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机制制度范文

时间:2023-09-13 17:1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作风建设机制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作风建设机制制度

篇1

第二条、开展对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作风建设相关规定的监督检查,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提高人民群众对作风建设的满意度。

第三条、监督检查的范围及对象:全处各党(总)支部、村(居)委会、各单位及机关工作人员,重点是全处各级干部。

第四条、监督检查内容:全处党支部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落实情况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作风建设有关规定情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以及惩防体系建设情况;自由散漫、违反工作纪律问题;对群众反映作风建设有关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重点检查在落实中央、省、市政策上存在的打折扣、搞变通的问题;“”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情况。

第五条、监督检查方式

(一)督促自查督促各部门对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作风建设的系列规定的情况进行自查自纠,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和办法。

(二)日常督查统筹兼顾,整合力量和资源,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

(三)重点检查在重大节点采取随机抽查、走访询查、专项检查等方式。组织相关部门对群众反映问题突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在全处进行重点检查。

(四)明察暗访明察暗访实行组长负责制,对有关部门和个人依法依纪进行巡查、询问、录音、录像。

(五)集中检查将贯彻落实作风建设系列规定的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内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检查。

(六)社会监督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并定期通报检查和整改落实情况,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认真受理和及时办理作风方面举报。加强作风方面资料的收集和处置,完善群众反映问题的跟进调查机制,及时向群众公开调查处理结果。

第六条、认真梳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分级负责,处置到位的原则,督促限期整改,将整改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回访,整改效果不好的,责令重新整改。

第七条、对违反中央、省、市、处关于作风建设系列规定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八条、对作风建设有关规定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力的、对发生作风方面的问题不制止、不查处、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实行“一案三查”。

篇2

关键词:高校机关;用印审批制度;作风建设

0引言

近来,优化机关工作作风,转变工作理念,建设服务型机关的观念已在各大高校机关管理改革中蔚然成风。但是,长期形成的问题积重难返,一时难以取得显著成效,在高校机关中依然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程序繁琐且宣传力度小、标准不一、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次办公室用印审批制度改革,就是针对以上机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保持机关服务至上、以人为本的传统原则,同时转变思想,改变工作方式,规范并简化用印流程、制作范本、多方宣传等以期在机关中形成工作高效、管理规范、服务认真的工作作风。

1案例展示

“每次都为了不同的事情去校办盖章,隔段时间不去又忘记怎么办了;盖同一个章,但如果事项不同,审批部门和用印环节都不一样。不同的环节有不同的问题,问问题就像挤牙膏一样,有时自己都不好意思问了。现在好了,不光简化了流程,还把常出现的问题和正确范本都列清楚了,再也不用担心多跑路盖不了章了。”这是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印章制度革新后,工作人员得到的反馈。办公室每年要受理几千份用印申请,约有一半师生属于初次办理,由于事先无人告知流程,加之每个人理解不同,经常出现“多跑路、盖不了”的情形。一方面,申请人自认盖章理由充足就急于用印,往往把必要的审批环节当成“折腾”,情急之下甚至要求不审批就用印;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增多的用印需求,复杂的审批环节和要求不一的用印标准,有时连工作人员自己都不清楚该如何办理,还要再向上请示。于是申请人在一次次被告知“应该这样”或“不应该这样”时,无论工作人员态度多么友好和善、委婉耐心,换来的依然是怨声载道。为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建设服务型机关的系列举措落到实处,办公室受政务服务大厅的启发,开始规范用印流程,优化用印审批表,理清各类用印事项,制作流程图和审批表填写范本。本着规范、高效、实用的原则,工作人员在广泛调研其他高校先进做法、耐心听取师生建议的基础上,认真梳理用印事项,简化审批环节,优化用印审批表。如将之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事业法人证书复印件申请表与用印审批表进行合并,去掉原表中“用印类型”一栏,增加了“代办人”一栏,将用印名称由原来的填空变为列表选项。同时结合日常工作实际,绘制了新用印流程图(如图1所示),针对不同事项做了相应的示范表,并在易出问题的环节上标注小贴士,最后制成亚克力板摆在办公桌上,同时送至经常审批用印的部门,并把电子版在办公室门户网站上公布,方便咨询和办事的师生随时随地了解。如此一来,基本做到了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结,实现了主动服务,既解决了以往用印的“乱、慢、错”,又使广大师生切实感受到服务型机关的实际效果,双方可谓是相得益“章”。

