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13 17:1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技术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随之我国的测绘工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测绘技术、光电技术等的应用都为测绘工程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极大的提高了我国测绘工作的工作效率,为我国测绘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契机。本文对测绘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测绘工程;测绘技术;技术发展
测绘在建筑行业也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使得传统的测绘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测绘工作的工作效率和精准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根据当前测绘工程技术发展的现状来看,自动化、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将成为未来我国测绘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1当前测绘工程技术发展的现状
测绘工作作为一项传统而且古老的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工作也由传统的手工测绘逐渐向智能测绘、数字测绘和自动化测绘转变,测绘工程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当前测绘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将测绘工作逐渐的向智能化发展方向延伸,并为建筑工程的发展甚至是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改变。当前在测绘工程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是3S技术,即GPS、GIS、RS,此技术在测绘工程发展中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测绘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测绘工程技术与此同时也得到了十分显著的发展,其中适用范围的增加是最为明显的。当前的测绘工程技术已经结合了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能够使得测绘工作由原有的纸质信息向电子信息转化,而且还会加大信息储存和输送的便捷性和实效性[1],从而大大的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由此可见,现代测绘工程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向信息化转变,并且正在发生着更大的改变。
2测绘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的测绘工作已经由传统的手工纸质测绘发展到了现代化的信息化、数字化的测绘,而且各种高端测量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未来测绘工作最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并且会通过其独特的优势不断对测绘工程技术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笔者对测绘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具体的总结,以供参考。
2.1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应用
测绘工程技术的数字化应用,是符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充分的结合了计算机技术,能够大大的提高测量工作的精准度,并且极大的降低人工纸质测量中的失误,提高测量工作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传统人工纸质测量工作在开展室外测量工作时存在很多的弊端,虽然数字化的测量原理是对纸质测量原理的继承和创新,但是其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处理、分析和转换,能够使得测量的精准度大大的提高。因此通过现代的数字化的测量技术可以大大的提高测绘工作的工作效率和精准性,从而发挥数字化测量技术对我国建筑工程的积极作用。
2.2GPS技术的应用
GPS技术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的简称,是由美国开发的,这项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已经起到了举世瞩目的作用,尤其是其三维导向和定位技术对测绘工程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GPS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其定位功能迅速且精准的找到测绘工作中所需要的控制点,不仅可以极大的节约工作时间,并且可以结合计算机技术精准的制定出地形图的电子版,从而为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帮助[2]。
2.3摄影测绘技术的应用
摄影测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并且其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此种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最要的原因是其在开展测绘工作时无需直接接触物体,所以十分适用于室外测量工作。此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的降低室外测量工作的强度,减少室外测量所需人工成本,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摄影测绘技术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测量工作的精准度。摄影测绘技术想要获得更加精准的信息,必须要充分的结合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摄影测绘中获取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处理,从而更好的发挥摄影测绘技术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测绘工程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因此智能化、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将会成为未来测绘工程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不断的为城市建设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测绘工程技术中的GPS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将会逐渐的替代传统的手工纸质测量技术,从而推动测绘工程技术的现代化、智能化发展。
作者:刘晓敏 蒋文虎 单位:赤峰广睿土地整理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市土地整理中心
参考文献
篇2
1.1建筑工程的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在严格控制着人口的增长,但是我国人口的增多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土地的使用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建筑出现了。建筑能够减缓这一问题。它占用了相对较小的土地面积从而容纳了大量的人口,解决了人们的居住问题。对于高层的建筑,建造时的危险系数很高。一般的低层建筑的地基方面的要求不会过高,而建筑的所有结构都是在地基之上建造而成,因为许多建筑的高度大,因此,需要的材料多,受到外界因素的可能性就相对很大。所以,地基的选择就一定很重要,而且,建筑的技术问题也是影响建筑本身的施工以及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用的材料多,技术高,那么建筑的成本自然就会提高,另外,主体部分的建设的结构更为复杂,也涉及到很多其他的知识领域,也就间接加大了建筑的难度。
1.2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现状
我国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上还不太健全,而相对于国外在这方面的监督管理上相对非常娴熟,这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符合国情的相关法律和条例。而且它们国家的法律非常严格,也非常有可实性,从而保障了在建设工程质量上的安全问题,也维持了他们发达国家在建筑市场上的稳定性和有序性。而且这些发达国家也相对实行了认证制度。就是对每个施工部门都会进行严格的考察和审问,如果建设部门的施工质量存在问题,政府将不会给该单位下发建设工程评价认证制度证书,这样就保证了建设单位的质量的安全性。除了政府的帮忙,他们还积极设立了一些社会上的中介组织和一些行业协会,这些组织在建设工程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美国,他们的建设工程方面的法律是分为国家法律和地方法律,会有强占性的发展,也有一些推荐性的政策,美国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上积极参与了。而法国为了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而在建筑部门的内部建立了相关的自我检测制度。还有好多的国家,他们的质量监督管理上都有很多的优点值得我国学习思考。
