资金风险的差错。具体包括:第一,制作虚假凭证、虚假报表、虚假账簿。第二,撤换和恶意更改会计凭证,特别是原始凭证、报表账簿。第三,账务处理存在“一手清”情况,经办人员使用其他人员的用户代码上机操作。第四,系统数据恢复未经部门主管审核批准。第五,手工填制转账凭证划转资金未经部门主管审核批准。第六,未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人民银行各项会计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造成业务系统出现异常,不能正常处理各项会计业务。第七,其他有可能造成社会不良影响、资金损失或潜在的较大资金风险的差错。
(二)严重风险
严重风险是指尚未造成资金损失,但风险隐患较大,极易引起结算纠纷、形成人民银行垫款或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的差错。包括:第一,支付凭证无效:付款凭证大小写金额不符;金额、出票或签发日期、收款人名称涂改;付款凭证遗失;票据日期超过提示付款期、期票;付款凭证的签发人签章与预留印鉴不符;背书错误等。第二,发出业务差错:资金汇划业务与原始凭证不符,漏发、重发、错发往账等。第三,账务记载差错:串户、重记、漏记、错记、凭证与附件金额不符、退库无依据等。第四,重要事项未审批:重要事项未按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批等。第五,与“八相符”不符的差错:账账、账款、账实、账表、账据、账簿、账卡和内外账不符的差错。第六,上述差错以外的其他严重差错。
(三)较严重风险
较严重风险是指账务核算不规范,对核算质量影响较严重,但资金风险较小的差错。包括:第一,账务核算差错:科目、账户、凭证使用错误及一般凭证遗失、利息计算错误、利息入账不及时、未记复利、错账冲正不符合规定、表外业务未及时纳入表外科目核算或记载错误。第二,漏盖业务印章:漏盖错盖转讫章、业务公章、现金收讫章、现金付讫章等。第三,核算系统管理差错:初始化、日终处理不在正常的营业时间,操作员未及时签退,账户性质、计息方式、分成比例等系统参数设置错误。第四,缴存款差错:时间不及时、范围不正确、金额不准确、罚款未及时入账等。第五,上述差错以外的其他较严重差错。
(四)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是指影响会计核算质量,但无资金风险的差错。包括:第一,漏盖或加盖印章错误差错:凭证、报表等会计资料漏盖个人名章、附件章,加盖的章印不符合相关制度等。第二,凭证要素不规范:大小写金额、日期填写不规范,未写附件张数、凭证与附件张数不符等。第三,核算系统操作差错:支票业务未录入号码或录错号码,卡片要素与凭证、报单内容不符,重要空白凭证出售和使用与填写的表外科目凭证不一致,重要空白凭证分户账与登记簿核对不相符等。第四,资料报送差错:核算部门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事后监督中心报送资料,应报送的会计资料种类或份数不全,资料交接清单与报送的资料不符。第五,差错整改不及时:未按事后监督中心提出的时限要求及时整改差错。第六,上述差错以外的其他一般差错。
二、事后分层监督的具体内容
(一)日常核查
事后监督中心各岗位工作人员应严格履行好工作职责,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的要求及其他监督管理规定,在法定的监督工作日之内,审核好核算部门业务处理依据是否合规有效,账务处理手续是否符合制度规定;加强核算过程监督,重点监督核算部门会计核算风险环节,维护资金安全;检验核算部门会计核算结果是否准确无误,会计信息反映是否真实完整;发现和督促纠正核算部门会计核算的违规情况,及时反映违规行为;向核算部门提出完善会计规章制度、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意见和建议。
(二)岗位互查
事后监督中心应按照相互制约和分工负责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对各监督岗位要设置A、B角,以防范监督人员兼职核算岗位或参与核算部门的会计核算;防止监督人员违反审核程序或超越权限实施会计核算监督;杜绝监督人员代替被监督对象更改差错和隐瞒、迟报重大差错、事故和舞弊行为的发生。同时,A、B角至少每个月都要选取某一时点对会计核算风险环节产生的监督业务进行互查,以进一步把好会计核算质量关,促进会计核算规范化,加强风险防范。
(三)分管领导检查
分管领导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事后监督中心工作开展情况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督促工作人员不断改进工作质量、规范监督操作和提高履职能力,加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和风险防范意识,努力做好各项会计核算业务监督工作,确保所监督的业务不发生差错和风险。
(四)部门主管抽查
部门主管应对监督人员审查核算部门会计核算业务的合规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情况、核算部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人民银行各项会计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情况、监督人员按照监督办法和具体业务监督流程要求实施监督情况、监督人员记录每日监督过程和方法及分析和反映会计核算监督工作结果情况、监督人员跟踪核算部门差错处理和纠正情况等重要环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
三、事后监督实施评价工作的步骤
事后监督中心要通过日常的监督核查、监督岗位之间的互查、分管领导的检查、部门主管的抽查等多个层次,对不同风险点实行全面监督和重点控制。在分层监督的基础上,针对发现的不同情况和问题,结合涉及核算差错风险对会计质量和资金安全的影响程度以及核算风险发生的频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核算部门核算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事后监督中心对会计核算业务评价程序包括评价实施、评价报告和评价反馈等步骤。评价实施,是指事后监督人员对已经发现的各类核算风险进行识别、归类、综合,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及其他监督管理规定进行准确定性;评价报告,是指事后监督人员以监督过程中查实的核算风险为基础,并结合业务监督过程中所掌握的核算部门内控机制建立和内部管理情况,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完善会计规章制度、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反馈,是指事后监督中心通过《会计核算监督通知书》、《事后监督工作动态》、《内部监督通报》、会计工作联席会议、事后监督工作联席会议、监督情况通报会等各种形式和渠道,向上级行、分管领导和核算部门反馈监督情况。