2优化用印审批制度的启示

近年来,在中央和教育部“改进工作作风、建设群众满意教育”的号召和要求下,高校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形式陈旧、规章制度宣传力度小、实际执行中不作为等问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这句话似乎成了各类机关作风的缩影。指出:“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要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因此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过程中,高校机关要树立“审批有限、服务无限”的理念,真正做到管理寓于服务。针对新常态下的新形势和新情况,高校机关既要在管理过程中做到严谨规范、稳定有序,又要立足服务打破经验定势,经常自问:已有经验做法还能继续提高服务效果吗?本次办公室用印审批制度改革,在保持机关工作服务至上、以人为本“两不变”的基础上,主动站在被服务对象的角度,通过规范流程、去繁从简、制作范本、多方宣传等做法,实现了转变思想、改变工作方式的“两变”,凸显了高校机关高效服务、管理规范的工作作风。2.1保持“两不变”:服务师生初心未改、以人为本原则未变,体现出高校机关工作服务的永恒性①服务至上,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师生对机关的满意度。管理也是服务,而且应该是有品位、有修养、有责任心、有人文关怀的高质量的服务。因此我们还应该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用印制度改革后,办公室通过梳理各种用印类型,同时广而告之,在规范用印的同时,又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服务,最终提高了校内师生对办公室工作的满意度。②以人为本,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以人为本”既是方法要求也是目的指向,需要机关部门改进作风,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方式和发展的目标;“以人为本”既是管理理念也是服务意识,需要机关部门改进作风,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师生员工对机关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果总是用过时的、陈旧的工作方式来应付新形势、新任务,就很难有大的作为。新常态下,高校机关工作需要以“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不变应“日新月异”的万变,这就需要机关工作人员脚踏实地,围绕基层的发展和变化,真正站在师生员工的角度去思考,不断提高工作的预见性。此次优化用印审批制度,办公室工作人员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能够发现并主动解决问题,努力建立“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一次性告知”的用印服务体系。2.2实现“两变”:转变思想服务为主、改变方式管理为辅,体现出高校机关常变常新的工作作风①转变工作理念,在制度设计上考虑实际工作的可行性。当前,一些高校机关还存在着“屁股指挥脑袋”的本位主义,在设计制度时没有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缺乏必要的思考,习惯站在自己部门的立场上为了制度而设计制度,结果制定的制度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成为了新的瓶颈。这就要求高校机关在制度设计时,必须要转变工作理念,放下机关“架子”,贴近基层,充分考虑管理工作的实际和服务对象的可操作性。办公室在修订用印审批制度的过程中,不仅广泛听取用印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还对兄弟高校相关制度进行了调研,再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反复研究比较中制定了新的审批表。如为方便事务较多的“双肩挑”教师或出差频繁的教师,新表在经办人中增加了对代办人(委托人)的规定;再如将以往大量的填写项改为勾选项,简化合并了同性质、同审批人事项的流程,以大幅提高新用印审批表的可操作性和人性化程度。②改变工作方式,在履行管理职责的过程中体现服务。服务绝对不是一味的顺承和忍让,行事有规办事有则,规章制度是机关进行高校事务日常管理的依据和手段。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便是管理与服务的最佳平衡。如在高校印信管理工作中,科研项目的用印占高校全部用印的绝大部分,一年成千上万个项目如果一味地按照用印人申请院系审核科技管理部门审查主管校领导签批的流程走下来,不仅申请人要跑很多路花费很多时间,院系和校领导也要牵扯精力,而这些项目大部分是模板化的内容,只要科技管理部门发挥好审批职能,完全可以规避风险。因此本次用印审批制度改革中,办公室在取得校领导的授权后协调科技管理部门和各院系,将普通科研项目的用印流程调整为用印人申请科技管理部门审批校办形式审核,不仅大大节省了项目申请人的时间,也提高了办事效率,很好地体现了办公室服务师生、服务院系、服务领导、服务教科研的职能。

3结论

高校机关作为管理学校运转的服务机构,服务和管理都是机关的核心功能。在实际工作中,流程和制度是机关实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体现着规范和制约;而服务则是机关工作的宗旨,服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机关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在保证学校工作健康有序运行的同时做好服务,做到师生满意、领导放心,是一道考验高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永恒难题。总之,高校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王芳.浅谈加强高校服务型机关建设问题[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01):35.

[2]朱瑞.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四个自问[J].办公室业务,2013(02):17.

[3]黄一涛,李晶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造高校服务型机关[J].求实,2010(S1):279.

篇3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前阶段机关作风建设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长效机制建设任务,并对建立市级机关效能监测点工作再作动员。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突出“创效能机关、促率先崛起”主题,着力强化服务,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重点问题;着力攻坚克难,切实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的一些难点问题;着力深化整改,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热点问题;着力完善机制,切实解决集中换届中领导干部的一些思想作风问题,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刚才,3个单位分别介绍了建立和落实长效机制的经验做法,总的感到这些部门思想重视、认识统一,联系实际、措施扎实,督查有力、成效明显,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借鉴。叶鸣同志对建立机关效能监测点作了具体部署,我都同意。下面,我就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加强经常性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机关作风长效机制的建设

党的*届六中全会:“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这对我们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了新的更高要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促进机关作风建设经常化制度化、不断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活动成果的有力抓手,是确保各项服务举措有效落实、不断提升机关服务效能的重要保障。我们要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大局,突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素质提升、机关运行等重点,认真总结机关作风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1、要以“两个年”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完善推动发展的机制。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认真梳理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完善服务制度和机制。要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切实规范涉企收费,严格执行涉企收费项目有关规定和标准,减轻企业负担;加强中介和社团管理,提升中介组织的服务水平。要不断强化企业服务,深入分析涉企科级岗位群众评议意见,完善服务举措,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完善“双百”项目直报、重点项目全程跟踪办理、项目办结限期等制度,推进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健全项目建设“6+X”部门协调等制度,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完善重大外资项目进度通报、跟踪服务等制度,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要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围绕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抓紧建立百项重点项目推进、资金投入、农民培训、结对共建等机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民素质。围绕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建立健全宣传教育机制,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机制,推进“平安湖州”创建深入开展,不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2、要以解决群众利益问题为重点,不断深化完善服务群众的机制。要坚持群众满意标准,着力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机制,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不断拓宽群众诉求渠道,完善调查研究和领导下访、联系困难群众等制度,及时掌握民情民意;实行党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区群众制度,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完善投诉机制,发挥市长热线、行风热线等作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工作“三见面、六制度”,搭建多形式的沟通平台。完善评议制度,继续开展中层岗位群众评议等活动,积极探索机关干部群众评议新路子。要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深入实施“456”民生工程,切实解决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等困难。健全利益发展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为民办实事项目制度,真正让群众受益。健全权益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环境污染、安全生产、企业改组改制中的问题,切实保障群众利益。要着力帮扶困难群众,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使困难群众分享发展和改革的成果。完善“双千万结对帮扶”制度,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完善慈善救济制度,构建救助体系,重点解决重度残疾人、低收入残疾人和一户多残的残疾人生产生活基本保障问题。