1.3建筑工程技术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的技术都有所提高。建筑部门采用混凝土的技术来进行建设,这种技术发展大大增加了建筑本身的坚固性,而且其保存的周期也大大加强。除此之外,许多的建筑还将一些理念引入到建设中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理念逐渐成为多种项目发展的主流。现代的技术的更好要求舒适度、娱乐性、环保、节能等。现在一些智能的建筑技术也开始应用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之中。首先是生态建筑。他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再结合上生态环境,减少建筑的综合耗能,最终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其次就是绿色建筑。它主要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的资源,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来进行建设,最终节省能源,减少污染,并且最大限度地与自然和谐发展。接着就是智能建筑。它主要应用了现代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来进行信息通信,实现建筑物综合管理的自动化,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环境。
2对建筑技术的发展的思考
2.1加强建筑质量的监督管理
光靠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不够的,政府也需要帮助和监督这些企业完成管理。当然,一些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也不例外。政府的大力监督会促进施工建设的管理更加完善。首先就是要完善我国的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问题上的法律法规。多借鉴一些国外的法律和制度,对我国的建筑管理方面进行改革改善,加强立法监督制度,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根据我国的建设工程的实情来进行法律的改革和完善,保证建设工程的有序进行。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应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还有要对建设部门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准确把握该建筑部门的质量安全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负起责任,加强监督的力度,对一些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建设工程部门不给予工作许可证,防止这些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偷工减料,严格把握变施工的质量和品质。
2.2加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另外,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建设企业应该多引进一些技术人员,多培养一些技术人员,在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养成的同时,要树立执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的技术。除此之外,企业可以设立一些经验交流会,邀请一些建设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家进行演讲和培训,使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技术的概念更加清晰,还可以在施工单位的内部进行工作人员的经验交流,加强工作人员的联系,使他们的工作更加协调,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让他们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高素质、高专业的人才团队来使建筑工程的技术更加完善。企业还可以做一些策划,建立一些制度,来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也就会间接提高了建设工程技术。在监督管理的方面,还可以多创新出新的管理技术,在现在的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工程技术的提高。因此,加强对建筑企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2.3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也应该结合现代的先进技术来发展建设领域。许多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与我国多层建筑的施工模板安装、拆除等需求是相适应的,因此,建筑工程可以向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引进建筑工程,时间建筑工程向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3结束语
篇3
重组以来,集团公司的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与国际大型服务公司相比,在盈利能力、技术创新、装备结构、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总体显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1营业收入规模较大,但整体盈利能力偏弱
与国际大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相比,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不算少,但利润比较低。例如,斯仑贝谢公司人均营业收入在220万元以上,利润率为14.59%,而中国石油人均收入还没超过80万元,利润只有1.88%。斯仑贝谢公司国际化业务比例达到68.9%,中国石油只有26.5%,远低于国际服务公司45%以上的平均水平。在国际10家大型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中,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排第三,利润率排第九(表1)。
1.2资产结构不够合理,高端技术与装备短缺
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总额与国际大型公司基本相当,但资产净值差距较大,五大钻探公司固定资产净值只有54亿元美元,而斯仑贝谢公司固定资产净值为148亿美元。中国石油的装备虽然经过几轮更新,但高端技术与装备仍十分有限,难与国外公司抗衡,钻井高端装备表现更为明显。以钻机为例,50及以下钻机占钻机总量的75.4%。缺少高端装备的直接后果是市场的创效能力低下。以塔里木油田市场的巴州派特罗尔石油钻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为例,2008年该公司在塔里木只有2台7000m钻机作业,占市场钻机总量的2.6%;到2012年该公司已有20台70及以上级别钻机在作业,占到市场钻机总量的16.3%。
1.3技术研发未能形成合力,核心技术发展慢
近年来集团公司工程技术加大了技术创新投入,投入比例与国外公司基本相当,申请和授权专利数量也不断增加。但由于研发资源分散,尚不能形成合力,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虽然近些年技术实力得到大幅提升,但在缩小和国际服务公司技术差距上表现并不明显,一些技术从立项到攻关仍以跟随模仿为主,并且各大研究院所间科研同质化现象严重。核心技术发展缓慢,在国际市场上能与大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同台竞技的工艺、技术与装备均极其有限。
1.4内部市场价格失衡,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作为集团公司发展的主营业务,其市场主体地位并不突出。在集团公司内部市场,由于受百万吨产能建设投资逐年递减、内部市场定价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与油气田企业间经常出现价格谈不拢、工程结算难、拖欠工程费等问题。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可持续发展后继乏力。在国际市场,由于缺乏竞争力的特色技术,高端装备几乎全部靠进口,缺少国际竞争的话语权。由于缺乏有效的联动协调机制,集团公司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同业竞争、低价竞标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集团公司的整体声誉,也使服务市场环境恶化。
2对中国石油工程技术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2.1改造重组过程中顶层设计不够严谨
1998年中国石油上市后,旗下各油田分公司与存续部分的各管理(勘探)局分开、分立运行,未上市企业转换机制、走向市场。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在经历了分立初期的剧烈阵痛之后,思维方式、经营理念、管理体系和经营机制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扭转了分开、分立初期的整体亏损局面,盈利水平逐年提高。2008年,集团公司密集实施了专业化重组与业务整合,按照“两级行政、三级业务”的管理架构和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的原则,将分散在各油气田的物探、钻完井、测录井、井下作业等石油工程业务公司实施专业化整合,成立了工程技术分公司、形成了“1531N”的工程技术服务格局。但这次重组改革过于突出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的指导原则,缺乏总体方案设计和可行性论证,改革目的和方向不清,更多地是在机构拆分合并上做文章,缺乏在理顺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化机制改革停滞不前。刚刚走出困境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再次背起沉重包袱,有的甚至背负巨额亏损,这是造成目前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
