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担保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9-13 17:1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融资担保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融资担保管理办法

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融资担保是指担保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

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本办法所称融资性担保机构(以下简称“担保机构”指由企业法人、自然人、其他社会组织或政府出资依法设立。

第三条省工业和信息化行政管理部门是全省担保机构的监管部门(以下简称“省担保机构监管部门”负责全省担保机构的设立、变更、退出工作。

第四条担保机构设立与变更。上报省担保机构监管部门审批并颁发经营许可证。按照属地原则由所在市州担保机构监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汇总后。

第五条设立担保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章程;

二)有具备持续出资能力的股东或出资人;

三)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最低限额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为实缴货币资本;

四)有符合任职资格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合格的从业人员;

五)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及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

六)有固定的营业场所。

第六条设立担保机构必须具备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全省范围内开展担保业务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市州范围内开展担保业务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0万元;县区范围内开展担保业务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000万元。

第七条担保机构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应无不良信用记录。或从事相关行业工作5年以上。其中。或从事相关行业工作8年以上。且具备3年以上担保或金融工作经历。公司制担保机构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应当具备5年以上担保或金融工作经历。

担保机构主要业务人员应熟悉信用担保业务。或者从事相关行业工作3年以上。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对担保机构人员管理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二分之一以上人员具备2年以上担保或金融工作经历。

第八条担保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除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七条要求外。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还需连续经营两年以上。

第九条申请设立担保机构。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申请书(应当载明拟设立担保机构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和业务范围等事项)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含设立的必要性、市场分析、资金筹措、经营发展战略和规划、部门设置及主要内部管理制度、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等事项)

三)章程;

四)公司制担保机构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五)营业场所证明材料;

六)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七)股东或出资人名册及其出资额、股份;

八)人民银行出具的持有注册资本百分之五以上股东的信用报告(法人股东还需出具上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九)拟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身份证复印件、人民银行出具的信用报告;

十)拟设立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制度。

第十条担保机构拟申请设立分支机构的除提交本办法第九条所列资料外。还应报送:法人授权书及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担保机构近2年财务审计报告、经营情况及风险管理相关文件;拟设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

第十一条设立担保机构须持省担保机构监管部门的经营许可证及其他相关文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未经省担保机构监管部门批准的担保机构。不得在名称中使用融资性担保字样。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登记管理部门不得为其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省担保机构监管部门批准不得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

第十二条担保机构有下列变更情形之一的应当经所在市州担保机构监管部门对申请材料汇总后上报省担保机构监管部门批准:

一)变更名称;

二)变更注册资本;

三)分立或合并;

四)变更总部或分支机构注册地;

五)变更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六)变更持有资本总额或者股份总额百分之五以上的出资人或股东;

七)修改章程;

八)调整业务范围;

九)变更组织形式。

担保机构变更事项涉及注册登记事宜的按规定向注册登记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第十三条担保机构申请变更。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申请变更报告;

二)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上年度经营情况;

四)上年度审计报告;

五)具备决策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对变更事项所做出的变更决议、决定及相关证明性文件资料;

六)公司制担保机构的章程及章程修正案;

七)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四条经批准的担保机构应自收到省担保机构监管部门批准文件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注册登记及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担保机构终止:

一)担保机构因分立、合并或出现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需要解散的

二)担保机构因违法经营被撤销的

三)担保机构资不抵债。依法实施破产的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担保机构终止。应向所在市州担保机构监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担保机构监管部门批准后到注册登记等机关办理注销等手续。申请时须提交以下材料:市州担保机构监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汇总后上报省担保机构监管部门。

一)解散决定、撤销决定或破产申请报告;

二)股东会议决议或出资人决定;

三)清算组织及其负责人;

四)清算方案;

五)债权债务安排方案;

六)资产分配方案;

七)监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七条担保机构终止。应依法成立清算组。担保机构出资人不得分配机构财产或从机构取得任何利益。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清算。监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监督其债务清偿计划和其他清算事项的执行。担保责任解除前。

第十八条担保机构申请设立、变更及终止。完成对申请材料的汇总上报工作。省担保机构监管部门在收到市州担保机构监管部门申请报告2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所在市州担保机构监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

规定期限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监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法律、法规另行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可延长10日。

第十九条担保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担保机构监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未经省担保机构监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的担保机构。处以2万元至3万元罚款;依法予以取缔。

二)弄虚作假。经发现并予以核实后。并处以2万元至3万元罚款;骗取设立的担保机构。收回经营许可证。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并视情节处以1万元至2万元罚款;担保机构有变更情形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的责令其限期补办有关手续。

篇2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研究制定并出台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是抓紧修改完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按照文件要求,牵头制定有关配套文件,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各地区的落实情况。加快破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陈旧观念,尽快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政策,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督管理和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尽快完成《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完善并《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跨省区或规模较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设立与变更管理办法》。三是研究制定《关于鼓励创办小企业的政策意见》和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的有关文件,指导全国中小企业培训工作。

二、继续实施创业、融资、培训三大工程

(一)实施中小企业创业工程

大力开展“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的工作,做好创业辅导服务试点工作,研究制定创业政策,积极推动创办小企业工作的开展。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网上服务公示,促进服务供需双方的对接。

(二)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制度创新,协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

规范和扶持担保业的健康发展,建立担保业的准入制度、风险防范控制制度、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行业自律制度,加强政府对担保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探索设立再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在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境外上市工作的同时,合力推进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加强和完善对中小企业板的监管,建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育成体系。

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优化信用环境。切实抓好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总结试点经验,逐步探索建立全国中小企业统一的信用征集与评价体系。推动和引导商业银行扩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创新。组织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试点工作,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体系。积极推进并开展中小企业融资工程。探索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金融服务体系,研究制定加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

(三)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大规模地开展培训,通过国家的引导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广大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普遍接受培训,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素质,使企业形成自主培训、终身学习的企业文化。

三、加强创新、信息、开拓市场三项服务,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一)加强创新服务

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平台建设,重点在产业集群和具有产业优势的地区推动中小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管理基本规范试点工作。

(二)加强信息服务,推动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建设

中小企业信息网络将建立覆盖全国的、以北京总站为龙头、以省市网站为基础、以地市网站为支撑的上下互动的大型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各网站间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信息互动,形成上下一致、形象统一的政府公益性信息服务网。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小企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

篇3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集中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种种问题,包括融资困难、投资环境急待改善、财务控制体系不健全等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对策