3、要以“三创”活动为抓手,不断深化完善素质提升的机制。要紧密结合“三创”活动开展,建立健全干部素质提升机制,提高机关服务水平。要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完善学习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机关学习日和干部在职培训等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制定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全面实行“述学、评学、考学”。完善保障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学习阵地、建设师资队伍。要着力强化成长成才措施,深入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定期筛选一批党员干部,落实针对性培养措施。深化完善干部培养机制,通过上挂、下派、交流、轮岗等手段,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用先进典型激励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全面落实先进性承诺制度,把党员践诺情况作为评比先进及公务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制度,组织党员定岗定职,实行党员社区表现记实,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全面落实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引导机关干部精通业务、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创造一流业绩。

4、要以提高工作效能为目标,不断深化完善机关运行的机制。要按照“三个转变”、“四个服务”、“五个突破”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管理、规范运行、提高效能。要规范行政行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清部门职能;组织开展市级部门审批权限下放问题调研,合理划分市、区事权。坚持依法行政,消除部门权力利益化倾向,切实防止损害基层和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生。完善公共服务机制,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要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服务机制,实行企业项目审批一审一核制和备案制,推行并联审批和全程制,精简办事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完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告知承诺制、AB岗工作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制度,推行导办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健全会议、经费、办文、车辆等制度,严格执行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制度,切实落实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要强化监督举措,加强效能投诉监察中心建设,提高督办水平。充实监督队伍,发挥专职督查人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等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督查活动。建立效能监测点,实行效能指数、一事一评等制度,设立市长接听日、局长接听日,切实强化效能监督。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充分发挥机关效能监测点的作用

建立机关效能监测点,既是进一步拓展群众监督投诉渠道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精心实施,切实发挥好机关效能监测点的重要作用。

1、要充分发挥效能监测点在机关作风建设中的信息收集作用。市级效能建设监测点首批设立40个,分别设在基层乡镇、重点企业、城市社区、新闻媒体、部门办事窗口等单位,既在总体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又在个体性质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初步形成对机关作风建设进行监测的工作网络。要通过这些效能监测点,把作风建设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深入到基层、企业和群众,及时掌握作风建设的真实情况,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推动各部门单位更好地纠正问题、改进工作、强化服务,真正使监测点成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晴雨表”的作用。

2、要充分发挥效能监测点在机关作风建设中的监督推动作用。效能监测点一条很重要的职责,就是受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重点反映机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工作作风、依法行政、办事效率、服务态度、资源节约、廉政勤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各监测点反馈的意见建议,各部门单位一定要切实重视,对投诉问题要落实专人负责,限期办结,限期整改,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市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要加强对各监测点工作的指导,对监测点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要本着“查清事实、分清责任、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的原则,认真受理,妥善处置,真正把监测点的监督作用发挥好。

3、要充分发挥效能监测点在机关作风建设中的跟踪问效作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贵在坚持、重在实效。确保各项整改措施和长效机制真正坚持好、落实好,跟踪问效是一个重要环节。效能监测点作为市级机关效能建设新的监督和沟通渠道,在加强跟踪问效上具有重要作用。要经常深入基层、企业和群众,了解他们对开展作风建设的看法和想法,了解他们对改进机关服务的呼声和愿望,了解作风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部门作风建设工作动态,掌握部门整改落实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督促和帮助部门深入查找问题、完善服务举措;要定期梳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积极为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献计献策。

4、要充分发挥效能监测点在机关作风建设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建立效能监测点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效能监测点建设得好、作用发挥得好,可以为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积累经验,为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也可以为推进各方面工作创新注入活力。要加强对监测点工作的宣传,教育引导机关干部自觉接受监督、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监督;要不断完善监测点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监测点软、硬件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要及时总结和推广监测点工作的新鲜经验,不断扩大监测点范围,全面提升监测点建设水平。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不断增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实效

时至年底,各项任务都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1、要集中精力,加大力度。越是临近年关岁末,越是工作收尾阶段,就越要集中精力、善始善终地抓好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按照年初部署,在思想上更重视、领导上更有力、工作上更深入,特别是要精心组织好市级机关综合考核评议、重点涉企科级岗位群众评议等工作。要加研,及早思考和谋划明年工作思路,力求早准备、早安排、早启动,掌握工作主动权。

2、要突破难点,整体推进。要继续按照“四服务”要求,以推进“两个年”活动为载体,着力解决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点问题,解决好三级换届领导干部思想作风中的突出问题,解决好项目推进中的关键问题,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努力在这几方面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取得成效。通过突破难点、创造亮点、创新特色,带动整个机关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

3、要敢动真格,务求实效。要以良好的作风抓作风建设,敢于较真和抓难碰硬,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抓落实、求实效的工作导向;要强化督促检查,对督查、暗访和效能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该通报的要及时通报、该处理的要严肃处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使机关单位特别是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单位思想上真正有触动,工作上真正有推动,努力建设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机关。

