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析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13 17:1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风险分析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所谓的电力营销系统其实就是利用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针对电力营销业务的管理工作进行信息的采集、分析与存储等,并向用户提供相应的后续服务,从而形成准确的预测机制,为电力营销决策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也正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在市场与商业中的作用逐渐增多,所以就必须要构建起完善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
一、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中安全风险的表现形式
1.技术类的风险。从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的自身来讲,存在许多设计上的问题,这样也就产生了许多的漏洞,严重会造成系统数据的泄露或是丢失。如对于一些电脑黑客来说,可以轻易的入侵到计算机中,或是可以在电费统计的过程中造成重复与遗漏等现象。
2.操作失误类的风险。所谓的操作失误类风险其实就是在系统维护或是工作人员无意识的操作失误而造成的风险。如在修改电价标准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这样也就造成了电费核算的过程中,出现误算等现象。
3.违规操作类的风险。此类风险主要是在个别系统进行维护与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采取一些隐蔽性的技术手段,更改重要的数据信息,从而造成的风险。如在某地微机员修改了用户的用电计量表标码,这样也就造成的应收电费与实收电费相差九万多元。
4.备份管理类的风险。此类风险主要是指在进行数据备份工作以后,可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数据库中与原数据库资料不符,或是在恢复数据可以前,被改动而带来的风险。
5.被非法入侵而造成的风险。通过将风险进行详细的划分,可以将电力营销管理风险划分为全局风险与局部风险。全局风险主要是造成全局性的危害,如造成系统的瘫痪或是不能进行正常工作等。而局部风险则主要是对系统中部分数据进行篡改而造成的风险,如部分用户的信息被篡改而造成的损失。
二、解决电力营销系统管理系统安全风险的措施
1.增加必要的措施来保证数据的安全。
1.1增加保护功能来避免因突然断电或是突然出现干燥而造成的事故。
1.2增强检验的功能在对需要输入到系统中的信息与数据等进行检验,对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则不允许通过系统。
1.3增加限制功能来限制一些错误的操作。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2.1建立出用户权限的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在管理中,可以建立出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并实现在网络环境下的岗位责任制度。同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出相应的岗位,并明确岗位的责任与权力。
2.2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对于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来说,要建立出严格的牵制制度,并明确岗位的职责范围,同时还要实现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工作,并做好岗位之间的牵制保障。
2.3建立出操作系统与系统的运行记录。首先要制定出严格的硬件操作流程。其次要制定出规范的操作规程,明确执行程序的先后顺序,以及各个硬件之间的使用与处理要求。同时还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处置标准,做好文件的各项管理工作,以便于进行统一的管理。最后,可以设计出相应的软件功能,并利用系统功能来及时记录用户对系统的操作记录,同时还要定期对系统的主管进行检验,以便于了解用户的使用情况等。
2.4建立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中要建立出严格的补救措施与管理制度,如在服务器出现错误的过程中,要及时采用备用的服务器进行工作。此外还要建立出全面的设备管理制度,保证设备的运行环境,避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干扰。
2.5建立出完善的档案管理。首先在电力营销系统正式投入到使用过程中以后,要保管好所有的程序文件以及软件与硬件技术资料,并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同时还要禁止无权与有权用户的不正常接触。在调用档案的过程中,也必须要有系统的主管以及程序的保管共同批准以后才可以进行调用,同时还要做好调用人的详细记录,以便于日后的核查工作。
2.6增加有效的防病毒软件进行保护。
2.7加强对黑客的防御工作。首先可以设置好防火墙,并及时安装相应的检测软件,在黑客想要入侵到系统中时,可以立刻检测出来,并将黑客拒绝到网络以外。其次要做好主机的管理工作。在系统的安全管理中,用户名与密码永远是极为重要的管理环节之一。且在实际中,网络的任何攻击都需要合法的用户名以及密码。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大部分管理人员来说,都过于重视对特权用户的管理工作,这样也就忽视了对普通用户的管理。其主要体现在了在设置用户时存在方便的心理,没有严格按照设置的要求来设置用户权限,常常是随便设置用户的权限与组别等,这样也就给黑客的入侵留下了空隙。
3.界定了工作的方向。对于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来说,是电力企业保证自己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竞争力的基础,因此就必须要建立出科学的结构体系,制定出严谨的工作流程,此外还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设计工作,提高管理的水平。另外还要建立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想要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效果,就必须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永德.魏利.浅谈施工企业在水电工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后的工程变更管理[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08):78-79.
[2]张云起.赵国杰.梁文东.基于优化BP神经网络的营销风险衡量与控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465-465.
篇2
[关键词]安全管理工作;重点环节;本质安全;稳定和谐环境
中图分类号:TM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234-01
安全管理工作是油田一切工作的基础,油田发展必须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企业基层始终把安全环保工作抓细、抓实,集中精力做好油田安全管理的贯彻落实,并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持久不懈地抓下去,切实落实安全重点环节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切实落实环保敏感区域的保护措施,切实强化全员的安全环保意识和责任,做到本质安全,营造适应企业大发展需要的稳定和谐环境。
1、细化HSE管理制度,落实干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对执行制度方面始终坚持在改进中执行,在执行中改进,不断修订、补充、完善,使制度逐步趋于合理化、人性化。讨论制度人员广泛,意见统一,同时执行制度严肃认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标准化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职工的头脑中始终绷紧安全生产弦,为单位的安全平稳、均衡高效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安全生产实际中不断发现新矛盾、新问题,为解决新矛盾和问题,就要补充完善制度。对《基层班组各项管理制度》、《HSE岗位责任制》进行重新梳理修订,对一些新的管理制度、新的操作规程,组织干部职工进行系统学习,为安全施工、标准施工提供了制度保障。
2、实行“1110”安全管理法,推动HSE工作开展
开展“1110”安全管理法(灌输一个理念:即安全就是对员工的最大福利,失去安全就失去一切;完善一个体系:即继续完善“安全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抓好十项重点工作:即抓安全意识和素质提升、抓好“我能安全”主题活动的开展、抓源头和新苗头、抓好特殊环节、抓传承,创新和研究、抓安全管理、抓典型作用发挥、抓安康文化建设、抓环保基础管理、抓好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实现了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1110”安全管理法,是HSE工作的安排与部署,也是借鉴“110”的威严与警示,做到安全工作警长鸣。
3、开展安全培训教育活动,提高全员HSE意识
针对不同层面的员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引导大家正确认识“看惯了、干惯了到习惯了”的不良习惯,深刻认识养成习惯性违章的危害,认识到标准化操作也要靠习惯养成。针对新员工群体,让从上岗便养成“我要安全”的意识,提高“我能安全”的能力,警示大家“增强自我防范、学会安全生活”以及“用心营造和谐家庭”。在安全教育内容上,注重提高针对性、时效性和环境性。首先,切忌泛泛而谈,让员工知道每项施工的风险点,掌握规避风险的能力。教育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政治、安全就是稳定、安全就是发展”的思想,使其行而有所顾虑,动而不忘条律,减少随意性,增强理智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场各类隐患的发生。针对员工标准化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组织标准化操作培训活动,每期一周时间,将他们集中到培训基地,开展标准化操作演练,通过学习、演练到考核,牢记操作规程,严格操作程序,提升操作技能,对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了熟悉和掌握。举行技术比武集中展示员工标准化操作培训的成果,激发广大员工进行标准操作的热情,推进标准化操作的持续开展和落实。大力做好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4、检查和学习HSE管理制度,提高HSE管理水平
“督导检查”是干好安全环保工作的一项很重要的环节,坚持日常巡查、每周必查、专项检查、月度普查等方式,狠抓安全环保薄弱环节,并建立监督检查网络平台,让各基层单位根据查出内容,举一反三进行整改,有效地进行隐患整治。坚持“群防、群查、群治”的原则,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特点,组织群众性的安全生产活动。严格控制重点、要害部位、关键环节的安全环保风险。(1)认真落实带班管理实施细则,督促各级干部深入生产现场,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中的关键作用。(2)严格交叉施工,对于外来协作施工的,在同一区内我们自己的施工要暂停,不能盲目的交叉,争抢进度。(3)进一步严格承包商的安全监督管理。按照安全管理考核规定要求,严把审批、审核关口,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考核不合格的承包商,杜绝施工。对承包商施工队伍的现场施工条件、设备设施状况、人员持证情况、安全措施情况进行开工前检查、施工过程监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5.结论与建议