2.2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战略定位不明确
集团公司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的历次改革,使其从“钻井是龙头”的主导地位被列入存续企业行列,既要提供“服务保障”,又要“闯市场”的发展定位让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发展陷入两难境地。在集团公司发展规划中,目前尚未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及目标定位。在一些产能建设投资严重不足的地区,油气田企业就要求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提供“服务保障”;而在一些产能建设投资相对宽松的地区,油气田企业又以“低成本”战略发展为由,让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闯市场”。此外,油公司对“低成本”战略存在一定的误读,认为采购“低价格”的服务就是实现了“低成本”的发展,而未能考虑整个集团公司的利益和“低价格”服务的后续维护成本。在这种观念指向下,集团公司的工程技术服务市场不断向民营资本开放。其直接结果就是让拥有23万员工、75%低端装备、背负大量社会包袱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与民营队伍竞争。据统计,目前集团公司授予外部资质的钻机队已经超过了公司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钻井队伍总数的18%。集团公司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生存环境恶化,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压制了自己队伍做专做强。此外,板块的角色究竟是什么?目前,人事、投资、科研、财务等企业发展攸关的重要权能依然集中在集团公司总部,板块更像是个管理夹心层。因为板块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仍未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独立主体,面对市场的复杂变化响应能力差。如果仍然用计划的思维去管理企业的市场行为,其结果自然可知,这种情况必然造成企业发展乱象重重。
2.3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人才成长渠道不畅
国家要求取消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但集团公司是从石油工业部演变而来,行政色彩一直浓厚、官员意识强烈,从而使内部行政级别得到变相保留、扩张,工资分配和福利待遇与行政级别挂钩,业绩考核也与行政级别挂钩,而且行政级别档次多、通道宽、报酬厚、地位高,而基层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一般只有初级、中级、副高级3个台阶,大体10年时间就会走到终点,正高级只能是普通员工一个难圆的梦想。工人的上升空间就更加狭窄了。因此,“当官”成了技术人员的奋斗目标。根据2012年对中国石油工程技术分公司直管5家企业的调研,教授级高工总计128人中,其中局级领导21人占16.4%、处级领导97人占75.8%,科级领导9人占7%,一线科研人员1人,仅占0.8%;集团公司级专家33人中,局级领导1人占3%,处级领导28人占84.9%,科级领导4人占12.1%,从岗位来看,全部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因为缺少职业认同感,中青年技术骨干和一线骨干大量流失。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目前工程技术科技投入与国外公司相当,但水平差距依然巨大的原因之一。
3对工程技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的发展定位
根据集团公司到2020年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发展战略部署,希望集团公司尽快明确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以便使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根据近几年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的跟踪研究,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企业已经具备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能力。建议借鉴中国海油和中国石化的改革经验,考虑简政放权。抓住十以来深化体制改革的机遇,适时成立独立的工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并择机上市。
3.2理顺市场关系,构建公平合理的内部价格体系和市场交易规则
以集团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理顺目前油田公司和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市场关系,及时准确地传导市场信息,客观揭示内部企业间的价格空间,充分反映各主体对集团整体价值的贡献,调动它们创造价值的能力和积极性,控制和降低管理成本。为此建议建立健全以定额和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内部价格体系。建议组织专家对不同储层、不同地质条件下,百万吨产能建设投资进行成本写实,对作业成本按预探井、探井、开发井和直井、水平井、分支井、欠平衡井等不同井型进行细化,确定统一的定额标准。为了防止内部交易无序混乱、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以及各单位恶性竞争争夺企业资源,必须根据集团公司整体战略的要求,围绕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制定内部市场交易规则,包括交易程序、交易方法、交易计价、交易限制和交易保护等制度,以及分类分层次的标准合同或订单。成立集团公司市场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各专业分公司和机关主要生产经营部门组成,负责制定内部市场管理办法,修订完善关联交易、市场准入、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相关制度、标准,以及总承包管理规范,明确过程管理的职责界面,监督检查和协调交易关系,仲裁处理交易中发生的矛盾纠纷,确保内部市场依法合规、公开透明运行。严格市场准入的资质认证和管理,建立可追溯的档案制度,相关专业分公司归口管理本专业市场的资质审查及发证,并作为调节内部市场服务队伍的重要手段。实行“同等条件下内部企业优先”原则,首先满足内部符合资质要求的供应商和承包商市场需要,在此前提下,通过公开招标适度引进高素质的社会市场主体。规范内部市场招标管理,重点考虑技术、质量、安全、效率等,引导内部企业通过技术进步、管理创新赢得市场。禁止无底价招标。鼓励油气田企业和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施工程项目总承包,风险合作、互利双赢。指定一个总部职能机构,统筹协调各业务板块的海外业务发展,坚决扭转各自为政、分散出击、相互拆台的弊端。建立高效、快捷、准确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国际市场信息共享[1-2]。
3.3加快“去行政化”改革步伐,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成长渠道
完善岗位系列和职位等级体系,实现员工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针对受“官本位”思想影响,过于强调行政职级的岗位体系,忽略专业和技术管理岗位的价值,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发展通道和阶梯等突出问题,建议借鉴国内外知名大公司岗位系列及职位等级体系管理经验,将现有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服务三大系列岗位划分,调整为经营管理、专业管理、技术研发、技能操作四大系列(或加上生产技术,成为五大系列)及其子系列,重新设计职位层级,使用通用的岗位评价系统和统一的评价标准,确定每个岗位在整个组织中的相对价值,形成规范、统一、科学、有效的职位等级表,构建新的职位等级体系,实行岗位分类管理,搭建层级平台,完善岗位设置,逐步建立起以岗位管理为主线,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履行岗位职责为基础,绩效考核为依据,配套待遇为激励,纵向有通道、横向能交流的专业人才发展机制,拓宽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通道。原则上,与技术无关的管理岗位,如党群、人事等部门工作人员,不得参与高级工程师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评审。
3.4严格市场准入的资质认证和管理,完善区域市场协调制度
严格市场准入的资质认证和管理,并以此作为调节内部市场服务队伍的重要手段。集团公司内部市场首先是要满足内部符合资质要求队伍的市场需要,在此前提下,通过公开招标适度引进高素质的社会队伍,规范内部市场招标管理。进一步加强中东、中亚等海外区域市场协调管理,完善区域市场协调制度。对中方为作业者的项目,严格按照已经明确的市场划分规范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开展业务,严禁出现任何形式无序竞争;对于集团公司投资参股比例较小、中方为非作业者的项目,原则上允许少量企业参与竞争;对其他外部市场,在统一协调的基础上鼓励企业自主参加竞争。特别是对海外高端市场,集团公司应采取相应措施,支持鼓励企业进入。充分发挥集团公司一体化优势,对产能建设区块实行总包、钻完井总承包、EPC总承包和风险技术服务合作等模式,努力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切实调动甲乙双方积极性,促进工程与地质的有机结合、油气田企业与工程技术企业的有机融合。
3.5创新科技管理模式,注入发展新活力
篇4
1 微化工技术的概述