篇4

长期以来,学院党委始终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此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学风方面。在个别领导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倦学习、怕学习、不学习和假学习现象。具体表现在:有的领导干部没有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总是以工作忙,没时间为借口,不愿组织或参加集中学习活动,也不能找时间进行自学;有的领导干部则认为自己的能力水平已经能胜任工作需要,没有必要在学习上下功夫,对待学习存在应付了事的思想;有的领导干部对待学习只是抱着装点门面的态度,不能刻苦钻研;有的领导干部存在上面抓得紧,自己学一学的情况,缺乏学习自动性,没有养成经常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2、思想作风方面。个别领导干部思想保守,进取意识差。具体表现在:有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习惯于凭主观、想当然;有的领导干部工作上放不开手脚,患得患失,缺乏魄力,不敢大胆尝试;有的领导干部安于现状,工作标准不高,停留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3、工作作风方面。个别领导干部在工作上作风漂浮,缺乏求真务实精神。具体表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不深入工作实际,对待工作蜻蜓点水;有的领导干部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工作上的短期效益或成果,没有长远打算,不能够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把当前的形势和学院的实际联系起来;有的领导干部部门利益至上,不顾大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4、领导作风方面。个别领导干部存在宗旨意识淡薄,漠视师生利益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不习惯走群众路线,、官本位主义思想严重,爱打官腔、说官话,做事不民主,遇事不愿意听取师生呼声,更不愿意采纳别人的意见,喜欢搞一言堂,独断专行,自己说了算;有的领导干部平时喜欢走上层路线,不喜欢深入基层,不愿意和师生打成一片,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群众面前总是高高在上;有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上,不能够以身作则、起到率先垂范作用,而是甘居落后,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混同于一般群众或一般干部;有的领导干部在事关师生冷暖,关系到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问题上,表现得漠不关心,置之不理。

5、生活作风方面。个别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不够严谨,自律意识差。具体表现在:有的领导干部自身要求不够严格,不能够按照党员干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能够较好遵章守纪,习惯于自我放纵,我行我素;有的领导干部在生活上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能过勤俭节约的苦日子,养成了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有的领导干部生活情趣不够高雅,没有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习惯,而是偏爱于吃吃喝喝、唱歌跳舞或游山观景等。

学院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以下特点:

一是主观性较浓。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中央长期以来所坚持的,并且采取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措施,但是个别领导干部在主观上总是不重视作风建设,停留在口头上多,落实到实际中少;二是普遍性较广。上述问题在领导干部中可以说普遍存在,只是或轻或重、或多或少的区别,尤其是在学风和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具普遍性;三是隐蔽性较深。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涉及到个人生活方面和个人工作方法问题,往往不易被组织掌握,造成有问题难发现、有毛病难查处的局面;四是影响性较强。领导干部是一面旗帜,其作风好坏直接关系到党风校风和学风,领导干部的作风正,其下属自然会增强自律意识,相反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必然上行下效;五是危害性较大。领导干部是师生关注的焦点,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的形象,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师生员工必然产生敌对情绪,从而影响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六是危险性较高。可以说,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无小事,极个别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和平时不注意作风建设有着其必然联系。

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分析学院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外界环境的冲击。受市场经济影响,个别领导干部存在利益至上的思想,只顾个人利益、部门利益、眼前利益。同时封建残留思想形成的官本位主义、我党长期执政在个别领导干部中形成的盲目优越感、西方思想冲击形成的攀比享乐意识交叉作用,也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二是主观认识的不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别部门不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有的认为是务虚不想抓、有的认为吃力不讨好不愿抓、有的怕得罪人不敢抓。另一方面是个别领导干部忽视自身作风建设,片面认为只要不违法违纪就是好干部;三是教育管理的滞后。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尤其是对作风建设方面还是老办法,停留在简单的学习教育,没有从深层次研究和探索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四是规章制度的欠缺。一方面是制度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对领导干部权利运行的规范、制约、监督等相关制度还不健全,现有的制度原则内容多,具体操作办法少。另一方面是执行的不到位,执行缺乏连续性,落实没有实效性;五是监督考核的不力。相关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没有将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干部选拔任用考核体系。同时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监督还不能全覆盖,存在监督盲区。

二、学院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院党的全面建设,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影响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进程。因此,要下大力气,有的放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针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

1、要提高认识。学院纪检监察部门要提高对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重点解决抓和不抓一个样、抓好抓坏无所谓的认识问题,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教育、管理、监督力度,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各级领导干部也要增强自觉性,注重自身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2、要加强教育。要在领导干部中,广泛深入开展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核心的领导干部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教育,使领导干部牢记宗旨,淡泊名利,自觉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服好务;要大胆改革学习培训方式,切实突出学习教育的目的,加强对领导干部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战略,组织领导干部参加多种形式的进修、培训、考察等,开拓视野,解放思想,使领导干部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决冲破一切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做法,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3、要建立长效机制。要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进行部署和落实,首先要明确职责,学院党委要负总责,学院纪委要承担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还要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涉及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明确牵头部门和具体工作部门,形成作风建设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监督的工作局面;其次要组织人员深入研究和探索作风建设的规律,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及时完善和健全规章制度;最后要形成常态机制,要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落实责任,负责牵头的部门要抓好工作的落实,要克服上面有要求紧一紧、上边不要求松一松的行为,做到作风建设时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4、要完善制度。针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并以此健全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要建立科学实用的学习制度,民主公开的用人制度,实事求是的绩效评价制度,勤政为民的廉洁制度,客观公正的奖惩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要建立和完善首问负责制、领导干部接待日、恳谈日制度、领导干部民情调研制度、蹲点帮扶制度等督促领导干部亲民为民的工作制度,使领导干部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抓落实,做到令行禁止。