(1)完善“安全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安全工作重点就是全员抓落实,抓质量上,做到严抓事前准备,过程监督,事后总结。将发挥安全监督专业性强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安全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对应的考核办法,做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2)抓安全意识和素质提升:一靠教育、靠培训,二靠制度、靠考核、靠严明的纪律,通过强化学习标准化操作知识工作,使干部职工牢记操作规程,严格操作程序,提升操作技能。做好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要把标准化操作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结合起来,加大对员工标准化操作的培训,通过视频资料的学习,让每名员工谈心得写体会。(3)抓“我能安全主题”活动的开展:借助“我能安全主题”活动的平台,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宣传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实现我要安全到我能安全的提升。(4)抓好特殊环节:严格控制重点、要害部位、关键环节的安全环保风险,督促各级干部深入生产现场,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中的关键作用。要根据季节特点,切实把季节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对节假日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5)抓传承、抓创新、抓研究:继续执行月度HSE量化考核措施,实行月度量化评比与事故挂牌双向考核,实施全方位、全覆盖监督管理,开展月度问题分析、评价活动,做到“检查、分析、评价、整改、培训”同步管理运行,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查找缺失、完善措施,通过分析、评价制订整改措施,进行安全培训,借助岗检普及管理标准、管理知识,交流管理经验,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6)发挥以往“事故”对管理创新的推动作用;要研究源头和苗头,要冷静分析、系统分析,如果分析不到位,认识就不可能到位,措施防范就不可能到位;根据季节特点和现场环境的变化,要不断推进安全管理动态化、本质化,加大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考核,让安全直接管理者要跟上安全发展的形势。在现场中推广使用,对安全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组织攻关,不断提高科技对安全管理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交通;机电;工程;安装;安全;风险;管理
1.交通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意识不足
在交通机电工程施工中,虽然人们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已有了一定的增强,但还没有形成非常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导致时常发生安全事故。
1.2风险识别困难
在交通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进行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是风险识别,而风险识别的主要基础是总结和研究过去施工项目的风险。
1.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素质低下
在交通机电工程施工中,因为一线工人大多是低技术含量的劳动人员,自身文化教育程度比较低,安全意识较低,接收安全培训以及风险控制的能力也较差。
2.交通机电工程安全风险防范步骤
2.1建立组织
建立组织主要是对参与安全风险防范工作人员的要求,具体指建立交通机电工程安全风险防范管理组织。组织中要求安全风险防范管理人员需具备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的知识和意识,同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2.2设定目标
在交通机电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多种影响工程安全的风险因素,但不是所有的都可能导致风险产生,因此,只需要选择其中的一项或两项作为风险分析和控制的目标,并将其作为交通机电工程中的重点防范对象。
2.3风险识别
确定风险控制目标后,需要确定风险可能产生的部位及成因等,其判断方法主要是根据以往类似场合的经验。另外,还可以搜集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到目标风险可能产生的部位以及成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了解风险存在的同时,也存在机遇,必须同时辨识利害关系。
2.险评估
风险识别之后,对可能产生风险的后果进行评价以及估算,同时,还要在技术以及经济的基础上.对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做出定量和定性评估,确保制订出能将风险影响程度降到最低的应急预案。
2.5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主要指制订和启动应急预案。风险应对的主要方法有回避风险、承受风险、降低风险和转移风险。
2.6信息与监控
虽然已根据经验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制定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但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为了有效应对风险,必须加强对风险的日常监控,全面搜集各方面信息,做好沟通工作,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对预案进行修整和补充。
3.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3.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在机电工程施工中,应加强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和安全风险管理应急方案,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有迹可循。
3.2制订安全风险管理方案
机电工程项目开工前,需要组织项目部、监理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制订安全风险管理方案,对安全风险源进行准确的识别以及分级。方案制订后,邀请相关专家对其进行评估,审查方案中确定的项目危险源和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从而针对安全风险提出解决或者控制的相关意见或者建议。
3.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在工程建设中,项目部应该将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列人重要的议事日程,正确处理生产进度、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项目部及时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网络,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奖罚制度,各种应急预案、控制措施和各种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形成完整、规范、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全面落实各工作环节、岗位的安全责任,确保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做到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按照上级公司、市安监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有关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每月的月底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目标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3.4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监管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已逐渐发展为信息化社会。这就要求监督与管理交通工程施工安全体制的建立也应逐渐融人信息化元素,拓宽监督管理施工安全的人员职能,从而促使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交通工程施工中实行信息化监管不仅可以有效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还可以丰富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与手段,再者监管制度的信息化也可以使安全监管范围不断扩大。信息化的监管是对安全监管程序的规范,在此过程中整个社会也可以监督交通工程的施工建设。进行信息化监管时必须要构建相应的管理平台,并在该平台上监督管理交通工程的施工安全。
4.我国交通工程管理的改革创新
4.1施工管理的改革
(1)狠抓落实交通工程各个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制定工程实施过程中分项质量管理目标,细化每项工程,对采取的措施和存在的质量问题要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此外,建立健全交通工程招投标制度,严格遵守建设程序,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原则。
(2)完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管理人员应该从质量教育培训入手,使“质量第一”的思想在职工头脑中根深蒂固,同时,培训过程中要将基础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符合每名职工需求,使职工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不仅影响整个工程的资金投入,还会影响企业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3)优化交通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工序,做好工序的管理。施工阶段,要坚持技术交流和技术交底工作,将施工方案、流程、技术指标和质量保证措施等细化,把责任落实到每一名职工。
4.2养护管理的改革
(1)养护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首先,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将数据信息细化,从而为公路养护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信息,为今后开展养护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其次,利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用自动化检测技术替代以往传统的人工检测,这样检测的数据才能客观、准确。同时,还要学习国外发达国家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方法,保证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2)建立专业的养护队伍,切实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加大对养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一支理论知识过硬、业务能力水平高的专业养护队伍。同时,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制定养护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等。
(3)公路养护工作应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机械化施工和科学管理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可以满足公路安全和快捷施工的要求。
5.结语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不断完善,公路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交通机电工程作为提高交通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主要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交通机电工程中,如何做好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提高机电工程安全和质量,成为未来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高俊栉.交通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分析[C]护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天津: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2(8):34-35.