微化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反应时间的大幅度缩短,从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缩短至几十秒,乃至几秒,而且反应容器的体积也得以缩小成为以升或毫升为单位的容器。微化工技术自形成以来,到如今仅仅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阶段,已经凭借其特有的魅力让我们对化工生产的前景充满了希望。如利用可直接放大而且具有较高安全性,能够比较容易控制反应过程的技术,改变化学工业污染重、能耗高的传统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化工生产,提高化工生产的资源与能源利用的效率。化工过程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往往会受到来自于本文由收集整理传递速率或本征反应动力学的控制或者处于两者的共同控制下。
2 微化工系统的特点及优越性
2.1 有利于化学反应的精确控制
微反应技术的实现原理是对微管道中的连续流动反应的运用,从而准确控制物料在反应条件下的停留时间,而且这一方法的运用,明显减少了反应物的所需用量,因此反应时间大幅度缩短,而且显著提高了精度,从而能够将因在过程的反应时间内所产生的副产品清除掉。检测时间因微组合化学合成与分析系统的应用,将原来的2-3个小时缩短至不足一分钟,而精度却提高到仄摩尔(10-21mol)。
2.2 安全可靠
特征尺寸与火焰传播临界直径相比,相对要小一些,而且微通道具有很强的传热能力,从而为链式反应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同时,也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爆炸反应。由于微化工系统的换热效率极高,再加上系统内存有能够滞留的物料,即使发生了自由基爆炸的情况,所造成的后果也属于可控范围内,从而促使在过去于常规设备内完成的具有较大危险的化学反应而不敢或不能进行的试验,得以实现。
2.3 小试工艺不需中试可以直接放大
将微反应技术应用于生产时,工艺放大的实现可以运用增加微通道数量的方式,而不能选择增加微通道特征尺寸。这样就有效减少了中间的试验放大阶段,提高了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小试工艺的突出优势在于最佳反应条件可以直接进入生产而不需要提前对其作出任何改变,有效解决了过去需要将常规反应器放大的难题。
3 微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
3.1 微反应器的设计
微反应器作为一个微系统,其复杂性可见一斑,而且设计当中覆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微反应器的各部件与微通道的制作都必须以精密的设计与研究作为基础和前提。微通道对于热交换和传递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微通道的直径数量级单位为微米,所以流体所在的容器为微米量级宽度的管道,一般情况下雷诺准数在几十到几百之间,粘滞力比惯性力大,流体为层流状态。
3.2 微反应器适合的类型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微反应器只能运用于30%的精细化领域的有机反应当中,实现收率、选择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提高。由此可以判断出,微反应并不是能够应用于所有类型的化学反应,其所具有的优势可以在以下化学反应中得以体现。
3.2.1 放热剧烈的反应。对于这类反应,运用常规反应器时,进料方式会选择逐渐滴加。而即使采用逐渐滴加,也仍然会出现局部瞬间过热的现象,产生一定量的副产物。而微反应器的应用,则能够及时将热量导出,从而精确控制反应温度。
3.2.2 反应物或产物不稳定的反应。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即使在反应器中做短暂的停留,也会分解而降低收率。而微反应器的原理是连续流动,从而对反应物的停留时间加以精确控制,从而防止出现类似于常规反应器中的由于反应物或生成物不稳定而分解的情况。
3.3 微反应器技术的应用
微反应器技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主要的应用范围是小试研究,应用的目的有改善工艺条件,实现催化剂筛选和反应动力学测定等。由于微反应器技术具有许多突出的优势,而被越来越多的化工生产作为第一选择对象。大量的欧洲公司和研究机构,特别是发展规模较大的化工和医药公司都在微反应器新生产工艺的开发与应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在我国该项技术还处于理论阶段,还没有关于工业应用的报道。
篇5
本次论坛邀请了SBM公司Fabrizio先生、劳氏船级社David Stentiford先生、中海油石油总院浮体首席工程师范模先生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海工装备首席专家陈巍先生作了题为:《FPSO设计、建造新技术现状及发展》(Fabrizio)、《南海FPSO面临的挑战与思考》(范模)、《FPSO Hull Structure》(David Stentiford)、《Project Set Up》(陈巍)的主题报告。精彩的报告吸引了到会的听众,大家踊跃提问,会场互动气氛活跃。论坛采用了中/英双语同声传译。
本次论坛得到了业界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广东省科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广东省商务厅、广州市外经贸局、广州船舶工业公司、皇家造船师学会暨轮机工程及海事科技学会香港联合分会、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深圳市海洋石油服务企业协会均委派了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省科协副巡视员汤少明在论坛交流晚宴致辞中说到:“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是《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部署,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必将是未来广东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这次论坛,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云集,各抒已见,建言献策,探讨我省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必将为推动广东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本次论坛还得到深圳市海洋石油服务企业协会、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中船澄西远航船舶(广州)有限公司协办。
Offsho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orum held in Guangzhou
篇6
关键词:电子工程;发展;趋势
在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很多工作要和电子信息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满足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电子工程技术是一种流行的应用技术,它已被大量应用在很多的行业,推动着各行各业的技术更新,有利于提高社会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在这样的推动下,中国的产业发展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为社会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发展现代电子工程技术的研究是当前的主要发展方向。
1电子工程技术概述
电子工程技术也被称作电子技术,它主要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重要的基础。近些年来,其发展较为迅猛,电子工程技术主要包括电子技术、测量技术和控制技术,已经在很多的行业得到发展和使用。从其发展的情况来看,其发展的优势更加明显:1)使用的范围广。电子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能够在其他行业得到较大范围的使用,以推动各行业的发展进步。2)明显的经济效益。该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的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3)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从电子工程技术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能够显示出非常大的发展潜力[1]。
2电子工程的特征
尽管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历史很短,但发展很快。作为新兴产业,其特征如下:1)应用的类型新。它主要是通过电子设备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的,当前的电子信息产业以电子产品为代表。2)发展空间广。伴随着电子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相关技术已逐渐融入电子工程行业,发展空间很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3)应用广泛。从电子工程的发展趋势来看,面对新的信息时代,人们将始终使用电子产品,电子工程的使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2]。
3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3.1电子工程在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
