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会计核算方法范文
时间:2023-09-13 17:1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变更会计核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首先,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之所以成为普遍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企业制度改革过程中,企业产权归属关系界定不清楚,强调政企分开、自主经营的同时,作为企业产权最终所有者的监督机构的监督职能受到削弱,而代表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监督机构却未能建立,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受害对象不明确,因而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督,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突出。
其次,由于产权归属不明确,导致企业会计监督权的缺位,经理把持企业,形成所谓的内部人控制局面,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而往往与企业利润最大化背道而驰,扭曲了会计信息作为企业经营最大化的手段,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在人事上由企业负责人任免,财政部门只是在业务上进行培训,在会计监督上没有真正行使企业所有者的权利。
最后,产权归属明确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如果企业产权主体明确,当其产权受到伤害时,可通过交易行为达成协议,以确定损害方应为此所付出的代价,从而达到资源优化的目的。反之企业产权不清晰,将会使部分产权置于公共领域,形成所谓的“公共产品”,为谋求公共产品产权利益的企业往往扭曲会计信息。例如承包经营,产权界定是基于短期的利润指标,有的承包人就通过少提或不提折旧,将费用资本化等手段来追求短期利润,不顾企业长远发展,并使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全面、不真实。
二、会计制度的不完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
1.按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中规定,企业的许多经济业务在会计核算方法中具有可选择性,从而引起会计信息失真。例如企业存货的计价方式就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分批实际法等多种方法,另外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坏帐处理方法、对外投资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等等,都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即使是两个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完全相同,不同的方法对期末存货及销售成本的水平有不同的影响,因此,财务报表数据有所不同,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发生扭曲。可供选择的方法越多,会计主体就越倾向于选择对反映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有利的办法,而不管该办法是否能客观、公允的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供选择的方法越多,会计主体就越可能频繁地变更会计核算方法,而不论这种变更是否合理、合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2004年笔者参加了集团公司2003年度财务审计工作,集团公司下属企业在建工程及改造工作已基本结束,但集团下属企业固定资产总额增加较少,多数完工投入运行资产不转资,通过少提折旧来调剂利润,达到完成承包任务的目的。
2.财务报表运用货币计量,本身就有局限性。首先币值稳定假设本身在剧烈的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是不成立的,因而建立在币值稳定基础上的财务报告在物价持续、剧烈变动时,不可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次当前有不少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例如在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中,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是企业的巨大财富,但人力资源的价值在财务报告中却不能得到反映,知识产权的真正价值也难以在无形资产中显现出来。
3.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固有的估计和专业判断会引起会计信息的失真。无论是会计准则还是会计核算制度,都是连接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桥梁,但会计学本身并不是一门精算科学,允许有大量的估计和专业判断,这种学科属性反映在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中,就留下大量的估计和判断空间,使得会计信息或多或少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会计主体实际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4.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滞后性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另一制度原因。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作为一种规范,往往落后于经济业务的发展速度,致使企业完全按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去核算,在没有相应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期间内,会计主体对这些经济业务或现象要么不作任何核算和披露,要么核算和披露不充分,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琼民源”事件的教训导致了中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产生,便是典型的例证。再如在我国前一段时间,因缺乏期货投资及其他新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披露的规范,导致许多拥有期货投资和其他新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主体因未披露或披露不充分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5.会计的一些法规的相对不稳定性造成制度执行的效果差,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一项规章制度出台后,将会影响到我国各行各业的经济活动,因此,如果会计规章制度变动得太频繁,将会使这些规章制度涉及的单位难以应付,各单位执行的力度不统一,久而久之,这些制度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例如资产评估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一些上市公司利用资产评估来虚增企业的资产和利润。
三、消除会计信息失真制度因素的对策
1.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真正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明确产权关系,完善制度,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产权制度及相关的产权监督系统。对于产权问题,应明确关系,划小共有产权的范围,缩减层级,变过去由政府委托管理为产权人直接委托人管理,产权人对于人有直接的任免权利,从而强化产权人的监督作用。在明确产权关系的同时,应建立和完善人市场,企业所有者从市场选择人,人市场应存在激烈竞争,构成对人的威胁机制,对于不称职的人实行市场禁入制度。与此同时,完善对人的绩效考评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使人忠实的完成其职责,克服人行为失控及操纵行为。
2.强调和规范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在证券市场发展的新形势下,会计信息已真正成为投资者判断企业机会和风险、引导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适应这些变化,我国对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许多新的具体要求,比如,要求企业披露各企业的分部信息,使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不同分部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了解分部风险的大小,从而在总体上把握企业风险和机会,这样投资者对未来预测就多一分把握,少一分不确定性;同样,由于会计假设和估计的存在,使得会计报表的数据只能是相对真实,而不可能绝对真实、因此必须要求企业在会计报表中,除反映货币信息外,还应通过表外附注等其他形式提供对决策有用的非财务信息(例如重大投资项目、人力资源、环境信息等),或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做出修正,改变确认标准增加会计报表的容量,使得现今被排除在报表之外的一些重要信息也能得到明确而恰当的反映。
3.加快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步伐,为会计核算和报告提供规范。应当看到,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尚在建设中,还需进一步完善。为此我们应当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现实情况及趋势,加紧制定适合我国国情、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并适时地对已经的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修订,为会计核算和报告提供及时、权威的规范,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在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中,严格规定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使用范围,加大各种具体会计核算方法使用的审批力度,对于变更会计核算方法的行为做出严格的规定和披露。
4.在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中坚持“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多种计量属性结合使用”的原则,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历史成本虽然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的特点,但缺乏相关性,在科技进步迅速、物价变动幅度大的社会背景下,往往难以反映会计主体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导致高估资产或造成潜亏。因此,应当以历史成本为主的前提下,采用公允价值、脱手价格、现行价值等多种计量属性结合使用,以更为可靠地核算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使会计信息更接近实际。另外,在保证传统的会计核算基础上,根据我国目前的物价变动特点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程度,选择一些受价格影响较大的项目进行必要的调整,并把调整的情况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详细说明,以供会计信息使用者参考。随着多种计量属性的引入以及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中的广泛和深入应用,会计信息会越来越接近实际情况。
篇2
一、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转换和股权转换。然而,在一些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却被用作利润操纵的重要手段。年关将近,那些净资产收益率不到10%的公司或亏损公司,纷纷进行资产重组,把非上市公司的利润转移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是上市公司乌鸦变凤凰的诀窍。在2007年四家业绩预增1000%以上的公司中,靠业绩重组实现利润暴增的占60%以上。
华仪电气2007年10月30日公告,因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后,公司主营业务发生根本性变化,资产赢利能力大幅提升,预计公司2007年1—12月份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长2700%以上,上年同期(未按新会计准则调整)净利润为254.41万元,每股收益为0.01元。
国兴地产由于公司已于报告期末完成了新增股份购买资产等一系列资产重组工作,进入公司的房地产业务在四季度将产生显著的效益。2007年1—12月业绩同比增长3500%~3800%左右。2006年度业绩:净利润1 348 234.58元,每股收益0.021元。
二、变更会计核算方法调节利润
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将长期投资收益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投资企业就可以按照占被投资企业股权份额核算投资收益(即是实际上没有红利所得)。同时,所得税法则是根据投资企业是否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红利及红利多少来征税的。因此,在被投资企业赢利的情况下,将投资收益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一方面可以虚增当期利润,另一方面却无须为这些增加的利润缴纳所得税,真是一举两得,生财有道。事实上,改变会计核算方法已成为一些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一种手段。
三、长期潜亏挂账调节利润
1.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及其他原因,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因它是企业的销售业务也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因此,一般而言,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对企业业绩影响很大。但对于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极小,按规定应转入坏账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按规定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转为坏账。由此可见,应收账款对收益的影响极大。在现实中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即企业为了虚增销售收入的需要而虚列应收账款,因此,对于由于“应收账款”科目而导致的利润操纵一定要引起特别的注意。
