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特殊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13 17:1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特殊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图形符号的设计
(1)简洁性
不管从放置位置还是信息元素本身来讲,标识导向信息牌都应设置在视觉发育还不健全的儿童们很容易看见的地方,而不是在辛苦找寻未果之后,发现就在身边附近的地方。为了让要传达的信息能第一时间被接受,简洁性原则最为重要。简洁性包含两大方面要求:一个是标识自身的简明,过多的色系和元素只会让儿童们眼花缭乱,头晕目眩,不知所措,去除多余的细节要比加强主要元素和增加尺寸、色彩、饱和度、照明强度等更见成效。再一个是减少标识的数量,在同一位置如果摆放过多的标识,和功能无关的信息儿童们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干扰关键信息的接收,致使儿童的注意力分散到次要信息上。
(2)适时适地性
所谓的适时适地性,指的是标识应该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出现,从某种层面上说,这里时间和空间是一个意思,儿童们在幼儿园的哪个空间点最容易发生识别导向障碍,这里就是需要设置标识的点,而这个空间点正是关键时间点的发生场所,所以两者是完全统一的。例如,新入园的孩子刚刚走进幼儿园大门时,接下来该往哪里走呢?进入幼儿园是关键时间点,这时应该设置入园信息指示;各个教室门外的地面和墙面也是关键空间点,孩子们到了这个点上一般都会有片刻停留以找寻标识。所以在各个教室门外的地面和墙面上要设置醒目易懂的标识,就能适时适地的传达信息。
1.2字体的设计
选择合理的字体,并对文字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才能够实现特殊教育儿童幼儿园导视系统的正常应用。字体的组合,字体种类的选择,以及根据具体导视内容进行的特殊要求的考虑,是在设计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字体结构、字间距直接关系到阅读的直观性和愉悦性。在特殊教育儿童幼儿园空间内形成视觉冲击,能够起到导视效果实践的文字组合,才真正实现导视系统的作用。导视系统中的文字艺术体现在字体设计与字形设计的变化上。在当今全球,字体与字型设计已逐渐从其他有关设计门类里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的设计学科。许多著名设计师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字体和字形的设计上,而在我国设计行业来看,这一领域仍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汉文字图形资源仍有足够潜力可挖掘。在我国现有的导视标牌中,仿宋体字、黑体字已过分泛滥。其实,并不一定每一个标牌都要板起严肃的面孔,在易读的基础下,文字尚有很多种形式可变。在特殊教育儿童幼儿园中,可以采用活泼,圆润的字体设计,使儿童们看到之后心理能够产生愉。
1.3色彩的设计
与图形相比,色彩对儿童的视觉神经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它能够迅速的吸引儿童的注意。科学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增强标识符号整体的视觉冲击力,帮助图形符号从环境中脱颖而出。色彩作用于人的视觉所产生的物理结果,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效应。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色彩心理。比如:红色会令人联想到热情、危险、革命等积极因素,而绿色具有安全、宁静、可靠和稳定的感觉。因此,色彩就成为抽象的表象符号,具有品格特征,传递着信息。导视系统的色彩首先应该根据不同的行业机构和品牌形象,以及由此决定的不同的内在要求、职能特征、受众群体等进行设计与选择。在特殊教育幼儿园中色彩的设计应有一个主要基调,这个基调是整个导视系统整体的色彩感觉。特殊教育幼儿园中的导视系统色彩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轻松活泼的。比如,在特殊教育儿童幼儿园中无论任何一个儿童都想找到一种宁静、舒适、安心的感觉以缓解特殊教育儿童身心的紧张或压力,因此在进行特殊教育幼儿园的医务室导视色彩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些舒缓、洁净的色彩。而在游乐场馆的设计,就可以考虑采用一些单纯的、新鲜的、具有强烈刺激的色彩进行导视设计,以满足儿童的色觉心理需求。
2导视系统设计在幼儿园中广泛应用
幼儿园是一个综合性强的特殊环境,这里包括园林景观、办公区域、儿童活动室、食堂、医务室以及游乐设施等,俨然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区。幼儿园标识对于公共环境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幼儿园应有一个独特的形象标识,标识牌的制作材料要经久耐用,安装且牢固、美观。标识的字体要统一,颜色要和谐。标识牌的安装位置要准确、合适。对于特殊教育幼儿园的人群来说,更需要环境导视系统指引方向。
2.1楼道的应用
楼道导视标是用于标明楼体的名称,以及楼体内通道的走向和所抵达目的地的名称。我国的教育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个幼儿园,特别是规模大一些的幼儿园均有自己的办公、教学楼与儿童活动区域,甚至也有一些综合楼。有了楼道导视标识,配合幼儿园总索引图,则可以按图索骥,轻松自如地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总索引将幼儿园的总平面图与建筑群分布详尽地表述。楼层索引牌则将本楼中的各教室、活动室、医务室、办公室的名称及其具体分布定位标识清楚,它是整个导视系统中不可缺少一环。在楼道间,采用色彩斑斓的涂装、语音提示装置以及盲文凸起点,给不同身体障碍的特殊教育儿童提供简洁直观的指示。
2.2教室的应用
特殊教育幼儿园导视系统就是在幼儿园环境中,为特殊教育儿童提供一个易于识别的环境。在特殊教育幼儿园的环境中,根据班别而形成的教室众多,方位对于特殊教育儿童来说相对复杂。在导视系统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各教室、人群的走向及其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这种合理的空间关系是建立在对教室合理分布的基础上,是对特殊教育儿童的需求及心理以及建筑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教室铭牌是这一应用的重要手段。铭牌的制作应相对统一,利用引导标识色彩或者各异的造型对不同功能的教室加以区分。铭牌的醒目性和趣味性是对特殊教育儿童实现导视效果需要重视的一点。此外,沿着墙壁设置各种供特殊教育儿童感受的触觉图案,以及在教室桌设置集合型语训器进行声音引导,使特殊教育儿童迅速安全抵达座位。在座位上采用个性化文字图案等手段标识特殊教育儿童的姓名,以使特殊教育儿童正确找到自己的座位。
2.3卫生间的应用
在特殊教育幼儿园的导视系统设计中,需要特别强调卫生间的无障碍通道设计。配有专门的无障碍导视设施,指引平道与坡道,以及提示洁具的位置。设置拉杆扶手等辅助引导设施,确保特殊教育儿童的安全。在这一设计过程中有些部位可以进行声音引导,如供视觉障碍者和听觉障碍者使用的闪烁式诱导声装置灯。声音装置和灯光引导装置可采用红外线感应,能够准确针对特殊教育儿童的个体提供帮助。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与环境因素间的相互影响。
3总结
篇2
1、保教结合的原则:教师应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全面、有效地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保育工作,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2、寓教于乐基本活动的原则:娱乐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娱乐最符合孩子们身心发展的特点,最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有效地促进孩子们发展,具有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教育价值。
3、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幼儿园教育,应从孩子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出发,以活动为基础,展开幼儿教育过程。同时,活动形式应体现多样化,让幼儿能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4、发挥整体性教育功能的原则: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发挥活动的一致性、连贯性、整体性的教育功能,寓教于乐。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儿童;学前教育经历;初等特殊教育;影响
一、导言
对于后续的学校教育问题和挫折而言,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学前教育逐渐成为各国教育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经历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学业成就、社会成就和行为成就。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指出,学前教育成为预防儿童遭遇学校教育问题和危机的有效措施,因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经历会降低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学生比率[1]。学前教育阶段儿童成就的提高,以及特殊教育学生的减少,在高质量学前教育项目上的经费投入上降低了成本。因此,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一项有效的、节约成本的早期干预措施。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学校教育会产生积极影响,但对于学前教育的哪些方面与初等特殊教育存在关联性,这方面的研究还极少。本文试图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在学前教育经历的各个组成部分中,课堂互动质量、幼儿参与、师幼关系的亲密度、师幼关系的冲突是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这几方面对儿童的后续良好发展非常重要。儿童与环境的互动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具体而言,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经历的四个组成部分(课堂互动质量、幼儿参与、师幼关系的亲密度、师幼关系的冲突)对初等特殊教育将产生何等程度的影响。
二、学前教育经历对儿童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影响
学前教育质量一般可从课堂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构两方面进行界定,这些教育活动有助于儿童的发展。教育活动的结构质量注重教育活动和教职员工的特性,如教师资格证、班级规模、教室空间。教育活动的过程质量注重儿童的即时学习经验,如儿童与教师之间的教学活动和社会往活动。与结构质量相比,教育活动的过程质量与儿童的技能联系更为紧密。