四、建立事后监督评价体系的积极作用
(一)能够实现会计核算业务风险分类预警
会计核算监督不仅要把好会计核算质量关,促进会计核算规范化,控制核算部门操作风险,而且要在防微杜渐、实现监督分析预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事后监督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业务信息和监督结果,对已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识别、鉴定判断,追根溯源,查找薄弱环节,分析风险隐患,进行预警提示,向核算部门提供有效的风险防范导向,从各个层面和环节消除风险死角和风险盲区。
(二)能够实现事后监督职能不断深化
积极适应业务发展变化需要,及时对监督中遇到的问题、查实的风险和与核算部门有争执的管理规定展开讨论分析,并形成有价值的监督信息和调研文章,为上级行修改和制定监督管理规定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终使事后监督工作由被动的合规性监督向积极的风险防范性监督转变;由单纯地履行监督职能向监督职能与评价职能并重转变,从而进一步深化监督内涵,提升监督层次和监督水平。
(三)能够实现监督资源的整合利用
评价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有效利用和整合监督资源,通过各种评价形式的运用,既可以全面了解核算部门的基础情况,还可以建议内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就某一类问题进行专项审计和执法监察,从而充分发挥内控体系合力,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大监督”机制的建设和发展。
五、建立事后监督评价体系面临的问题
(一)事后监督管理体制不顺畅的问题
目前,分行和城市中心支行都设置有事后监督中心,但对辖区内地州(市)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却不实行垂直管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第八条的规定,会计核算监督工作接受上级行会计财务部门牵头支付结算、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的业务指导。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畅,纵向、横向信息沟通交流平台未搭建,致使事后监督中心作用难以发挥实效,造成监督工作“无人”指导的难堪境地,影响了事后监督评价体系的统一应用。
(二)事后监督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人民银行设有总行、分行、省会城中心支行、地州(市)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五级核算主体。目前只有分行、省会城中心支行、地州(市)中心支行设有事后监督中心。从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事后监督工作只是定位于作为各级核算主体的内部岗位存在。同时,事后监督中心在工作开展中要接受核算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导致监督过程、手段、方法等受到了相应的制约,无法独立进行监督。由于没有赋予事后监督中心强制制约措施,监督工作只能是提意见、建议,发出会计核算监督通知书也成了软性工作。特别是县(市)支行的事后监督工作,基本是由会计核算单位自身进行,事后监督不能独立地进行,导致了事后监督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无法考证,影响了事后监督评价体系的推广普及。
(三)事后监督资源分散的问题
事后监督中心与纪检监察、内审部门的工作内容虽有所不同,但目标都是防范会计操作风险和资金风险,同属人民银行内部的专职的再监督部门。但从实际运作来看,从分行至地、州(市)中心支行却把事后监督中心划归为非再监督部门,规定“由各分管会计业务的行领导分管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这样就出现了有分管业务和监督中心的领导,又有分管纪检监察和内审部门的领导,致使各监督部门无法沟通,形成了“各自为阵,分兵作战”的局面。这样的体制还易造成领导与领导、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矛盾,即造成人力、信息等监督资源的重复和浪费,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了事后监督评价体系的权威功能。
(四)事后监督职责不明的问题
目前,各地州(市)所辖管的县(市)支行会计核算资料、档案都集中在事后监督中心集中统一保管,各部门的自查、日常更正等工作都需要调阅会计档案。尤其是外部检查的时候,档案调阅量大、时间长、借调频繁,退回时很难做到各类会计档案各页清点入库,当出现会计档案损坏短缺时,难以分清谁的责任。各地州(市)事后监督中心直接面对机关多个业务部门和辖内各县(市)支行业务网点,而这些业务部门和县(市)支行网点都有自己的事后监督办法和规程,事后监督中心难以应付。由于规定不统一,若在监督工作中执行业务部门的规程,则违反了事后监督的操作规定,若执行事后监督的操作规定,又和业务部门的规程相矛盾,影响了事后监督评价体系的实效发挥。
(五)事后监督工作的模式创新问题
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近年来基层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业务逐步摆脱了繁重的手工操作,代之以现代化的系统运用和计算机操作。但目前在事后监督工作中占有重要份额的国库业务的监督及行政财务、货币金银业务的监督,仍使用手工核对的方式,不仅监督工作效率低下,也大大增加了事后监督工作的操作风险,影响了事后监督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
(六)事后监督工作管理规定更新修订问题
人总行于2010年11月4日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同时废止了《中国人民银行会计事后监督办法》和《中国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规程》。新的《会计核算监督办法》对会计核算监督主要任务和遵循的基本原则、监督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和主要职责、监督人员享有的权利及禁止行为等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未对监督人员的职能培训,营业部门核算业务、国库部门核算业务、财务部门核算业务、货币金银部门核算业务的监督操作流程等未作详细规定,极易形成监督盲点,不利于资金风险的防范,影响了事后监督评价体系的顺利实施。