3.1.1智能化发展趋势电子工程技术飞速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原因是它可以给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并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智能化的发展使电子工程技术的优势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可。另外,从目前中国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智能设备的新产品不断涌现,智能化发展已成为电子工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电子工程技术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核心内容,还应根据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以先进的技术进行创新和改革,最终实现行业的智能化发展[3]。
3.1.2标准化发展趋势集成技术的发展是电子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使电子工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从标准化的角度实现各种生产过程的集成。标准化的技术和标准化的设备实现了各个生产环节的完美连接,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标准化是电子工程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4]。
3.1.3网络化发展趋势网络技术的发展是电子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网络技术也被大量应用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网络技术支持电子工程技术,网络技术的集成可以实现远程信息服务,为人们带来更大的便利,可以说网络是电子工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3.2电子工程在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
3.2.1显著改善人们的生活电子工程技术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先进的电子工程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提高了生产和生活的效率,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另一方面,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减轻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同时还能够使人们感到生活的乐趣,而且逐渐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人们的思维和意识越来越现代。
3.2.2应用于高精尖科技领域电子工程技术先进,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其他相关高科技领域,并且将在这些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在精尖科技领域,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关技术人员和单位要抓住这一机遇,随着技术的发展,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3.2.3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生产的花费。为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制造商将继续追求更高的技术水平,这将进一步促进电子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
篇7
关键词:采油;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正在不断上升,我国石油行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采油技术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化学驱油、注水开发技术得到了开发与应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油采收率、油井产量得到了提升,但是现阶段还是比较低。因此,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非常重要。
1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石油行业的采油工程技术经过不断研究与实验实践,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采油工程技术主要包括三个发展阶段,即分层采油技术的发展、采油工程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以及采油工程体制的完善。
1.1分层采油技术的发展阶段
上世纪50到70年代,经过多方面的长期探索与实践,我国分层采油技术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主要成果包括实现了油田堵水、油田防砂等试验。分层采油技术的有效发展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分层采油,指的是有效地利用低渗透层潜力,分采自喷井,分层采油主要包括高压单管封隔器、油套管分采工艺、双管分采工艺。第二,分层测试,主要是对有杆泵抽油井实施环空测试以及对注水井的注入剖面、自喷采油井的产出剖面实施分层测试,第三,分层管理,通过在平面调整中实施注水结构,使注采系统得到完善,工程生产能力、细分注水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实现结构调整以及控液稳产的效果。第四,分层研究,以吸水刨面、产出剖面、密闭取心等资料为根据,结合油水井并进行改造,分析剩油分布情况、开发状态与油层动用情况,在油田的生产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1.2采油工程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上世纪70到90年代,我国采油工程技术得到了突破性发展,适合多种油藏类型、满足不同场地需要的采油工程技术得到开发与应用。主要有:首先,气顶砂岩采油技术,此种技术在大庆喇嘛甸油田的开采过程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配套技术主要包括保障最优射孔井段、水锥与气锥保持稳定等。其次,稠油热力采油技术,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的许多油田中,稠油热力采油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以及应用,在克拉玛依、胜利等油田中完成了技术攻关。再次,潜山油藏开采技术,任丘油田中的一种典型油藏及时潜山油藏,与砂岩油藏不同的是,潜山油藏存在着是否适合开采、其大多数油气是否存在于孔隙、裂缝之中等问题。开采潜山油藏需要耐高温、大排量电潜泵技术以及完成裸眼测试。最后,断块采油技术,由于其油藏形状、油藏大小具有不确定性以及断层相互分割使油藏成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等因素,在断块油藏的开采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滚动勘探的方法进行注水、油层改造,才能保证产油效率及产油数量。
1.3采油工程体制的完善
在采油工程技术进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采油行业的采油工程体制进行了不断地发展以及完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蒸汽吞吐接替的发展,能够扭转稠油开采过程中的被动局面。第二,在采油过程中采取中长期发展规划,可以处理好近期应用技术以及基础研究之间的关系,及时地、有效地解决出现的问题,并对采油技术进行改进。第三,采用简化地面流程、加强注水等采油工程技术对低渗透油田进行开发,可以使单井产量得到有效提高,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2采油工程技术的展望
2.1对采油工程进行全面了解
第一,应对石油开采过程的规律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以此为根据采取相应的采油工程技术。第二,在采油过程中,采取人工补充能量、保持地层压力的采油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延长稳产期,实现采油效果的有效提高。第三,应国际项目加强合作,了解在采油技术方面国际上的最新发展趋势,并进行研究借鉴,使我国的采油工程技术得到发展。
2.2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采油工程技术的有效发展,离不开一支具有高技术水平、高操作技能的技术队伍。因此,采油企业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组建专业团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深入挖掘人才潜力,从而实现整体队伍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助于采油工程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3合理应用先进技术
应在采油工程合理应用先进技术,例如纳米技术、微生物技术等,从而使采油工程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第一,纳米技术,目前纳米采油工程技术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MD膜驱油技术正在应用。第二,微生物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正在进行发展的三采技术,在含水高的油田、枯竭老油田中具有比较强的活力。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提升,我国正在面临着是由能源短缺问题,在油藏开采过程中合理利用采油工程技术,能够使原油采收率、油井产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晓梅,庞波,王利霞.探讨石油工程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J].石化技术,2015,01:74+95.
[2]雒斌斌,郭东,江澎雨.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化工管理,2015,26:178.
