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要求范文
时间:2023-09-13 17:1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谨慎性;会计;核算;运用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25日
一、谨慎性的存在原因及要求
(一)谨慎性存在原因
1、企业生存及发展的需要。谨慎性之所以是会计核算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源于企业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活动。一方面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一定标准来进行判断和估价,因为企业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会计对象及要素的确认以及计量;另一方面在日常经营决策中企业需要保持高度的谨慎来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估计。
2、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的需要。目前,会计信息环境的千变万化,会计目标也正悄然发生着转变,报告使用者的信息决策有用化正在替代报告的经营管理责任化。除此之外,谨慎性正在渐渐成为基于会计信息披露可靠性及相关性的修订原则,这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会计规范关于谨慎性的要求。我国会计规范对谨慎性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确定是事谨慎性的存在基础,指的是处理经济活动“可能发生”事件所使用的方法;第二,“合理核算”是在会计核算中谨慎性的应用标准。企业要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费用及损失正确处理,合理估计;第三,谨慎性要能够为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提供相应的保证。全面估计会计核算中的风险及损失,避免利润虚增及资产虚增,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二、谨慎性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谨慎性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有多种情形,最常见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可收回金额时,就会发生资产减值。企业应该全面检查其资产负债表中所披露的各项资产,并进行减值测试,判断其减值迹象是否存在。若经过测试,企业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要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合理的估计,并且在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可收回金额的前提下,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核算中的使用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符合谨慎性原则的同时又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发出存货的计价。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有多种计价方法,例如: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而先进先出法指的是假定先进来的存货会先发出,并依据此种假定对期末存货和发出存货进行计价。先进先出法的应用使得存货的期末成本更加接近当下市场上的价值,尤其在经济低迷,物价不断降低能够体现出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要求。
(三)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会随着其不断使用价值相应减少,减少的固定资产价值会计上称之为折旧。而固定资产的计提则是指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减少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其使用期限内进行分摊。符合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的折旧方法为递减折旧法,又称加速折旧法,指的是对固定资产使用的后期少提折旧,前期多计提折旧,以得到价值的加速补偿。此种计提折旧方法与费用和收入的配比原则相适应,即使物价大规模上涨,由于已经在短时间内收回了固定资产的绝大部分价值,也会使因物价上涨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四)产品质量保证。与产品质量业务相关的企业可能要支付的费用在会计上称之为产品质量保证。例如:企业的无形资产计量中,标有企业承担包退及保修期条件的才能够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而把没有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对于到底归属于开发阶段还是研究阶段的支出无法进行准确的区分,应当费用化当期的研发支出,计入损益。这种会计核算方法的使用避免了资产虚增,也符合会计核算谨慎性的要求。
三、谨慎性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谨慎性固有的局限性。可靠性位居八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首,它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实际发生事项或者交易为依据,并且要保证依据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不确定性是谨慎性存在的基础,是一种用来处理“可能发生的”事项的方法,当企业采取“谨慎性”原则对其自身和出资者利益进行维护时,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就会相对降低。
(二)相关条款在可操作性方面的缺失。从会计方法的角度来讲,一些具体条款和方法如:加速折旧法、先进先出法的应用操作性比较强。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量化的标准反而不容易找到,例如: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存货等资产有减值状况时,判断标准则不太明确,尤其是在确定可收回金额和可变现净值资产减值准备数额时存在着一些困难。
(三)对“度”的把握不够准确。在会计信息质量谨慎性要求的过程中,会计实物一方面表现为谨慎过度,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谨慎性不足。谨慎过度主要表现为: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在经营活动中按照惯例应用谨慎性原则对资产进行隐匿甚至提取准备过度,使得其成为企业逃税、避税甚至隐瞒企业利润的工具。谨慎不足主要表现为:企业往往由于过度自信而不能充分估计资产减值金额,对于可收回金额过度乐观,而不能够准确披露会计信息,进而对相关者的决策能力引起误导。
(四)受限于职业道德及职业判断能力。企业会计人员在集体资产减值准备的过程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受制于会计实物人员的专业判断,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以至于会计人员不同会计信息也会有所差别,甚至造成较大差距的减值准备,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企业进行利润操纵创造了机会。
四、谨慎性运用的几点建议
(一)把握好谨慎性与相关信息质量要求之间的关系。首先,谨慎性的运用必须建立在相关会计信息可靠真实的基础之上,用来保证实现会计目标;其次,在企业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若会计其他信息质量要求和谨慎性相冲突,要依据实际来对具体的使用顺序进行确定,并且披露冲突事项;再次,要有一定的机制对谨慎性进行约束,尽量避免倾向性及随意性的发生,以及由此造成的其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间的冲突。
(二)把握好谨慎性在会计核算中的“度”。会计信息按照可能性的大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并且会计人员应当与会计信息所处的具体的环境及因素相结合来确定具体的处理程序及方法,与此同时对结果进行评价、预测,选定比较之后的最优方案。即当对不同的会计政策方案进行筛选时,应当把握好谨慎性的平衡点,进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谨慎性的优点,约束其缺点,展现会计核算谨慎性处理的本质。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水平。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使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好与否直接影响谨慎性的运用,而这种能力主要由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及技术专业水平决定。因此,在会计实物重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对其进行最新会计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更新,以提高其综合实力。与此同时,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还应当重视其职业道德教育,以保证对会计事项及交易的处理的客观性、谨慎性。
(四)加强审计监督,强化约束机制。会计准则对谨慎性在实务中的运用做出了一定限制,例如:在附注中要对不对称的会计信息以及相关确认方法进行披露。但比较而言,限制力度远远不够,还需要相关国家部门加大省级监控和监督,防止对谨慎性要求的曲解及滥用,并且制定更为科学缜密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工具。此外,还要对企业治理结构进行不断完善与调整,从根本上对企业内部机制进行约束,降低谨慎性运用不当的原则及动机。
主要参考文献:
[1]轩庆明.刍议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3.5.