(七)事后监督的业务范围问题
2004年,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单门单独设立后,其职能定位是对人民银行内部各专业会计核算业务开展独立的、连续的、及时的、全面的、重点的监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人员配置问题和其他方面的综合因素,大部分基层央行的事后监督中心仅对国库、会计、货币金银等专业的会计核算业务进行监督,而其他专业的会计核算业务,如行政财务、外汇、固定资产等会计核算业务并没有完全纳入监督的范围,影响了事后监督评价体系的全面建立。
六、建立事后监督评价体系的相关建议
(一)改革事后监督管理体制
完善管理体制是加强事后监督的重要基础,也是充分发挥事后监督中心作用的前提条件。改革事后监督管理体制有两种方案:一是在可能的情况下,人民银行的事后监督工作实行垂直管理。上级行事后监督中心对下级行事后监督中心实行实时管理与指导,下级事后监督中心的工作业绩由上一级行事后监督中心和本行共同考核,以加强事后监督信息的沟通和共享,更好地发挥上级行与下级行事后监督中心之间的联动作用,保障监督人员的切身利益,全面发挥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改革事后监督中心的现行管理模式。事后监督中心应直接由行长(或行长授权副行长)和上级事后监督部门负责。将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权集中在上级事后监督部门,以期改变目前多头指导、无所适从、协调困难的局面。
(二)完善监督工作机制
整合人民银行内部监督资源,这是有效提高监督措施和加大监督执行力度的最佳途径。按照“防范会计操作风险和资金风险”的内控要求,应整合事后监督、纪检监察和内审部门的监督资源,建立健全“大监督”工作机制。合理划分各自监督职责,各有侧重,建成一个职能互补、信息共享、协调监督,确保各项金融资金安全的防控体系。从上至下,应由行长(或行长授权副行长)牵头组织三个监督部门,建立联席制度及信息沟通制度,统一部署安排,按各职责分工进行工作,以避免工作重复。共享监督成果,形成合力,互联防控提高人民银行在防范会计操作风险和资金风险工作方面的能力。基于这种思考,建议总行将纪检监察、内审和事后监督中心进行合并,成立纪检审计监督司(局)室,分支行也相应成立纪检审计监督处(科)室,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分支机构以省为单位实行垂直管理,这样就可以达到制度统一、操作规范、考核完备、交流通畅的目的。
(三)更新监督手段
监督手段的相对滞后与会计核算业务的快速发展已显得很不协调,落后的手工模式要体现监督的实效也不现实。因此,要以电子化手段提升监督工作的效率,使监督的事后性和手工性成为适时性和事前性,使监督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样,才能对会计、国库、财务、发行等核算业务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监督,才能通过发现的问题和异常的情况追溯风险存在的源头,为建立科学、高效的事后监督评价体系提供必备的条件和良好的基础。
(四)明确职责,推行问责制
为发挥人民银行在防范会计操作风险和资金风险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建议总行应将事后监督中心纳入央行内部再监督部门系列,并赋予与纪检监察、内审部门相同的地位和权力。将事后监督职能定位于会计核算过程的再监督,并赋予事后监督中心必要的现场监督检查权,增加风险监督,风险评价,问题处理权等职能。实行问责制是事后监督全面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内控防范的强有力的保障。事后监督人员要及时复审被监督部门的业务处理依据是否合法有效,账务处理手续是否符合制度规定,会计核算结果是否准确,会计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完整。对在监督过程中有章不循、有据不依、违规操作的问题,要追究落实到人,并按规定从严处理,促使会计业务人员和事后监督人员认真履行职责。
(五)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和频率
引入责任追究权,是实行严格责任追究,强化监督处理力度的根本保证。一是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监督,谁负责,谁整改”的原则,跟踪检查责任者的整改落实情况,掌握是否存在整改走过场,整改留盲点和工作失职的问题,将发现的问题汇总抄报上级行或本级绩效考核部门,作为绩效考核的硬性指标;二是实行不定期的事后监督差错纠正检查制度,配足监督工作人员,全面开展现场检查会计核算差错的更正落实。要对发现的问题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罚,确保监督在执行中不走样;三是注意增加监督检查的频率,对那些事中监督较难的业务工作,尽可能使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四是需要上级行尽快界定业务部门会计核算责任和事后监督部门监督责任,只有明确业务部门和事后监督部门对会计核算风险防范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的职责,才能有利于落实监督责任追究制度,彻底杜绝道德风险产生的可能。
(六)完善内部机制
积极推进“大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补充、修订、完善现行的工作规程和内控制度,逐步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权责分明、运作有序的内控防范体系和事后监督评价体系。
篇7
(一)风险防控措施变化,弱化事后监督效能发挥
