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13 17:1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世纪之后国家、社会、家庭都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也逐渐得到普及。而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程度却远远没有跟上普通的学前教育。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一边努力发展学前教育一边要抓紧发展特殊教育。因此,需要明白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更好发展。
二、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教育制度深化改革,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尽管近二十多年对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由于人口众多国情复杂,仍旧有相当多的特殊儿童享受不到很好的学前教育,暂且以2004年的数据为例,中国的一线城市中,只有将近10%的特殊儿童能够接受较好的学前教育,可想而知,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很多特殊儿童是无法接受学前教育的。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只是在身体、心智方面有些差距,但是接受学前教育的程度却相差甚大。发展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任务。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如果不能很好的满足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需求那么到义务教育阶段就更难与普通儿童进行竞争,无法平等的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现阶段,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不断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满足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能够在他们小时候弥补一些不足的方面为以后的学习教育打下基础。
第二,减轻家庭负担。特殊儿童因其身体或心智方面与普通儿童存在差距而显得特殊,学前教育对于儿童家庭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前教育能够分担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特殊儿童是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而特殊儿童的身体缺陷的矫正和恢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项重大的经济负担,有很多家庭为了自己身患残疾的孩子四处求医以致于家财散尽却没有什么很好的效果,如果特殊儿童学校进行学前教育就可以由学校对孩子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以分担家庭的压力还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也同样能够使家长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以增加家庭收入。孩子的健康对一个家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为孩子提供专业、系统、科学的早期干预、引导和教育,给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提供帮助,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可以促进家庭和谐,为特殊儿童健康的恢复提供更好的环境。
第三,对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孩子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学前教育担负着启蒙认知的作用,是孩子主观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是孩子的性格、情绪、行为习惯引导的重要时期,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越早就能越容易取得教学成果。对特殊儿童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有利于他们的早期康复,对一些存在语言和智力残疾的儿童来说在幼稚园进行教育和训练效果远远比在家中父母教导的要好。学前教育的早期干预能够让一些孩子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弥补。在心理方面,为特殊儿童提供专门的教育环境能够为孩子和老师都提供公平教育的平台,特殊儿童很容易因为身体和心理上的残疾而遭受外界的不公平待遇,从小将他们平等的放在一起学习玩耍有利于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健康心态的养成。学前教育能够通过有效的后天教育让孩子逐渐培养对社会各界的认知,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以培养交际交往能力,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第四,有利于形成社会的健康心态。特殊孩童和身患残疾的人群在有相当大数量,为特殊儿童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体现出了残疾人群与普通人群一样公平公正的享受社会资源,也有利于改变社会中一些观念狭隘的人对特殊人群存在歧视的现象,让人们明白特殊群体与普通人群是一样的,对待特殊人群更应该给予帮助而不是歧视和为难。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生理上和心理上存在的缺陷,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培养特殊儿童健康的人生观念也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另外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在学校中老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人际交往等方式对孩子进行文化教育,教授他们基本的生活和文化知识,让他们更好的养成道德、礼仪、传统习俗等文化素养,有利于特殊儿童的文化养成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结束语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开端,万事开头难也就更加体现出了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在存在的难度,与普通的学前教育相比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之前笔者已论述了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对儿童、家庭、社会、国家各个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国家和社会必须要提高对特殊儿童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团结各个方面的力量给予特殊儿童所需的照顾。让他们能够更加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也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以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入学率的提升,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为特殊儿童未来人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的贯彻落实教育兴国科技强国战略。
参考文献:
[1]吕春苗,兰继军,焦武萍等.关于加快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的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2011
[2]冯晓华.浅谈发展农村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J].吉林农业C版,2011
篇2
关键词:特殊儿童;教育;问题;策略
目前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特殊儿童教育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很多学校都开始加强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但是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提升对学前特殊儿童的教学效率。
一、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社会对其的重视度不够,很多人对特殊儿童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这导致特殊儿童在社会中经常受到排斥以及歧视,使其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一些学校拒收一些特殊儿童。其次就是我国对于特殊儿童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缺乏一个专门针对学前特殊教育的法律。即使是一些条款中具有特殊教育的内容,但是其结构也不够完整,法律的效力也很低,导致特殊儿童无法进行平等教育。最后就是家长的传统观念,对于特殊儿童家长来说,其心理十分复杂,十分焦虑与否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悲痛心理,这样导致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存在偏差,无法保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另外,特殊教育师资规模也比较小、数量很少,导致了教师队伍素质不一,影响了对特殊儿童的教育。
二、做好特殊儿童教育的相关措施
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转变社会观念,特殊儿童也是一个生命体,也需要别人的关爱与呵护。因此要做好宣传工作,转变人们的观念,让人们真正关注特殊儿童群体,避免出现歧视的现象。其次就是要做好对学前特殊教育的立法工作,要制定出专门针对学前特殊教育的相关法律,以此来保证好对特殊儿童的教学。并且不断完善我国特殊教育的法制化进程,提升特殊儿童的升学率。然后就是转变家长的观念,做好对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教师要做好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断地研究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对儿童进行教育,要充分发挥儿童自身的潜能。家长要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改变自身的传统观念,让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最后就是完善教师培养制度,做好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对儿童的教学质量。教育部门必须建立一个特殊儿童教育支持体系,改变传统的特殊儿童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不断做好对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素质,更好地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
要想做好对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学校必须要为其营造一个平等的受教育环境,国家完善相关的法律支持,同时家长要改变自身观念,从而来做好对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
篇3
关键词:二孩政策;学前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1.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完善落实及学前教育机构的不断规范
国家对学前教育机构制定的相关政策仍需进一步得到落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根据情况加以改善。例如,在公助民办等政策上,国家已投入资金及配套设施,如果不加以合理利用,则无法真正做到让人民受惠,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切实将政策落实好。又如,在学前教育机构规范的改革上,可以参考俄罗斯的做法:自2010年10月1日起,俄罗斯开始实施新的学前教育机构卫生标准,即《学前教育机构卫生防疫工作制度、内容及组织方法》,对幼儿园班级设置、幼儿数量、幼儿娱乐时间、卫生情况等多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
2.教育资源需要进一步均衡,提高师资水平