篇2
关键词:会计信息 质量要求 特征
一、引言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即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标准所作的具体描述或要求,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判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依据,具体规定了会计信息为实现会计目标应具备的质量的规定。从理论上讲,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基于实现会计目标的要求,它能够约束会计信息,并使其有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滨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经济信息,除具有经济信息的一般特征,诸如可以被感知、识别、转换、传递、储存、加工处理等以外,具有自己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每个特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它们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且各特征之间有主次逻辑关系与结构层次。
一、会计信息的主、次质量特征
(一)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会计信息既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更是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与企业管理当局评价财务状况、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的首要目标是提供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有用的会计信息必须具备可靠性和相关性两个特点;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使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主要质量特征。(1)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源自真实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真实性是指一项数值或说明,符合它意在反映的现象,即会计信息反映了它所希望表述的内容;可验证性指让不同的合格会计人员依据相同的会计资料和会计政策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应能得出相同或相似的会计信息;中立性指信息不应当有预定结果的偏向,在制定或执行各种准则时,应主要关心所产生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当会计资料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能如实反映它所拟反映或应当反映的情况并能提供给使用者作依据时,就具有了可靠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信息客观真实、具备可靠性,才可能供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2)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FASB指出:会计信息要与投资者、债权人等使用者的投资和信贷决策相关,就必须通过帮助其对过去、现在和将来事件的结果做出预测或者证实或更正先前的期望,从而具备在决策中导致差别的能力。可靠的会计信息只有与决策相关才会有用,信息的价值在于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会计信息提供后如未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或对使用者的决策没有什么用,信息就不具有相关性。相关的会计信息必须能够帮助使用者做出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盈利趋势等某些预测;必须能够证实或证伪使用者的某些预测、帮助其评价过去所做的决策,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据之提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措施;必须具有及时性或时效性。信息如果提供得不及时、尽管曾经相关,但事过境迁,就会丧失其相关性。不相关的会计信息就不应提供,以免增加无效的信息成本。在会计核算中坚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二)会计信息的次要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特征是对主要质特征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1)会计信息的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设置秘密准备。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等确认预计负债等。如要求企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就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2)会计信息的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和反映。融资租赁的核算、收入的确认(售后回购)、合并报表等会计方法均体现了该原则的要求。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进行,而其法律形式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那么其最终结果将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3)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一是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二是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某些交易或事项可以有多种会计核算方法。如果企业在不同的会计期间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将不利于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不利于会计信息作用的发挥。这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作任何变更,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针对同一企业前后期的会计报表,要求选用相同的会计方法或会计政策,便于前后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报表进行对比。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使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建立在相互可比的基础上。只要是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就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是保证会计信息可比的基础。不同的企业可能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经济业务发生于不同时点,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决策的需要,便于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企业应当遵循可比性原则的要求。为了达到可比性,相同的经济事项应采用相同的会计原则或方法。但可比性并不要求各企业均采用相同的会计方法,而应该按各企业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会计方法,以反映真实性为依据。只有真实反映的信息,才能使其真正具有可比性。(4)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讲,信息应当具备可理解性,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如果所提供的信息使用者不理解,即使信息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也不会有用。可理解性是信息有用性的前提。会计信息应着眼于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要求其通俗易懂,用尽量浅显的语言表达会计信息的含义和作用。也就是要求会计指标简洁易懂,报表项目排列有序,勾稽严密,数据准确,注释完备,文字说明与数据资料密切配合。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有利于用户准确、完整地把握会计信息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加以利用,可以提高信息的效益。可理解性是会计信息的基础质量特征,是对所有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
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约束条件及其扩展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约束条件 前文分析了良好会计信息应具备的质量特征,但并非所有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都应该提供,而应考虑以下约束条件:(1)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在决策者做出决策时及时取得。及时性本身并不能使会计信息达到相关,但若信息不及时,则会计信息便与决策无关了。及时性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其他方面作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客观、可比、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能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坚持及时性原则,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编制出财务会计报告;三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将编制出的财务会计报告传递给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能及时进行,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提供,就无助于经济决策,就不符合及时陛的要求。(2)重要性原则。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重要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该对那些相对比较重要的、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项目予以全面和尽可能详细的披露;相反,不重要或与决策无关的项目,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则可以以简要的方式披露,甚至不予披露。这是出自于会计信息的效用和简化明晰的综合考虑,实际上是对会计信息的提供施加了限制,使得财务报告的披露只涉及那些重要的足以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产生影响的会计信息。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就能够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对于那些不重要的项目,如果也采用严格的会计程序,分别核算,分别反映,就会导致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重要性本身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哪些情况重要,是否需要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在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般来讲,应当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综合进行分析。从性质来讲,当某一项目有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就属于重要项目;从数量来讲,当某一项目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此外,人们在确定财务报告内容、披露方式和披露频率等问题时,仍需要对成本与效益因素进行衡量和判断。会计信息的质量除适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外,还要对信息的有用性和所花费的代价进行比较,若花费的代价大于其有用性所带来的收益时,这种信息即使有用也不值得提供。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扩展 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扩展:(1)公允性。这里的公允性不同于公允价值概念,公允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立场的公允性,要求会计信息对实际情况的反映应该公允。不偏不倚,保持中立性;二是会计计量的公允性,新经济时代经济环境的迅猛变化,使会计要素的内容得到很大扩展,不同的会计要素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对计量属性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对不同的会计要素,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金融资产及衍生金融工具等采用同一计量标准,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之客观准确。资产呈现多元化,会计计量的公允性要求会计计量方法从理论到实务也随之多元化,以求公允反映各类资产的真实价值。未来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应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模式。(2)前瞻性。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关注的不是过去和现在,而是未来。美国未来会计学家汉弗莱.H.纳什在《未来会计》一书中也指出,经济社会最大的价值在未来。新经济时代,决策有用性越来越受到信息使用者关注,而决策是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着眼于未来,要求充分披露未来预测信息、非财务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要求会计信息披露更及时更全面。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完善使得会计信息及时报告成为可能,联机实时报告系统(OLKT)的应用,使得企业可以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进行实时计量。这也是会计信息规避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3)透明度。新经济时代经济形势发展的特点是竞争激烈。风险加大。