(一)课堂互动质量。近些年的研究从教学交往结构的视角,对课堂互动质量进行界定。这一交往结构主要包括师幼互动的三个方面:情感支持、班级组织、教学支持。高质量班级的互动具备如下特征: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性方面得到发展、以学业成就为目标的指导和关注、为儿童的学习所进行的组织和帮助。有一项研究对学前教育阶段结束前,课堂互动质量和幼儿的学业、语言和社会技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2]。研究发现,从课堂评价分数体系方面对课堂互动质量进行测评能够预测出幼儿在学前教育结束时所获得的技能。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高质量的课堂互动与幼儿的学业成就和语言技能发展呈正相关,也与教师的高质量社会交往能力呈正相关。并且,在高质量的课堂互动中,幼儿一般不会出现行为方面的问题。在学前教育阶段结束时,整个阶段的课堂互动质量与幼儿的语言发展存在关联性。因此可以说,高质量的课堂互动能够促进幼儿在学业、社会和行为技能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此外,课堂互动质量和幼儿成就之间的积极关系不仅存在于儿童的学前教育阶段,也存在于儿童的小学阶段。例如,幼儿园的课堂互动质量能够明显地预示到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结束时的成就。幼儿园的师幼互动,包括积极的和经常性的交往、语言交流、帮助和反馈、持续性教学,都与学前教育阶段结束时儿童更好的学业成就、社会技能发展和行为发展有关。幼儿园中高质量的课堂互动,也有助于促进这些儿童进入小学后在语言、数学、行为和认知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总之,幼儿园中课堂互动质量能为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结束时的学业成就、社会成就和行为发展奠定基础,也能为儿童进入小学打好基础。高质量的课堂互动与儿童的成就呈现正相关关系。从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与初等特殊教育之间的关系来说,如果幼儿园的课堂互动质量高,儿童获得了良好发展,那么,学前教育阶段结束后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儿童就大大减少。反之,如果幼儿园的课堂互动质量低,儿童无法获得良好发展,学前教育阶段结束后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儿童数量就会增多。
(二)幼儿参与。幼儿参与反映了幼儿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程度,也反映了幼儿与同伴交往、与老师交往的积极程度。如果不参与到同伴和老师的活动中,幼儿将被孤立[3]。幼儿的参与不局限于幼儿园班级的特定活动或特定时间。在园期间,幼儿与同伴或老师一起可以参与许多活动,包括自由活动区域、教师主导的小组活动、常规活动、与教师的一对一互动等。参与活动的幼儿有机会学习不同的技能,使自己在学业、行为和社会-情感方面得到发展。尽管幼儿参与对于自身的整体学习和发展很重要,幼儿个体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却有着明显差异。认识到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如何参与活动,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幼儿的能力和需要,这与日后的初等特殊教育可能存在关系。那些更多地参与一系列活动,并与同伴和老师交往的幼儿,在自身的学业、行为和社会-情感方面,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学习活动的参与,尤其是与老师一起参与文学与语言活动,有助于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与教师交往和参与完成活动任务,会影响到儿童的执行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发展。此外,幼儿与同伴们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具体活动中,也是儿童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避免出现问题行为,这些问题行为将对儿童日后小学阶段学业准备和社会适应产生消极影响。从幼儿参与和初等特殊教育之间的关系来说,如果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同伴、老师们的活动中,儿童在学业、行为、社会-情感等方面得到良好发展,那么,学前教育阶段结束后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儿童会减少。反之,如果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不积极参与相关活动,甚至处于孤立状态,儿童将无法在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学前教育阶段结束后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儿童会增加。
(三)师幼关系的亲密度。学前教育经历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师幼关系。师幼关系成为儿童接受范围广泛的其他课堂支持的基础。因此,在影响儿童发展、儿童对学校的看法和儿童在学校中的成就等方面,师幼关系起着核心作用。亲密的师幼关系具备如下特征:教师对幼儿的热爱和关心,师幼沟通顺畅,师幼平等,师幼关系有助于促进儿童在语言、数学、社会技能等方面得到良好发展。亲密的师幼关系将使儿童受益,并将此类受益延续至小学阶段。在学前教育阶段,和那些与教师关系不亲密的儿童相比,与教师关系更为亲密的儿童,将在小学阶段取得更高的学业成就、社会成就和行为方面的成就。学前教育阶段的师幼关系的亲密度也将促使儿童在小学阶段技能的提升,包括与同伴交往的社会能力的提高,并提高特定人群(如专制型家庭中的儿童、少数民族家庭中的儿童)的阅读技能。另一方面,学前教育阶段亲密程度低的师幼关系中的儿童,在小学低年级将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内化行为。此外,幼儿园师幼关系的亲密度有助于儿童在小学阶段取得更好的学业成就,并减少行为方面的问题。[4]师幼关系的亲密度也有助于提高面临发展危机的儿童的成就。具体而言,由于人口特征或学校方面的原因,在幼儿园面临发展危机的儿童,可能要留级或接受特殊教育,如果这些儿童与教师的关系更为密切的话,就会减少留级或接受特殊教育的概率。有一项研究特别关注到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师幼关系的质量与接受特殊教育之间的联系。[5]在该研究中,部分学生由于在学前教育阶段的低成就,将面临接受特殊教育或留级的发展危机。研究发现,与幼儿园教师关系密切的儿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能够更好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适调整,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另外,有些本来已经准备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儿童事实上并没有接受特殊教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儿童与幼儿园教师的关系更为密切,不良行为得到及时调适。
(四)师幼关系的冲突。与互利互惠的亲密师幼关系相反,冲突型的师幼关系呈现出高程度的漠视、气愤和斗争的特征。不太遵守行为规范的儿童,与幼儿园老师的冲突程度也更高,更有可能面临发展危机,如降级或接受初等特殊教育。此外,师幼关系的冲突将影响到儿童在小学低年级的学业成就。与幼儿园老师冲突程度高的儿童,在小学阶段的成就更低,在小学高年级会表现出更高程度的不守纪律。从性别上来看,男孩与幼儿园老师冲突程度要比女孩更高,导致在小学阶段,这些男孩的数学成绩和阅读成绩更低。需要指出的是,师幼关系的冲突与需要接受特殊教育之间存在联系。与那些没有面临留级或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群体而言,确实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或留级的学生,与幼儿园老师关系的冲突程度更高。
三、结论
本文对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与接受初等特殊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两方面结论。第一,在学前教育经历的四个组成部分中,师幼关系的冲突与接受初等特殊教育之间的关联最为紧密。幼儿生源减少的危机并未能缓和师幼关系冲突与接受初等特殊教育之间的关系。对所有儿童而言,冲突的师幼关系会增加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概率。导致儿童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师幼关系冲突的三方面重要因素包括:作为课堂支持重要手段的师幼关系的重要性、影响教师和班级的因素、儿童个性。第二,学前教育经历对于儿童是否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幼儿园应在课堂互动、幼儿参与、师幼关系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善待儿童,增进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如此才能促进幼儿在学业、社会能力、品德等方面得到发展,才能够为儿童的幼小衔接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余中根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视障儿童 早期教育 北京
笔者认为,视障儿童的早期教育主要是在0-6岁,6岁之后就开始接受学校义务教育。通常, 欧美等发达国家视障儿童早期教育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0-3岁的教育, 主要是以家庭为主的干预模式,视障教育专家则定期上门针对父母和视障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咨询和指导。二是3-6岁的教育, 主要是接受免费的正规的学校教育,视障幼儿就近进人幼儿园, 与同龄的正常幼儿一起学习游戏、一起接受教育, 已成为国际特殊教育的主流形式。(彭霞光,2006)
1.北京市视障儿童早期教育现状
1.1学校式
“学校式”教育即指由规模较大的盲人学校对视障儿童进行教育。根据北京市早期特殊教育现状研究的研究报告 ,北京市既没有接收视障儿童的专门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也没有接收视障儿童的有残疾儿童班级的普通学前机构,全北京市只有一个视障儿童学前班那就在北京市盲人学校。北京市盲人学校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也是北京唯一的一所视障教育学校,条件十分优越。这样优越的条件却不是每一个视障儿童都能享受到的,根据它的招生简章,在视障儿童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只招收本市户籍和符合借读条件的4-6岁学龄前视障儿童。根据新浪里一位父亲的描述,孩子被要求参加6个科目,100多道题的入学考试,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当他质问盲校招生工作人员时,他说这是教委默许的,凡是非北京户口,原则上不收。
我们运用网络搜索只找到了一个——北京市房山区的“济慈之家”,它是由一对法国夫妇创办的。虽然民办早期特殊教育机构可能不止这一个,但是它们都没有政府拨款、经费靠自筹,所以办学条件难以得到保证,也缺少效益和规模。(李川,2009)
1.2融合式
“融合式”教育即指让视障儿童直接进入普通幼儿园与健全儿童一起接受教育。随着2007年9月21日北京市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示范基地颁牌大会的召开,北京市18个区县中每个区县都已经有一所学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幼儿园。(东城区教委学前科,2007)但是,根据北京市早期特殊教育现状研究的研究报告 ,在全北京接收残疾儿童的19所普通幼儿园中,没有一个接收视障儿童孩子的。这就意味着虽然北京市政府大力提高残疾儿童随园就读试点数和扩大公办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规模,但是实际上北京的视障儿童孩子们根本无法享受政策福利,不能进入普通幼儿园学习、玩耍。
1.3家庭式
“家庭式”教育即指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孩子的父母来承担喂养、照顾、教育孩子的责任,但是“家庭式”教育也有问题。有些视障儿童的家长心态不正确,故而耽误了视障儿童的早期教育。当视障儿童家长们有了正确的心态之后,他们也有可能因为匮乏特殊教育知识而让视障儿童们无所裨益。事实上,这些家长们不知道什么样的服务最适合视障儿童孩子,如何获得这些服务,如何定位家长角色以确保视障儿童孩子的进步,这就造成了视障儿童们早期教育知识的大量空白。在对北京市68名特殊儿童进行的一次学前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中显示,在学前家庭教育过程中接受过“残联”、“民政”和“康复机构”帮助的家长加起来不足15%,82.22%的家长需要专业人员咨询与指导。(张毅 陈亚秋 何文辉 刘艳虹,2004)
2.政策建议
第一,针对“学校式”教育,主要有两点政策建议: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所以政府应该取消北京市盲人学校的户籍限制,简化手续,降低门槛,扩大招收比例,切实保护那些外来人口视障儿童享受早期教育的权利。2、针对视障儿童学前班只能提供一至两年的学前教育的情况,我觉得北京可以带头建设视障儿童幼儿园。2011年7月,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助支持的中国首个视障儿童幼儿园——琪琪幼儿园在海拔3900米的日喀则市边雄乡开园。(何见远 丁宇,2011)中国首个视障儿童幼儿园开办如此之晚,而且还是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助支持建设,可见视障儿童幼儿园教育基本在整个中国都是空白,走在特殊儿童早期教育全国前列的北京市更应该带头引进这一机制,为北京市乃至全中国的视障儿童提供优质的公办早期教育。