无论公办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根据城市规模和发展现状,都应当在数量、质量、地理分布、师资投入等方面趋于合理均衡;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状况,适当提高学前教育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工资待遇,使其更加有热情有信心将学前教育事业做好,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其业务能力方面的培养,可通过师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另外,还应关注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均衡、区域学前教育资源均衡等问题,改善农村等落后地区的学前教育条件,确保基本的硬件设施完备,师资队伍稳定,避免少数特殊利益集团独占公共教育资源现象发生,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
3.增加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借鉴俄罗斯普及学前教育过程中设立的形式多样的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如托儿所、幼儿园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增加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缓解就学压力。近些年来,我国幼儿教育经费占公共教育经费的比例一直处于很低的状态,公共学前教育经费的不足导致无法给民众提供公平的学前教育服务。学前教育在教育供给链条中处于基础地位,更应当确保学前教育在教育公平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保障,加大公共财政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经费占公共教育经费的比例,加大财政上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
4.加强学前教育机构的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危害幼儿身心安全的事件发生
近年来,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的安全危害事件频频发生,严重伤害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更让每个孩子家长对学前教育机构的安全问题忧心忡忡。因此,幼儿园应当加强管理监督,加大安保措施,对儿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阶段性地结合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有目的地提高儿童的安全危机意识。
5.给特殊儿童平等的入学机会,增加对应教育机构数量,加大社会扶持力度
学前教育阶段的特殊儿童应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应当重视特殊儿童的平等教育机会,确保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此外,如果在学前教育阶段能够及时发现特殊儿童,由此在教育手段方面进行干预,还能有效地减轻特殊儿童在生活学习中的障碍影响,促其更健康成L。另外,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学方式也是增加教育机构数量的有效途径,鼓励并扶持民办办学教育力量可以有效地缓解因二孩政策带来的学前教育入学压力,更好地使更多适龄儿童接受应有的教育。
6.关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家中的孩子不再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生活当中,周围的一切人和事不再只围着自己转,由此会导致出现某些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给予帮助。为了避免孩子出现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我们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工作: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以及解读,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调整教育手段、教育策略、教育内容;作为家长,要积极和学校沟通,配合老师营造出适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平等对待每个孩子,出现矛盾时不偏不倚,用自然的方式引导孩子适应这种转变,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篇4
摘要:学前全纳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我国学前教育公平的实现。当前我国学前全纳教育受到家长、教师等教育力量的质疑,其主要原因在于家长、教师等对全纳教育对正常儿童和有特殊需要儿童的价值认知的模糊。基于此,家长和教师应当澄清自身对全纳教育价值的认识,积极支持我国学前全纳教育事业,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关键词:全纳教育;学前全纳教育;特殊儿童;正常儿童;可行性
全纳教育理念是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的。它延续了同时期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的精神,在强调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的基础上,指出学校应该容纳所有的儿童,并且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美国、英国、匈牙利等都从国家层面上制定了相应的全纳教育政策:美国2002年通过了《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英国发表绿皮书《每个孩子都重要:为了孩子的变化》,这些都显示了国家对儿童全纳教育的认同和支持。目前,我国尽管仍存在着城乡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教育及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等问题,但在“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后,我国作为大会的重要参与者,也开始重视全纳教育的尝试性实践活动,如1987年我国开展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随班就读实验,199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显然,从发展形势上看,我国学前全纳教育已取得显著的成果,但目前我国学前全纳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基于此,本研究将对此为切入点,对我国当前学前全纳教育的现存问题及成因进行剖析,并据此提出对策。
一、我国学前全纳教育发展的现存问题:来自家长、教师等教育力量的质疑
目前,我国学前全纳教育是否切实可行,仍然受到家长、教师等多种教育力量的质疑与制约。从家长方面看,部分家长认为,全纳教育对于轻度的、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也许有一定帮助,但是对正常发展的幼儿来说,有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如与聋哑儿童相处时间过长,使正常儿童得不到足够的语言刺激,导致正常儿童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情况等。从教师方面看,据相关资料统计[1],76%的幼儿教师认为学前全纳教育具有必要性,调查中所有的幼儿教师都承认学前全纳教育能使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获益,但高达94%的教师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都可在普通园所就读”给予了否定回答,65%的教师表示不愿意接受有特殊需要的儿童,53%的教师担心学前全纳式教育会“降低教育教学质量”。76%的教师怀疑实施全纳教育会“减少生源”。其他的关于教师对学前全纳教育接受意愿的调查[2][3][4]也得出了相似结论。且北京市的某项调查显示[5],学前特殊儿童的残障类型和水平,影响着教师对全纳教育的态度及他们自身接受全纳教育的成效,北京幼儿教师所能接受的残疾类型依照被选择的频次高低,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语言发育迟缓(655%)、感觉障碍(如盲、聋哑等)(370%)、学习障碍(353%)、情感障碍和行为问题(336%)、肢体残疾(303%)、多动症或注意力缺乏症(286%)、智力残疾(202%)。另外,664%的教师表示只愿意接受轻度残疾儿童,319%的教师表示可以接受轻度和中度残疾的儿童,只有17%的教师表示愿意接受各种程度的残疾儿童。总体而言,我国学前全纳教育的发展受到各方面教育因素的制约。
二、学前全纳教育现存问题的成因:家长、教师等对全纳教育价值认知的模糊
家长、教师等各方教育力量之所以对学前全纳教育持怀疑态度,笔者认为主要是基于对学前全纳教育价值的模糊与混乱。结合以往研究可知,学前全纳教育是否具有价值,主要依托学前全纳教育对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影响。
(一)全纳教育对学前特殊儿童的影响
国外很多研究都已经表明,全纳教育对于特殊儿童的治疗和教育具有积极影响,中国教育学者提倡的学前融合教育在某些地方也已初具成效,如周念丽根据国外相关理论,提出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融合保教理论和鹰架实践模式,通过为学前特殊儿童提供教师性支持、同伴性支持和家庭性支持,发展儿童认知、情感等能力,提高社会化的水平。
当然,学前全纳教育也存在一些特殊性,如实践证明,我国特色的随班就读政策只适合轻度参加儿童,难以满足中、重度儿童的特殊需要[6]。同时,有研究表明 (Rafferty,2003)[7],学前全纳式教育相对于特殊学校教育,并未给学前特殊儿童带来更多的治疗成效,但对儿童的语言、社会技能等还是有积极的影响。而且,由于特殊儿童的某些症状具有隐蔽性,如自闭症儿童的症状在3岁左右才真正凸显,因此,在托幼机构的全纳教育中,如何及早发现这些隐蔽性的特殊儿童,是一项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合力教育的系统工程。
(二)全纳教育对学前正常儿童的影响
目前鲜有研究表明,全纳教育对正常智力的学前儿童存在消极影响。但已有研究表明[8],全纳教育有利于激发学前正常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培养移情能力、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成长,即正常的学前儿童在帮助有特殊需要同伴的过程中,体会了成就感,能够产生同情心,并且产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能力。同时,全纳教育理念倡导下的学前融合教育实践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全纳教育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然而,在全纳教育对正常儿童的影响中,也应注意学前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构成比例,笔者曾就这一问题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多个聋哑儿童与1个正常儿童长期共同生活,可能导致该正常儿童由于长期的语言刺激不足而产生言语发育迟缓的问题,同时伴有手语及身体语言多于口语使用的情况。且有研究表明,尽管轻、中度的自闭症幼儿可以和普通幼儿一起接受教育,并且同一残疾类型的幼儿最好安置在同一个班级,但一般不超过3人。[9]显然,在全纳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学前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班级构成比例问题,创造积极地教育环境,促进全纳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三、对策分析
鉴于全纳教育对于正常儿童和有特殊需要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家长、教师应改变教育观念,辩证正确看待学前全纳教育的价值,要积极肯定学前全纳教育对于儿童发展的正面影响,同时采取主动有效的措施克服学前全纳教育的不利影响。同时,家长与教师要加强对儿童全纳意识的教育。如正常儿童的家长应培养孩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使其学会尊重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而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家长也应注意培养儿童自爱、自尊、自强的心理品质,引导儿童学会交流、学会感恩。而作为教师,除培养儿童的全纳意识外,也应提高自身素质,以爱心、耐心和高度的教育责任,对待学前全纳教育;同时,积极提倡融合教育,并注意辨别不同类型残疾儿童与
不同发展程度的正常智力儿童的融合情况,关注学前有特殊需要儿童的人数和正常儿童的班级构成比例,以此促进学前全纳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此外,教师也应当积极关注国外学前全纳教育的优秀经验,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正确地全纳教育实践,以此切实促进我国学前全纳教育的发展。
概言之,当前我国学前全纳教育面临着来自家长、教师等教育力量的质疑和挑战,其主要原因在于家长、教师等对全纳教育对正常儿童和有特殊需要儿童的价值认知的模糊。新时期,家长和教师等应当澄清自身对全纳教育价值的认识,积极支持我国学前全纳教育事业,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周念丽.中日幼儿园教师学前融合教育意识比较[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 (12):35-37.