篇8
微化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反应时间的大幅度缩短,从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缩短至几十秒,乃至几秒,而且反应容器的体积也得以缩小成为以升或毫升为单位的容器。微化工技术自形成以来,到如今仅仅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阶段,已经凭借其特有的魅力让我们对化工生产的前景充满了希望。如利用可直接放大而且具有较高安全性,能够比较容易控制反应过程的技术,改变化学工业污染重、能耗高的传统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化工生产,提高化工生产的资源与能源利用的效率。化工过程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往往会受到来自于传递速率或本征反应动力学的控制或者处于两者的共同控制下。
2 微化工系统的特点及优越性
2.1 有利于化学反应的精确控制
微反应技术的实现原理是对微管道中的连续流动反应的运用,从而准确控制物料在反应条件下的停留时间,而且这一方法的运用,明显减少了反应物的所需用量,因此反应时间大幅度缩短,而且显着提高了精度,从而能够将因在过程的反应时间内所产生的副产品清除掉。检测时间因微组合化学合成与分析系统的应用,将原来的2-3个小时缩短至不足一分钟,而精度却提高到仄摩尔(10-21mol)。
2.2 安全可靠
特征尺寸与火焰传播临界直径相比,相对要小一些,而且微通道具有很强的传热能力,从而为链式反应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同时,也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爆炸反应。由于微化工系统的换热效率极高,再加上系统内存有能够滞留的物料,即使发生了自由基爆炸的情况,所造成的后果也属于可控范围内,从而促使在过去于常规设备内完成的具有较大危险的化学反应而不敢或不能进行的试验,得以实现。
2.3 小试工艺不需中试可以直接放大
将微反应技术应用于生产时,工艺放大的实现可以运用增加微通道数量的方式,而不能选择增加微通道特征尺寸。这样就有效减少了中间的试验放大阶段,提高了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小试工艺的突出优势在于最佳反应条件可以直接进入生产而不需要提前对其作出任何改变,有效解决了过去需要将常规反应器放大的难题。
3 微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
3.1 微反应器的设计
微反应器作为一个微系统,其复杂性可见一斑,而且设计当中覆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微反应器的各部件与微通道的制作都必须以精密的设计与研究作为基础和前提。微通道对于热交换和传递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微通道的直径数量级单位为微米,所以流体所在的容器为微米量级宽度的管道,一般情况下雷诺准数在几十到几百之间,粘滞力比惯性力大,流体为层流状态。
3.2 微反应器适合的类型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微反应器只能运用于30%的精细化领域的有机反应当中,实现收率、选择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提高。由此可以判断出,微反应并不是能够应用于所有类型的化学反应,其所具有的优势可以在以下化学反应中得以体现。
3.2.1 放热剧烈的反应。对于这类反应,运用常规反应器时,进料方式会选择逐渐滴加。而即使采用逐渐滴加,也仍然会出现局部瞬间过热的现象,产生一定量的副产物。而微反应器的应用,则能够及时将热量导出,从而精确控制反应温度。
3.2.2 反应物或产物不稳定的反应。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即使在反应器中做短暂的停留,也会分解而降低收率。而微反应器的原理是连续流动,从而对反应物的停留时间加以精确控制,从而防止出现类似于常规反应器中的由于反应物或生成物不稳定而分解的情况。
3.3 微反应器技术的应用
微反应器技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主要的应用范围是小试研究,应用的目的有改善工艺条件,实现催化剂筛选和反应动力学测定等。由于微反应器技术具有许多突出的优势,而被越来越多的化工生产作为第一选择对象。大量的欧洲公司和研究机构,特别是发展规模较大的化工和医药公司都在微反应器新生产工艺的开发与应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在我国该项技术还处于理论阶段,还没有关于工业应用的报道。
篇9
一、总的评价
我省的建筑防水技术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建筑防水技术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
防水材料的生产厂家逐渐增多,目前已有70余家。国内有销售的产品我省大都能够生产,产量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有的打入了省外、国外市场。
我省已能生产如下防水材料产品: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如三元乙丙、氯化聚乙烯、聚乙烯—丙纶复合卷材;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如聚氨酯、丙烯酸酯等;嵌缝材料也有生产。省外在我省销售的产品也不少,为常州、北京、盘锦、沈阳、长春等均有产品在我省销售。
建筑防水设计积累了一定经验,防水施工技术在提高,在治理渗漏方面有一定措施。
我省第一家贯彻实行了防水材料产品认证制度。
渗漏率从原来的30%降低到10%.严重渗漏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但是我们还存在差距,我们的建筑防水设计水平还不高,防水厂家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产品质量差,市场无序竞争,施工操作不规范,非专业队伍施工较普遍,地下工程防水一次施工成功不漏的还不多,防水工程耐用年限短和渗漏隐患多。
二、当前我省建筑防水存在问题
1.设计方面
总体说防水设计质量在不断提高,防水设防引起重视,但尚有较多设计单位对建筑防水设计重视不够,设计图纸中没有明确防水等级标准,细部构造无图,对防水设计变更把关不严,如在地下工程中将卷材防水改为水泥砂浆防水,将迎水面铺贴卷材改到背水面,甚至卷材不封闭,卷材外防水的软保护设计及回填土的质量要求不明确。
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对大柱网无梁底板砼不做抗浮验算。
2.材料采购供应方面
新型防水剂、防水卷材、涂料、配套材料、止水带(条)等产品较多,业主采购或指定厂家采购不合格材料,为防水质量留下后遗症。
卷材配套材料如胶粘剂、嵌缝材料等认证检测工作尚未纳入日程,对防水的耐久性和抗渗漏留有漏洞。
3.防水专业施工队伍管理
防水砼施工,操作者都是普通砼工人,没有培训,不具备应有素质,防水砂浆施工操作都是普通抹灰工,也不掌握防水砂浆施工操作要点,卷材防水除厂家有部分专业施工人员外,企业和社会上的专业施工人员都很少,有大量不具备资质人员在施工防水卷材。
4.施工技术
(1)防水混凝土施工单位防水砼施工前一般都做原材料试验及配合比试配工作,砼组成材料掺有防水剂或微膨胀剂,对泵送砼多数掺有磨细粉煤灰,施工组织上有保证连续浇筑的措施,对防水砼底板表面除常规找平外增加压实抹光工序,注意了砼的养护浇水,但对防水砼细部构造目前看,仍没有解决好,如洞口管下砼不密实,施工缝后浇带施工粗糙。
防水砼施工不能连续进行,在浇筑过程中形成施工缝又没按施工缝去处理,砼施工工艺没严格按操作规程要求做,砼震捣不实等,墙板相接易出问题。
砼结构细部构造,尤其在伸缩缝、施工缝处的止水带位置固定,砼浇筑中施工不当,造成位置偏移及变形,影响薄弱环节止水效果。
UEA补偿收缩砼超长结构无缝设计施工在较多工程中得到应用,效果较好,既解决了砼抗裂抗渗问题,又可降低大体积砼的温差,有很广阔应用前景。
(2)卷材防水
卷材防水目前有满粘、条粘、点粘,卷材接缝粘接质量是防水关键,专业队伍也注意了,做的也较好,但无专业资质的队伍质量失控时有发生,卷材防水质量与防水砼相比质量好控制而且很直观,对卷材防水这一道设防,如果认真管理和施工是可以保证质量的,与砼相比卷材防水施工后发生渗漏无法处理,且找不到渗漏处,卷材防水易产生渗漏就是接缝处与细部构造处,卷材本身质量目前控制的较好。柔性防水卷材接头密封不严,接头长、量大、数量多,这是柔性防水关键部位,一般是操作者不认真,检查验收不细,没有全面逐缝检查造成渗漏,这种渗漏一般工程使用后无法查找。柔性防水细部构造处理不认真,如砼底板下的大量桩头处理,底板卷材与立墙卷材分段施工的保护与接缝处理等。