一、中小企业在财务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困难,融资环境急待改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从有效需求来看,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有的贷款资源不超过20%,其它融资方式几乎与中小企业无缘。

(二)渴望好的投资环境

我国中小企业的投资有以下特点。第一,在中小企业面临投资选择时,直接投资和租赁是主要的选择方案。第二,在对投资项目评价分析时,选择需要分析的企业要远远大于不需要进行分析的企业。第三,在对投资决策方法的选择上,保持谨慎态度,但还有一部分企业没有具体的投资决策方法。

(三)财务控制体系不健全

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控制制度是以授权管理制度为核心连同具体的财务控制制度组成的贯穿于各项经济活动的财务管理制度。

(四)企业管理制度滞后

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

二、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1.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力度,抓紧制定《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尽快出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工作暂行办法,依法推进融资环境改善。

2.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未建立是造成融资难的原因之一。除企业自身努力外,相关部门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的社会化。

3.应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运用必要的政策扶持,创造条件重点扶持一批经营业绩突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加快组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抓紧提出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信用担保资金补偿、奖励机制政策,推动信用担保评估和行业自律制度,引导和规范信用担保行业发展。

4.政府应为中小企业发展安排专项资金,加大支持力度。这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世界各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要尽快推动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1.制定中小企业投资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初始投资和扩大再生产应该给予政策的支持与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靠投资,因此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刺激中小企业投资。另外,在对中小企业的投资扶植政策上存在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歧视。

2.通过立法手段对利用贷款资金进行投资的业主行为进行约束和限制,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促进中小企业投资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尽量限制债务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保证投资业务的健康发展。

3.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的投资。中小企业投资的特点是风险性大,尤其是投资于高新技术领域。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居民存款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加入WTO,为国外资金进入我国提供了条件。

4.企业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对内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三是人力资源的投资。目前应特别注意人力资源的投资,从某种角度说,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拥有一定的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型人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三)建立财务控制制度

1.财务信息系统是实施财务控制制度的最佳手段。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可以将各项财务控制制度固化在系统流程之中,从而保证各项财务控制制度能得以贯彻和执行。通过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改进,还可推动财务管理的改善、提高,有助于各项制度的完善。

2.要建立财务控制反馈机制。财务控制反馈机制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做好财务控制工作,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财务控制反馈机制是为对财务控制效果进行调控的机制。

(四)优化财务结构,平衡高成长和稳健发展

1.优化资本结构。企业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结构,使负债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不能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负债经营的临界点是全部资金的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利息。在达到临界点之前,提高负债将使股东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利益。

2.优化负债结构。负债结构性管理的重点是负债的到期结构。由于预期现金流量很难与债务的到期及数量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在允许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确定负债到期结构应保持安全边际。

3.优化资产结构。资产结构的优化主要是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其核心指标是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差额的“净营运资本”。

4.优化投资结构。主要是从提高投资回报的角度看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市场经济复杂多变,报酬与风险共存,一般情况下,报酬越大,风险越大,报酬的增加是以风险的增加为代价的,高回报可以增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而高风险则会削弱持续发展能力,甚至使这种能力丧失殆尽。

(五)提高员工及管理者的素质

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企业领导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的假象等等。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加强全员素质教育,首先从企业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石琴.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与模式构建.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

篇4

近年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但担保公司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运作中潜在问题较多,主要包括资本金规模较小、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从业人员业务水平滞后、风险管控能力差等多方面,不仅影响了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能力,还潜在在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一、存在问题

(一)资本金不足,担保实力普遍较弱,担保公司规模普遍较小、自有资金少,不具备实际的担保或偿债能力。按照20xx年银监会发出的“风险提示”,“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只能与注册资本金一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担保机构开展合作,且必须是实缴资本”,许多担保机构实收资本难以到位;由于资本金数额不足,担保业务只能集中在某几方面或某几个企业,大额担保现象在某些时段比较严重,一旦发生业务代偿,将直接影响其自身的生存。

(二)风险补偿、转移机制不健全。一是缺乏完善的外部风险补偿机制。担保公司以担保基金承担担保责任后,只能依靠它的业务经营收入来弥补亏损。政府仅仅依靠减免税来刺激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提供担保,而担保产生的风险却没有完善的配套补偿、分摊措施,担保公司面临可持续发展困境。二是内部风险补偿机制难执行。财政部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十四条规定:“担保机构应按照当年担保费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以及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风险准备金达到担保责任余额的10%后,实行差额提取。”“担保机构设立后应当按照其注册资本的10%提取保证金,存入财政部指定的银行,除担保机构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任何机构一律不得动用。担保机构提取的风险准备金必须存入银行专户。”但实际操作中,大部分担保公司没有遵循相关规定,风险拨备严重不足。三是尚未建立担保风险转移机制。担保公司不能通过再担保或者保险的方式转移或化解代偿风险。

(三)担保机构缺乏专业人才,识别、控制风险的能力欠缺。担保行业目前尚没有建立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从业人员和素质普遍偏低,缺少具有担保专业知识和信贷管理知识、复合型的、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从内部管理来看,大部分担保机构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风险甄别与分析评估系统,对企业风险的评估主要依赖业务员的主观判断,防范风险主要依靠苛刻的反担保措施,企业最终融资成本较高,调查显示通过担保公司担保取得贷款的企业客户,实际承担的利率水平很高,有的担保公司收取客户的综合费用率加上银行贷款利息,再加上向担保公司交纳违约保证金、咨询费、公证费等其他费用,客户实际承担的费率水平是直接向银行贷款利率的两倍多,超出了多数企业的承受能力。

(四)法律制度建设滞后、行业监管缺位。一是20xx年《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该管理办法至今没有出台,对担保机构最低资本金要求、机构的准入与退出、从业人员与资格认定、业务范围与操作程序、风险控制与风险处置、财务制度与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方面缺少法律规范。而作为一个高风险的机构,缺乏对其监督和指导,担保机构极易陷入混乱的泥潭。二是行业监管缺位。国家经贸委《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省市设立由经贸委会同财政、人民银行、工商行政管理及商业银行等部门组成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管委员会,负责对辖区内中小企业担保、再担保业务和机构的监督管理”,但因其是试点意见,加之未明确谁是牵头部门及各部门的职责,目前尚没有具体的部门和人员行使监管职责,担保公司各自为政,业务经营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二、对策建议