[2]张燕.北京市学前特殊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2003,(4):57-62.
[3][5]严冷.北京幼儿园教师全纳教育观念的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8,(5):17-21.
[4]张莉.上海市幼教工作者融合教育观念调查[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7-8):36-39.
[6]曹阳,郑欣.残疾儿童渴望公立专属幼儿园[N].现代教育报,2012-3-9.
[7]杨希洁.关于学前全纳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5,(9):3-7.
篇5
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强调多机构间的互相合作。学前融合教育需要教育、卫生、社会服务、志愿者机构等部门的相关人员以及儿童家长的参与。这些融合教育参与者分别具有不同的职责,他们的相互合作促进了学前融合教育情境下特殊儿童的发展。
在教育部门中,参与学前融合教育的专业人员包括教育心理学者、早期特殊教育支持教师、视/听/语言障碍行为支持教师、融合教育协调员以及学习辅导教师。这些专业人员主要负责参与学前儿童的法定评估,鉴别学前儿童的发展困难状况,为融合教育教师及家长提供教育建议,并为融合教育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其中融合教育协调员和学习辅导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融合教育协调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前特殊儿童的特点,为儿童提供可获得的资源;对融合教学提供建议,进行融合教学示范,监测融合教育政策的实施质量及效果;为教师提供专业建议,帮助教师正确处理与特殊儿童及同事的关系,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与特殊儿童家长保持合作关系等。〔6〕学习辅导教师必须了解学前特殊儿童的不同需求,与教师讨论对儿童有利的课程安排,增加儿童学习主流课程的机会。同时,学习辅导教师还应经常使用开放式问题向儿童提问,鼓励儿童讨论所学知识及他们理解的内容,为儿童提供分享展示的机会。学习辅导教师必须记录儿童的学习成果以及所提供的支持策略对儿童的影响效果。此外,学习辅导教师要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互相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7〕
卫生部门的参与人员包括一般干预者、健康状况巡访员、儿科医生及儿科顾问、
学校健康服务人员、言语语言治疗师、生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听力/视力学家及临床心理学家,还包括其他参与人员,如儿童精神疾病护士、精神疾病顾问、心理治疗师、咨询师和其他领域工作者。卫生部门的专业人员主要在幼儿入学评估中提供医学方面的评估诊断以及干预意见,具体责任包括:鉴别儿童生理问题,对儿童的特殊需要进行鉴别和诊断,定期监测儿童发展状况,及时与儿童家长联系,为家庭提供合理的干预训练策略,监控干预训练过程及特殊教育服务质量等。
社会服务部门中参与融合教育的专业者为社会工作者,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通常与专家小组一起工作,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一些专业技能和资源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服务。如果儿童家庭在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当服务时出现困难,社会工作者会评估儿童家庭的困难情况,为儿童家庭提供指导和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就某些问题指导儿童家长向相关机构或专家求助。在某些家庭得到有关机构或专家的帮助后,社会工作者会经常对这些家庭作巡访,并提供适当的支持。总之,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在家庭情境中对儿童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支持,推荐儿童到相关机构接受服务,监控儿童及其家庭情况,向家长提供建议等。
志愿者支持机构通常是一些慈善机构。志愿者机构主要负责向公众宣传融合教育观念,为特殊儿童提供午餐,对融合教育者进行培训,为融合教育研究者提供研究数据等。转三、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实践及其存在的不足
自“融合教育”概念被提出以来,英国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学前特殊儿童逐步走向主流学校,参与普通同伴的学习活动。
在英国,教师注意充分发挥学前特殊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全方位调动儿童的能力,进行有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儿童多种智能的参与,通过儿童喜欢的教学方式吸引儿童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儿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具有不同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各不相同。比如,对需要培养听觉技能的儿童,教师主要采用讨论、口头反馈等方法;对需要提高视觉能力的儿童,教师主要采用看录像、绘画等方法;对需要加强运动知觉能力的儿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让儿童触摸教具,进行实际操作,促进儿童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和掌握。〔8〕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促进了全纳教育思想的推广和传播,但是离真正的全纳教育还有一定距离。英国学前融合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我国学前教育研究者思考。
Scruggs和Mastropier(1996)对教师的融合教育观念进行调查,发现仅有40%的教师认为融合教育对大多数儿童而言是现实可行的目标,认为自己已具备相关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不足1/3。〔9〕如果教师没有接受足够的培训,缺乏专业知识技能,缺少相关资源支持,英国政府正努力开展的融合教育实践将很难进一步发展。政府部门需要调拨更多资金用于融合教育实践,培训更多专业教师,为融合教育实践提供更多支持。
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虽然在英国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无法证明融合教育的绩效,教师对融合教育的利弊众说纷纭。例如,有的教师认为融合教育对特殊儿童大有裨益,却影响了正常儿童的受教育情况。〔10〕因此,开展大量的融合教育实践研究,提供更多令人信服的研究资料,有利于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促进融合教育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二、英国学前融合教育政策
英国的教育政策重视特殊儿童教育权利的获得,重视对特殊儿童的全方位教育和保育,也考虑到家长参与以及家长与专业人员合作的重要性,这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提出要关注学前儿童的早期健康和发展,对儿童早期发展存在的困难进行鉴别,还要关注儿童家长及专家参与的重要性,强调训练者应从儿童的利益出发,与儿童家长合作,同时从其他专家处寻求帮助及引导。〔2〕1978年沃诺克报告的提出使融合教育成为英国特殊教育的核心政策。在这个报告中,融合教育按层次由低到高被分为:场所融合,即在普通学校中为特殊儿童提供专门服务,但特殊儿童不属于普通班级成员;社会融合,即特殊儿童在普通班学习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功能融合,即特殊儿童成为普通班级中的一员,教师全力帮助特殊儿童,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3〕1997年,英国政府颁发了特殊教育绿皮书,要求所有学前儿童均要在普通学校注册,同时建议优先考虑对存在感官障碍、肢体障碍或中度学习困难儿童的融合教育。〔4〕
2001年,英国政府提出了特殊教育实施章程,提出要在学前教育环境中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诊断、评估,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该章程规定,一旦儿童被鉴别出存在特殊教育需要,教育者应及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该章程同时赋予儿童家长更多知情权,也强调要成立有效的多学科工作小组,为特殊儿童提供融合教育服务。〔5〕
参考文献:
〔1〕〔4〕陈明聪。英国融合式教育政策的发展与争议〔EB/OL〕.〔2006-01-10〕.140.130.42.78.