会计核算系统通过再造业务处理流程,优化核算岗位设置,建立自动控制及校验机制等,进一步提升会计核算风险防控手段。一是加强系统用户管理。会计核算系统用户设置实行双签制,由上一级用户双人设置及审批;用户登录采用密码加电子认证证书双重模式对身份进行验证,用户操作权限遵循分级管理、向下覆盖的原则,有效杜绝违规兼岗。二是强化业务过程控制。从加强内部控制的角度分析防控重点,将风险管理规则嵌入核算流程。业务参数实行分级管理、两级审批原则,并将重要业务参数设置及维护权限上收至总行。业务流程实施进程干预,如授权控制,业务处理过程中,向用户提示符合条件的授权信息,授权通过后业务流程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又如ACS影像审核,须换人对凭证影像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审核通过后才能发送总行业务处理中心;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对外划转资金(支出、退库等)实行第三人审核制,对接收行行号、收款人账号、金额等重要要素严格控制,风险防范能力得以加强。会计核算风险关口的前移,对事后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现行事后监督模式仍是传统意义上“事后”的复审和检验,监督对象是会计核算结果而非过程。且由于目前除营业会计核算配置了监督子系统外,国库、货币发行会计核算系统均未对事后监督留有接口,风险监督难以深入,事后监督的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二)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促使事后监督重心转移
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强化制度、执行、监督并重的核算管理,实施安全、效率、效益的核算改革,会计核算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增强,会计核算质量稳步提高。一是会计核算差错明显减少。以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下称“福州中支”)为例,辖内会计核算业务差错数量和差错率始终保持在极低水平,并整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9~2013年,辖内会计核算差错数量分别为20笔、17笔、14笔、10笔和6笔,差错率分别为万分之0.28、0.27、0.24、0.23和0.21。二是会计核算差错程度较轻。福州中支辖内近年会计核算差错均属规范性问题和账务处理差错,未发生资金损失或性质严重的核算事故。如会计凭证填制不规范、会计资料要素不完整、记账串户或重复记账等,此类差错都可通过纠偏或账务调整整改,对会计核算资金安全影响程度低。会计核算质量的不断提高,促使事后监督重心转移,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合规性监督,停留在单纯的查错纠偏上,事后监督重心应转移到防控核算风险、防止资金损失上,应加强对日常监督结果的分析应用,通过开展会计核算风险评估和预警,针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和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完善会计核算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深化事后监督工作内涵,提升监督工作层次。
二、事后监督转型实践
事后监督转型是顺应会计核算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提升事后监督效能的必要途径。近年来,福州中支坚持以风险控制为导向,以绩效提升为根本,在事后监督转型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探索监督工作机制
针对事后监督部门未实行条线管理、业务指导分散于不同部门的现状,建立福建省人民银行系统事后监督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席会议是加强协作、交流经验、共享信息的议事组织。确定联席会议学习培训、风险防范和发展规划等十个方面的议题,充分发挥省会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业务指导和协调作用。定期召开事后监督联席会议,组织省内各事后监督部门交流工作经验,探讨履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全省事后监督工作的建议及措施。开展全省事后监督业务竞赛,将把好核算质量关、加强资金风险防范作为竞赛目标,以监督水平提升为根本,鼓励事后监督管理及手段创新,通过竞赛推动全省监督水平的整体提升。不定期举办事后监督专题业务培训,邀请支付结算、国库等业务主管部门介绍会计核算业务发展及风险防控重点,增强事后监督部门对核算业务及相关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认识,适应会计核算业务变化后监督工作需要。
(二)创新风险监督手段
以防控会计核算资金风险为核心,探索构建风险导向型监督模式。按季发出事后监督风险提示,收集省内事后监督中发现的核算问题,通过分析问题的性质、发生频率及对资金安全的影响程度,将问题分为事故、核算差错和规范性问题三类,分别以红、橙、蓝三色标识风险等级,向省内各中心支行分管领导、核算与监督部门发出风险提示,提高事后监督风险管理水平。每半年开展事后监督业务分析,总结监督情况,分析核算差错特点,探讨差错产生的原因,运用同期对比、发展趋势预测等方式,加强对监督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排查核算风险隐患。推动核算业务分类监督,将监督对象按办理的业务范围、业务量大小分类,将监督内容按资金风险程度划分,将监督时点按月(年)末、节假日前后、一般工作日区分,明确监督标准;对重点账户、特殊业务和重要时点实施监督与再监督,对资金风险较小的业务进行合规监督,促进监督工作由合规监督向风险监督转化。开发国库支付业务监督软件,对国库会计核算风险较大的拨款、退库等资金出口环节实施电子监督,并将EX-CEL应用于国库核算平衡关系及操作日志的监督,防范国库资金风险,提升事后监督效率。
(三)促进监督成果运用
加强横向部门间业务交流,定期召开福州中支事后监督联系协调会议,业务管理部门、核算部门和事后监督部门参加。通报事后监督情况,并就监督中发现的风险性、制度性、操作性问题进行探讨。近年来,通过联系协调会议提出50余条完善会计规章制度、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意见建议,大多数被业务管理部门采纳,或据此明确相关制度规定,或及时向总行反映,有力地推动会计核算规范、安全开展。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结合当前事后监督工作特点,依托福州中支内联网,建立《事后监督业务工作平台》,及时登载工作动态、分析报告、会议纪要和风险提示等信息,促进全省事后监督资源共享。建立会计核算差错案例库,收集2009~2013年全省事后监督发现的差错,界定差错类型,描述差错情况,形成电子监督成果,供全省监督部门与核算部门借鉴参考,提高监督信息转化运用的效果,有效地发挥了事后监督的综合反映作用。
三、新形势下事后监督转型探讨
近期,人民银行总行下发了关于地(市)中心支行内设机构调整的意见,地(市)中心支行不再保留事后监督中心,事后监督职责按业务条线分别交由相关核算部门履行,即由跨部门监督改由部门内监督。无论事后监督部门如何调整,事后监督职责仍将履行。面对会计核算和监督机制的发展变化,事后监督只有通过转型才能适应更高的新要求。