第二,针对“融合式”教育,首先笔者认为政府可以贯彻实施原有方针政策,比如根据北京市第四次特殊教育工作会会议精神,明年本市将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开展残疾儿童“随园就读”试点工作,扩大公办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规模。政府将争取在2015年,全市近千所“随班就读”学校各配有一名随班就读资源教师,为随班就读提供专业的支持。(仲玉维,2009)但是,政府在提高残疾儿童随园就读试点数和扩大公办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规模的同时,应该打破接收限制,让北京市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示范基地也能接收视障儿童孩子,让视障儿童孩子也能真正受益。
篇5
[关键词]幼儿园;特殊儿童;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1/02-0059-05
在参与有关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请相关园长和教师谈谈他们对特殊幼儿(聋、哑、肢残、智力低下等情况除外)的认识,并到相关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观察与访谈。研究者发现,幼儿园存在着一群境遇特殊的“夹层儿童”,他们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普通幼儿园中的“夹层儿童”
(一)被误解的特殊儿童
幼儿M,4岁,操作智商超常,言语智商较低,被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确诊为自闭症。M的家长担心幼儿园会因此歧视儿子或不再接收儿子。因此在向幼儿园老师介绍M时只说M“有一些多动,说话较迟缓,理解能力差一些”。与此同时,M的家长花了大量时间在家里教M各种学科知识及基本生活常规,以至于M在幼儿园学习活动中常有惊人表现,比如他可以背诵大量诗词,将数干字的童话一字不漏地复述出来,熟练计算100以内加减法。所以,尽管他经常在集体活动时乱走乱动,或者在日常交流时出现会话异常(不应答别人的提问或答非所问,有时还会鹦鹉学舌)等情况,但M的老师认为“他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M的家长觉得这位老师比较通情达理,就向其坦言了儿子患有自闭症的事实,希望幼儿园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给予儿子一些帮助。没想到的是,老师否认说:“你搞错了,M只是多动,自闭症我们知道,不是这样的。”通过沟通,M的家长了解到,这位老师所认为的自闭症是“凯纳型”自闭症,患有这种类型自闭症的儿童多数缺乏语言能力,伴有明显的自我刺激行为,刻板程度极重,自闭倾向明显,学习能力差。事实上,自闭症是一个包括若干亚类型的症候群,M的症状属于其中的“高功能型”。患有这种类型自闭症的儿童多数具有语言能力,自闭倾向不很明显,但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互动能力较弱。他们学习能力较佳,部分儿童甚至可能有一些超前于同龄儿童的表现。事实上,能够入读普通幼儿园的自闭症幼儿大多属于高功能型自闭症患者。部分高功能型自闭症儿童可能有类似于多动症的症状,两种病症容易混淆。很明显,M的老师对于这种亚类型一无所知,所以她不认为M是自闭症。M的家长感言:对于自闭症,老师是不懂的。
(二)被普通的特殊儿童
幼儿S,5岁半。s在上小、中班时很受老师喜爱,他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画画用色大胆、线条流畅、构图常有过人之处,s的老师常常向s的家长夸奖s。上大班后,s的老师和家长都发现s始终对图画书上的文字不感兴趣,而其他同龄儿童在看图画书时会对文字也比较感兴趣,且能认得文字量较少的图画书中的汉字。即便s的表现与同龄儿童水平不符。s的家长和老师也还是将他的表现归因于他对图画过于专注。到大班后期学习幼小衔接课程内容时,s的字母和数字认读都非常困难,学习时容易出现烦躁情绪,调皮行为及小动作也明显增多。s的家长认为是同座小朋友比较调皮,影响了s,建议老师让s和“乖孩子”坐在一起。经过种种调整后s的情况仍未得到改观。后经诊断,s有读写障碍。属于学习障碍儿童的一种。
(三)被特殊的普通儿童
在寻找自闭症幼儿被试的过程中,曾有几所幼儿园向研究者推荐了若干名他们认为可能患有自闭症的幼儿,但经逐个详细观察与筛查,研究者发现这些幼儿无一人患有自闭症。他们之所以被园方误解,多数是由于其存在一定的言语障碍与社会退缩行为,但这些行为与自闭症儿童的先天障碍有本质区别,若处理得当就可以有效克服这类行为。例如有一些幼儿在家里活蹦乱跳、能说会道,但到幼儿园就一言不发了,这种情况通常可以在幼儿的幼儿园或家庭日常生活中找到原因。对于这些“被特殊的普通儿童”,教师及家长应密切观察并给予悉心关怀,不要贸然地“贴标签”。
以上三种情况中,有些是因为特殊儿童自身的某些“特殊性”还未被社会普遍关注或完全了解,使这种疾患具有了某些隐蔽性特征,幼儿园教师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识别症状而导致的:有些则是因为种种原因,被教师划入特殊儿童行列的。前者如未能进入特殊教育类幼儿园就读,后者如得不到教师的正确帮助,都有可能成为普通幼儿园当中的“夹层儿童”。
研究者发现,这种现象并非个案。在与多位园长及教师接触的过程中,研究者常听她们谈起自己园里有这样的幼儿:身体上似乎没有什么缺陷,看上去也很机灵,智力似乎正常,但与其他幼儿的差异又很大。他们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的儿童?教师所具有的相关知识较少,对这些幼儿的识别鉴定较困难,恰当的教育及管理更无从谈起。家长们也倾向于用“过分孤僻、调皮或任性”等去描述他们。
二、“夹层儿童”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特殊儿童的病症存在极强的隐蔽性,不易识别
根据研究者了解的情况,幼儿园教师对特殊儿童的鉴别一般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先考虑身体因素,如检查耳朵和手指等。再考察智力情况,如果智力正常,则从幼儿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就这样的思路来鉴别,阅读障碍儿童及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很难被识别,因为他们的障碍情况与视力、听力、教育背景、种族背景和经济水平都没有关系。他们身体可能十分健康,智商有可能很正常甚至超常,许多阅读障碍儿童在创造性活动中的表现更可能会胜人一筹,被看作“小天才”。因此,阅读障碍儿童常被“普通化”了,他们在阅读方面存在的困难被误以为是懒惰、不专心所致。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同样如此,他们智商正常,有的在记忆力方面还可能超乎常人,有的则可能显示出惊人的数学计算或音乐才能。但是,其社交障碍易与性格孤僻相混淆,刻板行为易与性格固执相混淆,所以常常有自闭症儿童被误辨为普通儿童,或普通儿童被误辨为自闭症儿童的情况发生。
(二)特殊儿童的早期发现工作缺乏系统专业的支持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特殊教育系统大半只针对“聋”“哑”及“智力低下”儿童,针对智商正常但存在发展障碍幼儿的鉴别与干预机制尚未建立。目前已有一些机构如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大学或研究所的特殊教育中心等,或社会人士成立的特殊儿童服务机构,如社区感统训练中心、专门的自闭症治疗中心等会提供咨询或针对性治疗,但它们一般也只会注意到上门求诊的特殊儿童。如果家长没有意识到幼儿的异样表现,对于其疾患状态没有产生一定程度的疑惑并前去了解,幼儿园中的特殊儿童可能不会被送往相关机构去求治。
(三)部分幼儿园教师对于班上存在特殊儿童持鸵鸟心理
特殊儿童需要教师的更多关怀,但很多教师认为这会影响班级活动的正常开展。有些教师也曾努力帮助过这些幼儿,但当长期努力与教育不见效后,他们慢慢地会任由其游离于团体活动之外。更糟糕的是,部分教师可能会按自己的理解为这些幼儿贴上标签,称孤僻一些的孩子有自闭倾向,调皮好动的孩子有多动倾向,大器晚成一些的孩子有智力低下倾向,于是,在与同事聊天的时候会草率地声称“我们幼儿园就有几个自闭症儿童”“我们班上就有多动症儿童”等等。这些幼儿往往被置于边缘化地位,他们即便能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在教师及其他幼儿心里,他们也仍是特殊儿童。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常会鸵鸟般地作出这样的解释:“我为大多数幼儿的利益考虑,只好放弃这类幼儿了。”
(四)特殊儿童的家长存在畏惧情绪。担心孩子被污名化
M的家长在向教师坦言M患有自闭症但被其否认后,惊愕之余她又感到万分庆幸,“太好了,老师把他当成多动症最好不过了,如果到小学也是这样就好了”。对于她的这种心态,研究者在对多位自闭症幼儿家长。匈访谈中也感受到了,即他们认为如果幼儿园认为幼儿不是自闭症,而仅仅是调皮或有些多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对这类幼儿多加关注,家长原本担心幼儿园会冷落或边缘化自己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现在反而让他们庆幸了。
维果茨基曾从社会文化视角解释过这一现象。他认为,障碍分两个层次,包括“初级障碍”(生物医学上的)与“次级障碍”(社会文化上的)。初级障碍是儿童自身的障碍,社会文化对这种障碍的态度不仅能改变儿童和世界的关系,也可能改变儿童和他人的互动。如果文化背景认为这种障碍是不正常的,那么障碍儿童就会遭遇歧视、承受痛苦、遭到排挤;如果文化背景尊重这种障碍的存在,那么儿童就不会产生痛苦的体验。也就是说,被歧视、遭社会排挤的痛苦不是由儿童自身的障碍造成的,而是社会文化造成的次级障碍。
以自闭症为例。一般认为,刻板行为、语言障碍以及社交障碍是自闭症的核心表现,但很多自闭症患者未必在三个方面都有明显的缺损。而且即使有缺陷,也分许多层次。自闭症实质上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患者自闭的相关行为表现可以被看成是一个谱系,程度由低到高,低端的是“凯纳型自闭症”,高端的则逐渐接近普通人群。㈨接近普通人群的自闭儿童,经过帮助后是可以融入普通儿童的学习与游戏的。幼儿是敏感的,老师们私下聊天时一句不经意的“这是一个怪小孩”如果被孩子们听到,就很可能使被提到的幼儿在幼儿园中处于被冷落的境地,成为“夹层儿童”。所以,特殊儿童不仅可能会受到自己初级障碍的伤害,还可能会受到社会文化带来的次级障碍的伤害。更有甚者,不存在初级障碍的幼儿,如果被加上了特殊的标签,就会确凿无疑地受到次级障碍的伤害。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一些家长在孩子被确诊患有发展障碍疾病的情况下,仍会对幼儿园坚称自己自闭的孩子只是孤僻一些,多动的孩子只是调皮一些,智力低下的孩子只是大器晚成一些。
由此可见,“夹层儿童”的存在与特殊病症的隐蔽性特征、教师专业水平、相关信息支持以及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原因有关。要减少或杜绝这种现象,需解决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正确鉴别特殊儿童的疾患,施加有效的教育影响;另一方面,要制订恰当的教育对策,以防止有初级障碍的特殊儿童遭受次级障碍。比如,许多读写障碍儿童创造性较强,那么教师在给予读写障碍儿童帮助的同时,可以向班级幼儿介绍其创造性作品,变其“弱势的、无能的”形象为“特别的、独一无儿的”形象,这样,特殊儿童的初级障碍与次级障碍就可得到较好的处理。做出鉴别和施加有效的教育影响,要以教师的相关经验为前提。目前来看。幼儿园教师对特殊儿童或夹层儿童相关知识的掌握较少,相应的专业成长较慢。
三、普通幼儿园教师所获得的关于“夹层儿童”发展与教育信息的支持情况
研究者认为,“夹层儿童”的存在,与教师对教育特殊儿童缺乏信心有一定关系。从普通幼儿园教师目前可以接受到的有关特殊幼儿发展与教育的信息支持情况看,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教师之所以缺乏信心的原因。
(一)师范院校设置的相关课程
在设有学前教育系的大专院校中。有的设有“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特殊教育概论”等选修课,有的设有相关的必修课,一般而言前者居多。有的院校可能会因选修学生过少而取消这类选修课。研究者在对师范生进行访谈时了解到。他们当中较少有人意识到或认为这类课程有助于日后自己在普通幼儿园的工作,他们大多认为这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范生应该学习的课程。事实上,已有研究发现,修习过特殊教育类课程的师范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处理特殊儿童的情况。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普遍设有特殊教育类课程,但因师范生对于这类课程对其未来实践工作的指导意义认识不足而使这类课程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就读或就业过程中阅读的专业杂志