篇4
关键词:HSE;风险管理;社区
中图分类号: TE1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胜利油田社区作为胜利油田大本营建设的重要阵地,主要任务是做强矿区服务建设,属于油田后勤保障单位,相对于油田钻井、作业、采油等主要生产单位,存在安全投入少,安全管理人员少,安全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急需补充和完善。虽然也建立了HSE管理体系,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岗位风险也进行了危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但不够全面,分析不够系统,不够科学,使用的方法相对单一,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开展风险识别、分析和控制尤其显得重要。
1风险识别的依据
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的方法有许多种,而采取选择风险辨识对象单元的划分不同,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形式不同,而采取的方法也不同。参照三类风险因子和十类风险形式,进行对社区生产服务作业风险识别。[1]
1.1三类风险因子
点:设备、设施或重大危险源;
线:作业过程、工艺或工况;
面:作业岗位或人员生产状况。
1.2十类风险形式
显现风险:停电、触电、坠落、噪声、中毒、泄漏、火灾、爆炸、坍塌、踩踏等突发事件及危害因素;潜在风险:异常、超负荷、不稳定、环境不良等危险状态及因素;静态风险:隐患、缺陷、坠落、爆炸、物击、机械伤害等不随时间变化的风险;动态风险:火灾、泄漏、中毒、水害、异常、不稳定、环境不良等随时间变化的风险;短期风险:坠落、爆炸、物击、机械伤害、中毒、不安全行为、环境不良等发生过程或存在时间不长的风险;长期风险:隐患、缺陷、火灾、泄漏、水害、异常、不稳定等过程长或发展时间较长的风险;人因风险:失误、三违、执行不力等;物因风险:隐患、缺陷等;环境风险:环境不良、异常等; 管理风险:制度缺失、责任不明确、规章不健全、监督不力、培训不到位、证照不全等。
2胜利油田社区安全生产服务作业过程中危害因素的主要方面
2.1人的不安全行为
胜利油田社区安全生产服务从人的角度考虑,虽然大多数人能够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安全生产,但仍有一小部分人存在习惯性违章、安全技能不高、防护意识不强、生产随意性大的问题,员工存在着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使用不安全设备:容易造成设备事故和人员伤害事故;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个人防护不到位,自我防范能力差,易造成高空坠落事故;无证操作:违反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知识不足,极易造成事故;违章驾驶车辆:造成交通事故和人身伤害;工作情绪欠佳、疲劳操作:易造成操作不当,忽视安全警示,判断失误等造成事故;忽视警告标志:易造成误操作,随意性操作造成事故;酒后作业:易造成误操作、安全防范不到位造成事故;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不到位:个人安全防范意识低、极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未按操作规程操作:易造成设备设施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
2.2物的不安全状态
设备、设施缺少警示标志;设备缺少防护;设备、设施(电气)未接地或绝缘不良;设备、设施、附件有缺陷;设计不当,不符合安全要求;设备安全距离不够;设备设施维修不及时;无个人防护用具;室内通风不良。存在着中毒、窒息、漏电、触电、着火、爆炸、坠落、机械伤害、刺伤等引起的伤害风险。
2.3管理缺失
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安全投入不到位;存在管理缺陷制度覆盖面不全,设备设施存在安全缺陷,带来事故隐患。安全操作规程修订不及时;没有及时修订操作规程,不符合再用设备操作,容易造成操作失误和操作不当造成事故。安全监督管理不严;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该整改的隐患没整改,习惯性违章纠正不及时,存在间接事故隐患。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岗位员工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技能低,自我防护能力差,在工作中极易造成事故。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易造成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检查不到位,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宣传不到位。还存在由于季节的不同、冰雪雾天气的不同,也会引起设备故障和人员失误,是导致危险的间接原因。
3胜利油田社区主要生产服务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现状
按照目前胜利油田社区承担的服务职能和管理方式,将胜利油田社区主要生产服务作业划分为道路清扫作业;大树修剪、大树控高作业;清淤、疏通作业;电路维修作业;起泵维修作业;更换盖板作业;垃圾清运作业;专用油料库房等15个生产服务作业节点,作为危害识别的对象。
以道路清扫作业(人工)为例,未穿戴统一的标志服;清扫马路、街道,未观察过往车辆和行人;清扫路面不平或路滑。
如大树修剪、大树控高作业,工具准备不充分;作业前检查工具的安全性;未对环境进行观察;防护用品不全或未穿戴;监护人员不到位;未按操作规程操作。地面花灌木修剪作业:未检查设备及工具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未按操作规程操作;未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未注意周围人员的安全。
在草坪修剪作业过程中,未清理草坪里的杂物;未检查设备及工具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机器转动时清理草屑;未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高处造型修剪作业:工具准备不充分;作业前未检查工具的安全性;防护用品不全或未穿戴;未对环境进行观察,确定高架梯放置位置和修剪造型;防护措施不到位;未按操作规程修剪作业。
再如,修路灯维修作业:未观察环境情况,升降车支腿支撑不平或不牢;施工人员无证操作;未用电笔测量是否有电;监护人员不到位;防护用品不全或未穿戴。电路维修作业:未检查电工工具和防护用品的安全性;无证操作;安全监护不到位;电源接线处未挂“正在施工、禁止合闸”警示标志;未穿戴防护用品,施工完成未清理场地,等等。
4胜利油田社区主要生产服务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以道路清扫,大树修剪、大树控高,路灯维修,清淤、疏通等服务作业为例。
4.1路清扫作业
未穿戴统一的反光标志服和观察车辆,易造成车辆伤害和交通事故风险;路面不平和路滑容易发生崴脚及摔伤等事故风险。
4.2大树修剪、大树控高作业
工具准备不全,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容易急躁,忽视安全,发生伤害事故;忽视手锯、梯子、助力剪、绳子的安全性能检查,安全操作得不到保证,容易发生坠落、砸伤等事故;未对环境进行观察,风速过大易发生坠落事故,判断不准枝干倒向,易发生砸伤事故;未注意高压电线,易出现触电事故;未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无论检查设备或施工操作,不确定因素很多,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不戴好安全帽、安全带,容易发生坠落事故和砸伤事故;监护人员不到位,出现梯子扶不稳,安全带挂靠树干不牢固、安全带没有系好,上树人员易发生坠落事故,周围人员易出现砸伤事故;协助人员戴好安全帽,防止发生砸伤事故。未按操作规程操作,易发生树枝划伤、砸伤、刀具划伤事故;清理地面树枝,自己和他人易发生树枝划伤和砸伤事故。
4.3路灯维修作业
未观察环境(风力、风向、周围车辆、行人),易出现车辆倾倒,交通事故和人员伤害事故;升降车支腿固定不牢,易出现车辆倾倒事故;升降车操作人员具有安全操作证,否则易发生坠落事故、翻车事故;升降平台下站人,如站人易发生物体坠落砸伤事故;监护人员不到位,施工过程,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否则易发生触电事故;不穿劳保服,不检查工具、安全帽、安全带是否具有安全性,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和砸伤和坠落事故;路灯控制柜,必须要有监护人,否则易发生触电事故。
4.4清淤、疏通作业
未制定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安全得不到保障;未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确认,施工中容易发生中毒或者窒息事故;未对环境进行观察(风向),施工人员若站在下风头,容易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没有许可证下池作业,有可能安全措施、安全防护不到位,造成中毒事故;不穿劳动防护用品,容易出现碰伤、砸伤、磨伤等事故;起盖板互相配合不够,容易发生碰伤、砸伤事故,使用铁钎工具撬盖板时容易蹦起石块伤人,未戴手套容易发生砸伤事故,施工后盖板未及时恢复,易造成行人坠落和碰伤事故。
虽然胜利油田社区生产服务从工作特点和工作性质论,不是高风险行业,但是安全工作无小事,若生产工作中忽视安全、不重视安全,看似很简单的工作,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油田社区生产服务过程中,开展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和紧迫。
篇5
1.1风险管理论述
所谓的风险管理主要就是指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针对具体的生产经营流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为恰当的一种处理手段进行控制和管理,进而避免这些风险隐患危及到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程度上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
1.2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必要性
对于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来说,面临着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其发展也必须要得到一定的改善,尤其是随着用电量以及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企业只有在保障自身安全生产经营的基础上才能够提升其服务的水平和效果,而对于这种安全生产经营工作来说,必要的风险控制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做好了风险的控制工作才能够避免其正常的安全生产经营活动受影响,促使其更好更快的发展。这种必要性在当前我国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比如早在2008年我国就颁布了《关于推进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进而对于电力企业发展中的一些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给予了相应的肯定和重视,督促相关的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强自身风险控制工作的完善和提升,确保用电的安全和稳定。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对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来说,其风险控制的具体执行必须要首先明确其相应的管理流程,然后才能够按照这一流程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保障其最终的风险管理效果,具体来说,其主要的风险控制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风险管理教育培训
在具体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工作开始之前,应该首先针对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培训,这是提升其风险管理效果的一个必要前提条件,只有确保相应的管理人员具备较为充分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素质才能够保障相关工作的落实效果,基于这一点来说,其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安全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提升其安全风险管理的关注力度;安全风险的分析和识别能力,提升其对于风险的敏感性,为后续的风险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具体控制技术和手段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
2.2风险的识别
风险的识别也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充分有效的识别出相应的风险,然后才能够保障其控制的有效性,其主要的风险识别对象就是潜在的一些安全风险问题,有效的识别出具体的风险类型和关键环节所在,进而为具体的控制和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2.3风险的衡量