除了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外,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1997年初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际性组织在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时,将东南亚国家不透明的会计信息归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透明度最早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1996年,SEC了关于IASC“核心准则”的声明,提出三项评价“核心准则”的要素,其中第二项是“高质量”,SEC对高质量的具体解释是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披露。1998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增强银行透明度”研究报告中,透明度定义为“公开披露可靠与及时的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评价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经营活动、风险分布及风险管理实务”,高透明度意味着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将有助于企业的真实价值被市场发现和认可,降低其在市场运行中的各种成本与风险。(4)相对性和动态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具有相对性。因为会计信息是客观经济活动的会计反映。从哲学上说,意识对存在的反映受主观和客观两个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既与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职业道德有关,又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有关,会计处理程序的可选择性与会计的不确定性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呈现相对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相对性;在相关性与可靠性二者权衡中,会计学者提出相对可靠性;成本效益原则也使会计信息各质量特征呈现相对性特点。动态性特征主要是由于经济活动、会计环境的迅速变化引起的,会计信息反映的只是某个时期和某个时点的经济活动的情况,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是相适应的。但从发展的眼光看,会计信息各质量特征均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条件不断变化,质量特征亦处于不断
发展变化之中,故呈现出动态性。
四、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一)现有报告的改进英国的ASB、美国的AF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世纪90年代均先后采取了相同的步骤:增加企业的财务业绩报表,把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同已实现的盈利合并,共同反映一个企业的全部业绩。改革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并不意味着对之完全否定,我们应该继承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核心部分一财务报表。还要根据形式的变化对现有报表项目作出必要调整。
(二)揭示衍生金融工具近年来世界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之而来的交易风险也在迅速增加,衍生金融工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原生工具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根据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趋势,采用支付少量的保证金或权利金签订跨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工具等交易形成的新型金融工具,主要包括:期权(Optino)、期货(Futures)、互换(swap)、远期合同(ForwardContact)、票据发行便利、利率上限、利率下限。与旧金融工具相比,衍生金融工具的标的物是股票、债券、汇率、股价指数等内容,而不是现金或实物本身,其收益则来自于这些标的物价值的变动,因而它有着更高的风险性,它实质上是一种保证金交易,“四两拨千金”的特性极为明显。因而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既帮助企业转移经营风险,又诱使了企业从事金融投机,这种巨大的金融风险和它的巨大危害性决定了它无法被报表相关者、特别是投资者所忽略,按照公允反映原则,企业财务报告附注中必须充分揭示这种风险。
篇3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竞争和风险,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如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等。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要保持应有的谨慎,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或负债,应当充分予以估计,在会计报表上进行揭示,以防范信息使用者因为依据不充足而过分乐观,最终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当前,加剧的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会更加关注企业对不确定交易或事项信息的披露,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就显得愈发重要。若谨慎性原则运用得当,企业可以通过恰当的确认和计量客观、全面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披露的会计信息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若运用不当,会增大企业风险,同时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对企业提高风险抵抗能力和会计信息质量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谨慎性原则,也称之为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在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二)谨慎性原则的发展历程
1993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一次引入谨慎性原则的概念。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发展、充实了谨慎性原则,在对一些交易或事项的账务处理中选择了能体现谨慎性要求的会计方法。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我国大力进行会计改革,在2007年1月1日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财政部对38项具体交易的处理充分体现了谨慎性的要求,例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存货期末计价、或有事项的处理等,要求企业选择不虚增资产和利润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三)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1.谨慎性原则在计提资?a折旧中的体现。企业通过对固定资产的耗用创造收益,而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耗费或磨损,这些耗费或磨损的计量要通过计提折旧完成,因此,固定资产折旧的确认和计量是企业日常会计核算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固定资产折旧包含折旧政策和折旧计量两大要素。其中,折旧政策指的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采用的方法,折旧计量指的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采用的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司采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为年限平均法。根据准则规定,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记入产品成本或管理费用,影响企业的所得税。在企业运营中,有时会选择运用一些高磨损和更新换代快的固定资产,对于这部分资产,其收益会在前期优先收回。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对于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也应该是前期多后期少。为了满足谨慎性要求,新企业会计准则允许我国个别企业采用加速折旧以推动技术进步。
2.谨慎性原则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的体现。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作为企业的存货,应该以历史成本计价。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市场价格下降、陈旧过时或毁损等原因,存货的价值会发生减少,这时如果仍以原来取得时的历史成本作为存货的账面价值,将会虚增资产,无法客观、真实反映企业存货的实际价值,可能引起企业过分自信,不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因此,为符合谨慎性要求,要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以客观反映资产的状况。
三、谨慎性原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谨慎性原则意识淡薄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要素确认方面给出了严格规定,以保证企业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而在实务中,企业管理层未意识到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不能严格按准则要求进行要素确认和计量。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收入必须同时符合以下5个条件才能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以上5个条件,缺一不可的,而一些企业只依据一两条或者没有严格按照以上五条规定就确认了收入,这就违背了谨慎性要求,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谨慎性与其他原则相冲突
1.与客观性原则冲突。客观性原则一方面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不能虚构交易,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应当如实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信息和经营成果信息,不得虚假反映。而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于可能发生的一些交易或事项要确认负债或费用,显然,这与客观性原则是有一些矛盾的。
2.与可比性原则冲突。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符合纵向和横向可比的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互相可比。为符合谨慎性要求,不同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折旧计提方法,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坏账准备金提取方法,相同企业随着经营管理活动的变化,也可以改变原有的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这就使得不同企业间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来源不一致,导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减弱。
3.与及时性原则冲突。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及时收集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并及时传递会计信息,不得提前,也不得延后。而要使会计信息符合谨慎性要求,有时需要会计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获取更充分的证据以确认可能的负债和费用,这在某种程度上会违背及时性原则的要求。
(三)谨慎性原则应用不当
谨慎性原则在应用的过程中既能够避免企业会计中存在的虚盈实亏以及会计信息不准确性等问题,但是在实际的会计业务中却容易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比如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候的存货价格问题的选择方法完全是凭会计人员的意愿决定的,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并且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操作繁琐,愿意完全采用繁琐具体操作的企业数量并不多,因此我国更多的中小企业还是选择较为简便的方式进行操作。
四、改进和完善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一)适度运用谨慎性原则
若不运用谨慎性原则,则无法揭示企业风险,导致信息使用者过度?饭郏蝗艄?分使用谨慎性原则,则很可能违背客观性和可比性等要求,因此,对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最重要的是适度运用,在尽可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情况下,寻找充分的依据对不确定因素加以确认和计量,以反映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或遭受的损失。适度运用谨慎性原则需要依靠会计人员对谨慎性原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
(二)合理确定各项会计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
真实性要求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要考虑到不能违背真实性。但是,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具体经营范围和经营管理水平不一样,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去平衡各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运用顺序。一方面,企业应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进行必要的约束,减少其与其他信息质量要求的冲突,防止会计处理过于主观、随意,防止会计人员滥用谨慎性原则,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另一方面,企业在财务报告中要对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冲突的部分充分披露,使信息使用者能够获得企业对不确定交易或事项处理的依据,进行比较、判断,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篇4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 会计制度 信息披露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形势下,我国的房地产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房地产开发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的这种特殊性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生产经营模式上的特殊性就决定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会计核算上的特殊性,同时也导致了房地产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出现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是谈谈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方面的思考。