业内较有影响力的期刊是幼儿园老师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来源之一。研究者选取《幼儿教育》《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研究》《教育导刊》四种期刊,对这四种期刊1992年至2012年20年间刊发的27098篇文章分别以“自闭”“孤独症”“学习障碍”“阅读障碍”“阅读困难”“读写障碍”及“多动症”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并对检索到的文章进行阅读,将只是在文中偶尔提及这些关键词的文章加以剔除,得出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统计表明,关于三类疾病的研究文章早在这四种期刊中出现均较少,20年里共刊发了77篇相关研究文献。其中,有关多动症研究的文章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主要从多动症症状、区分共病、教育对策、饮食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有关自闭症的文章共30篇。有关读写障碍的文章出现于2001年之后,仅有3篇且只是关于其他障碍对读写影响的研究。有关心理疾病的相关研究较多刊发于《中国特殊教育》以及各种学报的医学版块及精神病学杂志上,而这些杂志是普通幼儿园教师及学前教育系师范生较少接触的。
从以上情况来看,要正确处理“夹层儿童”问题,仅就信息支持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师资培养阶段的课程设计,还是在职阶段的专业杂志阅读,都是不甚理想的。
四、提高普通幼儿园教师处理“夹层儿童”问题能力的策略
已有研究表明,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越不了解,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越少,教师对于做好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就越没有信心。因此,研究者只就增加信息支持的思考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以帮助普通幼儿园教师提高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了解水平。
(一)加强师范院校“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建设
1.将“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设置为公共必修课
一般而言,公共课班额较大,所费师资不多且课时总量较少,教师有足够精力精心备课。对学生来说,学习必修课可以保证其对相关领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以系列专题的形式开设“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
从研究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学生不愿意修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可能与课程理论性太强而应用性不足有关。为此研究者建议,教师可将“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以专题形式呈现出来,即在每个专题中以现状、理论、应用三个层次加以呈现,以增强课程内容的实践指导意义。
3.增补“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的实训内容
实训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请师范生与幼儿园教师座谈关于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到特殊学校听课,就心理咨询实例进行讨论,在特殊教育机构做短期义工等等。
(二)加强对在职教师的信息支持力度
1.学前教育相关部门整理“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简报
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宜对分布在各种期刊,如心理学、特殊教育学、医学、精神病学等杂志上的相关专业信息进行梳理并编成简报,以供在职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信息。
2.请有相关教学经验的教师“多发出声音”
篇6
一、早期教育中的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
以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理念来认识早期教育,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儿童,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次会议充分重视有特殊需要幼儿的教育在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
国际早期教育学会会长、日本立正大学松原达哉教授以第19次日本学术会议特别委员会的活动为背景,作了题为“‘孩子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的报告。松原教授在报告中分析了目前日本社会的一些特征,如低出生率,核心家庭,母亲就业增加,离婚、分居增多,父亲参与育儿的缺乏,儿童独自呆在自己房间的时间和看电视时间的增加,等等。松原教授指出,这些社会特征引起了儿童的一系列问题,如逃学,偏食,儿童虐待,亲子交流缺乏和校园暴力等。松原教授进而指出,儿童在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化,是家庭及社区等儿童成长的相关环境、价值观和欲望等众多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的。为了社会的安定和孩子的健康成长,松原教授等人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或改善现状的措施和建议,如慎重处理婴幼儿与电视和其他媒体的接触,以减少和消除儿童可能出现的言语、情绪发展迟滞以及犯罪;中止虐待;加强亲子的交流,鼓励成人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慷慨地给予孩子褒奖;让教科书成为有魅力的东西,减少每个班级的人数,配备优秀的教师,以抑制学生的逃学;为儿童提供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等等。最后,松原教授指出日本也必须出台保障儿童各项权利的相关法规。
国际早期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方俊明教授从本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历程出发,作了“大学将如何推进早期融合教育”的报告。方教授指出,早期融合教育是让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共同接受学前教育.它是融合教育的早期阶段,也是早期教育的一种形式。方教授就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学院如何结合学科建设和学院的发展来研究和促进早期融合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想法:在学院专业设置中渗透早期融合教育的思想,通过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把握早期融合教育的发展,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中贯穿早期融合教育的思想,通过科学研究深入探讨早期融合教育的规律,通过社会服务活动宣传和推行早期融合教育,等等。
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LindaSiegel教授作了题为“阅读障碍高危儿童的诊断与干预”的报告。Siegel教授就幼儿园中阅读障碍高危儿童的诊断问题和促进他们进步的相关评估提出了一个模型,并以加拿大一个城市的儿童为大样本,考察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早期筛查和以班级为基础的干预,即使不进行标签性的测试或其他大量的测试,也可以预防儿童的阅读障碍,显示了该诊断与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与会代表围绕早期融合与特殊教育这一主题,从早期融合教育的政策、融合教育的实践比较、家长和家庭的参与以及特殊需要儿童具体的特征等多种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台北的洪怡君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学院的苏雪云老师都以早期融合教育为研究对象,前者介绍了台北县幼儿园参与融合教育实验的情形,提出了在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的建议;后者阐述了融合教育的意义,介绍了美国早期融合教育政策的发展和早期融合教育项目的实践,并对中国早期融合教育进行了反思。日本的稻川知保老师,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小慧老师、罗琳老师和昝飞老师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了家长和家庭在早期融合教育中的作用、存在的误区以及相应的对策,等等。日本宇都宫大学的保坂里绘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的刘春玲教授等则以幼儿园教育为着眼点,探讨了早期融合教育中的相关问题。
二、早期教育中的多元文化
国际早期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周兢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和印度农村贫困儿童的早期发展模式”的报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她与Nirmala Rao教授合作进行的中国云南省和南印度某州农村和贫困社区儿童的早期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周教授介绍说,2004年世界上出生的每百名儿童就有40名在中国和印度。周教授等从中国云南和南印度某州的农村和贫困社区随机选择同等数量的男女儿童,从社会性、精细动作、语言和粗大动作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和印度的儿童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周教授深入介绍了两个样本中各种家庭背景变量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
日本大阪国际教育大学的谷口正子教授从生活在日本的身处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子女入园的家长的心理分析人手,作了题为“日本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子女养育”的发言。谷口教授在简单介绍日本社会外籍人士和儿童的数量和比率不断增加的现状之后,探讨了日本学前教育界所面临的既古老又崭新的问题――学前教育机构中的多元文化保育与教育,重点介绍了他们为了解生活在日本的身处多元文化社会中的父母与儿童所期望的多元文化共存的方式所进行的名为“多元文化子女养育的调查”的研究。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国籍的家长对儿童在日本幼儿园的生活所担心的问题各不相同,对在日本养育子女所担心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谷口教授在分析这些来自不同国籍的家长的意见和愿望的同时,介绍了日本仍在改善过程中的应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措施,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韩国大邱大学早期教育系郑锦子教授作了题为“韩国早期教育机构中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发言,介绍了韩国早期教育领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并提出了有效地利用博物馆对儿童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博物馆教育”的新观念和相应的教育方法,为与会者提供了在学前教育领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新途径。