〔2〕〔5〕〔9〕KATEWALL.Specialneedsandearlyyears:A
practitioner’sguide〔J〕//雷江华。全纳教育之争。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
〔3〕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69-206.
〔6〕〔7〕〔8〕RITACHEMINAIS.Howtocreatetheinclusiveclassroom:Removingbarrierstolearning〔M〕.London:DavidFultonPublishers,2004:36,38,61,63-64.
〔10〕ANTHONYFEILER,HOWARDGIBSON.Threatstotheinclusivemovement〔J〕.BritishJournalofSpecialEducation,1999,26(3):147-151.
【摘要】在融合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英国的学前融合教育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从教育政策、教育参与人员及教育实践等方面对英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作了概述,旨在为我国的学前融合教育提供借鉴。
篇6
第一,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我国对特殊教育的财政资助是直接拨款给公办教育机构,而不是拨给有特殊儿童的家庭。其二,管理混乱。学前特殊教育办学主体混乱,既有教育行政部门、民政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卫生医疗部门,还有企事业单位、社区和个人。多个办学主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二、特殊教育师资的规模偏小,数量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无论普通幼儿园还是民办的康复教育机构,从事学前特殊教育的教师主要来自幼儿师范专业。从我国目前的幼儿师资来看,即使有些教师接受过一定的特殊教育培训,但与专业的教师相比,仍然相差甚远。
三、解决我国特殊教育问题的对策
1.加大宣传,改变社会观念
加大对相关信息的宣传,转变国人观念与认识。特殊的孩子也是个生命体,独一无二的个体,只是他比一般人需要额外的帮助。而且有越来越多发现,证明残障的人虽然在某方面有缺陷,却往往在另一方面比一般人灵巧。由此可见,重视特殊教育并不是浪费,而是人才投资。
2.加强学前特殊教育的立法与管理
制定专门针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立法,将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通过立法的形式得到保障,在立法上不断加强学前特殊教育的贯彻与实施,为各类特殊儿童制定专门的学前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只有完善我国特殊教育的法制化进程,才能迅速提高我国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切实解决当前现实中最紧迫也是最棘手的难题。
3.完善学前特殊教育体制
一是规范学前特殊教育管理。首先,国家应尽快完善针对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明确学前特殊教育各个办学主体的职能,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其次,要稳步推进、进一步完善多元连续的特殊学生安置系统,切实推进特殊教育的制度建设。三是增加学前特殊教育投入。发展学前特殊教育,在最终结果上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
4.完善教师培养制
篇7
1.幼儿园教师全纳教育意识薄弱。
幼儿园中的全纳教育理念首要体现在教师们具体的态度、情感、语言和行为上是否像接纳普通儿童一样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目前社会上真正开展“全纳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并不多,绝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在职前学习阶段从未接触过“全纳教育”,在职后真实的工作中对其也并没有实际体验。他们对于“全纳教育”的理解可能更多是“想当然”的、是呆板的、是没有生命力的。在笔者对教师(不包括保育员)进行的调查与访问中,所有被访问的教师都能够或多或少地表达出对于“全纳教育”这一概念的理解与认识,绝大部分教师(89.5%)赞同“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此同时,也有高达73.7%的教师表示“没有必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全纳教育”,因为“会给我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会减少生源”“会影响到其他儿童的学习”。从另一种角度来就理解,事实上是有73.7%的已经在岗的全纳型幼儿教师没有准备好自己的全纳教育意识———他们虽然嘴上说自己认可“全纳教育”也在开展“全纳教育”,却不认为那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更不愿意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2.幼儿园教师全纳教育专业知识匮乏。
从满足学前全纳教育殊儿童发展需求的角度来看,全纳型幼儿园教师应当是精通学前教育原理与特殊教育原理的教师。但目前的高校、职前培训机构还没有培养全纳性教师的视野和机制,直接导致了教师在专业知识上的缺失,从而无法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全纳教育”。笔者在调查后发现,幼儿园的教师对全纳教育的专业知识十分匮乏,半数以上教师表示迫切需要掌握有关特殊教育的方法和技能。91%的教师在学校、培训机构中没有接触过特殊教育原理,82%的教师在职后教育中没有接受过有关特殊教育的相关培训。之所以在幼儿园中的“全纳班”或者在学前特殊教育岗位上工作,也多因为被“赶鸭子上架”。笔者认为只有充分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前儿童保育原理、学前教育原理、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儿童行为矫正等知识,并进行过长期的专业实习的教师才能够成为全纳型幼儿教师。
3.幼儿园教师全纳教育专业技能缺失。
全纳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两方面的技能,学前教育的技能包括艺术教育、根据普通幼儿身心特点制定教育计划等技能,特殊教育技能则包括发现和诊断特殊儿童的能力、设计特殊儿童教育活动的能力、与特殊儿童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包括手语、盲文等特殊沟通的技巧)等。由于目前各大高校大都将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分为两大专业,所以多数学前专业教师都缺乏特殊幼儿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这就直接导致她们在针对特殊儿童生活和行为方面显现出力不从心的局面,也无法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
二、全纳型幼儿园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幼儿园教师本身具有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工作经验、不同的关注对象以及不同的研究兴趣等。根据幼儿园教师的个体差异,其专业发展也应该分层次、分领域。不仅如此,针对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领域,其专业发展的途径也应该是不同的。基于此,笔者对于全纳型幼儿园的教师职后培训提出以下建议。
1.发展目标分层次。
教师职后发展应当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分步骤、分层次地推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1)初级层次:
具备全纳教育的理念,愿意接纳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包括处境不利儿童和特殊儿童。理论上,所有的幼儿园教师都应当达到此层次,提供给所有儿童教育机会上的公平。
(2)高级层次:
在教育活动中能够辨识儿童的特殊需要,能够正面回应其需求,能够对其进行沟通与指导;能够让普通儿童真诚地接纳处境不利儿童并与其快乐的相处。给予现实的幼儿园教育需求,一半数量的教师应当达到次层次,满足所有儿童教育过程公平的需求。
(3)专家层次:
能够设计出适合身心发展迟缓、异常及超常儿童和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活动,使其在随班就读过程中乐于与其他儿童及成人相处,使其乐于学习,从而得到最大程度地发展。幼儿园中少数教师(“精英”教师)应当达到此层次,实现幼儿园内真正的教育均衡。
2.职后培训分方向。
幼儿园教师无法选择自己将要面对什么样的儿童,幼儿园管理者也不应当把儿童按照其特殊需求的类型进行编班;并且作为与儿童面对面的教师,其实施教育活动的基础就是与儿童沟通,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基本的与所有儿童沟通的技能,包括对儿童的观察与分析、基础的手语等。在此基础之上,再谈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暨职后培训方向的分类;换句话说,分方向的职后培训适合于专家层次的幼儿园教师。根据笔者的走访调查,本研究初步设定全纳型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培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1)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指导。
智力障碍儿童在智力功能及适应功能方面均存在缺陷,根据智力障碍严重程度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注意力、记忆、学习速度、保持、迁移、动机以及适应等方面发展的问题。幼儿教师在面对智力障碍儿童时,应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重点需考虑其个体差异性,掌握如何在教学活动设计中适当调整对儿童的要求,采用何种方式让儿童能以符合其能力、学习速度与兴趣的方式来参与活动,并提供适当支持促进其发展;同时,要了解班级中的智力障碍儿童是否有其他健康问题,有哪些需注意的问题。
(2)对听力障碍儿童的指导。
在全纳班级中,为了促进听力障碍儿童的发展,幼儿教师需掌握:听力障碍儿童的发展特点、助听器的使用、日常的手语使用等方面的内容;在与听力障碍儿童沟通或提供指导时,应采用什么样的语速、音量,肢体语言怎样配合等;如何充分利用听力障碍儿童的残余听力,通过同伴互动等途径鼓励儿童多听多说,帮助儿童听觉与言语能力的发展;如何通过其他通道,如视觉,来弥补其听觉信息的缺失。通过对教学活动参与方式的调整与支持辅助的提供,让儿童充分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3)对视力障碍儿童的指导。
对于视力障碍儿童,除了营造接纳的班级氛围,幼儿教师还应掌握如何在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视力障碍儿童的发展特点,让视力障碍儿童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视力障碍儿童的功能性视力,提供适合儿童使用的学具、教具,如放大的字卡等,并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知道如何通过其他感官通道的信息来补偿视觉通道信息的不足。
(4)对自闭症儿童的指导。