2.待处理财产损失长期挂账:这种损失是由于当期某种原因造成的,应在当期处理,但若有意不在当期处理,使当期费用减少,从而达到虚增利润之效果。
3.在建工程长期挂账:这主要体现在大部分企业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时,都会对外部分融入资金。而借款须按期计提利息,按会计制度规定,这部分借款利息在在建工程没有办理竣工手续之前应予以资本化。如果企业在建工程完工了而不进行竣工决算,那么利息就可计入在建工程成本,从而使当期费用减少(财务费用减少),另一方面又可以少提折旧,这样就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虚增利润。
篇3
关键字:企业所得税原则课税
税收原则一般有公平原则、效率原则、法定原则、财政原则等普遍适用于各个税种的总的原则,但由于税制结构中各个税种的特性不同,因而各税种均应具备体现自身特征的课税原则。我国税收理论界对税收原则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对一般性税收原则的论述,缺乏对单个税种课税原则的概括和总结。就企业所得税而言,笔者认为在税收学上至今尚未概括和总结出切合该税种原理和特点的课税原则。本文将根据企业所得税的特性,借鉴会计学、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探索性地提出我国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原则体系,并结合我国的新的企业所得税立法提出应用建议。一、纯益性课税原则企业所得税的纯益性课税原则,是指对企业的纯收益征税,这种纯收益在税收上即是指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是对企业的收入征税,而是对其纯收益征税,近似于对企业的利润征税,这区别于流转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按照税法规定允许扣除的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所以,企业所得税最具有量能负担的特征,它不影响企业的简单再生产、不伤及税本,具有“良税”的美称。我国现行税制的某些规定没有根据此原则进行规范。例如,现行企业所得税实行计税工资的做法,对企业发放给职工的超过计税工资标准的部分,也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违背了所得税纯益性课税的原则。不少企业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大于800元或960元的计税工资标准,对超过标准的工资作为企业收益征税,实际上是对社会总产品(c+v+m)中的v部分也征收了企业所得税,课税的结果会造成有一部分税款属于是没有物资保证的虚假税款。因为这部分对工资的征税,实际上已被分配给职工用于个人消费了,不是企业的纯利润。所以,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应尽快取消计税工资的规定,对企业发放给职工的合理工资,应允许按照实际发放数额在税前扣除。二、税法优先原则税法优先原则是指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同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有抵触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纳税。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是以会计核算的结果为基础,在税法规定与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的情况下,企业要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而不能按照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结果纳税。从世界各国的所得税法来看,都与会计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税法都是独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较为详细;而会计制度则往往不具有法律效力,是准则性的规定。我国的现行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较为简单,仅有20条内容,是一部不完备、不成熟、可操作性不强的税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所得税对财务、会计制度的依赖。笔者建议,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不能按“简税制”的原则进行改革,而是要进一步细化规定,完善税法,强化税制的可操作性,根据所得税的特征设计税法。当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差异,以提高所得税的征管效率。三、以权责发生制为主、收付实现制为辅的原则国外的公司所得税。往往允许纳税人在权责发生制或收付实现制中作出选择。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的,只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的。所以,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即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但是实际上,从对企业所得的课税角度考虑,仅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是不够的。因为一旦确定应纳税额,纳税人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将税款缴纳入库,所以要考虑纳税人的现实支付能力:当纳税人有较强的支付能力时,即使在会计上按照权责发生制没有确认为所得,在税收上也要按收付实现制征收税款入库;当纳税人无支付能力时,即使在会计上按照权责发生制应当确认为所得,在税收上也要按收付实现制不征收税款入库。笔者认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对于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等经营所得的一般情况,应按照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确认应税所得:在特殊情况下,也可按照收付实现制为原则确认应税所得。对企业转让财产。股息、红利、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接受捐赠等非营业收入,可以按照收付实现制为原则确认应税所得。对事业单位的应税收入,为方便计税,应按照收付实现制为原则确认应税所得。四、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企业所得税的配比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即将收入与其对应支出的成本、费用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即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为取得该收入而支出的相对应的成本、费用与损失相配比。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只规定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没有
提出或明确配比原则的适用与否,造成了税法对会计原则的依赖。实际上,税法上的配比原则的内涵,与会计上配比原则的内涵是有区别的,因为会计上的收入没有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之别,也没有超过纳税年度逾期不允许扣除的规定。另外,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项目,是指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这一规定实际上不符合配比原则。因为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并不是全部准予扣除,根据配比原则,与免税收入与不征税收入相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准予扣除的只是与纳税人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这一点很重要。建议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明确配比原则,完善此项规定。五、区分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原则这一原则是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合理划分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的界限,在纳税申报时,单独申报资本收益的原则。营业收益是指企业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即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通常表现为现金流入、其他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资本收益是指企业的投资所得和资本利得,其中,投资所得是投资者凭借资本所有权从有关投资项目中分得的股息、红利、利润、利息等收益;资本利得是企业销售或交换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有价证券、商誉、专利权、特许权等资本性资产所实现的收益。区分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的税收处理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营业收益是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所得,应按照一般的税率征税。第二,资本收益是企业特殊的非生产经营所得,为鼓励投资和资本的流动,国际上一般是按较低的税率征税,或作特殊的税收处理。对投资所得,一般适用免税法或抵免法;对资本利得,如果企业持有某项资本性资产超过一定期限,—般适用低税率征税。第三,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亏损,在税收上可以用以后年度的营业收益来弥补。第四,企业的投资损失和资本性资产处置损失,其税收处理从理论上讲应用资本收益来弥补,以防止企业避税。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对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在适用税率等税收处理上没有加以区别,建议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考虑区分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借鉴国际经验对投资所得解决重复征税问题、对资本利得按低税率征税、对营业亏损和资本性损失分开进行税务处理。六、确定性原则确定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纳税能力。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所有与申报纳税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实际发生,要保证收入与支出的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对没有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企业不能以估计或预计数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如各项预提费用、准备金等,因不符合确定性原则,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七、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各项收入、成本、费用、亏损与损失的内容都必须是真实的,如果是虚假申报,将以偷税论处。真实性是所得课税的前提条件,这尤其表现在成本、费用扣除方面,要求纳税人能够提供形式和内容都是真实的凭证。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一个很大漏洞,就是虚假发票和虚假成本费用的列支问题,包括假发票真开、真发票假开、虚报人员工资、虚报物料消耗等等。另外,设立假账、少计收入、多计亏损、虚报财产损失等现象也广泛存在。所以。履行真实性原则,是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需要加强的重要方面。八、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纳税人可扣除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必须与取得应税收入直接相关,即与纳税人取得应税收入无关的支出不允许在税前扣除。根据相关性原则,第一,与取得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直接相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如买卖国债的支出等;第二,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如企业的非公益性的赞助支出、企业为雇员承担的个人所得税、已出售给职工的住房的折旧费用等:第三,属于个人消费,陛质的支出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娱乐支出。健身费用、家庭消费等。应税收入的非相关性支出在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上目前还较为普遍,在减少非相关性扣除上还大有潜力可挖。九、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是指一项成本或费用只有在内容和数额上都是合理的,才允许在税前扣除,否则要进行纳税调整。合理性原则经常出现在涉及关联方交易的纳税调整中。当非关联方为追求自身最大利益以公平价格进行交易时,最终谈判结果一般是市场公允价格。然而,当关联方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通过比公平交易高或低的价格收取或支付价款、费用,进行关联交易转移利润时,则被视为违反合理性原则,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我国企业所得税法有必要增加合理纳税调整的反避税条款。十、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论费用是否真实发生、确定、相关、必要、合理与否。如果是非法支出,即便是按照财务会计制度已作为费用列支,也不允许在税前扣除。例如,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经营而支付的罚金、罚款、滞纳金和被政府没收财物的损失,违法支付给个人的回扣,贿赂支出等等,均不准在税前扣除。需要说明的是合法性原则主要是针对成本、费用扣除而言,对于收入来说,笔者认为不应受合法性的限制,即主张对所有收入均应纳入企业的收入总额征税,不论是合法收入还是非法收入,这可以部分校正司法的不健全。十一、历史成本原则企业所得税的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历史成本扣除。所谓历史成本,就是企业取得某项财产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其等价物,即实际发生的成本。