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工作中,风险衡量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所谓的风险衡量主要就是针对已经识别出来的风险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判断,进而预测其可能会在后期造成的损失和威胁程度,进而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提供详尽的资料支持,对于这种分风险的衡量工作来说,因为其风险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应该尽可能的依靠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和有关软件进行相应的处理,提升其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险的控制
风险的控制是主要的工作环节,即针对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和管理,进而最大程度上保障其相关风险的控制效果,降低其危险性,其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应该制定好合理的风险控制方案,集合前期风险识别和衡量的结果来恰当的选择合理的处理手段进行控制,把握好控制的要点和重点内容,进而提升其控制的实效性。
2.5风险的评估
风险评估其实涉及到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其不仅仅要针对相应的风险内容和隐患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还应该针对上述提到的风险控制内容和控制的效果进行相应的评估,进而针对其评估的结果了解其相应的控制现状,其最终得出的评估结果也就能够給最终的风险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其最终风险处理的效果。
2.6风险的处理
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中,相应的风险处理是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其直接决定着风险控制的效果和水平,对于这种具体的风险处理工作来说,其主要就是针对前期所提供的各方面资料和信息进行风险因素的实际处理,尤其是对于风险评估结果的有效利用和反馈更是其风险处理的核心所在,基于全面可靠评估基础上的风险处理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
3结束语
篇6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发展最为火热的行业非房地产行业莫属,而建筑业作为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也迎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建设尤为迅速。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后者,即如何做好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界内以及民众最为关心和关注的问题。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有很多,无论是哪一种风险,都直接关乎整个施工企业以及相应施工项目的成败,而且每年由于安全风险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不计其数,由此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和难以挽回的后果。鉴于此,笔者在文中对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风险因素
虽然我国国土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加之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屈指可数,为了解决这一现状,高层房屋建筑受到了更多开发商与民众的青睐和普遍的欢迎,然而,和一般的建筑工程相比,高层房屋建筑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技术繁琐的特点,加之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高层房屋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另一方面也对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地威胁。所以,规避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不仅是极其有必要的,而且是相当重要的。
1解析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
对于任何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其施工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诸多的风险要素,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也不例外,而且高层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的更多更明显的风险,风险的形式有很多,而且一部分风险难以把握、难以预测,所以,为了保证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顺利实施,更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进行风险管理。众所周知,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是存在着很多风险因素的,这些风险因素不仅形式多样且彼此之间错综交叉,严重的威胁到了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
1.1高空坠落和一般的建筑相比,高层房屋建筑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高度非同寻常,因此,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更多的高空作业,那么什么是高空作业?所谓的高空作业就是指施工作业在超过基准面两米的高度范围内开展。一般来说,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具备更强的应变能力,同时高空作业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强,这种作业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加之施工会运用到较多的施工设备,各种工序会交叉开展,所以加剧了高空坠落风险的出现。
1.2高空坠物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大部分都是在高空中开展,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就必须同时将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以及人员运输到较高的部位,但是由于操作不当、工作人员疏忽以及其他突发性情况的发生,导致人或物从高空发生坠落,轻则延误工程施工进度,重则导致人员的伤亡,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高空坠物又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木块、砖瓦、器械等发生高空坠落,砸到在地面作业的施工人员,致其受伤甚至是死亡。(2)利用起重器、塔塔吊等设备运输施工材料或其他物件的时候由于设备操作人员的失误对建筑物下部的施工人员造成砸伤或致死。(3)施工的时候没有淘汰老化的施工设备,而是继续使用已经丧失基本性能的设备,加之缺乏必要的维护与维修,导致设备在作业的过程中发生零部件脱落的现象,砸伤施工人员。(4)在高空进行作业的人员不加注意对材料或设备进行随意的丢弃,导致设备或者部件从高空发生坠落,导致人员的伤亡。
2针对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提出的有效策略
既然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上述突出和明显的安全风险,我们就不应该坐视不管,而是要对症下药,予以合理有效的解决。
2.1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和专项技能人是施工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因为无论是设备还是材料都在人的操控之下,因此,要想保证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首先要增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也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1)首先是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安全培训和教育,这项工作应该在正式施工之前开展,并且交由具有专业知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教授负责,以期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确保施工安全。(2)做好新老员工的分配,让具备丰厚高空作业施工经验的人员带领着新入门的施工人员,以期丰富新入门的施工人员的施工经验,保证施工的安全性。(3)高层建筑施工和一般的工程项目具备本质的不同,对施工人员有着极为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要求,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从业资格证书,所以,在正式的施工之前要对每一位施工人员的从业资格证书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具备或者证书是否过期。(4)要定期检查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防止具有心理疾病的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突发疾病,例如恐高症、心脏病等,从根本上杜绝高空作业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2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离不开一定数量的机械设备,由于机械设备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大量存在,因此,应该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1)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常见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没有严格按照机械设备自身要求的装卸标准进行装卸作业的操作,重点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脚手板和搭设脚手架的工作时,是必须要明确按照施工设计方案中具体施工条件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搭建。当对这些施工辅助工具进行拆除的工作时,也应该做好全面的保护工作。不仅要注意使用之中的安全可靠,还要避免搭设及拆除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2)机械运输在高空建筑施工项目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在使用机械设备之前以及正式施工之前要仔细的检查运输机械的安全性,只有其安全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才能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应该确保所有的设备具备安全出厂合格证书,通过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来降低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的出现。(3)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由于垂直运输、塔吊等机械设备始终处于持续的作业之中,因此它们很容易出现由发热、磨损等故障,甚至会影响到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所以,对机械设备开展定期的保养与维护是极具必要性的,这样做可以保证机械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处于正常的状态之下,使得其安全性能得到保证,最终使得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得到保证,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高层房屋建筑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但是每年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并且屡禁不止,由此而造成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而笔者就在文中对常见的安全风险进行了阐述,同时探究了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只有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彻底有效的解决并遵循细节决定成败的原则,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促进施工的顺利实施,保证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希望通过文章的简短叙述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夏世龙.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J].管理观察,2014(5).