自闭症儿童最核心的特征是其在社会沟通与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方面的问题,同时伴有狭窄、重复的行为与兴趣。在全纳班级中,幼儿教师需了解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并具备处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的能力:一是如何营造一个全员接纳与参与的环境,让其他儿童也能接纳自闭症儿童,避免其他儿童因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或问题行为等而用异样的眼光来看他;二是如何设计教育教学活动、要提供何种支持帮助,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如同伴资源等),让自闭症儿童参与到活动中来,与其他儿童互动,从而促进自闭症儿童社会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三是如何应对一些突发状况,如自闭症儿童可能在某些情况下突然情绪失去控制而出现攻击或自伤行为等。
(5)对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指导。
情绪与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儿童的情绪、行为反应与同龄、同文化背景的人存在很大差异,且此差异对儿童的学业、社会适应等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儿童可能表现出外显的行为,如攻击、不服从等,也可能表现出内倾如焦虑、抑郁等。在全纳班级中,幼儿教师首先需注意观察儿童,及时发现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尤其是内倾性的行为;幼儿教师需掌握如何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儿童营造一个接纳与支持的环境;同时,幼儿教师还需掌握基本的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如强化、消退、塑造、代币制等,在日常学习及生活常规中对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此外,幼儿教师要合理利用资源,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支持。
(6)对超常儿童的指导。
超常儿童也被称为“天才儿童”,其智力、创造力、实践力的发展都显著领先于普通儿童。有研究表明,虽然学业成绩和儿童的智力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但相关度却不高———有的儿童学习成绩优异,很难归因于智力超常;有的儿童其特殊才华并不一定能在学业成绩中体现出来;有的创造力很强的儿童,由于不能循规蹈矩地学习,难以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尤其是在学龄前阶段,儿童的系的成果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很难用分数或等级来判断其发展是否超常。这也就直接导致了部分超常儿童对于学习和成长的特殊需求被幼儿园和教师忽视。教师一旦忽略儿童的这种渴望,按照统一的教学手段强制规范他们的行为,打击他们主动学习的权利和欲望,最终只能使得超常儿童才能的泯灭和身心的不健康发展。即便是能够发现超常儿童的需求,如何满足他们———怎样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选择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应用何种教育方式等———也时时考验着教师的专业能力。因此,幼儿园教师对于超常儿童的鉴别与指导也是幼儿园开展全纳教育的重要能力需求。
(7)对其他处境不利儿童的指导。
父母离异、父母外出务工、跟随务工父母进入陌生生活环境、家庭暴力、语言不通、被遗弃等种种因素,都能够影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为自卑、焦虑、恐惧、反应力下降、对家人缺乏依恋、具有攻击等现象。幼儿园中的处境不利儿童并不少见,但教师却往往对他们“视而不见”,一些经验尚浅或缺乏教育敏感度的教师根本无法鉴别处境不利儿童;另一些教师当他们发现有处境不利儿童时,受到自身专业态度的影响或专业能力的限制,根本不愿/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的、适宜的指导。全纳型幼儿园的教师应当知道如何因人施教,从而改变处境不利儿童的偏差性认知结构、提高其心理抗挫能力、消除影响其个性发展的不利因素,使其健康地成长。
3.发展途径多样化。
现阶段,幼儿教师的自我成长与专业发展主要依靠职后培训等方式实现。大多数幼儿教师参与职后培训的目的在与获得某种证书,从而导致教师自我成长意识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所以全纳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培训应当以多种形式开展,这样才更有效地在全纳教育背景下通过职后培训实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1)学期培训。
以一学期为一个培训周期,利用晚间与周末,组织幼儿园教师进行学习。由于持续时间较长,培训内容可以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连续性与递进性,适合于期望达到初级层次的教师。
(2)专题培训。
以全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核心,开展独立的讲座。专题培训的时间较短,内容有非常强的针对性,适合于高级层次的教师与专家层次的教师。
(3)体验式培训。
此种培训方式主要针对教学实践的观摩与交流,要求教师走进示范性的全纳型幼儿园观摩经验丰富的教师组织实施各种教育活动。并且以带班教师的身份驻进幼儿园,真实地面对不同的儿童,观察儿童、了解儿童、帮助儿童、发展儿童。这种培训方式适合于初级层次、高级层次与专家层次的教师。
(4)影子培训。
此种培训方式要求培训方组织专门的导师小组确保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解惑时,够得到及时的智力与策略支持,就像影子一样时刻守护在幼儿园教师的身旁。这种培训方式适合于高级层次与专家层次的教师。
(5)网络培训。
现代信息社会,咨询爆棚,教育的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随着全球MOOC课程的兴起,许多教师选择了远程进修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专业发展。目前大陆地区已有许多幼儿园教师进行讨论的网络社区,但是却很少有专门关注幼儿园中全纳教育的平台。建立一个全纳教育为基本核心的网络平台、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即时咨询、储备专业信息、相关消息,这将为全纳型幼儿园教师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成长之路。根据以上对策与建议,本研究设计出全纳型幼儿教师职后培训途径与内容的模型。
三、结语
篇8
1.全纳教育概述
全纳教育,顾名思义,即容纳所有的学生的教育。全纳教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美国民权运动,是建立一个民主、平等,自由的全纳社会的同时实现全民教育。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全纳教育”的理解还没有统一,具有代表性的就属澳大利亚学者贝利的思想、英国牛津大学的学者汤姆林森以及中国学者黄志成,这些学者对“全纳教育”的理解有一个相似之处,即,残疾学生(包括身体残疾和心理障碍)可以和其他正常的学生一样在普通的学校里学习和生活,反对歧视,反对排斥。让这些残疾儿童感觉自己是和别人一样的。
2.全纳教育中存在的个别现象
全纳教育的的提出主要是针对那些受排斥的学生,要求人们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孩子,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全纳教育要求教育学者“积极参与,减少排斥”。努力使每一个儿童感觉到自己是被接纳的,使所有的特殊儿童能与其他同龄儿童一起接受教育。但仍然有些问题存在于日常教育当中。
2.1特殊儿童的排斥现象
在幼儿园中幼儿遭到排斥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果幼儿的身体或心理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幼儿的入园都非常困难,因为现阶段的大多数幼儿园是不接受残疾儿童的。有些幼儿园为了维持生计,接受特殊儿童。但教师也会以各种理由不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2.2学校中的分层现象
由于应试教育在中国的根深蒂固,许多学校仍然无法摆脱“排名现象”。考试成绩决定一切,在班级中自动形成“优,良,差”的分类现象。老师为了自身荣誉只是“照顾”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也只能是“望穿秋水”,成绩越来越差。
这些现象也说明了全纳教育的有待深入,只能说全纳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理想境界,趋于无限接近状态。全纳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广大专家学者的努力,更需社会大众对这些特殊儿童的接受,一线教师对学生的接纳。
3.自闭症儿童的现状分析
由于多重原因,自闭症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自闭症儿童的未来发展以及治疗方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其发病原因在此不做深究,一般是由遗传或是受疾病传染引起。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语言发展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社会交流障碍”等,当属“特殊儿童之最”。面对这样一群特殊儿童,全纳教育的提出无疑是“对症下药”,而如何让社会大众接纳这些孩子,让自闭症儿童能与普通儿童一起共同学习,仍待研究。
有关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家长对残疾儿童表示同情,占百分之八十以上。但仍然有少数的家长害怕残疾人,排斥残疾人,但仅占百分之五。而关于全纳教育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作用,社会大众仍持不同观点。据统计,百分之五十的民众认为自闭症儿童应与普通儿童分开,进行单独教育,单独训练,这样自闭症儿童不会在大家异样的眼光中产生自卑感,教师能统一管理,幼儿能康复的更快;另外的百分之五十的民众认为,全纳教育的实施是必要的,也就是说他们相信全纳教育对自闭症儿童产生的良好作用。
4.全纳教育中,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指导要点
在全纳教育中,自闭症儿童是与普通幼儿一起生活学习的。由于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性,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家长等做好心理干预;教师,园长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学会改变,做好接纳准备。教师要做好家长洽谈工作,课程要做适当的改变等等。
4.1关于教师
幼儿教师,可以说在幼儿园当中是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教师除了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之外,还需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深入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年龄特点。这样在与自闭症儿童相处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就能时刻了解幼儿的心理变化,做到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幼儿。特别是全纳教育的幼儿教师,更要无偏爱的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一个幼儿公平的教育机会。
4.2关于课程