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代表围绕早期教育中的多元文化也报告了各自的研究.如儿童的分享行为,亲子间的互动,幼儿的英语教育,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等等。与会代表所呈现的研究提高了大家以多元文化的视点思考幼儿或幼儿教育的意识。
三、早期教育中的其他问题
此次会议除了上述两大主题,还涉及很多关乎早期教育的其他主题。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蔡迎旗副教授受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委托,作了题为“中国幼儿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重构”的报告。报告宏观地勾画和剖析了中国现有的幼儿教育财政投资体制,指出中国现有幼儿教育财政投资体制存在条块分割、不公平、责任不清等问题及当前面临的改革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力,并根据中国幼儿教育和社会现实状况,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重构幼儿教育财政体制,健全法规,以引导各级政府、幼儿家长及其工作单位、社区等共同承担幼儿教育的经济责任的建议。
国际早期教育学会副会长、日本宇都宫大学金崎芙美子教授作了题为“日本保育的现状与问题”的报告。金琦教授首先介绍了“二战”以后日本的儿童保育在两种制度影响下的变化以及国家开始将幼儿园和托儿所综合化的尝试,然后介绍了当前保育的现状和保育的内容。金琦教授指出,虽然日本幼儿园和托儿所的活动被分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五个部分,但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由此造成了幼小衔接上的问题。最后,金琦教授介绍了日本障碍儿童保育的对策――融合保育,并介绍了应对低出生率、儿童虐待增加、饮食紊乱等相关社会问题所作的努力。
美国埃里克森学院的校长Samuel Meisels从幼儿发展评估入手,作了题为“幼儿上学准备读的评估:幼儿教育工作者所需知道的”的报告。Meisels教授提出了早期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儿童的时候必须考虑两个问题:儿童在学习吗?公共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了吗?并由此引出了一直以来存在的对儿童进行早期测试的两个困惑:我们所使用的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哪些儿童做好了入学准备的测试吗?如果高难度的测试对年龄稍大的儿童有意义的话,那么对小年龄的儿童也会起作用吗?而后,Meisels教授针对儿童入学准备度的评估提出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即观察、记录和评估幼儿在自然情境中的表现,并对此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等作了详细的说明。Meisels教授还就如何进行观察性评估提出了建议。
作为2005年度学会获奖者,日本明星大学中坪史典教授作了“瑞吉欧・艾米莉亚方法中的教师”的专题报告。中坪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随着人们幼儿观的改变,在学前教育机构中是实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还是实行以尊重幼儿为主导的自由教育,是一个需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坪教授以直观的照片、生动的事例分析了瑞吉欧・艾米莉亚教育法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作为听众的教师,为孩子们提供问题解决机会的教师和边洞察幼儿的学习过程边“出借”知识或技术的教师,中坪教授形象地描绘了早教机构教师的新形象。
此外,与会者还围绕幼教师资培养、幼儿园课程及其管理、父母抚养与生活环境以及婴幼儿的多元智能培养进行了研讨。
四、实践之旅
来自日本的轮岛老师和石丸老师以代代相传的日本传统儿童游戏为媒介,向大家呈现了一台精彩的儿童律动游戏。本游戏一为训练儿童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二为培养儿童的团结意识以及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三为训练儿童合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运动的意识和能力。游戏活动给了与会者深刻的启示,让大家在游戏的欢笑声中领悟到寓教于乐的理念。
篇7
关键词 学前融合教育 质量 评价
分类号G760
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益问题虽日益受到重视,但保障特殊幼儿的入园机会以及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目前仍然面临重重困难。作者认为,在目前考虑学前教育立法之际,应该同步考虑如何保障适龄特殊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其中,切实之举是探索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并把其整合进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之中。这对待案的《学前教育法》不仅是有益且必要的补充,也是改变全国特殊幼儿命运的重要机遇。对普通幼儿园而言,开展融合教育实践这样的压力也会转变为进一步改进观念、提升质量的动力。
1 普通学前教育对质量的界定、解析和评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在学前教育质量及其评价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且成果颇丰。就托幼机构教育而言,“质量”主要指结构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国内外幼儿教育专家对质量的共识是:评价学前教育质量应侧重于对过程性质量的评估。但毋庸置疑,结构性质量与过程性质量不是割裂而是相互发生作用的;某些结构性质量,尤其是班级空间格局、区角规划和材料提供对过程性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些学者认为用总体环境质量可以更贴切地表述学前教育质量的内涵。Harms等(2005)编制的《幼儿学习环境评估量表(修订版)》(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Revised,ECERS—R)是体现这一理念最具代表性的产物。ECERS—R包含七个子量表,即从空间与设施、日常照顾、语言—推理、活动、互动、作息结构、对家长和教师的支持等七个维度对幼儿的学习环境(主要是班级)的质量进行评价。ECERS—R的判断标准包括:选择性、独立性、自由创造、多样化、计划性、积极氛围、监督管理和成人角色。值得一提的是,自1970年代起,美国在几项全国性长期研究中均应用了ECERS或ECERS—R作为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最权威的评估,可以说,ECERS—R是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之一,
国际幼儿教育领域的学者们基本公认,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Children,NAEYC)推广的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DAP)最确切地代表了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内涵。DAP背后所支持的理论主要包括皮亚杰、维果茨基及杜威等所倡导的建构主义教育方式。NAEYC倡导DAP的原因主要是想避免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进入“拔苗助长”(即小学化教育倾向)的误区,一味强调帮助幼儿发展基础学科的各项技能。相反,DAP通过创设富有吸引力的适宜环境让幼儿发挥“与生俱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鼓励其主动参与游戏活动,让他们能自然地培养良好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健康、坚实的基础。但是,Copple和Bredekamp也补充说明:DAP并不意味着“集体教学”和“基础学科教学”就是错误,或所有的游戏和活动都必需由幼儿主动发起的;DAP也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教育方法,相反,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的角色是“支持者”(facilitator)。优秀的幼儿教师的最大特点是“有意识性”(intentional),即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和文化背景等特点有目的地选择教室布置、区角规划、材料投放;选择主题和相关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选择如何、何时与幼儿互动——交流信息、提问、纠正或提供反馈意见等_2 J。值得一提的是,ECERS—R所代表的质量概念与DAP关于高质量的定义完全吻合,因此得到了众多幼儿教育专家的认同和推广。
2 学前特殊教育对质量的界定和评估
与普通学前教育相比,有关什么是高质量的学前特殊教育(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ECSE)及与之对应的评价方法与内容的探讨较少,相关研究亦显贫乏。主要原因是影响学前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较少。其中,斯金纳和巴甫洛夫的行为主义理论和班杜拉的认知一行为理论对学前特殊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育实践影响最深,具体体现在学前特殊教育强调个体化的干预和评估,并且不断检验干预的效果。其次,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最能解释支持或影响特殊幼儿是否有效地接受各项教育服务的不同因素及其关联性。因此,学前特殊教育强调家长在幼儿评估和干预中的参与以及对家长的培训和支持;注重相关服务人员的专业交流和协作;重视幼小衔接问题。此外,学前特殊教育也受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鼓励特殊幼儿通过积极发起游戏活动、有意识地参与活动并与同伴的互动来促进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发展适宜性教育也适用于特殊幼儿教育。因此,学前特殊教育的服务项目繁多、内容广泛(如游戏治疗、行为分析治疗、职业治疗)、形式多样化(家庭为主的、机构为主的、普通或特殊幼儿园为主的),强调个别化目标的实现,以及通过支持家庭和维护家庭利益来促进特殊幼儿的发展。
通常,对学前特殊教育服务质量评估的内容集中体现在法律(如《特殊儿童教育法》,即IDEA)已规定的实施细则上。但这些细则往往强调是结构性质量,而非过程性质量。从过程性质量的角度而言,最具权威的标准来源于全美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于2005年推广的“有效实践”(Recommended Practices)。“有效实践”总共有240条标准,包含五大领域:评估、儿童为中心的实践、家庭为基准的实践、跨学科的服务模式和科技实践。“有效实践”验证了影响学前特殊教育理论的实践效果。有些主要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引导的实践,有大量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如积极行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nt)、强化(Reinforcement)以及以同伴为中介的策略(Peer—mediated Strategy)等;有些则以理论为主要支持,实证研究较少,但是在实践中一般得到一致的认可(如,合作教学、对家长的支持等)。但总体而言,针对这些实践并无相关的质量评估工具和方法,相关的质量研究也未曾查到。