(一)监督机制转型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将“会计核算事后监督”改为“会计核算监督”,体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的监督理念。目前事前、事中监督由核算部门负责,事后监督职责由事后监督部门履行,会计核算风险控制相互关联的整体被人为分割,易形成重复监督和监督不到位的格局。应通过顶层设计和底层推动,建立起适应会计核算业务发展,符合资金风险防控需要的监督机制。一要理顺事后监督管理机制。将各级分支机构事后监督职责回归营业、国库、货币金银等核算部门,在管理机制上实行自上而下的条线统一管理,融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于一体,统筹规划会计核算各环节风险防控,避免管理协调不畅、信息沟通脱节,重复且无效劳动等现象,有效整合监督资源。二要构建大监督机制。会计核算事后监督要与业务管理部门现场检查、内审部门内控检查实现信息共享,职责互补,加强监督交流、沟通、反馈力度,发挥事后监督成果独立性、及时性、全面性等特点,为业务管理部门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风险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要运用事后监督结果,确定会计核算检查方案,突出检查的针对性;要结合现场检查情况,调整日常监督重点,促进现场检查与日常监督互动互补,切实发挥监督合力。
(二)监督模式转型
目前,事后监督仍停留在合规监督层面,较多注重微观差错的检查,忽视对会计核算业务的风险评估与判断,以及对潜在风险的监测与预警。要在合规监督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系统的会计核算风险管理模式,建立风险识别、评价、预警和处置办法,充分发挥事后监督防控会计核算风险的作用。一是日常监督与风险分析相结合。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对关键业务、特殊时点和要害岗位的监督,坚持从动态、全面的角度出发,分析核算过程、内部控制、资金流动等风险防控环节,开展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二是差错纠正与管控措施相结合。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核算差错要从管理层面、制度层面分析,及时反馈和落实整改,促进会计核算规范操作;对会计核算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风险问题,要及时提出防范措施,堵塞漏洞,排除隐患。三是监督结果与质量评价相结合。依据日常监督结果,对核算过程、核算结果和核算管理持续跟踪、监测,定期评价会计核算状况,针对人员配备、岗位设置、核算操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要提出加强管理的具体建议,实现由真实性、合规性为主的监督向以资金风险防控为重点的监督方向转变。
(三)监督手段转型
相对于不断升级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事后监督手段滞后,特别是占整个事后监督业务量70%以上的国库会计核算,仍以手工监督为主,缺乏层级控制、自动识别和全面涵盖。借助科技力量,改进事后监督手段,提升监督效能是推进事后监督转型的必然选择。一是开发监督系统。改变目前国库、货币发行会计核算手工式、粗放式监督状况,探索监督系统与核算系统的有效对接,从核算系统提取原始数据,将人工核对、计算、校验等基础监督功能以监督系统替代;依托系统功能,从日常业务监督、风险环节监控、重要事项审批等不同角度,实施重点、实时、动态监督,并对各类核算数据进行监测与统计分析。二是优化监督系统功能。ACS监督子系统,不仅具备对特定业务的实时监督功能,还通过设定监督条件对一般业务比例监督,前移监督关口、突出监督重点,相比原有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复核式比对的监督模式前进了一大步。但仍存在优化空间,如ACS凭证受理与账务处理前后台分离,营业网点与总行业务处理中心各负其责,该模式下核算资金风险隐患理论上只存在于凭证影像的真实性与合规性,地(市)中心支行监督职责调整后,凭证从核算到监督环节的即时传递成为可能,应将凭证影像监督由事后监督调整为实时监督,避免监督时效滞后在风险防控上的局限。同时,对核算系统能自动校验、核算环节已实施控制的业务,如商业银行通过ACS前置系统办理的财政存款、电子对账业务等,可调整事后监督频率,将按旬、按日监督改为按月监督,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监督效率。
(四)监督队伍转型
篇8
会计是市场经济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职业,它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发展并不断地完善起来的,也就是常说的经济发展决定了会计的进步。现代会计中电算化也成为每一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它是处理现代高级、复杂和多变的商业数据关系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今经济全球化,商业往来密切,资金进出频繁的大环境中,会计电算化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会计电算化有别于传统的手工会计,电算化会计对审计工作有了新的改进和完善,但也带来了新的审计风险。我们只有对此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才能有效地促进电算化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的职能及所面对的风险
会计是经济活动中一项重要岗位,它的主要职能是货币资金的收支与记录、办理销售结算往来和工资核算。会计电算化作为一个新型值得推广的会计工作的技术,它的定义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是一个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操作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会计革命性的转变,它的优点在于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等。