课程是幼儿老师进行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关乎到幼儿的人格养成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所以,课程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全纳教育的课程选择不仅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要符合自闭症幼儿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自闭症儿童在一定程度上的社会交往障碍以及情绪发展障碍会影响到幼儿的学习能力。如果按照正常幼儿学习的教材去对待自闭症儿童很显然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全纳教育中,自闭症儿童的课程选择要具有实用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符合自闭症儿童的发展方向。
结束语:
篇9
(一)是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权益的政治权威认定
教育政策是一种有关教育的政治措施,是教育利益的权威性分配[3](P12-1《)。国家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对不同主体的教育利益进行调整和分配。学前教育,特别是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拥挤性”以及消费的“外部性”,政府需要对特殊教育提供补贴。从政策问题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残疾儿童在追求学前教育产品时,就会与其他群体的教育需求发生冲突。当政府以公共权威的姿态协调冲突时,必须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权威性调解。《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中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的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所能分享的教育资源和得到的教育机会不尽相同,残疾儿童的教育权益因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作为“准则”、“规定”,由国家公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实施,政策的目的在于保障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并将其纳入到国家基础教育体系中,协调残疾儿童与教育行政机关、教育机构和其他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关系,并在国家整体教育利益分配中获得当得的份额(平等的教育机会),保护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的权益。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为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又使他们在寻求教育的过程中免受拒绝或侵害。该政策把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划入到一个共同的教育权益保障框架之中,残疾儿童不仅可以依此享受相应的学前教育机会,并当权利受侵害时有申诉的权力。
(二)是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权益的实践依据
通常人们倾向于把权力机关通过和颁发的教育法律,党政机关的与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关的各种文本看成是教育政策,但容易忽视这些教育政策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行情况。然而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是实践性的问题,而不是理论性的问题。针对残疾儿童教育政策问题的答案总是一系列行动,是对“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详细分解。它并非意味着一系列的政策目标,甚至也不是指导原则,而只是实践的规范化和做事的方式。这就意味着,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既包括政策问题也包括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我们提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强调的是政策的工具性,即对残疾儿童教育权益的保护,强调的是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本身,而不是政策制定的方式。因此它并不是某一具体的政策文本,而是所有与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关的规定。对于残疾儿童来说,与其有关的学前教育政策“是角逐现存秩序和声言参与权利的工具”[4](P3)。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不是一个独特的和明确的事物,而是一种对利益相关者而言标明其行动意义的方式,其焦点集中在残疾儿童身上,以及教育机构、行政机关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行动的依据。
(三)把学龄前残疾儿童作为政策利益主体
教育政策利益主体包括政府、教育组织、个人[《](P9《)。在教育政策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角色、活动特征和需要。在本文分析框架中,学龄前残疾儿童就是残疾儿童教育政策方案所作用的利益主体。他们在政策中的基本利益诉求在于享有学前教育的权利,努力促使自己的学前教育权益在政策中得到体现。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利益的分配与教育关系的调整主要发生在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享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进行分配,这是一种权能的分配。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为政策利益主体提供了一种获得学前教育的可能性,它尚不能保证权益的完全实现。第二层次是分配学前教育资源,为残疾儿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这一分配层次为残疾儿童享有学前教育权利提供了充分条件,使第一分配层次的权能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得到体现和落实,最终保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完全实现。根据《教育法》,我国已建立了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完善的教育制度,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残疾儿童可能因为经济或自身等原因而失去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在这里,我们凸显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关注学前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而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此外,我们提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也体现了教育政策制定的价值负载的特质,关注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工作,倡导公平与正义的社会风气。
二、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问题
(一)残疾儿童教育问题的提出
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特性是问题取向性,一项政策的出台,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一社会问题。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问题研究即政策问题建构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残疾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有缺陷的儿童,残疾儿童问题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自然、社会现象,自古有之,是客观存在的,残疾类型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P1)。这种缺陷使得儿童个体缺乏作为正常人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正常活动的能力[7]。据2””1年中国”-》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以2”””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推算,全国约有”-》岁残疾儿童139.《万,全国每年新增”-》岁残疾儿童约19.9万[8]。2””》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岁残疾儿童1》7.8万,占残疾人总数的2.”2%[9]。数以百万计的各类残疾儿童迫切需要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与教育服务。
(二)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
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是泛指所有的学龄前残疾儿童,由受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对其进行初步的集体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并进行针对性的缺陷补偿训练,为今后顺利接受初等特殊教育奠定基础[》](P《3)。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终身发展的起始与奠基阶段,对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全面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与价值。近年来,心理学、教育学和脑科学等方面研究成果共同表明,学前期是人一生中大脑形态、结构、机能发展最为迅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个体情感、行为、语言、认知等各方面发展的奠基阶段和敏感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许多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研究也证实,越早开始的干预便越容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使残疾幼儿的损害不至于造成更大的残疾和障碍。有特殊教育专家计算出:如在早期干预中使用1元钱,那么将会在残疾儿童学龄时的教育中节省7元钱,也就是说早期教育与训练,既可减轻残疾幼儿的不良后果,又可使他们在日后的教育中减少困难和节约经费[1”]。”-》岁,是特殊儿童发现、鉴别和干预的关键时期,所有儿童都有权获得人生发展最佳开端的可能。然而调查显示,3-》岁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率仅为43.92%,其中城市为》1.48%,农村为2》141%,远低于普通幼儿园入园率(7”.《《%)[8]。原因在于:为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特殊机构严重匮乏,普通学前教育机构缺少接纳残疾儿童的师资力量和相应设施。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需求与各类康复训练机构匮乏和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制约了残疾儿童早期教育康复工作的发展。学前阶段儿童所拥有教育机会的多少和教育质量的优劣,不仅决定了其学前期的发展水平,而且影响着其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质量和效果[11]。3-》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状况(尤其是农村)亟待改善。学龄前残疾幼儿处于弱势群体的底层,学前特殊教育因此成为教育公平的起点,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这种教育的公平与教育权益的保障,必须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支持,切实推动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