为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能持续、健康地发展,更好的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在积极拓宽思路、不断拓展业务领域的同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多元化增资扩股,壮大担保实力。积极鼓励担保机构做大做强。要建立合理的资本金补充和扩充机制,增加财政引导资金的投入,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增加对担保行业的投入,积极发展互助式担保的模式,通过多元化运作做大担保的盘子。

(二)加强沟通联系,进一步搞好银保互利合作。按照平等、自愿、公平原则,进一步推进担保机构与金融部门的合作,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根据双方的风险控制能力合理确定担保放大倍数,建立完善风险补偿、转移机制,形成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银行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篇5

    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担保人)无力以现金资产偿还金融企业债权时,金融企业依法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而向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收取的用于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广义的抵债资产既包括金融企业依法取得的拥有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处置权的抵债实物资产,如房产、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商品物资等;也包括抵债的股权、应收账款、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利资产。本文所称的amc抵债资产,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在不良资产收购接收、处置过程中资产置换、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债取得的抵债资产。本文就当前amc抵债资产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抵债资产取得环节在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抵债资产入账不及时问题。从amc抵债资产来源看,既有从剥离银行划转接收的,也有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由法院依法裁定、协议抵债或资产置换取得的。后一种情况,基本不存在入账不及时的问题,但对由剥离银行直接接收的抵债资产,由于情况复杂,有的银行已部分处置,有的因移交过程中没有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而amc的项目管理人员未及时清理档案,就存在因不知情或管理不到位而导致未及时入账,出现抵债资产滞留账外的问题。二是抵债资产无法入账的问题。无论是剥离过程中接收的抵债资产还是在处置过程中取得的抵债资产,都存在因欠缺合法的手续或法律依据而取得的情况,对这部分抵债资产就很难正常入账。三是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确定问题。amc取得抵债资产后,主要按照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即按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偿的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之和入账。抵债资产取得时发生的税费,按实际发生金额记入“营业费用---业务费用”,不计入抵债资产入账价值。但现实中会出现法院裁定或抵债协议未明确抵债金额的情况,按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财金[2000]17号)第31条规定:“待处置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价”。而公允价值通常指市场交易价格,由于抵债资产种类繁多,并是非标准产品,要寻求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非常困难的,缺乏可操作性,这给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带来困难。四是对amc依法提起代位权诉讼胜诉后取得债务人(含连带责任担保人)对次债务人的应收债权在财务上没有任何体现和反映。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据此,amc在会计核算中应进行相应的账务调整,即应以取得对次债务人的应收账款冲减原“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科目相应的债权。

    (二)抵债资产管理环节在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抵债资产实地盘点制度落实不力问题。各amc内部管理制度均对抵债资产日常管理中要求定期(半年或一年)进行实地盘点,以了解抵债资产保管状况,及时调整账务,确保账实相符,但现实情况是,实地盘点制度落实过程中很少有财务人员参与,项目经办人员也并非都通过实地对抵债资产现状进行勘查,账存抵债资产存在毁损、被盗或灭失的风险。二是少量抵债资产存在未经批准擅自留用的情况。特别是amc成立初期,由于管理不规范,存在房产、机动车辆等抵债资产未经批准擅自留用的违规行为。三是对抵债资产贬值或可能发生的损失,在会计期末未按谨慎性原则提取抵债资产减值准备,致使会计信息不对称,不能真实反映抵债资产贬值和损耗程度。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45条规定:金融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度终了时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其计提项目包括抵债资产。四是amc财务部门大多未建立完整的“抵债资产管理台账”,以全面地反映抵债资产的取得、管理和处置的全过程,通过执行定期检查、账实核对制度,对抵债资产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

    (三)抵债资产处置环节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抵债资产 “以租代售”的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和分期收款出售的核算问题。按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规定,上述租赁业务,应按资产账面价值将其转入“融资租赁资产”和“经营租赁资产”。对办理租赁业务中取得的收入,按规定计入当期租赁收入。而实际操作中,amc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直接将当期租赁收入冲减了“待处置(抵债)资产”科目,不符合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对承租人违约延期付款的情况,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通过“应收账款(债权)”科目进行核算。对抵债资产处置中以分期收款方式出售的核算,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二是抵债资产超期限处置问题。按目前amc内部的抵债资产管理办法,为加快抵债资产的处置,规定抵债资产(股权除外)应自取得之日起一年内处置完毕。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抵债资产都存在超期限处置问题,这固然有市场方面的原因,但财务部门缺乏必要的监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三是对一时无法入账的抵债资产的处置,amc通常的做法是,将处置收入作为正常本息回收直接冲减“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这种做法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不能真实地反映amc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

    二、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财务会计制度上看,由于财政部一直未出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会计制度》,只制定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仅靠单一的财务制度远远不能规范amc不良资产处置的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要求。况且,2000年出台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主要是规范对政策性剥离的不良资产处置的财务行为,而目前amc的业务已不局限于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还包括了大量商业化不良资产的处置业务,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财务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现有业务需要。这是造成目前四家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不统一且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从抵债资产管理制度看,财政部也未针对amc的实际情况,出台类似《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财金[2005]53号)的amc抵债资产管理制度,amc缺乏统一的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处置和核算的制度规范和监管标准。

    (三)从amc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看,前述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既有执行内部管理制度不力和管理不到位方面的原因,如抵债资产实地盘点制度不落实、未经审批擅自自用等。也有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方面的原因,如租赁和代位权确立后的会计核算处理问题等。

    (四)从amc的财务体制上看,由于amc不存在利润(损益)核算的问题,财政部对amc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的考核,主要以“两率”(现金回收率和处置费用率)承包考核为核心。这种财务体制的安排,决定了某些财务核算失去了意义。比如抵债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

    三、完善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议财政部及时出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会计制度》,以规范amc商业化转型后不良资产处置活动会计核算的需要。同时,应在amc六年来不良资产处置财务会计核算实践的基础上,适时修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进一步规范amc的财务行为。在具体业务的核算管理上,一是对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问题,应按合理定价原则,经过严格的资产评估程序来确定抵债资产的价值,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合理定价来确定入账的“公允价值”。二是对因欠缺合法的手续或法律依据而无法入账的抵债资产,应设立“待转抵债资产”科目进行核算,以杜绝抵债资产滞留账外现象发生。三是对经诉讼由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而取得对次债务人应收账款的情形,应设立“待处置应收账款”科目进行核算,以冲减原“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相应的债权。四是对抵债资产贬值或可能发生的损失,在会计期末应按重新评估认定的市场公允价值,计提“抵债资产减值准备”。五是对抵债资产分期付款出售或租赁经营中出现的违约延期支付的情形,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通过 “待处置应收账款”科目进行核算和反映。