一、关注会计制度的适用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和《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这四个会计制度体系是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主要部分。
1.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有所涉及
2001年起,按照财政部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单位施行《企业会计制度》,其他企业在经过批准后也可以执行。现行的38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是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实行的,其规定上市公司范围内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由此可见,除按规定执行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外,现有的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中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都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范围之内。
2.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有所涉及
房地产开发行业中的小企业是以人数和销售额界定的,也就是指那些不能同时满足从业人数在100人以上、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两个条件的。从2005年1月1日起,依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内的符合上述条件的各类小企业,不再执行1993年颁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而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已按规定程序或规定要求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或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可以不在要求范围之类。
3.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中有所涉及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是在旧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制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大中型企业,既没有达不到执行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条件,也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的,也可以按照《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执行。
4.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在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制度中有所涉及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是一个完整的会计制度体系,其包括具体的准则、准则的解释、会计科目、财务报表格式以及主要账务处理等方面,目前只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但是,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上市公司,或者其是按照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要求来执行的,都应当包括在执行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制度的范围之内。
二.关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信息披露问题
1.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质量保证金及风险披露
近些年来,房地产市场处于持续走高的状态,房地产市场的高利润收益使得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忽略了自身所存在的潜在风险。从客观方面来分析,房地产行业亦是属于风险投资行业,其行业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诸如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地价变化或者市政规划调整等带来的土地风险;产业政策、银行贷款政策等变化而带来的企业融资风险;由于设计、施工条件等因素而带来的开发成本提高的风险;或者由于开发项目本身存在质量缺陷而带来的工程质量风险等等。这种高风险性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更具有忧患意识,更能充分地揭示和面对风险。遗憾的是,我国现阶段的会计制度中并无专门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质量保证金提取的有关规定。相关上市公司披露的实情表明,对质量保证金问题基本上无任何披露。这不仅有悖于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房地产开发企业防范抵御风险的能力。从客观的实际来分析,会计信息披露环节应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行业特性做充分的揭示。具体来说,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为了房地产商品的质量提供保证,应建立相关的质量保证金,这是由企业根据所开发项目的具体情况而提取的质量保证金,要计入工程成本之内,从而来提高抗击风险的能力;其二是应在具体的财务报告中充分揭示各种风险,也就是把风险披露的内容增加在房地产开发企业报表附注中,对于企业仍在开发的土地以及工程项目等面对的融资风险、开发风险和土地风险等进行具体说明,从而来增加风险的透明度。
2.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收益评价披露
开发周期较长是房地产企业的显著特点,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在各阶段的不合理性,计入当期的费用包括在项目建设期内大量投入并发生大量费用的资金;但是那些没有完工的项目,即使开发的产品已预售完毕,但是按照相关收入的确认标准,也无法确认其预售款项的收入。在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会出现大量的确认为收入的预售款项,这势必就造成了在资产负债表上收入与相关成本费不能配比的问题,利润表中的“每股收益”表现必然出现较大波动,业绩也会出现不稳定状况。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这种特殊性要求,如果也采用一般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就很可能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从而不能客观、正确、全面地反映房地产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为了增加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披露中的信息技术含量,应关注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就是要扩展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披露的内容。其二是加强监管部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披露合规性的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较饱满地按照规定披露信息,从而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饶倩妮.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初探.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7年第1期
篇5
关键词:会计簿记;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
中国会计历史发展的研究中,对会计簿记历史主要进行分期研究,分析某一历史时期的时间范围内会计簿记的相关内容。中国会计簿记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始计量阶段、单式簿记阶段、复式簿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在会计假设制约下,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中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报告的科学规范,为各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共同依据,能够使会计信息为投资者、债权人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更好的服务。会计信息质量主要表现为: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八个方面。不同时期的会计簿记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体现也有所不同,从而对特定历史时期的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 中国会计簿记的发展演变
我国的会计簿记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事务中运用的会计簿记逐步完善。
(一)原始计量记录的孕育应用
在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扩大化和私有制的产生,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发展,商品数量的增加和品种的丰富,经济计量行为的频繁发生,原始计量记录法逐步孕育应用。作为人类会计行为萌芽的原始计量记录法的应用及完善,为人类会计行为产生作了基奠。
在旧石器中晚期,中国人开始利用动物骨骼作为材料,对其进行钻孔或刻契。新石器时代,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原始的交换关系出现,人类使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方式,如实物、绘画、结绳等形式反映经济活动。在原始社会末期,会计记录方式中越来越多的采用抽象符号。
原始计量记录方法主要表现为:实物记事、绘画记事、结绳记事及刻契记。
(二)自然经济主导地位时期的单式簿记
夏商周时期,会计记录有较为固定的文字叙述格式,反映出所记录的经济活动的时间、地点以及收入或付出的业务性质、对象的种类和数量等。起始于周代的三柱结算法在会计账簿中占主导地位。此种结算方法确立于秦汉时期,东汉至唐初期间向四柱结算法转化,到唐代中期完全被四柱结算法取代。记账方法随着结算方法的演变经历了入出记账法和单式收付记账法。从秦代开始,我国正式进入到“记账方法”的定式简明会计记录时期。有了比较固定的记录格式,取代了文字叙述繁琐不一的会计记录方法。隋唐时期会计账簿设置汇总核算与明细分类核算两大类。四柱结算法的应用使这一时期的报告文件被形象的称为“四柱清册”。
(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期的复式簿记
随着宋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会计账簿也日益完善。中式三账随着民间工商金融业的发展逐步发展形成,至明清两代,三账体系得到了发展与完善,在工商、钱庄、票号及典当业中广泛地运用。明朝的账簿已具备统一的账簿格式,在帐页中间以腰线将帐页分为上下两部分,腰线以上规定为记录收入项目的专栏,腰线一下则是记录支出项目的专栏。
明朝的会计报告日益成熟,具备了完善的内容、划一的格式、完善的程序以及严格的审核制度。明清时代产生运用了“龙门账”和“四脚账”,为中式簿记固有的复式账法。明代“龙门账”时有完整的账簿组织系统,并以草流为记账依据登记序时账。清代以“四脚账”为记账方法,四脚账是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四)中式簿记的改良及西式簿记的应用
随着西式簿记的传入,中式簿记的不足之处日益显露,20世纪20至30年代掀起了大规模的会计改良运动。徐永祚在保留中式簿记精髓及吸收西式簿记长处的基础之上形成了改良中式簿记。改良的中式簿记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商业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被广泛应用。改良中式簿记运动的成功为西式簿记的引入奠定了社会基础,准备了技术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变革,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逐步与世界接轨,账簿的运用也日益接近西式簿记,并最终引入西式簿记,借贷复式簿记在我国得到运用。
二、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信息使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以及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实行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谨慎性要求企业对记忆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三、 会计簿记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现代会计信息质量主要是要求企业为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利益而在会计实务中应当贯彻的要求,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主体的数量、层次、经济关系的程度以及经济主体对信息需求的不同,会计簿记对会计信息质量相关程度也不一。
在原始社会阶段,经济形态虽然逐步多样化,私有制逐步产生,但是所采用的原始计量记录只是局限于如实地计量记录经济活动,保护私人财产。这种计量记录的方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体现很弱,在很多重要方面都没有很好的贯彻,比 如结绳记事方法中,只能以形象的标志予以记录,很多难以描述的事物无法计量。当然,在社会经济的初级阶段,虽然经济形式多样化,但是经济关系还是比较简单,简单的结绳记录等方法还是可以满足经济活动的需要。