物价变动虽然对财产的市场价值有影响。除税法另有规定外,企业不得调整财产的账面价值或计税成本。历史成本有原始凭证作为依据,较为客观。具有可验证性和易于取得的特点,所以为企业所得税计税所用。在按历史成本确定各项财产的计税价值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除税法规定允许扣除的坏账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外,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各项财产的减值准备;只有各项财产真正发生损失、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才允许按历史成本未在税前扣除或摊销的部分在税前扣除或摊销。在按历史成本确定各项财产的计税价值后,各项财产如果评佶增值或者按照公允价值处置获取收益,只有在企业将评估增值的部分和处置收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了所得税以后,才允许将该项财产按照评估增值和公允价值重新确定计税成本;否则,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各项财产的账面价值,一律按照历史成本计税。十二、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这一原则是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一个纳税年度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允许在支出发生的当年在税前扣除;凡支出的效益及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纳税年度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不允许当年直接在税前扣除,应通过折旧等项目逐年在税前进行摊销。如果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没有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将原本应计入资本性支出的计入收益性支出。就会低估资产和当期收益,造成多计当期支出的时间性差异,导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减少,延迟缴纳企业所得税:将原本应计入收益性支出的计入资本性支出。就会高估资产和当期收益,造成少计当期支出的时间性差异,导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提前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的资本性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等方面的支出,都不允许当年直接在税前扣除。十三、会计核算方法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原则这一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变更。这是因为企业所得税是按年计算的,如果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改变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等会计核算方法,将直接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结果;如果企业可以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任意变更会计核算方法,那么企业就可以通过改变会计核算方法进行税收筹划,达到避税或节税的目的,甚至可以进行偷税。企业如果确实有必要变更会计核算方法。那么在企业所得税管理上只能允许在下一个纳税年度进行。企业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改变会计核算方法的情况、变更的累积影响数等,在纳税申报时予以说明,并附送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等类似机构批准的文件。税务机关应对纳税人改变计算方法的原因、程序,改变计算方法前后衔接是否合理,有无计算错误等有关事项进行重点审查。对纳税人年度纳税申报时,未说明会计核算方法变更的原因。不能提供有关资料,或虽说明但变更没有合理的经营和会计核算需要。以及改变计算方法前后衔接不合理,存在计算错误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纳税人由于改变计算方法而减少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纳税调整,并补征税款。我国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应该补充规定此原则。十四、对应调整原则企业所得税的对应调整原则,是指对于企业间发生的同一笔交易或事项。如果在支出款项的企业作了税前扣除,则应在获得收入的企业作为所得征税;如果在获得收入的企业已作为所得征税,则允许支出款项的企业作相应的税前扣除。此原则的宗旨是对同一笔所得既要避免双重征税,同时又要避免双重不征税。例如,借款人在支付利息时,如果符合税法规定的利率,利息支出允许在税前扣除;相应地,贷款人应将利息收入计入应税收入纳税。再如,企业以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包括股份公司的法人股东以其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向股份公司配购股票,应在投资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并按规定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投资企业接受的上述非货币性资产,可按经评估确认后的价值确定有关资产的成本,并计提折旧。我国现行税制的某些规定没有根据此原则进行规范,例如,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逾期3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应收账款,企业可以作为坏账处理;但是,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没有按照对应调整原则,规定逾期3年以上仍未支付的应付账款,企业应作为应税收入作相应的纳税调整。笔者建议,在新的企业所得税立法中,应根据对应调整原则,强化税法的系统性,使企业所得课税在整体上更为协调合理。
篇4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会计处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3月9日
绪论
上市公司的利润指标一直受到证券市场参与各方的高度重视。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将它作为信息披露的基本要素;证券监管部门将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控制参数,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停牌或具有配股的资格依据之一;投资者用它来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据此预测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由于利润指标在评价上市公司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上如此重要,一些上市公司便利用利润指标大做文章。由于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是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进行有关决策的重要依据,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使其蒙受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方法的会计处理研究现状
(一)利润操纵的概念。利润操纵是以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采取不合法的手段,对披露的利润信息进行事先有意的加工、处理,得到期望的会计利润,以此实现或达到行为主体的预定目的。
(二)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方法的会计处理研究现状。黑利认为,利润操纵是以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采取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对披露的利润信息进行事先有意的加工、处理,得到期望的会计利润,以此实现或达到行为主体的预定目的。
杜远荣在《对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行为思考》一文中认为,新会计准则下可能出现的利润操纵的会计处理方法有:资产减值准备的冲回虽然受到限制,但并未完全封死上市公司通过提取和冲回资产减值来调节公司利润的全部通道;通过不恰当地使用公允价值;调整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和摊销方法;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借款费用资本化,等等。
朴红霞在《企业利润常见的操纵方法和会计分析》一文中认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会计处理方法有:挂账处理、折旧方式变更、非经常性收入、变更投资收益核算方法、存货计价不当、费用任意递延、非真实销售收入,等等。
冯冠生在《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方法》一文中指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待处理财产损失挂账、在建工程长期挂账、待摊费用不摊,等等。
二、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目的
利润操纵的目的主要是企业通过利润操纵最终实现自身利益(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的最大化:新股发行时,为提高发行价格,人为拔高利润;上市后,为获得配股资格操纵利润;受股东的压力和利益驱动,违规操作。
三、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操纵收入
1、虚构收入。低级水平的虚构收入方式,包括白条出库、作销售入账、对开发票、阴阳合同虚开发票,等等。这些明显的违法之举在日益发展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已经逐渐消失了,而更高级、更隐蔽的虚增方式正在为一些公司所采用。如企业自己或利用控股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确认了销售收入,再由集团或另一关联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避免了在合并报表时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约束,确保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达到了操纵收入的目的。
2、提前确认销售收入。销售收入的确认是企业获得经营成果的前提。由于销售交易形式的多样性,企业在进行销售收入确认时拥有较大的空间。在房地产和高新技术行业,提前确认收入现象非常普遍。主要的几种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包括:一是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三是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四是在销售交易未完成的情况下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企业为了扩大利润,经常采取提前确定收入的办法,不按《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规定来确定销售收入,只要产品销售有合同或已发货就确认销售收入。
3、不及时确认收入。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延后确认收入也是企业调控盈利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时有发生。
4、调节非经常性收入。企业可以通过调节非经常性收入如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关联交易引起的营业外收支净额、利用重组资产公允价值等进行利润操纵。其他业务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零星的收支业务,对于某些企业而言,它对企业总体利润的贡献却有“一锤定千斤”的作用。
5、调整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比应收账款账户更具有隐蔽性,使用该账户进行利润操纵的单位越来越多。有些单位故意将其核算内容扩大,致使该账户的核算内容越来越多,进行操纵利润的余地也越来越大。
(二)调整费用
1、推迟确认本期费用。例如,将发生在当期的销售费用有意挪到今后反映,不列入当期;广告费支出人为增大摊销期限,减少当期支出;已安装完毕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本应该记入固定资产,却仍挂为在建工程以减少折旧费用;设备维修或装修费用挂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待以后年度摊销等。
2、四项准备金计提不到位,根据利润需求确定应计费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要求提取的损失准备,只要按照公司管理权限分别由董事会或股东会批准即可。这一政策本身又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为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企业往往根据实际需要来确认损失准备。一方面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公司自己决定,存在较大的弹性;另一方面公司可以通过追溯调整来做文章。
3、该摊费用不摊。对于企业来说,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实质上是已经发生的一项费用,应在规定期限内摊入有关科目,计入当期损益,但一些企业则为了某种目的少摊甚至不摊。
(三)挂账处理。按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所发生的该处理的费用,应在当期立即处理并计入损益。但有些企业故意不遵守规则,通过挂账等方式降低当期费用,以获得虚增利润之目的。
1、待处理财产损失。待处理财产损失是由当期原因造成的,应在当期处理。但在会计实务中,企业为了当期能有客观的利润,故意对待处理财产损失不做账务处理,使当期费用减少,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的效果。
2、在建工程。这主要体现在大部分企业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时,都会对外部分融入资金。而借款需按期计提利息,按会计制度规定,这部分借款利息在在建工程没有办理竣工手续之前应予以资本化。如果企业在建工程完工了而不进行竣工决算,那么利息就可计入在建工程成本,从而使当期费用减少(财务费用减少),另一方面又可以少提折旧,这样就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虚增利润。