(3)防水砂浆
国家最新颁布的质量验收规范,对防水砂浆做法仅限于天津刚性防水的多层做法,这种做法应该说防水效果很好,但我们目前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采用的是掺防水剂的防水砂浆抹二道,在人们的观念中仍然是辅助防水层,因而防水砂浆施工质量与管理还应加大力度,重点抓好抹灰前基层处理。抹灰质量、串搓及细部构造认真处理。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前对基层砼缺陷及细部构造不认真处置,砂浆层操作法等同于普通抹灰层而没有认真抹光压实。
(4)涂膜防水
涂膜防水总体上用量不大,目前应用的主要有聚氨酯涂膜和聚合物水泥二种方式,涂膜质量好控制,施工时主要控制基层处理、接槎、分层涂刷间隔时间、涂层厚度等,这种防水方式质量上较卷材好控制,特别是细部构造。
5.施工管理
(1)摆不正质量和进度的关系,工程施工中业主要求抢进度,施工单位不按程序施工,盲目抢进度,防水施工组织粗制滥造,隐蔽工程没有严格管理,施工漏洞多,留下隐患,造成屋面、地下室渗漏不能使用。
(2)地下室底板下卷材的保护不力,致使后期工程在其上部进行,破坏防水性能,造成渗漏。
(3)地下室外墙回填土质量不被重视,不能认真分层夯实,没有形成防水帷幕,造成工程周围汇水区,一旦结构和防水层出问题就渗漏水。
三、我省防水技术发展方向
1.大力发展新型建筑防水材料
大力发展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积极推广高分子防水卷材,努力发展环保型防水涂料,研究开发高档建筑密封材料、地下工程防水材料,限制发展和使用沥青复合胎防水卷材、聚乙烯一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和石油沥青纸胎油毡;淘汰焦油类防水材料和高碱玻璃纤维制成的复合胎基卷材。
沥青复合胎防水卷材禁止使用高碱玻纤复合胎基,聚乙烯一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禁止采用二次加热复合成型生产工艺。
实行名牌策略,努力培育省内知名品牌,创造防水名牌产品。
建议对防水材料除以前的认证准入及制度外,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每年定期对防水材料厂家进行质量抽检,并公布抽检情况和政府的意见。
对防水材料的接缝材料与配套材料的认证与准入尚未形成制度,卷材接缝质量与其耐久性问题也是防水工程应引起重视的问题,现在也应纳入管理的日程。
在治理渗漏上加大新材料推广力度,如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2.加强建筑防水科技创新
重点研究屋面防水卷材机械固定工艺以及其他屋面应用技术和施工机具,总结各类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措施的实践经验,研发成套技术,制订施工工艺标准或工法,从总体上提高防水应用技术水平。研究外墙节能复合墙体防水技术。
3.提高建筑防水设计水平
防水设计要求认真贯彻执行防水技术规范,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多项规定,合理确定防水等级,周密制定防水方案,择优选用防水材料。选用的防水材料耐久性应保证在10年以上。
设计说明中对防水细部构造要求要详细,且提出严格要求,对地下室底板设计除考虑使用荷载作用外,尚应根据工程结构具体情况,考虑地下水浮力对防水结构的作用影响。
重要工程的防水工程施工图应依据《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执行办法》审查,未通过审查的施工图不能作为施工依据。
图审工作中也应把地下防水工程设计作为审点,把设计中的问题解决在工程施工前。
4.加强建筑防水施工管理
防水施工工程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建筑企业承担,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招投标方式采购建筑防水材料。
防水工程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应具有生产企业提供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性能检测报告,防水卷材产品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各种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和性能等应符合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进场的防水材料应按《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抽样复验,并提出检测报告,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目前防水专业队伍施工操作水平良莠不齐,较多的是材料生产厂家有专业队伍,对这些专业队伍管理也应经考核发放资质证后才允许参与防水施工,且应定期具有资质施工队伍名录,便于施工企业选择。
要将建筑防水质量与工程评优、企业评优挂钩。
转包与分包及质量的处罚,防水工程应明令禁止在材料采购、施工环节搞转包或无序分包,防水工程在工程质量验收上应按与主体工程同等重要程度来控制,对防水工程质量不合格者应规定予以惩罚,使施工企业自身也把建筑防水放到管理重要位置。
5.做好建筑防水技术培训工作
加强设计与施工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技术素质。通过培训,使从事防水设计的人员掌握屋面工程与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和各类防水材料产品标准,使从事防水施工的管理人员掌握各类防水材料的基本性能和施工技术,操作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防水材料施工的操作要领。
6.合理确定防水工程造价,规范计价行为
篇10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应用
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时代。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就是时代的发展产物。电子信息工程是现代新型专业,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工程项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目前在世界上也是非常热门的工程。但是,它的发展历程相对其他项目来说相对较短。因此,也会出现一些问题。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够完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电子信息工程的简单介绍