[2]梁青槐,贾俊峰.基于工程保险的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探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6).
[3]李国辉.基于风险管理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07(32).
篇7
关键词:输电线路;检修作业;作业风险;安全监督管理;电网建设;电力生产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5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3-0116-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3.057
输电线路运维单位对于寿命周期内的输电线路运用相关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进行综合管理就是输电线路检修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用电需求量随之不断增加,电网建设规模也随之扩大。而当前对于输电线路检修的安全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输电线路是否完好、输电线路的整体状况,都对电力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
1 输电线路检修中的危险点
输电线路检修中存在一些危险点。危险点是指容易发生危险的位置、具体部位、工具和操作等。这类危险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线路的运行状态、具体检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天气和环境也会影响危险点的变化。在输电线路检修中,要保障检修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不能因对危险点的疏忽而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设备的损伤。因而在进行输电线路检修时一定要认真分析检修作业中的各个危险点,同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务必保证人身、设备和电网的安全。
1.1 输电线路检修中的危险点分析步骤
1.1.1 在开展具体的输电线路检修工作前,应当由相关负责人对作业现场进行仔细勘察,对于现场的周围情况和状态都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应当根据具体检修作业的特点,结合自身以往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以往对危险点的处理方法,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之后,再规划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线路检修方案。
1.1.2 确定初步检修方案之后,该检修工作的负责人就应当组织相关作业班的人员,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估,尤其是在作业计划、人员分工方面要进行详细的布置。对于作业现场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措施应当进行认真勘察和清点。包括停电、验电、接地线装设和拆除在内的安全措施更是应该多加注意,确保安全措施的到位。同时对于在检修作业过程中会用到的个人防护用品也应当注意检查,如有破损等情况应当及时更换。以上各项因素都是危险点应当注意的地方。在输电线路检修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多个危险点,而且危险点通常都复杂多变。这时不应只考虑一个影响因素,而要全面细致进行判断和评估。以往类似的经验可能在检修工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完全依赖工作经验而忽视检修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因而让所有检修成员参与到对危险点的分析判断,可以更大程度上对危险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分析,减少忽略某个危险因素的可能性。在充分的分析讨论之后汇总相关的结果,从中筛选出能真正确定线路检修危险点的方案。务必使分析危险点做到科学和合理。
1.1.3 当危险点被确定之后,需要再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针对性强的控制措施。同时应当采用工作票、安全技术交底和班前会以及人物观察等方法,认真管控整个作业过程,从各个方面确保整个检修作业的安全性。
1.2 注意事项
线路检修中的危险点通常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会随检修作业的现场状况的改变而变化。因而在具体的线路检修危险点分析时应当注意结合具体的作业场地特点进行分析,如此才能保障危险点分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在考虑检修工作的场地同时,也应当注意周边的环境,尤其应当注意工作场地附近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是否存在可能导致检修人员缺氧的因素、是否有危害人体的有害有毒气体的泄露等。应当对工作场地的周边环境进行排查,确保不存在危害检修人员身心健康的安全隐患存在,在工作环境上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2 输电线路检修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由于输电线路检修的内容繁多、工作时间有限,因此在线路检修工作安排之时可能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状况,甚至会因疏忽导致检修项目过多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却不能真正进行检修工作。此外,检修工作时由于辖管的线路较多,检修又往往相对集中,为了降低自身的工作压力通常会利用外部施工单位来帮助协作完成检修工作。但在协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线路安全问题,这应当引起输电线路检修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输电线路的不足和缺陷通常是在日常巡视中发现的,而检修不仅要对巡视中发现的不足和缺陷进行相应的改造,更应当在国家和行业规定的基础上,结合线路的运行状况进行相关的预试定检和技改检查等。当线路检修实施不合理的计划时,容易造成偷工减料的状况。如此一来,线路检修成了表面文章,检修成了敷衍了事,而实际情况却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给管理部门。管理部门不能真正掌握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也就不能及时进行整改和消除隐患,很大可能会进行事后检修和反复维护工作,导致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输电线路检修有时会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因而检修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将会面临更大的作业风险。同时在检修过程中,由于作业项目数量的繁多,导致检修人员的相对分散,这就要求有极高的安全管理能力,对于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应当及时排除和预防,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进行输电线路检修时,天气因素也将增加输电线路检修的危险性。遭遇大风大雨天气,检修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将会面临更大的危险。湿滑状态下难以固定检修人员,风力较大时甚至有将检修人员吹走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受到大风的影响,检修的输电线路会不断摇晃,更加影响检修人员的检修效率和安全性。高温天气时,由于高空作业不能得到很好的遮挡,太阳暴晒之下,检修人员有可能出现中暑现象。一旦中暑或者更为严重出现热辐射,检修人员的身体健康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出现晕厥的状态,加剧检修工作的危险性。冰冻天气同样会加剧检修工作的危险性,增大检修的难度。冰冻状态下会阻碍检修部件的检修,也同样会影响检修人员的身心,发生冻僵冻伤的状况,因而对于天气因素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确保检修的安全。
检修成果大致取决于检修人员的水平、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在实际检修工作的过程中,因检修人员的个体差异,可能会存在技术水平上的差异、态度上的差异和自身是否负责的差异,因而检修的标准和质量会随之打折扣,对于日后的输电安全存在一定的影响。
3 输电线路检修管理内容和措施
3.1 检修原则
输电线路检修工作是要将消除隐患和缺陷作为重点,将恢复输电线路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作为目标的。因而应该秉持应试必试、试必试全,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对输电线路进行及时的检修。在检修过程中,各个部件和项目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修,及时进行检修性操作,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进行检修项目的实施,切勿随意调整检修项目。在实际检修工作中应当尽可能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完成检修工作,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具体检修工作中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当自身力量不足时,可以向外界寻求帮助,诸如利用社会化专业检修力量进行检修工作。在平时,应当注重对线路应急抢修队伍的建设,保障线路抢修的及时性和安全性,确保检修人员拥有线路抢修的能力。
3.2 检修计划管理
检修计划应当是在检修规程、反措要求、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结果及特巡特维要求等内容的基础上制定的。输电线路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检修项目和内容并且结合停电计划安排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在制定具体的检修计划时,可以将计划细分,诸如年度检修计划、预试计划、维护计划、技改计划、检查性操作计划等,细分检修计划,使检修工作能够更加合理高效。在落实预试计划和维护检修计划的同时,应当进行相关的停电安排。在综合实际输电修路的具体情况之下,输电线路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际设备状况和风险评估结果等要求将年度计划拆分成月度计划和周计划,并且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而及时对检修计划进行调整和修编。
3.3 检修实施管理
在输电线路的实际检修过程展开前,应当及时准备好充足的物资、工器具和技术资料等,并进行详细系统的风险评估,尤其是可能危及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的各类因素都应当进行详尽的风险评估,尽可能降低危险因素的危险性。同时对于在检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应该尽可能控制,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在技术和管理上保障检修人员的安全。检修人员在进行检修工作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输电线路的检修。检修所使用的设备应当在检修工作开展之前认真检查,仪器、仪表都应该经过专业人员的专门检测。检修工作完成之后,工作负责人需要和设备运行人员一起对检修工作进行验收。验收人员应该秉持严格把关的原则进行验收,保证检修的质量,降低事后检修的可能性。在检修、预试和定检过程中应当做好相关工作的记录。对于已经完成的报告要进行认真的审核和审批,并及时形成电子档案进行保存。对于检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出现的缺陷进行及时的整理和总结,分析问题,从而可以高效、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检修计划。