三、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从倡导性的“积极开展”到“普惠性”
受教育权是残疾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我国历来重视残疾人的教育问题。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残疾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增强,受教育的机会也得到显著改善。另一方面,残疾人问题也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82年12月,第三十七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号决议,确定1983-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制定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呼吁世界各国采取行动。对此,我国政府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和《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1988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年规划《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我国残疾人事业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因此,为残疾人提供教育机会成为国家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一个主要内容,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阶段相互衔接的特殊教育体系。从相关政策文本的内容来看,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并不是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重点。但是,学前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对于残疾儿童良好习惯和社会态度的养成以及缺陷补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表现为: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为残疾儿童提供平等的学前康复教育机会和更好的资源,提供更广泛的继续学习的机会,并在关心和支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完善残疾儿童学前机构、健全残疾儿童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三方面呈现,提出了落实学前康复教育机构、设备、师资等三项内容为重点推进工程。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政策文本内容来探讨残疾儿童学前政策的发展。
(一)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博弈
教育政策的本质就是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分配什么、如何分配是由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决定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虽然是一个理性的论证和决策过程,但并不是一种完全客观和价值中立的技术性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本质上是教育政策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我们知道,教育政策分配教育利益、解决教育问题,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受教育资源、机会、结果等的公平分配,促进全体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因而公平、质量或效力、效率和自由始终是教育政策持续追求的公共价值。然而在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限制中,公平、效率和自由的价值在政策过程中又是相互冲突的竞争性需求[12]。2”世纪8”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残疾人教育事业上,也是以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为重。1988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年规划《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提出“以普及初等教育为重点”的政策导向,1989年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即“着重抓好初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强调把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切实纳入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轨道。此外,在随后颁布的规划文件中,如2””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年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2”1”年)》等文件中,把基本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及其巩固和提高作为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见,在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上,特别是在“效率”与“公平”两种核心价值取向上,国家宏观的公共价值取向以“效率”优先,当然也兼顾“公平”,提出“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幼儿园附设特教班”,也认识到“学前教育对残疾儿童尤其重要”,并“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指出“早期发现、早期矫治、早期教育对于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上也发生了变化。2””1年《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指出: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事业,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水平要有大幅度提高;其他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要进一步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2””》年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2”1”年)》提出“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2”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2”2”年)》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2”1”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即“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2”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资助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康复教育”。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从最初的“积极发展”到“大力发展”再到“普惠性学前教育”,展现出在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上由“效率”优先,逐步发展为“效率”与“公平”并重,进而发展为目前的以“公平”为重的发展路径。
(二)不断扩大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具体表现为受教育机会权和受教育条件权[13](P17)。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设立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为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机会成为政策实施的主要内容。1988年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和1989年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由特殊教育学校附设的学前班、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普通幼儿园举办的残疾儿童学前班作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并依靠家庭的配合,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和功能训练。199”年《残疾人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残疾幼儿教育机构、普通幼儿教育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班、特殊教育机构的学前班、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家庭,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条进一步明确规定:“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通过下列机构实施:(1)残疾幼儿教育机构;(2)普通幼儿教育机构;(3)残疾儿童福利机构;(4)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残疾儿童家庭应当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19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199》-2”””年)》指出:要实现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较大发展,应采取“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和普通小学附设的学前班积极招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并根据需要开设残疾儿童班;特教学校、儿童福利院开设学前班,与家庭相结合,开展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早期康复”的措施。这些政策文本出台与实施,使得残疾儿童依法获得学前教育机会,并且有权请求国家提供受教育条件并保证其平等利用这些条件,在其利用这些条件有困难时,有请求政府给予资助和帮助的权利。