在自然经济主导的封建社会时期,以三柱结算法为基础的簿记,“入-出=余”的记账,从结算时间上划清本期收入数额和与上期收入数额之间的界限,明确哪些是本期新收数额,哪些又是上期剩余数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因新旧账目混淆而发生的贪污盗窃,保证国家各项预算收入的实现,以及对这些预算收入的正确核算。四柱结算法运用“新收-开除 = 实在-旧管”基本计算公式检查财务收支或财务出纳的平衡情况。在封建社会时期,国家掌管一切经济资源,各项经济活动通过中央地方财务官员负责,并定期不定期的由下至上将经济情况反映到统治者,虽然经济关系多样化,但信息需求者主要为单一化——统治者,此时的簿记只是如实的反应会计信息,皇族和国家财政的分开管理记录,也体现了簿记的相关性。但是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收付实现制,对其控制的实质性的资源不能很好的在簿记中体现。
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会计簿记的规范化日益满足多样经济主体的信息需求。明代龙门账具有完整的账簿体系,有原始账、序时账、分类账和会计报表。龙门账重视资金平衡试算和经营损益结算,以此为记账基础的簿记可全面掌握店家资本与负债的整体情况,又可准确及时得出店家的经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清代的四脚账坚持“有来必有去,来去比相等”,以此为基础的会计簿记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这时期的会计报表不仅有损益表还有资产负债表,比较全面的反映了经营情况。
徐永祚的中式簿记的改良,弥补了中式簿记因采用直写方式而无法应用多兰金额制的驱寒;按时间长短不同编制各种报表,总括反映报告期内整体情况;编制的“计岁表”统辖全年账目,节省了过多设账带来的经济支出。改良后的簿记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程度更高。
四、 会计簿记改善的探索
现代的会计簿记体系比较完善,与会计信息质量也有很高的相关性。然而随着计量属性的增加,经济的发展,簿记体系也需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
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越来越普遍的应用。然而现代的会计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模式,随着交易市场的活跃,金融衍生工具的日益丰富及交易的日益扩大化,公允价值在会计簿记中的体现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在通常的情况下,会计报告期间发生的公允价值在会计期末记录到损益中,有部分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到资本公积,导致在期末的报表中金融资产的期末体现为公允价值,一部分体现在损益表中,一部分体现在股东权益中,难以有统一的计量确认模式,报告形式多样,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不能很好的理解公允价值变动所带来的收益变动分析状况。建议在现有的四表一注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相关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析表,以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对金融资产方面信息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会制度;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事业单位的财会制度是与我国的财务核算紧紧相连的,因此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充分地按照国家要求的财会制度来发展,但是事业单位的财会制度是存在一定的误区的,因此在事业单位财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一定要实现不断的自查。
一、事业单位财会制度分析
事业单位财会制度的谨慎性原则是财务管理新会计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因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事业单位的建设发展直接挂钩,因此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财务问题的管理相对来说都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情况,因此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事业单位在进行新会计制度应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谨慎性原则的掌握,谨慎性原则,主要就是财政管理部门无论是从规章制度还是系统的管理模式,流程的运作,财务人员的工作等方面都有谨慎性要求,同时在监督审核力度上要最大限度的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化。事业单位的财会制度是为了在第一时间的整合中实现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保障,同时谨慎性原则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严谨、认真的基础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各项事宜发展根本,因此在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谨慎性,同时新会计制度的运作相对来说比较灵活,在经验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实现对新会计制度的掌握以及应用,因此严谨性原则的要求就更加的重要,谨慎性原则能够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发展的过程中帮助事业单位进行快速有效的进行财务管理,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发展的历程中实现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严谨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事业单位财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的现状
1.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主要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在横向方面,收付实现制是以资金的实际支出多少作为支出费用标准的,不计资本的损耗。例如事业单位在直接购入固定资产的情况下所使用的相关费用仅仅计入了相应科目,而没有进行资本化,在使用期限内采取分期计算相关费用和支出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固定资产购入不均衡时,会使得同类事业单位之间的预算执行情况难以做出有效对比研究。不同的事业单位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一些事业单位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而另外一些单位采取的是收付实现制,两种会计核算基础的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会计信息也不尽相同,因而各个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具有横向可比性。而收付实现制是按照当期的实际收入和支出数额分别进行计量和确认的,不论是上期、下期或是本期,都划入到了当期的收入或支出中,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不具备纵向可比性。
2.全面预算和预算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财政体制改革之前,政府部门的全面预算,存在着预算范围不全面、不精细的问题。传统的政府部门预算,是基于各个部门功能的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的部门预算编制,具体的预算编制,由部门代替下属单位代为编制,这种体制下的预算编制是较为粗糙的,不精细的,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不完善之处。而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是手工缴拨款的方式,并没有采用统一的信息系统进行缴款和拨款,因而,会存在着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人工失误、缺乏相应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执行操作流程,给不法操作行为提供一定的可乘之机。
3.传统的会计核算基础合理性不够完善
一直以来,我国事业单位采用的会计核算制度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基础的,它是将事业单位的现金性收入与支出作为当期的收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事业单位的现金流动状况,但并不能如实反映事业单位当期的成本费用、负债情况等,因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的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并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事业单位,沿用此制度将会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相背离,无法真实、有效的反映事业单位的日常开支。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的会计核算方式注重单位特定年度的现金收、支状况;事业单位中跨期性的资本支出是以现金的支付日作为费用核销的,单位的负债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难以明确区分单位的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导致事业单位所统计的国有资产规模及数量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实效性。
三、事业单位财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全面预算和预算执行、监督管理体制
财政体制改革之后,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要实行全新的预算执行和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全面预算的精细化管理。财政体制改革之后,新的预算编制方式采取由基层单位逐级编制、逐级汇总,实行零基预算、细化预算支出行为、以实现强化预算的目的。而在具体的预算编制手段方面,则要体现时代的进步性和变化性,实现信息化的预算管理模式,提升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工作性能,为预算提供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
2.优化财政集中支付方式
财政体制改革之后,所采用的财政集中支付方式,要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为主,以达到控制部门预算的目的。采用财政集中支付的方式,每年年初将各事业单位的预算指标纳入到国库的信息管理系统之中,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直接完成年度执行中的预算指标的调整、分配和下达任务,实现工作流程化;而在资金的各个使用环节中,如资金的申请、下拨及追加中,也必须体现出规范化和流程化。具体而言,第一,要加强财务收支的统一性、计划性和完整性,切实履行财务资金的月度申报制度;而在每月底的时候,则由各个职能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出该月的用款计划,报给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再由财政部门根据资金的实际运作状况,作出综合性评估上报给单位领导批复。第二,加强预算的执行情况的检查。要严格按照预算工作的管理要求,加强预算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对于超出预算的各类突发性、应急性事件的额外追加性拨款,要进行适当的控制,按照预算审批规范流程,及时的将超出全面预算的各种开支,上报给财政部门审批,以保证各单位的业务正常运作,实现财务资金的有序性操作。
3.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要突破旧有的资金使用和管理模式,熟悉会计管理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建立起新的财政管理思维模式。具体而言,财务工作要由报账型向管理型转变,变单一的、手工化的资金管理方式为多样化、信息化的资金管理方式。优化财政资金的管理模式,就必须重新设计和建立起一套新的资金管理流程,可以按照构思设想、启动项目、分析研究、设计工作流程、重建工作流程、监督评估的模式,实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优化。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根据财政改革的现实性需要,充分运用信息软件系统,编制完整有效的资金管理模式,实现资金上缴、费用报销、资金支付、资金申请、采购等事业单位具体工作流程的系统化和信息化,以加强对于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制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要以会计报表结构改革为主,突出会计的主体性地位。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过程中,要编制出科学、合理的资产负债表,遵循单位总资产等于净资产与负债资产总和的规律,将收入与支出纳入到财务专项支出附表中,从而能够准确、如实地反映出事业单位完整的财务信息。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要以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改革方向,依据现金流量表,编制本单位的现金预算,从而反映出本单位的现金流量变化趋势,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的全面、真实与有效。政府财政改革中采购制度的创新引起事业单位会计内容的变化,因而要依据新增的财政改革内容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相应补充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由财务会计与基建会计两部分组成,采用“大账大收大支”的方式,难以真实反映财务使用情况,因而必须将基建会计纳入到会计核算体系中,设计相应的基建报表,以满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于基本信息的需要。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预算会计与财政预算编制要采用同样的基础,遵循权责发生制。
四、结束语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事业单位的财会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实现事业单位财会制度的不断优化,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合理性发展是我国财务核算的基础。同时我国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一定要实现不断的更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志扬.对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3(2):45-47.
[2]丁怡,潘杰.浅谈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3(11):12-14.
[3]谈俊川.浅谈如何完善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3(11):77-79.