5、要强化监督。应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很好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进一步扩大监督的视野和范围,不但要对领导干部进行八小时以内监督,更要延伸到八小时以外监督,切实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将领导干部的一切行为都置于党纪国法、社会道德和校规校纪的严格约束之下,通过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不但要管住管好自己,模范地照章办事,模范地遵纪守法,还要管住管好自己身边工作人员。

6、要细化考核。要把干部作风状况作为考核、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作风好坏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硬杠子”,大胆提拔任用作风扎实、业绩突出的干部,对作风飘浮、弄虚作假、工作面貌难改的干部予以调整;要制定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具体标准,实行赋分量化考核办法,树立无功就是过的考核评价导向,并运用考核结果,升降任免干部;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要组成考核小组,负责指导、督促、检查、考核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情况。

7、要严厉查处。纪检监察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索拿卡要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现一起,严查一起;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对部门、单位因干部作风出问题的,除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处理,还要逐级追究领导责任;对弄虚作假、贪图享乐、不干实事、损害学院和师生利益,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要予以严厉惩处。

三、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几点构想

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必须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形成用制度约束、用制度管人的常态机制。

一是要建立权责一致的责任机制。学院党委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要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研究,全面部署,狠抓落实;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牵头、纪委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全院参与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工作格局,推动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要落实责任,学院党委领导班子要负总责,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班子成员要分工负责,切实担负起自己分管范围内作风建设的责任;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实行问责制和倒查制;学院纪委要采取切实措施,研究作风建设的规律,解决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力争抓出实际成效。

二是建立和完善对作风建设的评价机制。学院党委要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各部门责任制考核范围,将其作为评价各部门及领导干部个人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组织人事部门要改进对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把领导干部思想、学习、工作、领导、生活作风作为个体考核的重要内容,细化、量化考核指标,采取群众测评等方式加强考核,通过作风考察准确识别干部品行,评价干部政绩;要不断研究和探索作风建设考察办法,实现定量考察与定性考察、临时性考察与经常性考察的统一,以此增强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要把领导干部作风的好坏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于被群众举报或督查发现作风问题的领导干部,经核查属实,一律不得提拔,防止“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

三是建立制约有力的监督机制。要加强内部监督,进一步完善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以强化党内监督为核心的监督机制;要强化外部监督,设立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延伸对领导干部工作时间之外的监督,注重对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全面掌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真实情况;要创新监督方式,实行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情况报告制度,要求领导干部定期将个人的思想作风等情况向组织部门报告。要严肃查处,对群众举报或查出的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四是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长效学习机制。学院领导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坚持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坚持自学,不断丰富做好领导工作的本领和知识储备;要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培训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加大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促进知识更新;组织人事部门要创新学习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和制约各级领导干部参加学习,要注重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坚持因人施教、分类施教,提高领导干部参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坚持经常性培训和短期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引导领导干部开展学习;要做好重点人员的培训工作,对新提拔、交流的领导干部要加强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和本领。

篇5

一、整治范围和内容

本次干部作风建设专项治理活动在全机关全体干部和直各单位中开展。着力解决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有些上级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落实不彻底,停留在表面,对落实难度大的决策部署,缺乏有效的执行力,造成工作滞后现象。

二是干部贪图安逸,怕吃苦,缺乏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激情。

三是工作方式方法简单,主动关心群众利益不够。

四是上班迟到,有睡懒觉现象

五是有浪费水电情况。

二、整治步骤

作风建设专项治理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阶段;二是检查追责和评议担责阶段;三是完善制度和总结评比阶段。

(一)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阶段(7月15日前)。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引导干部群众深度参与,动员宣传媒体深度介入,组织职能部门深度跟进,大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了作风建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结合各单位民主生活会查摆出来的问题,主动自查自纠,切实把问题搞准、把原因搞清、把方向搞明、把工作搞实。要采取适当方式就加强作风建设的相关举措进行公开。

(二)检查追责和评议担责阶段(7月15日—7月底)。作风建设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受理举报、明查暗访、专项检查、听取服务对象基层群众和各方面代表人士意见、组织专项评议等方式,查找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弄清情况,落实责任主体,依据《机关工作作风问责暂行办法》予以问责。问责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凡自查自纠阶段自己已经解决的问题可从轻或免于问责,自查自纠阶段没有解决或自查自纠结束后出现的问题从严从重问责。

(三)完善制度和总结评比阶段(8月份)。各单位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部门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制、重点项目定期通报制、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着力从制度层面建立保证良好作风的长效机制,及时把成功的经验转化为制度和规定,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速增效、清风正气。11月底作风建设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整治结果

篇6

2013年,宁夏邮政公司根据集团公司的部署安排,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动员学习、查找问题、完善制度、整改提高等阶段的工作,使宁夏邮政机关作风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为推动企业进位争先、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仅结合宁夏邮政开展机关作风建设的做法,就如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笔者以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学习教育,提高认识