篇6

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担保人)无力以现金资产偿还金融企业债权时,金融企业依法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而向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收取的用于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广义的抵债资产既包括金融企业依法取得的拥有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处置权的抵债实物资产,如房产、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商品物资等;也包括抵债的股权、应收账款、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利资产。本文所称的AMC抵债资产,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在不良资产收购接收、处置过程中资产置换、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债取得的抵债资产。本文就当前AMC抵债资产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抵债资产取得环节在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抵债资产入账不及时问题。从AMC抵债资产来源看,既有从剥离银行划转接收的,也有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由法院依法裁定、协议抵债或资产置换取得的。后一种情况,基本不存在入账不及时的问题,但对由剥离银行直接接收的抵债资产,由于情况复杂,有的银行已部分处置,有的因移交过程中没有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而AMC的项目管理人员未及时清理档案,就存在因不知情或管理不到位而导致未及时入账,出现抵债资产滞留账外的问题。二是抵债资产无法入账的问题。无论是剥离过程中接收的抵债资产还是在处置过程中取得的抵债资产,都存在因欠缺合法的手续或法律依据而取得的情况,对这部分抵债资产就很难正常入账。三是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确定问题。AMC取得抵债资产后,主要按照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即按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偿的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之和入账。抵债资产取得时发生的税费,按实际发生金额记入“营业费用---业务费用”,不计入抵债资产入账价值。但现实中会出现法院裁定或抵债协议未明确抵债金额的情况,按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财金[2000]17号)第31条规定:“待处置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价”。而公允价值通常指市场交易价格,由于抵债资产种类繁多,并是非标准产品,要寻求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非常困难的,缺乏可操作性,这给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带来困难。四是对AMC依法提起代位权诉讼胜诉后取得债务人(含连带责任担保人)对次债务人的应收债权在财务上没有任何体现和反映。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据此,AMC在会计核算中应进行相应的账务调整,即应以取得对次债务人的应收账款冲减原“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科目相应的债权。

(二)抵债资产管理环节在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抵债资产实地盘点制度落实不力问题。各AMC内部管理制度均对抵债资产日常管理中要求定期(半年或一年)进行实地盘点,以了解抵债资产保管状况,及时调整账务,确保账实相符,但现实情况是,实地盘点制度落实过程中很少有财务人员参与,项目经办人员也并非都通过实地对抵债资产现状进行勘查,账存抵债资产存在毁损、被盗或灭失的风险。二是少量抵债资产存在未经批准擅自留用的情况。特别是AMC成立初期,由于管理不规范,存在房产、机动车辆等抵债资产未经批准擅自留用的违规行为。三是对抵债资产贬值或可能发生的损失,在会计期末未按谨慎性原则提取抵债资产减值准备,致使会计信息不对称,不能真实反映抵债资产贬值和损耗程度。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45条规定:金融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度终了时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其计提项目包括抵债资产。四是AMC财务部门大多未建立完整的“抵债资产管理台账”,以全面地反映抵债资产的取得、管理和处置的全过程,通过执行定期检查、账实核对制度,对抵债资产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

(三)抵债资产处置环节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抵债资产“以租代售”的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和分期收款出售的核算问题。按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规定,上述租赁业务,应按资产账面价值将其转入“融资租赁资产”和“经营租赁资产”。对办理租赁业务中取得的收入,按规定计入当期租赁收入。而实际操作中,AMC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直接将当期租赁收入冲减了“待处置(抵债)资产”科目,不符合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对承租人违约延期付款的情况,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通过“应收账款(债权)”科目进行核算。对抵债资产处置中以分期收款方式出售的核算,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二是抵债资产超期限处置问题。按目前AMC内部的抵债资产管理办法,为加快抵债资产的处置,规定抵债资产(股权除外)应自取得之日起一年内处置完毕。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抵债资产都存在超期限处置问题,这固然有市场方面的原因,但财务部门缺乏必要的监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三是对一时无法入账的抵债资产的处置,AMC通常的做法是,将处置收入作为正常本息回收直接冲减“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这种做法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不能真实地反映AMC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

二、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财务会计制度上看,由于财政部一直未出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会计制度》,只制定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仅靠单一的财务制度远远不能规范AMC不良资产处置的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要求。况且,2000年出台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主要是规范对政策性剥离的不良资产处置的财务行为,而目前AMC的业务已不局限于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还包括了大量商业化不良资产的处置业务,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财务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现有业务需要。这是造成目前四家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不统一且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从抵债资产管理制度看,财政部也未针对AMC的实际情况,出台类似《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财金[2005]53号)的AMC抵债资产管理制度,AMC缺乏统一的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处置和核算的制度规范和监管标准。

(三)从AMC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看,前述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既有执行内部管理制度不力和管理不到位方面的原因,如抵债资产实地盘点制度不落实、未经审批擅自自用等。也有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方面的原因,如租赁和代位权确立后的会计核算处理问题等。

(四)从AMC的财务体制上看,由于AMC不存在利润(损益)核算的问题,财政部对AMC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的考核,主要以“两率”(现金回收率和处置费用率)承包考核为核心。这种财务体制的安排,决定了某些财务核算失去了意义。比如抵债资产减值

准备的计提等。

三、完善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议财政部及时出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会计制度》,以规范AMC商业化转型后不良资产处置活动会计核算的需要。同时,应在AMC六年来不良资产处置财务会计核算实践的基础上,适时修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进一步规范AMC的财务行为。在具体业务的核算管理上,一是对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问题,应按合理定价原则,经过严格的资产评估程序来确定抵债资产的价值,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合理定价来确定入账的“公允价值”。二是对因欠缺合法的手续或法律依据而无法入账的抵债资产,应设立“待转抵债资产”科目进行核算,以杜绝抵债资产滞留账外现象发生。三是对经诉讼由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而取得对次债务人应收账款的情形,应设立“待处置应收账款”科目进行核算,以冲减原“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相应的债权。四是对抵债资产贬值或可能发生的损失,在会计期末应按重新评估认定的市场公允价值,计提“抵债资产减值准备”。五是对抵债资产分期付款出售或租赁经营中出现的违约延期支付的情形,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通过“待处置应收账款”科目进行核算和反映。