3 学前融合教育的定义及其对质量的新挑战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提倡学前融合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进入普通托幼机构接受学前教育的特殊幼儿人数不断增长。最终,随着各国政府支持融合教育的政策陆续出台,学前普教和特教开始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解答什么是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文献常使用“全纳教育”来指称融合教育。两者区别是:前者作为融合教育的一种形式,强调不管特殊幼儿的残障程度如何都应进入普通幼儿园,在任何时段都与普通幼儿一起参与任何活动。而后者则允许根据特殊幼儿的情况,通过各种灵活形式使其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事实上,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包括半日融合半日个别化指导,幼儿园以外的专业康复机构训练与幼儿园融合相结合,或者反融合,即普通班幼儿到资源教室与特殊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因此,融合教育的说法更符合中国国情。
随着探讨的深入,学者和家长们提出了一系列关心的问题:(1)如何能确保特殊幼儿和普通幼儿同时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2)是否使特殊幼儿进入高质量的普通幼儿园便能确保他/她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3)针对不同特征和需求的特殊幼儿,其教育质量指标是否相同?专家们普遍认为:普通幼儿教育的质量指标和发展适宜性教育同样适用于特殊幼儿教育,它也是融合教育的基础条件。基于普通学前教育与学前特殊教育存在很多共性,许多专家积极倡导两大课程的融合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其可行性。
但是,学前特殊教育和普通学前教育在核心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上的确不同。单纯地发展适宜性教育(DAP)无法完全满足特殊幼儿的教育需求。首先,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学前特殊教育认为需要对特殊幼儿的缺陷进行预防性的干预(即积极地预防因已存缺陷造成的对其它领域发展的负面影响)和弥补性的补救。因此,个体化的、目标导向的、系统化的干预是它的核心特点;而且,普遍认为越早干预效果越好。相反,DAP强调的是幼儿自发的、兴趣为导向的、游戏为主的建构主义式教育。虽然,DAP也强调个体适宜性教育,但是它的含义仅指灵活安排环境、材料、课程和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由此可见,尽管DAP强调的个体适宜性为融合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它的个体化含义还很模糊,这与学前特殊教育中的个别化教育还是有区别。后者需要通过对个体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和优势做综合性评估,然后再确定符合其需要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情境等。而且,评估要求是多元化的和跨领域的团队合作形式,并须定期执行来检验干预的效果,以便随时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其次,从教学方法而言,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具备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性(efficiency)、功能性(func—tional)、规范化(normalized),即干预方法能使幼儿有效地习得技能,能有效率地使用干预方法,习得的技能便于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运用,并且,干预方法的选择以接近普通自然的方式为导向。由此可见“个别化”是融合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能否处理好这个核心问题是确保不同的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园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关键所在。
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融合教育并非简单指特殊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的班级中参与游戏和学习活动;反之,它是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和相关服务支持来体现的。但是,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教育环境中所需的相关服务的概念和质量指标的解析相当欠缺。更重要的是,这些质量指标和服务概念如何在普通幼儿园教育中具体展现,又该如何有效地评价其融合教育实践的质量水平?长期以来,大家对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解和解释不尽相同,这对推广本来就错综复杂的融合教育服务体系和其质量提升都带来了困难。因此,对融合教育作出完整的定义用以引导质量界定和评估工作是极其必要的。
自IDEA2004颁布后,美国学前特殊教育出现了以幼儿发展和学业成就为导向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促使美国学前普教和特教开始联手制定融合教育的定义和质量标准,以避免实践工作者进入误区。终于,在2009年美国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DEC)和全儿教育协会(NAEYC)联合发表了关于早期融合教育的立场声明:“早期融合教育包含了一系列的价值观、政策与教育实践,以支持每位婴幼儿及其家庭,无论其能力如何,都能作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完整一员,广泛参与各种活动和情境。
同时,此声明强调了从以下三方面来判断融合教育效果的理想性:第一,特殊幼儿、教师和家长具备归属感和成员权利;第二,发展积极的社会关系和友谊;第三,最大程度地开发幼儿的潜能。该文进一步指出以下三大特征可用来衡量特殊幼儿是否享受到高质量学前融合教育。第一,可接近性,即特殊儿童能够自由地使用她/他的教育环境和环境中的各项设施和活动。第二,参与度,即环境和活动的设计能保证特殊儿童有意义地参与游戏和学习活动。第三,支持性,即建构一个完整的支持系统,以实现以下目的:(1)培养和促进教师和家长的专业能力;(2)出台合理的政策和资源保证措施,以促进家园合作和专业人士协作;(3)构架多种特殊儿童服务模式并提高相关服务人员专业水平。
的确,此定义反映了学前教育与学前特殊教育通过多年实践经验累积的对有质量的融合教育的共识。它为实施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让专家们看到了目前所有的质量标准不足以合理地评估学前融合教育。因为学前融合教育代表了广泛、复杂的实践系统,导致幼儿教师和专家们均缺乏对服务质量内容的共识。其中,最大的矛盾莫过于如何确保个体化的干预和发展目标在普通教育服务体系中发挥最大化利益。这个矛盾可能会因为中国的国情(如班额大和集体教学)而变得更加突出。
4 中国文化情境下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构想
目前在中国,特殊幼儿连入园都困难重重,何来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之谈?撇开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与落实不谈,我们的具体困难有:(1)班级规模大;(2)集体活动过多,缺乏对个别儿童的关注和支持;(3)普通教师缺乏融合教育的经验和方法;(4)专业教师缺乏,也没有相应的职称系列;(5)特殊设备缺乏;(6)没有适合特殊儿童的课程和评估工具;(7)政府虽重视但资金投入和具体实施计划不到位;(8)没有相关支持和服务等等。普通幼儿园即使接受了融合教育的价值观,学习了融合教育的方法,也无法有效地推动和确保特殊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因此,即使特殊幼儿克服重重困难、通过种种途径而进入高质量的普通幼儿园,也往往只能得到低质量的学前教育。
重重困难恰恰折射出对实施融合教育和理论创新的极度渴求。国内长期以来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定义、评估和指导中并没有包含特殊幼儿的需要。在这个讲究评价的教育时代,最能影响幼儿园定位和教师行为的,无疑是对其进行的评价的导向、内容和指标。由此可见,对高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进行界定并制定相关评估标准意义重大。作者认为,推行学前融合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探索中国文化情境下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理论基础,并且把这些内容体现在质量评估项目中,通过教育评估来促进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进而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并逐渐丰富实施融合教育的具体方法和内容。为此,在对国外多年实践经验和相关研究以及国内融合教育的初步探索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中国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雏构如下。
第一,质量的前提条件:融合教育源自教育公平的思想,即保障所有儿童的基本教育权。作为基础教育重要部分的学前教育,它的基本教育权利包含个体适宜性、文化适宜性和发展适宜性的要求。同时,它还包含避免社会性排斥要求。学前融合教育是一种以价值观为主导的教育政策和实践。认同与实施学前融合教育,首先须肯定的是它的价值观,其次才是它的实践方法和有效性。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当代教育改革的走向(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均证明这一前提是正确的和坚实的。
第二,质量因素关系结构:高质量的融合教育反应出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因素。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模型为融合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框架。根据这一模型,特殊幼儿在融合教育中的体验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融合策略实施(Microsystem),家庭观点(Mesosystem),社会政策(Exosvstem)以及社区和文化(Macrosystem)。这些因素互相影响,相互牵制,动态地影响特殊幼儿的受教育质量。同样,在中国要实现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需要动员全社会,建构起一整套的教育服务体系和支持系统。
第三,质量方向和定位:美国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和全儿教育协会于2009年对融合教育和相关特征(即可接近性、参与度和支持系统)的定义为中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实施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明确指出了质量的方向和定位。
第四,质量关键内容: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取决于教育过程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和成人的互动质量,以及相关的针对特殊幼儿的教育策略和支持系统的有效落实。在此理念指导下,来自其它国家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效率性、功能性和普遍性均有待进一步的化验证。幼教专家和教师们须不断研发促进特殊幼儿交流、参与的教学策略和适合国情的相关支持系统。
第五,质量关键难点:如何平衡参与普通幼儿班级的教育和个体化教育的最大程度实现是学前融合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中国的国情下,如何协调和平衡两者的冲突,需要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来探讨明确。
参考文献
1 BHanns T,Clifford R M,Cryer D.Early childhood en—vlronment rating scale—revised editio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5.
篇8