加强作风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于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这是作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主动性。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就是形象,作风系于企业发展,系于企业兴衰,一个企业、一个单位,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干部的形象,好在作风,坏也在作风;广大职工对干部的态度,敬佩的是作风,不满的也是作风。特别是“民以吏为师”,干部的行为、作风对一个企业、一个单位起着强烈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干部的作风已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单位风气的直接参照物。广大干部只有树立良好的风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能带动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风气的转变。要认识到,作风就是力量,好的作风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是一种可以转化为物质成果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加强作风建设是打造一流机关、建设一流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是干部成长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积蓄强大势能,聚合强大力量,企业才能具备凝聚力、内动力、竞争力和执行力,从而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领导重视,以身作则

加强作风建设,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是关键。领导干部带头,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经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领导干部带头,既是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也是职务责任。领导干部带头,不仅要在“说”字上带头,更要在“行”字上带头。所谓“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说的就是行重于言。同样,在作风建设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这里,一是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工作。各级单位、各个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作为本单位、本部门作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本部门的作风建设工作要给予高度重视,负起责任,把作风建设作为企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日程,摆上突出位置,真正亲自抓、动手管。二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自己的工作作风。如果说职工看干部,那么,干部看的就是本单位、本部门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的言行,对下属工作人员起着示范和表率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头带好了就是无声的命令。“己不正,焉能正人”,就是这个道理。好的作风是一级一级带出来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从我做起,从领导做起,时时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因此,在作风建设工作中,必须发挥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既要亲自抓,更要带头做。

三、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各级干部是作风建设的主体。要广泛发动,全员参与,这是作风建设的基本动力。每位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品质、精神状态、工作能力、服务水平,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代表着干部队伍的形象和作风。如果没有广大干部的共同参与,作风建设是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的。因此,务必要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作风建设的合力。一是要广泛发动,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力求多解决一些认识上的问题。二是要切实分析本单位、本部门在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力求做到针对性更强一些,有的放矢。三是要丰富作风建设工作的形式,力求使作风建设工作更具吸引力。四是整改措施要得力,方法要适当,管理要严格,奖惩要适度,保护大家的积极性,树立正气。要通过努力,使转变作风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四、查找问题,整改提高

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着方方面面的复杂原因,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着眼于长远建设,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同时,作风建设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抓起,从“小事”干起,在一段时间内,抓住影响干部形象、影响工作效能的,职工群众反映最为集中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认真进行梳理,下大力气进行集中治理和整改。在这里,找准问题与差距是改进作风的前提,只有问题找得准,才能对症下药,使整改工作更有针对性。要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整改措施重点要突出,要求要明确,既要有近期具体措施,也要有长远努力目标。为事之要,贵在求真,求真之要,重在务实。加强作风建设,不仅思想认识要提高,整改工作更要到位,不能“只打雷,不下雨”,或者是“雷声大,雨点小”。要通过认真地查问题,不懈地抓整改,使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努力地改进文风、会风、学风,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水平

五、健全制度,完善机制

篇7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事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分析当前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除主观上与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密切相关外,客观上也由于目前作风建设的机制缺失或不完善。因此,必须着重在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高水平上下工夫,努力在体制和机制上有所创新,积极构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强化思想教育机制。加强学习、强化教育是提高理论修养、增强党性、改造主观世界的有效途径,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分层施教理念,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抓作风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坚持整体推进理念,注重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既要针对党员干部思想和作风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整治一段时期内的突出问题,又要注重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平台,推动思想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把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体现到干部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中去。

建立责任保障机制。把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之中。首先,明确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既要自身过硬、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又要认真负责、带好班子、带好队伍;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按照分工,切实负起分管范围内的作风建设责任,具体抓落实。其次,落实部门分工。各有关单位切实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第三,实行治庸问责。通过举报、效能投诉、明察暗访、民主测评和考核等方式,及时发现党政机关及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对抓作风建设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督促和批评;对工作长期松懈,出现重大问题和失误的,将追究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监督,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外在动力,有利于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关口前移,加强防范意识。在着力抓好民主生活会、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党内监督制度落实的同时,要将监督关口前移,把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延伸到“八小时以外”,加强对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考察,全面了解干部的作风表现。二是同步共进,完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和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不断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进一步扩大监督的视野和范围,切实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将领导干部的一切行为都置于党纪国法和社会道德的严格约束之下。三是严肃执纪,加大惩处力度。对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违纪违法问题,必须坚持严肃惩处,绝不手软,发挥案件查处的威慑作用。

篇8

1.强化企业内部党员干部与员工的思想教育

要强化企业党员干部的理念,学习党的十会议精神,在工作中实践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员干部为代表创建新的工作氛围,强化企业各部门职能,提升服务意识,强调合作协调的重要性,细化绩效考核标准,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效率。

可以通过几个方面进行具体体现:首先,企业领导在面临重大抉择或对重点问题的解决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对问题的深入调研为根据,撰写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提出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大纲性计划。其次,经常组织培训,降低由于工作人员技术方面的问题引起的开支。第三,坚持轻车简从,企业对内部的车辆配备情况严格登记,规范车辆使用管理。

2.通过制度的完善落实八项规定作风建设

为了能够强化企业的作风建设,使“八项规定”精神能够在企业落地生根,需要在企业落实一套符合企业实情的、可操作性强的作风建设制度。同时对企业现有的管理体制做出进一步的完善,优化企业的运行机制,营造一个有利于作风建设活动开展的环境。在会议召开方面,企业应本着简化时间、减少行动、控制规模、提升质量、提高效率的原则,同时降低经费、精短会议、精简人员。