篇7

虽然项目融资是以项目的项目资产和现金资产作为信用担保,但在一个项目开发的初期,缺乏必要的经营历史和信用基础,可能会出现缺乏资金的情景,所以需要项目的发起人以其自身的资产作为贷款的担保。

(一)担保标的物为动产标的物为动产时,标的物应交付给债权人,担保合同才生效,此时,债权人有以下的权利:1.《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协议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其他债权人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协议。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抵押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债权人可以通过拍卖、变卖的方式,就所得价款优先受偿,剩余的应归还给债务人或者破产管理人。拍卖、变卖的程序必须经由特定的机关的参与,如法院、公证机关,以保证过程的严谨与公正。其次,还必须要依照拍卖、变卖的规则,从而实现对债权人财产的保护,保障交易安全。2.对于法律另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对提供担保的动产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拍卖、变卖折价返还。这是基于市场经济下交易安全的考虑,从而可以保障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如果,作为担保的标的物,仍由债务人占有而尚未交付给债务人的,债务人可以请求法院作出裁定,要求债务人移交标的物的占有或者直接请求其实施强制拍卖、变卖折价返还。

(二)担保标的物为不动产当不动产作为物权担保的标的物时,一般以登记作为对抗第三人的要件,此时,标的物一般为债务人或破产管理人占有,物权担保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救济自己的权利:1.债权人与债务人签订合同之后,债权人取得了标的物的所有权,要办理登记才能对抗第三人。2.可以请求法院作出裁决,依法实施拍卖、变卖的程序,并基于所得价款获得优先受偿的权利,剩余的返还给债务人。3.由债务人依照法定程序来主持拍卖、变卖,将所得价款交给债权人,如有余额,则归入破产财产。在实际融资过程中,物权担保的方式在项目融资中往往处于劣势,在许多方面存在问题,会导致债权人不能从中获得债权保护,影响交易安全,使得物权担保的法律效力大打折扣。相比于物权担保,浮动担保更适合项目融资。著名的国际金融法专家菲利普•R•伍德(PhilipR.Wood)将浮动担保划分为六种类型:第一,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允许对总的进行登记的浮动抵押。第二,是以瑞士为代表的允许对有限的进行登记的浮动抵押。第三,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允许无需登记浮动担保、第四,是以南非为代表的允许以一种公正契约的形式进行浮动抵押。第五,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允许在登记过的财产上设立浮动抵押。第六,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不允许采用浮动抵押的规定。这些国家对浮动抵押的不同限制,是基于对债权人公平的考虑,因此限制的力度各不相同,也大大减少了项目融资的效力。在我国,实施项目融资要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境外进行项目融资管理暂行办法》、《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等,由此可以总结出,在我国实施矿业项目融资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点:1.在项目融资中不能接受国内任何金融机构以任何形式的担保。2.在项目融资中,国外的债权人享有国民待遇,例如在债务的受偿、税收、抵押上与国内债权人一致。3.在项目融资中,项目发起人只能以在建项目的项目资产和现金资产作为担保,进行抵押、留置等行为。4.当对外提供担保的企业为外商投资企业时,要坚持风险共担、利润分享的原则,担保人也不能为外商投资公司的外商投资部分的债务和该公司的注册资本提供担保。与此同时,被提供担保的项目的贷款必须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性规定,在法律没有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将贷款兑换为人民币。5.外汇管理局在审查对境外的担保时,应当以被担保项目的风险、收益等标准进行综合评估,来确定对外担保的限额,以保证国内企业的债权安全。6.担保人在对外提供担保时,应当具备一定的形式要件,应该要在当地的外汇局办理手续,应当自担保合同成立之日起15日内办理。7.未获批准的对外担保,是无效的。

二、利用税收优惠的手段来实施项目融资

篇8

[关键词]担保;银行机构合作;中小企业融资

1 银担合作加强产生积极效应

(1)专业担保机构贯彻了政府调控意图,主要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重点支持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及出口创汇型等民营和合资中小企业发展,和银行一起有效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2)专业担保机构分担了银行的信贷风险,有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过去,银行在担保贷款的选择上除了传统的抵押、质押贷款外,过多地采用第三方企业法人保证形式,如联保、互保等,由于企业信用缺失而形成大量不良资产。

(3)开辟了中小企业绿色通道,对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个性化的融资方案,对特定业务领域具有绝对优势。银行经营业务范围复杂、涉及的内容多,与专业的担保机构相比,在对中小企业及个人的小额担保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或高效率,而担保机构恰恰弥补了银行的这些不足。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给予利率优惠,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了方便、快捷和优质的服务。

(4)专业担保机构的业务有助于银行拓展中间业务收入途径。银行受信贷规模限制,加上央行不断的调息,传统的存贷利差初步缩小,中间业务收入成为未来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利用担保机构的资金办理委托贷款或发行信托产品,银行可以在规模控制的约束下获取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

2 银担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担保机构经营管理不善,普遍的不规范运作行为大大降低行业整体信用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注册资本普遍不实。由于政府主管部门缺乏持续监管,多数商业性担保机构存在资本抽逃或挪用现象,严重削弱其实际担保能力。

二是公司治理基础薄弱。目前商业性担保公司多数股权结构不合理,股东多为关联人或家族企业。缺乏内部有效制衡,指令性担保、人情担保现象时有发生。多数担保机构缺少科学完整的风险甄别与分析评估系统。此外,作为新兴行业,担保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全行业金融、财务、评估、法律等人才需求矛盾突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是“灰色业务”集聚信用和法律风险。目前不少担保机构以“委托”为名义变相发放贷款,即担保机构委托银行为其客户提供资金融通,银行收取手续费,而担保机构同客户私下签订高息协议。有的还直接与客户签订借贷合同,提供类似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容易引发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

四是风险补偿机制没有落到实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担保机构应按照当年担保费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以及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风险准备金达到担保责任余额的10%后,实行差额提取”。但实际操作中,多数担保公司没有遵守规定,风险拨备严重不足。

(2)银行与担保公司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链条上的分工不明确,风险分担与收益共享的合作模式尚未建立。

一是在审批环节上,担保机构通常采用与银行同样的准入标准、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反担保要求也与银行类似,担保机构的风险缓释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许多中小企业因此面临“如果符合担保公司担保条件,也就符合银行直接放贷条件;反之亦然”的困境。