3、应收账款尤其是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及其他原因,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因它是企业的销售业务也是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因此,一般而言,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对企业业绩影响很大。但对于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极小,按规定应转入坏账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四)通过关联企业的交易。当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难如人愿时,上市公司为了维持或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就会采取从其关联公司转移利润的办法,使上市公司利润虚增,人为提高该企业的获利水平和信用等级:利用关联购销业务操纵利润;关联企业收取资金占用费;利用关联企业间的托管经营调节利润。
(五)利用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做文章。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转换和股权转换。然而,在一些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却被用作利润操纵的重要手段。年关将近,那些净资产收益率不到10%的公司或亏损公司,纷纷进行资产重组,把非上市公司的利润转移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是上市公司“乌鸦变凤凰”的诀窍。
(六)其他方法的利润操纵。比如,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年限;选择存货计价方法;变更会计核算方法;会计个体变更等,这些方法都经常在现实中使用。
四、识别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方法
(一)研究企业会计信息时间序列。利润操纵是利用了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的特点,但在较长时间内,有些利润操纵手段将失去效用。如,推迟确认费用必然引起下期费用升高;提前确认收入(或虚增收入)和利润就会引起下期收入和利润降低;费用不摊销,则其有关的对应的项目不发生变化等。因此,扩大信息观察的时间范围就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存在利润操纵。
(二)对资产负债表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与利润的关系极为密切,其增减变化直接影响到利润的变化,通过分析各期相关科目的变化可以发现利润变化的原因。尤其是每个会计年度末,其余额变化较大,则极有可能是管理当局在操纵利润。当我们经常看到一个企业年末应收账款很多,但到次年年初很快变少时,就应对该单位应收账款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同时,还应该分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长期投资的增减变动关系。
(三)结合运用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报表使用者在分析企业的盈利情况时,一定要结合企业的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现金流量基本上是无法操纵的,因此可以说现金流量指标比利润指标更为客观和真实。首先要仔细阅读现金流量表的流入和流出项目,并注意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对照、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和盈利质量分析。
(四)关注其他信息。除了以上利润操纵识别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强识别: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利润来源分析;不良资产分析;关联方交易分析。
五、结语
自1993年起,财政部先后出台了多项企业会计准则和各项规定,从一定程度上堵住了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但仍不能完全满足规范上市公司财务行为的要求。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健康地发展是一个国家金融稳定的重要前提之一。无论在我国还是在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都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写作本文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频发,通过对其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对我国的证市场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想借助于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研究,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认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正确的投资。但是,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方法的会计处理很多,同时也是较为复杂的。因此,对这方面的探讨应该与时俱进,应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会计准则的变更而不断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嘉许.财务分析方法揭示公司操纵利润[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7.2.
[2]李平.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影响[J].商业会计,2007.2.
篇5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包装;对策
一、企业制造虚假利润的方法
(一)人为操纵利润
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包装利润的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有:
1、关联购销业务。不少公司在上市改组时是由集团某一块优质资产为主整合的,与母公司存在着供、产、销及其他服务方面的密切联系,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关联交易事项。
2、转让、置换和出售资产。由于我国对公司的价值评估方法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及操作规范,公司并购的法律和财务处理不够完善,主观上亦有地方政府部门、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刻意参与,使得资产转让和转换基本上表现的是不等价交换和转移利润。
3、计收资金占用费。按照有关法规规定,企业之间不允许相互拆借资金,但实际情况是关联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和拆借现象比比皆是,两者之间也难以严格区分,虽属拆借也就法不责众。较为普遍的情况是资金占用的金额、收费标准均未公告,投资者无法对此合理性做出恰当的判断和预计。
4、托管经营。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上,由于缺乏托管经营方面的法规规定及操作规范,托管经营的操作都是偏离惯例、纯属利润包装的形式: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委托给母公司经营,定额收取回报。
5、合作投资。一旦发现净资产收益率难以达到10%的要求,或经营不善出现连续亏损,上市公司便倒推计算缺多少利润,然后与母公司签订联合投资合同。投资回报按测算的缺口利润确定,由母公司让给一块利润。
(二)利用会计政策虚增利润
由于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的灵活性,因而也就成为企业自身进行利润包装的主要手段。
1、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当企业的经营情况、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或国家有关的政策规定发生重大变化时,采用什么样的会计核算方法大多是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决定的。其手法主要有:改变折旧政策,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即降低折旧率);采用直接转销法调低坏帐率虚增利润。会计核算方法成为某些上市公司包装利润的重要手段。
2、利息资本化。按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属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利息支出,应列入当期财务费用,减少当期利润;属于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在建工程所占用资金的利息应予以资本化,增加资产的帐面价值,并通过固定资产折旧的形式在今后逐步得到补偿。
3、潜亏挂帐。公司的资产账户中,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及待处理财产损失基本上已不具有营利能力,资产质量较差,市场人士一般习惯称其为不良资产。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一般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倘若成为坏账也是很大的一笔费用。
4、巨额冲销。公司在对外报告过程中,可以通过操纵可自由控制的应计项目,使利润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转移。“巨额冲销”就是把有可能在以后期间发生的损失提前确认,以提高以后年度的业绩。具体表现为当期的净资产收益率大幅度下跌,以后期间出现反弹。
(三)地方政府的包装
由于上市指标争取难度大、资源紧张,地方政府不忍本地的上市公司失去宝贵的上市资格或配股资格,在公司的危难时刻,为全力扶持上市公司,有些地方政府从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方面的背后支持走向前台,以短期损失财政收入予以扶持。其主要形式是:
1、地方财政补贴。出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的现象屡见不鲜,且个别案例补贴数额相当大。目前我国地方财政普遍吃紧,地方财政补贴不可能年年都有,也不可能构成上市公司稳定的收入来源,这给上市公司以后的业绩急剧滑坡埋下了隐患。
2、降低税负。按照税法规定,特区企业、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和内地企业所得税税率各不相同,所得税的减免权,除税法统一规定外,地方无权减免。但为了扶持上市公司,许多地方政府相互比照,越权给上市公司税收返还政策,多数上市公司所得税的实际税收负担为15%甚至更低。
3、减免利息。对上市公司拖欠的利息予以核销减免,降低了上市公司财务费用,增加了利润。
二、利润包装问题的解决办法
1、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市场期待已久的《证券法》已出台,我国有关证券方面的法规条文还有《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各部门的规章、规定等,但在全面性、系统性、操作性和权威性等方面远远满足不了现实需要,证券市场要健康发展是离不开健全的法规制度的。
2、加强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建设。证券监管部门要求公司披露的信息是公司披露的最低限度,公司披露信息时应遵循“从多不从少”的原则,对披露信息不足(对某些重要项目未予披露或不按要求完整披露)的公司,证券监管部门应给予一定的处罚,并责令其补充公告其语焉不祥、但对公司的经营有重大影响的经济业务和财务事项。
3、会计政策应与国际接轨。现行会计系统具有很大的弹性,如会计准则规定,一项业务可有几种方法供公司选择,有关的会计设定的估计范围由公司自己确定,这些都为公司进行利润包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4、按市场规则规范公司收购、资产重组,尽量避免和减少过多的关联交易行为。在解决公司收购、资产重组渠道的基础上,如何做到公平交易并规范其行为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篇6
一、合并会计报表的定义
合并会计报表是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表。
二、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确定的原则
明确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编制合并报表的前提,合并范围的准确确定直接影响着会计报表合并的准确性。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并购的现象越来越多,新业务也层出不穷,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也变得更加复杂。笔者认为,会计报表合并应当有以下原则。
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这项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将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是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进行,而这些形式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那么,其最终结果将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因此,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合并报表中会计主体的界定非常重要。
2、重要性原则
这项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事项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合并会计报表涉及多个法人主体,所涉及的经营活动范围广,因此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涉及到重要性的判断问题,必须以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前提。
3、一贯性原则
这项原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如果确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原因和变化的情况及对会计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加以说明。坚持一贯性原则,不仅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而且可以制约和防止企业通过变更会计方法人为地操纵成本、费用和利润等指标的行为。
4、成本效益原则