【关键词】高等特殊教育 实训基地 一体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项目“残疾人事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2011-434-5-5)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50-01
一、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1.体现教育公平,保障特殊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建成高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不仅仅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保障残疾人权利、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在于残疾学生教育需求的多样性。这对特殊教育师资提出更高要求。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增长培养时间,发展特殊教育师资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提升特殊教育师资的学历层次。另一方面,必须在现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加大专业技能的实训、实践力度,尽快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具有极强专业实践技能的特殊教育师资,以解燃眉之急。
2.实现特殊教育师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促进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成长的必然需要。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临床性,因此人才培养应采用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模式,为特殊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有利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中,加强实训环节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建设实训基地,不仅可以为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提供条件保障,还可以有效地满足特殊教育在职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3.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必然途径。
特殊教育学科的复杂性决定了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和挑战性。我院建校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人才培养结构和层次方面,既考虑到特殊教育教学能力,又兼顾到康复训练技能,既要求熟练掌握某一学科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又要求兼顾其他学科教学能力,既要精通某一类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训练,又要能胜任其它障碍类别儿童的教育康复。作为我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师范,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实施条件的保障等方面不断探索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新模式,特别是在学生实习实训环节开辟了一条符合特殊教育发展的道路,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在实践环节上开拓了先河。
二、我院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1.院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我院现有可满足各专业实训教学需要的各类实训基地(室)55个,主要包括:听觉言语科学实验室、蒙台梭利实训室、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实训室、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感觉统合实训室、社区康复实验室、多功能音乐教室等。有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康复中心)、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学前教育)1个,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40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近3000套,用于教学的计算机900多台;多媒体教室、阅览室、语音室座位数合计7817个。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资源利用不均衡,有些实训室整学期满负荷运转,但有部分实训室又经常闲置,应注意挖掘内部使用潜力、为相近专业提供见习实习或者对外提供服务等;另外实验实训运行管理机制尚待完善,应继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与监控体系。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我院现有附属幼儿园1所,附属小学2所;全校21个专业与一百多家学校、企业建立校企(校)合作联系,与其中的116个学校(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成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康复中心、企业和幼儿园为共同为学院提供实训基地、就业基地和专业教师参加业务实践活动的基地的情况,形成了教学研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在实践过程中,各个实训基地分布较散,各个专业的实训基地缺乏互动和联系,在资源的共享性上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及举措
1.整合各方资源优势,构建共享型专业实训基地。
在学院现有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以体现先进性、生产性、综合性、开放性,规模化的原则,对特殊教育专业群的各专业技能实训进行分析与梳理,以“特殊儿童远程观测与教学观摩系统”、 “微格教学与研究中心”为纽带,构建校内外实训体系相结合的共享型特殊教育实训基地。
2.“立足校本、面向社会”。
有计划的通过校内和校外培训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高超、能满足实训教学与科研工作需要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在校内开展师资队伍培训班,每年选派部分实训教师到校外培训、参观交流、学术交流、企业实践,更新职教理念,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弥补实训指导教师的不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项目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双师型”师资培养平台,使实训基地建设为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为提高学校、康复中心、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服务,为面向社会开展相关职业资格培训鉴定认证工作服务。
3.以特殊儿童远程观测与研究中心、微格教学与研究中心为桥梁,构建教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立足校内教学实训场所,以特殊儿童远程观测与研究中心、微格教学与研究中心为桥梁,实现多方资源共享,加强校内实习等教学环节和校外教育教学实习见习一体化的联系。为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训练、教学观摩、考核鉴定服务,为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为特殊教育学校、康复中心、幼儿园等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诊断、评估、行为分析、咨询、个别教育训练计划制定等服务,使实训基地成为教学研一体化的中心,成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园合作的桥梁、社会服务的基地。
参考文献:
[1]吴国栋.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12):117-118
[2]卢兵.抓住核心内涵建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41-42
篇9
记者: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贵市一直十分重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很想知道,你们在资源配置方面实施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余如进:一是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十一五”以来,我们根据适龄人口下降的趋势,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以新农村建设和乡村规划全覆盖为契机,通过撤、改、并、连等方式,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如今,全市累计撤并小学141所、初中19所,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定点1所合格小学和初中的格局,每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建有1所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布局逐步趋向合理化。
二是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第一,取消了重点校和重点班的设置。我市统一制定了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的比例。第二,实施了教育现代化工程。如今,全市所有乡镇已完成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完成了以“新课桌、新板凳、新讲台、电灯亮”为标志的“三新一亮”工程和以实验、图书、体育、艺术器材配备为主的农村中小学“四项配套”和“校校通”工程建设,农村定点完小以上学校全部建有计算机网络教室。第三,实施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我市投入2.1亿元,易地新建33所幼儿园,改扩建73所幼儿园,全面完成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任务。第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我市投入20多亿元用于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第五,实施校园安全建设工程。我市先后投入7.27亿元,完成450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拆除校舍6.62万平方米,加固、新建校舍58.74万平方米。
三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全市进一步加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创建力度,努力构建优质教育体系,并实现了新创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82%分布在农村。如今,全市已拥有省优质幼儿园181所、省实验小学127所、省示范初中113所;省优质园、省实验小学、省示范初中的比例分别由2005年的10%、12%、41%提高至现在的65%、58%、84%。