二是在风险分担上,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由于大多数协作银行往往只要求权利而不愿承担义务,即只接受贷款利息收益而不愿意承担贷款风险。因此,担保机构一般采取连带责任保证方式并全额担保。而按照国际通常做法,担保机构只承担70%~80%的风险责任。

三是在担保模式上,保证金制度执行走样。按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担保机构设立后应当按照其注册资本的10%提取保证金。实际上银行也通常根据担保公司的信用评级要求其存入10%~20%的资金作为担保。但是,担保机构在操作时,却通常从担保贷款中扣留一定比例资金作为其保证金,其余部分才是企业真正拿到的贷款。最终不但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银行信用风险也没有降低。

四是在贷款追偿时,银行和担保机构之间缺乏合作。担保机构履行代偿责任后,在债务追偿和资产处置环节很难得到银行的支持和配合。

(3)融资性担保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一是法规建设滞后。目前没有针对担保机构的法律地位、服务对象、监管制度、从业人员资格和运作规则的专门法律法规。虽然原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出台了一些有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管理办法,但部门规章立法层次较低、效力有限,难以对担保业所涉及的社会关系进行全面规范和调整,面对法律纠纷、责权界定难以找到有效的法律依据。

二是监督管理机制缺失。在准入方面,除国家明确规定设立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担保机构或跨省区经营的担保机构须经发改委审批外,各地准入标准不一,并且由于地方性部门规定缺少行政许可依据,行政效力较低。企业提交的申请资料的真实性由于缺少依据也难以核实。在市场退出方面,由于缺乏退出机制,担保机构存在只开业不关闭的现象。据调查显示,某市近3年未开展业务的“空壳”担保机构达13家,占全部担保机构的14%,这也为个别打着担保机构旗号从事非法金融业务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是风险补偿和转移机制不健全。担保公司以资本金承担担保责任后,只能依靠业务经营收入来弥补亏损。目前政府仅仅依靠减免税来刺激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提供担保,而担保产生的风险却没有完善的补偿和分摊措施。另外,担保机构难以通过再担保或者保险的方式转移或化解代偿风险,担保业务规模因此受到很大制约。

3 政策建议

(1)划清层次职责,构建担保体系。建议建立包括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再担保公司、省市级政策性担保公司、民营商业性担保公司和乡镇级小型担保公司共同发展的融资担保体系。前者主要由财政出资,用于对担保行业整体风险的再分配和转移,防范担保行业系统性风险,后两者形成相互补充格局。政策性担保机构不以赢利为目的,重点支持民生和就业项目,优先扶持科技创新型和社区服务型企业。商业性担保机构重点满足发展较成熟、行业利润率相对较高的贸易流通类、制造加工类、房地产业等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需求,逐步实现市场化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在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可设立小型担保公司,与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同形成支农金融服务体系。

(2)健全法律法规,将担保纳入管理轨道。建议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立法,并制定有关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内容应涵盖资信评估、信用等级评定、咨询机构和公共信息、数据的取得与使用程序等。尽快制定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一是明确准入门槛。包括担保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从业人员资格、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业务操作规程、资金管理和风险防范制度等内容。重点审查股东资质等,并建立资本金集中托管制度。二是明确监管要求。包括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建立和实行审、保、偿分离机制;建立包括对在保债务余额及单笔担保债务额控制的总量控制制度;建立定期内审制度;建立高管人员资质管理制度;建立强制担保机构参加再担保制度。三是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建议设置宽限期,对规定期限内达不到监管要求的担保公司或“空壳”公司,由相关部门清理整顿。四是充分发挥信用担保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自律。防止担保公司违规从事非担保信用业务或以担保业务为由违规进行各种资金运作。

(3)加强银担合作,创新担保模式。一是取消保证金制度。通过资本金集中托管、把担保机构的授信纳入统一管理、加强贷款管理等方式降低信贷风险。银行和担保机构应将风险和责任进行合理划分,银行要适度承担一定比例的风险责任。二是简化授信审批流程。银行对具有稳定合作关系的担保公司,可逐步实行“见保即贷”和“见贷即保”。三是通过联保、分保分散风险。对于与银行刚刚建立协作关系的担保公司,可采取自愿联保方式,“抱团取暖”,联合增信,逐步与银行建立起稳定协作关系。如果担保金额较大,可在担保机构间进行分保,以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四是联动合作。银行设立专业团队,在对项目的调查和审批上、对贷款使用监控上和贷款追偿上与担保机构紧密合作,共同开展业务。

(4)加强内部管理,培养人才队伍。一是要引导担保机构按照市场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运行机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提高经营水平和防控风险能力,督促其到有资质的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二是引导担保机构引进精通资产评估、财会、投融资等知识的专才,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担保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努力培养一支诚信、专业、精干、高效的高素质担保队伍。

(5)健全激励机制,优化从业环境。一是抓紧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要求,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对运行良好、管理规范、社会效益显著的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补偿。同时建立起累进增拨资本金和风险补偿机制,以保证担保机构有长期稳定的补充资金来源。二是积极优化政务环境。有关部门应积极为担保机构办理担保合同、反担保合同、抵押和质押等有关公证、登记手续提供方便。支持担保机构开展与担保业务有关的信息查询工作,建立互联互通机制,实现可公开企业信用信息与担保业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210-02

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有所改善。1998年中央正式提出要“增加向中小企业贷款”。200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入制度和体系建设阶段,特别是我国制定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及融资提供了有力的保护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2007年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成立近三年、截至目前拥有138位成员的中小企业,共有20家公司推出了21个再融资计划,计划融资120.36亿元,其中6家公司已通过非公开发行或发行可转债融资22.92亿元,仅占中小板IPO融资总额的5.67%。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中小企业板的再融资能力亟待加强,而深交所拟推出小额再融资豁免制度,将有助于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旧严重。中小企业可以从政府资助、银行信贷、资本市场、融资租赁、产业资金、民间资本等渠道取得资金,这些构成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和内部融资渠道。但是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①中小企业的融资通道过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8月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即直接融资仅占1.3%。由于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影响创业投资的退出,中小企业也难以通过股权融资。另外,现在我国极为缺少切实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很多商业银行原来也是面向中小企业的,可由于资金、服务水平、项目有限,迫使它也逐步走向严格,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②缺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就中小企业自身来讲,固定资产较少,贷款受到限制和自身的信用度的问题,造成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减少。

③自有资金缺乏。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

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1)中小企业自身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在管理模式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上,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