3.4 检修安全管理
作业负责人在检修工作开始前就应当对实际检修工作和流程有基本的、全面的了解。在检修工作开始前就应制定科学全面的工作项目和工作计划,统筹兼顾各类检修作业的任务和安全。检修工作开始前,作业负责人应当向检修人员交代应当注意的安全事项和存在的危险点。作业负责人应当明确工作票的作用和注意事项,对于工作票的管理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发挥好工作票应有的作用。检修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安全认识,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对于参与检修的工作人员都要进行相应的安全规范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做好取证验证工作。进行特种工作的人员应当持有特种作业上岗证,并持证上岗。进行检修工作前应当检查相关安全防护用品是否配备齐全,例如安全帽、安全带绳、绝缘鞋等安全用品是否携带齐全,金具、避雷器、驱鸟器等物品是否齐备。
在遵守健全的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的前提下,现场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工作流程进行检修和试验。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控制检修的安全。在检修过程的实际实施过程中,特种工作人员也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作业规定进行检修工作。在检修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排除。同时,检修管理人员应当对检修过程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注意检修过程的各个方面,对于有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方应当及时指出和纠正。对进行检修工作的人员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和监督,监督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是否损坏安全帽音响警报、是否系好安全带绳、操作步骤与顺序是否正确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在现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以防意外的出现。
当检修作业进行到最后阶段时,应该更加注重安全管理,以防应工作进入尾声而对安全问题掉以轻心。完成线路检修工作之后,要仔细检查检修质量是否达标,尤其是线路的关键部位,各作业负责人都应当进行检查核实。同时应当检查现场组织措施是否闭环。结束检修工作后要对后续工作进行认真的记录和检查。只有当检修作业的质量验收完毕,所有设备归为原处,确保人员的安全,才能恢复送电。
4 结语
输电线路在电力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电力输送和电力企业的发展。输电设备检修是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的基本保障。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影响到输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使用寿命,同时也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随着社会用电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对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倍加关注输电线路是否完好,输电线路的整体状况的安全性、稳定性,进而推动电力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程仁成.浅谈架空输电线路的检修管理[J].现代制 造,2015,(36).
[2] 冯建龙.浅析架空输电线路的检修管理的常见问题及 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
[3] 孙伟忠.110~500kV高压输电线路检修危险点分析与 防护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
[4] 贾冠青,曾雍.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风险与管控 [J].大科技,2015,(27).
篇8
关键词:高校建筑工地风险因素安全管理
一、高校建筑工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业的危险性很高,每年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死伤事故,据有关部门统计,建筑业的伤亡人数在各类不同行业中的排名仅在煤矿企业之后,位列第二位,统计数字也相当惊人。造成的伤害事件中不仅表现为施工企业相关人员,也表现为周边人群。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建筑项目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高校是人口密集区,高校内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研究高校内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设项目工期顺利实现的基本保证
任何一项建设项目都面临着紧迫的工期要求,对业主来说,节省时间就是增加效益,因此工期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就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企业生产效益,因为拖延工期意味着损失。但是,假如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个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甚至遭到建筑监管部门的停业整顿处罚,那保证正常工期的完成根本不可能,因此,片面追求工期的提前实现而忽视施工安全的观念和做法不可取。
(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可以降低施工成本
建筑企业的成本包含的项目很多,且多是有形的,为保障安全生产投入的安全品也构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比如老化设备的更新、安全防护设施的购置等[1],从表面上看,抓安全生产管理意味着增加投入,增加成本,但实际上这些投入是必要的,也是经济的,否则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建筑企业必然面临着财产损失,如果造成人员伤亡,企业的赔偿金额则构成安全成本之一,随着工人工资的增长,这一类赔偿将越来越高。再者,一旦发生伤亡事件,主管部门的处罚也构成了安全成本之一,由此来看,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尽管这一成本是无形的。
(三)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有利于维护企业形象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必然要注重维护自身的形象。建筑企业也不例外,试想,一个疏于安全管理的建筑企业,缺少相应的制度安排,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哪个业主会放心地将项目交给这样的企业?什么样的建筑从业人员愿意、敢于进入这样的企业工作?项目经理的前程也将受到严重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该企业出局。
二、高校建筑工地施工的风险因素分析
高校内建筑工地具有一般建筑工地的特点,也由于处在一个人口密集区的原因存在一些特殊的风险因素。
(一)对建筑企业内部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分析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局1986年颁布实施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2]中划分的造成伤害的原因,结合建筑企业施工特点,将建筑工地施工风险因素分为类:
1、坠伤事故。建筑工地露天施工,多为高空作业,施工人员因操作失误、上下作业区间缺少隔离保护设施、操作设施机械故障、脚手架不合格等原因而导致坠落伤亡的事故是所有类型事故中的最多的一类[3]。
2、意外打击事故。施工人员自身安全设备缺失(不带安全帽)、建筑楼层之间防护安全网不牢固、塔吊物品坠落、高层工作人员随意处理建筑垃圾等原因,造成在低层施工的人员意外伤害。
3、电击事故。建筑工地的用电是隐患最多的环节之一,电工的技术水平导致电力组织设计不合理、配电设施配置不合格、非电业施工人员照明线路的私拉乱接行为等导致电击伤害。
4、机械伤害事故。建筑工地的大型机械主要包括挖掘机、起重塔吊、混凝土搅拌机、直梯运输机、打桩机、带式运输机等,这些机械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机械自身的故障,比如年久失修,设备运行前检查缺位等原因;另一个是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引起伤害。
5、其他伤害事故。施工人员多为承包商零散组织,在住宿、生活饮食等方面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集体居住,由于管理不善和工人安全意识不强,做饭生活用电很容易引发火灾,造成群死群伤和财产损失等安全事故;饮食风险是另一个隐患,尤其是夏天,中暑、食物中毒等。
(二)对高校人员、设施的风险因素分析
1、运输车辆事故。建筑工地施工需要土石方、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的运输,大型车辆进出人口密集的校区,由于大货车自身吨位大、车辆状况参差不齐,加上一些驾驶人员素质不高,开车普遍较快,也经常出现疲劳驾驶、超速驾驶等情况,撞毁校园设施、撞伤行人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2、民工管理事故。虽然建筑工地按照惯例是封闭施工、封闭管理,但施工人员,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经常不经允许偷跑出施工区域进入校园,使用校园设施,甚至进行盗窃、抢劫和,此类治安和刑事案件发生的概率也不低,并且民工的流动性强,案发后难以处理。
3、学生误入工地伤害事故。高校学生密集,学生课外活动时间较多,尤其是到了夜间,学生活动的范围很大,难免出现误入建筑施工现场的现象发生,误入后可能发生意外的伤害,比如摔伤、机械伤害、高层跌落甚至被不法施工人员临时起意而侵害的事件。
三、高校建筑工地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美国安全工程师Heinrich在大量统计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个基本的规律――“88∶10∶2”的规律,即在100起安全事故中,有88起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致,有10起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结合造成的,只有2起是难以预防的。这就充分说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影响安全生产、导致事故发生的决定因素[4]。因此上述风险因素应该是可以通过采取必要措施而有效避免的。
(一)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从技术层面上,防范安全事件的主要举措应该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论证,成立专门的小组进行检查审核,确保万无一失;建立对大型机械设备使用前的检查和试验制度,对主要设备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杜绝设备带病运作符合安全生产的技术标准;技术性的岗位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或者经过专门培训,尤其是问题高发的岗位一定要坚持这样的原则。比如高空作业、电气焊、大型机械的操作等。