四是推进跨区办学、组团办学和学校共同体建设。多年来,我们不断增进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如育才小学打破了行政区域限制,实现了名校资源跨行政区域,在师资配备、学校管理、教学资源等方面实现了“无缝嫁接”,走出了一条跨区域合作、公益办学的新模式。全市特别是广陵区大力推进组团办学,实施部分中小学校、幼儿园优秀校长(园长)管理多所学校(幼儿园),积极推进公办学校之间,以及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联合组建教育集团,共享先进管理经验,促进薄弱校(园)尽快提升办学水平。全市特别是邗江区大力推进学校共同体建设,即通过建立召集人联络制度、行政科室指导负责制度、举办学校发展共同体推进会、校长论坛等,积极推广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五个一”(每周一次网上教研、每季一次校长沙龙、每学期一次教师会课、每年一次“我们的节日”艺体交流、每年一次学校互访)活动。
五是推进以信息化促进均衡化。我们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领域的应用,建成“扬州市数字化校园”306所。开展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市政府专题部署推进结对共建,结对学校通过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实时过程性互动,校长和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围绕备课、教研、教师培训、德育等进行互动交流;同时还辅之面对面的交流,为实现构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拓展了新的途径。目前,全市343所城乡学校均实现了网上结对共建。大力建设3000余节网上“同步课程”资源,组织一流教育专家和数百位优秀教师共同研制精品课程,为城乡数十万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优质资源;名师“电视大讲堂”节目覆盖全市城乡,该节目通过电视定时播放或自由点播的方式,让学生和教师择时收看。
记者:教育公平是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所面临的一个亟待突破的难题。那么,贵市是如何推进教育公平的呢?
余如进:一是实施教育帮扶工程。我们在全面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国家助学政策的同时,连续8年开展了“爱心助成才”活动,募集社会爱心善款1000多万元,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万余人次。建立了“政府主导、区域联动、社会参与”的宏志教育扶贫助学机制,将宏志班办学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设立专项资金发展宏志教育。
二是实施“54321”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5”就是对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父母及监护人联系方式做到“五清楚”;“4”就是对留守儿童在安全上优先教育和监管、学习上优先帮助和辅导、生活上优先关心和照顾、活动上优先参与和指导,做到“四优先”;“3”就是坚持与留守儿童本人、远在他乡的儿童父母、在家照看儿童的第二监护人保持“三沟通”;“2”就是对留守儿童实行班主任和“代管家长”协同管理的“双管理制度”;“1”就是建立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帮扶“一对一机制”。
三是创立市区中小学生社区学习辅导站。我们在市区组织了社区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站,由中、小学校与社区共建,社区提供辅导场所,学校组织名师利用节假日对中、小学生进行免费学业辅导。如今,建成的15个辅导站坚持每周活动一次,节假日照常辅导,每年辅导学生万余人次,使学生“离校不离教”。
篇10
一、着力抓好三类教育,构建立体化大教育平台。
1、突出抓好学前教育。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多方参与、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幼儿园建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扩大教育资源,发挥教育部门行业管理和指导作用,严格落实办园审批、师资准入制度等,加快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从源头上治理无证幼儿园,采取积极引导、“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形成以政府举办的公办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民办幼儿园为补充,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幼儿教育发展新格局,在完成“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内部管理,提高办园水平,促进内涵提升,推进学前教育事业进一步大发展、大提高。
2、加快提升特殊教育。
实施特殊教育现代化工程。认真贯彻落实《省加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积极开展省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加强特殊教育的管理,努力提高残疾学生的入学率;继续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质量监控,努力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
3、积极推进社区教育。
遵循社区教育的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高起点建设、高标准定位和高质量发展,以项目推进为抓手,推进特色课程建设,提高全区居民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街道、社区的认可,形成街道、社区、辖区单位三级社区教育管理网络,按照省市要求,2013年我区将建成社区文化中心8个,社区文化活动室73个,达到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
二、大力推进三项工程,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工程
只有建设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才能保障“省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进程。加强对全区学校的指导,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水平;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全面加强学校校舍、场地、设施设备等方面建设,为铸造现代化学校提高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全区教师配置交流工作上享有优先权,汇聚全区最优秀的各科教师任教;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学校在现代化创建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取得家长和社会的关注,扩大学校影响力;帮助联谊省内外名校、推动学校发展。通过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创建,力争全区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教育质量、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办学条件、保障能力等取得明显成效,义务教育公平度、满意度和适合度大幅度提高。
2、大力实施校舍加固工程。
2013年是校安工程三年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新建教学楼2幢,工程规模5700平方米,估算金额1360万元,其中小学新建3000平方米,小学新建2700平方米。计划加固学校4所,11幢房屋,工程规模12625平方米,估计金额1093万元,其中中心校4幢,2750平方米;小学2幢4467平方米;中心小学4幢3102平方米;光荣巷小学2幢2606平方米。需加固校舍的学校要对学生、设施、设备的分流提前做出不少于两套的预案,严格抓好质量监管,确保每一项工程都成为精品工程。同时抓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不断优化校园环境。
3、全面建设平安校园工程。
区属各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实行“一岗双责”,层级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区文教体局与各学校、直属幼儿园签订《2013年安全工作管理责任书》,学校、幼儿园与部门、班级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认真落实校长、教师的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安全工作时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全面开展安全工作责任制考核。根据我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对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进行考核,安全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校长年度评优的一项重要依据。通过对学校安全责任人履职情况的考核,把学校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抓好校舍及设施设备、消防、校车及学校交通、校外集体活动、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各校要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省市“平安校园”和“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
三、坚持抓好三项工作,提升办学内涵品位。
1、推进“省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的创建
2013年,我们在完成“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的基础上,将继续推进“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我们将坚持优质均衡发展理念,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学生;坚持起点公平,到2013年底,每所公办学校择校生比例不超过1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0%,残疾儿童入学率保持98%以上;力求师资配置均衡,每所学校师生比、教师学历均在省定标准以上;追求管理水平均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形成较为科学的制度体系;保障办学条件优质均衡,每所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水平达省定二类及以上标准,生均教学设备值大致相当。实行标准班额办学,班容量小学40人以内,初中45人以内,30人左右的小班化教学比例不断扩大。实现质量均衡,每所学校学生学业合格率达95%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优秀率分别达90%和10%以上。综合素质测评优良率达90%以上。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
继续严格执行“五严十禁”规定,旗帜鲜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以“减负”为重点,按照“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科学评估课程实施水平、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完善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体系、健全学校综合评价机制”的基本思路,着力健全和完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着力探索“五严十禁”背景下学校办学的新秩序和新机制。区教育督导室将加大随机督查、暗访抽查的密度,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务必使“五严十禁”落到实处,努力构建符合教育本质的区域教育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