3.加强内部监督贯彻八项规定在企业落地生根

在企业内部强化监督是贯彻规定落实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种方法来强化监督的力度。首先,强化企业内部党支部的监督功能。其次大力倡导社会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使企业的作风建设时刻被群众所关注,督促领导干部将作风建设工作作为常态进行落实。首先,在企业管理中,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按时进行述职报告、谈话,企业中党员干部按规定上交个人报告等,对于部分作风建设出现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做出警示与训诫。除此之外,企业应制定制度,定期的通过审计部门或者纪检机构对企业的各部门即个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有问题的部门及个人责成其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并向监督部门上交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其次,在监督渠道与方式上进行创新。

4.创建工作机制,促进八项规定在企业落地生根

为促进企业党员干部进一步落实作风建设,实现八项规定真正意义上的在企业落地生根,企业应建立一套实用性强,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企业在用人上要坚持以作风建设为指向,坚持选人作风优良,选择作风优良的人,在企业内部形成看品行、重实干的选人标准。首先,宣传企业内部作风优良的典型,树立作风典型示范。其次,建设并完善作风建设考评机制,在企业内部间各种绩效考核与作风建设挂钩。对作风建设考评成绩差的干部,根据情节进行处分,对作风建设考评成绩好的干部予以奖励并中用。第三,完善企业作风建设责任制,强调企业内部党员干部的责任,整体提升企业作风建设的效率,进一步促进八项规定精神在企业落地生根。

5.加强内控让八项规定精神在企业落地生根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持续开展党员干部宣传教育,力抓企业制度机制完善和廉防体系建设,有力推动了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和勤俭节约意识的提升。

该企业利用每月中心组学习、企业经理办公会等形式,学习宣传党的十精神和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以及省委“十项规定”等精神,提升了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反腐倡廉、勤俭节约意识,增强了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为了将有关精神落到实处,企业应该严格加强各类费用控制,全面推行费用预算管理,严格执行资金支付审批制度,建立了费用归口管理部门及费用责任主体责权清晰、层次分明的两级管控体系,按照“先预算、后发生”和“先审批、后核销”的原则严控各类费用支出;进一步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全面压缩业务交往费、差旅费、办公费。

与此同时,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强化领导干部进基层、访职工和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的务实之风,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基层及职工的实际问题。让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结合工作联系点制度,坚持深入基层,及时掌握并帮助解决基层单位和职工生活的各类问题;企业主要领导带队,对各基层单位进行走访调研,掌握基层生产经营状况,有效促进职能部门与基层单位的沟通和人员的相互了解与交流。

6.制定贯彻落实配套制度或措施办法

篇9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现提出20*年市体育局作风建设工作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20*年市体育局作风建设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又好又快发展为主线,以开展“优质服务推进年”活动为抓手,以服务基层、服务民生为重点,创新举措,破解难题,强化实效,全面实现效能提速、服务优质,为建设“体育强市”,建设南京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一、围绕为民办实事,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民生是根本,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体育要以落实民生指标、提升幸福指数为出发点,把富民优先、普惠百姓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立足点,使全体市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

第一,要大力弘扬务实为民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风,始终保持正派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倾听民声、关注民生和解决民忧上来。要坚决反对各种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时刻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挂在心上,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第二,要加快落实体育惠民的举措。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围绕落实“五有”要求,制定针对性、时效性、普惠性更强的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关责任部门要明确责任,严格按标准和时间节点完成办实事任务。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与群众利益有关的各项体育工作,特别要做好全民健身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第三,要努力减轻基层负担。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了解实情,解决困难,变领导为指导,变管理为服务,努力当好基层工作的指导者和服务者。针对基层反映的会议多、台帐多、指标多、检查评比考核多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各种考核评估方案,制定更科学的考核办法和标准,激发基层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基层的工作量,让基层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之中。

二、围绕提升效能,突出重点环节,进一步提高机关行政效能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国家意志的代言人,是行政权力的执行者。机关行政效能如何,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第一,要强化行政执行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政府权威,做到下级服从上级。上级决定的事项,下级要坚决执行,绝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从自身利益出发,有利的加以执行,不利的加以抵触,也不能遇到难题就停滞不前。在执行过程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要积极主动加以解决,解决不了的也要在坚决执行的基础上向上级反映情况,而不能借机不予执行,更不允许自行其事,不负责任的乱执行。

第二,要切实整改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去年机关作风和处室作风评议过程中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机关、直属单位、区县体育局3个座谈会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和思考,采取切实措施,抓好整改落实,促进机关作风有明显改进。有关处室和单位要逐项逐条列出整改计划,特别要把几年来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和重复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措施,下决心加以解决。局“一抓三负责”领导小组将根据情况,对机关处室和有关单位作风建设整改情况进行督察和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第三,继续深化机关处室作风建设。机关处室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在去年处室作风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将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深化重点处室和重点环节的作风建设,继续推行机关处室工作目标责任制。要强化工作落实的力度,抓住不落实的事,盯住不落实的人,切实解决中间梗阻、政令不畅等问题,提高机关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整体水平。

第四,切实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今年是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的“巩固提高年”,要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为契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行政执行力,重点围绕提高应用能力,深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机关办事效率。机关处室间要加强沟通协调,有效整合机关服务资源,减少内耗,努力提高机关整体行政效能。探讨和建立符合体育系统的能级管理、绩效考评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全系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程度。

三、围绕完善机制,强化目标责任,进一步打牢机关作风建设基础

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常抓不懈,并在完善长效机制和构建制度体系上下功夫,才能真正打牢机关作风建设的扎实基础。