1.1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现在的计算机合成技术来对信息进行控制,最终对信息进行整合,同时进行相关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在过去,信息几乎都是在报纸或者收音机上呈现出来,而且人们不能观看到影像。但是,随着现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接收到外界的信息,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图片、声音等。除此之外,人们的聊天沟通也开始从书信转移到了网络上,如:QQ、微信、微博等计算机信息技术。从而使得电子信息技术更加智能化,同时还大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所以,电子信息技术在许多方面都有所应用。其实,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也会出现一些问题。1.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1)电子信息工程在教学中的应用。现在是信息时代,许多工程项目都会用到网络。电子信息在许多地方都有应用。首先,在教育中有应用。现在的时代离不开网络,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因此,所接受的信息就更应该先进。首先就是表现在英语的教学上。现在几乎每个学校的英语课都设置了英语自主学习的平台。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是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英语的网络自主学习有很多好处。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具有独立性。学生们可以不受老师的管教,脱离对老师的依赖,自己完成学习。不会因为自己的英语差而害羞、不敢发声。而英语差的学生还可已根据自己薄弱的地方做出调整,弥补自己的不足。而这一切都是运用了电子信息技术而完成的。(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还应用于工程领域。在一些工程建设中,施工之前都需要对施工地点等进行勘察,对数据进行分析。而在以前,都是需要设计师们进行手动的计算。随着信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成熟,现在工程建设的数据就可以输入到专业的软件中,然后计算机直接计算出数据。这样既做到准确无误,又使得工作人员的负担减少而且工作效率大大提高。1.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还在军事、通信安全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军事不仅是需要考虑到军事武力方面,更重要的是信息的传递。21世纪的军事也将其主战场转到了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表现在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以及电真空技术这几个方面。而现在许多国家都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进行绝密计划。比如美国的“棱镜计划”,美国安全局通过该计划来对人们进行绝密的监听,最终对其他国家的机密进行监听,从而危及其他国家的安全。1.4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在航天方面,计算机是应用最广的。因为,航天飞行需要掌握飞行的路线,而要想准确把握飞行路线就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作为参数。而这些参数的出现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支持。首先航天会用到很多的软件,而软件的开发、设计等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比如导弹。导弹是通过卫星导航系统来进行定位的,而卫星导航需要应用电子信息进行操作。1.5电子信息工程存在的问题。虽然现在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发展迅速,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市场环境问题。网络上电子信息的真实性有待商榷。现在,电子信息越来越发达,但有的信息却是不真实的。在电子信息平台上存在许多伪劣产品甚至是仿冒产品,这严重侵犯了知识产权。这就使得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缺乏后劲。其次就是电子信息缺乏创新意识。现在的时代,创新就是主要动力。而虽然现在的电子信息市场发展迅速,许多的平台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大多数网络平台都是相似的,缺乏创新性。这样的话,就会使得消费者们眼花缭乱,对于现阶段的APP出现厌烦的情绪。而且现在的工作人员也缺乏创新能力,因此对当下的电子信息技术缺乏创新性,知识一味地模仿之前的信息软件,套用之前的数据,这同样会影响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
2如何完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2.1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能够使得电子信息技术更好地发展,就需要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其实要想使电子信息技术更加完善,除了客观原因之外,主要就是人的主观因素。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是必不可少的。相关的企业公司应该对电子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大规模的培训。而电子信息技术人员更是应该加强计算机技术,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与此同时,相关的企业还应该在选用人才上严格一些。除了引进一些成绩优秀的工作人员之外,还应该注重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有创新能力。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而创新是与人有关的,是人的主动意识。因此,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以及电子信息工程的良性发展。2.2加强网络平台的完善。到目前为止,网络平台的建设还有些许的漏洞。因此,更应该加强网络平台的完善。现在的网络平台在监督管理方面存在漏洞,这样的话对应用者更是有所损害,甚至可能对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有危害。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建立健全完善电子信息技术。除此之外,要完善我国的在滇西信息网络平台问题上的法律法规。多借鉴一些国外的法律和制度,对我国的网络平台进行改革改善,加强立法监督制度,深化网络平台的改革,根据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的实情来进行法律的改革和完善,保证平台的有序进行。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国家应该调动一个检查小组专门对网络平台上存在的问题以及违法的信息进行打击和监督,建立集体监督机制,最终净化网络平台上的信息,完善网络平台。2.3加大电子信息工程的资金投入。我们都知道,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需要的资金是非常大的。如果在资金这一环节出现差错的话,就会影响到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因此,应该加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资金投入。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需要对电子信息工程重视起来。国家应该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最终保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有足够的资金,从而推进电子信息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家还应该建立专项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科研基金,促进整个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3结论
电子信息技术在许多方面都有应用。虽然我国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相信随着我国对该工程的建设,一定会使得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更加完善。
作者:唐伟 单位:哈尔滨光宇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