这项原则运用的目的在于在保持效益一定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成本,或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效益。成本效益原则贯穿于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在确定合并范围时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并且需将成本效益原则与重要性原则综合考虑,找出良好的临界点,使企业集团既能够提供完整而又可靠、及时的会计信息,又能降低成本,还能够防止母公司以这两个原则为借口,随意选择合并的子公司,进而操纵利润。
5、符合我国国情的原则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经济发育尚未完善,仍残留着计划经济的痕迹,政府是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这些因素给我国准则的制定带来了严重的困难。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原则,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及社会环境,不脱离实际。因此,在确定合并范围规范时,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既要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也要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界定标准
企业集团的实质是由于资本投资活动而形成的各个成员企业之间的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使相关企业产生共同的利益与风险,从而形成一种超越于个别企业之上的利益与风险,即利益共同体。所谓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控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控制方能够决定被控制方的财务和经济活动;二是控制方决策的目的是要从被控制方的经济活动中获取利益。我国的会计准则对判定是否存在控制分别从数量和质量上给予了明确规定。
1、数量标准
《暂行规定》中将控制权的数量标准定为“母公司拥有其过半数以上(不包括半数)的权益资本,包括直接拥有、间接拥有、直接和间接拥有三种方式”。《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七条规定: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第九条规定: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应当考虑企业和其他企业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当期可转换的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
2、质量标准
《暂行规定》在控制权质量标准上规定,母公司对被投资企业虽然不持有其过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但母公司与被投资企业之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将该企业作为母公司的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通过与该被投资公司的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持有该投资公司半数以上表决权;根据章程或协议,有权控制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权任免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的多数成员;在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会议上有半数以上的投票权。
3、多层控股关系下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并购不但越来越频繁,其间的股权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对于多层控股关系下的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及其编制问题没有相应的规定,使企业在复杂控股关系的情况下,确定合并范围时遇到困难,经常出现不同做法。
合并会计报表准则对合并范围以拥有的表决权是否过半数为判断的依据和标准,并明确了这种拥有包括直接拥有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两种情况。但对间接拥有的表决权如何计算,缺乏统一的政策规定,实务中存在两种不同计算方式,即“加法原则”与“乘法原则”。加法原则处理纳入母公司合并范围的某一子公司的持股比例是其直接持有和通过另外的控股公司持有的该子公司股权之和。乘法原则的处理方法则是母公司直接持有的股权比例加上母公司持有其他控股公司的股权比例与这些控股公司持有的该子公司股权比例的乘积。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会对同一股权关系是否拥有过半数表决权资本产生不同的结论,从而直接影响合并范围。
新准则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确定要求的数量标准是半数以上的表决权,并且是以实质控制为首要且唯一的前提。那么在这一准则的指导下,我国应采用加法原则来计算表决权比例的大小,从而确定是否纳入合并范围。这主要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首先,表决权比例和持股比例这两个概念有区别。表决权比例是站在控制的角度来看待母公司持有多少被投资单位表决权的比例,体现的是实体理论;而持股比例是站在拥有的角度来看母公司持有被投资单位的权益比例,在单层控股情况下这个比例从法律上是可以直接确定,体现的是所有权理论。可见,表决权比例和持股比例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其次,由于母公司、子公司或者孙公司都是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法律实体,其在各自的财务经营决策中是相对独立的,单个公司的财务经营决策,只能由实质控制其股权的母公司来决定。因而当母公司控制子公司时,在孙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子公司完全按照母公司的意思来投票表决,所以子公司拥有孙公司多少表决权,母公司就在孙公司就应该拥有同样的表决权。因此,采用加法原则来计算表决权比例更加符合“控制”的定义。
四、对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的建议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许多规定已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这体现了我国新准则的国际趋同。同时,新准则也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了具有我国特点的规定。但是,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仍然存在不足,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明确实质性控制的判定标准
准则中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列举了母公司虽然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半数以下的表决权,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的四种情况。但是,准则中并未给出在会计实务中应如何判定控制是否存在的问题。因此,应当更加明确实质控制的判定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有关合并范围实务操作中的准确性。
2、会计准则必须做到用词准确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有关合并范围的规定,都是在对“企业”、“公司”进行限定,而并没有提到“实体”。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市场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非企业实体,被控制者的组织形式日趋多元化,如果只强调对“企业”的合并,而忽略了对非企业实体的合并,必然会导致合并信息不准确。因此,应当参考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措辞,将“企业”以“实体”来代替,使合并范围更加完整。
3、合并范围变动的规定要尽快完善
准则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变动的操作空间加以限制,增加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变动的披露内容。企业合并范围一经合理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以防止企业通过变更会计方法人为地操纵成本、费用和利润等会计指标。
4、构建合并范围新体系
准则对于合并范围的规定,首先明确了“控制”这一基本判断原则,进而明确了判断控制的标准,其中不仅有形式上的判断依据,还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描述,整个规定的逻辑关系明确,基本形成了一个原则型的合并范围规定体系。但是,我们应当构筑一个完整的合并范围规定体系。这个体系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准则规定为主的判断原则,包括基本原则、形式上的判断原则、实质判断原则;第二层次,应区分纳入与不纳入合并范围的情形,对不纳入合并范围的证据应予以明确;第三层次,对实务殊对象是否纳入合并范围应单独予以明确。这个完整的体系是将准则的“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有机结合,既有第一层次的原则性规定,同时也有第二、第三层次明确的规则导向。原则性规定强调确定合并范围时应当反映控制的实质,而不是形式,从而增强了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当然,在强调控制权的准则体系以外,还应当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将会计报表合并范围作为一个重要的审计项目和风险加以控制,对合并范围变动做整体的风险评估,从而降低人为操纵报表合并范围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里斯托弗・诺比斯、罗伯特・帕克:比较国际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篇7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 存在问题 基本原则
企业的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宏观会计政策范围内,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所选择的最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总称。企业会计政策是会计理论在会计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连接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根据会计核算统一性原则,企业所采取的会计政策,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都应当保持一致,不可以随意变更。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政策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同,作为一种会计政策应当根据国家的政策和市场的状况以及企业的目前的经营水平进行相应的改变和变动。当经济环境发生一定的变化,企业应当及时调整变更会计政策,以保证会计政策的适应性,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应对一些突发。这就是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原因。
一、企业选择会计政策存在的问题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是会计政策的主体及相关利益者在法定的范围内选择会计政策的行为,其本质是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实现自己利益目标的手段。会计信息的不同以及其是否具有可靠性和真实性,与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有很大关系。例如,企业一旦改变会计政策,折旧方法、核算方法就会变动,进而直接影响企业的收入核算和利润分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企业以选择会计政策为主要手段,借此用来操纵企业获得的利润、粉饰财务报表。这样做不仅使会计信息质量下降,损害投资人和股东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损害了企业的信誉,破坏了市场秩序。例如利用会计期间假设,把可能在以后期间发生的坏账损失通过操纵提前确认,使企业利润在不同的会计期间人为地改变;随意改变收入的确认原则、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以及存货的计价方法等等。
(2)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不合理,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财务情况和盈利或亏损的准确数额。从企业发展状况来看,一部分企业在企业运营时由于所确定的目标与所选择的会计政策程序缺乏内在的一致性或者投资者与经营者的经营策略不统一等,从而做出不科学的选择,没有将其会计政策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而且随意地选择会计政策,还会造成部分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状况。这些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是不利的,也是经营者对企业的不负责任。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
正确的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企业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投资者,股东,以及债权人应当在决策时遵循会计政策的基本原则,不能随意变动并且使其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因此,企业在正确选择会计政策同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还应当考虑以下五项原则:
(一)合法性和相对独立性相结合原则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企业选择会计政策不能超出国家会计政策范围。假如一个企业没有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做出一些虚假信息,影响到了其他竞争对手和市场的有序发展,就需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甚至构成犯罪。然而,在选用的会计政策与国家的政策法规有矛盾的时候,企业就应当注重考虑会计政策的独立性,使其免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企业遇到了这种情况就应该全方位考虑,从实际出发,而不必限制于国家的政策规定及变化或调整。这样,才能正确的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核算,对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一贯性原则