[4]高云会,李艳梅.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电子商务,2012(24):91-93.
篇7
(一)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不够准确
无形资产的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来源是无形资产的开发,这个也是无形资产形成的主要内容,自行开发中的无形资产也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水平。但我国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定,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很多无形资产都不能得到准则的认可。并不能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中体现,这样就导致了中小企业的大量为无形资产所导致的费用不能进行资本化,能够进行资本化的内容仅仅是企业无形资产申请费用和注册费用,这个在无形资产形成中所占的比率较小,不能客观的反映企业的研发资金的投入,和资产的计量相关性原则是背离的,由于不能形成资产,导致企业投入越大当期的费用就越大,而利润就越小,使得企业无形资产的开发成为的重要费用负担,在企业追求短期业绩的情况,对无形资产投入不足。
(二)自行开发无形资产价值计量不够真实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只能按照企业为了无形资产的形成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中小企业只将符合条件的开发费用进行资本化,而数量较大的研究费用不予资本化。在这样的制度规定情况下,企业的无形资产相关投入难以形成企业资产,导致企业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属于弱化地位,降低了企业总资产水平,从而难以对企业进行资产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从本质上来看,无形资产的开发是为了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需要,形成的无形资产在未来的会计期间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的增长。因此,对研究开发费用在谨慎性和真实性之间做出一种权衡非常重要。
(三)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足”或“披露过量”
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要求,就是需要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客观和真实的反映,进而反映出企业的真实会计信息。但中小企业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存在一定的问题。从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情况来看,中小企业信息披露较为模糊,多属于企业简单的经济信息进行披露,导致了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不充分。中小企业在进行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中,往往只是将对企业有利的信息进行披露,而对企业不利的信息往往进行了回避,甚至对企业的信息进行了炒作,导致企业的信息披露不充分。
二、知识经济下中小企业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准则规定核算范围不够广泛
在实际状况中,由于中小企业无形资产的特殊性的客观存在,导致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出其财务信息的状况,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无形资产的有些收益并不完全被企业所控制。但在会计制度的规定中,无形资产被入账的基本条件是能够给企业带来了未来的收益,但很多无形资产无法满足这种规定性的要求,也就是使得无法通过财务报表来真实全面的反映出无形资产的真实状况问题。无形资产给中小企业所能带来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而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不同,无法通过外部市场的有效性来对其价值进行真实的衡量,这样我们也就无法真实的反映出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水平,很难对无形资产未来的收益状况进行客观真实的计量。很多无形资产往往无法客观的计入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
(二)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按照相关规定,中小企业在对外披露信息之前,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审计。然而,会计师事务所是一种竞争的市场,他们的竞争主要是依赖企业进行聘任,而且审计的费用多取决于公司的管理层的决定。这种利益的捆绑机制的客观存在,也就使得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客观的对公司进行有效的外部审计,更无法进行客观的监督和控制。在没有进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和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的情况下,就出具了审计结论,这种也使得中小企业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三)信息披露不完善
中小企业无形资产的多少,和中小企业的获得利润的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中小企业要全面遵守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会计信息披露管理。但在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无形资产往往反映了企业的商业机密,企业对无形资产的披露往往存在顾虑。
三、知识经济下中小企业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拓展会计核算中的无形资产核算范围
要拓展中小企业无形资产的计量范围,将研发费用等计量入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内。统一设置“研发成本”会计科目,反映无形资产在研发过程中所进行的价值转化。如果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最终形成了无形资产,那么就直接计入无形资产的价值,如果中小企业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不能形成无形资产,但在开发过程中投入较多,可以先计入到“其他递延支出”,并按期进行摊销。通过拓展了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可以解决企业无形资产的费用化导致企业当期费用负担过大的问题,鼓励企业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要进一步完善我国资产价格市场机制,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进行客观合理的反映,进而对无形资产的减值或无形资产的转回具有客观的依据性。要根据无形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采取合适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现值作为确认无形资产当前价值的基础,并适时调整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二)强化外部监督管理
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是包括了政府部门的监督、社会公众的监督以及相关中介机构的监督。对企业会计核算进行监督活动中,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政府监督还比较虚化,对政府监督中的不作为行为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要求,应从政府监督责任角度出发,来提高政府监督的主动性,确保政府监督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政府监督中由于部门较为重叠,监督活动中容易出现推诿或者责任不清问题。所以,应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管理,确保各个部门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减少监督活动中的资源浪费问题。对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质量的政府监管,应确立相关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建立以相关政府部门为核心的政府监管和审查体系,并且应确保监查的效率和专业性。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会计核算质量相关法规的制定,以保证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质量过程中有据可依。其次,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应强化审计责任,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管理,提高审计的执业质量。
(三)加强无形资产会计信息披露
篇8
仅仅有账,还不足以进行会计核算。账,很多时候被我们认识和理解为流水账,即按照时间序列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所产生的变动金额,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我们无法从一个单纯的变量动态变化去评价其质量的优劣,这也许正是账户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
我们注意到:所有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的变动,从数量上看,不外乎“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因此,我们把账户划分出两个方位: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这是一切账户的基本结构。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账户的基本结构可简化为左右两方,即“丁字形”。为了使账户更好更直观地说明经济业务事项的变化,我们逐渐把账户的基本内容归纳为账户名称、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每一个账户都有一个名称,用以说明该账户核算的经济内容,账户之间本质差别就在于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这个名称在会计实务中本身就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因此账户的名称必然与相应的会计科目名称一致。账户在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的基础上,成为公司、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为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活动的一种载体,其基本作用是便于各单位对各项经济业务事项所引起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的变动数额,进行分门别类和有条有理地进行归集、汇总和分配、处置,形成全面、系统、完整的会计信息,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基础数据,为单位财务分析与决策提供必要参考。
二、对会计账簿的加深认识
把一个个账户连接起来就是会计账簿。作为连接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会计账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通过会计账簿中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既能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序时、分类的核算,又能提供各项经济业务事项总括和明细的核算资料,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合理地使用资金提供有用的会计核算资料,为计算财务成果、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依据,为开展财务分析和会计检查提供佐证。