会计电算化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技术应用和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展,已经改变了财务审计环境、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技术,它也是一面双刃剑,也给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审计风险。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程序比较简洁,一般人容易学,它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审计结论和执行阶段、异议和复审阶段。
会计电算化的审计内容包括:一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的审计,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记录信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内部控制有效的执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资产的完整性。二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程序的审计,这种审计会计软件程序可以对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正确的控制,并保证它的运行可靠性,同时它还有程序的纠错能力和容错能力。三是审计会计数据,会计数据能真实地反映企业运行状况,会计审计人员应通过各种方法来降低审计风险,这些措施可采用按时抽查原始凭证与机内凭证,抽查打印日记账和机内日记账相核对,同时也可采用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功能来完成审计。
会计电算化面对审计的风险,就必须了解审计风险的构成。我们通常所说的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认真审核有重大错报和遗忘的财务报表,审计后却违反原则认为该重大错报和漏报不存在从而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它告诉我们审计风险一般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常用财务报表本身有着非常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审计人员违反必要原则,在审计后表示该报表并没有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
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主要包括:系统环境风险、系统控制风险、财务数据风险、审计软件风险、人员操作风险。具体概括如下:系统环境风险,是指会计电算化系统本身所处的环境引起的风险,分为软件环境风险和硬件环境风险。系统控制风险,是指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不严密造成的风险,它属于审计的控制风险。财务数据风险,是指电磁性财务数据被篡改的可能性,它属于审计的控制风险。审计软件风险,是指计算机审计软件本身缺陷原因造成的风险,属于审计的检查风险。人员操作风险是指计算机审计系统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开发人员等在工作中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的风险.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加强审计风险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在知道会计电算化的优点和审计方面的操作程序,并深知自身的缺陷,我们再结合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和市场运行体制后,提出以下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采用多元化的审计方式
不同审计方式有着不同的防范风险的招数,运用不同的审计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从各方面围堵审计的风险。我们常用的审计方式有,制度审计、技术审计、数据审计。制度审计属于内部控制的一种,它强化了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技术审计制度是审计中发现问题时或者认为有必要对系统设计程序进行实际测试时,需用一系列计算机技术进行技术审计,它注重技术程序的操作。数据审计即审核会计报表中的数据及经济流动业务处理真实性、合法性,并运用数据来分析经济业务。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严重执行不力,主要表现在预期目标难以达成,内部执行不畅企业,内部审计控制环节薄弱,缺乏诚信和财务人员监督不力、缺乏有效制约体制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绊脚石。现在我国会计人员在电算化基础上解决了一些内部控制的技术性问题,例如审计人员在调查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情况时,需要详细调查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务的流向、电子数据处理中的会计处理范围它的基本机构经行检查,同时,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借助电算化技术详细地处理好会计过程中的事前、事中审计与事后审计,并在会计数据处理流程中设置预期的审计控制点,由计算机自动记录有关审计所需线索,提供测试数据和比较标准,有权审查系统的全部技术文档资料,进行系统测试和评价,逐渐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会计电算化技术逐渐成熟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会计事业改革已经迈出了有效、稳健步伐,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在21世纪信息时代,想要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能够健康的发展,我们应该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入探讨。总而言之,在这个新时代我们要牢牢抓住时代的机会,促进我国传统会计的革新,进而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治理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杨仕平,吴荣宝.加入WTO对我国会计发展的影响[J].财会研究, 2001(01).