第一,要坚持落实机关作风建设人人有责的责任体系。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重点在责任落实。市体育系统作风建设在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的领导下进行,分管局长按照分工抓好分管部门的作风建设,基层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机关处室负责人“一岗双责”,建立完善一级抓一级、人人有目标、层层有责任的责任体系。各区县体育局也要高度重视本部门的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切实改变机关作风,重点要抓好市运会赛风赛纪。领导干部要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要求下级机关做到的,上级机关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

篇10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林业队伍和干部个人自身作风建设的现状,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深入查摆剖析,进一步深化执行力度建设,突出治庸治懒,弘扬新风正气,着力解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干部队伍作风进一步转变,推动我县林业事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二、目标要求

“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治庸治懒、提能增效、狠抓落实”为重点,以勤政、廉政、善政为目标,着重解决林业系统少数干部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干劲不足、执行不力、管理不严、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民风,使“畏难、畏苦、畏事、畏失、畏变”等事业心减退、责任心不强、落实和推进工作不力的“庸、懒、散”等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使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得到进一步增强,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从而在林业系统内营造出干事业、讲效能、抓落实、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形成一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有力的队伍。

三、主要措施

(一)广泛动员,狠抓学习之风。采取以自学为主,结合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报告会、交流会等多种方式,深化干部职工自身素质和知识教育,组织全体林业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县委全会、县纪委八届六次全会内容,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努力做到自身素质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与履行职责相适应。

(二)切实抓好年度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各单位、科室要认真贯彻县委八届九次全会及省、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全县林业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切实把作风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上,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短期抓食用菌、蔬菜,中期抓笋竹林、水果,长期抓香榧、油茶”发展思路,继续深化两大改革,努力实现林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提升”,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林农快速增收、产业加速发展、生态文明全面推进,为*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三)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要继续以农村“12345”工程为载体,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积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调查研究、帮助林农解决实际困难,从“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角度出发,组织林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到山头地块手把手向林农传授林业先进实用技术,围绕产业发展、林民增收、林区稳定的要求,切实为林农解决技术上的难题,真正为利农惠农,促农增收做好服务。

(四)扎实开展“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优化干部作风、推动产业发展、推动项目建设”的效能排行榜活动。以“服务效能大提速”为抓手,深化以“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基层,让群众满意”为内容的“三服务一满意”实践活动,着力提高每位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把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活动重点,做到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有效服务、优质服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纠风工作成效的标准,努力提高服务林农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进一步营造全系统创业创新、团结拼搏、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工作氛围。

(五)努力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依法行政能力。扎实推进行政许可职能事项和集中改革,进一步清理、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少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完善行政服务体系,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牢固树立“宁愿自己麻烦百次,不让群众麻烦一次”,真正达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承诺限期办理”的高效优质服务目的,对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必须在规定时限内给予办理,不得拖延。继续开展行政执法大检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突出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为民办事的执法宗旨;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执法原则,努力开创林业行政执法工作新局面。

(六)切实加大省“四条禁令”执行力度。严格执行在工作日或公务活动中“严禁擅离岗位、擅离职守;严禁网上聊天、炒股、玩电脑游戏;严禁中餐饮酒;严禁在办事、办证中接受当事人宴请和礼品、礼金”的省“四条禁令”规定。认真落实《浙江省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大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的明查暗访力度,从严查处“庸、懒、散”和“吃、拿、卡、要”行为。

(七)广泛开展“五查五看”活动。一查政令是否畅通,看是否存在“中梗阻”问题;二查机关作风,看是否存在冷漠生硬、作风粗暴问题;三查工作效率,看是否存在不作为、乱作为、敷衍塞责、推诿扯皮问题;四查依法行政,看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政问题;五查执行制度,看是否存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问题。对“五查五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尤其对少数干部职业事业心减退、不履行自身职责以及违反《*县林业局有关工作管理制度汇编》中的规定,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八)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推行干部身份证制度,机关干部实行“一牌一卡”制,公开干部的照片、姓名、岗位、职务、联系方式及本单位效能办的监督电话等基本信息,进一步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民主评议机制,以“千局万站优化发展环境”为载体,深化拓展“三服务一满意”活动。把群众的评价作为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第一标准,深入开展“公诉民评”创建满意机关活动。推行作风建设奖惩激励机制,把作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单位、科室年度考核目标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

四、方法步骤

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发动阶段(5月)。召开系统“深化作风建设年”动员会,进行全面部署;成立组织,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并结合林业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各单位、科室要结合自身特点,组织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为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五查五看”阶段(6—7月)。各单位、科室对照“五查五看”内容方法,全面开展“查问题、找差距”活动,每个干部写出自查报告,进行自我剖析;系统内开展作风民主评议;各单位、科室和个人制定整改措施。各单位、科室梳理出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于7月23日前报局执法监察室。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阶段(8月—9月)。各单位、科室和个人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和不足,认真进行整改。每月13日前,各单位、科室将整改落实进度情况报局执法监察室。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阶段(10月—11月)。各单位、科室和个人分别写出总结报告。各单位、科室在活动总结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把活动成果转化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对活动中表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及时推广。

五、措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全体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对巩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为推动“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局“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执法监察室,联系电话:*,负责“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日常工作。

(二)强化监督检查,务求工作实效。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重在实践,重在实效,重在群众满意,决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我局将对各单位、科室及干部个人实行动态绩效评判制,届时将考评结果作为年终单位考核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