在手工记账环境下,我们将记账凭证上的数据,经过审核后逐一录入会计账簿,会计科目名称就是我们要登记的会计账户,登记的金额和方向要与会计科目的金额和方向绝对一致,涉及总账下有明细账的,还要按照平行登记的要求,逐一登记其明细账。从这个过程看,会计账簿的登记一方面是对记账凭证的再审核环节,登记会计账簿时首先要确认记账凭证正确无误,记账前发现错误的,要重新填制记账凭证,记账后发现错误的,要另外填制更正该错误的记账凭证;另一方面无论是总账还是明细账,都是记账凭证的汇总环节,我们把记账凭证上的一个个数据录入到会计账簿中的总账及其明细账,汇总反映各会计科目的发生额,通过月结和年结的方式,揭示某一经济业务事项的增减变化及期末结果。我们登记的会计账簿又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只有录入登记正确的会计账簿数据,才能生成可信的会计信息。《会计法》在涉及由记账凭证到会计账簿和由会计账簿到财务会计报告时,两处都用的是“必须经过审核”这一强制性要求。我们在处理会计账簿相关事宜时,必须依法审核好记账凭证的事由、金额、方向等信息,必须依法审核好会计账簿本身的增加、减少、余额等信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把好关口。
在电算化记账环境下,会计账簿的登记交由会计核算软件的“记账”功能,省去了大量手工录入的工作量。笔者认为,应当在记账凭证的填制上花费更多的精力,按照记账凭证要素逐一分类整理、汇总计算,正确归集到相应的会计科目,认真做好经济业务事项真实性的审核,对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记账凭证,一律重新填制;对需要分析计算的事项,如折旧和减值准备的计提,谨慎把握自由裁量权,参照本单位历年实际和行业平均水平恰当确定;对需要汇总确定的事项,要在正确分类的基础上,准确归集到对应的会计科目。
篇9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允价值;金融资产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财政部2006年新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是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性,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股份支付》、《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中进行具体运用。在上市公司中,金融资产是其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准确合理地使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提高其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防止人为操纵利润,是上市公司金融资产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我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有用性
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有用性。取决于会计提供信息的相关性和客观性两个方面。相关性应当满足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及其他用户的信息需求,要求会计信息符合客观性,企业会计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要考虑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要的不同特点,确保企业内外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相关需要;客观性有三个组成部分:如实反映性(客观性)、可验证性(客观性)和中立性(客观性)。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有用性,表现为客观性和会计信息处理相关性考虑。不论是以历史成本计量或是以公允价值计量,都要考虑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所以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有用性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客观性。以下分别从客观性的如实反映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如实反映性
如实反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如实反映客观世界的经济现象。它不仅与交易发生时的经济现象相关,而且与经济现象的变动相关。我国上市公司在对金融工具进行反映时。不仅要按公允价值对交易初始发生时的情况进行反映。还要对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要求进行后续计量(贷款及应收款项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除外),反映了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化,体现了如实反映原则。
(二)可验证性
可验证性是指具有不同见解和独立的观察者将得出总体上一致的结论,虽然不可能完全一致,但信息反映了其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时没有重大差错和偏见(直接可验证性);或者已选择的确认或计量方法的应用没有重大的误差或偏见(间接可验证性)(FASB,2006a)。直接可验证性更有助于确保信息如实反映其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因为直接可验证性常常能最小化方法及其应用的误差和偏见;间接可验证性通常只能最小化应用误差或偏见(王建成、胡振国,2007)。上市公司以公开市场报价为基础的公允价值计量具有直接的可验证性,因为可以通过对活跃市场报价与公允价值计量金额相比进行直接的验证。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只要其运用的估价方法是合理的。相关资料是可靠的,且一贯采用该估价方法即可,体现间接验证性。
(三)中立性
中立性要求会计信息是脱离个人偏见的,中立性与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的谨慎性原则是不相容的,因为谨慎性意味着财务报告存在着偏见。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比历史成本计量更具如实反映性。现代社会的经济和信息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会计信息重点要解决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是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是企业和(分散的)股权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更有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姜国华、张然,2007),有利于(分散的)股权投资者获取相关的会计信息。
综上所述,以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计量更有利于向有关各方提供所需的有用的会计信息。
三、我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一)金融资产盈余操纵问题
目前。上市公司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但是,在上市公司金融资产中,平均持有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金额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6倍。上市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形成的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会对上市公司当期利润产生影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形成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待该项资产出售时将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这种核算方法对利润总额没有影响,但对各期利润有影响。从会计核算上。虽然二者不能相互转换从而影响某一期间的会计利润,但可供出售资产随时可以出售,从而会对某一期间的会计利润产生影响,因此上市公司普遍大量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数倍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人为操纵利润,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另外,它会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产生影响。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按成本模式计量。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持有至到期投资也可以作为盈余操纵的手段。2008年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法》将把现在的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二为一,税率也将下调,上市公司2007年普遍大量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数倍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以后年度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还可以少交企业所得税。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上市公司金融资产的管理、核算,尤其是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新《企业会计准则》按持有意图将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分为三类:近期准备出售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有意图持有至到期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准备出售但不确定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从目前上市公司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来看,这样进行分类并按新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业务处理给上市公司盈余操纵带来了较大的空间。笔者认为:进行会计核算时可以将上市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形成的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相应增加或减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对于上市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形成的损益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是由于金融资产尚未出售。而未出售前不用计算交纳所得税,与原来核算方法比较。二者均不会对计算交纳所得税产生影响,虽然对当期利润会有影响,但却不会成为盈余操纵的手段。另外,这样处理不会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产生影响。
(二)金融资产提取减值准备问题
在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中,除交易性金融资产不提取减值准备以外。其他均提取减值准备。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本身已反映了其价值变动情况,不需要利用提取减值准备来反映其公允价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提取减值准备。在新会计准则下进行会计核算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笔者认为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期末按公允价值计价,其账面价值本身就反映了价值的变动,没有必要提取减值准备。由于减值价值变动金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会对当期交纳所得税产生影响。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并没有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可以直接作会计分录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这样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该项资产的当前公允价值。而其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样核算更有利于信息使用者阅读。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账款发生减值时。应当在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现值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标的现值和以特定个体为计量目标的现值。只有以公允价值为目标的现值才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谢诗芬)。从上述新准则有关内容表述中可以看出,它所指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是以特定个体为计量目标的现值。不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标的现值,因此,它不可以认为是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不能确认为公允价值,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账款发生减值按成本计量模式核算,应当提取减值准备。