(三)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篇10
关键词:特殊儿童;幼儿园;随班就读;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12-01
1 问题的提出
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公平,教育公平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特殊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与普通儿童不同,但他们也应跟普通儿童一样,接受学前教育,享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跟其他普通儿童一起在普通教育机构进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这一形式有利于保证特殊儿童接受公平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接纳。本文从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现实状况入手,主要通过个案观察法、访谈法以及文献法,试探析幼儿园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简析目前幼儿园随班就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各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办法,以期对实际的随班就读工作开展有所启示和帮助。
2 我国幼儿园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现状
2.1 发展概述。
近几十年来,我国随班就读事业有了深长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重视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相关法律法规中陆续出台,在法律层面为随班就读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支撑,也促使政府在各方面给特殊儿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条件,促进了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开展。
(2)社会观念转变。随着西方特殊教育界"融合教育"及"全纳教育"思想的传入,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让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与人的平等,是人权思想的一种体现,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3)随班就读也已经成为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的一种重要方式
据相关统计,1993年,我国随班就读学生占所有残疾儿童在校人数的 40.80%。到了2008年,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儿童超过40万,占特殊教育招生总数的70.89%。 由此可以看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人数已经大大超过在特殊学校的人数,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同时也可以显示出从随班就读工作开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2.2 问题与挑战。
尽管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已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随班就读也已经成为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随班就读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1) 对支持学前阶段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目前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已出台的法律法规主要是面向义务教育的,而学前阶段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法律法规支持。这对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幼儿园提供相关便利条件、给予资金支持都是不利的。
(2)幼儿园缺乏应对措施,教师开展的活动内容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到特殊儿童的需要
目前大多数随班就读的幼儿园都没有特殊儿童提供额外的补偿课程,也没有针对特殊儿童开展相关的教研活动,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缺乏相应的配备设施。
(3)具备专业知识的师资较为匮乏,师资培训缺乏实操性
目前国内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较少,因此普通幼儿园中专业的特殊教育师资匮乏,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只能通过职后教育进行学习了解相关知识。但目前给幼儿园老师开展的关于特殊教育的培训讲座大多数都是介绍一般的理论性知识,实操性的指导比较少,老师们大多是通过互相的经验交流以及实践摸索对一些特殊儿童进行了解、干预治疗的。这样的方式比较费时费力,且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4)教师对特殊儿童的认识态度、关注度不够,存在"肢体性随班就读"的情况
由于特殊儿童还是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正常的集体活动和教学,给班级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加上对特殊儿童的认识不够,幼儿园经常出现放任自流、肢体性随班就读的现象:特殊儿童只是身处于正常的班级,然而却没有享受到普通班级中该有的待遇,常常被教师忽视,在情感上也并不能很好地融入到集体中。
(5)一些正常幼儿仍难以接纳特殊幼儿
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在班级中的融入度不高。班级的其他幼儿会有"他比较特殊"的概念,在日常活动中,有些正常幼儿有时会刻意放大特殊幼儿的行为,或对他的行为作出负面的评价。这种不良的同伴关系并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应当加以引导纠正,在幼儿园形成良好的情感氛围。
3 思考与建议
3.1 统一幼儿园教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认识,建立正确积极的态度。
幼儿园应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对随班就读工作的认识理解,让教师认识到每一个儿童的发展都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特殊儿童通过早期干预,也可以有很好的发展。要树立教师的信心以及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的教育态度。
3.2 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提供专业支持。
一方面,幼儿园应完善相应配备设施,在硬件方面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提供便利。如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合其特殊需要的个别化教学的场所或者教室,并配置有各种教材、教具、教学媒体和图书等,以补充普通教学班教学资源的不足,为特殊儿童和教师提供教学上的支持
另一方面,要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加强教师理论和实际教学方法的学习,使教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概念和相关理念以及特殊教育应该如何开展等有更清晰的了解认识。
3.3 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1)物质环境:在布置上,教师应注意到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尽量为其提供便利,并且营造出一个温馨的活动环境。同时,也可引导特殊儿童积极参与环境创设,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是班级不可缺少的成员。
(2)精神环境:幼儿园的精神环境具体体现在师幼关系、同伴关系、班级氛围以及家园关系等。对于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首先要给他提供一个安全、接纳的氛围,让他能在情感上融入集体,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小朋友们认识到特殊幼儿的一些特殊情况,并且能接纳他、和他做好朋友。
3.4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落实幼儿园老师的相应保障。
完善学前阶段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利于为幼儿园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提高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国家、社会应积极重视。
此外,保障和提高幼儿园老师应有的待遇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幼儿园老师的工作量本身就比较大,而由于特殊儿童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老师工作量必定会增加不少。所以,我认为幼儿园应该给予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班级老师一定的额外津贴,一方面弥补老师因工作量过多而付出的额外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老师的积极性,有利于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
4 结语
学龄前阶段是特殊儿童康复和教育的黄金时期,许多临床试验证明,早期干预或者康复训练有助于特殊儿童尽早康复,并能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随班就读作为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也有助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但随班就读中出现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只有真正转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完善随班就读的保障体系,设立健全的教育管理机制,提高师资水平,才能真正保障随班就读质量,改变"肢体性随班就读"的现状,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发展、改变的机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