(2)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以后,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使信贷资金流向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中型企业的意愿得以强化,而且近两年来,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在商业银行尚未将盈利最大化作为主要经营目标的前提下,这就影响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

(3)缺乏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制度和法律。有关的法律法规根本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所有制构成比较复杂,而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按照所有制的性质来制定,这使得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处在不同的竞争起跑线上;另一方面某些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也不适用。如《贷款通则》、《担保法》等法律规定的有关企业抵押担保的要求,是多数中小企业很难达到的。

(4)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社会诚信缺失严重,金融市场的利率还未完全放开,直接融资门槛较高,债券市场不是很发达,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都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宏观层面上的成因。

3 对策

(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切规范化管理必须以规章制度作保证。政府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将其着眼点放在法规、制度建设上,通过制度保障、政策协调和资本市场创新等措施,为克服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为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抓紧制定《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尽快出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管理等方面的暂行办法,依法推进融资环境的改善。

(2)完善银行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贷款渠道和较为宽松的贷款政策。具体措施如下:①大力扶持和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②参照国外的做法,建立一些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同时,简化借贷手续,及时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③完善金融体系。一是为中小企业定期提供金融政策、利率和金融服务信息。二是预算服务,提高结算服务,提高结算速度,开放新的金融结算工具,加快中小企业资金流通。三是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改善社会形象,降低其经营管理风险。

(3)切实加快信用体制建设。①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担保体系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使用率最高并且效果最好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应鼓励民间资金进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由政府出面组建产权清晰、职权分明、完全按市场规律运作的高效率担保机构,既能体现政府财力作为支撑的组织协调作用,又能发挥市场灵活运作优势。②鼓励发展信用中介体系。建立中介服务机构,特别是信用评级机构,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融资、服务、会计、律师、技术、培训等服务。应该以建立信用记录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为突破口,推进中小企业发展。③中小企业要加强信用管理。中小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是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最重要的微观基础,所有企业间的信用制约关系,首先是依赖每个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起来的。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一是加紧制定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政策,如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这是企业信用管理活动的保障基础;二是要建立信用管理组织或职能,信用管理的职能集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于一体,从企业设立审批开始信用管理的职能要纳入公司章程;三是要有信用风险控制与防范机制,尽量避免商业信用违约行为的发生,促进市场秩序运行。

(4)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①中小企业应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规范经营并按现代企业制度,挖掘内部潜力,按市场规律发展经济,重视科技开发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完善财务管理,提高核算水平,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争得银行对客户的广泛信赖和支持。②在用人机制上,设计合理的工资奖金分配办法,健全职工劳动保险和医疗保障制度,吸引一些优秀的科技、管理人才,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同时,做好职工的后续教育工作,为企业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提供动力。③中小企业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小企业在成立之初就要建立自己长远的发展规划。长远的发展规划能够使中小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不会因为近期的利润而裹足不前。同时,详细具体的长远发展规划能够使贷款机构对他们充满信心,改善贷款环境。

(5)构建有效的、多层次的融资系统,从间接、直接两方面同时着手。①直接融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更有效,更大程度的满足多样化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对资本的供给与需求,有利于推动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创造条件。有利于中小企业通过多元化渠道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②间接融资。政府应大力发展地方性、民营中小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应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组织体系,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融资提供信息支持。政府应转变观念,由“管理为主”变为“服务为主”,开展“一站式”办公,提高政策和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办事的效率,彻底改变企业对政府部门“难、繁、慢”的印象,更好地为企业融资服务。

篇10

担保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担保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担保资金增加,服务领域拓展,运行质量提高,企业和社会效益显著,为增加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存在以下三大特点。

全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担保机构做大做强趋势明显

十年来,担保机构发展迅猛。1999年开始启动试点,担保机构数量保持持续增长,2007年为3729家,较2006年3366家增加363家,增幅为10.78%。这一增幅,既反映了基层担保机构的市场需求,同时,更体现出担保业十年拼搏所追求的质的飞跃。在3729家担保机构中,地市级以下(含地市级)3185家,占85.41%,而2006年此比例仅占49.47%。2006年省级担保机构359家,2007年544家,一年净增185家,增幅51.53%,占全年新增机构的一半以上。此外,2007年首次将亿元以上机构单独统计,资料显示:到2007年底资本金在一亿元以上的担保机构已达528家,户数占比为14.16%。

担保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中小企业的定位更加明确

2007年底,3729家担保机构资本金总额为1774.08亿元。其中,非政府出资1349.06亿元,占76.04%,同比增幅54.16%;3729家担保机构共有员工37454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编制4084人,仅占10.90%,即公司制担保机构员工已占总人数的89.10%。担保从业人员中,大学及以上学历24158人,占比64.50%。与试点初期相比,担保机构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

据数据统计,十年来,担保累计担保笔数145万笔,其中担保额在800万元以下的136万笔,占比93.80%;担保额在100万元以下的97.5万笔,占比67.24%。十年来,累计担保总额1.35万亿元,其中,担保额在800万元以下的总额8775.39亿元,占比65.01%。受此规模控制,2007年21.6万户受保企业户均担保额仅为233万元,以中小企业为受保主体服务社会的目标得到良好体现。

担保机构在实现社会目标的同时,自身实力与风控能力也日益增强

担保机构努力适应市场需求,在提升自身信用能力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水平,直接服务企业、间接服务社会的效益十分明显。2007年3729家担保机构为近21.6万户中小企业提供了5049亿元担保服务,由此受保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55万亿元;新增利税883亿元;新增就业480万人。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担保机构自身实力也得到增强。2007年底担保机构资本金总额1774.08亿元,增幅高达43.90%;同期,2007年担保机构户均资本金总额4758万元,增幅29.93%;当年担保贷款总额新增2043亿元,增幅67.96%;累计担保总额1.35万亿元,增幅67.7%。上述数据表明,当今担保业在资本金总额、户均金额、新增贷款总额及累计担保总额方面,均是近年来增幅较高的,体现出其发展潜质。担保机构自身实力的增强,特别是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扶持推动,为提升担保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奠定了重要基础。截至2007年底,3729家担保机构注册资金总额为1730.26亿元,实收资本总额为1692.11亿元,实收资本占比高达97.80%;在实收资本总额中,货币出资1512亿元,占比高达89%。2007年的准备金新增80.67亿元,比2006年将近翻了一番。上述三组数据表明,担保机构资本金实力的真实性、流动性和良好的即时代偿能力。据统计数据计算,2007年担保机构平均代偿率为1.07%,损失率为0.075%。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数据的得来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引导。自2003年《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以来,中央财政即依法加大了扶持力度,连续三年专项拨付。2006年中央财政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专项资金总额为5000万元,2007年一年即增至1.88亿元,2008年拨付2亿元,后又追加10亿元,以支持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今后财政的支持力度还会逐年增强。