[2] 何顺文,李雪.入世对我国会计改革的影响[J].财会通讯,2001(02).
篇9
为使水务工作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国家对县级水利工程的专项投资逐年加大。相应地,水利基建专款的会计核算监督工作任务也更加艰巨。但由于县级财会人员掌握知识不够全面、综合实践经验不足等原因,核算监督工作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日益规范的水利基建专款核算监督工作呢?下面,仅就本人近十年的工作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县级水利基建专款核算监督工作的现状
从目前来看主要表现有三个特征:
(一)受传统观念影响,县级财会人员知识单一,除财会知识外,不注重必要的水利知识及财会法规的全面系统学习,造成监督能力不强。
(二)对工程支出审核把关不严,不能严格按照基建审核程序的要求进行系统全面地审核与监督;财务部门只是简单的记账工具,缺乏对工程项目合理性、真实性、准确性及相关手续完备性的严格检查。
(三)对拨出专款的跟踪检查力度不够。
二、县级财会人员如何做好水利基建专款核算监督工作
(一)做好水利基建专款的核算监督工作,首先要掌握三种相关专业知识。1.具有过硬的基建会计知识。这是对水利基建专款核算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基建会计不同于行政事业、工业、商业等会计,有一套适合水利基建程序核算要求的专门的会计科目及相应规定。例如:基建会计是通过“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它投资”等科目来归集和分配所有基建投资的,而工业会计则是通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来反映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及效益。因此要做好水利基建专款的会计核算监督工作,财会人员要通过参加培训班或自学等方式,熟练掌握基建会计的知识体系,包括设置使用的会计科目、每个科目的核算内容及核算要求、待摊投资的分配方法、财务报表及财务决算的编制方法、交付使用资产的移交及其它相关事项等等。2.掌握相关的水利知识,具备预决算准确性、真实性的审核能力。要做好水利基建专款的核算监督,财会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基建会计知识,还要掌握大量的水利专业知识。不具备水利知识,监督工作就无从谈起。例如,在某些具体工作中,在水利定额之内已给付的工程项目资金,在定额之外又予以单独支付,出现了重复计算,造成国家资金的浪费、低效,不懂水利知识的财会人员是检查不出来的。要做好水利基建专款的核算监督工作,要学习水利知识,掌握基建工程概预算的编制规定、概预算的编制方法、定额的种类、来源及组成内容;审核工程概预算、决算单中定额的使用是否合理、工程量的计量方法是否正确、实地检验申报的工程量是否真实等。3.具有法律知识,掌握与基本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确保水利基建专款发挥应有的效益,国家对基建程序中的各种工作都作出了专门规定。因此财会人员要掌握基本的会计法、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国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水利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监理法、合同法、水利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通晓法律,依法办事,既可准确无误地保证核算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又可通过运用法律武器,提高监督工作能力,坚决抵制不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行为。
(二)严格遵守基建的审核、核算程序,谨慎认真,严把支出关。1.做好准备工作。在设立账簿开始核算之前,县级财会人员要认真阅读项目建议书、科研报告及该项目的立项批准文件、拨款文件等,掌握批复的建设内容及文件精神,以备审核实际建设的工程是否与文件精神及批复的建设内容相符。仔细阅读工程项目概预算,掌握基建工程的整体框架及具体内容,并据以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2.要认真办理每一笔拨款业务,严把以下几道支出审核关。(1)审核该笔投资是否为工程预算书中所列投资,并确定该笔投资所应归属的工程项目名称。对于预算外变更的项目,审核查看是否按原批准渠道进行了变更审批,是否具有相应的变更批复文件。(2)审核收款单位提供的票据是否为已税正式发票,白条入账是明令禁止的;审核票据填写内容是否准确无误。(3)审核需提供的工程结算资料是否齐全,工程结算单中定额的使用是否准确,实地核验申报的工程量是否真实,计算是否准确。(4)审核签字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检查签字审批卡上是否具有工程计量人员、工程监理人员、经办人员、项目主管人员、项目负责人的签字审批。(5)严格遵守基建管理办法,对需要进行政府集中采购的,审核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政府集中采购;需要进行招投标的,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招投标;需要签定合同的工程项目,是否按规定签定了工程合同。
只有经过严格审核无误的工程项目,我们才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办理拨款、登记账簿。此外我们还要做好日常物资收发的核算,按时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参加竣工清理,如实填写竣工清理清单;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进行认真审核;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等等。
篇10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医院;成本核算;实践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一、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及其现状分析
(一)针对我国目前老百姓“看病贵”,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高的问题