所谓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所选用的会计政策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都应当保持一致和连贯,不可随意改变。企业在执行一贯性原则的同时,不可将其死板地理解为不可以变更。如果这样的话,就会导致一个企业只会适应这段时间或者说这一阶段的发展,对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企业在面对风云莫测的市场时如果无法及时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就会使企业不能做出有效的决策,从而导致企业亏损。企业如果不及时改变,再用此会计政策处理企业在经营中的相关问题,,就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适用性的原则
适用性原则是指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应当注重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性质及复杂程度和所处的市场地位相结合。会计政策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离不开企业会计政策的适用性。因此,会计政策的适用性为企业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做出更好的决策意义重大。
(四)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企业既要考虑成本又要考虑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应当选择比容易实施的会计政策,这样不仅可以使企业更好的运转,还可以降低成本,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在操作成本大致相等时,企业应优先选择能够提供相关和可靠会计信息的会计政策。
(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原则
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在为企业核算过程中,会计人员会掌握企业许多资料,如果某些会计人员为了一己之私或者过失地将这些机密资料泄露给他人,会对企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在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会计政策在其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某些公司为了谋取更大利润,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变更会计政策。这不仅违法,使股东遭受损失,而且会对我国目前市场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今,我国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水平较低,许多企业为获取更高利润,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使账面表现为亏损,从而避免或推迟纳税。因此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原则,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
从事物的发展看,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会计也不例外,所以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正确选择会计政策是企业处理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经济事务和贯彻税收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应当高度重视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把企业做好、做大、做强,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11日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盈余管理即为公司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在其进行盈余报告时对某些项目进行故意操控来实现其特定动机。盈余管理从表面上看是个会计问题,从更深层次来看,盈余管理涉及到的是公司治理问题。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运用一定的手段造成信息不对称。由于委托问题会一直存在下去,因此盈余管理问题也是一个长期问题。我们从外部客观因素和内部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分析。
(一)外部客观因素
1、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新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属性。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但我国现阶段的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市场,竞争机制尚不完善,交易价格很难保证真正的公平合理。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不可能有可信的衡量标准。公允价值的确定更多的需要依靠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缺少客观的量化标准,很难确定价值是否公允。因此,许多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这一规定,对其加以滥用,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2、会计政策具有可选择性。企业的盈余是企业会计人员在会计准则和政策的指引下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获取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准确的数字运算,又需要合理的会计估计和职业判断。所以,企业的盈余只是介于某个合理范围内的数据,而并非是客观、准确的数据,这也表明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谨慎性是难以统一起来的。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准则的规定范围内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会计核算的原则、方法和程序。部分会计准则针对同一个项目提供若干种会计核算方法,供企业自行选择,如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企业一般选择能使自身收益最大化的会计核算方法制定会计政策。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一旦该会计政策未能使企业获得最大化收益,企业便有可能对会计政策进行变更。尽管准则规定会计政策变更的具体条件,但变更条件同样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为管理层提供了盈余管理滋生的温床。
(二)内部主管因素
1、为筹集资金进行盈余管理
(1)为首次公开募股进行盈余管理。企业要募集大量的资金,上市是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要发行股票,尤其是公司第一次发行股票时,它需要公司的财务状况稳健,业绩良好。在《公司法》中也明确的要求企业必须在三年内连续的盈利方能申请上市,因而企业为了上市,就会加强盈余管理和财务数据包装,从而“合法合规”地取得上市资格,并通过对企业盈余报表的粉饰,为企业股票价格的提升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2)为准备配股和增发新股进行盈余管理。为了能够获得更多投资者的资金,具备上市资格的公司会通过配股和增发新股这一途径。由于配股和增发新股需要一定的条件,管理层便会通过盈余管理调整报表,营造一种财务状况稳健,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形象,同时由于大部分投资者未能洞悉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因此认定此状况乃上市公司的真实状况,投入更多资金,希望获得红利或待股票价格上升后变卖赚取差价。例如,上市公司在准备配股时,证监会要求公司在最近三年内的净资产收益必须每年高于10%,而为了达到这一标准,很多上市公司就会通过盈余管理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满足配股标准的需要。
(3)为避免退市进行盈余管理。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会盖上ST的帽子,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就要暂停上市(暂时保留代码和资格),如果之后6个月内仍继续亏损就要面临退市处理。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第一年亏损的上市公司会在第二年扭转局势,以免被扣上ST帽子;若第二年无法扭转,上市公司在第三年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盈余管理,以维持上市资格。因为市场对于未能满足预期的公司的惩罚更加严厉,特别是与预期仅仅存在较小差距时。所以,部分上市公司若预期未来业绩难以达到要求,便将本期利润降低,递延至下一年度,使利润平滑化。
2、从纳税的角度进行盈余管理
(1)避税动机。目前,我国的税法体制并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且我国还出台了诸多税率优惠政策,存在多档不同的税率,目的是为了增强公司在选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时的灵活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利用纳税筹划进行盈余管理,大多数未上市的民营私营企业会尽量降低报告上的净利润,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对企业而言纳税就是企业的现金流出,减少税负就是变相的增加企业的营运资金。
(2)纳税动机。与大多数未上市的民营企业相反的是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会为多纳税而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会尽量提升报告上的净利润,表现出公司拥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公司因利润增加所付出的税负成本是远远小于公司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所得的回报。增加纳税对提升上司公司的形象也是有好处的。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所存在的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情况,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为了其政治前途,往往也会把利润做大,多纳税,以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同和青睐,以在日后获得升迁的机会。
3、为规避债务契约对其带来的约束进行盈余管理。由于债权人和企业之间会签订债务契约,在债务契约中就会包含某些条款用来抑制管理层从事有损债权人最佳利益的行为,例如不能过度的发放股利,而且对超额贷款也坚决否定,甚至提出不能给亏损的企业贷款,因为以上这些行为都会稀释债权人债权的安全性。如果违反债务契约将付出高昂的代价,因而很多企业就不可能轻易地违反这些约定,公司管理层就会想方设法避免违约,它们甚至尽量避免出现违约的可能性,一旦出现这种趋势,管理层的经营自由就会受到限制。因此,若企业所处的债务状况有可能导致违反债务契约时,企业就会对报告利润调整并增加,进而在降低违约风险的同时达到提高自身信贷级别的目的。
4、管理层追逐自身利益进行盈余管理(报酬契约动机)。由于现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产生委托责任关系,造成信息无法对称,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只能通过业绩考核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水平,掌握企业所有权的股东会与执行经营权的管理层便会约定一定的与业绩相挂钩的报酬计划,管理层因此也具有了盈余管理的动机。我们可以从显性报酬和隐性报酬两方面进行分析:
(1)显性报酬。显性报酬主要体现在管理层的年薪、分红的方面。股东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风险等,结合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水平,约定一系列与公司经营业绩挂钩的报酬计划。一般来说,财务指标是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的重要尺度,如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通过约定这些指标的增长幅度确定管理层的薪酬。管理层为了获得更多薪酬分红,会对财务数据进行盈余管理,调整财务报表,使得相关财务指标与报酬计划相吻合。
(2)隐性报酬。隐性报酬与显性报酬相反,表现为非物质形态的报酬,如声望、升迁机会等。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良好,财务状况稳健,股东自然对管理层充满信心,便会寄予厚望;同时,国家和社会公众对管理层的管理水平予以认同,管理层自然而然获得了非物质形态的报酬,甚至国家会授予一些荣誉称号,其职业发展道路更加顺畅平坦。
管理层为此也会通过盈余管理,以此获得隐性报酬。管理层追逐自身利益进行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内部主观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动机,也是大多数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在显性与隐性报酬的利益驱动下,管理层对盈余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动机。
二、应采取的对策