(二)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建设
安全生产制度建设要本着贯彻执行《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规定的原则,建立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安全制度上墙、标语到位,制度范围涵盖每一个生产场所、每一道生产工序,并且设置安全员岗位,经过严格培训后上岗,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做到安全员的尽职尽责。工地门卫要严格落实,确保高校校园内的风险事件不发生。
(三)重视安全教育
建立安全教育培训体系,该体系应该有部分组成:一是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安全意识教育培训,达到全体施工从业人员风险态度端正,重视风险事件,教育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比如案例教育、安全生产演讲、安全生产先进表彰和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二是安全法规教育,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也要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相关法律,通过案例教育外来务工人员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触犯法律。
(四)加强对车辆和人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
施工雇佣的运输车辆要严格审核,不能无证驾驶,要经常召开驾驶员的安全工作会议,定期汇报情况,自查自省,作为工地管理方,一方面要尽量让工地避开人员密集的区域,能另开大门最好,如果不能,则要经常进行检查监督,查到违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外来务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远离家乡,生活比较清苦,心理问题也很多,工地管理方要通过有效手段管理好他们,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争取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篇9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 血液透析 安全分析 对策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3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30-01
临床上,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其能够取代肾脏的排水排毒功能,维持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血液透析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科室,血液净化技术应用广泛,但因为血液体外循环,以及超滤脱水等原因,病人病情变化快,一旦观察病情不仔细,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将会导致一系列无法确定的风险事件的发生。由此可见,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之前,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以及涉及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做好防范工作,从而提高血液透析工作的质量。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100例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100例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55例,女性患者有45例。年龄范围为14岁到89岁,平均年龄为55岁。其中有4例患者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有88例患者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其中糖尿病25例,有8例患者为急性中毒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时间最短几天,最长25年,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护理人员需要先对血液透析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因素进行分析[2],包括以下几个风险因素:
(1)护患之间的关系。血液透析的主要对象是尿毒症患者,因疾病长期的摧残以及经济负担等原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情绪和心态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也使得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难度加大。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构建良好的关系,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2)病情观察不仔细。多数尿毒症的患者没有小便,依赖透析超滤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如超滤过快过多,可引起低血压,休克,肌肉痉挛等不良反应,其次血液体外循环中使用抗凝剂而引起病人出血,抗凝剂不足,可能引起凝血,还有患者不配合,造成穿刺点肿胀,甚至穿刺针脱出等严重并发症,如果观察不细致,处理不及时,都会引起严重后果。
(3)操作失误。血液透析技术本身操作复杂,对设备的依赖性高,如果在操作过程中仪器出现问题,操作不娴熟,违规操作,应急工作处理能力不足,会导致护理失误事件发生率的上升。
(4)并发感染。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机体抵抗力差,且合并有一系列疾病,如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等,因此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比如对患者诊疗操作、穿刺以及静脉置管过程中操作不严格无菌操作,消毒工作落实力度不足,院内空气质量不符合相关要求等,易造成患者感染。
(5)人员安排不足。有些患者血液透析不规律,不遵医嘱,造成病情不稳定,加上现在尿毒症发病率高,新病人,急诊病人多,因此也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加大,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会加大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因此也使得护理人员安排变得更为重要。
(6)健康宣教力度不足在血液透析护理工作过程中,健康宣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一些患者自身文化程度不足,素质道德水平低下,这也要求护理人员要反复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和血液透析的认知。
(7)医务人员自身感染的风险,血透科的工作人员都是与病人血液接触,操作时被感染病人的针刺伤,或者本身有伤口等原因容易感染疾病。
针对上述因素,制定相关的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对策内容如下所示:
(1)加强护理人员的知识道德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和风险管理意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医院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科技术培训以及理论学习,从而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操作的熟练度,同时还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交流水平以及药物使用方法等,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开展学术交流会议,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对于资历不高的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指导和监督。
(2)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以及规范护理人员职责。健全医疗制度体系,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从而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透析班次设置责任组长,并配置专业队伍对重点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结合实际治疗情况对人员进行合理安排,严禁离岗脱岗,并落实“三查八对”的原则。合理进行交接班工作,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3)加强感染预防工作,医生以及护理人员进出血透室的时候要戴好帽子、口罩,注重手消毒,护理操作一人一手套,所有透析管路及穿刺针等都使用一次性物品。每班对机器,地面,及空气消毒,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检查,并做好消毒工作。对病人分区定机管理,一人一机一消毒。
(4)合理安排人员。实施弹性排班,从而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工作人员定区,定机,定责任,中午进行两班交接,因患者出入较多,人员较为混乱,因此增加11点到14点的班次。每日固定一人值急诊班,从而使护理人员能够得到休息。
(5)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宣教。加强护理人员的交流和沟通技巧,了解病人动态,帮助解决病人困难问题,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6)充分落实病人的知情权,规范病人的告知及签字同意制度。
(7)加强与市医保中心及本院医保科联系沟通,保证医疗报销的顺利进行,减轻病人的经济困难。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别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效果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风险事故以及满意度比较如下表所示:
表1 两组患者风险事故以及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现血液净化技术不仅对尿毒症的治疗,还在救治危重病人,各种中毒病人,及免疫疾病方面取得很好效果,其专业性强,涉及疾病病情严重,因此也是高风险的专业,更加要求医护人员具备娴熟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及操作技能。科室的专业性及重要性决定了护理人员的高工作强度和工作量的趋势,在这种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医疗护理风险的发生不断加大。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风险因素的分析和管理,从而对风险事件起到防范作用。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投诉的项目以及医疗纠纷事件,加强对事件的深入分析和调查,了解和认识与风险事件有关的信息内容,并对其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估,从而总结与风险事件相关联的因素。血液透析技术本身操作复杂,对于设备的依赖性高,且血液体外循环易导致交叉感染,对血液透析的操作要求,环境管理力度以及血源性疾病预防等,来让血液透析室的安全性得到全面保障,对患者的生命负责。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100例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风险事故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在血液透析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和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蒋美珍.评估表在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3(30):109-110