篇10
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工作规范;《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8-0065-03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以下称新制度)反映了近20年来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央行职能的逐步强化、会计改革的深入发展等丰富内涵,体现了《会计法》、《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对会计事务的各项要求,是对人民银行会计改革的科学总结,是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会计准则为准绳,对人民银行会计工作全面规范的崭新的会计管理制度。
一、以集中核算为轴线的新型会计核算体制的形成
人民银行独立行使央行职能以后,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管理模式是集中领导、分级管理,因而采用的核算方式一直是手工会计核算和计算机模拟手工核算的分散核算形式。这种方式手段落后、工作量大、信息传递慢、时效性差,而且核算层次多、管理分散、会计风险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银行会计电算化、网络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与广泛应用,国外银行大都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也先行了一步,人民银行的核算体制就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2005年人总行决定在全国推行与现代支付系统相配套的《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即实行将核算主体由支行提升至中支,由中支统一负责全辖的账务管理和业务核算,形成以中支为基本核算单位,本级营业部和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的新型核算体制。系统采取一记双讫方式,简化了会计处理手续;与支付系统连接,实现了快速准确的资金清算;提供了灵活方便的多种业务处理方法;提高了数据传输和集中保管的安全性。该系统按网络化的会计理念组织会计核算,实现了会计核算从手工处理到计算机处理的根本性转变。缩小了核算半径,减少了管理层次,会计主体集中上移,实行总行、分行(省会中支)、地市中支三级会计核算集中管理体制。这是人总行在加强内部控制、防范会计风险方面的重要举措,是向大集中核算管理迈出的第一步。
实现大集中核算是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大集中核算,就是让会计主体上移到省中支或分行的高度集中模式,或者将会计主体直接上移到总行的绝对高度集中模式。一方面人行职能调整后,会计业务减少,复杂性降低,而且业务表现为相对单一和种类统一的特征,为大集中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技术在银行的广泛应用,为会计核算主体逐步上移奠定了技术支撑,实现会计核算真实、时效、安全就成为必然。
二、全面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一)会计主体
新制度确定的三级会计集中核算基本形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会计主体的变化,即在旧制度确定的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中,会计主体的资格已表现为总行、分行(省会中支)、地市中支三级会计主体,县级支行不再具备会计主体资格。在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价方面,由于新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仍然沿用收付实现制和持续经营假设,因而各行财产仍规定按历史成本计价。在核算原则上,明确了表内业务根据复式记账原理,采用借贷记账法,表外业务根据单式记账原理,采用收付记账法等内容。并减少了凭证的种类,规范了凭证的一些固定内容。
(二)账务组织形式
新制度下的账务组织形式是将会计账薄分为基本账薄和辅助账薄。基本账薄包括分户账、流水账、现金日记薄、总账;辅助账薄包括登记薄和余额表。新的账务组织的分类,既没有与传统的分类对应一致,也没提出两类之间及时核对一致。这是因为,一方面实行三级会计集中核算方式后,作为会计凭证信息采集的各网点已经不具备会计核算主体资格,也就没有账务处理的权力,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的主体已分离,因而进行双线核算已经不再可能。另一方面,集中核算方式下,计算机根据输入的信息自动登记分户账、总账、余额表和日计表等,账账、账表之间自动就能保持一致,并且新制度还规定记账凭证基本要素不得因纸质凭证与电子信息之间的相互转换而改变内容。这就说明同样可以实现依据同一凭证、相应保持一致、反映不同内容的目标,所以完全不用为新账务组织的核对问题而担心。
在肯定新的账务组织形式基础上,日常账务处理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新制度对表内、外科目的使用、变更、撤销、平衡关系及分别包含的内容等方面,较旧制度充实了详尽的内容,这是适应资产负债管理和业务变化等会计改革的要求而确定的。
2、电子信息输出打印的凭证可以作为记账凭证。在整合现金收付凭证、转账收付和特转收付凭证、表外收付凭证的基础上,提出会计凭证按形式分为复式凭证和单式凭证的分类方法,规定复式凭证包括现金凭证和转账凭证,单式凭证仅为表外凭证。表内业务两种凭证均可使用,表外业务只能使用单式凭证。同时增加了会计凭证每日按固定顺序整理装订、每日经缩微扫描存储于光盘等介质的凭证可直接装入专用袋塑封保管等规范性操作的规定。
3、由于会计集中核算的账务处理形式与原有的手工和模拟手工处理方式有着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旧制度有关账务处理、核对、记账规则、错账冲正、计息、报表和年终决算等内容,已经与集中核算方式不相适应,因而,新制度把这方面的内容单独放在了“附件――手工核算”中,并在新制度中对诸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重大修改。这就需要我们在业务核算中逐条逐款去对照、去规范。需要注意的方面,一是会计签章的内涵有所扩展。除了包括印章、签名、电子签名外,密码、密押也按会计签字管理;而印章仅指业务公章,现金收付讫章、转讫章、个人名章,不包括联行、结算、清算专用章,这点需要区分。二是账务差错更正必须经会计主管审批,对隔日差错、账薄发生隔页、跳行和差错印章等细节差错也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三是对再贷款提前归还和节假日到期逾期归还的计息问题,提出了统一要求,从而保证收支入账准确,财务反映真实。四是会计核算质量在原来要求的六相符的基础上,增加了账薄、账卡相符,要求达到八相符。
(三)落实内控制度,维护财产和资金安全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人为失误导致操作风险。新制度对会计核算工作规定的诸多条款中,将诸如核算原则、凭证审查和签收、会计签章管理、错账冲正审批、内外部核算核对、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等牵制制度贯穿其中,因此,在会计核算中只要严格操作,严格按规定处理每一环节和细节,保证在操作过程中各项制度的落实,资金安全的防线就牢不可破。除此之外,新制度还专门提出了岗位定期轮换、重要岗位强制休假、离职交接及离岗移交等规定,这是保证资金安全的又一防线。
2、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防止欺诈行为导致道德风险。新制度提出了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规定会计主管任职应具备任职条件、而且须经上级行进行资格审查;会计人员上岗应具备会计从业人员资格、并接受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为此要求,在岗人员应努力达到应具备的资格水平,新配备人员须达到规定的资格后方可上岗。此外,新制度在会计人员职责中还提出了坚持诚信原则,遵守职业道德的要求。为此,要求会计人员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尽快适应新形势下人民银行会计工作客观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法制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业务精湛,政治过硬,作风优良。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遏制道德犯罪的关键。
3、加强会计监督,使会计工作制度化。为强化监督,新制度单独增设会计监督一章,提出了三层有关会计管理或监督的办法。一是规定上级会计部门对下级会计工作负有管理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在接受上级领导的同时规范管理好支行会计工作,保证会计制度落实。还规定各级会计部门是本行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并在会计监督一章,还明确其他部门和事后中心的监督任务,从而为会计部门协调好与同级营业部、国库、发行、外管等有会计核算业务部门的关系,对其实施统一会计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规定会计事务要接受内审部门的审计。这是因为内审部门作为全行的内部控制部门,可以对部门内控提出评价和指导,有利于会计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有利于提高会计事务规范化管理水平及加强内控的有效性。三是规定会计事务要接受审计机关和财政部门依法进行的审计和监督。这有利于贯彻依法行政理念,保证依法开展会计工作。
(四)做好会计报告和会计分析,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新制度要求各级行行长对本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会计报表由行长、会计主管签章确认,不得伪造、变造会计报告和资料,这就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提供了组织保证。会计人员完全可以不受任何干扰,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反对造假,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会计制度,使会计信息客观、及时、准确地反映人行的各项业务活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达到客观性、相关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和谨慎性要求,这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
2、做好会计报告工作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经之路。新制度中采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会计报告”概念来替代原来的“会计报表”,用以改变以往会计信息主要以会计报表形式反映的状况,对会计报表的说明及其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编制会计报告时,就要对报表的附注或说明予以足够的重视,按照新制度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加强研究和分析,保证会计报告达到规定的真实、完整、及时的目标。这是培养会计分析能力,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
3、加强会计分析,增强会计信息的反映能力。会计分析是会计核算的继续,是发挥会计反映作用,加强资金管理,实现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新制度对新时期会计分析工作的意义、内容、方法以及遵循的原则做了具体的规定,力求央行会计充分发挥其反映和监督功能,提供优质的会计服务和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以适应央行职能强化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五)研究新制度,解决新问题
1、会计核算主体与机构设置的矛盾。新制度规定各级行根据会计核算和管理要求设置会计部门,这就表明在新的会计集中核算基本形式下,仅作为核算网点的支行,不再是会计主体,因而不一定要设置会计部门。那么在此情况下,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基础框架,就是我们应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2、会计部门与平行级别的其他业务部门的矛盾。新制度规定各级会计部门是本行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而会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平行级别地位,不利于会计部门对全行会计工作实施统一管理。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