(一)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合理利用会计准则的规定,选择及变更会计程序和方法是公司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需要对会计准则体系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由于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具有制约作用,即会计准则规范的业务面越广,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越小,难度就越大。有针对性的制定、修改和完善会计准则,可以减少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完善股票发行制度,弱化盈余管理的配股、保牌动机。目前,配股的条件只有“最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均在10%以上”,这个条件是过于简单并且是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单一财务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如果想要全面衡量公司的财务状况,相关监管机构要对公司的各项指标进行补充和完善。应该利用多个指标,建立一个能够综合全面反映公司能力的参考体系,实现对企业财务状况评价的科学合理。应变单指标为多指标体系,如增加核心利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资产增长率等指标综合考察公司的能力,通过增量考核缩小操纵空间,加大操纵难度。与此同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要建立不同的参考体系,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公司的能力进行综合全面反映。
我国对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有严格的规定“连续三年亏损,暂停上市,”这虽然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但对于一些处于发展阶段的公司来说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很多处于发展阶段的公司难免会遇到发展难题,但并不表示这个难题就是永远无法解决的,暂时性的亏损也并不代表它丧失了发展潜力。纯粹基于会计数字的定量分析虽然比一些定性分析更为准确,但很难从长远角度去分析一个公司未来的发展状况。所以,在使用财务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也应使用一些定性的指标,比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发展潜力、未来盈利能力等。因此,在实施终止上市之前不仅要对公司实施定量分析也应该进行定性分析,防止片面化。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审计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审计。审计监督是有效堵塞盈余管理漏洞的有效方式。在我国主要是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提示和披露对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就需要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不断完善审计管理系统,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职责监督。对于注册会计师所在事务所的违规行为进行严重处罚,严格惩办,通过加大其违规风险来强化审计监督职能。从法律法规上引导注册会计师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加大违约成本来控制审计风险。
(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上市公司要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之间进行有效制衡,强化董事会职责,完善监事会功能加强对董事会的监督,使董事会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应完善独立董事加强监督,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建立健全经理人市场,并建立经理声誉机制,对经理人造成就业和薪酬威胁。另外,提高经理人的理论水平和道德素质,以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避免其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五)全面加强监管执法力度。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违规处行为的罚力度不足,实效性太差,缺乏对伤害投资者给予补偿的规定,致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违规成本较低。即使处罚了违规公司,最终受罚的往往是上市公司而不是管理层或责任人,因此要加大对相关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追究违规人员的相关责任,对违规者要实现零容忍的态度,实行一票否决制。
综上所述,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是多种多样比较复杂的,本文从外部客观因素和内部主观因素两个方面选取了比较普遍的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以上盈余管理动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盈余管理的动机也会更多元化,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种特殊的政治经济体制下,会衍生出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盈余管理动机,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主要参考文献:
[1]丁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J].商业经济,2015.10.
[2]梁萧.盈余管理动机、手段与经济后果分析――基于南纺股份案例研究[J].新会计,2015.1.
[3]卢太平.张东旭.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4.1.
[4]孙艳娜.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J].中国外资,2014.4.
篇9
【关健词】 稳健性;风险;应用
一、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报表使用者、企业决策者提高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谨慎性原则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谨慎稳健的内容。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第18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对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中的应用作了一些规定,制度第12条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制度第13条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按照新的会计准则,从2007年开始,“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所计提的跌价准备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避免了上市公司在盈利上升时多计提跌价准备;而盈利下滑时,再将跌价准备冲回,利用跌价准备的计提来调节盈利。 再如允许计提坏帐准备,有些行业的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存货的计价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等。同时在新的具体会计准则中,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和规定,其具体应用可归纳如下:
(一)提取坏账准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赊销行为是企业开展销售业务的主要方式,由此引起的一部份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在所难免,客观存在的,于是形成了坏账。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转销法。另一种是备抵法,虽然考虑应收账款中可能的坏账损失风险,通过计损坏账准备,防止了利润虚增,资产虚增,符合谨慎性原则。但根据近年的实际情况看,企业按千分之3~5的比率提取坏账准备,由于准备额过低,坏账准备金额明显不足,未能达到谨慎核算的目的。因此,新制度规定应收账款按备抵法提取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公司自行确定,同时规定对期末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都应列入风险管理中,这样使企业更加谨慎地反映其财务状况,不限制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让其象成本核算那样自行选择适合的核算方法,固定下来,按提取比例提取,超支者报批或督促企业加强管理,从根本上减少坏账的发生。
(二)加速折旧
总的来说,我国不少企业的折旧率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不能适应企业技术更新,发展生产的内在要求,为此现行新会计制度在强调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同时,允许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其中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第一、许多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效率高,生产能力大,早期的营业收入大,为做到收入与成本恰当配比,就应让这些资产具有最大经济效用的早期多计提折旧;第二、因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无形损耗,使得固定资产的大部分价值应在短期限内收回等等。因此,允许一些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中选定一种方法,是完全必要的。
(三)低估存货
由于受到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企业以前购进的存货的价值可能低于当前市价,造成企业面临潜在的存货损失。这时,可通过低估存货损失,高计产品当期销售成本,从而减少当期利润的办法来得到补偿。其具体方法有:第一是当企业的产品发生滞销时,为了抵偿存货报废发生损失对企业的消极影响,或者防止商品因大批削价而影响经营利润,企业可以提取削价准备。第二是在市场物价持续上涨时,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发出或领用的存货进行计价,低估存货成本。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领用或发出的存货成本最接近当时的市价,不仅可以使存货的价值得到完全的补偿,而且由此计算出来的盈亏最体现当时的实际水平。
(四)收入确认与谨慎性原则
收入准则对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的确定规定了以下原则:(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的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以上四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确认收入,任何一条件没有满足,既使收到货款也不确认收入。这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五)无形资产的摊销
在具体准则和《股份公司会计制度》中规定,如果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
1. 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受益年限;
2. 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有效年限;
3. 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受益年限与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
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10年。
(六)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按一定期限平均摊销,计入损益。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期限,合同规定了投资期限的,按投资期限摊销;合同没有规定投资期限的,初始投资成本超过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按不超过10年的期限摊销;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按不低于10年的期限摊销。
以上对长期投资股权投资的增值和减值与长期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期限,之所以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正是遵循了稳健性原则。
二、稳健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稳健性原则的运用要正确处理与客观性、配比性、可比性、相关性、可靠性、权责发生制等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如客观性原则是反映以会计核算工作中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稳健性原则要求反映的是企业会计实务工作中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费用或收入、资产等。此外,稳健性原则在维护出资者和企业利益方面的倾向性十分明显,它以种种形式,促使企业采取“谨慎”的行为来达到既定的目的。因此,它可能失去客观的立场。
由于上述原因,我们在经济活动中,就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和手段来缓解其冲突。首先,我们应合理的确定各项会计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在会计原则中,客观性原则居于首要地位,稳健性原则必须在维护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加以贯彻和运用,对于其他会计原则的使用顺序,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合理的确定。其次,要对冲突情况予以充分披露。由于每个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在不同时间,不同经营环境下有所不同,稳健性原则的应用时间、范围和程度也应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信息披露中充分说明稳健性原则的应用时间、范围和程度,揭示因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而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及其变动情况。充分的信息披露能有效地提高信息的可比性,从而使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信息使用者能准确地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防止冲突进一步恶化而误导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再次,我们还要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进行必要的约束,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操作上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能有效地预防和避免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最后,我们还要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在约束机制。由于稳健性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有较强的随意性和倾向性,因此,为了避免企业以运用稳健原则为借口,随意变更会计核算方法,高估损失,低估收入,虚列成本费用,歪曲真实的经营成果,把稳健性原则当作成本、利润的调节器,就必须加强审计监督工作,防止滥用和曲解稳健性原则,避免人为地加剧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二)稳健原则的运用最关键的问题是稳健性原则的“度”的掌握