[2] 李英霞.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与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3(22):231-232
[3] 郑娟莲,钟伟强.血液净化室的质量控制对血液透析安全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18(03):265-266
篇10
【关键词】风险预控;煤矿;安全管理
1 引言
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煤炭行业逐渐形成并完善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但过多地依靠专项整治、集中排查、命令、处罚等行政手段,短期内对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长期看很难从源头遏制事故的发生。相对而言,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依靠严格监管的经验管理阶段,如何构建安全管理的机制,使得煤矿安全管理从经验管理转向预控管理,成为煤矿企业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基于风险预控原理,构建了煤矿风险预控的基本流程,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机制。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是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辨识,判别危险源产生风险大小,对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和预警,最后消弱和消除危险源,杜绝煤矿事故发生。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同时也是一种闭环管理模式,是通过循序渐进不断修补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漏洞,最终实现煤矿的安全管理。
2 煤矿风险预控的流程
根据风险预控理论,风险预控的对象为能量和行为失误,如果进一步细分,能量可划分为设备能量和环境能量,行为失误有操作失误和管理失误。能量和行为在正常状态下称为危险源,在失控状态下称为隐患。在煤矿企业中,风险预控的本质对象是危险源,而在实际工作中,煤矿往往不加区分地使用这两个概念,重隐患控制,轻危险源管理,并没有完全遵守风险预控的原理。因此,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做法除了重视隐患管理之外,更应该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真正实现风险预控。根据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技术方法,遵循危险源辨识-监测-控制的基本思路,形成煤矿风险预控的流程,风险预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危险源辨识;危险源监测;危险源控制。危险源辨识是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的基础
性工作,其辨识的全面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预控的效果。危险源监测的主要作用是及时发现与正常状态相偏离的危险源,发出预警信息,并根据危险源监测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安全管理问题,修订制度规范或培训员工。危险源控制是根据预警信息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对危险源实施动态监测,直至警情得到控制和消除。
3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及评价
3.1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内涵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1)煤矿安全风险管理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是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辨识,判别危险源产生风险大小,对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和预警,最后消弱和消除危险源,杜绝煤矿事故发生。在煤矿安全风险管理中危险源辨识是关键,危险源辨识可以按照煤矿日常系统来辨识,也可以按照煤矿事故发生机理来辨识,但辨识必须全面,这样才能杜绝事故发生。
(2)煤矿安全管理要素标准和措施制定。
当煤矿安全管理所有危险源辨识出来以后,需要将危险源进行合成提炼,形成管理要素,将来通过管住管理要素就可以管住危险源。如何管住管理要素,把要素管到什么程度就能杜绝事故发生是通过制定管理要素标准和管理措施来完成的。管理标准是指管理要素管到何种程度事故就不发生,管理措施是管理要素达到标准的手段。
(3)加强安全培训,实施安全管理人员准入制度
对煤矿企业来说,首先应建立目标清晰、分解科学、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培训目标体系。其次,要分析培训需求,针对不同的人群或工种确定培训的具体内容。再次,要重点实施行为矫正培训,即针对煤矿员工惯常、频发的不安全行为,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最后,要建立起培训效果评价体系,以促进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完善。同时,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的准入管理,如班前抽考不及格不允许入井,没有取得区队长和班组长资格证不能担任相应职务等。
(4)健全安全考核制度,实行奖惩激励
将安全指标层层分解,制定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人人有指标,人人有压力。考核方法可以采用绩效评估法,该方法针对煤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构建相应的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体现组织调查、全员参与、发展回馈、多元评估系统等多个组织绩效原则,而且能够体现风险预控的思想,找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采取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提供指导,充分保障煤矿各级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为强化安全考核制度,必须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使得考核结果与职工收益挂钩。在奖惩激励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信息透明,考核结果要及时公布,接受员工的监督,反对奖励平均主义和重罚轻奖的现象。激励要实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5) 煤矿安全管理辅助环节建设。煤矿安全管理辅助环节建设包括煤矿事故救援体系建设, 职工健康保障体系建设, 煤矿环境管理和煤矿准入等方面。
3.2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评价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评价系统主要是考核评估煤矿安全管理建设是否到位, 是否以风险管理为核心, 主要评价内容包括:
(1)评价煤矿的风险预控管理是否到位, 风险管理中危险源辨识是否全面, 危险源静态和动态度量是否正确, 危险源信息检测是否及时, 危险源预控措施是否全面, 危险源产生风险预警方法是否正确, 预警是否及时, 预控是否得当。
(2)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中组织管理体系是否完善, 包括相关机构设置是否完善, 激励奖惩制度是否全面, 管理运行体系是否闭环, 岗位职责是否明确, 监督机制是否完善健全, 煤矿文化是否体现本质安全思想, 煤矿文化管理是否到位,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监督是否到位。
(3)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是否准确到位, 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机理分析是否合理, 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手段是否合理有效。
(4)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要素是否管理到位, 要素是否全面。
(5)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辅助环节是否跟上, 包括煤矿事故救援体系是否完善, 职工健康保障体系是否完善, 煤矿环境是否达到本质安全要求等。
3.3 煤矿安全管风险管理的参考指标
参考指标如下:
(1)煤矿有完善的财政风险管理体系;(2)企业编制计划和任务时考虑存在风险;(3)各工作场所有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评价、风险监测与预控;
(4)所有工作程序都进行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评价、风险监测与预控;(5)各类危险源识别全面;(6)各类危险源监测方法得当;(7)各类危险源预防、预控方法得当;(8) 各类危险源产生风险预警程序全面;(9)各类危险源都有相应消除措施;(10)有紧急情况风险评估和应急措施;(11)有意外情况风险评估和应急措施;(12)有危险任务风险评估;(13)危险源处理有分类报告,分类科学;(14)危险源有事后分析报告;(15)危险源处理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处理及时;(16)员工了解危险源预控管理,全员参与危险源预控管理;(17)其它风险防范全面。
4 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评价不是管理的最终目的, 安全管理评价是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和定性、定量评价的结果, 对那些违反安全生产的行为、制度、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 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的工艺、场所、设施和设备等, 提出安全改进措施及建议; 对那些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或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
参考文献:
[1]查振高,李新春.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评价系统建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魏晓平,巩岩,李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7(2).
- 上一篇:固定资产数字化管理
- 下一篇:社区反诈骗宣传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