主要目的是降低百姓就医费用,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改成效实施的重任医院首当其冲,要为老百姓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城镇职工医疗、城镇居民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多种保险机制的建立,减轻民众就医费用的压力,老百姓“就医难”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医院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财务补贴、医院医疗服务和药品经营销售等几项措施。逆转部分医院提高药品和服务价格来维持经济运营的经营模式,切断“以药养医”的根基,只有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提高成本信息可靠性,才能科学合理制定药品和服务价格。基于成本核算的详实数据全面计算和综合分析,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和医疗财政补贴才有据可循。
(二)旧有的《医院会计制度》在成本核算和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局限和不完善性,没有确定可依的准则
如会计科目设置不健全,成本与费用的划分模糊,成本、费用统一列入支出类科目,成本核算口径相异,成本信息可比性差,会计体系缺乏统一性和完整性等。这些问题给政府相关部门在评定医院绩效的工作中增加了难度。除此之外,医院还肩负着众多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核算医疗服务、医学教学、科技开发等所有业务的费用,仍多数列支在医院的医疗支出中,通过核算各科室以及各医疗流程的财务支出,了解各科室各环节的财务状况,解析收入和支出配比,强化整体的成本意识,合理利用医院的设备,整合各种资源,促进运营管理良性循环,确保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促进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行业整体水平。新医改形势下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力度,可以有效促进医改目标的更好实现。
二、成本核算具体实践提出几点措施
(一)完善成本核算体系
在新会计制度指出,医院应对医疗和药品进行统一的成本核算,新增的医疗业务成本科目,单独核算药品成本,会催生部分高药价。新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明确指示,减少了在原会计制度下,医院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虚增资产等弊端。成本核算的对象具体归集分摊到各临床科室,增强财务人员与医务人员在每个环节的有效沟通,成本核算系统与其他办公系统充分信息、资源共享、无缝连接,规范了成本核算体系。
(二)建立网络管理模式
医疗服务涉及面广、对技术水平要求高、有较大复杂性,需要信息技术作支撑。新会计制度对医院成本管理提出了更繁杂的要求,因此各环节各流程的成本应精细分工核定,普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采用现金实用的核算软件,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快网络信息建设,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高效工作,促进医院的成本核算实践,增大成本核算的透明度,利于实施有效监督,规范核算流程,精准核算数据,实现自动化管理。
(三)加强全员的成本意识
加强成本核算意识是医院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做好医院成本的核算工作是顺应医疗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大势所趋。新会计制度成本管理需要有庞大的知识理论作基础,因此需要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加强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学习财务相关政策,解读财务规章制度,加强理论和实践学习,改进成本核算思路和方法,提高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实际操作的水平,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激励员工不断学习,充分发掘医院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配合度,提升财务管理的专业技能。
(四)规范资金财务使用途径
合理使用财务资金,明确资金使用方向,规范资金使用用途,加大对资金监管力度,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防治,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增强医院资金管理。财务管理人员要做好资金与设备药品等财务的保管工作,明确责任,具体落实责任到个人,设立药品耗材等电子账,实行药品设备统一编号管理,定期对设施设备和药品进行盘点,方便数据检索及更补工作的开展,核算单元清晰明确,保障医院医疗服务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成本核算工作在实施和改进过程应注意事项
1.平衡医疗服务质量与成本的反向切和,不能只重质量,不计成本,也不能只抓成本,降低质量,要求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服务质量。任何一个成本的控制都要建立在服务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鉴于医疗卫生行业服务于全面健康事业,关乎百姓生命,所以医院更应该在处理成本控制时谨慎实施。
2.寻找医院技术开发投入与成本平衡点,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必然要生成一定的成本费用,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也定会产生经济效益,科学合理的计算出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找到最优化的解决途径,拓宽医疗卫生的科技发展领域。
3.处理好医院整体与各科室分项之间的成本管理的总分关系,确立整体与分项的统一,各分项为整体服务的成本核算战略思路。集中管理,分散经营,战略高度集中,思路落实到各阶层,实现有效的统筹管理。
4.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任何一项新事物的推进和实行,在带来一定的优势基础上,必然会衍生出一定弊端,合理有效的扬长避短,才能让医院财务管理的制度改革能够合理有序的平稳过度,保证医院财务管理的良性运转。
5.医院不同于盈利性的企业,,、任何一项成本的控制,都可能会产生很多微妙的不可预见的服务局限和影响,医院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绝不能过度的依赖新会计制度,必要时要适度的调整来具体开展其自身的成本核算工作。
6.医院在引进和培训员工的时候,合理配比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能只重医务轻财务。医务人员好比医院的前线战士,而财务人员就像后勤保障人员,任何一个体系的人员配比不平衡,都可能导致整体的失调和瘫痪。
- 上一篇:课程体系建设成果
- 下一篇: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