目前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目前,全国冠以“担保”字样的各类机构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纳入政府有关部门备案管理或监管视野的担保机构。这类机构资本实力较强,操作较规范,与银行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中小企业担保行业的主力军。据统计,目前这类担保机构全国有3729家,通常所说的担保行业主要是指这类群体。实践表明,这类机构受到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政府、银行的支持和市场认同,在缓解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融资难方面作用日益突出。另一类是未能纳入政府管理部门备案管理或监管视野中的也冠以“担保”字样的机构。调查表明,这类机构在全国目前均有一定数量,个别地区甚至远大于纳入管理和监管的规模。由于监督缺位,这类机构暴露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不受约束随意设立。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要求,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进入融资与担保领域。相对于国家已对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典当等实行全方位市场准入的情况,尚未完全建立全系统、各层次市场准入制度的担保业便成了某些资本的重要投资渠道,致使个别地区担保机构发展过快过滥,一些不具备担保能力的机构纷纷成立,扰乱了担保业的行业准入机制和市场主体的良性竞争。

这类机构从事违规甚至违法业务,扰乱了正常担保行为和市场秩序。这些机构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担保行业的整体形象和社会信誉,对地方各界推进担保体系建设也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对此,我们下一步要采取措施严加监管。

从全国面上情况看,未来要保持担保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应对以下问题给予充分重视。

行业立法长期滞后,准入与退出制度尚不健全。作为《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配套法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尚未出台,致使担保机构的设立依据、市场定位、机构功能、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及外部监管等均乏法律依据。目前,依照国务院第548号令,对跨省区经营或规模过亿元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设立与变更由省、区、市人民政府指定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由于缺乏退出机制,大量长期未开展担保业务的“空壳”机构难以退出市场,既加大了政府的监管成本,也不利于行业整体规范。

有效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发展后劲不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行业,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使其难以自补风险。目前作为外部补偿机制,各级政府在扶持力度方面还尚未完全到位,加之系统内再担保机制长期缺失,严重影响了担保机构影响担保机构信用放大能力与提升,担保的功能大打折扣。

规范担保业的有关政策措施

历经十年培育和发展,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为主体的担保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市场需求保持旺盛、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政府的普遍关注和担保业自身日趋成熟的今天,抓住当前良好的发展契机,进一步促进担保行业规范可持续发展,当前急需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制定法规政策,完善制度体系

基本的准入和监管制度缺失,是当前我国担保行业发展不规范的重要原因。担保行业作为特殊行业,应参照金融、典当等行业管理,建立专门的监管制度,以适应行业规范发展需要。尽快出台《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配套文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对担保机构设立门槛、业务经营、日常监管和退出条件等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健全担保机构市场准入、日常监管和退出机制。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分工,协作配合,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的四项机制与四项制度。四项机制包括:机构准入与人员认证机制、资本金到位与补充机制、风险控制与损失补偿机制、人员激励与约束机制。四项制度包括:审批备案制度、信用评级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统计监管制度,以形成多方位的监管体系。

制定行业规划,规范行业发展

担保业是中小企业融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融资服务中介,过度和无序竞争将危及行业发展和区域金融稳定。应研究制定担保行业发展规划,明晰市场定位和行业发展方向,引导其规范发展。一是根据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担保业发展现状趋势,制定行业发展思路、阶段性目标和应对举措,引导并推动建立功能完备、布局合理、动作规范、竞争适度、发展有序的担保体系;二是通过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担保机构探索建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规律的商业模式,完善有效的运行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各级担保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和业务操作规范,加强自律,推动合作,引导行业通过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实现自我发展、持续发展。

开展专项治理,净化担保市场

鉴于目前部分担保机构存在明显不规范行为,潜在风险较大,按照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原则,开展对担保市场的清理整顿,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一是发展壮大一批企业。对运行规范、风险管控良好、信用较高、为中小企业担保服务好的担保机构要加大风险补偿、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其进一步做优做强。二是整顿提高一批企业。对担保实力不强、服务信用不高、业务开展不充分的担保机构,鼓励和引导其增资扩股或合并重组、规范业务、突出主业,促其提高壮大或被整合退出。三是限制淘汰一批企业。对长期未开展担保业务、从事违规、违法业务的担保机构,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予以清理和取缔,维护行业整体形象。

强化风险管理,预警风险防范

风险预警、防范与控制是担保业生存发展之本。要切实防范担保业的制度风险、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管理,加强风险提示,防止风险累积与扩散。一是加强调研,切实掌握担保业难点与倾向,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适时加以引导;二是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经营指导,加强动态监管力度,建立风险预防与预警制度,促其落实各项风险管理制度;三是加强对担保业高管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认证管理,增强担保机构从业人员自律和风险意识,严防道德风险。

加大政策扶持,强化体系建设

继续加大对从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政策支持力度。切实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主导作用,逐步建立多层次损失补偿与激励机制,重点对运行良好、管理规范、社会效益显著的担保机构进行扶持,增强其担保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担保机构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激励担保机构做优做强。面向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培训、信息咨询、交流合作等多种服务,促其加快发展。继续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收入免征三年营业税,进一步落实担保机构风险准备金所得税税前提取政策。

鼓励和支持担保机构产品和服务创新。逐步建立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和符合自身特点的营利模式,拓展业务领域,开发担保品种,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担保效益。

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再担保试点。在总结地方再担保试点经验基础上,国家还将继续选择有条件的省市开展区域再担保业务试点,引导区域再担保机构的设立与规范发展,增强担保整体能力。

积极营造有利于担保机构发展的政务环境。有关政府部门要为担保机构办理担保业务所涉及的抵押物登记和出质登记办理相关登记提供便利,并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各部门可向社会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应向担保机构公开,建立企业信用信息与担保业务信息的互联互通机构,支持担保机构开展与担保业务有关的信息查询,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加强部际配合,实现联合监管。按照国办《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我们将配合银监、财政、人民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加强对担保机构的指导和监管,建立各部门职责明确、信息共享、运行高效的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加大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