过度运用或运用不够都可能降低稳健性原则优点的发挥而扩大其缺点,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不到准确的揭示,从而使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决策方面受到误导。在现时会计纷繁复杂的环境下,会计不确定性程度逐步提高,稳健性原则既然体现了人们对会计不确定性因素的谨慎小心的态度,就应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政策方案的选择时应及时的寻找一个应用稳健性原则的平衡点,以使稳健性原则的优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将其自身的缺陷约束在一个最小的范围内。我们在把握稳健性原则的“度”时,应将会计信息按其不确定性的大小分为“很可能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可确定”、“可能性极小”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三类。在充分考虑了相关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及配比性原则的前提下,将稳健性原则与会计不确定性的分类结合起来,即对于那些“在很大程度上可确定”、“很可能发生”的费用或负债,应加以确认,并反映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中,对于“很可能发生”和“可能性极小”之间的费用或债务,只要求在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和披露,而那些“可能性极小”的费用或债务,企业可以不在会计报表中的附注中加以说明和披露。至于对预计的收入和资产只有那些“在很大程度上可确定”的应在企业的报表中加以披露和说明,而对于那些“可能性极小”的,应从谨慎的角度出发,不必在会计报表中及其附注中加以说明和披露,不进行任何处理。但最重要的是,在按上述分类执行稳键性原则时,必须认真合理的考虑权衡相关性、客观性、配比性与稳健性原则之间的成本效益,而不能片面的“教条化”执行,否则仍会犯“度”运用不当的错误。
为了保证我们既体现稳健性原则,又不至于损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国家在具体会计准则中做了如下规定:一是要研究和控制操作性较强的“适应运用”的具体标准或规范;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外部的约束机制;三是要研究和协调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税收法规之间的关系,调整现行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评价方法,以增强企业适度运用稳健性原则的内部动力和承受力;四是要遵循财务报告的充分披露原则。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合理运用稳健性原则,使其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稳健性原则是建立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一定环境之上的
考虑到我国这些方面的现实情况,在贯彻落实稳健性原则时,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判断能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优化会计行为,一方面鉴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外部信息需求、企业管理水平、会计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差异,会计制度先在上市公司实施,待条件成熟之后,再逐步推广到所有企业,从而使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中得到合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制度及准则研究》.论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运用.2005年1月5日.
[2] 《会计准则》. 2006年2月5日.
篇10
关键词:会计制度 稳健性 会计质量
一、会计稳健性的存在条件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在不确定或不能完全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在对会计信息作出判断时,要以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为原则,保持必要的谨慎,从而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作出恰当合理的估计。
1、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客观条件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客观条件。从宏观来看。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资本市场才刚刚起步,各项制度尚未完善,其面临的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从微观来看,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作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自身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客观上需要稳健性原则来进行控制。
2、稳健性原则存在的主观条件
(1)契约理论
在企业契约中。企业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的契约是和债权人与管理层之间的契约。这两种不同的契约存在两种不同的矛盾。一方面,在所有者与管理者的矛盾中,稳健性可以作为抵减所有者过于乐观的预期,从而可以避免因盈余过高而带来的股东诉讼。另一方面,稳健原则可以缓解管理者对资产和利润的高估,限制对股东清算股利的发放,起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作用。
(2)税收制度
除了极少数免税企业外,企业都需缴纳所得税,而稳健性原则可以延迟收入确认和加速费用的确认进而延迟了利润的确认,这相当于降低了累计利润,减少了当期应纳税额,增加了企业价值,并且增值部分在企业各方面得以重新分配,扩大了企业管理层的业绩。
二、会计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从上述稳健性原则的存在条件不难看出,合理运用稳健性原则有助于提高会计报表质量,真实反映企业的现状,灵活运用稳健性原则可以帮助企业有效提高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新会计准则中关于稳健性原则的运用更为科学合理,解决了很多原有准则的存在的问题。
1、扩大了稳健性原则的应用范围
新会计准则针对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企业资产虚增现象,进一步扩大了稳健性原则的实用范围。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原来规定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等四项准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这四项减值准备。而且,在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企业自主选择的余地更大,制度则规定,坏账准备和累计折旧的计提方法及计提比例均由企业自主合理确定。这样就能使会计更加真实地反映资产的有效价值,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2、规范赊销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赊销行为是企业开展销售业务的主要方式。由此引起的一部份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在所难免,客观存在的,于是形成了坏账。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转销法。另一种是备抵法,虽然考虑应收账款中可能的坏账损失风险,通过计损坏账准备,防止了利润虚增,资产虚增,符合谨慎性原则。但近年企业对于坏账准备提取额度较小。坏账准备金额明显不足,因此往往达不到谨慎核算的目的。因此。新制度规定应收账款按备抵法提取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公司自行确定,同时规定对期末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都应列入风险管理中,这样使企业更加谨慎地反映其财务状况,不限制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让其象成本核算那样自行选择适合的核算方法,固定下来,按提取比例提取,超支者报批或督促企业加强管理。从根本上减少坏账的发生。
3、加速折旧
我国很多企业折旧率较低低,导致企业无法适应企业技术更新和生产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现行新会计制度在强调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同时,允许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这样做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效率高,生产能力大,早期的营业收入大,为做到收入与成本恰当配比,就应让这些资产具有最大经济效用的早期多计提折旧;另一方面、因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无形损耗,使得固定资产的大部分价值应在短期限内收回,因此允许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中选定一种方法,是完全必要的。
三、稳健性原则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好稳健性原则运用的程度
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应严格控制好程度,过度运用或运用不够不但会影响稳健性原则优点的发挥,还会扩大其缺点,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不到准确的反应。因此,在会计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稳健性原则的程度,在充分考虑相关性,客观性及配比性原则的前提下,将稳健性原则与会计不确定性的分类结合起来。如:对在很大程度上可确定的费用或负债,应加以确认并反映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中;而那些发生可能性极小的费用或债务,可不在会计报表中的附注中加以说明和披露;对于介于很大程度上可确定发生和发生可能性极小之间的费用或债务,只在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和披露;至于对预计的收入和资产只有那些“在很大程度上可确定”的应在企业的报表中加以披露和说明。此外,在按上述分类执行稳键性原则时。必须综合考虑权衡相关性、客观性、配比性与稳健性原则之间的成本效益,不能单纯从稳健性原则出发,而忽视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在新会计准则的具体准则中也做了如下规定:一是要研究和控制操作性较强的“适应运用”的具体标准或规范;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外部的约束机制:三是要遵循财务报告的充分披露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合理运用稳健性原则,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妥善处理好稳健性原则与其他原则的冲突
在稳健性原则的运用中。要正确处理好与客观性、配比性、可比性、相关性、可靠性、权责发生制等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如客观性原则是反映以会计核算工作中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稳健性原则要求反映的是企业会计实务工作中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费用等。因此,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应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和手段来缓解其冲突。首先,我们应合理的确定各项会计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在会计原则中,客观性原则居于首要地位,稳健性原则必须在维护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加以贯彻和运用,对于其他会计原则的使用顺序,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合理的确定。其次,要对冲突情况予以充分披露。由于每个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在不同时间,不同经营环境下有所不同,稳健性原则的应用时间、范围和程度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在信息披露中充分说明稳健性原则的应用时间、范围和程度,充分披露相关财务信息能有效地提高信息的可比性,使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信息使用者能准确地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第三,要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进行必要的约束,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操作上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有效地预防和避免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 上一篇:大型活动宣传策划方案
- 下一篇:企业资产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